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职责的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组织需求的变化而做出调整。岗位职责的编写需要与员工进行积极的沟通和反馈,以保证职责的准确性和可执行性。看看以下是市场营销专员岗位的职责范文,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灵感和参考。
数学认识圆形活动反思篇一
7页0的认识,例1例3,8页课堂活动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索0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
4、 正确书写0
5、 能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1`、0 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2、正确书写0
一、谈话引入
每当节日的时候,人们总会放飞许多美丽的气球,你们见过吗?(幻灯演示)
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防飞前是几个?用数字几表示?放飞后小朋友没有气球了,用用什麽表示呢?
这就要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的数字0(板书)
二、教学例1
小朋友一个气球也没有了,佣0表示,0表示什麽?一个也没有用什麽表示?
出示吃鱼图:(1)这图话的谁?在赶什麽?
(2)原来有几条鱼?现在呢?
(4) 原来有3条鱼,用几表示?现在一条也没有,用几表示?
三、教学例2
1、 出示直尺图
观察:直尺上有什麽?0在什麽地方?0 在直尺上表示什麽?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直尺上开始这一段叫起点,用0表示,也就在直尺上,0表示起点。
四、教学例3
1、 老师示范书写0
2、 学生书空
五、课堂活动
1、 8页12
2、 老师出示放大的'方格图、引导学生认识方格,0在这里表示什麽?
从左3往右数,你发现了什麽?
还可以怎样看?
数学认识圆形活动反思篇二
测量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厘米、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厘米、米的认识,厘米、米的关系及用厘米、米进行测量。教学重点是厘米、米的认识,难点是建立长度观念。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结合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3.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4.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厘米、米的认识,难点是建立长度观念。
4课时
信息窗1——阿福做长袍
信息窗1、自主练习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点是厘米的认识。
挂图、尺子
第一课时
大家想知道原因吗?通过这节课学习就能明白其中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较小的长度单价“厘米”。(板书:厘米的认识)
1.学生观察直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直尺,仔细观察,直尺上有些什么?看谁观察的最仔细!
(1)每个学生观察直尺,并汇报。(发现了数字,长短不同的线、cm)。
(2)教师出示直尺,让学生充分认识直尺。(师板书:刻度线、刻度、厘米、0起点)
同学充分认识了直尺,那你能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吗?
(3)学生观察直尺,找出1厘米,并到黑板上演示。
(4)教师总结:(同学们找的很好,像直尺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
同学们很聪明,从直尺上找到了1厘米,那1厘米有多长呢,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5)学生观察尺子,并比划。(师导语: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到像1厘米这样长的物体)生回答。教师展示准备好的1厘米的物体,如(小方格,枕尺,笔记本,图钉)
同学们从直尺上很快就能找到1厘米,那你能找到2厘米吗?
(6)学生观察,到上面演示找到2厘米,并画出。(多个同学演示),然后学生自己找5厘米、10厘米,并用手比划。
2.估测物体长度
(1)教师出示5厘米的卡片,学生估测。
(2)再一次估计15厘米长的纸条,引导学生测量。
(3)测量物体长度(把物体的左端对着“0”刻度,物体的右端指着刻度就是几厘米)。
1.测量一拃
(1)测量自己一拃,并汇报。
同学们量出了自己的一拃,那你们想知道动画片中师傅和徒弟的一拃长吗?
(2)认识师傅、徒弟的一拃长,(导语:现在同学们知道故事中徒弟为什么把衣服做小了吗?)
2.小蟋蟀能跳多远?填一填。
3.测量自己的一步和一拃。
4.下面哪些是线段?
信息窗2——阿福做长袍
信息窗2、自主练习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重点是米的认识。
挂图、尺子
同学们,今天我们再去看看阿福的新衣做得怎样了?你能看图把后来发生的故事讲完吗?(学生交流)
1.仔细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呢?
同样是一件衣服,为什么师傅和徒弟量的不一样呢?
2.先解决1米有多长?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
(2)学生感受、比划1米的长度。
(3)学生利用软尺量出1米的长度,观察是多少厘米。
(4)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总结
100厘米就是1米,1米=100厘米。
4.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米?
数学认识圆形活动反思篇三
在中班的幼儿发育期间,对于数的认知很不够,通过序数的学习,能够让幼儿进一步的对数字的'了解,很利于幼儿以后的学习活动。通过游戏和直观的观察活动,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
1、让幼儿能够懂得排序。
2、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的重点:知道什么是序数。
教学的难点:区分数字和序数。
1、 点字卡。
2、 标记图
一、导入活动
1、让幼儿闭上眼睛。
2、让幼儿观察图片上的动物。
3、让幼儿数数有几只……逐个的数。
二、在出示图(2)点字卡
1、数数点字卡,逐个的数。
三、用动物卡和点数卡来排序,按从少到多排列。
1、谁排在最前面,第一只大象排在第一。
2、请小朋友来排谁排在第二。
3、谁在第三,四,五。
四、请小朋友一起和老师说一遍。
大象排在第一,两只……排在第2,3,4,5。
五、请小朋友来排点字卡(请各位小朋友来排排)
1、请小朋友念一念:一个点子排在第一
两个点子排在第二
六、与数字串联起来: 一只大象, 一个点字卡 用数字1表示
两只大象, 两个点字卡 用数字2表示
七、1、朋友自己排,(从少到多的排,老师指导,教具要人手一份)。
2、与老师对照,自己做正确没有。
八、老师出图,让小朋友观察对不对,不对的我们一起来改正。
九、老师发放教具,让幼儿自己做作业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这堂课的目标非常明确,在完成目标上,我们觉得还是很到位。小朋友学着也很轻松,但是我认为在教育活动中,教具的频繁变换,非常复杂,不利于直观的呈现,影响幼儿的接受。
数学认识圆形活动反思篇四
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认识圆形活动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学习从箭头方向数过来的方式,找出不同的物体,并能圈出来。
2、学习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理解序数的含义。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你们最喜欢的球,看,喜欢吗?(请几个小朋友玩拍球后放好)
2、请幼儿观察球有什么颜色?
2、谁知道不同颜色的苹果排在第几?(幼儿讨论)
3、师:我刚才发现有些小朋友数得时候有的从左边数过来,有的从右边数过来,这样就不大规范了,老师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出示箭头方向牌,告诉幼儿数物体时从箭头指示的方向数过来)这样既方便又正确。
4、师根据幼儿说的数序,按箭头的方向数过来送上数字卡,并请幼儿不同的苹果排第几的数字圈起来。
5、表扬幼儿的聪明。
1、图上有什么图形?都是一样吗?
2、不同的是什么?从箭头方向数过来,它排在第几?
3、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4、请幼儿取出操作卡片,按要求尝试练习。
5 、查评析,表扬幼儿。
2 请幼儿观察,有几个小朋友(按箭头的方向数过来)。
3 请幼儿按箭头方向排队的幼儿送数字卡。
4 请幼儿观察并说出不同的小朋友(男孩或女孩)排第几?
5 请全体的幼儿读一次谁排第几(按箭头方向读)6 小结并表扬幼儿。
1、出示情景动物图片,指导幼儿观察,从箭头方向数过来,看看它们分别排在第几?(幼儿讨论)
2、指导幼儿完成书本练习p28六、 延伸部分将学具投入区内,幼儿日常中继续学习操作序数排序。
数学认识圆形活动反思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初步学会用几分之一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结果,会通过实际操作表示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以前认识过分数吗?今天这节课继续学习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二、分“饼”,初步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1、把1个“饼”平均分。
出示1张圆形纸片。指出:用这张圆形纸片表示1个饼。
提问:把1个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每人分得多少?
(1)让学生把这个“饼”分一分,说一说每人分得多少。
(2)课件演示:把1个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3)想一想:这里的1/4表示什么意思?(把1个饼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1/4。)
(4)说明:1个饼的1/4,也可以说是1/4个饼。
2、把3个“饼”平均分。
出示3张圆形纸片。提问:把3个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你会分吗?
(1)分一分。
让学生从信封里拿出3张圆形纸片,自己想办法分一分。(如果学生都不会分,可启发学生把“饼”叠在一起再分)
(2)说一说。
交流分法。(结合学生回答,课件演示:把3个饼叠成“一堆”,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1份)
(3)议一议。
谈话:像这样,把3个饼平均分成4份,(指其中的.1份)这1份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说说你的理由。(通过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可以用1/4来表示。)
(4)想一想。
提问:这里的1/4表示什么意思?(把3个饼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
再问:它还表示1/4个饼吗?(不是,而是表示每一份和整体的关系。)
数学认识圆形活动反思篇七
教学目标
1、给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重点: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难点: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具:教学圆规 电化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思考
1、(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对他们这种玩法有什么想法吗?(从公平性上考虑)得到:大家站成一条直线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不一样导致不公平。
2、(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一样导致也不公平。
3、为了使游戏公平,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方案?(学生思考)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每人离目标的距离都一样)
4、上面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圆。其中圆是有点特殊的,你能说说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不同之处吗?举出生活中看到的圆的例子。
二、画圆
1、你们谁能画出圆来吗?动手试一试。
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其他同学有想法可以补充。
3、思考:以上这些画法中有什么共同之处?注意的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固定一个点和一个长度,引出圆心和半径)
三、认一认
1、教师边画圆边讲概念。(概念讲解一定要结合图形,并要举一些反例)强调:圆心是一个点,半径和直径是线段。
2、半径和直径的辨认 。
四、画一画,想一想
径呢?(放动画)
2、以点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3、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4、把自己画的圆面积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画的圆的位置和大小都一样吗?知道为什么吗?
五、应用提高
讨论:圆的位置和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六、作业
1、教材第5页练一练
2、在平面上先确定两个不同的点a和b,再画一个圆,使这个圆同时经过点a和点b(就是这两个点都在所画的圆上),这样的圆能画几个?(提高题)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
不直接说出圆,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
在画图中体会圆的特征
思考共同之处时再一次体会圆的特征
通过正反例的练习,加深对半径和直径的理解
动手操作,理解画圆的关键是定圆心(位置)和半径(大小)
巩固提高,满足不同学生要求
数学认识圆形活动反思篇八
一、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知道钟面有12大格,60小格,了解时、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正确读写钟面上的任何时刻。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4.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会读写几时几分。
2.知道1时=60分。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钟表。
四、教学过程
1.生活质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大家看屏幕,谁能说说我们班的同学在做什么呢?
生:这是早上我们在站队准备进教室。
师:对,你能说说我们在早上什么时刻到校吗?
生:早上7时30分。
师:这幅图上我们在干什么?是什么时间呢?
生:这是我们上课的时间上午8时。
师:你能用两种方法表示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能。
师指名板演(7时30分 7:30 8时 8:00)
生:10时45分,同学们正在做眼操。
师:你对有关时间的知识了解得真多,老师相信你也一定是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看来除了整时和半时,生活中还有许多时刻也需要我们来认识,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
板书:认识时间——几时几分
2.认识钟面。
师:你们想快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想。
师:好。那我们首先要了解钟面上都有什么,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然后再和同桌说一说,看谁说得最有顺序,有条理。
生:时针和分针,12个数,大格,小格)
师:每两个大格中间有多少个小格呢?
生:(5小格)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从12到1中间有5个小格,从12到2中间一共有几个小格?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12到3呢?12到每一个数中间各有多少个小格,你能算一算吗?把它填在书p81上。
集体订正。一共是多少个小格?板书:60个小格
师:分针每走一个小格就是1分,你们看他从12走到1,是几分?从12走到2呢?
对口令的游戏:分针指1,是( )分
分针指2,是( )分
分针指3,是( )分
分针指4,是( )分
分针指5,是( )分
分针指6,是( )分
分针指7,是( )分
分针指8,是( )分
分针指9,是( )分
分针指10,是( )分
分针指11,是( )分
分针指12,是( )分
师: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分针走了几个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几分;那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就是60分。
3. 读写钟面时刻。
师:我们知道了分针指几相对应的分钟数,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x同学的作息时间。
黑板贴出三个钟面图:
早上出门 午休时间 下午大课间结束的时间
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表示,说出自己的方法。
7时5分 11时35分 2时20分
7:05 11:35 2:20
师:注意5分不足10分时,要在5前面写0占位。
师小结:要读出一个时间,必须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先看时针刚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大格,就是几个5分,这时钟面上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这是下午大课间结束的时间(2:55)你知道这是几时几分吗?
我们在看时间的时侯,不但要看清楚时针和分针,还要注意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联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时和分的关系。
4、 时分关系
师:老师拨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快速地记下钟面上的时刻。
出示钟面(12时),学生自己写时间;
分针、时针同时开始转动,当停下来时(12时30分),学生自己写时间;
再次转动分针和时针,停下来时(1时),学生再写时间。
出示(12时和1时两钟面)
师:比较一下,时针和分针各是怎样变化的?
生:时针从12开始转动,转到了1,走了一大格,是一个小时。
分针从12开始转动,又回到了12,转了一圈,是60分。
师:时针和分针同时开始转动,同时停下,你们发现什么了吗?
生:1时=60分
5、拓展练习
(1)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老师的时间安排吗?那老师就给你们看看我的作息时间表,你能说说老师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吗?(学生说)
你能把这些时刻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吗?
集体订正。这是我每天的时间安排,希望同学们在学过认识时间一课后,也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师:其实,在我们的教室里就有一句话,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这句话在哪里,谁找到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拓展延伸:
生:再继续拨到8:08,学生读时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吗?
生:奥运会开幕式。
师:对了,就是在xx年的8月8日,晚上8时8分,第29届奥运会就要在北京召开了,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加油,为北京加油!
6、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
数学认识圆形活动反思篇九
一、知识和能力: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和三角板画角。
二、过程和方法:
巧妙创设情境,通过寻找生活中的角过渡到数学意义上的角。通过找角,制作角,做角变大变小的游戏,学唱画角儿歌,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加深对角的理解。利用小圆片和星星管做及时反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角,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唱儿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亲手制作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应用意识。
角的特点和画法
正确画角
一、动手折角,做活动角,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
二、观察生活中的角,找找生活中的角,数学与生活联系
四、精心设计教具和学生学具
五、语言力求生动形象,儿童化
教 学 实 录
师:上课之前,老师带你们去平面图形王国走一走,你们喜欢吗?
生:(齐)喜欢!
师:这些图形有谁认识呢?举手说一说
生:正方形 长方形 圆 三角形!
师:是的,你们太棒啦,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学习另外一种新的平面图形朋友,叫做角。现在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下生活中的角吧!
生:(一同欣赏,共同发现)……
师:从刚刚我们欣赏到的角,你发现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生:(小组讨论 汇报结果)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两条线!
师:想一想在生活中你都在哪里见到过角呢?
生:(共同思考,各言其说)
师:我们给这个尖尖的地方和两条线都起个名字,好吗?
生:好!(群情激昂 共同起名字 各言其说)
师:我们给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线叫做角的两条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同学们认真观察总结,每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教师统一结论 引出课题)
生: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好!(独自思考 做判断 把答案写在圆片卡上)
师:掌握学生做题情况 点名学生回答 教师纠错学生问题(生纷纷举手)
生1:第2,3,5不是角,1和4是角
生2:要画出角的顶点和角的边
师:你真聪明。画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现在请你在自己的圆片纸上自己也独自完成画一个角。(教师巡视)
生:共同尝试画角
生:(认真观看画角步骤)
师:教师板书演示画角过程
生:每人再画两个角(教师巡视)
师:大家画的角都太好啦,现在我们就来放松一下,共同唱一首画角的儿歌,好吗?
生:好!(师生一起边拍手边唱儿歌,心灵灵动舒爽,身体舒展)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生:用手中的小圆片和星星管动手制作角(教师巡视)
师:(展示学生用圆片和星星管制作的角给大家看。)大家做的角都很好,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你们的都要长的星星管,这个星星管有着神奇的魔力,它会变大也会变小,你信吗?(和孩子们一起做角变大变小的游戏)
师:游戏乐园,第三关,假如你是角,你会怎么介绍自己?(小结新知)
生1:hi,大家好,我是角,我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把自己当做角来总结知识,不仅达到了本节课课堂小结的目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使本节课教学方法新颖独特,方法多样,角度多元化。把总结新知变为角色扮演,使课堂结尾得到幽默和升华。是舒能课堂舒和能的保障。
数学认识圆形活动反思篇十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上数学课时,我们学了第一单元的内容——负数,觉得十分简单。
回到家中,我拿起数学书预习后面的内容。忽然,从我的耳边传来一阵争吵声······
翻开一看,原来是正数和负数在吵架。我疑惑不解地问:“你们再吵什么啊?”正数说:“我们在说谁的用途最大。”“我也想知道。”我说。负数说:“你觉得呢?”我支支吾吾的,说:“其实我也不知道。要不我们来一次辩论赛,我当裁判。”正数和负数异口同声的答应了。
首先是正数,他说道:“生活中处处都有我,例如:超市,学校,商场······当然是我的用途最大喽。”“嗯,有道理。”我点点头。负数说:“那也不一定呀,例如:气温到0度以下就要用到我而不是你。”正数不高兴了,说:“哼。人们都不喜欢你,都喜欢我,你看,亏损的钱都用负数表示,而盈利用正数表示,人们最讨厌你了。”“你说什么。我是很有用的,人们是离不开我的。”它们吵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
“你们别吵了。”这个当裁判的我说完后,他们安静了下来。我说:“经过我的仔细思考,决定今天赢的是正数和负数。”“你们两个都很有用,人们离开了谁都不行,没有正数就哪来的负数?没有负数也就没有正数,你们是紧密相连的,你们应该团结起来。”听了我的话后,他们感到惭愧,从此以后,他们在也不吵架了,一起为人类做奉献。
今天,我又学到了新的知识,我将继续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获得更多宝藏。
数学认识圆形活动反思篇十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分辨红、黄、绿三种颜色,知道颜色的名称。
2、教幼儿学习把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3、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讲述操作过程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红、黄、绿色的小房子(纸盒做的)各一个,幼儿每人一篮(3―6片)红、黄、绿色雪花片。
2、红、黄、绿色花一朵,红、黄、绿色蝴蝶卡片各一个。
活动过程:
1、蝴蝶找花(把相同颜色的物体放在一起)。
教师出示红、黄、绿色花卡片和红、黄、绿色蝴蝶卡片各一个,讲述小故事,“花园里住着三只美丽的蝴蝶,一只是红色的(舞动红蝴蝶),一只是黄色的(舞动黄蝴蝶),还有一只是绿色的(舞动绿蝴蝶)。它们天天在花园里唱歌、跳舞、做游戏,非常快乐。有一天,三只蝴蝶正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忽然‘哗啦拉’下起雨来,三只蝴蝶想在花姐姐的叶子下面避雨,花姐姐说:‘和我颜色一样的蝴蝶请进来吧!’谁愿意帮助三只蝴蝶找到相同颜色的花?”
2、游戏“蝴蝶找花”
三把椅子相隔一段距离摆开,椅背上分别贴红、黄、绿色花卡片。幼儿胸挂蝴蝶卡片,音乐起,幼儿扮蝴蝶飞舞,音乐停,蝴蝶(幼儿)找到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花处躲藏。
3、帮雪花片找家(学习按颜色分类)。
教师出示红、黄、绿色的小房子以及雪花片,让幼儿将雪花片放在三个小房子里。“小朋友们看看,这儿有三个小房子,它们是什么颜色的?”“这是雪花片宝宝的家,请小朋友把雪花片宝宝送回家吧。小朋友要动脑筋想一想,这些雪花片宝宝应该住在哪一个房子里。”
4、评价活动。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过程。
“这是什么颜色的房子?谁住在里面?这些雪花片宝宝为什么可以住在一起?”“今天小朋友帮雪花片宝宝找到了家,它们可高兴了,它们说:‘谢谢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