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标语可以在短短几句话中传递出强烈的环保意识,让我们一起做出改变。环保标语的篇幅要适中,过长的标语容易让人忽略,过短的标语可能难以表达完整的意思。环保标语有助于宣传环保观念,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
在他乡阅读篇一
又到了虹桥,又看见了孟婆汤酒吧。
沿着凤凰古城美丽的沱江,踏着含有历史底蕴的古朴的石板,很快我们就看见孟婆汤酒吧,一座规模中等,且明显独特的江边木结构吊脚楼。晚上此酒吧是灯火通明,在沱江边上尤显突出。
而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我行走在沱江北侧的江堤边,这是我第三次来凤凰了,越来越感觉到湘西苗族文化受外界的影响较大,有些方面让我泛起了一点点生涩的感觉,即使沈老还在,也会感慨新风气冲击的隐痛,上厕所一元一次已演变为商业的营利,停车场的任意涨价,昨天还是10元,今天就是20或30元,反正就是不坑你白不坑。有些当地人失去了《边城》翠翠的那种:“优美、健康、自然”的气质,更没有象黄麂一样,而是象姜糖一样,粘的韧性发挥淋漓尽致,当然着眼是游客的腰包了。
然而我行走在正在演变的凤凰沱江边上,还是想寻找沈老那文中所描述的湘西苗族的“本质”。更是想寻觅凤凰昨日的正直素朴人情美。当然我并不是想将近年发生的种种压抑借故抒写出来,我还是相信,生活之中还是充满了善,即使凑巧与不凑巧,因你的善意也会被别人利用,徒增加一次伤感罢了。这一来,诚信在我们彼此之间打上了问号,即使面对真正痛苦的挣扎,不管是心灵还是生活上的。包括网络上的朋友也是一样,每一个人的着眼处和出发点不一样,加上虚幻,某些观点演化成另一情感似的,我看着或是听着,受压抑无可排泄,所幸的是,我真心对自己的生活和网络,生活,亦也会真心对我。
当天开车进凤凰时,我们在路边停了一下车,正好看见凤凰水车和桥的背景很好看,只是拍了一张风景照。现在看着这张照片,轮子与桥,轮子是转动的,桥是连接与承载的,转动的可能是巨大的时空,而朋友们,我们的心桥是否还连接或承载着昨日与今天。如有定格,肯定升华,如有流连,一定知己。
再向前行时,可看见沱江水边上立着一个雕塑。何时,我也象沱江边上那雕塑一样,静默伸着手,指着江边岁月,而你的镜头闪烁,光与影滑过他的脸颊,心情渗入他已静止的呼吸之中,你来了,目的就是凝固这一刻,而我走了,心随流水漂走了,剩下的景象我也模糊了。后来我才知道那雕塑是为纪念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青年王湘冀同志,随着岁月的增长,这种高尚的情操仍需我们去铭记。
在他乡阅读篇二
有一天晚上,妈妈叫我走河边上去散步。
眺望着河对岸,那些汽车,正在马路上穿梭,好象是成千上万个流星在前进。
再往右看,就看到大佛寺。大佛寺的灯光也很好看,等光的颜色是橘红色的,围绕着大佛寺,把大佛寺装扮的漂漂亮亮。
又往右看,就到了发电厂,发电厂也被团光围绕着,连发电厂的房顶上写的一排电话号码都被灯光围绕着。
“啊!下雨了!”妈妈说,由于下雨我们坐着公共汽车回家了,当公共汽车行驶在西林大桥上的时候。我望着车窗外,看见了路灯,路灯好像在欢迎我和妈妈回家一样,雨中的路灯蒙蒙胧胧的,可还是很亮,把两岸装办的更美丽。
啊!我爱沱江河岸边的晚景,我更爱我的家乡。
在他乡阅读篇三
我喜爱家乡的沱江河。
春天,沱江河像音乐家一样,唱着优美动听的歌,每当我听见优美的歌声,就会想起沱江河那哗哗地流水声。水里的鱼儿高兴地在水面上跳来跳去,好像在说:“春天到了!春天到了!我们可以玩耍了。”布谷鸟在河畔的树枝上:“布谷”、“布谷”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到了!农民伯伯应该播种了!”小狗在河畔的草地上汪汪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到了!春天到了!大地变得生机勃勃了!”
夏天,河畔成为了小朋友们玩耍的地方。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来到河畔捉螃蟹、捉蝌蚪、打水仗……玩得真开心。中午,树上的知了高兴地说:“知了,知了。”好像在说:“知道了,知道了,小朋友们该睡午觉了,我不打扰你们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沱江河畔的果树上挂满了大大的灯笼,有红的、黄的、此的、绿的……真是应有尽有。这时,小朋友们提着你篮,爬上树摘果子去了。
冬天,梅花开了,当你漫步在沱江河畔时一阵阵清香掉面而来,这时,你将会被梅花的清香所陶醉。下雪时,小伙伴们可以在沱江河畔雪人、打雪仗……可好玩了。
我爱你——四季美丽的沱江河!
在他乡阅读篇四
我工作的第一个六年,是在离家二十里外的邻乡度过的。
背上行囊,满怀希望地踏上异乡的土壤。一条不足五百米的街道,几乎能用手指丈量其长度。两排青色的瓦房,不像闹市,倒像民居一样简约朴素得很。
虽是乡镇,并没有集市,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满目的仓夷、萧条与闭塞,对一个“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我来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节假日一到,我便骑上一辆单车,火速而归,去品尝家的温暖,去感受浓浓的乡情。
不曾想到,这个偏僻的乡镇,却是我们师范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当地的大学生,走了出去,都不愿意“海归”,我们这些奔走他乡的游子便有了停泊的港湾。学校师资缺乏,我们一个人往往要担任多门学科教学,教而不专,专而不长,边学边教,边教边学,偷得几分乐趣,增长了见识,拓宽了眼界,使自己迅速成长为多面手、综合型的老师。休息时间,我们的娱乐倒也充实,或吹奏口琴,或摆弄牧笛,或对着二胡轻拔慢挑,悠扬的曲子总能伴着我们的思绪流动。浓浓的乡情啊,化作彩蝶飞舞。
学校教室是一排排简易的瓦房,颜老色衰,空旷至极。朗朗的读书声,就像隆隆的鼓点,总能填满教室,激昂着整个校园。办公地点是两层小楼,楼下为实验室,楼上是办公室,全校老师挤挤一堂,其乐融融。只有校长、主任等高层决策者,才可享受“包间”似的礼遇,我们这些普通老师只有望尘莫及、望洋兴叹了。
学生很少走出乡镇,虽有点坐井观天,倒有几分童趣与率真。男生们抱着褪了皮的'篮球,在泥操场上摸爬滚打,高高扬起的尘土,犹如战场上的销烟,精彩激烈、雄伟壮观。女生们或跳皮筋、或踢键子,跳出了花样年华,踢出了开心欢乐,爽朗的笑声随着抖动的羊角辫一起飘扬。
男生、女生也常常在一起做游戏。就拿丢手娟来说吧,学生们围坐一圈,一人在圈外跑,趁人不备,手娟便丢了下去,又一圈到来时,抓住没有发觉的学生唱歌,偶有不会的,或学狗叫,或做鬼脸,戏闹声犹如荡起的圈圈涟漪,爬上了学生们的笑脸。
更为有趣的是,几个男女生手拉手,站成一排,唱着“亮月牙,草豆牙,扩大的,扩小的,扩个某某某能跑的。”另几个同学听到了叫自己的名字,便一个一个的快速跑了过来,直到把队伍冲得溃不成军,才算为羸,这时队伍中的人就会减少一个,否则没有冲破队伍的同学就会被整编到队伍之中。
异乡的学生虽然很“土”,大有“不开化”的迹象,但他们聪明好学,对老师很尊重,穿着打扮、干净利索,没有刻意做作的成分。他们尊重老师,感恩老师,都会延续一辈子,甚至几代人,这让我们很受感动,很受鼓舞。
异乡的清贫与宁静,曾经让我们感到几分失落与鄙夷。但在六年的光阴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成长与锻炼,不仅坚定了意志,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还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培养了多种能力。在工作中,我们品尝到无尽的欢乐,在生活中,我们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精神,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足以让我们受益终身,享用不尽。
在他乡阅读篇五
月色溶溶,凉风习习,我漫步中庭,不禁又想起了他——邻家傻哥。
傻哥小时候患过流行性乙型脑炎,命虽然捡了回来,大脑却烧坏了,之后便成了傻哥。
傻哥说话颠三倒四,却是我小时候最好的玩伴。我是个丫头,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姐姐,我的出生对于盼儿心切的爸妈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后来,有了弟弟,我在家中的地位就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种了。
记得童年的我,每当在家受到委屈,就会哭着去找傻哥。冬天,他会带我堆雪人;春天,他会带我捉蜻蜓;夏天,他会带我“偷”瓜;秋天,他会带我逮蛐蛐,总之,他会变着戏法儿逗我开心。其实大多数时间,是我在欺负他,欺负他傻,我把在家中的不开心统统发泄到他身上。我会骑到他身上让他驮着我到处爬,他在下面手脚并用爬来爬去,累得满头大汗,身上脏兮兮的,却还是傻呵呵地笑,直到我高兴为止。而我在上面得意洋洋鞭打他,宛如一个凯旋的将军。
那时的乡下,果子树很多,雨天刮大风,什么梨啊,柿子啊,桑葚啊都会从树上掉下,傻哥就领着我去捡,然后把捡到的果子往身上蹭了蹭,憨笑着递给我说:“吃,甜。”我心安理得地接过,美美地吃,夸张地惊呼“好吃”,却毫不顾及他在旁边使劲咽唾液。我常常把桑葚汁弄的满脸都是,傻哥就会喊我“小花猫”,我总是追着他打,嘻嘻哈哈的笑声洒满了我的童年之路。
麦收季节,妈妈往往是一大早把我从床上拽起来,塞给我一个袋子,让我和同龄人一起去捡麦穗,由于我年龄小,又天生怕下力,同伴中往往我是捡的最少的一个,这时傻哥就会把他捡的麦穗一股脑地塞到我袋子里,回家我自然少不了妈妈的夸赞,而邻家却传来傻哥妈妈的斥责声。
后来,和傻哥同龄的人陆续娶妻生子,而傻哥却像是被月老遗忘了一样婚事无人问津。为此事,傻哥爸妈没少往媒婆家跑,可有哪位姑娘愿意嫁给一个傻子呢?于是就有人给傻哥父母出主意——用傻哥的妹妹给傻哥换媳妇。俗称“换亲”,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这在我们当地农村很流行的,就是张三家姑娘嫁到李四家,李四家姑娘嫁到王五家,王五家姑娘嫁到张三家。有的是两家换,有的是三家换,有的是四家换,傻哥属于第一种两家换。就这样,傻哥父母牺牲一个女儿换来一个媳妇,不过总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婚后的傻哥,在老人的操持下,在邻居的帮扶下,妻子贤惠,儿女可爱,日子倒也过得平平安安,有滋有味。农闲季节,傻哥也会随着同村人到附近打打零工,贴补家用。他虽然脑瓜不灵活,可四肢健全,干活又下力又听话,往往是民工们取笑的对象,而他也不会、也不知反驳,只会傻呵呵地笑,深得工友喜欢。随着外出打工次数的增多,家人对傻哥越来越放心,于是在2006年秋随着南下打工的浪潮傻哥去上海修铁路。
不幸的事就在此次修铁路中发生了,40多岁的傻哥走失了。虽然去上海前家人一再嘱托同村人好好照看他,可他还是走失了。这在我们方圆几十里可是爆炸性新闻。
听爸妈讲,傻哥去上海前没有照过相,也就谈不上留下一张照片;只知道自己是什么村什么镇的,无知的家人和村民没有告诉他家乡具体在什么县,什么市什么省,也就谈不上会有好心人送他回来;走失时兜里装有家中固定电话号码,却没有写区号,也就谈不上会有人替他打电话报个平安。
村里派人几次去上海及沿途城市寻找,均一无所获。村人纷纷自责没有照看好傻哥,傻哥的父母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先后离世,而我更是心痛不已,脑海中总是显现小时候他对我的呵护,眼前浮现出他那憨憨的笑容。我每次出门,在大街上见到讨饭之人,就要追上看看是不是傻哥,给他们一些零钱,好似这样就是帮助傻哥一样,心里便平静很多。
傻哥,你在他乡还好吗?
在他乡阅读篇六
千里沱江从金堂赵镇出发,撞开巍峨的龙泉山,一路奔流,滚滚而下,经简阳市、资阳市、资中县、内江市等至泸州市汇入长江。全长712公里,流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滋养着川内广袤的大地,惠及千万人民。作为发源地的金堂子民,有着对沱江深深的情怀。就像一个离家游走的孩子,出门后的际遇牵动着我们的心,怀着这份情谊,我们顺江而下,来到沱江栖息的第一座城市——简阳。
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升简县为简州辖资阳县。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州为县,摘取简州和阳安之首字,命名简阳县。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简阳市,由地级内江市代管,2000年6月由地级资阳市代管,2016年划归成都市代管。
沱江从金堂赵家渡出发,穿韩滩桥,过蟠龙山,经星星滩、狮子沱约20余里水路后,便进入风光绮丽的沱江小三峡。雄壮险峻的鳖灵峡是沱江小山峡的第一座峡谷,峡区群山矗立,绝壁峭然。过鳖灵峡后,沱江迂回婉转6公里似一弯新月。峡中有三皇滩、走马滩、哈蟆滩、半边滩等乱石交错,江水奔突而过,涛声隆隆,船行峡中,时上时下,颇为惊险。出明月峡后江水冲刷掉泥土,露出的岩石像九条灰巨龙,横穿江流而过,再从南岸爬上山巅,故有“九龙过江”之称。
狂野的沱江挣脱了龙泉山的的束缚,经过淮口、五凤两大古镇,蜿蜒南下,流入简阳。变成了一个温顺的少妇,在简阳境内温顺出几道弯来,滋养着简州人民。也像一条盘山公路一样层叠婉转,浸润着这片土地。流出简阳的时刻,沱江依然舍不得这片土地,在大地上画出几道弯,依依不舍的流向资阳。
沱江之水浇灌着简阳大地,滋养着150万人民,孕育着一个美丽的简阳新城。改革开放后,成都东来第一州的简阳已经华变成了一座大气、静美的城市。宽敞的大道,像彩虹一样飞跨沱江的桥梁,一排排绿树,一座座高楼彰显着这个古老的天府雄州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简阳市划归成都市代管,成都实施东进战略,天府国际机场落户简阳,简州新城、空港新城的建设给简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龙泉山森林公园的打造将会把这座古老的城市建设成为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的一翼,将会成为一座产业新城,一座森林城市,一座花园城市。
来到简阳,我们就像娘家人一样,受到简阳文友们的热情接待。美味可口的羊肉汤,温暖着我们深秋时刻有点寒冷的心。羊肉汤锅的故事更是让我们感觉沱江文化的悠远。据说,简阳的羊肉汤只有用简阳的沱江水熬制才有独特的味道。有个生意人在成都开了一家羊肉汤锅,客人吃了总是感觉味道不纯正,门可罗雀。后来,老板醒悟过来,从简阳用车将沱江水运到成都,熬制羊肉汤。并打出“简阳大耳羊肉、沱江之水熬制”的广告,小小羊肉汤锅店,门庭若市,名声大振。
简阳人民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保护着这条江。修筑江堤,架设桥梁,在沿江两岸,广植绿树,保持水土,几十里的沱江没有污染。江里鱼儿肥,虾儿莊,江面上野鸭腾飞,鹭鸶鸣叫,人水共生,天人合一。
沱江之水还滋养着简阳的文化,孕育出像周克芹这样的文学巨匠。周克芹的传世佳作《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至今还在我们心中闪耀。活跃的简阳文坛,积极进取的简阳文人,写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美诗歌,优美散文和长篇小说,涌现出了不少全国知名的作家。从农村的农民、教师、干部到市里的领导,都有许多的文学爱好者,有很大的作家群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沱江文化滋养着文人,有着不竭的创作源泉。
金堂与简阳段的沱江是千里沱江的上游。史上,金堂部分地区属于简阳地域,两地有巍峨的龙泉山,有悠悠的沱江水,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共同的农耕文化、龙泉山脉文化和沱江文化。一衣带水,一山相连,一脉相承。如今,都成为了成都东进的主战场,是成都未来的重点发展区域,奔腾的沱江,温顺的沱江,静美的沱江将给这一片土地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沱江之滨,泡上一杯绿茶,与这个游走他乡的孩子亲密接触,感受着他的温顺与娇媚。细雨蒙蒙,薄雾轻飘,沱江在诉说着这里的人民的淳朴与善良,勤劳与智慧。离开简阳,看到游走的沱江,依然活力四射,依然青春焕发,依然柔情静美,在他乡悠然地流淌,作为始发地的金堂人,感到欣慰,为之振奋,由衷的祝福简阳人民,祝福沱江。
在他乡阅读篇七
三月,春暖花开“我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孙燕姿用她特有的嗓音如此诠释着与朋友们的邂逅,偶然亦或者是必然。
十七年匆匆而过,身边的人来了,又走了,岁月无痕,唯有记忆里的他,他,渐渐清晰。
曾经,低落时,在你身边静静坐下却一言不发的他;曾经,疯狂时,和你一起唱“我就像个傻子一样笑着过一天,想要看着你的微笑相信有明天”的他;曾经,轻轻的,告诉你“白天有你就有梦,夜里有梦就有你”的他……曾经,曾经,都已是曾经。
窗在,人影,独坐,物是,人非。
席慕容说:“太阳落下去,当它升起来的时候,有一些你认为可以一辈子在一起的人,就从此和你分别。”
人世间有着太多难以预测的变故和身不由己的离合,上帝在云端眨了一眨眼,所有的结局都已完全改变。光阴终是无情,悄悄的将明媚与忧伤一同埋葬。就这样,过去了,都过去了。
年少痴狂,是寻梦的季节,为了追寻自己的天赋,不得已,对朋友说声“珍重”,我懂。去追寻远方的梦想吧,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也懂。天涯海角,有牵挂我的人,也有我牵挂的人,我也懂。
成长是憧憬与怀念的天平,老朋友离开,新朋友马上赶过来,不让天平颓然倒下,直至新朋友成为老朋友。身边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唯一不变的是那份真诚与感动。咫尺,天涯,仅此而已。可是别忘了,我们的心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不再为失去而忧虑,而学会了为曾经拥有而感激。
刘丽娜的《曲终人散》中说的好:“也许曲终人散之后,离开的离开,忘记的忘记,然而感谢上苍,旋律最好的时候我们在一起。”
有一天,我们重唱儿时的歌谣: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柳絮纷飞,唯有轻声的问候:朋友,你在他乡还好吗?
枫叶萧瑟,唯有心底深深的祝福:朋友,一路走好。
银装素裹,唯有无尽的思念,绵长,远方,又有远方……
三月,唯美的季节,你听听,看看,闻闻,就会春暖花开…
在他乡阅读篇八
你在出国之前,还为粉丝办了一场属于你一个人的演唱会,名字是源,你是一个爱粉丝,宠粉丝的人,却在唱完最后一首歌的时候,只是和粉丝挥手告别,而且还没有面向粉丝,你肯定是害怕你会忍不住流泪对吧?你一到美国那边时你就发微博告诉粉丝,你已经安全落地,让粉丝不再担心,还让粉丝不要因为你的离开而哭泣,让粉丝要开心,你永远都不会让粉丝失望,你永远都是那一个阳光且爱笑的大男孩。
你有着星星眼薄荷音,当然可爱且帅气的脸庞更加让粉丝着迷,也许是因为你我喜欢上了音乐,音乐能让我迅速冷静下来,在音乐的世界里我可以变得更加大胆,更加有自信,你现在属于创作型歌手,你现在发行的大部分歌都是自己做的词,你的歌里常常都会有故事。你的歌里有着自己的情感,而且你可以唱出那个故事的感觉,而别人不行,你出自于的组合,在那个组合里,你们各有各的缺点,你在你们组合里每次登台演出的时候总是会忘记走位,也许是因为唱歌唱的太陶醉了吧,你的舞蹈方面与你们组合的其他成员相比还有一点差劲,所以你就刻苦练习,直到跳到与他们差不多的时候才行。
这个中秋你在他乡还好吗?
愿八月,善待这个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