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梳理自己的思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精选看留守儿童的心得(案例18篇)篇一
我们队这次在xx市xx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是“调查xx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并号召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经过商议我们队第一天的任务是派送免费凉茶,并与当地的村民进行沟通,进一步宣扬我们学院以及我们系的精神风貌,向他们讲明我们此行的目的,拉近我们与村民感情,为接下来的几天奠定好的开端,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村民们那淳朴的热情,当他们知道我们此次的目的以后更是用开怀的笑容接纳我们的团队。不仅如此他们还问我们这几天的吃住问题是否解决妥当,这远远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范围,甚是感动,使我充满了动力。
第二天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我们这次更加的深入到了村民们的生活中,我们划分区域分工合作,随机调查,问卷调查只是一种形式,我们有机会便会与他们拉家常,感受他们几十年来的生活变化从他们的口中读出他们历经的沧桑,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出他们生活的喜怒哀乐。这次问卷调查也非一帆风顺,有部分村民还是不了解我们的目的,对我们还有排斥的心理,我也尽所能去化解他们的这种心理,这对我也是一种考验与磨练,用我所学的的知识去解释给他们听,这样不仅锻炼了我的表达与应用能力,也锻炼了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在我们的努力之下,问卷调查终于如期完成。这既有我自己的努力,也有我们团队的分工协调,我不仅更加深刻认识到知识的作用,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
第三天我们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对部分留守儿童进行家访,这是我们与留守儿童及他们现时监护人直接面对面交流的大好机会,在与这些儿童的交流中我看到了他们对父爱母爱的渴望,他们最常说的就是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在父母身边。过多的忧虑使他们过早的缺去或失去了童真,他们自我觉得与其他孩子是不平等的,有的甚至不知道父母是什么概念。在与他们现时监护人的交谈中我得知这些小孩平时贪玩,功课作业基本无人监督,他们作为现时监护人也没什么办法,自己有小孩,也需要干活,或者年事已高,有心无力。我觉得这不单单是这部分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是全社会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不仅体现在身体,更体现在心理。
第四天我们去义教,帮当地的留守儿童普及安全方面的知识,指导他们完成暑假作业,与他们一起娱乐、游戏,再次感受我们曾有过的“童真”。人始终会长大,但是有怎样的童年,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未来价值观、人生观、荣辱观的树立。这种氛围是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一起努力的。
第五天我们去了果园体验生活,请教果农种植方面的知识,帮他们锄草。
第六天我们去了当地村委进行这几天的工作汇报,顺利的完成三下乡的所有工作。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是我大学生活以来首次亲身步入社会,尽自己能力将学到的知识用应用出去。同时也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为以后的社会生活积累了很多经验。
精选看留守儿童的心得(案例18篇)篇二
为期x个月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已经结束了,在这x个月的志愿者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接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到了以前从来没有想象到的一些状况。在x市x县x乡参加志愿者活动的那段时间里,几乎每天我的心都会触动,给我触动最大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那里的留守儿童在所有儿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留守儿童基本上都是跟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也有些是和自己的叔叔阿姨住在一起的,父母大部分都在外地打工。
当地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又在所有留守儿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都散居在家里,再加上生在贫困的山区,所以根本就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虽然学前教育在我国现阶段还不属于国家的义务教育,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行为习惯的形成和智力开发等方面正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应该一起高度重视。
我问了一些当地的留守儿童,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很渴望学习,积极向上,希望自己以后能够考上名牌大学,为国家做贡献,也有些留守儿童只是希望自己能和父母一起生活,有个温暖的家,还有一少部分根本就没有理想和抱负,对于未来是一片茫然。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都很困难,父母都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才外出打工挣钱,但是与此同时由于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都不在孩子身边,造成家庭对于孩子管理不周,关心不够,教育不当等给留守儿童的感情和心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勾通思想,倾听烦恼,鼓劲上进,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致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像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有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有效地约束和教育,导致经常不按时上学,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留守儿童很少说话,经常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发呆,总感觉是闷闷不乐的样子。还有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的现有监护人文化程度很低,在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又很差,很多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与孩子和教师缺乏必要的沟通,甚至部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连孩子在学校的哪个年级、哪个班、哪个是班主任都不知道。
所以从来都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孩子自己也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所以很多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很差,有些甚至小学没有毕业都放弃学业在家里闲呆着。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现阶段中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仍然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他们很需要社会的关注,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如今,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已经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儿童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有些好转。
但是留守儿童问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仅仅依靠家庭和政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发动社会各界来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形成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好当今留守儿童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保证国家快速平稳地前进。
精选看留守儿童的心得(案例18篇)篇三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在社会发展形势下,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这些“代理家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代理家长”,我深知责任的重大,但单靠我们的教育是不行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配合,加强信息沟通,形成推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整体合力。
留守儿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
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要进一步普及和深化,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孩子和父母互动的过程,只有在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交流和沟通,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但目前大多数委托监护人教育观念陈旧,远不能适应孩子成长的需求,学校、社会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以帮助委托人更新教育理念。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素质的基地,能够帮助监护人学会与孩子沟通,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指导委托监护人如何配合好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同时,县妇联在指导家长学校开展的同时,也要致力于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在广大家长中普及和深化家庭教育新观念,引导留守儿童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宣传普及家教知识,让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教育子女责任,注重道德教育,更多的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家长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的联系,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特别是年幼的孩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家长的主要工作,孩子对事物、社会判断力较弱,且孩子的道德发育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要使孩子成为一个正直、善良、诚实的人,并养成良好的习惯,这需要家长在生活中时刻观察、引导和教育。因此,外出务工的父母不妨与代理监护人经常联系及及时进行交流,要求代理监护人对留守在校的子女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进行认真教育、管理、监督,这样,外出务工的父母就可以及时了解子女的情况,对子女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
学校方面:
完善学校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学校应义不容辞地发挥主导作用。学校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形成校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以学校为主的教育管理机制。农村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拓宽育人途径上下功夫,各学校应专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卡,全面掌握其数量、家庭及监护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情况。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注重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要及时主动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学校要争取配备心理老师,或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心理咨询、心理矫正等教育内容,加大疏导力度,创造条件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创设心理咨询室、咨询信箱、亲情热线电话等,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以便及时疏导教育,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缺失;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孤独感、自卑感,促使其人格的健康发展。以学校为主的教育管理机制需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控制和减少优秀教师的流失。把留守儿童辍学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课程,加强精神、心理、生理、行为方面的指导教育:学校要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为农村学校配齐心理教师,加强心理行为教育课程,让他们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和老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要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坚持启发、引导的疏导塬则,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组织班队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以弥补他们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
作为班主任,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关爱留守儿童:
一、要有爱心、耐心。
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前提,在代理家长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代理家长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有的甚至给孩子买了手机,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上网、吸烟喝酒、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课余时间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另外,开展心理质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鼓励、组织留守儿童们多参加业余活动,以填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空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们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所以他们的思想上难免会出现空虚,又由于他们有比别人多出来的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养成自闭的性格或是迷上打游戏等不良的嗜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平时多引导他们多读书等进行有益的业余活动。
叁、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他们代理家长,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情况。
对于这些孩子,要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儿童,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问题及时和学校沟通,并能与学校教育同步,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这样既能让儿童们劳逸结合,又能让他们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要善于和儿童交流沟通,让他们从监护人身上感到亲情,进而对监护人产生依赖性和信任感。
总之,作为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因此做到“叁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叁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精选看留守儿童的心得(案例18篇)篇四
这些儿童离开父母后,就产生了亲情离散的孤独感,常使他们情绪低落,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注意力,这时,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这些儿童在学校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并从中找回失去的温馨和安全感,将合理调整其心理状态,积极地投入到集体活动中去。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关爱,拥有爱心的班主任才能让学生信任,让孩子亲切。于是,我给予那些留守孩子更多的关爱,无论棵内外,我用自己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让他们感受到对他们的关爱和期待,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我们班父母去打工,她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她的卫生习惯很差,班上有些同学不愿意和她坐同桌,在一年级时她经常尿裤子,她特别胆小,又不善言谈。我把她叫到房子,给她洗了头发,她当时脸上露出了笑容,幸福的笑容。因为爷爷奶奶也不识字,给她没法辅导,再加之她的速度慢,我就利用吃过午饭这段时间,辅导她的作业,讲她没听懂的知识,渐渐的她在黑板上做题能做对了,同学们对她的看法也改变了,也愿意和她玩耍了,愿意和她交流了,她的性格也渐渐开朗了。看到她的进步,我笑了!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会让他们在学校时尽情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同学的帮助,陶醉在快乐和幸福之中,渐渐便对同学、老师、学校产生向往和依赖感,谈化思念父母所带来的痛苦。
二、构建新的家庭教育环境。
学生的父母外出务工,学生有的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有的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有的和亲戚朋友住在一起,导致家庭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不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儿童十分溺爱,造成儿童放荡不羁,亲戚朋友,面对他人的儿童,管也难,不管也难,造成教育空档,在这种情况下,别说儿童能养成良好习惯,得到健康发展,只要能做到不出大的问题就已经不错了。因此,我便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儿童,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并能与学校教育同步,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这样既能让儿童们劳逸结合,又能让他们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要善于和儿童交流沟通,让他们从监护人身上感到亲情,进而对监护人产生依赖性和信任感。
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快乐成长平台。
针对部分“留守儿童”孤独、自卑、自弃等不良心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心理缺陷、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咨询、召开主题班会、队会等途径,规范“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
我班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献爱心募捐活动,演讲比赛、优秀家长评选等。让这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来自学生、老师、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爱,让他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过儿童节时,让留守儿童通过作画,做手工,演讲等不同形式展示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坚毅。对父母的思念和期盼是任何亲情都无法替代的,我教育他们利用电话,架设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并把它转化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载体,我做到定期和儿童父母联系,向他们直接反映儿童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让他们虽在千里之外,也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并能参与到对子女的教育之中,与他们协商务必每月和儿童通一次电话,向儿童直接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努力向上,让儿童亲耳听到远方父母教诲,真切地感受到父母一直关爱着自己,父母就在自己的身边,让他们知道不再孤独,产生自信心,同时也可以减少和预防他们不良行为的发生,利用我校开展“感恩”这项活动时,教育儿童坚持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信,向父母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介绍学校中愉快的事情以及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我让儿童给父母写信,不仅能锻炼儿童的写作能力,沟通和父母之间的感情,而且在相互的交流中,促进了儿童身心健康和人格的不断升华。
总之,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这一弱势群体。
精选看留守儿童的心得(案例18篇)篇五
我们是中午的时候到学生家的,当然他的奶奶正在门口坐着,我们向她表明了我们的来意后,她很高兴的接待了我们。
少源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在教室里不爱说话,但是学习很努力,成绩也很好(考了3次第一名)。听他奶奶说,他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回家后从来不说,只是自己一个人憋着哭,这也许与他是留守儿童有关吧。
少源的奶奶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老人,她对她的孙子孙女期望都非常高,而且很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她一直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后有出息,别在在家种地了。
我们聊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长对学生的期望;
2、家长对学习的要求;
3、学生生活方面的情况;
4、学生最需要哪方面的指导;
5、家长希望通过哪种方式和老师交流(家长会或家访等);
6、如果学生犯错误了,家长会以什么方式处理;
7、家长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外,还比较关心学生的哪方面等。
家访总结:
通过家访,我发现老人家对孙子的期望真的很高。她非常关注他的学习情况,但对他的`其他方面如性格、交友等关注的很少。
少源的内向、不爱说话、受委屈不说,我觉得与他的家教有很大的关系。也许是家人只关注他学习的原因,也许是爸妈不在身边的原因……但听他奶奶说,少源不是很听他妈妈的话,但很听她的话,原因也许就是和妈妈接触太少吧。
精选看留守儿童的心得(案例18篇)篇六
一开始我对”留守儿童”这词有些陌生,只听说过,不知道具体代表什么,而通过学校跟留守儿童结对这样的活动逐渐了解起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经商,大批未成年人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因而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友抚养、教育和管理,就这样,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形成了。他们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因此学校组织了与留守儿童结对的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在关爱留守儿童结对活动中,第一眼见到感觉他是活泼的小男孩,但是与他交谈时感觉他还是比较内向的,记得当时问他一些情况时,会犹豫会儿再说,有时就会点头,也可能怕生吧。不过,他始终都是带着可爱的笑容。
有时通过电话询问他的一些情况,但是很多时候会出现问题,就是与他奶奶的沟通问题。都是用方言讲话,也听不懂普通话,没办法只有联系在外打工的妈妈,所以交流的时间减少了。从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周围的环境对留守儿童影响极大。
留守儿童缺失的是亲情,而作为代理家长的我们虽然不能让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亲情,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行动,让他们体会到社会上还有人关爱他们的,这世界是充满爱的。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我们也在逐渐地成长。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想我学到了许多。最重要的是,“留守儿童”在我心中不再是简单的一个概念,简单的一个特殊群体,而是一个个儿童无比沉重的现实处境,是一个个残酷而又无奈的生活!因而,每个人都要从心底萌生责任感,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用心去关爱他们。
同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不仅仅关注留守儿童,对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都应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他们。当然,也要让更多的群体关注他们,确切地给予帮助。因为社会的和谐,需要你我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需要你我共同保持。
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即使一点点的付出,也是不小的贡献。只要有心付出,就能收获快乐。
精选看留守儿童的心得(案例18篇)篇七
有的人一生总是在追求金钱、名誉、地位,但他们哪里知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东西最重要,那就是家了。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才是我们留守儿童的内心的呼唤。
我是一个不幸的孩子,自从我三岁那年,父母就离了婚,从此就缺少了母爱,我也就变得沉默寡言。幸运的是,我的身边还有我敬爱的老爸,他一直陪伴着我,我的心中不是很孤独,可是,不幸事的再次降临在我的头上,上五年级的时候,爸爸为了生计,不得已外出打工赚钱,用以支撑这个不完整的家庭,如今,在家中陪伴我的就是无限的孤独与悲伤。
一天,我放学回家后,听到亲戚打来电话说,我的爸爸出了车祸,当我听到了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心痛无比,犹如刀割,本已不幸的家庭犹如雪上加霜,家是我唯一的依靠,现如今变得支离破碎,当时,我的心异常的沉重,导致我一夜无眠,忐忑不安。
三更半夜,电话铃急促响起,我迫不及待的抓起电话问道:“是爸爸吗?你没事吧!”爸爸笑着说:“哪里有什么事呀,没事。”我生气的说,“还想骗我,你明明……!”嘴上他说没事,可是我听到他那急促的呼吸声,让我不禁流下了眼泪。
老天大发慈悲,如今,爸爸的身体渐渐康复,我的心也不再悲伤。
父亲,我的全部!家,我的全部!
精选看留守儿童的心得(案例18篇)篇八
留守儿童是指不随父母在同一居住地生活,长期在本地或者外地的亲戚家生活。由于父母工作原因,他们无法陪伴孩子成长,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较为单一和贫乏。我曾经参与了一次关于留守儿童的志愿者活动,这让我对留守儿童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留守儿童的现状十分令人担忧。他们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容易感到孤独、焦虑和自卑,甚至会产生不良行为习惯;他们的膳食、卫生和教育也不能得到充分保障,这会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展。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虽然日渐改善,但离解决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留守儿童身处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他们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呵护。我们应该为留守儿童提供温暖和关爱,无论是家庭、学校、社会还是政府。只有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支持,才能缓解他们的焦虑和忧虑,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第四段:小举措带来的巨大改变。
虽然我们不能够改变留守儿童的家庭处境,但是一些小举措也能够为他们带来巨大的改变。比如,我们可以成立志愿者小组,定期探访留守儿童,带给他们关爱和温暖;我们可以发动社区力量,为留守儿童集资和捐赠生活用品、学习用具等;我们也可以通过宣传和引导,鼓励学校和政府部门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支持。每一个细微的举动都有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
留守儿童是我们社会中最脆弱的一群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关注他们的成长。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留守儿童的问题,积极参与到相关活动中来;我也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扶持力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关注;我更希望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回报社会。这是我们共同的期望和愿望。
精选看留守儿童的心得(案例18篇)篇九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学习等原因,无法陪伴在身边的孩子。这个群体的存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我与许多留守儿童的接触中,我深深地感触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下面,我将就我在与留守儿童接触中的心得体会,谈几点对留守儿童的思考。
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独自的状态下,缺乏日常交流和关注,孤独感是最普遍的感觉。在我和一名留守儿童的交流中,他说他非常羡慕班上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每次被父母带去玩时,他总是深感自己的无助。这也让我想到,我们身边的很多留守儿童都有类似的心境,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日常的物质保障,更需要关注和爱。
由于长期缺乏家长和其他成年人的关注和引导,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受到影响。许多留守儿童都感觉自己与班上的其他孩子有很大的差别,自卑感很强。在我所了解的案例中,留守儿童往往不善于与人交往,缺乏自信,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学校的表现。
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很多时候都是自闭、沉默的,他们缺乏日常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我遇到的某个留守儿童,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主动与同学们交流,但很快又放弃了,原因是他感觉自己不会被别人接受。这个例子说明,留守儿童多年的自我保护性习惯让他们难以适应外部环境,让他们形成了一定的习惯性沉默。
但是,另一方面,这种长期处在孤独状态下、缺乏父母关照的生活,留守儿童也培养了独立性。在我接触的一些留守儿童中,他们能够自主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颇有主见,而与同龄人相比也小有成就感。只不过,这个独立是他们不得已所形成的,始终没有亲人的关照带来的幸福感强。
第五点:政府和社会应对留守儿童给予关注。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政府举措和社会帮扶,改善他们的生活、心理状态和成长环境。政府可以在经济上给留守儿童的家庭提供支持,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同时,在家庭、教育、公益组织等角色中也需要更多的努力。社会需要重视留守儿童的现状,提醒那些忽视孩子成长的父母注意关注孩子,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以期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总体来说,留守儿童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父母陪伴不足,它是社会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方加大关注力度,为留守儿童提供给予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也需要本着培养自己的独立性与勇气的态度克服心理问题,健康成长。只有我们共同关注并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才能让这些孩子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
精选看留守儿童的心得(案例18篇)篇十
为期半个月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已经结束了,在这半个月的志愿者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接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到了以前从来没有想象到的一些状况。在xx市xx县xx乡参加志愿者活动的那段时间里,几乎每一天我的心都会触动,给我触动最大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那里的留守儿童在所有儿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留守儿童基本上都是跟自我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住在一齐,也有些是和自我的叔叔阿姨住在一齐的,父母大部分都在外地打工。当地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又在所有留守儿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都散居在家里,再加上生在贫困的山区,所以根本就没有机会理解正规的学前教育。虽然学前教育在我国现阶段还不属于国家的义务教育,可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行为习惯的构成和智力开发等方面正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应当一齐高度重视。
我问了一些当地的留守儿童,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很渴望学习,进取向上,期望自我以后能够考上名牌大学,为国家做贡献,也有些留守儿童只是期望自我能和父母一齐生活,有个温暖的家,还有一少部分根本就没有梦想和抱负,对于未来是一片茫然。
挖掘典型,注重宣传。各班要充分发挥团内宣传载体的作用,要进取宣传留守儿童中自强自立的优秀典型,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爱心志愿者先进事迹,宣传基层团队组织关爱留守儿童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在全校构成关心、爱护、帮忙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
今日的活动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这些留守儿童自小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因而比童年人更懂得珍惜,更懂得感恩,也比同年人多一些成熟与稳重。从他们的眼里我看到了坚强,读懂了他们内心其实还是无比的想念父母。可是我们这个社会没有忘记他们,我们每个人都很关心他们,一样他们能够开心欢乐的健康成长。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都很困难,父母都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才外出打工挣钱,可是出国留学与此同时由于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都不在孩子身边,造成家庭对于孩子管理不周,关心不够,教育不当等给留守儿童的感情和心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勾通思想,倾听烦恼,鼓劲上进,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致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像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有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有效地约束和教育,导致经常不按时上学,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留守儿童很少说话,经常自我一个人在那里发呆,总感觉是闷闷不乐的样貌。还有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自我的现有监护人文化程度很低,在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又很差,很多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与孩子和教师缺乏必要的沟通,甚至部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连孩子在学校的哪个年级、哪个班、哪个是班主任都不明白。所以从来都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孩子自我也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所以很多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很差,有些甚至小学没有毕业都放弃学业在家里闲呆着。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现阶段中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仍然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期望,他们很需要社会的关注,来帮忙他们健康成长。如今,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已经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儿童的问题在必须程度上来说已经有些好转。可是留守儿童问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仅仅依靠家庭和政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发动社会各界来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构成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帮忙留守儿童,解决好当今留守儿童的问题,仅有这样才能够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保证国家快速平稳地前进。
根据集宁区妇联关于《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实施方案》要求,为切实做好我街道留守儿童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充分发挥留守儿童家园作用。结合我办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学习上优先辅导。学园要从学习方应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景,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资料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提高档案。
精选看留守儿童的心得(案例18篇)篇十一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在社会发展形势下,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代理家长的重点。作为代理家长,深知责任的重大。
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前提,在代理家长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臵。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代理家长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有的甚至给孩子买了手机,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上网、吸烟喝酒、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课余时间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另外,开展心理质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
鼓励、组织留守儿童们多参加业余活动,以填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空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们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所以他们的思想上难免会出现空虚,又由于他们有比别人多出来的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养成自闭的性格或是迷上打游戏等不良的嗜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平时多引导他们多读书等进行有益的业余活动。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他们代理家长,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对于这些孩子,要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儿童,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问题及时和学校沟通,并能与学校教育同步,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这样既能让儿童们劳逸结合,又能让他们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要善于和儿童交流沟通,让他们从监护人身上感到亲情,进而对监护人产生依赖性和信任感。
总之,作为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精选看留守儿童的心得(案例18篇)篇十二
学校,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的港湾义不容辞,研究、探索留守儿童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势在必行,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收获了点滴,初具成就感。
一、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保障体系。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四个一”工程。即一个行政一把手全面负责;一个党支部书记主抓;一支责任心强、素质较高、富有爱心妈妈团队代理家长的职责,力所能及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弥补孩子们失去的父母的爱;一个家长督学委员会负责对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监管,适时提出留守儿童的教育的建议,开展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工作,通过以上举措,形成了我校“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的立体化网络。
了每周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家访。做到学校、代理监护人、监护人、爱心妈妈、班主任、任课教师互相沟通,及时掌握孩子各方面情况,尤其是“爱心妈妈”和“班主任”定期向其在外务工的父母通报。有效延伸了学校教育,促使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近几年,学校先后为100余名留守儿童建立了近3年的成长档案资料。档案资料中包含有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留守儿童写给在外地打工的父母的书信等。这些丰厚、详实的档案资料记录留守儿童在校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反映学校在留守儿童管理方面的举措,便于对留守儿童教育、关爱的工作总结改进和提高。
3、物质保障。一是学校从公用经费中列支一笔占公用经费总额5%的专项资金用于外聘生活老师的补贴,家访差旅费报销和交通费开支、文体活动设备添臵等等,保障了寄宿留守儿童的文娱活动的开展,居住环境的改善,让留守儿童学得开心,玩得快乐,动得健康、吃的有营养、住的舒适,孩子们有到校如家的感觉;二是用好国家寄宿学生贫困家庭生活资助政策,通过调查审核在校寄宿生家庭情况,经费向特困学生倾斜,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党的温暖,激发学生爱校之情,体会到学校这个“新家庭”的温暖。学校为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一是将学校将多功能活动室开辟为“留守儿童之家”,添臵大屏幕液晶电视、音响、书柜、桌椅、活动器材等,让留守儿童有家的归属感。学生们定期在此举办活动寻找家的感觉。
二、营造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武汉市教师建设年活动中,我校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教师绩。
效工资考评方案和师德考评细则,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积极营造了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1、多渠道关爱,为留守儿童架起成长桥。
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导致留守学生误入歧途。目前学校周边没有网吧、游戏厅、录像厅及不法商贩摆摊设点等,还给学生一个干净的生活空间。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欢歌笑语留下美好的童年印记。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1)学校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相继成立了田径队、舞蹈队、美术小组、信息技术等各种兴趣小组。每天利用放学时间安排专人辅导、训练,促进留守儿童个性成长,同时让他们感受学校生活很充实。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特长,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综合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组织开展读书活动。在学校政教处、教务处的统一组织下,留守儿童可以每天到阅览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到藏书室借自己爱看的书,并将自己读书的感受与同学、老师分享,丰富学生精神生活。
时值班制度。既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情况,也让留守儿童经常能听到家长的声音,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与呵护。(4)发出“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外出家长对留守孩子做到“四个一”,即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学期至少与父母见面一次,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亲情联系,强化外出人员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宣传实践活动月”活动,为留守儿童送温暖。充分利用双休日和“五一”、“六一”节等时机,进家入户为留守儿童检查指导作业,送课外书,梳理头发,修剪指甲,整理房间,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母亲般的关爱。此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三、问题与展望。
在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方面,因心理教师的配备还比较薄弱,对心理问题的辅导力不从心,我们将加大心理教师的培训工作和争取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配备心理专兼职教师,以提高对留守儿童的辅导效率。鉴于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呼吁全社会都要关爱,我们教育工作者应站在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高度,进一步探索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途径和方法,作为“代理父母”的教师应该做到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为“留守儿童”建立温馨的港湾而追求着,奉献着。
执笔:张永亮、王燕芬、江望生。
精选看留守儿童的心得(案例18篇)篇十三
今天,我们到阳江市列美小学举行了"手拉手,爱心助成长,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看到的是队员身上的那一种无私奉献,默默付出而又毫无怨言的可贵精神,虽然路途坎坷,但再大的风雨也无法阻挡我们将活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关爱留守儿童,手拉手,爱心助成长"就是让每一名志愿者的爱心伴随着留守儿童慢慢成长,让他们知道,他们其实并不孤单。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群最可爱的人,永远都在默默地陪伴他们,那就是我们的青年志愿者。看到了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不管再辛苦,也值了。是的,微笑是世界上最好的良药,也是最好的明信片,孩子们那天真无邪的笑脸,就像那纯洁的百合花,在这里肆无忌惮的绽放着。也许,当我们抬头仰望蓝天时,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只因我们曾经努力过,曾经付出过,只因我们真正地体会过了,什么是乐于助人,当你真正奉献出爱的那一刻,你是幸福的。
我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能有更多人能真正用心投入到活动中来,用心来关爱和帮助每一个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人,是因为什么而活?要活得精彩活得有意义,更多的是需要我们用心地付出,假如每个人都只懂得索取,那么我们该向谁索取这次活动中,我看到了很多可贵的东西,那就是人间真情,当然活动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有的队员时间观念还是不够强烈,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我们总能在不足中吸取经验,在不断改正错误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相信我们都可以做得更好。
每一次都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每一次都在不断的成长,在不断的`积累经验。每一次的活动中,都让我体会良多,带着这种那个心情进行了活动,我们很开心,也很尽兴;我们很努力,也在不断地追求做得更好。关爱留守儿童,不仅体现了志愿者的无限爱心,同时也体现了志愿者对整个社会留守儿童的倾注的关怀与无限的期望,在孩子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父母的期待,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无时无刻的关爱,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更加懂得怎样去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发奋图强,争取将来成为有用之材。在活动中,队员们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关注留守儿童,给与他们最好的帮助。
精选看留守儿童的心得(案例18篇)篇十四
在这炎热的_,我参加了大学生暑假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也让我在这个暑假过的充实而有意义。
有理想,必有失去的东西,更多是无奈,当我面对我面前的留守儿童的我感触及深,是的,我们都在追求着美好的生活,有时候,为了,理想,为了家人,为了过上好的生活,不得不远走他乡,在外漂泊,奋斗,留下的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子女。我能体会得到他们们身上承担的压力与艰辛。
看到这些孩子们,我突然觉得自己比他们幸福很多,从小呆在父母身边,受尽父母的宠爱,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叛逆。有时候还会埋怨自己的父母这也管,那也管的。现在听到这些孩子们的回答时才明白过来有人管着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我知道了现在拥有的就应该去珍惜,不要等到失去才来后悔。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体验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感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绚丽的舞台,也是一次让大学生能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人民的绝好机会。就从我们这次深入下车乡留守儿童的调研活动来说,了解到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时常想念他们的爸爸妈妈,以致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中不免一阵心痛。但是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努力学习,为了梦想而奋斗,我不禁又感到欣慰,为他们感到高兴。
我所做的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现象,那么,只要留守儿童存在,关爱留守儿童这项活动就必须深入、持久地、有声有色地开展下去。
精选看留守儿童的心得(案例18篇)篇十五
每当看到一群群孩子们背着书包的样子,总会想到自己小时候。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生活水平的的不断提高,家庭的胆子跟着加重,许多家长迫不得已背井离乡,抛下年迈的父母以及年龄尚小的孩子而外出打工。他们也有不情愿,但为了维持生计而被迫于自己的孩子天各一方,这却苦了对世界好奇的孩子们,没有了父母那温暖的怀抱,却要自己独自面临成长路上的风风雨雨,孰知这对还小的孩子们是一个怎样的事实。
年幼的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大小与老一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给他们那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多大的心灵创伤。而作为新一代年轻的我们,他们眼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理所应当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们帮助。我们少玩几次游戏、少逛一次街,也许就能给他们多买一件新衣服,多买一个文具盒,用我们的关爱填补他们内心的缺失的爱。
在储潭村村长的带领下我们拜访了当地八户留守家庭和留守儿童,根据村长介绍,村里大多数青壮年都在外打工,只有农忙的时候才会回来帮助家里务农。留在村子里的大多都是妇女,老人和儿童。每到一家,迎接我们的都是一张张纯真可爱的小脸,纯真可爱水汪汪的大眼睛。
其中一个孩子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有着一双稚嫩的脸庞,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脸上有点肉肉的,可爱又活泼的孩子张梦玲。她对我们的到来也有些吃惊,一开始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是通过慢慢的交流,他们也露出来孩子的天真和我们聊了起来,父母和姐姐都去武汉打工去了,自己一个人和奶奶一起住。通过这些问题的交流,渐渐的我们也成为了好朋友,她亲切的叫我哥哥,我很感动。通过我们的活动,让孩子们也知道,尽管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但仍然有很多的人在关心着他们,让他们的心里多了一份温暖。
岁月伊始,未来的日子还长,在我们的空余时间,真真切切的走进孩子们,给孩子们的童年更多的关爱。我们细微的一小步,就能促进社会的一大步,我想用我们的微薄的力量,让更多的孩子得到爱与保护。我将亲力亲为的为梦玲小朋友带去童年的快乐,让她快乐得成长,拥有美好回忆的童年。我们要用关爱、用亲情去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通过这次“三下乡”我相信我会渐渐地让身边的人也关注起身边的儿童,让他们也能得到一样的关爱,一样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精选看留守儿童的心得(案例18篇)篇十六
有这样一群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他们被迫留在家乡,留在爷爷奶奶的身边,对于这些孩子而言,父母已蜕变为一年两年才露个脸、见个面的符号和概念。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孤单地留守,少有依靠。他们生活的环境,学习的环境,内心的健康,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了解现状,才能有所行动。
二、拍摄意义。
通过展现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呼吁社会各界深出援助之手,每个人小小的一点力量,都可以改变这些孩子的一生。
三、拍摄内容。
拍摄地点:吕梁市周边贫困地区。
拍摄人物:选取3个典型,通过展现他们的生活去了解留守儿童。周围的留守儿童为辅助和补充拍摄人物。
四、影片结构。
1、镜头由该的全景开始,交代拍摄地点的真实场景,拉到独自凝望远方的人物们,特写他们的眼睛,伴随着煽情的背景音乐烘托气氛。
(下面以一个人物为例)。
2、拍摄他们真实的生活场景,包括校园生活。重点拍摄人物独自一人的场景。
3、拍摄人物与的家庭成员之前的场景,如:对话和肢体语言。
4、拍摄人物在家里帮忙的场景。
5、拍摄人物与其他留守儿童接触的场景。
6、对比拍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生活,如:吃饭的场景、上学的场景、周末的场景。
7、拍摄人物面对挫折的场景。
8、拍摄人物思念父母的场景。(对话)。
9、拍摄人物的日记或者他的图画本。(3个人物都大致包括这些内容,剪辑时交叉使用)。
10、最后镜头由独自凝望远方的人物们拉到该地区的全景。
五、影片分析。
通过近一个月的跟踪拍摄和指定内容的拍摄,相对完整的勾勒出一个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从反映的生活条件差,学习条件差和心理问题来看,注意引起社会对留守儿童广度关注,和社会人士的关心与同情。
六、拍摄注意问题。
1、拍摄时要注意摄像机的角度,是倾听者的角度,尽量少俯拍和仰拍,除了特殊镜头的需要。
2、拍摄人物时,尽量与人沟通,做到自然。
3、拍摄时注意场景的选择,尽量在真实的前提下做到画面的质量。
4、在镜头的运用上避免单一。
5、有周围景色的空镜头。
刘
云
芳
精选看留守儿童的心得(案例18篇)篇十七
为期半个月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已经结束了,在这半个月的志愿者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接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到了以前从来没有想象到的一些状况。在重庆市巫溪县中岗乡参加志愿者活动的那段时间里,几乎每天我的心都会触动,给我触动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那里的留守儿童在所有儿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留守儿童基本上都是跟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也有些是和自己的叔叔阿姨住在一起的,父母大部分都在外地打工。当地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又在所有留守儿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都散居在家里,再加上生在贫困的山区,所以根本就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虽然学前教育在我国现阶段还不属于国家的义务教育,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行为习惯的形成和智力开发等方面正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应该一起高度重视。
我问了一些当地的留守儿童,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很渴望学习,积极向上,希望自己以后能够考上大学,为国家做贡献,也有些留守儿童只是希望自己能和父母一起生活,有个温暖的家,还有一少部分根本就没有理想和抱负,对于未来是一片茫然。
我问了一些当地的留守儿童,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很渴望学习,积极向上,希望自己以后能够考上大学,为国家做贡献,也有些留守儿童只是希望自己能和父母一起生活,有个温暖的家,还有一少部分根本就没有理想和抱负,对于未来是一片茫然。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都很困难,父母都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才外出打工挣钱,但是出国留学与此同时由于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都不在孩子身边,造成家庭对于孩子管理不周,关心不够,教育不当等给留守儿童的感情和心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勾通思想,倾听烦恼,鼓劲上进,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致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像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有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有效地约束和教育,导致经常不按时上学,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留守儿童很少说话,经常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发呆,总感觉是闷闷不乐的样子。还有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的现有监护人文化程度很低,在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又很差,很多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与孩子和教师缺乏必要的沟通,甚至部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连孩子在学校的哪个年级、哪个班、哪个是班主任都不知道。所以从来都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孩子自己也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所以很多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很差,有些甚至小学没有毕业都放弃学业在家里闲呆着。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现阶段中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仍然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他们很需要社会的关注,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如今,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已经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儿童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有些好转。但是留守儿童问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仅仅依靠家庭和政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发动社会各界来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形成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好当今留守儿童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保证国家快速平稳地前进。
精选看留守儿童的心得(案例18篇)篇十八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是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二是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堪忧。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三是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就必须从法律、制度层面整体地加以考虑和解决。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研究中心。
(教育部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项目办公室秘书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6号邮政编码:1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