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读者在读完一本书籍后,根据书中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感悟而形成的一种文学性的笔记或小作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教育哲学通论读后感大全(17篇)篇一
“存在具有绝对的价值,也是一切价值的基础、依据和目标,这是人存在的绝对性的基本含义。全人类应该共同反对旨在威胁和消灭自己及他人存在的一切自杀、暴力和战争行为,将其判定为最不人道的事情。”这是石中英《教育哲学》中《人生与教育》章节中的论述。意思是生命是珍贵的,不管对于他人的生命还是自己的我们都应该去珍惜。
前段时间的昆明暴力事件,当恐怖分子将手中的刀挥向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时,不知道他们可曾想过葬送在他们手中的是一条条宝贵的生命,当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一点一点消失的时候不知道他们心里有没有意思不忍,我们无法理解他们为何要做出如此惨无人道的事情。我们很容易看出他们对生命意识的淡薄,将生命当作儿戏,既不尊重他人不尊重这个社会也不尊重自己。
我们拿马航失联事件来看,马航mh370失联事件,已经创下了全球历史上民航飞机失联最久记录。时间拖得越久,人们对人命伤亡的担心越大,对于相关单位的办事能力与效率也越多质疑,但情况的紧急仍没能改变马国政府在事件发生以来的谨慎态度。马国国防部长兼代理交通部长希山慕丁虽然一再遭受外国媒体质问马国政府会否道歉,但他一直到3月19日都不愿讨论此问题,()回应记者也只是强调“现在这个时候还是寻找飞机为重。”希山3月19日会见记者时还说“乘客、机师和机组人员在没有任何证据之前,都还是保持清白”,他这一番言辞固然表现得公道正直,可是大家因此还是失望,解读下来,“这是还在说没有进展,抑或是不愿承认任何进展?”也许是事不关己,也许飞机上没有自己的亲人,又或者还没有想好万能的对策,总觉得飞机失联这件事一直没有有效率的解决,在这样的紧急关头,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赶紧想办法营救乘客,增加生还的可能性,而是在考虑国家荣誉,说出道歉谁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多少家庭因此不再完整,支离破碎。
不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立场,都请珍视生命。
《在人间》是俄国作家高尔基写的。它真实的记录了高尔基小时的惨淡童年。高尔基的童年是悲惨的,很小父母双亡,由外祖母抚养,可家庭贫困的外祖母哪能抚养的起呢?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逼高尔基流浪街头自己养活自己他先在鞋店、圣像做学徒,又在轮船的厨房里打杂,过着非常沉重而苦闷的生活。而读书使他找到了快乐、安慰。虽然条件艰苦,但高尔基久久不能忘记读书,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如在这一段里:
星期六那天,我到阁楼上晒衣服,想起那本书,就将它拿出,读起来。我读的入了迷,一直读到身子冻僵了为止。(省略)我读的入了迷,耳朵听到大门口的门铃声,竟然一时弄不明白这是谁在拉铃,为什么要拉铃。(省略)“你聋了!外面在拉铃!”保姆生气地说道。
我赶紧去开门。
有时主人发现了,还把他的书统统死碎、烧掉,有的时候甚至殴打他一顿!
虽然高尔基为了读书遭受屈辱、欺凌。但他一直坚持着读书,永不放弃!功夫不付有心人,终于,他通过努力的自学,使他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着名文学作家!啊!高尔基是多么的伟大呀!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也要向高尔基一样,坚持读书,坚持学习,成为一名热爱读书、热爱学习的人!
我在放寒假时,有幸看了高尔基写的非常有影响力的一本书——《在人间》。
我先前只读过《童年》,《童年》还是爷爷在我过生日时送给我作为生日礼物的。我看了《童年》后就一直想看《在人间》,我今天有机会了。这本书是高尔基遗产中最优秀的部分之一。描写了作家从生活底层攀上文化高峰,走向革命的道路。同时也反映了俄国一代劳动堵在黑暗中寻找真理、追求光明的艰难曲折历程。我对这本书印象比较深,因为这本书它像富有魔力一样,我只要一打开这本书我就会一直不停地翻下去。这是因为它写得太好了。我对其中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件事,它说的是他们的厨娘在一次烧饭中死去,可这时,作者和他的朋友就在旁边,萨沙因为这件事吓的晚上不敢一个人睡觉,只好找高尔基陪他,才得以平静。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很多,()也有很多感想,我觉得高尔基的身世背景很可怜,还有生活环境恶劣,但是他一个不成熟的小孩,竟在这样黑暗的社会立了足,而且从小爸爸妈妈都死了,只跟他的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像他这样社会底层的人可以成为世界上有名气的大作家,我真得很佩服他。他在人间什么活都干过:烧水、煮饭、洗碗、扫地、带孩子、跑堂、学徒、洗衣、搬运……还挨过打,往过医院。总之他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但他很顽强,很自信、能吃苦耐劳,学习异常刻苦。为了学习,他承受了一切,被人凌辱,受过饥饿。但他从书本中汲取了力量,因此他看到了光明,看到希望。没有书本就没有高尔基自己这样的精神,他今天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高尔基了。自学成才的曲折历程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个目标:向他学习。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黄埔书店买书,忽然,我看书的时候被一本书吸引住了,就是《在人间》这本书。
这本书说高尔基为了生活而要在鞋店、东家的房子里和轮船上工作。除了他的外祖母、外祖父、玛尔戈皇后这些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以外,在周遭的都是那些低俗、爱吵架、背地里说人坏话的小市民。
见识的浅薄,生活圈子的狭小让高尔基周围的人都不懂书籍的好处,总在抑制他看书的欲望。而他就像不屈的小草一样,坚持看书,也有如荷花,不受污泥的沾染。“我来到人间”,仿佛就暗示着这人间的媚俗和可憎可笑的面目;而普希金的诗集、阿克萨夫的《家庭记事》、着名的俄罗斯史诗《在森林中》等书籍构成了高尔基的天堂,这个“人间”里的天堂。
今年,我读了一本小说,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主人公马斯骐的童年时光以及校园生活,并表达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花钱之道。
文中说道:“钱是繁多的,也是极少的。”是呀,花钱如流水,但挣钱却难如登天。如果你要珍惜一点钱,就很难做到。例如:你看到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或是手工品,又或是你最喜欢的东西。你能忍住不动心吗?你能不伸手去抚摸它吗?你能不去买它吗?但你手中有爸妈辛苦赚的钱吗?是的,你当然会回答:“当然有。”可你在买东西的同时,你的父母正在辛劳的赚钱给你买这些无所谓的东西。
说我对银子不感兴趣,那是不可能的。总有文章大谈银子不重要,重要的是xxx,但我想“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古训并不是空穴来风。即使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但要做到对于白花花的银子一点也不动心,那么这人不是大脑有点问题,就是文盲到不认识银子了。()不得不承认,爱财是人的天性。
最近,我在读一本书,这本书就是作家萧红在生命末期于香港完成的小说《呼兰河传》。这本书与往常我看到的书截然不同。整本书,萧红都以灰色的笔调描写了在呼兰河这座小城中生活的人们,但她却用轻盈活泼的笔调描写了自己的童年。
灰色的色彩,平静的叙述,黯淡的画面把我们拉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呼兰河城。在那里的的人都像被抽了灵魂的木偶一样,死板,没有色彩,他们宁愿相信天意,也不愿相信事实。只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干着一样的工作,过着一样的生活。整个村庄就像被大块大块的乌云笼罩着,见不到半点阳光。在这个令人忐忑不安的年代,人们再善良,也抛不开那些旧思想、笨方法。但在这个故事中还是有一个人有着丰富的色彩,那就是——萧红的爷爷。萧红的爷爷是一个乐观、看得开的人。当萧红的爷爷看到萧红调皮的恶作剧时,不会一昧的责怪她,而是和萧红一起开心地玩起来。
最新教育哲学通论读后感大全(17篇)篇二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从事高等教育50多年的经验总结,是对高等教育的许多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结晶,我觉得就像是一篇写得十分出色的综述,他总结了美国众多学者对高等教育的哲学问题的思索,其中也有互相矛盾对立的观点,直接还原了当时美国社会上关于这些问题热火朝天地讨论。
布鲁贝克写这本书是在20世纪60、70年代,经历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后,进入了“艰难时期”,是学术界“大为不满”的“冬天”,由此引发了高等教育的“合法性危机”和“象牙塔的衰落”,美国的高等教育内外部陷入了危机之中,经费紧缺,公众对高校的信任度下降,社会上充斥着一个问题“高等教育为何而存在?”这些都需要从本质上根源上探讨高等教育的存在价值的哲学依据。这本书也应运而生。
坦白的说,读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想到高等教育有这么多哲学的问题需要回答,在开头的导言里,作者罗列了他认为自己将在本书里论述的问题,阅读完本书后,我想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一下其中的几个问题: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高深的学问在何时是可靠的?”
用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当高深的学问来自学术自治的学术团体时它是可靠的。但是,这就引出新的问题,谁来监督或者评价这些高深的学问。首先,这些高深的学问是“超出一般的、复杂的甚至是神秘的知识”,这就排除了社会上大多数人能够理解的可能性,但是作为唯一能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的复杂性的专家和学者,一方面是作为高深学问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另一方面要求他们自己为自己的成果作出评价,显然是自相矛盾的。但是,除此之外,好像也没有谁能胜任了,政府和宗教如果完全控制这些学问,那对真理的探求来说是致命伤,学生作为高深学问的接受者是不能作为指导和评价的一方的。在现实生活中,完完全全的学术自治也是不存在的,原因主要有:经费上做不到完全独立的,当然这也是一个主要的方面;政府和社会上各界团体包括宗教团体是不可能完全撒手不管的;学生对于自己要接受的知识是有一定的知情权的,特别是在现在,学生的意愿和需求越来越重要的情况下。
“高深的学问是否因为要躲避市场和政治竞争场所的曲解,而只好被关在密封的象牙塔中,或者应该在具有这些成分和事件的熔炉中得到锤炼?”
历史是不可能倒退的,而且在真正的象牙塔中也不会追求到真理的,更何况现在的社会还没发达到可以完全发展不用改善现有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的知识,那么就不能不在社会中“摸打滚爬”,但是“躲避市场和政治竞争场所的曲解”对于高深学问来时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关键是要躲避的是“曲解”,而不是积极的影响,一定要在各种因素中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是肯定的和不可避免的,但只是影响,不能让它们“鸠占鹊巢”。
“显然,并不是被个人都具有掌握高深学问的才能的,那么学院和大学之门应该向谁开放,选择的标准应该是门第主义、功利主义还是平等主义?”
我觉得,学院和大学之门应该向那些愿意接受并有能力完成对高深学问追求的所有人开放。这其中,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也是一个难点问题,我觉得,应该把高等教育建立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系统,能够适应从低到高不同能力的人关于高等教育的需求。
以上是我对本书的一点看法,不足之处,请老师指正。
最新教育哲学通论读后感大全(17篇)篇三
金山镇石埠小学。
韦玉华。
这本教材从封面上就给人一种理论性很强的感觉,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是翻阅下来,却又能够从中得到一些不同以往的关于教育的理念和认知。
在这里,教育哲学不再讨论那些抽象的“基本问题”,而是讨论那些与每一位教育者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问题,讨论的方式也不再是演绎的和规范的,而是反思的和批判的,研究的目的不是强迫人们接受自己的结论,而是和人们一起认真的思考。
从本书的目录上来看,全书的论述都是围绕“人”这一主题所展开的。他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人,不管他们是青少年还是成人,是男是女,是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总之都是人,它都具有人作为人存在的特征——绝对性、意向性、文化性、时间性、语言性和独特性,这样的特征决定了人的一生之中所必须面对的关于死亡、奴役、有限、孤独及自我认同的问题。而教育作为教化人的武器,它也必然是和上述问题相伴随的,它所教授的并不单单是给予人生存的意识和技能,而且还有授予人以生存的理由和根据以及一颗清醒的头脑。石先生指出,“以人为本”的教育不能只考虑作为“工具的人”,也应该考虑作为“目的的人”;不能只考虑如何提高人的生存能力,也应该考虑如何增加人的存在的意义。今日的教育,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人的存在问题。
书中指出,教育要关注人的存在问题,首先,就应该改变教育的对象观,其中包括教育的对象是什么和如何认识教育的对象;其次,必须重构教师的自我意识,教师必须要撕破“教师”这个“面具”,回到他本来的和丰富的人性状态,树立“作为人类的教师”的新意识;再次,必须在更新教育对象观和教师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重构师生关系;再其次,应该引导青少年学生用一种严肃的态度来看待人生问题,防止他们将这些问题看成是似有非有或可以置换的问题,启发他们去体验和讨论日常生活中的这些问题,最终培育他们存在的智慧;最后,应该将存在问题的讨论与青少年学生存在经验的自我反思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单纯地讲解一些存在的现象或知识。哲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教育哲学方面的内容还是有很多的地方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所以也就造成了对于教育哲学理解的较浅,还应当对于这本书有着重复的阅读,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进行理解教育中的那种理性的意识。
最新教育哲学通论读后感大全(17篇)篇四
云阳中学。
陈槐茂。
从本书的目录上来看,全书的论述都是围绕“人”这一主题所展开的。但是翻阅下来,却又能够从中得到一些不同以往的关于教育的理念和认知。
在这里,教育哲学不再讨论那些抽象的“基本问题”,而是讨论那些与每一位教育者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问题,讨论的方式也不再是演绎的和规范的,而是反思的和批判的,研究的目的不是强迫人们接受自己的结论,而是和人们一起认真的思考。
他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人,不管他们是青少年还是成人,是男是女,是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总之都是人,它都具有人作为人存在的特征——绝对性、意向性、文化性、时间性、语言性和独特性,这样的特征决定了人的一生之中所必须面对的关于死亡、奴役、有限、孤独及自我认同的问题。而教育作为教化人的武器,它也必然是和上述问题相伴随的,它所教授的并不单单是给予人生存的意识和技能,而且还有授予人以生存的理由和根据以及一颗清醒的头脑。不能只考虑如何提高人的生存能力,也应该考虑如何增加人的存在的意义。今日的教育,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人的存在问题。人生与教育、知识与课程、理性与教学、自由与教育、民主与教育、公正与教育,这几个方面在书中是教育与哲学的具体分析,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些内容都涉及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词语“理性”,比如第五章中,则是从理性与教学来分析的,这其中又包括了理性与人生、理性的教化来详细的阐述的。不同的人对于理性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在书中这样说,理性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思想活动,它不仅包括了概念、判断和推理,而且也包括了质疑、反驳和辩护。这种情形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也是表现的尤为突出的。我们知道有些观点是带有感性色彩的,但是这种感性的理解也是掺杂在理性的表述中的,我们不可以明确的说明这其中的有些错误,这就表现了一种理性的思维。理性最主要的特征是在一定的规则下就某一问题应用概念进行推理和认识的能力。人在做“理性思考”的时候往往是身心愉快的。不同的“理性”所拥有的价值各不相同,这些价值是多方面的。例如,如果“理性”能够成为一个人在面临人生选择时的指明灯或者能够协调个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那么这时候“理性”所体现的更多是作为其生存和生活的工具价值。
教育要关注人的存在问题,首先,就应该改变教育的对象观,其中包括教育的对象是什么和如何认识教育的对象;其次,必须重构教师的自我意识,教师必须要撕破“教师”这个“面具”,回到他本来的和丰富的人性状态,树立“作为人类的教师”的新意识;再次,必须在更新教育对象观和教师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重构师生关系;再其次,应该引导青少年学生用一种严肃的态度来看待人生问题,防止他们将这些问题看成是似有非有或可以置换的问题,启发他们去体验和讨论日常生活中的这些问题,最终培育他们存在的智慧;最后,应该将存在问题的讨论与青少年学生存在经验的自我反思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单纯地讲解一些存在的现象或知识。
哲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教育哲学方面的内容还是有很多的地方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所以也就造成了对于教育哲学理解的较浅,还应当对于这本书有着重复的阅读,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进行理解教育中的那种理性的意识。
2017.11。
最新教育哲学通论读后感大全(17篇)篇五
《音乐教育的哲学》这本书是美国着名的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所着,它是一本纯教育理论书籍,其中对音乐教育的价值作了连贯、深入的哲学思考。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来体验音乐,从而得到审美感受的一种活动。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聆听无疑是最主要的方式,语言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科普兰认为:“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教学大纲也指出音乐欣赏应以聆听音乐为主。但是,如果认为音乐欣赏课只要一味让学生聆听,不需要教师作任何解释,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教师恰当的讲解,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去体验、理解音乐。
雷默在第七章――体验音乐中认为:“音乐教育向来是,现在在某种程度上也仍然是非音乐教育,说重一点是反音乐教育。根据雷默的表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反音乐教育强调了音乐的非审美体验,音乐的审美功能成为它的一种手段,其本质是为其它非艺术教育的目的服务。长期以来,由于无法获得正确的哲学观点的指导,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常常处于困惑的状态,有时不自觉地遵循一些本质上反音乐教育的哲学。当然,雷默也没有否认音乐应当为非音乐的目的服务。雷默认为,只要能合情合理地保持充分的音乐性和有效性,音乐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为一些非音乐的目的服务。“如果因为那些价值不是审美教育的核心而拒绝为其服务,那就过于讲究纯正性了。雷默不否认音乐教育过程中的道德和纪律,但他认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并不提供纪律和教授道德,这样做的是音乐。比如,一个孩子在练习一首曲子时,必定会遇到许多要求,只有对这些要求作出让步,他才能真正体验音乐并使音响捕捉到需要捕捉的东西。这个让步的过程其实就是在经历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纪律,从而做到有道德。如果我们在此过程中用说教来强调纪律和道德,忽视音乐本身对纪律和道德的自觉要求,这样的音乐教育无疑应归入反音乐教育中去。
《音乐教育的哲学》使我非常明确地找到了在音乐教学中一直以来困惑着我的一些问题的答案,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据,如同迷路的航行者找到了引路的灯塔。
最新教育哲学通论读后感大全(17篇)篇六
这本教材从封面上就给人一种理论性很强的感觉,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是翻阅下来,你又能够从中得到一些不同以往的关于教育的理念和认知。
一直以来,教育哲学的研究和教学始终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质疑:教育哲学有必要吗?有哲学就行了,何必又添一个教育哲学?书的开篇就为我们说明了哲学对于教育理论和实践,重新阐述了哲学的概念,从而说明教育哲学独立存在的意义。
书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比如什么是“人的存在性”?人既然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很多的属性,而这些属性的总和,就是人的存在性。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人的意识性。每个人都有意识,谁都不愿意自己的意识被别人剥夺。让别人做他不想做的事,就是剥夺他人的意识。可热衷于掌控他人意识的人不在少数。
这在教育领域,就体现为教师的灌输,为教学设置过多的标准答案等等,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忽略了学生主体意识的一种体现。按石中英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一种“不人道的精神虐杀”,当然这种措辞有些严厉。
我们总是想当然得认为学生的思想幼稚,需要老师在各方面进行教育,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有权力剥夺他们意识。如果这样,学生就容易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丧失自我,缺乏创新意识。因此,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意识来代替他们的,忽略他们最基本的作为人的存在性。
教师应当要尊重学生的发言,即使错了也不急于反驳他们的观点,而是要把正确的观点陈述出来,让学生做对比,从而得出最终的答案,并且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存在那些漏洞。不能心急,为了课程的流畅,把答案直接说出来。现在的教育应当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树立主人翁的意识,教师则要成为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成为教育的引导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以上只是我对《教育哲学》这本书部分章节的一些浅薄认识,相信在读完全篇后,还能有更多的感悟。
最新教育哲学通论读后感大全(17篇)篇七
由布鲁贝克著,王承绪先生等翻译的《高等教育哲学》一书,早在2002年4月就已经在中国第三版第四此印刷了。从1987年第一版至今,该书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教育学界也不乏有人对其作了多角度的解读。从中国期刊网中搜索的论中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学界对《高等教育哲学》的解读多是一种读后感的形式,写出了作者看完此书后的反思。通过对这些读后感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对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理解中存在着一个基本的分歧,就是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否是一本系统的高等教育哲学著作?王承绪先生在译者前言中指出:“这(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西方第一部以高等教育哲学为书名的专著,是作者从事高等教育工作五十余年的经验总结,也是作者对高等教育的许多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结晶。”“作者从高等教育的实际问题出发,旁征博引各家学说,提出了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有的研究者指出:“总体上说,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始终固守着从哲学高度对高等教育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的阵地,而这种哲学高度的理论探讨,对于我们正确看待高等教育问题,进行高等教育实践可谓意义重大。”还有的研究者认为:“他(布鲁贝克)放弃了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高等教育,倒是对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和一般原理,如高等教育的性质、人物、功能、目的、方法、制度等问题研究得比较深入。但是,即使如此,并不能由此判断该书不是教育哲学。”
但也有的研究者认为,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式的著作。4并从作为教育学科的教育哲学与作为教育思想的教育哲学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不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高等教育哲学》作为教育哲学的存在都不是一个真命题。在这个论断的基础上,研究者还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读书界为什么会认为《高等教育哲学》是一部教育哲学著作。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英文版的书名为《onthephilosophyofhighereducation》,研究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便于翻译,在标题上直接采用了‘高等教育哲学’这一概念,但是这种翻译没有凸显原书标题介词‘on’的内涵,因而给读者造成一种误导,以为这就是所谓的高等教育哲学。”5在笔者看来,不论是翻译成《高等教育哲学》,还是翻译成《关于高等教育的哲学》,我们都可以看出,布鲁贝克在写此书的时候是要写一部“哲学式”的著作,最起码从其写作动机来看是如此。此外,研究者认为,目前教育哲学的合法性还没有一个定论,高等教育哲学体系框架的建立也就更没有一个标准可寻。但在笔者看来,这个理由很牵强。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分歧,笔者认为,这与人们对哲学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关系。有人认为杨黎明(1980—),男,山西河津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05级博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原理研究。
为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不是“教育哲学”,是以一种体系或学科式的标准来看的,属于典型的中国教育学者的“学科情结”。而之前我国很多学者之所以认为《高等教育哲学》一书是一本系统的高等教育哲学著作,则多是简单地从书名望文生义,并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因此也就显得没有说服力。
笔者认为,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一部典型的西方式的教育哲学著作。说其是西方式的,是因为从全书的结构框架以及思维习惯上看,不符合中国式的学科标准。此外,笔者认为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一部教育哲学著作,也并不是像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是布鲁贝克在论述中达到了一种“哲学高度”。哲学和教育一样,都是一门学科,谈不上谁比谁更有高度。有人认为,教育学脱胎于哲学,因此哲学是教育学更上一级的“母学科”。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说“母”或“父”就比“子”更有高度。另一方面,不管是“哲学高度”还是“哲学意义”,都是模糊不清的语言,很难具有说服力。因此,笔者试图从对哲学的理解上来分析为什么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一部教育哲学著作。
学科体系也同样有中外差异和多样化的问题。笔者之所以认为《高等教育哲学》是一部典型的“西方式”的教育哲学著作,而不说是典型的`教育哲学著作,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必要仿效布鲁贝克来构建我国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学科建设也同样存在一个适应国情的问题。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人用西方哲学的标准来分析中国的文化,认为中国自古就没有哲学,曾在哲学界引起过很大的争论。同样,如果我们以中国教育哲学的标准来看待《高等教育哲学》的话,那么它也不是教育哲学了。
哲学开始于惊疑(惊奇和疑惑),是灵魂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根本性追问。6哲学最大的意义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作用或目的则在于指导或引导实践。从我们对哲学的这一认识出发来看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布鲁贝克为什么以“哲学”来命名此书。
在《高等教育哲学》一开始,布鲁贝克在论述“使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哲学”时,就指出“在20世纪,大学确立它的地位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下同)p.13)布鲁贝克所总结出的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影响非常大,引用率非常高,可以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布鲁贝克为什么认为只有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呢?这两种哲学观的划分标准又是什么呢?他在书中并没有指出。这也是笔者在多次阅读此书过程中的最大困惑。有的学者认为,布鲁贝克的划分是以他在书中的标题“高深学问”为标准的,认为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都是建立在对高深学问的追求上,只是在具体取向上有所不同,认识论所强调的是“价值自由”,而政治论则主张人们在追求高深学问内时的“价值判断”。7笔者认为,这样的分析实际上也只是说明了布鲁贝克早已在书中就明确指出的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内容,而并没有指出这两种哲学观的划分标准。而知道布鲁贝克为什么对高等教育哲学作这样的划分,才是理解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根本和关键。
实际上,认识论与政治论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是布鲁贝克对西方高等教育历史发展进行反思和追问的结果。任何哲学都源于反思和追问,只是布鲁贝克并不是简单地在逻辑上进行反思,而是对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历史进行追问。布鲁贝克在书中引用了美国律师、实用主义哲学家霍姆斯的话,“经验而不是逻辑才是法律的生命”。在引用这段话之后,布鲁贝克紧接着指出,“像以后的部分还会讲到的那样,这种观点对高等教育像对法律一样千真万确。”(p.20)在论述学术自治的时候,布鲁贝克又指出,“我们必须记住,有时是经验而不是逻辑制约着学术传统。”(p.3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布鲁贝克认为,是经验(历史实际)而不是逻辑才是高等教育的生命,这种观点贯穿着《高等教育哲学》全书。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布鲁贝克会得出高等教育有认识论和政治论这两种哲学观。
布鲁贝克在书中仔细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认为在历史中存在着截然分明的两条高等教育发展路线,也就是他所认为的认识论与政治论。布鲁贝克的这种划分并不是他人为地对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的分类,而是对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进行反思和追问中得出的结论,并在现实中找到了各自存在的事实。布鲁贝克的这种划分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其原因也在于这一点。即这并不是他个人的主观意愿,而是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与现实。
在关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中,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布鲁贝克在书中揭示的高等教育哲学的本质就是“高深学问”。有的研究者认为,“该书自始至终地坚持着一条哲学线索,以为‘关键的哲学问题并不是寻求各种答案的共同基点,而是寻求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这个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便是‘高深学问’。它贯穿全文,将高等教育各方面的问题串在一起,前后连贯,逐层推进,展现了作者清晰的逻辑思维。”8更有的学者用高深学问的视角对《高等教育哲学》全书逐章进行了分析,指出“两种哲学论——高深学问的生存之本”、“学术自治——高深学问的组织保障”、“学术自由——高深学问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为谁服务——高深学问的传播对象”、“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高深学问的必然选择”。9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布鲁贝克在书中的确揭示出高深学问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并从这一本质出发阐明了自己对高等教育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观点。
布鲁贝克在“导论高等教育哲学的发展”中便提出了自己对高深学问的认识,以及高深学问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高等教育与中等、初等教育的主要差别在于教材的不同:高等教育研究高深的学问。在某种意义上,所谓‘高深’只是程度不同。但在另一种意义上,这种程度在教育体系的上层是如此突出,以致使它成为一种不同的性质。”(p.2)布鲁贝克在这里实际上认为高深学问是大学的根本特点和存在的依据。纵观全书,我们可以发现布鲁贝克在论述中往往将“大学”与“高等教育”等同使用,而且在书中对大学的论述甚至要多于高等教育,这与我们今天的认识是有所不同的。在西方近千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学长期是高等教育唯一形式,因此在西方高等教育学者的论述中,常常将大学与高等教育这两个概念等同使用。而从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学者就对“大学”和“高等教育”这两个概念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在目前的研究中,已经把它们作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这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是相关的。现在“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比“大学”要宽泛得多的概念,因此如果按照我国目前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那么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实际上是一部“大学哲学”。也就是说,布鲁贝克所揭示的“高深学问”实际上是大学的核心和本质,而非我国现在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的本质。认识到这一点在我国目前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样就不会使那些非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都挤到“高深学问”这根独木桥上来。
一种哲学理论不但要解释现实,而且要引导现实。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的最后一章论述了“作为教会的大学”,以此作为全书的落脚点。笔者认为,这便是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所要追求的对现实大学的引导。这一章的英文名叫“universityaschurch”,按照涂又光先生的解释,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两者的关系有as来连接,其意思就是说这两者是一个东西。“universityaschurch”翻译为“作为教会的大学”,其意思是,要把大学当作教会来办,也就是说,大学教育要起宗教的作用。这一章说明,布鲁贝克感觉到,现在的西方大学只是搞知识的,人的灵魂问题、道德问题等是宗教在管。总的来看,宗教是衰落了。尽管如此,宗教在社会上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对人的灵魂问题、道德问题等还在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布鲁贝克觉得大学还要发挥教会那样的作用。因此,“作为教会的大学”这一章主要是探讨大学怎样才能起到教会的作用。
现代大学发轫于中世纪大学。作为“千年黑暗时代”诞生的最璀璨夺目的文明花朵的中世纪大学在萌芽之初及随后几个世纪一直和宗教与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原本“发端于中世纪对神学的阐释,即使科学勃兴,也很难消除神的影子”。10布鲁贝克在书中也指出,“早先,学院和大学基本上都是教会的侍女和附庸。”(p.138)后来,由于高深学问从社会活动边缘移到了社会生活的中心,高等教育也越来越世俗化了。但今日的大学虽早已不是教会,但却“继承和保留了许多教会的职责”,(p.139)甚至有人认为大学就“是一种世俗化的教会”(p.139)。布鲁贝克认为“在政府和实业界的道德标准都降低到从未有过的水平的时候,大学必须发挥新领导的作用。学院和大学有道德影响,这是理所当然的。”(p.144)从这个认识出发,布鲁贝克认为“大学应该成为世俗的教会,那里的一切活动都适合于学生的个人成长。”(p.144)实际上,布鲁贝克所论述的“作为教会的大学”意思就是大学要承当“社会的良心”,要承担“造就公众心灵”的职能。在全书的最后,他引用康马杰的话作为结语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我们的全部历史中,大学和教会一直是为全人类的利益和真理服务的,或者试图为人类的利益和真理服务的机构。没有什么机构能担当起大学的职能,没有什么机构能够占据这个大学已长久地注入了如此多的才智和道德影响的位置。”
最新教育哲学通论读后感大全(17篇)篇八
音乐,本来应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艺术享受的,但当它成为一门“课”后,很多老师的课频频出现“走调”现象,如何喜欢音乐课?这是终日萦绕我脑际的问题。我认为在遵循音乐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我们要放宽眼界,立足学情,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积极地整合、裁剪具体的课程资源,换言之要学会开发课程资源;同时要重视常态课的研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常态表现,从中发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堂行为规律,打造一个智慧平台和魅力舞台。花了2个多月的时间读完《音乐课堂教学艺术》整套书,我思考、消化、提炼,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得到了一些感悟,这些感悟有助于审视我们音乐教学,促使音乐教学进一步优化。
事实上,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水平的限制,但教师凭经验教,学生就会被动地学,不会独立思考。音乐课一定要强调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才起指导作用。我们音乐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总希望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有一定音乐水平的人才,这是我们的优点,但是过多的包办代替,讲得多,容易养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最近读了《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一书,它是由美国着名的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所着,8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熊蕾翻译的中译本。这是一本系统论述美国音乐教育的音乐教育哲学专着。作者贝内特・雷默是美国着名的音乐教育学家,是美国音乐教育领域中审美教育的倡导者。
读完此书后再次深刻地体会到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来体验音乐,从而得到审美感受的一种活动。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聆听无疑是最主要的方式,语言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科普兰认为:“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我国初中音乐课程大量安排了艺术欣赏内容,教学大纲也指出音乐欣赏应以聆听音乐为主。教师恰当的讲解,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去体验、理解音乐。
在书中雷默以美国国民音乐教育内容就中国的音乐教育也提出一些建议:理想的教师应是鼓励音乐以尽可能多的方式进行开放自由的探索的人,以广泛、深刻、音乐性的理解为首要目标,将技能培养作为达到那个更大目标的一种必要的手段。理想的境界是提供一种音乐性的教育而不是音乐培训。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融实践性与研究性为一体的,具有很强可读性的理论专着,值得一读。尤其本书强调对音乐教育中音乐自身的关注,这对我国音乐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是很大的。当前我国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也存在着仅仅重视音乐本身之外的体验,而忽略对音乐本身的关注的问题。一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能给我们某些启示。正如雷默在本书的前言中指出,“我深深地希望本书对中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将会有意义、有帮助。我相信,本书大部分内容不仅适用于美国和其他任何地方的音乐教育,也适用于中国的音乐教育。如果本书哪怕只有一部分,也许有大部分,帮助中国音乐教育工作者澄清了他们和我们都同样献身于其中的那门艺术――音乐――的信仰和价值观――即他们的哲学,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音乐教育的哲学》使我非常明确地找到了在音乐教学中一直以来困惑着我的一些问题的答案,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我如同迷路的航行者突然找到了引路的灯塔。
最新教育哲学通论读后感大全(17篇)篇九
龙应台是个聪明的妈妈,她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她也是幸运的,在孩子的问题上选择了这样一个理智的做法。
《孩子,你慢慢来》,是的,慢一点,我们可以感受上天给我们安排的是多么丰盛的礼物。更真切地感受爱,我们才会生出更多温柔的情怀,更多的爱。
所有的育儿书都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让你无奈的事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在面对孩子时,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个折扣。我们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认为他样样都不应该落后,我们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进步,却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义上的退步。
是的,我们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强大,希望他优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烦。却忘记了,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进步与成就都有发生的时间和规律。看过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深刻地感悟到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来,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温柔的坚持。是的,我们不要做强人,就让我们恢复温柔的本性,让生命恢复它本来的美丽面目。
想起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卷首语:“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龙应台看着那个五岁的孩子,用草绳打个蝴蝶结,她愿用一生的时间去等,等他五岁的手指把这个蝴蝶结扎好。扪心自问,我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看着自己渐已长大的儿子,我越来越觉得做母亲是一门学问,一门很伟大很深奥的学问,远远难于做一位老师的角色!有时候很茫然,有时候很疑惑,有时候又沾沾自喜。看着学习上不优秀的儿子,缺忽略了他身上很多的闪光点:他阳光,他自信,他对未来充满自信,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待人处事从容文雅,他生活上不用你操心,还会倒过来劝解你、安慰你,他坚持自己的爱好,在音乐上有天赋、肯努力……呵呵,一个健康的孩子,我为什么仅仅因为他不适应应试教育而责备他?给自己一个信念:做像龙应台一样的母亲!只想对儿子说,人生的路很长,你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启,让我们慢慢地、美美地、坚强地一起走!
这是一本口碑很好的书,很早就听过,提起龙应台,第一反应是她的散文《野火集》。我会以为那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散文。这里的龙应台全然没有《野火集》里的忧国忧民,呈现于书里眼前的只是一个母亲,爱着她的两个孩子,仅此而已,却使我产生了更大感动与共鸣,差不多是一口气读完龙女士的这本《孩子,你慢慢来》。这书适合所有已经或将会成为母亲的人看,适合所有教育工作者看。不过,这本书里面的文章,大概是龙应台所有文章中最特别的,它们完全是温情与理性交融、母爱的光泽与孩童的谐趣洋溢的生活散文。诚如封底所言:“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它不是对传统母职的歌颂,它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的生活散文。”
大部分的女作家在文章里都会流露出一点女性独有的笔调,但是看她的文章一开始会让人觉得是个男作家写的。而这本书则完完全全是从一个女性的感受,一个妈妈的视角写的,所以充满了温馨的感觉。如天上的云,一团团一块块的,有时白、有时黑,云的背后是蓝色的天空,偶然飞机经过时有长长的尾巴,把天空分开,如此细腻的描写,眼前彷佛出现龙应台女士如何跟儿子相处和教导的画面。诸如送孩子上学时见到一景一物,严选孩子看的故事书,孩子犯错时循循善诱……这些平常的事,描写得细腻动人,像有一股暖流注入心中。
最新教育哲学通论读后感大全(17篇)篇十
我仔细地阅读了《大科学家的小故事》,这篇文章很具有吸引力,越读越引人深思,我不禁掩卷沉思,一时思绪万千,趴在桌子上思索着,想着什么,似乎感悟到什么。
文章讲了近代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换旧画时从梯子上摔下来,他觉得奇怪,便把想法记下来,这对他研究相对论有很大启发。还有一次,爱因斯坦在雨中等一位学生,朋友误认为他在挥霍时间和青春,他却不以为然,觉得自己想出了一个出色的想法。还有爱因斯坦无论在为成名时还是成名后,他总是穿着件旧大衣在街上行走,朋友们很疑惑,但爱因斯坦却泰然处之。
从这篇文章中,我了解到爱因斯坦是一个善于思考,珍惜时间,生活简朴的人。
爱迪生生于1847年2月11日,死于1931年10月18日,享年84岁8个月零7天。他一生凭靠高度的智慧和惊人的勤奋,创造了2000多种发明,也就是平均15天就有一种。正是这些发明,给当今世界增添了异彩,使我们享受到了它的智慧和福音。
俗话说,梦想是现实之母。每一个成就了伟大事业的人,都是一个梦想家。而他们所完成的工作,又是与他们的想像力、能力、毅力,与他们对理想的执着程度和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密切相关的,爱迪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用了毕生的时间寻求机遇,把他的每一个想法付诸实践,他抓住了大部分的机遇。在他身上,直觉和决断能力得到了极好的发挥。
爱迪生为了人们能用上价廉物美的好灯泡,废寝忘食地寻找各种灯丝。他算算他用过的耐热材料,一、二、三、四、五……竟足足有1600多种。后来,他发现竹丝灯丝能燃1200多个小时,最后熄灭了。
熄灭了吗?不,爱迪生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像爱迪生那样无私奉献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不达目的不罢休、不怕困难的精神。他们虽然经历了上百次的失败,但是他们仍然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继续……因为,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换来的。
一幕幕世人感叹,佩服,催人奋进的画面总是闪现在我眼前。再看看我自己吧,在温暖舒适的家庭里,却既怕苦有怕累,老是不能持之以恒地发奋学习。我做数学题遇到难题时,不勤于思考,不会的就丢在一旁,或者抄别人的答案,他们再给我讲解思路时,我又听不下,都是因为我不爱思考的原因造成的。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要向爱因斯坦学习,他善于思考,珍惜时间,生活简朴的精神,激励着我幼小的心灵。我要从现在开始认真学习,不懂就思考,勇不放弃,不辜负父母和老师对我的期望,让我插着成功的翅膀飞得更高,更高!
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像乘坐着时空穿梭机一样,又回到了他们那个年代。
在这些科学家中,我最崇拜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她曾获得过数次诺贝尔奖,得到很多国家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她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经过无数次试验,发现了放射元素镭。镭,是她一生中轰动世界的发现。
虽然我不懂元素是什么,什么叫放射性,但通过阅读这本书,却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镭,居里夫人要将矿渣一锅一锅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搅拌;一瓶瓶地倒进倒出、一丁点一丁点地结晶。她每天穿着沾满灰尘和酸液染渍的工作服,站在大锅旁,烟熏火燎,眼睛流泪,喉咙刺痒……就这样,她整整奋斗了45个月,1300多天,这是多么繁重的劳动,需要何等坚韧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闻名的学者,又是名副其实的工人,还是家庭主妇、孩子的母亲!
居里夫人辛勤地开垦了一片未曾开发的园地,最后终于取得了近代科学史上重要的成就之一――发现放射性元素镭。我是多么渴望像居城夫人那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到科学的世界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一个又一个秘密。
因为她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在女科学家里,她是独一无二的。她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就,与她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她和她的丈夫一起用了800吨水、100吨化学试剂才发现了1克镭,人们都叫她“镭的母亲”。因为居里夫人忙于实验没时间看孩子,她都抱着孩子啃着干面包做实验,她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古语说的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从平时开始,就要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独立思考,认真钻研,不怕困难。今后我一定要学习居里夫人的顽强进取精神,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希望自己长大了做一个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院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身!
俗话说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一代”。
我一定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教育哲学通论读后感大全(17篇)篇十一
教育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哲学作为一门探讨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学科,则为教育提供了学理依据和思考方法。近日,我读了一本关于教育和哲学的著作,深受启发和感悟。以下是我对于教育和哲学的一些读后感心得体会。
首先,教育与哲学相互依存。在这本书中,作者明确指出了教育和哲学之间的关系。教育是一种特定的实践活动,而哲学则提供了教育实践所需的思考方法和理论基础。没有哲学,教育就会失去其深层次的探索意义,而没有教育,哲学便无法实现其人生实践的价值。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得教育和哲学成为了一种互补关系,共同为人类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其次,教育可以培养人的自由和独立思考能力。在这本书中,作者多次强调了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人的自由和独立思考能力。教育不应仅仅是灌输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发问、思考和质疑,教育可以让学生跳脱出传统的思维框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只有拥有自由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能在社会中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然而,教育和哲学在现实生活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当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应试教育、功利主义倾向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教育和哲学的发展,使得教育过程中培养人的自由和独立思考能力变得困难。而说到哲学,由于晦涩难懂的理论体系和与实际生活的脱节,使得哲学在现实中显得有些遥远和抽象。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之道,努力将教育和哲学回归到实际中来。
最后,教育和哲学的价值是无穷的。在这本书中,作者深刻地阐述了教育和哲学的价值,指出它们是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因素。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独立,而哲学的价值在于为人生提供指导和思考。教育和哲学都与人的成长和幸福密切相关,它们带给人们思考、启示和感悟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意识到教育和哲学所承载的价值及其重要性,也更加坚信它们对于个体和社会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综上所述,教育和哲学作为人类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教育可以培养人的自由和独立思考能力,而哲学则为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考方法。然而,教育和哲学在现实生活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我们认识到并积极探索解决之道。最重要的是,教育和哲学的价值是无穷的,它们对于个体和社会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通过读这本书,我对教育和哲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也对它们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明确和坚定的信念。
最新教育哲学通论读后感大全(17篇)篇十二
灵魂的电流基本是一种情感发挥到一定程度所体现出来的物理现象.
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的观点:他把我们体验到存在边缘的状态定义为”边缘状态“。通常,我们如此地执迷于和熟悉日常的生活,以至于我们不能够看破世俗--我们用自己的观点造了一个藩篱。只有当我们处于边缘状态,如疾病、痛苦、烦恼或者破产使我们远离正常的生活,把我们放置在一个新的位置时,我们才会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去看待和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说生命和死亡就像在镜子里互相观望一样,当我们说已经为死亡做好了准备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活得没有任何遗憾;而当我们说自己生活得很幸福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为死亡做好了准备。
其实内心中,生活应该正在朝着这么一个轨迹发展吧。
最新教育哲学通论读后感大全(17篇)篇十三
首先,看了本书后我意识到到小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并且小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可能跟我们成年人不太一样。在教育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尴尬,就不能只从我们的主观愿望出发,应该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其次,小孩子与生俱来,对外界新奇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就会问一些奇怪或让你惊奇的问题。比如昨天在做完一篇有关近视眼镜与老花眼睛的文章后,一个学生跑来问我,为什么我不用戴近视眼镜或老花眼镜呢。但要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并不简单,这涉及到许多科学知识,以她现在的年纪也并不能理解。但她已经开始深层次思考问题了,这一点很好,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质疑能力。最后,我感悟到老师要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当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能心平气和地与学生谈话,不添加任何的主观色彩。虽已认识到这些的重要性,但要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只能慢慢努力,朝这个方向靠近。
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着去完成一件事,这个出发点很好。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事实上,只有学生自己做过或主动尝试的事情,才能让他们即喜欢,又印象深刻。往往老师逼着做的事情让学生很反感,效率也低下。对于一些事情可以让学生慢慢来。但不可能允许任何事都可以慢慢来。就像学习,尤其到了复习阶段,你慢了一步,就与别人有了差距,若你不及时追赶,这个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老师也只能帮助他加快速度追赶别人,而不是对他说不要着急,可以慢慢来。就算老师不急,家长也会十分着急,我们的孩子怎么那么慢呀,怎么办才好。
这是现在制度下的必然,我们也无力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学习忙碌的学习之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给学生的童年留下不一样的色彩。
最新教育哲学通论读后感大全(17篇)篇十四
摘要:从事物的本质来思考,哲学是探索和寻求事物的内在的有意义的东西,从而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基础音乐教育的内在价值实际上是一项教育人的实践活动,基础音乐教育活动的依据是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哲学是从音乐与人的发展两个层面上来说明音乐教育的内在实质、内在价值以及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已经拥有上百年的历史,在实际的生活中产生的不同的音乐价值观是由不同时期音乐教育哲学的思想所决定的。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结果,在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音乐教育哲学的思想广为流传,这就决定了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已经存在了上百年,不同时期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产生了不同的音乐价值观,下面就从音乐教育哲学的历史发展,也就是在实用主义哲学阶段的基础音乐教育,向审美主义阶段,再向多元主义音乐教育阶段的转变过程,来说明音乐教育哲学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影响。
在实用主义哲学阶段的基础音乐教育。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音乐课成为中小学生学习中的一门课程。我国音乐教育实用主义哲学就是在这个条件下开始的,现在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在过去的一百年的时间里,由于西方工业的快速发展,当时的社会大半是西方人的天下,那时的文化和教育也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他们的教育体系成为国际的以及中国普遍的和正规的音乐教育体系,音乐教育的发起者是一些思想家或社会的领导者。由于他们不懂音乐,却谈论音乐,发展音乐教育,导致音乐教育只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把音乐教育当成工具,这也使在众多的学科中音乐成为不是很重要学科的.一个重要原因,对音乐的教育不是更加注重对音乐的深层理解,而是更加注重音乐对于人的实用价值。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找到音乐的痕迹,在官方的教育政策下,我国音乐教育的实用主义内在的意义,都是利用增加音乐课程让学生学唱歌,来愉悦身心,振奋精神,所选用的歌词必须是体现日常生活的,这是当时音乐教育的目的。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学校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基地,音乐在宣传方面有着强大的力量,能够振奋人们的精神,它的实用功效很容易就可以表现出来。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有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此阶段的音乐教育更加注重社会性。在刚进入七十年代的时候,我国的教育政策不能将音乐教育的重要地位考虑在其范围内,使音乐课在中小学教育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当时的音乐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充分体现了音乐教育的实用主义哲学——音乐为政治服务的功能。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国家恢复了音乐教育在艺术方面的注重培养,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启发革命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审美情趣和丰富感情。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整整一百年里,我国音乐教育重点关注音乐课程的外在价值,特别是提高道德建设方面的价值,而忽视音乐课程的内在的和本质的价值,音乐教育的定位成为培养优良品德的有力手段,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思维能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音乐学科可以在众多学科中提到调味剂的功效,这些都使音乐教育处于音乐的不是主要地位的位置,在音乐教育思想之中,充满了实用主义的功利色彩。
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出现,是受到国际上音乐教育的非音乐价值观思想的影响。音乐的审美教育更加注重音乐的审美品质,不像历史中音乐教育注重的是音乐的外在的其他品质,它更加注重音乐的内在价值,音乐教育摒弃了很多年以来把其当做工具来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为音乐的独立学科地位的确立提供了理论的依据。从此,音乐教育从音乐教育的实用主义哲学阶段转向音乐学科的内在价值。
在国际的审美主义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的音乐教育哲学注重音乐的审美本质。在我国实施音乐教育实践的同时更加注重音乐的审美特性,来迎接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顺应全球的发展,进行一场全面的自上而下的基础音乐教育改革。随着把审美作为音乐基础教育实施的中心,改变了音乐在以前的历史条件下的不是很重要学科的地位,使得音乐学科不再是其他学科的点缀,此时的音乐教育更加注重音乐带给人的心里感受,也就是对音乐审美的感受,它是根据众多的音乐听众对音乐作品审美的真实表现。音乐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基础的音乐教育就是通过音乐的旋律使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得到触动,就是对人们真实生活的反映。
从我国音乐教育的主体哲学上来看,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是符合哲学的思维的,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使我国的音乐教育的地位得到了发展,使我国的音乐教育不再为艺术之外的其他功能服务,而是开始向音乐教育的音乐学科的主体地位发展,从而使音乐教育实现了由实用主义功能向内在的主体地位的方向转变,真正的使音乐教育成为人类的情感教育,这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一次伟大的改革。
如果从音乐的主体地位考虑,音乐的艺术之美和艺术的内在价值,似乎不仅仅只有审美的艺术,以审美为主体地位的音乐教育实际上是属于本质主义的哲学范畴,它是把音乐教育仅仅局限于审美的层面上,而我们是有精神世界的,并且在现实中生活着,而音乐教育却不能使我们表现这些,这就使得音乐教育的发展。以情感为中心,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人表现出来的情感也是有差异的,因个体的差异对音乐的体会是不同的,这就推动了基础音乐教育哲学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由此看来,在以后的基础音乐教育中我们不仅要体会音乐内在的本质,同时更应该明白,其实音乐教育是一种五彩缤纷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日益增加的环境下,音乐学习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基础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或者音乐教育的技术,现在的基础音乐教育更加注重社会文化和人的精神的全面升华,通过向学生介绍不同国家的音乐传统和优秀的音乐作品,使学生理解和尊重音乐教育多样化,使其知识面更广,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在音乐教育中得到良好的社会发展,养成有道德、有理想的高素质的音乐品质,更加说明了音乐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
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条件下,在国际音乐教育哲学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也得到了发展,依次经历了从基础音乐教育不是主体地位思想向基础音乐教育的主体地位转变,再向基础音乐教育的文化思想不断转变,当前,国际音乐教育思想与社会实践的主要方面是富有多元文化音乐的教育和音乐教育哲学的多元化,正是这些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产生了影响,音乐教育工作需要尊重和学习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仔细研究国际音乐教育哲学的伟大贡献,在众多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中吸收其精华所在,推动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鑫鑫;论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师音乐教师素质[d];曲阜师范大学;。
[2]刘鹏;山东省高等师范及专业音乐教育的历史与现状[d];上海音乐学院;。
[3][22][美]戴维·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齐雪,赖达富,译.上海音乐出版社,.168.40.
最新教育哲学通论读后感大全(17篇)篇十五
人生就好象航海一样,如果你没有罗盘,就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走.
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爱因斯坦曾说过“专家只是训练有素的狗。”这句话的用意并不在骂人,而是要提醒我们,不要只是做一个专家,还要设法透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智慧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总结为两点:“完整”与“根本”。
因为人体是物质的,有重量、有惰性同时也是软弱的。这种软弱会妨碍人类拥有智慧。比如,有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早起,却怎么也爬不起来,这时候会觉得身体实在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身体如此沉重,就是因为它是物质,所以有惰性。又有时候我们很愿意帮助别人,这代表心灵上的美好,却可能因为需要花时间、花力气,所以懒得行动。由此可知,人的身体是软弱的。人应该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如此,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
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就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思想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
很多人不快乐,就是因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然而,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一个人在念中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是要考大学;念大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则是要顺利毕业或继续深造。这样的意义一直往后推延,最后总是要碰到结束,而在这个关卡上,不能在以一个具体的东西作为意义了(如赚到多少钱、当到什么官)。这个意义是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无法达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内向寻找,也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达成一种最高的、圆满的境界。”
最新教育哲学通论读后感大全(17篇)篇十六
对于中国哲学简史以及其他部分哲学书表面处理之后得到的读后感:
全部--部分--相对立面。
死亡----生存:相对的解释.没有死亡的感觉体会不到你还在生存.死亡可以给你存在的相对感觉.如一切明天都没有了,你会珍惜今天的所有一切.大多数时间死亡不在我们考虑范围之内,里面的,t如果爱就说吧,也许明天一切都没有了.任何一个感觉和词语,都是要一个反衬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如果世界尚没有悲伤,那也不会有快乐了.如果某一种感觉全部的占据了你的内心,那么你要留意去寻找相对的感觉,因为那个全部的感觉一定不是真实的也根本没有价值.
日常---惯性动作可以让人产生惰性.就是上面的全部感觉,你必须要找到如何突破惰性,找到那种相对立的感觉去突破自己.
灵魂的电流---应该是部分感性的存在.回忆对人是重要的.是人最宝贵的财富,在一生中不停的做着计划和回忆的互动动作.虽然很多理论让你把握当前,其实,这很难.至少从以上的文字可以看出.多数是在幻想未来,和回味过去.只是今天也会成为回忆,未来也会成为今天.把握当前的心态就是要突破惰性,要在一种全部的感觉中找到那种相对立的感觉.比如你有一个钻石,你会永远拥有它.它放在你的仓库里面.永远不去提取.你偶尔会想想它的光芒,但实际生活中你不会天天带着它.但是有一天你的仓库失窃,钻石没有了.你就会经常想起那个钻石,想如果天天带着它的话也许仓库失窃的时候就不会丢了.但是你不知道哪天你的仓库会失窃.失窃前,你也会经常忘记你拥有这个钻石,这个就是计划之内的东西,也是在你回忆里面的东西,其实不属于你的'现在.
我觉得,改变,或者是体验到存在感,或者价值等方法就是一定要知道相对立的体验感觉.事物矛盾的对立面是促进事物发展的原始动力。灵魂的电流基本是一种情感发挥到一定程度所体现出来的物理现象.
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的观点:他把我们体验到存在边缘的状态定义为”边缘状态“。通常,我们如此地执迷于和熟悉日常的生活,以至于我们不能够看破世俗--我们用自己的观点造了一个藩篱。只有当我们处于边缘状态,如疾病、痛苦、烦恼或者破产使我们远离正常的生活,把我们放置在一个新的位置时,我们才会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去看待和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说生命和死亡就像在镜子里互相观望一样,当我们说已经为死亡做好了准备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活得没有任何遗憾;而当我们说自己生活得很幸福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为死亡做好了准备。
其实内心中,生活应该正在朝着这么一个轨迹发展吧。
最新教育哲学通论读后感大全(17篇)篇十七
教育和哲学是两个重要的学科,它们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教育是一种价值观和信仰,而哲学则是深入思考和探索人生的意义。通过阅读关于教育和哲学的书籍,我对这两个学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这篇文章将介绍我对教育和哲学读后感的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阅读有关教育的书籍,我意识到教育的目的远不止于传授知识。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让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并注重学生的品德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多样性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些思想深深触动了我,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其次,通过阅读有关哲学的书籍,我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哲学追寻人生的真理和价值,试图解释人类存在的意义。通过哲学的思辨和探索,我开始关注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奥秘。我开始思考我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并对道德和伦理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哲学让我明白人生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追逐功名利禄,而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和谐。这些思想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并试图寻找一个更加有意义和有益的人生。
另外,教育和哲学的关系较为密切,它们相互影响并促进彼此的发展。教育需要哲学的指导和支持,以明确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哲学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思想基础,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念和方法。教育和哲学相互联结,共同构建了一个人类思想的学科体系。通过阅读有关教育与哲学的著作,我深刻体会到它们的紧密联系,以及它们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教育和哲学都具有启迪人心和塑造人的性格的功能。通过教育和哲学的学习,人们能够提升自己的智慧和理解力。教育和哲学的知识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它们通过独特的方式丰富人类的智慧,促使人们思考自身的存在,探索人类文明的未来。
总之,教育和哲学是两个重要的学科,对人们的思维和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阅读有关教育和哲学的书籍,我对它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素质。哲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并追寻人生的真正意义。教育和哲学相互影响并促进彼此的发展,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人类思想的学科体系。通过教育和哲学的学习,人们能够提升自己的智慧和理解力,实现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