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要素。加强民族团结宣传,倡导跨民族交往、民族融合、民族共享的新风尚。以下是民族团结的社会实践和公益项目,为大家奉献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极相思赏析篇一
声声慢作者:吴文英朝代:宋体裁:词莺围橙径,鲈跃莼波,重来雨过中秋。酒市渔乡,西风胜似春柔。宿舂去年村墅,看黄云、还委西畴。凤池去,信吴人有分,借与迟留。应是香山续梦,又凝香追咏,重到苏州。青鬓江山,足成千岁风流。围腰御仙花底,衬月中、金粟香浮。夜宴久,揽秋云、平倚画楼。
极相思赏析篇二
声声慢作者:吴文英朝代:宋体裁:词寒筲惊坠,香豆初收,银妆一夜霜深。乱泻明珠,金盘来荐清斟。绿窗细剥檀皱,料水晶、微损春簪。风韵处,惹手香酥润,樱口脂侵。重省追凉前事,正风吟莎井,月碎苔阴。颗颗相思,无情漫搅秋心。银台翦花杯散,梦阿娇、金屋沈沈。甚时见,露十香、钗燕坠金。
极相思赏析篇三
水龙吟作者:吴文英朝代:宋体裁:词几番时事重论,座中共惜斜阳下。今朝翦柳,东风送客,功名近也。约住飞花,暂听留燕,更攀情话。问千牙过阙,一封入奏,忠孝事、都应写。闻道兰台清暇。载鸱夷、烟江一舸。贞元旧曲,如今谁听,惟公和寡。儿骑空迎,舜瞳回盼,玉阶前借。便急回暖律,天边海上,正春寒夜。
极相思赏析篇四
倦寻芳慢
王雱
露晞向晚,帘幕风轻,小院闲昼。
翠径莺来,惊下乱红铺绣。
倚危墙,登高榭,海棠经雨胭脂透。
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
恨被榆钱,买断两眉长斗。
′高阳,人散后,落花流水仍依旧。
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
王雱词作鉴赏
王雱,字元泽,王安石之子。他的这首《倦寻芳慢》是一生中所作的唯一一首小词,传为戏作。不过,这首词咏春愁,写得妩媚动人,不亚于当行之作。
起拍三句为抒情主人公勾勒了一个具体环境,时间是春季的一个白昼,地点是闲静的小院。“向晚”,说明天还未到傍晚,由“露晞”可知,还下过一阵微雨。晞,干燥之意。《诗。秦风。蒹葭》“白露未晞”,是说苇丛中还有露珠的闪光。这里则说快到傍晚的时候,花木的水露已经干了,和风轻轻地吹拂着帘幕,庭院里显得非常幽静。“闲昼”说明环境沉寂,又因为下过雨,氛围就更加清幽。接着写小院景致:翠径落红与著雨海棠。通幽小径,青草匀铺,经雨冲洗,碧绿如翠,故曰“翠径”。雨停云霁,黄莺飞来,枝上经雨的花瓣缤纷下落,绿径点缀上落红,色彩斑斓,犹如织锦盖地,故曰“铺绣”。此处联想巧妙,用笔工致,着一“惊”字,把花与鸟关联起来,使景物变活,极具匠心。海棠经雨,花色变得绯红,犹如美女搽上胭脂,更为艳冶动人。这里写海棠盛开,红色浸透了每个花瓣。“胭脂透”三字,说明经雨的`海棠已经开放到最鲜艳最鼎盛的时刻,也暗寓盛极而衰,即将转向凋落的消息。“乱红铺绣”,“海棠经雨胭脂透”,都寓有感春叹春的情愫,为下文收束到叹春伏了暗线。
“算韶华”三句,以“算”字领起,略略点明题意。韶华,美好的年华,此指春光。因循,等闲、随意、轻易之意,过了清明,春光将尽。这里,“算”、“又”急促相承,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惋。
换头几句,以“倦游燕”起。“燕”通“宴”,说春来懒事游宴。虽然时是“好景良辰”,景是“风光满目”,只因无人携手同乐,于游燕之事就意懒情倦了。“谁共”二字反诘,意即无人与共。以下再用“恨”字承接,进一步形容春愁之深。“恨被榆钱,买断两眉长斗”,本意只是说一春常愁中。“两眉长斗”,形容因愁苦而双眉紧锁的样子。词巧用“榆钱买断”为说。榆树早春未生叶时先开花,果实不久成熟,名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钱。
因“钱”之称而得“买”字意,又榆钱早春即见,几与春光同起讫。“买断”即买尽,自有榆钱以来,所“买”得者是“两眉长斗”,则其一春之不欢,至此已曲折写出。以下“忆高阳,人散后”,似转仍承,申上“游燕谁共携手”意。《史记。郦生列传》:“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县中皆谓之狂生。”他见刘邦时,自称“高阳酒徒”。“高阳”之“人”,即指游燕时的狂朋怪侣。酒侣星散,又值“落花流水”的春暮,其愁闷之情可知。说的是去年的事,故曰“忆”,而今年亦复如是,故曰“仍依旧”。春光如彼,情怀如此,总因春色虽好,无共游赏之人,以至因循过去。不特于春为孤负,于人亦增愁。故煞拍三句:“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以说一春之愁,比“买断两眉长斗”又进一步,总收全文。
这首词由景及情,上片景中有情,下片以情带景,笔锋细腻,用语婉媚,韵致翩翩,堪称青年诗人王雱的孤篇力作。
极相思赏析篇五
应天长作者:吴文英朝代:宋体裁:词丽花斗靥,清麝溅尘,春声遍满芳陌。竟路障空云幕,冰壶浸霞色。芙蓉镜,词赋客。竞绣笔、醉嫌天窄。素娥下,小驻轻镳,眼乱红碧。前事顿非昔,故苑年光,浑与世相隔。向暮巷空人绝,残灯耿尘壁。凌波恨,帘户寂。听怨写、堕梅哀笛。伫立久,雨暗河桥,谯漏疏滴。
极相思赏析篇六
倦寻芳作者:潘汾朝代:宋体裁:词兽环半掩,鸳l无尘,庭院潇洒。树色沈沈,春尽燕娇莺姹。梦草池塘清渐满,海棠轩槛红相亚。听箫声,记秦楼夜约,彩鸾齐跨。渐迤逦、更催银箭,何处贪欢,犹系骄马。旋剪灯花,两点翠眉谁画。香灭羞回空帐里,月高犹在重帘下。恨疏狂,待归来、碎揉花打。
极相思赏析篇七
玉漏迟作者:张炎朝代:宋体裁:词竹多尘自扫。幽通径曲,禅房深窈。空翠吹衣,坐对闲云舒啸。寒木犹悬故叶,又过了、一番残照。经院悄。诗梦正迷,独怜衰草。幽趣尽属闲僧,浑未识人间,落花啼鸟。呼酒凭高,莫问四愁三笑。可惜秦山晋水,甚却向、此时登眺。清趣少。那更好游人老。
极相思赏析篇八
金盏子作者:王沂孙朝代:宋体裁:词雨叶吟蝉,露草流萤,岁华将晚。对静夜无眠,稀星散、时度绛河清浅。甚处画角凄凉,引轻寒催燕。西楼外,斜月未沈,风急雁行吹断。此际怎消遣。要相见、除非待梦见。盈盈洞房泪眼,看人似、冷落过秋纨扇。痛惜小院桐阴,空啼鸦零乱。厌厌地,终日为伊,香愁粉怨。
极相思赏析篇九
金盏子作者:赵以夫朝代:宋体裁:词得水能仙,似汉皋遗佩,碧波寒月。蓝玉暖生烟,称缟袂黄冠,素姿芳洁。亭亭独立风前,照冰壶澄彻。当时事,琴心妙处谁传,顿成愁绝。六出自天然,更一味清香浑胜雪。西湖秋菊寒泉,似坡老风流,至今人说。殷勤折伴梅边,听玉龙吹裂。丁宁道,百年兄弟,相看晚节。
极相思赏析篇十
金盏子作者:吴文英朝代:宋体裁:词卜筑西湖,种翠萝犹傍,软红尘裹。来往载清吟,为偏爱吾庐,画船频繁。笑携雨色晴光,入春明朝市。石桥锁,烟霞五百名仙,第一人是。临酒论深意。流光转、莺花任乱委。冷然九秋肺腑,应多梦、岩扃冷云空翠。漱流枕石幽情,写猗兰绿绮。专城处,他山小队登临,待西风起。
极相思赏析篇十一
庆/高阳台作者:吴文英朝代:宋体裁:词春屋围花,秋池沿草,旧家锦藉川原。莲花分津,桃边迷路,片红不到人间。乱篁苍暗,料惜把、行题共删。小晴帘卷,独占西墙,一镜清寒。风光未老吟潘。嘶骑征尘,祗付凭阑。鸣瑟传杯,辟邪翻烬。系船香斗春宽。晚林青外,乱鸦著、斜阳几山。粉消莫染,犹是秦宫,绿扰云鬟。
极相思赏析篇十二
玉漏迟作者:吴文英朝代:宋体裁:词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秦镜满。素娥未肯,分秋一半。每圆处既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万里蝉娟,几许雾屏云幔。孤免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摩泪眼。瑶台梦回人远。
极相思赏析篇十三
喜迁莺作者:吴文英朝代:宋体裁:词江亭年暮。趁飞雁、又听,数声柔橹。蓝尾杯单,胶牙饧澹,重省旧时羁旅。雪舞野梅篱落,寒拥渔家门户。晚风峭,作初番花讯,春还知否。何处。围艳冶、红烛画堂,博良宵午。谁念行人,愁先芳草,轻送年华如羽。自剔短檠不睡,空索彩桃新句。便归好,料鹅黄,已染西池千缕。
极相思赏析篇十四
夕阳醉倾暮晚,染云烟片片。
客归路,相伴残灯,陌上光影迷乱。
岁将尽,凉风掠面,飘零此旅随心远。
叹息间,风雪残痕,又生依恋。
往事成烟,若梦似幻,令愁思欲断。
笑颜罢,人去楼空,五湖清水如鉴。
驾轻舟,凌波万里,任南北,英雄不见。
料前尘、来世难知,竟隔一线。
愁云惨淡,夜幕青天,去时路漫漫。
曲渐渐,玉花飞舞,泪洒阶前;
满目忧伤,怆然无限。
长歌落尽,红颜白发,人生空老天不变,
意匆匆,怎记春风面。
光阴苦短,良辰美景何堪,曲终过后人散。
英雄百代,各自风流,岂仅为纪传。
总寂寞,独伤千载,暗问今昔;
怅望更阑,砺锋试剑。
琴声日暮,温情浮现,星垂天籁音未断,
恍惚间,新月初开扇。
年来风雪庭前,再续寒声,梦游故苑。
极相思赏析篇十五
行香子慢作者:无名氏朝代:宋体裁:词瑞景光融。换中天霁烟、佳气葱葱。皇居崇壮丽,金碧辉空。彤霄外、瑶殿深处,帘卷花影重重。迎步辇、几簇真仙,贺庆寿新宫。方逢。圣主飞龙。正休盛大宁,朝野欢同。何妨宴赏,奉宸意慈容。韶音按、露觞将进,蕙炉飘馥香浓。长愿承颜,千秋万岁,明月清风。
极相思赏析篇十六
梅香慢作者:无名氏朝代:宋体裁:词高阁寒轻,映万朵芳梅,乱堆香雪。未待江南,早冠成花,先占一阳佳节。翦彩凝酥,无处学、天然奇绝。便寿阳妆,工夫费尽,艳姿终别。风里弄轻盈,掩珠英明莹,待腊飘烈。莫放芳菲歇。剩永宵欢赏,酒酣吟折。倒玉何妨,且听取、樽前新阕。怕笛声长,行云散尽,谩悲风月。
极相思赏析篇十七
水龙吟作者:吴文英朝代:宋体裁:词外湖北岭云多,小园暗碧莺啼处。朝回胜赏,墨池香润,吟船系雨。霓节千妃,锦帆一箭,携将春去。算归期未卜,青烟散後,春城咏、飞花句。黄鹤楼头月午。奏玉龙、江梅解舞。薰风紫禁,严更清梦,思怀几许。秋水生时,赋情还在,南屏别墅。看章台走马,长堤种取,柔丝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