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需要的不仅仅是勤俭节约,更需要我们改变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写总结时要客观、具体地描述环保工作中的收获和困难。了解以下环保总结范文,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进行环保行动的总结。
敲门声活动反思篇一
活动背景: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为其理解的接受。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我想,作为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引导幼儿走向最近发展区。由此产生了中班数学——《摘果子》。摘果子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的内容,这一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复习巩固5、6、7这3个数,而且要引导幼儿逐步能够不受物体的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教师要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幼儿的思维有着直观、形象性的特点,而数却是抽象的概念,由于受幼儿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单一的图片加上老师的讲解等,往往不易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理解和掌握会比较困难。因此我们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制作了教学课件,优美的动画配以轻快的音乐,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官,使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积极的学习。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2、复习巩固5、6、7这3个数。
3、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电视机、幼儿操作材料、笔。
活动过程: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幼儿:想)那我们就一起去吧!(出示图一)
2、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柿子树上有几只柿子?
幼:梨树上有5只梨;苹果树上有6只苹果;柿子树上有7只柿子。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的感知数群。)
(二)给水果排队
幼:第一盆是梨。第二盆是苹果。第三盆是柿子。师:第一盆有几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见图三)
幼: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师:第二盆有几只苹果?六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见图四)
幼:第二盆有6只苹果,六只苹果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师:第三盆有几只柿子?七只柿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见图五)
幼:第三盆有7只柿子,七只柿子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么排呢?
幼:这三盆水果应该5只梨排在第一、6只苹果排在第二、7只柿子排在第三。(见图六)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根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幼儿说出来老师操作并在屏幕上出现相应的数字。)
(三)分水果
1、小猴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
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见图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兔?
幼:小猴把梨分给小兔吃,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见图八)
师:为什么把梨分给小兔呢?
幼:因为正好梨和正好小兔一样多,都是5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兔和小猴高兴得跳了起来。(见图九)
2、看!小猴来到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见图十)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猫?
幼:有6只小猫。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苹果分给小猫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见图十一)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猫?
幼:因为苹果正好和小猫一样多,都是6。
幼:有7只小狗。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柿子分给小狗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见图十四)
师:为什么把柿子分给小狗?
幼:因为柿子正好和小狗一样多,都是7。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小猴也高兴得跳起了舞。(见图十五)
(评析:这一部分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水果随幼儿的回答进行移动的形式与动物一一匹配,使幼儿在选择后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回答正确,小猴和小动物会随欢快的音乐跳舞。)
(四)分组练习:
1、小猴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些练习题,考考小朋友。
第一组:添、去点子。按照题目上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
第二组:按顺序填空格。按照题目中圆点多少的顺序在空格里印上相应的圆点。
第三组:连线。按题目中给的数字和动物一一对应起来。
小猴还说如果哪个小朋友全做对了,就邀请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
2、幼儿操作,教师及家长巡回指导。
(评析:这一部分继续应用电脑动画,依次展示以上题目的相应内容,让幼儿参与解题。这一部分可以使幼儿加深对7以内数的认识。)
(五)作业评价
(六)活动结束:
师:小猴的果园里还有很多的果树,果树上有很多的水果,我们一起去帮它摘下来好吗?幼:好。
师幼一边听音乐一边做摘水果状跳出教室。(放音乐)
活动评价:
《摘果子》这一活动运用了我们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这一课件以小猴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展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习,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多媒体系统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解决难点的有效途径且每一部分结构紧凑,使幼儿在动眼、动手、动脑与动口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记忆,发挥了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利用了直接进入主题的方式,幼儿对内容感兴趣,能够完全跟着老师的思维,积极回答问题,其中大部分孩子思维活跃,为小动物找出了很多摘果子的方法。最后的模仿小动物时,孩子们更是兴趣浓厚,把浅显易懂的故事内容用运作表示出来,更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加深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本次活动做到了有效性,师幼互动非常好。如果再让我上这次活动,我会更放手地让孩子们去理解看图,读故事,给孩子更大的空间。
小百科:摘果子是指在果树上摘果子,也是一首儿童歌曲。
敲门声活动反思篇二
活动目标:
1、识别图形,并学着按图形颜色,形状,大小的不同进行二、三维分类。
2、在观察,比较中训练思维的正确性。
活动准备:
1、图形卡片大的红色,兰色若干。
2、幼儿操作的小的图形卡片各色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图形,按颜色,形状不同进行初步的分类。
教师:
1、小朋友,看,黑板上有什么?他们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颜色和形状不一样)
2、看我的图纸上有什么?(红、蓝)表示什么意思?谁来分一分?
3、我这里还有一张图纸?表示什么意思?我把图形再摆在一起,请小朋友上来分一分。
小结:我们按图形的颜色和形状不同把卡片分了一下。
二、按二维进行分类
1、说一说,你手上拿着怎样的图形?
2、大家都认识自己的卡片了,下面游戏开始了,听我的.口令,我说:红色的圆形,谁的手上是拿这个卡片的,我们就是好朋友了,大家一起碰一下吧。
3、兰色的椭圆行
4、有3条边的红色图形……等
小结:我们刚才按图形的不同特征进行了分类。图形卡片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三、幼儿操作
教师:我想把好玩的游戏放在区角里,需要小朋友帮助整理图形卡片,请小朋友按找我手上的盒子里的要求去整理。
看,盒子里的图片,表示什么意思?
好,现在请小朋友2个人一组,一起去把盘子里的图形按盒子上卡片的要求分清楚。
四、教师和幼儿一起检验。
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大家分的对不对。教师检验2——3个,其他的盒子我们拿到教室里请大家一起来检验好了。
敲门声活动反思篇三
活动设计背景
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在纸上留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结果。因此,绘画便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遍地飘香的瓜果、金灿沉甸的稻谷、玉米……把秋天装扮得多么丰盈和美丽,更让辛勤耕耘了一年的农民叔叔、阿姨们乐开怀、喜欢欣。在这硕果累累的美丽秋天里,引领孩子们去感知秋天的美丽和富饶,去如同身受地感受、体会农村小朋友家丰收的无比喜悦心情,激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去表现这美好的景象非常的有意义。不仅让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得到了满足,而且能很好激发孩子们心中对美好生活和事物的向往和热爱情感。为此,我们中班组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品,选择秋天丰收果实里的典型性硕果——南瓜为表现内容,以激发幼儿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情感,在愉悦、积极的感知、体验后能拿起画笔大胆、自信的表现出丰收的各种南瓜形态及其表达出丰收的快乐情景为目的设计了这一绘画活动。将以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形式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引领孩子们快乐、主动地体验和学习。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椭圆形和弧线表现出南瓜的主要特征。
2、尝试用线条添加出南瓜的五官和四肢,将南瓜拟人化成“快乐的南瓜娃娃”。
3、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到丰收的喜悦,能用椭圆形和弧线条表现出南瓜的'主要特征。”
难点:尝试用线条表现出不同姿态的“快乐南瓜娃娃
活动准备
1、用椭圆形和弧线组合画出的圆形南瓜形图一张(不图色)
2、圆形南瓜绘画步骤图一套。
3、不同可爱表情和姿态的南瓜娃娃图。
4、形象可爱、表情愉悦的女孩人物卡片(“丫丫”)、《丰收舞曲》、画纸、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并操纵可爱的女孩人物卡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活动的欲望:“小朋友们好!我是农村的小朋友,名字叫丫丫。在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我们农村小朋友家里每天都要丰收许多的瓜果和粮食,今天我家又要大丰收了,我真开心啊,谁想知道我家今天丰收的是什么吗?是什么样的吗?”“想知道就帮我一起去丰收吧”,带幼儿来到布置好的“瓜园”。
(二)师生互动部分
1、以“丫丫”口吻引导幼儿感受丰收的氛围。(体验丰收的喜悦和快乐,诱发美好的情感)
(1)“我家今天丰收的是什么啊?哇,丰收这么多的南瓜,可以用来做好多好吃的南瓜食品我们大家一起吃了,我好开心啊!你们呢?”
(2)指大屏幕上:“瞧,农民叔叔阿姨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笑的那么开心?我们同他们一起来跳丰收舞表达表达丰收的快乐心情吧”。(带领幼儿围着南瓜随《丰收舞曲》的旋律开心地舞动身体)
2、引导幼儿感知获取南瓜的有关信息。(了解、认识南瓜的外形特征,为绘画南瓜作铺垫)。
(1)以“丫丫”的角色引导幼儿:“摸一摸、看一看、抱一抱、闻一闻,你发现了南瓜的什么秘密?”(让幼儿自由感知南瓜的特征)
(2)引导性提问:“南瓜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身体上有些什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头上有什么?(帮助幼儿梳理清对南瓜外形特征的认识)
3、学习画南瓜的方法(引领幼儿在积极主动的过程中掌握画南瓜的基本方法,为幼儿能富有个性地表现南瓜的外型特征和姿态奠定基础)
(1)出示用椭圆形和弧线组合画成的圆形南瓜图,以“丫丫”的角色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我给什么形状的南瓜画的像?是由几个什么图形和几条什么线条组成的?这个图形象什么?这些线条是什么线?表现的是南瓜的什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组成圆形南瓜图的基本元素,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猜猜我是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才会把南瓜画得这么形象?”(训练幼儿的分析能力)
(2)用有趣、形象的儿歌引领幼儿学习画南瓜的方法。(通过熟练的演示和利用有趣、形象的儿歌帮助幼儿清楚了解、记忆画南瓜的方法和步骤)
“丫丫是这样画圆形状的南瓜的”,边念儿歌边演示画南瓜的基本步骤:“小丫丫画南瓜,先画一个鸡蛋蛋,再加两半鸡蛋蛋,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哎呀呀!南瓜不够大,再来加两半,左弧线画一半,右弧线画一半。哈哈!大南瓜画好了,添个瓜柄拎回家”。
(3)给圆形南瓜绘画步骤图正确排序。(引领幼儿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加深对圆形南瓜绘画步骤的掌握)
出示顺序打乱的画圆形南瓜步骤图,让幼儿根据“丫丫”念出的儿歌找出相应的步骤图依次排列,然后并边念儿歌边用右手食指进行空画练习。
(4)引导幼儿在探讨的过程中学习椭圆形南瓜的画法。(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将已学到的知识迁移和变通)
以“丫丫”的角色引领:“小朋友们,我好想也给椭圆形的南瓜也画张漂亮的像,可是我不知道应该怎样画,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愿意来当我的小老师教教我呀?”
鼓励幼儿大胆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画椭圆形南瓜的方法,然后,老师以“丫丫”的角色引领大家讨论:“画的象吗?”若画得形象,方法得当,便引领大家学习他的方法,若方法不恰当,画不形象,便加以引导:“画得怎样?哪里不象,应该怎样画?”
4、幼儿在画纸上画南瓜。
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孩子们学习合理布局画面,鼓励大胆、自信地下笔,重点激发那些怕下笔的孩子的自信心,并给予适宜的帮助,让他们完成作品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而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5、尝试用线条添画五官和四肢,将南瓜画像变成“可爱的南瓜娃娃”。(给予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现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分别请幼儿做出不同的快乐表情和摆出各种姿势,引导大家观察、讨论:“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恰当?怎样画?”
幼儿在自己的南瓜图上添画自己喜欢的五官和姿态,并为那些绘画表现能力不足的孩子提供不同表情和姿态的南瓜娃娃画像给予他们启发和指引。重点鼓励孩子们自己创造性地表现,不要与别人的相同。
6、“给南瓜娃娃”穿漂亮衣服。(练习渐变色的搭配和涂色方法)
提问:南瓜有那些颜色?用什么涂色的方法能会把南瓜娃娃打扮得更美?可用那些颜色渐变来给南瓜涂色?”
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渐变颜色搭配装扮自己画的南瓜娃娃。
7、同“南瓜娃娃”一起开“丰收舞会”。(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随着欢快的《丰收舞曲》旋律快乐地向大家展示并有节奏舞动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执教教师不仅创遍了直观、有趣的儿歌来帮助孩子们记忆作画步骤,而且还绘制了步骤图引导孩子们通过听儿歌排列步骤图的方式来进一步巩固、记忆画南瓜的方法。注重引导孩子们在探索、发现、练习的过程中去主动学习。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可减少念儿歌反复画和空手练习画的次数。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应再富有感召力些,课堂气愤会更好。决定在此基础上全面优化目标、方法、策略与过程后再开展一次较为优质、有效的活动。就这样,全体教师吸纳了前三次活动中的优点完善了方案后又开展了第四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将丰收的氛围和喜悦的渲染了出来,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敲门声活动反思篇四
1、正确感知、认识4以内的数量,知道它能表示相应物体的数量,巩固对4以内数字的认识。
2、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乐于参加数学活动。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1、教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2、学具:分组材料:第1组是印有数字的作业纸,第2组是画有水果的图片,第3是组数字纸卡、水果印泥。
人手一份1—4数字卡,苹果图片4张。
3、环境布置:幼儿坐在地毯上成半圆形,每人面前放一个小盘子(盘子内放1—5数字卡、苹果图片)。
重点:是认识数字4,感知4的数量;难点:是正确感知4以内的数量。
好,现在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出发吧!
2、复习数字2、3及其数量师:请小朋友们数一数图片里有多少个苹果呀?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请小朋友从盘内取出相应的数字。
3、认识数字4,感知4的数量出示桔子图景,请幼儿目测桔子数量,认识数字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像什么。
师:4除了可以表示4个桔子,还可以表示什么呢?现在小朋友们就和周围的同伴相互讨论、交流一下,然后让小朋友们讲一讲。
4、游戏"看数取苹果"师:出示数字请幼儿看数取相应的苹果,边拿边说:1、2、3……个苹果和数字做朋友,并引导幼儿反复练习。
5、分组操作活动告诉幼儿水果宝宝还想和小朋友做游戏,向幼儿介绍分组游戏内容及规则。
师:现在老师分下组,第1组的小朋友看数字画自己喜爱的水果;第2组看水果贴数字;第3组看数字印水果印泥。大家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待会老师要让小朋友们边操作边讲述。
6、作品展示,互相交流,师生互评。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幼儿为水果宝宝们唱歌、跳舞,随音乐出活动室。
敲门声活动反思篇五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单个基本的图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如何帮助幼儿利用这些图形组合成一些神奇的图案,让幼儿能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这是值得我们幼儿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根据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思维特征,本次活动将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联系生活中观察的物体,启发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创作能力,感受图形组合创新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道图形是能变化的。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图形组合创新的乐趣。
3、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若干个。
2、固体胶,美术纸、勾线笔、小篮子。
3、不同图形组合成的图案(花、小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神秘的魔术袋,小朋友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幼:想!)
2、出示魔术袋:神秘袋子东西多,请你伸手摸一摸,看看摸到了什么?(请一个幼儿上台摸出各种基本的图形,其他幼儿回答。)
3、师小结:哇,原来魔术袋里面装了我们熟悉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和半圆形宝宝。
4、师:今天我们要和这些图形宝宝一起变魔术,看看谁是最会变的魔术师。
二、引导幼儿发现图形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1、师:“这些图形宝宝个个都会变魔术呢!你们想看看吗?”(分发各种图形给每个幼儿)
2、出示正方形宝宝,引导幼儿发散思维,让它变成其他图形。
师:“我是一个正方形,可是我可以变成长方形,不信你们看!”(边说边做)“如果我想变成三角形,小朋友你有办法吗?”,“我能变成小正方形吗?怎么变?”(请幼儿动手试试看)
3、出示圆形宝宝:“我是圆形,我可以变成什么图形呢?”
4、师:中班小朋友真会变,办法真多!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图形宝宝变的魔术作品,你们想看看吗?(幼:想!)
三、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对图形进行组合:
1、师:“这些图形宝宝都很可爱,而且它们都是相亲相爱的好朋友,它们可喜欢在一起玩《手拉手》的游戏了,瞧,《手拉手》游戏开始啦!”
(1)师出示组合图案:花,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朵花漂亮吗?它是由几个什么图形变成的?(幼儿观察后回答)
(2)师出示组合图案:小猪,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只小猪可爱吗?它是由几个什么图形变成的?(幼儿观察后回答)
2、师:“你们也想和图形宝宝变魔术吧!在变魔术之前,老师要告诉小朋友们游戏规则。”
(1)一人一张美术纸、固体胶、勾线笔。先想好你要变的图案,在篮子里找出你们需要的图形宝宝,把它们试拼在纸张上。等找到想要摆放的`位置后,再把图形固定在纸张上。图形拼摆完成后,可以利用水彩笔添画上简单的线条,让图形宝宝更加好看。
(2)在美术纸的后面写上号数,并保持画面干净。
(3)组合的图案与老师示范图不一样,可以是我们生活中观察到的物体。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师幼共同欣赏与经验分享。
1、展示幼儿作品进行欣赏。
(1)请幼儿上台给大家介绍自己的魔术作品是什么,由哪些图形变成的。
(2)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呢?
2、师小结:哇,我们中班的小朋友们都很厉害,都是小魔术师,变出这么多神奇的作品,来给我们自己棒一棒!
五、活动延伸。
师:用图形宝宝可以变出神奇又漂亮的图案,那小树叶可以变出更多漂亮的图案吗?小朋友们周末和爸爸妈妈去收集很多不同大小的树叶来变一变吧!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敲门声活动反思篇六
活动设计背景
孩子们到户外去观察,并捡拾了许多树叶,他们对树叶的兴趣很浓。由此,生成了这样一个由孩子们扮演小树叶。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点数8以内的数。感受音乐中树叶飘零的情景。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树叶》,感受音乐中树叶飘零的`情景。
教学难点:能点数8以内的数并能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歌曲《树叶》
2.绳子,见到,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手指操活跃课前气氛,谈话导入内容。
二.基础部分:
1.学唱歌曲《树叶》。
2.幼儿操作手工《树叶拼画》,沿着轮廓线撕下一片树叶卡,将一根绳子的2头粘在树叶卡背后,制成树叶挂饰。
3.幼儿带上树叶挂饰,装扮成“小树叶”教师播放歌曲《树叶》,“小树叶”欣赏歌曲,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4.教师再一次播放歌曲,教师和幼儿一起轻声哼唱,边唱边打节奏。
师:秋天来了,树叶纷纷落下来,许多树叶碰到一起,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呢?(每片“小树叶”找一个伴,对小伙伴说一句话或者两片“小树叶”一起做件事。
5.游戏:《许多树叶在一起》
(1)播放歌曲《树叶》,教师将“树叶”四散在场地上,让幼儿边唱歌边自由做出树叶飘落的动作。
(2)歌曲结束时,教师说:“几片树叶在一起(8以内的数字),幼儿就几个人围在一起,待幼儿都站定后,教师挑选幼儿轮流进行点数,说一说这一圈有几片”树叶“围在一起,围得对不对。
三.结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气氛很活跃,但是没有掌握好全部幼儿的认知能力,导致有些小孩能理解本节课内容,有些小孩没能更好的掌握8以内的点数,游戏过于单一,应增加点难度,例如:教师可以敲击鼓,敲几下就代表几片树叶在一起,也可以请其他幼儿来发令,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敲门声活动反思篇七
1、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和掌握6与相邻两数的关系和排列顺序。
2、使幼儿正确书写数字5和6。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准备小组用的练习单若干张,1~7数字卡片若干。
1、人手一套1~7的数字卡片,复习5的相邻数。
(1)请幼儿找出5的相邻数,并按顺序排成一行。
(2)问幼儿为什么找3和4做5的好朋友?要求幼儿能清楚说3个数之间的关系。
(3)共同小结:每个数都有两个朋友,一个在它前面,一个在它后面,前面的朋友比它少1,后面的朋友比它多1。
2、请幼儿按照以上方法找出6的相邻数。问幼儿:你找谁做6的好朋友?为什么?
3、分三组操作练习。
(1)改成相邻数。提供6以内数的练习纸若干张,要求幼儿根据相邻数多1和少1的关系进行改错:中间一排不动,其他排用去掉或添画的方法改成相邻数。
(2)印章。提供画有一排物体的练习纸,让幼儿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印出它的相邻两数。
(3)填数字。提供带有空格的数字练习纸,让幼儿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在空格内填上相应的数字。
4、教幼儿书写数字6:从上线偏右一点起,向左下方画一个弧形,碰左线、底线,绕圈向上,画成一个小圆,小圆上面超中线一点。提醒幼儿注意坐姿、握笔姿势,保持页面整洁。
课后反思:本节课使幼儿学会正确书写数字5和6。理解和掌握6与相邻两数的关系和排列顺序。学过了前面的1,2,3,4,幼儿掌握5和6的书写比较容易,许多幼儿都开始喜欢数学这一学科。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活动的设计思路来源最近我们学的《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忙着写着信,树妈妈告诉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每个幼儿都分到6只小动物,小动物各不相同,有的是6只小狗、有的是6只小猫、还有的是6只犀牛、6只大象、6只狮子等。每个幼儿还一张画有两座房子的图。形象可爱的教具,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6”,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教师并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敲门声活动反思篇八
一、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6以内的数量。
2、复习巩固4、5、6这3个数。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喜羊羊摘水果
1、喜羊羊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喜羊羊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那我们就一起去吧!
2、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个梨?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桃子树上有几个桃子?
(梨树上有5个梨;苹果树上有4个苹果;桃子子树上有6个桃子)(评析: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的感知数群。)
(二)给水果排队
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喜羊羊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篮子水果。
师:第一篮是什么水果?第二篮是什么水果?第三篮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篮是苹果。第二篮是梨。第三篮是桃子。
师:第一篮有几个苹果?四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一篮有四个苹果,四个苹果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师:第二篮有几个梨?五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二篮有五个梨,五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第三篮有几个桃子?六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三篮有六个桃子,六个桃子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三)分水果
1、喜羊羊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
看!喜羊羊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兔?
幼:有5只小兔。
幼:因为正好梨和正好小兔一样多,都是5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兔和喜羊羊高兴得跳起了舞。
2、看!小猴来到小灰灰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灰灰吃。小朋友看看有几个小灰灰?
幼:有4个小灰灰。
师:喜羊羊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灰灰,才是正好每个小灰灰分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幼:因为苹果正好和小灰灰一样多,都是4。
师: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灰灰和喜羊羊高兴得跳起了舞。
3、瞧!喜羊羊又来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有几只小狗?
幼:有6只小狗。
师:喜羊羊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幼:因为桃子正好和小狗一样多,都是6。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喜羊羊也高兴得跳起了舞。
(评析:这一部分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水果随幼儿的回答进行移动的形式与动物一一匹配,使幼儿在选择后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回答正确,小猴和小动物会随欢快的音乐跳舞。)
(四)分组练习:
喜羊羊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道练习题,考考小朋友,喜羊羊还说如果小朋友们做对了,就邀请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连线。按题目中给的数字和动物一一对应起来。
(五)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太棒了,不仅帮喜羊羊把水果分给了它的好朋友,还做对了它出的难题,喜羊羊特别高兴,它的果园里还有很多的果树,果树上有很多的水果,我们一起去帮它摘下来好吗?幼:好。
师幼一边听音乐一边做摘水果状跳出教室。(放音乐)
活动反思:
《摘果子》这一活动以小猴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展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习,在活动中运用了我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操作贴画辅助教学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在展开过程中,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根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本节活动也可结合按数取物,按物取数的知识点,让幼儿运用智慧盒进行动手操作,也能取得更佳效果。
在本次活动中采用的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如在小猴给朋友们送水果环节,教师利用谈话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达到数物匹配。)、观察法、对比法、操作法、比较法(如教师让幼儿给水果排队环节,通过幼儿亲手操作感知5、6、7这三个数的实际意义,了解他们的多少关系和排列顺序,为后面的分水果做准备。)等。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幼儿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轻松自如,饶有兴趣的学习,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经过这一活动的展开,我发现多媒体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处理难点的有效途径,再加之动手操作的配合使个活动节奏紧凑但不单一死板,使幼儿在动眼、入手、动脑与动口的进程中掌握知识,稳固记忆,发扬了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位置。
敲门声活动反思篇九
活动目标
1、体验图形变化带来的乐趣。
2、巩固对图形特征的认识,感知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间的关系。
3、学习用折叠、分割、拼合的方法,知道正方形可以分割成长方形或三角形,长方形可以分割成正方形、三角形或长方形,大小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又能拼出正方形和长方形。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相同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若干,剪刀人手一把。
活动过程
一、导入:巩固对图形的认识,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图形宝宝,请小朋友一起说出它们的名字。”
师:“这些图形宝宝被施了魔法,它们各自变成了两个大小相同的图形宝宝。小朋友,请你想一想正方形如果变成两个大小相同的图形宝宝,会变成什么呢?”
幼儿自由回答。
二、操作探索
1、正方形可以分成两个相同大小的长方形或两个相同大小的三角形。
师:“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试一试,将正方形折叠后用剪刀剪开看一看能变成两个大小相同的什么图形?”
(要求:剪刀使用的方法;必须是两个相同大小的图形;先对折再沿折痕剪。)
师:“现在,谁想说一说,你把正方形变成了两个大小相同的什么图形?”
师:“现在请小朋友将你变出的两个大小相同的图形,让他们被剪开的那条边合在一起,看看是不是正方形。注意边与边要完全拼在一起。”
(幼儿向前展示自己的操作,并贴在黑板上。)
2、长方形可以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师:“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试一试,将长方形折叠后用剪刀剪开看
一看能变成两个大小相同的什么图形?”
师:“现在,谁想说一说,你把正方形变成了两个大小相同的什么图形?”
师:“现在请小朋友将你变出的两个大小相同的图形,让他们被剪开的'那条边合在一起,看看是不是长方形。注意边与边要完全拼在一起。”
(幼儿向前展示自己的操作,并贴在黑板上。)
小结:正方形可以拆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或三角形,两个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或长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长方形可以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三、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一个三角形宝宝要把它变成两个相同大小的图形宝宝,你觉得能变成什么图形呢?”
(幼儿自由回答)
师:“那两个相同大小的三角形宝宝在一起又会组成什么新的图形宝宝?”
(幼儿自由回答)
师:“在我们的益智区,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宝宝,区域活动的时候小朋友可以自己试一下,看看两个相同大小的三角形都能拼出哪些图形宝宝。”
活动反思:
操作活动后鼓励幼儿交流。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正是显示思维差异性的时候,教师作为一名观察者和指导者一定要了解幼儿的操作特点和思维特点,在操作活动后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方法和经验的交流。孩子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学到别人的经验,这对每一名幼儿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而且教师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的思考,他们会努力展现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分享。
敲门声活动反思篇十
一、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6以内的数量。
2、复习巩固4、5、6这3个数。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喜羊羊摘水果
1、喜羊羊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喜羊羊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那我们就一起去吧!
2、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个梨?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桃子树上有几个桃子?
(梨树上有5个梨;苹果树上有4个苹果;桃子子树上有6个桃子)(评析: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的感知数群。)
(二)给水果排队
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喜羊羊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篮子水果。
师:第一篮是什么水果?第二篮是什么水果?第三篮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篮是苹果。第二篮是梨。第三篮是桃子。
师:第一篮有几个苹果?四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一篮有四个苹果,四个苹果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师:第二篮有几个梨?五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二篮有五个梨,五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第三篮有几个桃子?六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三篮有六个桃子,六个桃子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三)分水果
1、喜羊羊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
看!喜羊羊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兔?
幼:有5只小兔。
幼:因为正好梨和正好小兔一样多,都是5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兔和喜羊羊高兴得跳起了舞。
2、看!小猴来到小灰灰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灰灰吃。小朋友看看有几个小灰灰?
幼:有4个小灰灰。
师:喜羊羊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灰灰,才是正好每个小灰灰分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幼:因为苹果正好和小灰灰一样多,都是4。
师: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灰灰和喜羊羊高兴得跳起了舞。
3、瞧!喜羊羊又来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有几只小狗?
幼:有6只小狗。
师:喜羊羊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幼:因为桃子正好和小狗一样多,都是6。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喜羊羊也高兴得跳起了舞。
(评析:这一部分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水果随幼儿的回答进行移动的形式与动物一一匹配,使幼儿在选择后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回答正确,小猴和小动物会随欢快的音乐跳舞。)
(四)分组练习:
1、喜羊羊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道练习题,考考小朋友,喜羊羊还说如果小朋友们做对了,就邀请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连线。按题目中给的数字和动物一一对应起来。
(五)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太棒了,不仅帮喜羊羊把水果分给了它的好朋友,还做对了它出的难题,喜羊羊特别高兴,它的果园里还有很多的果树,果树上有很多的'水果,我们一起去帮它摘下来好吗?幼:好。
师幼一边听音乐一边做摘水果状跳出教室。(放音乐)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利用了直接进入主题的方式,幼儿对内容感兴趣,能够完全跟着老师的思维,积极回答问题,其中大部分孩子思维活跃,为小动物找出了很多摘果子的方法。最后的模仿小动物时,孩子们更是兴趣浓厚,把浅显易懂的故事内容用运作表示出来,更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加深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本次活动做到了有效性,师幼互动非常好。如果再让我上这次活动,我会更放手地让孩子们去理解看图,读故事,给孩子更大的空间。
敲门声活动反思篇十一
活动目标:
1、认识半圆形,能正确区分半圆形和其他图形。
2、感知半圆形的基本特征,初步体验半圆形和圆形之间的`关系。
3、对图形感兴趣,培养幼儿对图形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活动准备:
1、一个较大的圆,中间有切割线,能分成两个半圆;小丑图片。
2、大小不同的半圆若干,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半圆形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你们看看是什么啊?
2、你们看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啊?引导幼儿说出圆形名称。
3、看清楚哦,老师现在要变魔术了。
4、将圆形拆开成两个半圆形,提问:现在看老师把圆变成了什么形状,你认识吗?引导幼儿发现圆形变成了两个一样大小的半圆形。
5、引导幼儿大胆地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像半圆形。
二、找出半圆形
1、为了欢迎小朋友,老师还带来了一幅画,一起看看吧。
2、在老师的的道具中,哪些是半圆形的?数一数,一共找到了几个半圆形。
3、认识了半圆形,老师想请你们帮我整理玩具,老师有许多形状不一的玩具,请你帮他把半圆形的都找出来。
4、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三、摸摸半圆形
1、我们一起来摸摸半圆形,和他做好朋友吧。
2、引导幼儿触摸半圆形的边角,感知半圆形的特征。
3、猜一猜,如果把两个半圆形并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
4、游戏:制作缺少半圆形的道具,然后邀请小朋友来用半圆形给他们补上。
四、圆圆和半圆
1、观察讨论,为什么有的好朋友手中的半圆形拼起来会变成圆形,有的不能?
2、共同总结:两个大小一样的半圆形才能拼成圆形。
3、找一找:带着已有的半圆,从众多半圆中找到一样大小的半圆,并拼一拼看看能否成为圆形。
4、师幼共同验证,跟半圆宝宝再见,结束课程。
敲门声活动反思篇十二
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与比较能力,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
3、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形状有规律地排列。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教师及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操作
课件,复习按颜色排序。
指导语:我收到了图形王国发来的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看图,引导幼儿探索形状排序的规律。
指导语:在图片中除了有红、蓝颜色之外,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三角形、圆形等)
3、玩“我说你做”的游戏,启发幼儿自己操作。
4、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今天你们通过游戏,学会了按物体的形状有规律地给图形朋友排对,我们今天又学会了一种本领,我们要谢谢图形朋友们,跟图形朋友再见!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敲门声活动反思篇十三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序数。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不同的立体房子(有五间房子的平房,高五层,每层只有一个房间的高楼一座,高三层,每层有两间房子的高楼一座),小猴、小羊、小鸡、小猪、小兔的.图片各一张,门牌号码、数字卡片、动物指偶。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说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活动难点:理解门牌号102、202等的含义并能找对。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问:小朋友你们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
小动物们今天也要盖房子了,我们一起看看它们盖的房子吧。
二、学习5以内的序数。
(1)出示五间平房,请幼儿帮小动物们找新房。小猴、小羊、小鸡、小猪、小兔住在从左往右数1-----5的房间,依次是:第一间、第二间...,请小朋友送动物回家。
小动物觉得新房子生日很宽敞,可不能看到远的风景,于是小动物们商量了一下,又盖起了第二座房子。
(2)出示高五层、每层只有一个房间的高楼,请幼儿帮小动物们搬进第二座房子。小猴、小羊、小鸡、小猪、小兔从下往上数1-----5的楼层,依次是:第一层,第二层...请小朋友们送动物回家。
小动物觉得这栋楼房虽然很高,可是每一层就一家,没有邻居好寂寞,找好朋友一起玩,还要上上下下真不方便。于是小动物们又商量着要盖第三座房子,师:你们猜小动物们盖的第三座房子会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每层有两个或三个房间。)
出示门牌号码102,请幼儿尝试理解含义。教师小结:原来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三个数字表示第几间。
教师说出一个门牌号码,请幼儿找出房间。如:教师说出302,请幼儿来找出相应的房间。
三、幼儿尝试操作,按小动物身上的门牌号码帮他们住进新楼房。
四、延伸:
游戏:“送图形回家”请小朋友帮图形找房子。
活动反思:
这节中班数学活动是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的,通过提问引起幼儿的兴趣,出示立体的平房,让幼儿通过直观的看,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序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这些序数词。让幼儿从看到说更好的了解5以内的序数词。出示立体的楼房,教师引导幼儿将小动物送到相应的房子。再从说到做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序数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说出第一间、第二间等和第一层、第二层等。
不足之处是当出示高三层、每层有两个房间的楼房后,拿门牌号送小动物回家就有点难了,不是单一的数第一第二了。有一半以上的幼儿可以找对,有个别幼儿找不对,有的分不清楼层,有的分不清房间,总之是分不清,可能是不太理解101、102是什么意思。活动延伸让幼儿进一步巩固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学习5以内的序数。
敲门声活动反思篇十四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6以内的序数,根据门牌号码找到相应的房间。
2、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小动物搬新房的快乐。
3、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分别对横的、纵的两方面的序数已有了解。
材料准备:
1、ppt,(有五间房子的平房一座,高五层、每层只有一个房间的高楼一座,高三层、每层有两间房子的高楼一座);维尼、小猪、猫头鹰、小袋鼠、跳跳虎、小驴的图片各一张。
2、幼儿操作用楼房每人一份;身上写有门牌号码的小动物若干。
重点难点:
根据门牌号码找到相应的房间。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啊?原来维尼昨天去城里玩了,他见到了很多他们村庄里没有的好东西。现在正要回家和他的好朋友们说说呢。
晚上,维尼把他的好朋友们一起叫过来,大家坐在一起同维尼说着他到城里看见的东西。维尼要告诉大家:“昨天我去城里玩了,发现那里的人们都住的都是住在楼房里面,又宽敞又明亮,可漂亮了,真羡慕呀。
小猪给大家出了个主意:要不,我们也来盖楼房吧!”“好呀,好呀!”小动物们都欢呼起来。
2、巩固经验
师:小动物们说干就干,他们决定把房子造在村庄里最好的地方。不多久就盖出了一座只有一层的平房。小猪它见了这么漂亮的新房子可开心啦,他说:我要第一个搬进这个新房。
提问:
(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栋新房一共有几间房间?
(2)小猪住在第几间?
(3)你是怎么数的?
师:看见小猪搬进了这个新房,其他的小动物也都准备着搬进新房子呢。
提问:……住第几间?
(此处要巩固的经验是:从左往右数房间,依次是:第一间,第二间------以巩固幼儿在横的方面的序数经验)
小结:嗯,我们的小朋友很聪明,我们数房间就要从左往右数。你们都数对啦。小猪觉得这新造的房子虽然很宽敞,可是看不到远处的风景,这可怎么办呢,于是小动们又聚在一起商量,要再盖一坐楼房。
师:看,他们的第二幢楼房盖好啦。
你们看看这是一幢怎样的楼房?
小结:这次,他们盖的是一幢高楼,每层都有一个房间。猫头鹰看见这么高的楼说到:这么高的楼。我最喜欢了,我要第一个搬进去。
提问:
(1)这幢楼一共有几层?
(2)小猫头鹰住在第几层?
(3)你是怎么数的?
练习:比一比
师:我们现在要比赛,老师说小动物,你们说他第几层。看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此处要巩固的经验是:从下往上来数楼层,依次是:第一层,第二层-----以巩固幼
儿在纵的方面序数的经验)
3、幼儿讨论
师:猫头鹰住进了这么高的楼很开心,但是发现这栋楼房的虽然很高,可是每一层就一家,找好朋友一起玩还要上上下下,真不方便。于是小动物们又开始商量着要盖第三座房子。
(1)你们猜猜小动物们盖的第三座房子会是怎样的?
(引导幼儿说出每层有两个或三个房间)
(1)若住错了,这样讨论:跳跳虎住得对不对,为什么?
(2)若住对了,这样讨论:你为什么请跳跳虎住这里?
教师小结:原来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三个数字表示第几间。
(3)说出一个门牌号码请幼儿来找出房间:
教师说出202,请幼儿来找出相应的房间
他找得对不对,为什么?
——教师在此处可重新小结: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二个数字表示第几个房间。找房间时我们先找到第几层,然后再找到第几个房间。
4、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尝试操作。
(看到跳跳虎住进了新楼房,大家也迫不及待的都想快快住进新楼房。——请按小动物身上的门牌号码帮他们住进新楼房。
提醒幼儿操作步骤:
(1)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二个数字表示第几个房间。
(2)先找到楼层,再来找房间。
(3)按小动物身上的门牌号码来找房间,每个房间都只住一只小动物。
5、教师讲评。
师:你们都帮他们搬好家啦吗,那老师也来给他们搬搬家,首先我们来看维尼的门牌号。
住对的:
(1)你的小猪身上的门牌号码是多少?
(2)应该住那个房间?
(3)你怎样找到这个房间?
住错的:
(1)小猪住得对不对?为什么?
(2)201在哪里?
(3)请帮小猪住到201。
提问:这栋楼有几层?每一层有几间房间?
6、体验帮助小动物的快乐。
师:我们的小朋友真棒,小动物们都搬进了新楼房,很开心,他们举办了一个盛大的庆祝会,邀请你们一起去,你们想不想去啊,那我们回教室和他们一起庆祝吧。(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大家一起起舞欢庆乔迁之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此活动环节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让幼儿为小动物搬家,巩固横向(从左到右)点数楼房的方法。第二部分设置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为房子设置门牌号、贴门牌号。引导幼儿在设置门牌号的过程中慢慢探索认知门牌号上各数字的意义和功用。第三部分小猪提出房子的弱点,幼儿重新造新房,让幼儿为小动物二次搬家,巩固纵向(从下到上)点数楼房的方法。幼儿讨论环节,我用猫头鹰提出房子的弱点来推进故事的进一步发展,让幼儿讨论小动物下一幢高楼的样子,引出第三幢楼房。让幼儿自己来找门牌、贴门牌,以此巩固幼儿认知门牌号的实际意义。幼儿尝试操作环节旨在让幼儿根据已学的知识,用门牌号找到相应的房间。教师讲评环节除了教师进行个别的点评以外,还利用了公共资源进行了集体点评。我以让幼儿去小动物家做客庆祝乔迁之喜来结束整个活动。
小百科:动物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
敲门声活动反思篇十五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幼儿在记录单上记录相应图形的数量,活动的难点是通过记录结果比较图形的数量。
活动一开始,教师以游戏的口气把幼儿带到了图形王国:“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图形?(教师出示一个大圆形)圆形宝宝带来了许多的朋友,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呢?”(教师一一出示已经学过的几何图形)。幼儿在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圆形和椭圆形时容易混淆。幼儿对于椭圆形比较陌生,教师进行了重点讲述。幼儿在区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后,活动进入了第二个环节--欣赏教师的拼画,找出图形。这一个环节并不难,在幼儿找图形中,教师让幼儿注意看树的树干是用什么形状的,这为第三个教学环节埋下伏笔(幼儿们也要拼各种各样的树,在拼树时先要把树干拼好,再拼树枝和树叶)。有了第二个环节作铺垫,孩子们进入了第三个操作活动--选图拼画。这个环节,教师为幼儿准备了许多各种形状的图形。在幼儿操作前,教师交代了操作时的注意点:第一:提醒幼儿在贴图形时,不要把图形叠起来;第二:先贴树干,再贴树枝和树叶;第三:要求幼儿拼一棵树或者二棵树就可以了。由于教师交代非常清楚,在这个操作活动环节中,幼儿积极性非常高,操作效果也非常好,一会儿功夫,孩子们就把各种几何图形贴成了各种形态、漂亮的树。第四个教学环节--记录表达(数一数自己的图形拼画里每种图形各有几个,然后用相应的标记(短线、圆点)在记录单上记录各种图形的数量)。在教师的预设中这一环节是作为教学的难点,可孩子们对于数图形再记录完成地也非常胜利。一会儿工夫,就有很多孩子完成了。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在初步检查幼儿的记录情况下,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kt板上。整个活动在幼儿的欢庆和成功中结束。
针对这次教学活动,感想也很多。第一,计算教学比较枯燥,幼儿学习起来也比较抽象,不容易掌握。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采取游戏法、情境法、操作法来组织教学活动,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的。第二,教师自身的精神状态和语言也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第三,在这次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同伴资源,让幼儿互相检查、交流同伴的记录结果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