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案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整理。小班教案范文的研究和学习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教学理论。
中班音乐蚂蚁搬豆教案篇一
1、初步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长短高低特征。
2、愿意用语言表达对小蚂蚁的`喜爱。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小蚂蚁图片、歌曲《小蚂蚁》磁带、蚂蚁头饰
听音乐能够区分声音的长短、高低。
1、复习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
2、讲故事“搬豆”。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引导幼儿自然进入故事情节。
3、小朋友们,他们是谁,一只蚂蚁在洞口看到了什么?它想把豆搬到洞里给大家吃,它用力搬呀搬呀,怎么也搬不动,又来了一只蚂蚁两人搬也搬不动,身体晃来晃去的,三只蚂蚁搬豆,轻轻一抬就搬到洞里去了。
4、欣赏歌曲《蚂蚁搬豆》。鼓励幼儿随音乐拍打歌曲节奏。
5、幼儿与老师一起边拍打节奏边唱歌曲。
6、歌曲表演结束音乐活动:请小朋友当“豆子”坐在椅子上,另一名幼儿当找到豆子的蚂蚁,边唱边动作,唱到“请来许多好朋友”时,另外几名小朋友赶紧跑过去围在豆子周围做抬豆子动作,“豆子”这时也随音乐一起走动。
中班音乐蚂蚁搬豆教案篇二
1、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唱歌曲;2、能想办法帮助小蚂蚁克服困难。
二、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画面,里面是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一一看吧!
2、教师出示图片。
画面二:这粒豆子这么大,小蚂蚁都抬不起来呢!它该怎么办呢?
画面三:小蚂蚁去看嘛了?
画面四:它们一起有没有抬起来呢?
3、教师:有一只小蚂蚁在洞口发现了一粒豆,可是怎么搬都搬不动,心里可着急啦!于是就想办法,回到洞里请来了好朋友,这才一起抬起来回到了洞里面。
4、教师:小朋友,这就是蚂蚁搬豆的故事。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也就叫《蚂蚁搬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三、请幼儿欣赏歌曲
1、教师:小朋友,现在老师来唱一遍,请你们听一听歌曲里的内容是不是跟故事里的.一样。
教师完整弹唱歌曲。
2、教师提问幼儿:歌曲的名字叫做什么?歌曲里面都唱到了什么歌词。
3、教师再次弹唱歌曲,请幼儿完整欣赏。
四、请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小朋友,这首歌曲好听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好听的歌曲吧!
2、教师按节奏完整说出歌词内容。
3、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旋律按节奏说出歌词。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学唱歌曲内容。
5、请幼儿集体演唱歌曲。
中班音乐蚂蚁搬豆教案篇三
1、初步学习邀请舞《蚂蚁搬豆》,能随乐曲合拍地做出蚂蚁走路的动作。
2、根据《蚂蚁搬豆》的故事情节,想象并表现与同伴互挠对方、搬豆等动作。
3、愿意与同伴交流,享受舞蹈交流的快乐。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1、物质准备:音乐《不倒翁诙谐曲》。
2、经验准备:已有蚂蚁的简单知识经验。
一、导入活动。
——小蚂蚁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到草地上去玩玩吧。
幼儿听音乐跟着妈妈走路。
二、学习基本动作。
1、听音乐合拍地走路。
——我们的触角有什么用?
教师哼唱,幼儿跟着节奏做探路的动作。
——我的宝宝真可爱,妈妈想带你们去公园里玩玩。这次要跟好妈妈哦。听好妈妈的脚步声。
幼儿听a段音乐练习走路。
2、学习结伴表演动作。
——我的宝宝真能干,我真想抱抱你们,我要来抱抱你咯。
教师在a段第一遍结尾处找到一个宝宝抱一抱。
3、创编蚂蚁触角打招呼的动作。
幼儿听音乐进行结伴表演。
三、幼儿回到半圆形座位上,听故事“蚂蚁搬豆”。
1、妈妈刚刚在路上发现了一粒大豆子,想把它搬回家去,可是怎么也搬不动,我想请大家一起帮忙搬豆子。我要用触角告诉大家路上有豆子,去邀请更多的蚂蚁来搬豆子。
——做个什么样的动作大家就能明白呢?
教师根据幼儿动作邀请朋友。
请幼儿创编“搬豆”和“想个办法”的动作。
四、学习邀请舞。
1、教师扮演邀请者,进行游戏。
2、教师和几名幼儿同时做邀请者,进行游戏。
《蚂蚁搬豆》歌曲深得幼儿喜爱。先让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歌词含义,在此基础上学唱歌曲,幼儿学起来就比较容易。因为有了对歌曲的理解和喜爱,幼儿也特别乐意去尝试表演,如:蚂蚁急得直摇头,想出好办法后,大家一起将豆子抬着走等,活动效果比较好。
在活动中,我让幼儿展开讨论:你有什么好办法帮蚂蚁把豆子搬回洞中?幼儿都积极帮小蚂蚁想办法。吴淑婷一说:"用力一搬,就能搬回洞中了。"孙宁说:"叫它妈妈来帮忙,就可以了。"王梓硕说:"叫多多的小蚂蚁来帮忙,一起搬回洞中。"幼儿帮小蚂蚁想出了许多许多的好办法。在这次活动中,随乐曲合拍的做出蚂蚁走路、打招呼的动作,合拍这个要求没有达到。经过反思,如果课前帮幼儿设计好理解的.图谱,那效果就会不一样了。现在想来,图谱对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有很大的帮助。
中班音乐蚂蚁搬豆教案篇四
1、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能想办法帮助小蚂蚁克服困难;
3、喜欢演唱,愿意大胆的表演。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欣赏《蚂蚁搬豆》的课件,提问:
出示第一幅图
1、一只蚂蚁在洞口眼睛瞪的好大,他发现了什么?
引出歌词(一只蚂蚁在洞口找到了一粒豆。)
出示第二幅图
2、哦,小朋友看一看他自己能办动吗?为什么?
引出歌词(用尽力气搬不动急得直摇头)
出示第三幅图,小蚂蚁在想办法。
引出歌词(左思右想好一会想出好办法)
出示第四幅图
让我们来看一看,他想的什么好办法?
启发幼儿动脑子想办法......
后引出歌词(回洞请来好朋友,合力抬着走)
最后蚂蚁把豆终于搬回家了。
1、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歌曲。
2、教幼儿说歌词,讲解歌词含义。
3、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4、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
师友共同表演《蚂蚁搬豆》
反复表演,注意纠正幼儿动作。
提问:为什么一只蚂蚁搬不动豆子呢?帮助幼儿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户外活动时,做体育游戏《蚂蚁搬豆》,进一步体会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小班音乐活动《蚂蚁搬豆》
中班音乐蚂蚁搬豆教案篇五
我选择《蚂蚁搬豆》这首歌曲组织一场音乐唱歌教学活动源于它的歌词充满童趣,情节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小班幼儿兴趣。旋律简单重复,易于掌握。小班幼儿是具象思维的特点,所以在活动设计时我利用情景表演和蚂蚁搬豆的图谱来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1、喜欢唱歌,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初步学唱歌曲,学习用图谱来联想记忆歌词。
3、大胆演唱,并用表情和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知识经验准备:
1、会唱练声曲《蜜蜂做工》。
2、小蚂蚁要在冬天来临前储备冬天的'粮食。
物质准备:
小蚂蚁头饰、豆子头饰;《蚂蚁搬豆》ppt、《蚂蚁搬豆》图谱。
环境准备:幼儿坐成半圆形。
(1)幼儿观看情景表演,配教老师播放歌曲录音2遍。
(2)引导幼儿回忆表演的内容。
(3)观看ppt,进一步熟悉歌曲内容。
(4)出示图片,巩固学习歌词大意。
(1)师带幼一起有节奏地念歌词2遍,记忆歌词。
(2)鼓励幼儿根据图谱来念唱歌曲。
(3)教师有表情有动作地范唱,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5)"让我们一起看着图片唱一唱。"(拍手清唱)(6)"让我们跟着琴声再来唱一遍"(集体学唱)(7)完整演唱歌曲《蚂蚁搬豆》(3—4遍)。(分组唱、遮图片唱、轮唱。)五、延伸活动游戏巩固——表演唱《蚂蚁搬豆》。小蚂蚁排队送豆子回家。活动自然结束。
中班音乐蚂蚁搬豆教案篇六
1、能手脚配合的向前爬走。
2、体验与同伴的相互合作。
3、喜欢户外活动。
1、海洋球
2、头饰
3、课前组织幼儿捉蚂蚁并进行初步观察。
一、开始部分
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说一说。
谁见过蚂蚁是怎么走的?
2、学一学
谁来给我们大家演示一下?
大家一起来学一下蚂蚁走路。
3、游戏“蚂蚁搬豆”
放背景音乐《蚂蚁搬豆》,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教师扮妈妈,幼儿扮小蚂蚁,各戴头饰。
孩子们,在山坡对面有许多豆豆,我们一起爬过山坡,钻过山洞,去搬豆豆吧!在妈妈带领下,小蚂蚁分成两组,快速爬过小山坡,钻过山洞,搬起一粒豆豆(海洋球)后爬行回来,每只每次搬一粒,直至将豆豆搬完,看哪组搬得最快。
三、结束部分
放松运动
画蚂蚁
中班音乐蚂蚁搬豆教案篇七
1、感受音乐的情绪,在表演中体验劳动的快乐。
2、懂得要和同伴合作。活动准备:蚂蚁头饰。活动过程:
(1)教师:看我们的小朋友做的真端正,真好!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我们大家做的好》
(2)教师:小朋友们的.声音可真好听!小朋友们听一听老师接下来谈的是什么歌?并把它唱出来。(弹奏《这是小兵》、《拍手点头》)
(2)教师:这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做《蚂蚁搬豆》,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完整地唱一遍吧。
1、教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这首歌曲,我们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你们看这有一粒大豆子,我来扮演小蚂蚁,我的触角碰到了谁,谁就来当我的好朋友和我一起搬豆子。
2、第一遍教师扮演小蚂蚁,邀请幼儿来表演。“让小蚂蚁听一听,哪一蚂蚁朋友的歌声最清楚。”
3、教师请一名幼儿来扮演小蚂蚁,带其他幼儿表演。
(1)教师:现在请一个小朋友来当豆豆,当小蚂蚁找到好朋友一起来搬的时候,豆豆要跟着小蚂蚁走。
(2)教师指挥幼儿完整进行游戏。
我们都来当小蚂蚁,到户外来表演这个游戏好吗?
中班音乐蚂蚁搬豆教案篇八
蔬菜派》
1、本次活动属于韵律活动中的集体舞,是本班幼儿第一次尝试新的学习形式,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很新的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没有多少经验和把握。因此我在事先准备时对备课和备音乐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对于幼儿来说这样的集体舞学习很新奇,新奇之余会有些心理上的不适应。因此我将这一活动调整到本周二进行,使“蚂蚁搬豆”这样的经验生在主题活动《蔬菜派》中,扎根在不断探索的`土壤中。
2、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蚂蚁,通过蚂蚁找朋友、蚂蚁搬豆等游戏情境,使幼儿充满了想象的空间,激发了幼儿参与的热情。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邀请舞《蚂蚁搬豆》,能随乐曲合拍地做出蚂蚁走路的动作。
2、根据《蚂蚁搬豆》的故事情节,想象并表现与同伴互碰触角、搬豆等动作。
3、愿意与同伴交流,享受舞蹈交流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不倒翁诙谐曲》。
2、经验准备:已有蚂蚁的简单知识经验。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小蚂蚁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到草地上去玩玩吧。你们准备好了吗?
幼儿听音乐跟着妈妈走路。
2、学习基本动作。
(1)听音乐合拍地走路。
刚刚有个蚂蚁宝宝走路走得可好了。我们看看它是怎么走路的。
我们要走得稳稳地,一步步走路。
教师哼唱,幼儿跟着节奏做探路的动作。
幼儿听a段音乐练习走路。
(评析:用情境性的语言提示幼儿,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充分想象和表现蚂蚁的走路ide动作和神态。)
(2)学习结伴表演动作。
我的宝宝真能干,我真想抱抱你们,我要来抱抱你咯。
教师在a段第一遍结尾处找到一个宝宝抱一抱。
(评析:教师通过示范性语言和动作,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在音乐结尾处做抱一抱的动作,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用较短的音乐寻找朋友,是原来经验的又一次提升。)
(3)创编蚂蚁触角打招呼的动作。
除了抱抱还可以有什么打招呼的动作?
幼儿听音乐进行结伴表演。
3、幼儿回到半圆形座位上,听故事“蚂蚁搬豆”。
(1)妈妈刚刚在路上发现了一粒大豆子,想把它搬回家去,可是怎么也搬不动,我想请大家一起帮忙搬豆子。我要用触角告诉大家路上有豆子,去邀请更多的蚂蚁来搬豆子。
做个什么样的动作大家就能明白呢?
教师根据幼儿动作邀请朋友。
请幼儿创编“搬豆”和“想个办法”的动作。
4、学习邀请舞。
(1)教师扮演邀请者,进行游戏。
(2)教师和几名幼儿同时做邀请者,进行游戏。我要这些果实都背回家吧。
(评析:在不断邀请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被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