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编写高二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学进程,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初三教案的精华,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教学思路。
实用排球基本教学教案(模板12篇)篇一
2、身体素质。
垫球要点:看手势快速、移动反应快、移动快速。
垫球协调用力,插、压、蹬、送。
1、认知目标:
全班建立垫球技术表象,说出怎样移动的更快和了解排球的有关知识。
2、技能目标:
a基本掌握垫球技术,使50~60%的学生能协调的自垫5次,发展灵敏与协调能力。
b提高快速移动的能力,发展腿部力量,培养创造思维能力,训练快速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发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4、负荷目标:平均心率130~140次/分,课的密度40~50%。
一、开始。
1、整队。
2、导入。
3、明确内容、目标。
4、师生问好。
5、情景:排球比赛"五连冠"。
6、宣布本课内容、要求。
7、安排见习生。
体育委员整队、快、静、齐、集中注意力、声音洪亮、见习生随堂看课。
二、新课。
熟悉球。
1、情景:现我国排球现状,积极健身。
2、介绍击球的几种方法。
3、巡视指导、参与。
用排球玩"打猎"游戏。
模仿练习。
自创练习。
充分活动各关节。
启迪心智。
先密集站立,后男女分两组围成圆站立。4'。
三、模拟排球赛。
方法:不使球落地。
思考:如何控制好击球的方向。
1、情景:苦练本领,立志再夺冠军。
2、讲解方法。
3、提示:采取哪些方法把球击出。
4、巡视指导、参与。
学生自由发挥把球击起。
练中想。
听哨声停止。
听口令抱团结合8人一组。
练习中探索。
8人一组围成圆形。4'。
四、归纳要领。
击球部位、移动、用力方向。
设疑:为什么控制不好球的方向、落点?怎样控制?
1、典型学生示范。
2、反思归纳。
引入最佳学习状态。
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五、巩固练习。
实用排球基本教学教案(模板12篇)篇二
教学环节: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结合实物把复杂动作简单化易理解把枯燥的练习趣味化。
板书设计。
一、开始部分:
1、徒手操热身运动。
2、要求:(1)从头到脚。
(2)从远端到近端。
(3)主要是上肢的热身,目的是与第二部分的衔接。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提问何为“鞭打动作”
2、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3、教师阐述正确的“鞭打动作”及实物(跳绳、武术棍)演示。
4、学生把自己的答案于老师的对比。
5、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6、学生分组模仿(徒手)。
7、实战。
8、小组之间的切磋。
9、掌握动作要领的70%--80%。
三、结束部分:
1、集合整队。
2、放松。
3、教师与学生互动总结。
4、布置作业。
5、归还器材下课。
教学反思。
1、备课:备课越充分上课效果越好。
2、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肩关节打不开-----压肩(特别注意要求抬头)。
3、经过多次实践反馈改进效果明显。
4、好的地方保留不好的地方改进。
实用排球基本教学教案(模板12篇)篇三
教学任务、要求:
小篮球教材以传球,接球和运球投篮等几项基本技术为重点,以各种小篮球能力练习和篮球游戏为辅,以完整技术教学为主,篮球游戏与技术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力和技术均得到提高。让学生自己进行传接球练习,培养他们学习篮球技战术的兴趣,并通过教与学的互动,着重让学生学会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重视基本功练习,发展身体素质,培养综合协同能力。
组织教法:
一、自由练球:
每个学生一个篮球,在一个篮球场内做熟悉球性的`练习,可以运球投篮等。
二、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安排见习生。
要求:四列横队,静、快、齐。
三、球操:
1、上肢运动。
2、体侧运动。
3、体转运动。
4、踢腿运动。
5、抛接球击掌接球。
6、环绕腹背交接球。
要求:呈体操队形,动作到位。
四、传接球练习:
1、传球游戏。
a、从排头起向左依次转体传接球(手中交接)。
b、前后排加大距离的传接球(空中交接)。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传接球的动作,同时,有意引导学生进行双手胸前传接球。
2、请动作好的学生上前示范动作,教师再根据动作进行讲解持球手法及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的基本要点,重点提出传球蹬、伸、翻、拨和接球的伸臂、迎球、引接、缓冲等。
3、学生徒手模仿练习双手胸前传接球。
4、学生前后排双手胸前传接球:
5、四角形传接球:
要求接球后变向传球。
6、让学生示范动作,并和教师一起进行评讲讨论。
五、教学游戏:
传接球后投入两个同学的呼拉圈中,投中一个得一分,看哪一队的得分多。要求:运用运球和传接球,不可抱球跑。
六、教学小结:
集合整队,放松,讲评,宣布下课,安排学生送还器材,要求:安静、放松。
实用排球基本教学教案(模板12篇)篇四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与合作学习的精神。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内容篮球基本技术、游戏(端线篮球)或小篮球比赛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课堂常规集合、师生问好。听哨音集合、师生问好。二创设情境:
播放一段篮球比赛精彩片段。
1.课题导入:教师播放录象。
3.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下面我们用实际行动来实现吧。
1.学生欣赏。
2.学生议论。
3.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响应三。
热身活动:“进攻与防守”
1.教师出示挂图。
2.教师提示:同学们练习的内容可以是以前学习过的,可以是挂图上的,也可以是自己看到过的.。
3.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1.学生认真观察并能说出动作。
2.学生选择内容自主学练。
3.比一比:谁的篮球技术水平高。看一看:谁的技术动作优美。
游戏(端线篮球)或小篮球比赛。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或比赛。
3.组织学生互评(组内评,组间评)对各组进行综合评价。
1.学生认真听讲。
2.认真比赛,注意安全。
3.比一比:哪组同学配合好。
想一想:成败的原因在哪里。
放松、小结。
1.欣赏优美的钢琴曲,师生共同放松。
2.组织学生小结,相互交流。
3.师生再见,安排归还器材。
1.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回忆以前快乐的事情。
2.开心的和老师一起交流并体会成功的喜悦。
3.和老师再见,归还器材。
课后小结。
实用排球基本教学教案(模板12篇)篇五
1、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质,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2、发展学生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篮球技术,学习篮球战术和裁判法。
3、让学生在游戏、比赛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正确对待比赛结果。
内容。
1、复习篮球组合技术。
2、进一步学习篮球裁判法。
3、篮球教学比赛。
重点。
团结协作。
难点。
在比赛中合理运用所学技术。
程序。
阶段目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要求。
组织形式。
时间。
导
入
激发学习兴趣、游戏热身、培养合作意识。
一、课堂常规。
二、队列操练:报数接力。
做法:从排头开始报数,报道排尾,排尾立即跑到排头后往下报数,依次类推先报完的一组为胜。
三、球打板接力。
做法:一路纵队排头持球打板后跑到队尾,第二位同学空中接球后打板,依次类推,看哪一组做得好、次数多。
四、游戏:
1、动力火车。
2、集体搭肩跳。
1、集合队伍、宣布课堂任务。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强调集体协作的重要性。
3、讲解游戏规则、示范。
4、创设情景,讲解示范、鼓励。
1、集合、
听讲。
2、报数接力。
3、相互配合大声报数,挑战接力次数。
要求:注意力集中。
4、步伐一致、不脱节,跟着教师节拍“1-2-1-2”完成练习。
要求:团结协作、争创第一。
1、四列横队。
集体练习。
********。
********。
********。
********。
2、四列横队。
队形同上。
3、分组练习。
四路纵队。
4、四列横队。
队形同上。
传授技能。
复习提高。
掌握技能、合作学习。
复习篮球组合技术。
一、
1、传接球练习。
2、接球接运球。
3、接球接投篮。
4、接球接运球投篮。
二、
1、运球接行进间上篮。
2、传接球上篮。
3、传接球接跳起单手肩上投篮。
重点:单个动作的实效性、技术组合运用的合理性和创造性。
难点:传球准确到位,接球后与下一动作的'连贯衔接。
1、讲解示范。
巡回指导。
2、集体与个别纠正错误动作。
3、评价。
1、听讲。
2、认真观察。
3、按照跑动路线,提高篮球技术。
要求:组织纪律性好,
每人就投一次篮。
教学比赛。
团结协作、争取胜利。
一、学习篮球规则与裁判法。
1、如何判定阻挡与侵人犯规。
2、有利与无利原则。
重点:掌握好两者之间的判定尺度。
3、比赛的记录。
二、教学比赛。
重点:培养战术意识和运用技战术能力,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发挥学生对抗能力。
1、讲解、赛前指导。
2、分组。
3、指定裁判与记录员。
4、巡回指导。
5、赛后总结。
1、听讲、思考。
2、各队制定战术、讨论。
3、比赛中合理运用所学技术争取胜利。
4、由胜队评出“最有价值球员”
5、赛后总结。
要求:服从裁判、团结协作、奋勇拼搏。
分4组半场4对4教学比赛。
恢复身心。
稳定情绪、放松。
一、放松练习:
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
3、拍胸舞。
二、课堂小结。
三、布置课外作业、回收器材、下课。
1、讲解示范。
2、鼓励、调动情绪。
3、讲评。
1、听口令练习。
要求:动作放松。
2、听讲、思考。
四列横队集体练习。
********。
********。
********。
********。
场地器材。
篮球场地2个、篮球20个。
课后小结。
附表1。
编号。
姓名。
得分。
助攻。
篮板球。
抢断球。
盖帽。
违例。
犯规。
课后思考的几个问题:
1、你在比赛中使用了多少高中所学的技术?
2、比赛中你是否能对比赛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是否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比赛中你是否能发现对方的弱点和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走上社会或升学后,你是否具有参加篮球比赛的能力?
实用排球基本教学教案(模板12篇)篇六
一.移动技术:
1.进攻基本姿势:
屈膝开立降重心,上体前倾而放松;双眼注视场上情,随时移动和接球。
2.防守基本姿势:
两脚开立比肩宽,屈膝重心在中间;体微前倾手前放,随时移动抢断球。
3.起动:
两膝微屈踵离地,脚掌蹬地要有力;身体前倾移重心,前两三步短而急。
4.侧身跑:
放松前跑勿横移,注意球踪看场情;上体侧转腰放松,随时要把球来迎。
5.变向跑:
前脚内侧来蹬地,屈膝内扣降重心;上体转移后脚迈,二步落地体侧转。
6.后退跑:
提踵脚掌去蹬地,上体前倾抬起头;臀部稍坐往后退,屈肘摆动控平衡。
7.跨步急停:
一步前跨身后仰,二步落地体侧转;抬头屈膝臂不张,撑地要靠内侧掌。
8.跳步急停:
跳起空中稍后仰,同时着地双脚掌;屈膝后坐肘微张,重心稳放两脚上。
9.跨步:
一脚为轴一脚跨,上体方向不变化;左脚右跨叫顺步,右脚左跨叫交叉;
抬头屈膝体前倾,左右跨出要适当;中枢脚稳勿移动,摆脱对方要有劲。
10.转身:
蹬地腰转移重心,轴脚拧地屈膝撑;身体移动不起伏,蹬转协调控平衡。
11.滑步:
屈膝滑步靠脚蹬,左滑右蹬用脚掌;向前滑步蹬后脚,向后滑步蹬前脚。
二.运球技术:
1.原地运球:
两膝弯屈体前倾,自然分指手心空;以肘为轴指腕压,柔和按拍要缓冲。
2.行进间高运球:
上体前倾膝微屈,五指分开肘为轴;用力按球侧后方,大步奔跑要跟上;
左右两手快运球,抬头观察视野广。
3.行进间低运球:
两膝微屈体前倾,五指分开按拍球;手腕柔和缓冲球,过人护球眼看球。
左右两手快运球,运球勿忘多传球。
4.运球急停急起:
两拍急停站得稳,突然起动往前返;人球兼顾贴身紧,蹬跨越过防守人。
5.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右手拍球右侧方,球从体前变方向;上体换手体压肩,变向前进推后方。
6.背后运球:
左右拉拍球外侧,体后换手变方向;侧肩跨步防守球,手脚配合协调好。
7.运球转身:
接近防守肩侧对,左脚在前做中枢;步子要稳重心低,右手拉球撤右脚;
腰髋转动要贴紧,扭转身后擦肩过,超越对手向前冲。
实用排球基本教学教案(模板12篇)篇七
体育微格教学教案。
说教材。
本节课是高一年级体育教材,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共一个课时。
1、教学内容:
(1)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2)四脚传球游戏。
2、教材分析:
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篮球运动逐渐成为中学生的主要运动项目之一。这是一项集体活动,需要每位队员的共同努力,投篮是篮球运动中最重要的进攻技术,是比赛唯一的得分手段。本课学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各种投篮的基础,具有出手点高,便于结合其他技术动作和不易被防守的特点,是应用最广泛的投篮方法。这项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创作的高尚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3、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要领。
(2)通过游戏,锻炼学生的耐力配合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4、教学重点:
投篮时抬肘伸臂充分,手腕前屈,手指拔球,与中、食指控制方向。
5、教学难点:
上下肢协调用力。
6、教学器材:
篮球场地篮球(20个)口哨一个。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课采用边讲课边示范,预防纠正错误法,游戏比赛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7、教学设计。
由于高中学生的贪玩心理比较,对篮球的兴趣又浓,所以为了让同学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我组织了行进间运球练习和篮球游戏.根据人体生理活动能力:“上升―稳定―下降―恢复”的规律,结合体育课的任务,本课教学程序分为三个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课的结构教学内容组织与要求时间。
准
备
部
2、热身:绕篮球场慢跑三圈四列横队,跑步整齐2分钟。
基
本
部
分1、边讲解边示范,在讲解过程中技术概念。特点和在比赛中的作用要简洁扼要。
2、动作方法要按照动作顺序完成:持球、站位、瞪地发力、伸臂拨球,在做这些动作时可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然后再分解示范.
3、在关键部分,如抬肘伸臂、手腕拨球时老师可喊上口令与同学一起做.
2、两人一组,一颗球,相隔三米做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并相互监督,相互学习。
3、重点体会上下肢协调用力30分钟。
结
束
部
实用排球基本教学教案(模板12篇)篇八
摘要:基本功是练习武术的基础动作与方法,是后续学习具有连续性、多元性、复杂性组合动作和套路的准备,对武术技术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高校公共体育课武术基本功的教学内容,探讨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利用基本功的练习,有效提高学生的武术技能,达到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目的,并提出建议:提炼武术基本功内容,做到精、准、简;基本功教学与实战应用相联系并服务于表演,强化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将基本功纳入成绩考核,强化基本功的基础作用。
强身健体已成为当今人们参与武术运动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文化、教育、艺术等理性价值的凸显。学校武术经过一百多年的体育化发展,已经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完整的学科体系,其体育属性发挥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校是武术传播的重要场域,高校武术教育的成果是武术运动繁荣与发展的有效推动力。武术在高校中的推广无疑是有收获的,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有机会接触武术,但从教学质量来看却并不乐观,学生对武术学习大都是浅尝辄止,真正愿意学并坚持下去的非常罕见。
武术首先是一项身体运动,需要扎实的基本功的支撑和辅助,武术技术的提高有赖于基本功的累积,基本功练习不仅可以让武术学习事半功倍,也是教学训练中预防运动损伤的必要手段。高校武术课课时有限,学生个体差异较大,而武术基本功内容复杂多样,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提高武术技能,用武术的方法与技术进行身体锻炼,培养武术兴趣爱好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什么是武术基本功向来有不同的说法,有学者简单的将其叙述为“身体基本姿势”,也有学者将身体、心理甚至精神上为武术练习所做的准备统称为基本功。武术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形成的派别,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基本功作为后续训练的基础,不同的派别就有自成一体的基本功练习方式与方法。如今在学校推行的较多的是长拳,现代武术运动中的长拳是将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查、华、炮、红、少林等具有拳势舒展、快速有力、节奏鲜明等共同特点的拳术统称为长拳。[1]根据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本文所讨论的武术基本功是基于现代长拳的基本功,是练习武术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是武术基础训练的组成部分。
按参与练习的主要身体部位分类,武术基本功大致包括:肩臂练习、腰腹练习、腿法练习,腿功表现的是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功夫;腰功表现的是腰部灵活性、协调控制上下肢运动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功夫;肩功表现的是肩关节柔韧性、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功夫。[2]按动作的功能分类,可分为:力量练习、速度练习、耐力练习、柔韧练习、灵敏练习。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的《中国武术教程上册》中,长拳的基本功如表1所示:。
高等学校的武术课程按学生的专业属性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专业与非专业两大类,专业类主要指为各级各类体育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专门的武术课程,非专业是指针对非武术专业的普通大学生开设的各种武术课程。[3]包括必修课程、任意选修、公共选修等不同类别的课程。公共基础课是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所有学生共同的必修课,目的在于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以适应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中给出了公共体育课的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4]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因此武术以其独有的历史文化背景进入了高校公共体育课。如今,几乎所有的大学生在大一或大二时都有武术选修课或必修课,高校嫣然已经成为武术传播的重要场域。
表1基本功内容及分类。
在指导纲要中,对体育课程的学时学期做了明确要求:四学期共计144学时。平均到每一学期就是36学时,每周两个学时,一个星期一次体育课,但部分高校的体育课只有12周。每个体育项目为一个学期,按照不同的学校,武术课被安排在不同的学期。武术技术体系纷繁复杂、运动形式多样,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顺序性,基础是一切的起点,无论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武术课程,都绕不开基本功的学习与训练。武术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基本功开始去提高和掌握,就整个武术学习阶段来看,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延伸;就一堂武术课而言,是训练过程的过渡。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个体差异,且课时有限,不可能在高校中教授所有的武术基本功内容,一般包含手形与手法:拳、掌、勾、冲拳、架掌、推掌;步形与步法:弓步、马步、虚步、扑步、歇步;腿法:正踢腿、斜踢腿、侧踢腿、外摆腿、里合腿、弹腿、蹬腿。其他的手法、步法、腿法在教授的套路中需要时会有所涉及,而跳跃、平衡及其他扑跌滚翻的动作几乎没有。具体内容以授课计划为准或直接由老师自身水平和擅长的项目决定。
3.1问题分析。
学校武术肩负普及与提高的双重任务,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为目标,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武术的开始,而实际上,学期结束就是学生习武生涯的结束。有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相较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武术课的课时是较多的。但其复杂的技术体系对个人身体素质各个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大都是非体育的普通大学生,按照一周一次课的安排,遗忘率非常高,上课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虽然武术基本功练习始终贯穿于武术课的始终,其重要性并没有真正被重视,只是在准备部分象征性的比划,充其量达到了准备活动的作用,对于武术技术的提高微乎其微。考试内容仍然是上课的基本部分,考试以套路演练为主,基本功作为学习套路的铺垫并不在考核范围之内。
指导纲要中对体育的课时有明确的课时要求,从政策方面保证了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最低学时,由于大多数人对于体育认识不足,体育课在高校整体上仍然处于“豆芽学科”的地位。学校领导不重视,老师上课敷衍了事,学生上课没有积极性,体育没有看得见的成效和成绩,更加得不到重视,老师进一步消极懈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即使学生喜欢体育、热爱健身,他们也更愿意自己去跑步、去运动,参与更时尚、更有吸引力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他们形成了终身体育的意识,也不能归功于学校的体育教育。因此,体育课虽然看上去有整整两年四个学期的课时,超过了很多其他公共基础课,但学生真正学习的时间和效果差强人。
3.2建议。
内容丰富多样是武术引以为傲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也因其复杂性使人望而生畏。基本功的练习可以有效的提高武术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内容虽然很多,但存在很多功能和作用部位雷同的类似动作和重复动作,过多的重复一种运动不仅让学生厌烦疲惫,更有可能导致运动损伤。因此有必要提炼武术基本功最基础、最具代表性、最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动作,简化和缩小内容范围,做到精、准、简,最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武术技术水平及身体素质。
物质生活充足的条件下,越是文明,精神上越是倾向于回归到简单的原始状态,暴力就是根治于人身体的原始状态之一。将武术基本功与实战应用联系起来,将简单的基本动作寓于实战技术中,让学生了解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武术的表演价值在武术的工具价值逐渐消逝中得以凸显,各种形式的套路表演展示了中华武术优雅、和谐、圆融之美,最大限度地传递了武文化及功夫中蕴含的东方式哲学精神,武术基本功直接服务于武术表演,在教学中将基本功的学练与表演衔接,展现武术的程式化之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武术运动。
成绩考核贯穿整个体育教学的始终,具有监督、反馈、检查、调节等多种功能,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考试成绩是学习效果的直观反映。将基本功作为考核内容,有利于强化基本功的重要性,提高武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武术教程.上册.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靳苏.高校学生武术套路基本功作用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4]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教体艺[2002]13号.
实用排球基本教学教案(模板12篇)篇九
教学要求:
2、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知识整理。
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成支识网络。
2我们学习哪些知识?用合适的方法把知识间联系表示出来。汇报同学互相补充。
复习概念。
什么叫比?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根据什么?
什么叫呈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的关系?
什么叫比例尺?关系式是什么?
基础练习。
1填空。
六年级二班少先队员的人数是六年级一班的8/9一班与二班人数比是()。
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
2、解比例。
5/x=10/340/24=5/x。
3、完成26页2、3题。
综合练习。
1、a×1/6=b×1/5a:b=():()。
2、9;3=36:12如果第三项减去12,那么第一项应减去多少?
3用5、2、15、6四个数组成两个比例():()、():()。
实践与应用。
1、如果a=c/b那当()一定时,()和()成正比例。当()一定时,()和()成反比例。
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
比例的意义。
比例比例的性质。
解比例。
正反比例正方比例的意义。
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
比例应用题正比例应用题。
反比例应用体题。
实用排球基本教学教案(模板12篇)篇十
《比例的基本性质》这节课在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为下节课教学解比例打下基础。教材利用三角形的缩小做素材,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不同的比例,以其中一个比例为例教学比例各项的名称,在让学生说出其他几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在观察各个比例中的内项和外项的基础上,发展规律,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材还介绍了分数形式的比例基本性质的表达方法。“试一试”教学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练一练”和练习十第1-4题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面对的都是些经过人类长期积淀和锤炼的间接经验。由于教学大纲规定,许许多多的知识点,使得教师只能用简单的“传授——接受”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而学生只是记忆、再现这些知识点,沦为考试的奴隶。其实知识是死的,课堂教学绝不仅仅让学生拥有知识,更应该让学生拥有智慧,拥有获取知识的方法。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智慧的发展,离不开智慧的熏陶。智:是人类个体的认识过程或认知结构,即对外部信息的感知、整理、联想、储存很搜索、提取、操作,或通过此过程形成的认知水平。慧:是人类个体所认知事理的评判过程和评判标准。我校通过创设智慧课堂,使教学触及学生的世界,伴随他们的认知活动,做到了“以智促知”。
1、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主动建构知识。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自己选择例子来探索,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得到结论。让学生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唤醒了学生学习中一些零散的体验,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将这些体验“数学化”,提炼出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发现”意识,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尽量挖掘学生的潜能,能让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解决问题。这一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发现、自学的方式,使学生在自己探索中学习知识,发现知识,并通过讨论,说出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依据,促进了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
2、用教材教,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因为学生对比的知识了解甚多,所以在研究“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时候,不是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例子,而是让学生自己举例研究,使研究材料的随机性大大增强,从而提高结论的可信度。这样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归纳法研究的过程,并渗透科学态度的教育。
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能力。如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重视在练习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使练习的针对性更强,巩固练习在层次上由易到难,在形式上由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在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时,要求学生讲明理由,培养学生有根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在填写比例中未知数时,不仅要求学生说出理由,还要求学生进行检验,这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检验习惯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自由驰骋的思考空间,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方法,在开放式、个性化的学习中生成灵感,碰撞智慧。正是学生用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来解决问题,课才变得生动和真实,学习才显得如此活泼和有效。数学的学习成了充满灵性的创造过程,成了放飞心灵的快乐之旅。课堂已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智慧培育的圣殿。
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确实我们教师应该把课堂看作是学生演绎精彩生命的舞台,把主动权、选择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才会有层出不穷的生成,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节课是概念教学,不太好讲。在上课之前我感觉自己做了充分的准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方便快捷,为新课做好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然后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让学生看书自学,再小组交流,这样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的学习方式是多样的,有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师生交流、同位交流、多方验证。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采用了自主观察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而且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课之后,我发现还存在很多问题。
1、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还不能用多种语言来激励学生。如果感情更深些,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更好的参参与学习。
2、上课心态、情绪还不够平稳,计算机技能、教学机智、自身素养还有待提高。为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最后有点赶时间。
3、面对一些即时生成的课程资源,我还不能及时抓彩,把这些有效的教学资源开发、放大,让它临场闪光,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让“死”的知识活起来,让“静”的课堂动起来,变单纯的“传递”与“接受”为积极主动的“发展”与“建构”。
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的日子里,还要好好努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实用排球基本教学教案(模板12篇)篇十一
活动目标:
练习快速传球的本领,培养动作的准确性、灵敏性。
活动准备:
大皮球4个。
玩法:
1、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排成四列纵队,双脚叉开站立。
2、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及规则,幼儿游戏。
3、教师指导并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
4、教师小结评价。
教学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实用排球基本教学教案(模板12篇)篇十二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读比值。
3、学会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运用这个知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