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参与公益活动,个人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公益活动的效果评估是了解项目成效和改进方向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评估的指标和工具。下面是一些公益项目的精彩总结分享,让我们共同进步,为社会贡献力量。
幼儿园教师教学随笔篇一
那天,xx学院xxx教授给我们讲课前,幽默地说:“今天,我要给大家唱首歌,可能唱得不如你们好!”话音刚落,学员们掌声雷动,我知道,热烈的掌声代表着大家心中充满无限期待。因为,唱得不好的人,往往不会在这样一个培训班上以唱歌来做讲座开始的引子。大家屏息等待,“一定是首充满革命色彩的歌曲。”我在心里揣摩着。许教授环视了一周,清了清嗓子:“小手放放好,小腿并并拢……”当许教授说到“小腿并并拢”时,大家异口同声地接着念到:“小嘴闭闭紧……”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引得学员们哈哈大笑。
在大家的笑声中,我的心里就好像堵着一块石头,因为这是我的幼儿园老师在30年前就教我念过的,我们把它当成了一首非常好的常规训练儿歌一直沿用至今:规规矩矩、方方圆圆的教育理念已然内化成我们一种不自觉的行为。接下来许教授告诉我们:“这是我上幼儿园的孙女回来唱的一首儿歌,想与大家共享,看来你们都会呀。”这个不大不小的插曲,却让大家都沉默了,大家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这与xx教授让我们找不认识的学员一起编排戏剧,满教室跑着、喊着,可是天壤之别呀!我重新梳理自己,回过头来看澳大利亚两位教授带来的教学课堂:尊重、智慧。她们总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吸引着学员,让每位学员成为她们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当你思绪游离时,她会学着猫步轻手轻脚地来到你身边,与你对望;当你东张西望思想不集中时,她会手舞足蹈地在讲台前卖弄,自然而然地将你的目光吸引;当你有些倦怠、无精打采时,她会自编操节,让大家站起身一起舞动着身姿进入学习状态。她让这一分钟的放松换来了我们10分钟的活力。每时每刻学员们都对她们接下来要说要做的事充满渴望。座位的不断变换、师生话语权的不断交换,让我们领略到充满活力、会动起来的课堂,带给我们震撼。
对于富有自控能力的我们,xx教授还需要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站在学员的立场上,想其所想,思其所思,不断调动我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面对注意力极易分散的孩子,竟然用“小手放放好,小嘴闭闭紧”来要求他们。
课堂是老师的,更是孩子们的。孩子主动参与,动起来的课堂才是孩子的课堂。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点,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空中一颗小小的星星,老师就像那轮明月,应用心静静地欣赏,期待每颗星星闪烁他本来的光芒。
幼儿园教师教学随笔篇二
我班又有小朋友要过生日了,小朋友们像往常一样,都从家里给“小寿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礼物:有自己喜欢的玩具、气球、图书,最有创意的是,小朋友们还自己制作了各种各样的贺卡,并请爸爸妈妈帮忙写上有趣的祝福语:“祝你生日快乐”、“祝你越长越漂亮”、“祝你不要淘气”、“祝你越来越聪明”……。
在老师的组织与帮助下,小朋友们共同为“小寿星”唱生日祝福歌等。小朋友们对同伴的祝福和爱都充分地表达了出来。“小寿星”的爸爸妈妈为了回报可爱的小朋友们,都会同时给全班的'小朋友买来糖果,他们说:“小朋友在这里享受到了同伴的祝福,我们在家不管买什么,小朋友都没有这么高兴过。
”只有个别小朋友的生日正好在周末,父母都向老师反映,小朋友整个周末都感到特别遗憾。因此,我们也会采取其它的方式送给小朋友同样的祝福。
幼儿园教师教学随笔篇三
大家好!我的孩子高群贻是一个男孩,所以我很注重他毅力和体能的培养以及为人处事。
政政不管吃什么都会想着我,虽然是小事情但是当时我是很感动的,如果孩子能一直这样下去就好了,现在我们家一直给他养成什么东西都是先给长辈吃的习惯,这样长大了心里才会有我们,我觉得现阶段我们就要和孩子成为朋友,如果成为朋友那么在青春期和叛逆期,和他们沟通才能更好,我们现在就要和孩子多交流沟通,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用“谢谢”之类的用语,我们要多听一些孩子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们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停听听孩子在想什么,我们更不能对孩子乱许愿,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办到,不要让孩子对你失望。
政政从小就养成去超市只要一种东西或者是玩具,他现在不会每天问我要玩具,我们给他规定,如果要东西每天只要一种,不管是玩具还是吃的,他自己来选择,在价格上也有要求,大的或是贵的玩具,只能当做奖品,只有在一个月内表现好,或者是得到老师的连续表扬,或是像在走秀时表演时表现出色,可以得到奖励品,要让孩子知道玩具的来之不易,让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东西,别让我们的男孩太“富有”,富有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父母的溺爱和包办,一个是物质上的充裕,我们应该适当的.穷养他们。
我们每个星期都要带政政去爬山,每周去游泳1—2次,这样既增加了我们之间的感情,亲子协作的能力,还增强了体质。
做男孩的家长应该不大惊小怪,不怕他们摔跤跌到了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不要因为稍微的闪失就惊慌失措,我们不能时时当孩子的保护伞和避难所,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来解决,让孩子自己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应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养成事事很依赖他人。
元元是我们班年龄较小的一名男孩子。开学到我们班时,我就发现他有些任性,常常为一点小事发脾气并又哭又闹,还常常到老师面前"告状",老师给他讲道理他也听不进去……。针对他的问题,我曾尝试着采用鼓励、表扬的办法来激励他、促进他改正自身不足,但经过一段时间却发现,鼓励、表扬对他身上存在的某些问题起作用,而对于另外一些问题作用就较差,几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在每天加强对他观察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幼儿园教师教学随笔篇四
小晓是我们班的一个小女孩,她文静、胆小,平常总是安静地坐着,很少和老师和小朋友说话、交流。当老师和她说话时,她不是低头,就是扭头,从不直视对方。为了让她能够活泼开朗起来,变得更加大方,我在课堂上会特别关注她,提问他,让她敢于在大家面前发言,可是她常常是站起来却一字不说。在游戏中,我也常常给她更多的参加机会,可是不论我如何鼓励她,她却总是不愿意参加,每次总是独自坐着椅子上看着别的孩子玩。
一天,课间时间,她从我身边经过,我赶紧拉住她的手,把她抱在胸前,看到我抱她,她又有点不好意思,准备挣脱,我赶紧分散她的注意力:“小晓,你家里有谁?”“爸爸、妈妈。”他隔了很久,她才回答出来。“你觉得家里谁最爱你?”她摇摇头,“那你觉得老师爱不爱你?”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接着说:“老师可爱小晓了,因为小晓是个讲道理、听话的好孩子,小晓现在都会自己吃饭、上厕所了,如果小晓以后再勇敢点儿,能回答老师的提问,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那就更棒了。”他低着头走开了,但我看到她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微笑。后来一段日子,小晓开始交朋友了,和同伴间的话也开始多起来了,有时提问她,虽然声音很小但她也会回答了,性格比以前开朗了,但还是胆小,不好表现自己,今后我还得给她更多的自信与表现自己的机会,我有信心有一天,她会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
幼儿园教师教学随笔篇五
一次,丹丹又把奶撒到了地上,在放回拖把的路上对好朋友悄悄说:“以后我再也不撒奶了,拖地板又麻烦又累。”没过多久,撒奶、撒水的幼儿越来越少了。于是,我故意地问道:“为什么最近撒奶、撒水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呢?”幼儿回答道:“拖地太辛苦了。”“那么老师擦地辛苦不辛苦?”“辛苦。”的确,幼儿体会到劳动的辛苦,才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以后再到喝水环节,你会常常听到幼儿在互相提醒,“别撒水啊,老师拖地多辛苦呀”。
幼儿园教师教学随笔篇六
随着教育工作者对“健康”认识的日益全面,人们在关注生理健康的同时,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提高人的素质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那种只重视幼儿生理卫生保健,忽视幼儿心理卫生保键、只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社会性培养的教育,致使幼儿在身体健壮,智力发展的背后隐藏着缺乏同情心,情感淡漠,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而我们所说的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为此,近年来,我们在寻求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经过一年多的尝试,我们发现,良好的师生间沟通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办法之一。
所谓沟通是指教师与幼儿互相交流,在情感、认识上达成一致的过程,师生间的沟通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渠道,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使成人有时忽视了与幼儿进行沟通,忽视了对幼儿心理需要的满足,以致因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造成代沟,教师与幼儿缺乏沟通,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因此,成人与幼儿之间需要沟通,在互相沟通中,得到宽容、理解、支持和尊重。而师生间的沟通,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加深了师生间的了解,在沟通中,幼儿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尊重,使幼儿有一种被重视感,并有一种充分的接纳感,感到自己为教师所关心,喜爱,从而得到一种安全的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幼儿保持活泼、开朗的情绪,增强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乐于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同时,幼儿在与教师的沟通中,向教师传递他的情绪、情感,使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幼儿的需要,给予适宜的指导与帮助,教师与幼儿能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信任、尊重的关系,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般而言,幼儿喜欢和善、耐心、公平,对幼儿有兴趣的教师,不喜欢严厉、批评责骂、惩罚儿童、脾气坏的教师。热情的教师相对冷漠的教师更乐于助人。热情与容许对原来成就水平低、缺乏学业动机的幼儿有良好的影响。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利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影响幼儿。如,我们班上一幼儿,在回答不出计算题时,一本正经地对老师说:“我妈妈说我是吃忘记蛋长大的。”全班幼儿哄堂大笑,这时,教师并没有取笑他,而是诚恳地对他说:“你我只要认真想一想,一定会算出来的,待会儿,我们再一起学一学好吗?”游戏时,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也充当起了小老师,耐心地帮助他,终于,使他学会了,他脸上也露出了甜甜的笑,不再以为自己是天生比别人差。
幼儿园教师教学随笔篇七
平时,小朋友们的小椅子都是整齐地排在墙边,上课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搬着小椅子围到桌子旁边来,尽管每次我都告诉小朋友们要轻轻拿,轻轻放,但他们总是拖着、推着走。这样不仅很吵,而且会损坏椅子,长此以往,还会使小朋友养成不良习惯。
今天上活动课了,小朋友们兴奋的站起来搬椅子,还是又推又拖。我灵机一动,大声说:“小朋友,你们听,是谁在哭呀?”小朋友们马上安静下来,教室里一点声音也没有。过了一会儿,小朋友们纷纷嚷起来:“谁也没哭!”我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说:“怎么没有,你们仔细听听,好像是小椅子在哭!
”小朋友们都趴在椅子上听,琪琪奇怪地问:“小椅子为什么哭呀?”“刚才,你们搬椅子的'时候,不是推就是拖,都把小椅子弄疼了,它就哭了。他们还说不想跟你们做朋友了,因为你们一点也不爱好它。”我的话刚说完,小朋友们马上轻轻地搬起小椅子,方雪还悄悄地对小椅子说:“小椅子,你别生气了,以后,我一定轻轻地抱你!”
从此,小朋友们搬椅子的时候,都是轻轻的了。
幼儿园教师教学随笔篇八
早晨,我班的李小惠朋友是妈妈背着来的一放下小朋友,她妈妈就滔滔不绝地数落”小惠,今天早上如何如何不听话.”小惠的神情逐渐有欢喜变得惶惑起来,睁着大眼睛四望,,想要寻找一种温暖和爱抚.妈妈数落完了,转身要走时.
美好早晨是美好一天的开始,早上情绪好坏,可能作就人一天的'情绪,千万别在早上数落小朋友.对小朋友笑一笑,表扬一下,让小朋友高高兴兴地开始一天的活动。
幼儿园教师教学随笔篇九
跳绳比赛结束了,为了鼓励小朋友们,每个幼儿得到了一颗五角星。小朋友们拿着经过努力而得到的奖品,甭提多高兴了,个个爱不释手。可这时,我却发现了几张沮丧的小脸,觉得自己没有的奖品,他们眼里流露出失望的神情。
“老师,还有小朋友没有五角星”细心的小朋友发现了“他们为什么没有?”我故意问道。“他们没有参加跳绳比赛!”小朋友们答道。“我是因为那天感冒了。”“因为那天我去姥姥家了,所以没有参加。”……几个小朋友说出了他们各自的原因。“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老师,他们跳绳跳得很好,只是没有参加,把剩下的`五角星给他们吧!”经过小朋友们的一致决定,也为了鼓励他们,所以五角星就发给了他们。
只是一颗小小的五角星,却从中培养了小朋友们的爱与包容之心。作为幼儿教师,要抓住机会因势利导,针对小朋友的特点,让他们学会理解人,多为别人着想。
幼儿园教师教学随笔篇十
近一个星期以来,我正在读《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里的“幼儿园本研修”部分,这部分内容使我了解到为进一步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我们国家进行多次幼教改革,所有这些努力使我们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幼儿教育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同时也进一步掌握了教育规律,对教师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知道要做好一个好老师,好班主任,应该做到“三心二意”。所谓“三心二意”,是指爱心、信心、恒心这“三心”,真情实意、深情厚谊这“二意”,能做到三心二意的老师一定是热爱孩子,善于研究孩子、会呵护孩子心灵、受孩子喜欢的好老师。
书中谈到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诸方面的问题都是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摸索出来的,以往的一日活动中存在着六多现象,即集体活动多于自由活动,教学活动多于游戏活动,室内活动多于户外活动,等待时间多,控制时间多,班级人数多。联系自己的教学,虽然仅是不同往日,幼儿教育更多体现的是以幼儿为本,更具科学性,但不可否认有些时候在教育活动中,因急于求成,过多的干预了孩子的自由学习。老师讲的过多,限制了孩子思维的发展。让孩子失去了自由探索的空间。生活教育中有时缺乏耐心,不是去教孩子做,而是过多的帮孩子做,导致孩子们的自理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一个教师不管他唱的有多好,弹得有多棒,也不管他的课上的.有多创新,如果没有很好的师幼关系作基础,课堂上没有师幼良好融洽的情感交融,那么,他的教育也是失败的,只不过是一个人的表演罢了。什么才是好的课程,好的教育?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一切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时刻把孩子放在心中,蹲下身子,用一颗童心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顺应孩子的年龄特点,说他们听的懂得话,把教育融进游戏盒生活之中,还给他们自由的天空,让他们在快乐中健康的成长。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活得个体,同时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不能做控制者,一定要在了解孩子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教育,灵活的教育个体,促使我们教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不多的学习,不断的向专业方向发展。《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美在“和而不同”
吴放老师的《和孩子一起跳舞》中到处弥漫着“和而不同”的味道,与中国古代文化中“和而不同”的芳香达到了高度的契合。这种契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吴放老师所追寻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完满、和谐的人性;另一方面,吴放老师弥合人性所凭借的“教育理念”是“和而不同”的完美代名词、最佳诠释者。
在书中,吴放老师从幼儿的现实生存状况出发,探讨如何使幼儿走向完满、和谐的状态,从而使不同的幼儿通过教育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表面上,吴放老师虽然只呈现了短短50封信,引出她的幼儿教育思想,但实质上,其思想的立足点却在于个体生命的存在。所以,抛开作者的宏观目的,其思想体系本身是弥足珍贵、值得体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