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思想政治表现及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报告篇一
日光灯、插座、开关、螺丝……作为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社区客户经理,钱海军车的后备箱里摆满了各种电器元件。城里的五金店里卖些什么,他比谁都门儿清。可问起这些年究竟换了多少个灯泡、贴进多少材料钱,他却总是笑着摇摇头,说不知道。
1999年,钱海军第一次接触并加入了居委会义工组织。之后他便利用闲暇时间,为群众提供免费电力维修服务。直到有一天,群众把感谢信送到单位,领导同事们才知晓他默默奉献的事迹。
工作中的钱海军是个技术能手。从台风前线的设备抢险到日常事故的紧急处置,他总能够快速排除故障。新同事遇到技术难题,也常常会请教身边这位“技术顾问”。
“只要打电话找钱师傅,他都有求必应,会给办好,我们很感动!”慈溪市浒山街道金山社区党支部书记邱晓亮说。最多的时候,钱海军一天能接到20多个电话。
“能帮到别人,我心里就很满足了”
套上共产党员服务队的红马甲,钱海军便成为老人们的“贴心人”。
志愿服务过程中,钱海军发现许多孤寡老人不但无法确保安全用电,连生活起居都有困难。于是,他把自己的姓名和手机号写在卡片上,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便递过去。23年来,他的手机总是24小时开机,而且从未换过号码。无论刮风下雨,他都争取第一时间出现在需要帮助的老人身边。
“这些年多亏了海军,没有他真不知道这日子咋过……”家住古塘街道舒苑社区的退休教师陈文品说。
“孤寡老人缺乏陪伴,特别渴望精神上的安慰,需要多关爱。”扫扫地、剪指甲、收拾碗筷……周末只要不忙,钱海军就会抽出时间看望老人们;常常维修电器只花十来分钟,聊天却聊了一两个钟头。
“其实我做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能帮到别人,我心里就很满足了……”钱海军常常这样说。
“我们会像钱师傅一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如今,钱海军通过实际行动,带动着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海军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支持他。”妻子陈冬冬说。妻子最初不理解,但后来被丈夫的做法所感动,便加入帮扶老人的行动中来。在他们夫妻的影响下,女儿钱佳源也时常参与到志愿活动中……一家人还先后资助了27名贫困学子。
以钱海军名字命名的共产党员服务队、志愿服务中心,现已吸纳1200多名志愿者参与到日常服务中。“志愿服务中心微信群里发布消息,大家都抢单做。”同事王军浩作为其中一员,无论是修理家电还是接送患病老人,只要有需要,总是第一个响应。
思想政治表现及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报告篇二
多年来,钱海军为无数人送去温暖,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即使偶尔回家吃饭,也会时不时响起求助电话。这么多年,他几乎没在家吃过一顿完整的年夜饭。
钱海军低着头,默默地拾起工具包,还是走了。
2012年起,钱海军所在单位先后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共产党员服务队和志愿服务中心,1200多名志愿者发展出25支志愿服务分队,辐射300多个社区,累计开展服务3万余次,服务时长超21.3万工时。
在慈溪,在宁波,“钱海军”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一种象征。从为老人提供电力维修到关爱空巢老人“暖心行动”,再到“星星点灯”未成年人社会体验、扶贫助学等多种公益活动,汇聚起不灭的心火。
思想政治表现及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报告篇三
为了能更多地为老人排忧解难,钱海军还自学了家电维修,被居民称为“万能电工”。
他的“万能”还在于既送光明又送温暖。
慈溪市古塘街道孙塘新村的陈文品夫妇同40多岁的智障儿子生活在一起。2007年,钱海军得知情况后,敲开陈老伯的家门,递上了名片,并叮嘱老人,如有电力维修方面的事可以打他电话。两个月后的一天下午,陈老伯家中的一个插座坏了,突然想那张名片和送名片人的那张笑脸。
“依我当时的思想观念,在变得越来越现实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非常冷漠,打钱海军电话也没抱太大希望。”当时,陈老伯的内心很忐忑。
接到电话后,正在外地办事的钱海军立即赶往老人家中。很快,故障排除了。从那以后,钱海军隔三岔五探望老人,每到过节,还带着礼物慰问。
“有一天,他对我说,我们去看看陈老伯,买件羽绒衣吧,让他在冬天能感到温暖。”钱海军不仅自己上门去看望,还让妻子陈冬冬和自己一起去。
2009年陈老伯因心脏病住院治疗,老伴要照看儿子没法去医院陪护,钱海军每隔几天就到医院探望一次,病友都以为他是陈老伯的儿子。老人出院后,钱海军又多次开车带陈老伯去宁波买药。
今年元宵节,钱海军一家赶到陈老伯家,和他一起共度良宵。
2011年12月的一个晚上,钱海军在浒山街道金南社区居民俞大妈家修电灯。这时,一位阿婆进门和俞大妈说起了二楼汪彩娣的情况,她两个女儿不在身边,一个人居住在家。钱海军敲开汪彩娣阿婆的家门,发现屋里很黑,光线昏暗的台灯倒在床边。原来,汪阿婆家的灯大多已坏掉了,就用台灯东插来西插去。
钱海军花钱买了一根灯管给汪阿婆换上。汪阿婆没有说什么,钱海军离开时,隐约看到阿婆湿润的眼角。钱海军内心颤了一下。
之后,他多次上门看望。一次,汪阿婆紧紧握住钱海军的手不肯放开———在那个寒冷的黑夜,钱海军送来的不仅是光明,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
“有些老人点名要我去修电路,他们并不是觉得我技术水平好,而是为了我进门后那一声‘大妈’、‘大伯’,听着舒服。”钱海军说。
为了这些大妈大伯,钱海军节假日从不外出旅游,他怕老人遇到困难打来电话时,自己不能及时赶到。
思想政治表现及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报告篇四
近日,钱海军被评为“时代楷模”。
平凡人能获得如此荣誉,更令人敬佩。
钱海军是浙江慈溪的一名普通电工师傅,他的名字却在当地人尽皆知。
他说他就是普通人,几十年如一日做普通的事。
他说的这些普通事,却点亮了无数百姓的生活,温暖了那些受他帮助人的心。
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他是无数孤寡老人的“亲人”,台风中、暴雨中,总是有他奔波在风雨中的身影。
他守护着那些需要他的人。
简单的换灯泡,对于独居的老人来说也是一件大难事,钱海军有求必应。
顶风冒雨,他都会为老人上门服务。
他知道这些老人有太多的不容易,他也想到自己老了以后,也希望能有一个人能在身边。
他知道许多老人不方便用手机,制作了一叠卡片,上面写着他的姓名、联系方式,发给每一个家中没有亲人、孩子的老人。
本是为大家服务的电工,却成了无数人的“义务”亲人,这个亲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钱海军不仅及时上门为居民修好电,还经常自掏腰包,帮助独居老人换个水龙头、买个小配件。
居委会总会收到大爷、大妈对钱海军提出的“意见”,说他老是不收钱,连口水都不喝。
20__年,在他的推动下,“千户万灯”项目走进西藏仁布,钱海军带头参加了志愿者服务队。
严重的高原反应让他痛苦万般,甚至住进了医院,病症稍微减轻后,他又赶赴一线,为当地百姓送去亮光。
钱海军在这里一果就是7年,他和团队伙伴走过20多万公里路,6000多户百姓送去光亮。
看到百姓们看到灯光开心的样子,钱海军的心中也是万分欣慰。
还有许多钱海军和特殊亲人之间的故事,他却不值一提,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却得到这么多人的赞许和认可。
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是钱海军对工作的负责,是他善良和认真,赢了所有的人的喜爱和尊重。
5月,是劳动者的节日,平凡又热情的人组成了社会这个大家庭。
这个家庭中的每个人,对生活有迷茫,也充满了希望,对工作有困顿也富于它极大的热情。
我们都是平凡人中的一员,却用善良温暖着人生,用奔跑刷新着目标。
钱海军点亮了许许多多人的生活,他成了越来越多青年人心中向前的模样。
他是平民英雄,让我们看到向上的力量!
思想政治表现及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报告篇五
他走了,留下一片赤诚、无限感动。
“卢永根……”追思中,一声轻唤,让人泪流滚烫、心潮难平。
有一种信仰,叫赤诚报国;有一种大爱,叫“布衣院士”。
唯物主义者“最后的贡献”
“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卢永根
20__年8月12日凌晨,87岁的卢永根院士因病辞世。按照他和家属意见,不举行任何遗体告别仪式;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
这是他作为院士的“最后一次科普”;这是他作为唯物主义者的“最后的一次贡献”。
住院的日子,卢永根夫妇坚持着每天清晨收听广播、每晚看《新闻联播》的习惯。夫人每天为卢永根读报。
“20__年9月27日,组织支部学习黄大年的先进事迹”;
……
这是卢永根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记录。
党的十九大召开当天,卢永根身体非常虚弱,躺在床上,插着氧气管,仍然坚持全程听完十九大报告,并参与随后的学习、讨论。
“卢永根诠释了党性的力量。”华南农大党委副书记钟仰进说。
“布衣院士”的“穷”与慷慨
“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卢永根
20__年3月,卢永根以夫妻的名义将毕生积蓄880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华南农大,成立教育基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及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邀请农业领域国内外著名科学家来校讲座。这是当时华南农大建校以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
20__年,他还说服哥哥,将老家两间兄弟共有的祖屋,以他们父母的名义捐给了广州花都区罗洞村的小学。
在卢永根夫妇慷慨捐赠的背后,是无法想象的节俭。
退休后,夫妻俩出行坐公交,吃饭在食堂。平日里,人们总能见到这位老校长、老院士端着一个半旧饭盒,静静地与学生们一起排队打饭。
华南农大农学院原党委书记张展基一直记得,一次,他打着雨伞走出校门,突然看到卢永根校长一手拎着包、一手提着皮鞋冒雨往学校里跑。后来才知道,卢永根的皮鞋是出国或特殊场合才穿的,那天他在省里开完会回校,正赶上下雨,他生怕皮鞋沾水弄坏,于是有了拎着鞋赤脚奔跑的一幕。
“公家的钱,能省就省。”华南农大农学院教授刘向东回忆,卢永根特别严于律己。
科学家的爱与奉献
双休日和假期照常工作,早已成为卢永根实验室的不成文规矩。
卢永根表示,既然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无怨无悔,从来没有想过改行。
曾经有一个时期,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生活待遇也较低,有些教师心情浮动。
卢永根说:“不为五斗米折腰,才是真正的科学家。”
1987年,上级拟将担任华南农学院院长的卢永根调到北京,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兼党组书记,享受副部级待遇。但卢永根恳切推辞,因为他舍不得离开水稻研究事业。
卢永根是中国著名稻作科学家丁颖院士的学生。1961年,中央决定为老专家配备科研助手,丁颖院士选择了卢永根。直到1964年10月丁颖在北京逝世,卢永根一直在他身边工作,跟随老师跑遍了全国的稻区。
丁颖淡泊名利,勤恳敬业,生活俭朴,学农爱农。这些优秀的品质,深深地影响了卢永根。同时,年轻的卢永根身上共产党员的可贵品格也影响着丁颖,晚年的丁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卢永根一生从事稻种.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创新利用以及水稻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基础性研究工作, 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他曾协助中国科学院院士丁颖开展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研究,丁颖去世后,卢永根主持总结该项工作并参加撰写《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在水稻遗传资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他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业界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卢永根还带着学生,悉心保护着1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并加以研究。如今,华南农业大学已成为我国稻种资源的宝库。
20__年,听说在广东佛冈县的一处山顶上长有野生稻。卢永根不顾年迈,带学生去寻找。山上没有路,布满荆棘。到了半山腰,卢永根已经体力不支,但他坚持要去现场,学生们只好架着他爬到山顶。
直到70多岁,卢永根还带着学生翻山越岭,到处寻找野生稻种。
有一张当年拍的现场照片,卢永根一手拄拐,一手扶着树,在野生稻旁笑得格外灿烂。
近些年,卢永根研究团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3个,其中水稻25个,大豆5个,甜玉米3个;培育水稻不育系3个。这些品种在华南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新增产值15亿多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香港仔”的“中国心”
卢永根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仔”。1930年,他出生在香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接受西式教育。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攻占香港。他亲眼看到日本侵略者的凶残,体味到沦为亡国奴的苦楚,民族自尊心油然而生。因香港战乱,卢永根回到广东省花县老家避难。在家乡逃难的两年时间里,卢永根加深了对中国农村的了解和认识。
回到香港后,卢永根转入新开办的香港培侨中学。这是一所爱国的进步学校,爱国和民族思想活跃。3年培侨中学的学习,成为卢永根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
1949年8月,香港。卢永根举起右拳,面向北方,庄严宣誓加入中共地下党。
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刚入党的卢永根进入广州岭南大学读书,领导地下学联做好迎接广州解放的工作。1953年,卢永根从华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并留校工作,从此扎根内地,毕其一生研究水稻。
卢永根曾3次赴美探亲访学,美国的亲人竭力说服他留下来,但被他坚决拒绝。
华南农大红满堂草坪,35年前的一个夜晚,卢永根曾在这里作过“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祖国”的主题演讲,让学生们终生难忘。
“我的发言,如果能像一束小火花一样,点燃你们心中的爱国主义火焰,迸发出热情,为振兴中华而奋斗,正是我所热切期待的。”卢永根说。
思想政治表现及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报告篇六
1999年5月的一个双休日,钱海军正在自己居住的慈溪市白沙街道白果树社区中兴小区内散步,一位社区干部上前问他,能不能当社区志愿者,帮居民排除电力故障?在电力部门工作的他欣然同意。
不久,周边小区的居民听说钱海军免费给居民修电路,也找到钱海军。钱海军为了居民方便联系他,自费印了500张写有联系电话的名片,上面有自己的手机号码。他将名片分送到慈溪城区的各个社区,委托社区干部分发给空巢老人。
从此以后,在黄昏,在深夜,在凌晨……钱海军常常接到老人们的求助电话。电话那头,苍老的声音中有几分焦急,几分无助,几分忐忑。而电话这头,总有钱海军热情的声音———您别急,我很快就到!
钱海军将自己工作的8小时之外献给了慈溪城区的老人们。如果是在上班时间接到电话,他会在下班后立即赶往老人家中。如果是在休息时间接到电话,他挂了电话就出发。
在琐碎的服务中,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慈溪市供电局的领导直到2009年,在接连收到了十多封老人写来的表扬信后,才得知钱海军做志愿者的事,索性将他调入慈溪市供电局客户服务中心,专门处理电力故障。
按照相关规定,客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接到居民打来的电力故障电话后,需到现场查看,如果故障在小区的公共部位,由工作人员维修,如果在居民家中,则由居民找人维修。
“到了现场,告诉居民家里的电路故障不归我们管,这话怎么也说不出口。”钱海军说,自从他到客户服务中心工作后,居民家中电路有故障,他来者不拒,服务也从老人延伸到了所有的居民。
钱海军的手机24小时开着,接到电话,不管多晚,他都立即动身。
由于整天忙于志愿服务,钱海军很难顾及到家人。钱海军的妻子陈冬冬说,丈夫的精神也感染了自己和女儿,她们都很支持钱海军,她常开车把钱海军送到需要帮助的老人那里,还帮忙买开关、电灯,而女儿在家里一听到父亲的手机响,马上告诉爸爸,又有人求助了。
钱海军不仅给慈溪居民服务,服务的足迹还遍及宁波。慈溪以外的住户向他求助,他来者不拒。
思想政治表现及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报告篇七
多年来,钱海军为无数人送去温暖,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即使偶尔回家吃饭,也会时不时响起求助电话。这么多年,他几乎没在家吃过一顿完整的年夜饭。
钱海军低着头,默默地拾起工具包,还是走了。
在浙江慈溪市吉祥社区空巢老人家中,钱海军帮老人更换老旧的线路开关。
2012年起,钱海军所在单位先后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共产党员服务队和志愿服务中心,1200多名志愿者发展出25支志愿服务分队,辐射300多个社区,累计开展服务3万余次,服务时长超21.3万工时。
在慈溪,在宁波,“钱海军”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一种象征。从为老人提供电力维修到关爱空巢老人“暖心行动”,再到“星星点灯”未成年人社会体验、扶贫助学等多种公益活动,汇聚起不灭的心火。
“我们要做一个像钱师傅一样的‘点灯人’。”志愿者王军浩的抽屉里有两个本子,一本是工作手册,一本是志愿服务记录本,上面详细记录着他服务过的每一位老人的信息,甚至还有每日的用药时间和用餐时间。
在台风“烟花”来袭期间,钱海军来到浙江慈溪浒山街道金山社区,为社区排水泵进行接电,并给社区空巢孤寡老人送去应急照明手电。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成为“钱海军”。
2015年,在职校就读的曲朝阳暑假实践时跟随钱海军学习。毕业后,曲朝阳决定留下来。
思想政治表现及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报告篇八
5年前,应久昌生病需要尽快做手术,钱海军知道后很快联系好上海一家医院,又亲自把老人送过去。老人康复后,钱海军和爱人隔三差五就来探望。去年钱海军还帮老人将家里的电线全部进行了安全改造,并贴心地装了感应电灯,还耐心地给老人讲解使用方法。
应久昌:只要电话打过去,他不会推辞,肯定会过来的。海军对我们老年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尊重。
23年来,钱海军结对服务了100多位残疾、空巢、孤寡老人,还捐助了27名贫困学生。服务范围也从最初无偿提供电力维修改造服务,到群众无论大小事都随叫随到。后来他干脆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登在了报纸上。
宁波市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主任傅立韵:这个电话号码一公布,在离慈溪60多公里的宁波,70多公里的宁波北仑电话都打来了。
2015年,宁波慈溪电力部门启动了“千户万灯”困难残疾人住房照明线路改造项目。西藏日喀则、吉林敦化、贵州安龙和四川布拖……这次,钱海军和他的志愿团队还走进偏远地区,为6000多户人家完成了线路改造。
如今,钱海军已从当年的“小钱同志”变成了现在的“钱师傅”。在他的影响下,“百姓身边点灯人”的队伍已经达到了1200多人。他身上的这束光,正在变成一片灯海。
钱海军:我们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志愿者,发挥着各自的能量,心里非常开心。
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二十三年如一日,助老扶困,无私奉献。钱海军同志正是千千万万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他点亮的不仅是万家灯火,还是困难群众心里的希望之光。他是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时代楷模,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
思想政治表现及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报告篇九
“啪”的一声,灯亮了。不用回头,钱海军就知道,身后一定是开心的笑脸。
“脑垂体瘤的情况有些棘手,得转去上海。家里还有其他人吗?”医生问话的时候,孤寡老人应久昌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名字就是钱海军:“他就是家人。”10多年前,钱海军为古塘街道困难老人免费改造室内照明线路时认识了应久昌。这之后,钱海军有事没事就来转转,换感应灯、装安全扶手、粉刷屋子。久而久之,就像老人的家人一样。
第二天一早,钱海军火急火燎地赶来:“转院手续办好了,咱们出发。”为了缓解应久昌的紧张情绪,钱海军让妻子开车,自己一路陪着老人说话。护送到上海后,夫妇俩又饿着肚子往回赶。
“那是2017年6月25日。”钱海军说之所以记得这么牢,因为那也是给女儿填报高考志愿的日子,他们差点耽误了。
眼前的钱海军笑起来让人很温暖。除了工作服,不管什么季节,他最常穿的就是短袖。熟悉他的人说,因为他有一颗持续了23年的火热的心。
碰到一个懂行的。钱海军站到凳子上按照老人说的拿掉启辉器,日光灯跳了起来。
“退休前我是八级电工,多复杂的电路都难不倒我。”
“原来是老师傅啊!那您以后有空可得教教我。”
老人却摇摇头:“现在老了,没用了,连个灯泡都换不了喽。”
这句话扎痛了钱海军。无论年轻时如何风光,老了就是这么艰难。“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啊。”他把电话号留了下来。回家后,他手写出500张名片,只有一个电话号码和“电力义工钱海军”7个字。
这些名片被老人们放在枕头下,揣在衣兜里,贴在冰箱上,成了护身符般的存在。而钱海军从此成了数百名孤寡老人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