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里,我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成长,我们在这里变得更好。在这里,我们分享一篇感人至深的学校总结,让我们一起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
最优学校思政课方案(案例14篇)篇一
这是我参加关于教育方面培训中感受最深的一次。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想读书,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听长辈的话?为什么书越来越不好教?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我常常在反思这些东西。这次赴成都培训,我心里赫然开朗。这不是孩子的错,是我们老师、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三堂梦想课程,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知识,在操作、表演中学技能。老师把课堂教给了学生,自己走下圣坛,课堂让学生快乐,让学生充实,更获得了对未来的梦想和信念!想想我的课堂,全部是牵着学生走,讲了定理做练习,说了知识说技术,没有让学生体验,更没有在学生心灵里播种梦想的种子!其实,我也是爱学生的,表达爱的方式学生不喜欢,爱得越深,学生就伤害得越深。看了专家的课堂,我的观念要改改了,交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交给孩子充裕的时间,学生就一定能创造神奇!
图画书教学是多么新颖的课题,我原来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这些?通过母语团队的深刻论述和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我深深的被图画书的美丽和教育作用吸引住了,梦想中心只所以配备那么多的绘本,是在向我们昭示:“阅读——从心底开始”!谢谢梦想中心专业团队给教育带来的一点光亮,至少已经照耀到我身上!我将利用我的权力传播下去。
这次培训,我感到非常快乐,一点儿也不乏味。所开展的游戏教学培训,不仅活跃气氛、集中了注意力、启迪了思维、锻炼能力,而且更多让每位参与者都得到心灵的解放,把我们这些深沉的大人带回到儿童的世界里,快乐并享受着。教学里,为什么不多用游戏教学呢,大人都能得到幸福和快乐,何况小孩!学生本是纯洁的,是我们成人的思维扼杀了孩子的快乐和创造天赋!
我非常非常佩服那些给我们上示范课的老师,特别是有一位展示讲述的老师,她貌不惊人,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绘声绘色,把我们带到一个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里。金牛区阅读教学的报告、石笋小学的语文教学团队的工作,让我感受到他们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与之想比,我们农村教师做得多么的不够啊!如果不在次走一遭,我们还可能夜郎自大!
我是老师,我也吟诵:既然上路了,就好好走,总会遇到隆重的庆典!
最优学校思政课方案(案例14篇)篇二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9〕47号),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全省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日前印发《山东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持“思政课是第一课、马克思主义学院是第一学院”的建设理念,充分发挥学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聚焦“六个要”“八个统一”,实施“六大行动”,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方案》提出,实施课程体系拓展行动。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大中小学各个学段的思政课必修课;开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推动开设《沂蒙精神》地方(校本)课程,构建完善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引导学校规范使用国家统编统审教材,加强对地方和校本思政课教材编写修订、审核备案、出版发行以及选用使用等全过程监管。
实施教师培优育强行动。推动各市、县(市、区)将中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纳入教师招聘。
计划。
予以重点保障,推动高校加快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确保基本达到国家要求;实施“五支队伍进校园”活动,动员校外社科理论专家、党政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时代楷模等兼职讲授思政课;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申报省级人才工程;每2年实施一轮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优秀青年教师培育。
计划。
培养100个优秀团队和300名教学科研骨干;建设10至15个实践研修基地开展省级示范教学培训和国内外考察研修;建立高校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制度推动各地中小学在内部绩效工资分配时向思政课教师适当倾斜;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项访学交流计划;逐步扩大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研究生招生计划;建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联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导高校建立完善优秀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传帮带制度。
实施教学提质创优行动。开展全省学校思政课质量监测;加强省、市两级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统筹指导各类学校思政课建设;推动建立区域内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机制和校内集体备课制度,建立健全中小学思政课教研员、高校思政课名师示范授课、巡回评课制度;每2年开展1次“金课”评选,定期举办全省学校思政课教学大赛或展示活动;实施“同城大课堂”活动,利用不同城市重要近现代历史事件节点,组织驻地学校集体备课、专题授课。
实施教研科研助力行动。加强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指导,建设“全省学校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库”;设立大中小学思政课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在教学成果奖中单列思政课专项,定期举办教学改革论坛;单独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定期评选优秀科研成果;推动省、市、县(市、区)三级教研机构配齐思政课专职教研员。
实施实践赋能增效行动。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在省内外建设首批100个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逐步扩充至200至300个;推动高校结合实际单独设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学分,分别从本、专科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和1个学分,开展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允许学生通过参加教师统一组织的实践教学或提交相关的实践成果申请获得相应学分;推动全省建设10个左右vr或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
实施学院强基固本行动。组织实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示范思政部建设项目,加大动态调整力度;开展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口协作;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培养计划,探索推动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兼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组织书记;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基础理论和重大问题研究,编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年度发展报告》;引导高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纳入重点学科予以支持建设,力争在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上实现新突破。
最优学校思政课方案(案例14篇)篇三
保证正确的教育方向在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主体、目的、方法中的切实实施。
学校现有思政课教师19名,负责学校1至9年级的思政课教学工作。专任教师4人,其中高级教师一名,中级教师三名。兼职教师共有15名,其中初级教师4名,中级教师7名,高级教师3名。学校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研讨教研、学习,积极选派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
为配合思政课教学工作,学校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组织班主任教师和其它学科教师,积极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成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最优学校思政课方案(案例14篇)篇四
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完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之中,制订本方案。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工作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深化教书育人内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根据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融合。在教学设计中,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到教学设计,融入到学生学习任务,体现到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方案中。
1.强化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在通识教育课程中根植理想信念。在教学过程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国、爱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突显通识教育课程的价值引导功能,同时强化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
2.充分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课程,牢牢把握指导思想,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于自然科学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生态文明、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
1.修订培养方案。以学校转型发展和应用型改革为契机,在修订全校本科专业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要求培养方案中须明确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才培养方案。
2.制订课程教学大纲。根据2017版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重新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充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根据课程性质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任务中,体现在学习评价方案中。
3.编制授课教案。形成一体化反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方法等思政内容的授课教案和教学文档。教案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我国科技进步、经济转型、社会发展、专业前沿等内容,并在课堂上展开讲授。
4.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的教学改革。各学科教师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融入教学、讲义中,教学内容按新编的统编教材安排,在落实好课程思政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教学中以讨论、座谈、论文等形式,细化教学过程,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中应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相关内容。
5.加大实践育人力度,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全面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平台,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实践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组织实施《赤峰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管理办法》。第二课堂成绩单实行学分制和累计计分制,共2学分,对应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综合能力模块中实践创新环节的社会实践学分。
6.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全面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引进isec教学理念,推进“对分课堂”教学方法应用,目前由尝试阶段进入实验阶段,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阵地和主渠道和引领作用,鼓励教师积极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方法,探索、总结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讲得好”向“学得好”转变,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得到更深理解,使学生从理论层面上入脑入心。
7.推行考核方式改革。加强过程化考核,各门思政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使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手册”,思政课上所有学生必须记笔记,按上课状态、听课记录、教学互动、学习总结等内容考核成绩,达到“进头脑”的目的。
8.教学方法改革。改革现有教学方法,探索课程思政最有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充分利用青马班班导师的优势,以师生论坛的形式,在导师的引导下,倡导学生读原著,谈体会,开展讲座、座谈、讨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9.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研制出台了《赤峰学院课堂教学管理细则》、《赤峰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办法(试行)》、《教务处学术报告厅使用管理办法》,已修订完善了《赤峰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程》、《赤峰学院学籍管理条例》、《赤峰学院选课管理办法》、《赤峰学院课程考核及重修管理办法》、《赤峰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赤峰学院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赤峰学院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继续对其他教育教学相关类文件进行修订,明确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0.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团队要形成梯队,明确团队教师的选拔要求和育人责任,参与教学建设的推进、交流活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的教研活动。
11.建立团队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培养的机制。
12.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有效利用优质思政课网络课程,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13.选用优秀教材。优先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简称“马工程”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有“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国家级优秀教材、或自治区优秀教材。
14.保障课堂教学主阵地用。充分挖掘各门课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严格按教学大纲执行,落实到课堂教学各环节中,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专业层面上进入学生头脑。
加强组织领导,党委书记和校长为课程思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教学副校长负责此项工作的调度和协调,教务处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和推动,各相关单位要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课程思政的建设、实施、考核与保障工作。
1.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落实课程思政工作,各负其责,协同合作,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并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2.各教学单位要发挥主体作用,认真落实各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工作。
3.教务处审定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中思政元素融入情况,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并督促相关单位完成落实课程思政工作。
4.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落实思想政治通识教育必修课的课程思政工作,并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
5.团委负责组织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落实学校第二课堂的课程思政工作。
最优学校思政课方案(案例14篇)篇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我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尤其是在课程中体现和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制定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及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湘教发〔20xx〕 35 号)等文件要求,按照《湖南工学院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行动方案》总体要求,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
(一)坚持顶层设计。
根据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总体目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认识,提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能力,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健全评价体系。
(二)坚持改革创新。
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引导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为课程思政目标服务,努力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坚持分类指导。
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协同性要求,注重统筹思政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素质拓展课和专业课的育人作用。明确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内容和方法,分类分步有序推进工作。
(一)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
1、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技能。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提高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充分运用学科组讨论、老教师传帮带、教材教案编写,本学科先锋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等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养。有关部门、各学院要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2、发挥思政教学团队和示范教师示范带头作用。
充分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鼓励思政课教学名师、示范教师、骨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教研室)工作例会等方面开展联谊活动,发挥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二)提升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措施。
1、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
根据不同学科性质特点,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点。哲学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育类课程要主动与德育相融合,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
2、加强专业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
3、开发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课程。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组织知名教授、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系列讲座,宣传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工程规划和建设以及对外承建的项目等方面成果,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注重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所有课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核“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落实程度;在示范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
(四)工作安排。
1、扎实开展“课程思政”的大讨论和教学设计活动。
在全校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大讨论,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课程思政”进行专题辅导和深入解读,加深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目标及原则的理解,促进教师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各教研室、实验中心召开1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专题研讨会。
各教学单位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活动。按照方案要求,开展1次以上单位教师参加的示范观摩听课,重点对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把脉;以课程组为单位全面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着重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做法,深化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2、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修订20xx版课程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充分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列入“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模块中,确保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
3、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推出一批在全校具有引领作用、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本学年度各教学单位遴选1-2门课程思政精品专业课程及课堂教学优秀案例。
4、遴选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
进一步完善《湖南工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规范》,严格执行听评课制度,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完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建立任课教师诚信档案。本学年度各教学单位选树一批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立德的课程思政优秀教师。
5、“以赛促教”推进课程思政工作。
结合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竞赛、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及信息化教学竞赛等各类各级教学竞赛,设立课程思政计分要点,考核参赛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能力及效果,达到“以赛促教”目的。
(一)加强组织领导。
课程思政工作在湖南工学院思想政治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党委书记任组长,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
(二)加强协同联动。
加强宣传部、教务处、教评中心、人事处、学生工作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考核。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将各教学单位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单位绩效考核评价。
最优学校思政课方案(案例14篇)篇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重要作用。为此党中央和教育主管部门多次下达文件,学院党委也提出了相应的原则要求。
2010年5月学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杭职院党〔2010〕18号),将思政课专任教师调整充实到二级院(系)。思政课专任教师调整到二级院(系)后,努力熟悉院(系)专业建设,将职业素养、企业文化、岗位职责等内容融入教学过程,进而形成了“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友嘉五个一工程”等独具特色的思政教育教学新载体,切实提高了实效。同时思政教师全面参与学生党建团建、思想动态研判、社会实践等活动,大大推动了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的力度和深度。
同时,思政教学改革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1)思政教学改革与政策规定要求不相符合;2)思政课专任教师资源很难进行统筹安排;3)思政教师团队合作力量日趋弱化;4)思政教师教研活动组织开展比较困难。思政教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现结合实际,就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思政教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4]16号)文件、中宣部教育部(教社政[2005]5号)文件以及省委省政府(粤发[2005]12号)文件精神,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育人效果,建设全面人才,为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自觉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通过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从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使“思政课”真正为帮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和在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的提高与养成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1、《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主要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对家庭、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才问题。全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思想道德修养内容,按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引导大学生由浅入深开展人生思考。第二部分为法律部分,系统介绍我国的法律体系及法律的要求,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制度、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及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让学生知法、懂法,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般安排在一年级上学期,共51个学时。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线,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伟大实践为背景,反映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般安排在一年级下学期,共68个学时。
3、《“形势与政策”教育》。
一、大二两学年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每学期16个学时,共64学时,合计1个学分,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
1、党性原则:必须站稳无产阶级立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教学中不容许有违反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声音。
2、知识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思政课”既是知识课又是思想政治课,“思政课”教学既要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理论;又要面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教学中要以知识性为基础,以思想性为核心,做到两者的有机统一。
3、素质教育与行为养成相结合的原则: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政课”教学要突出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和做学问,在提高思想修养、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观念和行为习惯,做到知行合一。
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也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国际风云变化的实际,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究实效,防止教条主义、形式主义。
5、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的原则:“思政课”教学改革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差异等情况,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推进考试和考核改革,不搞“一刀切”。
6、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选取上,更加突出职业素养的提升,更加注重与专业相结合,同时,根据当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注重个人幸福、拜金主义倾向),强烈呼吁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和正确的金钱观教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中。
以教学的基本内容为依据,教师在理论教学中要加强针对性,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要求和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学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点和专业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要求和就业方向,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的传授,通过理论课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使学生在思想素质上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并且为未来的提升和发展拓展空间。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要调整各门课程间不必要的重复内容,协调好与高中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调整改善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的素质教育会产生潜移默化而又积极有力的作用。教师在理论教学中,既要注意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又要注意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一)实践教学总体要求。
1、各二级院系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在注重自身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的同时,关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人文素质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并自觉地、有意识地在专业实习中总结、锻炼、提升。
2、让学生在专业实习中,在关注自我职业发展的同时,关注本岗位群在浙江乃至全国宏观经济、社会环境中的地位与前景,从而坚定专业思想、谋求个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让学生利用专业实习这个走出课室、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进社会的大好机会,拓展视野,关注社会,感知企业,理解民意,培养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特别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在社会现实环境中加深对思政教学内容的认识,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实践教学实施途径。
配合各二级院系各个学期学生专业实习的工作方案和时间安排而实施。各二级院系思政负责教师在专业实习基础上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布置实践教学任务、安排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实施实践教学监督检查、评定实践教学成绩。
1、实践教学任务。
实践。
报告。
要求:
第一,必须用规范稿纸或作业本誊写,并写明报告标题、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等。
第二,坚持原创,不得抄袭,否则以零分处理。
第三,每学期实习结束后,由各班汇总将实践报告交给二级院系思政负责教师。报告成绩纳入思政课社会实践课成绩管理,不交报告者以零分处理。
2、实践教学主题。
同学们应立足自己在专业实习岗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关注所在区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形势,放眼专业实习阶段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撰写实践教学报告。
3、实践教学管理。
1、实践教学按专业自然班实施管理。由各二级院系思政负责教师安排本课程实践教学指导老师会同各二级院系的专业实习指导老师进行管理。
2、指导教师对每个自然班有一次以上的全员指导,同时还应开展到实习点召开座谈会、个别谈心等多种其它形式的指导。
3、实习结束后,由各班收集全部实践报告交实践指导老师批改,报告成绩记入为本学期思政实践课成绩。
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有效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形式和新途径。
1.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运用讨论式、专题式和案例式教学法。要研究分析社会热点,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推广名师大班讲授和小班辅导的教学经验。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
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复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录相、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使“填鸭式”教学转向有师生互动的双向交流的启发式教学。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创设出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要以校园网络为平台,拓展“思政课”的新载体。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二级网站建设,使其成为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专题教育网站。积极开发或引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上教育教学资源,组织实施“绿色校园网络”计划。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把主流思想和真实信息贯穿于网络,积极解决和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利用网络的迅捷性、开放性、交互性优势,努力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思政课”的影响力。建立教学资料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要大力推进基本教材、辅助教材和电子音像类教材在内的教材体系的系列化、立体化建设。
3、构建德育活动课堂模式。
由任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要求设计出德育活动主题;将活动主题提前布置给学生,把每个班学生分成小组,由各小组共同设计活动。
方案。
任课教师批改指导并选择优秀。
方案。
在班会也即德育活动课上实施。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参加班会并做点评。最后由各小组互评,并以最后评分作为小组德育活动成绩;德育活动课后每位学生上交一篇心得,教师及时批改总结并作点评。
4、设计项目化教学方案。
“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这里的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因此,项目教学更适合专业课教学。比如:我们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了“扬起理想的风帆”主题演讲;“幸福和金钱能成正比么”班级辩论赛;“一封家书”感恩父母;“每周新闻速递”“美丽杭职随手拍”等展示项目。
5、尝试体验式教学方法。
体验式课程采用实践性体验式学习方法。它的着眼点,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知识,学生背知识,而是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充分地表现出生命的活力。这种教育方式大大加深和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这种教育过程,不仅是学生行为的参与,更是情感、心理、思维的参与;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过程,更是能力的锻炼、品质的形成、素养的提高过程。在“体验课”内容设计上要认真推敲,要符合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同时要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及其理论现状,力求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实现活动——体验——感悟——升华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年轻的学子们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提高认识分辨能力、抓住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真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信仰的力量。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要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知行统一的课程,在教学考核中,既要考核学生的“知”,也要考核学生的“行”。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由课堂基础文明养成考核、平时成绩、理论教学考核成绩以及实践教学成绩三部分组成。理论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要求根据课程特点探索多种评价方式,要把考试与考核相结合,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知识点考核与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通过笔试、演讲、调研报告、研究论文等形式,促进和检验学生的学习和接受程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学校整体教学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在学校统一部署的前提下,科学、高效、扎实的展开改革的各项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创新与思考,在经费投入、师资培养、教改立项等方面学校将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最优学校思政课方案(案例14篇)篇七
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品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以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扎根绿色钢城桃乡汶源,以做有温度的教育,办有品质的学校为目标。
(一)推进步骤:
第一阶段:3月19日至4月3日,宣传发动阶段。组织全校全体思政课教师认真学习和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品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等一系列会议上关于教育的讲话精神,研讨、拟定我校思政课改革方向和路径。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在组内上教改研讨课,探讨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为教改提供第一手材料。
第二阶段:4月至12月,尝试实践阶段。重点根据方案提出的要求,做好课堂教学重要环节的调控,形成符合课改要求和学校实际的评价标准,进一步促进观念转变,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实施路径和措施。
1、抓住一个关键,培养“六要”教师队伍。
(1)请进来走出去,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每学期选派青年教师、教研组长、班主任等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聘请名师、道德模范、学科专家到学校作报告,了解并践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2)开展“一帮一、结对子”青蓝工程。组织学校的名师、优质课获得者、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校的后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3)开展“走青春路,做育花人”系列活动。即定期开展党的重大理论政策专题考试、德育优质课评选、“三字一话”达标测试等,让每位教师成为党的方针政策的宣讲员、德育教育的专家、课堂教学的能手。
(4)搞好合作办学和片区教研。每学期与济南市历城区初级实验中学组织管理层、班主任、教师互派学习、跟岗培训、一体化教研等提升教师的管理和教学水平。
2、坚守一个阵地,深化课堂改革创新。
(1)人人演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教师根据24字核心价值观和每个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列出演讲参考目录,学生可以从参考目录中选取任一主题,结合自己的理解书写演讲稿,思政课前五分钟作为学生的演讲时间。每学期结束由教导处组织收集、整理、评比,并装订成册。目的在于让学生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我跟习爷爷学经典。要求学生先通过网络、报刊等形式,搜集习爷爷在不同场合引用的经典,然后借助工具书进行解读,由思政课教师收集并打印出来,在全班分享,并让学生写出感悟或者启发,学期末装订成册,进行展评。
(3)开发《我们的价值观》校本课程。思想政治教研组对24字核心价值观进行分工,通过查阅资料和自己的理解编写《我们的价值观》校本课程,学校聘请专家进行审阅和完善。教导处组织《我们的价值观》教学设计大赛和优秀课例展示。
(4)开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研究设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即初一:“初中我来了”,主要设计“我的班级我的家”、“我的军旅生涯”、“我与老师交朋友”等栏目,初二、初三设计“我的青春我做主”主要设计“挫折教育”、“男生女生”等栏目,初四主要设计“感恩篇”、“毕业篇”、“生涯规划”等栏目。
3、突出活动育人,做有风景的思政课。
(1)开发节日课程。每年三月开展学习雷锋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五月开展感恩教育,十一月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等。
(2)开展游学活动。加强家校共育,积极组织游学,拓展学生视野。
(3)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4)开设劳动基地。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4、坚持课题引领,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我校将以此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统筹安排,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全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校在思政教研组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制定了学校的总课题即《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研究》,每个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即刘纪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化德育活动实践研究》、任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功能》,杨士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策略研究》,葛芹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课堂教学的研究》。
1、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
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是全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学校将成立深化课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对课改工作负总责。由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负责相关的课改工作。学校成立课改工作办公室,由教导处主任兼任,办公室具体负责课改实施。领导小组要专门研究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径和措施,制定出每年度具体工作方案,并切实按方案开展好各项活动,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并及时总结与宣传。
学校出台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方案,作为指导全校思政课改工作的依据。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制定本人的课改工作计划。计划将作为指导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依据。
3、加强学习、监督和指导。
学校把思政课改革工作纳入学校重点工作之一,作为学校特色进行打造和推动。在改革过程中,一定要追求实效性,避免走过场或浪费人力物力的做法。每学期的活动要做好记录,收集建立好档案资料。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党员的管理,做好对他们工作的考勤和考核,严格组织纪律,抓好活动落实。
4、做好总结和评估。
每学习期末,学校要对思政课改革进行全面的总结,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同时找到不足及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最优学校思政课方案(案例14篇)篇八
新时代,要进一步改进思想政治课,使其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需求,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小学校应从五个方面作出新思考,实施新作为。
以新思想统领全局,突出思政课时代性。
学校要上好思想政治课,首先必须用新思想统领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思想既不能笼统照搬上级领导部门的政策、文件、讲话,也不能依赖经验和惯性,更不能偏离方向进行所谓“创新”。新思想的主要来源,一是认真系统深入地学习有关讲话、文件,吃透精神,确定主旨,将其与学校实际相结合,内化成思想,外化为方案;二是根据本校、本市、自治区、国家乃至全球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对思政课作出前瞻性规划,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在实践中验证新思想,提炼新思想;三是要把思政课放到整个教育、整个社会系统中去思考、去谋划,使其置身于家乡发展、祖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中,根据社会赋予教育的使命去思考学校思政课教学。
只有用新思想统领全局,思政课才能既完成国家规定动作又落实地方自选动作,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结合本土实际,既解决现实问题又兼顾未来发展,既扎根校园又心系全局,使思政课与时代合拍、与社会同步,突出思政课教育的时代性。
落实党的领导,确保思政课方向性。
当前,中小学校对于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思政课的领导有高度共识,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影响思政课开展的问题。
全面落实党的领导,着重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解决好人的问题。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更须各司其职。书记要理直气壮地抓思政教育,自觉履行好领导核心职责,校长则要大力支持书记,配齐支部书记、委员,培养优秀的思政课教师。二是解决好机制的问题。要坚持党组织的统一领导,打造党建和教学两支思政课队伍,实现学生德育、教师师德建设和学生思政教育的三融合,落实制度建设、课程设置、评价考核、薪酬待遇四个保障。三是解决好事的问题。书记承担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避免管得过多、过细,影响校长作用的发挥;校长则要落实好思想政治课的具体工作,尤其要注意在学生德育、师德建设、学生思政教育等方面党建队伍和教学队伍的分工合作。
聚焦“培养什么人”,明确思政课指向性。
实际的思政课教学重视内容、热衷途径、喜欢方法,但对思政课目标研究不够、聚焦不够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教师在“怎样培养人”上下了功夫、花了力气,但对思政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培养什么人”思考不够。只有将国家层面的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普通高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目标、普通高中德育目标以及各个学校具体的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目标和路径的统一,才能使思政课的目标具有鲜明的方向性。思政课只有明确培养目标,才不至于面面俱到而弱化重点;只有聚焦于培养目标,才不至于在诸多要求中偏离方向。
坚定教师理想信念,增强思政课引领性。
加强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对于思政课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言行中所体现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会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理想信念教育,要将方法、情感和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一是要加强对教职工“四个自信”“五个认同”的教育;二是要发挥党员榜样示范作用,率先成为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的标杆;三是要提升全体教师素养,教师率先成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人,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四是要把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校本化,在学校时时处处听得到、看得见、讲得清;五是要从加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入手,增强教师社会使命感和自豪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正如帕克·帕尔默所言:“把教学缩减为纯智能的,它就是冷冰冰的、抽象的;把教学缩减为纯情感的,它就成了自我陶醉;把教学缩减为纯精神的,它就丧失了现实世界之根基。”教师坚定了理想信念,其引领作用才能真正发挥。
实施“三化”路径,提高思政课实效性。
所谓“三化”是指我校根据当前思政课特点,在实践中初步总结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序列化、重点问题解决案例化、学科思想政治精品化”实施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序列化”是指学校根据当前思政课现状,从时间、内容、途径、评价、师资等方面对其科学规划,制定序列化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如我校思政课是由道德与法治课、学科思想政治精品课、民族团结课等组成,各个年级采用不同学习方式。“重点问题解决案例化”是指学校根据当前思想政治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攻坚小组,专门研究解决,按照“确定重点问题、精准分析原因、科学设计方案、实践验证改进、形成典型案例、培育种子教师、全面推广应用”的七步工作法,使思想政治课在具备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的同时更具亲和力。“学科思想政治精品化”是指学科教师按照学习课程标准、查找教材中思政教育素材、认真备课形成精品教案、讲授学科思想政治精品课的四步学科思政教育精品课例,提高教师开展思想政治课的能力,培养一支思政教育后备军。
最优学校思政课方案(案例14篇)篇九
近年来,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部近期出台了一系列的思政课课改方案。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这些方案的心得体会,以便更好地推动思政课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段: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调整。
这次课改的重点之一是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由于传统的思政课容易陷入枯燥、抽象的局面,缺乏实际的社会联系和现实的问题探讨,这次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整方案:增加案例分析、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等具有实际意义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使得思政课具有更好的现实效应。此项改革的建议吸收了学生们的建议和诉求,让思政课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要。
第二段: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课改的基础之一。为此,这次改革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们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适应学生的学习节奏,注重差异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精准的教学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们应该不断加强理论知识自身的学习,深入了解课程的精神实质,提升自身思想素养和人文素养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核心理论知识。
第三段:优化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改革是课改的关键环节之一。新的评价体系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倡导深入学习、自主思考,反对应付和被动记忆。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建立科学的、完善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表现、实践能力和认识水平。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实现教学目标。
第四段: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思政课课改的重要举措。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团体讨论、小组研讨等等,开展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自由地表达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同时,我们也应该倡导多样化的思想交流,在思想上开展互动和碰撞,不断扩大视野和思考范围。
第五段:总结。
思政课课改方案的出台,为我们实现课程科学化与人才培养客观要求奠定了基础。归纳本文章提到的改革要点,即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评价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这将使思政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从而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
最优学校思政课方案(案例14篇)篇十
尽可能具体的写出策划名称,如“*年*月**大学**活动策划书”,置于页面中央,当然可以写出正标题后将此作为副标题写在下面。
二、活动背景 :
这部分内容应根据策划书的特点在以下项目中选取内容重点阐述;具体项目有:基本情况简介、主要执行对象、近期状况、组织部门、活动开展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目的动机。其次应说明问题的环境特征,主要考虑环境的内在优势、弱点、机会及威胁等因素,对其作好全面的分析(swot分析),将内容重点放在环境分析的各项因素上,对过去现在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并通过对情况的预测制定计划。如环境不明,则应该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分析加以补充。
三、活动目的、意义和目标:
四、资源需要:
列出所需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包括使用的地方,如教室或使用活动中心都详细列出。可以列为已有资源和需要资源两部分。
五、活动开展:
作为策划的正文部分,表现方式要简洁明了,使人容易理解,但表述方面要力求详尽,写出每一点能设想到的东西,没有遗漏。在此部分中,不仅仅局限于用文字表述,也可适当加入统计图表等;对策划的各工作项目,应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绘制实施时间表有助于方案核查。人员的组织配置、活动对象、相应权责及时间地点也应在这部分加以说明,执行的应变程序也应该在这部分加以考虑。
实情自行调节。
六、经费预算:
活动的各项费用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周密的计算后,用清晰明了的形式列出。
七、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内外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给方案的执行带来一些不确定
性因素,因此,当环境变化时是否有应变措施,损失的概率是多少,造成的损失多大,应急措施等也应在策划中加以说明。
八、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注明组织者、参与者姓名、嘉宾、单位(如果是小组策划应注明小组名称、负责人)。
注意:
3、如有附件可以附于策划书后面,也可单独装订;
4、策划书需从纸张的长边装订;
5、一个大策划书,可以有若干子策划书。
一. 比赛宗旨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我付出,我收获
二. 比赛目的
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大学生道德素养
三. 比赛主题
本次背诵比赛以背诵“弟子规”为主题,通过本次背诵比赛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大学生道德素养。
四. 比赛时间
xx年1月27日星期三晚上19:
五. 活动地点
艺术楼一楼演播大厅
六. 参赛对象
艺术学院xx届所有新生
七. 比赛承办方
主办方:咸阳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学生会
承办方:艺术学院学习部
八. 活动安排流程及要求
1. 艺术学院xx届所有班级每班选6名学生代表班级参 赛。
2. 各班参赛选手,必须提前将自己的班级,姓名,电话由各班组织委员统一交到学习部部长刘*(***)手中。(限制时间为1月25日晚自习)
3. 参赛选手必须提前3分钟到后台准备,不得乱跑,不得大声喊叫。
4. 按照划定的区域,按照班级【艺术设计1~6,美术学1~4,绘画1~2,舞蹈1~2音乐学1~5音乐教育1~2,美术教育1~2】的顺序,先后入场就座。
5. 1月25日18:各班班长在艺术楼329抽选入场顺序。
6. 比赛按班级进行,每次上场六名同学,参赛选手先到题箱抽题,做完自我介绍之后,按照所抽的题目,背诵相应的段落文字。等待本班同学背完之后,一起鞠躬;从舞台另外一侧下场。
7. 评委在各班背诵完之后,给出打分结果。
8. 打完分的表,由指定的人员负责传递,交予汇总小组。
9. 由指定的人员负责评分表的汇总工作,要准确无误的记录各班的成绩。在大会结束前,及时公布比赛成绩。
1. 按照成绩,排出名次和奖项
九. 参赛事项:
1. 所有参赛人员必须能十分熟练地背诵“弟子规”
2. 所有参赛人员必须声音洪亮,吐字清楚
3. 所有参赛人员必须按照抽到的题目进行背诵
5. 比赛期间,不得携带小纸条;否则,视为该选手所在的班级放弃本次比赛
6. 上下场的秩序要安静整齐有序
8. 参赛者的着装大方得体,形象好,气质佳
9. 所有xx届的班主任必须到场,参与评分
十. 评分标准
1. 声音洪亮,衣着整齐,吐字清楚 3分
2. 背诵熟练程度 1分
3. 班级整体形象好,参赛选手之间配合默契 3分
4. 参赛人员上下场安静且整齐 2分
5. 班主任出席比赛 2分
6. 总分2分
十一. 奖项设置
经所有评委评分之后,在指定的人员汇总之后,评出如下奖项:
1. 一等奖:1名
2. 二等奖:3名
3. 三等奖:5名
4. 团体奖:4名
5. 优秀选手奖:2名
共计15个奖项
十二. 嘉宾和评委
艺术学院的领导、辅导员,xx届各班班主任,艺术学院主席
十三. 比赛通讯稿的征集
针对本次比赛,征集通讯稿。所有xx届大一新生都可以参与。
十四. 主要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总负责人:张**
最优学校思政课方案(案例14篇)篇十一
教师培训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教材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通过开展教师培训,促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师队伍。为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1、针对性原则: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开展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现实的和未来的问题。
2、实效性原则: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
3、系统性原则:以学校整体发展为本,注重培训的系统性,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4、自主性原则:学校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5、开放性原则:注重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校外与培训机构有机协同与结合,在校内实行教学、教研、培训的有机协同与组合,教师之间互帮互助,寻求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开放的培训方式。
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新教材能力这一目标,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以教研组为单位,不断探索研训一体化,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信息技术培训。
通过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提高教师熟练操作多媒体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提高教师借助电脑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4、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培训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要注重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
5、“国培计划”培训。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日新月异、永不停息的过程,教师要树立“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思想,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学习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新教法,以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适应当前形势,不被社会淘汰。每一名教师都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全新的学习方式以教师培训开始,突出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模块为课程机构、以案例为载体、以参与互动为平台。教师通过参加各种“国培计划”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个人业务素质和管理者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学校每学期推荐书目以及教育教学有关杂志,组织教师认真读书学习、交流研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教师的浓厚兴趣。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学校共性“问题”,聘请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
4、教学观摩:学校内部教师之间,校际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组织教学观摩,形成制度。
5、参观考察:组织校内、校际之间教师教学交流,传授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外出考察学习,取长补短。
6、专项培训:根据不同时期教师继续教育的应急任务,集中进行短期培训;对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水平突出,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中青年教师,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省州教科院、县教研室开展的各种培训活动,重点培养,研修提高,培养研究型、专家型的骨干教师。
1、做好第二轮培训工作。
认真调查统计,对在第二轮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未完成相应学时学分任务的教师,组织补培。同时,对已完成学时学分的教师,做好新一轮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的换证工作,使继续教育工作顺利进入第三轮。
2、做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
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继续组织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组织好义务段新课程改革教师的培训,进一步做好各学科综合课程培训。
3、做好教师岗位培训工作。
启动新一轮中学教师岗位培训工作,大力宣传、介绍岗位再培训内容和形式上改进,以及实行分学科的菜单式培训核心,重点抓好初中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教师岗位培训。
4、做好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工作。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继续做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所有在岗班主任要参加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建立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合格教师库,要求学校在聘任班主任时,优先聘任获证教师,探索班主任持证与聘任、津贴挂钩新思路。
5、做好教研组长培训工作。
进一步抓好教组长培训,优先选派表现好的中青年教师参训,提高教研组长的能力和素质,做到持证上岗。
6、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培训工作。
以中学优秀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为重点送培对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做好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工作。
根据中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继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8、做好地级培训工作。
根据县教育局文件精神,落实好参加地级培训的对象,认真组织好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中学骨干班主任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大本学历培训、有关部门加强对培训教师的跟踪管理和指导。
9、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组织学校参与区级校本培训示范(先进)学校评选,不断提高校本培训工作水平。开展以“三个一”(即“定一个专题、研一套理论、育一批新人”)为特色的校本培训。在学校积极营造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学校文化,加大校本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本地名优教师的作用,认真规划、组织、实施好校本培训工作,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10、精心组织好寒暑期教师集训工作。
深化“学、研、思”活动,继续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线,组织开展教师寒暑期全员培训工作。认真总结寒暑期集训经验,组织教师参加学科培训。充分准备,精心实施,加强督查,保证集训效果。
1、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
学校是校本培训基地,建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依托校内教科研机构,确定专人,具体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工作。认真制定校本培训发展规划与年度培训计划,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和教师需求这个中心,探索符合学校发展特点的校本培训模式,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学校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实施。对培训质量、培训效益要及时进行考评、评估与反思,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培训的考核与期末教师考核结合起来、与教师的晋职晋升挂钩。
3、落实校本培训经费。
学校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对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
最优学校思政课方案(案例14篇)篇十二
该方案从目的、要求、方法、方法、进度等方面都是一个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的计划“方案”,也就是说,案例之前获得的方法和案例之前呈现的方法是“方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我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尤其是在课程中体现和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制定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及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湘教发〔2019〕35号)等文件要求,按照《湖南工学院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行动方案》总体要求,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
(一)坚持顶层设计。
根据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总体目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认识,提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能力,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健全评价体系。
(二)坚持改革创新。
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引导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为课程思政目标服务,努力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坚持分类指导。
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协同性要求,注重统筹思政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素质拓展课和专业课的育人作用。明确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内容和方法,分类分步有序推进工作。
(一)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
1、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技能。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提高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充分运用学科组讨论、老教师传帮带、教材教案编写,本学科先锋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等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养。有关部门、各学院要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2、发挥思政教学团队和示范教师示范带头作用。
充分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鼓励思政课教学名师、示范教师、骨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教研室)工作例会等方面开展联谊活动,发挥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二)提升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措施。
1、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
根据不同学科性质特点,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点。哲学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育类课程要主动与德育相融合,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
2、加强专业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
3、开发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课程。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组织知名教授、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系列讲座,宣传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工程规划和建设以及对外承建的项目等方面成果,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注重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所有课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核“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落实程度;在示范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
(四)工作安排。
1、扎实开展“课程思政”的大讨论和教学设计活动。
在全校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大讨论,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课程思政”进行专题辅导和深入解读,加深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目标及原则的理解,促进教师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各教研室、实验中心召开1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专题研讨会。
各教学单位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活动。按照方案要求,开展1次以上单位教师参加的示范观摩听课,重点对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把脉;以课程组为单位全面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着重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做法,深化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2、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修订2019版课程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充分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列入“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模块中,确保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
3、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推出一批在全校具有引领作用、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本学年度各教学单位遴选1-2门课程思政精品专业课程及课堂教学优秀案例。
进一步完善《湖南工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规范》,严格执行听评课制度,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完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建立任课教师诚信档案。本学年度各教学单位选树一批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立德的课程思政优秀教师。
5、“以赛促教”推进课程思政工作。
结合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竞赛、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及信息化教学竞赛等各类各级教学竞赛,设立课程思政计分要点,考核参赛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能力及效果,达到“以赛促教”目的。
(一)加强组织领导。
课程思政工作在湖南工学院思想政治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党委书记任组长,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
(二)加强协同联动。
加强宣传部、教务处、教评中心、人事处、学生工作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考核。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将各教学单位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单位绩效考核评价。
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完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之中,制订本方案。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工作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深化教书育人内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根据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融合。在教学设计中,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到教学设计,融入到学生学习任务,体现到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方案中。
1.强化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在通识教育课程中根植理想信念。在教学过程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国、爱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突显通识教育课程的价值引导功能,同时强化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
2.充分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课程,牢牢把握指导思想,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于自然科学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生态文明、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
1.修订培养方案。以学校转型发展和应用型改革为契机,在修订全校本科专业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要求培养方案中须明确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才培养方案。
2.制订课程教学大纲。根据2017版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重新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充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根据课程性质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任务中,体现在学习评价方案中。
3.编制授课教案。形成一体化反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方法等思政内容的授课教案和教学文档。教案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我国科技进步、经济转型、社会发展、专业前沿等内容,并在课堂上展开讲授。
4.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的教学改革。各学科教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融入教学、讲义中,教学内容按新编的统编教材安排,在落实好课程思政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教学中以讨论、座谈、论文等形式,细化教学过程,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中应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相关内容。
5.加大实践育人力度,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全面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平台,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实践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组织实施《赤峰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管理办法》。第二课堂成绩单实行学分制和累计计分制,共2学分,对应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综合能力模块中实践创新环节的社会实践学分。
6.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全面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引进isec教学理念,推进“对分课堂”教学方法应用,目前由尝试阶段进入实验阶段,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阵地和主渠道和引领作用,鼓励教师积极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方法,探索、总结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讲得好”向“学得好”转变,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得到更深理解,使学生从理论层面上入脑入心。
7.推行考核方式改革。加强过程化考核,各门思政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使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手册”,思政课上所有学生必须记笔记,按上课状态、听课记录、教学互动、学习总结等内容考核成绩,达到“进头脑”的目的。
8.教学方法改革。改革现有教学方法,探索课程思政最有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充分利用青马班班导师的优势,以师生论坛的形式,在导师的引导下,倡导学生读原著,谈体会,开展讲座、座谈、讨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9.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研制出台了《赤峰学院课堂教学管理细则》、《赤峰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办法(试行)》、《教务处学术报告厅使用管理办法》,已修订完善了《赤峰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程》、《赤峰学院学籍管理条例》、《赤峰学院选课管理办法》、《赤峰学院课程考核及重修管理办法》、《赤峰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赤峰学院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赤峰学院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继续对其他教育教学相关类文件进行修订,明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0.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团队要形成梯队,明确团队教师的选拔要求和育人责任,参与教学建设的推进、交流活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的教研活动。
11.建立团队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培养的机制。
12.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有效利用优质思政课网络课程,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13.选用优秀教材。优先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简称“马工程”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有“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国家级优秀教材、或自治区优秀教材。
14.保障课堂教学主阵地用。充分挖掘各门课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严格按教学大纲执行,落实到课堂教学各环节中,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专业层面上进入学生头脑。
加强组织领导,党委书记和校长为课程思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教学副校长负责此项工作的调度和协调,教务处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和推动,各相关单位要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课程思政的建设、实施、考核与保障工作。
1.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落实课程思政工作,各负其责,协同合作,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并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2.各教学单位要发挥主体作用,认真落实各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工作。
3.教务处审定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中思政元素融入情况,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并督促相关单位完成落实课程思政工作。
4.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落实思想政治通识教育必修课的课程思政工作,并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
5.团委负责组织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落实学校第二课堂的课程思政工作。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共**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
1
培养能力。
三、基本原则。
坚持顶层设计。根据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总体目。
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
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认识,提高教师将思想。
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能力,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健全评价体系,实现红专并进。
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引导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为课程思政目标服务,努力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分类指导。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协同性要求,注重统筹思政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素质拓展课和专业课的育人作用。明确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内容和方法,分类分步有序推进工作。
四、主要任务。
1.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
2
合,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
2.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
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
3.开发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课程。
工业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工程规划和建设以及对外承建的项目等方面成果,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教育与培训。
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
3
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
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2.发挥思政教学团队和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
充分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发挥4个省级名。
教师在集体备课、专业系(教研室)工作例会等方面开展联谊活动,发挥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在精品课程、示范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应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
(四)工作安排。
4
每年度各学院遴选1-2门课程完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
设,每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组成员不少于2人。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验收主要标准如下:
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须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评价德育渗透的教学成效,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
制作新课件(新教案)。根据新教学大纲制作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课件(新教案)。
提供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和体现改革成效材料。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中的典型案例(含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本课程学生反馈与感悟,以及其它可体现改革成效材料。
度,在听课记录中体现课程思政内容。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完善“学评德”体系,使德育元素成为“学评教”重要内容。
3.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以专业系(教研室)为单位全面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
活动,着重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4.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听课活动。
5
每年度各教学单位负责建设1-2个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每年度学校组织课程思政授课比赛,进行评比,对获奖教师给予奖励。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学工作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
(二)加强协同联动。
加强教务处、宣传部、人事处(教师工作部)、学生处(工作部)、团委等相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考核。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将各教学单位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单位绩效考核评价。
(四)提供经费支持。
6
课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学单位给予奖励。鼓励各教学单位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工作推进有力。
六、本实施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我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尤其是在课程中体现和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制定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及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湘教发〔2019〕35号)等文件要求,按照《湖南工学院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行动方案》总体要求,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
(一)坚持顶层设计。
根据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总体目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认识,提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能力,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健全评价体系。
(二)坚持改革创新。
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引导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为课程思政目标服务,努力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坚持分类指导。
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协同性要求,注重统筹思政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素质拓展课和专业课的育人作用。明确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内容和方法,分类分步有序推进工作。
(一)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
1、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技能。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提高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充分运用学科组讨论、老教师传帮带、教材教案编写,本学科先锋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等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养。有关部门、各学院要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2、发挥思政教学团队和示范教师示范带头作用。
充分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鼓励思政课教学名师、示范教师、骨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教研室)工作例会等方面开展联谊活动,发挥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二)提升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措施。
1、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
根据不同学科性质特点,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点。哲学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育类课程要主动与德育相融合,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
2、加强专业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
3、开发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课程。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组织知名教授、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系列讲座,宣传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工程规划和建设以及对外承建的项目等方面成果,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注重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所有课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核“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落实程度;在示范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
(四)工作安排。
1、扎实开展“课程思政”的大讨论和教学设计活动。
在全校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大讨论,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课程思政”进行专题辅导和深入解读,加深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目标及原则的理解,促进教师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各教研室、实验中心召开1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专题研讨会。
各教学单位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活动。按照方案要求,开展1次以上单位教师参加的示范观摩听课,重点对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把脉;以课程组为单位全面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着重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做法,深化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2、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修订2019版课程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充分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列入“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模块中,确保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
3、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推出一批在全校具有引领作用、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本学年度各教学单位遴选1-2门课程思政精品专业课程及课堂教学优秀案例。
进一步完善《湖南工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规范》,严格执行听评课制度,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完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建立任课教师诚信档案。本学年度各教学单位选树一批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立德的课程思政优秀教师。
5、“以赛促教”推进课程思政工作。
结合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竞赛、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及信息化教学竞赛等各类各级教学竞赛,设立课程思政计分要点,考核参赛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能力及效果,达到“以赛促教”目的。
(一)加强组织领导。
课程思政工作在湖南工学院思想政治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党委书记任组长,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
(二)加强协同联动。
加强宣传部、教务处、教评中心、人事处、学生工作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考核。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将各教学单位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单位绩效考核评价。
为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有效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工作深入开展,促进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提高学校整体思政工作水平,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8〕6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书育人内涵;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强化思政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1.遵循教育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精心设计课程、认真组织教学,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高效性。
2.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加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培养,提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的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保障教师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3.注重改革创新。引导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拓展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入渠道。
1.理想信念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课程内容,教育引导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课程始终,从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诚信意识等层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职业素养教育。把职业素养教育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围绕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等方面,加强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使课程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和养成品行的过程。
5.生态文明教育。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与授课内容有机融合,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切实增强学生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以上各元素仅是宏观概括,各课程教师应当根据课程性质、结合课程内容,梳理主讲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有效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以课程育人为导向,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形成各门课程协同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课程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涵盖人文社会和科学素养内容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认知能力等,守牢校园思想文化阵地。
3.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其育人意识,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引导所有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积极主动把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融入课程教学。
4.教材选用。规范教材的选用,将规划教材、优秀教材、特色教材等作为教材选用主体,落实人文科学、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确保教材质量。
5.课程大纲。梳理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课程教学大纲中融入“课程思政”目标;合理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内容中,体现在学生考核知识中。
6.教学过程。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教学与育人同向同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7.管理评价。在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重要监测指标,引导所有课程自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
1.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健全工作机构,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工作。
2.协同联动。加强教务处、党委宣传部、人事处(教师工作处)、学生部(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互相联动,确保“课程思政”工作落到实处。
3.评价机制。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
4.经费支持。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通过项目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最优学校思政课方案(案例14篇)篇十三
为落实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按照吉林省高校工委《关于开展2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成立以院长、党委负责人为组长的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主要部门负责同志为小组成员。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领导、规划学院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委工作部,负责全院思想政治建设工作评价考核体系的制定以及实施。
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
副主任:
紧紧围绕提高思政课建设质量这一工作目标,聚焦增强大学生获得感这一核心指标,突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效果等关键环节,深入思政课堂、深入师生,精准查找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
报省教育厅高校思政处。
2.全面开展校、院(部)、教研室三级听课。从5月份开始,一是配合做好教育部专家和吉林省高校工委调研督查组来我校听课指导工作;听课范围做到本专科思政课程全覆盖。二是我校党政主要领导深入本校思政课堂听课,5月份开始实施,全年听课不少于4学时。三是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师相互听课、评课活动,做到思政课教师全覆盖。
3.召开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建设研讨会,重点研究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6月份参加在吉林农业大学召开的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建设研讨会。
坚持我校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升的要求,着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着力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1.按照省高校工委文件要求,6月15日前向省教育厅报送一项思政课建设优秀工作案例,篇幅不超过2000字;向省教育厅推荐1名优秀一线思政课教师,推荐材料篇幅1000左右字。
2.实施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发展基金项目和精品课建设项目,推进我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创新。
3.组织评选我校思政课“精彩一课”,10月份,参加全省高校思政课“精彩一课”评选活动,提升我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
4.组织开展我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10月下旬,开展各门思政课课程集中展示活动和青年教师观摩课活动。
重点围绕提高我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学科素养加强队伍建设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学识素养深厚、教学科研能力突出、适应思政课教育教学需要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1.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积极申报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十三五”科研规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科研课题,积极申报学校创新发展基金项目、校级本科优秀教学团队。
2.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支持培养机制。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吉林省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支持培养计划》,包括《长白山学者专项培养计划》、《教学名师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教学团队建设培养计划》,为加强思政课质量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3.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培训研修工作。8月份,力争参加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的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班。9月份,参加在省委党校举办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暑假期间,拟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我省高校百名思政课骨干教师分赴教育部成都、延安等实践研修基地进行实践研修,进一步开阔思政课教师视野。费用从中宣部、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文件中规定的每年每生20元思政课专项费用中支出。
4.推进我校按规定比例配备思政课教师。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标准设置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设立思政课学科带头人岗位。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兼任思政课教师。
坚持内外结合,做好协同协作,协调课内外、校内外、行内外等各种资源,有效凝聚全校思政课建设工作合力,努力营造提高思政课建设质量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思政课内涵建设。根据中宣部、教育部“05方案”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5]3号)规定,合理调整思政课程理论课及实践课时比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改革实践环节授课形式,提升思政课内涵建设水平。
2.加强思政课教学改革,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从中选出优秀的做一个。
调查报告。
汇报会。
(2)校园实践。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每学期我们搞了“探索人生求真谛、读书实践普华章”的读书实践活动。每学期我们在学生中搞50-70个题目的主题说课活动。
(3)课堂实践。在课堂结合理论教学开展理论研讨活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每学期有两周专项实践周。结合现实热点问题,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言,举行演讲比赛,设立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列为学生平时成绩。占学生总成绩的10%。
(4)网络实践。利用网络进行实践教学,建立思政课网站,上传资料、课件和教案,同时在个别班级使用对分易app,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点名、讨论、投票、在线练习等,推动思政课信息化建设。
3.用好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源。加强同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部)沟通联系,建立教学科研常态化学习交流机制,聘请全国重点马院专家(吉林大学、东北师大))作为我校特聘教授,不定期开设专题讲座,推进提高我校思政课建设水平。
4.继续加强我院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学会建设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学组织联盟建设。学校各部门要继续做好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学组织联盟的指导工作,学校党委要安排思政课教师担任青马学会和大学生自学组织理论导师,做好对我校大学生自学组织的扶持工作。
5.继续推进思政课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整合实践教学力量,形成思政教学部、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把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入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当中。
为确保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应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对质量年专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保证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立质量年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党委负责人担任组长。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质量年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统筹安排调度指导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各项工作。
2.切实履行我校落实质量年专项工作主体责任。要把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纳入学校年度重点工作,确保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3.报送我校思政课质量年专项工作具体方案。在吃透质量年专项工作教育部《总体方案》和省教育厅《实施方案》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具体方案。在5月20日前将我校方案报省教育厅高校思政处。
4.加强对我校思政课建设情况督导检查。以省教育厅制定的《吉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创新计划综合评价体系(试行)》为我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参照和督导评估的基本依据,切实加强对我校思政课建设情况的日常督查,定期组织专家组进行全面督查。
最优学校思政课方案(案例14篇)篇十四
思政课是一门宽广深邃的学科,我们的任务是引领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积极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学期,我在思政课教学工作中紧扣这一任务,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在课堂上,我注重提供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和互动讨论,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思想和理论知识,并通过引导学生们反思、比较等方法,让他们思考同一事件中不同的思想和文化解释,并给予个人观点的评论和判断。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还逐步提高了学生们的思考水平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我也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成长。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不断的实践与实践中,激发自己的潜能,认识到自己的特长,并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正确的'规划和方向选择。
通过这一学期的努力,我们的思政课教学工作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成果背后并没有断绝的学习任务。好的思政课教学工作必然得益于长期的心态管理和不懈的实践。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会不断思考、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政课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