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胜利读书笔记篇一
星期六的上午,黛西把自己的三个孩子叫醒,对他们说:“今天是休息日,我要给你布置些作业!”大女儿菲丽问:“妈妈,我的作业是什么?”黛西说:“菲丽,你要去采一些花回来,苏贝,你是二姐,你去山上种一棵小树。”黛西说完,扭过头对小儿子说:“而你,德文,你去给小花浇水,并且看完《天蓝色的彼岸》这本书。”黛西说完,就出门了。
小德文的姐姐们已经起床去完成母亲交待的任务了,而小德文还在床上呼呼大睡呢!这一觉可真长,从太阳刚露脸,睡到太阳当空照。终于,小德文起床了,他穿好衣服,坐在桌子前吃过午餐。过了一会,菲丽回来了,她买了一个花瓶,在她的身后是二姐苏贝。苏贝见小德文刚刚起床,生气地说:“我的小弟弟,你知不知道你浪费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小德文心不在焉地说:“没关系,时间还早!”苏贝气得说不出话来。
吃完饭,小德文又在卧室玩起游戏来,菲丽见了,语重心长地劝他:“弟弟,我劝你赶快去完成母亲的任务吧!离母亲下班只有3个小时了!”小德文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菲丽叹了口气,走了。
晚上黛西回来了,她微笑地问:“我的小宝贝们,你们都完成任务了吗?”“完成了!”只有小德文沉默不语。黛西叹了口气,拉起小德文的手说:“无论我怎么解释,你都不会明白你失去了什么。来吧孩子,让我带你去看看,别人在今天都干了什么,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于是,他们走上了山坡,上面有一棵新栽的小树正随风摇摆,黛西指着小树对小德文说:“看到了吗孩子,这是你姐姐苏贝今天栽的小树,早上这里还是光秃秃的呢!”
接着,他们走进一栋房子,黛西说:“早上这里还只建了一半,下午就成形了,这是工人大叔们干的!”
最后,他们进了一家面包厂,黛西说:“早上还只是面粉,现在已经有香喷喷的面包送往各个超市了,这是面包师傅干的。”
黛西说着蹲了下来,语重心长地对小德文说:“可你,孩子,你失去了获得知识的机会啊!”小德文低下头,红着脸说:“我知道了妈妈,那我该怎么补回呢?”“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但知错就改还能赶上,去吧孩子!趁夕阳还没落下。”
小德文听完,跑开了。黛西看到小德文的背影,欣慰地笑了:“还好,这失去的一天还不算糟,至少在失去的同时也在收获。”
作者:谢亦航
失去的胜利读书笔记篇二
这种荒谬的朝令夕改,是徒然的浪费精力。照理说,最伤脑筋的应该就是我们的集团军群总司令,龙德施泰特上将。他这个人也是很缺乏耐性的。在这个时候,许多文件简直像洪水一样冲入了我们的司令部。幸亏德国陆军中有一条非常合理的不成文规定,那就是指挥官应该不亲自过问细务,所以龙德施泰特可以不受到烦扰,每天上午还能够在莱茵河岸上长时间散步。我自己也得有一点运动,于是便常常去陪他。在这种寒冷的冬天,莱茵河中的水都早已结冰了,龙德施泰特还只穿了一件薄薄的雨衣。当我向他抗议说他可能会受风寒时,他却告诉我在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穿过大衣,而且既然已经到了他这样的年纪,也就决心不想再去买一件了!的.确如此,这位老绅士始终还维持着他在军校学员时所养成的斯巴达精神。龙德施泰特还有另外一个习惯,也使我回忆起自己在军校学员时代的生活。当在办公室里等候部下的口头报告时(我自己与其他的幕僚人员每天都要向他作这样的报告),他总是用一本侦探小说来消磨他的时间。和许多其他的名人一样,他很喜欢用这一类的小说来消遣,但是他觉得看这种低级趣味的东西有点难为情,所以总是把小说放在抽屉中看,一见有人进来就迅速把抽屉关上。这正是我们在军校学员时代用的老办法,当我们自修时就经常这么偷看小说以对付教官。”
这一段提到另一个著名将领龙德施泰特,他是德军中资格最老的元帅,曼施坦因原本是他的参谋长。有意思的是,对这个人能力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龙德施泰特仅次于三大名将,而有人则认为其能力被高估太多。正是这位后来的b集团军群总司令在古德里安离敦克尔克近在咫尺时向希特勒提议命令装甲部队停止前进,从而放走了30万英法联军。
失去的胜利读书笔记篇三
关于波兰军队的战略部署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它的基本思想是要守住所有一切的东西,并绝不主动放弃任何的东西。这样的策略通常会使较弱的一方一败涂地。几年之后,希特勒自己也重蹈覆辙。这也证明了他没有好好地吸取波兰战役带给人们的教训。
。。。。。。
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于库特齐巴(gen.kutrzeba)将军所指出的战略要区,是应该主动放弃呢,还是任由德军完成从东普鲁士、西里西亚和斯洛伐克所作的合围、让波兰军队和这些‘战略要区’共存亡呢?这也是从1943年到1944年每当希特勒要求我坚守顿涅兹(donetz)盆地、第聂伯河(dnieper)一线或其它俄国地区时我一再向他提出的问题。
照我看来,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其关键在于,波兰陆军有没有能力不惜一切代价拖下去,直到西方国家发动进攻,从而迫使德军将其主力从波兰境内撤回。虽然从表面上看,工业地区的丧失将使波兰失去长期战斗的能力,但只要战斗兵力还在,则总有赢回它们的希望。所以无论如何,波兰陆军决不能让自己在维斯瓦河的西面或两岸上遭到敌人的包围。”
失去的胜利读书笔记篇四
读了《失去的一天》这篇课文,我为佩佳游手好闲,浪费一天的美好时光感到可惜。其实有时我也像佩佳一样,荒废时光。
清晨,妈妈告诉佩佳,今天要种一棵树,读一本书。佩佳想还早呢,又睡了一会儿,起床后又玩玩这,玩玩那。直到妈妈回来看,佩佳一件事也没有做。妈妈带佩佳来看农民伯伯以及蛋糕师一天都干了什么。佩佳知道错了,妈妈告诉他你失去的一天别人却能干许多事情。
我也经历过许多这样的事情。有一次星期天妈妈对我说:“我去上班,你在家把作业做完。”我想反正还早呢,再玩一会儿也没事,直到妈妈下班,我还没做完作业,于是妈妈带我来到家里的厨房。妈妈告诉我:“孩子,你看早晨还是一袋面粉,下午已经成了香喷喷的馒头了,这是奶奶的功劳;你看那玉米,上午还长在秸秆上,下午已经成了金黄的煮玉米了,这是爷爷的功劳”。我无比羞愧!
是啊,我浪费了一天,别人却在这一天中做了很多事。浪费一天问题不大,但养成了这样拖拉的习惯,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读了这篇课文以后,我就下定决心,要认真对待每分每秒,不浪费每分每秒。
失去的胜利读书笔记篇五
今天,我读了《失去的一天》这篇文章,深受启发。
文章讲:双休日,妈妈给九岁的.佩佳布置了几个任务,佩佳总是拖拖拉拉的,最后他没有完成妈妈的任务,整天游手好闲而,什么事也没做。妈妈知道后,就领他去看了在这一天里拖拉机手、建筑工人、面包师的工作工作成果和图书馆里大家一天里看过的书,使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的故事。
读完这个故事,我就想到我自己。平时,我也像佩佳一样,做事总拖拖拉拉,总想着今天的事明天做,最后却一事无成。想改正都很难。若越久越难改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劝诫全天下像佩佳这样的朋友,尽快把这个坏习惯改掉,否则会痛恨终生。
时间是极为可贵的,我们不能无缘无故的白白浪费掉这宝贵的时间。时间就像水流,一去不复返,若失去了这一天,就永远也不会回来。
一分钟,看似廉价,其实,一分钟之内可以做很多事。一分钟之内可以背一个单词,喝一杯水,写一个字,像一件事,记一个东西,给别人一个心情……可有些人却在这一分钟之内游手好闲。让我们深刻理解时间的价值吧!“它”比千斤还重!
朋友们,好好珍惜时间吧,别让时间白白流逝!
失去的胜利读书笔记篇六
自从学习了《失去的一天》,我懂得了要珍惜时间,时间是最宝贵的东西。老师问我们自己有没有失去时间,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
那次放假,我起床之后就该吃早饭了,吃完早饭之后,姑姑对我说:“快去把作业给写完,写完作业之后你可以随便玩。”我完全没有听姑姑的.话。我把作业拿出来,开始写作业了,可是完全没有写进去呀。我一会儿在本上画画,一会儿摸摸笔,一会儿和妹妹玩,一会儿再看电视。没一会,我就跑出去了,和我的朋友们一起玩。等我回来之后,已经快中午了,我问妹妹:“你作业写完了没有呀?”妹妹回答道:“姐姐,在你出去玩的时候,我的作业都写完啦。”
吃饭的时候,姑姑说对我说:“你还没有妹妹懂事,妹妹就知道先写作业,再看看你,出去玩了一上午,什么正事也没干。”这时候我心想,妹妹那么小就懂得早点把作业写完,我要给他做一个好榜样才对。一定要在下午把作业写完。
下午的时候,我开始写作业,谁知道我的朋友们又来叫我玩了。我一看时间还早呢,出去玩一会儿应该没事吧?我愉快地答应了。我们在外面一起玩捉迷藏、摸盲人。一下子就玩到了三点多,我回家一看表。怎么这么快就三点了呢?一看作业还一点都没有写。我开始写作业了,这时候妹妹说:“姐姐一起来玩吧。”“好呀,好呀!”我竟然又把写作业的事抛到了脑后。我和妹妹,一下玩到了四点多,姑姑看见了,无奈地说:“你怎么还没有写作业呀?”这时候我突然停止了和妹妹一起玩,羞愧的低下了头。
今天学习了《失去的一天》这一课,我真正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失去的胜利读书笔记篇七
读了《失去的一天》这篇课文,我为佩佳游手好闲,浪费一天的美好时光感到可惜。其实有时我也像佩佳一样,荒废时光。
清晨,妈妈告诉佩佳,今天要种一棵树,读一本书。佩佳想还早呢,又睡了一会儿,起床后又玩玩这,玩玩那。直到妈妈回来看,佩佳一件事也没有做。妈妈带佩佳来看农民伯伯以及蛋糕师一天都干了什么。佩佳知道错了,妈妈告诉他你失去的一天别人却能干许多事情。
我也经历过许多这样的事情。有一次星期天妈妈对我说:“我去上班,你在家把作业做完。”我想反正还早呢,再玩一会儿也没事,直到妈妈下班,我还没做完作业,于是妈妈带我来到家里的厨房。妈妈告诉我:“孩子,你看早晨还是一袋面粉,下午已经成了香喷喷的馒头了,这是奶奶的功劳;你看那玉米,上午还长在秸秆上,下午已经成了金黄的煮玉米了,这是爷爷的功劳”。我无比羞愧!
是啊,我浪费了一天,别人却在这一天中做了很多事。浪费一天问题不大,但养成了这样拖拉的习惯,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读了这篇课文以后,我就下定决心,要认真对待每分每秒,不浪费每分每秒。(吴晨露)
失去的胜利读书笔记篇八
《失去的一天》是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十课,它是一篇阅读课文,它是前苏联著名作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课文写了妈妈在下班后发现佩佳在一天的时间里没有按要求完成栽树、读书的任务,而只是睡觉、吃鲜果、跟蝴蝶嬉戏、在桑树下休息,就带他去看拖拉机手、砌工、面包师、读者在一天里的工作和收获,使佩佳为自己一天的游手好闲而感到羞愧。
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第1――3节写妈妈让佩佳栽树、读书,但是佩佳在一天的时间里什么都没有做。第4――12节写妈妈用各行各业的人在一天里的工作成果对佩佳进行教育。第13节写佩佳受到教育后的醒悟。
“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是学生并不陌生的主题。《失去的一天》全文采用儿童化的语言,浅显而不失生动,特别是把佩佳游手好闲虚度一天和拖拉机手、砌工、面包师、读者在一天里珍惜时间形成鲜明对比,从而通过事实让读者跟着主人公佩佳一起体会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让学生明白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二、说教法、说学情
在识字能力上,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教师只需对极少数易错字稍作强调即可;在词语的理解上,学生已学习了不少方法,可在课前通过相关的预习自主自学,在课堂中可通过预习反馈分别就字词音形的难点和部分词义加以检测,当然一些重点词语还需结合课文加以理解。
通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概括、表达、理解、感悟的能力,但学生与学生之间仍有差异,相对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已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清晰、明确、完整地表达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人物精神等。而语文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概括能力上还存在一点问题,需要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加以指导。在想象练习中,需要进一步指导学生根据文本材料、结合实际生活,展开合理的想象。最终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在于文本本身,还可以落到思维的训练,语言的内化,情感的认同。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目标一: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游手好闲、羞愧、馋涎欲滴”等词义。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能读准“茬”、“砌”等字音;在语境中理解“游手好闲”、“馋涎欲滴”等词语的含义。
五年级上的教材不提供统一的生字表,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生字教学。教师需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学做针对性地指导。
目标二:通过比较“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感受把握今天、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树立珍惜时间为荣,虚度光阴可耻的观念。
五年级的学生已能根据文本摘取有关需要的信息。因此,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一些练习让学生进行对比,以感受把握今天、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五年级的学生已能清楚地、有序地表达有关内容,但教师在指导练习的过程中,还要视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而定,注意指导学生在表达时语句连贯,表达清晰。
目标三:巩固边读边思的习惯,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内涵。
第十册要求继续练习默读课文,巩固边读边思的阅读习惯。虽然五年级学生对于默读并不陌生,但是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对于中心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要求学生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内涵时,不能泛泛而谈,要结合课文内容、已经积累的名言等,有理有据地论述清楚。
目标四:用上一两句“劝人惜时”诗句、名言,写一写读文后的感受。从“失去的一天”一文中体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后,适时安排练笔,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声倾诉于笔端,将把握今天、珍惜时间的种子深埋于心中,树立珍惜时间为荣,虚度光阴可耻的观念。
四、说教学设计
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我精心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2、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3、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4、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一上课,我就这样导入:同学们,假期的生活是多么令人向往,多么令人难忘啊!请你们回忆一下你假期生活中最难忘的一天吧!在这一天,你是怎么度过的呢,做了哪些事情呢?在学生踊跃回答过之后,我接着说:你们想知道另一个小伙伴“佩佳”是怎么度过他假期中的一天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0课《失去的一天》去看看吧。(板书课题:20、失去的一天)
这样的导入,简洁明了,更能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失去的一天》这一课内容较为浅显,学生初读课文后不难理解课文的内容,之后,我又要求学生快速浏览一遍,并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大意。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训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在细致研究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后,我认为此处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抓住“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的对比,体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失去的一天》是一篇略读课文。研读课文之后,我发现可以抓住“佩
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进行对比,板书佩佳人们
失去的一天收获的一天这样的设计,可以非常容易的找到突破口,解决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说话练习(在什么时间,佩佳在干什么,人们在干什么?),意在让学生通过比较“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感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通过对比之后,得出结论,此时,板书: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通过这个平台的学习,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以及合理想象的能力。
在说话练习之后,学生对于佩佳“失去的一天”与人们“收获的一天”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对于“失去的一天”的理解也就更深了。
(二)用上一两句“劝人惜时”的诗句、名言,写一写读文后的感受。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劝人惜时”的诗句、名言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本单元中就有不少这样的名言。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此练习不仅能够反馈学生对诗句、名言的积累情况,还能够反馈学生对于《失去的一天》这课内容与中心的把握情况。
新课改精神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把已有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有的学习中。这样的话,学生不仅感到学有所用,而且可以在论述自己观点时更加有理有据。
4、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读一篇美文,感受时间的珍贵;读一本好书,感悟人生的真谛!结合本课,我特向学生推荐阅读: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并了解朱自清的生平简介。
学生的阅读由课上延伸到了课下。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那样: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五、说板书设计:
20失去的一天
佩佳人们
(失去的一天)(收获的一天)
睡觉耕地
闲坐砌墙
吃鲜果做面包
嬉戏看书
游手好闲有所作为
(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板书是一种辅助性手段,是教学中的微型教案,是教师的教路,是学生的学路。本课的板书虽然简单明了,但是却能理出一条主线,在一节课的最后,通过板书的回顾,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全文的脉络、知识的重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