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思维的激发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小班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学习。
饺子和汤圆教案篇一
能愉快地扮演小货郎,体验卖东西的乐趣和成功感。
1、能用物品的形状、颜色、味道、用途来创编进歌词,并与旋律相匹配进行演唱。
2、能大胆、自信地在同伴与老师面前进行创编展示,有表情地演唱。
1、经验准备:幼儿已会唱歌曲《卖汤圆》;说词准备,分组排:
2、物质准备:活动课件(汤圆,水果,铅笔);买卖东西的实物(水果类,文具类,生活用品类);奖品(贴画);货架;手推车。
一、歌表演;卖汤圆,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
1、以过新年的口吻激发幼儿歌表演“卖汤圆”。
师:小朋友们,马上就要过新年了,在新年里,我们会吃到一种圆圆的东西是什么呀?(汤圆)那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有趣的表情和动作唱起《卖汤圆》吧。
2、以提问的方式理解“小货郎”的意义。
提问:歌曲中是唱的谁在卖汤圆?(小二哥小货郎)
小货郎是什么意思?是干什么的?
3、教师总结:小货郎就是卖东西的,就像我们现在的营业员一样,他是用唱的方式来卖东西,而且是边走边唱,现在我们再来学一学小货郎边走边唱《卖汤圆》。
4.集体再次复习。
二、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分析歌词
1、师:老师把小货郎的汤圆放到了我们的大屏幕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提问:歌曲中唱的汤圆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甜甜的,满满的)
都是唱的汤圆的什么?(形状,味道,数量)
3、教师总结:小货郎卖汤圆时,把汤圆的形状、味道和数量编成了歌词,用唱的形式来吸引大家买,这是一个聪明的办法,听了这首歌,你们想不想买呀?唱出了汤圆的特点。让人一听就想买他的东西。
三、出示课件,引导幼儿集体创编歌曲
2、出示第一样东西(苹果),引导幼儿集体从特点、价钱和作用三方面进行创编。(孩子说一样,教师用图饰表示)
提问:苹果是什么样子的?(红红的;圆圆的,甜甜的)
大家一起来试一试!把它唱到歌里面的`第一二句。
你的苹果打算卖多少钱?把它唱到歌里面的第三句。
你的苹果吃了有什么作用呢?把它唱到歌里面的第四句。
那怎样才能让很远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你在卖什么呢,有什么好办法?(在前奏时,就说出你要卖什么,大声唱)幼儿集体编唱。
3、出示第二样东西:手套,集体引导编唱。
4出示第三样东西:蜡笔,集体引导编唱。
5.教师总结:我们都是快乐的小货郎;刚才我们唱出了这些东西的什么?(形状,颜色,味道,价钱,作用)歌曲中的第一、二句唱东西的特点,第三句唱的是价钱,最后是唱的是作用。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创编。
四、出示实物,引导幼儿自由编唱
1、师:我们是能干的小货郎,会用唱歌的方式来卖东西了,要想别人买你的东西,你就要唱出来,而且还要唱好,让别人一听你的歌声就想买你的东西。
2、幼儿选择实物进行编唱。
3、请个别幼儿表演,教师从编的歌词、表情、动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互动游戏:小货郎
l、幼儿分组进行小货郎的游戏。规则:教师扮演买东西的人,谁能够让老师们买下自己的东西,就奖励一颗五星,看看谁得的五星多。
2、幼儿游戏。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创编歌曲。
在整个音乐活动中,我始终以问题情境的设置者,体验活动的鼓励者、欣赏者,体验过程观察者的身份组织活动,让小朋友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在创编过程中体验音乐作品的美,获得对音乐作品的更深的理解,体验全身心参与的美,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美,体验成功的喜悦。
音乐活动中的歌词创编,是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目标之一。在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目标第三部分第三条中,作了明确规定:“尝试依据歌曲、乐曲的内容、情绪及节奏改编歌词、创编简单的舞蹈。”创编歌词是极富创造性的活动,它对于培养孩子们的思维力、创造力,发展其想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次活动前,需要做一定的知识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准备和铺垫。
该教师选取小朋友们都十分熟悉的吃“汤圆”的传统习俗,作为歌曲创编的基础动机,并利用游戏形式,选择了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苹果”、“手套”和“蜡笔”迸行歌词创编活动,在孩子们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之基础上,这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有一定的帮助,而兴趣则是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前提。题材和形式应予肯定。
活动过程紧扣活动目标:活动由歌表演“卖汤圆”导入,教师的引导语稍欠趣味性,如能采用“猜猜这是什么?”之类的话题来引出课题,其趣味性就会大大增强。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均能紧紧抓住物品的形状、颜色、味道、用途等特征来启发幼儿创编歌词,让孩子们了解了小货郎这个词的含义以及用歌声叫卖的歌唱形式。同时,又通过孩子们喜欢的小货郎叫卖的游戏形式,让孩子们体验着活动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活动设计体现出生活化、游戏性、趣味性的特点,也较好地体现了教学的互动性原则,具有活动的延伸性。设想让孩子们自认为“我是小小劳动者”,我想会更有意义。
饺子和汤圆教案篇二
1、学习团、搓、压扁、捏、揉等泥工技能。
2、体验参与泥工活动的乐趣。
1、魔法盒(内装泥工作品)。
2、橡皮泥若干。《卖汤圆》音乐光盘。
3、碎皱纹纸若干。
4、塑料小碗6个。
一、用魔法盒引发幼儿兴趣。
1、魔法师:我是小小魔法师,我的魔法最高强,变出许多好东西,小朋友们真欢喜。说变咱就变。
2、展示泥工作品,引起幼儿兴趣。
二、感知橡皮泥的特征。
幼儿捏一捏橡皮泥,说说有什么感觉。
小结:橡皮泥软软的,有点粘,可以捏成很多东西。
三、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制作汤圆的技能。
(一)、团汤圆是有秘诀的。
1、用大拇指和食指从橡皮泥妈妈的身上分出一个泥娃娃,放在左手掌心上,用右手掌盖在上面,然后左右转圈转动,边转边团,就能做成一个光滑的圆球。
2、重点提醒幼儿每次取泥不要太大,团圆时要绕成圈稍用力。
要将橡皮泥团圆且大小差不多,注意保持泥工板清洁。
(二)、边唱儿歌边团汤圆,然后放在小碗里。
儿歌:手心转呀转,转个圆圈圈,汤圆团呀团,我的汤圆圆又圆,你的汤圆圆不圆。
幼儿齐声回答:“圆”,由此体验团汤圆带来的成功体验。
四、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如何将汤圆变得“好吃”。
将圆压扁,在里面放一些馅(注意不要放的太多或太少),然后捏紧口,将圆揉成圆圆的,注意馅不要露在外面。
五、随音乐《卖汤圆》进行作品展示,结束活动。
饺子和汤圆教案篇三
(一)倾听故事,感知故事中不同角色的特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二)在做汤团的过程中,自然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体验汤圆一家的快乐。
(一)师幼围裙、面粉团、抹布。
(二)ppt。
(三)背景音乐。
(一)做游戏“变汤圆”,引起幼儿兴趣。谈话进入活动。
1、教师:我们今天要来做什么呢?你想做什么样的汤圆?大大的、圆圆的……我们来试一试!
2、做游戏“变汤圆”。
3、师幼用身体自由变化汤圆,体验变化不同汤圆带来的乐趣。
4、教师:我们刚刚变了哪些不同的汤圆?原来我们是汤圆一家!
(二)阅读故事《汤圆一家》,感知故事不同角色的特点。
1、幼儿将家庭成员与汤圆一一对应。
2、教师介绍涵涵的一家,引导幼儿发现故事角色的特点:爷爷高高的、奶奶矮矮的、爸爸瘦瘦的、妈妈胖胖的、涵涵小小的。
3、观察不同的汤圆,根据形状引导幼儿猜测并说明一一对应的理由。
4、幼儿倾听并理解故事,自然学说简单重复的对话。
5、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教师:故事哪儿有趣?(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诙谐。)
5、师幼尝试讲述故事,幼儿自然学说简单重复的对话。
(三)制作汤圆,体验“汤圆一家”的快乐。
1、幼儿制作各种不同形状的汤圆。
2、幼儿做汤圆,教师巡回发现不同形状的汤圆。
3、教师:点名喽!高汤圆,到!小汤圆,到!……(引导幼儿感受集体大家庭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汤圆,体验和小伙伴吃汤圆的愉悦情绪。
饺子和汤圆教案篇四
1、让幼儿学习运用重叠折剪的.机能制作华灯。
2、让幼儿在活动中相互交流,体验元宵节的民俗风情,感受生活美。
收集花灯、剪刀、胶水、针、线
1、以“元宵节闹花灯”为题,引导幼儿观赏花灯。
2、讨论:
(1)花灯美吗?美在哪里?
(2)如果想制作花灯,要用到哪些出来材料?
3、请幼儿用完整话回答讨论的结果。
4、师讲解制作步骤,重点强调折时要用手将折痕按平,几层纸张要捏紧。
5、师提出制作要求:
(1)小心使用剪刀,胶水不要粘太多。
(2)大胆制作,看谁的花灯美。
6、、幼儿动手,师巡视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7、让幼儿把制作的花灯悬挂起来,互相观赏评价。
饺子和汤圆教案篇五
1、让幼儿学习运用重叠折剪的机能制作华灯。
2让幼儿在活动中相互交流,体验元宵节的民俗风情,感受生活美。
收集花灯、剪刀、胶水、针、线
1、以“元宵节闹花灯”为题,引导幼儿观赏花灯。
2、讨论:
(1)花灯美吗?美在哪里?
(2)如果想制作花灯,要用到哪些出来材料?
3、请幼儿用完整话回答讨论的'结果。
4、师讲解制作步骤,重点强调折时要用手将折痕按平,几层纸张要捏紧。
5、师提出制作要求:
(1)小心使用剪刀,胶水不要粘太多。
(2)大胆制作,看谁的花灯美。
6、、幼儿动手,师巡视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7、让幼儿把制作的花灯悬挂起来,互相观赏评价。
饺子和汤圆教案篇六
1.感受做汤圆的乐趣,愿意与老师一起做汤圆。
2.学习做汤圆的方法,并训练小手肌肉。
3.掌握做汤圆的简单技巧。
1、告诉幼儿为什么要吃汤圆。
2、告诉幼儿简单做汤圆的方法。并做示范。
3、先要把面粉加上适量的水,撮均匀。然后拿一小块,放在手心上搓成一个圆球。接着在圆球上方压一个小洞,放入一小块片糖。最后捻紧封口。
4、煮汤圆、品尝汤圆。
1、让幼儿知道汤圆要煮熟了才能吃的。
2、在做的过程中,要轻轻地做。
3、注意桌面和地面的.卫生。
4、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感受向同伴进行讲述。
饺子和汤圆教案篇七
1、知道元宵节要吃汤圆。
2、了解汤圆的形状,尝试用纸浆制作汤圆。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汤圆的多样性及特征。
物质准备kt板各组一块,上面画好“汤圆”的外轮廓,各色纸浆、棉签、镊子。
1、提问:元宵节的时候,我们吃什么?
2、出示汤圆的图片,说说汤圆的'形状,吃去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有什么?什么颜色的?
3、教师示范用纸浆在kt板上制作汤圆。
4、幼儿入座,选择在就近的“汤圆”外轮廓上进行纸浆汤团的制作。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同时帮助幼儿用镊子把选用的纸浆放在指定的汤圆轮廓中。
6、作品展示、讲评。
对此次的活动感触颇多:
1、来自孩子的感触,曾记得班中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纸浆,是在托班,对于他们第一次的操作场面只能用一个字——“乱”来形容,纸浆在桌子、地面随处可见;而在这次的活动中,场面确是非常整洁、有序。
2、作品“特效”的感触,此次的“汤圆”是制作在kt板上的,有一个较长的待干过程,由于在室内一时没找到理想的待干的场地,我们灵机一动,把它临时布置在了美工区内,美工区中美术的氛围顿时增添了许多。这可谓是“弄巧成拙、一举多得”呀!
小百科:汤圆,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状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食用。同时也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历史十分悠久。
饺子和汤圆教案篇八
1.倾听故事,感知故事中不同角色的特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2.在做汤团的过程中,自然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体验汤圆一家的快乐。
1.师幼围裙、面粉团、抹布。
2.ppt。
3.背景音乐。
1.做游戏“变汤圆”,引起幼儿兴趣。
谈话进入活动。
――教师:我们今天要来做什么呢?你想做什么样的汤圆?大大的、圆圆的……我们来试一试!
做游戏“变汤圆”。
――师幼用身体自由变化汤圆,体验变化不同汤圆带来的乐趣。
――教师:我们刚刚变了哪些不同的汤圆?原来我们是汤圆一家!
2.阅读故事《汤圆一家》,感知故事不同角色的特点。
幼儿将家庭成员与汤圆一一对应。
――教师介绍涵涵的一家,引导幼儿发现故事角色的特点:爷爷高高的、奶奶矮矮的、爸爸瘦瘦的、妈妈胖胖的、涵涵小小的。
――观察不同的汤圆,根据形状引导幼儿猜测并说明一一对应的理由。
幼儿倾听并理解故事,自然学说简单重复的对话。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教师:故事哪儿有趣?(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诙谐。)
――师幼尝试讲述故事,幼儿自然学说简单重复的对话。
3.制作汤圆,体验“汤圆一家”的快乐。
幼儿制作各种不同形状的汤圆。
――幼儿做汤圆,教师巡回发现不同形状的汤圆。
――教师:点名喽!高汤圆,到!小汤圆,到!……(引导幼儿感受集体大家庭的快乐。)
4.活动延伸。
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汤圆,体验和小伙伴吃汤圆的愉悦情绪。
饺子和汤圆教案篇九
1、学习做有礼貌的小客人。
2、练习团的技能。
汤圆粉子,电饭锅一个,盘子若干,凉的白糖开水。
1、带幼儿到“兔阿姨”家做客,引导幼儿学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2、团汤圆
(1)兔阿姨告诉幼儿招待大家吃汤圆,
(2)教师启发幼儿帮助兔阿姨团汤圆
(3)教师示范团一次
(4)幼儿洗手后团汤圆。
3、请幼儿把团好的汤圆送给兔阿姨煮。
4、共同分享吃汤圆。
5、吃完汤圆,提醒愿意喝水的孩子取杯子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