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能够实施教学管理,监督和评估教学过程和结果。小编精选了几份经典的教学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请大家仔细研究。
最热写字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一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愿意写字的兴趣。
2.熟读句子,用听读识字的方法认读7个生字;初步知道什么是笔画、笔顺。
3.学法和习惯: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
教学重点:
读词语,认读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关于笔画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谁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老师在上语文课,小学生在听讲。)。
小朋友们在怎样听讲?(认真、专心等,启发学生说出不同词语,同时进行说完整话的训练。)。
2.想知道他们在学什么吗?丁丁也在那上课呢,瞧,他告诉你们他们在学什么了。出示书上的六个词语。
二、新授。
1.谁能帮丁丁告诉大家他们在学什么?(指名读,老师指黑板上的词语。)谁愿意带着大家读?(学生上黑板指读,其他学生跟读。)。
2.原来,他们在学写字、学笔画、学笔顺呢!
课件演示:
(1)丁丁的话:“小朋友,这是汉字的5个基本笔画,看谁能记得又快又准。”画面上出现一支笔在写这五个基本笔画,每写一个都说出名称。(横、竖、点、撇、捺)。
(2)丁丁的话:“谁记住了?”(指名回答,如果学生回答对了,课件就出现丁丁的声音表扬他。)。
(3)丁丁的话:“学的真棒!请跟我书空。”课件演示,学生跟着书空。丁丁问:“都记住了吗?”
(4)再进行书空。(巩固)课件出示声音表扬。丁丁的话:“汉字就是由笔画按一定顺序组成的,写字时要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写,别忘了哟!”(初步渗透笔顺知识)。
3.丁丁当小老师教会了你们笔画和笔顺,谁还想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读这些?指名带读,学生跟读。
4.你们学得真认真,能自己读了吗?打开书第8页,自己指读,看看谁的指读姿势最美。(学生自读)。
5.同桌互相读:
(1)互相检查指读姿势;
(2)有不认识的字互相帮助。
(培养合作意识和指读习惯,渗透另一种识字方法--向别人请教。)。
6.全班齐读。你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读的这样好,说明你们都能像丁丁和图中小朋友那样认真学习。
7.摘词游戏:学生上黑板摘一个自己认识或喜欢的词,大声的读出来并带着大家读一遍,然后邀请小朋友做游戏。(游戏可以是:接龙、开火车、好朋友、考考你等。)。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读。
9.游戏:
(1)对对碰:小朋友把字卡边读边摆,然后其中一个人说出一个字,另一个小朋友找到这个字,两个同样的字组成一对。
(2)找朋友:在黑板上竖着摆好:“用、写、”两个字,让学生从剩下的生字中给他们找朋友,即组成词语。
10.评价:
(1)同桌互评:两个人互相读认字表上的生字,一次读对的,奖励两颗星星,在同桌的帮助下读对的,奖励一颗星星。
(2)自我评价,这节课学的是否认真。这节课我学的:
很认真比较认真()还需努力()。
(课堂评价体现多元化,师评、互评、自评,评价内容明确,评价标准体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激励。)。
三、小结。
学写字。
铅笔橡皮田格本。
写字用心很认真。
笔皮本写字用心。
最热写字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二
《怀素写字》这篇课文教了学生怎么样把字写好的方法,在上课时,我就抓住了重点句子:“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这一句来研读。这句话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并让学生仔细体会,要分清“看清”和“记住”与“笔画”与“笔顺”的关系。朗读时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脑子里要浮现出怀素认真写字的形象。苏教版教材在课后用较大的篇幅安排了笔顺图和和描红练习,我想:我们在教学时要利用好这一珍贵的资源。
教学时,我着力抓好描红和临写的结合点,写字时让学生再次浮现怀素认真写字的形象,并以此来指导自己写字,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怀素写字》,本文介绍了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小时候勤奋练字的故事,对激励学生发愤学习,刻苦练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有着积极的影响,符合了一年级学生初学写字的具体情况。紧紧围绕“怀素写字非常认真、练字十分刻苦”展开,一些句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特点,对积累和运用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第一段总起,点明了怀素从小就喜欢写字,好学上进。第二、三两段展开具体描写,分别以“怀素写字非常认真”“怀素练字十分刻苦”为中心,以事例进行铺陈。第四段顺理成章,有因才有果,写怀素成了有名的书法家。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为了激发学生情感,我出示了挂图。一是怀素小时候在木板上认真写字的摸样;二是怀素长大之后在墙上挥毫的样子。由说图入手,分别引入对课文第一段、第四段的学习,不仅感受了怀素所写的字的形神美,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好奇心:为什么怀素可以写这样一手好字呢?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埋下伏笔,也使倒叙式教学设计得以实施,即先知果,后探因。在孩子们心中产生了积极因素,提高教学实效。
二、联系实际,催化情感。
三、积极评价,调节情感。
低年级的学生持久性差,兴趣容易转移,他们积极情感的内需,还需要外界激发。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以评价为“调节器”,不断刺激学生。我教学时从夸怀素引导到夸我们自己班上的孩子,不断调节着学生的情感,使其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四、不足之处要改进:
1、生字的指导总喜欢放在课结束之前,应该阅读教学与生字教学结合起来。
2、有个疏忽,怀素写字的三个步骤熟记之后,我练写了字,如果也能当堂让孩子们动笔也写一写,而不用放到课后,更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有许多新生事物是我们所不熟悉或不了解的,为了更好地认识它们,我们只有去观察。小学生更是如此。不过,小学生的观察很“粗”,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仔细留心身边的事物,学会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2课《怀素写字》一文,上课时我先出示一幅教学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从而揭题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图上画的这个人在干什么?
生:图上的人正在写字。
师:那么,这个人是什么时候的人呢?
生:古时候!
师:你怎么知道他是古时候的人呢?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从纸筒里的那些纸可以看出来。那个筒里的纸不是现在的,是古时候的人用的。现在我们用来写字的都是本子,不是那种卷纸。
师:你说得真不错,观察得很仔细。
生:那个写字的桌子也是古时候的人用的,现在不用那样的桌子。
师:是啊,现在我们写字用的是课桌,家里写字用的是书桌。
生:从那个人穿的衣服可以看出那是古时候的人,现在我们都不穿那种衣服。
师:对,那的确是古时候的人穿的衣服,这的确可以看出那是个古时候的人。
生:老师,那个人写字用的是毛笔,现在我们不用毛笔写字的。
师:不完全对。现在我们的确不用毛笔写字,写字用的是铅笔。但是,等我们到了三年级,老师就要教大家写毛笔字了。
生:老师,那个人写字时不坐椅子,坐在那一块布上面,说明他是古时候的人。
师:是的。在那时,我们古人还没有发明椅子,都是席地而坐。他坐的那个就是席子。
…………。
师:这个人叫什么名字?
生:他的名字叫怀素!
教师简介怀素,指导读好课题。
[反思]。
“这个人是什么时候的人呢?”这个问题,课前我只设想学生可能会回答:从人物的穿着中可以看出来。但是,通过学生的仔细观察,学生们居然发现了这么多素材,令我也没有想到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观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了解更多,认识这个多彩的世界。让我们的学生学会观察,让我们教会学生仔细观察,留心身边的各种细微的事物,从小开始,从观察开始,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更加出色!
最热写字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三
1、激发学生愿意写字的兴趣。
2、熟读句子,用听读识字的方法认读7个生字;初步知道什么是笔画、笔顺。
3、学法和习惯: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
读词语,认读7个生字。
初步了解关于笔画的知识。
1、观察书中图画:谁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老师在上语文课,小学生在听讲。)。
小朋友们在怎样听讲?(认真、专心等,启发学生说出不同词语,同时进行说完整话的训练。)。
2、想知道他们在学什么吗?丁丁也在那上课呢,瞧,他告诉你们他们在学什么了。出示书上的六个词语。
1、谁能帮丁丁告诉大家他们在学什么?谁愿意带着大家读?
2、原来,他们在学写字、学笔画、学笔顺呢!
(1)板书汉字的5个基本笔画,说出名称。(横、竖、点、撇、捺)。
(2)老师书写,学生跟着书空。
(3)小结:汉字就是由笔画按一定顺序组成的,写字时要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写,别忘了哟!”
3、丁丁当小老师教会了你们笔画和笔顺,谁还想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读这些?指名带读,学生跟读。
4、你们学得真认真,能自己读了吗?打开书第8页,自己指读,看看谁的指读姿势最美。(学生自读)。
5、同桌互相读:
(1)互相检查指读姿势;
(2)有不认识的字互相帮助。
(培养合作意识和指读习惯,渗透另一种识字方法——向别人请教。)。
6、全班齐读。你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读的这样好,说明你们都能像丁丁和图中小朋友那样认真学习。
7、摘词游戏:学生上黑板摘一个自己认识或喜欢的词,大声的读出来并带着大家读一遍,然后邀请小朋友做游戏。
8、游戏:
(1)对对碰:小朋友把字卡边读边摆,然后其中一个人说出一个字,另一个小朋友找到这个字,两个同样的字组成一对。
(2)找朋友:在黑板上竖着摆好:“用、写、”两个字,让学生从剩下的生字中给他们找朋友,即组成词语。
小朋友们,我们马上就要学写字了,老师希望每一名同学都能把字写的特别漂亮,希望你们每上一节课都能有收获。
开火车读生字:
笔皮本写字用心。
学写字。
铅笔橡皮田格本。
写字用心很认真。
笔皮本写字用心。
最热写字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读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丁丁字写不好不是因为笔不好,纸不好,并知道丁丁后来是怎么把字写好的。
3、启迪教育学生凡事都要认真去做,决不能马虎。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丁丁后来是怎么把字写好的。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解释课题,质疑探究。
1、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课文写的是什么了?(丁丁学写字)。
3、你想知道丁丁是怎么写字的吗?你想问些什么呢?
4、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丁丁和你们一样喜欢学写字,他怎么学写字的?字写得怎么样呢?我们一起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师范读,学生轻声跟着读。
2、学生自读生字,然后自由读课文。
3、反馈学生认字的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2)强调生字的读音,同桌互读。
“纸、正、身”是卷舌音,“换、跟、身”是前鼻音。
(3)交流识字方法,开火车读。
4、朗读课文。
(1)小组自由读,读好生字,读好课文。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小组比赛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读为主,让学生自己学习生字,在同学帮助中,吧课文读准、读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识字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丁丁的字写不好,一开始他认为是什么原因呢?(纸不好、笔不好、座位不好)。
3、师小结:
是呀,这都不是丁丁写不好字的原因,那么到底什么是写好字的秘诀了?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以读促思,引导学生结合课文阅读,综合思考,弄清丁丁写不好字的原因,激发学生课后继续读文,探究原因的积极兴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2、全班齐读生字词语。
3、复习课文内容:。
出示:从上节课中,你明白丁丁的字写不好和--、--和--没有关系.
4、丁丁的字写不好,和他的笔、纸以及座位没有关系,那到底丁丁的字为什么写不好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巩固旧知,导入新授课,激发学生读文,探究原因的兴趣)。
二、继续学文,明白道理。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师引导:同学们,丁丁明白自己字写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3、教师继续追问:他是怎么明白的?
4、指名说说冬冬是怎么写字的?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句子。
5、小结:小朋友们,丁丁明白了,他的字写不好不是因为自己的笔、纸和座位不好,而是因为自己的坐姿不好,态度不够认真。
6、明白了原因,丁丁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文中的话。
7、师导读:多么认真的丁丁啊,让我们带着赞叹的感情把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读吧!
三、总结全文,启发学生。
1、学习了这一课,你想对丁丁和冬冬说什么?
2、总结:小朋友们,只要你认真地写字,老师相信你们也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来。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2、教师教写“写”“丢”
(1)学生观察字的结构。
(2)说说这两个字的书写要点。
(3)强调他们的笔画顺序。
(4)学生练习。
3、作业展示。
最热写字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五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丁丁的美好愿望。
2、认读15个生字。
3、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文中解疑、文中识词、词中识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牵牛花录象,图,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牵牛花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它是什么花吗?你在哪里见过?
指名请学生回答,它的名字叫牵牛花。板书:牵牛花。
牵牛花是一种非常容易成活的一种植物,但在城市中很少见到,我们一起到郊外了解一下牵牛花吧。(放牵牛花录象)。
问:看完了牵牛花,你想说些什么?用简单完整的话说一说。
(指名自由发言)。
2、看来你们也很喜欢牵牛花,对吗?你们的好朋友丁丁也喜欢牵牛花,他不仅喜欢,还亲自种了一棵牵牛花,看,丁丁来了。
(出示丁丁图)板书:丁丁。
今天丁丁还带来了一些花种准备送给你们,谁想要?
(读课题:丁丁和牵牛花)。
二、据题质疑,读文解疑。
1、打开书,自己读一读,看看丁丁和牵牛花之间到底有什么小秘密,不认识的字把它圈起来。用你的方法认一认。
(学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指导)。
2、老师也想读一遍课文,请你认真听,还有那些字你不认识,如果都认识了,你可以不出声音的跟老师一起读。
(范读课文)。
3、两个人为一组,每人读两段,或一人一段都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
4、(课件出示)这篇课文有4段,你喜欢那一段就可以站起来读。
你知道丁丁有什么愿望吗?从书中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三、文中识词、词中认字。
1、课文中藏了很多词语,我们一起把他找出来,好吗?小声读课文,找到的词大声读出来。
(课件演示逐段出课文,词语点击闪动变色)。
2、(课文删去,只留词)离开课文,你还认识他们吗?
读词。
3、这些淘气的词宝宝离开了电脑,争先恐后地跑到黑板上,你还认识他们吗?
学生读;小老师带读。
有个字老师忘记怎么写了,一起看看怎么写。(课件演示“足”“跑”)。
书空,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
4、打字头。
5、学完课文,我们知道了牵牛花满足了丁丁的愿望,所以丁丁感谢牵牛花;同时丁丁也满足了牵牛花的愿望,通过他勤劳的双手让奶奶在屋内看到了鲜花,(将黑板上的叶和花用简笔画连成美丽的牵牛花)今天,丁丁要送给你们花种,你种出的植物准备摆在哪里?为什么?(指名发言,送种子)。
四、结合生活、口语交际。
(分组讨论)。
只要我们大家都能关注身边的每一个人,理解他们,伸出手去帮助他们,相信,他们每个人都会实现美好的愿望的。
最热写字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六
本文介绍了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小时候勤奋练字的故事,对激励学生发愤学习,刻苦练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有着积极的影响,符合了一年级学生初学写字的具体情况。本文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情感发掘因素。一些句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特点,对积累和运用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本课设计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关键还在于要激发学生喜爱读书写字的情感,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读、识字”的能力和理解课文、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文章时代遥远,内容枯燥、陌生,缺乏童话类课文的`情趣因素,学生很难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怀素认真写字、好学上进的精神,并受到感染。如何发挥文本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消化不利因素呢?心理学中的“优势”法则认为:主体的需要、兴趣,情景中的某些要素,具有引起反应的优势,能促使各种反应与它联结,从而达成高效。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设计,意在突破难点,更有效地提高学生“识读、识字”的能力。
最热写字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七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2、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二、教学重点:掌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难点:理解除不尽的保留小数。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和卡片。
四、教学过程:
a、口算训练:p-45第一题。
b、强化练习:
1、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值。(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6.14÷3.566÷1114.13÷0.19。
提问:a、保留三位小数除数要除到小数部分第几位?
b、抽三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
c、校对,说一说错的理由。
2、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保留一位小数)。
101.7÷0.098.12÷1422.6÷0.33。
提问:a、除不尽怎么办,除尽怎么样?
b、先计算,你发现哪道题除不尽。
c、校对,说一说错的理由。
c、讲解应用题:p-48第四题。
1、保留两位小数要除到小数部分的第几位?
2、横式和答语要注意什么?
d、选择题:p-48第六题。
1、先学生四人讨论。再完成作业。
2、你认为哪一道是准确的,为什么?
e、发展题:
一个两位小数除以0.6得到近似商是1.4,这个两位小数可能是哪些小数?
1、先让学生思考,合作讨论。
f、布置作业:p-48第三题的余下部分和第五题。
最热写字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八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9册教材第109_11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了解步测方法,学会步测的计算,初步学会通过步测计算求两地的距离。
2、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进行测量的基本技能。
教学准备:量出一段30米的距离,准备步测。电教课件。
教学难点重点:计算步长的方法,步测计算距离。
教学过程:
1、怎样就可以知道:从自己的教室走到多媒体教室,大约有多少米?
学生说说测量的方法。
2、如果不用任何测量工具来测量这段距离,可以有什么办法来知道?
学生说一说,教师提出“步测”
3、板书课题:步测。
4、解释“步测”的意义。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步测”,然后教师再解释。
2、引导学生展示讨论:根据情况确定讨论形式。
3、汇总讨论结果(板书):
(知道)一步的长度――步长。(知道)走了多少步――步数。(计算)距离。
4、形成计算方法。
5、讨论解决步长、步数。
(1)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步长?
学生介绍自己的办法。板书:自己走一步,量一量。
(电脑出示一步长)提示:一步是怎样量的?
教师提示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组织讨论。
教师补问:这一步应怎样走?在走路的时候,你的步长与你量的步长是不是一样?
(2)用“例1”介绍测步长的方法。
出示例1。(电脑投影)。
你从这道题中学到还可以怎样测自己的步长。
学生说说方法。
学生计算。汇报计算方法和过程。
(3)测一测自己的步长。
指导室外步测活动:
引导学生:让你用例1上介绍的.方法测一测自己的步长,你准备怎样做?
介绍室外已量好的一段距离,从一头走到另一头为一次。走三次,记录下每次走的步数,填表内。
电脑出示表格和书上的p111练一练第1题表格。
到室外进行步测活动。
室内计算和汇报(选高个子学生和矮个子学生各一人汇报)。
6、学会步测和计算一段实际距离。
(1)出示例2。让学生试做。
(2)让学生说说从例2中学到什么?
(3)让学生提出相关的疑问。
7、小结例1、2的学习。
1、(电脑出示练习题)。
2、学生独立练习。
3、汇报与核对。
4、让学生提出疑问。
1、用步测,计算从多媒体教室到自己教室的距离。
2、在学校园内找一个花坛,用步测的方法测量有关数据,算出花坛的面积。
最热写字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九
说教学目标:
1、读懂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3、又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4、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重难点:
1、学会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生词新词:
分组合作比赛,默写生字,要求全部写出来,写对写好,前面的不会后面的补充,到规定时间为止。
二、导入新课:
板书:古怪淘气可爱。
三、整体感知,体会真实的表达方法(分大组朗读交流)。
读完以后你们觉得老舍先生写的猫真不真实?那些地方看出它的真?
四、重点感悟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一)上节课同学们已经选择喜欢的部分,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课文,注意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要读得让其它同学也喜欢这些词句。
(2)小组交流汇报。
大花猫。
1、性格古怪。
(1)小组代表读,其他同学听: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从哪听出来的?
(2)重点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a.质疑:古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猫的性格古怪?从哪可看出猫的性格古怪?
板书:(大花猫)性格古怪高兴时……不高兴时……。
胆小勇猛。
b.学生发现:你们发觉什么表达方法吗?
师引导:作者在开头就指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叫什么?(开门见山)这种写法好不好?(简洁明了,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
(3)朗读课文,你能发现什么写作特点吗?
体会到:(课件展示)。
a.“说它……吧,可是……“的句式(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个句式由两部分构成,前部分和后部分是矛盾的,课文通过这样的句式,写出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的特点,体现了猫“实在古怪”的性格。)。
b.“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我们体会到猫十分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快。)。
c.“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屏:抑制;凝:注意力集中。课文通过写猫一连几个小时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下定决心地等,突出他的尽职。“非……不可”写出抓老鼠地决心和耐心,突出表现猫地尽职。)。
d .“它若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无论”用来表现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我们体会到猫在不高兴时举断冷漠的表现。)。
(4)学生又感情朗读这一部分。
2、淘气。
那些地方写猫的淘气,找出关键句。还有从几方面写小猫的淘气?
体会到:a.什么东西都玩。
b.玩起来不怕率跟头,也不怕撞疼。
c.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耍个没完。
小猫:淘气枝折花落。
3、可爱。
重点体会:上面两部分都体现了猫的可爱,因为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老舍先生都是视猫如儿,爱猫如女的。
4、重点体会以下几个词:
生机勃勃:充满生机与活力。文中意在表现猫的天真可爱、淘气顽皮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尽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猫的天职是捉老鼠,文中写猫在捉老鼠时屏息凝视,连等几个钟头,从中看出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变化多端:变化多样。老舍爷爷家里的猫叫声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富有变化。
5、依据板书总结全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默读课文,体会:猫既古怪又淘气,作者为什么还说它可爱呢?
a.从性格上看,正因为猫的性格时矛盾统一体,才使它性情丰富多彩,生动 有趣。
b.从淘气看,“生机勃勃”看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2)默读全文,列出作者喜爱猫的句子并谈体会。(融情于猫,情猫相融)。
如“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把脏脚印形容成小梅花,而“印”字用得何其生动。)。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把猫的叫声形容得悦耳动听,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大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机勃勃,天真可爱!”(“天真可爱,生机勃勃”这些词语一般形容小孩子,放在这里体现了作者对小猫的宽容怜爱如待幼小孩童。)。
五、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1、思考题:请你以老爷爷的身份和猫的身份向同学介绍本课的猫。选择你喜欢介绍的方式。
2、学生分头准备,同桌交流。
3、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
六、总结全文:这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老舍先生用通俗晓畅的语言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作者的爱猫之情。
七、布置作业。
1、做同步练习。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练笔:试试描写你喜欢的动物老实贪玩尽职。
最热写字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十
教学目标 :
1、阅读中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
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作者观察、描述景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
1、教前准备2、:
让学生联系实际用一些词语概一下夏天的一些特点。
3、导入 新课:
正因为夏具有这些特点,所以诗人、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他们笔下的夏是“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干燥炎热的风”,“凶恶的嘶叫着”,“人像快干的鱼”,“大地在高热度中发抖”(引自茅盾、老舍、高尔基、罗曼·罗兰诸人作品)——一种作为艺术的内容中苦闷压抑象征的夏感;或者是“日常睡起无情思”(杨万里),“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夏感。
可是,当代作家梁衡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高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夏季,令人由衷叹服。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夏》确实能够得上是当代散文中一篇难得的精品。(板书夏梁衡)。
4、交代学习目标5、:
1、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
2、体会对比、比较的表现作用。
3、了解作者观察、描述景物的特点。
6、研读课文:
(1)初读课文,(2)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思考:
(1)作者梁衡笔下的夏具有哪些特点?(紧张、热烈、急促)。
(2)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热爱、赞美)。
(3)再读课文,(4)释疑解难。
1、比较、对比。
(1)春夏景物比较:突出夏天的特点。
(2)夏天的色彩与春秋天的色彩比较。
(3)夏天作物生长与春天里得生长情况比较写夏之热烈。
(4)用“春日融融、秋波澹澹”与“苦涩的汗水”进行对比,(5)强调作者写夏天的原因,(6)在于歌颂劳动,(7)歌颂劳动人民。
2、描写景物。
(1)夏景——太阳烘烤。
麦浪翻滚。
热风浮动。
(2)抽象事物具体化——色彩冷、赤(抽象)。
用“碧波、嫩竹”具体表现冷。
用“夕阳、红叶”具体表现赤。
(3)对“旺季”描绘——麦子刚割过。
棉苗(挑)、高粱、玉米(举)、瓜秧(匍匐)。
(4)用“五月人倍(5)忙”体现紧张、急促的旋律。
田间挥镰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快割、快打。
7、作业 :
根据自己的感受,抓住特征,写一段夏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体味文章语言特色。
2、通过比较阅读,3、体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
一、回顾全文,导入 新课:
通过上一课学习,你有哪一些收获?
1、学习到抓住特征写景。
2、运用对比、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特征。
(可趁机检查一下作业 )。
二、学习文章的语言特色——生动、准确、表现力强。
1、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对偶)。
2、动词的运用。(结合探究练习二p132页)。
3、短句的运用。
4、叙述、议论、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5、照应。
三、比较阅读: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首唐诗描绘了一幅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而课文抒发的是对夏天充满“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赞美,和对那些在夏日里分外繁忙的农人的讴歌,表达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
四、作业 :
1、课外阅读峻青的《海滨仲夏夜》。
要求:(1)注意写景方法。
(2)体味作者感情。
最热写字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十一
《兰兰过桥》是一篇融科学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知识性课文,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带来《兰兰过桥》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桥。
板书课题:32.兰兰过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兰兰过了什么样的桥?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1)画出文中生字,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想一想,兰兰过了哪几座桥?
3.检查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学习情况。
(2)回答兰兰过了哪几座桥。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潜水桥、塑料桥。
三、细读课文,指导朗读,感悟语言。
(一)师:让我们先过潜水桥。
2.再读读,像兰兰那样过这座桥,体会过桥的感受。
(二)检查自读情况。
师:谁能说说这座桥与我们平时过的桥有什么不同?
1.学生汇报后,引导归纳“潜水桥”的特点。
(1)架在水面上(2)用玻璃砖制造(3)像一座长长的房子。
提问:为什么把潜水桥比作是长长的房子?(揣摩潜水桥长、高大、结实的特点)。
潜水桥还像什么?(鼓励学生说出不同见解)。
2.师:说说你走过这座桥的感受好吗?
学生可以说书中兰兰的过桥感受,也可以说自己通过想象的感受。
四、指导写字。
师:这座“潜水桥”我们已经走过了,现在我们把这座桥的生字学会好吗?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兰、梁、程、波、架、特、砖、各、带、坐、座。
1.说一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交流识字方法)。
2.指导书写:兰、各、坐、座、带。
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兰兰过桥》这篇课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向同学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这一课文章较长,要使学生能充分地朗读,必须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句子进行练读,这样学生才能很快地抓住桥的特点来学习课文。吴老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抓住重点句子,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通过反复朗读,欣赏图片感受,实物展示,学生对于桥的特点是比较明确的,并运用了好几个句式练习,让学生学会完整地说话。
在教学中,我抓住“潜水桥奇妙在什么地方?”这个主要问题,开展整堂课的教学。首先,教师复述了第一段的大意,然后问:“是什么奇妙的事呢?”请学生自己仔细读读2、3、4自然段划出你认为奇妙的部分。然后,又问:“兰兰在潜水桥上看到了哪些奇妙的景物呢?”教师还给学生句式:“水里大大小小的鱼有,有,还有,真有趣!”来说话,学生能有目的的说说。
学生通过教师一步步的引导,能够初步感受到潜水桥的奇妙,完成了课堂的教学任务。通过教学可以感觉到,整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情。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和意识。在朗读感悟中通过多种方式积累词语,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乐于学习,乐于参与。
《兰兰过桥》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课文又是一篇融科学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知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通过这二座桥反映出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何引领一年级的孩子学习这样的课文成了我思考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课文,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就会犯难,要正确流利的读完课文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引导孩子做充分的预习。采用了同桌之间每人读一段、小组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多遍朗读。在初读的基础上,我教学时引导孩子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先让孩子找到兰兰过了哪几座桥?再引导孩子自己读课文,看看哪几段是写兰兰过潜水桥?哪几段是写兰兰过塑料桥?接着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句子进行练读,这样学生才能很快地抓住桥的特点来学习课文。我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抓住重点句子,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通过反复朗读,欣赏图片感受,实物展示,学生对于桥的特点是比较明确的。另外设计了造句、设计未来的桥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想象能力,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朗读训练',对于理解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整堂课下来,我觉得学生对于有关科学的课文总是显得很感兴趣,所以我请学生们课后想想“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呢?”学生们显得比较兴奋。我想在每一位同学心中一定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未来之桥。也希望学生的创新欲望在学习中得到保护和发展。
但是从课堂中表现出来一些问题,需要重视:(1)学生的朗读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有的学生朗读做到了正确流利,但是感情朗读还不太到位;有的学生还把握不好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有的学生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领悟到的感情,模仿他人的较多,而自己的体会感悟的表现较少等。(2)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需要加强。有的学生光顾表现自己而举手,根本没听老师的提问和其他同学的发言。(3)部分学生还是缺乏训练,发言声音较小,这是一种胆怯的表现,也是一种很不好的说话习惯。(4)细节部分的教学需要加强,那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桥越来越先进。
以上几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注意,把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最热写字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十二
1.小学生写过很多作文,写完一篇作文,选择文中最精彩的片段,配上一幅插图,将会使整篇作文更富有情趣,能起到诠释和增色的作用。
2.本课学习集语文知识和美术知识一体,具有较强的设计理念和应有价值。
学情分析。
学生对自己所写的作文画插图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愤活跃,但是对构图、布局、色彩搭配、远景近景的对比、主要人物的比例等绘画基本要点)差距较大。
教学目标。
1.认识插图的作用,欣赏和感受作文中的精彩片段,探讨如何将文字形象变为生动的图画形象的方法。
2.充分发挥学生的`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创作的自信心,体验美术课中的设计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欣赏自己的作文,学会把文字形象变为生动的视觉形象。
教学难点:如何为作文中的精彩片段设计相应的、形象生动的插图。
教程。
(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展示作文插图的范画,进行作文情节的讲述、分析后引出课题,并讲述作文。
配插图的意义。
教师设问:你知道什么是插图吗?它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小结归纳:插图是指插附在文中的图画,它对文字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的作用。
(2)欣赏范作,认识插图。
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图,分组讨论,以启发学生的思路。
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满意的一篇作文,然后说说其中的精彩片段,理清学生画插图的思路。
(3)讲授新课,学习要领。
教师示范为作文画插图的要领。
a.选出文中的主要人物,主要情节。
b.用铅笔构图构思,画出主要景物或人物。
c.适当添加背景。
d.用彩色或水彩颜料着色完成插图。
(4)大胆设计,绘制插图。
布置作业学生:为自己满意的作文画一幅插图。
巡堂辅导学生创作插图,对于在形体、五官、神态等描绘上有困难的学给予帮助。
(5)展示作业,互相评价。
学生之间相互观摩欣赏,评一评,说一说谁的插图画得好。
教师点评并表扬构图好、形象准确的插图作品。
最热写字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十三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并解决相关问题,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充分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利用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上两节课我们到美丽的街心花坛游玩了,大家玩得很开心。这节课我们继续到观光塔游玩观光。
出示信息窗3观光塔的挂图,请同学们观察。
二、自主探索,体验情感。
活动一:
2、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汇报交流:
(1)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塔参观?
(2)买6张票,100元够吗?
(3)6分钟经过这个路口的车大约是多少辆?
3、这节课我们只解决第1个问题,第2、3个问题我们放入问题口袋里,以后再解决。
活动二:
1、教师: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塔参观?
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交流,教师板书:28×39。
3、教师:28×39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后,在再小组内交流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情况。
4、小组选代表交流想法和算法。学生可能有如下计算方法:
(1)28×40=1120(人)。
1120-28=1092(人)。
(2)列竖式计算:28。
×39。
5、请列竖式的三名同学到黑板板演竖式的计算过程,针对学生列竖式时出现的错误,学生讨论错因,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活动三:
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让学生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乘看,体会用这两中方法可以进行乘法的演算。
三、多层练习,深化提高。
1、自主练习第1题,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
2、自主练习第2题,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加深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3、出示投影第4题,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使学生体会这样的题目可以估算,不必求出精确的数字,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能力。
4、数学游戏:火眼金睛辨对错,看哪组能很快找出竖式中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习惯。
四、体验。
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课堂练习设计:
1、让学生经历探索运用乘除混合运算的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2、积极参与共同探讨问题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参观了壮丽的观光塔,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的问题,想一想,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学生观看情景图,回顾提出的问题。
二、独立尝试,合作探究。
1、教师:这节课我们来解决我们前面提出的:买6张票,100元够吗这个问题好吗?
2、请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意,使学生明确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先求出“一张票多少钱?”,也可以先求出6张票是2张票的几倍。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4、小组交流解题思路,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5、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都可。
6、尝试练习:刚才我们想了几种办法解决了本课的重点问题,下面请大家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独立完成自主练习6。
三、应用知识,巩固深化。
1、出示投影:毛衣编织车间加工毛衣的情况,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每天加工的毛衣件数、加工天数、加工总件数之间的关系,指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学生计算填表,解决问题,集体交流。
2、小组比赛:完成自主练习第8题,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3、出示投影:计算面食店卖出食品个数和钱数的题目。先请学生理清画面中的各种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再进行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拓展延伸。
出示投影,根据8×8=64,7×9=63;14×14=196,13×15=195。
观察寻找这两组算式中因数与积的特点,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后两组题:25×25=□,24×26=□;48×48=□,47×49=□。完成后,请学生按规律举出另外的题目。
五、体验。
1、今天大家学得愉快吗?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这些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课堂练习设计:
1、继续复习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继续复习巩固乘除混合运算。
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
练习课。
练习法。
一、作业:表扬作业完成认真的同学,讲解错题,强调重点。
二、巩固练习:师黑板上出几道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比算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做完,小组之间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对。集体交流订正,。
三、新课:
1、完成自主练习4,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学生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题目可以估算,不必算出准确的得数,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2、完成自主练习5火眼金睛辨对错,让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找出题目中的错误,让学生回答,然后把错题改对。全班做完后集体订正。
3、完成自主练习6,指名读题,理解题目意思。要求5天应付多少钱,可以先求出什么?学生回答后做题,然后订正。
4、完成自主练习7,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每天加工毛衣件数,加工天数,加工总件数的关系,渗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然后在计算填表,解决问题。
5、完成自主练习9,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清画面中的各种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再计算解决。
5、完成自主练习10,首先让学生弄懂题目意思,找出题目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及要求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要求从北京到上海全长大约多少,先求什么?学生回答出先求出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然后再求出14小时行使多少千米,就求出了从北京到上海的全长。
6、完成自主练习11,先让学生观察两种不同品牌的花生油,弄清楚各自的升数和钱数,然后再独立的解决下面的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给学生必要的提示,说明第一小题的答案是第二小题所必须的条件。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要注重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通过解决前两个问题,可对第三个问题做出判断,也可以通过比较两种花生油平均每升的钱数做出判断。
7、完成自主练习12,引导学生先观察前两组题,寻找每组两个算式中因数与积的特点,发现规律,再运用规律解决后面两组题。完成练习后,可以让学生按规律举出另外的题目。
四、:表扬表现积极的同学,提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
五、布置作业:
课堂练习设计:
最热写字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十四
这篇精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先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猫的性格古怪:讲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看起来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实,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讲它小时候十分淘气。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这篇课文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继续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教学难点是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变化多端、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最热写字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十五
二课时。
1)了解掌握“画图”软件的使用方法。
2)熟练运用画一幅卡通画。
3)画面要有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创造力。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画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画一幅卡通画。难点是画面配色及前后层次的处理。怎样画出有创造力的画面来。第一课时着重了解理解,第二课时学生自己操作。
课件、电脑、多媒体。
有。
1、讲解(多媒体演示)画面软件的使用方法。
开机后移动鼠标,单击位于屏幕右下脚的“开始”用光标依次选中“程序”-“附件”-单击“画图”即可打开“画图”软件。
铅笔线条较细,主要用来画轮廓线,它的使用绘画靠鼠标移动来完成的。要想让它象手中的笔一样自如必须熟练使用移动鼠标。可以造各种色彩,点击前景色,到调色板中选择。
橡皮可以擦去你不想要的图形。
刷子可以给画面上色,小范围的可以选择刷子的线条、宽窄。
油漆桶可以用封闭的范围内,点击一下,使它出现你想要的色彩。前提是绝对封闭,否则颜色会溢到画面各处通漏之处。
喷枪可以得到点状雾状的画面效果,粒子的大小也可以选择。
放大镜可以将局部放大,方便我们深入仔细的刻画。
工具箱中还有画矩形、圆形、椭远形、圆角矩形的工具以及不规则形,矩形的剪裁功能等等。在编辑中我们还可以用撤消的命令将上几步的操作撤消,但次数有限,所以我们要及时修改。
3、教师示范一个简单的画面。
每做一步让学生说出运用的什么工具怎样做的?最后我们可以存盘将自己的绘画保留在电脑中。
4、课件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让学生分析一下它们是怎样绘制出来的,运用了哪些工具。
同学们你们学习计算机里的“画图”软件,熟练运用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就可以像这些同学一样画出精彩的图画。
最热写字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十六
中班下学期,孩子们喜欢看图讲述活动,在讲述活动中能较快地观察到图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较清楚地讲述;开始学习使用较适宜的词汇修饰语言。但其间也发现孩子对图片的一些细致之处观察不够仔细;另外,因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导致幼儿对图中角色的心理活动联想较欠缺。因此结合中班发展现状,设计了本次看图讲述《小兔家的窗》活动。其目的是想通过活动调动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使幼儿初步学会仔细观察、分析图片上的细微变化,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用适当的词汇有序地讲述出小兔家的户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讲述能力。
2、在教师示范讲述的帮助下,丰富讲述经验。
3、认真倾听教师和同伴的讲述。
4、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故事图片四幅。
一、仔细观察图片,根据教师的提问,感知理解图片内容,发现小兔家的窗发生的变化。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在教室里,家里都有窗子,为什么要有窗子呢?是用什么装在窗户上的呢?
2、逐一出示图片,在教师引导下完整讲述出图片的内容。
(出示图片1)。
(1)这是什么季节?天气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小兔住在哪里?
(3)小兔怎么了?在房子里怎么还会冷呢?
(4)没有玻璃的窗户,就是一个窗洞。
师总结图片1的内容。
(出示图片2)。
什么季节到了?天气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时,小兔住在屋里觉得怎样?你冷的时候会怎么做?(引导幼儿理解词语“瑟瑟发抖”)。
为什么小兔住在屋里还会瑟瑟发抖?它是怎么想的?
(1)小兔在干什么?
(2)它是怎么做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引导幼儿用适当的动词表达。
师总结图片2的内容。
(出示图片3)。
引导幼儿观察小兔的神态、感受。发生了什么事?
(1)现在小兔感觉怎么样了?
(2)它在干什么?
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进一步感知理解图片内容。
(出示图片4)。
窗子装好了,现在小兔住在屋里感觉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感知理解故事继续发展的内容。
师总结图片3、4的内容。
(出示图片5)。
幼儿发挥想象,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师总结图片5的内容。
二、运用已有经验,幼儿尝试讲述故事。
1、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理解图片内容,并尝试独立讲述。
师:“小朋友自己轻声地说一说,把这五幅图片编成一个故事。”
2、引导两名幼儿示范讲述,教师适当提醒。
幼儿尝试完整讲述故事。
三、引进新经验,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述,幼儿能够运用适当的词汇有序地讲述故事。教师示范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词汇的运用。
师:“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讲述这个故事的,跟你的故事有哪些不一样。”
幼儿学习教师运用的词汇。
四、巩固新经验,师幼集体讲述故事。教师利用留白、等待等方法帮助幼儿一起完成故事。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个故事吧!注意要用上好听的词语。”
幼儿大胆一起说一说。
五、教师小结。
活动自然结束。
老师会把这四幅图画放到“故事表演区”里,请你们下了课或区域活动的时候再去讲讲这个故事,还可以把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
在活动《小兔家的窗户》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小兔家蘑菇房上的窗户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幼儿能有序地观察,理解图片的内容,能够大胆进行讲述图片的内容,达到教学活动的目标。
最热写字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十七
1、了解词的风格、作品及词人生平经历;学习词的基本知识;掌握吟诵欣赏词的技巧与方法。
2、反复诵读,掌握适当的停顿、节奏与语气;充分发挥想象在阅读诗词的作用;结合词的背景来阅读理解词的内容;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的意境。
3、体会词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思想;认识古人面对自然、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在感悟中多一份情感的经历。
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2、创作背景:这首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今属江苏)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年(北宋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题为“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皆写初夏农村景色,此为其中第四首。
3、作品导读:《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写作者在乡间的所遇所感,上片写初夏的田园风光,下片写主人公的感受和行踪。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日高、路长、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现旅途的劳累,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传出了主人公县令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作品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浣溪沙·苏东坡。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赏析一】。
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现在,不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意识活动来体验一下这首词的构思过程。
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些少三句,农村的季节特点,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农村的贫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触并形象地折射出来。
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看来,苏轼似乎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读这样的词,会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这首词与前首有所不同,它主要写作者路途中的片断感受,其重点并不在于要反映农村的贫困面貌。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悦之情较前首也浓厚得多了。
这首词注重词句的锤炼而又不露痕迹。例如“簌簌”,有的评论家认为这两字放在句首是“句法倒装”,其实,作者的目的在于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响,并合乎平仄的要求,而不是在写下落的形态。正因这两字放在“句首”,才说明作者是从“簌簌”声中得知枣花落在身上的。此外,“落”、“响”、“漫”、“敲”等字也均用得灵便而贴切。
【赏析二】。
《浣溪沙》这首词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村南村北”概括“缲车”声,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多么细心,多么兴奋。“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缲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走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为宋词题材开拓了新的天地。
“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呢?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呢?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浣溪沙》词中有“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实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兴》一诗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对于古典诗歌诗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赏析三】。
此词为作者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中的一首,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作品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
上片写景,也写人,并点出季节,生动地勾勒出初夏时节农村生活的画面:作者从枣树下走过,枣花簌簌地落了他一身,这时候,他耳边听到了村子里从南到北传来一片片缫丝车缫丝的声音,又看到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正叫卖黄瓜。作者抓住富有季节性特征的一些事物,有声有色地渲染出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
下片记事,转写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受和活动。
接下来一句写作者骄阳下口干舌燥的感受。结尾一句,写作者以谦和的态度向村野百姓求茶,一则显示出词人热爱乡村、平易朴实的情怀,二则暗示了乡间民风的淳厚。
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1、我独自漫步在枣花铺满了乡间的道路,一阵清风徐来,吹起地上的花瓣,也吹落满树的枣花,枣花扑簌簌地落在我的衣服和头巾上,我听到了轻微的落花声。整个村庄飘散着甜腻的气息,农民的脸上洋溢着微笑。我陶醉了!不知走了多少路,觉得自己真的喝醉了,有些昏昏欲睡的感觉,加上太阳照耀在我的身上,火辣辣的,现在的我,只希望有碗水喝解解渴。我进入了一个山村,我在满村“吱吱扭扭”的抽丝缫车声响中,我听见有人吆喝卖黄瓜的声音。我来到一户农家前,试着敲门去讨碗水。在敲门时,我隐约看见,远处飘逸的柳树下,正有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的农民在卖黄瓜。
3、你看,枣花仿佛迫不及待的簌簌落下,像花瓣似的,不一会,衣巾上沾满了枣花,美极了。村南村北,想起了什么声音。如此悦耳动听,哦!原来是缫车飞快的转动的声音,飞快转动的缫车如一个失了控的转盘。
我走在路上,那一片片绿意在大地上覆盖着,像一件华丽的翠衣,一派凉意。农民在田地中来回穿梭,只见一顶顶斗笠在穿梭。一棵古老的柳树下,一位农民穿着粗布衣,正卖着一条条黄瓜,那黄瓜一排排整整齐齐,个个肥身材,黄瓜上还顶着一个下黄帽呢!人们围着那颗古老的柳树挑着入口爽脆的黄瓜,不一会置剩下半筐了。我不禁高兴的喝几口酒,酒后,双眼开始打起架来,路还有那么长,现在只想好好的睡上一觉。太阳像个大火球挂在空中,喝完酒后,觉的嘴渴得裂了条缝似的,难受极了。不意间,想喝口茶。前面有一间农舍,我犹豫地走到农舍前。正直丰收年,人们都到乡间劳作去了,这家可否有人呢?我太渴了,于是,我决定试着敲敲门,但愿里面有人在。
4、徐州的大路上,匆匆行走着一位身着便装的官员,他就是苏轼。刚到这里作知州不久,这里就发生了春旱,他十分着急,多方祈祷后终于下了雨,现在他就城东谢神去!他正赶路时,突然听到了簌簌的声音,原来是枣花轻柔地落在他的衣服和头巾上。这说明春旱终于解除了呢,今年枣子一定丰收。苏轼一笑,不禁放慢了脚步,放松了心境,这才听到耳畔传来“吱吱呀呀”的缫丝车声,他侧耳倾听,却又无法分辨声音的来处,因为在这个繁忙的收蚕季节里,缫丝声已在村南村北此起彼伏响成一片了。继续赶路吧,看见一位披着粗麻衣服的农民坐在古老柳树的荫下,面前摆着一堆黄瓜。此时行人并不多,卖主也并没有大声叫卖,只是斜依着柳树小憩。大概是中午喝了点小酒,苏轼不由感到了阵阵困意袭来。天气炽热,二十里的路程显得是那样漫长,无法午睡也罢了,偏偏日头正晒,他渐渐越来越感干渴难耐,此时他的需求变得迫切起来:一杯清茶,哪怕一碗井水也好!既醒酒,又解渴,还能提神解乏。那就向附近的人家讨口茶来喝吧。可是郊外的人家稀少,走了好一会才遇到一山间的农家院落。于是他抱着希望上前敲门,心情却忐忑不安:正值农忙时节,不知主人是否在家呢?终于,有老妪来应门了,他用谦和的语气请求。接过百姓双手捧上的一碗清凉的井水,这位太守一饮而尽,困倦、渴望顷刻间变成了喜悦与满足,使他精神一振。接着,这个热爱百姓、为民谢雨的知州又重振精神上路了。
让学生学习阅读与欣赏词的基本方法,了解吟诵、理解、品味、联想、反思是欣赏词的基本过程。
最热写字教案设计大全(18篇)篇十八
1、了解元曲,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2、反复朗读,读出韵味。读中感悟。
3、以生为主体,教师主导。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感受能力。
1、说说你对秋天的印象。
2、生背背中国文学描写秋天的诗词。
3、师展示写秋的唐诗、宋词。
4、今天学一首描写秋天的元曲。过渡到元曲。
(见课件)。
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更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据《录鬼簿》载,作有杂剧15种(一说16种),今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3种。所作散曲现存小令30余首,套数4套,多写隐逸叹世、男女恋情和自然风光等,语言质朴,风格清丽。另有《天籁集》二卷。
1、生自由读。要求读通顺,读出韵味。
2、点名试读,生评介。
3、师示范指导朗读。
4、反复读,领悟元曲的.意思。
1、理解第一句“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看动画。这是作者见到的真实的秋景图。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
村,日,霞,烟,树,鸦六个景色,构成这幅秋景图。
2、看图,读句。你体会到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生思考、体会、回答。
作者分别用了六个词语来修饰景物。“孤,落,残,轻,老,寒”,含蓄地表达了萧瑟、凄凉,伤感之意。
3、这样的秋,你喜欢吗?
这时,有一只鸿雁飞过来了。它打破了这里的一片死寂,给画面带来了一丝的生机。
一点飞鸿,为什么不说”一只“飞鸿呢?体会”点“的用词之妙。”影下“,指雁影投射在地下。
大雁要飞走了,它受不了这里萧瑟凄凉的秋天。它慢慢地飞去,越飞越远。作者痴痴地望着远飞的鸿雁,他仿佛就是那只鸿雁,他要到自己心中美好的地方去。
这幅图,也是秋景。这就是作者心中美好的地方。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是一个怎样的秋天呢?它由”,山,水,草,叶,花“组成。分别用了”青,绿,白,红,黄“五个表达颜色的词来修饰。
生读体会,这个秋景与前面的秋景对比,你有什么感受?
这幅秋图,是明朗、美好、色彩斑斓的。
用自己的话说说元曲的意思。
1、本元曲,从头至尾,全是写景的,没有半个表达感情的词语。
2、作者是借是抒情,他的感情很含蓄,包含在景之中,你能体会出来吗?联系作者的生平理解。
3、前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景图,暗示着当时的元朝社会黑暗,死气沉沉。而后面明朗美好的秋景图,则是作者向往自由自在地生活。表达了作者宁可归隐山林,也不愿与元朝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