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光芒四射的时刻,我们应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魅力。青春是我们培养自信、塑造自我形象的阶段,我们要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在这里,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青春志愿服务的案例和经验分享,希望能激发大家热爱公益、奉献社会。
研课标说教材说课稿篇一
活动在澄溪小学进行。在项目负责人谢晓燕老师,及班主任何红梅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全体英语班学员认真聆听了由上届国培优秀学员代表李丹老师、殷艳老师和伯雪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三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以及专家代表胡燕老师为我们详细解读了小学阶段《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通过本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更准确的理解新课标和解读新修订的教材。
本次培训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是聆听三位优秀老师的示范课,然后是各位专家们对她们的课进行点评,最后是胡燕老师对英语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听完三位老师的示范课后,我明白了,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游戏化,注意让孩子在各种游戏中缓缓、徐徐学习单词。要掌握的单词可以通过图片、头饰、动作等各种不同形式展示给学生,实行整体定量输入,根据不同孩子的记忆特点,他们会或多或少记住不同的单词。在玩中学,学中用使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巩固所学的语言形式,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在游戏中通过多听、反复感觉,从而在脑海里的印象就加深了,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尽情投入到游戏中,同时还给孩子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使得课堂充满活力。故事对小孩子有极大的吸引力,它情节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和趣味性,在故事中贯穿英语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他们在和谐的气氛中增进学习意识,提高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应当积极为孩子创设情境,这种情境要生活化,让孩子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每一句英语的意思,游戏能激起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将知识融于游戏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
在对小学英语课程新课标的解读中,我明白了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以及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一是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二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三是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四是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五是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六是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胡燕老师就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分级目标、分级标准做了具体详细的解读,让我们知道了英语该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总之,本次学习受益匪浅,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一线老师是一场及时的“春雨”,课程改革的道路是长远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创新,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一起去学习探索。
研课标说教材说课稿篇二
作为一名新的地理教师,能参加这次地理教师远程培训,很来之不易优秀地理老师的讲解中,特别是对季风气候显著的分析,让我受益非浅,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必须在地理学科里面充分体现。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针对以上教学观摩,其中得出以下启发:
1、注重地理教具的合理有效的使用,增强学生形象感。
2、合理有效的组织师生互动课堂。
3、肢体语言在地理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4、制定优美的教学计划,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3、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我们当老师的要活到老,学到老!
地理教学在中学地理尤其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阻碍,我总结了几点:
一、学校、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1)就是我们学校总是用一些非地理专业的人来上地理课(特别是用理科老师来上,在他们看来,讲讲课,让学生下来背就行了)我认为,地理学科不能像历史学科,光背是不行的。
首先就说明学校不够重视地理的教育。
(2)传统的教育习惯形成的这是一门“副科”。给学生甚至老师打下深深的烙印。虽然人人都在说现在做素质教育,但无论从政策还是实际行动都表明这是一门无足轻重的学科,(还没从这个阴影中跳出来)。以至于我们地理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困难重重。但就近两年来看,重视程度有所改善,尤其是把成绩加入中考成绩中来以后,硬件和软件的配置有所提高。
二、基础设施不健全。
缺乏必要的可用的教学用具(我们新来的教师,就连地球仪也没有一个,还是我自己早有准备,在政史系弄了一个)。看了教学观摩与研讨,人家那设施,差不多与国际接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些贫困地区将会改变,当然,政府的重视)。
三、学生严重缺乏课外的知识积累(小学是学过一些)。
学生每天有写不完的各科作业,使得学生无暇顾及我们的地理课程(其实也不能怪学生,他们可比我们那时的初中艰辛多了)。
研课标说教材说课稿篇三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英语新课标的网络研修平台培训,在这段的学习生活中,作为网络研修的一员,我不但收获了知识而且通过研修,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个人今后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这次研修,我对英语教学有了新的认识。首先,新课程标准认为,课程不是教材,教学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或是“知识移植”的过程。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学生是学习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进而达到教学的目标。我们又必须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是产生高效益的必要保证。而教师又在这中间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将自己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我们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时,提倡教学中要以“口语交际”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古人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勤奋刻苦的学习,是每一个向上者必要的,更是我们这一代所必需的。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上不能有满足之心。从古至今,有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是从勇于学习,不断钻研中受益的呢?有人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有人觉得学习是为了考试、工作等其他实在可见的目的。通过接触网络教学学习我认为,学习是源自内心的需要。我们需要过得充实,心灵需要不断的吸收知识来保持新鲜。网络教学就是一种学习的好方式,并且是一种与他人沟通、与社会接触的有效途径。网络教学给了我人生很大的启示和帮助,我一定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平台,在人生教学的舞台上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总之,通过观看专家对新课标的讲解视频、案例分析以及网上相互交流,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参与在线研讨和交流,我领略到了远程研修的魅力,有幸聆听到了各位学友们不同的课改心声;通过完成提交作业,我锻炼了表达,增长了个人智慧;通过阅读班级和课程简报,我分享到了学友们的研修成果和专家们的课改成果;最后,通过撰写提交研修总结心得,思想和认识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研课标说教材说课稿篇四
2月18日我和我的同事在市教育体育局一楼阶梯教室有幸聆听了来自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英语教研员陈杰老师的一堂精彩生动的讲座。在讲座中,陈杰老师作为资深教研员认真讲解了仁爱版新教材的编排体系、编配特色,并做了专题讲座。讲座共分三个部分:一是英语对话课上法探讨;二是如何上好英语阅读课;三是教学过程七步骤。陈杰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并辅以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极富感染力。
通过讲座使我们足不出户就有机会获得专家面对面的指导,在和教研员的零距离接触中,我们不仅得到了教研员的悉心指导,而且学到了更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也切实解决了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困惑,为今后继续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增添了信心。
研课标说教材说课稿篇五
有幸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活动的地理学科的学习,深感机会难得,所以在八天的学习中,每天顾不上天气炎热,早早地赶到学校,认认真真地聆听各位专家精彩的讲评,有如涓涓细流,滋润心田。心中对教育部的精心安排充满了无言的感激。通过八天的学习,对我既是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收获颇丰。
一、要有“爱”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不仅要热爱地理学科,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更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心中有了爱,才能够想方设法地探索各种教法、学法,设计更合理的教学流程,让学生乐学、善学。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要“善”变新课标与旧教材相比,无论是从教材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变化比较大。所以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一定要善“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探索不同的教法和学法。做到因地制宜、共同提高三、要善“动”新课标里很多内容都要求老师和学生要动起来。包括眼、身、口、手、脑,可以说是全方位的。这个动不仅要出现在课堂上,还要出现在课前准备和课后的拓展中。通过这次学习,还解决了许多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比如:以前在上等高线这块内容时,我试图自制一个模具,把等高线图更直观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内容,都始终没能如愿。而在这次学习中,我欣喜地发现了,原来等高线图可以用铁丝来演义。真是如获至宝、受益匪浅啊!培训是短暂的,但它却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地学习,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并作到多学多思多改,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力争做一名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好教师。
研课标说教材说课稿篇六
2022年5月25-26日,我有幸参加了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线上研修活动(高中英语),本次活动是通过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进行的,整个培训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我聆听了来自华南师范大学胡中锋博士导师、黄丽燕博士导师和金檀教授等大咖们精彩而且专业的讲座,同时在案例展示环节,我还学习了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英语教研员廖明生老师、韶关市教育局教研室英语教研员王锦霞老师以及广州市第二中学杨雅碧老师非常贴近教学一线的讲座。两天的学习中我收获颇丰,既学习到了试题检测评估中的专业知识,也学习到了高中英语阅读素材改编中的专业知识,同时在教研活动设计、高三教学规划方面也学习到了专家老师们的经验,这些知识对于我今后的教学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胡中锋博士导师在他题为《高考试题的检测评估和教学实施建议》中重点谈到了试题测量的工具和手段,如信度及其计算方法、难度及其计算方法、区分度及其计算方法、效度等,他在讲座中给我们讲到了很多专业术语,虽然一下子听不太懂,尤其是一线教师很少涉及到试题测量的方面,但是我觉得讲座中的内容对于我的教学和试题命制方面有很大的启发作用,特别是他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提到的“建立教师自己的题库”这一点,我特别地赞同。
黄丽燕博士导师的讲座聚焦于“基于大数据的高中英语学业质量测评研究”。她从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以及标准差等几个方面给我们非常专业地剖析了2021绿色作文网年广东高考的情况,同时结合具体实例演示了如何对测试成绩进行专业分析等,她通过2021高考学生答题和得分情况分析了学生在英语学科能力,这对于我接下来的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指导。
金檀教授的讲座利用案例学习的方式,解析了如何识别、控制难词的途径,并讲解了改编难词的方法,对于难句子的评估、文本难度的评估金檀教授也给出了相应的指导。金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非常实用的案例解读,对于我们一线教师在改编适合学生基础的阅读题目有非常实用的指导作用。
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英语教研员廖明生老师结合高考试题,为我们讲解了如何精选和改编英语试题,更好地为高考备考服务。韶关市教育局教研室英语教研员王锦霞老师的讲座内容非常实际,她立足于教研员的视角,从阅读课、词汇课、写作课和语法课等,再到作业的设计,从听评课到工作室研修等方面解读了如何设计英语教研活动。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可能没有机会去设计和主导区域性的教研活动,但是王老师的讲座对于我今后组织校内教研组活动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广州市第二中学杨雅碧老师从一线教师的角度,介绍了她的高三备考经验。讲座中关于“话题教学与各种类型写作”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她所提到的一些建议非常实用。
两天的培训,接近20个小时的讲座内容,干货满满。很多内容一次消化不完,接下来我将把讲座的重点内容再学习再思考,并将培训所得落实到教学中,并在年级和学校进行推广,让更多的老师受益!
研课标说教材说课稿篇七
第一次听到地理学科教育要践行立德树人,是20xx年在南昌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当时段xx秘书长提出地理要践行立德树人,天津钟xx教授宣布下一届年会探讨主题地理课程价值(立德树人)和课程标准修订。
接下来的两年,在地理研讨群参与群友关于地理课程标准的问卷调查,在《地理教学》、《地理教育》和《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看到多为专家关于我国教材、课程标准演变研究文章,随后又有关于地理学科核心价值的探究。作为一名普通地理教师,对中学地理教学改革自然十分关注。但是对于诸多变革的关联并不了解和理解。对于各部分变革只是简单的、碎片化的认知。今天听朱xx司长的讲座,是我对中学课改的顶层设计有了清晰的认识。
基于我国教育现存问题,在党的十八会议上,党的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此背景下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可见《课程标准》目的是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战略目标落到实处。这涉及的各个学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提炼学科核心素养;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从这三大重任看,改革大于修订。
课题组比较研究国际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理清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思路,包括课程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目前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一、提炼学科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纲,选择、构建课程内容、创建新的课程标准
二、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
三、适应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突出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课程标准要为教学服务,为评价服务、为编写教材服务、为高考服务。
朱教授的讲座让我对当前的课改有了整体的系统的认识,对课改的顶层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课改的终极价值在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在此框架下各学科探求本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为本学科培养人的目标。当然,要使这一目标顺利实现配套改革中高考的改革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