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读书心得的写作,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阅读方式和策略,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培训心得的范文,它们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学习和培训经历,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
专业采访企业心得(案例14篇)篇一
第一段:引言(字数:150)。
采访各大企业家是一项充满挑战和启示的任务。身为一名记者,我有机会接触到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并分享他们对于创业和成功的见解。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使我受益良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从这些采访中所获得的关于创业和成功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其他有志于创业的人们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
第二段:成功的秘诀(字数:250)。
通过采访各大企业家,我发现他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有一些共同的秘诀。首先,他们都非常专注和坚定,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会全身心地追求。其次,他们勤奋努力,并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去实现目标。再者,他们注重细节,并且懂得抓住机会。最重要的是,企业家们拥有强大的坚持力和毅力,他们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调整和改进,直到达到他们的目标。
第三段:创业的挑战(字数:250)。
从这些采访中,我还了解到创业的挑战。创业并不容易,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企业家们常常面临资金和资源的压力,市场的竞争,以及个人和家庭的牺牲。然而,这些挑战并没有阻挡他们的脚步。相反,他们将挑战看作是机会,用智慧和创新来解决问题,并将失败视为成功的必经之路。在创业的路上,他们不断寻找机会,积极学习和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识。
第四段:价值观与社会责任(字数:250)。
这些成功的企业家还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他们注重价值观和社会责任。他们认识到,企业的成功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他们不仅追求经济上的成功,也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他们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他们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社会的表率,并赢得了公众的尊重和信任。
第五段:结论(字数:200)。
通过与各大企业家的交流和采访,我深刻认识到创业之路并不容易,但只要我们具备坚定的信念和刻苦的努力,就有可能取得成功。成功的企业家们将挑战看作是机会,不断学习和成长。此外,他们注重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将个人成功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对于有志于创业的人们来说,这些经验和智慧是宝贵的财富。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深入学习,我们也能在创业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专业采访企业心得(案例14篇)篇二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创新和创业精神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目标。为了进一步了解成功企业家的经验和智慧,我决定采访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家。通过这次机会,我希望探索他们的创业历程、管理哲学以及他们对于成功的理解,从而汲取经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指导和启发。
第二段:大企业家们的创业历程和经验分享(300字)。
在采访中,我了解到大部分成功企业家都没有一帆风顺地走到今天,并且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业历程。例如,xxx创业于1990年,从一个小作坊起步,通过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现已发展成为行业领先的企业。他强调了坚持和专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挫折和失败。他说:“每当遇到困难时,我都会回顾自己的初衷,思考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不懈地努力。”另一位企业家xxx则强调了耐心和时机的重要性。他解释说:“有时候,想要创业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抓住机遇才能最终实现目标。”
第三段:大企业家们的管理哲学和成功之道(300字)。
除了创业经验,我还向企业家们询问了他们的管理哲学和成功之道。xxx强调了团队合作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优秀的团队是成功的关键,需要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并能够相互信任和合作。”他还特别强调了对员工的重视和培养:“培养出一支敬业、专业且具备创新能力的员工队伍,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xxx则认为持续创新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他表示:“市场竞争激烈,只有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需求,才能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此外,一位企业家还分享了他对于成功的理解:“成功不仅仅是财富的积累,更是对社会的贡献。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应该具备责任感,将财富回馈给社会,推动社会进步。”
第四段:我从这次采访中获得的启发和体会(200字)。
通过采访各大企业家,我不仅学到了他们的成功经验,还深刻体会到了追求成功的态度和心态对于个人的重要性。成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坚持、耐心和时机的把握。良好的团队合作和人才培养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此外,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持续创新也是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素质。这些启示和体会对于我个人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将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注重团队合作、持续学习和创新。
第五段:总结并展望(200字)。
通过这次采访,我深刻认识到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不断努力和正确的心态。成功企业家们的经验和智慧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我将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努力追求成功。同时,我也希望将采访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与更多的人分享,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未来,我将继续关注企业家们的发展和创新,不断学习和成长,为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努力。
专业采访企业心得(案例14篇)篇三
作为一名披荆斩棘、勇闯职场的新锐记者,采访企业经理是我们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任务。这项任务既是一种难度挑战,也是一次知识增长的机会。在采访企业经理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不同领域、不同公司的人才,了解到了他们的经验和思考,并从中发现了许多启示。今天,我想为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采访企业经理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采访企业经理,首先需要做的是研究该企业的业务模式、市场业绩和发展历程等基础信息,以便在采访中更加贴近实际、深入交流。其次,也要尊重企业经理的时间,提前预约、确认时间、地点和采访主题,做好应对可能的延误和变化的准备。最后,软硬件设施也要好好准备,如备好录音笔、备好提前准备的问题、在采访现场进行必要的摄像和照片记录等。
第三段:采访中的技巧。
采访企业经理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让他们在采访中保持深入合作的状态。首先是采访技能,全面而不失深入,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要刨根问底,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其次是语言技巧,言辞要有分寸,不是过分婉转笼统,也不要过于直接刺激到对方情绪。不要漏掉任何一个有追问的问题,以及不演绎故事,提问的内容必须严格符合事实。
第四段:如何梳理信息。
采访结束后,梳理好信息至关重要。首先,要寻找信息的连接方法以及关键信息,对于其他近似的素材需要分类清理,做出分类整理。其次是筛选信息:在所收集到的许多信息中,有很多是紧扣主题的,也有很多无关紧要,如何识别,最终选出对于读者而言最重要的信息,能够有效地呈现主题,是十分重要的。最后是梳理方法,采用逐句、逐段的方式梳理,会让你在整理之后感觉就像在现场一样。
第五段:采访的启示。
结论:
在与企业经理的接触和采访中,不仅了解了企业的发展和经验,也获得了个人素质上的提升。这种经历是我们成长的宝贵资产,对我们今后的从业生涯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采访中,我们将根据现实制定不同的采访策略,创造出更为深入和全面的采访,以及更多精彩的内容和联系。
专业采访企业心得(案例14篇)篇四
近日,我参与了一次企业趣味采访活动,这是我第一次亲身体验企业内部的工作和氛围。通过这次采访,我收获了很多感悟和体会。
第一段:采访的主题和意义。
这次采访的主题是关于企业的趣味活动,旨在了解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休闲娱乐机会,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对企业认同感。趣味活动是近年来兴起的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它能让员工放松身心、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我对这个主题非常感兴趣,因为我想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的内部工作环境和员工的生活状态。
第二段:令人惊喜的趣味活动。
采访中,我了解到很多企业为员工策划的趣味活动,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例如,企业组织了健身活动,为员工提供免费体育设施和器材,鼓励他们坚持锻炼身体。另外,企业还组织了年度旅游活动,让员工有机会放松身心、开拓眼界。最让我惊喜的是企业组织的创意比赛,员工可以在平时工作之余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参加绘画、摄影、烘焙等比赛。这些趣味活动不仅能够让员工得到放松和享受,还能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第三段:趣味活动的积极影响。
通过采访,我了解到趣味活动对企业和员工都有积极影响。首先,趣味活动能够增进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当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生活的关注和呵护时,他们会更加珍惜并投入到工作中。其次,趣味活动能够改善员工的心理状态和工作效率。通过放松身心、调整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员工能够更好地面对工作中的挑战。最后,趣味活动还能够增强员工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在趣味活动中,员工需要合作完成任务,这能够提升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第四段:探索企业内部文化。
除了趣味活动,我还通过采访了解到一些企业的内部文化。有些企业注重员工发展和培训,提供各种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己。有些企业注重员工福利和福利制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住房补贴、健康保险等福利待遇。有些企业注重员工参与决策和沟通,定期举行员工大会和座谈会,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企业内部的文化和氛围对于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五段:我的收获和展望。
通过这次采访,我深刻地感受到趣味活动对企业和员工的重要性。我意识到企业不仅应该注重业务发展,还需要注重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作为未来的职场人,我希望能加入一家关注员工福祉的企业,积极参与各种趣味活动,并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我也认识到企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利润和产品质量,还与企业内部的文化和员工关系有密切关联。因此,我将努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职业生涯的成功打下基础。
在这次企业趣味采访中,我感受到了企业对员工的关爱和福利措施,也看到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和忠诚。通过这次经历,我对企业文化建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也为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相信,只有在一个愉快、和谐的工作氛围中,才能够实现个人成长和企业长远发展的双赢境界。
专业采访企业心得(案例14篇)篇五
在当今社会中,企业是创造社会财富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力量。而作为采访者,采访企业的心得体会对于了解企业现状,了解行业趋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多次采访企业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些采访技巧和心得体会,下面我将详细介绍。
第二段:做功课准备。
在采访之前,我会仔细调研企业的情况,包括了解企业的历史背景、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状况等。这些信息是为后续采访提供流畅的交流和更有效的沟通。我也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准备相关问题列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三段: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采访中,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我会以礼貌、尊重的态度来面对每一个采访对象,尽可能的让他们感到舒适、自信和信任。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后,采访对象会更加主动地回答问题并分享其经验和见解。
第四段:沟通技巧。
在采访的过程中,需要善于运用各种沟通技巧,例如倾听,引导和提问等。这些技巧可以让采访对象主动分享信息,并且更深入的了解他们的心理和想法。同时,需要注意语言的使用,表达清晰地想法并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采访对象交流,使其容易理解和接受。
第五段:了解企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采访完成后,需要对企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更多的信息和数据。这有助于了解整个行业的总体情况,为企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同时,通过采访中得到的信息和数据,也可以快速发现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之处,帮助我们更加好的指导企业发展。
结尾:
总之,通过采访企业的过程,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企业的运营模式,行业趋势和企业状况,提高对实际情况的理解和认知。同时,运用一定的采访技巧和沟通技巧,也能更好地发掘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并帮助企业找到改进的方向和方法。做好文化自信,取得成功的根本途径,这也是我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和重要指示表明。
专业采访企业心得(案例14篇)篇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采访企业已经成为了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记者,我有幸参与了一次企业采访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在这次采访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理念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我也体会到了记者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合作关系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这次采访的心得体会。
在采访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企业的运营模式以及背后的理念。作为一家成功企业,它的运营模式必然有其独特之处。通过与企业高层的沟通和交流,我了解到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战略目标。我发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它能够凝聚和激励员工,提升整个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而战略目标则是企业发展的指南针,它可以帮助企业把握市场变化,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在采访企业的过程中,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帮助记者更好地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也能够为读者传递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此外,我还发现记者与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合作的关系。企业需要媒体的报道来宣传企业的形象和产品,而媒体也需要企业的故事和数据来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采访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企业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他们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和便利。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记者,我们需要在采访过程中保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偏不倚地报道事实,为读者提供真实可信的信息。只有通过合作和互相尊重,才能够实现记者和企业之间的良好互利关系。
在这次采访中,我还学到了如何进行高效的采访和撰写优质的新闻报道。首先,我深入了解了采访对象,准备了相关的问题和材料,确保能够全面而准确地掌握企业的情况。其次,在采访过程中,我注重与采访对象的互动和沟通,通过耐心的询问和倾听,获取更深入的信息。最后,在撰写新闻报道时,我注重事实的准确性和语言的简洁明了。我意识到,新闻报道应该客观公正地反映事实,以便读者能够真实了解企业的情况。通过这次采访,我充分体会到了采访和撰写新闻的重要性和挑战性,也为我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最后,这次采访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思考。在现代社会,企业作为经济的主要力量,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记者,我应该时刻关注企业的发展动态和问题,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同时,在采访企业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很多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智慧,这对我今后的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我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和读者服务。
通过这次采访,我不仅深入了解了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理念,还体会到了记者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同时,我也学到了如何进行高效的采访和撰写优质的新闻报道。这次采访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思考,我相信这对我今后的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也会有着积极的影响。我将会将这次的经验和体会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为读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专业采访企业心得(案例14篇)篇七
这学期前前后后也采访了许多人,涉及的面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广泛的,但是没能采访到真正的“高层”人物还是比较遗憾。从刚开始的紧张羞涩,渐渐地到驾轻就熟,对于刚开始接触的人物采访我自己还是有着较多的感受。
刚开始因为小组分工并不完善,大家对于采访对象的挑选更偏向于自己的片面理解。我也就找到了某位男教师开始了采访,结果就是采访十分顺利,老师十分配合,但写出来的稿子没什么新意。而小组其他成员的稿子内容则更加吸引人。有人选择了有3个孩子的南区水果店老板,有人则选择了离家在外与父母妻儿相隔千里的学校保安。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显然他们的更具有代表性与“新意”,而我的选择出发点停留在了任务的完成度上而非质量之上。青年教师也许更适合采访,他们的语言能力会使采访更顺利,但在这个选题之下,显然其他的选择更能表现主题使选题的新意体现出来。
所以对于今后的采访,挑选一个更具代表性的人物才能更好地将主题体现。采访也不能一味求稳,追求一些新意或许才能获得更好的内容。
完成一次好的人物采访,我认为不仅要对采访的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对于整个话题的背景也应该要有相当完备的背景知识。不然或许就会遭遇我所遇到过的尴尬。
学期后半段有幸来到解放日报体育部做关于世界杯的专题报道。我主要负责电话采访一些足球教练纪录他们对于某一场比赛的看法。我自以为对采访对象十分了解(大多为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知名教练与体育评论员),但实际采访中却是漏洞百出。
首先,语言上遭遇了危机。由于一些主教练来自上海讲着一口地道的上海方言,对于我来说理解起来就成了大问题。即使后来用普通话对话也时常在一些关键语句上因为口音问题而不能正确理解意思。记得一次采访一位沪上著名教练,因为前期没有心理准备,电话采访时才发现采访对象的语调“惊人”的低。低沉的语调使很多话变得含糊不清,那次的采访最终也因此失败。
除了采访对象的准备外,背景知识的准备也必须充足。还是在实习期间,一次采访圈外人士预测比赛时又出现了新的状况。由于前一场比赛我自己也没有看,而采访对象对于足球也不够专业,就出现了采访过程两个人无话可说的境地。
两次失败的经验也提醒我做好采访前背景了解的重要性。对于采访对象,适当了解他的身份有助于更顺利的进行采访;对于采访选题的背景,完备地做好先前功课才能在采访中更好地与采访对象交流。
刚开始接触采访稿的撰写,我也犯下了不少毛病。由于不能熟练地掌握采访稿,我的第一篇采访稿被小组成员批为过于客观,缺乏适当的文学性修饰。当然,对于一篇采访稿尊重采访者话语的客观性是最重要的,但是将话语转变为文字又不能少了文学的修饰,不然采访稿就会显得索然无味缺乏可读性。
而实习时,我的一篇采访稿也被老师批评了。由于我对于采访对象的话题有着自己很多的见解,于是在文章中有意无意的加入了我的意见倾向。这也就造成了一些话语方式与采访对象身份不符的现象。
在采访稿的撰写之中,如何将事实的客观性与文字的文学性更好地结合显然是我需要不断加强的地方。从采访者的角度出发,尊重受访者的意图,而在文字上则需要部分润色,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却也需要不断的实践作为基础吧。
采访的策略选择。
对于不同的采访对象我认为应该是选择不同的采访策略。策略的内涵即是选择不同的话语方式、不同的语言氛围以及不同的话语量。比如采访“下层”受访人时,我大都会比较主动,尽量将语言氛围变得轻松使受访者能够较为自然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在采访中我也会适当的掌握主动权,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受访者整理自己的思路与看法。
而对于“中高层”受访者,我一般不会过于主动,而是将采访的掌控权交予对方,给受访者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表达展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两种不同的策略,也是基于两类受访者不同的社会身份、教育水平等因素。相对而言,“中下层”受访者可能受到文化水平的影响相对怯于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同时表达中也可能会因多种因素造成表意不清等问题;而“中上层”受访者相对文化水平较高,对于特定问题相对有更多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仍然选择给予对方过多的引导势必将使受访者感到唠叨琐碎。
所以在这样的考虑下,针对不同的受访者采取不同的采访策略既能使采访顺利的进行也能建立更好的互动环境。
这个学期开始全面的接触采访与写作,实地采访与电话采访都做了不少,但是我感觉还是远远不够。实习期间指导老师也告诉我,采访只有做了多了才能有感觉,文字、语言上面才能有进步。或许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反复强调的实践的重要性的很好体现吧。
同时,在采访中我也发现自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面对不同的受访者,可能会因对方身份的不同而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对于普通的农民工或许我更能放得开,而面对著名运动员或者知名教授则会显得拘谨。起初,我也是总因为紧张而使采访不那么顺利,但随着采访次数增加自己也变得自信,并且能够做到与受访者一定量的有效互动,不再只是那个被动的记录者,开始成为了互动者。而这样自信的由来,既来自战胜自我胆怯心理的一次次实践,也源于对受访者、采访背景的充分准备。
在采访的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信息提取方面急需提高。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受访者特别健谈,于是便需要将他的大篇幅内容微缩到小篇幅;有时候则会遇到受访者迟迟不能点到问题的内核而游离与提问之外。第一个问题考验的是自己的文字压缩能力,第二个问题则考验的是记者的提问技巧。在采访中,我也发现,问题的设计往往赶不上实际中的变化,所以在提问过程中设计问题显得尤为关键。而设计的串联点就是和受访者的良性互动,通过互动将自己的观点传递,同时将自己的疑问抛出将受访者引入自己的设计之中。这样,才能得到自己所想要的采访内容。
这学期的采访与写作课使我受益良多,汲取了许多采访的理论知识。而实践中,一次次的采访经历则让我明白了理论与现实结合的重要性。既不能脱离理论而自成一套也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而无视实践中的变化。
现在只是一个起点,希望这样的总结与体会能够给我今后的采访以提醒,也希望未来越来越多的采访实践又能给予这份体悟以更多的内涵。
专业采访企业心得(案例14篇)篇八
其实在新闻采访方面,我是一个新手,一只“菜鸟”。说来惭愧,进校报的这一年里,真正意义上的采访其实不多,只有四次。中间自己也得出了一些拙见,现在就写出来,跟大家交流分享下吧!
我的第一次个人采访是在军训的时候。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我跟文学院的新生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军训表彰大会上,“詹丽璇”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实他一入学辅导员就跟我说了,要特别关注她的举动)。后来师姐说让我们挖掘军训的人和事,我第一个念头便想到了詹丽璇。后来我通过其他人了解了她的信息后,感觉师妹身上有能够代表这一届新生在军训中蜕变的闪光点,就跟碧岚师姐主动请缨,说我要去采访詹丽璇。
师姐同意了,我是第一次采访,还是一个人采访,自己不免内心紧张。后来我从图书馆找来了通讯写作的书籍,可总觉得里面的那些原则宝典之类的不适合现实中的采访。我开始苦恼,幸好这时碧岚师姐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她通过电话引导我摸索,最终,我把那些问题想好了,列好了,也顺利采访好师妹。
这一次充足的采访前期工作是那次采访成功进行下去的关键。因而在做人物采访前,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地收集被采访者的信息及别人的一些看法,这对采访中挖掘人物的闪光点至关重要。
好的采访是成功的采访稿的一半!在我的第二次采访中,我感受最深的也是这点。第二次采访的是一位现从事媒体工作的优秀毕业生师姐。由于当时师姐在海南,我只能通过qq对她进行采访,而我对那位师姐的所以认识就只有那张纸上的信息。那段时间很忙碌,没怎么好好地琢磨那次的采访,在还没做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就贸贸然地采访了师姐。很快,师姐就指出了我采访的不足,她说我问的都是一些表层次的东西,而且问得比较乱。我心惊地接受了她批评,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采访,发现真的有许多漏洞。
那次采访稿最后世师姐也帮我修改了不少,这让我觉得很惭愧,也更加意识到我们采访者的责任和采访上自己存在着的不足。
说了那么多了,好像都在强调采访前期的准备和信息收集的重要性。其实我还觉得,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的表现同样很重要。就算是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人采访还是会有不同的风格。这在电视上我们也可能看到,鲁豫的采访和王志的采访风格就算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风格。而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的是鲁豫式的闲话家常的采访,而不喜欢王志式的咄咄逼人的采访。可能大家刚看这两张风格都会不由自主地选择鲁豫,可一旦真正进入采访,还是会有人就不知觉地扮演起王志来。当采访着说出一个对我们而言十分有利的信息时,我的观点是,请做温柔的鲁豫,一步步引导采访者继续说下去,而不做尖锐的王志,立刻单刀直入,令采访者汗颜。
好了,说了那么多,也该搁笔了。真正的采访经验采访感受恐怕还是要我们自己去体验才能找到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风格和感受!
专业采访企业心得(案例14篇)篇九
针对这次采访,主要目的是把书本上理论的知识落实到实践上。可是我们这次的采访没有真正的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的相融入。差距很大,我分析有6个主要的因素:
1.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把理论知识理解透,采访时不知如何下手。很放不开的,(还需要锻炼一下社交能力)。
2.新闻采访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去问别人一些问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3.没有对被采访的人表明我们的意图,以至于被采访的人不愿意支持我们或是有想说的而我们没有问到。
4.采访时很盲目,没有及时的问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没有抓住关键。
5.我们小组缺乏更多的沟通与交流,以至于没有达到饱和的分工与合作。
6.整个采访计划、行动,逻辑有点混乱,并且也没有很认真的去做。
也许是我们第一次做这样的新闻采访,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但是经过这一次,我们在实践中成长,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在磨练中学习。以后“成长”会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做的越来越好。
我希望我们小组的各位成员在以后的学习中和实践中能够很好的去沟通、交流、分工、合作,让后用心的去做。共同的去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专业采访企业心得(案例14篇)篇十
漯河教育台要来我们班录像了,我们班同学的心情都十分高兴,脸上都涌现出清泉半的微笑,我也不例外。
听说要录像老师就挑了几个人被采访,其中有我,我感到万分荣幸。教室布置的像个天堂,像个仙境,也像个乐园,老师说上完公开课就要开始采访了,我中午就写好了稿子,尽管我写的快,可是也背的不太熟,公开课先演练一遍,十分顺利,开始正式的了,由于时间不够只录了几个小品,那时的时间快速逝去,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时间过得可真快,该采访我们了,我心里别提多紧张了,老师选了十几个人,可老师只让我和孟繁炜开始说,先是我,张琰帮我拿话筒,我的心跳慢慢开始加速。“开始说”录像的人说,当这几个字说出的时候,我赶紧站好,我想:“我背的不熟啊!”老师说:“看这儿!”我的救星出现了,老师让我看着稿子说,我的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我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了起来,每一个字都是用我最甜美的普通话说出来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我用最标准的力气做出来的。面对着这个镜头,我把我自己较好的一面展示给了他,我直到现在自己眼中的“小”镜头,放到电视上,将是全漯河人民能看到的,所以我竭尽力气做到最好,终于录完了,不知怎么,我的心情十分高兴,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笑容,开始孟繁炜接受采访了,他说的也很棒!所以我们进行的十分顺利,我也十分的高兴,全班60多名同学也十分高兴,老师也很高兴!
这次采访,我十分感谢老师,学校让我荣幸的参与,这次采访留下了一个既深刻又美好的回忆,让我永久难忘!
专业采访企业心得(案例14篇)篇十一
校友是重要的人力智力资源、物力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校友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做好采访校友工作,已成为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意义深远。有人把校友会的工作比喻为筑桥工人,是它构建了母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母校与社会间的桥梁。为了对以后的学习有更好的帮助,我们走访了于我校毕业的缪爱雪校友。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早上八点钟赶到,我们开始了校友采访。简单的问了一些基本情况,校友开始很认真的跟我谈起他认为当代大学生以就是我们应该怎样做。她以丰富的经验侃侃而谈,让我感受颇深,对我也很有帮助。
“八小时工作,二十四小时思考。”
“从基层做起,不要好高骛远。”
这是03级校友缪爱雪的座右铭与人生感悟。她通过她的人生经历及感悟,让现在的我对未来的就业与人生有了新的认识与看法。
“干一行,爱一行,钻三行,出色于多行。”是缪学姐的人生格言,它清楚的告诉我,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我,才能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学习是人一生中的重要一课,“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歹。”须在学习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学习,更要通过实践获得更新的感悟与认知,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从基层干起,不要好高骛远。”“服从工作需要,把个人兴趣爱好和社会结合起来。”“把工作看成事业,要有敬业精神。”这是缪学姐就业的经历写照,在金融学院学习的她,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建设银行杭州分行工作,从零柜做起,她的经历告诉我们,不管做任何事,要“既来之,则安之”,以认真的态度,做好自己的工作,肩负好自己的责任,踏踏实实做人,勤勤奋奋做事。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不会有回报。从基层做起,不做无谓的好高骛远,做有目标的奋斗,有的放矢,逐步提高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因为“是玫瑰总有开放的时候,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干好你的本职工作,如果你的领导上司不重用你,不是你的错,是他的损失。”拥有认真负责精神,不断进取的自我总是会曲径通幽“守得云开见月明的”。
缪学姐说,她会投身于自己所喜爱的这个职业,并为之拼搏不止,奋斗不息,但毕竟路还很长,还会有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和许多新出现的问题,这些要靠我们的一起努力。
随着采访结束,我们走出了建设银行的办公大楼,学姐的亲切微笑还在眼前。背负着学姐的殷切希望,我们“望望头上的天,看看脚下的路”,轻松而愉悦的,迈上了新的旅途。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如果不好好把握却很容易蹉跎光阴。这次寻访之行确实让我受益良多,写着这些文字,我还在想着校友对我们的忠告,我会牢记在心,并落实到行动上,向校友学习,做一个有贡献的人。
专业采访企业心得(案例14篇)篇十二
伊能静的访谈大概是两个星期之前看的了,但是这期节目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慨于伊能静坎坷的人生经历,感慨于她的奋力拼搏,感慨于她对生活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这样一个女子,让人既敬畏,又爱怜。
关于伊能静,我不想再多作介绍。我想说的是,16岁就出道,全家都靠她养,这样一个外表柔弱而内心无比强大的女子,是多么地让人肃然起敬!面对生活的种种磨难,她没有低头,而是选择坚强地面对一切困难,用她那瘦小的肩膀,背负起种种的压力和责任。
牵手事件让她陷入舆论的种种指责,将她推上风口浪尖,这一刻,她似乎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不明真相的群众和媒体被蒙蔽了眼睛,只是一味的人云亦云,却不知,这些,对于这样一个弱女子,是多么大的压力!然而她没有怪谁,也没有恨谁,她只是将自己关在屋里,安静地思考,她甚至找过心理医生。风波过后,是一个更加强大的伊能静。很多人都说,她是一个钻石女人,所经历的磨难越多,就像钻石一样,被打磨地越多,就越是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她是一个真正的性情中人,没有人知道,她和庾澄庆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他们的婚姻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她也不会去告诉任何不相关的人,而我们,也没有必要知道这些。也许是不爱了,也许是有外部的因素。那又怎样呢?我们只需知道结局,他们分开了。
相爱时一切美好,传统的观念也总是在谆谆告诫着我们,无论如何,即使以后不爱了,离婚也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离婚真的是不负责任吗?将自己捆绑在一个让自己痛苦万分的婚姻之中,整天面对着一个你早已不爱的人,这才是最大的不负责任,你对自己都不负责,你怎么对其它人负责?也许有人会说,离婚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但是我想,如果不离,也未必不会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吧?因为你们的爱已经不存在了,这个家,也没有了爱。关键是你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一如伊能静,我相信她的小王子是充满爱的,因为伊能静给了他很多的爱,而没有向小王子传输任何的一如我恨你爸爸之类的信息,她说,不要教他恨,因为长大后,他也会恨你,要给他爱,满满的爱,这样他才会爱你,爱这个世界。
她还说,你一定要先搞定一个馒头的问题,那表示你有能力,你没有能力,你就没有资格谈梦想,因为梦想是需要能力来完成的。一如我在萧亚轩访谈感想里所说,梦想,必须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梦想,不是白日梦。并且,我们,终究只是世俗的一份子。
这样一个外表温柔美丽而内心强大的女子,这样一个敢于爱敢于做多女子,让人不得不欣赏。欣赏她的才情,欣赏她的坚强,欣赏她的魅力,欣赏她的言谈,欣赏,这样一个——伊能静。
专业采访企业心得(案例14篇)篇十三
一开始应该是兴奋吧,小时候一直想要当记者,因为感觉记者是正义和破解黑暗的化身,现在终于有了能够实施的可能。在老师要求写采访提纲时也很认真,选好“摆地摊”这个主题后,便开始想各种问题。一开始考虑到要问与众不同的题目才可以使得自己的采访稿更加地吸引人,甚至连“爆头哥”横行于世,你摆地摊会不会害怕的问题都冒了出来。
当然,我们也有想到问题会很艰难。毕竟摆地摊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可是,当蛋爷说到一句话时我稍微放心了,人家都敢出来摆地摊了还怕什么丢脸。事实证明,也的确是这样,还有担心因为招揽生意而懒得理我们的现象,虽说也有发生,但并没有一开始就受到打击。所以,我很感谢那一对年轻的情侣。
虽说过程也算得上比较顺利,可是我们采访到得实质内容却很少,或许也是小组成员总是无法聚在一块的原因,所以这个采访作业也是匆忙中做出来的,原本一个挺美妙的采访过程成了一个应付作业式的行为。该有的采访提纲也不见了,我想,一个没有多少实质内容的采访稿,应该就像我们一样,源于一场准备并不上心并不充足的采访准备吧。有了此先例,我想以后的采访应该有一定的经验了。
至少我所了解的:
一:采访提纲问题必须有独特性,不要千篇一律,你随便想想能够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
二:采访时无论怎样的环境怎样的工作我们都必须尊重对方。
三:采访准备一定要做好。
四:采访稿的成功在乎你的侧重面与常人不同,善于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及侧面影射的社会实质。
恩,最后想说说,其实采访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有大学生放下面子出来摆地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学习。
专业采访企业心得(案例14篇)篇十四
今天去参加了两个会议,很巧的是,都是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一个是襄樊学院“大学生创业基金发放仪式”,一个是襄樊学院“万洲定向培养与就业奖学金”发放仪式。
先说说与创业有关的吧!
你会选择创业吗?
大学生创业,这个词似乎已不再新鲜。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创业的典范。有人摆地摊卖东西;有人开发软件、建网站;有人售卖各种小礼品;到处不乏有创业者的身影。无论是大是小,至少有创业的意识。现在国家也是非常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虽然对于大学生是否应该创业有着不同的声音,有人觉得大学生就应该自主创业,不仅自己得到了就业,同时还可以带动别人就业;但也有人说大学生缺乏经验,不提倡毕业就创业。因为有不同的声音,所以会有不同的选择。也许有创业意识的人很多,但真正付诸行动的人也许只是少数,曾记得有数据显示,大学生中只有2%的人自主创业,这也许与庞大的千万人来说真的太少太少。对于你会选择创业吗?不知到有多少人会斩钉截铁的说“会”。也许更多的人是选择驻足观望。
创业难,难在哪里?
学校的支持对创业的作用有多大?
在会上,有14个团队申报了创业基金,有38人参与了此次的创业。在他们的计划书的介绍中,有传播公司的,有广告公司的,有培训学校的,有软件开发的……。虽然每个人的计划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从每一个人的发言中,都能感受到那种创业的激情与魄力。在我看来,无论成功与否,无论公司是创办了的.,还是在计划之中的,站在发言席上的他们都是成功者。又有几个人有机会站在我们学校领导前发言呢?听说这次是百万基金助大学生创业活动,还以为是一次性的发放呢。不过听一个学长说最多一二个团队会拿到奖助吧。有点失望的感觉,14个团队,一二个团队受助,岂不是给人一点希望又是失望。不过后来学校的决定却让我大吃一惊,14个团队都获得了补助,一等奖获得了三万元,二等奖获得了一万元,另12个团队分别获得了三千元。总共加起来就是7.6万元了。这个结果也许是让每个人都很欣慰的。学校的支持是对每个人的鼓励,既有这些正在创业的,也有还没有创业的。
学校的支持有多大?我想这也许不是一两句可以说清楚,无论怎么样,我们看到了学校在为我们学生的前景努力。就像楚天都市报襄樊版的编辑说的那样,学校为创业支持100万元,这在湖北高校中都是不多见的。听到这句话,很感动!我是一个平凡的学生,虽然听过很多的创业故事,但总觉得创业是一件离自己很远的事情。也许没有资格来谈论创业的话题,只是一点感触而已。很佩服那些敢于创业的人,相信在创业的这条路上,无论成功与否,他们都是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