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下面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和总结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专业基层党校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5篇)篇一
20xx年10月21号,我有幸参加了龙岩管理分公司举办的基层领导干部培训班,此次培训班共分三个部分,分别由市组织部刘少凤主任主讲、市委党校俞桂海教授主讲《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以及省公司人教处xx处长主讲《谈基层领导干部素质建设》。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但是课程安排紧凑有序,学习内容精广相济,极具理论性、系统性和现实意义,且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使我受益匪浅,就此,我结合培训班的精辟讲解授课,联系本单位实际,谈三点体会。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以德服众”“以德领才”,而文化知识素质是提高素质修养的基础条件,领导能力素质是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或胜任领导工作的才能、本领,道德品质素质是领导者应具备的思想境界与行为准则,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行程和提高的基础。提高这些素质首先必须加强党性锻炼和个人修养,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其次,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活动和干扰,腾出时间多学东西,多思考,再次,要不断排除私心杂念和外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及诱惑,排除个人私欲所带来的烦恼和忧愁。总之,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了解和掌握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负组织重望,带领中队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准确认识基层领导角色,提升领导能力。
此次培训,xx处长着重讲了基层领导干部素质建设,对此我感触颇深。王处长强调基层领导是企业中处于督导层的管理者,即对企业员工负责督导的人,是一般员工和中高层管理者之间的桥梁。对于桥梁作用,结合本职工作谈几点感受,一是作为中队人员和上级领导之间桥梁,一方面要对中队成员的工作予以督导,确保日常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为他们的成长给予教育和引导,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舒适,同时给他们提供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另一方面要领悟贯彻上级领导指示的精神,把上级的目标变成中队目标,承上启下,带领队员完成目标。我认为,只有正确定位了自己作为这种“桥梁作用”,时刻警惕自己只是管理者而不是官员,才能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二是要发挥好桥梁作用,必须提高自己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及掌握社会最新科技、理论成果,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通过培训,对领导力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领导力是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的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在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领导者应把工作责任归属权转移给那些实际执行者,应创造出适合每个人都能各尽其职的工作环境,应自我鞭策加强学习,并鼓励他人一起求的进步。我认为,作为具有领导力的管理者应善于了解自己,能够在工作中自觉地、理智地进行自省、自律、自控。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清醒的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只有充分的自省才能在各种复杂情况面前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在与同事或下属合作时,得到他人的充分信任。
三是掌握领导艺术,做事须先做人,提高执行力。
俞桂海教授讲授的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对人为什么想当领导、什么是领导、怎样当好领导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很受启发。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践行“权为名所用、情为名所系、利为名所谋”的执政思想,作为一名高速公路路政工作者,要践行“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宗旨。掌握领导艺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在工作中做到以诚待人、以德正人、以情感人、以才服人。
1、以诚待人。要襟怀坦白、心胸坦荡、豁达大度、换位思考、为人处事兼顾各方面利益,才能取信于人。
2、以德正人。工作中对人和事,一定要公正、清廉才能以德正人。
3、以情感人。工作上讲原则,政治上讲党性,生活中需讲人性。在工作中做到关心人、体贴人、理解人,营造快乐工作的环境。
4、以才服人。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驾驭能力、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既要自己做好,还要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遇事要做对己要明了、对人要明察、对事要明晰、处理问题要明白。处理问题中要做到大事莫激动,小事莫计较。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把自己感动了是灵魂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通过这次短短一天的培训班的学习,收获不少,所学内容必将成为今后工作的“加油站”,为路政工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而且所学的内容很值得我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的去体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们自己只要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克服自身的缺点,转变思维方式,换位思考,开拓创新,用所掌握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我相信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干部,能更好的为高速公路服务。
专业基层党校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5篇)篇二
5月22日-28日,我参加了中央国家机关青年“百村调研”实践活动,作为第四团第四组的一名成员,赴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留车镇族坑村开展调研工作。在一周的调研时间里,我与第四组的其他5位同志一起,驻村入户,走访慰问,按照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的统一要求,围绕“三农”有关问题,解民情,察民意,探民心,与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交朋友,获取了宝贵的调研资料,也经历了难得的心灵锤炼。这次下基层农村调研实践活动,让我有了许多的思考和体会,现从三个方面报告如下:
一、立足现实,把“三农”问题继续摆在战略基础地位。
“三农”问题为何一直这么重要?因为农业仍是最基础的产业,农村仍占有最广大的国土面积,农民仍是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又因为即使在已经开始迈步走入“”的今天,无论农业、农村还是农民,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我在这次调研活动中亲眼见到,亲耳听到,也亲身感受到了。
第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由谁接手?千百年来,农业和土地都是中国农民的立命之本,但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我们所调研的族坑村来看,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或经商,务农的只有留守的老人、妇女等。更关键的问题,这些外出的人即使回来,也已经不愿或者不善于种地了,他们对下一代的教育,也遵循着跳出农业、脱离土地的方向。“”规划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当我们明确了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些战略目标的时候,还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加快培养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由他们在不久的将来接手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农民增收如何实现?农民难,最难在增收。按照国家现行的政策,农民的收入包括三个方面: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从族坑村的情况看,对绝大多数农户而言,家庭经营收入的来源是种植水稻、脐橙和养殖畜禽。种水稻,只能保证温饱,在增收方面的贡献很小。种脐橙,是增收的主要渠道,但市场价格的变化无常和大多数农户的经营规模很小,使它的作用仅限于能增收而难致富。养殖畜禽,利润大,但风险也大,再加上投资大、筹资难,不是人人都能做,大多数情况可能是我们所遇到的那样:一个老汉一头牛,顺顺当当养上三年不过赚来千把块钱。再看工资性收入,主要是外出务工,族坑村有人出去打工的家庭生活基本都还不错,但也谈不上富裕。这些人在外面辛苦不说,家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普遍存在,而且还有他们出去后如何退回来的问题。因此,打工有助于增收,但却未必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幸福感的增强。第三是转移性收入,主要是农业补贴、社会保障和扶贫,农民对此十分欢迎,增收效果也比较明显。但从现阶段看,它不是普惠性的,而且水平也比较低。可见,要真正实现农民增收特别是持续增收,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要继续再下工夫。
第三,农村教育为何两难?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在这次调研中,最感动我们的恰恰也是孩子。当听到孩子们在教室里朗朗读书,我们欣慰,但转而见到年久破旧的校园,我们又不禁嗟叹;当发现孩子们在“小白老师”的课堂上十分活跃,我们开心,但转而探访一个孩子的家,看到一间不属于他们家的旧屋,一桌简单且缺乏营养的饭菜,一对年老体病的老人,以及一个与白天在学校截然不同的男孩儿,我们又不禁心酸。特别是那一晚与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座谈,面对他们反映出的农村教育两难问题,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在尚未巩固的农村教育体系内,却和城市一样存在着优质生源流失的问题,这是农村教育不能承受之重。镇上为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将村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孩子集中到镇中心校继续学习,这本是好事,但上学地点的变化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政府补贴孩子生活的支出,而在现阶段对农村教育支出有限的情况下,对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投入就要相应减少。这些两难为何存在?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我们要努力的是,不仅让农村的孩子们上得起学,还要让他们上得好学。
第四,农村文化发展怎样保障?我们调研所在的族坑村有着悠久的家族传统,全村人都姓陈,一族出过三位进士,至今还保留着家族的祠堂和祭祖仪式。上一任村支部书记按名字在家族里算是长辈,再加上他又是个能人,因此任内的工作有声有色,威望也高。这应该就是一些学者所说的家族传统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家族传统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在保留着这样文化的农村已不多见。与城市一样,农村也存在着文化断档的问题;与城市不一样,农村不那么多元、开放,文化或许真的会就此断掉了。文化缺失在农村的影响已经显现,由于缺少更多的文化活动,包括族坑村在内的许多农村都还有赌博的恶习,许多已经致富的农民,因此而再次返贫。或许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这样的情况会慢慢减少,但文化真空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在农村重拾传统文化是需要的,引入新文化也是需要的,但关键在于怎样给文化的链接和发展提供保障。多年来开展的“三下乡”活动是一种探索,农民欢迎,政府支持,效果明显。但如何能让送下去的东西留住、扎根,进而生长出新的东西来,却正是现在更需要做的。
因为有了上面的问题,所以作为国家基础的农业、农村、农民都还不稳固,必须把“三农”继续放在战略基础的地位来对待。短短一周,我没有给上面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但我有了继续寻找下去的决心。同时,我也明白了,绝不能离开“三农”谈“三农”,只有返回农村,回到农民身边,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深入基层,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最深厚的感情。
这次调研实践活动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为我们提供舒适住房的大叔,是为我们烹调可口饭菜的大哥,是为我们准备洗澡热水的大婶,是为我们安排调研行程的村干部,是一个又一个就在我们身边的农民群众。短短数日,我们和他们没有太多言语,但哪怕只是几分钟的交流,也让彼此之间悄然建立起了感情,以致最后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一直以来,我们这些在“大机关”的年轻干部,工作不愿讲感情,只知道办事要讲求规律、服从原则、遵守规定。然而,通过这次调研,我发现其实我们错了,或者说认识是不全面、不深刻的。我们做工作,关键是要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最深厚的感情。这件事说起来最容易,做起来最难。
第二,要让人民群众接受我们的感情。我们对群众充满感情,不能嘴上说说就算了,而要让群众感受到。在族坑村,我们探访了村里的贫困户、五保户,慰问了留守儿童,尽管带去的慰问品和慰问金很有限,但农民们依然激动不已。是因为他们太需要这些东西和钱吗?不是,是因为我们真实地走进了他们的家里,和他们坐在了一起。农民群众最讲人情味,只要你走近他,他就会接受你。如果我们只是坐在北京的办公室里,研究和制定这样那样的政策,即使我们造福于群众,群众也会和我们陌生、有距离感。只有来到群众身边,他们才会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存在,相信这些共产党的年轻干部对他们是充满感情的。
最后,要与人民群众建立最深厚的感情。随着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们都处在剧烈的大变动之中。越是变动,越要找到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力量,这样才不致迷失。这股力量就是人民群众。只有与人民群众建立起最深厚的感情,从群众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我们就能应对一切变动,迎接所有挑战。与人民群众相处,有时候我们觉得很难。在去族坑村的路上,我心里也忐忑过,不知见了那些陌生的农民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见面后,握一下手,敬一根烟,我得到的是一脸憨厚的微笑,换来的是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转眼间,一切顾虑烟消云散。其实,与人民群众建立感情是最简单、最自然的事,不需要多复杂的形式,举手投足之间,我们便与他们培养了感情,基于这感情,他们给了我们从工作到心理上的莫大支持。
三、实事求是,让调查研究成为工作的基本方式。
我不敢说在这次调研中自己取得了多大的成果,但调查研究本身已经是我最大的收获。一路上,我们听得最多的是同一句话:“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众所周知,就是在寻乌这个地方,毛泽东同志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和《寻乌调查》两篇光辉著作,从此这句话就成为全党的共识。我从20xx年参加工作开始,至今已近7个年头。在工作中,我讲过很多话,但做过的调查研究却很少。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年轻干部,长期以来似乎已经把“没有调查,也有发言权”这样一种工作状态当作习惯,今天来看,这是很严重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和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反对什么、倡导什么、避免什么、追求什么。
反对空口无凭,本本主义。我们年轻干部最缺少的是经验。在缺少足够经验积累的情况下,最容易犯的是两种错误:一是空口无凭。张嘴就说话,什么都敢说,这作为一种工作态度是积极的,但如果说的内容没有事实作为基础,没有认真的思考和论证作为依据,空口说白话,就要不得了。特别是在对群众说话、为群众制订政策的时候,尤其要反对空口无凭,因为它影响极坏、危害极大。二是本本主义。喜欢说书上怎么怎么写的,领导怎么怎么指示的,文件上怎么怎么规定的,唯独不愿说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当然,这不是说书上的话、领导的话、文件上的话不能说,我们的工作要以书上的理论作为指导,要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要严格按照文件规定办事。但是,理论之所以有效,中央精神之所以正确,文件之所以可行,都是因为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是对实践的客观反映,否则,也需要修订和完善。因此,根本上还是要用事实来说话。只拿本本说事,根源在于不掌握实际情况,怕犯错误,殊不知本本主义是更大的错误,因为本本看似正确,更有迷惑性。所以,我们必须像毛泽东同志说的那样,旗帜鲜明地反对本本主义。
倡导调查研究,亲身躬行。为了不犯空口无凭、本本主义的错误,我们就要调查研究。有了调查研究,才有发言权。调查研究,就是要掌握实际情况,因此必须到实际中去,特别是要到基层去。要知道,信息在一级一级传递的过程中必然要被筛选,进而与原始信息产生偏差,有时甚至与原始信息是完全相反的意思。基层产生的是原始信息,从那里获得的情况才不会失真。同时,做调查研究,不能由别人代劳,特别是在调查环节,绝对要亲身躬行。因为调查就是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别人给你的,怎么也不会是第一手的。在研究的环节,可以让别人参与,大家讨论,吸收不同的意见,但主要的和具体的分析工作还是要自己来做,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
避免漫无目的,主观臆测。调查研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容易,做好很难。这里面有方式方法问题,也有态度问题。漫无目的就是一种错误的态度。来到农村,满眼全是没见过的新鲜事儿,走马观花,眼花缭乱,最后在脑袋里什么都没留下。调查研究首先得目的明确,你要了解什么,寻找什么,获得什么,挖掘什么,都要事先准备提纲,按照提纲,按图索骥,才能得到需要的资料。拿稀罕当宝贝,是调查研究最容易犯的错误。即使是这样,调查研究也不会一帆风顺,往往实际的情况与当初的设想差别很大。这个时候,又容易犯下主观臆测的错误。为了把调查研究做下去,让资料尽可能符合需要,我们往往会主观猜测实际情况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把不相干的事也强拉进我们划定的圈子里。这虽然不同于前面说的空口无凭,但实际后果是差不多的。当然,主观臆测与合理的主观推断是不同的,合理的主观推断是调查研究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但它的基础还是事实,手中已掌握的情况必须能够充分佐证推断,这个推断才是合理的。
追求有的放矢,实事求是。要把调查研究做好,首先要端正态度。正确的态度之一是有的放矢,带着明确的目的性来搞调查研究,提高效率,有舍有得。另一个正确的态度是实事求是。实际情况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调查研究开始了才发现困难重重的情况屡有发生。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实事求是,或者调整调查范围,或者改换调查对象,或者修正调查思路,或者完善调查方法,总之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围绕着获取实际情况这个唯一的目的,来组织调查研究工作。对待调查的结果也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它不和我们的心意就舍弃,往往越是这样的情况,才越有价值。因为,从主要目的的角度来看,调查不是为求同的,而是为求异的。
四、立足本职,以更饱满热情投身国资监管工作。
这次参加“百村调研”实践活动的青年干部有近500人,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大家的生活和工作背景不同,调研经历不同,因此各自的感受和体会也不同。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国资干部,通过此次江西调研之行,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深刻认识国情,站在全局高度增强做好国资监管工作的自觉性。国情是我们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特别是像国资监管这样极具探索性的改革事业,必须在深刻认识国情的前提下来做工作。通过这次调研实践活动,我认识到农业未强、农村未稳、农民未富是我国特殊的基本国情。农业未强,是说原有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已经松动,但农业比较效益的低下和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使建立新模式的努力受到影响,农业现代化面临复杂考验。农村未稳,是说城镇化的进程已经开始,但方向和道路尚未明确,农村正处在转型的阵痛和变动之中。农民未富,是说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农民增收成为亟需而更难解决的问题,农民怎样更多分享发展成果正待破题。带着这些认识,再来看作为本职的国资监管工作,就有了新的体会。
三十几年的国资、国企改革历程已充分证明,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考虑并符合当时的国情,并要随着国情的变化而适时调整。无论是承包制的大放异彩,还是两步利改税的失败结局,无论是国资局的先立后撤,还是国资委的破茧而出,都是或应或悖当时国情而必然要出现的。今天,我们的国资监管成效显著,但深层次问题也越发突出,下一步的改革怎样走、向哪里走,答案同样要在国情里面去找。“三农”问题看似与国资监管工作无甚关联,但实际上它是我们出台政策时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比如,在工业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处在高端和前沿地位的国有企业,必然要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起,承接农业的转型,引导和带动农业实现现代化,这就需要我们在调整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时候,对此给予足够的考虑。又如,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市场将被进一步开发,国有经济在其中的布局和发展也需要提前谋划,华润集团的“希望小镇”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探索。在全党上下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背景下,农民增收问题愈显重要,国有经济除了通过税收和向社保分红之外,在承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也要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在对企业进行考核和制订收入分配政策时,同样需要考虑这些情况。因此,“”时期,我们应站在全局的高度,统筹包括“三农”问题在内的各种因素,来综合考虑国资监管工作的下一步改革思路和措施,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新形势下的国情。
密切联系群众,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检验国资监管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依靠群众,是我们党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走向胜利的法宝。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无论身处何职,做什么工作,都要把“群众”两个字刻在心里,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就国资监管工作而言,一是要尊重企业的实践经验,走群众路线,就是要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办事;二是要支持企业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密切联系群众,首先要密切联系这些企业的“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三是要发扬干部职工的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企业中最广大的群众主体,书写中国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民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光辉篇章;四是要关心职工群众的生活和幸福,让他们共享亲手创造的发展成果,并通过我们的工作,把党的关怀和温暖带到群众中间,培养广大职工群众对企业的深厚感情,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国资监管工作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大局,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和党执政基础的稳固,更事关全体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本质上讲,国有企业所赚的每一分钱,都应该为增进人民群众的福利而有所贡献,当然,具体的实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是,不能把形式当本质。国资监管工作与其他政府管理工作一样,其成效如何最终都要看能否符合并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设立国资委,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党的xx大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一体制运行几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党和国家关于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的决策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要在认识上形成共识,更要在实践中经得起检验。作为具体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决策的主体,国资委有责任自觉地朝着有利于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方向,来谋划思路、制订政策、推进改革。但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是短期内通过几项工作就能判断出来的,我们只有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去理解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什么,去把握国资监管工作怎样才是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我们还要把国资监管工作的发展状况、人民群众对国资监管工作的反映,及时反馈到中央那里,使中央能够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和人民群众的意愿,来完善决策。
坚持深入基层,把调查研究当作开展国资监管工作的“必修课”。中国的国资监管工作没有先例可循,外国更没给我们提供可以照搬的模式。要做好这项极具中国特色的事业,实践是我们唯一的课堂。在这个课堂里,需要学习的课程有许多,但其中调查研究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课”。对从事国资监管工作的人员来说,加强调查研究有着特殊的必要性:一是国资监管事业极具探索性、挑战性,在实践中会有很多不确定的情况和问题出现,我们要及时做好应对,就要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大量实践资料,特别是一些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的情况,认识和把握企业发展规律,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二是国资监管事业直接面对的是企业,企业讲求实实在在的效益,这就要求我们的监管工作也必须求真务实,而调查研究就是求真务实最好的工作方法。三是现代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也处在快速的变革和创新之中,要使国资监管工作跟上企业变化的步伐,需要我们在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判断企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从而来调整我们的工作。四是在倡导“大国资”、“大家庭”理念的背景下,开展务实有效的调查研究工作,对于加强国资委与所监管企业,以及各级国资委之间的工作联系和交流,推动全国国资监管工作“一盘棋”格局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五是我们从事国资监管工作的同志背景各不相同,特别是许多像我一样的年轻干部对企业不了解、不熟悉,工作中难免会有不符合企业实际的情况出现,因此,除了到企业交流锻炼之外,更多时候,我们还要通过开展经常性的调查研究,来走近企业、认识企业,积累自己对于企业的经验。
做调查研究,就要放下身段,到企业去,尤其是要到基层企业去,到生产经营的一线去。这是因为,基层的情况是最原汁原味的,问题是最直接的,经验也是最鲜活的。在机关工作主要是掌握面上的情况,到基层去调查研究主要是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和生动的实例,两相结合才能把问题分析透彻,制定的政策措施才会更加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想见,一支具有良好调查研究工作习惯和能力、掌握有效调查研究工作方式方法的干部队伍,对于提高国资监管的有效性,更好地落实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是多么的重要。特别是对年轻干部而言,深入企业基层,还能增加对企业的了解,增进对企业干部职工的感情,培养对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事业的责任感,这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从本职工作做起,自觉地学习、运用调查研究,上好这门“必修课”。
以上就是我在江西参加“百村调研”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供各位领导同志检查批评,供与我一样的年轻同志交流,也供我自查自省。
专业基层党校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5篇)篇三
近年来,团基层培训成为了大学生们提升自身能力、增强组织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有幸参加了一次由团组织组织的基层培训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感团组织为我提供了一个成长的平台。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自己在团基层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深感责任与担当。
在团基层培训中,我深感到了一个团员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参加活动前,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在团组织中的角色与责任,作为一名团员,我不仅要为自己的成长努力,也要为团组织的发展贡献力量。在培训中,我们接受了学习班的讲座、讨论等形式的培训,深入了解了团组织的历史、宗旨和工作任务,使我对团组织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我也学会了如何主动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在团组织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第三段:锻炼自身能力。
团基层培训是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机会。通过参加活动,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合作。在团基层活动中,我们不仅要与团组织的其他成员进行紧密的合作,还要与社会各界联系,与志愿者组织、学校组织合作,为社会服务。这不仅提升了我们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还为我们未来的就业和社交生活打下了基础。此外,团基层活动还锻炼了我应对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我们需要学会快速反应、迅速解决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向,这对我个人的发展大有裨益。
第四段:感受到团队的力量。
在团基层培训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团组织的培训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包括了团队合作、协调共进的过程。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互动与合作,我深刻体会到每个人的付出都是团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共同的目标面前,团队成员们紧密配合,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问题,为团队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种团队精神也深深影响着我,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团队中的小我融入大我、个人努力与集体利益相结合的思想。
第五段:展望未来。
通过团基层培训的学习和实践,我不仅得到了很多的知识和技能,还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在团组织的培训中,我将会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在团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也愿意将团组织的所学所得回馈社会,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团组织,我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为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结尾:通过团基层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了团组织的重要性和作用,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锻炼了自身的能力并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我相信,在团组织的培训中,我将会变得更加优秀,为团组织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团组织的基层培训是我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一站,也是我追逐梦想的必经之路。
专业基层党校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5篇)篇四
随着时代的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在推动党的事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和工作水平,各级党委纷纷开展了党校基层培训。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有幸参加了党校基层培训,并从中受益匪浅。下面我将从学习内容、交流互动、思想认识、实践应用和未来打算五个方面展开,分享我的学习体会和心得。
首先,党校基层培训的学习内容非常丰富多样。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基层党组织的需求和特点,设置了党的基本理论、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党的作风建设、群众工作、党员教育等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全面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还设置了各种实践操作环节,如模拟岗位操作、实地考察等,使学员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更好地应用于基层组织建设中。
其次,党校基层培训注重交流互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培训中,我们不仅有专家学者的授课,还安排了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等环节。在这些互动环节中,我们可以和其他基层党员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工作经验,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以及发现和解决自身工作中的问题。这种互动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果,也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党校基层培训让我深入思考和认识党的理论和实践。在课程学习中,我深刻了解到党的基本理论是指导我们进行工作的根本指南,也是我们提高工作能力和素质的基础。通过对党的历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同时,我也更加认识到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们应该如何不断创新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时代的要求。
第四,党校基层培训将学习内容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培训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例如,我们在培训期间就组织了一次社区义务劳动活动,旨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基层组织建设与服务中去。通过实践活动,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党员干部要坚持“为民务实、清正廉洁”的原则,要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实际行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党校基层培训不仅让我受益匪浅,也激发了我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发挥自己的作用的动力。通过党校培训,我不仅加深了对党的理论和党组织建设的认识,也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积极投身到基层党建工作中去,为党在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而言之,党校基层培训是提高党员干部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多方位的学习内容、交流互动、思想认识、实践应用和未来打算五个方面展开,我深刻体会到了党校基层培训的意义和价值。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专业基层党校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5篇)篇五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本着对党既有的信仰和追求,我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基层党校学习活动。在这次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党的历史以及基层干部应有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以下是我对于基层党校的心得体会。
一、学习感悟。
党校在校内布置了很多的课程,其中包括党的基础知识、党的组织理论、党的会议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等。每一堂课都要认真上课,抓住重点,特别是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时,老师们也是很有耐心地解答我们所遇到的问题,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把党员意识和组织、工作联系起来的重要性,适应了党和人民新任务和新变化,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思想启示。
基层的党员干部是组织的骨干力量,要按照党的要求不断深入自己的思想世界。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讲授了党的理论方面的知识后,还强调了关于自身的修养和思想的培养上的要求。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要有健全的思想体系、职业道德,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不断深化自身思想深度。了解党的理论知识,可以更好地把工作的实际运用到党的工作上面,同时说明“人们的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不断学习上进,提高自己,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三、思想与行动的统一。
在学习基层党校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到党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新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学习,我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紧密地统一在一起,不仅在工作上更加注重团队合作,而且在生活中也更加遵循党的准则和原则。同时,我们还要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人民群众获得教育和服务的使命。运用好理论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深入学习党史,更加坚定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更加明确自己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和使命,为人民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应该做的。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认识到,身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要始终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的修身养性,提供理论知识,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且要注重领导风格和远见思考,提高团队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应该多一些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寻求新的突破和突破口,用思维摆脱固有的模式和思维方式,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和新的工作环境。
五、收获与感悟。
过去,我只是把“党员”作为我的身份标签,现在,我明白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内涵和实质。同时,我也真正认识到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实践中去履行党员的职责和使命。我想说,学习基层党校,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课,正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共产党员所说:“党的历史是一门深邃和庄严的科学,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领悟,勇敢地担当使命,锤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我想,这是在学习中深刻领悟的,也是未来工作和学习的重点。
专业基层党校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5篇)篇六
党的基层培训一直是党建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和选拔优秀党员干部的关键因素。党的基层培训旨在提高党员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使其更好地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为此,党校的基层培训显得越发重要。在参加党校基层培训后,我深感这次培训对于我的个人发展以及党组织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段:开拓眼界,增长见识。
参加党校的基层培训,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的建设方向,为我们的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在课堂上,专家学者为我们解读党的重要文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党的理论和实践,使我们对党的思想路线和党的各项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与其他地区的党员干部交流意见和经验,开拓了我们的眼界,增长了我们的见识,为我们投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党校基层培训不仅可以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我们的党性修养。在课堂上,我们学到了党的光辉历史,了解了党的初心和使命,更加明确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同时,培训中还进行了德育教育,强调了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和荣誉观,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走正确的党的路线。
第四段:增强组织纪律意识。
在党校基层培训中,我们不仅从理论层面了解了党的各项纪律要求,还深感到组织纪律意识对于党员干部的重要性。培训中,我们参观了党史陈列馆,深入了解了党的发展历程以及为了革命事业不畏牺牲的先烈们。通过这些鲜活的历史事例,我们更加明白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高度纪律性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坚守党的独立性,增强了我们的组织纪律意识。
第五段:继续努力,实现职责使命。
参加党校基层培训,让我们对党的建设更有信心,对工作更有激情。在培训中,我们通过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学习上的收获,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同时,培训中结交到的众多优秀党员干部也激励着我继续努力,为实现党的职责使命而奋斗。我坚信,在这次党校培训的指引下,我将为党的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结:通过参加党校基层培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和知识储备。此次培训使我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自己,更重要的是在思想和党性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我将把这次培训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实践,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专业基层党校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5篇)篇七
近年来,基层单位人才培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企业、政府机构都在加大对基层员工的培训力度。我所在的机构也不例外,最近参加了一次为期两天的基层培训。在经历了这两天的学习和交流后,我深刻地认识到基层培训在员工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二段:学习内容。
这次基层培训的学习内容涉及了职业素养、团队协作、工作技能等方面,尤其是职业素养这一部分,让我受益匪浅。在培训中,我们了解了职业素养的内涵和重要性,如独立思考、责任心、沟通能力、合作意识等等。这些素养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成为一名优秀员工所必备的素质。
第三段:交流沟通。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不仅听取了专家的讲解,还参加了小组讨论和实践演练。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理解企业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同时,这种学习方式也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弱项,有助于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第四段:心态调整。
在基层工作中,很多员工会面临压力和挑战,心态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如何自我激励、调整情绪、调整心态等等。这些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在面对挫折和烦恼时,如何转换思维、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工作。
第五段:总结。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到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应对工作中的难题。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培训对于员工职业生涯的帮助作用,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为企业和自己的职业生涯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专业基层党校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5篇)篇八
基层培训是一个不断学习的机会,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在基层培训中,我们可以学习各种管理技巧和工作方法,可以了解到不同部门的工作流程和业务知识,还可以通过参加课程和讲座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我们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巧,为更高层次的职位做好准备。
二、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在基层培训中,我们会跟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和工作,这样就能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与他人合作,我们可以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通过互相补充和借鉴,我们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果。而相反,如果我们只顾自己,不愿意与他人合作,那么团队的凝聚力会大打折扣,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因此,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层培训提供了一个锻炼解决问题能力的平台。在培训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工作中的问题和人际交往中的问题等。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不断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应对能力。问题本身是有价值的,因为问题的存在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和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我们面临问题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批判和衡量,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能提高我们的能力和见识,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基层培训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人。与这些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我们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在与同事、领导和下属的交往中,我们需要学会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如何与他人达成共识和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通过这样的交流和沟通,我们能够加深彼此的了解,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五、增强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基层培训旨在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和才能,提高我们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不断积累经验,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工作中,有时候我们需要独立处理问题,自己做出决策和安排,这就需要我们有自信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当我们能够独立完成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时,我们就会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对自己的能力有更高的评价。
总而言之,基层培训是我们不断学习和提高的机会,通过培训,我们能够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加强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希望通过这样的培训,我们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专业基层党校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5篇)篇九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对领导和机关来说,是一项基本任务;对每个机关干部来说,是一项基本功夫。这个功夫深浅,是衡量一个机关思想水平、工作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决定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有的机关干部下不去、蹲不住的原因,主要是一些机关干部对下基层的根本目的认识不清,自觉性不强。有的觉得自己职权有限,下去也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下不下都一样;有的机关干部则认为与基层天天见面,不下去也能把基层的情况说个大概;有的整天忙于机关的业务工作,被事务性工作缠住了手脚;还有的害怕基层条件艰苦,不愿意下去。为了解基层情况,改进机关工作作风,今年4—5月间,我先后分别两次带部分机关综合科室同志深入24个基层分局进行蹲点调研,按照“了解情况到一线,指导督促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服务保障到一线”的要求,沉到基层抓基层,深入一线抓落实,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机关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成绩在一线创造。下面就下基层调研应注意的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组织抓基层调研工作组。
组织机关工作组下基层,是领导和机关了解掌握情况、实施科学决策、解决基层问题的常用方法。作为机关干部,参加下基层工作组,也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抓基层调研工作组特别是综合性工作组,有利于机关干部跳出业务工作圈子,开阔视野,放宽眼界,从全局、从更高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机关干部反映,每参加一次抓基层调研工作组,思想和工作上都会有新的提高。根据一些机关干部的体会,组织抓基层调研工作组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下基层的目的、任务,认真做好下去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各级机关按照党组的要求和基层工作的需要,组织抓基层调研工作组。一般来讲,每一次领导和机关下基层都要有比较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比如,集中帮抓基层党支部、对重大任务和阶段性工作实施重点指导、指导基层搞好半年或年终工作总结、指导基层做好专项工作,等等。机关干部只有正确领会下基层的目的和任务,开展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因此,下去之前,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关于加强基层建设的有关文件,深刻理解本级党组、领导对工作组的有关指示、要求和意图;及早进入情况,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渠道,了解所要去的单位的基本情况,根据党组的意图、主要工作任务和所要去的单位的实际,订制下基层调研工作的计划安排,并征求带队领导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要及时通知所去单位,讲清启程时间、车次、人员、主要任务和活动安排,同时准备文件资料、生活用品等。
(二)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切实掌握基层的真实情况。调查展开前,要根据工作任务确定调查纲目,明确主要调查什么问题、采取哪些方法调查、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等。要做到心中有数,又要防止先入为主、带着框框看问题、带着观点找素材。要注意调查对象的广泛性,既要注重从干部那里了解情况,也要认真听取普通群众的意见,还要听取其直接上级和友邻单位的意见。这样得来的情况才比较全面,否则就容易产生片面性。要注意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听汇报、开座谈会,这是最基本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还要善于把听、看、察、考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了解基层在想什么、盼什么、欢迎什么、反对什么,弄清基层建设的现状,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急,帮基层所需。帮助基层解决问题,是调研基层工作组的主要任务,也是机关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新形势给基层带来许多“难唱曲”,千头万绪的工作使基层在落实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挠头事”。这些“难唱曲”、“挠头事”制约了基层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于基层遇到的“挠头事”,机关干部要善于发现,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对那些由于基层干部经验不足造成的问题,要着眼于强化基层“内功”,注意教方法、传帮带,通过激发内在动力,增强外部压力,提高其工作能力,充分相信和依靠基层解决自身的问题。对基层自身无力克服的实际困难,能帮助解决的要就地解决,不推诿、不扯皮、不拖延。对那些需要从政策上、全局上协调,本级本部门无力解决的,则应做好解释说明,等返回后如实地向上级领导机关或有关部门反映。
(四)搞好研究和汇报,善于总结和提高。工作组下基层除了帮助解决问题外,很重要的是要搞好研究,为党组制定加强基层建设的决策当好参谋,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一般情况下,工作组返回后,党组要听取下基层情况汇报。汇报成功不成功,关键在于研究深入不深入。因此,从下到基层一开始,就要把开展工作与调查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边工作边思考边研究,善于站在队伍建设的全局上,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基层建设形势,准确地把握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有指导意义的意见和建议。汇报时应当把重点放在提出问题和对策上,既要实事求是地汇报所去单位取得的成绩,又要客观辩证地汇报存在的问题,更要提出能够进入党组决策、推动基层工作的对策和办法。同时,要搞好总结反思,细心琢磨和体会成败得失,珍惜每一次参加抓基层工作组的机会,力求每次都有新的收获,都有新的提高和进步。
二、下基层蹲点。
下基层蹲点是领导和机关了解情况和集中帮助基层单位解决问题采取的一种常用工作方法,在机关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于转变领导机关作风,增强指导和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促进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局领导反复强调领导机关要改进作风,深入基层,我们各级机关干部都应当身体力行,认真抓好落实.同时下基层蹲点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慎选蹲点的时机和去向。蹲点首先要选好点。无论是负责组织协调下基层的部门,还是要到基层蹲点的机关干部,都需要合理、慎重地选择蹲点的单位和时机,以收到窥一斑知全豹、抓一点带一片、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要围绕市局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党组的主要意图和实际工作的需要,本着业务对口、突出重点、适度分布等原则安排确定。一般在基层任务转换、执行重大任务或发生重大转折、工作总结等时机安排。有突出主题的专项蹲点,需要根据蹲点的目的和意图慎重选定:抓先行试点,一般要选在编制比较健全、客观条件比较适中的单位;帮助赶队的要选择问题比较明显、对面上有指导意义的单位;工作研究性的则宜选对反映主题最具有代表性的单位。此外,还要重视到直属和小、散、远等容易被忽视的单位蹲点。
(二)掌握蹲点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由于蹲点的任务、时机、单位不同,蹲点抓基层的具体程序和方法也不尽一样。就一般情况来讲,有以下五个环节。
1.熟悉情况。首先,要透彻了解上情。当确定下基层蹲点时,要通过动员部署、翻阅文件和报刊、请教领导和机关有关部门等途径,把握上级精神,了解工作规划、工作重点,领会好党组的意图,熟悉蹲点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详细掌握下情。要留心了解基层单位的历史概况、建设和发展的现状,特别是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党员骨干队伍素质,了解其担负的工作任务和总体工作安排,当前任务和进展情况,单位的主要矛盾,亟待解决的困难、实际问题等等。掌握基层真实情况的基本方法可归纳为五个字:一是“听”,听听所在单位本级或上一级的情况介绍,听听友邻单位的反映。二是“谈”,深入到群众中间进行谈心、谈话,可集体座谈,也可个别交谈;广泛听取多方面的看法。三是“看”,通过查看各类登记记录,观察工作、学习等,看基层的精神面貌、单位的工作思路、工作任务完成的标准。四是“干”,与基层实行“五同”,直接参与基层活动,从中感受基层的生活、情感和苦衷。五是“析”,把了解的情况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把基层的形势、经验教训分析透。
2.确定方案。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党组的总体意图,从实际出发,研究确定蹲点期间的工作安排及帮助重点。根据需要还可以制订蹲点方案,然后按照方案指导基层,一步一步地抓落实。
3.开好头局。打仗需要慎重初战,蹲点也要从某一方面开好头局。可从自己最拿手的同时又是所在单位弱点的某项工作抓起,这样容易迅速见效,赢得基层信任。如业务部门的同志帮助攻克一两个办案难点,综合部门的同志帮助搞个教育、组织个活动等。
4.重点帮带。蹲点指导和服务基层的内容很多,应根据所在单位的实际需要确定重点,但无论蹲点的时间长短、所在单位基础如何,一般都应当从基层建设的关键环节着手。一是帮助基层理清抓工作、搞建设的思路,帮助基层党支部认清形势,确定工作路数,选好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二是帮助基层搞好班子建设。帮助基层建好支部班子是蹲点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对班子运转不力的,要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增强驾驭能力;对组织不够健全、制度不够落实的,要帮助他们尽快上轨运行;对班子内部有隔阂和矛盾的,要帮助他们搞好谈心交心,消除思想疙瘩和误会。三是帮助基层扬长克短。对蹲点单位的强项和优势,要帮助他们开动脑筋,让强项更强;对缺项或弱项,要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研究改进的措施和办法。四是帮助基层解决难题。对基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跟基层一起研究解决的对策。对基层无力解决的,能通过自己做工作的尽力帮助,包括向上级反映请示。五是搞好传帮带。在具体工作中,要一点一滴地帮,一招一式地传,一个题目一个题目地带,言传身教,讲评示范。
5.总结汇报。蹲点结束之前,要回顾反思一下蹲点的体会,就经验教训等诚恳地跟基层的同志交流思想,同时也如实地讲出对他们单位的看法及希望,力求人去影响在。蹲点结束后,要认真总结机关指导基层的经验教训,以便进一步改进机关的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对蹲点中了解发现的倾向性问题进行归纳,给党组提供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议;将基层需要领导和机关帮助解决的具体问题反映给有关领导或机关部门,并努力搞好协调。必要时要写出书面报告。
(三)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蹲点人员既不能光把眼睛盯着上头,一味按照机关的意图和需要摆布基层;也不能一味迎合基层,看见问题不说,发现偏差不问;更不能为了取悦于基层而隐忧护短,甚至把短说成长。二是处理好抓眼前与谋长远的关系。蹲点期间,要把抓眼前工作与基层的长远建设结合起来,不能只图在蹲点期间红红火火地出“速效”,打乱基层的总体规划,更不能只求眼前变化大,让基层“竭泽而鱼”、给基层的长远发展埋下隐患。三是处理好“给鱼”与“授渔”的关系。蹲点少不了对基层面对面的指导,有些工作也需要具体去干。但指导不是包办,帮助不能代替。帮助基层单位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是必要的,但更需要的是多给基层干部、骨干传授工作方法和要领,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四是处理好抓单项与抓全面的关系。领导和机关下基层蹲点,有综合性的、全面的,也有业务性的、单项的。不管哪一类,都不能为了抓一个单项而丢掉全面建设,让基层“见风使舵”,顾此失彼,甚至把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放到了“次要”或“不要”的位置。有些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在“对口帮”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蹲点与基层合拍合力,产生最佳效果。
(四)蹲点十忌。蹲点,是领导和机关调查研究、指导工作经常采用的方式方法,也是沟通机关与基层的联系,密切官兵关系的重要渠道。要使蹲点确有成效,达到预期目的,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概括起来是“十忌”。
一忌“嫌贫爱富”。就是在选择蹲点对象的时候,只愿意去先进单位、条件好的单位、容易出经验的单位,而不愿去后进单位、条件差的单位。领导和机关蹲点的目的,主要是了解熟悉情况,检查指导工作。为达此目的,先进单位固然要去,但比较起来,后进单位更需要机关的同志去帮助指导,因为后进单位是基层建设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往往更突出一些。对后进单位“雪里送炭”,比起对先进单位“锦上添花”,应该是更迫切、更需要做的。按照著名的“木桶理论”,只有加长最短的那块木板,才能提高木桶的整体容量,否则,先进经验出得再多,后进单位问题严重,也会影响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忌心不在焉。人到了基层,心还留在机关,有的甚至只把公文包放在基层,自己则三日打鱼两日晒网。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在机关蹲点中时有所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同志下基层蹲点的态度不端正,是带着“出公差”、混日子的目的下来的。从领导方面找原因,则是为了凑人头、凑天数,不管能不能出效果,先把人赶下去再说。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蹲点就应该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半心半意不行,三心二意也不行。
三忌“桌子搬家”。有的同志到基层后,业务工作带了一大堆,“吃基层的饭,办机关的事”。群众把这种现象称作“井下的葫芦”——从上面看是下去了,从下面看还浮在上面。机关的同志各有各的分工,有些一时处理不完的事,带到基层抓紧办一办不是不可以,但如果把“办公桌”也搬到基层,在下边搞“遥控指挥”,势必牵扯抓基层的精力,使蹲点流于形式。
四忌“越俎代庖”。有些同志工作很负责任,也很卖力气,敢管敢讲,但就是不注意方式方法,尤其不注意发挥基层同志自身的积极性。必须明确,机关蹲点一般是“指导”工作而不是直接“领导”工作,什么事情都是你在那里主持,发号施令,基层的同志就会缩手缩脚或者干脆撒手不管。这样,工作组在时还好办,工作组一撤离,问题、矛盾就会暴露出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领导和机关传帮带,主要是对基层干部传经验、教方法,带给他们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这样,即使你离开了,也会留下一个“不走的工作组”,使基层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
五忌“当劳动力”。与上述同志相反,有的同志下到基层后只知埋头跟班工作,成了一个纯粹的劳动力。我们提倡领导和机关干部与基层实行“五同”,是为了加深对基层的感情和改造自己的思想,但一般说来,实行“五同”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下基层接近熟悉群众,摸准问题,找出主要矛盾,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领导机关蹲点的目的。否则,混同于一个普通职工,蹲点过后脑子空空,所获了了,同样失去了蹲点的意义。
六忌妄加指责。看到一点就讲,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批;把树木当作森林,把部分当作整体。这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下车伊始,乱发议论”的工作方法对指导工作十分有害。机关的同志蹲点,时间毕竟有限,看到的问题也不见得全面。有的基层单位弄虚作假,搞表面文章,往往是由上边“逼”出来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哪能保证不出一点问题?问题、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发现后要作具体分析,是局部的,还是全局的?是偶然发生的,还是必然造成的?应当全面了解、周密分析之后再下结论,并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七忌“滥开小灶”。机关为基层办实事是对的,但办什么实事,怎样办实事,值得研究。如果给钱给物才算办实事,那么不管钱不管物的部门下基层怎么办?如果只给你所蹲的这个点办实事,那么其他单位怎么办?“滥开小灶”不仅容易造成基层之间的矛盾,也让别的单位对你抓的这个点不服气。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赛跑,就是得了冠军,这个金牌含金量也不足,难以达到激励竞争、共创先进的目的。
八忌“迁就护短”。自己蹲点的单位出了问题,自然脸上无光,于是就千方百计掩盖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而,纸是包不住火的。矛盾既然发生了,不及时报告、及时解决,总有一天会酿成大祸。有的同志有一种侥幸心理,只要保证自己在这里蹲点期间事态不扩大就行,走之后问题闹得再大也可摆脱干系。这是十分不负责任的。到基层蹲点,就要跟基层荣辱与共,成绩有你一份,问题与你相关;揭短短变长,护短长变短。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和选择。
九忌“拔苗助长”。为了使自己抓的点早出成绩,早出经验,早到上头挂上号,把本来计划要做的,说成已经做了的;把明明是萌芽,说成参天大树。拔苗助长的结果只能是昙花一现,时间一长就“缺苗断垄”,出现“红旗跟着领导走”的现象,除了领导蹲点“嫌贫爱富”这一条原因外,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工作方法在作怪。任何一个典型的成长都有条件、有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抓就灵。特别是有些后进单位,本身条件很差,领导到那里蹲点,主要是怎样帮他们赶队的问题,而不是怎样出经验、怎样能挂号。
十忌油水难溶。领导和机关的同志下到基层,与基层的同志同吃同住同工作,在思想上、感情上打成一片,就会形成“鱼水关系”,亲密无间;但如果高高在上,摆官架子,搞特殊化,便会形成“油水关系”,上下之间怎么也合不到一块儿。如果到了这个地步,蹲点就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不仅不能缩短机关与基层的距离,反而会扩大距离乃至形成新的裂痕。一般来说,基层同志是通情达理的,对领导机关的同志也是很照顾的。越是这样,机关的同志越应自觉,各方面更要检点一些,真正做到进了基层门,就是基层人,不说两家话,不办两家事。有的同志蹲点后回到机关多少年了,基层的同志还时常念叨他的为人,他的好处,而且还经常保持联系和来往。这是很值得称道的,也是令人羡慕的,因为来自基层的奖赏,才是最真挚的奖赏,也是最高的奖赏。
专业基层党校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5篇)篇十
今年3月,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关爱基层干部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激励政策。这些政策涉及用人导向、待遇保障、心理关怀等多个方面,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真切的感受到了组织上对我们的关心。各地各单位如何结合实际,更好的贯彻落实《意见》出台的政策,对此,我有一些想法。
一是及时进行学习传达。各地各单位要及时进行学习传达,组成领导小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意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落实具体办法。
二是细化激励关爱措施。结合机构改革,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建设,选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同时,进一步夯实基层财力保障,落实乡镇(街道)干部待遇保障,保证乡镇(街道)均有小食堂、小厕所、小澡堂等,满足干部职工正常生活办公。
三是加强部门之间联动。组织部门要加大与编制、财政、人社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定期开展走访调研,了解基层干部的所思所想所盼,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四是强化宣传广泛发动,积极选树一批讲政治、守规矩、敢担当、有作为的优秀乡镇(街道)干部,激励全区干部见贤思齐、奋发有为。
专业基层党校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5篇)篇十一
第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由谁接手?千百年来,农业和土地都是中国农民的立命之本,但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我们所调研的族坑村来看,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或经商,务农的只有留守的老人、妇女等。更关键的问题,这些外出的人即使回来,也已经不愿或者不善于种地了,他们对下一代的教育,也遵循着跳出农业、脱离土地的方向。"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当我们明确了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些战略目标的时候,还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加快培养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由他们在不久的将来接手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很小,使它的作用仅限于能增收而难致富。养殖畜禽,利润大,但风险也大,再加上投资大、筹资难,不是人人都能做,大多数情况可能是我们所遇到的那样:一个老汉一头牛,顺顺当当养上三年不过赚来千把块钱。再看工资性收入,主要是外出务工,族坑村有人出去打工的家庭生活基本都还不错,但也谈不上富裕。这些人在外面辛苦不说,家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普遍存在,而且还有他们出去后如何退回来的问题。因此,打工有助于增收,但却未必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幸福感的增强。第三是转移性收入,主要是农业补贴、社会保障和扶贫,农民对此十分欢迎,增收效果也比较明显。但从现阶段看,它不是普惠性的,而且水平也比较低。可见,要真正实现农民增收特别是持续增收,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要继续再下工夫。
活的支出,而在现阶段对农村教育支出有限的情况下,对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投入就要相应减少。这些两难为何存在?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我们要努力的是,不仅让农村的孩子们上得起学,还要让他们上得好学。
第四,农村文化发展怎样保障?我们调研所在的族坑村有着悠久的家族传统,全村人都姓陈,一族出过三位进士,至今还保留着家族的祠堂和祭祖仪式。上一任村支部书记按名字在家族里算是长辈,再加上他又是个能人,因此任内的工作有声有色,威望也高。这应该就是一些学者所说的家族传统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家族传统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在保留着这样文化的农村已不多见。与城市一样,农村也存在着文化断档的问题;与城市不一样,农村不那么多元、开放,文化或许真的会就此断掉了。文化缺失在农村的影响已经显现,由于缺少更多的文化活动,包括族坑村在内的许多农村都还有赌博的恶习,许多已经致富的农民,因此而再次返贫。或许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这样的情况会慢慢减少,但文化真空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在农村重拾传统文化是需要的,引入新文化也是需要的,但关键在于怎样给文化的链接和发展提供保障。多年来开展的"三下乡"活动是一种探索,农民欢迎,政府支持,效果明显。但如何能让送下去的东西留住、扎根,进而生长出新的东西来,却正是现在更需要做的。
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深入基层,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最深厚的感情这次调研实践活动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为我们提供舒适住房的大叔,是为我们烹调可口饭菜的大哥,是为我们准备洗澡热水的大婶,是为我们安排调研行程的村干部,是一个又一个就在我们身边的农民群众。短短数日,我们和他们没有太多言语,但哪怕只是几分钟的交流,也让彼此之间悄然建立起了感情,以致最后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一直以来,我们这些在"大机关"的年轻干部,工作不愿讲感情,只知道办事要讲求规律、服从原则、遵守规定。然而,通过这次调研,我发现其实我们错了,或者说认识是不全面、不深刻的。我们做工作,关键是要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最深厚的感情。这件事说起来最容易,做起来最难。
我们的感情,更是对农村广阔天地的,族坑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仿佛是鲜活的,把我们与这个陌生的地方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上面这段话不是在写散文,而是我们这几天的真实感受,离开族坑村,我们都被"掏空了",人回到北京,心却留在了那里。群众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受,我们又怎能不对群众充满感情?第二,要让人民群众接受我们的感情。我们对群众充满感情,不能嘴上说说就算了,而要让群众感受到。在族坑村,我们探访了村里的贫困户、五保户,慰问了留守儿童,尽管带去的慰问品和慰问金很有限,但农民们依然激动不已。是因为他们太需要这些东西和钱吗?不是,是因为我们真实地走进了他们的家里,和他们坐在了一起。农民群众最讲人情味,只要你走近他,他就会接受你。如果我们只是坐在北京的办公室里,研究和制定这样那样的政策,即使我们造福于群众,群众也会和我们陌生、有距离感。只有来到群众身边,他们才会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存在,相信这些共产党的年轻干部对他们是充满感情的。
烟消云散。其实,与人民群众建立感情是最简单、最自然的事,不需要多复杂的形式,举手投足之间,我们便与他们培养了感情,基于这感情,他们给了我们从工作到心理上的莫大支持。
三、
实事求是,让调查研究成为工作的基本方式我不敢说在这次调研中自己取得了多大的成果,但调查研究本身已经是我最大的收获。一路上,我们听得最多的是同一句话:"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众所周知,就是在寻乌这个地方,毛泽东同志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和《寻乌调查》两篇光辉著作,从此这句话就成为全党的共识。我从2004年参加工作开始,至今已近7个年头。在工作中,我讲过很多话,但做过的调查研究却很少。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年轻干部,长期以来似乎已经把"没有调查,也有发言权"这样一种工作状态当作习惯,今天来看,这是很严重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和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反对什么、倡导什么、避免什么、追求什么。
定办事。但是,理论之所以有效,中央精神之所以正确,文件之所以可行,都是因为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是对实践的客观反映,否则,也需要修订和完善。因此,根本上还是要用事实来说话。只拿本本说事,根源在于不掌握实际情况,怕犯错误,殊不知本本主义是更大的错误,因为本本看似正确,更有迷惑性。所以,我们必须像毛泽东同志说的那样,旗帜鲜明地反对本本主义。
倡导调查研究,亲身躬行。为了不犯空口无凭、本本主义的错误,我们就要调查研究。有了调查研究,才有发言权。调查研究,就是要掌握实际情况,因此必须到实际中去,特别是要到基层去。要知道,信息在一级一级传递的过程中必然要被筛选,进而与原始信息产生偏差,有时甚至与原始信息是完全相反的意思。基层产生的是原始信息,从那里获得的情况才不会失真。同时,做调查研究,不能由别人代劳,特别是在调查环节,绝对要亲身躬行。因为调查就是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别人给你的,怎么也不会是第一手的。在研究的环节,可以让别人参与,大家讨论,吸收不同的意见,但主要的和具体的分析工作还是要自己来做,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
是这样,调查研究也不会一帆风顺,往往实际的情况与当初的设想差别很大。这个时候,又容易犯下主观臆测的错误。为了把调查研究做下去,让资料尽可能符合需要,我们往往会主观猜测实际情况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把不相干的事也强拉进我们划定的圈子里。这虽然不同于前面说的空口无凭,但实际后果是差不多的。当然,主观臆测与合理的主观推断是不同的,合理的主观推断是调查研究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但它的基础还是事实,手中已掌握的情况必须能够充分佐证推断,这个推断才是合理的。
追求有的放矢,实事求是。要把调查研究做好,首先要端正态度。正确的态度之一是有的放矢,带着明确的目的性来搞调查研究,提高效率,有舍有得。另一个正确的态度是实事求是。实际情况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调查研究开始了才发现困难重重的情况屡有发生。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实事求是,或者调整调查范围,或者改换调查对象,或者修正调查思路,或者完善调查方法,总之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围绕着获取实际情况这个唯一的目的,来组织调查研究工作。对待调查的结果也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它不和我们的心意就舍弃,往往越是这样的情况,才越有价值。因为,从主要目的的角度来看,调查不是为求同的,而是为求异的。
四、立足本职,以更饱满热情投身国资监管工作这次参加"百村调研"实践活动的青年干部有近500人,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大家的生活和工作背景不同,调研经历不同,因此各自的感受和体会也不同。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国资干部,通过此次江西调研之行,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深刻认识国情,站在全局高度增强做好国资监管工作的自觉性。国情是。
我们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特别是像国资监管这样极具探索性的改革事业,必须在深刻认识国情的前提下来做工作。通过这次调研实践活动,我认识到农业未强、农村未稳、农民未富是我国特殊的基本国情。农业未强,是说原有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已经松动,但农业比较效益的低下和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使建立新模式的努力受到影响,农业现代化面临复杂考验。农村未稳,是说城镇化的进程已经开始,但方向和道路尚未明确,农村正处在转型的阵痛和变动之中。农民未富,是说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农民增收成为亟需而更难解决的问题,农民怎样更多分享发展成果正待破题。带着这些认识,再来看作为本职的国资监管工作,就有了新的体会。
探索。在全党上下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背景下,农民增收问题愈显重要,国有经济除了通过税收和向社保分红之外,在承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也要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在对企业进行考核和制订收入分配政策时,同样需要考虑这些情况。因此,"十二五"时期,我们应站在全局的高度,统筹包括"三农"问题在内的各种因素,来综合考虑国资监管工作的下一步改革思路和措施,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新形势下的国情。
密切联系群众,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检验国资监管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依靠群众,是我们党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走向胜利的法宝。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无论身处何职,做什么工作,都要把"群众"两个字刻在心里,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就国资监管工作而言,一是要尊重企业的实践经验,走群众路线,就是要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办事;二是要支持企业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密切联系群众,首先要密切联系这些企业的"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三是要发扬干部职工的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企业中最广大的群众主体,书写中国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民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光辉篇章;四是要关心职工群众的生活和幸福,让他们共享亲手创造的发展成果,并通过我们的工作,把党的关怀和温暖带到群众中间,培养广大职工群众对企业的深厚感情,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然,具体的实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是,不能把形式当本质。国资监管工作与其他政府管理工作一样,其成效如何最终都要看能否符合并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设立国资委,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一体制运行几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党和国家关于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的决策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要在认识上形成共识,更要在实践中经得起检验。作为具体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决策的主体,国资委有责任自觉地朝着有利于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方向,来谋划思路、制订政策、推进改革。但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是短期内通过几项工作就能判断出来的,我们只有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去理解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什么,去把握国资监管工作怎样才是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我们还要把国资监管工作的发展状况、人民群众对国资监管工作的反映,及时反馈到中央那里,使中央能够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和人民群众的意愿,来完善决策。
作的主动性。二是国资监管事业直接面对的是企业,企业讲求实实在在的效益,这就要求我们的监管工作也必须求真务实,而调查研究就是求真务实最好的工作方法。三是现代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也处在快速的变革和创新之中,要使国资监管工作跟上企业变化的步伐,需要我们在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判断企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从而来调整我们的工作。四是在倡导"大国资"、"大家庭"理念的背景下,开展务实有效的调查研究工作,对于加强国资委与所监管企业,以及各级国资委之间的工作联系和交流,推动全国国资监管工作"一盘棋"格局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五是我们从事国资监管工作的同志背景各不相同,特别是许多像我一样的年轻干部对企业不了解、不熟悉,工作中难免会有不符合企业实际的情况出现,因此,除了到企业交流锻炼之外,更多时候,我们还要通过开展经常性的调查研究,来走近企业、认识企业,积累自己对于企业的经验。
任感,这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从本职工作做起,自觉地学习、运用调查研究,上好这门"必修课"。
以上就是我在江西参加"百村调研"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供各位领导同志检查批评,供与我一样的年轻同志交流,也供我自查自省。
我们调研的地点在族坑村,隶属于寻乌县留车镇,濒临广东,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土地属紫色幼年土,适应于粮食、花生、水果、蔬菜开发种植。全村有11个村小组,农户369户,人口1490人,主要以农耕和劳务收入为主,大部分青年务工外出,果业、花生、烟叶、养殖等是村里的致富门路。从整体情况看,农村生活状况有了很明显的改善,两层小楼比比皆是,内部装修不算豪华,但电视、太阳能热水器、燃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农村道路硬化率也比较高,部分路段已实现水泥化,为车辆通行和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外出打工收入是主要部分,此外留守农民通过种植果树、养猪、工程承包等增加收入,仅依靠种田获得收入的状况有所改善;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据了解,儿童入学率已达到百分之百;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已经全面覆盖,老年人每月能按时领到养老补贴,医疗报销渠道基本畅通。
在看到农村生活条件改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现象和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是农村耕地不足。族坑村总耕地面积为1600亩,据了解,实际耕地面积不足千亩。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个是在村人口主要为老人和儿童,大部分青年人均外出打工,家中劳动力不足,造成耕地面积下降;另外就是耕地收入较低,虽然国家减免了农业税、实行农业补贴,但耕地收入仍然较低,投入产出比不高,农民耕地积极性不足,部分农民改为种植果树和养殖业;第三是土地流转制度仍不完善。农村耕地面积不足,从目前来看,农民的收入并未有明显减少,但粮食产量的减少,将推动物价进一步上涨,影响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对国家粮食安全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会加大农民支出压力,看似名义收入在上涨,而实际收入在下降。
教学。
条件较难改善;影响老师上课情绪;学生的学习氛围不足;没有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等等。这样就会造成村里招不到学生,教育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
三是返乡民工的困惑。在我们走访过程中,接触到一位返乡农民工,他。
是为了照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返乡的。在访谈中,他也提出了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一个是收入明显下降,以前家里的地由老人种,现在返乡后,打工收入没有了,等于一家人仅靠种地获得收入;第二是农活经验欠缺,从十几岁出门打工就一直没有做过农活,回乡后需要重新学习,积累农业经验;再有就致富资金不足,他也想依靠在外面学习到技术开办工厂,或者引进果树苗种植,但贷款困难,指标申请难,且抵押物价值较低,同时也担心经营风险,一旦投入不能产生效益,对家庭打击较大,孩子上学费用及老人养老都成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但他们在返乡的过程中多少会遇到上述问题,这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四是惠农政策的落实问题。在与农户、村干部交谈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对国家的惠农政策非常满意,感到很高兴。但部分村干部反映在落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政策较难把握,定量指标容易,定性的指标不便操作,如落实不当,较易发生矛盾。部分农户对一些政策仍存在一些疑问,如贫困生的界定,只有住校生才有补贴;医保报销程序较为复杂,在实际报销中很难区别报销项目和非报销项目,报销比例也很难把握。
我参加的"百村调研"活动已经结束,可以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农村的生活条件已经极大改善,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由于对"三农"政策的了解和关注甚少,这里就提不出有效的建议和意见了。但我会持续关注"三农"的情况,因为,农村是占我国国土面积最大的地方,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民是占我国人口比例最高的群体。
最后,要感谢族坑村人的热情好客,在他们眼中我再次体会到了淳朴,还有一手好厨艺的老陈、精神干练的村支书、志愿下乡的大学生村官......我会永远记得你们。
专业基层党校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5篇)篇十二
前些天,自家邮箱收到了居委发来的一纸“xx党组织与在职党员双向服务联系单”,着实让我大呼新鲜。实现虽然知道今年起将开展党员下基层服务的工作,自己也曾亲手将单位下发的党员联系单交给居委,但当如此正式且完善周到的戴着意见征询式的联系单拿到手上的时候才感觉到,这次党员下基层,绝对不再是停留在口上的号召和呼吁了。
党员下基层服务活动,最早出现在世博会期间的浦东新区,经过浦东新区的良好尝试和示范,该方法被借鉴到了上海全市,市领导希望通过党员下基层的活动,一方面真正发挥党员力量在基层做实事做贡献,二来也希望依托这样的活动,唤起党员的责任意识,重新树立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可谓具有非常良好的初衷。而能够将这一全民性质的党员活动落实到实处,并且真实地付诸实践,更是让人欣喜。
仔细阅读“联系单”,可以看到这份联系单实际上是一份街道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一份意见征询函。在联系单上,列举了我所在街道党组织拟开展的若干党员活动,如“三五”党员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暑期青少年教育活动、帮困助学帮困结对志愿者服务、社区信息化管理志愿者服务、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服务活动和清洁家园护环境活动等等。丰富的活动策划让党员感受到“总有一款适合您”,这种周到的活动策划既反映出街道党组织对活动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之间一种平等交流,互相协助的服务精神,着实让人赞叹。
其实,如今我们的党员活动开展真的不少,小到单位党组织,大到街道社区,党员的带头形象始终被各级组织期冀可以发挥作用。然后由于活动组织的相对零散和过多带有一些“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味道,党员活动总归显得有点变味,更多地被流于形式或者作秀以为大于实际意义,这着实很不可取。党员下基层,作为一项实实在在惊喜道基层党员的面上的党员活动,从某个角度上也给踏踏实实搞党员活动的街道党组织提供了舞台,在这样一个没有聚光灯,没有领导参与的平民党员服务活动中,反而激发起了很多街道党组织的“策划才能”,通过人性化的双向选择联系,和周到的考虑策划,使得党员下基层的活动从沟通开始就显得暖意融融,没有了任务式的指派,可以预见党员下基层势必将获得比以往其他一些党员活动更好的效果,也期待通过这项活动的持续下去,更好地推动党员为百姓服务的常态机制,更好地塑造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促进社区和谐更添一份力量。
专业基层党校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5篇)篇十三
基层培训是指为了提升基层人员的业务能力,促进基层工作的有效运转而进行的培训活动。对于一个组织或公司而言,基层员工是组织工作的基础,所以基层培训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基层培训,员工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学习和交流中来,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效率,从而达到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目的。
基层员工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基层,他们对公司业务流程和流程管理的认知相对较少,这需要公司通过定期的基层培训,让员工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业务能力。基层培训对员工的职业发展也十分重要,它能帮助员工开拓视野、提高自我素质,为员工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我有幸参加过公司组织的基层培训,我觉得这是一场十分有益的学习和成长之旅。通过培训,我了解到许多我以前不懂的业务流程和流程管理方式,学习到了更加职业化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同时,我有幸认识到更多的同行,大家一起学习,分享经验,相互交流,这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善意,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
为了提高基层培训的效率和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定期进行基层培训,让员工学习新知识和技能;
2.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和目标,让员工知道自己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
3.加强交流和互动,让员工与同行进行互动和学习;
第五段:结论。
基层培训对于公司的发展和员工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定期的培训,我们可以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促进组织的顺畅运转。同时,培训也是员工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助于员工开拓视野、提高自我素质,从而更好地为公司工作服务。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基层培训的作用和意义,努力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果,为公司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专业基层党校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5篇)篇十四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开始关注基层培训。作为一名获得了基层培训的员工,我深深地感受到这项培训对我个人和公司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基层培训中获得的心得体会。
一、“知行合一”始终是核心。
在基层培训中,我所记忆最深刻的是“知行合一”的概念。培训中,讲师不仅让我们了解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将所学材料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这种“知行合一”的策略不仅对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使我们对工作的热情变得更加高涨。
我现在已经将这种策略应用到我的团队管理当中。我会鼓励我的下属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尝试创建并实际践行新的工作流程和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二、沟通和协调的重要性。
在基层培训中,我们也学到沟通和协调的重要性。培训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作为一名员工的基本职责是什么,以及如何处理好和上级、下属、同事之间的关系。
有一次,我需要与公司另一部门的员工进行交流和协调。在培训中,我学到了许多同事之间直接沟通交流的技巧并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此后,我也尝试着不仅在工作中,而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多交流沟通,取得了许多积极的社会关系。
三、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
在基层培训中,我们的讲师分享了许多有关于专业领域和技能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学习了新的技能和方法,有更多的机会去掌握和运用新知识来解决业务运营中遇到的问题。
我记得在一次客户会议中,我们的客户抱怨我公司的服务流程不够完善。然后我通过在基层培训中学到的技能与知识,成功地帮助公司赢得了客户的认可。这让我更有信心,因为我知道我的公司已经为我提供了必要的培训与支持。
四、学习领导力。
在基层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领导力的重要性和技巧。一个好的领导者不仅要知道如何管理团队,还需要善于鼓励激励员工,为团队创造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为员工提供发展自身能力的机会。
我现在是我团队的经理,通过基层培训的学习,我开始意识到我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我开始更加注重总结沟通中的亮点,提升自己的领导水平且尝试为下属提供更多支持,在团队建设中大幅提升了自己。
五、一步一步学习塑造自己。
在基层培训中,我们需要定期参加课程并逐步学习塑造自己。这项培训还让我学会了如何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等。这些经验使我在公司的成长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总的来说,基层培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全新的视野,提升了我们在公司中的实际价值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并将我们带进一个更好的自我发展的阶段。我们必须不断地保持进阶思维和领导意识,不断学习,才能保持自己的有足够的竞争力。
专业基层党校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5篇)篇十五
基层岗位是每个员工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论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职场资深人士,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基层岗培训,以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和素养。基层岗培训从中锻炼了不少优秀人才,也使许多人在工作中更加成熟。下面将总结我在基层岗培训中的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积极参与与学习的重要性。
在基层岗培训中,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基层岗位通常是一个缺乏资源和人力的环境,但这恰恰是提高能力和实现个人价值的良好平台。在我的培训中,我时刻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求知欲,主动请教长辈和同事,也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知识分享。通过这些行为,我不仅迅速适应工作环境,还加强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践经验。
第三段: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基层岗培训中,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和优势,合理分工和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可以极大地提高团队效率和工作质量。在我曾经参与的一个岗位培训中,我们组建了一个高效率的团队,每个人不仅明确分工,还互帮互助,及时沟通和协作。在短时间内,我们完成了大量任务,为公司节约了不少成本,也提高了自身能力。
第四段: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
基层岗培训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也是我们需要培养的。在我参与的一次培训中,我曾遇到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需要调查和研究来解决。我主动请教了专业人士,学习了相关知识,并与团队成员一起研究和解决。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我们最终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成功实施。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在基层岗培训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强了自信心和责任感。
第五段:培训的价值和影响。
基层岗培训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它不仅帮助我们在工作中获得更多实践经验和技能,也促使我们实现个人价值和成长。通过基层岗培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更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些培训让我更加自信和成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
基层岗培训是一个对个人能力提升和职业生涯发展非常重要的阶段。通过积极参与和学习,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获得更多实践经验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基层岗培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使我们在工作中更加成熟和自信。让我们珍惜这个机会,不断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