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有助于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下是一些教研论文的摘要,希望对大家的学术研究有所帮助。
专业区域教研收获(案例12篇)篇一
20xx年10月20日,我在海口实验中学听了汤教授《教研论文的撰写与发表》的讲座。在这次讲座中,我对如何写教研论文有了新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为了让我们明白如何撰写教研论文,汤教授一开始便采用了生动的例子讲述如何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我们的论文才有“论”下去的必要性。因此,如何发现问题是些教研论文的关键,汤教授就问题来源作了深刻的讲解。人我们从五个方面来思考:
1、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2、自己最希望解决的问题;
3、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4、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5、自己说不清楚的问题。而且还可以举一些实际例子。
不论是评审职称的需要,或是为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还是仅仅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以上五个方面值得我们写论文时好好思考、借鉴。
1、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总结经验,形成文字,可参考相关文献,但不可抄袭别人的作品,这是首要原则。
2、博览深思,禁止迷信权威。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我们自己更要以身作则。正书籍和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心中理想世界的坚持,更是对我们思考和心灵的升华与净化,进而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只有博览群书,日积月累,撰写论文时才能得心应手。当然,书本的知识固然能够为我们提供不可或缺的养料,不过大多是理论知识,难免有过时的知识,所谓权威知识的正确性也是相对的。作为一名有志的年轻人,我们要敢于从实践中不断发现新知识,才能产生超越前人的知识高度。因此,我们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听了汤教授的讲座,我对写作要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也可以是其他老师做法的提炼,更多的是包括自己在内的众多老师的经验荟萃,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感性与理性的特点,选取有一定理论色彩的典型案例。其次,关于学术论文,一般都由假设开始,经过理论验证,事实论证,有一定的思辨行的研究。而教学案例可以从教学方法、教育对象、教学模式、考试分析等入手。以上写作要求,为自己今后练习写作指明了方向。
活到老学到老,做一名学习型的新时代教师是自己一直的追求。
专业区域教研收获(案例12篇)篇二
近年来,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师们也在日新月异的改革中不断进步。区域教研活动成为教师们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分享和交流,为教学提供更多的思路和经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也参与了多次区域教研活动,并从中受益匪浅。本文将总结我在此过程中所得到的收获和体会。
首先,区域教研授课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成果的平台。在这个活动中,每个教师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和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对比,我发现自己的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还有待提高和完善。例如,我曾经发现自己在示范问题解法时的步骤不够清晰,并且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很长时间都没有得到解决,然而在区域教研活动中,我发现了其他教师的备课和展示中那些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法。由此可见,区域教研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我们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吸取灵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其次,区域教研授课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们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思路分享给其他人,并且积极互相学习和借鉴。这种开放和分享的态度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和其他教师的深入交流,我了解到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及有效的学生管理策略。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我的教学工作来说,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区域教研活动也营造了一个相互扶持和支持的氛围。我还记得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碰到了一个和我带班年级相同的老师,我们因为工作繁忙而显得有些疲惫。然而,在交流和讨论中,我们互相鼓励和帮助,为彼此提供了很多温馨的建议。这样的合作支持,使我在工作中感到更有动力和自信。
第三,区域教研授课活动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陷入一种思维定式,缺乏创新和改进的动力。然而,在区域教研活动中,我接触到了来自不同学校和地区的优秀教师,这些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让我受益良多。他们的用心备课、生动引导和巧妙评价,都成为我进一步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的借鉴和参考。我还从中了解到其他学校在教学管理和学生素质培养方面的做法,这也给予了我很多启发。通过这些新的思路和方法,我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第四,区域教研授课活动激发了我的教学创新意识。通过观摩和借鉴他人的课堂教学,在得到灵感的同时,我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在某次区域教研活动的观摩中,我发现一位老师采用了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受到启发,我开始尝试将这种游戏元素融入到我的课堂中,并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实践中,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加,他们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也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这样的创新经验,不仅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还让我更加有信心面对未来教学的挑战。
最后,区域教研授课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共同成长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言:“教师的成长是最持久、最有影响力的改革。”区域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在于它鼓励教师们面对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共同探讨解决之道,并不断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尤其是在当前教育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教师们需要更加勇敢地面对变革,同时也需要借助区域教研活动这一重要平台,推动自己的教学和个人成长。
总而言之,参与区域教研授课活动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学习方式。通过在这个活动中的交流和分享,我不仅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空间,也了解到了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和方法。这样的收获让我更加充满信心和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我相信,随着区域教研的不断发展,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专业区域教研收获(案例12篇)篇三
在各自学校教研工作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不同联校的潜力和资源,立足课堂教学,以活动为载体,以展示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区域内困扰教师专业发展的典型问题为课题,以区域内网络教研为辅助手段,为教师发展提供丰富的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为教师进行专业交流、相互学习、共享经验创造机会,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构建和谐教育生态。
二、工作目标。
3、完成预定的教研活动。
三、活动主题。
1、橄榄型教师队伍建设主题研究活动。
2、高效课堂教学研究主题活动,课堂教学专题研讨。
3、教研成果展示与交流主题活动。
四、具体工作安排。
1、建章立制,健全队伍,制定计划(区域性教研工作计划和各学科活动计划),启动活动。
2、研究新课标,解读新教材。
通过这种活动,引导区域内广大教师根据课标理念,认真研读教材,真正理解和把握教材,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使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橄榄型教师队伍建设主题研究活动。
2、构建高效课堂教学主题研究活动。科学课堂教学展示与交流。
3、教师理论学习。
专业区域教研收获(案例12篇)篇四
本学期我校以教委办工作要点和学校工作总目标为导向,以规范办学行为为抓手,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以认真学习贯彻新课标精神,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
(一)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强化月检。
每月25日我校教务组对教师教学常规,包括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备课、课堂教学、辅导学生、作业批改、成绩考核等环节进行检查。
2.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学校领导和教务处带头深入课堂,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8节,听课记录、评课记录填写完整,学期中查一次,学期末再查一次,并整理归档。
赛,荣获一等奖;参加2015年“双飞燕杯”少儿棋类比赛,林碧远荣获低年组男子一等奖,李子欣荣获中年组女子二等奖,李文濠、刘洁、李安琪荣获三等奖;参加安海镇校园歌手比赛,李楠荣获高年组三等奖,盘雨婷荣获中年组二等奖;参加安海镇“梧山杯”英语口语比赛,张凌、林晗、蔡怡情荣获三等奖,团体二等奖;参加安海镇第七届小学生南音比赛,李楠同学荣获二等奖,蔡婉婷、陈玲玲荣获三等奖。
(二)深化校本教研改革,提升教研实效。
1.扎实开展“周四听课日”和“每听必评”两项制度。严格按照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评课议课流程,提高常规教研的实效性。结合《早毓小学“四课提质月”活动方案》第六周语文组黄秋燕研讨的课题是一年级《特别的作业》,第六周技能组出静茹研讨的课题是一年级美术《会飞的翅膀》,第六周吴明美老师研讨的课题是三年级信息技术《快乐小猴》,第七周数学组侯婉婷研讨的课题是五年级《体积与容积》,第八周数学组许美蓉研讨的课题是三年级《面积》。“庵前杯”2015年安海镇小学教师技能比赛,吴明美老师荣获信息技术组一等奖,出静如老师荣获美术组二等奖。5月7日上午举行家长开放日,开放了二年级语文《狮子和兔子》,三年级语文《最美的花束》,四年级数学《看一看》,一年级美术《会飞的翅膀》,三年级信息《快乐小猴》,五年级音乐《小白船》。5月6日、12日桥头教学区各教研组莅临我校分别听新教师王华秩的素质课----《我是小音乐家》、新教师出静茹的素质课----《会飞的翅膀》、新教师陈雅运的素质课----《最美的花束》,并给予高度的评价。5月21日安海镇语文学科“送教下乡”活动在我校举行,由养正中心小学顔若银老师上了三年级语文《炮手》。
2.加强学生管理,养成良好习惯。坚持抓好课堂教学常规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行为习惯培养内容尽量细化,以“好习惯益终生”为办学理念,建设高雅的校园文化。
3.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每周安排一节书法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把书法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本学期参加新教师粉笔字比赛中陈雅运老师和出静如老师荣获优秀奖。
4.学校还努力拓展教研空间,做实“区域性协作校联研发展共同体”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我校除了加入晋江第一实小校际联动外,还与西隅小学等十五校校际联动。每学期每周派相应老师参加联动单位教研及相应培训活动。
(三)重视业务学习,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1.深入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结合校本教研制度要求每位教师坚持理论学习,并做好笔记,使教师能较正确理解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把握教学要求。本学期王华秩老师、邓伟光老师、鲍珍珠老师参加教委办举行的课标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各教研组每周至少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全面推行写教学反思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案例、教育教学小故事和学科论文,鼓励老师积极投稿。学校还积极创造条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指导。本学期继续邀请晋江市进修学校郭琪琅老师和蔡福山老师莅临我校指导。6月12日上午郭琪琅老师就陈雅运老师上的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和苏娜红老师上的五年级语文《活见鬼》进行指导。
3.积极参加教委办、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6月3日上午王华蓉老师和苏娜红老师参加在西隅小学举行课题研究专题讲座;6月9日上午全体数学老师参加在成功中心小学举行“名师引领促进提升”讲座。
4.认真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切实抓好活动的落实和效率的评定。新教师陈雅运和苏桂芳校长结对子,出静茹与王华蓉老师结对子,王华秩与朱文玲老师结对子,吴明美与许美蓉老师结对子。通过“结对子、搭台子、架梯子、压担子”,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的实战水平,使他们尽快脱颖而出。
一学期来,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教科研活动与各学科的竞赛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强化养成教育,使我校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专业区域教研收获(案例12篇)篇五
近期,我参加了一场区域教研培训活动,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和来自不同地区的优秀教师们交流和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了区域教研的重要性和价值。下面,我将从准备工作、培训内容、互动交流、实践体验、感悟收获5个方面,分享我对区域教研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准备工作是成功参加区域教研培训的第一步。在报名之前,我积极做好前期功课,深入了解这次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我查阅了一些往届参与者的经验分享,并思考自己参加这次培训的目标是什么。在报名成功后,我通盘考虑我的学习需求和时间安排,制定了一份详尽的培训计划,包括学习重点、时间分配和资料准备等。这样的准备工作为我参与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我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和学习。
其次,培训内容是我获得知识和提升能力的重要渠道。这次区域教研培训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估体系等。通过听取来自各地的专家分享和教师的案例展示,我拓展了自己的教育视野,了解了不同地区的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培训中,我们重点关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资源的利用,这些都为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其次,互动交流是我在区域教研培训中收获最丰富的部分。通过小组讨论、集体备课和教学设计等环节,我与其他教师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这不仅让我学到了许多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还拓宽了我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与此同时,我也向其他教师分享了我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并从其他教师的反馈中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建议。通过这样的交流和互动,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合作网络。
然后,实践体验是区域教研培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许多新理念和方法,还有机会在实践中进行尝试和实施。我们被组织到各个学校进行教学实践,这让我有机会亲身体验到了其他地区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氛围。这样的实践体验使我深刻认识到,不同地区的教师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相似的,而通过学习和交流,我们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
最后,参与区域教研培训让我有了很多收获和感悟。我意识到教师是永远的学生,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变化。通过这次培训,我进一步认识到教育是一个共同体的事业,只有通过合作和交流,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区域教研培训为我提供了一个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这是我个人成长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宝贵机会。
总之,区域教研培训是我个人职业发展的一次重要经历。通过准备工作、培训内容、互动交流、实践体验和感悟收获,我认识到了区域教研的重要性和价值,拓宽了我的教育视野,并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我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将能够为我的教学实践带来新的启示和改进,为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专业区域教研收获(案例12篇)篇六
幼儿园的园本教研研究为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幼儿园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我园现阶段年轻教师已经成为幼儿园的主力军,为此,针对年轻教师的管理与教研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
我园的数学领域园本教研工作从以下三方面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1、理论培训:数学教育的意义、任务、目标。
2、如何依据目标选择教育方法和内容。
3、如何在一日生活中渗透数学活动。
一、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任务、目标的解读。
现状分析:
教师大多对数学活动的目标理解较浅显片面,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活动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认识不清晰。对数学教育的最终任务和意义局限在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层面上。
相应的策略:
1、组织教师学习了幼儿心理年龄特点。
2、解读《纲要》中数学活动目标、任务和意义。
3、以参与式培训的方式研讨数学领域的总目标、领域目标、阶段目标。
达成的共识:
1、明确了与数学教育最相关的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点。
1)幼儿感知觉的特点:感知觉(如视觉、听觉、触摸觉、运动觉等)是人们对于各种事物属性的认识,它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如幼儿计数能力通过视觉、运动觉得到发展。
2、解读《纲要》中数学活动目标、任务和价值取向。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显而易见,数学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不是为了让幼儿获得有限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在生活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已有知识尝试去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发展思维(特别是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这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是终身受益的。
3、数学领域的总目标、领域目标、阶段目标的学习、分类、整理。
在研究数学目标时我们发现各年龄段目标的实施具有差异性和连续性。如点数活动3-4岁幼儿通过视觉(看)和运动觉(用手点数)来感知数量(1-5),手口不一致;4-5岁幼儿视觉、运动觉协调能力增强,能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5-6岁幼儿只通过视觉就可数数或按群计数。
在研究数学目标时我们还发现目标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领域即:逻辑观念(分类、排序、推理、对应);数的认识和运算;量的认识;几何形体,时间空间观念,而且每个领域的内容也是阶段性的。如逻辑观念中的分类活动,受思维能力发展趋势的制约3-4岁幼儿的分类活动以排除分类为主;4-5岁幼儿以一维分类为主;4-5岁幼儿以多维分类为主。
二、依据目标选择教育方法和内容。
现状分析:
当我们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后,还必须看到,目标的实现一定要有科学的教育手段来保障。但是,在我们的工作实际中,我感到与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相对照,在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计划的制定,教育方法、教育过程的实施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大部分教师还停留在数学知识的传授上,忽视通过数学教育训练幼儿思维,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如教师在选择教育内容,制定教育计划,进行效果检查时,着眼点大多放在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上。
相关策略:
1、以自我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让每个教师主动地查找相关资料,思考困惑问题,最后大家分享智慧,形成解决方案。
2、结合教学实践(数学观摩活动)进行研讨。
达成共识:
在选择教育方法和内容是着重关注以下两点。
1、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影响幼儿学好数学的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最能引起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教育内容是与幼儿最近发展区相关水平的知识、技能,也就是那些使幼儿跳一跳够得着的“知识技能”。如:有一个四岁半的女孩,她对按长短给一组物体排序毫无兴趣,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还没有建立对一组多个物体进行排序的心理准备——相邻物体两两比较长短的技能,也就是说,给一组多个物体排序的技能超出了她的最近发展区。后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她先学会对相邻两物体进行比较,初步掌握排序的技能,然后增加到三个物体的比较,理解序列的传递性,再逐渐增加到对一组多个物体的比较,这时她很快领会了活动规则,理解了序列的涵义。在以后的排序活动中,这个女孩能连续多次排出10个物体的序列,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主动的态度。
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做到两点:一是把握数学知识技能的内在逻辑结构;二是研究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过程。
2、幼儿园数学教育必须把发展幼儿能力放在首位,而本领域核心能力即思维能力。
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方式始于幼儿对物体的行动,也就是说,幼儿学习数学首先依靠的是作用于物体的动作。从数理知识的抽象特点来看,幼儿是通过动作即操作活动学习数学的。
我们形成以下“做中学”的教育原则。
1)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周围的某一件物品,某一种自然现象,或考察现实世界中发生的某一件事,鼓励孩子提出问题。
2)当问题提出来以后,不是采用老师直接给出答案,甚至设计好实验,让学生去操作以验证老师给出的结论。而是强调一定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自己提出假说,设计实验,进行说理和辩论,以利于孩子养成进行相互讨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和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3)在老师引导和建议下,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同样要求幼儿注意观察、提问、设想、验证。
4)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想法和活动情况,最后把正确的答案记录下来,可以和自己原来的想法作对比。
5)在对某个主题进行教学时,“动手做”活动的'内容与教学方法要有连贯性和整体安排。
三、一日生活中渗透数学活动。
现状分析:教师缺乏在一日生活中抓住教育契机来完成数学目标的经验,所以我们重点引导教师思考哪些环节和活动能够结合数学活动。
相关策略:发挥老教师的骨干带头作用,请老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向教师传授。
达成共识:
1、利用幼儿的周围环境与日常生活,具体形象的学习数学。
1)在晨间活动中学数学。
如:早晨幼儿陆陆续续来园,孩子们总喜欢围到老师身边问:“老师,今天我第几名到幼儿园?”在人数较少时,就让孩子数数来到班上的孩子,来了几个,谁是第几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数数,同时,他们甚至学会了简单的序数。
2)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学数学。
如:在“揪尾巴”的游戏中,就在“尾巴”上做“文章”,制作了长短不同的“尾巴”,孩子们揪到了别人的“尾巴”,还要和自己的“尾巴”比一比,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幼儿在活动中,既锻炼了闪躲技能,又学会了比较长短及增进口语表达能力……增进新内容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如:在超市游戏中,平时发现孩子在玩的时候,总是没有目的地买了很多的东西,他们的兴趣似乎就是在把那些东西搬来搬去,于是,设计了点卡让幼儿来买东西,买的时候,孩子就必须考虑,你想要买几样东西?再用相应的点卡进行购买,“服务员”在结帐的时候,就要验证孩子买的东西与所付的点卡是不是一样。通过这样的改进,孩子们在多多商店就不会盲目地购物,而是更有目的、更会思考了。
2、数学教育不是孤立的,应与其他领域紧密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在与语言、社会、艺术、健康大胆尝试结合的内容,作为教师,我们要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思考的脑袋、一颗对生活充满着美好向往的心灵,把握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数学知识,渗透于生活中的时时刻刻,这样,数学活动的意义就更为突显了。
下学期我们将对数学活动设计及数学区的创设与指导进行具体的研究。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与实践才能明确教师发展的方向,有效地促进教师成长及幼儿园全面发展。感谢骨干教师们,你们的经验与智慧给予了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xxxx同成长!
专业区域教研收获(案例12篇)篇七
研究主题:对各年龄段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游戏目标的研究及根据游戏目标如何创设环境与材料提供活动目的:
教师进区角玩,各位教师可自主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角色玩一玩,并说说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讨论:
(一)说一说角色游戏对儿童发展的意义?1.角色游戏有利于幼儿满足模仿成人世界的愿望2.角色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3.角色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4.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5.角色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二)梳理各年龄段幼儿角色游戏的目标角色游戏总目标:
1.对角色游戏有兴趣,有积极参与角色游戏的愿望。
2.有初步的社会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有参与游戏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积极交往,乐于合作。
4.掌握基本的行为规范,遵守游戏规则。分级目标:小班角色游戏目标。
1.有初步的角色意识,能运用玩具、材料扮演熟悉的角色。2.会模仿角色的典型行为和语言。3.能进行角色间的简单交往。
4.在教师帮助下,初步学会整理玩具材料,并能参与游戏的评价。中班角色游戏目标。
1.具有初步的游戏目的性,丰富加深游戏情节,进一步加深对游戏规则和角色职责的理解。
《角色游戏组组与指导》(一)角色游戏前的指导1.经验准备。
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内容也就越充实、越新颖。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拓展幼儿的视野,丰富和加深对周围生活的印象。
还要指导和协助家长安排好幼儿的家庭生活,丰富幼儿的见闻。2.场地和材料准备。
要为幼儿设置一定的固定的游戏场所和设备。
1.鼓励和协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的主题;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游戏,其主题应来自于幼儿的需要。--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的需要,适当启发幼儿游戏的动机,帮助幼儿学会确立主题。
--教师不应是游戏计划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而应该成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促进者、支持者和引导者。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着不同的特点,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指导幼儿选择和分配角色;
--教师要在平时的游戏中教幼儿学会各种分配角色的方法。
--幼儿分配角色产生纠纷时,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解决纠纷。--在分配角色时,教师还要注意观察,使幼儿在扮演角色时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公平性。
3.指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和情节,提高游戏水平;教师指导的方法有两种:
--教师参与游戏,扮演角色,可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调动和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幼儿游戏的能力和水平。--注意适度的指导:
介入指导要以幼儿为主体,不要把自己的设计和意图强加于幼儿;要有目的地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师介入指导的时机有三种:
当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出现问题或困难时;当游戏需要给予提升时;当教育目标需要在游戏中完成时。
(2)提供有助于丰富游戏内容和促进情节发展的玩具和材料:
--在游戏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按需要随时增减与幼儿游戏的主题相关的玩具和材料,引导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角色的职责及其相互关系,是角色游戏重要的规则,也是反映游戏水平的重要指标。
--教师要指导扮演各个角色的幼儿,加强与其他角色之间的联系与交往,使游戏的内容更加丰富。--需要注意的是,游戏中角色之间的联系是自然的联系。为联系而联系,或强制幼儿去联系,结果都将破坏游戏,影响幼儿在游戏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角色游戏包含内部规则和外部规则两种游戏规则。
内部规则是角色本身的职责以及角色间的相互关系;外部规则包括不干扰他人的游戏、游戏结束按照类别收放玩具、游戏过程中注意环境卫生等方面。
1.让游戏在愉快自然的状态下结束。
--教师要把握好结束游戏的时机和结束游戏的方法。--结束游戏的时机有两种情况:
游戏情节开展比较顺利,应在幼儿情绪尚未低落时结束游戏。这样就可以让幼儿感觉意犹未尽,盼望着下次游戏的开始。
--现场评议。
--汇报。
教师在评价活动中应注意:--不要以教师评价为主。
--教师评价要具体、准确,不要抽象。
2017年10月20日。
专业区域教研收获(案例12篇)篇八
区域教研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并促进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我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近期参与了一次区域教研活动,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第二段:参与感受。
参加区域教研活动让我深切感受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在会议上,与会的教师们就同一个教学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每个人都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经验,不仅丰富了我的教学理念,更开阔了我的思路。通过和其他学校的教师交流,我了解到了许多其它学校的创新做法和教学成果,这为我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极大的启发和借鉴。
第三段:思考与启示。
区域教研活动深化了我对教育的思考。通过与其他学校的教师交流,我意识到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另外,与其他学校的教师交流,我也看到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这让我明白教育应该注重个性化,因材施教,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段:经验的提升。
区域教研活动不仅给予了我理论知识的更新和教学思路的拓展,同时也提升了我的教学实践能力。在活动中,我结对了一位来自另外一个学校的老师,我们一起进行了一次合作备课。通过合作备课,我学会了倾听和接受他人的建议,同时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互相协调和互相激励。我们共同研究教材,探讨备课方案,相互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最终形成了一份富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教案。这次合作备课不仅提升了我的备课能力,更让我意识到了教师间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参与区域教研活动,我意识到教育改革需要教师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区域教研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平台,通过不断学习和与他人的合作,教师可以共同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教育的进步。我会将这次区域教研的心得和体会运用到我的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以后的区域教研活动,与更多的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通过参与区域教研,我不仅拓宽了视野,增加了经验,还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区域教研激发了我们教师的激情和创造力,让我们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改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区域教研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我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它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业区域教研收获(案例12篇)篇九
今天在北营房中学进行了英语教研活动,大杖子中学,大水泉中学,北营房和平安堡中学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活动依然采用了同课异构的活动模式,前俩节课由孙老师和李老师分别讲授,俩节公开课都相当精彩,因为是以七年级教师的身份来参加的此次教研活动,所以我的听课重点在七年级。
七年级总体来说是清一色的年轻老师,讲授公开课的俩位教师采用的都是多媒体教学,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年轻老师做的不错,俩位老师在教学环节上做了精心设计,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导入课方式新颖,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采用猜字谜游戏,说唱,分角色扮演等。孙老师课堂的显著特色是注重训练学生的口语,规范学生发音,学生参与小组活动有序,有效,学生的参与度高,课堂秩序良好;李老师的特色在于教学环节清晰,教态自然大方,训练方式多样化等,俩位教师向大家展示了俩节精彩的公开课。在肯定教学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许多教学中的缺点,年轻教师注重教学形式的新颖,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表现在缺乏书写环节的训练,导致大多数学生书写功夫差,卷面不工整,课堂密度小使得学生收获甚微;对教材研究不透重难点把握不好,课堂侧重点不清晰,知识讲授泛而不精。课堂密度不合理,不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一部分学生过早掉队等,下面是我的一点教学建议:
青年教师还应该多细心向老教师请教,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做好备课讲课研讨课等工作,特别注重学生的过关训练,在初一阶段为学生打好基础其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认真负责,站好每一班岗,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要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特点,提高课堂感染力,接受最新教学理念,组织各种新颖的小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此次教研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希望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到此项活动中,做好集智备课工作,促进整个区域英语成绩的提高。
专业区域教研收获(案例12篇)篇十
为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缩小校际间差距,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发挥各校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在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的精心组织策划下,xx研培基地于5月27日成功开展了大型主题教研活动,其主旨是:以部分学科的公开。
教学。
为载体,促进教师对优质教学资源的运用,更主要的是为基地教师搭建一个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进而深入研究教研主题,探求省时高效的教学方法,全方位提升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最终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活动概况。
这次教研活动,赢得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基地成员校的大力支持,进修学校的相关领导、教研员,松花江、菜园子小学的领导和部分骨干教师,加上我镇全部教师共计240余人都是顶着蒙蒙细雨,积极投身到这次教研活动中来。活动中,任课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运用了远教、班班通、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和媒体设备,对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音乐等学科进行了公开教学。
课后,在进修学校学科教研员的引领下,所有听课教师结合本学科教研主题进行了分组研讨。因为这些教研主题源于教学实践,具有实效性和指导性,所以任课教师在研讨中打破了校际间的壁垒,坦诚直言,通过相互学习、反思和教研员的点拨,不但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急需解决或感到困惑的一些难题,更主要的是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教师的思想意识、教研理念等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对主题教研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通过研讨,不仅让教师参与了教研、投身于教研,而且在浓郁的教研氛围中,大家真正享受了教研。
在集中研讨总结会上,进修学校的李校长和包片教研员孙老师分别做了总结性发言,对这次教研活动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全方位分析评价,对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对课堂教学的个别环节不同程度地提出改进意见,为我校今后主题教研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查找不足。
虽然我们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对整个活动过程做了周密部署,但是在整个教研活动过程中还是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个别问题,这些问题将会成为我们今后教研工作的课题,督促我校主题教研工作深入开展。
1、课堂教学。
(1)教学设计的优化意识不强。
在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的教学环节,有冗余现象,可有可无的环节常常在教学中出现。问题设计缺乏序列化,不能很好支撑教学的结构与程序。有时会在不必要的地方补充活动要求。在学生独立活动或是小组合作时,教师常常会把没想到的要求,不间断的重复并强调,实则学生并没有听清楚老师的意图。
(2)学生活动(独立操作与合作交流)时,教师成为“局外人”。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就在前面或是在某一个位置,“眼巴巴”地站在那儿,等待学生自学成果的出现。即使有时会深入学生中间,也是在观望学生的合作学习或是独立操作的进度,看似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给人留下了“局外人”的印象。
(3)忽视了板书功能,板书缺乏设计。
因为是公开研讨教学,所以很多教师把注意力都转移到媒体屏幕上,利用课件将教学中需要展示的内容播放给学生,而将板书忽视,忘记了板书的功能与其即时的互动性。
2、分组研讨。
(1)注重主题,忽略分题。
在研讨过程中,多数教师能够围绕本学科的教研主题结合课例进行研讨,在分题的研究上说得不足、不透。
(2)注重形式,脱离主题。
在研讨过程中,个别教师对教师提供的课例评价得多,注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的评价,完全脱离了教研主题。
(3)个别教师的发言缺少理论支撑。
三、
下一步工作打算。
1、以常规教学工作为基础,进一步加大主题教研工作的监控力度,把全镇主题教研工作抓实、抓紧、抓严。
2、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促进主题教研工作深入开展。
3、以主题教研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对优质教学资源的运用,强化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总之,这次大型主题教研活动能够获得成功,离不开教育局、进修学校以及基地成员校各级领导、教研员的鼎立支持和精心指导,更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在以后的教研工作中,我们将在教育局、进修领导的指导下,继续加强校际之间的教研合作,发挥区域教研的整体优势,让每一位教师在这个研究实体中都能得到锻炼、获得提升,让主题教研工作在xx这个研培基地上开花结果。
专业区域教研收获(案例12篇)篇十一
为了下一步能更好地开展好我班的区域活动,特写区域活动教研总结如下:
首先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合理的活动环境:
幼儿园的活动材料和环境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根据这些特点,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我们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让幼儿专注的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的探索问题。在区域划分时,我们把相对安静的区域活动安排在室内(如:阅读区、美工区、益智区、建构区等)相对会发出比较大声音的活动安排在室外(如:体育区)。
我们把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有机结合,把主题中的东西延伸到区域活动,即巩固了知识,又不浪费资源。
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年龄、认知特征投放材料小班区域材料的投放应该要注意材料的个性化,要适合孩子的自身需要和自由选择。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符合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使他们结合自己的认知水平自由地选择。面对不同需要的幼儿,我们提供的材料有层次特点。如,“做做玩玩”所提供的纸可以是成型的白板纸,也可以是不成型的白板纸,供不同程度的幼儿选择、操作;质地上的层次,如,“益智角”里提供的各类材料,幼儿可以根据各自的能力进行活动等。区域活动中的材料要多,呈现多样化,体现丰富性、可变性和可操作性的多样化特点,减少小年龄幼儿为争夺玩具而发生矛盾。
如在美工区中我们投放了橡皮泥、废旧纸、彩笔,油画棒等材料,供幼儿捏、撕、折、画等多种方式制作自己喜欢作品等;娃娃家中幼儿分别给娃娃喂饭、扣纽扣、戴帽子、围围巾等,这些材料都符合小班幼儿操作,因此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活动目的。
生活区是最接近幼儿生活的。在生活区中,我们可以准备拉拉链,扣扣子等活动。小班的幼儿年龄小,在家里都是爸爸妈妈包办所有的事,所以生活能力非常欠缺,幼儿连自己要小便都不知道更别说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了。这个区域的设计意图就在于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了将这些看似无聊的活动设计的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可以将布料做成各种的形状,运用各种鲜艳的颜色。并且在活动中还不断投放的一些新的材料,意在不断吸引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相应的生活技能。
专业区域教研收获(案例12篇)篇十二
这次园本教研活动从课题研究入手,把教研活动内容与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教师每天都要组织幼儿进行区域活动),再以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进行一定的程度的碰撞、分享,这样的形式对提高老师的教育行为、提升老师的教育理念最有帮助。而教研组的集体反思,能更为有效地促进参与进来的所有教师都能获得新的认识,并在未来的实践中做出新的尝试,进而促进她们实现专业上的共同成长。
活动中还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体作用。从计划的制定、内容的确定到活动过程的进行都让教师在亲自参与下确定,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环节开始,就确定教师的园本教研主体地位,而不是到了召开讨论会时教师才参与进来,使教师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要开展这次教研活动,这次教研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自己应该如何去主动参与,从而使教师由“要我参加教研”转变为“我要参与教研”。在教研活动中,主持人对于教师应该如何发言没有有规定,主持人的角色由组织者、权威者和评价者转变为聆听者、支持者与服务者,而教师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互动者,教师自己去确定要表达什么,用什么方式表达,这样选择权掌握在教师自己手中,教师就能够表现出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
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是:在园本教研中,主持人的主持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园本教研的效果。主持人在整个园本教研活动中肩负着对参研教师给予启发、鼓励,对研讨中的观点给予欣赏、概括、总结和提升等任务。因此,主持人应在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外,还应具备较高水平的倾听能力、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概括能力、较强的亲和力和协调能力等,在这些方面主持人需全面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