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同事们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最后,祝愿大家在编写教学工作计划时能够有所收获,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最新小池教案设计意图大全(19篇)篇一
引导幼儿比较两种物体的高矮,懂得高与矮的比较是相对的。培养幼儿比高矮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悬挂气球,同样大小的红色、绿色大长方体积木各一块,两张小鸡和小鸭图片,一把贴绒小椅子。
2.每人一份高矮不同的材料:红色、绿色的小长方体积木、圆柱体积木各若干,木珠若干,大小不同的量杯各一个,套管、盘子各一个。(盘子的正面有方格,反面有凸钉)。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1.谁拍到了气球。
请甲乙两名幼儿来拍悬挂着的气球(不能踮起脚或跳跃),可看到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教师为什么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引出比高矮话题)。
2.与同伴比高矮。
幼儿两两组合比高矮(也可以和老师比),讲出谁高、谁矮或两个人一样高。自由交换伙伴再比,可多次进行。(教师:甲和乙比,甲高乙矮;甲和丙比,甲矮丙高)。
3.比用具。
4.比积木。
教师出示红色、绿色长方体大积木各一块,变换摆放方法,让幼儿观察比较:两块积木平放——一样高;红积木竖起来,绿积木平放——红高绿矮;红积木平放,绿积木竖起来——红矮绿高。教师拿掉红积木,问:绿积木是高还是矮?(幼儿无法比)由此使幼儿懂得了一种物体不能比出高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之间才能比出高矮来。
分组操作:
幼儿人手一份高矮不等的材料进行比较。
1.让幼儿用同样方法将相同数量的小长方体积木在桌子上搭高。(教师问:你们谁搭得高,谁搭得矮?幼儿:一样高)。
2.让幼儿将相同数量的木珠穿入套管,再插在凸钉盘上,相互比高矮。(教师:看看谁插得高,谁插得矮?幼儿:一样高)。
3.让幼儿将大小不同的两只量杯比高矮。(教师问:哪只高,哪只矮?幼儿:大杯高,小杯矮)。
4.请幼儿把6块红圆柱体积木搭在一起,再把5块绿圆柱体积木搭在一起,然后比一比。(教师:哪个高,哪个矮?幼儿:红圆柱体积木比绿圆柱体积木高。教师:用什么方法能让红圆柱体积木比绿圆柱体积木矮呢?幼儿:拿走两块红圆柱体积木,或加上两块绿圆柱体积木就行了)。
演示游戏:
教师出示小鸡、小鸭的图片(遮住下半部分)玩游戏。(教师用小鸡的口吻说我小鸡高,你小鸭矮。教师然后又用小鸭的口吻说:不,我小鸭高,你小鸡矮)。
鸡从椅子上取下来与小鸭比,使幼儿懂得比高矮必须在同一平面上。延伸活动:
教师让幼儿到操场上去找任何一种物体与自己比高矮。如,让幼儿比过后说,我和大树比,树高我矮;我和栏杆比,我高栏杆矮。教师提醒幼儿要站在同一平面上做比较。
教师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分别比高矮,如果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三个人一起比高矮,该怎样比?把比的方法告诉大家。
最新小池教案设计意图大全(19篇)篇二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学习儿歌“大傻瓜”,理解儿歌内容,能有表情地朗诵。
2.知道不动脑筋,傻里傻气地不好。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鱼、蚯蚓、老鼠。木偶:猫、熊。
活动与指导:
1.认识有关动物的特性。
出示动物图片:鱼、蚯蚓、老鼠,让幼儿说一说:“这是什么动物?它们生活在哪里?”知道鱼生活在水里。蚯蚓生活在土里。老鼠生活在地洞里。
2.引起学儿歌的兴趣:“听过黑猫警长的故事吗?黑猫警长是很了不起的警长,有一次来了一名新警察,黑猫警长出题考考这名新警察,结果怎么样呢?听听这个儿歌。”
告诉幼儿儿歌的名字,然后朗诵给幼儿听,反复朗诵两遍。
3.谈话:“为什么说小狗熊是大傻瓜?狗熊这样处理罪犯合适不合适?为什么不合适?”引导幼儿联系这几种动物的特性来分析,说明狗熊的处理不但没有惩罚罪犯,而是放走了罪犯。
“小狗熊为什么会说错了呢?”知道小狗熊说话不动脑筋,瞎胡乱说是很傻的。
4.出示木偶“猫”“熊”,教师操纵木偶教幼儿学说儿歌,先集体学说,基本学会后,让幼儿分角色表演朗诵儿歌,可以一组当狗熊一组当黑猫警长,也可以个人担当角色朗诵。
5.幼儿朗诵这个儿歌。
附儿歌:
大傻瓜。
小狗熊,当警察,
警长出题考考它:
“要是鱼儿犯了罪?”
“投到河里淹死它。”
“要是蚯蚓犯了罪?”
“放到土里活埋它。”
“要是老鼠犯了罪?”
“塞到洞里憋死它。”
警长听了哈哈笑:
“一个天才大傻瓜。”
最新小池教案设计意图大全(19篇)篇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人类之所以优于其他动物而取得今天的进步,就是因为使用了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儿歌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儿歌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节奏感,帮助幼儿掌握发展语言的方法。小班年龄段幼儿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幼儿的语言教育应该以多种言语活动为手段,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使他们能乐意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幼儿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培养他们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的技能,进而使幼儿在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数一数》。
2、感知韵角“u”,读准“虎、鹿、猪、兔、鼠”的音。
3、准确发音,提高语言学习的兴趣。
4、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家园共育:
家长协助幼儿收集有关虎、鹿、猪、兔、鼠的资料,以及有关发“u”音的字,如鼓、叔、薯、书.......
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完整朗读儿歌。
活动难点:准确发音虎、鹿、猪、兔、鼠的字音。
活动准备:
教具:动物图卡10张、背景图10张、多媒体课件、音乐。
学具:幼儿操作图卡若干套。
活动过程:
1、情景游戏。
爬过小山、穿树林、走草地、经过马路边、来到鼠洞旁。
2、分析儿歌内容。
刚才走了哪些地方?
出示动物卡,给动物找相应的地方。
播放动画,幼儿观察。
小动物在哪里?
3、丰富方位名词、量词及使用。
根据儿歌内容提问。
用语言描述画面?
用一个字表示这个动物?(虎)。
虎在哪里?(山上)。
完整说一说。(山上一只虎)。
同种方法说出其他几幅图。
4、学习儿歌。
观看儿歌动画片。
说儿歌,注意最后一句吐字和发音。
教师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5、游戏:找朋友。
玩法:5名扮小动物,5名扮地点,音乐响起开始游戏、舞蹈,音乐停止后,动物和地点按儿歌内容找朋友。
规则:没找对的请大家帮助。找对的,要说出本句儿歌。
活动延伸:
在区域中投放多种小动物的图片,幼儿在操作卡上进行互换,尝试简单的儿歌创编。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数一数》是一首传统的儿歌。整个活动过程采用先易后难,逐层深入的方法,通过提问、思考、回答的方法使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能力得到促进和提高,非常自然。幼儿的兴趣点很高,幼儿本身对于动物是很感兴趣的,很愿意跟念以及创编,童谣的琅琅上口的节奏感给幼儿带来了快乐的情绪。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朗读儿歌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朗读儿歌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儿歌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起到辅助的作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小池教案设计意图大全(19篇)篇四
1、能利用小椅子做运动,学会跨障碍跑。
2、乐于参与竞争,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把小椅子。
2、音乐、小粘贴。
活动过程。
一、入场,热身活动。
小朋友,跟各位老师打招呼,老师带领幼儿做椅子游戏热身。
二、自由探索,提升经验。
刚才我们用小椅子做了一个很好玩的游戏,孩子们玩的开不开心?(开心)小朋友们想一想小椅子还有哪些玩法?幼儿自由探索(走、跑、跳、骑大马、跨等),请个别幼儿进行展示。
我们还可以几个小朋友合作,看我们的椅子还有什么更好的玩法?(激发幼儿大胆想象)请个别幼儿进行展示,幼儿尝试。
今天来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小朋友们看是谁啊?(小鹿)小鹿今天要教小朋友们一个新本领,把椅子放倒,小朋友跑着从椅子上单腿跨跳(教师示范),小朋友们,想不想试一下,请小朋友把你们的小椅子按老师的方式摆好,按自己身上的粘贴分成两队,第一名幼儿从起点出发,跨跳完成后,跑回原点拍下一名幼儿的手,最先跑完的一队获胜(注意关注体弱和胆小的幼儿,鼓励并给与帮助)。第一轮游戏结束后,教师总结幼儿在比赛中遇到的问题,再次进行比赛。
三、参与竞争,相互鼓励。
我们的本领都学得很不错了,那接下来我们就进行一场冠军争夺赛。要想夺得冠军,必须要克服困难,首先一起看一下有哪些困难:经过小河、跨过障碍、绕过树林取得笑脸奖牌。
教师介绍比赛规则: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的第一名幼儿先出发,闯过难关,取得一枚粘贴,然后原路返回,拍下一名幼儿的手,下一名幼儿再出发,依次进行。最先全部取得奖牌的一队为获胜队。(为获胜队鼓掌喝彩,为没有获胜的队鼓掌鼓励)。
四、放松运动。
把小椅子移至场地边上。听轻音乐,放松身体。
五、结束,退场。
最新小池教案设计意图大全(19篇)篇五
教学设计的意图就是要明确教学的目的,也就是教学设计所要达成的目标,一般情况下,教学设计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因此意图也就是你要进行教学设计的目的!
怎样写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教材是本节的重点是。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你具体选要写小学数学的哪节课。然后按下面几个部分写。也可以网上搜索具体内容的教学设计。
大班健康活动:《户外体育活动游戏》教案。
一、设计意图:幼儿活泼好动,摸、爬、滚、打是他们自娱自乐,相互嬉戏的最爱。大班幼儿对自己的身体各部份有一定的认识,在嬉戏中能有意识地积极寻找多种方法运用身体某些部位去完成一些高难动作。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能力,设计了“灵巧的身体”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积极思考、尝试,利用身体各部分来移动,满足了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为尽量地满足幼儿创造游戏的兴趣与欲望,特设计本次活动。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下,积极动脑,大胆参与,主动地探索箱子的不同玩法。
最新小池教案设计意图大全(19篇)篇六
“分类”是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要运用。比如:超市里物品的摆放、图书馆里的图书的摆放、家中整理房间等等都要运用到有关的分类知识。新《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了将枯燥、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懂,并能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中去,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熟悉的火车为活动题材,将“为货运火车装运货物”的游戏贯穿始终。活动中,让孩子们主动探索、尝试操作,在玩、试、想、做、议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关分类的经验。从而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操作能力,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探索“分类装货物”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和倾听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对火车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材料准备:16块火车外形的底板(15块小的,1块大的),各种货物卡片,各种图形片;碟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观看cd,让幼儿观察、了解火车分为客运火车和货运火车两种。
“小朋友,看,我们来到了哪儿?”
2、“五一劳动节刚过,装运货物的工人叔叔们又开始繁忙地工作了,他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一起装运货物。”
二、操作活动。
1、幼儿分组合作,第一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一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
(1)请幼儿观察认识各种物品,初步感性认识“分类”。
(2)请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幼儿四人一组,分配角色,协商讨论选出小组负责人及操作结果汇报。
员。(要求每组幼儿全部完成任务,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3)汇报操作结果。
2、第二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两、三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
(1)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每节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首先完成两节车厢的操作任务,在验货认可之后将列车放回货场后方能操作三节车厢的操作。(两节车厢的操作是满足能力中等幼儿的需求,三节车厢的操作是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提高能力机会。)。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你们是怎样摆放的?
3、幼儿集体合作装运货物。(将具体的实物操作卡片换成抽象的图形卡片)。
(1)出示一列大火车。
“现在,我们要把这些木材分别运送给三位客人。第一位客人,他要红色的木材;第二位客人,他要圆形的木材;第三位客人,他要的是大的木材。请你们想一想,该怎样摆放这些木材?”
(2)请幼儿自己检验“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三、活动延伸。
1、小结集体操作情况,发现交集分类的现象,为下次活动打基础。
2、幼儿开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这些图形是幼儿平时经常接触的图形,是幼儿比较熟悉的。要求幼儿通过比较分辨出每组图形的不同之处并进行分类,总的来说,孩子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幼儿对分类没有困难,只有稍部分幼儿还不能自行做好图形标记。活动后,我们都觉得可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让孩子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最新小池教案设计意图大全(19篇)篇七
感知音阶从低到高、从高到低的音高顺序,并能随琴声唱出音高,练习音准。
准备。
用粉笔在地上由低到高画出圆圈和台阶。
过程。
乐音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也可从高到低用同样办法跳圆圈。全体小朋友随跳圈的小朋友一个音一个音地唱,可用唱名或“啦”音来唱。
2、听音跳台阶。幼儿轮流参加。教师按音阶顺序,每弹一个音,幼儿跳动一个台阶,边跳边用“啦”或“啊”唱出音高。提醒幼儿34、7i台阶之间距离近,只有其他台阶的一半,注意唱准音高。
3、请一位小朋友自选动作自定唱词,学一个小动物走或跳。这个小朋友表演时,其余小朋友观看,并随他一起唱。如:
1234567ii7654321。
我学小兔跳跳跳跳,我学大象走走走走。
建议。
1、幼儿伴唱时,随着表演幼儿动作的轻重调整。如:用足尖走时,声音要轻柔;顿足走时,声音要重些。如果幼儿表演的速度时快时慢时,要提醒幼儿专心配合与其速度保持一致,最后唱与跳同时结束。在幼儿熟悉上行音阶的基础上,再让跳的幼儿沿着圆圈从上往下跳,伴唱的小朋友练习听着下行音阶唱词。
2、小组活动时,要让听觉辨别能力差的幼儿多进行练习,提高他们的成熟感和对音的感知能力。
最新小池教案设计意图大全(19篇)篇八
创设情境:
1.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2.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入新课,不仅自然,而且反映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3.体现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4.培养了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5.展示图片和动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运用数学无时不有。
6.新课程下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及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7.辅以相应的音乐,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高雅的学习氛围,在学习中感悟生活中的数学美。8.从学生身边的实际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数学的乐趣。9.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10.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
11.把直观形象的模型作为学生探究的素材,有利于学生对几何体由直观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12.让学生动手、动脑经历实际操作,认真体验,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想象力,发展空间思维。13.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使学生经历概念的归纳和概括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层次地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合作交流学习:
14.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感受数学学习的过程。
1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16.学生在探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自然地体会到―――的必要性,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17.这样设计不仅有利于突破难点,而且为归纳结论打下了基础,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的思想,也让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这对后面的学习极有帮助。18.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体验成功。
19.学生开展合作探究,采用观察分析、探究归纳、合作学习方法,易使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突破难点。
20.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21.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22.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充足的体验和发展。
23.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有机会分享同学的想法,培养了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练习巩固:
24.及时练习巩固,体现学以致用的观念,消除学生学无所用的思想顾虑。25.落实新知与方法,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26.加强学生运用新知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27.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关于评价:
28.进行自我评价,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关于小结:
29.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关于手段:
30.以动代静,使课堂气氛活跃,面向全体学生,给基础好的学生充分的空间,满足他们的求知欲。31.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3.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
最新小池教案设计意图大全(19篇)篇九
1、认识1和许多,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2、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活动和讲述。
【教案准备】。
1、事先布置好场景:萝卜地、玩具城、小熊家。
2、大树一棵、与幼儿人数相同的树叶。
3、与幼儿人数相同的小兔头饰和萝卜。
【教案流程】。
一、活动引入:
师扮兔妈妈:“刚才,妈妈收到一封信,信上面说熊妈妈病了,她的孩子们都不在家,她一个人很孤单,很想念我们,宝宝们,我们一起去看看熊妈妈吧。”
二、初步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1、兔妈妈带宝宝出发,途径一块萝卜地,兔妈妈提醒小兔每人拔一个萝卜送给熊妈妈。
(1)让宝宝们拔完后看看自己拔的是几个?(1个)并且要说出来。
(2)师:“宝宝们真能干,每人不多不少都拔了1个萝卜,现在把萝卜先给妈妈帮你们拿着吧。”——宝宝把萝卜都交给兔妈妈,这时引导宝宝们说“小白兔,拔萝卜,一个一个是许多。”
2、继续前进,兔妈妈带小兔们来到了玩具商场,妈妈再次引导幼儿每人给熊妈妈带一个玩具去。
(1)先引导宝宝们说出商场有“许多玩具”,然后每人拿一个。
(2)在兔妈妈的引导和鼓励下,宝宝和妈妈一起编出一句儿歌“玩具娃娃有许多,分成一个又一个。”
3、来到熊妈妈家里,兔妈妈请孩子们排队把礼物送给熊妈妈,提醒宝宝们边送边说“熊妈妈,我送给你一个玩具”、“熊妈妈,我送给你一个萝卜。”
三、进一步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1、师:“宝宝们,刚才我们去熊妈妈家的时候,我们家的大树上的叶子都给风吹落了,大树爷爷都伤心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帮助树爷爷长上叶子。)。
2、请宝宝们每人拿一片叶子给大树爷爷贴上,边贴边告诉树爷爷“大树爷爷,我给你贴一片叶子。”
3、在兔妈妈的鼓励下,孩子们再次和妈妈一起编出一首儿歌“许多树叶飞满天,宝宝一人分一片,一片一片合起来,树上叶子许多多。”
四、教师小结,鼓励孩子,结束活动。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小池教案设计意图大全(19篇)篇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想像能力。
2,过程和方法:运用“三学一拓”教学模式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4,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
5,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像能力。
二,导学: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了许多古诗,你们能背一背吗?今天,老师也要背古诗。可是不是用朗诵的形式,而是要把它唱出来,想听吗?你们知道我唱的古诗的诗题吗?揭示课题。
三,自学:
(一)读诗:1,生自读古诗。2,师配乐朗读。
3,评价一下老师的朗读,说一说朗读时注意了什么?4,再读古诗。5,生配乐朗读。
(二)出示自学内容:通过我们的朗读,你都读懂了什么?现在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笔来划一划,写一写。自学三分钟。
四,点学:汇报自学成果,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就请同学们各抒已见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学生a:我读懂了“惜”是爱惜的意思,学生读第一句诗。谁爱惜?爱惜什么?一个“惜”字将无声的泉水细细地流了出来,因爱惜流水不愿多流一点,化无情的水为有情。同学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手法?说一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怎样来读?“无声”一词要读得轻柔。突出“静”
学生b:“爱”是喜爱的意思,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情境想像:晴天里柔和的风光是怎样的?还有谁和他学的是一句诗。让学生补充,说诗句意思:树影映在水面,像是爱恋这晴天柔和的风光。这句诗也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了小池的幽静美丽。
学生c:小荷才露尖尖角:嫩荷叶那尖尖的角刚刚露出来。指导朗读:“才露”重读,想像情境:你认为这是怎样的小荷。读出小荷的美来。
学生d:早有蜻蜓立上头:早就有蜻蜓飞来落在它上面。找动词“立”让学生演示“立”解释是落的意思。指导书写“蜓”想像情境:你们想蜻蜓会对小荷说些什么呢?把这两句诗一起来读一下。
五,拓展:
我找同学把这首诗再读一下,看一看能不能读出诗的意境来。师范读:老师也想来读了,请你闭上眼睛想画面,看你能想到哪些美景?出示大屏幕:早晨,当我漫步在小池边,看到...... 感到......
六,总结:孩子们,在诗人的笔下,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就说这首小诗里的景物吧,蜻蜓啦,泉眼啦,连树阴也一样,各有各的行为,各有各的心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拟人法。欣赏了这幅池塘小景,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呢?出示大屏幕:树,风吹杨柳。花。看着图片,说一说用上这样的写法。
板书: 小池。
泉眼 惜。
树阴 爱。
小荷 露。
蜻蜓 立。
最新小池教案设计意图大全(19篇)篇十一
活动目标:
1、理解事物对人体的重要性,知道均衡饮食身体好。
2、初步尝试自己搭配营养均衡的自助餐。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马、牛、羊、狗等动物的图片。
2、各类食品的图片。
3、食品小面包、花卷、小馒头、各种各样的水果块,蔬菜片或丝、火腿、鹌鹑蛋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这些小动物喜欢吃什么食物。(分别出示小狗、马、羊、老虎、狮子的图片,幼儿回答)。
2、与幼儿讨论我们吃到的事物。
(1)、教师:你们都吃过那些东西呢?(请打开幼儿用书)。
幼儿回到,教师根据回答逐一将幼儿用书上的图画指给他们看。
(3)、幼儿讨论并回答。
(4)、教师小结: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营养成分,而我们的身体需要多种营养才能长得结实又健康。米饭、馒头、面包可供给身体热量,吃了身体才有劲;牛奶盒肉类提供给身体蛋白质,让我们的身体更有能量;水果、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可清理肠道,使我们更健康。
3、自助餐会。
(1)、教师:每种事物都有不同的营养,我们来做小营养师,为自己搭配一顿自助餐吧!
(2)、教师先请两三位幼儿搭配一顿午餐。
(3)、在集体面前点评。
(4)、幼儿拿好自己的餐盘选择食品,然后进餐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
教师:我们身体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成分,因为各种事物都要吃,要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这样身体才会长得坚实又健康。
最新小池教案设计意图大全(19篇)篇十二
第一课:黑猫警长(感知前后方位)。
教学目标。
一、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
二、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三、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前、后。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地表述,并读准字音。教学重点。
能理解前、后方位。教学难点。
理解以客体为中心的前后方位。教学准备。
一、猫警长头饰一个,白猫警士头饰若干(与学生人数相同),“一只耳”老鼠头饰一个。
二、纸做的老鼠若干个(数量与学生中男学生的人数相同)。
三、玩具若干个(数量与学生中女学生的人数相同)。
四、大型可站立的房子和大树各一幅。
五、创设活动情境:教室的一半场地放一棵树,一幢房子,五六块积木。将老鼠和玩具放在这些物品的前面或后面。
六、让每位学生知道黑猫警长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引起兴趣:
(一)谈话导入游戏,分配游戏角色。
小朋友,你们都听过黑猫警长的故事吗?你们都喜欢谁?今天,老师力来做黑猫警长,小朋友都扮演白猫警上,现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二)电话铃响,警长听电话。
二、引导学生学习方位词。
(一)老鼠很狡猾,藏在各个地方,我们先要去侦察一下敌情。轻轻地走过去仔细看老鼠藏在什么地方然后记住了,回来报告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老鼠。(二)警长示范。
(三)请个别警士侦察,报告敌情。要求会说:在什么的前面(后面)发现了老鼠。
三、引导学生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一)请弟弟警士捉老鼠,妹妹在旁边观战。要求记住是在哪里捉到了老鼠。捉住后告诉妹妹警士在什么前面(后面)抓到了老鼠。(对的肯定,错的纠正)。
(二)老鼠抓到了,现在请妹妹警士去把玩具找回来。找好玩具,告诉大家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玩具。(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方位词前或后)。
四、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刚才白猫警士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特别表扬xx、xxx警士。
请警士躲到椅子后面;走到椅子前面来;向前走一步;向后退一步;弟弟到警长前面来;妹妹到警长后面。(二)开三轮摩托车去现场。
三分之一学生做摩托车司机。另外学生听警长指挥按命令排在司机前面或后面。三人一辆车开赴抓鼠现场。(三)布置任务。某些警士躲在大捌后面;某些警士在大树前;某些警士躲在房子后;某些警士在房子前面。警长躲在门后面。请警士各就各位,不说话。
(四)抓“一只耳”
其他老师扮演的大老鼠“一只耳”出现了,东张西望。警长一声令下“不许动”,警士们扑上去把大老鼠抓住。送到军事法庭去。
五、游戏结束。
特警队胜利完成任务,在音乐中休息。结束游戏。教学反思。
学生对扮演角色很感兴趣,都积极热情的参与其中,大部分学生能掌握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分辨,少数学生能掌握以客体为中心的前后分辨。
第二课:逛商店(找到指定物体)。
教学目标。
1.能从众多图案中找到与指定目标对应的图形、物体,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重点)。
2.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喜欢数学活动。教学重点。
能从众多图形中找到指定的物体。教学难点。
在很多相似的图形中找出指定物体。教学准备。
1.观服装店,对服装有初步的印象——寻找与指定目标相同的帽子,衣服和帽子(图形对应)——和天线宝宝玩游戏(按目标找物,颜色对应)——玩天线宝宝,结束(验证)。
(情景的创设,是吸引学生有意注意的有效办法。也是让活动更显生活化,更具生动性的手段)。
主要提问:商店里有些什么?它们一样吗?都是什么样的?(从类型和颜色上来回答)。
2.集体操作活动:选衣服,裤子,帽子。
a.买帽子:教师拿出一顶帽子,请学生去商店里寻找同样款式的帽子。(个别操作)。
b.买衣服:请一学生在商店里买一件衣服,其他学生按照这个款式在商店里找相同的衣服。(小组操作)。
c.买裤子:征求学生的意见,教师买来一条裤子,请全体去商店里寻找同样款式的裤子。(集体操作)。
(数学知识是从动作本身产生出来的,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实际操作物体,让他们对物体施加动作,对他们学习数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小班学生通过外部动作可以感知到数学的概念属性。也符合他们适合在活动中学习的特点。)。
主要提问:这件衣服(帽子、裤子)是怎么样的?小朋友到商店里找出来好吗?
3.和天线宝宝玩游戏。
a.请学生按照身上的颜色标志去寻找颜色相对应的天线宝宝,并排除其他物品的干扰。
(排除形状、颜色的干扰,找到和自己身上颜色相对应的物品,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主要提问:天线宝宝在哪里呢?抱一个和自己身上的图形一样的天线宝宝玩。
4.请客人老师检验孩子们拿的天线宝宝是否和学生身上的颜色相对应。教学反思。
1.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并创设情景贯穿活动始终,游戏化教学,生动,有趣;2.活动中学生充分“动“起来,人人有操作的机会,满足学生探索的需要。
第三课:修路(区分图形)。
教学目标。
1、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2、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能够区分各种简单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教学难点。
能够感知图形的转化关系,拼凑图形。教学准备。
1、用硬纸板制成一条“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土坑”,镂刻下来的图形涂上颜色即成“石块”。(将个别圆形、正方形两等分)。
2、兔妈妈头饰。教学过程。
1、游戏“做夹心饼干”,复习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教师扮成兔妈妈,学生扮成小兔。
教师:“天气太冷了,兔奶奶生病了,我们去看望她好吗?”教师:“我们带点什么去好呢?”游戏“做夹心饼干”,要求将图形标记贴在胸口,找一个贴相同图形的学生做朋友,最后要说出做的是什么形状的夹心饼干。
2、引起学生玩“修路”游戏的兴趣。
教师:“做好了夹心饼干,我们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到兔奶奶家要经过一条小路,可是这条小路坏了,怎么办呢?”
3、学生“修路”,辨知图形。
教师先带领学生观察一下小路有哪些图形,然后请学生拿“石块”一一对应地嵌入小路的“土坑”中。
4、尝试组合图形。
启发学生想办法把两块半圆形的“石块”和两块长方形的“石块”嵌入“土坑”中。
5、游戏“踩石头”。
6、到兔奶奶家,结束活动。教学反思。
学生对活动非常感兴趣,能够顺利的找到对应的图形,部分学生需要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才能将“石块”嵌入“土坑”中。个别学生能完成拼凑图形。
第四课:鞋子对对碰(感知物品的不同)。
教学目标。
1、感受在活动中有趣和快乐。
2、能按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教学重点。
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有所不同。教学难点。
能按照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不同进行分类。教学准备。
1、与学生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成双的鞋子(拖鞋、高跟鞋、皮鞋、凉鞋、溜冰鞋等)散放在教室的中间。
2、鞋架两个。教学过程。
一、以游戏的口吻,请学生帮助猫妈妈(教师)一起收拾零乱的鞋子。
1、请学生初步按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2、学生分散收拾。
评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有情节的活动容易引起学生积极参与,能自然而然的导入活动。在这环节中,有很多小朋友对一些外型特别的鞋子(如溜冰鞋)能正确配对,而对一些颜色相近或外型相似的鞋子有很多配错了。
二、学生讨论。
1、你是怎么收拾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
2、小结: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鞋子叫一双,是好朋友,所以要放一起。
评析:讨论是非常必要的环节,能使学生相互吸取经验,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会使学生接纳他人的观点,达到学习的目的。
三、游戏:对对乐。
1、学生每人手中拿一只鞋,听音乐自由走动,寻找与自己鞋子一样的另一只,配对后,两人将鞋底相互有节奏地碰击,并念儿歌:“对对碰,对对碰,一对鞋子对对碰。”
2、与其他小朋友交换鞋子,再次游戏评析:以游戏形式引导学生继续学习配对,把数学的概念渗透于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和成长,孩子们始终处在一种积极快乐的情绪中,连平时常拿错鞋子的几个小朋友也配对成功。
四、依据配对的方法,学生再次收拾鞋子。
1、教师提醒学生一双一双地收拾,并整齐地摆放在鞋架上(可进行分组)。
2、师生共同检查鞋子配对情况。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各种单只鞋的图片,引导学生继续学习配对,巩固按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第五课:苹果全家福(分辨颜色)。
教学目标。
1、能区分颜色和大小,有初步的大小概念。
2、知道家有几口,感受家的快乐。教学重点。
分辨物体的颜色。教学难点。
感知物体的大小。教学准备。
一、创设情景,激起兴趣。
1、观看教师大苹果胸饰,区分颜色。分别观看两教师胸饰,学习区分大小。
2、摘苹果活动:比一比、讲一讲,初步分清大小、颜色。
二、观察苹果,感知颜色与大小,发散学生思维。
1、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苹果?还能找到哪些红色的东西和绿色的东西吗?(先说红的,再说绿的。)。
2、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东西是大的和小的吗?(先说大的,再说小的。)。
三、听指令:找朋友。
1、放《抱一抱》的音乐,学生边唱边自由走动寻找自己同色的朋友,音乐停后,朋友互相抱一抱。
2、采用同样的方法,请学生找同色大小朋友或不分颜色找大小朋友。
四、活动:苹果全家福。
1、出示苹果宝宝一家的图片,让学生知道一家有3口。
2、听鼓声模仿爸爸、妈妈或宝宝走路。
3、学生三人一组,自选眼镜、头发或小圆片(眼镜为爸爸,头发为妈妈,小圆片为宝宝眼睛)贴在苹果脸谱上,带上脸谱组成一家。
4、教师鼓励学生做出不同姿势展示自我,并给一家3口拍照。教学反思。
水果是学生最熟悉和喜欢的。当我们关注它时,发现孩子们对苹果很感兴趣,它不但是点数和建构的材料,而且是学生扮演“苹果一家”迁移情感的媒介。因而在以苹果全家福为情景脉络的活动编排中,我们不是让学生去学习关于苹果的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在观察、摘苹果的过程中,学习分类;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一家成员是多少。从而促使学生获得与真实情景密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第六课: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分辨大小)。
教学目标。
1、通过送礼物等游戏的方式,认识大小标记及其特征。
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教学重点。
感知物体大小,能认识大小标记。教学难点。
会分辨物体的大小。教学准备。
1、大、小标记图片、大小娃娃各一。
2、各类大小不同的物品:学生人手一份、教师处若干。
3、一把大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大小娃娃家。教学过程。
1、导入。“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个游戏。我说‘请起立’,你就说‘我起立’;我说‘请坐下’,你就说‘我坐下’,试试看好吗?”
2、“今天,有两位客人和我们一块儿做游戏。”
出示大娃娃。“这是大大,我们拍拍大大,对它说句话好吗?”(大大你好!大大我喜欢你!大大欢迎你!)“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大大力气大、大大是个大胖子、大大要吃大蛋糕’„”(加上动作)。
出示小娃娃。“这是小小,我们也和小小打个招呼好吗?”(小小你好!小小我请你喝水!小小我跟你玩!)“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小小力气小、小小不锻炼、小小吃小面包’„”
3、游戏:给大大、小小坐椅子。
“这儿有两把椅子,看看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把大、一把小)“我请大大和小小坐椅子,谁来帮助它们?”小结: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4、学生送礼物。
要求:学生能在目测比较出礼物的大小后,将对应的送给客人并能讲一句话。(1)教师提供,个别学生进行。
1相同的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2相同的三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3从许多同类的东西中(每类3---4个)找出大小不同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学生能感知物体有大小之分,但是让指出哪个大,哪个小时,还是容易出错,不能将大、小和大物体、小物体分别对应上。
第七课:装饼干(分辨图形颜色、形状、大小)。
教学目标。
1、在正确感知图形的基础上,学习按图形的某一特征(颜色、形状或大小)进行分类。
2、能愉快地参加操作活动,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能分辨图形的颜色、形状、大小。教学难点。
能根据图形的不同分类。教学准备。
一、游戏:进车间。练习按物体的单一特征分类。教师以厂长的身份交代游戏规则。
师:工人们,今天我们要到饼干厂去工作,这边是“红红饼干厂”,那边是“绿绿饼干厂”,戴绿袖套的工人到“绿绿饼干厂”那里去,那么红袖套的呢?学生根据袖套颜色分别找位置,教师检查找位置情况,学生互查。
二、游戏:分饼干。引导学生排除其他特征干扰,按图形的某一特征分类。
1、引导学生指认图形。
师:我们厂的饼干可真多呀,谁来介绍一下,有些什么样的饼干?根据学生讲述出示图形。
2、启发学生探索分类方法。
师:现在我们要把这些饼干分装到两个盒子里,你们想想看,哪些饼干可以放在一起?
3、学生操作:教师观察学生分饼干,先分好的学生在下面讲述是怎样分的。
4、个别学生讲述分类方法。
师:你是怎么分的?除按颜色分外,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分别再请按形状、大小分类的学生讲述。教师提出再次操作要求:这些工人干得都很棒,我们发现,可以按饼干的颜色分、形状分、大小分,现在我们再用别人的方法也来试试看。
5、学生再次练习,教师巡视并给动作快的学生饼干盒上贴星。
三、游戏:运饼干。学习按物体的两种特征分类。
1、推出小货车,指认标记。
师:饼干包装好了,现在我们要把它分别装到这4辆车上,每辆车上装的饼干是不同的。(教师边指标记边讲述)这辆车上装红盒子上有星的饼干,这辆车上装红盒子没星的饼干,那么这辆车上装什么?(指绿盒子有星的)最后一辆呢?(指绿盒子没星的)。
2、学生分组来装饼干,教师检查分装情况,小结:表扬工人们能干。
学生很喜欢这种场景模拟的活动,都积极的当起小工人,兴趣很浓厚,大部分学生能顺利的区分图形的颜色,但对形状和大小的区分还是存在一定问题。
第八课:区分“1”和“许多”
能区别“1”和“许多”。教学难点。
能够把同类物体组成许多,并把许多分成一个一个物体。教学准备。
1.实物教具:扑克、玩具。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区别“1”和“许多”的概念。
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一张扑克牌,让学生说出“一张”,继续快速的出示,启发学生说出“许多张”。以这种形式,重复2——3次,变其它的玩具。
2、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站队,继续一位,一位请......启发学生说出“是由一位一位小朋友组成的许多小朋友”,在请学生一位一位回到座位,启发学生说出“许多小朋友分成了一个一个。”
二、指导学生亲自参加分和操作活动,感知“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许多个物体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物体,一个一个的物体合起来成为许多个物体。)1.老师拿出一筐积塑粒,让学生知道筐里有许多积塑。
2.把一筐积塑粒撒在地上,说明要求:请学生每人迅速的拿一个积塑,然后,会说自己拿了一个积塑。老师问:刚才地上有许多积塑,小朋友把积塑一个一个拿走了,地上还有吗?学生答:一个也没有了。
3.让学生把积塑放回筐里,老师说:小朋友一个一个把积塑放回筐里,你们看筐里有许多积塑。老师应强调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大多数学生能理解“1”和“许多”,会将一组成很多,但是将很多分成一有点困难,只有少数学生能顺利的分成多个一。在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人、物作观察比较,一张桌子、许多张桌子。在吃饭时,分碗或拿杯子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区别1和许多,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九课:动物小游戏(感知2以内的数量)。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感知比2少的数量,理解2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引导学生积极的与材料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
3、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教学准备。
学具:空塑料瓶若干、花生若干、1-2不同数量的食物纸条一份、1-2数字人手一份。1-2的水果卡片若干。
教具:1-2的数字卡、2只小白兔的动物瓶、1-2的动物图片人手一份。教学重点。
学生能感知2以内的数,会点数。教学难点。
学生能理解1比2小,比2小的数是1。教学过程。
1、老师出示字卡、动物卡和学生进行问答游戏。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以内的数字卡)。幼:嘿嘿,我的火车×点开。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随机出示2以内的动物卡)。幼:嘿嘿,来了×位小客人。以次来引起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2、师:火车开到了动物瓶城。(出示动物瓶)看到漂亮的动物瓶,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白兔?2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学生答数,教师操作)。
小结: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3、请小朋友一起来制作动物瓶,要求是制作比2只小动物少的动物瓶。学生操作后讲述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小结:比2只小动物少的有1只。
4、现在请小朋友为自己的动物瓶粘贴上门牌号,要求门牌号的数字是与动物瓶上的小动物一样多。学生操作好讲述门牌号是几,为什么?小结:比2少的数是1。
5、小朋友们制作的动物瓶太漂亮了,有一些花生宝宝也想住进去,现在请小朋友送花生宝宝进家,要求数量是与动物瓶上的动物一样多。
6、小朋友老师还要请你们帮个忙,这里有一些不同数量的水果,请大家分别放在等于2和比2少的家里。学生操作,教师讲评。
学生会点数,知道比2小的数字是1但是对数的理解存在一定问题,不会听指令拿出对应数量的实物。
第十课:小鸡作客(感知3以内的数量)。
教学目标。
1、乐意用感观观察、探索周围的事物,感知游戏中3以内的数量,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
2、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3、了解简单的作客礼仪,乐意与朋友友善交往。教学重点。
探索周围的食物,感知3以内的数量。教学难点。
正确的点出3以内的数。教学准备。
1、布置好小猫和小兔的家。
1、“小鸡做操”,复习3以内的数。跟随老师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律动操。
2、“作客”,掌握3以内的数量。(1)学生讨论作客的礼仪。
鸡宝宝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去作客,高兴吗?那我们一定得做个有礼帽的小客人,怎样才能做一个有礼帽的小客人?(交流)那咱们出发吧!(2)去小兔家作客,在游戏中掌握3的数量。a、游戏一“种萝卜”。玩法:学生每人种三棵萝卜。
指导:学生分散操作,教师简要点数评价。指导学生“拔萝卜”,继续练习点数3的数量。(3)去小猫家作客,感知3以内的数。a、游戏二“吃小虫”。
玩法: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小铃铛数量找小虫,并放在“碗”里点数。指导:引导学生先交流各自的小铃铛数量,然后再“吃小虫”。
3、“小小鸡蛋把门开”,表演结束活动。
“小猫这样热情地招待我们,我们一起来表演几个节目给小猫看吧。”(教学反思。
学生积极的参与活动,但是对3以为的数字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需要更多活动游戏,日常生活中慢慢加强他们对数字的理解。
第十一课:瓢虫找家(认识1-3)。
教学目标。
1、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2、培养按数量归类的能力。
3、通过游戏,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
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教学难点。
能将3以内的物品按数量归类。教学准备。
有
1、2、3个斑点的瓢虫图片若干;分别粘有。
1、2、3个圆点的树叶3片;小纸虫若干;儿歌录音:小瓢虫。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及瓢虫数,巩固数数。
1、2、3。
三、通过游戏,培养学生按数量归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通过照顾小瓢虫,提高学生活动的兴趣。
2、送瓢虫宝宝回家,按数量进行分类。
1、提供有更多斑点的瓢虫,供学生练习数数。
2、给瓢虫身上的斑点涂色。
最新小池教案设计意图大全(19篇)篇十三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深刻认识到教案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好的教案能够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经过自己的实践和体验,我也深刻感受到了教案设计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首先,教案设计要明确教学目标。这是教案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步骤。明确教学目标不仅是为了指导教师的教学,更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教案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掌握难点的提高上,并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和探究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教案设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达成,而且教学方法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掌握能力。
最后,教案设计要不断反思和完善。教案设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自己的教案设计。
综上所述,教案设计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通过精心的设计和有效的实践,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我们作为学生,应该注意学习教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现自我提高与发展。
最新小池教案设计意图大全(19篇)篇十四
1.复习汉语拼音的大写字母,辨析多音字,认识介词,练习扩写句子。
2.练习独立阅读短文,能读懂课文内容。
3.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4.练习写家庭中的趣事。
教具准备。
小黑板(抄写字・词・句的第一题和作文第一题要修改的一段话。)。
教学时间。
五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主要练习字・词・句部分的四道题。先各人自己试着把第一、第二题做一做,然后再集体讨论。自己试着做的时候,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
二、学生自己练习第一、二题,教师巡视辅导。
三、讨论第一、二题。
1.讨论第一题。
(1)挂出小黑板,指名读读大写字母,再将大小写字母连起来。
(2)讨论连得是否正确,有错的加以改正。
2.讨论第二题。
先指名读每个字的两个读音,再指名说说组的词语,大家讨论补充或修正。
四、学生自己练习第三、四题,教师巡视辅导。
五、讨论第三题。
先指名读句子,再指名说说自己用加点词语写的话,有词语用得不当或句子不通的讨论修改。
六、讨论第四题。
1.指名读例句,说说第二句与第一句有什么不同。(第二句加上了挑山工在什么地方抽烟,比第一句写得具体。)。
2.指名说说怎样扩写句子。(第一小题可加上什么时候去动物园或去哪儿的动物园。第二小题可加上有多少运动员或有什么运动员。第三小题可加上下着什么样的雨。)。
七、布置作业。
1.订正做错的题目。
2.预习《自读课本》中的《壮国威,增军辉》。下节课把《自读课本》带来。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进行阅读训练,二是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二、进行阅读训练。
1.指名读题,明确阅读要求。(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说主要内容,谈谈读后的感受。)。
2.学生按要求自读,也可同座讨论。
3.全班按要求讨论交流。
(1)讨论分段和每段段意。
(2)讨论课文主要内容。
(3)交流读后的感受。(让学生充分发言,鼓励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思想实际,谈具体、真实的感受。
三、练习修改一段话。
1.挂出小黑板,请一人在小黑板上修改,其他同学试着在课本上修改。
2.讨论改得对不对,修改符号用得是否正确。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壮国威,增军辉》这篇课文。
2.预习作文要求。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作文练习题目。
二、拓宽思路,明确要求。
1.这次作文要求写什么内容?(写家里发生的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情。)。
2.题目中举到了哪些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情?(家庭联欢会、和妈妈下棋、帮爸爸戒烟、给奶奶过生日。)你们家中有没有过题目中举到的`这些事情?事情经过是怎样的?谁来介绍介绍?(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3.谁还能讲讲题目中没有举到的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情?(请几个学生说说,酌情表扬鼓励。)。
4.小结。各家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家庭中都发生过许多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情。同学们仔细回忆回忆,选择一件写篇作文。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自己加一个题目。
三、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第四课时。
学生继续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先写完的学生进行修改。
第五课时。
一、作文交流。
这次作文,同学们从自己家庭的实际出发,写出了许多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情。不少作文写得很具体,很清楚,也很有趣。我们请几位写不同内容的同学把他们的作文读一读。(指名读,有的读全篇,有的读片断。酌情评议,着重评议哪儿写得具体,写得有趣。)。
二、指导作文命题。
1.这次作文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许多同学的作文题目起得很好。
2.请题目起得好的学生报自己的作文题目,教师将题目逐个写在黑板上。
3.讨论:从黑板上这些题目可以看出,定作文题目有哪些方法?(根据学生作文的实际来总结,如:用事情做题目,用一句有趣的话做题目,用最深的感受做题目等。)。
三、指导修改病句。
1.这次作文中有些语句有毛病。我读几个句子,大家注意听,看谁能一下子就听出毛病来。
2.教师读,学生评议:有什么毛病,该怎样修改?(着重修改语义重复及前后矛盾的病句。)。
四、各人小声读自己的作文,有不通顺的地方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注:第五课时可在作文之后的下一周适当时间安排。)。
最新小池教案设计意图大全(19篇)篇十五
活动目标:
1、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
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电线一段、插座一个、"电"的标志一个。
活动过程:
1、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电器的用途: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电器产品,你知道哪些电器呢?它们有什么作用?
(2)这些电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这些电器要工作,都离不开什么呢?(3)你知道电从哪里来?(发电站)。
(4)教师:电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它了。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电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2、出示电线,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仔细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教师介绍:这是电线,里面是铜线,会导电。外面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我们抓在手里没有电。但是塑料坏了,我们就会碰到电,发生危险。
3、组织幼儿讨论:
(1)如果你们家的电线破了,怎么办?(用专用胶布包裹)。
(2)如果你看见电线断落在路上,应该怎么办?(绕过去)。
4、出示插座,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教师介绍:这是插座,里面有铜丝或铜片,可以导电,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护层。如果将手伸进去,就会碰到铜片,电就会传到人的身上,发生危险。除了人和铜会导电,水也会导电,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湿的手接电源。
(3)出示"电"的标志,让幼儿认识,并知道看见"电"的标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5、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看图说说: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这样做对吗?
使幼儿知道简单的安全用电常识,学会保护自己。活动前给幼儿看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安全用电环节上,请孩子们再看使用电器正确与错误的录像,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最新小池教案设计意图大全(19篇)篇十六
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淘、藏”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暗、街”等7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多媒体电脑、图片。
教学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长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
4、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1)第一组:“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
(2)第二组:“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重点指导识记:梁——为何有“三点水”有“木”(渗透自理);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
5、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
三、朗读感悟“雾的自言自语”
1、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
2、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暗淡、消失”两个词语,观察本课要写的“暗、消、失”三个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动笔临写。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
七、板书设计。
第十七课雾在哪里。
淘气、顽皮藏起了。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
2、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朗读感悟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第2~5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
出示:淘气的雾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2、学习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无论还是都”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3、同桌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4、朗读第4、5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
三、练习说话。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街、躲、该、散”4个字,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共同点:“街”是左右结构,其他三个都是左右结构,左右部件紧密穿插。
2、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展示评改。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并且学了雾是个淘气和顽皮的孩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这样对于雾有了一定的了解。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并且学会复述课文。
最新小池教案设计意图大全(19篇)篇十七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读古诗背诵古诗。
2、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插图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荷花图。)。
2、想想荷花开在哪里?看看小池是怎样的?
(出示课文插图。)。
3、古人把这么美丽的小池写成了一首《小池》。
齐读课题,教学“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那么美的古诗,现在就来听一听!
(听录音。)。
师:听完后,你有什么感觉?
2、下面请你自己带着美美的感觉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师:带着你的感情,来朗诵这首诗好吗?
指名读课文,教师随机指导:
师:那么现在谁愿意将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泉眼无/声/惜(细音)细(惜音)流……。
(读音和停顿都有问题。)。
师:你能把第一句再读一读吗?看清楚拼音。
(该学生还是没有读准确。)。
师:你先坐下,我们听一听其他同学的朗读,等一下再请你读一次,相信能读正确了。
(指名另两位学生读后,再请他来读,果然读正确了。师生共同祝贺他。)。
4、很多小朋友读得非常的好,下面老师把要停顿的地方划了出来,听老师读一读。
5、下面再请小朋友来读一读,相信会读的更好!
6、揭示作者:
师:刚才的同学在朗读时,都将诗的作者告诉了我们,他是谁呀?
生(齐):杨万里!
板书:
宋 杨万里。
师:是的,《小池》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他在诗中写了一个怎样的小池呢?
生1:一个静静的小池。
生2:美丽的小池。
生3:这是一个长着荷叶的小池。
师: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是春天。
生2:不对,应该是夏天。因为夏天才有荷花的。
生1:可是这儿没有荷花。
生3:这里有荷叶,荷叶刚刚长出来,所以这是早夏。
师:有道理,只是我们不说早夏,是初夏。
板书:
初夏。
三、再读,读通读顺诗句。
1、这首描写初夏小池的诗写得很美,我们怎样来读好它呢?
先来听听课文录音。
2、齐读课文。
3、指名叫一些学生来读或者背:
师:她哪些地方已经读得好了,不足的地方又在哪儿?谁愿意将它指出来?
4、小组互相朗读:
还没有读的在小组里读,读给同学听听,互相纠正共同进步。同桌两人互相读。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同桌把每句诗读通顺。
5、检查朗读情况:
指名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
四、交流,简单了解诗意。
1、师:通过读,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句读懂的?
生1:我读懂了泉水是没有声音的,泉眼“无声”惜细流。
生2:我读懂了泉水是轻轻地流过的,是从“泉眼无声惜细流”知道的。
生3:我知道了荷叶刚刚长出尖尖的角,就已经有蜻蜓停在上面了,是从后面两句读懂的。
2、师:你能在插图中指一指那刚露出尖尖角的荷叶吗?
指名该学生上来在图中指出,其余学生一起朗读:小荷才露尖尖角。
生4:老师,那我有问题了,为什么蜻蜓是“立”在荷叶上,而不是“停”?
生5:“立”在荷叶上就是“停”在荷叶上。像杂技表演那样倒过来了。
3、师:哪里还读不懂?
生:“泉眼”是什么意思?
师:那我们来看看插图,你认为泉水是从哪边流出来的?
生:是从右上方流过来的(指图)。
师:泉眼也就是泉水流出的地方就在这边。
生:“惜细流”的“惜”我又不懂了。
师:你们谁能用“惜”组词吗?
生:珍惜,爱惜。
生2:哦,就是泉水爱惜流水。
师:是啊,泉眼珍惜地让泉水轻轻流出。
4、“晴柔”说明了天气怎样?所以是初夏。
5、小荷是荷叶还是荷花?
六、画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师:你能把这样的情景画一画吗?
师:你觉得在你的画中应该画些什么呢?
生1:荷叶,泉水,大树,蜻蜓。
生2:还有太阳!
师:为什么要画太阳?
生2:因为这是个晴天。树阴照水爱“晴”柔。
师:好!谁愿意来黑板前跟老师一起画一画?
最后大家一起画一画,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和老师一起画,师生一起画,其余画在纸上。将诗与画,情与景融为一体。
七、巩固生字。
八、指导书写。
最新小池教案设计意图大全(19篇)篇十八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有关内容,教育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2、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意识。
3、自觉改掉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辨别。
教学手段:
1、ppt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游泳,是广大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所以今天我们来学习《防溺水安全教育》。
全国中校学生溺水事故相关数据。
二、学习新知:
1、回忆溺水死亡事例。
三、安全教育。
1、公安部门统计并分析学生溺亡的特点。
2、学生下水游泳导致溺亡的主要原因。
3、学生发生溺水事件的客观原因。
4、发现有人溺水时,你该怎么做?
四、重点强调:
1、无论在炎热的夏季还是秋季,同学们都喜欢游泳,但因为缺少安全常识而溺水死亡,再加上某种因素导致溺水死亡,今年秋季雨水较多,学生喜欢到有水的地方去玩,会引发溺水事故,教师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四不”。
一不:未经家长、老师不准去。
二不:没有会水性的大人陪同不准去。
三不:有水的地方远离不准去。
四不:不到沟、渠、水库、塘等深水处玩。
2、同学们一定要熟记:《防溺水歌》。
六、全班宣誓:
绝不私自下河游泳;绝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绝不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绝不在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玩耍、游泳。
七、总结:
同学们,生命有时候是很脆弱的,让我们珍爱生命。
最新小池教案设计意图大全(19篇)篇十九
教学是一项非常需要耐心、专业和毅力的工作。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制定出适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的教案设计,对于教案设计意图的体会也日益重要。在我作为学生和家长的经验基础上,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我认为有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我认为在教案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高中阶段,学生不只有功课的负担,还有其他课外活动和个人爱好。因此,在教案设计时,教师应该注意到学生的时间安排和学习能力水平,尽可能做到“课程设计像片段”,在课程的推进过程中,安排紧凑但不压缩,利用好课堂时间,不把学生的时间浪费在累赘的任务上。
其次,教师在教案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真正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不是仅仅的死记硬背。该注重抓好“首尾一致”并注重错综式“渗透复习”,即是说教师不应仅仅要求学生在课上倾听,做题,甚至需要在这个进程上花费额外的时间,明确任务,掌握重点,透彻掌握知识,达到良好的掌握和运用水平。
最后,教案设计过程中也应该注重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更新教学方法,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等工具,加强互动、参与度等各方面的学习效果,使教学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在这个进程中,教师也应该拓宽视野,以理性思维分析设置问题,依据现实情况,拟定方案和策略,以期达成课程培养目标。
总而言之,教案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将此视作重中之重,不断丰富教案内容,做到因材施教。相信只要在教案设计的过程中注意到这些方面的问题,就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学效果,助力更多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
总字数: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