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工作报告,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和分析,找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掌握了一些优秀的工作报告范文后,我们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范文(20篇)篇一
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商事案件1643.8万件,同比上升53.9%。积极开展破产审判工作,开通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出台“执行转破产”意见,健全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依法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审结破产案件1.2万件,重庆钢铁、东北特钢等破产重整案取得良好效果。制定公司法司法解释,规范公司治理,加强股东权利保护。审结买卖合同案件410.6万件,促进公平交易。审结房地产纠纷案件132.1万件,促进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服务经济发展重大战略。出台为我国企业参与境外贸易、投资等提供司法保障16条措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北京、天津、河北法院建立协作机制,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辽宁、吉林、黑龙江法院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司法服务。天津、上海、福建、广东等法院围绕服务自贸试验区建设,依法公正高效审理相关案件。
依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出台加强金融审判工作意见,审结借款、保险、证券等案件503万件,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审结全国首例证券支持诉讼等案件,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完善融资租赁案件法律适用规则,支持和保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审结民间借贷案件705.9万件,规范民间融资行为。审结互联网金融案件15.2万件,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严惩非法集资、内幕交易等金融犯罪,北京等法院审结“e租宝”非法集资案,山东法院审结徐翔等人操纵证券市场案,切实维护金融安全。
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产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出台加强产权司法保护17条意见,依法审理各类涉产权案件,从严惩治损害企业家、创业者合法权益和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再审3起重大涉产权案件,其中直接提审张文中案、顾雏军案。发布7个保护产权典型案例。出台改善营商环境、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等意见,制定保障企业家创新创业10条具体措施,发布10个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典型案例,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着力营造保护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法治环境。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作用,各级法院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68.3万件,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探索在知识产权审判中适用惩罚性赔偿措施,着力解决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等问题。依法审理“乔丹”商标争议行政纠纷、华为诉美国交互数字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案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出台为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等意见,制定环境公益诉讼等司法解释,审结环境民事案件48.7万件,坚决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依法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1万件、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383件、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252件。江苏、浙江、贵州等法院探索实施环境修复司法举措,促进生态保护。宁夏法院审结腾格里沙漠环境污染公益诉讼系列案,责令8家企业投入5.69亿元修复受损生态环境。
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审结涉外民商事案件7.5万件,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越来越多的外国当事人协议选择中国法院解决纠纷。完善仲裁司法审查程序,支持仲裁在涉外纠纷化解中发挥更大作用。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审结一审海事案件7.2万件,有力维护我国海洋安全和司法主权。依法审理“加百利”轮海难救助合同纠纷案,准确解释国际公约,促进完善海洋法治。加强国际司法交流与合作,办理国际司法协助案件1.5万件,举办中国-东盟大法官(南宁)论坛、中国-中东欧国家最高法院院长(苏州)会议、丝绸之路司法合作(敦煌)论坛等国际司法会议,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范文(20篇)篇二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最高人民法院认真落实十二届全国人大历次会议上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加强督查督办。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全面深化司法改革、深化司法公开、规范司法行为等情况,根据审议意见改进工作。办理代表建议1381件,在加强环境资源审判、维护和谐劳动关系、维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充分采纳代表意见,促进公正司法。邀请全国人大代表视察人民法院87批次,通过旁听庭审、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听取代表意见4530人次,不断拓宽监督渠道。
认真接受民主监督。坚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自觉接受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积极参加全国政协专题协商等活动,广泛凝聚共识。走访接待全国政协委员620人次,办理政协提案539件,及时采纳各方面提出的意见。
依法接受检察机关诉讼监督。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死刑复核、民事执行等方面法律监督规定,依法审理检察机关提起的抗诉案件,认真对待检察建议,共同维护司法公正。
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开展特约监督员、特邀咨询员调研座谈、列席审委会等活动360次。通过“院长信箱”等平台,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召开新闻发布会117场,主动接受舆论监督。
各位代表,五年来人民法院工作的发展进步,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得益于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大环境,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越走越宽广,法治中国前景无限光明。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核心和全党核心的掌舵领航。五年来成绩的取得,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国务院大力支持,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各界、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认识到,人民法院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司法理念、司法能力、工作机制等与新时代形势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二是司法体制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一些关联度高、相互配套的改革举措推进不同步,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基层基础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有的法院队伍断层、人才流失问题较为突出,基层司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最高人民法院对下监督指导机制还需完善。四是内部监督机制尚待进一步健全,司法作风不正、司法行为不规范问题仍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有的法官徇私枉法、以案谋私,严重损害司法公正。五是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数量呈逐年攀升态势,一些法院办案压力巨大,有的法官长年超负荷工作,身心状况堪忧。六是司法人员履职保障还需加强,司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通过深化改革,努力加以解决。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范文(20篇)篇三
湖南欢迎您!湖南欢迎您!湖南欢迎您!!
三湘似锦,四水如织。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谨通过《湖南日报》和《湖南旅游》杂志,向来湘观光旅游、投资兴业的境内外游客,向关心支持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
湖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市旅游光的胜地。湖南人文荟萃,湖湘文化开一代学风。湖南钟灵毓秀,八百里洞庭气象万千,七十二峰衡岳云蒸霞蔚,湘、资、沅、澧四水奔流,张家界、崀山胜似人间仙境,韶山日出、岳麓书香、现代都市、边城风情,构成一幅自然与人文相得相称的完美画卷。近年来,湖南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特别要把具有湖南特色的旅游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指示,不断加强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努力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为国内外游客来湘休闲观光,创造了良好条件。广大游客来到湖南,一定会在品山论水、感受湖湘风情之时,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
湖南发展前景广阔,发展平台巨大,是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热土。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进入新世纪,湖南大力实施富民强省战略,努力建设湖南、发展湖南、繁荣湖南,始终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2009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取得显著成效,正焕发出蓬勃的发展活力。湖南的又好又快发展,为广大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广阔舞台,创造了无限商机。
又是一年春色好,放眼潇湘满眼新。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共同体验“锦绣潇湘,快乐湖南”的无穷魅力;欢迎来湘投资兴业,与湖南人民共创美好未来!
--。
--。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范文(20篇)篇四
各级法院依法惩治刑事犯罪,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48.9万件,判处罪犯607万人,努力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
严惩危害国家安全、暴力恐怖等犯罪。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大反恐怖反分裂反邪教斗争力度,依法严惩煽动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等犯罪,切实维护国家安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办理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刑事案件意见,依法严惩天安门“10·28”、昆明“3·01”等暴恐犯罪,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严惩贪污贿赂犯罪。坚持“打虎拍蝇”不放松,对腐败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健全职务犯罪案件审判机制,严厉打击和震慑腐败分子。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办理贪污贿赂案件司法解释,审结贪污贿赂等案件19.5万件26.3万人,其中,被告人原为省部级以上干部101人,厅局级干部810人。依法审理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令计划、苏荣等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在白恩培案中首次依法适用终身监禁,彰显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依法惩治行贿犯罪,判处罪犯1.3万人。依法审理贪污扶贫款、农资补贴等犯罪案件,严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涉农腐败。完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依法审理任润厚等案件,决不让腐败分子在经济上得到好处。依法审理“红通1号”杨秀珠等案件,决不让腐败分子逃脱正义的审判。
严惩严重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制定办理盗窃、敲诈勒索、抢夺、抢劫等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审结相关案件131.5万件,判处罪犯153.8万人。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依法审结刘汉、刘维等36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案件。严惩重大责任事故、危险驾驶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审结相关案件127.1万件。积极参与禁毒斗争,审结毒品犯罪案件57.1万件。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依法惩治暴力伤医犯罪,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合法权益,推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办理传销案件等意见,审结传销、非法经营等经济犯罪案件28.2万件,维护良好市场经济秩序。
严惩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犯罪。加大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力度,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指导意见,坚决惩治针对妇女儿童的暴力、虐待、性侵害行为,审结相关案件13.1万件。制定审理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司法解释,对偷盗婴幼儿等行为依法从严惩处,审结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4685件。会同教育部等出台防治校园欺凌的意见,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污染环境犯罪。加大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惩治力度,各级法院审结相关案件4.2万件,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和“舌尖上的安全”。制定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依法从严惩治污染环境犯罪,审结相关案件8.8万件。
严惩电信网络犯罪。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办理网络犯罪案件的意见,依法惩治网上造谣、传播淫秽物品等犯罪,依法审理“快播”公司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等案件,净化网络空间,决不让网络成为法外之地。坚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会同公安部等部门出台适用法律意见,审结徐玉玉被诈骗等案件1.1万件。出台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司法解释,严惩泄露个人信息、非法买卖信息等犯罪行为,维护公民信息安全。
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和发扬“枫桥经验”,大力推广陕西富县“群众说事、法官说法”、江西寻乌法院参与乡村治理等经验。针对审判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司法建议,促进社会风险防控。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在审理于欢故意伤害案等社会关注案件中,加强以案释法,既体现法律尺度,又体现司法温度,实现法理情有机融合,让热点案件审判成为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范文(20篇)篇五
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了20《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行业同样在这份报告中被多次提及,李克强总理对宏观经济视野下汽车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改善供给侧结构、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发展智能制造以及打造中国名牌方面,汽车行业都有很强的相关性,而对于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要求,更是直接提出了对汽车行业的要求。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汽车行业将会按照上述各领域的宏观方向进行一系列变革与发展。
1。改善供给侧结构。
“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通过简政减税、放宽准入、鼓励创新,持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更好适应和引导需求。”
2。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破产清算。
“要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有效处置“僵尸企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坚决淘汰不达标的落后产能,严控过剩行业新上产能。”
3。加快推进国企改革。
“全面实行清单管理制度,制定国务院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扩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减少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增加市场的.自主选择权。清理取消一批生产和服务许可证。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要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今年要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持续推进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抓紧剥离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
4。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大力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外资准入。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上市、发债,允许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享受《中国制造2025》政策等方面,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地方政府可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高标准高水平建设11个自贸试验区,全面推广成熟经验。”
5。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
“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6。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健全优胜劣汰质量竞争机制。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7。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
“要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基本淘汰黄标车,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对高排放机动车进行专项整治,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在重点区域加快推广使用国六标准燃油。”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范文(20篇)篇六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2)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3)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4)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
今年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二)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三)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发展更大空间;(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五)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七)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具体要点如下:
1)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
2)安排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
5)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
6)进一步压缩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规模,今年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长12.2%;。
7)全面推开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8)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左右;。
9)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三农”等支持;。
10)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13)适时启动“深港通”;。
14)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
15)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
16)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
17)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税收优惠政策。
18)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
19)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
21)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
22)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
23)大幅放宽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领域市场准入,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民营企业扩大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24)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壮大网络信息、智能家居、个性时尚等新兴消费。
25)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
26)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
28)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
29)今年要启动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公路投资1.65万亿元,再开工2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电核电、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油气管网、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
30)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3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居住证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要加快覆盖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
32)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
33)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
34)制定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方案,今年退耕还林还草1500万亩。
35)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联合或土地托管。
36)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37)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增加天然气供应,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38)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扩大绿色环保标准覆盖面。
39)今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
40)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
41)完善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配套政策。
42)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制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办法。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和8%。
43)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作用,利用好网络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使群众了解政府做什么、怎么做。
44)深入推进反腐倡廉。严厉整治各种顶风违纪行为。
45)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在建设资金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财政沉淀资金统筹使用等方面,加大奖励支持力度。
46)我们将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
宏观经济。
【报告内容】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至7%。
【解读】。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二司司长向东:中国经济尽管面临着下行的压力,但不是断崖式的下滑,整体仍在掌控之中。现在处于一个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如果顺利过去了,中国经济会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出来。
全国政协委员贾康:6.5%-7%的经济增长目标很合适,为了配合小康社会达标的计划,6.5%的增长率是‘底’,一定要守住。如果处理得好,在中,中国经济将会企稳。随着提高赤字率和进一步稳增长措施出台,我们希望在今年三四季度就能看到经济阶段性探底。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今年经济增速目标弹性大,可以为调结构预留空间。另一方面也表明今年经济不确定性还比较大。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室主任牛犁:“十三五”后期经济有可能好转。今年实际经济增速可能在6.5%左右,“十三五”前几年经济增速可能不高,后三年有望加快。
民生宏观认为:首次定为区间,今年政策和经济弹性可能略大于过去两年。房地产去库存、制造业去产能的结构性压力仍在继续,年度下行是定局。但由于影子财政扩张支持稳增长力度加大等原因,经济可能出现季度级别的反弹,影子财政和表内财政集中发力可能使二季度经济成为全年最好的一个季度。
招商证券称:若稳增长政策能够有效扭转经济下滑预期,则周期板块的表现可能将相对较好。
财政政策。
【报告内容】20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
【解读】。
东方证券:这说明我国财政赤字还是存在空间。
贾康:去年赤字率是2.4%,今年3%的赤字率显示财政政策的积极程度在上升。而总体债务余额反映的是风险指标,显然这是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的。
国泰君安:赤字率为3%,比大幅上调0.6个百分点(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民生宏观:积极财政看上去更加积极,从2.3%大幅上调0.7个百分点,但考虑到去年的实际赤字率高达3.5%,今年即便再度超额执行,财政空间也很有限。
货币政策。
【报告内容】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m2预期增长提高至13%左右。要统筹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准备金率、再贷款等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传导机制,降低融资成本,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三农”等支持。
【解读】。
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今年在具体工具选择上应更多用降准的办法,其他手段为辅助。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今年经济下行,稳增长的压力大,需要适当提高m2增速。
外贸。
【报告内容】促进外贸创新发展。面对外需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要多措并举,遏制进出口下滑势头。(未设外贸增长具体目标)。
【解读】。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学院院长桑百川:基本上每年定出的目标最后都和实际情况相去甚远,这是因为实际上,进出口的状况不仅取决于中国自身的努力,还更多取决于国际市场的状况。而国际市场是中国没有办法掌控的。特别是现在,在很多因素不能掌控时,目标如何实现就成为一个未知数,因而制定这样一个目标就不具有什么意义了。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外贸的五点要求重点突出,反映出这五点也正是我们当前最亟需的。比如在扩大进口这一点上,具体提出是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及紧缺能源原材料的进口,而没有提对消费品和大宗商品的进口;再比如在商业模式上,只重点提了跨境电子商务试点,重点做法则是支持“海外仓”的建设。
商务部研究院前院长霍建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招商引资使用了大量笔墨。‘中国要始终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这是以前没有说过的。今年对外贸工作虽没有提出具体目标,但报告在“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中提出“进出口回稳向好”;在“促进外贸创新发展”中提出“遏制进出口下滑势头”。这说明外贸工作目标一定不能再低于20的水平了,要改变下降的趋势,还要发挥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供给侧改革。
【报告内容】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解读】。
海通证券:从生产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激发消费倾向,导致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占比进一步上升,而第二产业中的传统工业部门占比将明显收缩。
经济学家滕泰:报告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表述和提出的一系列落实举措都高于预期,如果能加以落实,将对提高企业效益和稳定经济增长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年中国经济表现将高于社会预期。
房地产去库存。
【报告内容】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适应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
【解读】。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合理消费”四个字大有文章可做,应该理解为对二套住房消费需求的认可,同时也是鼓励购房者积极置换新房的一个信号。后续不排除还会有类似的政策出台。基本上可以认为在今年3-6月份,各地会密集出台地方版本的去库存政策,不排除一些低首付的购房政策出现,关键要看各地政策的匹配度。预计今年房企在拿地方面会重点考虑144平方米上下的物业开发,尤其是此类物业目前契税政策总体较低,预计购房者也会积极认购此类房源。
国泰君安:货币没有去实体,维持核心去向是维持债务循环和推升房市泡沫判断。2016年需警惕房市重蹈年股市和1991年日本泡沫崩溃覆辙。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地产泡沫过高将降低一国实体经济竞争力,地产泡沫崩溃将引发经济金融危机。
资本市场。
【报告内容】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和法治化建设,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适时启动深港通(未提注册制)。
【解读】。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曹凤岐:不意味着不实施注册制。真正实现注册制,首先要积极准备,然后逐步推进,而不是马上实施。
全国政协委员贾康:意味着注册制实施要缓一缓,推出时机仍需斟酌,需要重新考量。凡是写入报告的都是要抓住的,没写的是再要重新考量的。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教授李永森:实行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推行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市场并不具备马上推行注册制的条件。市场整体的稳定与否、投资者结构是否得到优化、市场能否形成有效的约束力,以及投资者保护情况,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我国资本市场目前的短板就在于市场的公开、透明、公正不足。在上市门槛逐渐降低的大趋势下,应加大对欺诈、违规的公司的制裁力度。应该追究欺诈违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保荐机构等的连带责任。要提高失信成本。
自贸区。
【报告内容】扩大自贸试验区试点。
【解读】。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在现有自贸试验区扩大试点,二是增加新的自贸试验区。未来新增自贸试验区可能性较大。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中国可能会有第三批,甚至更多自贸区的诞生,但是,前提是上海自贸区必须成功。成功就在于,我们当时设定自贸区的目标,希望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希望希望营造世界一流,开放度最大的自贸区,这样的目标应当矢志不渝。
国企改革。
【报告内容】今年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幅放宽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领域市场准入,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随着多项配套文件的发布以及混合所有制等方面的试点。
【解读】。
国泰君安:2016年国企改革可能超预期,试点,兼并重组,去产能;注册制暂缓,新思路可能是力推资产证券化,有些行业受益;大宗和周期品反弹是基于中印经济刺激、美元走软、供给收缩,长期基本面不支撑,阶段性行情。
投资机会。
行业投资机会:
供给侧改革:钢铁、煤炭、电解铝、水泥;。
节能环保: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新能源汽车;。
生活服务产业:医疗、健康养老、家政、教育培训、文化体育;。
区域投资机会:
京津冀、长江经济带。
环保产业。
渤海证券:持续看好政策逐步加码下行业的中长期发展,建议重点关注三大环境战役推动下,景气度不断提升的污水厂提标改造、水务、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超低排放、土壤修复等重点细分领域;同时,建议持续关注国企改革和ppp模式的推进。
互联网+。
渤海证券认为,虽然国家顶层政策不断向互联网领域倾斜,但具体设计及细节还需精敲细琢后才会陆续出台,短期内未必迅速见效。但与互联网产业相关的数据中心、云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会率先启动,因此短期内对相关产业基础设施类软硬件厂商利好较为明显。未来在计算机行业内的投资配臵应围绕以下几条主线展开:1)估值合理,业绩高增长个股;2)信息安全、自主可控板块;3)云计算、大数据板块。
相关概念股:万达信息、全通教育、华胜天成、中科曙光、超图软件、华宇软件、美亚柏科、天玑科技、东方国信、千方科技、四维图新。
农业现代化。
安信证券:农业现代化大潮已起,建议关注农业现代化主题,布局农业现代化两大投资方向:智慧农业、生物农业。
相关概念股:广弘控股、得利斯、康达尔、温氏股份、牧原股份、雏鹰农牧、新五丰、龙大肉食、大康牧业、绿庭投资、南宁糖业、金健米业、禾丰牧业、天康生物。
健康中国。
包括医疗健康产业、养老产业、医疗改革等。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范文(20篇)篇七
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增长1.71倍;外汇储备超过1.52万亿美元。
全面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2、工作展望。
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就是要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财政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加对薄弱环节、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出;同时,进一步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
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考虑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压力较大,货币信贷投放仍然偏多,流动性过剩矛盾尚未缓解,价格上涨的压力明显,需要加强金融调控,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过快的增长。
3、医疗改革。
88个城市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已经扩大到全国86%的县,参合农民达到了7.3亿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累计4140亿元,比xx年增加了2898亿元。
国务院组织力量研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问题,已经制定一个初步方案,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们要坚定地推进这项改革,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4、教育发展。
农村义务教育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的范围,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普通高校招生增量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5、农村农业。
三件事情:1、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3、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措施:1、大力增加投入。2、强化和完善农业支持政策。3、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4、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5、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综合改革步伐。
6、政府建设。
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政府大部门体制的提法,被普遍认为将是第六次政府改革的起点和突破口。
7、国防外交。
全面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调整改革军队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裁减军队员额20万的任务顺利完成。国务院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中国国防费预算为4177.69亿元。
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到新水平,中欧全面合作日益深化,中日关系得到改善,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取得新成果,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开创了新局面。
8、台湾问题。
坚决反对和遏制分裂活动,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维护台海和平。实施一系列有利于人员往来和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交流的措施,促进了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范文(20篇)篇八
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由最高人民法院牵头的18项改革任务已经完成,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意见提出的65项改革举措全面推开,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改革,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深化法院组织体系改革。按照党中央部署,最高人民法院设立6个巡回法庭。2017年,巡回法庭共审结案件1.2万件,占最高人民法院办案总数的47%,实现最高审判机关重心下移,被群众称为“家门口的最高人民法院”。发挥巡回法庭贴近基层一线、就近化解纠纷的优势,共接待群众来访4.6万人次,最高人民法院本部接待来访总量下降33.2%,助力维护首都社会稳定。推进跨行政区划法院建设,着力解决诉讼“主客场”问题。设立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和天津、南京、武汉等15个知识产权法庭,有效提升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水平。
全面实施立案登记制改革。从2015年5月1日起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变审查立案为登记立案,对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当场登记立案率超过95%。加强监督,杜绝有案不立、拖延立案问题。依法制裁虚假诉讼,维护正常诉讼秩序。在福建、宁夏等法院开展跨域立案试点,构建当场立案、网上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相结合的立案新格局,让长期以来老百姓反映强烈的“告状难”问题真正成为历史。
全面推进司法责任制等基础性改革。全国法院从211990名法官中遴选产生120138名员额法官,其中最高人民法院遴选产生367名员额法官。积极开展法官助理、书记员职务序列改革,充实审判辅助力量,实现85%以上人员向办案一线集中。完善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改革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法官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充分激发广大法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坚持放权与监督相结合,构建全员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司法人员依法履职保障机制。推进人财物省级统管改革,着力构建新型司法管理体制。
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改革意见,在全国法院试行庭前会议、排除非法证据、法庭调查三项规程,完善刑事诉讼制度。推广浙江温州、四川成都等地经验,推进庭审实质化,完善侦查人员、鉴定人、证人出庭作证机制,依法保障律师阅卷、质证、辩论辩护等权利,发挥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的决定性作用。上海、贵州高院制定常见犯罪证据标准指引,促进提高刑事案件办案质量。
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案件繁简分流。推广四川“眉山经验”、山东“潍坊经验”、安徽“马鞍山经验”,强化诉调对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引导当事人选择调解、仲裁等方式化解矛盾。联合司法部开展律师调解试点,完善律师调解制度。坚持合法自愿原则,各级法院通过调解方式处理案件1396.1万件。建立全国法院在线调解平台,及时便捷化解纠纷。出台繁简分流指导意见,全国基层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审结案件3241.6万件。积极推进要素式庭审、令状式文书、示范性诉讼等机制创新,切实提高司法效率。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在沉阳、长沙、西安等18个地区开展刑事速裁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缩短办案周期,让正义的实现进一步提速。
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在黑龙江、广西、重庆等地50个法院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提高陪审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让人民参与司法、监督司法。完善陪审员参审机制,全国陪审员共参审案件1295.7万件。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范文(20篇)篇九
各位代表:
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要求,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审判和其他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加强审判和执行工作。
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共审结、办结二审、死刑复核、再审、执行等各类案件2923件。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监督指导下,依靠同级党委的领导、人大的监督和政府的支持,共审结、办结一审、二审、再审、执行等各类案件7873745件。
第一,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审结危害国家安全、伪造货币、走私、金融诈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毒品和贪污、贿赂犯罪的二审、死刑复核等案件400件。坚持“严打”方针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适用法律关,加强司法领域的**保障。对罪行极其严重的,依法核准死刑;对罪行虽然极其严重,但有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或者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依法改判死缓或无期徒刑;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依法发回重审。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全年共审结刑事一审案件644248件,判处罪犯767951人,分别上升1.5%和2.8%。其中,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罪犯占19.04%;加大财产刑的适用力度,并处或单处罚金和没收财产的罪犯占54%。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审结爆炸、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绑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案件228174件,判处罪犯298574人;依法严惩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审结走私、危害金融管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犯罪案件13955件,判处罪犯18220人;依法严惩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审结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和渎职等案件24184件(含旧存),上升5.21%,判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罪犯772人,其中省部级6人,地厅级98人;依法审判未成年人犯罪,判处未成年人罪犯70086人,上升19.1%,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依法适用缓刑17387人,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第二,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平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全年共审结借款合同、房地产、金融证券、票据、建设工程合同、股东权益等各类重大民事二审等案件611件,诉讼标的金额153.1亿元。根据我国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共审结此类案件78件,上升16.4%。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全年共审结婚姻家庭、继承、合同、侵权等各类民事一审案件4303744件,诉讼标的金额6390亿元。去年,民事审判一个重要特点是,集团诉讼和群体性诉讼呈上升趋势,全年共审结538941件,上升9.5%;劳动争议案件163151件,上升18.4%;知识产权案件8332件,上升21.5%。加大对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审结涉军人军属权益案件4068件,调处涉军人军属权益纠纷1.4万余件,上升12.5%。
第三,依法审理行政案件和国家赔偿案件,促进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依法行使。最高人民法院加强行政审判和国家赔偿审判工作,全年共审结各类行政案件和国家赔偿案件106件。制定《关于审理人民法院国家赔偿确认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对提起国家赔偿的请求进行确认,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全年共审结一审行政案件92192件,上升4.7%。其中关系公民人身权益和经济利益的行政案件上升幅度较大。全年共审理涉及卫生、计划生育、土地、交通、工商、税务、海关、商检、财政及劳动和社会保障案件38273件,上升18.79%。依法审理涉及城市房屋拆迁的行政案件,纠正违法强制拆迁行为,全年共审结此类案件5478件。此外,还审查办理非诉行政案件110550件,审结国家赔偿案件3134件。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范文(20篇)篇十
政府工作报告――2月27日在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县长xx。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x年工作回顾。
200x年是我县凸显亮点、加快发展、成就显著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监督下,面对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新形势和各方面的困难压力,县政府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县人民,积极应对,创新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县生产总值达到97.8亿元,比(下同)现价增长15.8%,扣除物价因素,可比增长13.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562万元,可比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3623元,增长11.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到49.8亿元和31.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7.1亿元和7.6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9亿元,增长16%。
(一)招商引资成倍增长,大项目和园区建设实现新突破。全县上下认真实施“一号工程”,扎实开展了“招商引资年”活动。据初步统计,去年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701个,到位资金20.6亿元,增长114.7%,其中已开工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48个、过亿元的大项目6个。投资4.1亿元的港源水泥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3亿元,第一条线已投产,第二条线已开工建设,投资8亿元的二期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推进;投资1.2亿元的晨曦集团聚丙烯一期工程已投产,二期工程正在建设,投资3亿元的气分项目已开工;投资1.2亿元的浩宇纺织一期工程顺利投产,投资3.2亿元的精梳纺织项目已签订合同;投资2.5亿元的荣安水泥、投资8600万元的华运食品等项目也相继开工建设。“工业园”和“农副产品出口加工区”已经省政府审查通过,其中,县工业园城北新区已拓通硬化道路8条、总长10.5公里、硬化面积10.6万平方米;县农副产品出口加工区建设已启动。刘官庄、龙山、东莞、陵阳、浮来山、夏庄等乡镇加工基地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工业运行质量稳步回升,新的工业框架正在形成。企业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大部分改制企业生产经营恢复正常,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华泰集团并购华远造纸公司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不仅成功破解了资金瓶颈,而且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机制,生产经营创历史最好水平;金融对地方发展特别是对企业改革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酒厂、化肥厂、柠檬酸厂等特困企业通过体制创新、加大投入,正逐步走出困境。全县共完成技改投入10.5亿元,增长88.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8.4亿元、利税1.9亿元,分别增长34.8%和14.3%;全社会工业用电量5.5亿千瓦时,增长27.9%。骨干企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0户。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县民营企业发展到869户,增长25.8%;民营经济注册资本达到9.6亿元,增长49.4%。四大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年内新增水泥生产能力200万吨;食品、服装、塑料产业产值分别增长33.2%、31.5%和33.7%。
(三)对外交往实现历史性突破,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县政府在韩国设立了首家驻外办事机构――驻韩国经贸办事处,与韩国机张郡缔结为友好关系,建起了对韩招商、贸易的桥梁与纽带;通过加强与韩国、日本的联系,在乡镇机关干部中选派研修生、培养对外交往人才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桑诺珂公司在韩国、华腾食品公司在美国分别设立境外企业,走出了开拓国际市场的新路。与青岛市城阳区缔结为友好区县,设立了“人民政府驻青岛办事处”、“驻青岛农产品销售暨劳务输出信息服务办公室”,县人民医院成功加盟青岛大学医疗集团,“接轨青岛、融入半岛”工作实现良好开端。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全县共完成进出口总额8208万美元,其中自营出口4690万美元,分别增长76.2%和70.1%;合同外商投资625万美元,实际外商投资304万美元,分别增长138.5%和141.3%。
(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结构呈现新变化。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两个“一号文件”,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减轻农民负担4039万元,落实粮食直补602.7万元、大型农机具补贴30万元,促进了农民增收;扎实推进“两田制”清理整顿和农村两委换届选举,进一步夯实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础。成立了全省第二家县级境外就业服务机构――恒昌境外就业服务中心,在各乡镇设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与青岛城阳区签订了劳务合作协议,在青岛市北部人力资源市场设立劳务输出窗口,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境外劳务市场拓展到日本、韩国、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经济作物发展到78.6万亩,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6.2万亩,国家级桑蚕、茶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验收,获得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的农产品达到16个,烤烟生产居全省先进行列,林业绿色通道建设有新进展,畜牧业逐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
(五)城镇规划建设和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进一步增强。突出城镇规划的龙头地位,开展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了莒县工业园、农副产品出口加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坚持市场化运作,广泛开辟筹资渠道,加大了城市建设投入,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入超过了上2年的总和。城阳南路拓宽改造、城区北入口、东部新区建设等一批精品工程建成,北环东路、东环北路、莒州北路拓通硬化道路12万平方米,新增城区绿地17.5万平方米,进一步凸现了“大绿量、开放式”的城市风格。日处理4万吨污水处理工程全面竣工,东部新区供水主管网改造、城阳路管网配套顺利完成。样板路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城区面貌发生较大改观。流通企业改革扎实推开,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邮政、通信、旅游、保险、房地产业发展迅速,繁荣了城市经济。小城镇建设迈出新步伐,3处省级中心镇规划修编已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4亿元,增长27.3%;年初确定的6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2.3亿元,除峤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因上级资金未到位没有开工外,其他工程均如期完工。其中,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800万元,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农村公路改造完成投资1.1亿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3183万元,开工硬化农村公路111条、总长436.6公里、改造桥梁12座,两年完成了前县乡路硬化里程的2.6倍;青峰岭水库除险加固二期工程完成投资3000万元,防洪兴利能力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建设及绿化工程完成投资3963万元;城区电网改造完成投资3500万元。沭河景观规划设计已经完成,博物馆新建方案已组织专家进行了论证。
(六)“平安建设”成效显著,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坚持“一事一套规程、一级一本台账、一月一次例会”制度,“平安莒县”创建走在了全省前列,全省农村“平安山东”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专门介绍了我县的经验。积极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严打”整治,加强治安防范,社会秩序进一步好转。依法规范农村基层基础工作,高度重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积极推动村务、政务公开;健全矛盾调处网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了职工利益和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通过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责任追究、实行台帐式管理,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信用莒县”和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提高了全社会文明水平,被授予“第六届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县”。
(七)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新发展。切实加大社保资金收缴力度,全年共发放8579.5万元,连续4年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城镇低保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救助农村特困群众1113户、1987人。注重从源头抓起,认真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扎实推进“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11个村的饮水困难。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两个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争列为20省级试点县。中小学危房改造投入居全市第一;新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1处;高考本科录取2265人,增长17%;学校安全管理得到加强,教育教学环境有了较大改观。坚定不移地推进计划生育集中清理清查,进一步托清了底子,夯实了基础,健全完善了长效管理机制。坚持一手抓清理整顿、一手抓市场运作,土地和矿产资源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坚决依法取缔“土炼焦”企业,加大污染源综合治理,“生态县”建设初见成效。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6万户,新增2.4万户,有线电视入村率达到53%。“双拥”共建活动迈出新步伐,老龄、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得到加强,人事、物价、统计、质监、科技、文体、地震、气象、盐务、兵役、外事、侨务、史志、档案、民族宗教、救灾救济、机关行政事务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行政能力不断加强。坚持把规范、公开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修订完善了《莒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意见》,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组建了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开通了县政府门户网站,进一步扩大了政务公开,提高了行政效率。坚持依法行政,积极适应《行政许可法》对政府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扎实开展行政复议、行政监察、执法队伍培训和行政许可清理,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可靠保障。坚持把软环境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加大了审计监督和行政投诉案件查处力度,在县政府全体(扩大)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上,通过《行风建设察访录》通报了个别部门的行政过错,促进了政府部门行政行为的规范。坚持吃透上情与把握下情相结合,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将争取到的转移支付全部分配给乡村,并对财政困难乡镇给予重点倾斜、对村级转移支付实行单列,较好地解决了乡村两级正常运转问题;争列为中央财政重点补助县,为进一步增强我县财力、缓解财政困难奠定了良好基础。经过多方争取,206国道城区至日东高速公路段拓宽改造工程被列为年省交通厅重点工程。坚持市场化运作,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浮来山福寿文化节”,并签约投资项目18个,协议投资额14.1亿元,实现了节庆搭台、经济唱戏的目标;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土地、矿产资源37宗,提高了集约利用水平,推动了公平竞争;大力推进各类协会建设步伐,橡胶、塑料、砖瓦等产业协会相继成立,在加强行业自律、提供市场信息、指导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把督查作为政府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建立并完善了重大部署跟踪检查、重要事项专项督办和重点工作定期通报“三项制度”,创新督查方法,严格督查责任,真督实查,促进了政府工作的有效落实。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咬住发展不放松,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灵魂,集中精力抓住并抓好一批大项目,全力以赴推动发展提速提效;必须充分吃透上级政策,用心把握,用心工作,把宏观调控当作难得的发展机遇,抓住并利用好这一机遇,努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必须积极面对矛盾,对问题不回避、不积累,坚定不移地抓好矛盾集中、事关全局的工作,为加快发展夯实基础;必须把创新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始终,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工作方法,靠创新攻坚破难、创业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始终把广大群众的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认真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扶助弱势群体,让广大群众都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坚持科学决策、民主理政、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水平。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主要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历届县政府打下的良好工作基础,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国家省市驻莒各单位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是全县上下同心同德、干事创业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为我县改革发展稳定做出贡献的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我县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但前进道路上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不快、结构不优仍然是我县经济社会的突出矛盾;工业经济发展缺乏大项目、大企业支撑;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继续增收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服务业发展层次不高;县乡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特别是乡镇工作人员工资待遇还比较低,加强财源建设、增加财政收入的任务十分迫切;招商引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仍然偏低,经济发展的外向度较低,园区对项目的吸引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社会发展在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部分城乡群众生活困难;少数干部的精神状态、服务意识和工作方式不适应新时期政府工作的要求,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当前正值社会转型期,政府管理公共事务、发展社会事业的成本不断上升,行政能力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我们一定正视这些问题,下决心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衔接“十一五”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县突出重点、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继续坚持“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文化树县四大战略,围绕加快工业化进程这一核心,突出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四个重点,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就业增加三个目标”的工作思路不动摇,坚持“市场化、规范化、民本化”的行政理念不动摇,以“项目建设年”为主线,集中全力在大项目建设、骨干企业培植和特色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在工业园区、镇域经济、城市建设上打造新亮点,在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和行政能力建设上取得新进展,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在工作把握上,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加快发展,集中突破制约发展的各种瓶颈,全力提速提效;更加注重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4‰以内。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农民增收为核心,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三农”工作。按照统筹城乡、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协调发展的要求,坚持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加快农村经济结构、农业内部结构、农民就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镇域经济。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发展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镇域经济,切实改善乡镇经济结构和财政状况。规划建设好乡镇加工基地,引导各类企业向加工基地集中。充分发挥各乡镇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扩大农民就业。落实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鼓励和扶持一部分优势突出的乡镇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培育镇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争创全市经济强镇。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政策和资金倾斜力度,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发展,进一步带动畜禽、粮油、果蔬加工业发展,特别是加快推进百慧奶业与夏进乳业集团合作步伐,发展奶制品加工业,带动畜牧业发展。坚持围绕市场、围绕龙头企业、围绕优势产业抓调整,毫不放松地抓好瓜菜、黄烟、桑蚕、中药材、畜牧业等优势产业的培植,促进农民增收。健全完善质量检测体系,搞好无公害基地认定、商标注册和中药材gap认证工作,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依托职业教育和县乡劳务输出机构,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加强培训,切实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和履约意识,打造我县劳动力“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技术过硬”的品牌。进一步扩大国外输出渠道,加大向青岛等地的劳务输出力度,尽快把我县建成青岛及半岛城市群的劳务输出基地。多方探索有效途径,依法维护我县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加强换届后的农村干部培训,提高抓经济发展、抓农村稳定、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巩固“两田制”清理整顿成果,稳步探索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进一步落实粮食直补和农机具补贴政策,年内农业税税率再降2个百分点。积极兴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搞好农村信息和科技服务,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农行政事业性收费,搞好农民负担监督检查,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抓好青峰岭水库除险加固三期工程、峤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村公路改造工作力度,年内完成380公里,基本完成农村公路硬化任务。
(二)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着力增强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在当前,牢固树立“抓经济以抓工业为主、抓工业以抓项目为主”的思想,坚持大小项目一齐上,外资内资一起抓。
一是全力以赴争上大项目。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快速反应、综合协调和跟踪服务机制,对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特事特办,一事一议。各乡镇和有关部门每年至少新上一个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部分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较为突出的乡镇,每年至少新上一个投资过3千万元的工业项目。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县的“一号工程”,按照“省内突破青岛、省外突破江浙、境外突破日韩台”的思路,突出产业招商和专业招商,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大企业招引大项目。年内力争实现:5个过亿元的大项目开工建设,5个过亿元的大项目签订合同,5个过亿元的大项目在谈推进。
二是集中力量培植骨干企业。制定出台《莒县鼓励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暂行办法》,对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对销售收入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工业企业,分别实行重点扶持。加快推进华建纸业10万吨高档文化用纸及配套项目、港源水泥二期工程、晨曦集团气分项目及8万吨聚丙烯项目、浩宇集团精梳纺织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促骨干企业迅速壮大。力争到年底,全县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5户;2―3年内,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骨干企业达到3户。
三是发挥优势壮大特色产业。尽快聘请有关专家对我县优势产业、优势资源进行系统研究,逐个制定统一有序的总体发展规划。探索每个产业成立一个产业招商办公室,从每个产业中筛选2―3户核心企业,以整个产业为依托,确立各自招商主攻方向,尽快培植一批产业龙头,并努力在产业链上集聚一批专业化、有特色的中小企业群体,打造特色品牌,培育特色产业。力争用2―3年时间,将食品产业培植成销售收入过30亿元,水泥、塑料产业过20亿元,服装产业过10亿元的特色产业板块。大力推进“接轨青岛、融入半岛”工作,重点抓好产业接轨和企业接轨。
四是抓住机遇建设工业园区。园区是经济发展特别是项目建设的重要载体。以省政府批准两个省级工业园区为契机,进一步创新园区开发机制,积极探索“企业开发、企业招商”,以及建设标准厂房出租、土地入股等新的运作方式,重点加快县农副产品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步伐,促进项目、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加速向园区集中。切实搞好园区规划,引导大项目向县工业园集中,相同或相近产业的项目向乡镇加工基地靠拢。加强进园项目控制,统筹利用园区土地,提高项目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水平。
五是强化服务创优软环境。按照一切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原则,严格限制对企业的检查、收费,对顶风而上、影响投资环境的“三乱”现象,一经查实,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在新闻媒体公开曝光。严格按政策办事,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对做出的`承诺确保兑现,取信于民。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积极适应宏观调控新形势,以观念更新为先导,做好群众工作,千方百计保证项目建设用地。积极开展企业信用评价活动,对经济效益好、信誉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实行统一授信,建立长久、有效的“绿色信贷通道”。
(三)加大城镇建设管理力度,进一步提升对外形象。一是努力用市场化手段破解投入瓶颈。严格执行土地储备、招标拍卖和土地租赁制度,建立有效的投资收益机制。对经营城区土地实现的政府收益,除用于拆迁、征地补偿外,重点投入城市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府调控引导,积极推行城市道路、广场等公用设施冠名权和广告权有偿出让,广泛吸引外资、社会资金参与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燃气、热电、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借助外力增强城市发展活力。二是强化精品意识打造一批新亮点。精心搞好规划论证,加快推进博物馆新建工程。以日照市实施调水工程为契机,力争尽早开工沭河拦蓄工程,拉动东部新区建设整体推进。积极搞好配合,加快206国道城区至日东高速公路段拓宽改造,为城北工业新区开发建设留出空间。以园区、新区和改建路段绿化为重点,集中建设一批精品绿地,力争年内新增城区绿地16万平方米。加快城区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加大城市污水治理,推进护城河综合整治。按照“规划先行、市场运作、产业支撑”的思路,以中心镇建设为主体,集中建设一批经济优势突出、特色产业明显、布局科学合理的小城镇。三是加强管理树一流城市形象。积极推进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理顺城区管理体制。从创新管理机制和提高市民意识入手,结合城区环境综合整治,以城区交通秩序整治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稳步推进旧城改造,改善城乡结合部整体环境。
(四)加快传统服务业改造,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落实好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服务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抓好工业企业改革扫尾的同时,把改革的主要力量放到流通企业上,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年内基本完成。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积极推进物流配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和社会服务信息化,逐步建立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等专业数据库,促进重点领域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大力发展招商、会计、律师、金融、保险、技术等中介服务组织,加大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促进中介服务业健康发展。抓住浮来山争创为国家aaa级旅游区的有利条件,围绕建设城郊公园的目标,推动浮来山深度开发,加快旅游业发展。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的要求,加快发展城市文化、体育健身、餐饮娱乐业,积极推动城市生活社会化。进一步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降低农民进城和就业门槛。
(五)切实加强财源建设,不断提高财政调控和保障功能。加大财源建设力度,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逐步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一是加快财源建设,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源体系。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目标,继续加大对主体税源的扶持力度,尽快扩大税源群体。适应现行财政体制要求,重点发展纳税前景好、增长空间大的工业企业和对地方财政贡献率高的服务业。切实加强非税收入管理,进一步增加可用财力。不断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建立规范完善的税收征管体系,做到依法征管、应收尽收。二是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认真贯彻执行《政府采购法》,逐步扩大会计集中核算范围,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规范政府理财行为。立足我县财政现状,坚持量入为出,加大对计划生育、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保障力度,确保重点支出到位。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开支,集中财力办好几件实事:执行国务院增资政策,提高县乡广大干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待遇;把乡镇离退休人员经费上划县级管理,并发放住房补贴;足额安排配套资金,抓好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扩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确保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保障城镇居民特别是企业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
(六)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和谐社会。一是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以“平安创建”为主线,进一步落实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要求,不断深化严打整治斗争,重点打击入室作案、路面“双抢”、盗窃畜禽机动车等群众高度关注的治安案件,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安全感;扎实做好基层基础工作,高度重视并做好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取缔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全面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社保资金征缴力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做好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健全农村“五保”保障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探索税费改革后对库区帮扶的长效机制,帮助库区群众脱贫致富。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三是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加强阵地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法律道德水平。建立规范化管理长效机制,坚持不懈地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妥善处理加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快推进“生态县”建设步伐。认真贯彻土地管理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合理并珍惜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巩固双拥成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进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培养和引进各类人才,为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强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确保群众安全健康消费。依法加强对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快广电、史志、档案事业发展。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加快发展的新形势,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政府各级各部门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按照“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创业创新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诚信政府;坚持真抓实干,努力建设务实高效政府;坚持执政为民,努力建设廉洁勤政政府”的要求,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着力提高加快发展的能力。积极适应社会转型期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加强学习教育,改善知识结构,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用共同的事业团结人、鼓舞人,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调动和保护好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齐心协力抓落实,凝心聚力促发展。坚持用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善于用市场化的理念和方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做到不仅想干事、能干事,而且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让一切促进发展的力量充分调动、各种要素合理配置、干群激情积极迸发,全力加快发展步伐。
着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大《行政许可法》实施力度,继续抓好“四五”普法、领导干部学法和行政执法人员定期培训,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深入开展行政许可主体、许可事项、许可收费清理,强化行政监督,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行政投诉监督作用,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主动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
着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始终坚持“干事创业民本化”的根本要求,大力推行人性化、亲情化、规范化服务,诚心诚意地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让全县人民从加快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强化“为政者不在多言贵在实干”的工作理念,大力弘扬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决策的依据,把各项措施落实在工作第一线,以扎扎实实的工作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着力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强化狠抓落实第一基本功,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政府工作提速。善于把握工作规律,抓重点、抓关键、抓主要矛盾,集中精力突破影响全局的问题,夯实跨越发展基础。强化重点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加强效能监察,创新督查办法,真督实查,确保有部署、有督查、有成效。大力精简会议文件,控制检查评比活动,集中精力抓经济、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着力提高廉洁自律的能力。加强思想政治修养,从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的堤坝。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完善重大事项和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听证等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员都要以清明自律、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只争朝夕、不进则退的强烈紧迫感,以与时俱进、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为实现莒县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成绩只属于过去,奋斗创造美好未来,我们已经踏上了推动跨越发展的新征程。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监督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为建设经济繁荣、文明开放、和谐稳定的新县城而努力奋斗!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范文(20篇)篇十一
《条例》根据《公路法》的规定,紧密结合行业管理实际,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公路安全保护工作的成功经验,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确立了公路安全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和重要原则,全面构建了公路安全保护的各项法律制度,科学、合理地反映公路安全保护的客观规律。概括地说,《条例》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作出了创新规定:
(一)强调公路保护工作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综合管理的原则。
一是在公路桥梁周边及跨越的河道一定范围内的禁止行为。《条例》规定:禁止擅自在中型以上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各1000米范围内抽取地下水、架设浮桥以及修建其他危及公路桥梁安全的设施。二是对可能影响桥梁安全的船舶航行等情况进行了严格规范。《条例》规定:通过公路桥梁的船舶应当符合公路桥梁通航净空要求,严格遵守航行规则,不得在公路桥梁下停泊或者系缆。三是禁止利用公路桥梁进行牵拉、吊装等施工作业,禁止利用公路桥隧堆放物品、搭建设施、铺设高压电线和输送易燃易爆物的管道。四是对重要公路桥隧武警守护进行了明确,规定“重要的公路桥梁和公路隧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和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有关规定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守护。”五是对公路桥隧进行定期检测和评定,保证其技术状态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这些制度对保障公路桥隧安全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范文(20篇)篇十二
影响员工绩效表现的关键绩效指标。员工个人kpi的来源是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对部门年度目标进行分解时,可采用计分卡作为分解工具。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层面,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对部门年度目标进行分解。根据各个指标和部门职责的相关性进行提取,形成部门的绩效指标库。员工个人kpi根据部门kpi拆解得来,尽量可能量化,不便量化之项目可采定性描述。
以电极设计为例,年终kpi量化指标如下:
自评(以电极设计为例)。
这一年,在各级主管及同仁的指导与帮助下,我感觉自己成长很快。自身技能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自知电极设计需要学习的还很多。
现将年终总结归纳如下:
1.积极主动完成主管排配的工作任务,并且每天的有效工时达98.8%以上。
2.本年度工作细致,365天无异常。
3.参与组内品检工作,帮助本组同仁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品检ng电极比例仅为0.1%。
4.培训并指导新人工作,帮助新人了解电极设计规范,掌握电极设计流程,使新人更快投入工作状态。
5.多次排除重大安全隐患,有效避免异常发生。
6.积极与现场沟通,优化设计及加工方案,减少不必要的工时,有效地提高了设计及加工效率。
7.年度考勤零异常,零迟到,零早退,零请假。
8.更新/制作电极设计文案教材,便于信息及时共享。
9.制作视频课件便于信息直观传播。
10.撰写技术通报,服务团队,共同提高。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范文(20篇)篇十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20**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镇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带领全镇广大干群围绕“聚力打造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区”目标,扎实而富有成效地开展重大项目攻坚、规模企业培优、服务产业升级、高效农业拓展、财税工作提升、城乡实事建设六大会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较好地完成了镇第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荣获省文明城镇、省创新型试点乡镇,开放型经济、全民创业、廉政建设工作受市委、市政府表彰,20多项工作获县委、县政府表彰。
一、三业并举,综合实力实现新的提升。
主要指标完成较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16亿元,公共预算收入4.38亿元,其中区域总收入4.38亿元,公共预算收入2.19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利用外资1050万美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9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57元。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先后举办“春季用工对接”、“校企对接”、劳动集市等9场大型用工招聘活动,采集用工岗位1896个,提供劳力1560人,为30多个企业提供财政过桥、融资担保等各类资金1.98亿元,提供法律援助40多起。新增**汽车、**电器等4家定报企业。64个定报企业实现开票销售20.3亿元,入库税收5155万元。其中销售超5000万元企业9家、亿元4家,税收超500万元企业6家、千万元1家。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新增流转土地18000亩、农民专业合作社18个、家庭农场12个。启动实施耦耕万亩农田农业综合开发、**境内**河段、**河段两个全国小型水利工程等项目。完成植树100万株、成片造林2800亩、农田林网4.2万亩。疏浚大中沟35条、100万土方。33个农业村居平均集体增收15万元。
第三产业取得突破。全年新增私营企业410家、个体工商户4286户、注册资本达2.65亿元。新增服务业定报企业32家,累计125家。
二、特色集聚,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后劲。
项目推进成效明显。三个招商分局常年驻点招商,捕捉信息80多条,邀请40多批、200多位客商考察,并在**、**、**等地成功组织投资环境推介会。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个、新开工8个。实施项目19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4个。
载体建设取得进展。**科技创业园完成**路延伸建设,新拓用地规模800亩,开工建设4幢多层标准厂房,推动**电子产业园向北扩张。拓宽服务内涵与外延,完善了水电管网、绿化、亮化等工程,为市、县全民创业和**发展工作提供现场。现代农业园被表彰为全市十佳现代农业**,并顺利通过省级**复查验收。**投资1.5亿元的国家“菜蓝子”工程万亩蔬菜基地5个投资主体项目全面启动。**蔬菜合作社获批全国绿色生态产业化示范单位。
科技创新频添亮色。先后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216人,其中“省双创人才计划”2人。培植国家重点新产品企业2家、国家创新基金项目3家、省高新技术产品企业1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技术创新基金项目4家、市高新技术企业3家,申请专利44项、授权24项。
三、民生为先,社会事业攀升新的高度。
民生实事统筹落实。区域供水53公里一级管网、120公里二级管网铺设到位,1100公里三级管网建成900多公里,54座小水厂处置基本到位,8个村居群众率先喝上放心水。新建农村公路40公里、大小桥梁56座。新建**、耦耕2座压缩式垃圾处理中转站。s226、s329、**高速出口和机场路等交通要道和村居(社区)环境整治得到有效落实。扎实有效做好秸杆禁烧工作。城北、条心、虹亚、**分别获批省文明村(社区)、省和谐建设示范社区。
社会保障更趋完善。落实全镇9162户、15494名城乡低保,1710名优抚对象,11688名残疾人待遇,累计发放保障金2200多万元。全镇新农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分别达96%、95%、85%.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计划生育率98.55%,流动人口服务率95%,征收社会抚养费350万元。小学流失率为0,毕业率100%,初中巩固率99%.实施医疗公共服务项目11个,补偿合作医疗资金735万元。投入200万元,实施“技防入户”工程,建立技防一条街3条、入网固定电话15000多部。600多家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和人身伤害事故。
四、职能转变,政府建设得到新的加强。
依法行政全面实施。推行重大事项集体研究、集体会商、风险评估等制度,公开、公正、公平处理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农资补助、民政救助资金发放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处理涉企劳资纠纷24起,追回拖欠工资、社会保险金等近6万元。依法查处违建167起,涉及面积6000多平方米。67项政府工程、重大项目接受咨询与监督。
社会管理扎实有为。完成村居(社区)两委集中换届。镇、办事处、村居(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全面覆盖。镇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每周四下午到基层开展“零距离”服务,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每月10日到所在村居(社区)接待群众。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得到进一步推广。
廉政建设得到强化。制订和完善作风改进、管理规范等方面规章制度,创新推进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村情月报等公开工作,组织拍摄廉政教育短片《阳光路上》,获县一等奖。
与此同时,人武、工会、妇联、共青团、扶贫、老促会、关工委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镇有序推进、稳步提升的一年,这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群奋发进取、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同志,向关心、支持、参与全镇建设和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城乡居民与集体增收机制不完善、民生与社会保障薄弱、各级干部工作能力与服务水平还有欠缺,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范文(20篇)篇十四
3月12日(星期四)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各位代表,今天的全体会议应出席代表2964人,出席2853人,缺席111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现在开会。今天的全体会议有两项议程。现在进行第一项议程: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同志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4年主要工作。
一、依法惩治犯罪,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依法严惩各类严重刑事犯罪,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同时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该严则严,当宽则宽,罚当其罪。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02.3万件,判处罪犯118.4万人,同比分别上升7.2%和2.2%。
依法严惩暴力恐怖等严重刑事犯罪。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办理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刑事案件的意见,依法严惩天安门“10·28”、昆明“3·01”等暴力恐怖犯罪。各级法院审结煽动分裂国家、暴力恐怖袭击等犯罪案件558件,判处罪犯712人,同比分别上升14.8%和13.3%。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审结刘汉、刘维等36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审结杀人、抢劫、绑架等犯罪案件24.8万件,判处罪犯30.4万人;审结毒品犯罪案件10.7万件,判处罪犯11万人。
依法严惩腐败犯罪和经济犯罪。坚持铁腕反腐,依法惩处刘铁男、李达球等一批腐败犯罪分子。各级法院审结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3.1万件4.4万人,同比分别上升6.7%和5.2%。其中被告人原为厅局级以上的99人,原为县处级的871人。加大对行贿犯罪打击力度,判处罪犯2394人,同比上升12.1%。会同有关部门起草没收违法所得司法解释,启动缺席判决没收外逃腐败分子违法所得程序。积极参与海外追逃追赃工作,决不让国外成为腐败分子的“避罪天堂”。依法惩治商业贿赂犯罪,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判处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罚金人民币30亿元。审结金融诈骗、内幕交易等经济犯罪案件5.6万件,判处罪犯7.3万人。
依法严惩侵害妇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加大对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惩处力度,对组织策划、多次参与、拐卖多人的罪犯,坚决依法严惩。继续落实依法惩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始终保持对此类犯罪高压态势。各级法院审结拐卖妇女儿童、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048件,其中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的876人。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指导意见,依法制裁家庭暴力行为。
依法严惩暴力伤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和污染环境犯罪。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惩处涉医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依法审理王英生故意杀人案等一批暴力伤医犯罪案件。制定司法解释,加大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打击力度,各级法院审结相关案件1.1万件。出台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意见,各级法院审结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等犯罪案件1.6万件。
周强:依法严惩网络犯罪。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伪基站”设备案件和办理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的意见。坚决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依法审理网络推手“秦火火”、“边民”等诽谤、寻衅滋事、非法经营案,切实维护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空间,决不允许网络成为法外之地。
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工作。强化网上公示、开庭审理等措施,以公开促规范。从严控制职务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金融犯罪等罪犯减刑、假释,各级法院对上述罪犯裁定减刑1.4万件,同比下降32.7%;裁定假释1501件,同比下降65.1%。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进行全面清理,对法定情形已经消失的罪犯决定收监执行1739人,决不允许任何人享有法外特权,决不允许对任何人法外开恩。
二、坚持公正司法,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发挥庭审对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的决定性作用,以严格司法保障公正司法。
周强:切实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各级法院对518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260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坚持公开审判、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诉讼制度,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权、申诉权。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念斌投放危险物质案,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宣告念斌无罪。
坚决纠正冤假错案。各级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317件,其中纠正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再审呼格吉勒图故意杀人、流氓罪一案,改判呼格吉勒图无罪,目前正在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办案人员的责任。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以对法律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对错案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对错案的发生,我们深感自责,要求各级法院深刻汲取教训,进一步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切实保障律师依法履职。制定办理死刑复核案件听取律师意见的办法,保障律师查询立案信息、查阅相关材料等权利,律师可直接向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当面陈述辩护意见,确保死刑复核案件质量。积极探索律师参与化解涉诉信访案件的做法,充分发挥律师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作用。
加强少年审判工作。完善“圆桌审判”方式,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各级法院判处未成年罪犯5万人。继续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切实帮助失足青少年回归社会、改过自新。加强少年民事案件审判工作,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审结首例撤销未成年人父母监护人资格案件,依法制裁监护人侵犯被监护人权利行为,促进解决监护缺位问题,完善监护制度。
加强国家赔偿和司法救助工作。明确国家赔偿案件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和条件,推动建立国家赔偿联动机制,有效保障赔偿请求人合法权益。各级法院审结国家赔偿案件2708件,决定赔偿金额1.1亿元。完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为当事人减免诉讼费1.8亿元,让生活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
三、依法审理经济领域各类案件,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商事案件278.2万件,同比上升8.5%。出台依法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意见,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适应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及时修订公司法司法解释。研究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企业依法退市所涉法律问题,各级法院审结企业兼并、强制清算、股权转让等案件1.2万件。制定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等司法解释,各级法院审结金融纠纷案件82.4万件,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审结买卖合同案件66.4万件,促进公平交易。
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制裁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各级法院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11万件,同比上升10%。审结奇虎与腾讯公司涉不正当竞争案和垄断案,促进规范互联网领域竞争秩序。
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各级法院审结一审涉外商事案件5804件,海事海商案件1.2万件。依法扣押日本商船三井株式会社货轮,顺利执结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中威”执行案,保障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办理国际司法协助案件6014件。依法妥善审理涉港澳台、涉侨案件,切实维护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妥善处理首例台湾居民的大陆遗属通过两岸司法互助途径取得补偿金案,拓展两岸司法合作范围。办理涉港澳台送达文书、调查取证等司法协助案件1.3万件。
四、坚持问题导向,践行司法为民,以司法手段保障民生。
依法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各级法院审结一审民事案件522.8万件,同比上升5.7%。其中,婚姻家庭、抚养继承等案件161.9万件,人身损害、劳动争议、教育、医疗、住房等案件149.4万件,民间借贷案件102.4万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宅基地纠纷、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案件21.9万件。依法制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判处罪犯753人。出台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规定,明确“上下班途中”等情况下工伤认定标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依法审理就业性别歧视案件,切实保护女性平等就业权。一些法院在审理赡养纠纷案件中判决子女定期回家探望父母,保障老年人权益。制定司法政策,加强对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
依法制裁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他人隐私权行为,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结首例在华外国人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发布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各级法院审结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民事案件3331件。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结泰州市环保联合会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判处6家企业赔偿环境修复费用1.6亿元。出台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意见,加强涉军维权工作。
努力解决民告官难问题。配合立法机关做好行政诉讼法修改工作,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促进、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各级法院受理一审行政案件15.1万件,审结13.1万件,同比分别上升16.3%和8.3%。依法审理行政不作为案件,公布典型案例,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完善行政案件交叉管辖、提级管辖等措施,克服非法干扰。
着力解决立案难问题。清理一些地方限制立案的“土政策”,坚持依法受理案件。推进诉讼服务大厅、网站、12368热线“三位一体”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务。实行预约立案、上门立案,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提供诉讼便利。推进涉诉信访改革,强化“诉访分离”,开通全国法院远程视频接访系统,最高人民法院直接接谈4548人次,建立网上申诉信访平台,健全涉诉信访终结机制,畅通信访案件入口和出口。异地交叉评查信访案件,解决信访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切实解决偏远地区群众诉讼不便问题。加强人民法庭工作,在街道乡镇合理设置法庭,方便群众就近诉讼。深入社区乡村、田间地头,及时就地化解矛盾,让司法走进群众、贴近群众。积极推广远程视频庭审,通过“车载法庭”等方式开展巡回审判,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服务就在身边。
进一步解决执行难问题。建立具备网络查控、远程指挥、快速反应、信息公开等功能的四级法院执行指挥体系,切实加大执行力度。各级法院受理执行案件341万件,执结290.7万件,同比分别上升14.1%和7%。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执结涉民生案件21.9万件,执行金额87.8亿元。进一步清理执行积案。依法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判处罪犯696人,同比上升17.8%,坚决维护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
五、深入推进司法公开,着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大力实施“天平工程”,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深化司法公开,实现审判执行全程留痕,推动审判执行工作机制深刻变革,以司法公开和机制变革倒逼、促进司法公正。
推进审判流程公开。建立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通过网站、短信、微信等多种渠道推送案件流程信息,变以往当事人千方百计打听案件进展为法院主动向当事人告知,保障当事人知情权。建立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对全国法院案件信息的集中管理、实时统计。加强庭审直播网建设,推进庭审全程录音录像,各级法院通过视频直播庭审8万次。推进网上办案,加强对立案、审判、执行、信访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管控,提高审判质量效率。
推进裁判文书公开。加大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力度,建成世界最大的裁判文书网,最高人民法院和部分省区市法院实现了能够上网的生效裁判文书全部上网目标,截至今年2月底共上网公布裁判文书629.4万份,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公布7993份。通过上网公布裁判文书,发挥司法裁判的教育、示范、引导、评价功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进执行信息公开。建立执行信息公开网,将执行案件的有关信息通过短信、网站、电子邮件等途径向当事人公开。推行网络司法拍卖,降低买受人成本,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在最高人民法院网站、微博、微信开设曝光台,公开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10万例,采取限制高消费等信用惩戒措施150万次,督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加强法治宣传。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案释法,引导群众增强法治意识。建立典型案例月度发布制度,公开发布典型案例189件。首次邀请外国驻华使节旁听最高人民法院庭审,展示我国司法形象。在首个国家宪法日组织全国法院集中开展“让法治成为信仰”主题宣传活动。举办“中国-东盟大法官论坛”并通过《南宁声明》,促进对外司法交流。
六、深化司法改革,推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司法改革决策部署,制定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出台65项具体改革举措,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在深圳、沈阳分别设立最高人民法院第一、第二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实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重心下移,就地解决纠纷,方便群众诉讼,同时便于最高人民法院本部集中精力制定司法政策、审理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案件。在巡回法庭全面推行主审法官制度等各项改革措施,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使巡回法庭成为司法改革的“试验田”和“排头兵”。
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在北京、上海组建跨行政区划中级法院,办理跨地区重大刑事、民事、行政案件,解决一些当事人“争管辖”和诉讼“主客场”问题,促进法律统一正确实施。设立知识产权法院。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审理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作用。
稳步推进重点项目改革试点。在吉林、上海、湖北、广东、海南、贵州、青海法院进行人财物省级统管、人员分类管理、司法责任制、司法职业保障等改革试点,选取12个法院开展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按新模式设立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珠海横琴新区人民法院,为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健全审判监督指导机制。尊重司法规律,克服监督指导工作中的行政化倾向,取消对高级法院的统计考核排名,指导高级法院取消对辖区法院不合理的考核指标。加强司法解释工作,制定司法解释15件,清理1949年以来的司法解释,废止715件。发布指导性案例22件,统一类案裁判标准。全面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规范刑罚裁量权行使。最高人民法院带头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大幅减少审委会讨论案件数量,强化总结审判经验、决定审判工作重大事项职能,提高审委会运行机制透明度。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依法执行仲裁裁决,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加强诉讼调解,各级法院以调解和当事人撤诉方式处理案件461.9万件。
改革人民陪审员工作机制。提前完成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去年底全国人民陪审员总数达到21万人,共参审案件219.6万件。积极拓展人民陪审员参审范围,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吸收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倪发科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系人民陪审员首次参审重大职务犯罪案件。
七、坚持从严管理队伍,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
坚持从严治院,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惩处。各级法院共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干警2108人,结案处理1937人,同比分别上升154.3%和172.8%。扎实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制定整改措施,深入整治“四风”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六难三案”问题。总结推广陕西省富县人民法院“群众说事、法官说法”便民工作经验,参与县域治理。改进司法作风,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干警196人。着力提高法官司法能力。完善法官招录、遴选机制,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高层次法律人才。最高人民法院从法学教授和律师等法律工作者中招录5名优秀人才担任法官,从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接收3人担任法官。坚持按“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着力优化队伍结构。最高人民法院培训干警1.5万人次,全国法院共培训干警60万人次。加强对口援藏、援疆、援青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法官培训。学习宣传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干警自觉做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各级法院共有316个集体、467名个人受到中央有关部门表彰奖励。
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对73名履职不力的法院领导干部进行党风廉政问责。对当事人随案发放廉政监督卡,开展廉政回访。全国四级法院全部开通举报网站,实现联网运行和实时监督,及时处理举报线索。认真落实“五个严禁”、司法巡查、审务督察、任职回避、防止内部干扰等制度。加大查处力度,在全国法院清查虚假诉讼案件3397件,立案查处307人。查处利用审判执行权违纪违法干警863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38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81人,同比分别上升126.5%、36.6%和120.6%。
八、自觉接受监督,促进公正司法。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落实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规范司法行为情况,根据会议审议意见,进一步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与全国人大代表结对联络机制,组织开展代表专项视察活动,开通代表网络沟通平台和手机信息平台,以座谈、走访、邀请旁听庭审等形式听取代表意见496人次,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147件。根据代表建议,加大对危害药品安全、虐待少年儿童等违法犯罪行为惩治力度,回应群众关切。
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完善接受民主监督机制,及时向政协通报法院工作情况,积极参加全国政协关于司法改革的双周协商,走访接待全国政协委员115人次,办理全国政协提案86件。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的日常联络,通过调研视察、联席会议等方式,认真听取意见。依法接受检察机关诉讼监督。支持、配合检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向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死刑复核案件,依法审理检察机关对生效裁判提起的抗诉案件,认真对待检察建议,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维护司法公正。
周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与媒体沟通,及时发布司法信息,接受舆论监督。聘请100名特约监督员和40名特邀咨询员,加强对法院工作的监督。充分发挥最高人民法院网站、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的作用,用好“院长信箱”、“给大法官留言”等栏目,畅通民意沟通渠道。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人民法院工作的发展进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国务院大力支持,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以及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各界和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关心、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周强:人民法院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最高人民法院对下级法院监督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一些案件裁判不公,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有案不立、诉讼拖延、裁判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对规避执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行为打击力度有待加大。三是一些法官的司法能力不适应形势任务要求,准确认定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妥善化解矛盾的水平不高。四是“四风”问题在法院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一些法官群众观念不强,司法作风不正,对当事人冷硬横推;有的法官缺乏司法良知和法纪观念,违背法官职业道德,甚至徇私枉法,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陷入司法腐败、违法犯罪的深渊。五是随着人民法院办案数量持续快速增长,新类型案件大量增加,办案压力越来越大,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一线法官年人均办案高达300多件,案多人少矛盾、人才流失问题突出;民族地区法院双语法官短缺,办案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对上述问题和困难,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2015年工作安排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人民法院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各项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是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积极参与反恐怖反分裂斗争,依法严惩暴力恐怖犯罪,严惩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安全的各类犯罪,坚决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积极参与反邪教斗争,依法惩治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犯罪。依法惩治信息网络领域犯罪。推动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二是依法严惩腐败犯罪,促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高举反腐利剑,对腐败犯罪分子,不论其职务多高,权力多大,都要依法严惩。要严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犯罪,严惩食品药品管理、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土地出让等领域的职务犯罪和商业贿赂犯罪。完善对外逃腐败犯罪分子依法审理程序,无论其逃到哪里,都要坚决绳之以法。在严厉打击受贿犯罪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减少腐败犯罪。加强与有关方面协调配合,共同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三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更加有力司法保障。落实稳中求进要求,围绕今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牢牢把握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推进新型城镇化、自贸区战略、维护海洋权益等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加强司法应对,妥善化解投资消费、对外贸易、知识产权、互联网金融、环境资源、海洋经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征地拆迁等领域的矛盾纠纷,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四是深化司法改革,扎实推进重大改革任务的落实。司法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我们要敢于打破各种利益藩篱,勇于向自身开刀,动自己的“奶酪”,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扎实推进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意见确定的各项改革举措。配合中央有关部门继续推进人财物省级统管等改革试点工作,并将试点扩大到其他省区市。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从制度上解决立案难问题。落实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意见,落实禁止让被告人穿囚服出庭的规定。深化涉诉信访改革,推进涉诉信访法治化、信息化。完善案件繁简分流,充分发挥仲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在化解矛盾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完善人民陪审员参审机制。各项改革都要务求实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改革的成果。
五是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严格司法,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完善司法便民利民信息平台,为当事人提供形式多样、方便快捷的诉讼服务,决不允许对当事人诉求相互推诿,决不允许让群众为立案来回奔波。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规范司法行为。严格贯彻执行三大诉讼法,确保程序公正。加大执行工作力度,依法制裁规避执行行为,着力解决异地执行难问题。完善冤假错案复查纠正、国家赔偿、责任追究机制。出台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措施,加快律师服务平台建设,为律师履职提供便利,更好地发挥律师作用,促进公正司法。在强化法院内部监督的同时,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和社会监督,不断改进各项工作。
六是继续推进司法公开,进一步增强司法透明度。深化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建设,实现全国法院全覆盖、各项工作全覆盖、人员岗位全覆盖。提升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审判大数据,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促进科学决策。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环境下司法公开新途径,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司法腐败无处藏身。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加强法治宣传,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强音,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七是坚持从严管理队伍,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深入开展向邹碧华同志学习活动,引导干警坚守法治信仰,忠实履行职责。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之以恒改进司法作风,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健全法官逐级遴选、社会公选制度。加强法官职业保障,缓解案多人少、人才流失问题。加大对西部、边远、民族地区法院工作支持力度。严格落实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落实防止法院内部人员干扰办案等制度,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以廉洁司法保证公正司法。
各位代表,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依法治国开启了新征程。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月12日(星期四)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2014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全国检察机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决议,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改革保障民生。
我们抓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事关人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制定实施为全面深化改革服务的28条意见,有针对性地调整工作重心,努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着力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围绕新农村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社会事业等政府投资重点领域,严肃查办贪污、挪用、私分政府投资资金的职务犯罪10529人。依法维护金融管理秩序,起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内幕交易、保险诈骗等金融犯罪22015人,同比上升12.2%。推动健全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91025人,督促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6706件。深化商业贿赂治理,查办涉嫌商业贿赂的国家工作人员4056人,依法办理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行贿案。
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查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改革中的职务犯罪6158人,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坚决打击侵犯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认真分析涉案单位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正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慎重使用强制措施,慎重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及时与涉案单位及主管部门沟通,维护正常生产工作秩序。
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与有关部门共建打击侵权假冒信息平台,坚决打击侵权行为,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9427人,同比上升7.1%。妥善办理科研活动和成果转化中的案件,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界限,支持和保护科技创新。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牵头制定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开展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坚持依法从严原则,起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药劣药等犯罪16428人,同比上升55.9%;在食品药品生产流通和监管执法等领域查办职务犯罪2286人。
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起诉污染环境、盗伐滥伐林木、非法开垦草原等犯罪25863人,同比上升23.3%。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查办职务犯罪1229人。一些地方检察机关在办理毁林等案件时,探索建立“补植复绿”机制,由犯罪嫌疑人或其亲属补种恢复后,依法酌情从宽处理。针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无人提起民事诉讼等情况,探索督促或支持有关行政机关、社会团体起诉。江苏检察机关对非法倾倒2.5万余吨工业废酸的特大环境污染案14名被告人提起公诉,并出庭支持环保联合会提起公益诉讼,法院判决污染企业赔偿环境修复费用1.6亿余元。
二、依法查办职务犯罪,保持惩治腐败犯罪高压态势。
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反腐败决策部署,严肃查办各类职务犯罪案件41487件55101人,人数同比上升7.4%。经中央批准,最高人民检察院调整职务犯罪侦查预防机构,整合组建新的“反贪污贿赂总局”,强化侦查、指挥协调等职能。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办贪污、贿赂、挪用公款100万元以上的案件3664件,同比上升42%。查办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4040人,同比上升40.7%,其中厅局级以上干部589人。以对人民、对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依法办理***、徐才厚、蒋洁敏、李东生、李崇禧、金道铭、姚木根等28名省部级以上干部犯罪案件。针对惠民资金和涉农补贴申报审核、管理发放环节“雁过拔毛”、“跑冒滴漏”等问题,深入开展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查办社会保障、征地拆迁、扶贫救灾、教育就业、医疗卫生、“三农”等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9913人,查处了北戴河供水总公司总经理马超群等“小官巨贪”。
加大惩治贿赂犯罪力度。针对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索贿受贿的问题,查办受贿犯罪14062人,同比上升13.2%;针对不法分子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行贿腐蚀干部的问题,部署打击行贿犯罪专项行动,查办行贿犯罪7827人,同比上升37.9%。
依法惩治渎职侵权犯罪。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为官不为”、“为官乱为”问题,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13864人,同比上升6.1%,其中行政执法人员6067人、司法人员1771人。延寿看守所发生在押人员杀警脱逃、讷河监狱发生在押罪犯利用手机进行网络诈骗的恶性案件后,检察机关及时介入,依法对涉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犯罪的监管人员立案侦查。同步介入晋济高速特大燃爆事故、昆山特大爆炸事故等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查办事故背后渎职犯罪788人。
开展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与有关部门联合发布敦促在逃境外经济犯罪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加强境外司法合作,共抓获境内外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749人,其中从美国、加拿大等17个国家和地区抓获、劝返49人。在积极追逃的同时,探索对犯罪嫌疑人逃匿案件启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依法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决不让腐败分子在经济上捞到好处。
紧密结合办案深化职务犯罪预防。向涉案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提出防控风险、堵塞漏洞的建议2.1万余件。普遍开展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专题报告工作,深入分析系统性、行业性、区域性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原因,提出防治对策建议。重视发挥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作用,广泛开展警示教育和预防宣传。
三、积极投入平安中国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建设平安中国的重大部署,依法履行批捕、起诉等职责,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879615人,同比下降0.02%,提起公诉1391225人,同比上升5%。
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积极投入反渗透、反间谍、反分裂斗争,坚决维护国家安全。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对重大暴恐案件第一时间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最高人民检察院深入一线、直接指导,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办理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刑事案件的意见。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办理刘汉刘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重大案件。严惩“全能神”等邪教组织犯罪。坚决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诈骗、拐卖儿童妇女、性侵幼女以及侵害残疾人、老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合法权益的犯罪。与有关部门合作,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犯罪打击力度,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与有关部门共同开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严惩“温岭杀医案”等暴力伤医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最大限度增进社会和谐。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对涉嫌犯罪但无社会危险性的,决定不批捕85206人;对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决定不起诉52218人,同比分别上升3.8%和1.6%。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33495名犯罪嫌疑人建议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落实专人办理、合适成年人到场、犯罪记录封存等制度,对4021名涉嫌轻微犯罪但有悔罪表现的未成年人,决定附条件不起诉,加强帮教考察,创造改过自新的机会。对17666名真诚悔罪,积极赔偿损失、赔礼道歉,获得被害人谅解的轻微刑事犯罪嫌疑人,决定不起诉。
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建立涉法涉诉信访导入、纠错、退出机制,引导当事人在法治轨道上表达诉求、维护权益。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各省级检察院全面联通远程视频接访系统,积极推进与基层检察院的全面贯通,方便群众就地反映诉求。全年共接收群众信访112万余件次,同比上升35.3%,其中涉检信访1.4万件次。完善检察环节司法救助制度,为10919名生活确有困难的刑事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提供救助。
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参与校园周边、医院、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地区治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防止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对1453名实施暴力危害社会、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申请。依法惩治“伪基站”和利用网络敲诈勒索、诈骗、制造传播谣言、传播淫秽信息等犯罪,维护网络信息安全。
四、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我们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加强对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的监督,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维护宪法法律尊严和权威。把严防冤假错案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加大审查把关力度,对侦查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督促撤案17673件;对滥用强制措施、违法取证、刑讯逼供等侦查活动违法情形,提出纠正意见54949件次;对不构成犯罪和证据不足的,决定不批捕116553人、不起诉23269人,其中因排除非法证据不批捕406人、不起诉198人。顺平县检察院在审查办理王玉雷涉嫌故意杀人案时,针对多处疑点,坚决排除非法证据,作出不批捕决定,提出补充侦查意见,公安机关最终抓获真凶。对从申诉或办案中发现的“徐辉强奸杀人案”、“黄家光故意杀人案”、“王本余奸淫幼女、故意杀人案”、“呼格吉勒图故意杀人、流氓案”等冤错案件,认真复核证据,依法提出纠正意见,监督支持人民法院纠错。对冤错案件首先深刻反省自己,倒查追究批捕、起诉环节把关不严的责任,吸取沉痛教训,健全纠防冤假错案长效机制。
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有权人”、“有钱人”犯罪后“以权赎身”、“提钱出狱”等问题,以职务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为重点,对正在监管场所服刑的,逐人审查;正在保外就医的,逐人见面、重新体检。监督纠正“减假暂”不当23827人,同比上升42.6%;监督有关部门对2244名暂予监外执行罪犯依法收监执行,其中原厅级以上干部121人;查办违法“减假暂”背后的职务犯罪252人。
深入开展久押不决案件专项监督。在中央政法委统一领导和支持下,检察机关牵头,对政法各机关羁押3年以上仍未办结的案件持续进行集中清理;最高人民检察院对羁押8年以上的案件挂牌督办,逐案提出处理建议。经各机关共同努力,清理出的4459人现已纠正4299人。坚决贯彻保障人权、疑罪从无原则,对32件因存在疑点或证据不足难以定案、导致犯罪嫌疑人被长期羁押的案件分别依法作无罪处理,其中检察机关不起诉10人,并共同做好释法说理、司法救助、国家赔偿等工作。
全面履行对诉讼活动的监督职能。强化刑事诉讼监督,督促侦查机关立案21236件,追加逮捕27496人,追加起诉32280人,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7146件。强化民事诉讼监督和行政诉讼监督,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和行政生效裁判、调解书提出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9378件,对民事执行活动中的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33l07件。
五、深化司法改革,为维护司法公正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出台关干深化司法改革和检察改革的意见,扎实推进各项改革。认真落实中央统一部署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责任制、司法人员职业保障、省以下地方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4项重大改革。上海等7个省市检察机关全面启动第一批试点,山东等11个省市检察机关积极准备第二批试点。
在上海、北京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检察院,重点办理跨地区的行政诉讼监督案件、重大民商事监督案件、重大职务犯罪案件、重大环境资源保护和重大食品药品安全刑事案件,保证国家法律正确统一实施。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
深化检务公开,着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改变以往主要公开职能职责和政务信息的做法,重点推进案件信息公开。开通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全面建成全国检察机关统一的案件信息公开系统,正式运行四大平台:一是案件程序性信息查询平台。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等可以在网上查询案由、办案进度、强制措施等信息。二是法律文书公开平台。对人民法院所作判决裁定已生效的刑事案件起诉书、抗诉书,不起诉决定书。刑事申诉复查决定书等法律文书,及时在网上公开。三是重要案件信息发布平台。对有较大社会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件、刑事案件,及时向社会公开犯罪嫌疑人身份、涉嫌罪名、案件所处诉讼阶段等信息。四是辩护与代理预约申请平台。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通过该平台申请会见、阅卷、收集调取或提供证据材料、要求听取意见、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等,相关检察院必须在法定时限内处理并回复。
会同司法部在10个省市开展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试点,健全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积极回应“检察机关自己选人监督自己”的质疑,由市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选任和管理人民监督员。拓宽监督范围,将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中违法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阻碍律师或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等纳入监督。人民监督员共监督案件2527件。落实“谁办案、谁决定、谁负责”,组织17个市县检察院开展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试点,择优选任460名主任检察官,赋予相应司法办案决定权,完善司法办案责任制度,主任检察官对所办案件终身负责。
六、坚持从严治检不动摇,大力加强过硬队伍建设。
我们把队伍建设作为根本,坚持不懈加强教育、管理、监督,努力建设一支过硬的检察队伍。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大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在全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增强党性、严守纪律、廉洁从政”专题教育活动。最高人民检察院带头加强作风建设,集中整治“四风”和“庸懒散奢”,颁布严肃纪律作风15条禁令。组织“坚守职业良知、践行司法为民”检察英模巡讲,由人民群众评选最喜爱的检察官。针对不同岗位要求,研制岗位素能基本标准,全面推进专业化培训。
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司法。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规范司法行为工作情况,认真贯彻审议意见,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健全举报线索受理、分流、查办和信息反馈机制,防止有案不办、选择性执法。规范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严格审批程序。严格执行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制约,案件提请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时必须移送录音录像资料。制定检察机关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规定,防止超范围扣押、该返还不返还。在2011年取消对省级检察院业务工作打分排名、改为通报主要业务数据的基础上,又将通报的79项数据精简为26项核心数据,并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坚决取消简单以数字指标、比率控制线等排序评优的做法。
以零容忍态度正风肃纪。制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出台在司法办案活动中防止说情干扰的规定。对8个省级检察院领导班子进行巡视,对12个省市部分检察院执行纪律情况进行督察。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检察人员404人,同比上升86.2%;敢于亮丑,主动向社会公布29起检察人员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坚持重心下移、检力下沉、保障下倾,努力夯实检察工作根基。狠抓工作落实,认真解决一些基层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不到位的问题。加快实施基层检察院建设规划,统筹推进检察业务、检察队伍、信息科技、检务保障等建设,促进基层检察院全面发展。举全系统之力,加大对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以及贵州等西部地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基层检察院的支持力度。探索政法编制动态使用办法,推行新进人员由省级检察院统一招录制度,认真解决基层案多人少、检察官断档等突出问题。
七、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不断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
我们牢记“检察院”前面的“人民”二字,坚持把检察权置于人民监督之下。去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我们深刻认识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接受人大监督就是接受人民监督,对人大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部署要求,积极开展国家宪法日活动,加强对新颁布和新修订法律的学习贯彻,配合开展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尊重代表主体地位,支持代表依法履职。最高人民检察院建立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联系全国人大代表、内设机构直接联系代表团制度。通过座谈、上门走访、专网互动、电话约谈、邀请视察等方式,真心实意听取代表意见。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76件议案、建议全部办结并及时答复。
去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我们牢固树立接受民主监督就是发扬司法民主的理念,向全国政协汇报司法改革等情况,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通报检察工作,认真听取意见建议,推进检察环节协商民主。邀请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加专题调研,凝聚智慧、接受监督。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35件提案全部办结。
依法接受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制约,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充分认识律师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法律正确实施特别是推动检察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司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构建良性互动检律关系。认真解决律师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问题,制定实施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指定专门部门接待律师,严格规范重大贿赂案件律师会见,安排专门场所方便律师阅卷,认真审查律师提供的证据材料。对阻碍律师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拒不纠正的,给予纪律处分并通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广泛开展检察开放日、检察长接待日等活动,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和监督检察工作渠道。加强与媒体沟通,对涉检舆情反映的问题及时核查处理。最高人民检察院还积极推进检察新闻发布常态化,全面开通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建立网上发布厅。
一年来,各地检察机关加强与军事检察机关协作配合,高度重视依法办理涉军案件,切实维护国防利益、军事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一年来,检察机关加强与港澳台执法司法机关交流合作,联手打击跨境犯罪,认真办理涉港、涉澳、涉台、涉侨案件,依法保护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
检察工作的发展进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国务院大力支持,全国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地方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关心、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表示真诚感谢!
我们清醒认识到,检察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一是一些检察人员人权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规范意识没有真正牢固树立,有罪推定、口供至上、片面追诉等惯性思维尚未彻底消除;二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服务大局、惩治犯罪、化解矛盾的能力有待提升;三是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监督不规范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四是检察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办理金融证券、知识产权、生态环境、信息网络等新型案件专业人才缺乏;五是落实司法改革任务需做大量艰苦工作,有的检察人员存在畏难情绪;六是一些检察人员特权思想、霸道作风严重,违法取证、违法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滥用强制措施、限制律师合法权利等司法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有的甚至以权谋私、以案谋钱、贪赃枉法。我们将紧紧抓住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下大气力认真整改。
2015年主要任务。
20l5年,全国检察机关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保证宪法法律正确有效实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第一,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积极投入反恐怖反分裂斗争,深化严打暴恐活动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反邪教等专项斗争,建立对涉枪涉爆、拐卖儿童妇女以及盗抢骗、黄赌毒等犯罪常态化打击整治机制,坚决打击集资诈骗、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严惩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加大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危害生产安全、环境污染、电信诈骗等犯罪惩治力度,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检察官以案释法制度,加强对不良行为青少年、刑满释放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等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努力化解不稳定因素。
第二,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重点查办领导机关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职务犯罪,突出查办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和岗位的案件,尤其是工程项目、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开发、国有企业改制等领域造成国有资产资源损失、流失的案件。深化打击行贿犯罪专项行动。严肃查处贿选、破坏选举案件。加大对群众身边腐败犯罪查处力度,坚决惩治民生领域特别是涉农领域侵犯群众权益犯罪。积极推进追逃追赃工作,决不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坚持关口前移,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深入查找制度漏洞,推动源头治理。
第三,增强对司法活动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建立重大、疑难案件侦查机关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建议制度,完善对刑事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法律监督机制。畅通在押人员控告申诉渠道,探索建立刑事申诉异地审查制度,健全冤错案件及时发现和纠正机制。加强对“减假暂”的同步监督。继续清理纠正久押不决案件。强化对看守所和监狱监管活动的监督,共同维护监所安全和在押人员合法权益。认真贯彻修改后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加强生效裁判监督、审判程序监督和执行活动监督。依法查办司法人员职务犯罪,对刑讯逼供、玩忽职守造成冤错案件或者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的,坚决从严处理。
第四,深入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着力解决自身司法不规范的突出问题,健全规范司法的程序、标准和责任,努力使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严格依法收集、固定、审查和运用证据,加强对命案和主要靠言词证据定罪案件的审查,防止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违反法律程序的案件“带病”进入起诉、审判程序。切实保障律师依法行使执业权利,认真听取律师提出的无罪、罪轻等意见,保证其合理意见被采信。建立检察机关办案部门和办案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纠正机制和记录、通报、责任追究制度。
第五,扎实推进司法改革。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全面开展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工作,重点监督查办职务犯罪的立案、羁押、扣押冻结财物、起诉等环节的执法活动。深化跨行政区划人民检察院改革试点。经授权同意后,从生态环境领域入手,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探索建立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不行使职权行为的督促纠正制度。研究完善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强制措施的司法监督制度。深化中央统一部署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等4项重大改革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深入推进案件信息公开,充分运用网络等新媒体,及时公布社会关注案件处理情况。
第六,坚持不懈推进从严治检。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治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基层一线为重点,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完善职业准入制度,初任检察官由省级检察院统一招录并在基层任职。加快实施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选任检察官制度。依法规范检察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的接触、交往行为,堵塞利用检察权寻租空间。对检察人员违纪违法问题,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落实本次全国人大会议的部署,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履职尽责、奋发有为,努力开创检察事业新局面,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范文(20篇)篇十五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1016件,审结9716件,比2012年分别上升3.2%和1.6%;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421.7万件,审结、执结1294.7万件,同比分别上升7.4%和4.4%。通过充分履行职能,为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依法惩治犯罪、保障人权、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依法惩治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犯罪。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95.4万件,判处罪犯115.8万人。依法严惩煽动分裂国家、暴力恐怖袭击等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犯罪,严惩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审结杀人、抢劫、绑架、爆炸、强奸、拐卖妇女儿童、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案件25万件,判处罪犯32.5万人。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有关部门发布指导意见,依法惩治性侵儿童犯罪和危害校园安全犯罪,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发布关于办理盗窃、敲诈勒索、抢夺等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各级法院审结侵犯财产犯罪案件30.3万件,判处罪犯39.8万人。发布关于办理寻衅滋事、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等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指导地方法院正确审理相关案件,依法惩治破坏社会秩序犯罪。发布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统一法律适用,打击利用网络造谣传谣的犯罪行为,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依法惩治经济犯罪、贪污贿赂和渎职犯罪。发布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等指导意见,各级法院审结传销、走私、洗钱、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内幕交易、商业贿赂等经济犯罪案件5万件,判处罪犯6.9万人。充分发挥刑事审判在惩治腐败中的职能作用,加大对贪污贿赂等犯罪的打击力度,审结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2.9万件,判处罪犯3.1万人,其中包括***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刘志军受贿、滥用职权案等一批大案要案,促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依法惩治危害食品安全和污染环境犯罪。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解释,各级法院审结相关案件2082件,判处罪犯2647人。发布关于办理污染环境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加大惩处污染环境犯罪力度。公布王长兵生产、销售有毒食品犯罪以及胡文标、丁月生投放危险物质污染环境犯罪等典型案例,有力震慑犯罪分子。
坚决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尊重和保障人权,恪守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等原则,严格排除非法证据,各级法院依法宣告825名被告人无罪,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加强与律师协会的沟通,高度重视律协、律师反映的问题,尊重和保障律师依法履职。以坚决果断的态度依法纠正“张氏叔侄强奸杀人案”等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从错案中深刻汲取教训,强化证据审查,发挥庭审功能,与公安、检察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
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坚持合法自愿原则,规范司法调解,各级法院通过调解和撤诉方式处理案件479.8万件。依法支持仲裁机构发挥作用,执结仲裁裁决13.3万件。加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工作,完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保障被害人合法权益。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加大诉前调解力度,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指导、支持人民调解,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诉前,促进社会和谐。
二、依法审理经济领域各类案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商事审判工作。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稳中求进提供司法保障,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商事案件395.7万件。发布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规范破产程序,保障债权人公平受偿,各级法院审结企业破产案件1998件。发布保险法司法解释和出口信用保险司法解释,各级法院审结保险、证券、票据等金融纠纷案件71.4万件。
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依法保护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加大对网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制裁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各级法院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10万件。积极参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公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和典型案例,树立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良好形象。
加强涉外、涉港澳台、海事海商审判工作和司法交流合作。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各级法院审结一审涉外商事案件5364件,涉港澳台案件1.5万件,海事海商案件1.1万件。妥善审理海洋污染和资源开发等案件,切实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高度重视涉港澳台、涉侨案件审判工作,维护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
三、坚持司法为民,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加强民事审判工作。依法保障和改善民生,各级法院审结一审民事案件355.4万件。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食品药品纠纷案件司法解释和加强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等指导意见,各级法院审结涉及人身损害、劳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消费等案件53.7万件。高度关注“三农”工作,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发展,审结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宅基地纠纷、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案件20.3万件。高度重视保护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审结婚姻家庭、抚养继承案件161.2万件,促进家庭和谐。审结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案件2464件,推进环境公益诉讼,促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强行政审判和国家赔偿工作。依法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各级法院审结一审行政诉讼案件12.1万件。妥善审理社会关注的房屋拆迁行政诉讼案件,既依法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又支持地方改善环境、发展经济。加强行政案件协调和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等工作,促进化解行政纠纷。及时向行政机关反馈审判工作中发现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促进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各级法院审结国家赔偿案件2045件,决定赔偿金额8735.2万元。
依法解决涉诉信访群众诉求。强化群众观念,加强源头治理,建立长效机制,坚持重心下移,不断加强涉诉信访工作。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督导合议庭,带案下访,促进问题就地解决。各级法院共接待群众来访53.9万人次,同比下降10.2%。推进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完善“诉访分离”和案件终结机制,推动律师等第三方参与化解信访案件。加强审判监督,保障当事人申诉和申请再审权利,审结申诉和申请再审案件11.6万件,依法提起再审3万件,对原判确有错误或因其他法定事由改判7415件,占生效裁判的0.09%。
着力解决执行难问题。各级法院受理执行案件298.9万件,执结271.8万件,同比分别上升14%和10.2%,其中执结涉党政机关执行积案2.1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56亿元。去年底开展了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执结案件3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1.4亿元。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实行公开曝光;在中央文明办和公安部、国资委、工商总局、银监会、民航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部门的支持下,对7.2万名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了信用惩戒,约20%的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全面推进与金融机构和国土资源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协助执行部门“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机制建设,加大反规避执行力度。
方便人民群众诉讼。因地制宜推进诉讼引导、预约立案、电子送达、巡回办案、远程视频开庭等工作,加强立案信访窗口标准化建设,努力从立案、审判、执行、信访各环节消除群众诉讼障碍。推进人民法庭建设,方便群众就近诉讼。加强风险提示、判后答疑等工作,引导当事人理性诉讼。
四、深化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
加大庭审公开力度。积极推进阳光司法,全面客观公开案件事实、定案证据以及诉辩观点、判决理由,增进群众对司法裁判的了解和理解,彰显法治的文明和尊严。建成中国法院庭审直播网,各级法院直播案件庭审4.5万次。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多种媒体直播社会关注案件庭审情况,济南中院通过微博全程直播***案庭审情况,取得良好效果。
加快推进裁判文书上网。出台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建成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最高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3858份,地方各级法院上网公布生效裁判文书164.6万份,充分发挥裁判文书宣传法律知识、引领社会风尚、规范公众行为、树立正确导向的功能,传递法治正能量,同时促进法官提高业务素质和司法水平。
创新司法公开形式。加强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全面推进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公开,防止暗箱操作。加强最高人民法院政务网站建设,开通最高人民法院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建成“全国法院微博发布厅”,及时向社会发布、公开审判执行信息,方便群众通过新媒体了解法院工作。
加强司法公开技术支撑。制定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推进全国法院信息网络“天平工程”建设,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建设科技法庭,推进庭审全程录音录像。
五、推进司法改革,强化监督指导,提升司法水平。
改革审判工作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配合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探索建立轻微刑事案件简易处理程序。指导设立专业法庭,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运行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支持珠海横琴、深圳前海等地先行先试,探索建立新的法院工作模式。推进量刑规范化工作,制定关于常见犯罪量刑指导意见,促进量刑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加强人民陪审员工作。推进司法民主,畅通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监督审判工作渠道,各级法院组织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169.5万件,占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73.2%。启动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增加选任人民陪审员3.8万人。规范人民陪审员参审方式和流程,加强培训工作,提高人民陪审员履职能力。
加强监督指导和审判管理。制定践行司法为民、加强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意见,监督指导地方各级法院提升审判质量和效率。加强司法解释制定和清理工作,发布司法解释28件,充分发挥司法解释功能,促进改革发展,保障人民权益,推动社会进步。发布14个指导性案例,统一同类案件裁判标准。加强案件质量评查和审限管理,规范减刑、假释案件审理,严格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条件和程序,促进司法公正高效。各类案件一审后当事人服判息诉率为91.1%,二审后达到98.6%。
六、坚持从严管理,加强法院队伍建设。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坚持开门搞活动,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司法作风建设,公开曝光违纪案件,坚决查纠法院系统存在的“四风”问题。紧紧围绕立案、审判、执行等方面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制定31项整改措施,取得阶段性成效。
加强纪律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开展司法廉洁集中教育活动,通报上海高院4名法官违纪违法等案件查处情况,以反面典型加强警示教育。出台进一步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意见,坚持对法院队伍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颁布“十个不准”,对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行专项检查。对违规配置使用公车开展专项治理,清理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人员在企事业单位兼职。积极开展司法巡查和审务督察。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制度约束,健全“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查究”的监督防线。严格执行“五个严禁”规定,切实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最高人民法院查处咨询委员会原秘书长刘涌涉嫌受贿案,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各级法院共查处利用审判执行权违纪违法干警381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101人。
提高法院队伍政治业务素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推动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和法官、书记员职务序列改革,完善法官招录和遴选机制。从法学院校和律师队伍中选拔高层次人才,改善队伍结构。培训新任中级、基层法院院长365人次,培训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51万人次。
七、主动接受监督,不断改进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最高人民法院认真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积极配合开展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认真听取各省区市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要求,加强司法解释备案和清理工作,废止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558件。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最高人民法院认真研究代表审议意见,逐条整改落实。
认真接受人民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主动向政协通报法院工作情况,办理全国政协委员提案84件。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联合开展重大课题研究等方式,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系沟通。
积极接受检察机关诉讼监督。认真对待检察机关提出的检察建议,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关于死刑复核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支持、配合检察机关依法履行诉讼监督职责。依法审理检察机关对生效裁判提出的抗诉案件,共同维护司法公正。
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健全民意沟通机制,完善基层联系点制度,在最高人民法院政务网站开设“院长信箱”和“给大法官留言”专栏,认真办理群众来信,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最高人民法院聘请第二届42名特约监督员,主动听取意见建议。自觉接受舆论监督,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人民法院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有的案件裁判不公、效率不高,损害了有关当事人利益和司法公信力。二是一些法院仍然存在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等问题,在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方面还有差距。三是保障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四是一些法院管理行政化色彩浓厚,影响了审判质量和效率。五是少数干警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严重,司法行为不规范、不文明,对当事人冷硬横推、吃拿卡要,有的甚至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群众反映强烈。六是随着案件数量持续增长,人民法院办案压力越来越大,部分法院案多人少、人员流失、法官断层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一些西部、边远、民族地区法院工作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等。对这些问题和困难,将切实采取措施,努力予以解决。
今年,人民法院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和本次全国人大会议精神,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不断深化司法改革,切实做好执法办案等各项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严惩昆明“3·01”暴力恐怖袭击群众等一切暴力恐怖犯罪,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严惩破坏军事设施等犯罪,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加大依法惩治腐败犯罪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对贪污贿赂、渎职犯罪保持高压态势,促进建设廉洁政治。
二是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充分发挥刑事、民事、行政等各项审判职能,依法审理改革过程中发生的各类案件。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加强对新类型案件的审理,依法保障经济体制改革顺利推进。高度重视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医疗、食品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案件,妥善化解相关矛盾纠纷。三是进一步强化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妥善审理涉民生案件,加强司法便民利民工作,进一步破解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等问题,决不让老百姓打不起官司,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强审判管理,规范司法行为,强化监督指导,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规范裁判文书格式,强化裁判文书说理,让当事人无论输赢都明明白白。健全完善预防和纠正冤假错案工作机制,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保护无辜者不受追究。更加自觉地接受各方面监督,以监督促公正。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司法改革。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推进各项改革,制定、实施《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按照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原则,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解决审判权运行中的行政化问题。全面推进量刑规范化工作,统一量刑标准。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最高人民法院及东中部14个省区市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依法全部上网公布,其他省区法院3年内全部实现这一目标。对减刑、假释案件实行开庭审理,加大暂予监外执行的公示力度,确保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公开公平公正。推进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完善申请再审和申诉立案受理制度,严格涉诉信访终结程序,积极开展网上信访、巡回接访、带案下访等工作,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推进知识产权法院和资源环境审判机构建设。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认真研究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试点方案,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和符合法官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
五是进一步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大力加强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高司法能力。加强对地方法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持之以恒改进司法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决整治冷硬横推、吃拿卡要、庸懒散奢等不正之风,切实解决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问题。严格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实行责任倒查、有责必究。
六是切实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工作。强化审级监督,取消不合理的考核指标,加强对下指导,帮助基层提高司法水平。大力推行法官逐级遴选工作,拓展基层法官职业发展空间。加强司法职业保障,在政策待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努力解决基层法官断层、人员流失等问题和困难,关心基层法官身心健康,加大对西部、边远、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法院建设支持力度,加强援藏、援疆、援青等工作,不断改善基层司法条件和环境。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审判信息大数据分析,更好地保障审判执行工作,满足群众司法需求。加强人民法庭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范文(20篇)篇十六
11867。
件,同比下降。
1
.
8%。
;审结。
10515。
件,审限内结案率为。
95%。
地方各级法院受理案件。
1220。
.
4
万件,同比上升。
4
.
4%。
审、执结。
1147。
.
9
万件,审限内结案率为。
99%。
结案标的额。
1
.
7
万亿元。
一、加强刑事审判工作,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刑事审判担负着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稳定的重要职能。各级法院共审结一审刑事案件。
84。
万件,判处罪犯。
105。
.
1
万人,同比分别上升。
7
.
7%。
和
4
.
4%。
6
.
9
万件,判处罪犯。
10。
.
5
278。
件,判处罪犯。
320。
人;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审结重大责任事故犯罪案件。
1400。
件,判处罪犯。
1876。
人。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
2
.
7
万件,判处罪犯。
2
.
9
万人,促进反。
fubai。
斗争深入开展。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大力推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判工作,加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自诉案件和解以及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严格减刑、假释条件及办理程序,完善审判工作与社区矫正衔接机制,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司法建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加强民事审判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488。
.
7
万件,同比上升。
10%。
313。
.
9
67。
.
3%。
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推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支持调解组织、仲裁机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作用,共同化解社会矛盾。
三、加强商事审判工作,依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商事审判对于调节经济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法院共审结一审商事案件。
167。
.
2
59。
.
3
2531。
52。
.
6
2
.
2
1
.
5
万件;加强司法互助,相互委托送达司法文书、协助调查取证。
6325。
件。创新交流合作机制,举办“首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司法高层论坛”,各级法院共有。
391。
人次赴港澳台开展司法交流,接待港澳台法律界人士。
538。
人次。通过加强了解,相互借鉴,提升了为改革发展服务的水平。
四、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依法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6
.
6
万件,同比上升。
37。
.
7%。
30。
44。
4
·
26。
”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活动,发布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年度报告和典型案例,树立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
五、加强行政审判和国家赔偿工作,依法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13。
.
6
万件,同比上升。
5
.
1%。
6
.
5
万件,占。
48%。
2035。
件,决定赔偿金额。
5019。
万元。
六、加强执行工作,努力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
255。
.
7
万件,执结。
239。
.
4
万件,同比分别下降。
5
.
5%。
和
4
.
6%。
24。
76。
.
3%。
同比上升。
2
.
4
个百分点。认真做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实施后的司法应对工作,指导各级法院依法审查征收补偿行为合法性,加大执行力度,努力保障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合法权益。
七、加强立案信访和审判监督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合法诉求。
90%。
以上的法院建成立案信访大厅;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为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减免诉讼费。
9940。
1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带案下访、督导检查。各级法院共接待群众信访。
79。
万人(件)次,同比下降。
25。
.
9%。
10。
.
4
万件,同比下降。
14。
.
4%。
;依法提起再审。
4
.
2
万件,同比下降。
7
.
3%。
;对原判确有错误的案件或因其他法定事由改判。
1
.
1
万件,占当年生效裁判的。
.
14%。
八、加强司法改革,努力实现司法公正。
12。
8
.
3
万人;扩大陪审员参审范围,全年参审案件。
111。
.
6
万件,占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
46。
.
5%。
90。
.
61%。
二审后达到。
98。
.
99%。
九、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法院队伍整体素质。
14。
.
2
万人次;开展全国法院司法警察岗位大练兵,提高司法警务保障能力。确定第二批。
50。
425。
个集体、
560。
10。
个高级法院进行了司法巡查,各级法院共有。
995。
519。
人,其中因贪污、贿赂、徇私枉法受到刑事追究的。
77。
人,同比分别下降。
33。
.
7%。
和
30。
.
6%。
10。
月份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人民法院基层建设专项报告的审议意见,进一步强化了加强基层建设的各项措施。
8
个省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赴西部基层法院视察,走访、接待或以其他形式听取代表意见。
989。
人次,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及其他事项。
730。
件。认真接受全国政协民主监督,及时通报法院工作情况,走访、接待全国政协委员。
332。
人,办理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及其他事项。
136。
68。
次;正确处理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与接受舆论监督的关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各位代表,人民法院工作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党的坚强领导、人大有力监督和政府、政协、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关心帮助的结果。我们衷心感谢各位代表、委员以及各级各部门对人民法院工作的关心支持,并恳请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我们更多的帮助。
法官断层、人才流失问题严重,一些地方的司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各方面关心支持下,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12。
年,最高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以审判工作为中心,认真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着力在深化上下功夫、在落实上见成效、在巩固中求提高,努力实现人民法院工作新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积极贡献。
一要着力发挥审判职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坚持能动司法,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加强司法应对,搞好司法服务;妥善化解因经济结构调整引发的矛盾纠纷,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司法保障;正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惩治刑事犯罪,注重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稳定;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妥善审理事关民生的各类案件,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推进解决执行难、涉诉信访化解难等突出问题;通过审判案件和法制宣传,坚持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德,鼓励诚实守信,弘扬良好风尚加强司法公信建设,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健全人民法院执法办案考评机制,进一步提高审判质量、效率和效果强化最高人民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指导,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适时出台指导性意见,完善案例指导制度,不断提升人民法院整体司法水平。
二要着力深化司法改革,努力让改革成果切实惠及人民群众。
加强对已出台改革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和评估,健全司法改革目标责任制,巩固改革成果着眼于方便群众诉讼,深化审判方式改革,完善小额速裁制度、量刑制度及旁听庭审制度,加强巡回审判;深化执行改革,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和司法评估、拍卖制度;深化人事管理改革,完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司法公开、司法民主和司法为民措施,认真研究制约人民法院工作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着手谋划下一轮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基本框架。
三要着力加大队伍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法院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巩固创先争优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做到知行统一;加强司法作风建设,强化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能力培养机制,开展全员岗位大培训活动,提高法官服务大局、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构建人民法院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廉政教育和权力监督长效机制,加大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力度,促进公正廉洁司法。
四要着力解决基层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人民法院基层建设水平。
加强基层人才保障,强化基层法官培训,改进法官遴选制度,完善基层人员招录体制,有效解决基层法官短缺和断层问题;加强法官职业保障,落实有关政策规定,为基层法官公正司法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基层经费保障,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落实经费保障改革措施,完善地方法院基础建设管理,支持边远、民族地区法院建设,不断改善基层司法条件。
五要着力完善接受监督机制,促进司法公正。
完善接受人大监督机制,认真做好年度报告和专项报告工作,健全人大代表联络、代表建议办理等制度完善接受民主监督机制,加强与人民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沟通完善接受检察机关诉讼监督机制,依法审理抗诉案件,认真听取检察建议,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权威完善接受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特邀咨询员、特约监督员的作用,注重听取社会各界和基层群众的意见;更加重视新闻舆论监督,更加关注网上舆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断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奋发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人民司法事业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范文(20篇)篇十七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2004~全国检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人才强检”战略,要求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破除陈旧的人才观念,不惟学历、职称、资历和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该《规划》确定检察人才队伍文化结构预期目标是,到20,全国检察人员中,大学本科学历的人数应当达到12万人,比增加2.6万人,增长12.3%。
针对当前我国西部地区检察机关存在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紧缺,队伍结构失衡、分布不合理等问题,《规划》提出合理调配使用现有检察官队伍资源等5条措施,积极抓好西部地区检察人才队伍建设,明确提出西部地区基层检察院要拿出部分副检察长岗位面向社会选拔。
《规划》提出,最高检与团中央联合实施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从开始,每年招募500名左右应届大学毕业生志愿者,分配到西部地区基层检察院服务,并争取一部分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扎根西部。在2004~2008年间,力争每年为每个基层检察院选调1名法律专业优秀大学生。《规划》提出,选调生表现好、有发展潜力的,要及时商地方党委组织部门列入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名单。(万兴亚)。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范文(20篇)篇十八
在我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于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案件,主要是职务犯罪案件,谁来监督呢?由人民监督员来监督。通过这种外部监督制约机制,来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
亮点一:人民监督员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选任管理。
以前,人民监督员由检察机关来聘请,改革启动之后,特别是此次司法部、最高检联合出台的《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办法》明确,人民监督员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选任,以及培训、考核等管理。拥护我国宪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身体健康,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学历,年满23周岁,具备较高政治素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扎实的群众基础的中国公民,都有资格当选。
对此,重庆市人民监督员张兵说:“我们现在去检察院监督案子,我们不会有什么牵挂,因为我们不是检察院选任的,我们是司法局选任的,我们有什么意见,我愿意说,我敢说。”
依据《办法》,参加案件监督评议的人民监督员由司法行政机关从信息库中随机抽选,并通报检察机关。
最高检新闻发言人王松苗分析:“从而有效打破检察机关自己选人监督自己的制度瓶颈,让人民监督员能够相对超脱、中立、客观地发挥监督作用。”
亮点二:人民监督员监督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湖北省人民监督员杨红星给记者讲了他要求启动监督程序的一个案件,“一个学校校长涉嫌行贿、受贿的一个案子,侦办过程中,律师认为是不是检察机关的办案人员存在诱供的情形,因为知道我是省检察院的人民监督员,就向我反映了这个情况。”
检察院决定启动监督程序,恩施州、恩施市两级检察院的人民监督员一起看了全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视频录像,最终排除了有诱供情形。
根据《规定》,人民监督员监督的范围在原来有关立案、超期羁押、违法搜查、查封、扣押、冻结财物、应当给予刑事赔偿而不依法予以赔偿的;检察人员在办案中有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违纪情况等7种情形基础上,增加4种情形,包括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违法的,阻碍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应当退还取保候审保证金而不退还的,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
王松苗指出,明确的11种监督范围基本涵盖了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各个关键环节。
亮点三:扩大了监督程序的启动主体。
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宋文新,在全国和泰安市两会上多次提出改进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相关议案,力主改变“被动”。
宋文新介绍,选聘是被动的,尤其是启动程序是被动的,往往是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来指定的,他让你监督那个案件,你就监督哪个案件。
《规定》明确,除人民监督员外,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或者控告人、举报人、申诉人认为检察院办理的案件符合监督要求的,也有权申请启动监督程序。
最高检新闻发言人王松苗表示:“我们规定了设立检察机关直接办理案件的台帐,还有监督员监督事项告知等等,这样可以便于监督员了解案件办理情况,更好地发现线索,为启动监督程序创造条件。”
宋文新认为,人民监督员享有了更多的知情权,可以根据自己关注的热点,启动监督程序,这就是人民监督员的工作从原来的被动,现在变成更加的积极作为了。
亮点四:增设复议程序倒逼检察机关办案部门要审慎对待此前的审查处理和监督评议。
医药代表陈某为在销售药品、耗材、医疗设备时得到关照,向重庆市忠县某医院的相关负责人潘某某分11次行贿5万元人民币,忠县检察院以涉嫌行贿罪对陈某立案侦查,后鉴于陈某行贿数额不大,且无充分证据证明其为了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拟作撤销案件处理。2015年7月人民监督员监督评议认为应当移送起诉,但是检察院没有采纳监督意见。
人民监督员张兵表示:“人民监督员意见,不同意撤销案件,我和另外一个监督员就到重庆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启动了复议程序。”
重庆市检二分院重新审查,复议,两次进行补充侦查,虽然最终仍然认定陈某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证据不足,没有采纳人民监督员要求移送起诉的监督意见。但是得到了人民监督员的肯定,让人民监督真正落到实处。
《规定》强调,检察机关不得诱导、限制、规避人民监督员对案件的监督,不得干扰人民监督员对案件的评议和表决,不得泄露人民监督员的评议、表决情况。
在王松苗看来,这将形成一种倒逼效应,推动检察机关习惯于在阳光下执法,在监督中办案。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范文(20篇)篇十九
发08:48:。
布
时
间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决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大力加强审判、执行工作和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2086件,同比下降6.99%;审结10626件,审限内结案率为98.31%。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1700263件,同比上升2.82%;审结、执结10999420件,审限内结案率为98.51%,结案标的额15053.43亿元。
一、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司法需求,努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最高人民法院始终坚持能动司法理念,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找准审判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切入点,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努力加强对新类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监督指导。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一些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困境,大量合同纠纷及企业破产、强制清算等案件进入法院,法律问题与社会问题相互交织,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加剧。最高人民法院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先后制定涉及金融期货、外商投资、劳动争议、旅游纠纷等领域的20个司法解释和43个指导性意见,指导地方各级法院依法审理借款合同、企业破产、公司清算、项目转让等纠纷案件,妥善解决企业职工安置、债权人保护等问题,为维护市场交易秩序、理顺市场竞争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制定为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等重大活动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指导地方法院妥善审理相关案件。及时就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引发的涉灾案件进行审判指导,为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司法保障。按照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加强对西部法院的工作指导。
积极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司法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关于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若干意见》,对妥善审理相关案件提出要求。加强对金融案件的审判指导,切实保护金融机构合法债权,防范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各级法院审结融资、证券、保险、票据、担保等金融纠纷案件578919件,同比上升11.63%。根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更加注重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完善,更加注重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更加注重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各级法院审结合同类案件3239740件,同比上升2.71%。依法支持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审结企业兼并、改制、破产、强制清算、股份转让等案件14694件,同比上升56.90%。妥善审理个人住房、汽车买卖、旅游服务及其他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促进扩大内需。依法惩治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制定审理油污损害赔偿案件司法解释,探索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推动地方法院设立环保法庭,依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各级法院共审结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等案件12018件,同比上升2.83%。
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司法保障。加强对驰名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以及现代服务业商标的保护,促进自主品牌的形成和发展。依法妥善审理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案件,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公众合法权益。制定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境外作品著作权纠纷和网吧著作权纠纷等案件审判指导意见,调整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级别管辖标准,统一法律适用尺度,促进形成鼓励自主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法治环境。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积极参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依法审判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2010年,各级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8051件,同比上升32.96%。加强知识产权法制宣传,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报告和典型案例,开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站,提高知识产权审判透明度,保障司法公正。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签署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合作备忘录,聘请“两院”院士、专家担任科学技术咨询顾问,为知识产权审判提供智力支持。
加强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审判和外事工作。依法审理外商投资、贸易等纠纷案件,维护公平交易投资环境,各级法院审结涉外商事、海事、海商案件20258件,同比上升0.83%。加强涉港澳台案件审判工作,制定《关于审理涉台民商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规定》等司法解释,依法维护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合法权益。加强外事工作,成功举办第四次亚太司法改革论坛,完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交流机制,开启“金砖四国”的司法交流,促进我国与外国的司法交流与合作,树立中国司法的良好形象。
二、依法惩治犯罪,妥善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最高人民法院始终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指导和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依法惩治刑事犯罪,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惩治刑事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指导各级法院正确把握法律政策,依法定罪量刑。各级法院全年审结一审刑事案件779641件,判处罪犯1006420人,同比分别上升1.68%和0.98%。依法严惩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继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杀人、绑架、抢劫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暴力犯罪以及盗窃、抢夺、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依法严惩伤害幼儿园儿童、中小学生和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有效遏制严重刑事犯罪上升势头,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各级法院审结上述案件265397件,判处罪犯370452人,同比分别下降0.70%和1.24%。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依法严惩贪污、贿赂、渎职犯罪,审结此类案件27751件,判处罪犯28652人,同比分别上升7.10%和9.25%。依法打击利用互联网或手机制作、复制、传播淫秽信息犯罪,净化社会环境。制定关于审理伪造货币、非法集资以及国家出资企业中职务犯罪案件等司法解释,依法打击假发票、假币、商业贿赂、证券期货犯罪,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制定《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规范自首、立功的认定标准、查证程序和从宽处罚幅度。制定《关于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的若干意见》,将化解社会矛盾贯穿刑事审判各个环节。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深化少年司法制度改革,探索社会延伸保护、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消灭制度等做法。严格规范减刑、假释工作,确保减刑、假释公平公正。积极参与特殊人群帮教管理,与有关部门共同推进社区矫正等工作。
加强诉讼调解,推动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若干意见》,指导各级法院更好地运用调解手段化解矛盾,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坚持合法自愿原则,对依照法律可以调解、根据案情能够调解、调解处理效果更好的案件,首先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各级法院一审民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率达65.29%,同比上升3.31个百分点。着力构建贯穿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覆盖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各领域的调解、协调、和解工作机制,加强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工作,加大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力度,积极促成执行案件和解,尽可能通过调解化解矛盾纠纷。注重规范调解工作,正确处理调判关系,对不宜调解以及调解不成的,及时依法作出裁判。加强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社会团体、律师、专家、仲裁机构的作用,通过在法院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等做法,引导当事人就地、就近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纠纷。积极推动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三者之间在程序对接、效力确认、法律指导等方面的协调配合,共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依法保护群众诉权,提高行政审判和国家赔偿工作水平。各级法院认真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依法保护行政诉讼当事人诉权的意见》,畅通行政诉讼渠道,共受理行政案件135679件,审结129806件,同比分别上升6.77%和7.70%。集中开展行政申诉案件专项复查活动,通过案件评查、再审纠错等工作,妥善处理了一批行政申诉案件。认真贯彻实施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及时出台工作意见,对国家赔偿案件的受理、审理、决定、救济与执行等问题进行全面指导,推进国家赔偿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三、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依法维护人民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司法为民理念,指导和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认真解决诉讼难、执行难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关切和期待。
依法妥善审理涉及民生等案件。高度关注群众对住房、就业等问题的关切,依法妥善审理房屋买卖、劳动争议等案件。妥善调节婚姻家庭、人身财产关系,注重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合法权益,各级法院审结离婚、抚养、继承等婚姻家庭案件1428340件,同比上升3.45%;审结人身损害赔偿案件779340件,同比上升22.71%。依法妥善审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非法占用耕地等案件,积极参与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审结涉“三农”案件238913件,同比上升3.02%。依法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涉军案件审判工作的通知》,指导各级法院妥善审理涉军案件,依法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切实加强司法便民工作。加强和规范“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建立健全首问负责、服务承诺、办事公开、文明接待、岗位责任等制度,改进诉讼引导、查询咨询服务,改善信访接待设施,为群众提供良好的诉讼环境。加强边远或交通不便地区的人民法庭建设,在相关案件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立劳动争议、金融等专门合议庭或审判庭,推广远程立案、“一站式”服务等举措,积极探索网上预约立案、送达、庭审等方式,为群众诉讼提供便利。制定《关于大力推广巡回审判方便人民群众诉讼的意见》,推进巡回审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地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要求,全国有693个新建审判法庭和600多个人民法庭完成了无障碍设施建设,方便残疾人诉讼。加强司法救助工作,为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减免诉讼费9656.47万元,同比增加41.51%。
高度重视解决涉诉信访问题。坚持把处理涉诉信访案件作为联系群众、倾听民意、为民解忧的重要途径,依法解决群众信访中反映的问题。认真做好集中清理涉诉信访积案工作,最高人民法院派出12个合议庭和案件复查组,帮助信访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法院清理信访积案。制定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办法,坚持领导干部定期接访、法官带案下访、巡回接访等做法,尽力把问题化解在基层。一手抓积案化解,一手抓审判质量,注重从源头上减少涉诉信访案件,各级法院全年接待信访1066687人次,同比减少21.43%。
努力破解执行难问题。为巩固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成果,积极推动建立化解执行难问题长效机制,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会同19个中央和国家机关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若干问题的意见》,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初步构建了综合治理执行难问题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强执行工作规范化建设,完善执行信息查询制度,强化对执行权的内部监督制约,重点解决消极执行等问题。充分利用督促执行、提级执行、指定执行等方式,不断提高执行的质量和效率。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和委托执行案件集中清理活动,努力形成良好的化解执行难问题的工作机制。一年来,各级法院执结新收案件2508242件,同比上升2.54%;执行标的到位率73.82%,同比上升8.22个百分点。
四、继续推进司法改革,维护司法公正。
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的问题推进改革,进一步加强司法公开、司法民主、司法监督等制度建设。
推进司法公开和司法民主。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进一步明确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六个方面必须公开的内容、程序和方法。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全面改版政务网站,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完善群众旁听庭审、裁判文书网上发布、诉讼档案查询、庭审活动录音录像等制度,为促进司法公开提供制度保障。确立100个“司法公开示范法院”,总结推广各地法院推行“阳光司法”的经验做法,推进司法公开规范化。在全国开展“司法公开宣传月”活动,充分借助社会媒体,宣传人民法院工作,增强司法工作透明度。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拓宽参加审判活动的范围,人民陪审员全年参与审判案件912177件,同比上升44.33%,有效发挥了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的重要作用。
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是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水平的重要手段。最高人民法院成立了审判管理办公室,加强对审判流程和办案质量效率的管理监督。全面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制定量刑程序规则,确立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量刑方法,规范法官裁量权,促进量刑公平公正。完善刑事证据制度,会同中央政法部门制定《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严格刑事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证明标准,明确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取的被告人供述不得作为定案证据,确保刑事审判质量。推进民事、行政诉讼制度改革,开展小额案件速裁和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做到难案精审、简案快结。制定《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及时发布典型案例,加强对疑难复杂案件的审判指导。加强再审工作,各级法院审结再审案件46214件,因原判确有错误或其他法定事由改判的11729件,占生效裁判的0.17%。
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和人大监督、政府支持,认真参与政法编制分配工作,积极推进法官招录培养体制和司法考试改革,切实解决一些地方法院法官提前离岗离职问题,缓解基层案多人少矛盾。推进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初步建立起法院经费保障制度体系。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启动人民法院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修订法庭建设标准,进一步改善基层司法条件。制定人民法院援藏、援疆指导意见,全面加强人才、业务、物质援助工作。
五、牢牢抓住法院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提高司法能力和水平。
队伍建设始终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根本。针对人民群众反映的法官工作和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在加强能力、作风、廉洁建设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法院队伍整体素质。
着力提升司法能力。组织开展全员大培训,提高法官正确适用法律、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最高人民法院完成对3622名中级、基层人民法院院长的轮训,提升法院院长的履职能力。举办全国高、中级法院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千人培训班,提高刑事审判法官把握刑事政策的能力。对3万多名执行人员和近2千名国家赔偿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适用法律的能力。高级人民法院轮训法庭庭长8899人,同时加强对法官的岗前培训、晋职培训和专题培训。推进民族地区法院双语法官培养,帮助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法院编写双语法官培训教材,开展东、西部法院之间干部挂职交流等工作,支持西部法院提高队伍素质。实行上下级法院之间干部挂职锻炼制度,培养熟悉基层工作的优秀干部。各级法院组织开展岗位标兵、办案能手评选活动,激励法官加强学习实践,努力提高司法能力水平。
大力改进司法作风。深入开展群众观点教育,进一步深化法官对人民法院人民性的理解和实践,自觉坚持群众路线。健全民意收集机制,畅通民意沟通渠道,组织开展法官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等活动,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培育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修订《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法官行为规范》,制定《人民法院文明用语基本规范》,引导法官改进司法作风。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宣传学习“群众信服的好法官”陈燕萍、“时代先锋”全国优秀法官龙进品、勇斗歹徒光荣牺牲的全国模范司法警察钟世鑫等先进典型。去年,全国各级法院共有19060个集体、47298名个人立功受奖。其中,344个集体、489名个人受到中央有关部门表彰奖励。
努力促进司法廉洁。在各级法院领导干部中集中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在法官和司法警察中集中开展警示教育,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坚持“一岗双责”,发挥审判委员会、院长、庭长、政工和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能,加强对执法办案和法官队伍的管理监督。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人民法院司法巡查工作暂行规定》,完善司法巡查制度,先后派出8个巡查组,对部分地方法院开展司法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全国有26个高级人民法院、246个中级人民法院建立司法巡查制度,共对1803个下级法院进行了司法巡查。普遍建立廉政监察员制度,各级法院共任命廉政监察员30623名,较好地发挥了廉政监察员对审判一线的直接监督作用。严格落实“五个严禁”规定,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开展对违规收费、违规管理涉案款物、违规使用司法强制措施等问题的专项治理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完善举报线索核查机制,高级人民法院全部开通与最高人民法院联网的违纪违法举报网站。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创新,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实施《关于对配偶子女从事律师职业的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岗位法官实行任职回避的规定》,制定《关于在审判工作中防止法院内部人员干扰办案的若干规定》,努力从制度机制上促进司法廉洁。2010年,全国法院共查处违纪违法人员783人,同比下降1.51%。其中,受到政纪处分的540人,因贪污、贿赂、徇私枉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113人,同比分别下降4.09%和17.52%。
六、更加注重接受监督,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建设。
强化监督制约,是人民法院正确履行职责、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最高人民法院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进一步增强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积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努力促进司法公正廉洁,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去年全国“两会”结束后,最高人民法院认真梳理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审议意见共99项,逐一整改落实。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完善交办、督办、反馈机制,妥善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及其他事项796件。完善与全国人大代表日常联络机制,最高人民法院走访、接待和以其他形式与代表沟通交流、听取意见882人次。加强专项报告工作,就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根据会议审议意见及时提出并落实加强民事审判工作的具体措施。
认真接受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及时向全国政协委员通报法院工作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去年共办理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及其他事项130件,以座谈、走访、接待、邀请视察等多种形式与全国政协委员沟通、听取意见309人次。进一步完善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日常联络,认真听取意见建议。
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健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沟通机制,共同完善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诉讼和执行工作实施法律监督的有关规定,认真对待检察机关提出的检察建议,支持、配合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去年,各级法院共审结检察机关对生效裁判提出的抗诉案件9749件,其中,维持原判的3056件,改判1928件,发回重审721件,以调解、撤诉等方式结案4044件。
积极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最高人民法院从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律师和基层群众中聘请40名特邀咨询员和60名特约监督员,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与全国律协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律协反映的问题,保障律师依法履行职责。制定人民法院接受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意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对最高人民法院民意信箱收到的5685件网民留言,认真梳理分类,参照改进工作。
各位代表,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全面提高法院队伍素质,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就显得更加重要、更加突出。面对新形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人民法院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审判工作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认识、研究和把握还不够深入,司法应对措施还有待完善,一些案件的诉讼难、执行难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涉诉信访问题仍较为突出。二是一些司法改革措施落实不到位,内部、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尚不完善,审判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一些法官司法能力不强,化解社会矛盾、处理复杂疑难案件的水平不高。四是有些法官群众观念淡薄,司法作风不文明、行为不规范、工作不细致,群众意见较大。五是少数法官司法不公、不廉,以案谋私,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同时,一些法院仍然存在案多人少、法官断层、人才流失、经费不足等困难。为此,我们将立足自身,积极争取各有关方面的支持,尽最大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
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最高人民法院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牢牢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突出执法办案这个重点,强化队伍建设这个根本,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努力工作。
一要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着眼于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一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完善司法政策,加强司法解释,强化监督指导,为落实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司法保障。二是依法审理金融纠纷案件,妥善处理涉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揽子计划和“十二五”投资项目的案件,为维护金融安全提供司法保障。三是依法审理企业改制、破产等案件,既要促进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推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又要运用企业重组等制度,帮助符合产业调整要求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恢复生机,为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司法保障。四是依法审理各类投资纠纷案件,支持和保护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方向、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资本投入和流转行为,严格审查国有资产处置程序的合法性,依法保护中小投资者和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平等保护国家出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为规范投资行为提供司法保障。五是依法审理各类环境保护纠纷案件,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司法保障。六是继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为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司法保障。
二要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关心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等问题,全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严重刑事犯罪,依法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秩序、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经济犯罪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认真执行《刑法修正案(八)》,正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认真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切实防止发生冤假错案。正确理解和把握“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更加有效地发挥调解和判决的作用,创新和完善司法调解机制,妥善审理各类民事、行政案件,努力做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促进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三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以进一步解决一些案件的诉讼难、执行难问题为重点,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依法公正审理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消费、社会保障以及婚姻家庭等涉及民生的案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完善司法便民利民措施,加强立案信访窗口建设,推广巡回审判方式,加强司法救助工作,依法受理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案件,着力解决一些案件的诉讼难问题。认真做好涉诉信访工作,有效解决群众信访中反映的合理诉求。强化案件责任查究,提高审判质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案件。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行动,从严惩处抗拒执行的行为,充分发挥执行联动机制作用,依靠制度优势,推动执行难问题的解决。
四要健全完善更加科学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以确保司法公正为目标,以实现司法公开和完善监督制约为重点,依法有序地推进司法改革。积极推进裁判文书上网、案件信息查询、诉讼档案查阅等工作,加大司法公开力度,以公开促公正。切实抓好已出台司法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重点是深化量刑规范化改革,完善死刑复核程序,建立科学完备的审判管理体系,以制度保公正。以构建审判监督纠错新机制为重点,加强法院内部监督,完善接受外部监督的制度机制。
五要全面提高法院队伍素质。以培育良好的法官职业道德和提高司法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法院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加强法官职业道德修养,强化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改进司法作风,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法官适用法律、化解矛盾、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强化司法廉洁教育,推动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健全司法巡查、廉政监察、网络举报受理、违纪线索核查等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五个严禁”等制度,以更大的力度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确保司法公正廉洁。
六要更加重视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变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的局面,是今年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人民法院工作的重点。完善宏观指导、分类指导机制,加强最高人民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指导。继续推动人员招录办法改革和司法考试改革,拓宽法官来源和渠道,完成法官员额编制标准和法官职务序列改革,加强中西部民族地区特别是西藏、新疆等地双语法官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并完善法官择优遴选制度和有利于基层干警成长的选拔机制,进一步解决一些基层法院案多人少、法官断层、人才流失等问题。落实法院经费分类保障办法,建立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进一步改善基层法院经费保障状况。加快办公办案信息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关爱法官身心健康,营造和谐工作环境。
各位代表,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人民法院工作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保证。最高人民法院将认真贯彻执行本次大会决议,认真做好专项工作报告、司法解释备案、代表建议办理等工作,确保人民法院准确贯彻执行宪法法律。同时,更加自觉地接受政协民主监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以监督促廉洁、保公正。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人民法院将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范文(20篇)篇二十
10月份市场部工作分成以下几类:
一、店头活动的策划及执行;两场点头活动:10月12号的“蛋蛋有现金、锤锤中大奖”,10月19日的“永天杯成麻争霸赛”,两场活动总结及改进办法已交至领导。
二、各种物料的设计、制作;本月各部门物料制作需求多,厂方mot物料、店头活动物料、售后物料的制作基本满足各部门所需,只有售后的物料因排版、制作(与店头活动物料制作时间冲突)及广告公司选择上出现了拖延。改进办法:各部门交物料制作申请单,必须与市场部确认制作完成时间,避免因市场部手头工作繁多导致物料制作拖延。
三、网络后台、微博发帖及信息推送;本月两场活动,市场部暂时管理了网络后台,在发帖及推送上大幅度提升,以永天成麻争霸赛为例,太平洋、易车网、大渝网均在活动前3天内饱和推送(如太平洋20次推送),保证了活动的曝光率。
四、市场部工作的点检及总结;9月份制定了市场部工作职责,10月份正好进行了第一步的试岗工作,如活动流程、月度核销、库房盘点、物料制作等均按照工作职责及时间规定按期完成。所有工作职责将在以后的时间里得以强化执行。
本月工作,我继续努力达成工作流程的通畅,保持与销售部、售后部的沟通协调,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并在带领员工陈晨工作上,取得较大的进步,陈晨在工作中能够自发自动,按期完成既有工作,并在物料设计、活动流程设置中提出自己的想法。达成了本人希望的工作第一,兼顾和谐,我也希望与大家共同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自我评价:
一、工作认真,所有工作能够上传下达,并能很好的把控工作完成时间及进度。
二、工作以结果导向,以促成销售为市场活动目的。对于现有的店头活动,因为销售后的收尾活动,在时间安排上,本人持保留意见。
三、沟通不足。进入市场部1个多月来,与各位同事处于磨合期,沟通不到位。尤其是与本部门领导及王总沟通不多,还不能更好的适应。改进方法:以完成工作为第一目标,加强工作中的沟通,多了解各位领导的工作方式,并尽力协调市场部与各部门及领导的工作对接。
四、思路僵化。在以前的4s店工作中,店头活动以节省成本为主,只有国际车展和大型外展才有发挥的机会,导致店头活动成效不大,且重复繁多。改进方法:多接收新的想法、思路,多与大家沟通,参考《市场营销》等营销类杂志。
以上为本人进入永天以来的个人总结,在工作中还有许多问题未能严查到位,请领导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