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重点:四年级教案能够明确课程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如果您对小班教案有一些困惑和迷茫,以下是一些案例分析,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问。
六年级阅读教学设计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要求:
1.字词句综合练习。
2.了解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3.朗读背诵儿歌。
4.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教学重点难点:写字训练、读背训练、字词句综合训练、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按笔顺写字。
1、审题。
2、指导。
(1)看右边小图,问:你见过这幅画吗?能背诵有关的课文吗?出现的数字你认识吗?
(2)读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3)认识基本笔画。指认笔画。
3、其余两组按什么步骤进行教学。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
2、指导练习,描红仿影。
3、指导观察临写
(1)观察3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名上黑板临写。
(3)评价,纠正,提醒学生运笔时注意撇捺的写法。
(4)学生按要求临写,老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学习字词句。
教学题1:你认识这几种动物吗?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1、审题。
2、指导练习。
3、过渡:小动物很能干,它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想出办法保护自己。
教学题2:你知道它们遇到困难时怎么保护自己吗?
1、审题。2、指导练习。
(1)读例句。
(2)问其他动物遇到危险怎么做?
(3)分组讨论。
(4)推荐代表说。
(5)同桌互读写的句子。
教学第3题:说说你遇到了危险,会想什么办法保护自己?
1、审题。
2、指导练习。
(1)分组讨论。
(2)交流讨论结果。
(3)教师小结。
二、教学第四题:读读背背。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指名试读,正音,齐读。
(3)讲述课文意思。
(4)看图做游戏。
3、练习。
(1)边做游戏边念儿歌。
(2)自由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1、课前准备。
2、审题。3、指导。
(1)指导看图,明确说话的一般要求。
(2)指导说话,练习。
指名依次回答五个问题,把话说完整,说清楚。
将1、2两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将3、4两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将四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自由练习说。
指名上台进行自我介绍。
同桌互相练说。
[练习1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六年级阅读教学设计教案篇二
教学要求:
1、认识京剧脸谱,知道不同颜色的脸谱分别代表什么性格特点;知道有关人物的故事。
2、读背成语,了解军旅生活和军人气概;背诵《古今贤文・劝学篇(下)》能联系自身谈谈对贤文的理解。
2、按规则,把“述”、“淡”、“趣”写正确,写端正。
3、口语交际:小小展销会
教学重难点:
1、运用解析字面、结合课文、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成语及古文的大意
2、初步学习如何买卖东西,学会评价商品,选择物美价廉的东西。
教学准备:
了解京剧脸谱的有关知识,查找有关人物的故事。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用字词句
(一)认识京剧脸谱
1、放映京剧片段,认识不同颜色的脸谱,激发学生兴趣。
2、板书红、黑、白、猴的脸谱,说说在哪见过的。
3、师:我国京剧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其中“净”这一行当就是在脸上绘画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试者说说这些脸谱是谁?是什么人物?(小组学习,集体交流)
(1)关羽,《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与刘备、张飞结拜兄弟,作战英勇;
(2)包公(包拯),是民间传说的铁面无私的清官;
(3)孙悟空,《西游记》中的美猴王;
(4)秦烩,南宋时的大奸臣,相传是害死岳飞的主谋。(学生完成练线)
(二)说说脸谱分别代表什么性格特点
1、指名读题,注意读准:“忠勇”、“奸诈”、“正直”
2、说说各色脸谱代表什么个性:
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正直;白色代表奸诈;猴脸有红色和黑色,表示孙悟空的忠勇的正直。
(二)讲讲有关人物故事:在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或熟悉的人物讲讲有关故事。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一)成语
1、回顾《军神》一课,激发学生对军人的敬佩之情。
师:今天我们走近军人,去学习一组描写军旅生活和军人气概的成语。
2、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词语(同桌互读检查)
3、指名朗读正音,重点指导:戎马一生、秋毫无犯、运筹帷幄
4、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成语的意思,想想哪些读懂了,哪些没读懂?
6、边想象词语情境边朗读成诵7、指名背,齐背
(二)《古今贤文・劝学篇(下)》
1、自由朗读,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通
2、师范读,生边听边思考语句的含义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不懂什么?(学生发言,互相补充启发)4、熟读成诵
二、写好钢笔字
1、读读小发现,观察字帖,掌握捺变点的规律
2、师举例范写“淡”
3、学生描红练习
六年级阅读教学设计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数笔画查字法”查字典。
2、能一字组成两个词语,能解释带点的字在词语中的意思。能写出带点字“印、依”的近义词。
3、能把果因关系的句子改成因果关系的句子,能用联词“一……就……”、“尽管……还是……”造句。
教学重点:第1、5、7题
教学难点:第五题,第七题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数笔画查字法”查字典。
2、能各组2个词,能解释带点紫的意思。
3、能写出“印”、“依”的近义词。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回顾学过的两种查字典的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2、要求用以上两种方法查“乡、师、卵”。
3、针对学生查字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小结:有些字我们即不知道它的读音,又很难确定查什么部首时,我们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数笔画查字法。
4、自学“数笔画查字法“的一般步骤。
5、尝试练习,查“戴”。
6、学生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7、练习,总结。
二、教学第二题。
1、读题,释题。
2、认读。
3、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看哪一组扩的词多”的竞赛活动。
4、组织交流评比,引导学生当场积累。
5、小结:学习语言贵在积累,希望同学加强妙词佳句的积累,为学好语文打好基础。
三、教学第三题。
1、读题释题。
2、出示卡片集体认读。
3、同桌合作,说说带点字的意思。
4、指名说词语的意思,在说说带点字的意思。
四、教学第四题。
1、读题、释题。
2、投影出示书中两个句子,自由读,想一想句子的意思。
3、给带点词找近义词:印、记、刻、留;依、靠、挨、
4、把所填的近义词——放在句子中读,再与原句比较哪一句好,为什么?从中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
5、合作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把果因关系的句子改成因果关系的句子。
2、能用联词“一……就……”、“尽管……还是……”造句。
3、能运用读书记号阅读短文,学习短文中小女孩助人为乐的好思想。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题。
1、读例句,明确练习要求。
(1)、投影出示例句,指名读例句,说说句子的意思。
(2)、比较上下两个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3)、男、女生分组读,思考:改写后的'句子有什么作用。(在句子中强调了原因)
2、独立改写(1)(2)两个例句。
3、针对问题,重点指导。
4、齐读改写后的3个句子,以加深印象。
二、教学第六题。
1、读题释题。
2、独立阅读书中的两个句子,在理解了意思,体会带电的词在句子中的作用的情况下独立造句。
3、交流,评议。
三、教学第七题。
1、谈话激趣。
2、请问:你读书时习惯于做些什么记号?全班交流。
3、独立阅读短文,按思考题要求做好读书记号。
4、学生质疑问难,相机点拨。
(1)、难理解的词语:“左顾右盼”、“末班车”、“气喘吁吁”。
(2)、小女孩好在哪里?请用“”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再有感情的读一读,体会小女孩热情助人的好思想。
(3)、讨论分段。
板书:找车站
指路左手拐弯、领到新车站
领到另一条线路的车站上。
六年级阅读教学设计教案篇四
课题练习1总76课时
三维目标1.字词句综合练习。
2.了解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3.朗读背诵儿歌。
4.口语交际--自我介绍。本课1-4教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重点写字训练、读背训练、字词句综合训练
难点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过程
明确目标、课前预习:
一、教学第一题:按笔顺写字。
1、审题。2、指导。
(2)读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3)认识基本笔画。指认笔画。
3、其余两组按什么步骤进行教学。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2、指导练习,描红仿影。
3、指导观察临写
(1)观察3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名上黑板临写。
评价,纠正,提醒学生运笔时注意撇捺的写法
质疑探究、交流展示:
一、教学第三题:学习字词句。
教学题1:你认识这几种动物吗?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1、审题。2、指导练习。
教学题2:你知道它们遇到困难时怎么保护自己吗?
1、审题。2、指导练习。
(1)读例句。(2)问其他动物遇到危险怎么做?
(3)分组讨论。(4)推荐代表说。
(5)同桌互读写的句子。
教学第3题:说说你遇到了危险,会想什么办法保护自己?
1、审题。2、指导练习。
(1)分组讨论。(2)交流讨论结果。(3)教师小结。
归纳整理、拓展提高:
一、教学第四题:读读背背。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指名试读,正音,齐读。
3、练习。
(1)边做游戏边念儿歌。
(2)自由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3)讲述课文意思。
(4)看图做游戏
反馈检测、课后训练:
一、教学第二题: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1、课前准备。
2、审题。3、指导。
(1)指导看图,明确说话的一般要求。
(2)指导说话,练习。
指名依次回答五个问题,把话说完整,说清楚。
将1、2两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将3、4两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将四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自由练习说。
指名上台进行自我介绍。
同桌互相练说。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练习1备课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六年级阅读教学设计教案篇五
一、教学要求:
1、运用京剧脸谱进行学用字词句的练习。
2、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
3、写好捺笔变点的钢笔字。
4,口语交际:小小展销会。
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提。
二、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出示京剧脸谱图,请学生观察,想一想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指名说。
(2)介绍:脸谱是中国京剧中花脸脸上画的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3)请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人物的名字。你了解他们吗?指名读说。
师总结: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与刘备、张飞结拜兄弟,作战英勇;包公就是包拯,是民间传说中铁面无私的大清官;孙悟空就是大家熟悉的《西游记》中的美猴王;秦侩是南宋的大奸臣,是害死岳飞的主谋。
(4)试着说一说这些脸谱分别是谁。
(5)请学生连线。
2、第二部份
(1)指名读题目。
(2)结合上题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插图,指名说说什么颜色的脸谱代表什么性格。
(3)教师总结:脸谱的.颜色符合人物的性格,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正直,白脸代表奸诈。
3、第三部分。
(1)说说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你知道有关这个人物的故事吗?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要求: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讲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齐读述、淡、趣。
(2)指导观察:这三个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该要提醒大家注意。指名说。
(3)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范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重点强调捺要写成点。
3、练习。
(1)请学生练习描红,仿影。要求:边写边想为什么原来的捺要写成点?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教师总结:趣字申右边的又捺改点,是为了让下面的长捺托住,使字体紧凑好看。淡宇右边上下有两个撩,那么上面的捺改写成点,避免与下面的捺重复,写来比较好看;述字中右下的捺改为点,也是为了避免与下面的捺重复,并让下面的捺托住,使字体美观。
4、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进行表扬评点;指出存在的问题,迸行纠正性练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审题: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教学第一部分。
(1)出示八条成语。
(2)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或者请教老师、同学。
(3)指名读成语,做小老师领读。
(4)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的两个成语之间的关系)
(5)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6)学生练说所了解的成语含义。
第一组指军人的戎马生涯,第二组指军人的严明纪律,第三组告诉我们一个烩炙人口的典故,第四组指军中指挥者的机谋(也可联系《军神》来理解)。教学时让学生多诵读,大体懂得意思即可。
(7)练习:自由读,同桌互相练背。
(8)反馈:指名试背,集体背诵。
3、教学第二部分。
(1)自由朗读这段贤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体会这段贤文的含义。
(3)指名读:你读懂了哪句话?能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举个例子吗?
(4)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谁能帮他解答?
(5)练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练习背诵,同桌互相试背。
1、今天我们学提的写法。指导:提。有提和竖提。
2、教师书写提,指导运笔方法:起笔逆锋向左上人纸,旋即向左转折,蹲锋向右上挑出,力送锋尖,露锋提笔回缩收笔。
学生练习书写提。
3、教师书写竖提,指导运笔方法:是竖与提连写的复合笔画。起笔方法同竖。行笔至提处稍驻,提笔微向左,旋即折向下蹲锋,得势后向上挑出,收笔同提。
学生练习书写竖提。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小小展销会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图书、玩具整理一下,并标出价格。
一、审题
1、读题目,说一说题目有几个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
1、谈话,宣布班级举办小小展销会。
2、交流指导。
明确交流要求。
(1)卖物品的要说清楚用途,如:图书的内容,玩具怎么好玩;新旧程度,什么时候买的,是否完好;原来价格多少,现在价格如何公道、合算等。买物品的同学对以上各项内容要询问清楚,并商定价格。
(2)交流时说话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
三、练习。
1、学生先分小组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一对同学上台买卖物品,对话时,如有不足之处,师生可以共同修正。
3、在全班范围内开展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其中。
四、反馈。
1、教师对学生在展览会中的表现给予点评。
2、将所得的钱款献爱心。
六年级阅读教学设计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的观察、说话写话的能力。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大题
(一)指导看图说话。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3.学生自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纠正,补充。
4.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指导。
5.小组之间再交流。
(二)指导写话。
1.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
2.教师巡视指导。如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来查。
3.反馈,交流。
(三)培养说话能力
1.审题,读题。
2.该怎样向别人讲述呢?可联系观看的足球比赛来想想。
3.教师提醒:讲述时要简明扼要,并且要用“我”。
4.四人一组说说,讨论讨论。
5.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补充。
二、教学第二大题
1.审题,读题。
2.读读这三个生字。这三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点?
3.学生观察字,说说怎样美观地写出来。
4.教师提醒:这三个生字里面部分不能写得太大或太小
空间要基本相等。
5.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6.反馈。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观察书上的插图,并用一段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成语和春联。
2.口语交际:我打算这样过寒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成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大题
(一)教学第1小题。
1.审题,读题。
2.借助拼音读读成语。
3.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
4.看看图,想想成语的意思
教师视情况做补充。
5.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2小题。/article/
1.审题,读题。
指名说,学生相互纠正,补充。
2.你们知道什么是春联吗?教师简介有关春联的知识。
3.借助拼音读读春联。
4.读懂了春联的意思吗?指名说。
5.指导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四大题
1.审题,读题。
2.小组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补充
六年级阅读教学设计教案篇七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词句,引导学生建立事物与词语的联系,养成在生活环境中主动识字的习惯。
2、积累成语、儿歌。
3、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4、学写铅笔字,使学生养成在实践中认识“走字底“的写法。
5、口语交际。
重、难点:
1、学习字词句,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2、口语交际训练。
课时划分: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生字词,建立图像与词语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走上生活实践中学习使用语文的道路。
2、积累成语、儿歌。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出示挂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说一样词语,师就出示一组词语卡片。
(1)让我们读读这些词语,把生字字音读准。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按以上的步骤教学八组词语。
3、抽读卡片读音。
4、掉拼音读词。(开火车读,枪读)
5、你们都学会了吗?下面老师考考大家,你们能把词卡贴在图上相应的地方吗?
6、指名上来贴,齐读词卡。
7、说说看,你的卧室摆放了哪些东西?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挂图:你看到图上画了什么?
2、是呀,山野上长满了树木,绿叶一大片一大片的,我们就说:出示卡片:漫山遍野,绿树成荫。
齐读词卡。
3、这么多的树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由一棵棵小树长成这样根深叶茂的大树的。
这就是(出示词卡:天长日久、树大根深)
齐读词卡。
4、你能读出这种茂盛的感觉吗?指导有感情读词。
5、谁能用其中的一个成语造句?
6、学完了这四个成语我们再来学学下面一首儿歌。
自读儿歌。
7、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8、指导朗读、背诵。
作业设计:
一、补充成语,并选择一个成语造句。
漫()遍()()()成荫
天()日()()大()深
二、背诵儿歌。
三、收集自己喜欢的体育比赛或体育明星的照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
2、学写铅笔字、认识“走之底”的字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你们喜欢体育比赛吗?是什么?你们喜欢哪些体育明星呢?
2、带来照片吗?我们班今天就来搞“小小体育窗”的展览,把你们还来的照片贴在展览板上,再介绍一下。
3、谁来当当这次展览的主持人?
4、自己在下面可以准备一下,同座可以相互说说,补充一下。
5、请班上能力强的一位学生上来当主持人,在他的穿针引线下,学生依次上来介绍,师生共同评议。
6、师总结。
三、教学第四题
1、指名读题。
2、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3、那么怎么写好走这儿呢?可以认真观察一下。
4、师讲解“走之儿”怎么写好。
5、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仿写。
6、反馈检查。
7、把优秀作业投影出来,让学生评析,再写。
四、作业设计;
a)向别人介绍自己喜欢的体育比赛或体育明星。
b)把句子补充完整。
1、我喜欢(),因为它能()
2、游泳能()
3、把运动员姓名与他做的相应动动项目连起来。
伏明霞篮球
孔令辉跳水
姚明举重
占旭刚足球
郝海东乒乓球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参加过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六一”活动入题。
2、板书课题。
3、指名读要求。
二、指导观察图画。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哪一天的事情?小朋友说了哪些活动?他们的表情怎么样?
2、引导学生回想学校的活动。
三、指导学生练说
1、先说好第一句话。
“六一”儿童节那天,我参加了
2、指导练说活动的内容。
3、学生自由练说。
4、指名说,师生。
5、同座练说,再指名说。
6、指名连起来说说。
四、指导学生说一句表示喜欢这一活动的话。
五、表扬说得好的学生。
教学后记:1、学生通过学习3达到了读、写、说、思维、背等能力的训练。
2、学习字词句,通过做卡片,很快就能认识这些日常用具。
3、本课的做做说说,学生将自己的喜欢运动员介绍出来,让其他小朋友知道更多我国著名运动员的知识。
[练习6:走字底的写法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阅读教学设计教案篇八
一、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4个板块,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及口语交际。学用字词句要求对学生用音序法进行写话。写好铅笔字要求把全包围结构的字写匀称。读读背背了解成语大意,熟记于心;对联是引起学生产生读背兴趣,鼓励学生收集、摘录春联。口语交际要求就我打算这样过好寒假为题展开讨论。
二教学要求:
1、观察描绘足球比赛场面,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2、把全包围结构的字写匀称。
3、读背成语和春联。
4、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难点:把话说完整。
三、教学目标:
1、学用字词句,观察足球比赛场面,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2、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
四、教学设计:
一、教学第一题
(一)审题。
读题,讨论题目要求师强调要求。
(二)指导。
1、出示足球比赛图
问:同学们在干什么?
2、充分让同学说,教师给予几个词语:紧张、激烈、较量、旋转、见势不妙、扑、钻、兴奋、手舞足蹈。
3、让学生展开想象,结合自己观看足球比赛的情况,把自己当作队员,用第一人称向别人讲述进球的精彩场面。
4、动手试着写一写。
5、反诲表扬好的。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卡片认读。
2、回忆描红、写字要求。
3、指导写回范写强调。
4、教学园国。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