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是为了实现自己目标而努力付出的行为。奋斗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怎样超越物质的追求,在追求中找到内心的满足和安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关于奋斗的名人名言,它们或让我们思考,或给予我们力量。
蝶恋花歌词篇一
你从漫漫黄沙中走来
身上背负着传承的宿命
历史的尘烟中沉淀陶者的灵魂
在千年轮回中寄寞等待
等待琴萧合鸣的清音
等待高山流水偶遇的身影
清晨、午后,或是一个黄昏、静夜
风土、文化,或是冥思中的一滴浊泪
沾满泥巴的手,纯粹而圣洁
植入,彼此心灵间的倾诉
/
是前生的恋人
还是隔世的知音
素未谋面,却有含情的注视
只为一个倾心的眼神
宁愿付出亿万个日日夜夜的守候
只为那一刻电光石火的打动
不惜精雕细琢,把时代的气息刻画到唯美
相逢,不惊不疑,擦肩,不叹不怨
几番风雨,几度飘零
守望,淡了光阴,一任岁月流成沧桑的长河
/
隔着时空的诉说
若懂,心就会虔诚的皈依
若是不懂,不妨把转世的生命重又跌落在尘埃
木桌上,泛着朴实的光影
轻轻的,讲述—个时代的记忆
汲水的`陶罐,曾陪伴过鸡鸣中的农舍
插花的瓶胆,相对静夜无语的思念
形制镌刻华夏的凝思,神彩流淌亘古的音韵
端庄的紫砂,淡雅的青花,散发前世的茶香
望尽黄山云海,武夷奇秀
或已沉醉在洞庭湖畔的浩渺烟波里
蝶恋花歌词篇二
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这是一首写别情的词。抒写离情别绪是词中常见的题材,然这首词却写得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词作上片写离别前之情景。开首三句自成一段,表现由深夜到天将晓这一段时间的进程。“月皎惊乌栖不定”,写的是深夜,月光皎洁明亮,栖乌误以为天亮而惊起噪动。这是从听觉和视觉,主要是听觉(着重在乌啼,不在月色)方面的感受概括出来的,暗示即将动身上路者整夜不曾合眼。“更漏将残,?辘牵金井”,时间在推移,更残漏尽,天色将明,井边响起了?辘声,已有人汲水了。这纯是从听觉方面来写。“?辘”,应作“辘轳”,井上用来拉吊桶的滑车。“金井”,施有雕栏之井,诗词中多用为井的美称。这三句写从深夜到曙色欲破之景况,均由离人于枕上听得,为下文“唤起”作铺垫。梁费昶《行路难》诗有“唯闻哑哑城上乌,玉阑金井牵辘轳。”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唤起”,既是前三句不同声响造成的`后果,又是时间推移的必然进程。即离别的时刻到来了。“两眸清炯炯”,形容一夜未睡熟的情景,如睡熟则应为“朦胧”;又是离别在即时情绪紧张的情景。“炯炯”,是说泪珠发光,联系下句中“泪花”二字,可见这双眼睛已被泪水洗过,“唤起”以后,仍带有泪花,故一望而“清”,再望而“炯炯”。明王世贞评此两句曰:“其形容睡起之妙,真能动人”(《艺苑卮言》)。此外,这里还暗中交待这位女子之美貌,“眼如秋水”,烘托出伤别的气氛。至于“红棉冷”,则暗示她同样一夜不曾睡稳,泪水已将枕芯湿透,连“红棉”都感到心寒意冷了。
词作下片写别时及别后之情景。首三句写门外分别时依依难舍之情状,“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霜风吹鬓影”,这句写实,表现出临别仓促和极度悲伤,来不及也无心情梳妆打扮的情态,极其生动传神,在行人心中刻印下别前最深刻之印象。“霜风”吹拂,鬓发散乱,更增添了暗淡凄凉的气氛。“徊徨”,即“徘徊”,“去意徊徨”,表明行人几度要走,几度却又转回;此外,又表现行人心绪不宁,“彷徨”无主之状。“难听”,不是不好听,而是由于过分难过,即使要想互诉离愁别绪的话语,也听不下去。结末二句,写别后之景象:“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前句写空闺,后句写旷野,一笔而两面俱到。闺中人天涯之思,行人留恋之情,均不是用言语所能说尽的,故以景结束全词,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阑干”,横斜貌。乐府《善哉行》:“月落参横,北斗阑干。”“横斗柄”,北斗星柄横斜低移,指天亮时分。
全词将别前、别时及别后之情景,都一一写到,画出一幅幅连续性的画面。词中没有盛情的直接抒发,各句之间也很少有连结性的词语,而主要是靠所描绘的不同画面,并配以不同的声响,形象地体现出时间的推移、场景的变换、人物的表情与动作的贯串,充分地表现出难舍难分的离情别绪。词作还特别精心刻画某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如惊乌、更漏、?辘等;着意提炼一些动词与形容词,如栖、牵、唤、吹、冷等,增强了词的表现力,烘托出浓厚的时代气息与环境气氛。
蝶恋花歌词篇三
(一)
一季春风桃艳了,一醉方休,一醉情难俏。
一笼轻纱山水袅!一帘幽梦相思妙。
一夜游离寻月老,一颗芳心,一枕诗言绕。
一片红云燃暮晓,一生鸿雁飞书少。
(二)
十面荒原皆碧草,十里春风,十处花飞笑。
十路八方人海闹,十分兴趣心情好。
十美人儿如玉笑,十日难逢,十刻回眸眇
十夜梦乡今报晓,十年相遇丢神了!
(三)
百丽青山春色照,百步穿杨,百鸟争鸣闹。
百瀑溅飞斜日耀,百花争艳含羞绕。
百岁时光无限少,百色斑斓,百样人生貌。
百景随情如画妙,百愁一瞬灰飞了!
(四)
千亩良田风景好,千叠层云,千眼凝神到。
千步难登山岭峭,千秋秀丽儿孙饱。
千种情怀难溢表,千次流连,千个心欢笑。
千面风光留绝妙,千言万语皆称好!
(五)
万物复苏春日好,万岭葱茏,万里风光俏。
万蕊繁荣生艳巧,万心涌动随春到。
万世桑田千古了,万里长城,万代皆不倒。
万语千言难尽好,万心众志江山保。
蝶恋花歌词篇四
独步月园枯松依。谢了春红,缠绵散满地。薄雾月色荡漾里。不晓谁会知心意。
夜色渐浓人亦醉。痛了心扉,思念人更累。寒风终催相思泪。怎能休得人心碎。
黑夜中哀嚎
远眺窗边
夜已深沉
星月相伴——寂寞依然
我把思绪洒向远方
敢问清风
何时能将这份零碎的.思念
相送于你
终究需要明白
星月渺茫之亮
总无法冲破夜之迷茫
就如我的思念一般——
无法冲破彼此的心墙
思念总在徘徊
在你我边缘飞舞
凌乱也好,破碎也罢
人总要学会——懂得
纵然得不到
或许最美好
生命里还有和你
哪怕丝毫的缠绕
我都心满意足——
找一个这样多愁善思的夜晚
心满意足地哀嚎
蝶恋花歌词篇五
《蝶恋花·秋思吟》
独倚楼台斜照处,遍地残红,瘦尽相思树。
春华秋云留不住,檐前紫燕双飞去。
满目萧萧千万绪,望断天涯,何日重相聚。
对影自怜无凭据,今宵梦里轻轻诉。
《蝶恋花·秋月夜》
堤岸听风看醉柳,月色清幽,蝶舞翩翩袖。
最忆那时残照后,低眉浅笑花间走。
斗转星移黄叶瘦,过尽千帆,只见烟波皱。
怕是闲情抛弃久,一弯新月不如旧。
《蝶恋花·残荷梦》
十里荷塘残叶卷,披露含霜,傲立长亭晚。
谁把玉颜偷暗换?绿肥红瘦多离散。
看尽落花多少遍,燕子回时,是否如初见。
似水流年心易乱,佳期有约三生短。
《蝶恋花·醉秋韵》
舞尽繁华铺锦绣,红遍山川,展尽风姿秀。
枫叶飘零香径走,行人笑语频回首。
秋韵依依凝望久,不问归途,共挽流云手。
翠色无边舒广袖,相依相伴天涯走。
蝶恋花歌词篇六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春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春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闻一多(1899-1946)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19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学习绘画、文学和戏剧,著有《红烛》等诗集。他身在国外,受到不平等的民族歧视,同时感到国内军阀统治的罪恶,都激起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他曾写道:“一个有思想之中国青年留居美国之滋味,非笔墨所能形容……我乃有国之民,我有五千年历史与文化,我有何不若彼美人者?将谓吾人不能制杀人之枪炮遂不若彼之光明磊落乎?”诗人把自己这种感情比喻为没有爆发的火山,但实际上,这种感情之火早已在《一句话》中进射出来了。
可以说,这首诗字字句句充满着激情与悲愤。
中华民族备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和封建官僚的压迫,苦难深重。诗人相信中华民族的觉醒正在这沉默中酝酿着伟大的力量,一旦全民族像“大山”一样“忍不住了缄默”,就会使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发抖,伸舌头,顿脚”,中国大地就会掀起火山爆发般的怒潮,席卷黑暗的旧世界,从而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欣欣向荣的“咱们的中国”。
“咱们的中国”这一句是帝国主义蹂躏下倔强的民族发出的最强烈的怒吼,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和民族前途的无限深情与坚定的信仰。
这首诗语句简短,刚劲有力,运用“火山”、“霹雳”等比喻句使诗更生动、形象,尤其是选择这些慑人心魄的自然现象表达主题思想,表现中华民族的觉醒,气势磅礴,催人奋进。
蝶恋花歌词篇七
此词上片写梦里相思。下片写醒后遣怀。全词语言清畅,而抒情有递进、有顿挫,故沉挚有力。
起首三句:“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是说梦游江南,梦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特征,使梦境显得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
接着两句:“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这两句写得最精彩,它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绪无处可说,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加备“惆怅”,更觉得这“消魂”的误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后重叠;但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词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备增绵邈。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词中不多见。词之上片,写梦中无法寻觅到离人。
下片转写寄信事。起三句:“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
结尾两句:“欲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撑,“柱”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她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以“缓弦”、“移柱”来表达其“幽怀难写”,可见以行动写心理,自有其妙处。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小晏亦是“古之伤心人”,所以写出来的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首词就有这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的独特风格。
拓展阅读:作者介绍
晏几道自幼潜心六艺,旁及百家,尤喜乐府,文才出众,深得其父同僚之喜爱。他不受世俗约束,生性高傲,不慕势利,从不利用父势或借助其父门生故吏满天下的有利条件,谋取功名,因而仕途很不得意,一生只做过颖昌府许田镇监、开封府推官等小吏。
晏几道孤高自负,傲视权贵,即使是苏轼这种人,也不在眼下。据《砚北杂志》云:“元佑中,叔原以长短句行,苏子瞻因鲁直(即黄庭坚)欲见之,则谢曰:‘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按:当时苏轼在京,正受帝、后赏识,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其高傲竟至此等程度!
他好藏书,能诗,尤以词著称。据《墨庄漫录》云“叔原聚书甚多,每有迁徙,其妻厌之,谓叔原有类乞儿搬惋。叔原戏作诗云:‘生计惟兹惋,搬擎岂惮劳。造虽从假合,成不自埏陶。阮杓非同调,颓瓢庶共操。朝盛负余米,暮贮籍残糟。幸免播同乞,终甘泽畔逃。挑宜筇作杖,捧称葛为袍。倘受桑间饷,何堪井上螬。绰然徙自许,噱尔未应饕。世久称原宪,人方逐子敖。愿君同此器,珍重到霜毛。’”此诗虽是戏作,而愤世嫉俗之情,高洁固究之趣,斐然可见。
其存诗只数首,“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与郑介夫》)“穷通不属儿曹意,自有真人爱子虚。”(《题司马长卿画像》)都是寓意颇深之作。
他的主要著作为《小山词》,《全宋词》收其词260首。其中长调3首,其余均为小令。他的小令词在北宋中期发展到一个高峰,用清壮顿挫的艺术性,揉合了晏殊词典雅富贵与柳永词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词合乐的典型音乐形象,使词这种艺术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并取得扭转雅歌尽废的历史性作用。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蝶恋花歌词篇八
原文: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沈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沈鱼通:沉)
诗词赏析:
此词上片写梦里相思。下片写醒后遣怀。全词语言清畅,而抒情有递进、有顿挫,故沉挚有力。
起首三句:“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是说梦游江南,梦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特征,使梦境显得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
接着两句:“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这两句写得最精彩,它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绪无处可说,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加备“惆怅”,更觉得这“消魂”的误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后重叠;但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词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备增绵邈。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词中不多见。词之上片,写梦中无法寻觅到离人。
下片转写寄信事。起三句:“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
结尾两句:“欲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撑,“柱”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她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以“缓弦”、“移柱”来表达其“幽怀难写”,可见以行动写心理,自有其妙处。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小晏亦是“古之伤心人”,所以写出来的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首词就有这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