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语的创意和独特性对于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非常重要。标语中使用的语言应该具有亲和力和亮点,能够吸引和留住人们的注意力。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有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标语,希望能引起大家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思考。
实用家乡红色故事感悟(汇总12篇)篇一
第一段:引言(150字)。
汕头是一个充满红色故事的城市。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开始,汕头便成为了广东的革命根据地,先后爆发了多次抗日战争和土地革命运动。因此,汕头是一个被红色烙印深深印在了历史上的城市。近日,我有幸去了汕头,亲身感受了这座城市的红色故事,启示我许多新的思想,深深教育了我。
第二段:体验红色文化(250字)。
在汕头,我徜徉在充满红色文化氛围的大街小巷,穿梭在革命纪念馆和革命博物馆之间,聆听着革命先烈们的事迹,尽情领略着红色文化的魅力。在博物馆中,我看到了很多先烈的照片和事迹,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他们的伟大。看着一张张旧照片,听着革命先烈的事迹,我感到这是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革命先烈的伟大,也让我思考到自己该如何在今后的生活中发扬先烈们的精神,弘扬红色文化。
第三段:感受红色历史(250字)。
在汕头,我听到了很多红色历史,一个个故事在脑海中翻滚,让我产生了非常深刻的感受。我了解到了党的许多历史,也看到了很多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孜孜不倦的奋斗历程。这些都让我更加的珍惜现在和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过程,只有承认历史、总结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历史前进。我们的未来和今天都离不开历史。在这里,我想告诫自己,要更加勤奋努力,为祖国的未来添砖加瓦。
第四段:红色记忆与乡愁(300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乡,我的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承载着记忆的回忆。汕头也是这样的一个地方,这里承载着一些我的儿时回忆。我很多年前曾经在这里生活过,因此对这座城市十分熟悉。因此,当我回到这座城市,让我倍感亲切,也倍感乡愁。这里的每一个旧楼、每一条马路都承载着我的记忆,也深深地让我感受到了红色的轰轰烈烈的历史,感觉好像回到了祖国的革命岁月,很是感触颇深。
第五段:结语(250字)。
回到了自己的城市,无论是经过繁华街市,或踏上小巷小径,无不让我深深地感触到汕头红色故事的魅力。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和谐的大环境下,我们只有不忘初心,承认历史所取得的一切,才能更好地前进!汕头的红色故事,让我更加认识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保持信仰,这些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自强不息,奋发向前,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实用家乡红色故事感悟(汇总12篇)篇二
抗战期间,日本鬼子在中国放火杀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不甘心被鬼子压迫,进行了积极的反抗。在山东枣庄等地的铁路沿线,就有一支铁道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扒火车、夺物资、拆炮楼、杀鬼子,他们来无影去无踪,让鬼子们整天心惊胆战。
刚读第一章时,我就被里面生动的故事内容深深吸引,手不释卷几次拍手叫绝,等这一本书读完时,更是心潮汹涌,思绪万千。
这本书写得情节曲折诱人,文字朴素又不失生动,把人物性格特点描写得淋漓尽致。书中很多情节都感动了我,比如:王强机智斗敌,潜伏在敌人内部,取得鬼子信任后,得到了许多机密文件,并及时汇报给队员;队长刘洪徒手扒火车,把自己的指尖刻出血,但他没有一丝松懈,以及一些游击队员不幸被捕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依然守口如瓶,最终慷慨赴死等。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队员小坡的歌声在我耳边回响,让我沉浸在这故事中,久久不能平静。
旧中国软弱、落后,使得日本鬼子在中华大地上猖狂了几年,我们尽管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血与泪的沉重代价。祖国只有真正强大起来,才不会被侵略。所以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用家乡红色故事感悟(汇总12篇)篇三
近期,我观看了央视一套致敬国家丰碑-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对八号讲解员王瑞娜讲述的《十二号兵》感触颇深,她向我们讲述了淮海战役时期,十二个号兵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用“军号游击战”蛊惑敌人,参加战斗的12名司号员,有11名永远倒在了军号响起的地方。
初次看完视频,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虽一时间不知怎样描述这种亲切,但我确定的是,这是你我同为“党内同志”的一种共鸣。“人生若只如初见”,在这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您的执着和坚守,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给予了我们坚定的信仰,成为我们效仿的楷模。
于是,我按下了“重新播放”键,细细地品读讲解员王瑞娜讲解的每一段故事。《回家》讲述了七十二年前,翼城籍烈士续延德血洒疆场,魂断他乡;七十二年后,在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发起的“为烈士寻亲”活动的帮助下,家乡人民接英雄回家的故事。再现了烈士续延德“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英雄气概。
如今,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干部的身边经常面临着金钱、权力、人情、关系的诱惑,难免滋生出浮躁的心态,经受不住利益和权力的诱惑,最终走上了违纪违法的不归路,成为人人喊打的“苍蝇”。还有人觉得,人生漫长路,做一件事未免单调乏味,可正因对一件事初心不改,执著坚守才显得更为可贵。
随后,我下意识地点开了微信右上角的“…”,将视频分享到了朋友圈并转发给每一个好友,想让更多的人来认识这位讲解员,感受她的初心。基层是个大熔炉,能将你淬铁成钢但也容易掺入杂质,有些年轻干部在这个大熔炉中却失去了干事的锐气、创业的恒心。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向我们传递着一种向上的力量,告诉我们“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
放下手机,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回想起入党的5年来,在军营里,我是一名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战士,回到地方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党和人民的“战士”,感恩和感动并行。“脱贫攻坚战”、“疫情防控阻击战”、“防洪备汛保卫战”,曾经熟悉的身影还历历在目,曾经深夜加班吃的泡面还是那么香味十足,我们用“守一方土地,尽一份责任”的担当守护百姓的安全。党的工作任务既是一项具体工作,也是一个锤炼党性的过程,前方越是艰难险阻,越要迎难而上,作为青年干部的我们,要矢志不渝紧跟党的步伐,共同砥砺奋进。
回想当下,这是一个讲忠诚、看担当的新时代,也是一个呼唤实干干部的新时代。在生活工作的“长跑”中,唯有“咬定目标不放松,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才能抵达胜利的彼岸。常温誓词,吾日三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省教会我们如何修己,怎样对人。但是身为一名青年干部,不仅要反省自身,要常温入党誓词,吾日三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还要对照党章党规,给自己“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按照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对症下药,让“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成为青年干部奋斗终身的座右铭。
实用家乡红色故事感悟(汇总12篇)篇四
新中国共产党迄今已建立__周年,在这个特殊的纪念日里,让我们缅怀那些付出了青春和热血的无数前辈们,其中有一位英雄把我带回到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他的英雄事迹看着让我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他的名字叫董存瑞。
他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怀来县,13岁那年,全球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时也是全球经济危机,日军多次入侵中国,而当时的中国更是军阀混战时期,所以他家里非常贫穷。当看到日本人的种种恶行时,董存瑞毅然决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队伍中。1948年5月25日,在隆化城战斗中,经过一番努力完成了任务,但在最后冲锋时遭到了暗堡的火力封锁,二班,四班两次爆破都没有成功,最后他挺身而出,一边抱着炸药包一边冒着枪林弹雨冲到了暗堡下,可炸药始终无法按到暗堡下,也不能放在地上,于是他点燃引线抱着炸药大喊:“为新中国,冲啊!”他在爆炸中牺牲了,年仅19岁。
他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生命,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哪有我们现在新中国的繁荣景象?英雄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值得我们当代人好好学习啊。
实用家乡红色故事感悟(汇总12篇)篇五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阵地。在不少参赛者眼中,这次大赛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使命和责任,更极大地拓宽了视野。
“听到各种动人的红色故事,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张鹏说,尽管自己曾为几十万人做过志愿讲解,但过去只专注于中国古代文化,“今后将努力深挖红色故事这个富矿。”
“参赛了我才知道,红色故事可以讲得如此多样、如此精彩。”在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做了9年讲解员的冯博文告诉记者,在讲解员的讲述中,闪光的红色资源被串联了起来。
“经历过初赛和决赛,在竞争、比较后,感到历史是相互勾连的,红色故事是一个宝库,自己需要像海绵一样学习才能不落后。”他说。
2018年底,在历时7天的大赛里,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军队的共130名讲解员参加比赛。最终决出“金牌讲解员”和“金牌志愿讲解员”各10名,“优秀讲解员”和“优秀志愿讲解员”各20名。
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刚认为,比赛锻炼和展示了讲解员们的业务技能,也能把革命历史资源打通。通过比赛,可以培养一批有号召力的讲解员,发挥讲解员的“品牌效应”,吸引、带动更多人了解红色历史。
把红色“老”故事讲出时代新内涵。
进入新时代、站上新起点、面对新使命,红色故事讲解员需要不断突破自我。
“预赛题目自选,比的是基本功,决赛题目抽选,拼的是爆发力,拼到最后是‘形式创新的精细度,传播定位的精准度,内涵把握的精确度’。”在解放军讲解员史艳菊看来,大赛激发了自己的潜能,这远比名次更珍贵。
乌兰夫纪念馆讲解员张慧敏表示,比赛的过程是“痛并快乐着”。突破舒适圈的随机抽题讲解、短时大量记忆的红色文化常识、熬夜精心打造的ppt……大量的淬炼中,她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弹簧,压力越大,蹦得越高。
这场代表着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最高水平的比赛,更是一次把老故事讲出新内涵的探索交流。
“如何对革命故事挖掘、提炼,把一个故事讲到听众的心坎里去,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加以提升的本领。要一直讲,要与时代同行,更要身体力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讲解员李欣曈说。
“故事有情节、有细节、还有一个个立体丰满的人物,要传承精神,就是要把历史和现实打通。”徐建刚说,讲故事也要有现代性,红色故事不是老一辈的专属,要鼓励一大批年轻人来讲,用年轻人熟悉的方式、方法讲给年轻人听。
据了解,目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共有434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0个,通过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教育基地和经典景区的教育功能不断加强。
在这场以“真理的味道”为主题的大赛集中展示活动上,高校师生代表、社会各界代表等约800人现场聆听讲解员们的精彩讲述,难忘的红色故事,厚重的历史画面,让观众们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力量被大大激发。
“印象最深的是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将墨汁当红糖吃下去的故事。听的时候觉得时空交织,能感觉到先辈追求真理的道路尽管崎岖漫长,却充满力量。”同济大学大三学生龙青瑶说,似乎自己也尝到了理想的“甘甜”。
“一次次的讲述,更让我体会到,我是红色基因的传播者,是红色精神的传承者。”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杨宇说,自己很庆幸能用日常工作亲近红色历史,也更有责任把波澜壮阔的历史向更远处传播。
给人以星火者必怀火炬。解放军讲解员姜欣奇把工作中的自己比作连接红色基因与时代的“小蜜蜂”:“我们的职责不是简单的搬运,而是要像蜜蜂采蜜那样,在红色历史中,精心采撷精华,在时代中传播,让红色精神的花粉与时代精神的花朵有机结合,越开越美,越开越艳。”
姜欣奇说,比赛之后,更需要不断用红色故事丰富自己的“职业仓库”,把自己变成“流动的红色史馆”,走到哪里讲到哪里。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审李红喜表示,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比赛比的不只是讲解员个人能力,更促进各地对红色资源的研究和深入挖掘,反过来再促进各地讲解员的讲解和研究水平提升。”李红喜说。
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馆长薛峰认为,讲解是红色资源、红色文化展览展示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决定了受众的感受,重要性不言而喻。“要给这个职业注入更多崇高感和使命感,让讲解员更有尊严感,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传播火种的队伍当中。”
实用家乡红色故事感悟(汇总12篇)篇六
近日,我来到了广东省汕头市进行游学活动,期间,我深入了解了汕头的红色故事,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这些红色故事是老一辈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也是汕头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一、“汕头革命基地”让我驻足。
汕头是历史上著名的华南地区的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经过、闽粤赤色政权所在地、城市工人运动摇篮、新民主主义革命先进地区、抗日战争时期后方指挥中心等,都是汕头红色故事的重要篇章。在参观汕头市红色教育馆的时候,我深刻感受到了汕头作为革命老区的历史和精神内涵。汕头革命根源厚、影响深,这令我感到很意外。通过深入学习,我真切体会到汕头保卫边区和解放中的英勇斗争。他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和国家的繁荣发展,不惜拼搏到底。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打动了我,使我更加感慨这座城市的强大历史文化遗产。
二、“十三行”故事让我感受到商业文化的独特魅力。
汕头十三行,是指汕头市新港路、打石街和二轻街三条街道。这里是汕头市最早的商贸中心,也是汕头市的标志性地点。在十三行里,我仔细观察了各种小店铺,走访了许多名人的店铺,以及一些著名的老字号。这些店铺都极具特色,让我深感到了汕头独行的商业文化。千百年来,这里有着独特的商业风格和特色,是商人和文化名流交流的地方,也是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商人和文化名流交流汲取的义财不能用数字来简单衡量,而是需要用丰富的文化价值来解释。
三、妈祖庙故事让我体验到民俗文化的深度。
作为一个海滨城市,汕头依靠海运贸易不仅有很深厚的商业文化,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尤其妈祖庙,作为汕头市一大特色民俗建筑,其建筑风格优美、雄伟、独特,让我十分惊叹。妈祖庙里面贡献了许多民俗文化展品,其中涵盖了五岭四水,各条河流,苏杭州江南、渔村妇女民间美德等民俗文化,让我对汕头民俗文化的深度有更深的理解。
四、石仙桥故事让我感受到了自然风光的美好。
石仙桥是汕头市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它的美景是集景区、庙宇、文化及石林于一的自然精华。石仙桥上各种形态各异、如人如兽的石头,让我有些害怕,也让我想去了解更多这座神奇的桥梁背后的故事。石仙桥的美景人文风光是美不可言的,这里有人文历史,也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人类与自然的美好呈现在眼前,这让我十分感慨和佩服。
五、菜市场故事让我感悟到了社区文化的深度。
在参观了汕头市其他名胜古迹之后,我又去了汕头市一家很小但特别红的菜市场。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汕头市的居民,他们购买新鲜的食物,一丝不苟地选择着他们需要的食物。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汕头独特的社区文化深度和贴近人民的生活。即使是最普通的小店门面,也溢满了浓浓的家的味道。我从这里明白了健康、环保的食品链的美好。同时,我认识了这个城市的人民公仆、勤劳的市民和热情好客的汕头市民,让我感动。
总之,汕头市的红色故事、商业文化、民俗文化、自然风景、社区文化,都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红色故事让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商业文化更加地促进产业的繁荣;民俗文化更加深入人民的心;自然风景让我们回归自然;社区文化让我们感受社会的温暖,这里丰富的文化遗产,教育了我们要尊重历史、珍惜资源,努力传承和发展文化,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实用家乡红色故事感悟(汇总12篇)篇七
《小金马》这本书主要讲了十三岁的小金马,从八路军大队长——他的爸爸,牺牲的那天起,便立志要献身革命,为爸爸报仇。他多次帮助张立山老爷爷完成了很多次艰难的任务。不过人无完人,他也出过洋相,第一次打仗不听号令,乱开枪;第一次扔手榴弹,差点把最亲密的同志炸死……但是他还是在枪林弹火中成长了起来——最后成为了炮军上尉。
我们应该向小金马一样,热爱革命,忠于党,坚持不懈,勇于挑战,有耐心,有胆量,有智谋,用一样的沸腾的热血为党流干。
我还喜欢书中的一个人物——胡立功,因为他很有趣。有一次去一个地主家,他扮作一个蒋军军官,走到那个地主家,扇了哨兵两个大嘴巴子,雄赳赳,气昂昂走到了地主家的正座,坐下东拉西扯。大概过了十来分钟,突然站起身来使劲一拎孙地主的衣领子,送了他两耳光,把他五花大绑地捆了起来,孙地主瘫坐到了地上,胡立功大仁大义放了他这一回,决定下一次再找他算账。
小金马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八路,他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更热爱人民,他是我们的榜样。
实用家乡红色故事感悟(汇总12篇)篇八
“小萝卜头”,真名叫宋振中。由于长年的狱中生活,缺乏营养,他长得头大身小,牢房的叔叔阿姨们都叫他“小萝卜头”。宋振中在监狱中一天一天长大了,到了该读书的年龄,他的爸爸妈妈向狱方提出要求,希望能让宋振中出去读书,经过一番努力后,特务最终同意让宋振中每天上楼去,由被关在楼上的东北军将领黄显声将军教宋振中学习。从此,每天早上,在白公馆看守所二楼的过道上,在特务的监视下,宋振中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活。
一天,振中看中了黄显声将军手里拿的那支红蓝铅笔,为了能得到这支铅笔,“小萝卜头”更加认真努力地完成黄伯伯布置的作业,每天晚上睡觉以前,他总是躺在床上默默地背诵俄语,每天早上早早地起来站在铁窗下呀呀地学说俄语。
当“小萝卜头”能够用简单的俄语与黄将军对话的时候,黄将军就把那支振中渴望已久的红蓝铅笔送给了他。“小萝卜头”十分珍惜这支短短的红蓝铅笔,他只是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才用这支笔书写。解放后,从松林坡特务警卫室的地下挖出“小萝卜头”的遗体时,人们发现他的小手还握着那支已经开始腐烂的小铅笔头。
我很佩服“小萝卜头”,即使在那样吃不饱穿不暖且没有自由的恶劣环境下,他还能想方设法地努力学习,因为他知道这一切来之不易,是爸爸宋绮云把树枝磨尖了送给“小萝卜头”当笔,是妈妈徐林侠把破布和棉花烧焦了放在小碗里然后兑上水当墨水,是狱中的叔叔阿姨每天省出一张草纸,为“小萝卜头”做了几个练习本,是黄将军耐心地教导他,鼓励他。
他也让我想到了自己,在如此优越的学习环境下,有的时候还会抱怨学习太苦太累,我要学习“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精神,珍惜革命先辈用他们的宝贵生命为我们争取来的幸福生活。
实用家乡红色故事感悟(汇总12篇)篇九
1943年的一天,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王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
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
鬼子来了。
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
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
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
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战刀威胁二小。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鬼子说:“你撒谎,你想骗xxx。”二小说:“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着他走了。
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血染红每一片树叶和绿草。
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大壮牛像是要报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队子。
乡亲们把二小放到担架上。吴连长喊着二小,乡亲们喊着二小,可是二小安详地闭着眼睛。他再也听不到了。
太阳也仿佛被染红了,满山都飘着红色的树叶,那景色,美丽极了。
实用家乡红色故事感悟(汇总12篇)篇十
这几天我看了很多红色经典故事,但是我最敬佩的还属刘胡兰姐姐。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牺牲于1947年1月12日,她八岁上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并成为团长,14岁担任妇救会主任,为中共预备党员。
1946年10月,她配合武工队处死敌人队首长,但1946年12月敌人开始报复多次搜查刘胡兰家乡,家人劝她赶快撤退,但刚要撤退就被敌人包围了。
被包围的刘胡兰被迫站上战场,在叛徒石五则的指认下,当场被捕。
在敌人的威逼下,她依然没有投降,也依然没有供出共产党党员,这个15岁的小姑娘坚强地把这位大将逼得都束手无策,只好拿起机枪准备屠杀村民,但刘胡兰说:“我自己死就可以了,不要杀其他人。”
刘胡兰,坚强的革命者,就这样牺牲在了枪口下,真是让人觉得十分可惜。
刘胡兰的强于革命和她的坚强一直都比一个大人强,而那个叛徒石五则,没一会儿就投降敌军,没有一点脸面出来面对刘胡兰,面对刘胡兰他应该感到羞耻。
除了刘胡兰,为祖国献出生命的英雄,还有很多,他们为了国家的幸福生活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本来三十万的红军,现在只剩下了三万,至21世纪已不到300人。如果有机会见到他们,我一定要好好谢谢他们。
实用家乡红色故事感悟(汇总12篇)篇十一
泼洒鲜红烈血。
岁月在她身上无情划过一道道疤痕,可因为中华儿女,她苏醒了。点困难又何惧这点伤疤又何畏她的吼声震天地,中国,站起来了!
嘎子,一位中国少年,在被日本人抓住之后,誓死不低头,不向敌人透漏关于半点机密。应对威逼利诱,毫不动容,最终机智逃脱。他用生命作抵押,谱写倔强青春。
老钟叔,团结村民,齐心抗日,发明地道战,名动一时。一次,鬼子夜袭,被老钟叔发现,他毫不犹豫地走到村头,敲响警钟,却暴露自我,不幸牺牲。他用性命,谱写绚丽人生,充实人生。
最令我感动的是那倔强的刘胡兰。刘胡兰是一名共产党员,因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日本人急切想明白其他共产党员的下落,便想从她嘴里套出些消息。刘胡兰始终我行我素,大义凛然。应对鬼子一次次的询问,刘胡兰始终说不明白。鬼子急了,老虎凳,辣椒水,点击,鞭子抽,可始终撬不开刘胡兰的嘴,撬不开刘胡兰那颗坚定地心。他们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金钱,权利……可她始终冰清如水,不为所动。
无奈,鬼子只好当众把她杀害,试图引诱出其他共产党。当将她要被害时的时候,刘胡兰面无惧色,从容劝慰父老乡亲们。
刘胡兰是多么伟大啊!为了亲人,为了战友,为了祖国,不惜牺牲自我,换来他们的安定。
刘胡兰是多么坚强啊!为了心中永恒的诺言,她始终守口如瓶,严于律己,不屈于,不屈于富贵。
刘胡兰是多么镇定啊!应对自我的死亡,她非但不害怕,还若无其事地劝慰别人,使他们的心安定下来。
新中国来了,可刘胡兰却永远的去了。旧中国正是由于这些革命烈士才会步进富强,才会迈入辉煌,踏入期望。
仅有祖国富了,人民才会过上安稳的生活。仅有我们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祖国才能安稳。我们要学习这些烈士甘于奉献的无私精神,以自我的实际行动实现人生梦想,回报给我们亲爱的祖国母亲!
实用家乡红色故事感悟(汇总12篇)篇十二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
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
“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笑笑说:“毛主席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
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杨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双鞋底,坐在门口,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纳好鞋底又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但是等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杨大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碰撞的声音。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这回捉到了!”说着站起身就往屋里跑。
杨大娘刚进门,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的人撞个满怀。她抬头一看,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红军制服,正冲着她和二婶笑。望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觉得很面熟,但是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二婶一下就认出来了:“呀,这不是毛主席吗!”
二婶拉着毛主席坐下,杨大娘赶忙端上一碗茶,说:“毛主席,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处爱护体贴老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呀!”
毛主席喝着茶,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问她们:生活有没有困难?代耕队耕的田满意不满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宁小学的功课好不好?一直谈到天擦黑,毛主席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满不可。杨大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毛主席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