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一些常见的写作错误,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准确性。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
2023年危机的思考与感悟(通用15篇)篇一
基础硬件平台包括计算机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以及基于电力通信专网的传输网络、信息网络、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等。硬件设施是构建供电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物质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这些早已不成为问题,但是计算机硬件设施更新换代很快,需要定期更新才能满足系统功能需要,而硬件设施的更新往往投资较高。随着云计算的广泛使用,采用云计算也有成为基础软件平台的可能,可以降低基础硬件设施的费用。
1.2基础软件平台。
基础软件平台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接口系统等。操作系统常采用unix、linux、windows7和windows8等。数据库系统常采用oracle、mysql、access、visualfoxpro、powerbuilder等软件系统。接口系统可采用基于web服务、xml数据交换、专门接口程序等。
1.3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要涵盖供电企业全部业务范围,例如财务管理系统、电力营销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等。每一个专业系统还可再细分,例如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分为客户服务管理系统、营销业务管理系统、营销质量管理系统、营销决策系统等;再如生产管理系统可分为生产计划管理、输电线路管理、变电设备管理、配电设备管理、设备检修管理、设备试验管理和安全监察管理等。各供电企业可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管理模块。
1.4保障支撑。
电力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规程等是供电企业构建信息管理系统的保障支撑。
通过前面的介绍可见,供电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范围是比较广的,下面就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为例进行探讨。
2.1现状与需求分析。
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必须顺应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要考虑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系统建设的可行性以及功能需求。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包括员工构成情况,如学历、职称、年龄等。系统建设的可行性主要是分析技术支持的程度(如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和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等。功能需求就是考虑所需要设置的管理模块,如按照人力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分成人力资源规划与定员管理模块、组织结构管理模块、人事管理模块、人力成本规划及管控模块、绩效薪酬管理模块、培训管理模块、资质管理模块、招聘管理模块、报表管理模块等;从提高工作效率出发,可将系统设置为用户管理及权限控制模块、部门信息管理模块、员工信息管理模块、考核及薪资管理模块、统计分析管理模块、其他功能模块等。
2.2建设目标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要体现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覆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范围,满足人力资源管理各业务环节的平台需求,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全员参与管理的目标,因而系统总体要统一,但又要有局部的灵活性。
2.3总体架构酝酿。
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有多种方法和途径,例如从开发过程出发可以考虑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从开发立足点出发可利用面向功能法、面向数据法和面向对象法等;还可以采用模型驱动架构。以模型驱动方法为例,基于人力资源业务特点,参考相关模型规范建立信息模型、工作流程模型和安全模型等,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扩充性。根据软件的功能需求,可设立数据脚本层、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界面规则层和界面展示层5个层次。系统底层架构可考虑采用比较成熟的j2ee架构,能保证稳定性和后期维护性。对于中小型供电企业,用户端采用b/s模式,服务器端采用c/s结构更便于管理。
2.4数据库的建立。
数据库设计的流程分为用户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前面已经介绍了用户需求设计,下面讨论一下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供电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所以进入数据库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因而要在数据库中创建登录表,并且为了防止登录用户任意修改数据库信息,还需要创建用户权限表,用于记录用户对数据库不同窗体的操作权限。用户登录表和用户权限表都需要用户编号,用户权限表还要有权限编号。员工基本信息表、家庭关系表、奖惩表、部门类别表依据同样的方法进行概念设计。对于每一个表都绘制出实体e-r图,这样每张表的概念结构就一目了然了。逻辑结构设计就是将实体e-r图转换成数据库所支持的数据模型。例如用户登录表的结构分为列名、数据类型、允许null值三列,列名下有id、name、pass三行;数据类型分别为varctar(5)、varctar(20)和varctar(20);允许null值下为单选框。其他数据表类似。
2.5安全保障。
随着计算机网络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信息管理系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安全问题涉及面很广,既有系统本身的维护、使用问题,也有信息管理系统物理设备的质量问题,应对此种种问题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其中业务安全性、通信安全性、系统平台安全性需要重点考虑。业务安全性可从加强身份认证、细化权限管理和业务范围细分等几方面去实现。通信安全性主要表现在信息泄漏和信息劫持两方面,为此可采取适当的通信协议防止网络监听以及服务器身份验证防止身份诈骗。系统管理安全性可通过切分访问过程并进行过滤、严格限定权限来实现,同时对系统操作痕迹(业务访问痕迹和数据访问痕迹)进行记录。
3结语。
信息管理系统是将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与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信息科学结合起来的新兴技术,在推动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亦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供电企业生产环节复杂、对安全稳定性要求高,只有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进程,才能驶入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2023年危机的思考与感悟(通用15篇)篇二
从春天就开始的电力危机,在盛夏季节达到一个短暂的高峰之后,这个阴影至今仍然挥之不去,范围涉及全国近2/3的省份,并且愈演愈烈.一些大中城市为了缓解这种局面,被迫采取拉闸限电、高峰期提高电价等办法限制用电.因而有人戏称,中国电力市场又退回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供应压力将会越来越大,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到,中国能源需要总量将达到25亿吨标准煤,比高出的90%.中国能源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
作者:王婷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江西,南昌,330047刊名:价格月刊pku英文刊名:pricesmonthly年,卷(期):“”(2)分类号:关键词:
2023年危机的思考与感悟(通用15篇)篇三
1危机管理者对危机情境防患于未然,并将危机影响最小化。
2危机管理者未雨绸缪,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做出响应和恢复计划,对员工进行危机处理培训,并为组织或社区做好准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及其冲击。
3在危机情境出现时,危机管理者需要及时出击,在尽可能短的时限内遏制危机。4当危机威胁紧逼,冲击在即时,危机管理者需要面面俱到,不能小视任一方面。这意味着此事要运用与危机初始期不尽相同的资源、人力和管理方法。
5危机过后,管理者需要对恢复和重建进行管理。这也意味着此时运用的资源、人力和管理方法会与危机初期和中期有所不同。
危机管理的本质是危机管理需要一个既使用权威又使用民主的决策程序,在此环境中激发出一个富有弹性但又极具力度的决定。在危机发生时,能否临危不乱保持冷静的头脑是衡量企业领导人素质的一条重要标准。企业领导人的执行是对其下属工作的最好担保,而这种执行源自平时的准备。
危机管理的关键是捕捉先机,在危机危害组织前对其进行控制。制定危机处理计划有助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1阶段性。企业面l临的危机包含了灾难、意外的发生,或是与产品有关的失败等。若没有完整的危机管理计划,一旦发生危机,将对企业造成莫大的伤害。许多企业危机在浮上台面之前,几乎都有些许的征兆出现,让企业经营者有迹可循。危机的爆发一般都是呈现阶段性发展。
2不确定性。危机出现与否与出现的时机是无法完全掌控的。因此,管理阶层的应变能力与组织的平日危机处理计划与演练,可以降低危机的不确定性对企业所带来的影响,帮助企业内其它人员积极面对危机的出现。
3时间的急迫性。危机往往突然降临,决策者必须做出快速处置措施与响应。在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获取所有相关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遏止危机的扩大是企业管理者必须注意的要项。
1967年阿波罗宇宙飞船失火,造成3名航天员罹难:1986年挑战者号宇宙飞船爆炸事件等,事情发生极为迅速,美国nasa一时之间还不清楚到底出了什么错误导致意外的发生,但各大媒体以及社会大众对于这些意外事件的关注,管理培训使得nasa必须立即进行事件调查与对外的说明。
4双面效果性。危机不见得必然会危害企业的生存。管理咨询公司危机发生后,其负面影响效力视如何去面对危机、处理危机。处理不当就会使企业蒙受不利影响或因而被淘汰。同样地,危机管理得宜将会为企业带来一个新的契机及转机,甚至能大幅提升企业员工的士气。
2023年危机的思考与感悟(通用15篇)篇四
管理是指企业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警、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管理活动。接下来就跟本站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关于关于危机管理的一些感悟吧!
1危机管理者对危机情境防患于未然,并将危机影响最小化。
2危机管理者未雨绸缪,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做出响应和恢复计划,对员工进行危机处理培训,并为组织或社区做好准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及其冲击。
3在危机情境出现时,危机管理者需要及时出击,在尽可能短的时限内遏制危机。4当危机威胁紧逼,冲击在即时,危机管理者需要面面俱到,不能小视任一方面。这意味着此事要运用与危机初始期不尽相同的资源、人力和管理方法。
5危机过后,管理者需要对恢复和重建进行管理。这也意味着此时运用的资源、人力和管理方法会与危机初期和中期有所不同。
危机管理的本质是危机管理需要一个既使用权威又使用民主的决策程序,在此环境中激发出一个富有弹性但又极具力度的决定。在危机发生时,能否临危不乱保持冷静的头脑是衡量企业领导人素质的一条重要标准。企业领导人的执行是对其下属工作的最好担保,而这种执行源自平时的准备。
危机管理的关键是捕捉先机,在危机危害组织前对其进行控制。制定危机处理计划有助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1阶段性。企业面l临的危机包含了灾难、意外的发生,或是与产品有关的失败等。若没有完整的危机管理计划,一旦发生危机,将对企业造成莫大的伤害。许多企业危机在浮上台面之前,几乎都有些许的征兆出现,让企业经营者有迹可循。危机的爆发一般都是呈现阶段性发展。
2不确定性。危机出现与否与出现的时机是无法完全掌控的。因此,管理阶层的应变能力与组织的平日危机处理计划与演练,可以降低危机的不确定性对企业所带来的影响,帮助企业内其它人员积极面对危机的出现。
3时间的急迫性。危机往往突然降临,决策者必须做出快速处置措施与响应。在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获取所有相关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遏止危机的扩大是企业管理者必须注意的要项。
1967年阿波罗宇宙飞船失火,造成3名航天员罹难:1986年挑战者号宇宙飞船爆炸事件等,事情发生极为迅速,美国nasa一时之间还不清楚到底出了什么错误导致意外的发生,但各大媒体以及社会大众对于这些意外事件的关注,管理培训使得nasa必须立即进行事件调查与对外的说明。
4双面效果性。危机不见得必然会危害企业的生存。管理咨询公司危机发生后,其负面影响效力视如何去面对危机、处理危机。处理不当就会使企业蒙受不利影响或因而被淘汰。同样地,危机管理得宜将会为企业带来一个新的契机及转机,甚至能大幅提升企业员工的士气。
听完艾学蛟教授的《危机管理与应对策略》这堂课后,我深受教育和启发。艾教授提出的管理学减法:100-1=0,100件事中有关键的1件事做错了,结果就等于0。为此,我们要认真反思如何采取正确的危机处理策略和措施,在危机爆发当下将危机的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化解危机,甚至转危为机,从而实现新的发展。
危机管理大师诺曼•奥古斯丁指出:“每一次危机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从肯德基苏丹红事件、光明乳业早产奶问题、欧典地板诚信危机„„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证明,对危机的不同处理方法,导致了危机对企业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异。艾教授提出的“切割理论”,其核心就是在影响面和影响量上实现有效切割,减少危机的负面影响,缩小危机的影响范围,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是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和机会。在课上,艾教授向我们传授了危机公关的三重境界,并通过若干个案例,进行了详细讲解。
一是防微杜渐。一切危机和风暴都会不期而至,唯有未雨绸缪才是遏制危机的正道,更是企业生存的王道。关键在于“早”和“恒”二字。
“早”就是要未雨绸缪,建立预警系统、应对系统、善后系统,特别是一些容易出问题的部门,一定要建立危机应对的工作流程,并经常对员工进行培训。
“恒”就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建立长效机制,只要企业存在,就要坚持这样做。危机预防是企业构筑的第一道防线,它需要强有力的危机预防机制作保障,防大于治。经营者,要善于睁开三只眼睛,时刻关注,检视着企业的薄弱环节,并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危机模拟试验,那么即使一旦遇到危机,也能做到游刃有余。同时,对危机的敏感度也逐步提高,容易嗅到危机的苗头,把危机永远解决于萌芽状态。
二是临危不惧。遇到危机,只能勇敢冷静面对,体现在“快”和“诚”二字。
“快”就是遇到危机要快速反应,不要拖延时间,但要注意把握好“快”的原则,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在原因未调查清楚,未充分掌握事实的依据时,切忌乱说原因,一定要经得起各方面的推敲。
“诚”就是要真诚坦率,不要说假话,胡弄公众;正确的话不怕反复说。例如,出现问题时自己的心情与大家一样沉重,如何积极配合调查事件的真相,寻找问题的原因等等,并表示调查结果一旦查出来,便第一时间报告等等,以真诚换取理解、同情。同时,要积极沟通,解决危机最有效的方法是48小时以内进行有效沟通,尽快消除公众对事件的误会。不要拒绝与政府及媒体的合作;不要几个声音对外。危机发生后,一方面处理好现场相关工作;一方面立即召开相关人员会议,研究对策,统一口径,指定专人作为对外界的发言人,并及时在企业内部召开全员大会,将有关情况作全面通报,让员工正确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把危机不良效应先从内部控制好,从上到下形成合力,共渡时艰,尽量把危机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
三是当我们做好以上四条,我们就可能做到化危为机。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危机也可能是契机,化危为机是危机公关的最高境界。化危为机需尽天时、地利、人和之美,这是对作为企业领导者的眼光、魄力和智慧的考验。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2023年危机的思考与感悟(通用15篇)篇五
企业成功与否是企业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就像每一次危机中既包含了导致失败的根源,又蕴藏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进而收获潜在的成功的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而错误的估计形式并令事态进一步恶化则是不良危机管理的典范。
危机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发生的意外性,结果的破坏性和处理的紧迫性等特点的紧急事件,然而并非所有的风险都会引发危机,只有当风险所造成的危害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演变成危机。企业危机是每一个企业都不可避免的,它是指对企业未来的获利和成长甚至生存发生潜在威胁的事件,它会威胁到组织的整体和引起负面的不确定影响,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它是必须快速的作出决策并严重缺乏必要的训练有素的员工、物资资源和时间来完成的事件。
企业的危机具有双重性、隐蔽性、扩散性、复杂性。因此它的本质就是危险和机会并存。企业危机的爆发形式不同,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也是不同的,所以可以有不同的企业危机类型。面对不同的企业危机类型和其危害,企业危机管理作为企业防卫管理于20世纪60年代应运而生。企业危机管理的思想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所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有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变革和进一步完善,80年代末进一步研究企业危机管理问题,至此现代企业危机管理的雏形已经形成。企业危机管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在危机意识或者危机观点的指导下,依据管理计划对可能发生危害组织的紧急状况的处理能力和将危机化解为转机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能力。
企业危机管理是立足于应付企业突发的危机事件,抗拒突发的灾难,趋利避害,化险为夷,将损失降低至最低点,尽最大可能保护企业的声誉。
要预防企业的危机首先要将所有的对企业造成威胁的事件一一罗列出来并做好预防措施为危机做好全面的准备;在确认是危机后,需要根据危机的范围和程度采取控制措施减少影响;危机解决的速度是关键,方法和手段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迅速有效地采取危机处理措施才能把危机转化成机遇,才能从危机中获利,防止危机的进一步扩散和恶化。
成功的企业危机管理,要遵循危机管理的原则,要根据危机的类型,影响的范围和程度采取趋利避害的措施,防止和避免企业损失并以此来提高企业的危机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2023年危机的思考与感悟(通用15篇)篇六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危机无时不在觊觎着中国企业,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危机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人、财、物的损失,而且会给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甚至可能会损害企业的形象,严重的还会使企业陷入困境,乃至破产。因此,危机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危机管理是为了预防危机的发生,应付各种企业可能出现的危机情境,减轻危机损害,尽早从危机中恢复过来,所进行的信息收集与分析、问题决策与预防、计划制定与责任落实、危机化解处理、经验总结与企业调整的管理过程。
(1)自然灾害造成的危机。自然灾害有无选择性和不可抗拒性的重要特点。自然灾害发生的区域的所有企业和个人都会受到威胁,都可能因此面临危机。
(2)社会因素引发的危机。由于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地理迁移、教育水平等的变化,可直接影响企业服务群体的规模和质量,使企业面临危机。由于国家综合实力的变化、人民收入水平的增减、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变迁、经济体制的改革等也可能引发企业危机。
(3)技术发展形成的危机。由于技术的变化、技术落后的企业就处于弱势,可能面临一系列的危机。
(4)公众的误解引起的危机。公众由于各种原因,对企业的了解会有偏差,从而造成公众对企业的误解,破坏企业的形象,进而引发企业危机。
(5)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机。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策略失误,造成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性能落后,资金周转困难,经营陷入危机状态,以致企业破产;或由于产品和服务损害了顾客的利益等,都可能引发危机。
(6)财务管理不当导致的危机。企业对资金的筹集、运用、分配和监督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可能使资金流动出现问题,从而导致危机。
(7)竞争导致的危机。企业为了获取稀缺的资源、赢得更多的市场,会千方百计地肆意攻击对方、恶意丑化对方,产生竞争中的矛盾,从而引发危机。
(8)企业形象不佳形成的危机。如果企业由于产品、服务形象差、领导者形象不好、企业信誉低、对消费者造成伤害等而使企业的美誉度低下,可造成企业的信誉危机。
(1)重在预防。
企业危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危机不论形式,都对企业构成威胁。应付不测以求得生存,是一切危机管理和危机公关的基本原则。
如果说危机公关和危机应变方案的策划是企业生存的一项重要要素,我们就应该在危机发生前,制定危机应变方案,以确保危机到来时我们能有准备的面对危机,并顺利度过危机,将危机给企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有了应付危机方案,当危机来时,我们就可以从容的面对危机,就有了充分的准备去抓住主动权。
(2)高度重视。
我们应该意识到:企业,不论其大小,都应平等的对待客户,当顾客抱怨产品时,我们应该及时与顾客进行沟通。如果不是这样,势必影响企业在顾客中的形象,经营业绩的下降,重者,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衰落、停产、倒闭。不只一个事例说明了企业因一些小事而导致企业经营深受影响甚至倒闭的严重性。我们不能不看到,企业今后还会不止一次地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的本性迟早会让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面临严重的危机。
另外,危机公关还应既着眼于当前企业危机事件本身的处理,又立足于企业形象的塑造,注重后效。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从全面、整体的高度来进行危机公关,争取获得多重效果和长期效益。
(3)临危不乱。
潜伏性和意外性是危机的重要特点。企业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应做到临危不乱。乱则无法看清危机实质,乱则无法有效地进行整体公关。企业要牢牢抓住危机实质,尽快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产品设计或质量问题,还是广告误导、促销不力,亦或渠道不畅、价格歧视等等,要在第一时间内迅速作出判断,并制定出相应的危机营销方案。
(4)快速反应、及早处理。
危机消息的出现,经常使企业的形象受到消极的影响。媒介的消息来源的渠道是复杂的、不同的,有时是相互转载。因此可能会对同一危机事件的传播,在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当危机发生时,作为危机的发生者——企业,应该以最快的速度,把危机的真相通过媒介告诉消费者,确保危机消息来源的统一,最大可能地消除对危机的各种猜测和疑虑。
(5)行胜于言。
在危机突然降临时,积极的行动要比单纯的广告和宣传手册中的华丽词汇更能够有效的建立起公司的声誉,在当前这种强调企业责任感的大环境中,仅依靠言辞的承诺,而没有实际的行动,只能招来消费者更多的怀疑和谴责。他们的态度,有可能使得企业行为中,哪怕是很小的失误,将企业推向危机的边缘。自吹自擂的宣传方式,早以让消费者没有了新鲜感,常被他们认为是宣传者在吹嘘自己的优点;事实的经验也经常证明他们感觉的正确,而对宣传缺乏相应的可信度。
(6)积极与新闻媒体合作。
新闻媒介总是传播危机消息的先锋,并总是想消费者提供大量的有关危机的来龙去脉。每当这时,媒介的信息采编人员,总是千方百计的收集并传播着消息,这些危机消息通过他们迅速传播给了消费者和社会上。这些消息将深深地并长期地影响着消费者的心理和购买行为。
在危机面前,企业采取主动行为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主动本身所反映出来的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为了取得主动,企业在。
策划方案。
时,就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原始材料。例如:一些照片、各种设备的最新技术指标、图表等等,用来介绍给一些相关的组织和媒体,并在危机时,提供给媒体,以显示企业与媒体充分合作的良好态度,最终赢得宝贵的时间来进一步收集危机的第一手资料。
共
2
页,当前第。
2
页
1
2
2023年危机的思考与感悟(通用15篇)篇七
近年来,由国内上市公司造假案的曝光,引发注册会计师信用危机的问题不断见诸报端,引起了上至中央领导下至普通百姓的普遍关注。去年,美国安然、世通等公司的破产案,更是把国际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参与造假账的丑闻披露殆尽。一时间,伴随着国内外一批经济巨人的垮台,注册会计师业界亦陷于山雨欲来风满楼境地。国际上所一贯推崇的注册会计师独立、公开、公正的良好信誉受到严峻的考验。人们也许会问,诞生于十九世纪中叶,历经百多年的注册会计师,为什么会在今天才暴露出它们的阴暗面?是什么原因促使它们变质变味?显然,研究和探讨注册会计师信用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对于建设好信用政府和信用社会,促进注册会计师健康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注册会计师信用危机之成因。
(一)“两权”分离导致双元控制主体的利益冲突,使会计信息失真。
为他们提交真实完整可信的会计报表。而企业经营者关心的是企业业绩的增加能否给自己带来眼前的经济收益。基于此,经营者当然会设法做出有助于体现其短期经营业绩最大化的会计信息,有时甚至不惜采取做假手段,操纵会计信息的生成,从而兑现其额外的经济收益。在目前我国企业治理结构和治理制度都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造假是很容易得逞的,因为“两权”分离后,代表企业所有权的国家和广大投资者基本上是游离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之外,他们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知情度越差,对企业会计报表的敏感度也就越差,这就为企业经营者造假埋下伏笔,反正经营什么,怎么经营,投资什么,怎么投资,由企业经营者说了算,而经营状况好坏,投资效益优劣,也只有企业经营者心知肚明,他们如何演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如何编造企业的会计信息,实在有太大的自由度,这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二)经营者既是被审计人又是审计委托人,削弱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经理层有权决定注册会计师的聘任事宜。也就是说,公司经营者既是被审计者,同时又是审计委托人。这使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独立性大大削弱了。目前在我国,相对于数以百万计的公司和企业,上市公司算是稀缺资源,能够与上市公司攀上关系,结成审与被审关系,对于一个社会中介组织和注册会计师本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上市公司就成了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的衣食父母。这使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独立性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公正执业。如果他们不能迁就上市公司的要求,迎合他们的口味,不能为上市公司的造假掺杂提供方便或者出谋划策,他们就有被解聘和抛弃的危险。这就使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不得不为生计而抛弃职业道德和执业准则,自愿或不情愿地参与了上市公司的造假。
(三)行业发展失控,恶性竞争,使会计质量得不到保证。
注册会计师行业在我国虽然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但其发展速度却是异常迅猛的。这几年,注册会计师在进行了行业管理后,发展速度呈明显加快趋势,甚至有失控之嫌,大大小小的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其中难免有鱼目混珠者。如有些会计师事务所根本就不具备承办会计查证的能力,申报成立时,资质人员采取借用或挂名的方式,骗取营业执照。目前这一行业的竞争已近乎白热化,呈现僧多粥少,争抢业务的状况。为了争业务,保收入,有些会计师事务所无视自身业务能力和经营范围,强拉业务,业务到手后,没有实施能力,只好采取拖延时间,临时借用和拼凑审计人员,使审计质量得不到保证,会计信息失真也就在所难免了。
(四)行政干预和地方保护主义,使会计信息变味。
(五)注册会计师自身素质不高,无法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西方国家注册会计师历经一百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无论是人员素质,执业环境还是运行机制都有着深厚而扎实的基础。而我国注册会计师诞生至今仅仅十多年,许多经验、做法和模式都尚处于摸索和积累之中,虽然近年来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注册会计师全国统考,提高了注册会计师准入门坎,造就了一大批素质较高的注册会计师,但相对于我国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以及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的经济环境,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注册会计师一方面在数量上还嫌不足,另一方面在个体素质、规模效应上也都无法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不利于提高行业竞争力,这在今后会计市场放开后将渐露其弊端。
2023年危机的思考与感悟(通用15篇)篇八
疫情的思考和感悟在这个特殊的春节,一切都格外冷清,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消失于天际,串门拜访藏匿于云间,春节联欢也早已抛之脑后,取而代之的是对武汉疫情的关心。大家创业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疫情的思考和感悟,供大家参考选择。疫情的思考和感悟本以为2020年会和往年一样热闹吉祥,可事与愿违。在新年的几天前,一场病毒突然爆发,人在不知不觉中就有可能患上这种病毒。而且这种新性感染病传播速度极快,一个患者就可能通过各种方式传染一群人。一场悄声无息的战斗,在全国打响,而我也拥有很多与疫情有关的愿望,送给这个不平凡的新年。
我的新年愿望是我身边的一切如初。新年的第一天,是人们走亲访友的日子。“七大姑、八大姨”,许多之前没见过面的亲戚,也会从很远的地方,回到同一个温馨的家;“吃饺子咯”,一锅热腾腾的饺子,个个都像银元宝,一口下去,汁水四溢,韭菜的清香弥漫在我的口中;屋内充满了年味,窗外亮眼的烟花四起,照耀了黑色的夜。而现在大街上没有了年味,取而代之的是消毒水的味道;看不到了人们脸上的欢笑,只能看到脸上厚厚的口罩。以往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汽车变得寥寥无几。真希望能像往常一样,一家人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的过年。
我的新年愿望是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渡过难关。“哪有。
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当我们躲在家里时,医生们却奋战在与病毒抗争的前线,他们穿着厚重的隔离服,汗水浸湿了他们头发,手因为长期泡在汗水里变得皱皱巴巴的,因为长期佩戴口罩和护目镜,皮肤上出现了红肿的勒痕。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为抗击疫情做贡献。在物资缺乏的时候,许多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愿意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国家做出贡献——一位先生风尘仆仆地放下几箱口罩,当工作人员问:“您贵姓?”他回答道:“免贵,中国人。”看到这里,我潸然泪下,我相信我的愿望一定可以实现,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我的新年愿望是世界的各国人民都能平安健康。非洲的埃博拉病毒,美国的流感病毒,欧洲的禽流感……在世界上还存在各种各样的病毒,这些可怕的病毒一次又一次的向人类伸出了它们的魔爪,多少人因为患上这些病毒而丧命。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村庄,村里的每一位村民都是我的家人,所以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的家人们能够平平安安,全家人团团圆圆。
2020年,注定会载入人类发展的史册,记录的将是所有人在疫情面前,不抛弃,不放弃,坚守每个人生命的平安与健康,坚守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就是我的新年愿望,愿疫情早日消散,我们一起安度新的2020年。
到网络,各大平台用多元化的创作视角,创新的表达方式推出了多部纪录片,聚焦每一个为抗击疫情而奋斗过的一般“中国面孔”。
春节前后,几出极端的医患冲突事件和之后发生的大规模新冠肺炎疫情,再度把“医生”这个群体推到了最受瞩目的前台。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指导爱奇艺等多家机构共同出品的大型医疗人文纪录片[中国医生]悄然上线,该片将目光对准的便是中国大地上最一般的医护工作者。
纪录片跟踪拍摄了一个个有温情有责任有矛盾也有期望的医疗故事,直击医护人员的价值追问日常生活医疗活动和心路历程,在尽可能如实呈现每一个细微环节的过程中,为理解作为“职业”的“医生”群体理解他们的“爱”与“怕”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中国医生]上线首日获得了热度3285的成绩,上线七天的平均热度值保持在3000以上,在豆瓣收获了9.2的高评价。
此刻危难时刻,众志成城防控疫情的决心。
在电视媒体方面,疫情发生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推出了融媒体系列短视频[武汉:我的战“疫”日记],该片让武汉疫情亲历者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向观众讲述了疫情下自己的工作生活,展现武汉抗击疫情的真实情况。让我们看到了危难中的那些守护相望,微观记录了真实的“武汉时刻”。
除了武汉,更多创作者也从身边开始记录,北京卫视纪实栏目[生命缘]推出的特殊报道[守护北京的家]讲述了寒冬腊月里三个基层社区书记与居民团结抗疫的故事;由东方卫视和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派出所的故事2019―抗疫实录],记录了广大公安民警,坚守在前线防疫抗疫,在特殊时期也要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的战“疫”故事;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推出的[肃静,也是一种守护]记录下前线之外的一般街道,以及口罩闯入大众生活后的每一个角落,让无声胜有声。
疫情的思考和感悟自诩伟大的人类,你们好啊。哈哈!我先简单作个自我介绍,我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显微镜下你们可以看到我头戴皇冠威风凛凛。
选择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更没有选择秋高气爽的秋天;而是选择了春和景明又霪雨霏霏的春天发威!这不但利于万物生长,也利于我们病毒细菌滋生纵横。但那次最终结果是,我哥哥sars被人类的打败了,它从那以后逃跑隐藏蛰伏起来了。今天,我算是来帮它“复仇”的。
你们的科学家已证实我的哥哥sars病毒起源于蝙蝠,果子狸,因为人类食用蝙蝠、果子狸,让我哥哥有机会从动物身上转移到人的身体里。相隔17年,你们好了伤疤忘了痛,你们大量捕杀带有病毒的野生动物被人类端上餐桌成为美味佳肴。让我再次有机可乘,这不是动物的报复,而是人类自找的,是大自然在报复人类。
现在人类认识到我的厉害了,几乎谈我色变。人类的科学家聚集在一起研究对付我的抗体,医药工厂里,工人也在赶制缓解病情的药物和防护口罩。建筑工人日夜兼程搭建临时医院,要把被我感染的人们隔离治疗。其实我也很脆弱,我对温度很敏感,超过50°,我就无法存活。人类只要勤洗手,戴口罩,不去人多密集场所,不吃野生动物,开窗通风就可以阻断我继续传播路劲。但是这些我是不会告诉人类的。我要继续猖狂下去。
如果不想遭到大自然的报复,那就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不知道什么时候人类才会醒悟,才会珍爱动物,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2023年危机的思考与感悟(通用15篇)篇九
1、言传身教,要做她的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她的成长。经常想一想:如果瑶瑶长大了,像我这么大,我希望她是怎样的.
3、瑶瑶现在有一些缺陷,一是晚上睡觉折腾,我觉得带她去跳肚皮舞的地方玩,除了可以加深我们之间的感情和了解,每天让她出去透透气跟她说说话,以及让她受到一些艺术的熏陶之外,还有就是释放了她的能量,让她疯够了,回来洗赶紧,一安静下来就很容易睡着了。有利于培养她该静的时候静,该动的时候动的习惯与心境。如果等她稍长大,配合绘画和弹琴的.练习就更好了。二是最近有些矫情,我希望全家人都能够正确地去引导她的情绪,当她无理取闹的时候,撒娇撒泼的时候,克制自己,冷一冷她,让她明白这样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她一哭闹马上就哄她。这方面,以老公和婆婆为重点,需要沟通。三是到现在依然不能够准确及时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主要是便便和尿尿),需要经常地跟她多示范,讲解。四是词汇量可以开始大量地对她表述了,其实她能听懂一些,听多了,自然就好了。
3、很想买个较大的分层整理柜,价格貌似挺高,要1k左右,专门放瑶瑶的东西,开始培养她分类整理的习惯。今天到书店的时候,她对什么都很好奇,拿起来,跟她说放回去,四次中有约三次是能准确地放回去的,我觉得应该可以培养下,可以跟老公商量下,有米必要。
2023年危机的思考与感悟(通用15篇)篇十
笔者上面分析了四类金融危机,那么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下,能否引发金融危机的发生?下面就分析一下我国潜在的金融危机。
从我国现今的实际汇率上看,人民币一直存在一定空间的升值压力。而且通过与美国的对比,发现我国现今的通货膨胀率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从经常账户上看,我国一直维持贸易顺差,因此经常账户保持盈余,说明国家具有一定抵抗风险的能力。从资本和金融账户上看,因为从2005年开始我国放缓了对外国投资资金的吸收速度,因此外债资本流入中短期外债比重不断攀升,所以应该引起对这一方面的高度重视,以防引发短期投机资金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外汇储备上看,我国外汇储备很充裕,是现今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大的国家,这是我国一种金融保险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不会爆发货币危机。
(二)我国潜在资本市场危机。
在资本市场发生危机的关键原因是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随着我国证券市场逐渐的规范化,上市公司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证券市场投资环境不断完善,投资者的信心在不断提高。因此,我国证券市场应该在不断上升中,向“牛市”进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也不会爆发资本市场危机。
我国现在的对外债务一直保持在安全的状态下,连续7年我国外债负担率、外债偿债率和外债债务率均低于国际警戒线。但近几年,我国对外债务的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短期外债比例从2003年开始超出25%的国际警戒线。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要,但我国现今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也很小。
(四)我国潜在银行危机。
我国现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中最不安全的因素在银行业,是最需要关注和预防的。第一,我国现在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率仍有可能反弹。虽然政府一直在干预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年降低不良贷款2-3个百分点,,到2005年不良贷款率降到8.6%。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随着贷款力度的加大,不良贷款也会随之加大,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下,会出现银行不良资产的新的高峰。第二,我国银行业的资本缺口仍旧巨大。虽然银行业股份制改革解决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本充足问题,但资本不足一直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据有关估计,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标的话需要补充1·7万亿元。第三,我国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依然偏弱。银行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80%以上来源于此,其他收入只占19%左右。而在国外银行的盈余中其他收入占到35%以上。第四,政府解决银行危机的成本较高。从近几年国家解决银行危机的方式上看,基本上就是国家出资解决问题,政府掏腰包买单,可以输国家为解决银行业的金融危机承担了高额的成本。
三、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全面管理对策。
(一)加强金融监管。
从世界各国发展态势上看,金融监管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发展,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发展。因此,我国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金融业的全面监管。我国可以考虑参照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模式,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机构———国家金融协调发展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协调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弥补现有金融监管的不足与缺陷。
(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
现在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是把中央银行作为最后的贷款人来维护金融稳定,我国一般是由中央银行通过提供再贷款的方式,救助陷入流动性危机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在救助危机银行机构时,先后多次履行了最后贷款人职责。
(三)建立与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
通过国际上先进经验可以看出,建立一些相关的投资人保护制度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一般来说可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证券投资者风险补偿制度、建立寿险投保者风险补偿制度等等,来有效的预防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从而催动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参考文献:
4.伍志文.中国金融脆弱性分析[j].经济科学2002.(3):5-13.。
2023年危机的思考与感悟(通用15篇)篇十一
在近年来出现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当一些行业在慢慢减慢发展及扩张步伐的时候,我国电影市场的扩张与运营却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2008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首次进入全球前十名,达到43.41亿元,较2007年增长30.48%。中国电影票房从2003年的约9亿元增长到2013年200个亿的规模仅用了10年时间,2013年的电影票房达到200亿元2012年的170亿增长25%并连续四年以25%以上的速率递增。
随着票房的增长和人们对高质量精神生活的不断关注,中国电影院也迅速得到成长,从2003年至今,在电影票房收入增长的刺激下,我国影院和银幕数量随之不断增长,全国院线公司范围内新增银幕1万多块,总数达到2万块。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拥有近5000个影院和约30000块银幕,成为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的电影放映大国。
等,都成为抑制电影院发展的绊脚石,为认清目前影院发展形势,下面我将从几方面详细剖析中国电影院现状。
预计到2015年,国内票房将突破300亿元,这时才能到达一个比较成熟的电影市场。到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当然,以目前国内的电影票房来看,中国影院的发展还是处于发展的初期。在从前,电影院多了,就会有一种顾虑,当电影院过多了以后,有了这一家电影院,那一家电影院的票房会不会随之下降,实际上没有,因为蛋糕整体做大了。据一项数据调查报告得知,在2008年,超过1000万票房的电影院全国仅仅是117家,它占了60%多的市场份额,超过500万票房的216家,占了票房的80%,也就是说真正的有效的电影院在重要也就200家,真正的需求,有效的电影院应该到1000家,这是说真正的现代化、多厅电影院,达到目前的216家水平的电影院。
(热门时段高达数百元),北京和杭州票价为40-80,贵宾厅达数百元,以乌鲁木齐为例,除去其他因素,票价一般维持在20-60元,然而相对人均收入来说,在美国,一张电影票价是居民人均收入的1/400,而中国是人均月收入的1/20,是前者的20倍,中小城市高票价更加突出。电影从大众消费变为高档消费,高票价把众多百姓拒之门外,当人们对豪华影院不再感到生疏,影院总有一天会失去市场。
三、电影文化尚未普及。
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都拥有上百家大型及星级影院,但是在很多二线城市及中小城市,电影还属于少数人的东西,电影文化尚未普及到这个角落。放眼望去,虽然中国的发展极其迅速,但是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及时转变人们消费的观念,很多地方的经济圈已经形成,而且交通也非常便利,信息获取渠道很多元化,但是在全国287个总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里头,现在有很多地方没有电影院。曾经在网上看过这么一则短文,说的是一位教育厅干部到某二级城市调查教育普及工作,教育局长告诉他说,十几岁的孩子问他:叔叔,什么是电影?这就是我们现目前电影的普及水平,我们有电视、网络,但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生长在这么一个地方,他竟然没有进过电影院,因为当地没有一家多功能和现代化的电影院。
四、中小影院苟延残喘。
我上面所提到的某市,并不是没有资金去办一家电影院,而是影院在这些区域经营较艰难,关键是我们没有合理引导消费者进入影院去消费。在很多大中型城市及发达地区,一些院线的票房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而在一些中小城市,影院在困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机会,到最后只能是倒闭或仍旧苟延残喘。在中国现目前的电影院中,只有一部分影院是多功能、现代化的,其他很多影院都存在着设备陈旧老化、观影环境不理想、设施简陋等问题,在影响了影院效益的同时,打击了观众的消费欲望,最终失去了一大部分消费者。
五、电影市场发展的不平衡。
在中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也是国际上常见的现象。比方说中国2009年总的票房是60亿,国产片票房占到50%以上,但是其中的10部大片就占到了票房的80%。从经济上来讲,电影院的经营管理者需要大片,但是多样化的文艺片小众电影还是需要的,这就需要包括电影院、政府要有积极的政策来扶持;从文化上讲,大成本电影占据了市场绝大部分的份额,在一定程度上却抑制了电影市场整体的发展,破坏了文化的多元性,导致了电影院市场发展的不平衡。而从2012年开始,这种不平衡才开始有所改观。这是一条需要长期发展的道路。
在未来几十年的电影院发展过程中,面对着中国巨大的消费群体及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中国电影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影院利润不断凸显的形势下,各种影院竞争也将变得越来越激烈,中国电影院的发展前景也逐渐清晰:
在若干年前,中国的广播影视业都是由政府投资创办,由政府管理,为政府工作服务,基本没有产业的概念,所有的费用都依靠政府拨款。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广播影视业开始融入市场经济,并以广告经营为起点开始进行产业化运营,到目前为止,全国广播影视系统的年经营性收入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左右,成为广播影视运营、发展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历史的变迁中,中国电影院也逐渐成为一项新兴产业。随着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部分传统国有院线斥巨资投入到影院基础设施建设中,社会资本继万达之后,金逸、时代今典、保利集团等又加入到投资影院建设的热潮中,以及韩国希杰cgv影院这样的国际品牌也加大资本投资力度,加快了影院建设的速度。各种国有、民营、外资企业纷纷投入到电影院产业的投资之中,并初步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链。随着电影院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电影院产业链规模将不断加大。
二、电影院设计的现代化。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精神生活的享受越来越依赖,电影院就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舒适和减压的地方,理念就是让观众欣赏电影、享受生活。在今后的电影院建设当中,现代化的设备及规格成为影院建设的主要标准,如意大利放映系统,杜比数码srd、dts等系统还原设备,美国qsc功放系统,德国施耐德高端镜头,以及英国进口超视野整壁式巨幅屏幕。越来越多的投资商都致力于做一流的电影院,甚至用五星级标准来衡量电影院,在装修水平、设备水平上推陈出新,获得更多的忠实顾客,比如说3d技术,超大屏幕等等,让顾客享受到影院间的差异化。
就如同现在的各大报纸,虽然做的是媒体出版业,但是利润来源并不是报纸本身,而是附属的报纸广告而带来的丰厚效益。电影院的投资也是如此,电影院的利润来源也不仅在票房上,当然了,这不是说票房不重要,没有票房也就没有后面的衍生产品、没有人气、没有其他的消费。影院在今后利润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
3、电影宣传品和书刊将会出现新的经济增长,随着人们对电影艺术的欣赏,电影海报的制作正在走俏,许多观众都有收藏海报的习惯,一些出版社也推出了与电影有关的书籍。
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广播影视消费群体。目前中国电视机、收音机的社会拥有量分别达到了四亿台和五亿台,电视和广播的人口普及率分别达到了94%和93%,然而电影普及率却很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急需规模化的大型影城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中国的中小城市中也将随着电影的普及覆盖到中型甚至是大型影院。按照专家的估算,中国的电影院市场份额在500亿元以上,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今后的票房分布中,较大部分票房将被大型及星级影城所占据,其中利润大部分将被其瓜分,因此,规模化的高档连锁影城成为业内投资热点,外资、民间资本的注入将使影院的规模化进程加快。
五、影院设计的人文化。
在今后的影院建设中,无不秉承大型国际影院的设计风格,凸显出人文关怀的色彩,处处体现艺术气息、人文设计和服务的国际理念。电影院大厅设有多个售票台,先进高效的售票系统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售票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在影院的设计中,将更为突出人性化的主题模式,例如为残疾人设计的专用座位及坡道,使残疾人也能体验电影院的快乐。另外,相对于传统影院的平面设计,视角不利于全景观看,先进的全场座椅以屏幕为圆心,45度角弧形排列面对屏幕,观众在任意座位都将得到完美的观赏角度,阶梯状交错排列,实现不受任何干扰,同时每个座椅设有饮料和食品的托放盘,更加体贴周到,影院的人文关怀因素成为今后设计的重点部分。
在今后的电影院中,随着各种全球文化的碰撞,各种电影文化将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随着电影行业的不断扩张,加上人们对电影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元,多样化的电影文化带给人们的除了压力的缓解之外,更多的是多种文化的融合。在今后的影院中,多样化的电影将满足各种不同的消费人群,在为影院创收的同时,也加深了全球文化的融合。
经济危机影响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同时,经济危机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在中国,我们是有着一个13亿潜在观众的市场,我们也是一个越来越被世界关注的电影市场,我们也是一个“院线制”电影发行放映的市场,我们也是有着越来越多的现代时尚的连锁影院被不断兴建的市场。
在综上所述大前景的带动下,必然也需要相应的各个岗位的人员配备。这个人员配备不是简单地几十个几百个人,可能需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来加入这项庞大的工程体系中。
从2003年500块银幕到2014年的20000块银幕,从2008年的43亿票房到2014年的300亿票房。种种的数据表明,近10年来在影院迅速发展的光鲜表面下边隐藏的却是人力资源匮乏的一种畸形的发展趋势。
惑力留人。星美以签订合同的形式培养人才,但是最多绑住人员3到5年,或者有些人不惜违约赔偿离开。更多的院线及影院根本就没有相关的人员,导致项目停止或者不敢发展。
有专家戏称中国的电影市场最少能做30年,比房地产市场的生命力要强。如果按照现在这种情势去发展的话,中国的电影市场必然面临再次的崩塌。
二、人才培养的办法。
我认为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为短期培训,迅速弥补现阶段人员的不足;一种为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式,为今后的发展作为铺垫。两种方式同时出台的话可以适当缓解当前的人员问题。下面将这两种方式做一个简短的介绍:
1、短期培训。
针对相关的部门和岗位开设短期的速成班,主要以中高层管理人员为主,分为高管班、运营班、市场班3个班,针对不同班级进行相关业务的概念以及理论讲解及分析讨论,并且就各影院经营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还可以给予培训后的专业咨询及问题解决方案作为售后服务。
专业的从业人员进行经营管理走了很多弯路以及因为从未涉及过影院经营而仓促开业导致出现重大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是解决现阶段人员匮乏最好的手段。
2、长期培养。
影响整个电影行业的良好发展。所以我认为从长远考虑,应该也成立电影行业专业的管理系以及营销系,给电影行业今后市场的稳步发展与良性循环输入更多专业的管理和营销方面的人才。并且也可以解决更多人的从业问题。
从院线的角度考虑,不管是自建影院也好,还是加盟影院也好,其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如果一味的拓展疆土而没有守护者,那最终的结果也是徒劳。所以我认为院线方面如果想要获取更多的利润,现阶段的首要任务不是拿下多少个项目,而是先储备一批专业的人力资源。当人力资源储备充足时,再去扩展起来会比现在更快更好。
综上所述,我认为现阶段应该从以上两个方面同时着手,以解决当下的问题。并且我也已经开始着手整理培训方面的相关资料了,希望能对需要的人有所帮助。(如有需要的人可联系我,我的邮箱423044524@)当然以上所述只是笔者的个人想法,其中定然有一些偏激或者错误,仅供参考。
武晋海2014年9月21。
2023年危机的思考与感悟(通用15篇)篇十二
引言危机一词进入大众视野似乎要从三鹿奶粉事件开始,似乎这时人们才意识到危机一词的重要性现在人们一提三聚氰胺依然胆战心惊。现如今各种危机门频繁发生,归真堂的活熊取胆汁、万科地板事件以及较早时间的惠普蟑螂门事件,丰田召回事件等等,都把各个企业退带了风口浪尖。危机一词也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多元化社会,经济生活复杂多变。任何企业都处在风云莫测的环境中,危机从诸多方面影响着企业,因此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有竞争观念,也要有危机观念;不仅要有危机管理意识,更要掌握风险管理的概念与内容,还要把这些技巧融入到日常的职责和行动中去,从而在其企业或自身工作面临危机时,能从容应对,赢得生存的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企业及管理者的重视,人的作用在企业的发展中日益突出。把企业当做一个人体的话,人力资源就是血液。通过血液的流动给企业带去氧气带动企业各个部门的正常运作,从而获得效益。一旦人的身体发生病变,首先会从血液中体现出来,周游全身导致身体各个机能出现问题。因而,保证血液的正常是身体正常工作的保障。换句话说,人力资源的危机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我们要分析好,掌握好人力资源的危机管理,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好的效益。
(一)企业危机管理概述。
企业危机管理是企业为应对各种各样的危机情境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危机管理是专门的管理科学,它是为了对应突发的危机事件,抗拒突发的灾难事变,尽量使损害降至最低点而事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对应的措施。
企业危机管理是一门新的管理理论,它以市场中企业危机的出现为出发点,分析企业危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探讨危机的预防和化解的对策和手段,其主要目的是试图识别、预测潜在危机,预先准备各种应急计划,尽可能阻止危机的发生和发展并尽量使损失最小化。如何预测危机、妥善处理危机并将危机转化为转机,是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西方国家的教科书中通常把危机管理称之为危机沟通管理,原因在于,加强信息的披露与公众的沟通,争取公众的谅解与支持是危机管理的基本对策。
对一个企业而言,可以称之为企业危机的事项是指当企业面临与社会大众或顾客有密切关系且后果严重的重大事故,而为了应付危机的出现在企业内预先建立防范和处理这些重大事故的体制和措施,则称为企业的危机管理。
没有危机便是最大的危机。目前,我国企业总体上危机感不强,缺乏科学系统的危机管理体系,不少企业风光一时,但难以持续发展。因而,我们要重视企业的危机管理,做好危机预防工作是企业危机管理的前提。
人力资源危机一般属于管理失控状态下的危机,主要有三种类型:企业文化危机;人力资源过剩危机;人力资源短缺危机。
1.危机的类型及定义。
(1)企业文化危机是目前企业最常见的一种人力资源危机。表现为员工缺乏对企业社会存在价值与理由的认知或认同,企业作为一个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却没有共同的愿景,没有心灵的契约,各自为阵,凡事先从个人或小团体出发,把个人利益、局部利益看得高于整体利益,凡事先替自己打算,先自己后他人,企业内没有公正、公平可言等等。
(2)人力资源过剩危机是因人力资源存量或配置超过企业经营战略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危机。
(3)人力资源短缺危机是相对于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竞争力而言的。企业为适应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确定了未来发展战略,并对企业核心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此时许多企业往往发现,反映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资源——人力资源,不能满足经营战略的需要,开始意识到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因而,在经营战略展开时,出现人力资源短缺危机。
2.危机产生的原因。
人力资源过剩危机是因人力资源存量或配置超过企业经营战略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危机。通常在三种情况下发生:一是企业并购活动中,重复机构撤并时,会造成人员富余;二是企业效益不佳,需撤销分支机构或缩减业务规模时,而产生人员富余;三是目标过高的战略失败后,高目标的人力资源配置造成大量冗员。
(1)企业文化危机。
企业文化危机的本质在于缺乏正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或缺乏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沟通与传播途径,员工处在无主流意识支配状态,一盘散沙。企业文化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企业家或企业最高领导者缺乏崇高的精神境界或文化建设能力,在企业内部无法营造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生不息的内驱力和精神支柱。
企业文化危机的出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有周期性爆发的特性,如一些企业文化营造得不好的企业,每年年初,制订企业经营方针、目标计划时,员工上上下下普遍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不服从分配,隐瞒或虚构实际工作状况与能力,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计划模糊不清,或严重背离员工的实际工作及经营管理能力,为全年的经营管理埋下重大祸根;又如年终考核与分配时,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缺乏公正、公平的标准,频频发生损人利己,巧取豪夺的事情;又如一些企业任意拖欠员工薪资,将企业困难转嫁给员工,企业信誉在员工心目中降到冰点;再如每当企业发现重大问题或发生责任事故时,总是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相互推委责任,内耗严重。
企业文化危机还体现在企业内部各种矛盾的难以调和、激化与冲突上。诸如一次创业者与二次创业者的矛盾;新老员工的矛盾;地面部队与空降部队的矛盾;本地员工与外籍员工的矛盾;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集权与分权的矛盾;发展与巩固的矛盾;文化被稀释与文化创新的矛盾等等。
或重整,因此,必然伴随着撤并重复的机构,对组织结构和职位进行重新设计和梳理。一些精简掉的部门和职位,必然产生大量的富余人员,从而造成了人力过剩。
当企业经营绩效不佳,市场萎缩,前景暗淡时,在众多企业危机中,人力资源危机更为突显。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文化危机中的各种状况都可能出现,而且由于业务规模和内部机构及岗位编制缩减,必然产生人力资源过剩的危机。一方面,在这种危机中,人心不稳,优秀人才可能大批跳槽;另一方面,多数普通员工,甚至能力差的员工一般不愿被裁掉。这种局面比较复杂,经常出现要裁减的人走不了,要留的人却留不住。
目标过高的战略失败后,高目标的人力资源配置造成大量冗员,形成人力资源过剩危机。在实际完成情况与目标差距较大时,各级组织平台上人满为患,人浮于事,造成人力资源过剩危机。最后,企业不得不大量裁员,一时间社会上或人才交流中心到处是这些企业裁员下来的流动大军,既影响了公司形象,也是对员工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最终可能导致优秀人才再也不敢踏入这种企业的大门。
企业人力资源短缺危机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人力资源数量结构性短缺,即各职类职种的核心人才缺乏;二是人力资源素质水平满足不了战略的要求。人力资源短缺危机将导致企业经营战略,或迟迟不能展开,而贻误先机;或因缺乏人才,实施不到位而失败;或因人员素质水平不够,而使战略目标无法按期完成。最终导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总是处于劣势,而陷入经营管理的困境。
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危机在一些以项目形式运作的高新技术类、工程类等企业中时有发生。这类企业由于市场的周期性变化或不确定性,在人工成本的压力下,人力资源规模受市场周期变化的影响,淡季人员过剩,而旺季核心人才严重短缺,使得已有核心人才疲于奔命。这种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危机是缺乏针对项目运作特点的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所造成的。
人力资源素质性短缺危机在许多企业都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的素质提高没有同步于企业发展的需要,无论在知识、技能和经验上,还是在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上,相对于企业发展战略要求而言,总是滞后的,员工思维没有进入战略状态,员工行为常常违背或达不到战略的要求,无形中造成工作中的许多错误和矛盾。人力资源素质性短缺危机持续的时间长短,与企业培训体系是否完善、是否有效有关。
对企业而言,一些核心员工突然离职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首先,良好的团队因某些核心员工的离职而遭到破坏,执行中的任务因此被迫中断,企业经营效率大大降低;其次,中高层员工及技术骨干离职所留下的职位空缺,迫使企业重新花费一大笔成本培养或是寻找接替者,其间所耗费的时间成本还给了竞争对手有利的追赶机会,同时有可能带走商业技术秘密和客户等宝贵资源;另外,大批核心员工出走,对内影响在职员工的情绪,极大挫伤团队的整体士气,对外则严重影响企业的形象,使外界对企业的管理能力产生怀疑。
当前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危机主要表现为普通员工的频繁跳槽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非正常离职。解决这种问题,需要管理者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来共同考虑问题。
应对企业文化危机。
(1)企业文化危机是员工群体心灵沟通与认同的危机。对企业文化危机管理的关键是价值观的有效沟通并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真正使企业成为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企业文化危机的预防应以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行为标准建设为主。
防止高层腐败或丑闻的出现,光靠企业内部危机管理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普及和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引导社会精英建立积极的人生哲学思维,健全法制体系,依靠社会媒体和舆论的监督力量,防微杜渐,减少此类危机事件的发生。
要想预防集体跳槽事件的发生,首先,要看企业价值观是否真正得到大多数员工的认同,特别是核心人才的认同,这是企业核心人才归属感的前提,也是企业核心人才忠诚和稳定的基础,这个问题在企业价值观形成之初就应该很好地解决;其次,企业价值观也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不断融入员工中有见识、有创造的新理念,并落实到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中去,这是避免员工背叛企业价值观的关键。第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规章,审视自身是否建立了公正、公平的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机制,企业员工劳动合同条款是否存在漏洞,企业机密文档管理是否健全,企业员工保密制度是否完善等等。一旦出现核心人才集体跳槽事件,其处理方式是:调动人力资源危机管理机制中有关合同条款,如核心人才避免同业竞争事宜约定,监督跳槽人员的侵权行为;按保密协议要求处理离职后的相关保密事宜等。
总之,企业文化危机的解决之道是让企业文化生生不息,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公正、公平的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机制,注重道德精神的培养,形成同舟共济,共享辉煌的企业氛围。
(2)人力资源过剩危机和人力资源短缺危机。人力资源过剩危机和人力资源短缺危机,说到底是企业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或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失误导致的结果。人力资源过剩危机管理的重点,首先是在经营战略层面上加强管理,避免制定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在战略实施方面,应加强运筹,各种资源的配置要有节奏,视市场运作成效和目标实现状况合理安排,避免发生人力资源过剩。其次,一旦发生并购或经营萎缩而造成人员富余时,重点应放在如何留住核心人才和骨干人才上,同时,在符合国家政策法律的前提下,下决心果断裁员,轻装前进。而过高战略目标失败,而引起人力资源过剩危机时,应在财务状况允许的前提下,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急于裁员,而是积极调整战略,寻找市场机会,尽快做大市场,逐步消化危机。
好人才储备的前提下,进行人力资源规划。一旦出现此类危机,要有核心人才多项目运作的应急方案。
而人力资源素质性短缺危机的管理,首先是建立企业员工任职资格管理体系,为员工提供职业素质和能力发展的通道,抓好基于战略的员工任职资格标准编写;其次是建立有效的员工培训体系,其中包括符合企业战略要求的课程体系,并针对各类员工职业发展的愿望和职业素质上存在的不足,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解除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性短缺危机。
抓好企业文化建设,科学严谨地做好人力资源规划,才能有效预防和化解人力资源危机。如果出现人力资源危机的突发事件,则需要沉着冷静,耐心细致地应对,以防止事态的激化;同时,还应依靠法律和企业内部相关制度妥善处理危机事件。
除此之外,为解决人力资源危机,从具体角度来讲,我们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健全企业制度,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应当对企业的未来做出合理规划,制定详细的工作分析,明确各个职位的性质、权利和职责。
2、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以引进高素质人才,从而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企业根据自己的财力状况,了解同行业中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从而制定出高于或平行于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从而吸引高素质人才。
3、健全激励制度以促使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及热情,从而创造更好的效益。对于不同特性的员工,管理者应当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及理论来对待。综合运用x理论、y理论、强化理论等激励理论以刺激员工提高工作效率,获得经济效益。
4、建立系统的绩效考核系统,及时反馈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对问题及时解决。对企业内部各个等级实行360绩效评估,制定合理的评估周期,及时反馈结果。根据反馈结果,使员工了解到自己的工作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同时将考核结果与加薪、晋升联系起来。
5、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替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明确其未来工作目标,使员工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让员工参与到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当中来,提高自己的积极性,更加明白自己如此规划的原因,使得自己在工作中更加积极认真的工作。
6、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能力。对员工进行培训,帮助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技能,掌握新的理论知识,转变观念适应时代的不断发展,以提高工作效率。
待,而要以真诚实意、诚信的向消费者道歉,公开危机事件及处理工程,让人们看到企业的实意,从而挽救企业。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不败之地,就应当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自身的管理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与员工的沟通,春分利用道德和法律保护自己,完善预防、预警机制,做好人力资源危机管理,使得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2023年危机的思考与感悟(通用15篇)篇十三
摘要:新课改形势下课堂教学中存在形式至上的虚假性、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课堂评价的泛滥化和合作探究的浅层次化等问题。教师要懂得如何在新课改浪潮中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坚守教育的本真,去粗取精,去虚求实,与时俱进。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问题;坚守教育本真。
西部边远地区实施新课程改革已经近十年时间了,静下心来回顾这轰轰烈烈的十年改革,由于经济条件、教育现状、改革举措等多方面因素制约,致使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曾一度陷入“泥潭”,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则投射出其空前的虚假和浮躁,令每位教育者都深感忧虑和困惑。现就在新课改形势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谈本人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形式至上的虚假性。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课堂上“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形式”的热闹掩盖了学习的本质。一些老师在公开教学选课时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把“能不能热闹起来”作为课的首选,过分追求别致的设计,活泼的形式、频繁的活动、课件的使用也似乎成了公开课才独有的道具,以至于出现了公开课上的精彩纷呈,平常上课“涛声依旧”的现状。
形式至上的课堂演绎使合作学习遗失了“价值引领”,造成徒有虚表的热闹。反思课改中的合作学习,学习场面看似“热热闹闹”,但结果只是“蜻蜓点水”。其实质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虽然,课改让课堂变得“精彩了”“符合潮流了”,但我们也清醒地发现到“缥缈的东西多了,有底蕴的东西少了”,究竟实际真正的效果如何,我们都是心知肚明,这只不过是多了几件美丽的披肩,既不挡风又不遮雨。
二、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用缺乏思维活动的低层次问题满堂发问,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师生的互动。事实上,不少教师由于没有精心准备教案,所提问题有很大的随意性,以至于提出的问题或空泛笼统、或偏难古怪、或给予时间不足造成学生接受困难,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提问难度要巧设在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层次上,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想象思维引入最佳状态。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还能促其知识内化。如果“一语道破天机”,定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思维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
三、课堂评价的泛滥化。
置身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说的“你真聪明!”“你的想法真奇特!”“你真棒!”不绝于耳。似乎给予学生的表扬越多,就越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但是,我们知道糖吃多了也会腻人。虽然每个学生都喜欢表扬,但表扬绝不是多多益善。相反,过度表扬是有害的,不利于学生深入细致地进行思考。
在这里我要提出课堂评价的有效性。有效的评价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门艺术。(1)评价要适时适度。既不能滥用评价,又不能吝啬评价语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地给予评价。(2)引导生生互动的评价。在新课改中,教师要学会“让权”给学生。课堂上引入生生之间的评价机制,是课改理念的体现。(3)倡导发展性评价。新课改倡导发展性的评价观,试图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合作探究的浅层次化。
在我们的课堂中,合作学习似乎成了课改的代名词,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大多数合作学习由于缺乏教师指导而流于形式。
在这里我又要提出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满堂灌”专利,同时也给学生一个自主、合作的机会。但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合作学习有时往往只重形式,追求表面的热闹,不求实际效果,忽略了其本质。如,合作操之过急、合作时间不充裕、学生合作技能弱、合作次数过多等诸多情况使合作学习浮光掠影,对于提高学习效率起不到任何作用。此外,强调学生自主性的教学实践中,并不能漠视教师的有效引导。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偏离目标、游离文本、脱离本质时,教师就得及时引导、矫正偏差、纠正错误、更正策略,引领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感悟和体验。
有人说:“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生长,或者是自然成长。像云,像水,像雾,像风,呈现的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教师是什么?教师就是在用自己的条件构建一种生态。在滚滚而来的课改浪潮中,我呼吁我们一线的教师坚守教育的本真,去粗取精,去虚求实,与时俱进,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更成就我们自己。
参考文献:
[1]苏耕水。实施新课程教学必须正确处理四个关系。教育艺术,2007(01)。
[2]江仁彬。新课程改革的“实”和“虚”。小学教学研究,2006(02)。
[3]孙龙。浅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学生物学,2005(11)。
[4]石远习。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教育导刊,2004(12)。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教育体育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危机的思考与感悟(通用15篇)篇十四
干部是一个组织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责任与使命决定了其对组织发展的重要性。然而,在工作中,干部们也常常面临着各种危机和困难,这些困难可能来自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对于干部来说,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危机,是他们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养。经过长期的工作和学习,我对干部危机意识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和感悟。
首先,干部危机意识是干部工作中的基本素养。干部责任重大,决策权也大。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任何决策都可能面临危机,危机是存在于工作中的常态。只有具备了危机意识,才能够在危机中快速反应、果断决策。一旦干部对危机毫无察觉或者无所谓,那么就很难在危机到来时做出正确的处理,甚至可能因此失去发展机会。
其次,干部危机意识需要不断提高和培养。危机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实践和学习不断培养。对于干部来说,不仅要具备危机意识,还要具备预见性,能够提前预判潜在的危机并做好充分准备。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这时候只有通过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危机,避免损失和事故的发生。
再次,干部危机意识需要加强对自身的思考和反思。危机不仅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也可能是来自自身的危机。作为干部,我们需要经常对自身进行思考和反思,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危机。
继而,干部危机意识需要注重团队建设和合作。在面临危机的时候,干部需要善于借力和共享资源。危机常常需要团队的协作和合作,只有通过团队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应对危机。因此,干部应该注重团队的建设和培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沟通机制。只有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才能在危机中披荆斩棘、奋发向前。
最后,干部危机意识需要注重个人修养和心态调整。危机往往伴随着压力和挑战,只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化解危机。干部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压力,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困境和挑战。同时,干部还需要注重个人修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应对危机。
总之,干部危机意识是干部工作中的重要素养,需要我们不断培养和提高。只有具备危机意识,才能在危机面前果断决策,化解困难。为了更好地应对危机,我们要加强对自身的思考和反思,注重团队建设和合作,同时注重个人修养和心态调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境,保持组织的稳定与发展。
2023年危机的思考与感悟(通用15篇)篇十五
提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forenterprise―ems),人们就会想到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产品寿命周期管理(plm),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数据管理(pdm)等管理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各种各样品牌的应用解决方案与信息管理系统,如用友erp、海艾迪c―ems和m―ems及sap信息管理系统等等。我们同时也会想到这些信息系统会减少库存占用,降低成本,加快新品上市时间获得更多收益,整合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等等,但对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加强企业的知识管理(km),减少对企业员工个人知识的过分依赖性等方面的作用却并不很清楚。
一、什么是知识管理和企业管理。
要弄清以上问题,首先,我们要从弄清什么是知识管理和企业信息管理入手。美国生产和质量委员会(apqc)对知识管理定义如下:知识管理是组织有意识采取的一种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共享信息,并进而将其通过不同的方式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企业知识管理是以信息为基础的活动,通过组织性学习创造隐性和显性知识,并负责如何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拥有适当的知识。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认为:知识管理并不是从技术开始的,它始于商业目标、过程和对共享信息需要的认识。知识管理只不过是管理信息流,把正确的信息传送给需要它的人,以便让他们迅速地以信息为依据采取行动。
中外学者普遍认为,信息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信息作为资源,除了一般的可利用、有价值等特性外,还具备共享性、历史积累性、时效性和多次再生性的特性。而系统则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独立成分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如管理人员、生产工人、工艺、技术、管理、方法和组织机构、生产设备等,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即获取利润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而组成的一个生产企业就是一个系统。那么,要系统地利用信息这个资源,企业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eims)就是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采用电子计算机、软件及网络通讯技术,对企业管理决策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分析,以辅助企业日常的业务处理直到决策方案的制定和优选等工作,以及跟踪、监督、控制、调节整个管理过程的人机系统。
从目前已经大量应用的各种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来看,普遍具有以下特性:
1、除了通用的管理软件和mrp(物料资源计划)、oa(办公自动化)、wfs(工作流系统)外,大多软件都需要做大量的需求分析,咨询顾问(多数都是行业内的专家)和企业各级员工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和企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量身定做或在标准版本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做大量的修改,所以具有行业专家特性及实际应用特性。
2、多数系统是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在全局和总体考虑的前提下设计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从企业的人员机构管理、产品管理、系统权限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系统的角度,考虑战略的'实现性和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制约性的,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3、具有历史知识的积累性和共享性。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将各部门和各员工的日常工作的关键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能根据权限方便查阅和调用。
4、具有决策的支持性。所有的各种数据可以经过计算机的处理从不同的角度得到各种分析结果,并通过报警提醒的方式,使决策者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关信息。
5、动态特性。由于信息的时效性和关联性,当系统中某一信息要素发生变化时,与之相关联的其他信息均发生变化。同时,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均在动态发生变化,系统也要求能够适应这种变化。
从以上对于知识管理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及特性等可以看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于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具体表现在:
1、发布知识,确保组织内的每个成员都能共享。在没有计算机、软件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前提下,企业发布知识的手段通常采用开会、发文件及书籍等手段,除了发布成本高而外,知识的传播速度、传播量、更新、查阅及查阅权限等等受到极大的制约。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使知识信息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交易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有力地发挥了知识在企业中的生产力作用。
2、确保知识获得的及时性。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了跨地区、跨时间、跨单位、跨部门、跨员工之间的查阅障碍,只要是在有权限的前提下,知识需求者可以迅速通过系统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种知识。例如目前的企业信息门户(eip―enterpriseinformationportal)可以解决企业之间的信息及知识交流问题,另外企业信息系统可以与相关的网络连接,并自动按照组织内部成员对信息的需求进行筛选、分类和收集,并按照成员对信息的需求及时传送给需要的人,以解决知识时效性的问题。
3、提升组织或个人的隐性知识为显性知识,并保证两者之间的有效转换。在企业没有信息系统之前,员工的知识和经验仅存在自己的脑子里,部门的知识也在这个部门里,信息呈现孤岛状态。遗忘、人员流失和成员之间交流不畅导致企业的知识大多是隐性知识,而不能转变为显性知识,组织的知识难以积累。组织随着人员的流动、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交学费,企业不能形成经验曲线,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也就难以提高。信息管理系统使个人知识得以沉淀,成员之间的知识得到共享和交融,企业对员工的过分依赖性降低,从而避免企业因某些关键岗位人员流失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
三、如何做好企业的知识管理。
首先,我们要抓好企业的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着重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因为企业只有把国内外和自己企业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即显性知识,通过归类、整理、提炼迅速传递给需要它的员工,即转化为员工个人的知识―――隐性知识,并运用到每项工作中去,才能对企业目标发生作用。信息管理主要集中在对已有的如书面化的、电子信息等显性知识的管理,在信息增值链上,要将数据提升为信息,并对其进行采集与选择、组织与程序、压缩与提炼、归类与导航等,对信息外部特征的加工和组织。在信息管理基础上,在根据企业和员工需求,对信息内容进行提炼、比较、挖掘、分析、概括、判断和推论等进行知识管理。
其次,要建立知识共享系统。知识管理是以共享和创新为主要目的,重点解决信息超载而知识匮乏的问题,重视人与人产生知识过程的管理。知识如果不拿出来与他人共享,将导致:(1)核心信息掌握在具体实施人员中,管理失控。(2)企业人员外流导致知识资产流失,大量核心技术被带走。(3)知识孤岛造成协调困难,效率下降。所以,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要坚持以获取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资源为核心;以产品的生产流程为核心;以个人知识与团队知识的相互交流和转化为核心;以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的相互接轨为核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以价值链的不断增值为核心和以技能培训为核心。
最后,把信息化建设作为知识管理的平台。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和人际交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合现代社会对知识的快速组织、整合和共享需要,计算机网络则为知识的获取、组织和共享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企业在网络平台下,形成一种柔性的与变化的组织和扁平化的信息传递渠道。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使人与知识资源有机结合,它将人、知识与现实工作任务整合起来,必将为企业管理带来实效。
参考文献:
2、席丹,李培根,黄培。制造业信息化战略、管理与实施,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
3、高洪深,丁娟娟。企业知识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4、西武。如何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