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可以是一种对自身成长和变化的记录,它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撰写培训心得的技巧和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观看爱国影片集结号心得体会篇一
《集结号》讲述的`是共产党对抗国民发生的故事。47名战士没有听到集合的号声,最后在3次突击战中全部阵亡,仅幸存下来的连长也被炸聋了一只耳、炸瞎了一只眼。
这47名战士最让我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坚强、守纪。虽然他们一直没有听见集结号,但是他们一直在战场上殊死拼搏。如果换成我们,我们也许早就全逃光了。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强和勇敢,使国民一次又一次的战败,而且使国民损失了三辆坦克。
但是我从集结号里,也看到了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比如烈士的家属补偿700斤小米,而失踪的战士家属只有200斤小米。失踪的战士定性十分随意,让人感到十分不公平。我觉得无论是失踪、在世还是牺牲,都是为中国做出贡献的人,都应该得到同样的奖励。
看着《集结号》,又让我想起了我们军训的生活。想想我们的军训生活,一日三餐,餐餐都吃得饱,仍觉得很辛苦。但《集结号》里的战士,天天吃不饱,到了最后,47名战士的口粮只剩一个馒头。跟我们的军训生活相比,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集结号》里的战士誓死保卫祖国,正是无数个这样的战士的努力和牺牲,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打下了基础。如此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安定的社会,我们更要珍惜。
文档为doc格式
观看爱国影片集结号心得体会篇二
上周五,我们集体观看了末大片《集结号》,冯导的片子。看完说实话比较的失望,也许之前这部片子的预告给我的期望太高了吧。高期望减去中感知,余下的就是低的满意度了。这一原理给人的启示是不要把牛吹的太过了,可是对于这种产品来说,脑袋有问题的人才会看第二次呢。还有,在去放映厅的电梯里,听见一哥们讲“集结号就是大片,这些年很少看到这样的片子”,不觉感叹人们是这样的容易忘记过去。村里的人每年都说是当年最忙,都说当年最缺雨,其实把这些“口供”整理总结起来,和实现的情况对比起来看,其实忙碌不总是递增,雨量也不总是递减。电影也一样,每年总有帮人说这片子是我看过最烂的,下年决不看了,可下年也还是去看,并说同样的话,一轮一轮的就这样;也总有这一帮人说今年这片子是我看的最好的,其实上一年这样的话也说了,到底这些片子是否真的一年比一年好看,鬼才知道。人活的年数多了,看到这些乱乱的却似曾相识的东西,就觉得特烦。
我也是人,未能免俗。
但比起陈可辛的《投名状》来说,本人更喜欢《集结号》,因为《集结号》的主题。一句话,《集结号》说了一个战士受冤枉的事。在“没有听到集结号,谁也不许离开阵地”的命令下,九连的47个战士中46个战死了,幸存者九连连长谷子地在战后却得了一个战俘的称号,而他那些阵亡的兄弟们却个个被当成了失踪者,“明明是烈士,怎么就变成失踪了呢”,谷子地不明白,于是他开始了漫长、艰辛、堂吉柯德式、愚公移山样的寻找,这就是这部片子说的事。相对于片前部分激烈的战争场面来说,后半部分也许更为的耐人寻味,激烈的战争场面预设了一个背景,展现了一个事实-----这些人就是烈士。残酷的战争与战后的寻找形成了巨大的张力,战争越残酷,说明这之后的委屈越深重,也越使人们理解主人公那种愚公移山的劲绝非“这老兵疯了”所为,也更能使人们深思牺牲的意义。许多人说这部片子前后不衔接,本人实在不敢苟同。
有三个感后感:
一、这个片子比较的真实。首先我们看到的是王金存的畏战,怕死是人的常态,不怕死却有些不正常。战争中临阵尿裤子是正常的,我们少年时看的那些个个刀枪不入、钢铁般的英雄形象其实是人为塑造出来的,不是人性中的常态。其实只要是人,无论他又多么高的思想觉悟,他在战争中,在生死的抉择中都不可能毫无思想斗争,毫不胆怯之意,包括在因是否撤退而在九连内部产生的那个去留**中,我们仍看到这种对死亡的惧怕。谷子地难道没有想过撤退吗,他想过,可是他没有做撤退的决定,因为他没有亲耳听到集结号,没有听到集结号而撤退不也是一死吗,所以他选择了留守。
二、谷子地寻找事实真相是为了什么?因为他和他的战友被冤枉了,他要讨一个尊严,仅此而已。这也是一个正常人的情感。他爱祖国,祖国却不爱他。一个为国家争取荣誉、牺牲自己的战士却得到了国家的遗弃乃至冤枉,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我们就不难理解谷子地在矿区看到矿工把钢盔当夜壶的那种愤怒,也不难理解他在煤山上那种愚公移山式的疯劲,不难理解他为何对那两个给他讲政策的人扔椅子,更不难理解他在墓地和那个曾经的号手火拼时的那股匪劲。一句话,他为了讨回自己的尊严,讨回他的那些阵亡战友的尊严。
三、《集结号》说了一个战士受冤枉的事,只所以说是战士,而不是英雄,是因为英雄这个词太神圣了,搬上银幕的谷子地是九连连长,而且他所带领的团队在战斗中发挥了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作用,可以说他算一个英雄,可是在我们的身边更多的是这种在战争中默默无闻的小卒,也许他们刚上了阵就被战死,或者从事后勤,只是一个做饭的,一个子弹飞过来就挂掉了,而这些人你能说他们是英雄吗,也许不能,可是你能说他们不是为国而死吗,你能说他们受的委屈不是委屈吗,他们受的冤枉不叫冤枉吗。所以谷子地只是一个典型,他经过那样多的苦难,最后事情真相也因为某些巧合(修水库)而获得了证实,他的战友获得了事后的烈士封号,这些阵亡的战士因为有这样一个幸存的老大的努力而获得了人格上的重生,可是其他人呢,那些没有这样一个为他们寻找真相的老大的阵亡战士他们的幽灵该怎么办,谁为他们洗冤?死的不说,活着的人的冤屈也远远的没有洗清,许多的人因为战争时被迫被俘,为国军做事,而在建国后几遭非人残暴,更有在战争中因得病受伤被部队遗弃的人因为户口身份无法证明等问题而致使领不到各种补助等等,还有,那些曾经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将们在退役以后落的一生伤却得不到国家起码的补助,这算不算是新时代的谷子地。依冯小刚本人的个性及他以前那些片子的主题风格来看,我猜想对这个片子做这样的延伸一定是不过分的。
有人总结道,看了《投名状》,觉得兄弟靠不住;看了《集结号》,觉得组织是靠不住。挺逗。不禁想起来了高尔泰那篇事关爱国精神的精辟论述。
其实我最喜欢看冯导的《甲方乙方》,最后的那个台词贼好了:“那一夜我们都醉了,也都哭了,彼此说了许多肝胆相照的话,真是难忘的一夜。几天后我和北二正式举行了婚礼,期间她父母专门找我谈话,问我是否隐瞒了自己的真实年龄,我对两位老人家说,我从一生下来,就显得比别的孩子老。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观看爱国影片集结号心得体会篇三
像参天的绿树一样婆娑
像无边的旷野一样深远
像绵延苍翠的草原一样充满生命力
像盘古开天历史一样悠长
像神圣的生命一样弥足珍贵
只有那些穿过军装的人才能心领神会地说
这是天地间最纯真的感情——战友情
战友情
最先在军人的土壤里蓬勃生长
并在战友的身上演绎极致
它可以
像齐步一样细腻
像跑步一样活跃
像正步一样铿锵
所以,这股被浓浓的兵味裹着的情谊
像涟漪般荡尽大海的每个角落
一直走过地老天荒
其实
战友情是一壶
上好的陈年老酒
无论地何时何地开启
都会让人沉醉
战争是艺术永恒的主题之一,表现战争中最动人的部分是歌颂战友之情。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文艺作品,几乎每一部都有战友情!在古代被中国人奉为友情典范的是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其实就因为他们是战友,在漫长的战乱年代中,生死相依,祸福与共,所以友情才那么亲密、那么牢固。没有战友情,就无法支持一场战争。
《集结号》也表达战友情这个主题。它突出地表现在战争结束后的一场寻找集体身份的过程,它不是以往战争片那样,多年后年老的幸存者在战友墓地前的追忆,而是切切实实的用行动来追忆着这份情谊,比如在煤窑中挖战友们的遗体;比如为他们追认名号;比如不让敌人践踏战友的尸体。虽然之前没有战争过程中战友间的情感酝酿,却有之后绵延的情感追溯,这其中的战友真情都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得到升华——“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
集结号的配音效果绝对也是国内的'一次飞跃,低沉的爆破公放似乎故意应和了心脏的跳动,就是一种跳动的咚咚咚的声音每一声都丝丝入心,弹片的爆破和子弹呼啸飞过的感觉也十分的真实,果然是武器原声采集的结果!
第二场战斗是一场掩护大部队撤退的阻击战,也有可圈可点之处,这绝对是国内第一次在战场上表现的士兵和坦克的对战,描写的十分惨烈,坦克不在是那种一两发手榴弹就可以解决的铁皮盒子,在战场上的作用绝对是一种难以阻挡而另人绝望的怪物!同样在后来的朝鲜战场那段潜入敌后引导炮火攻击的戏里同样出现了美军坦克,这里的美军绝对颠覆了你传统印象中的那种美国大兵,特别是没有识破谷子地他们伪装的美国大兵洋场而去的时候坦克留下的黑色烟雾.更给人一种不负责任的感觉...这一段比较有意思,就不剧透了,大家自己去看吧。
很多影评上讲影片后半段很精彩,但是就个人来讲,影片前半段的人物感情描写并不是十分浓厚,也许和导演整体的把握有关系,这点并不是演员的问题,而是那种能够打动人的细节描写一直是国内影片的硬伤,如果前面作足细节的描写和铺垫,在影片后半段文艺片的叙事会增加更大的张力,但是与前半段快速度的节奏相比,影片后半段的的十分慢的令人很不习惯,所以很影响影片在最后的感情上的升华,另人觉得不足以感到震撼,倘若影片在大量的叙事后以一长空前战役的片段回忆作为影片闭幕的话,可以说这部片子一定会超越《太极旗》成为亚洲第一战争巨片!
总之,《集结号》带给我们很多的惊喜,国产战争影片终于能够跳出这个框框,虽然结尾处这些问题由一个团长出来解决的太过容易,这点也与争部片子的风格很不相符.但是总体来讲,看后还是令人少了些许不愉快,做为贺岁片还是基本答调了,所以说,这次冯导的答卷还是合格的,在战争的惨烈之余给人一丝人性的曙光,所以说,如果有机会,还是约上情人或者是家中心脏功能较好的长辈一起来电影院吃爆米花吧,你和你的家人不会失望的。
最后告诉男人们一句话——“看这部影片你会流泪!”
观看爱国影片集结号心得体会篇四
1948年冬天,淮海战役。中原野战军独立二师一三九团三营九连连长谷子地带领全连四十七名战士奉团长刘泽水的命令坚守狙击阵地,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然而团长为战争考虑全局,没有吹响集结号,致使九连全体战士在打退敌人的三次进攻后,除谷子地以外全部壮烈牺牲,并按失踪处理。为了给九连按正名,谷子地张开了执着的探寻,最终在烈士墓前吹响了47个生命一直想听,甚至死也没有听到的集结号。
集结号的响起意味着任务的结束,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可它并没有响起。因为它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革命战士不能撤退;因为他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英雄很执拗地坚持到最后。这就是命令,对一个战士来说,它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我不由得想起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贪图享乐,懒惰娇逸,自私自利。不说关于生死的革命任务,就连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当中某些人也不乐意认真完成。我们要加倍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因为他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有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呵护,还有什么理由去浪费时间而不好好学习呢?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如果非要下达什么任务的话,那么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加倍努力,将来报效祖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做贡献。
每一个幸福的背后总有一份艰辛的付出。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只要祖国有需要,我也要像影片中的英雄叔叔一样,不退缩、不哭泣,自力更生,勇敢面对,担起我的一份责任和义务。我更要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为祖国的持续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爱国电影观后感:《集结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观看爱国影片集结号心得体会篇五
电影《集结号》是冯小刚导演的最新力作,战争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九连连长为掩护大x队撤离而带领团队与敌军主力作战的故事。
我们应该记住,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由先烈们用鲜血换回来的!也许还有许许多多的烈士们都无法正名,也许还有许许多多的烈士被长埋在一个个旧窑洞里,但是每一个牺牲的烈士都是永垂不朽,让我们向他们致以最深沉的默哀,向他们致敬!所以我们要努力读书,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这样,我们的祖国将来才不会被侵略,也不会出现《集结号》中那一幕幕悲惨的场景了!
观看爱国影片集结号心得体会篇六
剧情简介: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率领九连47名战士在汶河岸执行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任务,团长刘泽水下令,以集结号为令,听见号响就撤退。
惨烈的战争在炮弹的轰鸣中开始,九连的战士死伤惨重,排长焦大鹏,牺牲前说自己听见了集结号,谷子地自己没有听见,他决定死守阵地。九连打退了敌人三次进攻,炸毁三辆坦克,歼敌无数,全连除连长谷子地,47人全部阵亡。
这场战争改变了谷子地的人生。由于部队改了编号,谷子地找不到组织,九连牺牲的烈士们也被认定为失踪。谷子地开始了艰难的寻找,为九连的兄弟们讨个说法,也为了探明当年集结号的真相。
电影的前半部分,那种身临其境的战争场面,每个战士牺牲都那么的揪心……
谷子地想要挖出遗骸,一个人挖煤山挖了一个月……那时他的眼睛已经快要完全失明了……有人劝他:“如果挖开了什么都没有怎么办?”背影:“那,你们就把我埋了”,低沉,压抑,其实,这句话包含了多少感情。
什么是英雄什么是和平,向曾经英勇献身的战士们最祟高的敬意!
我是被感动了,不是剧情有多么的精彩,也不是画面有多么的震撼,只是为这样的士兵感动。
不多说了,要看的自己去看...
观看爱国影片集结号心得体会篇七
忘记了有多久没有去电影院了。
今天,萍答应儿子去看电影,儿子吵着要看变形金刚。查了一圈,没有放映的。正好朋友送了几张北京青年宫的票,就决定去看冯老师的“集结号”。
吃过晚饭,驱车来到青年宫,停车,那个难!我让萍带儿子先去换票,搜索了半天,找到一马路牙子,与保安好说歹说停了上去,交5块钱,没发票。唉,为了看场电影,就当送给保安的消费了,5块钱,便宜。
晚上0830,电影准时开映。
(中间先空着,以后加,先把感想写了)
感想:一、总体上片子拍的贴近实际,感人。
二、谷子地是条汉子,是个真正的军人,是个优秀的指挥官,是个听话的下属;
四、一个小兵小卒的命运本就微不足道,
五、组织上还是有良心的,不管时间过长,过程多久,在你熬碎了心,跑断了腿之后,会给你一个公正的答复,尽管这公正来的迟些。因为他们知道,你苦苦为自己寻求的是一点政治上的肯定,所以,给了你,你就获得了心里的解放,也就满足了。
六、建议结局改成:谷子地熬岁了心,拖垮了身体,终于在快累倒时挖出了1名战士的尸体,然后喜极而又悲伤过度加上劳累,晕了过去。等他醒来,47名手下的尸体已经盖在一面军旗下。此事很快惊动了最高层,派调查组再次对谷子地连长及全连战士进行调查,终于追认为烈士。此时,谷子地眼睛全盲,几年后病逝。
《集结号》
观看爱国影片集结号心得体会篇八
当喧嚣的山城还沉浸在新年欢乐气氛里时,我却走进了电影院,看了冯小刚的电影《集结号》。
近年来,冯大导演的电影向来以幽默,搞笑的贺岁剧作为主打,而且热衷于公映前的大肆炒作,所以在《集结号》推出前后我就没有认真关注过它。
但这次给我的震撼和感受却是巨大的。电影一开始的战争场面太逼真了,一下子就把我带入了战火连天的年代,好像就发生在我的周围。那纷飞的子弹和炮火把我给炸了,所以当时特别想哭,是真的害怕了。
这是一部要用心去看的电影。面对死亡的挑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迎接还是逃避,然而战场上的士兵则只能选择忠于职责。“枪林弹雨”这个词以前对我来讲实在是太遥远了,而面对大荧幕,的确,我胆怯了。面对战争,我们会说“死亡是太容易的事”了,难的是怎样勇敢地战斗下去。生离死别是人所面对的最痛苦的事,而战争中,人们需要经历的不仅仅是对死亡的畏惧,还有一次次战胜痛苦的勇气。
战争不是儿戏。谁也不想去送死。当然,有比送死更不能接受的,就是白死。当47具英雄的尸体躺在大山深处,被说成所谓失踪,当谷子地说:“本来都是爹妈给起好了名字,怎么到最后都成了没名儿的孩子了”那句话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尽管名字看来只是些虚无的符号,但往往许多时候,这对人来说很重要,这与别人无关,只与自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