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培训效果的一个总结,可以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和指导。接下来是一些写培训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最优高质量发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2篇)篇一
20**年是我镇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镇干部群众,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镇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人民幸福指数日益攀升。
20**年,高平镇全年财政收入227万元,超任务完成39万元,同比增长23%,其中地税部门任务140万元,实际完成175万元;国税部门任务48万元,实际完成52万元。全年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26家,完成投资2.9个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080万元,增长30%;限额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销售额达1069万,比去年同期增长45%;农民人均收入2016元,同比增长19%;新增个体户30家,规模以下企业5家。
一是发展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格局。近年通过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镇产业模式从“一重多轻”转变为“药菜畜林稻”五业并举,特色农业逐步发展,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大石村的千亩优质柑桔基地,是xx市一家被省农业厅评定的示范点;积极响应xx县“北药南扩”战略,以毛坪、东塘、堂下桥等村为龙头的金银花种植基地总面积达到5000多亩,是除小沙江老区外种植面积最多的乡镇,得到县委钟书记xx县特色产业办的高度评价;继续巩固茄子基地建设,新鲜、茶山、象山、小坳等茄子基地种植总面积高达万亩,经济效益惠及千家万户,茄农人均年收入增长1500元。三大产业逐步形构成高平农业产业化的支柱产业。
二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1、加大水库除险加固的投入力度。投资400余万元完成小i型水库—茅坪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灌溉面积将达到1000多亩,保障了周边用地的灌溉需求。杨才冲水库、黄信水库的除险加固也开始启动,完工后将发挥积极作用。大规模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农村桥涵路道配套改造步伐,共投入资金145万余元,完成水毁修复工程166余处,解决了全镇农业生产、农业增效的用水瓶颈。2、加大农网改造力度。我镇将16个村的农网改造纳入十二五规划,目前已完成3个,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是全县农网改造完成数量最多的乡镇。3、扎实做好惠农减负工作。通过明确责任、定期督查等方式,以国土、电力、公安、民政和财政为重点,从预防警示入手,规范涉农资金的发放,抓好惠农减负工作,2011年无一起违反惠农减负政策的事件。4、狠抓畜牧工作。采用班子成员包片、干部包村,加大执法力度,扎实开展动物防疫工作,今年未发生一起动物疫情事件。
三是粮食生产得到巩固和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我镇今年共落实粮播面积6.24万亩,粮食总产量2.72万吨;全年完成早稻种植面积1.1万亩;在培兴、新鲜村建立500亩双季稻示范点1个;推广优质稻种植面积3.29万亩,超级稻种植面积1.82万亩;扶持50亩以上种粮大户30户;建立了石脚、小坳村超级稻千亩高产种植示范片1个;建立了大石、三星村油菜成片高科种植示范点1个,面积为500亩;建立了以象山村、窝山村、新鲜村、茶山村为主的绿色茄子无公害生产基地3个,种植面积5000亩;建立了上坪村金银花生产基地一个,种植面积2000亩,建立了白地村百合高产栽培示范点1个。
高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兴工强镇”工作,动员和带领全镇力量齐抓工业,服务工业,大办工业,营造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做好招商“四优文章”,克取区位劣势等诸多不利因素,取得较大成绩。一是优选项目,建立项目库。通过组织工作小组认真调研,结合高平实际,编制环城路和高平边贸家私建材市场项目书,构建对外招商的平台。二是优化投资服务。通过加大惩处力度,实行“一站式”服务,简化办事环节等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得到投资客商的好评。三是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净化投资环境。今年共打击黑势力2起。
在镇城区安装电子眼进行全方位监控,规范城区管理,启动了新一轮城建规划并已报县人民政府,编制新一轮用地和城建开发项目书。我镇通过财政投入、社会筹资等方式筹集20余万元,在镇机关院内及镇城区主要路口安装电子眼,加强城区社会治安管理。通过有效监控,今年治安发案率比去年同比下降75%,群众反响良好,今年我镇的民调满意率居全县前列。
以创卫为契机,加大卫生整治力度。开展了以乱停乱放、乱摆摊设点等为工作重点的交通环境专项整治运动,共划定车辆临时停靠车位15个,拆除占道摊棚5个,拆除违规户外广告牌32块,取得了车辆停靠有序、镇容整齐美观的良好效果。新增垃圾池11个,安装垃圾桶25个。完善城区规划,制定中长期规划,拓展城区范围,成为全县首个完成村规划的乡镇。
文教卫事业欣欣向荣。2011年我镇投入32万元,新建了文化站大楼,已正式投入使用,极大满足了干群的文化需求。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推进。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重点,扎实推进以“村为主”,严格落实“四术”措施,加强计生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积极稳妥地处理好“5.8”舆情事件,圆满完成了上级布置的计生生育其他工作任务。农村养老保险广泛覆盖。我镇高度重视农村养老保险缴交工作,多次召开农村养老保险专题培训会议,积极采取多种宣传方法,做到“宣传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广泛发动农民群众缴交农村养老保险,争取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国家的惠民利民政策。截至2011年12月,我镇实际参保人数已达到30115人,完成任务数的85%。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按照“稳定压倒一切”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社会治安集中整治、打黑除恶等重点工作,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内控管理。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路子,以便民服务为目标,构建“重大民情两小时服务圈”,成立了“重大民情快捷服务中心”,有效、快速地处理了8起突发事件,此举得到了县委钟书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明海的高度评价,拟在全县推广,省委宣传部也将此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经验进行推介。积极开展了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群众工作再创佳绩。我镇通过成立群众工作站,广大干部以群众工作站为平台,纷纷深入基层,努力为群众兴办实事,排忧解难,据统计,今年来,全镇干部通过群众工作站,为群众兴办实事203起,成功调解矛盾纠纷82起。不定期对各碎石场、鞭炮销售点、加油站等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消除了安全隐患。民生事业进一步改善。累计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13.57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27户,发放补助金101.6万元。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
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新工作方式,我镇的党员公开书在调阅检查中得到市委组织部的公开表扬。开展城乡联建活动,城乡党支部共建结对,通过城乡带动,发挥资源优势互补,推动基层组织建设的发展。今年9月举办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人员28人,吸收了24名优秀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加入了党的组织。
20**年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广大镇村干部的辛勤劳动,得益于广大群众的鼎力支持,但离组织的要求、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重点做好农业产业化、工业招商、城建提质扩容等工作,以更加饱满的态度和勤勉的作风,扎实工作,再创佳绩。
最优高质量发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2篇)篇二
2020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经济下行压力,濮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下,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一是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20年9月底,全县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61.96亿元,同比增长1.5%。二是民营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1~9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7亿元,同比增长5.4%。三是工业经济呈现止跌回升的态势。受疫情影响,全县工业企业第一季度各项指标降幅较大,随着一系列“六稳”“六保”措施的落地,从4月份开始,工业增加值增速开始明显上升。四是主导产业运行平稳。2020年1~9月份,精细化工及新材料、电子电气、食品加工、医疗仪器及医药制造、塑料制品及纺织等5个主要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4家,完成增加值11.6亿元。五是民营经济社会贡献日益突出。我县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县51%以上的税收、62%以上的gdp、69%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7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91%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创业创新的主体力量、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
二、加强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事关全局的工作来抓,着力提高服务效能,全力营造让投资者安心、舒心、放心的投资环境,努力把濮阳县打造成服务高地、政策洼地、投资福地,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一是加强政务服务,打造优良营商环境。认真落实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政企沟通协调、政企双向评价、企业调研等制度。在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中,实行“首席服务员”和“首席联络员”制度,确定45名县级干部分包90家重点企业。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78条、协调贷款69亿元,出台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条,通过降低利率,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2332万元,通过全过程、全方位为企业提供“连续跟踪服务”“亲情化服务”“保姆式服务”,着力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和难点。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较2013年减少行政审批事项45项,取消各类证明247项,实行容错机制办理程序,实现一网通办全程办理,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各类破坏市场秩序和投资环境的行为。二是厘清“亲”“清”界限,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出台《关于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办法》,制定《濮阳县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激励干部主动作为、守住底线,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建立“民企评服务”制度,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造成企业损失的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一查到底,严肃责任追究。三是强化教育引导,营造浓厚社会氛围。通过学习培训、座谈交流、实地调研等形式,引导民营企业家在正确认识“两个大局”和国际国内发展大势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对社会的信誉,全面促进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尊重企业家首创精神,提高企业家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等所占比例,不断提升其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努力营造重商、亲商、爱商、安商的浓厚氛围。美国通用电气、中建材、德力西、华能国际电力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我县,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强化五项措施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中国经济将增长1.9%,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效对冲疫情影响,实现转型发展。
(一)落实纾困惠企政策,帮促项目落地投产。以党政干部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为抓手,建立完善“首席服务员”和“首席联络员”制度。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实行专项专班专业服务,推广全程代办帮办服务工作法。
(二)开展对标提升行动,推动企业提质增效。遵循民营企业成长规律,引导广大民营企业把对标管理理念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聚焦行业龙头、业内标杆,“寻标、对标、改善、提升”,充分学习移植先进做法,全面改善企业管理和经营绩效,推进以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为基础的全面创新,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全方位实现民营企业提质增效升级。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培育产业集群,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做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深化创新链。着力打造以中建材、濮耐为龙头的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以施耐德、德力西为龙头的电子电气产业集群;以蔚林化工、浩森生物为核心的新型化工产业集群;以通用电气、天顺风电为核心的风电设备制造集群;以华能风电、新源环保为龙头的清洁能源集群。
(四)完善培育行动计划,提升企业家能力素质。通过濮上民营企业学院等载体,采取“请进来”邀请专家授课、“走出去”参观交流学习、“坐下来”借助互联网视频与名师大咖互动交流、“转起来”开展企业互访互学等方式,加大对民营企业家的培训力度和规模,广泛开展分级分类培训,开拓企业家视野,提升企业家素质,着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优秀民营企业家队伍。9月13日,在县委党校成功举办濮阳县濮上民营企业家学院开班仪式,特邀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区域经济促进会副会长王坚平教授做专题辅导,全县首席服务员、首席联络员、涉企干部和民营企业家共计300余人参加培训。计划年内实施“三百”培训计划,即培训一百名企业家、一百名企业高管、一百名中层技术骨干。
(五)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筑牢理想信念,争做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创业创新、回馈社会的典范。持续发挥民营企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公益事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厚植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土壤,营造守法践诺的政务服务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浓厚氛围,为全县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最优高质量发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2篇)篇三
早在2002年,我省制订的《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就明确提出“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总体要求,把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作为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江苏基础教育的重要工程、重要内涵和重要机遇,定位准确,目标鲜明。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让教师从加班加点、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扎扎实实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先进教育技术,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通过全员专题培训,提高认识,统一认识,以“提升办学层次,提高素质教育质量”为核心目标,以规范实施课程计划、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引导自主发展和科学评估教育教学质量为重要抓手,促进我校乃至全市基础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我校是省课程改革样板校,推进课程改革的实践已经表明,课程改革能够有力带动和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的各项改革,能够促进学校德育、体育、艺术等相关工作,能够带动和促进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学校文化建设等整体发展,甚至促进和加速了考试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坚决贯彻省市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文件精神,把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作为当前的核心工作,规范办学首先是规范课程实施,就是要提高课程实施的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三个层次:一是开齐开足国家、省课程计划的所有课程,开发、实施校本课程,这是基本底线;二是创造性地实施课程计划,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三是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高效实施课程,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实施模式。
(一)高水平、高质量的课程与教学,需要质优、丰富、多营养的课程资源作为重要支持。
国家课程资源的建设尤其是国标本教材的建设,已取得了明显进展。而地方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则既面临着加大开发力度,又面临着加强管理的问题。鼓励各个教研组和每位教师开发当地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具有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精品地方课程,开发更加多样而丰富的校本课程。形成多层面的课程资源开发格局,不断提升学校和教师课程资源的规划、开发和建设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中的作用和能力,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和合作共享。
(二)高水平、高质量的课程与教学,直接体现在课程实施永平的提高上,要尽全力达成四项目标:课程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研究有效,发展评价有效。
1.课程实施有效:优化课程设置,丰富课程文化,提高教学质量。坚持五个并重:高考与学业水平测试并重,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重,文化课程与艺体、技术课程并重,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并重,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并重。探索完善选课手册、选课指导方案,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确保对学生终身发展有利。
2.课堂教学有效:推进“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完善四段式教学模式,优化策略,包括优化课前准备、优化目标定位、优化教学时间分配、优化课内导学、优化课内解惑、优化课内训练、优化课后增效。探索新授课、讲评课、练习课、复习课、自习课等不同课型结构和特色,促进教与学的方式变革。
3.教学研究有效:关注不同群体,强化住校生管理,加强走读生自主学习指导。研究高考,研究学业水平测试,研究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名校、名师,强化集体备课。
4.发展评价有效:课堂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课堂评价,在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前提下,突出学生中心意识、目标达成意识、质量监控意识。
教师评价,坚持以课堂评价为主,同时引进家长、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的'评价,初步建立多维立体评价体系。
学生评价,教师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教师评价学生要多鼓励、多肯定,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发展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以必要的多元发展指导和帮助。进一步完善导师制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
(三)实施三大工程:教学管理规范工程、学生自主发展工程(开好校本课程、学生社团活动等课程)、减负增效工程。
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规范的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严格控制作业量,严格学籍管理,严格教学流程管理。加大过程管理和督察力度,加大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服务者和引导者;教育不仅仅是“给予”和“告诉”,更多的是“获得感悟”;要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同学们懂得“学习始终是自己的事”,学生自身就是极其宝贵的教学资源,根据学习最近发展区理论,全面、强力推行“自主学习一合作探究一精彩展示一纠错反思”的教学模式。按照学习实践、改进完善、巩固提高、展示评价四个阶段逐步推进,边实施边完善。以导学案为媒介,构建起“独学、互学、群学一一产生问题一探究一展示一问题的解决”的循环模式,将新课程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落到实处。实现教师组织下的教师、学生思维资源的共享与共赏,形成“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学习模式和浓厚氛围,真正实现“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课堂改革目标。
高水平、高质量的课程与教学,是由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这就需要教师富有成效的教学劳动,也就需要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转变需要反复进行、持续不断,教师发展始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
教师自主发展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鼓励在职进修,夯实自主发展的基础;二是制定并自觉实施自主专业发展规划,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三是主动争取身边名特优教师的帮带和指导,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研讨和交流活动,在研讨和交流中释疑解惑、分享成果和获得发展。
只要教师怀揣“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的坚定信念,艰辛耕作,春风化雨,伴着学生的心灵一起飞翔,引领学生一同成长,跋涉在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当有效成为一种常模,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优良的素质和辉煌的业绩,师生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不过是水到渠成的教育成果而已。
最优高质量发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2篇)篇四
民营经济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民营经济人士始终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范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团结好、引导好、服务好民营经济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的重要举措,不断推动范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范县提高站位、拉高标杆,通过组织“走出去”“请进来”考察交流活动,全面提升民营企业家能力素质。
(一)站位全省找差距、树标杆。县委主要领导带队,全县34名民营企业家和相关职能部门用3天时间,行程1500多公里,先后到商丘永城市、许昌长葛市、平顶山叶县、洛阳新安县和吉利区、新乡长垣市等5市6县学习考察,通过听取经验介绍、现场参观考察,学经验、学理念、学方法,为企业发展找到了差距、树立了标杆、明确了方向。范县的经验做法得到省民营经济联席会肯定,市委书记宋殿宇,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旭东分别作出批示。
(二)走进高校提能力、强素质。积极争取中石油支持,县委主要领导带领全县39名民营企业家走进大庆油田铁人学院,感悟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引导民营企业家树立家国情怀、弘扬企业家精神,矢志不渝跟党走。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领民营企业家走进浙江大学,参加工业转型升级暨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进课堂、进企业、进车间,切身感受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感悟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强化了责任担当,激发了创业热情。
(三)“请进来”作指导、促合作。先后邀请中国科协副主席孟庆海、中国振华进出口公司总经理邓玉勇、山东东营市亚通石化集团董事长贾相国、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副总裁兼炼油与化工分公司总经理杨健刚等到范县考察调研,指导化工产业发展,进行项目对接。通过诚心地“联”、真心地“帮”、用心地“办”,范县积极把各类纾困惠企措施落到实处,努力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范县树牢企业至上理念,用心用情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解除民营企业后顾之忧,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总召集人,30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民营经济联席会议,设立专门办公室,列支专项经费,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工作,确保民营经济联席会议真正为企业纾难解困。出台《范县党政领导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和商会制度》,18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57个规模以上企业,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研究出台《范县优化营商环境50条措施》,建立4个营商服务中心,对重点问题实行交办单制度,清单式、销号式动态管理,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二)搭建服务平台。建立企业首席服务员制度,选派56名优秀科级干部到56家重点民营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按照“有事必到、有难必帮、无事不扰”原则,当好“五大员”和企业的“守夜人”。至目前,全县首席服务员共为企业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362个,帮助企业融资贷款9.6亿元。调整充实范县化工商会、木材加工商会、羽绒商会等商会组织,建立商会企业定期走访、学习、交流制度,带动企业互联互通,形成产品链条发展,汇聚规模效益。搭建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28家政府职能单位、90余家企业入驻,利用现代化服务手段,让数据多跑腿,让企业少跑路,实现政企良性高效互动。
(三)加强引导服务。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濮阳市新型化工基地建设,持续做大龙头、做优链条、做强集群,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目前,总投资19.5亿元的盛通聚源聚碳酸酯项目一期建成投产,生产技术全国领先,产品质量远超国际标准;投资5.8亿元的中汇新能源年产20万吨芳烃项目已建成试车生产;可利威化工新上年产12万吨高效杀菌消毒剂项目年底前将建成投产,丰利石化、远东科技、盛华德化工、元泰化工、鲁蒙玻璃等企业以延链、补链、强链为目标,逐步实现迭代升级、转型发展。
(一)抓实非公企业党建。党建是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党建强,则企业发展强。范县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全县非公企业单独建立党支部36家,联建企业2家,选派党建指导员85家,197家非公企业党建实现了全覆盖,设立民营企业红色方阵36个;通过企业建立党建活动室、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区,打造企业党建文化,实现了抓党建促企业发展目标。
(二)健全服务企业制度。印发《范县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范县“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5个相关文件,成立4个工作专班,确保范县“两个行动”落到实处。强化部门联动,土地、金融、电力、环保等职能部门,在项目落地、建设、企业扩大规模等方面坚持现场解决问题。
(三)完善正向激励机制。连续10年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给予重奖。先后有9名民营企业家当选为省、市政协委员,12名民营企业家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9名民营企业家当选为县总商会副会长。县委、县政府隆重举行范县优秀民营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表彰大会,在全县营造大抓民营经济、支持民营经济、尊重民营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形成大胆探索、竞相创新、争先创优的发展局面。
眼界决定境界,实干托起梦想。范县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责任担当,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积极争创全省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示范县,奋力谱写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最优高质量发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2篇)篇五
近一个时期以来,xx县秉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动力活力”的理念,坚持把服务企业作为政治任务,第一时间深入研究、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定期专题研究民营经济发展。在全省动员会后,我们以民营经济“两个健康”为主线,在“一联三帮”上下功夫,当好企业的“自己人”。
一是真心“联”,做到“无缝对接”。在全市率先制定《县委县政府领导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和商会制度》,xx名县级干部联系xx家企业和x家商会,对规模以上企业实行“领导干部+工作专班”帮服责任制,时刻关注企业需求,随时解决企业难题,甘当企业的“店小二”。建立首席服务员制度,共选派xxx人联系服务企业(项目)xxx个,解决落实问题建议xxx项。创新实行链长制,围绕重点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以产业升级为目标,以补链、延链、强链为任务,实行产业链链长负责制,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链长,跟踪产业最新发展动向。坚持每月召开营商环境委员会会议,复杂问题直接到企业现场办公,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始终做到服务“无处不在”,实现“无缝对接”。
二是真诚“帮”,做到优化环境。做好“五个环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动力活力。一是做好“法治环境”,助力惠企政策落实。坚持公平公正,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在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惠企政策基础上,以优于国家和省、市的扶持政策制造就业创业“虹吸效应”。全面落实疫情期间减税降费政策,为减轻企业负担,万元。二是做好“金融环境”,助力企业纾困解难。采取建立产业基金、提供风险补偿、担保奖励等一系列机制办法措施,破解企业资金短缺、亟须输血的难题。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创新开展贷款业务,在全市率先开展“订单贷”业务,企业凭订单贷款最高可贷xxx万元。三是做好“政务环境”,助力产业项目建设。针对企业手续办理难题,在全省率先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实施重大项目施工许可“绿色通道”,对符合法定办理条件的重大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审批时限压缩xx%,审批材料精简xx%。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一把手’公开承诺活动”,开展破坏营商环境专项整治,纪检监察干部驻点联系民营企业,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四是做好“市场环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各类企业各展其长、共同发展。帮助木伦河冷饮食品等x家企业打通供应链,精准助力企业稳市场、拓销路。成功举办全国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大会,签约____等x个项目,总投资xx多亿元。五是做好“诚信环境”,助力企业安心发展。对有突出贡献的xx家民营企业给予xxx万元、xx万元等不同奖励;授予有突出贡献的xx名外地民营企业家首届“xx县荣誉市民”称号;在全市率先建设“专家公寓”,切实做到企业有所呼县委有所应。
三是真情“育”,做到“清”上加“亲”。以党建引领为重点,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成立非公经济党支部xx个,选派党建指导员xxx人,点燃非公企业党建“红色引擎”。以对标提升为牵引,围绕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组织xx开展帮联活动。安排县委副书记组织带队到长葛对标学习,到xx集团学习非公党建,并建立友好商会。以提升素质为目标,在全市率先成立格局xx智慧讲堂,开办xx县民营企业家学院,先后就涉企法律、税务、金融知识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培训企业负责人xxxx余人次。组织民营经济联席会议部分成员单位、首席服务员和优秀企业家代表xx余人赴xx大学参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以智慧平台为依托,建立全市首个民营企业“云平台”,全面掌握企业基本情况、主要指标、技术创新等资料,实现动态服务、在线服务、精准服务。
下一步,xx县将扎实开展民营经济“两个行动”,着眼“两个健康”,强化“一联三帮”,争创全省“两个健康”百县提升示范县,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优环境,重点在落实“五个一”上下功夫。一是落实好《县委政府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和商会制度》,帮助企业落实政策、排忧解难;二是发挥好诉求响应平台作用,建立投诉受理、处理机制,对不作为、乱作为行为有求必应、有诉必复;三是抓好企业家素质提升培训,发挥好民营企业家学院和格局屏天下·xx智慧讲堂的作用,对xx县党员领导干部和有培训意愿、有创业热情、有实际需求的民营企业应训尽训;四是抓好xx家企业对标提升工作,打造企业标杆;五是开展好“争当优秀建设者、争做出彩xx人”活动,在全县树立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鲜明导向,让民营企业家政治上有地位上,社会上受尊敬。
最优高质量发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2篇)篇六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事关全省经济发展大局。一是民营经济是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xx年民营经济占全省gdp比重达到53.2%,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9.2%;民营经济在一、二、三产中的占比分别达到56.6%、53.8%、51.5%,推动全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民营经济挑大梁。二是民营企业是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截至xx年底,全省私营企业53.6万户,占全省企业总量的89.0%;民营企业集聚了全省85%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80%以上的工程(技术)中心,推动全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民营企业当主力。三是民间投资是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xx年,我省民间投资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占比分别达到68.2%、68.5%和26.7%,尤其是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民间投资占比均达到70%以上,推动全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民间投资走前列。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把握六个方面内涵。一是产业层次要高。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瞄准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布局大数据、生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落地高质量项目,优化产业结构,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形成高质量的增长极。二是创新能力要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牢牢抓住创新这个关键“支点”和核心动力,围绕产业链加快布局创新链,补课工业2.0、3.0,追赶工业4.0,不断提升民营经济的科技含量,培育一大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企业。三是制造模式要转。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制造业为主战场,促进多个方面实现重大转变:在增长动力上,从以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驱动为主转向以数据、知识、技术驱动为主;在信息化发展上,从以机械化、自动化为主转向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在产业结构上,从以资源密集、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传统产业为主转向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四是集群配套要优。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现代产业集群的理念,立足现有优势产业基础,通过强链、延链、补链、建链,完善产业配套,壮大企业集群,以龙头带动产业上下游,形成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生态体系,实现相互借力、共生共荣,不断提升民营经济的集群优势和全产业链配套能力。五是产品品质要好。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打牢品牌根基、增加品牌数量、提升品牌档次、扩大品牌影响,推动贵州制造向贵州智造转变、贵州速度向贵州质量转变、贵州产品向贵州品牌转变。六是企业架构要新。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摆脱家族式管理的局限性,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股改上市步伐,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转型为现代职业化治理模式下的公众企业。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构建全方位的支撑体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缺一不可,既需要民营企业自身发力加速转型升级,也需要政府构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全方位的政策支撑体系,引导民营企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聚焦“产业层次要高”,构建政策支撑体系。一是深入推进“去产能”。综合运用市场、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严格环保、耗能、质量、技术、安全等标准,倒逼钢铁、煤炭、水泥等重点行业民营企业过剩产能退出市场,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二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针对重点传统产业,制定差异化转型升级路径,促使其提高运营效率、核心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三是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省重点发展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化税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扩大民间投资。四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现代服务业领域。研究出台《引导民间资本发展服务业新业态的若干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发展服务业新业态。五是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制定实施民营企业下乡投资相关服务与环境支持政策,引导民营企业拓宽经营领域,培育发展订单农业、共享农业、创意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型业态。
聚焦“创新能力要强”,构建政策支撑体系。一是鼓励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设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实行科技支持经费与专利产出挂钩,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力度;每年一次对技术创新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科研人员以及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产品进行奖励。二是优化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服务。组建区域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增建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弥补信息、技术、市场、资金短板,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三是强化民营企业创新人才支撑。制定出台《贵州省民营企业引进创新型人才扶持办法》,全面强化对民营企业引才聚才的政策支撑。
聚焦“制造模式要转”,构建政策支撑体系。一是实施《贵州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培育五年行动计划》。建立贵州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培育库,每年一次进行动态优化调整,对入库企业予以重点扶持,推动民营制造业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对来我省落户的先进制造业企业给予资金支持。三是支持传统制造业民营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实施技术改造普惠性事后奖补政策,对省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取得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备案证,且主营业务收入达到规定额度的企业,给予资金补助。四是实施“互联网制造业”行动计划。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带动全省民营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快速发展。
聚焦“集群配套要优”,构建政策支撑体系。一是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企业。深入实施产业龙头计划,每年遴选一批发展前景较好、具有较强品牌效益及可推动产业上下游协作配套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指导、重点扶持。二是推动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引导中小企业主动融入龙头企业供应链,深化协作配套和专业化分工,与大企业互用产品、互为市场、抱团发展,提升产业协作配套水平。三是构建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对新设立的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经专项评估后运营成效明显的,按平台建设实际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开办补助。
聚焦“产品品质要好”,构建政策支撑体系。一是实施标准引领计划。推动建立覆盖全省主要行业和重点领域的标准体系;支持具有专利技术的民营企业,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修订。二是实施质量提升计划。在民营企业中广泛推广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健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开展质量服务企业活动,深入企业开展质量诊断、咨询和分析,促进企业提档升级。三是实施品牌培育计划。实施“民营品牌十百千创建工程”,力争用3-5年时间,重点扶持10家龙头企业争创世界名牌产品,100家民营企业争创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1000家民营企业争创贵州名牌产品。
聚焦“企业架构要新”,构建政策支撑体系。一是实施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领计划,力争用3-5年时间,推动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二是引导民营企业丰富产权形式内容。鼓励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推进产权制度创新、完善法人产权制度。三是引导民营企业完善内部组织构架。推进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权责明确、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体系。四是引导民营企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加快建立适应市场要求及企业发展需求的岗位体系,明确岗位职责,畅通晋升通道,推进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
最优高质量发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2篇)篇七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寻求高质量的发展道路。作为中国领先的银行之一,工商银行(简称工行)也积极适应时代潮流,推动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在过去的几年里,工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创新和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幸深入工行一线获取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工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工行积极适应新科技的发展,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智能化银行设备的普及和在线银行服务的推出,使得客户可以随时随地处理金融事务,减少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同时,工行还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以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和创新能力。举个例子,工行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成功解决了传统供应链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信任问题,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可靠性。
其次,工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在于优秀的团队。工行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通过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培训体系,吸引和留住了一大批优秀的银行专业人才。工行注重培养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团队的协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这些优秀的团队成员为工行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确保了良好的客户服务和风险管理。
再次,工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还在于注重社会责任。作为一家大型金融机构,工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工行积极支持公益事业,捐款助学、扶贫帮困等活动屡见不鲜。此外,工行还通过绿色金融倡议,推动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投资环保和清洁能源等领域,努力成为绿色银行的典范。这种注重社会责任的经营理念,使得工行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信任,也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最后,工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工商银行通过与各类合作伙伴的合作,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工行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推出了信用卡、投资理财、贷款等多种金融产品,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工行还积极拥抱互联网时代,通过金融科技创新,推出了诸如智能投顾、移动支付、云账户等新型金融服务,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便捷性。
总之,工行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可以总结为科技创新、优秀的团队、社会责任和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工行不断引领行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仍然需要认识到挑战和机遇并存,工行需要持续创新和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相信通过科技创新、优秀的团队和合理的管理,工行一定能够在未来继续保持高质量的发展。
最优高质量发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2篇)篇八
近年来,我国不断强调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了新的目标。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推进高质量发展,我参加了一场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讲座。通过观看这场讲座,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实践,也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首先,高质量发展要注重创新驱动。讲座中,演讲者强调说,传统发展模式已经过时,只有通过持续的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创新不仅仅指科技创新,还包括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我深刻认识到,只有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推动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高质量发展需要注重提升产业品质。讲座中,演讲者提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只有通过提升产品的品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赢得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这让我意识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严格的品质标准,注重每一个细节,不断追求卓越。
第三,高质量发展要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讲座中,演讲者强调说,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的同时,注重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发展教育、健康、文化等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使每个人都能从发展中获益。这个观点让我深受启发,我将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人民群众的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高质量发展要注重绿色发展。在讲座中,演讲者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性。高质量发展不能以环境破坏为代价,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只有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推动经济的发展,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白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也将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推动绿色发展,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高质量发展要注重全球合作。在讲座中,演讲者谈到了全球化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性。高质量发展需要各国共同推动,只有在开放、包容的国际环境中,才能实现合作共赢。我认识到,我们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通过观看高质量发展的讲座,我对高质量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高质量发展要注重创新驱动、提升产业品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绿色发展以及全球合作。作为一名普通人,我要从自身做起,勇于创新、提高自身素质、关心他人的生活和环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国一定能够迈向更加高质量的发展境地,为人民谋取更美好的明天。
最优高质量发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2篇)篇九
作为一个医护人员我深深地知道护理工作的苦与乐,在一些人的眼中,护士可能只是给病人打针送药吊水的小角色,每天看惯了病人的痛苦甚至死亡,可能不那么和善。但是,事实上护士却是最贴近病人关心病人的。病人亲切的称我们白衣天使,因为我们时刻都在关心着病人。
刚毕业的我曾一度迷茫,不知道护士这份工作有多么重要。当我来到这里工作后,看着身边的前辈们悉心照顾关心病人,感触良多。渐渐的,我跟着他们学习,每天都会多次巡视病房,观察病人的气色询问是否有什么不适,和病人就像家人一样聊聊,我们会耐心倾听病人的心声,积极的鼓励病人战胜病魔。我们与病人朝夕相处,病人病情的好转直接影响我们的'心情。甚至在交接班的时候也会主动告知病人和病人打招呼后才下班护士的工作很琐碎,但是也很重要。
记得又一次我值夜班,半夜查房的时候发现有一床病人翻来覆去的很不稳。我就上前询问他是不是身体有什么不舒服?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太疼了睡不着。我笑着安慰他手术后疼痛是正常的,然后找值班医生为他开了安定。病人吃了后不久就睡着了。第二天看到我的时候他感激的和我道谢,说自己难得睡了一个好觉。我们的关心会让病人感觉到温暖和幸福。尤其当看到病人慢慢恢复健康,最后笑着来和我们告别出院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的回报。
现在全国卫生系统正在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我们更要不断的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争创人民满意医院。
有人说护理工作是一门艺术,而我要说护理工作更是一种生活,一种价值,一种贡献。我们要为从事这样一份工作而感到荣幸,为病人实施护理工作,让病魔远离生命是我们的'职责。白衣天使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是人们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赞誉,我们不能辜负这个纯洁而伟大的称号,要把我们的身心和精力投入到护理事业中去。
都说要以人为本,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全心全意的为病人服务,以病人的高度满意为最终目的。现在全国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三好一满意活动,我们要进一步使护理工作更贴近病人,通过我们的工作来充实我们的生活,完美我们的人生,体现我们的价值。我认为,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是我们医护人员的本分,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切切实实为病人服务,病人才会满意我们的医疗服务,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医护人员崇高的形象,给医院添彩。
最优高质量发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2篇)篇十
听了姚源和老师的《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后,我如沐春风,忽然变得神清气爽。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就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教学中,对于不同课文类型(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等)的教学,我往往分不清什么样的课文该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统统采取相同的教学方法,总是怕学生不会,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学生该掌握的没有掌握,既浪费时间,教学效果又欠佳。听了姚源和老师的课后,我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行人,忽然得到了一盏指路的明灯。特别是他提出的“三步教学法”,使我明白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真正做到“有感情朗读课文”;怎样做才能使学生真正从“初步了解”到“深刻理解”,再到“情感的升华”。
除了听了以上两位专家的讲座,我还听了陈娇老师的《怎样调动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潘美莲老师的《构建观课议课新理念》、杨文燕老师的《浅究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及方法》、于月红老师的《重拾小学语文教学》和《重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尹东海老师的《语文教学线性设计模式与文本开发》、杨胜珍老师的《教学反思与教学案例的撰写》和傅安辉教授的《论文写作的要求和规范》,可以说每一堂课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及给我很大的启发。这样的培训,对我们边远山区的农村教师来说真的是太难得了。
经过七天的学习,我明白了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实用,真正的语文教学,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实施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语文教学要生活化,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是啊!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他源于生活,而更应该超越生活。通过七天的高质量、高标准的学习,我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是培养一批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自己就先全部发展。自己要全面发展就应该做到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的楷模。以快乐去快乐每一个学生,以阳光去阳光每一个学生,以品德去影响每一个学生。我相信,在我以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会把自己这几天的所学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争取做到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永恒的主题。
二十八年的教学历程,使我已经慢慢感到倦怠,我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老是爱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却把教师的职业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所以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常带有厌倦感,心态老是失衡。可通过这次培训,听了名师们的观点,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憾,灵魂得到了净化,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的支点,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自己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各位名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给我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各个方面的学习,让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通过认真地学习,使我对如何有效备课和上课有了全新的认识。面对着新课程、新理念,我们教师就得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取新对策实施有效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有效课堂教师要坚持做到先学后导,把先学后导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并要以建构主义教学为基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间的'切入点,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和冲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转化关系,这需要教师创设真实的情景来互动。教师设问题,学生生成问题,教师引发讨论,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活动充满生机活力。有效教学要把评价渗入课堂。教师要使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与学生共同建立起知识的桥梁,形成合作、探究解决,并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本,该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或情境?指导学生的学习是要科学化,训练的问题是要目标化,内容的评价要全面真实化。一系列的问题教师都必须进行全面的思考与评价。
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更有效吗?”,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有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识和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
培训时,名师们的讲述,环节严谨,重点突出,过渡自然,使我深受启发,争取在教学时精心设计习题,用行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懂得数学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更乐意接受。
培训已拉下帷幕,而我觉得只是一个开端,不过这次培训也使我补足了元气,添了灵气,焕发出无限生机。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教师职业的责任与神圣。写在纸上的是思想的足迹,化作动力的是思想的延伸,愿“一片金色的回忆,一份永久的纪念”化为我重新跋涉的新起点!
最优高质量发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2篇)篇十一
结合农场深入开展的"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积极思考如何历练营销实践经验,在具体营销实践过程中,主要探索研究微商销售稻花香米的一些途径和方法,使北共青品牌让更多人熟知,家乡的产品让跟多人喜爱。
黑龙江大米在全国是知名的,东北大米家喻户晓,尤其稻花香米香气宜人,无论味道、口感、色泽都属上佳。黑龙江五常大米,全国范围内铺天盖地,都是冠以"五常大米"的商标,在全国各地售卖,造成到处都是五常米,而且许多的"五常大米"都是假货,甚至是陈大米,鱼龙混杂,导致人们都不敢买"五常大米",主要是投机倒把者把"五常大米"品牌给毁了,其实真品"五常大米"无论从包装、米质、色泽等方面做的是比较成熟的。
共青农场内大米现状分析,近年来,农场积极发展庄园农业,在农场范围内以合作社形式,种植加工稻米产品,后进行包装,采取线上+线下,微商+电商等形式进行营销,远销全国各大城市,与团体及个人建立了长期供应关系,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稻米产供销等方面存在一些制约的瓶颈。一是大米总体品质需要精益求精。前面说的"五常大米"有严格的分级包装程序,黑龙江市场上的"五常大米"真货居多。单看大米质量,略高一筹。提高大米质量势在必行,质量上去了,价格才能有保证。二是本地大米生产经营应注重集约化。受本地区大米加工经营起步晚、营销经验积累的不厚重等客观因素影响,规模经营是下步探索的方向。三是包装设计、对外推介等细节因素应更加细腻,在产品包装和经营理念上植入具有共青特色的企业文化元素。
我认为大米品质应在各项因素中排第一位的。我在具体大米营销过程中,没有选择我场的大米礼盒进行营销推广。而是采取简单的真空米转包装形式,收集共青本地米、五常大米、梧桐河大米等不同厂家不同地域的大米。通过微信朋友圈等形式,在同学、亲朋中进行宣传、试吃。作为北方稻花香米在南方市场是比较受欢迎的。反馈结果是质优、品质好的稻花香米脱颖而出,通过试吃品尝后,一单就订购了200斤稻花香米。我在实际营销过程中,并没有添加品牌标签,但质优的大米是最受欢迎的。在物流运输上,采用邮政电商平台,全国大部分地区运费均价不超过1元/斤,是最便宜最便捷的物流快递途径。
1、优选大米品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购买理念是大米品质必须好,价格贵点无所谓。我场水稻种植经验丰富,种植出优质水稻不是难题,下步需努力提高的是加工环节,和后期分装环节,甄选分级、抛光等环节注重细节,从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
2、精选大米种类。通过分级、精选把大米分成若干等级,选出精品、优品和普品。分级的优点是能买上好的价钱,按照分级后进行定价,提高大米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3、区域内建立龙头企业。若想提高区域内享誉度和产品综合竞争力,建立基地+龙头企业模式,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并做大做强,提高整体竞争实力。北共青大米质量过得硬,品牌叫得响,才能走出龙江,走向全国。
最优高质量发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2篇)篇十二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和精神基础,文化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文化的发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提高文化的品质和内涵。在我国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传承是文化的根基,而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我们需要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创新文化的发展。在传承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和发展。在创新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结合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现实需求,创造出适合现代社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文化产业的质量和竞争力。
第三段:文化与教育的有机结合。
文化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需要在教育实践中融入优秀的文化元素,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文化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化,增强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教师的文化素养培养,提高他们对文化的认同和传递能力,使教师成为文化传播的引领者。
第四段: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将旅游与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通过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和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感受和体验本地的文化。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旅游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防止过度商业化和文化侵蚀,确保旅游活动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保护。
第五段:文化自信与国际交流。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走向强盛的重要标志,也是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应该坚守文化自信,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渗透,保护好自己的文化瑰宝。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通过国际交流,我们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也可以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中。
结尾:
文化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我们应该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加强文化产业的建设,推动文化经济的繁荣;加强文化创造,塑造更多具有个性和品质的文化产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