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是学校最重要的盛事之一,让我们一起期待吧!运动会宣传语是向外界传递信息和吸引人的关键方式,以下是一些写作建议。运动会期间,我们举办了一些特别的活动,让学生们既能参与运动,又能获得乐趣。
2023年山西运城咋样(通用14篇)篇一
运城市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文物古迹,风光名胜遍布全区。历史传说中的“后稷稼穑”、“嫘祖养蚕”、“舜耕历山”、“禹凿龙门”等故事均发生在这里。三国名将关羽、八仙之一吕洞宾、一代名妃杨玉环、思想家荀况、政治家柳宗元、史学家司马光。戏剧家关汉卿、唐代名相裴度、科学家裴秀、文学家王勃、王维、王绩、教育家王通、《登鹳雀楼》的作者王之涣以及开中华民族经贸之先河的春秋时期商人漪顿都是这里人。
全市境内文物景点达1600处,占全省的60%,其中国家级9处,省级78处。著名的有全国武庙之冠——解州关帝庙;元代壁画——芮城永乐宫;《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永济普救寺;黄河大桥历史见证——永济黄河大铁牛等。目前,全市正在依次建设开发六大旅游区,即:关公旅游区、永济旅游区、芮城旅游区、龙门旅游区、历山旅游区、名人文化旅游区。近年来,运城市发挥关公文化的优势,连续举办了十四届关公文化节,通过“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促进全市对外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
2023年山西运城咋样(通用14篇)篇二
我的家乡平遥,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今天我就来讲讲我的家乡——平遥。
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像县衙、文庙、城隍庙、日升昌票号等名胜古迹闻名中外,使众多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其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县衙了,我就先个大家讲讲县衙的其中一个景点:平遥县衙对面的一条街叫做照壁南街,为什么叫他照壁南街呢?那是因为位于县衙的对面有一块照壁,照壁上刻着一只怪兽,名叫“贪”。“贪”形似麒麟,四蹄生火,身体周围全是宝物,要说这么多宝物他应该知足了吧?但他贪得无厌,张开大口,好像要把天上的日月吞掉似的。着这是在告诫一县的父母官要爱民如子,不要再贪婪暴裂了,应当以此为诫,造福百姓。如果你想更进一步的了解平遥,那就进入平遥吧!
我们这里的小吃更是独具特色,牛肉、莜面栲栳栳、碗脱则等美食,深受中外游客的欢迎。平遥还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呢!闫维文、刘旺等杰出人物都出自我的家乡,为此我感到很自豪!
2023年山西运城咋样(通用14篇)篇三
在运城有一个神奇的地方--盐湖。运城盐湖诞生于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时期。想知道它怎样神奇吗?请听我来讲。
在这里可以人体泛舟,躺在水上,不需要采取什么措施,但是你会自动浮在水面上,轻轻拨动水面,你就可以像小船一样在水上飘荡,躺在水上漂来当去,可双手抱腿坐于水上,可仰面捧读,十分惬意,这里就是我们中国的死海。
你见过“黑人”狂欢吗?在这里大家把黑泥涂满全身,露出两个闪闪发亮的眼睛,最重要的十这些黑泥里含有大量的矿物质,涂上它虽然不好看,但是它有美容的效果。我涂抹过黑泥,然后洗澡,全身的皮肤变得更加光滑,有机会还想去纵情享受黑泥的滋润。
2023年山西运城咋样(通用14篇)篇四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我美丽的家乡离石就座落在吕梁这片淳朴的土地上。
“三山抱石州,清水绕城流”是我们离石的生动写照。这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有凤山道院、生态园、莲花池等风景名胜,进入凤道院,仿佛来到了道家境地;到了生态园,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莲花池更是将水、树、人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的家乡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既有煤、铁等矿产资源,又被誉为“沙棘之府”、“红枣之都”、“核桃之乡”。有品种多样的大红枣,营养丰富的核桃,酸甜可口的沙棘汁等。
啊!我爱家乡离石,更爱离石的夜景,每当华灯初上,晚风习习,那长龙般橘红色闪耀的路灯,那笔直宽阔的马路,那整齐美观的高楼大厦,那广场上不时传来的阵阵悠扬舞曲和人们甜美的笑声,都常常让我沉浸在无限的幸福之中,心中不禁赞叹道:“哦,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的离石,有什么地方才能和它媲美呢!”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离石人,离石的一山一水都融入了我幼小的心灵,并伴随着我一天天的成长。
2023年山西运城咋样(通用14篇)篇五
我于前不久有幸参观了位于中国山西省的运城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运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次旅行中,我深入体验了运城的独特之处,无论是山西闻名全国的古建筑,还是当地人民的淳朴友善,都令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
首先,运城的古建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运城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古老的建筑,这些建筑典雅精致,展示出了古代中国的建筑风格。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运城古城中的古城墙,这座修建于明代的古城墙高大宏伟,保留完好,很好地展示了古代城市的防御系统。在城墙上行走,顿时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此外,运城还有许多古庙古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庙后街的王府和宋府。这些古庙古寺修建精美,富有特色,是了解山西传统建筑的绝佳地点。
其次,运城的文化底蕴也让我深感惊叹。运城是中国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这座城市曾是北魏和北齐两个朝代的都城,所以保留了大量的历史遗迹。比如南汉街的南汉古城遗址,这个千年古城的遗址沉寂了许多年,在最近才重新被人们发现并加以修复,如今已经成为运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此外,在运城的市区还有许多博物馆和展览馆,如宋府博物馆,运城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陈列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文化艺术品,让我有机会了解到运城丰富的历史。
再者,运城的人文风景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运城是晋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淳朴友善。在运城的街道上,我遇到了许多热情好客的当地人,他们向我介绍了运城的历史,讲述了运城的传统文化,还热情地邀请我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我品尝了运城著名的面塑、太阳饼等传统小吃,这些小吃不仅美味,还传承了山西的独特饮食文化。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运城人民的淳朴与友善,这种亲切的氛围让我倍感温暖。
最后,我还惊叹于运城的自然风光。运城的四周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山峦和广阔的农田。这里的自然景色美不胜收,尤其是在春季和秋季,山间的花朵和秋叶争相绽放,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我还参观了运城的五台山景区,这个被誉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景区,风景秀丽,气势磅礴。站在五台山的山顶,俯瞰整个运城市,景色壮观,让人心旷神怡。
总而言之,参观运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座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其古建筑、文化底蕴、人文风景和自然风光都让人流连忘返。希望未来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运城,亲自体验这里的独特魅力。我相信,运城将会给每个人留下深刻的回忆和美好的体验。
2023年山西运城咋样(通用14篇)篇六
我的家乡在山西,那是一个既遥远又美丽的地方。说它遥远,是因为要坐14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说它美丽,是因为那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
我的家乡有许多有名的地方,五台山就人人皆知,虽然比不上华山那么高大雄伟,可是却拥有千百年的历史传奇,站在山顶上,迎面吹来凉爽的风,令人心旷神怡。
山西还有很多有名的特产,有麻花、馒头,肉加馍,饼子都特别好吃,到哪都很受欢迎,山西还有一道有名的地道菜,就是凉皮,在山西,凉皮是最普通,也是最好吃的东西,只要饿了,随时都能吃到。
我每年春节才能回一次山西,每年山西都有很大的变化,回去的时候我总是依依不舍。
我爱我的家乡,希望它变的越来越繁华。
2023年山西运城咋样(通用14篇)篇七
我的家乡阳泉—坐落在太行山中部,原来是一座贫穷落后的,生存环境极差的小山城,经过改革开放xx年的洗礼,现在已变成了一座环境优美的中等城市。有着“小上海”的美誉和“太行明珠”的荣耀。
我虽然是一个11的小学生,但我经常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述过去的阳泉。从前的阳泉:狭窄的马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拥挤的街道,破烂不堪,杂草无章;淤塞的桃河,蚊蝇飞舞、杂草丛生;空气污染十分严重,穷困的人们,怨声载道;如今,这座经历了改革开放xx年的岁月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家乡人民的生活日新月异,手机几乎人手一部,住房也不再是自建房、平房、破旧房,面积变得越来越大,拥有私家车也不再是梦想。北山公园、滨河世纪城、桃北路景观大道……正在快速地改变家乡的面貌,提升这城市的品位。
一来到阳泉,首先看到的是:美景如画的桃河从市中心穿过,像一条华贵的玉带把阳泉分为南北两大部分。桃河的改造和蓄水,成了阳泉市一道亮丽的风景;河床两边是绵延几公里的桃河公园,苍松翠柳成行成列,平坦的小径环绕在花、草、树木之间,形色各异的花坛,安静、平和的展现在有人的面前。早晨人们来到桃河公园,老人们自发组织的晨练队伍,有的练太极拳,有的练舞剑;年轻人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有的踢毽子,有的打羽毛球,个个神采飞扬;小孩子们在嬉戏玩耍,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桃河公园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每当夜幕降临,阳泉简直就是一座不夜城。十里矿山灯光闪亮,胜过天上的繁星;市区的建筑物上灯火辉煌、流光溢彩好似夜上海;桃河公园,蜿蜒而上,百灯罗列,形态万千,犹如天上的银河。桃河两岸街道宽阔,绿树成阴,处处散发着现代城市的气息。
xx年的发展历程,造就了阳泉市的辉煌:一个富足安康、欣欣向荣的城市,正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相信阳泉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辉煌!我的家乡必将走出山西,走向世界。家乡,我爱你的现在,更爱你的将来!
2023年山西运城咋样(通用14篇)篇八
我的家乡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坐落在一个山环水绕的小县城,一年四季风景如画,让人陶醉。
到了春天,漫山遍野都是美丽的花朵,五颜六色的,好像是鲜花织成的大棉被,把山丘和平原盖上了厚厚的一层。
到了夏天,我的家乡更美了,山清水秀,小河清澈见底,里面有许多鱼,虾和螃蟹,它们快乐地嬉戏着,一会儿躲到石头缝里,一会儿伸出头来看看是谁来了,这里有是孩子们的乐园,我和伙伴们经常去小河边游泳,捉鱼,洗澡,玩水,洗去夏日的炎热,我们凉爽爽的,好玩极了!
2023年山西运城咋样(通用14篇)篇九
石勒,公元274——333。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公元319—333年在位,从奴隶到皇帝整个世界历史上的唯一一人。字世龙,原名匐勒,一作。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3称赵王。西晋羯族的来源,一说是附属于匈奴随之入塞的羌渠部後裔;一说来自中亚的石国(今乌兹别克塔什干一带)。羯人高鼻深目多,信奉祆教(即拜火教,看来他们和阿拉伯有些渊源)。石勒父祖都是羯人部落的小帅。没于333年。谥号:明帝;庙号:太祖;安葬地:高平陵;曾用年号:太和(328年二月—330年八月);建平(330年九月—333年)。唐朝诗人司空图有诗“石勒童年有战机,洛阳长啸倚门时。晋朝不是王夷甫,大智何由得预知。”
石虎,字季龙,生于晋惠帝元康五年(295年),卒于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年)。上党武乡县(山西榆社县北)人,石勒的侄儿,十六国时后赵皇帝。石虎作战英勇,弓马娴熟,深得石勒赞赏,被封为征虏将军。石虎也因此全力以赴为石勒建立后赵政权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他对汉族采取民族灭绝政策“至于降城陷垒,不复断别善恶,坑斩士女,鲜有遗类。”,严重激化了胡汉矛盾。用石虎后来的话说可谓“端拱指授”、“躬当矢石”。
山西的特产也很多:代县剪纸。
代县民间剪纸,主产于鹿蹄涧村,已有3历史。现在代县农村妇女大都会剪纸。剪纸也是代县农居室内的主要装饰品,特别是春节和一些喜庆吉日期间,这里的家家户户都剪贴各色窗花剪纸。代县剪纸质朴天真,拙中藏巧,以“小”取胜。剪纸内容包括人物、禽兽和鬼神形象,传统的“八仙”和“二十四孝”图案是代县剪纸的典型。
我的家乡美吗?欢迎你来到我的家乡!
2023年山西运城咋样(通用14篇)篇十
我的家乡山西复杂多变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造就了许多雄伟壮观、引人入胜的名山大川、溶洞怪石、清泉湖泊、激流瀑布、神奇天象、珍贵生物等自然景观,其自然旅游资源之丰富位列全国前列,山西除了海洋、沙漠以外,几乎拥有所有的自然景观,而盐池、万年冰洞、火山群却是绝大部分省份所没有的。
山西多名山,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五岳、五镇和四大佛教名山的省份。最著名的有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道教名山北武当山、绵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全国十佳自然保护区之一的芦芽山、五镇之一的中镇霍山、保存有华北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的历山、太行山脉中奇绝险峻的太行大峡谷、王莽岭、黄崖洞,另有灵空山、石膏山、仙堂山、管涔山、庞泉沟等,山色不同,神态各异,分别以险峻、幽雅、秀美而出奇制胜。有的可游览观赏,有的可避酷暑,有的可访古寻幽,有的可供瞻仰。大川首数黄河,是山西、陕西两省的天然分界线,流经山西19个县,流程965公里,先后汇入18条较大的支流和上千条溪流,晋陕黄河峡谷两岸秀峰林立,形态万千,风陵渡一带的黄河宽达数十里,为黄河最宽处。这些名山大川犹如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形成多处风光宝地,成为山西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旅游资源。
山西因气候、土壤结构、生活条件,和土特产品不同,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地方风味小吃。并且一个小吃成为一个地方形象的代指。现在这些独特的风味小吃,已日渐从家庭餐桌走向集市摊点。
2023年山西运城咋样(通用14篇)篇十一
舜帝陵是我今年夏天旅游的景点,那里风景。
畅游舜帝陵作文。
在
我们又来到小溪边,那里有漂亮的梅花桩,有圆形的、有方形的、有三角形的、有半圆形。我要踩着它走,可没走几步就掉水里了,真倒霉!
紧接着我们还去了山洞和沙滩。山洞里有漂亮的彩灯和椅子。沙滩的颜色就像金子一般的黄。
怎么样,有。
2023年山西运城咋样(通用14篇)篇十二
山西运城舜帝陵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的鸣条岗西端,20xx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舜帝大道、舜帝广场、舜帝公园、舜帝陵庙四大部分。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山西运城舜帝陵。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位于运城市区以北10公里鸣条岗的舜帝陵庙,则是华夏儿女寻根祭祖、拜谒舜帝的圣地。舜帝史称虞舜,姓姚,名重华,黄帝的第九代孙,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历史上被尊崇为五帝之一。舜生于诸冯(今永济市张营乡舜帝村),因品德高尚而被尧选为接班人。继承帝位后,舜励精图治,选贤任能,发展经济,安定民生,实施教化,成为后世所敬仰的楷模。舜帝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始祖,他所开创的德孝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舜帝陵庙分为南景北陵两大区,南景区分为舜帝大道、舜帝广场、舜帝公园三部分,北景区则分外城、陵园、皇城三部分。舜帝陵庙神道两旁保存有五株树龄在4020xx年以上的古柏,且每一棵活柏怀里都抱着一棵死柏,甚为奇特,被称为“夫妻柏”或“连理柏”,东边一株树干形似龙爪,树根形似龙椅,相传当年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休憩,故这棵树又称为龙柏。而舜帝陵上也有一株树形奇特的古柏,已有20xx余年历史,五个主枝形似虬龙,民间称为“五子登科”。陵前有两块石碑,上碑刻“有虞帝舜陵”,下碑刻“舜帝陵”。
从山西省运城市市区北行15公里,在蜿蜒百里的鸣条岗西端,坐落着全国闻名的舜帝陵庙。对此,许多文人墨客曾著文褒赞。明人相宗皋写道:“观庙之形胜,北枕孤峰,涑水之波涛绕于后;南对条山,鹾海之盐花献于前。右缠黄河玉带,妫油厘降之风犹存;左拱香山瑶台,历山耕稼之迹如故。”其地理环境可谓形胜壮美。
舜,姓姚,名重华,因其祖先曾封于虞(今永济市虞乡镇),故史称虞舜。舜是传说中我国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传说舜年幼丧母,经常受后母虐待和父亲的棒打。但他却以孝悌而闻名天下。后受四岳推举,尧命他摄政,并将其女娥皇、女英婚配与舜。舜举贤任能,举荐“八恺”、“八元”著称的苍舒等十六人辅佐尧帝,除去鲧、共工、颧兜、三苗等恶人,使天下大治。尧死后,舜即位,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特别是命禹治平水患,使民安居乐业。故受万民拥戴。死后葬于鸣条岗。
舜帝陵庙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后毁于元末战火中。明正德初(1506),乡人重建。但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的大地震中又遭毁坏。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安邑县令吴愈再次重建。在清嘉庆二十年(1815)的大地震中又为瓦砾,仅存正殿。次年,在乡人王步洲等倡导下,重建舜庙。
舜陵坐北朝南,占地70亩,神道13亩,奉祀香火地17亩。沿舜陵外城遗址缘坡而上,即为神道,两旁夫妻柏夹道耸立。行百余步,进陵庙大门,便见到砖砌的方形墓冢,陵高3米,周围51米。陵前嵌有邢其任书写的“有虞帝舜陵”石碑,旁立“有虞氏陵”石碣1块。陵冢上槐相交翠,郁郁葱葱。绕陵北行约三十米,即是皇城,又名离乐城。进拱形城门,内以戏楼、卷棚、献殿、正殿、寝宫为中轴线,东西两侧配以廊房及钟、鼓二楼,构造布局严谨,左右对称。主建筑正殿,建造于台基之上,重檐歇山顶,斗拱五铺作,面阔五间,进深五椽。殿内泥塑的舜帝坐像,头戴冕旒,身着衮服,神态庄严,栩栩如生。正殿之后,原建寝宫三楹,内塑娥皇、女英像,昔已毁于战火。陵庙东南,旧时曾建大云寺,为守陵僧侣居住,亦称“守陵寺”,于解放初拆毁。
20xx年舜帝陵庙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运城古称“河东”,是华夏民族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物古迹遍布城乡。其中盐湖区鸣条岗上的舜帝陵庙最为悠久,堪称“德之摇篮,文明之源”。众多的史料证实,舜帝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始祖,他敷布的五常之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已成为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精髓,舜帝陵庙也因此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祭祖、拜谒旅游的胜地,成为连接中华民族情感的纽带和桥梁,成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现象。舜帝,作为华夏“三皇五帝”之一、虽历5020xx年时光之剥蚀,但其传统道德之精髓,在华夏子孙的心目中依然闪耀着绚丽夺目的光辉。舜帝之陵,始建于禹;舜帝之庙建于唐开元20xx年,是区内建造早、规模大,最具影响力的文物古迹。其本身蕴涵的历史、文化、美学、风土人情、建筑工艺等文化内涵,亦十分丰厚,弥足珍贵。
20xx年,盐湖区委、区政府确立了“打舜帝牌,唱调产戏,走致富路”的发展思路,将舜帝陵庙扩建成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文物旅游为一体的高品位、大规模的全省乃至全国一流景区。
舜帝陵庙景区整体规划布局合理、规模宏大、创意超前。景区总占地1778亩,分舜帝大道、舜帝广场、舜帝公园、舜帝陵庙四大部分。其中舜帝陵庙建于唐开元20xx年(738年),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庙又分神道、陵园、皇城三部分。神道上连理神柏,世间罕见;陵冢上五子古柏,苍劲肃穆;皇城城墙高大,庙内建筑布局合理,保存完好。皇城已于20xx年正式对外开放,接待游客。
盐湖区委、区政府本着保护重点文物,开发旅游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宗旨,将舜帝陵庙景区开发列为重点工程,现已成立专门机构,完成了整体规划。舜帝大道及整个景区高标准、高质量绿化美化工程已全面展开,一个占地1778亩的舜帝陵景区,长1500米,宽55米的舜帝神道已初步形成。相信通过两三年的不懈努力,舜帝陵庙景区将成为环境优美、功能齐备、文化底蕴深厚的华夏文明景区。
舜的传说。
舜,姓姚,名重华。生于诸冯,又称姚墟(今山西省永济市张营乡舜帝村)。是我国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领袖。历史上被尊崇为五帝这一。建都蒲坂(今永济市蒲州镇)。又称虞舜,据传是其祖居住在今山西省平陆县虞城一带,舜登帝位的一。国号为有虞,按先秦时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
传说尧40年,舜母握登氏遇大虹意感而生舜。舜体形异于常人,两眼均为双瞳子,掌心有花纹,如“褒”字,前额突,眉骨隆,头大而圆,面黑而方,龙颜大口,圆天日角。父母十分疼爱,因见当地一种美丽的花卉名舜,故为子命名。舜出生后不久,孟门山洪水爆发,村人迁到今山西省垣曲县同善镇,当时称负夏。村人遂将附近一座山取名诸冯山。这就是孟子所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
相传舜家世寒微。虽是黄帝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其父瞽瞍,懂乐理善观天象,后双目失明。舜两岁时,母逝。父续娶壬女,又生弟象妹首。史书称,舜“父顽、母嚣、象傲”,常欲置舜于死地。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友善,没有丝毫懈怠。在家里人要加害时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劝以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史记》)。舜异母妹首聪慧、善良、擅画,常帮舜脱离险境。舜以宽谅、孝敬、以德报怨的态度处理好了家庭关系,年20即以孝闻天下。
舜成年后,被父母赶出家门,曾在历山耕田(山西省垣曲县),在协泽捕鱼(永济市南雷首山下的湖泊),在河滨制陶器(永济市蒲州镇陶城村一带)。舜耕田把好地让人,捕鱼把鱼丰的渔城让人,制陶质量好,还常常讲道理解决人们的争执纠纷。因此,人们都愿意同他在一起。他居住的地方,一年成聚(村),二年成邑(城镇),三年成都(四县为都)。
舜30岁时,声名远扬。当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任人选时,四岳就推荐了舜。尧对舜考察,将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以观其德行,二女倾心舜,并十分孝敬公婆;尧让舜参预政务,管理百官,百官服从,百业井然;让舜接待四方诸侯,宾客很敬重他;让舜独自去山麓和森林经受考验,舜在暴风雷雨中,不失态,不迷失。
尧还和他讨论为政之道。尧问:如何治理天下?舜说:执一无失,行微无怠,忠信无倦,而天下自来。尧问:如何教育民众?舜说: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此为天下根本问题,治则人治,反则世乱。
尧通过考察,对舜很满意,决定选他为接班人,让他摄政。
舜摄政20xx年间,不但将政事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在用人上有所改进,起用了尧未能启用的“八元”“八恺”贤人,流放了尧未处理的“四凶”恶人。惩治了九年治水无功的鲧,让鲧的儿子大禹治水。根据禹治水勘察情况,划疆哉为12州,均设州牧管理。同时作玑玉衡浑天仪,观天象明四时,重新修订了历法。举行祭天地山川大河大典,并不时巡狩四方。召见诸侯,考察民情。
尧帝崩后,舜守孝三年。让帝位避尧之子丹朱于南之南。便天下人皆心向舜,有事不找丹朱而找舜。于是,舜乃于正月初一祭文庙登天子位,建都蒲坂,国号有虞氏,崇尚红色。
舜62岁登帝位后,有一系列重大政治行动,一派励精图治的气象。在广泛听取12州州长的意见基础上,选贤任能,明确了官员的职责,命禹作司空,揆百官;弃作后稷,播百谷;契作司徒,敷五教;皋陶作士,明五刑;垂作共工,理百工;益作虞,治山泽;伯夷作秩宗,典三礼;典乐,教胃子;龙作纳言,出纳帝命。制定了五刑,推行五常,重定五信(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统一五度(分、寸、尺、文、引),统一五量(仑、合、升、斗、斛),统一五权(铢、两、斤、钧、石),统一音律为十二律,制定君臣礼制,还规定五年一巡狩,三年一考察,以三次考察结果决定官员升迁去留等。由此可以看出,舜时期,已不再简单是各氏族部落联盟,国家的雏形已成,社会逐步文明。
舜生活阅历丰富,本人多才多艺,犹擅诗歌。史载亲自作诗歌五首,其中《南风歌》体现了舜浓厚的民本思想,成为千古绝唱。
舜晚年渐感体力难支,倦于勤政,便选定治水有功的禹作接班人。所不同的是,舜由四岳推荐给尧,而禹则是舜通过自己的考察选定的。舜95岁时,81岁的禹摄政。禹体察到舜帝有在故地休养之意,便在鸣条岗(运城市盐湖区北相镇曲马村北)修建了一座牧宫,又称离乐城;取离位享乐之意,供舜帝颐养天年。
舜49年居于鸣条,50年卒,遂葬于离乐城前。享年112岁。其孝行、品德、功绩在我民族千古流芳,万世崇仰!
2023年山西运城咋样(通用14篇)篇十三
我的家乡在山西,那里风光秀丽,云冈石窟、平遥古城、应县木塔、五台山、悬空寺、九龙壁、晋祠公园,这些都是山西非常有名的地方。悬空寺是我印象最深的地方,还记得上次去的时候,我发现悬空寺是建在悬崖峭壁上的,而且整座寺庙仅仅是靠几根柱子支撑着,特别陡,我从悬空寺下来以后,腿还一直不停地发抖!
我印象第二深的地方是晋祠公园,我去的时候,正好是春天,那里柳絮飞舞,犹如一片片雪花,非常美丽。公园里的草地上有几朵蒲公英盛开着,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蒲公英!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吹了朵最大的蒲公英,蒲公英便随风飘散,十分有趣!啊,山西真美丽!
2023年山西运城咋样(通用14篇)篇十四
西运城舜帝陵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的鸣条岗西端,20xx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舜帝大道、舜帝广场、舜帝公园、舜帝陵庙四大部分。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山西运城舜帝陵。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是您们的导游小苏,首先欢迎大家来到山西运城。
欢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运城舜帝陵!
位于运城市区以北10公里鸣条岗的舜帝陵庙,则是华夏儿女寻根祭祖、拜谒舜帝的圣地。舜帝史称虞舜,姓姚,名重华,黄帝的第九代孙,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历史上被尊崇为五帝之一。舜生于诸冯(今永济市张营乡舜帝村),因品德高尚而被尧选为接班人。继承帝位后,舜励精图治,选贤任能,发展经济,安定民生,实施教化,成为后世所敬仰的楷模。舜帝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始祖,他所开创的德孝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舜帝陵庙分为南景北陵两大区,南景区分为舜帝大道、舜帝广场、舜帝公园三部分,北景区则分外城、陵园、皇城三部分。舜帝陵庙神道两旁保存有五株树龄在4020xx年以上的古柏,且每一棵活柏怀里都抱着一棵死柏,甚为奇特,被称为“夫妻柏”或“连理柏”,东边一株树干形似龙爪,树根形似龙椅,相传当年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休憩,故这棵树又称为龙柏。而舜帝陵上也有一株树形奇特的古柏,已有20xx余年历史,五个主枝形似虬龙,民间称为“五子登科”。陵前有两块石碑,上碑刻“有虞帝舜陵”,下碑刻“舜帝陵”。
从山西省运城市市区北行15公里,在蜿蜒百里的鸣条岗西端,坐落着全国闻名的舜帝陵庙。
对此,许多文人墨客曾著文褒赞。明人相宗皋写道:“观庙之形胜,北枕孤峰,涑水之波涛绕于后;南对条山,鹾海之盐花献于前。右缠黄河玉带,妫油厘降之风犹存;左拱香山瑶台,历山耕稼之迹如故。”其地理环境可谓形胜壮美。
舜,姓姚,名重华,因其祖先曾封于虞(今永济市虞乡镇),故史称虞舜。舜是传说中我国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传说舜年幼丧母,经常受后母虐待和父亲的棒打。但他却以孝悌而闻名天下。后受四岳推举,尧命他摄政,并将其女娥皇、女英婚配与舜。舜举贤任能,举荐“八恺”、“八元”著称的苍舒等十六人辅佐尧帝,除去鲧、共工、颧兜、三苗等恶人,使天下大治。尧死后,舜即位,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特别是命禹治平水患,使民安居乐业。故受万民拥戴。死后葬于鸣条岗。
舜帝陵庙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后毁于元末战火中。明正德初(1506),乡人重建。但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的大地震中又遭毁坏。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安邑县令吴愈再次重建。在清嘉庆二十年(1815)的大地震中又为瓦砾,仅存正殿。次年,在乡人王步洲等倡导下,重建舜庙。
舜陵坐北朝南,占地70亩,神道13亩,奉祀香火地17亩。沿舜陵外城遗址缘坡而上,即为神道,两旁夫妻柏夹道耸立。行百余步,进陵庙大门,便见到砖砌的方形墓冢,陵高3米,周围51米。陵前嵌有邢其任书写的“有虞帝舜陵”石碑,旁立“有虞氏陵”石碣1块。陵冢上槐相交翠,郁郁葱葱。绕陵北行约三十米,即是皇城,又名离乐城。进拱形城门,内以戏楼、卷棚、献殿、正殿、寝宫为中轴线,东西两侧配以廊房及钟、鼓二楼,构造布局严谨,左右对称。主建筑正殿,建造于台基之上,重檐歇山顶,斗拱五铺作,面阔五间,进深五椽。殿内泥塑的舜帝坐像,头戴冕旒,身着衮服,神态庄严,栩栩如生。正殿之后,原建寝宫三楹,内塑娥皇、女英像,昔已毁于战火。陵庙东南,旧时曾建大云寺,为守陵僧侣居住,亦称“守陵寺”,于解放初拆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