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议是我们为了实现某种目标或理想而做出的坚决决定。决议的制定需要明确责任和任务的分工,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和落实。在面对困难时,制定决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童松青哪里人篇一
李二伟带领孩子们在玩中学、做中学,培养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孩子探索科学的奥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北京榜样李二伟的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借鉴。
李二伟,男,1978年8月出生,密云区新城子镇中心小学科学教师。
1998年成为科学教师的李二伟发现孩子们很难理解抽象概念,遂萌生自制教具的想法。从第一件教具“风的形成”演示箱成功开始, 近20年来他四处“淘”材料,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教具制作了四百余件,其中几十件获科技创新奖;他的十几位学生还荣获了“科技制作小能手”荣誉称号。
科学教师自制教具400件
密云区新城子镇中心小学操场上,四年级(1)班的孩子们正在上室外科学课,师生围成了一圈。“发射”,随着一声令下,火箭模型“嗖”地一声冲向天空,发射成功,孩子们欢呼雀跃。这是乡村教师李二伟利用废旧饮料瓶制作的气压式喷水火箭。利用废弃物品制作教具,丰富课堂教学,李二伟已有18个年头,自制教具近400件。
1998年,李二伟分配到密云区最远的山区校新城子镇中心小学,成为了一名科学教师。地处深山区农村,这里的孩子想象能力弱,科学课上抽象的实验太多,孩子根本理解不了,再加上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能够按需有套实用的教具,真是件难事。于是,他萌生了利用废旧物品动手制作教具的想法。
李二伟利用休息时间搜集废旧物品,开始制作配合教学课程的教具。
第一件教具——“风的形成”演示箱,至今让他记忆犹新。课上讲到“风的形成”,他反复强调原理,孩子们还是一脸茫然,课后作业仍是一堆的问题。抽象的知识对于大山里的学生而言,的确是难以理解,在这个节骨眼上,只需要拿上教具在学生面前演示一下,所有问题将迎刃而解。就这样,他下了班,开始画图、设计,到处“淘”合适的材料。一个星期后,所有准备就绪,开始动手制作、实验、找问题、修改。两个月后,他的第一件自制教具——“风的形成”演示箱诞生了。演示箱是用废旧木板钉成的,玻璃管是废弃的灯管,小风车是学生叠的,箱子里还有房屋、树木。虽然谈不上不完美,但学生却对这件“宝贝”赞赏有加,关于风的形成原理,也一下变得柳暗花明了。
变废为宝,废旧材料成教具。教学主任说:“学生看到他用这些东西做出的这么多好玩意儿,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学生就像老师一样,回家找身边的材料来做玩具、做教具。通过他的制作活动,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本中的知识,动手实践能力也大大增强。”李二伟从教近20年,他制作的很多作品“太阳能的利用示教板”“昼夜交替演示箱”“自动风向标”“通电螺线管中的磁场”等,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教具已有几百件,多数都参加了市县级的展出,几十件作品在市县级评比中还获得科技创新奖。
小教具解决大难题。从自制教具到带领学生参与研制教具,激发了学生创造灵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到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科学课教学变得简单而轻松,科学学科成为了学生最喜欢的学科,李二伟也因此成为了学生心目中最具魅力的学科教师。
科技活动助推学生科技梦想。李二伟课前准备丰富的实验材料,把自制教具引入课堂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他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科技活动,带领住宿生开展航模制作活动,组织航模比赛;举行“水火箭”、“气火箭”等的制作和发射活动……,在他的引领中,学生积极参加市县级的科技比赛,十几位学生荣获了“科技制作小能手”荣誉称号。
学生心目中的魅力科学教师——李二伟,扎根深山区18载,利用废旧材料自制教具近400件,带领孩子们在玩中学、做中学,培养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孩子探索科学的奥秘,将一批批孩子送出大山,寻找自己的人生梦想。
童松青哪里人篇二
[助人为乐]赵德瑞:义务理发37年的八旬老人
一、简介
赵德瑞,男,1936年10月出生,平谷区滨河小区居民。
从1980年为夏各庄镇敬老院六七位老人义务理发起,到20敬老院已发展到百十号人;赵德瑞从“兼职”变“全职”,一把剃刀变成了六七把,自己已成八旬老人。敬老院老人身体不便,躺着的、斜靠着的,理发得变换各种姿势,他从不嫌弃。他说“只要身体不倒,我就要永远干下去”。
二、主要事迹
义务理发37年的八旬老人
8旬老人为敬老院老人义务理发37年每次骑车30里风雨无阻
你知道现如今有件给多少钱人们都不愿做的事吗?我告诉你那就是给那些躺在敬老院不能自理的老人剃头剐须,看似这平常小事,但真做起来其实太难了。首先你心理上要接受你给理发的老人有可能是他(她)在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次,在许多人看来这件事就算临终关怀;其次你要有被人踢打的`心理准备,因为有些老人神志不清,不光不配合,有的甚至会踢你打你,得一边哄一边剃。
看,老父亲始终一直用他那快乐的心情,为这些敬老院的老人们服务。
老父亲每次都是骑着自行车自行前往敬老院为老人理发、刮胡子,37年如一日,无论是春夏秋冬,风雨无阻。
这么难做的事偶尔干几次还能接受,让你一干就是37年,每次骑车30里风雨无阻,而且是义务的,你能做得到吗?有位如今已82岁的老人仍在坚持做着,他就是我的老父亲赵德瑞,平谷区夏各庄镇信用社一位退休老党员,我心中的北京榜样。
赵德瑞:“身体不倒,永远干下去!”
“37年了啊……”82岁的赵德瑞手里握着一把弯月状的剃刀,不时地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它已经成为了我的老朋友了。”
1980年,平谷区夏各庄镇有了一个小敬老院,大概住了六七位孤寡老人,此时的赵德瑞还是夏各庄信用社的一名职工,工作地点离敬老院很近。
“当时敬老院看到老人们头发长了不方便,就想找人给理理,结果出钱找到一个理发师,听说是给老人理发,说什么都不干。”赵德瑞回忆道,“我当时就决定给他们理发。呵呵,结果一理就到了今天。”
当时赵德瑞的家离敬老院有30多里地,“大概每次骑1个多小时吧,风雨无阻。”老人平淡地说着。
1993年,赵德瑞退休,成为了“全职理发师”,每个月定时去给老人理发。敬老院从最初的六七个人发展到了将近百来号人,赵德瑞的理发工具也扩大到剃刀六七把,当布3块。
给普通老人理发还比较方便,但给身体不方便的老人理发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20去世的82岁的王志老人常年卧床不起,从1983年到20去世,一直都是赵德瑞给他理发。谈起给他理发,赵德瑞至今记忆犹新。
这张照片是老父亲对敬老院中躺着的老人进行理发剃头,面对这样的老人,尽管非常不好理,但是老父亲仍想尽办法为他们服务。
这张照片是老父亲运用他那老手艺给老人们进行理发剃头,理着理着,老人已经打起了瞌睡,老父亲小心翼翼地进行中。
“每次给他理发,都得先爬到床上把老人给扶起来,在床边上靠好。我就这么跪在旁边给他理发。基本是理哪边就跪哪边。”赵德瑞边比划边说,“理完还得修修,还得刮胡子,这时我就得爬下床,蹲在床边给他刮,旁边还得有人给扶着。”因为床不高,每次理发都让赵德瑞累得腰酸背痛,非常辛苦。
由于敬老院排队理发的老人多了,每次都会遇到老人们边上厕所边理发的情况。老人们在便盆上蹲着,赵德瑞就在老人背后理发,从不介意。
赵德瑞已经82岁了,当年的“小赵”成为了“老赵”。尽管身体不太好,但赵德瑞为大伙服务的热情依旧和30多年前一样,那么坚定:“只要身体不倒,我就要永远干下去!”
更多
童松青哪里人篇三
范玉波,女,1922年出生,昌平区立汤路离休老干部。范玉波老人离休后学习绘画,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为资助失学儿童,她先后义卖超过600幅画作,最多时同时资助20名贫困孩子。范老还为家乡范家楼小学捐赠了价值十几万元的文化教育用品。
童松青哪里人篇四
漫漫盘山路“最美养路工”
高玉爱,女,1968年出生,门头沟区清水专养段段长。清水专养段日常养护的是近140公里的公路、38座桥梁、270道涵洞以及3万多棵路树。她曾带领女子养护队抢险九次大的断路事故,全都实现当天通车。清水段也实现十年未曾大修。
童松青哪里人篇五
他,数十年如一日扎根边疆山区,怀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满腔热情,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抓机遇、谋发展、搞建设、兴产业,改变了独龙江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发展迟缓的面貌。他,爱民至深、为民至诚,视百姓为父母、待群众如亲人,为造福一方百姓倾注了心血和汗水.他,做人坦荡磊落、为官清正廉洁,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亲属谋取好处,一辈子不图名利、不求回报,展现了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这个朴实、勤政又公正的人民好干部就是高德荣同志,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得者,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高德荣同志的先进事迹感动着千千万万的党员干部,触动着每个党员的心弦,他的精神是一剂良药不断鞭笞着我们在岗位上要履职尽责,克己奉公,挥洒青春和热血,努力当好百姓父母官,给百姓送去福音,带来安康。高德荣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受益匪浅,内心受到很大震动,今后在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学习高德荣同志的先进事迹增强了自己的党性,坚定了信念。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做到心中有党,把个人追求融入党的事业,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大爱无私、一心为民,始终做到心中有民,倾听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利益,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第二,学习高德荣同志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我们要学习高德荣老县长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的工作作风。“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高德荣的先进事迹教会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意志,承担挑战性工作加强业务能力。
第三,学习高德荣同志务实担当、干事创业的拼搏精神。在工作中,我们时刻都要有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一切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殚精竭虑地为党和人民工作。始终做到心中有责,努力做到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
第四,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始终做到心中有戒,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时刻扪心自省,清廉自守。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真正做到清政廉洁、求真务实。
经过学习和讨论,我明确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新时期的先进性,一是要立足本质、全心服务。热爱自己的事业,坚持党的方向;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争创一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二是优质高效,精益求精。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业务能力,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2015年高德荣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
童松青哪里人篇六
用心缔造“中国芯”
程京,男,1963年出生,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作为博奥生物集团创始人,程京开始建造“中国芯”。仅9年多时间,博奥生物开发出五个系列数十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应用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疾病诊断,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价为“中国第一家达到世界水平的生物技术公司”。
童松青哪里人篇七
一、简介
赵德瑞,男,1936年10月出生,平谷区滨河小区居民,
从1980年为夏各庄镇敬老院六七位老人义务理发起,到敬老院已发展到百十号人;赵德瑞从“兼职”变“全职”,一把剃刀变成了六七把,自己已成八旬老人。敬老院老人身体不便,躺着的、斜靠着的,理发得变换各种姿势,他从不嫌弃。他说“只要身体不倒,我就要永远干下去”。
二、主要事迹
义务理发37年的八旬老人
8旬老人为敬老院老人义务理发37年每次骑车30里风雨无阻
你知道现如今有件给多少钱人们都不愿做的事吗?我告诉你那就是给那些躺在敬老院不能自理的老人剃头剐须,看似这平常小事,但真做起来其实太难了。首先你心理上要接受你给理发的老人有可能是他(她)在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次,在许多人看来这件事就算临终关怀;其次你要有被人踢打的心理准备,因为有些老人神志不清,不光不配合,有的甚至会踢你打你,得一边哄一边剃。
这么难做的事偶尔干几次还能接受,让你一干就是37年,每次骑车30里风雨无阻,而且是义务的,你能做得到吗?有位如今已82岁的老人仍在坚持做着,他就是我的老父亲赵德瑞,平谷区夏各庄镇信用社一位退休老党员,我心中的北京榜样。
赵德瑞:“身体不倒,永远干下去!”
“37年了啊……”82岁的赵德瑞手里握着一把弯月状的剃刀,不时地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它已经成为了我的老朋友了。”
1980年,平谷区夏各庄镇有了一个小敬老院,大概住了六七位孤寡老人,此时的赵德瑞还是夏各庄信用社的一名职工,工作地点离敬老院很近。
呵呵,结果一理就到了今天。”
从此,每逢月末的'休息日,赵德瑞就会带上1把剃刀和当布(用于磨老式剃刀的长条厚布——编者注),蹬着自行车去敬老院给老人理发。当时赵德瑞的家离敬老院有30多里地,“大概每次骑1个多小时吧,风雨无阻。”老人平淡地说着。
1993年,赵德瑞退休,成为了“全职理发师”,每个月定时去给老人理发。敬老院从最初的六七个人发展到了将近百来号人,赵德瑞的理发工具也扩大到剃刀六七把,当布3块。
给普通老人理发还比较方便,但给身体不方便的老人理发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去世的82岁的王志老人常年卧床不起,从1983年到去世,一直都是赵德瑞给他理发。谈起给他理发,赵德瑞至今记忆犹新。
“每次给他理发,都得先爬到床上把老人给扶起来,在床边上靠好。我就这么跪在旁边给他理发。基本是理哪边就跪哪边。”赵德瑞边比划边说,“理完还得修修,还得刮胡子,这时我就得爬下床,蹲在床边给他刮,旁边还得有人给扶着。”因为床不高,每次理发都让赵德瑞累得腰酸背痛,非常辛苦。
由于敬老院排队理发的老人多了,每次都会遇到老人们边上厕所边理发的情况。老人们在便盆上蹲着,赵德瑞就在老人背后理发,从不介意。
赵德瑞已经82岁了,当年的“小赵”成为了“老赵”。尽管身体不太好,但赵德瑞为大伙服务的热情依旧和30多年前一样,那么坚定:“只要身体不倒,我就要永远干下去!”
更多
童松青哪里人篇八
公司外观北京瑞德通科技有限公司是经北京市科委认定的、从事研发、生产、对外加工电子线路板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提供自动控制类产品的技术咨询及服务及对外承担电子线路板的加工。公司专业性强,技术力量雄厚。加工设备齐全,生产工艺可靠。我公司拥有最新进口多功能高速贴片机及八温区无铅回流焊,日加工能力为张板,15万个元件。以全市最优的价格向客户朋友们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服务。我们承诺以质量、诚信、服务、严谨、创新为原则。热忱欢迎业界朋友一起进行合作,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公司档案
公司名称:北京瑞德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类型: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其他机构)所在地:北京公司规模:注册资本:未填写注册年份:0资料认证:
经营模式:其他机构主营行业:it设备、数码产品、软件/管理软件/交通信号系统
[北京瑞德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