活动策划需要注重细节和全面考虑,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妥善安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广告策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方案的教学过程流程图篇一
一、导入:
李叔叔想让同学们帮他一个忙,你们愿意吗?(出示;练习题)
请同学们帮李叔叔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钱?(独立列式计算)
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二、新授
1.结合导学案列式
2.观察45×12与145×12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
3.你认为合肥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尝试估算。
你是如何估算的?和大家分享
4.合肥到北京到底有多少千米?怎样才能知道准确结果?(尝试笔算)(指生板书)
用竖式计算也就是笔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揭示课题:板书(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5.讲解计算方法
6.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联系吗?
7.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8.巩固练习:先课件,后动笔(总结计算中出现的问题)
9.当堂达标检测
三、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方案的教学过程流程图篇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页的内容及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概括、推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算理。
教学资料:
例题插图、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问: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的乘法有哪些?
(表内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二、探究互动
1、出示主题图。
学生自由读题。指名回答: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口答算式:144×15或15×144(师板书)
2、“144×15”与我们以前所学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3、“144×15”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请你用以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在自己的本子上试一试。教师巡回指导。
4、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方案的教学过程流程图篇三
1、知识技能目标:在学生明确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算理,掌握算法的基础上,自主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算理,发现乘法和加法进位方法的相同之处,以此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笔算。
2、数学思考目标: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过程,亲历数学活动的发生,通过观察、推理、猜想、实践来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算法和算理,以及与加法算法、算理之间联系的深层次意义,体验知识结构之间的相通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迁移类推和探究能力。
3、问题解决目标:通过探究活动让孩子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4、情感态度目标:让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性,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以此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直观、充分感受算理,寻找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便明确算法,初步构建完整的乘法计算知识结构。
教学难点:
理解和表述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算理和算法。
课前任务单、多媒体课件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拆与合的秘密”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或者想问什么?
生:拆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他解决
生:就是拆开的意思
师:你解释的很到位
生:合是什么意思
师:你来给他解释一下
生:合起来的意思
师:恩,对,谁还有
生:它们的秘密是什么
师:其实对于它的秘密咱们早就有所了解
生:嗯~(疑惑)
师:不信,咱一起看一下。(出示算式)用竖式解决一下这个算式。(观察学生的做题情况)
师:谁能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生:先算个位3+4=7,再算十位5+3=8,再算百位3+1=4,最后结果就等于487。(学生边说,教师边ppt展示过程)
师:思路很清晰,掌声。
师:大家看一下,他的解题过程是不是将复杂的三位数加三位数拆成了一位数加一位数(教师指出怎么拆的),最终再合起来。
师:是按照什么进行拆与合的呢?
生:数位
师:厉害,能用拆与合的方法做一下这个题吗?
生:能
师:谁能说一下你的解题过程?
生:从个位开始算,个位3+8=11,写1进1,(学生说,教师展示过程,让学生明白进的是十位上的1)再算十位3+2+1=6,再算百位5+0=5(5直接落下来),最后结果就等于561。
师:思路清晰,表达准确,可以有掌声,看来你们已经理解并会运用拆与合了。
(二)分享梳理,推理探究
师:加法里有拆与合,乘法里有没有拆与合呢?
生:有
师:有没有,找找看。谁能口算结果等于多少。
生:48
师:谁能说一下你的解题思路?
生:个位2乘4等于8,十位2乘2等于4,也就是48。
(学生说教师展示,为学生再次呈现解题过程)
师:这两个式子在解题时,你会选择哪一个。
生:第一个,因为第一个式子的写法更简单一些。
师:恩,咱们数学是讲究简洁美的,这样写会更快捷一些。
师:谁能口算解决这个题
生:48
师:数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生:个位4加4等于8,十位2加2等于4,
师:恩很好,回看一下刚才咱解决的这个问题,这俩个题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结果相同
师:为什么结果相同
生:因为两个算式都代表2个24相加
师:那拆与合的方法一样吗
生:一样,都是按照数位拆与合
师:你们太善于发现总结了
师:谁能口算这个题
生:26
师:这两个式子有什么不一样?
生:结果不一样
师:为什么结果不一样
生:因为第一个式子代表的是24加2,而第二个式子代表的是24乘2
师:也就是说算式中的两个2代表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个代表2个一,第二个2代表2个24。
师:对乘法和加法的意义了解得很透彻,那他们算起来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这一个个位、十位怎么算,
生:2+4,2+0
师:第二个个位、十位呢
生:2乘4,2乘2
师:对,虽然乘法的拆与合和加法的拆与合都是按照数位进行的,但一定要看好运算符号,根据加法和乘法的意义来确定算法。
师:乘法的拆与合会了吗?
生:会了
(三)解决问题突破难点
出示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算式
师:能学以致用,才是真的会。这个式子你能解决吗?
生:能
师:抓紧时间做一下
(教师巡视,收集正确的和典型错误)
师:谁能说一下你的解题思路(找正确的)?
生:先算个位3乘4等于12,写2进1,再算十位2乘3等于6再加进的1,最后合起来等于72。(教师板书解题过程)
师:我觉得此时应该有掌声,看一下这位同学的算式和我的算式,哪一个更简单一些。
生:学生的
师:看来,你们一直在追求简洁美,咱们再来看看这几位同学地解题思路。
师:你是怎么做的
生:我当时忘记进1了
师:根据进位法则
生:满十进一
生:我进1了,但是忘记加上了。
师:这是粗心,以后要注意
生:个位三四十二,向十位进一,十位2乘3等于6,6乘1等于6。
师:谁发现了他的问题
生:2乘3之后,要加1
师:为什么是加1不是乘1
生:因为这个1是个位满十进上去的,要加上
(如果学生还不明白,可以摆一摆小棒)
生:2乘3应该是十位上的,我放在了百位。
师:根据进位法则
生: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生:3乘4等于12,写2进1,2加1等于3
师:谁能帮他找出错误?
生:十位应该再去乘个位,不能和加法混淆
师:嗯你理解的很透彻,掌声
(根据学生出错的情况,进行分析,如果没有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就呈现错误算法)
师:错误点主要集中在乘法的进位上和意义上还是有点搞不清楚,想不想轻松掌握,让你看个算式你就明白了。口算一下。
生:72
师:解题思路
生:个位3乘4等于12,满十进一,十位2乘3等于6再加1等于7。
生:两个算式是一样的
师:那里一样
生:结果一样
生:都表示3个24相加
师:还有什么相同
生:都是满十进一
生:都是进到十位
师:如果要是满二十进几
生:进2
师:满三十呢
生:三
师:也就是满几十进几
师:要是十位满十向谁进
生:百位
师:也就是
生: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
师:给自己掌声,看来你们都会学以致用了。
(四)练习巩固总结提升
师:用你们学到的知识解决这两个题。(教师巡视)
师:哪位同学说一下你的解题思路。
生:个位4乘4等于16,写6进1,2乘4等于8,再加进的1等于9,也就是96
师:这一题呢
生:个位4乘5等于20,写0进2,十位上2乘5等于10,再加上2等于12,也就是120。
师:这种情况就是十位满十向
生:百位进
生:满几十进几
生:进上了不要忘记加
生:进位方法和加法是一样的......
师:总结的很全,总结了就要学以致用,抓紧做一做这几道题,
教师巡视,查看学生完成情况,有时间就让学生表达解题过程,没有时间就不在表达。
师: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咱们已经掌握了加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中拆与合的秘密,那三位数乘一位数中拆与合的秘密又是怎样的呢?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和你的小朋友一起探究一下。好,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方案的教学过程流程图篇四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的迁移能力,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分析和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进一步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上课
师:今天先让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口算能力吧,请看大卡片出示的口算。
(卡片顺序出示口算题、生作答)
12×3 500×7 15×4 60×70 350×2
卡片出示197×5≈
师:大家看这道题的要求是什么?
生:估算
师:那约等于多少呢?
生:100
师:你是如何估算的。
生:把197看成200来估算,200乘5等于1000,所以197×5约等于1000。
师:通过刚才的口算和估算,我知道了大家的口算和估算掌握得很好,我们的笔算掌握提如何,来,做一道吧,请拿出练习本进行笔算。(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竖式45×12的竖式)
师:来,你做得最快,请你上黑板板演,请注意书写工整。
师:好,大家都做完了,我们一起来检查黑板上的这道题。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
(方案一)
生:她计算错了。
师:哪里出错了,他是如何错的。
(生具体回答)
师:你观察真仔细,老师帮他改过来。
师对板演的学生:以后可要注意,计算要处处细心。
(方案二)
生:她做对了。
师:谁来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生: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第一个因数,最后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师:你说得真清楚,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生鼓掌)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看来大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都掌握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乘法(板书:乘法)请看大屏幕。
(1)引入例1。(课件出示)
例1:李叔叔从海南乘火车去广州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
师:李叔叔从哪到哪去?
生:从海南去广州。
师:乘坐什么交通工具
生:火车
师:你还知道什么?
生:12小时李叔叔可以到广州。
生:火车的速度的每小时145千米。
师:你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海南到广州有多少千米?
师:你能列出横式吗?
生:能
师:请列出模式,不用计算。
(生列式)
师:列完式的同学想一想今天我们列的这个算式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师:请一个同学告诉我你是怎么列式的?
生:145×12(师板书)
师:还有不同的列式吗?
生:12×145(师板书)
师:这两种列式都正确。
师:会计算吗,请动笔试一试吧。
(学生计算)
师:我想请一个同学说一说她计算的过程,我来板书。
(板书:145
×12
生:0
师:谁与谁乘得0。
生:二五得十,写零进一。
师:你这样说我就明白了,接着说。
生:二四得八加一得九、一二得二,一五得五……
师:五写在哪?
生:写在十位上。
师:也就是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是吗?
生:是
师:请接着说。
生:一四得四,一一得一。再把它们加起来。
师:个位是多少
生:个位是0,十位写4进1,百位6加一得7,千位上的1移下来。
师:她说得怎样?
生:她说得很清楚,完整。
生自觉鼓掌。
师:这道题的笔算过程。同学们都明白了吗?
生:明白
生:这是十位上的1去乘145,乘得的145是指145个十,所以这个5要与十位对齐。
生:这次是十位上的1去乘5,一五得五,是指5个十,所以这个5应该与因数十位上的数对齐。
师:说得好,要是声音再大点就更好了。
×12
290→145×2=290
145→145×10=1450
1740→290+1450=1740
师:1450的0在竖式中为了简便就省略了。
师:刚才这样列式的(指黑板上的算式:12×145)同学,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列竖式的。
生:列的竖式一样,也是145乘12。
师:大家都知道,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所以可以把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列出了竖式,是吗?交换位置与不交换位置来乘,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比一比,请看小黑板。(出示两种竖式)
师:你觉得哪种好些,为什么?
生:交换位置乘好,因为这样节约纸张。
师:还想到节约能源上去了,想得真细致。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方案的教学过程流程图篇五
教学设计
唐艳芳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4页乘法第二课时“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在今后学生还将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因此这部分内容在小学乘法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创设的是运动会入场式的情境。通过求一个班参加运动会入场式的人数这一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根据条件列出算式,引导学生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对参加运动会入场并不了解,所以教师可以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的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乘法口诀,会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学习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通过以12×4为例作为前测,结果班里16名学生有8位学生能够列出竖式并正确计算出结果;有4位学生能列出竖式但算的不对,其中2位学生个位算成2×4=6,十位计算正确,另外2位学生只用个位的2与4相乘,十位上的1直接拉下来结果等于18;还有2位学生不会写就没写。所以本节课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自己探索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笔算乘法的算理。在学习笔算方法时,先分步演算,再简化中间环节,得出一般写法。结合计算教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2、通过创设情境,引导积极参与,自主探究,提高思维水平。
3、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2、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1、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2、体验算法多样性,培养发散思维。
四、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准备:一盒12色水彩笔及标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2、请学生当小老师自己出几道题,给同学口算。
2、课件出示:3盒一共有多少枝呢? 提问:怎么计算12×3呢?小组内讨论。方法一:12+12+12=36 方法二:先算个位2×3=6,再算十位10×3=30,30+6=36。
3、揭示并板书课题。
4、教师边说边板书计算过程:
3个2是6,3个10是30,合起来是36。
教师说明:其实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写得更加简洁一点,仔细观察是怎么写的。
6、提问:
(1)、3写在哪里呢?为什么?
(2)、计算时,从哪一位乘起,再乘哪一位?如果是三位数呢?
(3)、积的个位是6,表示什么?怎么来的?十位是3,表示什么?怎么来的? 指名说计算过程。
7、试一试: 2×14 小知识:在做乘法的笔算竖式时,我们一般把数位多的乘数写在上面,数位少的写在下面。
8、做一做: 3×2= 23×2= 123×2=
9、说一说: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怎样计算?
(课件出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先乘个位,再乘十位,最后乘百位。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十六
1、2、3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小结全课:
3、解决问题:文化用品超市: 课件出示物品及价格:
钢笔每支14元 足球每个132元 闹钟每个31元
五、教学反思:
一、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而计算是由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产生的,它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创设了买彩笔的情境,利用这一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背景,为学生搭建了本课学习的平台,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必要性,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另外,也意在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说一说碰到什么样的数学问题,需要知道什么,促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
二、探究本质,真正理解数学。 第一次试教,我把教学重点还是放在了计算的方法上,忽略了算理的理解。那也是我在理解、把握教材上的欠缺。
三、有意识前测,但做得不实。本次课的前测中没有再深挖挖正确学生理解的程度,及算错学生的原因,在课堂上没能做到有的放矢。老师只有了解学生想什么才能确定教什么,怎样教。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方案的教学过程流程图篇六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7页及相应练习
教材分析
该课内容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第一课时,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本节课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其乘法算理是一样的。该课也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知识的迁移,自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的笔算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体验知识迁移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并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原理。
教具准备
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课前2分钟口算练习
一、情境导入
播放北京标志性景点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暑假你们都去哪里玩了呢?王叔叔、李叔叔暑假去了首都北京旅游,他们乘车所用的时间都是12小时,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王叔叔
旅游大巴
平均78千米/时
李叔叔
火车
平均145千米/时
教师:他们是从同一个城市去的么?
学生列竖式计算,交流、汇报。
二、探究新知
李叔叔所在的城市离北京又有多少千米呢?如何计算呢?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45×12
1、运用估算
能不能估一估李叔叔住的城市离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
说一说估得方法。
要想知道准确结果,还得用笔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
2、探究算理
学生尝试笔算,教师巡视,挑选出几种不同思路的算法到黑板板演。我们先请刚才板演的同学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吧,每一步的算理。(根据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1 4 5
× 1 2
2 9 0 ――表示什么?(表示2小时行的路程,即290个1)
1 4 5 ―表示什么?(表示10小时行的路程,即145个10)
1 7 4 0
我们想知道这个结果是否正确,有什么好办法呢?(一是与估算结果比较,二是通过验算。)
3、讨论交流
大家四人一组讨论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样的,互相说一说。
4、学生汇报。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方案的教学过程流程图篇七
说教材:
本课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为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如:进位和连续进位、因数中间有0等。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教材在安排这一部分内容时,有这样一些特点:
1、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融的学习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都能在生活找到它的原型。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3、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说教法:
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单一的算理、算法及技能训练,学生深感计算枯燥,错误百出。计算本身是有很强的抽象性,但其反映的内容常常是现实的,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本节课在教学法指导上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1、情境教学促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课借助情境窗创设的情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索体现主体性
新课程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过程,指出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因此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帮助不断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体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口算:
14×3 49×220×30 400×20 14×20
12×5 16×460×40 100×70 21×4
2、笔算
43×12 26×17 32×6070×50
【本环节复习了旧知识,同时为新知识的学习架起桥梁。】
活动二: 创设人文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青岛作为北京的合作伙伴,将承办帆船项目,因此,迎奥工程建设现在成为了青岛城市建设的主旋律,其中道路建设着墨最多。同学们请看(出示情景图)
活动三:自主探究-----发现数学问题:
师:认真观察情景图,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从情景图及文字提示中可能了解到以下信息:
1)一期工程历时15个月
2)平均每个月修建213米
3)二期工程12个月
4)平均每个月修建260米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
板上,本节课尚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入问题口袋)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数学问题:
1)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2)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3)一期工程比二期工程长多少米?
4)这条高速公路全长多少米?
活动四:合作交流-----提出并解决问题:
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位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算法。)
全班交流:出现两种算法:
1)估算:213×15≈200×15=3000
2)笔算:
2 1 3
× 1 5
1 0 6 5-------------213×5的积
2 1 3-----------------213×10的积
3 1 9 5
2、接下来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你想怎样列式?怎样计算?迅速在练习本上计算出来。
请两位持不同意见的同学板演。
2 6 0 2 6 0
× 1 2 ×1 2
5 2 0 5 2
2 6 0 2 6
3 1 2 03 1 2 0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两个竖式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明确第二种算法比较简便,从而使学生理解:利用“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
3、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活动五:巩固练习
1、试试身手:
174×30 348×27308×52180×40
2、火眼金睛辨对错:教材57页第8题
【此环节设计了两道有针对性的题目请学生练习,目的是巩固新知识。】
活动六:拓展应用
请学生做课本56页第4题。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是怎样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方案的教学过程流程图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问题情境自主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1、课件分别出示45页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引导学生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
2、根据图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让学生独立口算。163=
(师巡视,注意统计不同口算方法的种类)
4、汇报交流。
二、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
1、出示题目: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603= ,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
2、引导学生对比163= 和1603= ,让学生从16和160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
3、将第1题增加1个条件30小时行多少千米?
1630=
4、让学生在与163的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六第1题。
让每位学生独立口算,将得数写在该题(树叶)的旁边,然后让部分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及时反馈学生口算情况。
2、练习六第2题。
可向学生展示两种花卉的部分品种,引发学生的生活美感。
3、练习六第3题。(开放题)
在反馈时,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还可利用本题资源,扩大解题视野。
四、课堂小结。(略)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方案的教学过程流程图篇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
教学难点:
估算时,正确处理因数估大估小的问题。。
课时划分:
9课时
1、口算…………………. 2课时左右
2、笔算…………………… 7课时左右
1、口算乘法
第一课时
课题: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课文第45的例1,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图片、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 18×4= 24×3= 25×2= 14×6=
2) 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130×5= 2×380= 150×6= 7×13= 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 口算练习(略)
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第48页6--9。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方案的教学过程流程图篇十
城北小学 刘霞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材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中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相比,在算理和算法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教学目标:
1、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掌握笔算的方法,体验类推迁移的思想方法,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
2、与他人交流笔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师:那你看看这两个算式和14×12有关系吗?列竖式计算 14×12,我们边算边对比思考14×2 14×10 14×12仨算式之间的关系。
一、设情引入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给大家看一组图片。(播放城北小学义卖活动图片)知道这些图片展现的是什么内容吗? 师:对,想知道我们城北小学四个年级一共为贫困山区捐出多少钱吗?(生:想。)老师不直接告诉大家,只提供给同学们这样一组信息(大屏幕:城北小学三至六年级共有12个班,平均每班义卖捐款145元。)大家有办法知道吗? 生:有,用145乘12就知道了。(12乘145)
二、新课教学
(一)揭示课题
师:(板书:145×12)大家观察一下,145是几位数?12呢?那这是一个什么乘法? 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初步计算 师:首先请大家估计一下,捐出多少钱?你是怎样估计的? 生:我估计大约有1400元,把12看作10。
师:的确,要让每个同学都口算出145×12的积,是有一些勉为其难,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最好的方法是用笔算。
师:为了计算更加准确,我们常用竖式计算,这也是这节课我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三)竖式精算
1、回忆过渡
师:我们还没学过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为什么这样有把握?
生1:我们以前学过三位数乘一位。生2:因为我们还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2、笔算尝试
师:挺有信心的!请你们根据你们已有的经验,尝试着计算一下145×12的积,遇上困难可以向老师和同学求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特别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高的同学,看看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思维碰撞
生1:我是先用2去乘145,再用1去乘145。师: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异口同声)同意。
师:可老师不太明白,谁能详细的说说计算过程是怎么样的?
生3:注意用个位乘积的末尾要和个位对齐,用十位乘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生4:因为1在十位上表示一个十,145×1得145,表示的是145个十。
师:比较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生5:他们的计算方法差不多。
生6:三位数乘两位数比两位数乘两位数每次要多乘一位。(重点强调先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如何?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0为什么可以省略不写?然后算什么?)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两个同学是这样做的,我们来评一评,他们做对了吗?(错了)错在哪里?第一题积的书写位置错误,第二题满十没进位。刚才这两个同学出现的问题也是我们平时在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容易出现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仔细地计算,让这些问题远离我们,做一个细心的人。
(强调验算。师:那结果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还应该养成验算的好习惯,预设:和估算结果比较、再算一遍,交换位置计算,用除法计算,用计算器验算…。)
4、总结方法
师:刚才,我们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迁移类推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
(一)基本练习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刚学到的知识练一练,比比谁能做得又快又对!
出示做一做(学生练习、反馈。)
(二)解决问题
(三)数学医院
完成课本p50页第8题,发现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并进行订正,通过正误的对比,更深刻理解正确的计算方法。
四、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我们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学会了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我们运用的就是迁移类推的办法,在数学上,这属于一种有益的联想,也是我们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思路。那么,今天我们学了三位数乘两位数,以后会学怎样的乘法?课本不再安排三位乘三位或四位数乘三位数的内容,为啥?让学生沟通乘法的算理。即: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用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去乘,积的末位就与那一位对齐。第二个因数是几位数,竖式的中间部分就有几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