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礼往往体现着一种传统和文化的延续,是人们对历史和文明的一种致敬。典礼的组织和策划需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场地的布置以及音乐和舞台效果的搭配等方面。下面是一些充满仪式感和庄重氛围的典礼现场照片,让我们共同领略一下。
牡丹花开的散文篇一
我的家乡在重庆南岸区,今天我去南山植物园观赏牡丹花。
一进大门,一阵芬芳,沁人心扉。放眼望去,几百盆牡丹花鲜艳夺目,品种繁多的牡丹花,开着她那雍容华贵、妖娆艳丽的花朵,露出她们那骄人的笑容,正在争先恐后地迎接我们。花朵一朵比一朵的艳丽,一朵比一朵的诱人,她们好像美丽的模特,正在尽情地展现她们阿娜多姿、妖娆妩媚的“身躯”,争奇斗艳地比美。
这些牡丹花千姿百态,有的像“绣球”、有的像“龙爪”、有的像“芍药花”,还有的小小的,真像玫瑰花……层层叠叠的花瓣簇拥在一起,像地下的温泉一样不停地往外涌出,让人目不暇接。
牡丹花那五彩缤纷颜色更是让人爱不释手,心旷神怡。有红的、有白的、粉红的、淡紫的,有的外面几层花瓣是红色,里面几层是粉色,而花蕊是全黄色,有的花半边是红的,半边是紫的,她们正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竟相开放。但我最喜欢的是那朵淡紫色的牡丹花朵,淡淡的紫色更存托出牡丹的高贵、雅致。
看哪,这么多的花朵纵情怒放,如排山倒海、惊天动地,壮丽浩荡。她们不开则已,一开便倾其所有,开个倾国倾城,真是让人流连忘返,依依不舍。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我爱牡丹花,我爱家乡,我更爱我们的祖国!
牡丹花开的散文篇二
有人喜欢炎炎夏日里别样红的荷花,有人喜欢冰天雪地里“凌寒独自开”的梅花,有人喜欢秋菊,因为“此花开尽更无花”,而我喜欢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刘禹锡曾经写过《赏牡丹》一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被尊为国花,不仅因为它雍容华贵,国色天香,更因为它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华夏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
我曾看到过一丛美丽又很特别的牡丹:茂密的绿叶中,嵌着几朵娇艳无比的花儿。微风轻轻抚过花儿娇嫩的脸庞,托着她纤细的身躯,在翠绿的丛中摇曳生姿。
其中有一朵让我久久挪不开眼睛,那是一朵与众不同的牡丹花:花瓣重重叠叠,从热烈的红色渐渐变成纯洁的白色,包裹着中心金黄色的花蕊,像护卫着高贵娇弱的公主。
那一丛牡丹生长在百花丛中,却没有因众花的斑斓而失了自己的富丽,反而有艳压群芳之意,令人称奇。
牡丹华贵,却并非华而不实。它不仅可以用来观赏,食用,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除此之外,因为它美丽的外表和特殊的寓意,还有不少人为它作画作诗。“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等都是为牡丹而作。
我喜欢牡丹,并不只因它华贵美丽,还因它美好的寓意和丰富的价值。
我愿认真努力,刻苦学习,在祖国的大花园里,在老师的辛勤栽培之下,成长为一株牡丹,做装点祖国的盛世繁花。
牡丹花开的散文篇三
看见那片片落英缤纷;闻见那缕缕扑鼻花香;听见那声声蜂蝶轻吟;便知这是四月的牡丹。
四月的牡丹美在“色”。秋菊花英,便墨水池,颜花豆绿,牡丹奇色万千,每一种颜色都令人感叹,令人心灵舒畅,好似解开了一把枷锁。我“游”在这四月牡丹花香之中,天上落下清明之雨。牡丹花色,美丽无比。大红让人热血沸腾;米黄让人心胸明亮;豆绿让人浮想联翩;青蓝让人心旷神怡!
四月牡丹的颜色让我应接不暇。四月牡丹美在“清”。
滴滴雨水落在牡丹的花瓣上,又轻轻滑下落地,雨后的牡丹变得无比“清新”。凝望清的无暇,碧得纯洁的牡丹。那悠然徘徊,左右摆动的丰姿。不禁心中涌起丝丝波动,几颗晶莹的泪水流出眼眶,这泪水与这清明的牡丹相称。啊!美丽的牡丹,轻灵的牡丹,这牡丹好似万颗大珍珠,又好似青色的水草。四月牡丹的轻灵让我心动。
四月的牡丹美在于“多”。洛阳的牡丹园里,到处都是牡丹的足迹,到处都是牡丹的影子。牡丹仙女在洛阳里撒下了牡丹的种子。“一朵,两朵,三朵……数不胜数的牡丹争奇斗艳,在向来往的过客招手。牡丹,深深地扎在了这里。所有地方的牡丹一起开放,好似五彩缤纷的凤凰展翅。
美丽的牡丹在花园里争奇斗艳。许多,许多……四月牡丹之多让我感叹!
四月那自由的牡丹啊!我好想化作你,与你共翩跹!
牡丹花开的散文篇四
每天上学之前,我总会到院子里去看看牡丹花。
不仅我喜欢它,许多人都喜欢牡丹,把它誉为花中之王,群芳之冠。
牡丹花花朵硕大,色泽艳丽,品种繁多,有皇冠型,菊花型,绣球型等九大花型。细看牡丹花的痉是灰褐色的,没有明显的树干,每个分枝都能再长出侧枝,新生的枝条是嫩绿色的,透出勃勃生机。
还没到院子里,就闻见一股清香。
牡丹的叶子为互生叶,它们挨挨挤挤,互不相让,绿的油亮,每片叶子由三个小复叶够成,像掌状似的。
我置身与缤纷的院子里,一眼望去,朵朵牡丹姹紫嫣红,分外妖娆。有的花半开,仿佛一张羞涩的脸,有的还是圆圆的花蕾,有的迎花怒放,透出一股昂扬之气。我看见了姚黄牡丹,花瓣层层叠叠,初开是鹅黄色的,盛开呈乳黄色,叠层高起,花朵高达17厘米,超出叶面,直径可达20厘米,在繁多的牡丹品种里,自古有”花王”之称。白牡丹晶莹如玉,芳香易人。红牡丹如朝霞,如红日等等。
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一朵有一朵的色彩,一朵有一朵的神韵。一个花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朵朵牡丹雍容华贵,形成一副副美丽的画面。人在画中游,花儿随风动。那千万朵牡丹笑脸迎人,我仿佛听见它们在低声细语,念着春的诗篇。
我喜欢牡丹花!
牡丹花开的散文篇五
写下这个题目,我的心口已经疼得难以忍受,眼泪打湿了半张稿纸。
故事回到十五年前。
1999年6月,我初中毕业。毕业后,因内在外在的原因,家人让我终止了升学。尽管我极力反抗过,但最终还是败了下来。
那年骄阳似火,太阳开得比国色天香的牡丹还要鲜艳,而我感受到的,是寒风刺骨,冰雪飘飘。
四年的南漂生涯,并没有让我脱胎换骨改变成一个适应社会随波逐流的人。在钢筋水泥的混凝,车间机器的喧嚣,马路边走鬼,跟城管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把生命和金钱等同价值放在马路上和川流不息来往的车辆争抢时间后,我一颗心仍走不出菁菁的书香校园。
和母亲多次心灵对话后,2003年8月,我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新闻学院办公室邮寄过来的录取通知书。当面对入学须知收费一栏时,我的心又凉到了冰点。四年的打工虽有点儿积蓄,但这积蓄远不能和这张收费单上的数字相比。无奈,我四处求助亲友,甚至还写了一封长达一百多页的信邮寄到武汉市《知音》杂志社,然而,这些所有低三下四的付出,最后换来的不仅没有让我梦想成真,还险些命归了黄泉。
2003年是全球不平静的一年,非典跟伊拉克战争同时上演,一个是有硝烟的,一个是没有硝烟的,两者都充满了白色的恐怖,蔓延到人心慌神慌。这一年五月,我被无硝烟的非典从广州请回了老家。
回老家后,面对的是八年未见的父亲。父亲1995年5月因犯妨碍公务罪,被判有期徒刑五年。在宣判前,公安刑警人员多次到学校找我做关于父亲的调查笔录。12岁的我读小学五年级,为了尽快摆脱警察的缠缚,加上胆量小,不知道他们在纸上写了些什么,他们要我签字,我就签了。没想到两个月后,在宣判我父亲罪状成立时,他们把证人压在我的头上,并面对所有在庭的人,包括我父亲,直接将我的名字公布了出来。就因为这件事,我的父亲一直在心中耿耿于怀,发誓刑满后要找我报复。
父亲的仇恨并不是说说而已,也不是吓吓而已。当他从监狱出来后,就一直跟家人闹得不得安宁。2003年我回家后,他举着刀、斧头等凶器追得我四处躲藏,多次找派出所、公安机关都没得到解决。刚好这一年又遇上非典,想出远门也不方便,躲到亲戚、朋友家,人家都害怕。在这种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我在妹妹的一本书上看见了山东省菏泽市新闻影视学院招收学员,刚好新闻记者这个专业又是我梦寐以求想学的,经过笔试考试,照片的审核,最后,我被顺利录取。可高昂的学费没有任何人帮我分担一点儿,加上父亲整日整夜的暴力威胁,我不得不再次放弃心中的求学梦。
因为读书,我知道了山东省有一个菏泽市。也因为读书,我了解到菏泽市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园。而最让我在心中感到自豪与骄傲的,是这所学院就在牡丹园旁,学校以牡丹为荣,学子也以牡丹为荣。当然,如果能进去读书,我也就以牡丹为荣了。
中国人,每年中秋,总喜欢用花好月圆来寄托对亲人的祝福:团聚,幸福,健康,美满。花好月圆,花,这里指的是牡丹花,月,指的是中秋夜的满月。如果单从季节来分析的话,花好月圆就是一个有矛盾的成语,因为,牡丹花是开在春天四月的,而月圆是中秋夜的满月,怎么都不能组合到一起。但正是因为她们不是在同一个季节出现,才格外让人在心中寄托了一份美好圆满的心语祝愿。牡丹,雍容华贵,大方美丽,天香国色,代表中国的国花,象征富贵、富强。
我知道,2003年的中秋,我的花好月圆就这样与我擦肩而过了。更让我忘不了的是那年中秋的早晨,父亲险些把我抓住掐死。当我从虎口逃出来后,他在后面追我时,拾起路边的石头朝我的头上砸来,直到我躲进同学家中的二楼。如果不是同学出手相救,估计那时的我就从二楼跳了下去。
这一年,求学梦彻底破灭,但我并没有就此泄气。我仍侥幸地抱着希望,想继续通过多渠道多人脉筹集学费,等春节过后春季开学再去报名。这就是我上面所说的给武汉市《知音》杂志社写了一封长达一百多页信纸的信件,内容都是我的故事,希望发表后,能得到社会人士的支援。可我把信写完通过邮局邮寄出去两个月后,也没有等来任何消息,打电话过去询问,对方回答说最近三个月没有收到有这么厚的信函。无奈,第二年春节过后,我再一次出门去了远方流浪。
这次我把流浪对象锁定在菏泽,希望能在学校附近找一份工,工作期间再想办法和学校领导靠近,然后进去欠着学费半工半读。可2004年的菏泽正在搞鲁西大开发,根本找不到工作。我去的时候是早春,北方的气温天寒地冻,加上我几夜没合眼,累得人像是从土里刚爬出来似的。当发现目标不能成为现实后,我彻底丧失了信心,抱着最后的悲观心态,拖着行李走出火车站,准备徒步去到学校大门口站一站,只要站一站,用我真实的肉眼看一看学校的外貌就够了,顺便,也去牡丹园走走,坐坐,感受一下它的真实存在,也虚荣一下生命流年里,我曾真实地来过。
然而,由于人太累,天太冷,当我照着路标走了一小半的路后,再也拖不动一对灌满铅丝的腿前行了,两只眼睛也拼命往下合,一路上,连一家旅店都没看见,身上的盘缠也所剩无几,为了让生命先保下来,我只好将这个最基本的小小心愿也放弃了,打道回到火车站,坐上了去往郑州的火车。因为,郑州是河南省省会,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要比菏泽繁华一些,加上我来菏泽之前,要在郑州转车,下车后去到外面转过一圈,对这座城市有一定的了解,感觉还能待下去,再者,它离菏泽最近,古人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其实,那时的.我仍然没有彻底放放弃心中的求学梦。
在郑州打了一年工,工资一个月才200多元,还要自己租房,我就是一分钱不花全部存起来,一年下来,也才一两千块。想靠自己打工挣钱读书,简直比天方夜谭还要天方夜谭。四月,牡丹花开,无论是洛阳还是菏泽,都离郑州近在咫尺,面对浩繁的盛世春景,加上我心中最崇高的求学梦一直没有泯灭,是非常想去菏泽看一看的,但苦于没有钱,也不敢随便丢掉工作,我只好再一次含泪放弃了一次心中真正的花好。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年年我都抱着美好的希望憧憬着圆我的求学梦,但年年老天都给我临时布置意想不到的灾难。弹指一挥,十年过去了,我从当初弱冠走进了如今的而立之年。当夜深人静一个人静下心来回想这十年走过的路时,我真不知道,这些年我是怎么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除了一个人居无定所的流浪,还是一个人居无定所的流浪外,别的,什么收获也没有。
前年参加洛阳牡丹花全国诗歌大赛,我的一组组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没想到竟然获奖了,当组委会给我电话时,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其中组诗的最后一首,写的就是我与山东菏泽新闻学院和牡丹之间的故事。去年四月我再次接组委会电话邀请,邀我去洛阳牡丹现场参加颁奖典礼,因工作脱不开身,我再次拒绝,后收到获奖证书及诗集后,翻开看到刊印我作品的那页,熟悉的诗句下面配有编辑彩色摄影的牡丹图,想着过去的往事,我的泪扑哧扑哧地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