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是培养领导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辩论的第一步是准备,我们应该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资料收集,以确保自己有充足的论述材料。借鉴一些优秀的辩论案例和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辩论的思路和表达能力,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辩论实例。
优秀观看感动中国观后感(汇总17篇)篇一
俗语说,“榜样的气力是无穷的”。大海航行靠舵手,线路学习看榜样,党的干部看彦夫!朱彦夫同志是时代英雄,当代楷模。朱彦夫同志18岁时作战受伤,在烽火中失往了四肢和一只眼睛,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讲,他就成了英雄,成了可以躺在战功簿上享受以后光荣生活的普通一位兵士了!但他没有这样想,更没有这样做。在他24岁时任村支书,领导全村人民脱贫致富。将其本来可以停止的人生延长到极限与无穷。虽然他的身躯是残缺的,但他却成了完善的灵魂播火者,固然他的四肢其实不健全,但他是健全的心灵引导者。
朱彦夫同志是我们党员干部的一个精神坐标,也是我们基层普通党员的一面旗帜,更是村中父老乡亲的贴心人,是子女心中照亮前进道路的明灯,是我们每个寻求真善美的教育工作者精神高地的坚守者。我们所有的基层党支部书记或村长干部,学习朱彦夫与民心贴心、为民办实事的精神更有指导意义与实践价值。我们每名教师,都可以从身旁往找到含有朱彦夫同志精神的典型、榜样,我们每个教研员,都可以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可以从身旁小事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事情。
听着他的事迹,我被深深地感动着;看着他那残废的身体,我被极大地震动着;想着他的精神境地,我布满了感慨与惭愧;想象着他给他人带来的人格鼓舞与帮助,我暗自检讨着自己的工作,思考着自己的差距。
为何伤痛和残疾并没有磨灭他钢铁般的意志,反而激起了他挑战生命极限的无穷气力?由于它有坚定的人生信念与克服困难的韧性。孟子曾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看来,朱彦夫同志是经历了人生巨大的风雨与磨难,才在其人生的天空中显现了美丽的彩虹与云霞!与其腐烂,不如燃烧!自己则缺少坚定的意志,略微有一点困苦就轻易灰心丧气,自然界的凄风苦雨常常就令我感冒难耐,昏昏沉沉,工作效力低下,难以有鲜明的成效。
群众、普通党员心目中的神。可为何能够不脱离群众呢?为何没有出现“离亲叛众”的现象,也没有“众叛亲离”呢?由于他俯下身子当群众,眼中有民生的疾苦,心中有乡亲们!我们为何本身就是普通人,就是一位普通教师,为什么却有一种盛气凌人的样式?为什么不能接近一线教师与学生?我们要争取更多的时间到学校往,深进课堂,接触学生,才能将学习落实到实处。
近期的群众线路系列学习,是本人入党以来的一次重要学习活动,使我对党的熟悉有了有一次全面而具体的熟悉洗礼,是本人进步熟悉,进步政治觉悟与政治素养的一个重要载体。这攸关本人的专业发展提升,是另外一种情势的专业技能鋳炼。反思“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更是非常的汗颜与惭愧!只有勇于传承朱彦夫等人的伟大精神因子,在我们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成绩出色的人生。
优秀观看感动中国观后感(汇总17篇)篇二
这位84岁的老人,脚步略显迟缓,却目光坚毅,他脚下的高原印记着他半个多世纪以来奋斗的足迹。抗美援朝期间,年仅13岁的吴天一申请入伍,之后被分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习。1958年,经历了朝鲜战场洗礼的吴天一跟随部队调防到青海,在这里他见到了大量因支援高原建设而患上高原病的患者,其中一位志愿军的战友尤其让他印象深刻。
吴天一:痰多得从鼻子里、口腔里、嘴里面都涌出来,缺氧特别严重。他说飞机大炮都没把我打倒,我到了这个地方,得了这个怪病。最后,他就去世了。这个话也刺痛了我,这也是激发我要从事这一项研究的一个起因,一个动力。
从此,吴天一开始了他六十多年的高原病学研究,而在当时的中国,这是一项空白。为了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吴天一人生的黄金时代,多数是在青藏高原的调研中度过的。山路崎岖,需要骑马行进。在骑兵支队当过兵的吴天一,常常笑称自己是塔吉克族的好骑手。
赶着驮仪器和行李的牦牛,饿了吃冻成冰坨的羊肉,渴了喝牧民的奶茶。为了拿到一份珍贵的样本,吴天一常常要一天骑行六、七十华里。
在调研途中,吴天一遭遇过六次车祸,留下14处骨折。最严重的一次一根肋骨差一点就戳入心脏。100天后,他又出现在了马背上。在高低压综合舱的人体实验中,吴天一耳膜穿孔;阿尼玛卿山科考,双眼白内障;长期高原奔波,导致慢性高原心脏病。
吴天一:应该说全身很多地方的机器都有损坏。但是你做高原,你没有这样的献出你不可能会有这样的获得。
身体屡遭重创,而理想的火焰却愈然愈旺,吴天一对于高原病学的研究也愈发深入、透彻。2001年,青藏铁路修建,吴天一担任医学专家组组长,他主持修建了45个高压氧舱、38个低压舱,建立了三级救援体系,以确保每一位筑路工人都能得到最有效的高原救治。
吴天一:因为要保证工人的安全,生命是第一位的,青藏铁路建设的时候,这些工人很多都要写血书的,一定要参加。
吴天一和医疗团队的目标是“不死一个人”,他们按照最高标准,制定了缜密周全的医疗救助体系,而最终5年14万筑路大军无一因高原病死亡,这被国际医学界称为高原医学的奇迹。
守护高原人民和建设者的生命健康,是吴天一的初心,而六十多年来,他把自己的生命和激情都融进了广袤的青藏高原。
优秀观看感动中国观后感(汇总17篇)篇三
今天晚上,我观看了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节目,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于敏老先生,当主持人宣读颁奖词,于老先生的儿子接过奖杯的那一刻,距离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中国人只用了2年8个月。朱光亚院士称,在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的过程中,"于敏发挥了关键作用"。
于老先生这一辈子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他这种为国家奉献一生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我要学习他那宽大的胸襟,坚持不懈的毅力,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2015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感动我的有十人,他们分别是于敏,朱民才,孙丽娜,赵久富,张纪清,陶艳波,木拉提,西日普江,肖卿福,朱晓辉陇海大院,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
我看的过程中流了很多泪同时心里又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无限敬佩。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为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我在这里敬佩你们,谢谢你们,我以后将以你们为榜样,向你们学习,做一个对全人类有用的人。
今天老师说让我们回家看感动中国并写一篇观后感,我非常开心,因为终于有一个“借口”可以看电视了,于是我在吃饭的时候就开始不安分起来,等啊等,终于到点了,我马上拿来了一盒奶开始看了起来,一开始觉得挺有意思,但是等到全部演完了就觉得非常感动。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同桌妈妈—陶艳波,因为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儿子一起学习,做儿子的老师、陪读。在杨乃彬一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发烧导致耳膜出血,最终导致他失去了听说功能。于是她作出了一个难以让人理解的决定:辞职陪着孩子一起上学。看到这儿我就感动的快哭了。但是更催泪的还是主持人的颁奖词“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我们的妈妈真伟大,我们要好好爱妈妈。
优秀观看感动中国观后感(汇总17篇)篇四
《感动中国》,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当获奖者的事迹通过感动中国传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他或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亿万中国人的榜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与其说是被获奖者的无私感动,不如说是被他们人性中的那种真善美感化、激励,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们内心翻腾,化作一种独特的动力,使我们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向他们学习,社会的风气因此而改变。这就是感动中国的力量,是榜样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力量。
最近,秦玥飞开始遭遇“出名”的烦恼—“耶鲁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经历被报道后,他成为媒体热追的对象。
绝大部分时间里,他只是贺家山村一名普通的村官。任职一年半,村民们为他打出了“成绩单”—以85%的得票率,当选为全县大学生村官中唯一的县人大代表。
尴尬的“第一课”
秦玥飞从重庆南开中学考入美国耶鲁大学。当年进入耶鲁读书的中国大陆高中毕业生只有5位。
学习期间,秦玥飞把自己的从业方向定为公共服务领域。他关注国内大学生村官的报道,感觉这是一个可以广泛接触和服务农村的平台,决心尝试。
6月,修完政治学、经济学两个专业课程后,准备回国的秦玥飞发现当时只有湖南省在招大学生村官。在衡山县一个名叫贺家山的小山村,秦玥飞开始了村官之路。
到任第一天便遇上了尴尬事。208月29日,湖南依然炎热,一觉醒来满身是汗的他,径直冲到水龙头前。早上洗澡,是秦玥飞的习惯,却不想,这事立马在村民们中传开了。话不那么好听—有的说他娇气,有的说他嫌农村脏,还有的说他浪费水。
这是村民们给他上的第一课。“我马上意识到,如果自己身上还保持任何“外来气息”,就难以真正融入农村。”
他开始不知疲倦地走访,并时刻注意每一个细节—不那么在意发型,洗澡也不再勤快,学会了听当地方言,陪村民们喝米酒,还有抽烟。
一个月后,秦玥飞帮一位村民修好了太阳能热水器,上门找他帮忙的村民越来越多。秦玥飞为之高兴,他感到了村民们日渐增加的信任。
先融入,再做事。
在秦玥飞看来,这才是他融入贺家山村的起点—即便拥有世界名校的学历,他也从不认为自己可以高高在上指导村里的建设,“只有村民信任了,才能融入,才能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为村里做正确的事。”
贺家乡敬老院院长邹迪生,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秦玥飞的情景。陌生的年轻人独自一人上门聊天,一上来就打听敬老院还有哪些困难。
在此之前,秦玥飞已经从村里的老人那里得知敬老院设施简陋,他决心为老人们做点事。
敬老院的改扩建由此拉开。秦玥飞同乡干部一道,引进专业团队规划设计,还募集了近30万元资金。每一笔开支都精打细算。床上用品是网购的,大部分家具买自200公里外的长沙,“比了很多家具店,选了最实惠的”。
新家具、新被褥,宾馆式的双人间住房,独立洗手间,还有能洗热水澡的浴室—改头换面的敬老院,让邹院长和老人们满是感激:“小伙子对老人是真心好!”
最看重的“成绩单”
每一项工作都充满困难,比如钱的问题。
秦玥飞用的是笨办法—四处“化缘”,与各类公益组织、企业或个人对接。一年半下来,“化缘”来的资金超过80万元,自己开支的路费也将近1万元。
村民陈金娥的杂货铺,就在秦玥飞住所对面。她感觉,小伙子一天到晚总在外面跑,晚餐常常到店里买泡面解决,“看了叫人心疼”。
去年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陈金娥为秦玥飞投了一票。秦玥飞所在的选区,85%的选民都投了他的票—村民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这位大学生村官的肯定。
当选代表的“红榜”贴出来那天,秦玥飞感觉“比拿到耶鲁的通知书还高兴”。他把当选人大代表的通知书,贴在了书桌上方的墙壁上。这是他最为看重的“成绩单”。
这也是对他坚守梦想的最大激励。过去的一年半,他拿着每月1450元的工资,住着不足10平方米的老房子,习惯了漏风的窗户,以及半夜老鼠在屋顶的嘈杂。
贺家乡党委副书记刘希俊感慨地说:“以为他待不了多久,没想到他一待就快两年了。”
过去的一年半,他对脚下的土地更加了解,也更加清楚自己的方向。
“每个村民都想要更好的生活,让子女上得起学,享受到更好的社保,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我也是普通的中国人,我认同这些追求,我想出自己的一份力。”
优秀观看感动中国观后感(汇总17篇)篇五
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她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她是朱晓晖,为给父亲治病,她辞掉报社的工作,欠下一身债务,周末还给"债主"的孩子补习。
本年度“感动中国”的另一则亲情故事同样发生在黑龙江这片黑土地上,与陶艳波的舐犊之情所不同的是,女诗人朱晓晖为我们讲述的是反哺之恩。
刚过40岁就头发灰白、十几年没买过新衣服、整日洗洗涮涮……这样的朱晓晖很难让人将她和诗联系在一起。
但她又确实是诗人,16岁起发表诗歌,大学毕业后在报社工作。2002年,父亲突患脑梗瘫痪在床,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父亲最疼我,我一定要让父亲活下去。”为了悉心照料父亲,朱晓晖辞职、借债、卖房卖车。不堪重负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这个家。生活的苦难全压在了朱晓晖的肩上。
父女俩在社区的一个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3年。女儿天天给父亲擦身、翻身,父亲从未得过褥疮。两人生活的唯一来源是父亲每月1000多元的养老保险,除去治病的开销所剩无几。为维持生活,朱晓晖放下面子去菜市场捡拾别人不要的菜。
“刚开始也有一点点委屈的感觉,但是一看见我爸活着,每天还能跟我爸爸聊聊天,我就觉得很快乐。”夜深人静时,朱晓晖会在灯下铺开一张纸,写写诗,一年也能写个百十首,父亲常常是诗中的主角。
“每天看着东升西落的太阳在守望着父亲让我明白这样的日子会久久的存在不能让坚强的身体倒下要勇敢的寻找生命的活力”诗歌赐予她力量,让她抬头面对生活的所有赠予。
在“感动中国”之前,朱晓晖的孝心故事感动了当地一家孔子学堂的师生。每个周末,朱晓晖在这里当志愿者老师。师生们随她来到那间车库,孩子们背着《三字经》,唱唱跳跳表演节目,还排着队,仰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凑到病榻前亲一亲爷爷那张沟壑纵横的脸。当一老一少两张脸庞在短片中定格时,其带来的心灵冲击胜过任何言语和教材。
优秀观看感动中国观后感(汇总17篇)篇六
身边的人为你付出的帮助,我们都会感动。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外教官,告老退休后,当上了一名乡村教师。他,就是朱敏才。他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乡村教师。但是,他很热爱这份工作。
一块十八平方米的小房间里,住着朱敏才和他的夫人。而且,他们旁边就是学校公用卫生间,仅仅隔着一堵墙。
朱敏才说,他要培养一群有贡献的人,那样这一切,都值了。
看了这篇故事,我深受启发:一个人要尊师敬长,还要孝敬爸妈。更加重要的是,幼年时期把各门功课学好,长大后,一定要报答社会,对社会做贡献。
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时亮的教师里,手捧的是崭新的课本,用的都是爸爸妈妈给我们精心挑选的文具,接受老师为我们不厌其烦地教导,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好。想想有的时候我的懒散,赖床和作业拖拉,调皮,让家人和老师失望。所以从现在起,我要珍惜身边的每一分,每一秒。
优秀观看感动中国观后感(汇总17篇)篇七
巴金曾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这句话不难理解,却需要用生命去诠释它。一个人对他人的付出,才是生命真正的意义。
在热烈的掌声中,《感动中国》缓缓拉开帷幕,迎来的,是一则则感人的故事。当屏幕上出现一个老人的图片时,观众们就开始屏气凝神地观看。
这位老人,名字叫做卢永根。他是一位中科院的院士,同时也是一位作物遗传学家,为祖国农业发展做了重要贡献。2012年,他因病住院,很多专家都来为他做治疗。得了癌症的他自知时日无多,便与妻子徐雪宾商量,把两人毕生所积蓄的880多万元全部捐给华南农业大学,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并且和妻子一起办了手续,愿意死后将遗体捐赠给国家。因为他明白,生命的意义是付出,是给予,是帮助。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这五个字。
每个人都会说:“我要创造完美人生。”可是大家想过什么是“人生”吗?人生仅仅就只是财富、地位、身份吗?不,人生不仅仅是这一点,人生代表的,是一种精神,是为他人服务的美好心灵。这句话,会让自己终身受益。选择了对的,付出了对的,那么自己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同了。因此,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最基本的一点。有人用生命去诠释,有人却不理不睬。因为他们觉得,其他的人民人民跟他们没有关系,为人民服务也不是他们的指责。而我想对他们说的是:“也许人民跟你们没有关系,不过请不要忘了,你们有一个国家叫中国,同样是中国人民,如果你对他人不管不顾,就说明你放弃了自己的家人,同时也放弃了自己。”
人生是漫长的,但是如果你真的诠释了它的意义,那么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帮助你自己。原因只有一个,生命的意义是付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优秀观看感动中国观后感(汇总17篇)篇八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旨在向全国观众推出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学习他们身上的让人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感动中国”是一档传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节目。那里面介绍了许多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有为研制氢弹而做出巨大贡献的于敏,有为了山区贫困孩子,去山区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和他的妻子孙丽娜,有为了国家利益带头移民的赵久福,有做好事不留真名的“炎黄”---张纪清,有为了耳聋的儿子而陪读16年的妈妈陶艳波,有为了人民的安全,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木拉提·西日浦江,有充满了爱的大院---陇海大院等等。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张纪清和陇海大院。
张纪清,他做好事从不留真名。1987年,他捐出一笔1000元的善款给敬老院,当时他捐出的这一笔钱相当于一个人两年的工资,捐款人署名“炎黄”,也就是张纪清。张纪清。张纪清本可以过着富裕快活的日子,他是祝塘镇的首富。他因看到孩子受不到正规教育而卖掉刚买回来的工厂设备决定帮助他们。从此,他就不断捐善款帮助别人,署名炎黄,就这样一直坚持了30年。他因而从住300平米的房子,到200平米,到90平米,在到现在的70平米。直到现在,他仍在捐善款。“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你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你为我们点燃。”这是感动中国给予张纪清的颁奖词。
陇海大院;和风春满园。有一个故事在这里讲了39年。高新海,原来班级里的孩子王。25岁,病魔突然向他袭来,以致他高位瘫痪。二哥、大哥、父母相继去世,这无疑使高新海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在他濒临绝望·1的时候,好友邻居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轮流照顾他,看球赛、逢年过节,大家都在高新海家里,为的就是能让高新海好好地活下去,就这样到现在坚持了39年。“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
让我们也行动起来吧,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春天是色彩斑斓的季节,春天,是一个收获感动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可以收获许多让我们为之感动的人或事。
每年,在每个岗位,我们都能听到很多感人的事迹。他们有的是警察,有的是工程师,有的仅仅是一个很普通的老百姓。但他们却用朴实无华的行动感动了你我,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更感动了中国。他们中间,有些人已经永远的离去,有些人与死亡擦肩而过,但他们的光辉事迹铭记在我们心里,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正是因为我们社会有那么多好人的出现,我们生活才会变得如此美好,我们的物质文化水平进步如此之大,只要我们每个人以自己善良的心对待他人,我相信我们的未来将会变得更好,感动中国,感动你我,感动的心在这里产生共鸣,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了美好的明天,一起努力。
世界上,有一种温暖,感染着我们,叫感动;有一种力量,惊天动地,也叫感动。今天,我和同学们观看了《感动中国》这部影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我们的国土上,也有一些默默无闻使我们感动的人,他们既没权,也没势,却给祖国大地上留下了一道闪亮的痕迹。
我最敬佩江苏的一位磨刀老人,他的名字叫吴锦泉,他的刀最便宜都只要5角钱,街坊邻居找他磨刀,他有时一分钱都不受(收),甚至将自己每年攒的钱都捐给灾区的儿童们。七年来,他已经捐了三万多元钱,却一点怨言也没有。
在常人看来,这只是一笔小数目,但对老人来说,虽然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经济来源,但老人却表示一点都不累。我想:怎么会不累呢?老人磨刀几十年,一天天地变老,还整天省吃俭用。在我看来,他赚的不只是一枚枚硬币,更代表了老人流的汗水和乡亲对他的信任和崇敬。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学习老人的精神,遇到要帮助的人,尽力去帮助他。平时要自强自立,节约每一份资源,做一个热心节俭的人。
郎平,中国女排的老教练,曾参加过多次排球赛,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带领中国女排队夺得冠军。她在平时训练上,每天都不缺席,因精湛的球技被人们称为“铁榔头”。一次训练中,她受伤了,可伤刚好,她就坚持要求参加训练。
看到这里,我真敬佩她,一个年过五十的人,还要求坚持(参)加训练,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她真是因排球而生,因荣誉而战!
我们平时也要向她学习,不要遇到一点点挫折就垂头丧气。也不要遇到失败就选择放弃,要保持坚持不懈的决心。
还有许多使我们赞叹不已的人,有一生都在唱歌的闫肃,有为科学做贡献的屠呦呦,还有舍身救人的宫东和无私的老(莫)校长……他们是我的榜样,也是我加油的动力。
看完《感动中国》,我受到了许多启发,我要向这些榜样看齐,争取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优秀观看感动中国观后感(汇总17篇)篇九
“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于2013年2月19日晚8点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播出,罗阳、林俊德、李文波、张丽莉、陈家顺、陈斌强、周月华艾起夫妇、何玥、高秉涵、高淑珍被选为年度人物。下面请跟我们一起走进爱与感动的海洋——“感动中国”人物拨动心灵深处的弦。
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在2012年度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的节目录制现场,无论是观众,还是主持人、受访者,似乎都被一种无声的精神力量感动着,不经意间热泪盈眶。
2012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有的是从事国家高科技研究工作的院士、工程师,有的是负责一方工作的人民公仆,更多的则是“小人物”。他们中有些人为国家、民族贡献出了全部青春甚至生命,更多的则是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平凡生活中赢得了尊重。
当物欲的强光让人迷失,当财富与权力霸占一席之地,当社会的价值取向被影响……静下心来听一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热忱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
林俊德:工作到最后一刻。
《颁奖词》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事迹》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优秀观看感动中国观后感(汇总17篇)篇十
2月19日晚,我端端正正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了“感动中国”2012颁奖晚会。
获奖者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他们的事迹却一样地打动人心。十位年度人物中,有为航天事业而毕生奋斗,最终却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的英雄罗阳;有在南海守礁20年,将青春无私地献给了祖国事业的气象工程师李文波;有在山里行医20年,同甘共苦,见证了彼此爱情的周月华、艾起夫妇······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为救学生,不惜失去双腿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上课了,同学们坐在座位上,一脸期待地望向教室门口,等待着晚自习到来,等待着倍受他们爱戴的女教师张丽莉。在这里,所有的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宝贝。每天,60多个“宝贝们”,都在晚自习课上快乐学习。
四名被救学生安然无恙,张丽莉老师却躺在了重症监护室里,生死不明。同月12日,在持续昏迷四天后,她被紧急送往哈尔滨治疗。当医生用担架抬起张丽莉,推开大门时,早在门外守候多时的群众纷纷让开一条路,呼喊着为张丽莉加油,并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路上,一辆辆停靠在路边的出租车亮起灯,为救护车指引方向。
最终,张丽莉康复了,但被迫高位截肢。尽管如此,这位年轻的女教师并没有沮丧,有人问她:“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30岁了,我已经和父母度过30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才刚刚开始。”
看着张丽莉坐在轮椅上那种从容淡定的表情,我顿时就热泪盈眶起来了。多么伟大的老师呀!羸弱的身躯,却是让人感觉到高大伟岸。在危机来临之时,她根本没有去考虑自身的安全,凭着她瘦小的双肩,托起了四名学生重生的起点,自己却与死神擦身而过。这种仅凭直觉作出的决定,让我们看到了她心灵深处的高尚气节。如果时光倒流,回到那个夜晚,我相信,她的选择依然如此。
“感动”这个字眼对于小小的我来说并不陌生,但也不熟悉,在看了《感动中国》之后,我进一步了解了“感动”。
“20年度感动中国获奖者阿里帕?阿里马洪……”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她收养了19个孩子,善良超越了亲情。泉水最清,母爱最真!随着主持人此起彼伏的声音,我激动地拍起了手,泪水在眼眶中转动。阿里帕妈妈的博爱让我敬佩,也让我羞愧,我要努力也成为阿里帕妈妈那样有爱心的人。那时我知道,我作为中国的一位成员,我感动了,被阿里帕妈妈的母爱感动了。
“2009年度感动中国获奖者张正祥……”他不止感动了我,还震撼了我的心灵。他是中国真正的环保大使,坚决与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人作斗争,为了让滇池草清河明,他成了别人眼中的“疯子”,他用勇敢不屈不挠的斗争证明,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不是一句空话,他就是张正祥。我说,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人才是真正的疯子,一个破坏自己家的人难道不是疯子吗?那时我知道,我作为中国的一位成员,我感动了,被那位勇者无敌的农民的爱国之心所感动了。
回想起以前,我经常乱扔垃圾,破坏环境,使地球妈妈伤痕累累,希望地球妈妈能原谅我。现在,从这一刻起,我不会再这样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在20--年度感动中国获奖者中,我发现,他们大多是普通的人,只因为他们拥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所以感动了中国;只因为他们奉献,所以感动了中国……我相信,今后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也会出现你我的身影。
优秀观看感动中国观后感(汇总17篇)篇十一
在昨日晚上教师让我们在八点整在电视上看感动中国。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在中央电视台举行。
昨日晚上我们就看了,我和我的家人一齐看的,颁奖的人各是1。钟杨2。杜富国3。吕保民4。马旭5。刘传建6。其美多吉7。王继才8。张渠伟9。张玉滚10。程开甲,其中让我记最深的两个人。第一个人是杜富国,他不顾危险,勇往直前。排雷的一个军人,在一次排雷任务中,他挡在最前面,他对队友们说“你退后,让我来”听到这番话,我心想他真的是太勇敢了,不幸的是,在他排雷时,突然间,嘣!的一声雷爆炸了,队友们赶紧打了120之后杜富国被送往了医院,他才27岁,医生说要把他的双手截肢了,更令他悲痛的是没了眼睛,可是他却很乐观,还安慰队友们和家人们。不让他们悲痛,20__年11月16日午时。已扫雷场的移交仪式上。
杜富国的战友们手牵着手,唱着军歌,以此向老百姓表示脚下的每一寸地图都是安全的,当战友们告诉杜富国的时候,杜富国的心就放下了。他没有了手没有了眼,他并不悲痛,而是欢乐的过好每一天,他之后就不能排雷了。他站在讲台上时拿到了奖杯,主持人让他的家人告诉他奖杯是什么形状的,家人说“奖杯是爱心形状的,”他代表感动中国,这就是我说的杜富国。
第二个人是张玉滚,南阳人张玉滚,他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了家乡。当了一名每月拿30元工资的教师,在学校守了18年,每次都为学生们用扁担挑书,从市里挑回山沟里来他不怕辛苦,也不知从未摔过多少次,可他依然坚持着。之后他交出了22名大学生,有一次他的妻子做的三轮摩托车没有了刹车,九个月的女儿被妻子抱着的,车没有刹车,不细心开进了沟里,九个月大的女儿头部磕到了石头上,不幸死亡了。他之后很悲痛,也有点自责。他最终又回到了学校,为了学生们,他又回到了学校,还是为学生们挑书,教课他教的不是一门课,而是全部的课程,他是一位不怕辛苦的教师。值得我们学习的教师,这是我记忆最深的两个人。
还有钟杨是植物学家。吕保民以往也是一位军人,不顾自我安全,保护他人安全。马旭给家乡投资了100万。刘传健是开飞机的,有一次快要失望的时候,他冷静地开飞机,忍受着寒冷他的,机友们安慰着乘客,让乘客们不害怕。其美多吉是开邮件车的,不怕艰苦,运送邮件。王继才,王仕花他们是守岛的,他们不离不弃的守岛,王继才在58岁时生病而死了,他的妻子也在不离不弃的守岛,尽管丈夫离去,他也承诺着丈夫的愿望。张渠伟他是四川省的州市区,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他为贫困家庭买衣服,建房子。
这十位人的精神和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也令我们佩服。他们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都十分勇敢,十分的厉害。可是有几个人却没有站在讲台上。因为他们为了祖国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有十分多的人为祖国付出了一切,我们也要像他人一样保护祖国,保护他人。我们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优秀观看感动中国观后感(汇总17篇)篇十二
新冠肺炎的袭来让一切都变得那么不平静。人们的担忧,社会的恐慌,笼罩着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但时时刻刻又有种温暖人心、点燃希望的温情散发着永远的芬芳。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春节期间,本该是万家团圆的欢喜时刻,在大爱面前医护人员们选择了坚定的离别,整装待发,赶赴疫区的第一线。诺大的行李箱里除去必备的医疗器材,就是不少的成人纸尿裤。因为一旦脱下防护服就意味着需要重新换新的,为了节约物资他们不得不身穿长达九个小时的工作服。这些平凡的人是丈夫,是妻子,是父母心疼的孩子,也是孩子眼中的大树,但他们更是英雄,是最美的逆行者。
爱因博大而变得高贵。年过八旬的医者钟南山爷爷,曾在非典中担当大任,如今又挂帅出征,不知疲倦的拼搏在科技前沿,积极研究有效治疗方案。已经73岁的李兰娟院士每天睡不到三小时,为了让全国的人民安心,繁重的工作之余,接受了白岩松的专访在深夜为全国网友答疑解惑。
什么叫逆流而上?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与最爱的人道一声珍重,在危急时刻“我自己愿意来的,我愿意承担这一切”,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足以展现爱的光芒,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逆行者才有了我们每个人昂首阔步的前行。
然而,依旧有些令人气愤的是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哄抬物价,甚至单纯追求利益,把废弃口罩重新加工利用发国难财;一些无脑家属闹医,伤医,不顾大局任由自己撒泼耍赖;还有一些人顶风作案参加聚会走亲访友……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作为后方安全的我们不能深入到一线实干,但却也不能在后院起火兴风作浪。
那么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第一听党指挥,尽量减少外出。因为疫情严重性事关公共安全,宅在家不乱跑就是我们能做的最大贡献;第二拒绝野味,敬畏自然。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保护野生动物的迫切性早已不单是保护生态环境这么单一。同样是地球上的生物,我们更应将自身置于其中,因为命运共同体我们同呼吸;第三积极宣传疫情防护措施,号召大家捐献物资共渡难关。
回望历史,1998年抗洪抢险,生命之堤,齐心协力,决口奋战;2003年抗击非典,病毒来犯,生死之战,众志成城;2008年汶川地震,八方支援,同舟共济,重建家园……多少次患难与共的中华民族在危机中凝聚,聚沙成塔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如今的2020年的疫情我们同样不彷徨,“雷火”凭借中国速度托起x的重量,祖国的伟大,人民的团聚,让我们坚定相信这一切终将成为过往。
愿与疫情拼搏的人们,坚定信仰,不惧病毒。
愿奋战在一线的人们,注意安全,早日胜利。
愿祖国早日拨开迷雾,国泰民康,盛世共享。
x加油!中国加油!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优秀观看感动中国观后感(汇总17篇)篇十三
杨振宁青年时期喜爱物理,而且想成为一位实验物理学家。1943年杨振宁赴美国留学时,就立志要写一篇实验物理论文。1946年,杨振宁进入芝加哥大学费米主持的研究生班,希望能在费米的指导下写篇实验论文。当时,费米正忙于在阿贡国家实验室从事军事技术研究。像杨振宁这样初到美国的中国人是不能随便进入阿贡实验室的,于是费米建议杨振宁先跟泰勒做些理论研究,实验则可以到艾里逊的实验室去做。
艾里逊是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一名教授。在费米的推荐下,杨振宁成为艾里逊的6名研究生之一。然而,在实验室工作的近20个月中,杨振宁的物理实验进行得非常不顺利,做实验时常常发生爆炸,以至于当时实验室里流传着这样一句笑话: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此时,杨振宁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别人差!
一天,一直在关注着杨振宁、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泰勒博士关切地问杨振宁:“你做的实验是不是不大成功?”
“是的。”面对令人尊敬的前辈,杨振宁诚恳地说。
“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你已经写了一篇理论论文,我建议你把它充实一下作为博士论文,我可以做你的导师。”泰勒直率地对杨振宁说。
杨振宁听了泰勒的话,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他从心底深处感到自己做实验确实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他又不甘服输,非常希望通过写一篇实验论文来弥补自己实验能力的不足。他十分感谢泰勒的关怀,但要他下决心打消自己的念头实实在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想考虑一下,两天后再告诉您。”杨振宁恳切地说。
杨振宁认真思考了两天。他想起在厦门上小学时的一件事:有一次上手工课,杨振宁兴致勃勃地捏制了一只鸡,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爸妈看了笑着说:“很好,很好。是一段藕吧?”往事一件接一件地在他的脑海浮现,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实在不强。
最终,杨振宁接受了泰勒的建议,放弃写实验论文。从此,他毅然把主攻方向转至理论物理研究,1957年10月杨振宁与李政道联手摘取了该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放弃有时候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十分痛苦的。适时地放弃,不仅需要勇气和胆识,更需要远见和智慧。人生之树,只有舍弃空想与浮华,才能撷取丰硕甜美的果实。
志向坚定固然有助于人生走向成功,但超出自身能力的志向无异于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所以,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放弃不切实际的追求目标,人生才会转向真正的成功。杨振宁放弃物理实验研究转向理论研究是理性而明智的,他的选择是他的人生与事业的华丽转身。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优秀观看感动中国观后感(汇总17篇)篇十四
95岁的张富清是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出生于x省x市洋县,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获大军区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退伍后,他自愿申请转业到当时条件坚苦的来凤县工作。他艰苦朴素,淡泊名利,深藏功名64载。2018年底,在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工作人员发现老人一张泛黄的“立功登记表”,才知道他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
“共产党处处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为国家昌盛办事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进一步受党的教育,使自己为党、为人民做点工作。”
今年95岁的老革命、老党员、老干部张富清,这样讲述着自己的入党初心。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张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队一有突击任务,就报名参加。翻城墙、缴机枪、炸碉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敌人的子弹和弹片,掀起过他的头皮,灼烧过他的腋下,撞碎过他的牙齿,但击不穿他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么都不说,祖国知道我。
在看不见硝烟的建设和改革年代,张富清公忠体国,响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收起奖章,直奔当时x最艰苦、最边远的x来凤,一干就是三十年。
时局艰难时,他以身垂范,动员妻子下岗;忠孝两难全时,他坚守岗位,没奔母丧成为毕生遗憾;改革开放时,他殚精竭虑,破除陈规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劳肯干,任劳任怨,不矜不伐。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为国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干部,应该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离休了的张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没有离休。他时刻铭记着自己老党员的身份。
当他认为自己不能再为国家贡献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岁截肢的他,拒绝在轮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条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来;白内障手术期间,明明可以给自己安一个好的晶体,他却选了的一款;明明没人会动他的药,但他每次都将药瓶锁上,生怕别人挪用他全额报销的一粒药。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富清的伟岸,不止在少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间奋进不息。
张富清曾说,战场上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
的确,在人生的征途上,因为信仰,他也一往无前。
71年党龄,见证“绝对忠诚”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一位党龄71年的老战士、老党员,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对党“绝对忠诚”。
在张富清老人眼里,在战场上,共产党员应做到“党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敢于冲锋在前、敢于牺牲生命,那才是对党“绝对忠诚”;在祖国建设时期,共产党员应做到“党让我去哪就去哪,哪里最艰苦就去哪儿”,不讲条件、不计得失,那才是对党“绝对忠诚”。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认为,做这些,只是共产党员的本分,根本不值得夸耀和“显摆”。军功章,他压进了箱底,就连对至亲好友都不曾提及;干工作,遇到困难和委屈,想想牺牲的老战友,他什么都释然了。
新中国走过了70年的风风雨雨,张富清老人的岗位、身份也一再改变;不变的,是他对党的“绝对忠诚”。从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不改初心”,什么是“淡泊名利”,什么是“克己奉公”,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70年前,理想信念之火熊熊燃烧的共产党人,克服了千难万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缔造了新中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需要共产党人以同样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同样不畏任何艰险的豪情,去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优秀观看感动中国观后感(汇总17篇)篇十五
晚上八点我们一家人准时坐在了电视机前,看《感动中国人物》,当一个个平凡感人的故事在我们眼前播放,泪水和感动在整整2个小时的静默中伴随着我们。当我们一次次被真情感动,才会体会到,世界原来这般美好,人情原来这般纯洁。该是多么美好的家庭才塑造了这么感人的故事呀!
看了这个节目之后,儿子说:“他们都干了许多好事。”这句话让我受益很多。是呀,世上有许许多多的好人,他们都是那么地高尚、伟大!是我们人生的好榜样!他们也很平凡,是芸芸众生中平凡的一员,可他们却在平凡的位置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也使他们的人生也变得从此不再平凡。所以,他们感动着我们。我们的生活需要这样的好人,我们美好幸福的生活需要用温暖来营造,需要用善良来创造。
通过观看这个电视节目,我们一家人也趁机进行了沟通,尤其是对儿子。电视节目使他认识人需要多做好事,做的好事多了终究会让人感动!其实我们都明白如果我们都能用心努力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小事感动着我们,让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让我们用最纯净的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
优秀观看感动中国观后感(汇总17篇)篇十六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是由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组主办的人物评选活动。2019年12月22开始网络投票。2019年2月14日20时,“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一套播出。,一位名叫徐立平的人当选“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颁奖词是这样说的:“大国多良才: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可是,你知道谁是徐立平吗?你不知道。
正如“感动中国”主持人所说:“我们接下来要认识的人,多少会让我们觉得有点神秘,因为他的工作情景,曾经长时间的在公众视线之外……”
是的,总有那么一些人,默默无闻,走在大街上跟你我一样,只是别人眼中的路人甲,但他们却为这个国家,为国家的各类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后,仍然默默无闻。
徐立平就是其中之一,唯一的不同是,他终于感动中国,进入了公众视野,不容易,太不容易。
主持人介绍说:“他的工作有多精细呢?精细到0.2毫米……”
0.2毫米?是的!火箭固体发动机药面雕刻的最大误差是0.5毫米,而徐立平雕刻的药面精度不超过0.2毫米。
0.2毫米!什么概念?据说人的头发直径是70微米左右,0.2毫米相当于三根头发紧紧合在一起时的直径!而这却是一个人用双手雕刻出来的精度,简直精细得难以想象,你摸摸自己的头发就知道。
支持人还说:“他的工作有多危险呢?有人说他简直是在炸药堆里工作……”
徐立平一直从事着航天固体动力燃料的微整形工作。给炸药做微整形,你听过吗,是不是吓倒了一大片宝宝?呵呵,比“老虎嘴上拔毛”危险多了有木有——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便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而这,根本不是传说,只是一份工作;甚至,我们用“勇敢”这样的词来形容,都感觉亵渎了这样的工作。那么,该怎么说呢?这,只是一份工作。
而这份工作,却被这个叫徐立平的人,干到了巧夺天工的境界。行行出状元,大概就这意思。
下面,我要认真介绍一下徐立平。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7416厂特技技师,1968年出生,1987年进厂工作。
徐立平的母亲就是一位老航天人,是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整形车间最早的员工。上世纪60年代,老太太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几经艰难辗转,最终进入秦岭大山深处,做起了国家航天事业的一枚小小螺丝钉。
1987年,徐立平从技校毕业,也加入了航天大军。母亲最清楚雕刻火药的危险有多大,但她还是给儿子给出了建议:去我工作过的车间吧。她大概知道,最适合儿子施展才能的空间,就在那里。有时候,支持,无疑是最深的爱。
然后,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一名再普通不过的航天人,一做就是二十多年。直到,他感动中国。
火箭发动机,上千道制造工序,缺一不可,无一不重要,而固体燃料微整形极为关键,又很特殊。人类科技发展很快,但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算一个难题,只能靠人的双手来做,机器无法完全取代。
“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下刀的力度,完全由工人自己感知和判断,稍微不慎就是灾难,不心跳才怪。
药面精度合格与否,与火箭发射是否精准息息相关,俗话说世上不存在完美,可这份工作,你必须要做到完美。
徐立平的0.2毫米,就叫完美。据说连带他成长的师傅,都望尘莫及。师傅嘴上不怎么说,可在心里,也不知为徒弟点了多少次赞:你小子,比我厉害,是真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师傅比自己创造了那样的奇迹还高兴。
徐立平不仅仅是靠勤奋练就一身本领的踏实技师,他还有悟性,这份悟性源于智慧和对工作的热爱。有个。
成语。
叫熟能生巧,怎么熟?靠勤!怎么生巧?靠悟!总之就是,双手和大脑都不闲着。
有实例为证。在危险的岗位上,为了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徐立平自己发明设计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更厉害的是,其中有两种刀具,还获得了国家专利。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是真牛气。有一种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不知羡煞了多少同行同事,他们心说,我也要这样,于是更加兢兢业业。
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成就,事实摆在这里,多么。
励志。
你没法不信。
当然,徐立平获得如此成就,也是有代价的。
多年以来,徐立平以同一个姿势与火药打交道,难免给自己带来损伤,身形变得向一边倾斜;另外,长年沾染火药,毒性也多多少少侵入了体内,头发掉了很多。
可是,这样的工作,总得有人心甘情愿来做。所有的伟大,背后都有无数常人不知的付出。人靠物质活着,但人类数千年以来的进步性延续,根本从未离开过精神。
你是一介工匠,但你是大国工匠。
在国家几十万的航天大军中,像徐立平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在国家的各类事业中,像徐立平一样的人还有很多。所以,“感动中国”才说:大国多良才。现在,你知道了徐立平,但是仍然不知道其他无数和他一样埋头苦干的人。你只需记住,所有表面看上去简单的事情,里面自有它的复杂;所有你认为渺小的存在,背后自有它的伟大。
请认真对待与你有关的一切,让我们共同感动中国。
优秀观看感动中国观后感(汇总17篇)篇十七
我要比洋人强。这句话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小时候立下的承诺。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有一天,小振宁家来了几位客人,他们问小振宁长大想不想做大官,而小振宁却说他不想做大官,还说:我要比洋人强!原来小振宁一天在大街上捡树叶时看见一个车夫正在很努力的拉着黄包车,而车上的洋人却破口大骂车夫,还用皮鞋蹬车夫的脊背。小振宁看后很生气,很愤怒;还有一次,小振宁看到几个持枪的洋人正在欺侮一个佝偻着背的盲人乞丐。从此,小振宁就立下承诺:我要比洋人强。后来小振宁发奋学习,1945年,他前往美国深造,受到费尔米教授的高度评价。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从我要比洋人强这句话,从中我体会到杨振宁从小就有爱国的精神,他宁愿自己不做大官,也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这种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像杨振宁这样爱国的人士很多,徐悲鸿就是其中一个。徐悲鸿年轻时就在法国巴黎徐梁画院和巴黎国力高等学校学习绘画。他在画院向一个外国学生挑战,看看谁是人才。从此,徐悲鸿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绘画,为祖国争气,为中华民族争光!他经常到罗浮宫,凡尔赛宫和巴黎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一去就是一整天。最后,徐悲鸿用他自己的努力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
你们看,徐悲鸿和杨振宁这两位爱国人士为我们祖国争了多少口气啊!但是也有部分中国人不知道爱国,不把爱国放在第一位,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就出卖祖国利益,这真是中华民族的败类。例如日本侵略中国时有些人为了身存,竟然投靠侵略者,去和日本小鬼子并肩作战,他们还配得叫中国人吗!
杨振宁先生是跨世纪的伟大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他心系祖国科教事业,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