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词是表达感激之情的一种文体,它可以向对方表示诚挚的谢意。答谢词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使答谢词更具有希望和憧憬,同时也表达出我们对对方的关心和祝福。答谢词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答谢词应该包含的要点和表达方式。
摆的研究说课稿获奖篇一
1、学会做凸透镜成像实验。
2、尝试制作望远镜。
科学知识:
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3、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2、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目标教学法
说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凸透镜和凹透镜应用的图片;凸透镜,凹透镜,蜡烛,打火机
学生——凸透镜,水杯,白纸,尺子
2课时
1、活动一:
用滴管(或吸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把载玻片放在字上,透过水滴看字,有什么变化?并观察水滴的形状。
学生活动,汇报现象、交流。
2、活动二:
把书放在盛水的烧杯后,透过烧杯看书上的字有什么变化?学生活动,汇报现象,交流。
3、活动三:
学生活动,汇报现象,交流。
4、提问:这三个实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学生讨论交流。
6、谈话:你知道什么工具会把物体放大?对,是放大镜,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放大镜。(板书课题)
1、了解放大镜的镜片特点。
(1)谈话:同学们都知道放大镜有放大作用,那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
(2)学生感知,交流。(可请学生画出放大镜镜片的侧面图)
(3)、小结:像放大镜镜片这种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凸透镜。
2、指导学生探究凸透镜具有聚光的作用。
(1)提问:凸透镜除了具有放大的作用,还有什么作用?
(2)学生交流,师了解学生原有知识。
(3)学生活动:拿放大镜在太阳下观察放大镜的聚光现象。(安全教育:不能用放大镜看阳光)
(4)师介绍焦点。对这一活动进行小结。
3、指导学生探究凸透镜具有成像的作用。
(2)学生汇报交流。(有倒立、缩小的像)
(3)讨论:为什么墙上有物体的像?这是怎么回事?
(4)阅读课文插图,讨论: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材料?怎么操作?要注意些什么?
(5)学生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6)交流汇报: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会有像?
(7)师生小结。
(1)提问: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凸透镜的运用吗?
(2)看书,了解,交流。
1、(出示凹透镜)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一块镜片,它和凸透镜有什么不同?
2、实验:用凹透镜看书上的字。
3、汇报:有什么发现?
4、摸一摸:这种镜片有什么特点?与凸透镜有什么不同?应该叫什么名字?
5、小结:这种中间薄,边缘厚的镜片,科学上叫凹透镜。
6、实验:将凸透镜与凹透镜组合起来看远处景物,有什么发现?
7、介绍:望远镜
提问: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摆的研究说课稿获奖篇二
大家好。
我是旬阳县城关小学科学教师-----李洁。今天我带来的这节研讨课是《摆的研究》。
这是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六课。本单元前五课是了解认识一些计时工具,并道他们的一些发展史,后3课则是研究制作具体的计时工具,而“摆的研究”则是后面这一部分的起始课或基础课,是为后面的制作打基础的。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摆的等时性的基础上对影响摆的慢的因素展开探究。通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想法,认识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摆绳的长短。体会实验反复性的意义,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学生,通过二年多的科学课的学习,科学素养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掌握了基本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要学习“四位一体”的科学,本课从“掌握知识、发展技能、获得方法、培养态度”入手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越快。
过程与方法:推测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研究改变摆绳的长短和摆锤的重量,是否影响摆的速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测量的结果需要反复的验证
认识到在实验中细心观察会发现新的问题。
【教学重点】实验研究改变摆绳的长短和摆锤的重量,是否影响摆的速度
【教学难点】控制变量,设计研究方案。
本课的教学过程以探究活动为主,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和合作者,通过“测量”这种探究活动,让学生运用观察、记录、分析的方法探究学习,主动发现科学规律。
新课标要求,小学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和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因此,本课的导入就直接从日常生活中与摆相关的事物入手,带领学生对摆的各部分名称及摆的操作进行回顾,并设置挑战任务,复习数摆的方法,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为后续的研究扫清了障碍。同时,数摆的数据也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直接导入本课的第一个活动。
本课的第一个活动是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摆快慢的因素。这个活动分五步进行。首先是教师采集记录数据,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合理的猜测,并引导学生聚焦问题。第二步,各组选择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交流,在这个环节中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变量的控制,渗透控制变量的意义。教师在这里起到“扶、引”的作用。第三步,教师则完全放手让学生运用测量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课本上的记录表是用“一倍、二倍、三倍重”来表示摆锤的轻重变化,用“原来绳长和两倍绳长”来表示摆绳的变化。因为在这里只要摆锤轻重和摆绳的长短变化明显,就能说明问题,所以我把它改成较轻、较重和较短、较长。虽然没有课本上的记录表严谨,但对于五年级小学生来说操作更加简便。不会影响实验结论,但却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效率。为了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在设计方案和实验验证的环节,让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和实验,使学生真正经历探究的过程,防止任务过多,实验只是热热闹闹走过场。第四步各小组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进行交流。第五步对比各小组的结论,归纳小结。这是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体现了新课标中“最大化的将探究活动呈现在课程内容中”的精神。
第二个活动是讨论两个摆绳长短一样,但摆锤的长短不同的摆摆动快慢情况,通过实验观察,再次激发学生的内心矛盾,引发学生新的质疑和继续探究的兴趣,将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后,同时也是为下一课《做一个钟摆》作准备的。
本课的最后,以学生交流收获的方式总结本课内容。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并用名人的话激励学生,向学生渗透“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以上是我基于自己对教材的浅薄理解做出的教学设计,请各位专家和同仁指导!
课后反思:
科学课与自然课的区别在哪里?区别在于科学课要体现科学的本质。科学,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更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只有“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科学的过程”,才能还科学本质以真面目。也是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追求的一个方向,是所有实践于科学教育一线教师的共识。在以控制变量实验为主要方法的科学课中,只有做到实验的精确性,才能保证结论的科学性。那么,于细节中如何浸透实验的精确性,是决定教师是否引导学生经历“科学的过程”的重要因素。摆的研究将重点定位于对实验精确性的控制和把握,并倾力于教学实践,就是对这种教育理念的一种诠释和表达。
该课精巧的细节设计、独到的教学理念和师生之间民主的沟通交流,毋庸置疑已得到广泛认可。我想:“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对教育观念和实践形态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过程。现阶段,我们需要追求变革的深刻性和精致程度。”对于小学科学课,只有在教学细节加以关注,才能使教学走向深刻,走向精致,真正使平时的课堂教学成为学生通往良好科学素养的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
摆的研究说课稿获奖篇三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在本节课中,梁建文老师以控制变量实验为活动载体展开教学贯穿了整个过程。本节课探究实验追求“精确性”,也就是要求学生在准确控制好变量的基础上进行公平实验,并在反复实验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体会到科学实验需要规范操作、反复实验,从而体验科学研究中的乐趣。
二、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
梁老师让学生在自制一个摆的活动之后,再让学生制作一个15秒内摆十次的摆,这个环节设计非常有创意,是一个很大的这点。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自己的认知。如线调长,摆的速度就慢等待。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冲突,如有两组不同的意见:一组学生认为摆的速度与螺母的多少有关,一组学生认为摆的速度与螺母的多少无关。此时,学生的思维已经被调动,卷入课堂活动中来了。众所周知,作为共识或结论,必须要有准确的数据、科学证据支持。梁老师在抓住学生的冲突矛盾这一生成,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何实验,如何控制变量,再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分析数据,最后达成共识:摆的速度与摆长有关,与摆锤无关。至次,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整体的提升。
摆的研究说课稿获奖篇四
一、说教材、学生。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只了解生活中有些物体的运动是摆动,如:钟摆、秋千、摇篮、吊床、拳击沙袋——“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但他们不知道摆动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但如何控制好实验过程中变量与保持不变的量,如何收集有效的数据,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二、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
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
进行改变摆的摆锤、摆的摆长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等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认识到在实践中细心观察发现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对新问题有继续研究的欲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进行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的摆绳长度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教学难点】
进行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的摆绳长度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教圆满的完成本次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在本节课中我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特点,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通过真实可靠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较容易分析、总结出科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彰显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2、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五、说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每小组一个计时器、一个单摆装置(铁架台、带挂钩棉线)、重量相同螺帽三个、研究摆锤重量和研究摆绳长短的记录表各一份。
教师材料:演示一套、不同的单摆两个、课件(或准备好板书)。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流程:
引入(课前写好课题:摆的研究)
1、师:(师出示单摆)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摆”,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摆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谁来帮大家回忆一下?(等时性)你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2、现在,老师心里有个疑问:虽然我们认识的摆具有等时性,可摆和摆之间,它们的快慢都一样吗?(板书:摆的快慢)
用摆做实验: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一)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原来重量两倍重量三倍重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关吗?(板书:错号)
(二)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原来绳长两倍绳长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对号
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总结:
通过今天的研究,你们的收获有哪些?你还想对摆进行哪些研究?
摆的研究说课稿获奖篇五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只了解生活中有些物体的运动是摆动,如:钟摆、秋千、摇篮、吊床、拳击沙袋——“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但他们不知道摆动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但如何控制好实验过程中变量与保持不变的量,如何收集有效的数据,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1、科学知识目标:通过自己的实验,能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预测。初步了解影响摆摆动的因素是摆长。
2、过程与方法:经历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的摆长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需要反复的测量记录才行。
为了圆满的完成本次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在本节课中我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特点,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通过真实可靠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较容易分析、总结出科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2、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铁架台、长短不同的线绳、小螺帽等
: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我手心里握着一个简易的摆大家想看看是什么吗?
问学生: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板书:单摆
2、教师:关于单摆,你们知道些什么知识?(指名学生说说)
3、目标确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中有什么奥秘。(把课题板书完整)指明复述。
(二)、目标教学(探究新知)
1、让学生学会测定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
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
(2)讲解如何使用秒表记时。
(3)教师与学生合作:测定讲台上的摆15秒内摆动的次数。教师同时指导,怎样减小误差。
(每组到老师处领一个摆,组内自行分工:记时员,操作摆的人员,记数员,记录员,汇报员。)
(4)学生合作测定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
(5)学生汇报。
2、发现问题,作出假设。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猜测,在猜测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受认知水平或表达能力的限制,可能说一些较笼统的话,教师在指导时则要将假设具体化。这一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规范的一个重要环节。
(2)学生讨论,作出猜测。
(3)学生猜测,归结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有关。(板书)
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教师: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
实验1: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
实验2:改变摆的角度大小实验。
实验3:改变摆绳长短的实验。
设计意图:从实验的准备到进行,到实验得出结论的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领者,引导学生经历“选择研究对象---设计完善实验---合作实验验证---分析数据---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获得快乐,这正是我们科学教学的实质所在。
(三)、目标练习
结合生活实际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生:把摆长调短些。
生:把秋千两边的绳子加长!
这一环节与开课的引入环节前呼后应。是在学生探究出科学规律之后,让学生运用规律去解决生活中关于摆的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好科学,就能时时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四)、目标检测
1,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与摆锤的轻重()、与摆线的长短()。摆线越长,摆速();摆线越短,摆速()。
(五)、全课总结:
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进行探究活动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学习过程:发现问题——进行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总结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总结出一个什么科学结论?(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系。)再一次强调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重点。其实,不论多么高深的科学知识,都是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会探究科学,运用科学,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六)、布置作业:
同学们,老师这有两个摆,绳子的长度相同,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放学后自己试验,看有什么新发现。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让学生的科学探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摆长不是摆线的长度
摆的研究说课稿获奖篇六
今天我说的是五年级科学第十册第七课的学习内容《摆的研究》。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说说自己本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学生。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只了解生活中有些物体的运动是摆动,如:钟摆、秋千、摇篮、吊床、拳击沙袋------“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但他们不知道摆动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但如何控制好实验过程中变量与保持不变的量,如何收集有效的数据,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二、基于我对教材、学生的了解与分析,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通过自己的实验,能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预测。初步了解影响影响摆摆动的因素是摆长。
2、过程与方法:经历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的摆长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需要反复的测量记录才行。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教圆满的完成本次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在本节课中我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特点,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通过真实可靠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较容易分析、总结出科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彰显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2、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四、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铁架台、长短不同的线绳、曲别针、小螺帽等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课件演示,提出问题(幻灯显示1)
1、看到荡秋千,同学们都很喜欢吧!老师也特喜欢。象这样具有摆动方式的运动装置我们叫作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摆。板书:摆的研究(幻灯显示2)
设计意图:从课件演示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开始,既向学生明确研究的内容,又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准确认识摆的结构,并指导单位时间内数摆的次数,有利于引出问题,为学生的后续试验活动,特别是为实验的科学性提供了保障。
【设计意图】这样直接提出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明确的直奔主题,为本节课重难点的教学赢得了更多的活动时间。
(二)提出假设
6、此时请同学们利用已有知识猜测摆的快慢到底与什么有关?教师即时板书,呈现学生的观点。出示幻灯5(摆长、摆重、摆角)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引导学生大胆提出假设,在假设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受认知水平或表达能力的限制,可能说一些较笼统的话,教师在指导时则要将假设具体化。这一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规范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验证假设
7.制定实验方案。
事实真如我们猜测的那样吗?引导学生明白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各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种假设,作为自己的研究实验对象。并且进行人员分工。幻灯显示6“分工建议”。
设计意图: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假设进行试验,学生会更乐于探究,指导学生合理对人员分工。对与提高他们试验效率也很有帮助。
8、向生出示记录表,明确填写的内容、要求。
表1:幻灯显示7
我们的假设:摆角的大小影响摆的快慢
我们的猜测:摆角越大,摆速越,摆角越小,摆速越。
不变的条件:
摆角的大小实验数据(秒/10次)我们的选择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我们的结论:摆角的大小与摆的快慢。
表2:幻灯显示8
我们的假设:摆锤的轻重影响摆的快慢
我们的猜测:摆锤越重,摆速越,摆锤越轻,摆速越。
不变的条件:
摆锤的轻重实验数据(秒/10次)我们的选择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我们的结论: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
表3:幻灯显示9
我们的假设:摆线的长短影响摆的快慢
我们的猜测:摆线越长,摆速越,摆线越短,摆速越。
不变的条件:
摆线的长度实验数据(秒/10次)我们的选择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我们的结论:摆线的长短与摆的快慢。
9、学生准备开始实验并记录。(幻灯显示10“活动建议”)
10.学生实验(幻灯显示11)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对于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突发问题,个性问题及时指导疏通。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
11.实验汇报。
实验完成了,小组的报告员将实验结果展示给大家。(幻灯显示12)
12.实验小结
引导生就实验情况汇总得出:我们发现了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都是无关的,只跟摆线的长短有关。(幻灯显示13)
设计意图:从实验的准备到进行到实验到得出结论的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领者,引导学生经历“选择研究对象---设计完善实验---合作实验验证---分析数据---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获得快乐,这正是我们科学教学的实质所在。
(四、)拓展延伸。
结合生活实际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幻灯显示14
生:把摆长调短些。
生:把秋千两边的绳子加长!
这一环节与开课的引入环节前呼后应。是在学生探究出科学规律之后,让学生运用规律去解决生活中关于摆的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好科学,就能时时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五、)全课总结:
15、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进行探究活动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学习过程:发现问题——进行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总结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总结出一个什么科学结论?(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系。)再一次强调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重点。
其实,不论多么高深的科学知识,都是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会探究科学,运用科学,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同学们,摆的研究今天我们暂时讨论到这儿,通过今天的讨论,你的收获是什么?下去自己总结一下。
摆的研究说课稿获奖篇七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思考推测出影响摆摆动的因素,做出自己的假设。并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
2、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知道对比实验中的定变量关系,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到与人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和探究摆的规律的乐趣。
学习重点:
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素。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的活动过程。
学习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大小无关,只与摆线的长度有关。初步学会分析和推理对比试验中的定变量关系,并学会设计控制一个变量的实验。
教具准备:
铁架台、线绳、曲别针、小螺帽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一个简易摆。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看到过类似的装置吗?(摆钟,秋千,吊环??)
师:在科学上,我们将这个简易的装置叫做“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摆。(板书:摆的研究)。
师:同学们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这根线叫什么?下面的重物叫什么?这根线在科学上我们称它为摆绳,下面悬挂的重物我们称它为摆锤。
你们想不想做这样一个摆呢?请材料员拿出材料,开始吧!
2.学生做摆。(师边巡视边指导学生制作)
3.数摆。师:同学们,做完了吗?那我们怎样来数摆摆动的次数呢?哪个同学上来示范一下。(一生上台示范,大家观察。)
师:我们在数的时候,手拿着摆锤,摆绳要拉直,实验时,将手轻轻一放,不要用力去推,摆出去,再回来,这样往返一次,我们叫做摆动一次,数1。教师示范,将摆锤轻轻放下,口中倒计时:
3、2、1,放——停,一共摆动了几次?教师再示范,在摆锤还没有返回的时候喊“停”,要求学生弄清:如果没有摆回来,就不能算一次。
二.展开:
1.数自己做的摆在15秒钟内摆动的次数。
师:同学们,会数了吧!那让我们一起来数数你们的摆在15秒钟内摆动了多少次?在数之前,你们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学生提出数摆注意点)师:是啊!在数摆之前,老师也有一个友情提醒:(小黑板出示要求)
(1)合理分工:1人掌握摆锤,1人看时间,1人数数,1人记录。
(2)实验一次记录一次。反复实验三次。
(3)实验后共同分析,选择好我们的数据。
2.汇报,教师板书。
3.这些数据都是我们的摆在15秒钟内摆动的次数。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在相同的时间内,为什么摆的次数会不一样?——这是最主要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重点的板书:摆锤的重量摆绳的长短摆角的大小)(摆角的大小学生可能不会说明白,但应该可以说出这个意思,例如学生说出摆的幅度师就概括揭示:在科学上,我们称这个为摆角。)
三.加深:
1.制定实验方案。
请记录员拿出记录单,小组讨论,并填写完整记录表中的有关数据。2.讨论实验方案。
师:好了,那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大家的实验方案。
学生汇报。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吗?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注意倾听学生的实验方法,操作方法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验结果。特别是在当学生说到摆绳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为了让实验的结果更明显,在选择两次摆线的长度时候,要相差大一些,不要太接近。
3.学生实验。
师:下面就要开始实验了,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4.实验汇报。
师:实验完成了,我们要照例开一个实验的报告会。请各小组的报告员将你们的实验结果告诉给我们。学生汇报结果。
摆线的长短汇报时,还应再引导学生得出:摆线越长,摆就越慢;摆线越短,摆就越快。
5.实验小结。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都是无关的,只跟摆线的长短有关。
四.拓展
:1.再做摆。
师:同学们,通过研究,我们知道摆的快慢只跟摆线的长短有关系,如果周老师要求你做一个在10秒钟内摆动10次的摆,你会吗?赶快试试吧!学生做摆,调试。2.学生展示。
师:大家都好了。请将我们的摆全部放到桌子上,请各小组的材料员拿摆锤,周老师为你们计时,一起来数数。一起数摆。
师:非常好。记录数据是非常科学的方法,有了数据,就更有说服力了。
五.总结:
六.师:同学们,通过了刚才这么长时间的研究,能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收获吗?
我知道了摆锤、摆角和摆线,我还知道了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重量无关,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还有,摆线越长,摆速越慢,摆线越短,摆速越快。
摆的研究说课稿获奖篇八
勉县逸夫小学吴菲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单三元《时间的测量》的第六课时《摆的研究》。
这课是在学生研究了《机械摆钟》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其实已对影响摆每分钟摆多少次的因素有自己的初步认识,但有不少学生认为摆的快慢是与摆的重量及摆角的大小有关系。本课我将带领学生就摆的快慢与什么因数即摆的重量、摆绳的长短等因数展开探究。通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想法,认识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摆绳的长短。体会实验反复性的意义,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深刻理解重复精确实验的价值;感受探究单摆的快乐。
【教学重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单摆装置一个(铁架台、带挂钩棉线、铜棒组装而成)、大小相同螺帽各三个、记录本。
教师材料:学生材料一套、不同的单摆两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课前写好课题:摆的研究)
2、现在,老师心里有个疑问:虽然我们认识的摆具有等时性,可摆和摆之间,它们的快慢都一样吗?(板书:快慢)
二、用摆做实验:(23分钟)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板书:摆绳长度、摆锤轻重等。如出现摆的幅度这个因素,可引导学生回忆课前演示的实验。)
师:这些只是我们现在的猜测,还得找证据证明。
2、对摆绳长度、摆锤大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实验教学。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10分钟)
a、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可以
怎样来操作?(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1)改变的是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尽量保持不变?(2)是不是做一次就可以了呢?)
b、出示记录表。师述: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颗螺帽,我们就以15秒为时间界限,分别测三次,看看最后能发现什么?准备好了吗?静悄悄的开始,比比哪组效率高!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10分钟)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又可以怎样来操作?(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1)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b、师述:大家看记录表,我给大家准备了一根2倍长的绳子,3倍的那一栏把它划掉。
c、学生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
d、数据反馈、汇报小结。(展示两小组数据,谈谈我们的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三、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7分钟)
1、师:通过刚才的两个实验,你能回答作业本最下面的问题了吗?
我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
3、师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演示实验。(分别记30秒2次。)
4、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四、小结
与摆锤的重量无关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