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通常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习评价等内容,以及适应不同学习需要的不同教学策略。此外,中班教案的编写还应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
精选中班语言笑教案及反思(模板14篇)篇一
1、引导幼儿学说绕口令、并培养幼儿尊敬老人的优良品德。
2、指导幼儿练习正确发准“公”、“冬”的字音。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挂图(同《幼儿用书》第三册p8)。
1、出示图片、教师根据图片结合绕口令的内容讲述故事《公公和冬冬》。
2、教师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并指导幼儿正确发准“公”、“冬”的读音。
故事里提到了谁?
谁住在楼上?谁住在楼下?
小冬冬有不认识的字就去找谁请教了?老公公走路走不稳谁来扶他了?
冬冬是怎样说的?
公公是怎样说的?
3、教师用绕口令方式重新讲故事、引导幼儿理解绕口令的内容。
4、教师指导幼儿学说绕口令。
(1)分组朗诵。
(2)个别朗诵。
(3)比一比看谁说得快。
5、引导幼儿要学习冬冬、做一个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小朋友、你们喜欢冬冬吗?为什么?
在延伸活动中、可组织幼儿进行分组绕口令接龙游戏。
附:
楼上住个老公公、
楼下住个小冬冬。
小冬冬认字问公公、
老公公走路扶冬冬。
冬冬说楼上有个好公公、
公公说楼下有个好冬冬。
绕口令对于孩子们来说、接触的非常少、但它特有的快节奏的朗诵、使幼儿非常的感兴趣。
在活动中、我发现小朋友都表现的很认真、整个活动下来基本上能够把绕口令朗诵下来、这为最后的朗诵比赛环节奠定了基础。我给小朋友们出示的图文并茂的绕口令字卡非常实用、孩子们朗诵的时候不用两边看、而且掌握的非常好。
精选中班语言笑教案及反思(模板14篇)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内容,掌握作品的主要情节,并明白:只要肯动脑筋,什么事都能办到。
2、根据已有的相关经验,创造性地续编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看见小鸟在天上飞,小朋友你们想不想飞?”(幼:想)“我们来看看,看见小鸟在飞,还有谁也想飞。”
二、观看多媒体课件,教师讲述故事。
1、打开多媒体大屏幕,出现第一幅画面:许多动物在看小鸟飞。教师引导幼儿看图片。
2、教师讲述故事一遍(不逐页出示图片)。
3、提问:
(1)看见小鸟在天上飞,还有谁也想飞?
(2)那小蚂蚁、小青蛙和小猪自己会飞吗?
(3)它们想出什么办法让自己飞起来?
4、教师再次讲述故事(根据故事的展开逐页出示图片)。
5、教师讲述故事后,逐页图片提问:
(1)看见小鸟在天上飞,大家都很羡慕,乌鸦奶奶怎么说?
(2)小蚂蚁它怎么说?然后想了什么办法让自己飞起来?
(3)小蚂蚁飞起来了吗?为什么会飞起来?
(4)小青蛙想了什么办法让自己飞起来?
(5)小青蛙为什么不摘朵蒲公英而要吹个气球?
(6)小猪想了个什么办法?
(7)大家都飞起来了,还有谁没飞起来?
三、引发幼儿想象,大胆续编故事。
1、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为小兔和大河马想个办法飞上天。
2、幼儿集体讨论:用什么办法让小兔和河马也飞起来。
3、请个别幼儿讲讲,并讨论这个办法好不好。
4、请全体幼儿从多种办法中挑出二个最好的办法。
四、根据幼儿的想象,连贯讲述故事一边。
1、教师用语言启发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幼儿也讲述故事。
2、教师提问:乌鸦奶奶最后说了一句什么话?你听了这句话心里有什么想法?
3、点明故事内涵:只要肯动脑筋,什么事都能办到。
五、活动延伸。
教师:我们也要想个办法让自己飞起来,走,我们去把好方法画下来。
看见小鸟在天上飞,大家都很羡慕。乌鸦奶奶说:“你们没有翅膀,永远也飞不起来!”
“我偏要飞!”小蚂蚁说着,摘了一朵蒲公英当小伞。
“我能飞起来喽!”小蚂蚁高兴得叫起来。
“我也试试看!”小青蛙吹了一个大气球。
“我也能飞起来喽!”小青蛙好快乐。“噢,这是什么?”乌鸦奶奶戴上老花镜。
胖小猪说:“这是我制造的飞机。”
“我也能飞起来喽!”胖小猪开着飞机上了天。
乌鸦奶奶想了想说:“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谁都能飞起来!”
精选中班语言笑教案及反思(模板14篇)篇三
1.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2.学习词:静悄悄、横冲直撞、挺起胸膛、美妙;读准字音:横、撞、精神、挺、灵。
3.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坐、走的姿势。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精选中班语言笑教案及反思(模板14篇)篇四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蜗牛与朋友的对话。
2·知道蜗牛因为害怕困难,所以搬家没有成功。
1·课件《蜗牛搬家》。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蜗牛与朋友的对话。
难点:知道蜗牛因为害怕困难,所以搬家没有成功。
一、通过提问,导入活动。
二、分段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学说角色对话。
(1)倾听故事第一段。
1·蜗牛住在哪里?他住得舒服吗?(住在池塘边的石缝里,周围光秃秃的除了石头也没有,每天饱受风吹日晒,只有阴天下雨,他才从壳里探出身子喘口气)。
3·他听到蜻蜓和蚂蚁说小山坡是个好地方,他打定主意想干什么呢?
4·猜一猜,蜗牛搬家成功了吗?
(2)倾听故事第二段。
1·蜜蜂来帮蜗牛搬家,天气怎么样?蜗牛怎么说?教师与幼儿分别扮演蜜蜂和蜗牛,练习对话(蜜蜂:“我来帮你搬家”。蜗牛说:“今天我不能搬家,太阳会晒着我的。”)。
2·蝴蝶来帮蜗牛搬家,天气怎么样?蜗牛怎么说?(幼儿交换角色扮演蝴蝶和蜗牛,练习对话)。
3·青蛙来帮蜗牛搬家。天气怎么样?蜗牛怎么说?(让幼儿分别扮演青蛙和蜗牛,练习对话)。
(3)倾听故事第三段。
1·你们觉得蜗牛的家会搬成了吗?(让幼儿猜想)好,那蜗牛的家到底搬没搬成,我接下去听故事。
2、故事听完了,蜗牛的家搬成没?为什么?
三、完整倾听故事,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那我们再一起来完整的听一遍故事,看看蜗牛到底为什么没有搬成家?我们在听的时候还可以一起跟着故事学说蜗牛的话。
四、讨论。
4·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会因为太阳晒、刮风、下雨就放弃搬家吗?你会怎么做?
5·小朋友在上幼儿园时,有没有遇到太阳晒、刮风、下雨?你们是怎么做的?你们都是不怕困难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
再到分组角色集体学说对话,一遍又一遍的进行练习,主要运用了讲述法和练习法,在集体教学中注重个别差异。第三环节进行完整地倾听故事,学说故事中的对话。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练习,所以这里我采用的是集体学说对话的形式。第四环节,是一个经验迁移的环节,通过讨论,让幼儿明白蜗牛没搬成家是因为害怕困难,从而教育幼儿要做勇敢的、不怕困难的好孩子,坚持天天上幼儿园,从而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我觉得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教学材料的设计上,课件设计还有不足之处,以至于在操作上有些不方便。
精选中班语言笑教案及反思(模板14篇)篇五
设计意图:为培养幼儿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完整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注意倾听别人说话,而设计了这节语言活动。
(1)使幼儿乐意在集体面前说话,能用较完整的句子较连贯地讲述自己星期天经历的事。
(2)引导幼儿能耐心倾听同伴说话,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教幼儿学会从同伴的谈话内容中找出自己也喜欢的活动。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1)启发幼儿谈论星期天里最高兴的事。
活动开始时,将幼儿的作品及自然物品展示,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幼儿带来的物品,激发幼儿的谈话兴趣。
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谈话内容:"小朋友,你们能给大家讲讲你星期天里最高兴的事吗?"(2)让幼儿分组谈论星期天里最高兴的一件事。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请幼儿把自己在星期天做的手工等物品放在面前,然后互相讨论星期天里最高兴的事。
教师注意参与和指导,可以到一个小组里讲讲自己星期天里最高兴的事,引导幼儿将话题集中在"最高兴的一件事"上。
(3)幼儿集体讨论:"星期天里最高兴的一件事。"在分组谈话的基础上,教师集中全部幼儿,每组请两个幼儿来讲讲,内容涉及各个方面,有劳动、游玩、学习等。
(4)教师通过启发提问,逐层深入拓展谈话内容。
教师小结:引导幼儿过个有意义的星期天。
幼儿学习绕口令《高高山上一条藤》整体效果不错。活动过程中,认识图谱,孩子的归纳能力较强,一下子能说出图谱表达的意思,到了后面,更是一字不差的说出了句子。最后,基本就会流利的念出绕口令了。让幼儿认识儿歌中的一些特殊符号,帮助幼儿理解表示的内容,为下个环节打好基础,分散难点。通过个别分析,认识各种符号,理解图谱的所表达的内容,练习念准字音。活动中让幼儿自己来认识和探索符号,打破了老师讲解儿歌意思,孩子学念儿歌的传统方式,充分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使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体现。有效达到借助图谱,练习口齿清楚地朗诵绕口令的活动目的。
设计这个活动,也是想拓展孩子的知识面,让其了解绕口令的特点,感知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一开始,我班幼儿没能说出叔叔表演的是什么,把绕口令的特点总结不出来,这除了说明孩子平时的兴趣不够广泛,老师在引导也有些经验欠缺,或者学习了之后再小结特点会更好。
精选中班语言笑教案及反思(模板14篇)篇六
秋天到了,带领幼儿外出散步的时候,路上幼儿对地上的落叶十分感兴趣,有的幼儿捡起树叶当扇子扇,有的当发夹……树叶会给幼儿带来如此丰富的想象力,而散文诗“落叶”文虽短小,却充满趣味,想象力丰富而美丽、动态感强。通过欣赏教学,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奥妙。诗中语句简短而有重复,也是仿编的好教材。
1、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能根据诗歌结构大胆想象,尝试仿编诗歌。
1、课件1个。
2、每人一张画有落叶的供添画用的纸,油画棒。
(一)全体幼儿齐唱歌曲《小树叶》,进入活动室,引出课题。
1、师幼共同演唱歌曲《小树叶》,随音乐节奏进入活动室。
2、课件播放秋风吹的声音因。
3、提问:秋风来了,小树叶都被吹到哪儿去了?
(飘到小河里、飘到马路上、飘到花园里、飘到房顶上、飘到草地上……)。
(二)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一遍。
提问:散文诗说树叶都落到哪里去了?
(树叶落到了院子里、小河里、沟里、地上……)。
2、教师配以课件再次朗诵散文诗一遍,并组织幼儿一起讨论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
小朋友说得真好,下面,老师再来朗诵一遍散文诗,这次请小朋友边听边把不懂的句子记在脑子里,待会儿让我们一起来讨论。
提问:散文诗听完了,你有什么不懂的吗?
——树叶落到沟里,为什么蚂蚁会把它当作小船呢?
——因为沟里有水,小蚂蚁过不去就把树叶当作小船划过去。
——小鱼游过来,为什么把它当作小伞?
——小鱼游到树叶下,就像撑了一把伞。
——树叶落到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为什么说来信了?
——树叶落下来了就是在告诉小燕子秋天来了。
师概括:大家说的真好,许多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就是秋天来到了,小燕子一看到落叶,就像看到写着秋天来到的信一样,所以小燕子会说“来信了。”
——那为什么小燕子会说催我们到南方去呢?
——因为南方比较暖和,小燕子喜欢住在暖和的地方。
提问:小朋友说的都很好,那谁知道散文诗里为什么说“催”我们到南方去呢?
(催就是叫小燕子快点去南方。)。
3、请幼儿边看可件边欣赏配乐的散文诗一遍。
我们小朋友今天可真聪明,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好听的散文诗吧。
(三)教师作仿编的示范,少数幼儿试编。
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后仿编。
——树叶落到院子里,小蚂蚁看见了,把它当作被子。
——树叶落到草地上,小白兔看见了,把它当作扇子。
——树叶落到地上,小虫看见了,把它当作饼干。
——树叶落到汽车上,小鸟看见了,把它当作降落伞。
提问:小朋友想想,除了燕子天冷了会飞到南方去,还有谁也要非到南方过冬的?(大雁)。
——树叶落到地上,大雁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都说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把你仿编的诗画出来然后再讲给大家听好吗?幼儿在落叶图上添画,边画边作仿编诗句的练习。教师巡回观察,可听听个别幼儿仿编的诗句。课后引导幼儿相互讲述。
精选中班语言笑教案及反思(模板14篇)篇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掌握儿歌的结构特点:什么是什么的家。
2、尝试学习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活动重点:
学习朗诵诗歌并能仿编诗歌。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能大胆表达创编的诗歌。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贴绒学具。
3、小图片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2、师: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家、我们的小客人也有自己的家、那你们知道小客人们的家在哪里吗?(幼儿自由议论)。
3、师: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请小朋友竖起小耳朵来听听这首好听的诗。
二、出示图片、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小朋友你听见儿歌里说了什么、要用诗歌里面的话来回答。(幼儿回答一句、其他幼儿跟学一句)。
2、你们知道小羊为什么喜欢住在绿绿的草地上?小鱼喜欢清清的河里?……。
3、集体完整朗诵诗歌一遍。
4、分角色朗诵诗歌。
5、请个别幼儿朗诵。
三、结合诗歌原有模式进行仿编。
1、师:蓝蓝的天空除了可以是白云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呀?幼:燕子(提醒幼儿用诗歌中的话来告诉大家、说完整、什么是什么的家。)。
2、依次类推仿编诗歌。
3、师幼有感情地朗诵新编的诗歌。
4、请能力强的幼儿朗诵自编的诗歌。
四、游戏:送它们回家。
请小朋友拿起自己椅子下的图片、想一想它的家在哪里?用图片仿编一句诗歌、再把它送到家里。
课后反思:
家》这首诗歌语言朴实、浅显易懂、巧妙地运用了叠音、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欢快流畅的情绪、易于为幼儿喜爱和接受、而且还符合中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这次优质课我选择了这个语言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以欢迎小客人来做客、并让幼儿帮助小客人找家来引出诗歌、这个环节小朋友表现得非常棒、许多平时不举手的孩子也纷纷发言、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小鸟、小羊、小鱼等与树林、草地、小河等之间的归属关系。在让孩子们学习诗歌时、我有些操之过急、将孩子们的能力高估了、在孩子们还没有完全掌握诗歌的情况下、就急切的转换到下一个环节、以至于有些孩子们仿编时出现不会编的情况、这也是我没有考虑周全、不能只看到那些能力强的孩子、而要顾全大局。
活动中、孩子们在表达时不会自觉地用完整的语言回答问题、特别是在叠词方面、有些孩子说完自己的想法之后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提醒才会运用叠词。在仿编诗歌这一环节、很多孩子想得也非常好、如绿绿的草地是是小马的家、高高的天空是太阳的家等、但孩子在活动中表达得并没有这么完整、甚至只会说“小蜜蜂的家在花朵里、花朵是红色的”等诸如此类的语言、自己还不会总结诗句、孩子还不习惯句式的转变、还需老师的提醒。游戏《送图片回家》时、孩子们的情绪已经十分激动了、在还没听清楚我交代的要求就开始行动、大多数孩子能理解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能贴到相应的家里去、但就是没有把话说完整就去贴、以至于出现混乱的现象。本活动我把创编环节放在重点、时间占了很多、听了其他老师的反馈、我也觉得对中班幼儿来讲创编可以适当放低要求、不要作为一个最主要的环节来做可能更合适。
精选中班语言笑教案及反思(模板14篇)篇八
1、通过观察画面的细微之处,大胆猜测、想象,理解画面内容。
2、学习有顺序地阅读方法,尝试完整地阅读图画故事。
3、喜欢阅读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引导幼儿在阅读中学习,感悟生活。
1、图片:小鸟、小鸭、小猫、小兔、小狗、小鱼、小牛。
2、幼儿用书第13—16页。
1、观察图画,导入教学。
提问:图上有谁?小鱼喜欢做什么?(吹泡泡)你知道小鱼泡泡里的“?”是什么意思吗?
小结:这个像钩子一样的符号叫作问号,它要问什么问题呢?—————《为什么我不能》,一起来看看这本书。(教师指读书名)
2、幼儿园自主阅读画书,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掌握一页多幅图的观察方法。
提问:你们怎么知道先看那幅图呢?
小结:按照每幅图下面的数字,按顺序看,看完一幅再看一幅,还要把前后画面连起来才能明白。
(2)幼儿自行阅读图书,边看边轻声讲述。
(3)集体交流,表达对图画书的理解。
提问: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来问“为什么我不能......”的问题?
谁第一个问?谁第二个?谁第三个呢?(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按照动物出场的先后次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
你发现故事书里每一个小动物的问题都和哪一个动物有关呢?(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后一种提问的动物是前一种动物想拥有这种动物特征的动物。)
(4)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阅读经验。
3、师幼完整地欣赏,阅读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并大胆表达。
提问:画面上有谁?问了什么问题?(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语气来回答)
这个故事中哪一句话是相同的?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看图讲述故事。
4、讨论,理解故事主题。
提问:那么多的小动物都问了妈妈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不能......”
妈妈能不能回答它们的问题?你们能帮帮它们吗?
小结: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和特长,不一定跟别人一样。
一、在幼儿期孩子们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走到哪儿都爱问为什么。故根据我班年龄特点,着重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地利用观察图片、引发想象、大胆提问与讲述各个环节结合起来,使幼儿在一种积极的阅读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幼儿自主阅读、和同伴交流、集体交流这一环节,体现了幼儿间的相互学习和支持,也为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提供时间和空间。幼儿在此过程中仔细观察到了每一个细节,同时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地说出了动物的提问。最后以有趣的环形出现,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提问,并努力想办法解决,起到了一个有效的推动和启迪作用。
二、在这个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1)个别幼儿不愿意回答问题。
(2)有的幼儿在回答哪个小动物又有什么问题时,运用“为什么我不能……,像……那样?”这个句型回答的不是很完整。
整改措施:
(1)加强和孩子的互动,对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小朋友多加关注,在游戏中活动中多表扬他、鼓励他。
(2)在游戏中,平时也经常运用一些固定的句型说话。让孩子充分感受固定句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精选中班语言笑教案及反思(模板14篇)篇九
1.通过学习儿歌尝试正确的使用生活中的`一些量词。
2.感受大小,粗细,多少的不同。
课件ppt。
一、谈话导入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张 有趣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出示图片
提问一:
提问二:
提问三:
三、欣赏儿歌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
(可以分成小组,个别多种形式朗读)对对歌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西瓜一颗枣一边多一边少,一筐苹果一只桃一个粗一个细,一条黄瓜一根葱一边多一边少,一包糖果一块糕一边唱一边跳,比比说说记得牢学习创编: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引导幼儿男女分组问答。
孩子们,我们今天的收获真大,学了词,读了对对歌,还编了对对歌。其实我们的身边处处都藏着反发现和积累反义词,并把它们编成对对歌写下来,背出来。
在活动区投放图片,引导幼儿创编与各种形状有关的对对歌。
《对对歌》的内容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反义词儿歌,在儿歌中作者把一些常用的反义词穿插其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亲身体会到反义词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了孩子进一步学习反义词的兴趣。把在身边找到的反义词用自己的方式编成儿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幼儿更加明确的认识反义词。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精选中班语言笑教案及反思(模板14篇)篇十
1、体验诗歌《摇篮》的意境美,感受诗歌中的爱。
2、学习朗诵诗歌《摇篮》,并进行诗歌创编。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点:学习朗诵诗歌《摇篮》。
活动难点:创编诗歌内容。
课件《摇篮》
一、欣赏诗歌《摇篮》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并问幼儿听完诗歌后的感受是怎样的?
2、完整播放课件诗歌欣赏,让幼儿倾听一至两遍,进一步体验诗歌意境。
3、分段播放,分段讨论: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例如:看到了海浪、白云;想到了遥远的夜空,星星不停地眨着眼睛、笑着闹着,渐渐地它们累了,在蓝天的怀抱里慢慢地睡着了,大海浪花翻滚,鱼儿在浪花的飘摇中睡着了;感受到了微风轻轻吹过,抚摸着花儿,花儿笑着睡了,妈妈轻轻地哼唱着歌儿,摇着宝宝的摇篮,轻拍着宝宝,宝宝甜甜地睡着了……)
二、学会根据图片整体朗诵诗歌
1.图片逐渐展示,让幼儿看图片说整体诗歌内容。
2.根据图片完整有感情的朗诵诗歌诗歌欣赏。
三、创编诗歌
1.教师可启发幼儿:"蓝天除了是星星的摇篮,还可以是谁的摇篮?""大海又可以是谁的摇篮?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是摇篮呢?……",让幼儿自由表达。在幼儿发表看法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将这些想法编入诗句,并尝试朗诵新的诗歌。
2.教师向幼儿展示课件中的仿编诗歌,继续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让幼儿为自己创编的诗歌配画。
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是非常积极主动的,对仿编诗歌充满了兴趣。通过本次活动我也深深感到教育的契机无时不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捕捉和把握,活动的效果取决于我们深入思考和有效的组织。
精选中班语言笑教案及反思(模板14篇)篇十一
1、培养幼儿倾听兴趣及注意力。
2、学习传话技能,听清句子中每一个字的发音,并能清楚转达。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果树模型若干,各种水果图片若干。
2、各种动物卡片若干。
3、小篮若干。
活动过程。
一、学习传话。
1、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教师对每组第一个幼儿说一句话,一个一个的向后传,请每组最后一个幼儿说说是什么话。
幼儿讨论:怎样才能传不错话?
2、请每组最后一个幼儿说一句话,一个一个向前传,每组第一名幼儿来告诉老师是一句什么话。
二、创设情境学习转述。
(园长走进教室)。
园长:对不起,打扰一下,请问魏老师在吗?
教师:她出去了,您找她有事吗?
园长:请通知魏老师今天下午两点到大三班听课。
教师:请魏老师今天下午两点到大三班听课。是吗?
园长:是的,等会儿魏老师回来了,请您转告她。谢谢。(园长出教室)。
教师:小朋友们,一会儿魏老师回来谁能把通知转告给她?
(幼儿练习转述,教师适时进行指导。提示: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去,去干什么。)。
(魏老师进教室)。
教师:哪个小朋友来告诉魏老师有什么事?
(请多名幼儿进行转述)。
魏老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谢谢你们,下午我一定准时去。
(针对幼儿情况进行评价。如:认真听,记住说的是什么话;传话慢一点,把每个字都说清楚。)。
1、摘果子每组最后一个幼儿手提小篮,说出水果的名称,幼儿一个一个向前传,最前面的幼儿根据听到的水果的名称到果树上摘果子。回来后放入本组的小篮中。
2、送果子出示动物图片,每个动物图片对应一个纸质的`小篮。请幼儿听到动物名称后进行传话,最后一名幼儿根据听到的动物名称把一个水果放入其小篮中。
注意:如传错了话,要重新从头开始传。
活动反思。
《传话游戏》这个幼儿感兴趣的题材,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活动中我们将幼儿本身的需要、兴趣、经验和能力放在首位,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集中与分组、集体与个人、讲述与想像,形成立体式的环境教育活动体系。
精选中班语言笑教案及反思(模板14篇)篇十二
1.喜欢玩游戏,乐意积极参与传话游戏。
2.学习传话技能,能清楚地对别人说出听到的一句话。
3.幼儿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教学准备。
1.果树蔬菜树各两棵,各种水果蔬菜模具若干。
2.篓子四个。
3.动物布偶一个。
4.小粘贴若干。
三、教学过程。
(一)说悄悄话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主题,请听到悄悄话的小朋友大声说出来,告诉周围的孩子。好朋友之间互说悄悄话。
(二)学习传话小布偶和每组第一个小朋友说一句话,你们一个一个向后传,轻轻的对着别人的耳朵说。请每组的最后一个小朋友大声地把这句话说出来。幼儿讨论:怎样才能传不错话?教师总结:认真听,记住说的是什么话,传说慢一点,把每个字说清楚。
(三)创设情境学习转述幼儿练习转述,教师适时进行指导,针对幼儿情况进行评价。
(四)传话游戏:摘果子1.讲解游戏规则:每组最后一个幼儿在篓子里选一个水果或蔬菜藏在自己的身体任何地方,告诉前面一个幼儿摘的是什么,一个个向前传,最前面的幼儿根据听到的水果或蔬菜的名称到神奇的树上摘下来,回来后拿在手上,前后幼儿举起水果或蔬菜的模具,检查摘的是否正确。2.从前往后传一次,规则同上。3.组与组之间比赛,看谁摘的快。摘的最快的一组,小布偶给予奖励。延伸活动:利用各种实物道具让幼儿练习传话游戏,并逐渐说一句完整的话进行游戏,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依据年龄特点、精心选择内容,中班年龄段的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还不长且不够稳定,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因此教师必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他们选择生动、有趣、健康有意义的倾听内容。例如在晨间环节,利用十分钟作左右的时间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看见的、听见的、家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新鲜事。这样的形式和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倾听的'兴趣。参与交流的孩子为了能使自己讲述的事情感染、吸引别人,也会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更注重有意识、有选择地倾听。又如在自由活动环节,鼓励幼儿自由传话、故事接龙等游戏,使幼儿在宽松、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乐意倾听他人、积极表达自己,从而获得语言表达与倾听习惯的同步发展。
(二)注重日常积累、准确把握时机,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渐进而连续的过程,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的有机渗透。幼儿是否能听清并听懂老师的讲解,将直接影响孩子参与活动的质量和学习的效率。为了能使幼儿愉快、自然地融入活动,在每个活动环节提出要求时,我都会提醒每个幼儿注意倾听。例如在每天晨间点名时,我就在传统的老师点名幼儿应答的模式上加以调整和创新。有时是打乱顺序点,比比谁的耳朵灵,能一次就听清自己的姓名。开始时是有规律地点名,然后把点名册上的学号颠乱了点:今天从第一个跳跃到最后一个,明天从最后一个跳跃到第一个,后天则是颠乱了无规则地点名,还有的时候是让孩子看老师的口型猜猜老师在叫谁的名字。孩子们对这种点名方式很感兴趣,每次都会安静地倾听是否叫到自己的名字,有意倾听的意识和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很多。又如:在幼儿关心的热点讨论中,不仅要求幼儿倾听老师的讲述,而且还注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讲述。我会经常在一个幼儿说完后,问其他小朋友:“你觉得他说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这也促使每个幼儿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从而逐渐养成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对话交流,使孩子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能感受到来自朋友和老师的关注,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孩子的倾听成为内在的需要。
(三)优化培养方式,关注习惯养成。
1、借助良好的语言组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简明扼要的语言组织,能使幼儿集中注意倾听。比如,在科学活动“植物趣闻”中,教师一开始就用简洁、浅显的语言引出活动主题:“许多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非常有趣,老师今天请来了四位植物朋友,你知道它们有什么本领吗?”教师直奔活动内容的语言,给幼儿非常明确的信息,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倾听也就认真了。另外,在活动中追随幼儿兴趣和引发幼儿思考、探究的提问,也能促使幼儿认真倾听。
2、创设生动的游戏情境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主要活动形式,那么将倾听的要求渗透在有趣的游戏中,能使倾听习惯的培养寓教于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拷贝不走样,你做我们猜,看谁的耳朵灵等游戏。这些适合中班幼儿的简单有趣的游戏,能自然地引发幼儿的有意注意,使孩子的倾听体现自主,使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乐于倾听别人、积极与人交往,体验到相互尊重和合作的重要与快乐。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不是在单一的活动中训练而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贯穿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场景中。它也需要我们教师具有艺术性的教育方法和充足的耐心去引导、去等待、去发现。实践证明,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将会对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都会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同伴互助老师对活动的点评。
本次活动设计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每一个活动环节都很清晰,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到了快乐,教师的教态很亲切,特别时把握幼儿的教育随机性很强,对于教具的准备动了脑筋,教具的设计非常巧妙,逼真,很符合本年龄段幼儿的需要,目标的定位也非常准确,幼儿的常规非常好,教师也注意了交代清每一步的要求,使幼儿活动起来非常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建议是:活动设计还可以根深挖掘教材,ppt中的图片要更好的起到启发引导的幼儿表达的作用。
精选中班语言笑教案及反思(模板14篇)篇十三
1、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其积极的参与讨论,以丰富个人词汇。
2、让幼儿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想象的内容。
3、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1、画有小兔与倒塌的房子,以及小兔与新建的房子的图片。
2、幼儿具有一定绘画能力。
一、指导语: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颜色的词。
指导语:小朋友想想看,兔宝宝的新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内容可以包括大小,颜色,形状等。
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指导语:小朋友们想让兔宝宝的新家盖在什么地方呢?
二、幼儿自由讨论后,教师进行归纳。
出示画有新房子以及开心的兔宝宝的图片,教师示范描述图片,如,小朋友们看,这是我画的新房子,新房子盖在森林里,红红的房顶,黄色的窗户,兔宝宝可高心拉,看,小鸟也飞来祝贺它了。
三、通过幼儿自己操作,进行迁移。
指导语:刚才我们都想了许多的好办法,现在,我就请小朋友把你们的想法画出来,看看谁给小兔盖的新房子最漂亮!让幼儿动手操作,画出美丽的新房子以及周围的环境。
我今天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当时决定马上要讲给我们班的孩子们,我们班的孩子在语言表达力不错,孩子们都特别喜欢故事。本节课讲故事是《彩色兔》,这个故事是一个情节跌宕有趣,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色彩的协调,我还给孩子们搭建了一个语言平台,这个平台不限孩子的语言表达,让孩子们无拘无束的说,为了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以后的阅读能力,让孩子表达的是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了孩子的思维性。
精选中班语言笑教案及反思(模板14篇)篇十四
1、在倾听、猜想、讲述的过程中,理解故事情节发展及角色的形象特点。
2、能比较清楚完整地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3、初步懂得同伴之间应该友好相处。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故事ppt、故事录音。
(一)设置问题,引发认知冲突:
出示图片:这儿有一只小老鼠和大老虎,看看他俩的关系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两个好朋友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来听一听小老鼠是怎么说的吧!
(二)在倾听、猜测、讲述中感受理解故事
1、教师讲述p2——p9
提问:你听出来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问题?(幼儿回答)
小结:虽然这些只是小问题,可是时间长了会发生矛盾,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听!
2、教师讲述第二段
出示p10——p11,教师讲述:
“有一天……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p12——p13,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小老鼠看到自己搭的城堡被大老虎踢飞后,会怎么样?
3、师继续讲述p14——p15
一对好朋友就这样分手了,和好朋友分开后,小老鼠会有什么感觉呢?(说出理由)
4、师继续讲述p16——p21
他们还会成为好朋友吗?
小结:原来原谅朋友和得到朋友的原谅都是件开心快乐的事情。
5、听老虎心声,讲述故事第三段
大老虎为了和小老鼠和好,做了哪些事情?(根据幼儿回答逐步出示ppt)
最后小老鼠会原谅大老虎吗?为什么?(先问再放ppt)
小老鼠最后原谅了大老虎,他们又是好朋友了,我们为它们的和好鼓鼓掌。(幼儿鼓掌)
(三)完整边看绘本边听故事录音。
它们之间又出现了什么问题?来的这个更高更壮的家伙是谁呢?它们三个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把这个故事编下去。
虽然说每一个人对每一个绘本的解读都有不同之处。但是,我们在带着孩子走进绘本时,一定要清楚,要从哪一个点带儿童去走?以怎样的方式,让幼儿理解或体会怎样一种情感?这就需要执教者对文本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也是我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吧。
小老鼠和大老虎,从外表看看这两只动物,似乎不可能成为好朋友,但是在《小老鼠和大老虎》这个故事中它们是一对好朋友,但这对看上去很不相称的好朋友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小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在我们小朋友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的,比如:把人家的积木弄倒,和好朋友绝交后,会做一些好的事情让之感动原谅。这些情节似乎和孩子日常生活很贴近。在第一环节中,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讲小老鼠和大老虎它们俩是怎样的两种动物,并让孩子们来猜想它们俩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在激起孩子们兴趣的同时也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第二环节是分段讲述,主要是让孩子们感受小老鼠和大老虎是怎样从一对好朋友,慢慢出现问题,小老鼠和大老虎绝交的事情,为之大老虎做了哪些事情来赢得小老鼠的原谅。
在我讲述完大老虎为小老鼠做的事情后,幼儿根据听到的来回忆事件,加上之前的讲述,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都基本能讲出大老虎所做的事情,所以在这环节中,孩子们的倾听还是比较好的。在这个活动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导入环节时间过长可以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让孩子来观察图片上的两个小动物。在让孩子理解故事发展情节的同时,可以让孩子去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可以让孩子扮扮小老鼠或者大老虎,学学它们说的话,说话时的语气等等。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性高、注意力集中、目标达成效果好。
经过这次活动让我深深感受到,作为老师,一定要站在幼儿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们的经验背景、情感体验、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并要从多个角度去设想应对策略,为活动中的有效回应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时,要善于赏识和鼓励孩子。因为老师的认可能唤醒孩子们潜在的自信,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