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总结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这是一份由专家撰写的知识点总结范文,其中涵盖了各个学科的重要知识要点。
开展扶贫日活动的总结篇一
10月17日,在全国第三个“扶贫日”到来之际,汶川县在县城锅庄广场隆重集会,开展以“扶贫济困,奉献爱心”为主题的“汶川县2016年扶贫日集中宣传活动”,旨在围绕以帮扶贫困人口、困难群众为落脚点,创新扶贫济困方式方法,采取多种形式扩大社会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的参与面,广泛发动群众、企业、公益慈善团体等社会各界力量,聚焦穷根、共同发力,为汶川推进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写下崭新的一页。
今天,是全国第三个“扶贫日”,也是第24个国际消除贫困日,汶川县以此为平台,积极组织扶贫、卫生、农业、科技等相关部门设立宣传咨询台,集中发放扶贫惠农政策手册,卫生计生“八免五补助”和“一站式”报账流程宣传手册,农业科技知识书籍等宣传资料,现场接受群众政策咨询,吸引了不少群众前来参与和了解。
与此同时,在活动现场捐赠仪式上,对口帮扶汶川县的省林业厅、南充市顺庆区及爱心企业向贫困村进行了赠书、捐款及签约仪式;汶川县政府与南充市南门水果市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汶川县与顺庆区举行了大病救助基金揭牌仪式。
活动中,汶川县委副书记、县长旺娜表示,汶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始终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作和全县头等大事来抓,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注重社会参与、注重整合资源,积极构建大扶贫格局。坚持“大中见小、小中见大”,围绕“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发展思路,瞄准“县摘帽、乡退出、贫困户稳定脱贫”,立下“军令状”,打出“组合拳”,将70%以上的公共财政总支出用于民生事业,加快推进脱贫攻坚进程,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产业经济得到明显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的4065元增加到的10078元,年均增长19.9%,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3%,2016年将实现11个贫困村退出、1495个贫困对象脱贫,力争实现贫困县摘帽。
据了解,近年来,省林业厅落实帮扶项目29个,常态补助资金9600余万元,安排3100余万元支持汶川林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帮助汶川编制“南林北果”发展战略规划,帮助汶川落实公益林管护岗位185个,成效十分显著。而南充市顺庆区作为对口帮扶汶川县的兄弟县,前期已会同汶川县委、县政府编制了《南充市顺庆区对口帮扶汶川县工作规划》,计划在5年内共投入2100万元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汶川大力支持。目前,已落实资金400余万元,其中100万元专门用于设立“顺庆—汶川大病救助基金”,为汶川贫困群众在大病医疗救助方面给予资助。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20扶贫日活动总结
2.2016年扶贫日活动总结
3.开展2016年扶贫日活动总结
4.
5.2016开展扶贫日活动总结
6.开展全国第三个扶贫日活动总结
7.开展扶贫日宣传活动总结
8.开展扶贫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9.开展第三个全国扶贫日活动总结
10.开展学校扶贫日活动总结
开展扶贫日活动的总结篇二
按照区委、区政府“三包双联”活动工作的统一部署,区委组织部选派我到车站街道办事处华泰社区担任第一书记,4月26日,我到华泰社区报道并正式开展工作,4个多月来,我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务实推进社区工作,成效明显。现汇报如下:
一、党委重视,“三包双联”工作地位突出
1、健全机构,搭好“班子”。教育局党委班子十分重视“三包双联”工作的开展,将该项工作当做党委班子的工作大事要事抓紧抓好抓落实。成立了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毕作坤同志任组长,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白怀泉同志任副组长的区教育局“三包双联”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领导力量,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2、健全制度,科学规划。我们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工作方案与阶段工作计划,局党委会议和行政办公会议多次专题予以研究,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具体指导工作开展。
二、科学推进,“三包双联”工作落到实处
1.担任“第一书记”以来,我深入社区,走访居民30余户,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百姓疾苦。召开了社区两委联席会议,研究如何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会上提出了开展“党员奉献爱心,服务社区居民”的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定期轮流管理社区绿地广场,利用休息时间义务拔除杂草,清扫垃圾,美化社区环境;为筹集更换健身广场的体育器械资金,党员干部带头捐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居民中起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表率作用,宣传发动社区群众积极响应。通过活动开展,绿地广场重新变得整洁漂亮,健身广场的体育器械焕然一新,居民的业余生活热闹起来,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2.7月10日下午,区政府副区长孙宏业到“三包双联”联系点车站街道华泰社区进行工作调研,与街道、社区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了社区经济发展、“第一书记”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社区目前存在的困难,实地走访看望了困难户,并送去慰问品。
3.加强对鲁中蔬菜批发市场的管理,提高市场效益。7月份,我与华泰社区负责同志,到鲁中蔬菜批发市场开展调研工作,与市场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加大对交易设施、信息管理和配套服务等多方面的投入,为广大经营业户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满足市场需求、保证蔬菜供应稳定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措施。对市场实行分区域管理,组织力量清理了大棚内乱搭乱建设施,清理了乱停乱放车辆现象,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
4.8月中旬,与区工商局一起召开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现场会,在非公企业中加强了党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牢固确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活动,提高党组织活动的实效性。一是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把开展党的活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结合,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二是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把开展党的活动与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相结合,促进企业稳定发展。三是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把开展党的活动与提升企业文化品味相结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5.通过多方努力,积极与区财政局协调对接,解决了立交桥建设占地租金。
6.积极做好了社区艺术团的筹备工作,制定计划,按期推进,从器材购置、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做了大量工作。
7.大力开展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从铁路小学聘请了一名副校长和一名老师负责指导做好传统文化进社区工作,定期举行传统文化讲座,制作宣传展板。
8.开展社区、学校、家长三方联谊活动。8月份在铁路小学举办了一次三方联谊活动。车站办事处、华泰社区与部分学生家长走进铁路小学,与师生互动,增进了了解。同时教育局积极协调,做好家庭困难子女的帮扶,落实外来务人员子女入学问题。
三、机制创新,“三包双联”工作基础牢固
1、着眼长远,脚踏实地。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社区两委共同制定了“三包双联”工作计划,将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实在在、原原本本地奉送到每个困难群众家庭中。加强与困难群众的交流,联思想、联感情、联解困思路,尽心尽力脚踏实地为其解决眼前实际生活困难,想方设法为其找到渡难脱困的良方与路径。
2、争先创优,努力践行“党员到户工作法”。按照工作要求,带领社区两委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全面把握村情民情,为开展好驻村工作、梳理工作思路奠定基础。分析华泰社区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帮助制定发展规划,找出发展方向和出路。修订完善村级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推动村级事务管理“一二三四”工作法落实,提升村级规范化建设水平。与贫困户、上访户、问题户谈心,及时发现各类不稳定因素,协助社区干部一起处理好各类矛盾纠纷,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把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需要办的事情建立销号台账,及时协调解决,对不能解决的做好解释。协调有关资源,开办实用技术学习培训,带动党员干部群众素质整体提升。每月在村里不少于20天,入户走访率达到100%。同时,认真记好“民情日记”,做好工作记录,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民实事办理、困难群众帮扶“三本台账”,并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问题解决。
作为“第一书记”,我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紧紧团结在一起,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认真研究、科学发展,根据现在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打造华泰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经常性地走访困难群众,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建设“幸福华泰”做出应有贡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开展扶贫日活动的总结篇三
2016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3个扶贫日,也是第24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为开展好“扶贫日”活动,绩溪县板桥学校根据绩溪县教育体育局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在全校开展了“扶贫日”主题活动。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扶贫形势与任务、扶贫政策与措施、扶贫进展与成绩,增强贫困家庭学生自尊自强、发奋学习的决心和立志成才、人生出彩的信心;增强广大师生扶贫济困、关爱弱者的意识和团结互助、和谐发展的意愿。
1、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各班班主任到学校登记在册的困难学生和本学期贫困寄宿生家中了解他们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用实际行动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好事,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2、各班级于10月17日(周一),围绕“减贫扶贫献爱心”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了解贫困山区孩子学习的不易,要珍惜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主动去帮助困难学生,为他们献出一份爱心。
3、小学部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邵红友老师进行一次“10.17,消除贫困,邀您一起”扶贫日国旗下主题讲话。
4、学校办公室主任胡声龙老师利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对扶贫日进行宣传。
5、总务处就”宣传教育助学脱贫形势任务、政策措施(重点是学生资助政策措施)等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
本次“扶贫日”活动,因为宣传到位、组织得力,受到师生一致好评。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助学活动,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方式使困难学生在生活上、精神上、学习上得到集体的关心和帮助。
文档为doc格式
开展扶贫日活动的总结篇四
10月17日是我国扶贫日,助人为乐,患难相扶是社会发展的时代风尚。近日,区第四小学在扶贫日来临之际,三举措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现总结如下:
1、扶贫日宣传动员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主题活动,积极宣传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扶贫济困,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
2、扶贫日爱心捐赠活动。在学校政教处和少先队大队部的组织下,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开展“爱心捐赠图书,关爱贫困小伙伴”主题教育活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当日,全校师生共捐赠图书1000余册,帮助身边家庭困难学生,增强了学生的'扶贫意识。
学校通过三举措扶贫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广大学生的扶贫济困意识,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营造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开展扶贫日活动的总结篇五
一年来,乡党委、政府在抓灾后重建的同时,认真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狠抓扶贫工作,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立足本乡实际,发挥资源优势,依托灾后重建及大骨节病试点等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乡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农牧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逐步提高,为我乡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耕地少、草场贫瘠,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农牧民文化素质低,各项经济建设发展缓慢,是全县较贫困的一个乡。为此我乡紧抓扶贫工作,积极申报项目、狠抓项目落实,发动贫困户积极性,参与扶贫开发,开创了乡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一、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各级扶贫组织管理。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要加强领导,建立一个完善的领导机构,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从乡—村—贫困户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为此我乡及时成立了乡扶贫领导小组和扶贫办公室,由乡长任组长,亲自抓扶贫工作,同时由副乡长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实施,并在各村相应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资金管理小组、项目监督小组等各项组织,同时聘请了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有文化的村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群众等作为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扶贫工作,监督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
二、明确重点、理清思路,认真做好扶贫解困工作。
扶贫项目的确定不但与贫困户脱贫致富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关系到全乡的经济发展,为此我乡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全考虑。
三是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反映最迫切的问题。在选定项目时,优先考虑农牧民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与农牧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如通村硬化路建设等,都是农牧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乡及时把它列入扶贫项目中,进行申报。通过科学论证、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建议,我乡正确把握扶贫工作为贫困人口服务、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结合实际,认真做好了扶贫项目的申报,为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三、责任到人、各司其责,狠抓扶贫项目的实施。
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在于扶贫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扶贫效果,关系到贫困人口能否真正受益,摆脱贫困。今年我乡完成了金山村、成都村、村“幸福美丽家园”项目。我乡与村两委签订项目实施责任书,明细考核标准,每一个项目都有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负责抓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出现违规现象,将直接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年底考核相挂钩,同时在每个项目实施时,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人员,专项负责项目实施,做到项目不结束,人员不撤离;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确保扶贫项目见成效。我乡积极转变扶贫方式,由政府主导式扶贫向群众参与式扶贫转变,通过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动贫困人群积主动投身于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取得扶贫效果。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为提高贫困人群的生产技能,我乡组织开展了科学种地、养畜、基本建筑技术等培训班,培训农牧民群众750人次,为扶贫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强化监督机制,共同维护扶贫成果。为保证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乡加强了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工作,首先建立了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全乡的项目实施,此机构发现问题后立即要求乡政府整改,在达不到整改效果时,可直接向上一级扶贫组织反映。其次发动群众监督,把项目实施的步骤、对象、资金到位情况、资金发放情况向广大群众定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乡、村扶贫组织要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疑问,做到公平公正。确保扶贫项目切实发挥成效,带动农牧民脱贫。
四、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今年我乡在全力抓好县扶贫办统一实施扶贫项目的同时,还进一步发挥本乡特色,广开思路,通过多种渠道,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增加群众收入。
(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我乡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大部分土地在高半山,今年我县成功引进马铃薯加工厂,为此我乡以发展“河坝苹果、高半山马铃薯绿豌豆”为主,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今年全乡种植马铃薯3100亩、绿豌豆450亩,同时加强对群众进行科技培训。
(二)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今我乡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加强劳务输出,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实现增收。
(三)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我乡4个帮扶单位,在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促进了全乡各项事业的发展。
今年我乡的扶贫工作刚刚起步,虽然略有成效,让部分贫困人群切实享受到了扶贫效益,全乡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75多人,解决低收入人口温饱65多人,但离全部实现脱贫的目标还有一段艰难路程要走,但我们相信只要全乡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不怕艰险,就一定使乡摆脱贫困,让群众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开展扶贫日活动的总结篇六
一年来,乡党委、政府在抓灾后重建的同时,认真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狠抓扶贫工作,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立足本乡实际,发挥资源优势,依托灾后重建及大骨节病试点等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乡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农牧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逐步提高,为我乡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耕地少、草场贫瘠,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农牧民文化素质低,各项经济建设发展缓慢,是全县较贫困的一个乡。为此我乡紧抓扶贫工作,积极申报项目、狠抓项目落实,发动贫困户积极性,参与扶贫开发,开创了乡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一、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各级扶贫组织管理。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要加强领导,建立一个完善的领导机构,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从乡—村—贫困户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为此我乡及时成立了乡扶贫领导小组和扶贫办公室,由乡长任组长,亲自抓扶贫工作,同时由副乡长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实施,并在各村相应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资金管理小组、项目监督小组等各项组织,同时聘请了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有文化的村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群众等作为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扶贫工作,监督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
二、明确重点、理清思路,认真做好扶贫解困工作。
扶贫项目的确定不但与贫困户脱贫致富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关系到全乡的经济发展,为此我乡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全考虑。
三是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反映最迫切的问题。在选定项目时,优先考虑农牧民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与农牧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如通村硬化路建设等,都是农牧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乡及时把它列入扶贫项目中,进行申报。通过科学论证、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建议,我乡正确把握扶贫工作为贫困人口服务、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结合实际,认真做好了扶贫项目的申报,为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三、责任到人、各司其责,狠抓扶贫项目的实施。
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在于扶贫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扶贫效果,关系到贫困人口能否真正受益,摆脱贫困。今年我乡完成了金山村、成都村、村“幸福美丽家园”项目。我乡与村两委签订项目实施责任书,明细考核标准,每一个项目都有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负责抓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出现违规现象,将直接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年底考核相挂钩,同时在每个项目实施时,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人员,专项负责项目实施,做到项目不结束,人员不撤离;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确保扶贫项目见成效。我乡积极转变扶贫方式,由政府主导式扶贫向群众参与式扶贫转变,通过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动贫困人群积主动投身于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取得扶贫效果。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为提高贫困人群的生产技能,我乡组织开展了科学种地、养畜、基本建筑技术等培训班,培训农牧民群众750人次,为扶贫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强化监督机制,共同维护扶贫成果。为保证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乡加强了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工作,首先建立了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全乡的项目实施,此机构发现问题后立即要求乡政府整改,在达不到整改效果时,可直接向上一级扶贫组织反映。其次发动群众监督,把项目实施的步骤、对象、资金到位情况、资金发放情况向广大群众定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乡、村扶贫组织要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疑问,做到公平公正。确保扶贫项目切实发挥成效,带动农牧民脱贫。
四、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今年我乡在全力抓好县扶贫办统一实施扶贫项目的同时,还进一步发挥本乡特色,广开思路,通过多种渠道,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增加群众收入。
(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我乡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大部分土地在高半山,今年我县成功引进马铃薯加工厂,为此我乡以发展“河坝苹果、高半山马铃薯绿豌豆”为主,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今年全乡种植马铃薯3100亩、绿豌豆450亩,同时加强对群众进行科技培训。
(二)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今我乡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加强劳务输出,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实现增收。
(三)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我乡4个帮扶单位,在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促进了全乡各项事业的发展。
今年我乡的扶贫工作刚刚起步,虽然略有成效,让部分贫困人群切实享受到了扶贫效益,全乡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75多人,解决低收入人口温饱65多人,但离全部实现脱贫的目标还有一段艰难路程要走,但我们相信只要全乡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不怕艰险,就一定使乡摆脱贫困,让群众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更多
开展扶贫日活动的总结篇七
10月17日,是我国第3个扶贫日,也是第24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为营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浓厚的舆论氛围,长铺镇扶贫站会同人社所、卫计办、妇联、团委、卫生院等部门共同举办了“10·17,邀您一起”扶贫日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现场悬挂宣传标语、宣传展板、发放政策明白纸等方式,全面宣传脱贫攻坚长各项方针政策、重要举措和脱贫成效,同时,工作人员进村入户为群众宣传讲解金融扶贫、就业脱贫、健康扶贫等政策,向群众发放倡议书,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济困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营造全民参与的社会扶贫氛围。
通过此次“10·17扶贫日”主题宣传活动的开展,增强了该镇镇村干部对脱贫攻坚工作的信心,也让大家认识到社会扶贫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为精准扶贫工作添砖加瓦。
开展扶贫日活动的总结篇八
为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宣传力度、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踊跃参与、续写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崇德向善”的传统美德,近日来,鸡黍镇采取“五个一”形式,广泛动员全体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合力推进全国扶贫日活动。
开展一次扶贫成果大宣传。通过在镇驻地广场摆设展板,向广大群众充分展示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镇在攻坚路上的做法和成效,让更多的社会人士了解扶贫,参与脱贫。
举办一场捐衣送物献爱心活动。组织全镇机关干部、县直联户干部为贫困户捐赠不少于2件过冬衣物,让贫困群众温暖过冬。
集中进行一次“微心愿”征集。结合访贫解忧大走访活动,将贫困户的需求整理好详细资料录入全省社会供需平台,动员全社会力量完成贫困户“微心愿”。
开展一次送证上门服务活动。为全镇609位60周岁以上贫困老年人统一办理老年证,由联户干部送证上门,免除贫困户的一切手续,让贫困户切实享受到上门服务政策。
开展一次“牵手关爱大爱为家”农村贫困儿童感受城市活动。带领全镇有意愿的贫困家庭儿童参观金乡城市建设以及到县文化馆观看3d动画片,切实帮助我镇农村贫困儿童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