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行善名言行善经典名言篇一
有位义工给我讲了一个他认为值得深思的故事。
几个月前,一个家住农村失去双亲的孩子与城里的一户家庭结对,城里人开着车,将孩子接到了城里,给他理了发,买了新衣,还给了一千多元钱。最后,又带他去了肯德基餐厅,美餐了一顿。
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对新衣、钱没有什么概念,但对肯德基里的美味汉堡印象很深,回到家里与年迈的爷爷喋喋不休。
后来,他爷爷就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家里总是少钱,先是一元一角的零钱,后来是百元的大钞。爷爷长了一个心眼,发现这些钱竟然是小孙子拿的,更让他吃惊的是,小孙子买的东西是农村小店里的炸鸡汉堡。
义工的逻辑,似乎有其道理。
看到不少义工论坛里的讨论,一些城里人将农村的苦孩子接到了城里,让他们住进装修考究的家里,让他们品尝美味的食品,其实这些孩子不仅没有感到快乐,反而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他们的内心更加痛苦。
不少义工的建议是,行善是需要技巧的,一次没有技巧的行善,几乎可以等同于一次伤害。许多义工坚持,当你无法彻底改变那些生活在困境中的孩子的命运,那么,请你不要用他们根本得不到的东西去诱惑他们,或许这是害了他们。
更有意义的事情也许不是用车子带他们进城,而是帮助他们有一天能够脸上带着微笑,自己一步一步走进城来,靠自己的能力,创造美好的生活。
我们的善往往出自于恩赐、怜悯,所以才有拙笨的善行。事实上,善远非如此,真正的大善,该是平等、互助、友爱、共享,是不分彼此,是一视同仁,以己之心,待人之诚。
这才是大善、上善。上善往往若水。
行善名言行善经典名言篇二
2、知过不难改过难,言善不难行善难。——谚语〖18字〗
3、行善必须努力,然而,掏恶更须努力。——托尔斯泰〖20字〗
4、行善的人应该觉得自己快乐才对。——罗曼·罗兰〖21字〗
5、应该多行善事,为了做一个幸福的人。——列夫托尔斯泰〖23字〗
行善名言行善经典名言篇三
1、真善——克己利人,心行一致;真善——心无邪思,形无欺诈。
2、弘扬慈善文化,构建大爱中华
3、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发展齐鲁慈善事业
4、慈善之心人皆有之,雪中送炭人皆为之。
5、鸟美在双翼,人美在善举。
6、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亦远矣。
7、慈善奉献爱,情连你我他。
8、慈善献爱心,真情暖人心
9、捐出一份爱心奉献一片真情!
10、慈善吹遍千万家,爱心温馨你我他。
11、一点善心,一点善行,对人生的影响可能会超出你的想象。
12、他们对财富的追求,是要得到一种为善的工具。
13、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努力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14、让我们用喜悦的心善待每一天。
15、悯济人穷,虽分文半合,亦是福田;乐与人善,即只字片语,皆为良药。
16、阳光慈善聚人心,慈善阳光暖人心。
17、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人莫作。
18、慈善阳光耀斗城,扶贫济困暖人心。
19、春风吹遍千万家,慈善温暖你我他
20、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
21、爱,是人心向上的力量,也是人的自我完善。
22、扶贫济困呼唤义举和爱心
23、慈心为人,善举济世。
24、我不但要信仰,而且要实践——我要身体力行;我不但要宽恕,而且要爱人——我要忘却得失;我不但要言传,而且要身教——我要感化众人;我不但要关怀,而且要挽救——我要助人为乐;我不但要梦想,而且要实干——我要广施善行;我不但要施予,而且要效力——我要服务终生。
25、慈善公益大舞台,有你参与更精彩。
26、结善缘广交朋友,献爱心扶贫济世。
28、爱与善是幸福,也是真理,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幸福的真理。
29、以行动成就爱心,让慈善走进生活
30、慈善奉献爱,情连你我他
31、培育慈善之花,遍结慈善之果
32、乐善好施,功德无量。
33、言为心之声,行为心之迹。善待,原谅,援助弱者,正是这种言和行最完美的统一结合。
34、无论走得多远,都应该让善念相伴,不要让善念的火种熄灭,让它留在心底,温暖着你,你就会是一个好人。
35、弘扬扶贫济困传统美德,积极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36、人生无常,再不赶紧结善缘,生善念,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37、救济穷人便可赎罪,正如水可以灭火一样。任何以善行回答别人的人,都是为将来着想,如果他一旦陷入困境,他也会得到帮助。
38、你我多一份慈善,城市多一份和谐
39、行的`成绩便是知,知的作用便是帮助行,指导行,改善行。
40、让大地充满慈爱,使人心共沐春风
41、积极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救助更多的困难群众。
42、你我手牵手,共同开展“安老扶幼助学济困”慈善活动
43、以善规人,如赠橄榄;以恶诱人,如馈毒脯。
44、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慈善事业
45、活人性命,完人骨肉,保全人名节,在一切善事中以三者为最,反之即为大恶。
46、人生的一切希望最终以至善为归宿,是人类追寻的最终目标。
47、善如日月浮云岂能遮望眼,爱似江河顽石也要听恋声。
48、参与慈善事业,履行社会责任
49、人,多做好事,多行善,不仅仅是心灵高尚纯洁的表演,同样,也是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安静。
50、加强社会监督,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51、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认识善与恶,使我们喜善恨恶。
52、把真、善、美留给人间的人,就是人类共同的天使。
53、爱心洒满慈善之城,阳光温暖爱心之都。
54、企业最大的善是承担自身的责任,对社会尽义务。
55、阳光雨露雪中炭;真爱慈善人间情
56、我们要知恩报恩,要多为父母种福,多为父母行善事,就是在报父母恩。
57、人往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善事,带给自己的也是一份踏实,一份美好。
58、支持慈善光荣,参与慈善高尚。
59、让社会充满慈善,使弱者得到帮助。
60、让齐鲁大地充满慈善,使人民群众共享温暖。
行善名言行善经典名言篇四
古人比父子为桥梓,比兄弟为花萼,比朋友为芝兰,敦伦者,当即物穷理也。
【意译】
古时候的人用乔木和梓木来比喻父子关系,用花与萼来比喻兄弟关系,用芝兰香草来比喻朋友关系,因此,有心想敦睦人伦的人,由万物的事理便可推见人伦之理。
【解读】
事实证明,这世间唯有爱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学会爱父母,爱兄弟,爱他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人间,自然包括你我的小家!
父兄有善行,子弟学之或不肖;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可知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子,无庸徒事言词也。君子有过行,小人嫉之不能容;君子无过行,小人嫉之亦不能容;可知君子处小人,必平其气以待之,不可稍形激切也。
【意译】
父辈或兄长行为高尚,晚辈学来可能学不像,也比不上;但是如果父辈或兄长有不良行为,晚辈倒是一学就会,没有不像的。由此可知,长辈教育晚辈,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行为来引导他们,这样晚辈才能学得好,而不是只在言辞上白费工夫,不能以身作则。道德高尚的人行为稍有过失,一些无德之人因为嫉妒,就必然不能相容。但是有德之人即使没有过失,小人们也未必能容他。由此可知,情操高尚的君子和品行卑劣的小人相处时,应当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们,不能过于急切地责骂他们。
【解读】
人的本性像流动的水,靠向高处困难,靠向低处容易。父兄优良的品行子弟不一定能很好地效仿,但是如果父兄有恶劣的行为,子弟一学就会。因此,想要子弟能成为优秀人才,除了我们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外,更重要的是先端正自己的品行。
【原文】
古之克孝者多矣,独称虞舜为大孝,盖能为其难也;古之有才者众矣,独称周公为美才,盖能本于德也。
【意译】
从古至今,能够全力守孝道的人非常多,然而唯独称虞舜为大孝之人,这是由于他能在恪守孝道上做到别人很难做到的事。自古以来有才的人很多,然而单单称赞周公美才,乃是因为周公的才以道德为根本。
【解读】
春风可以破解被严寒冰冻的霜雪,而爱的春风同样可以感动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亲人。
兄弟相师友,天伦之乐莫大焉。
【意译】
兄弟之间彼此可以互为师友,伦常给人带来的快乐莫过于此。
【解读】
古有“三纲五常”之说,孔颖达疏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人间种种情意,以兄弟之情最为珍贵。兄长友爱,弟弟恭敬,家庭便会和睦,家人便可享受天伦之乐。如若在此基础上,兄长以人生经验为本,做弟弟的老师;弟弟则处处遵从兄长的教导,两人便成稳固的师友,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家之长幼,皆倚赖于我,我亦尝体其情否也?
【意译】
【解读】
《礼记·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无数有志之士为之奋斗的目标。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治国、平天下的机会与能力,而修身、齐家却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作为一家之主,想要管理好整个家庭的事务,首先要修身养性,端正己身,才能树立威信,为其他成员起到垂范的作用。
【原文】
子弟天性未漓,教易行也,则体孔子之言以劳之,勿溺爱以长其自肆之心。子弟习气已坏,教难行也,则守孟子之言以养之,勿轻弃以绝其自新之路。
【意译】
当孩子的天性尚未受到社会恶习感染而变得浇漓时,给他们正确的教导并不难。因此,应以孔子“爱之能勿劳乎”的方式去教导他们,而不要过分溺爱,增长了他们自我放纵的心。当孩子已经养成坏的习气,不易教导时,要依孟子“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的方式管教他们,不可以轻易地放弃,使孩子失去改过自新的机会。
【解读】
父母疼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真正懂得爱孩子的人,不是过于溺爱他们,而是教子有方。孩子在幼年时期性格还没有完全形成,可塑性非常强,父母要耐心引导,正确培养,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道德品性,为将来成为出色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孩子就像幼小的树苗,父母和长辈的教育如同浇灌、修剪,小树如果长偏或出现过多的枝杈,父母就千万不能放弃不管,而要耐心修正,使其成材。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
【意译】
心中保有仁心和孝心,那么,天下任何恶劣的行为,都不会忍心去做,所以,孝顺是一切善行中首先应该做到的。
【解读】
心中常怀孝心、仁爱之心的人,内心一定是善良的。有孝心的人懂得感父母之恩,不做不合道义的事,为的是不让父母担心和蒙羞,不懈地努力是想给父母安定的生活。所以孝心不但断掉了恶念,还成为善行的源头。
提倡多行善事,孝道为先,因为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行善也会给子孙后代留恩泽和积福报。《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累善行的家庭,必定会有多余的恩惠被后人享用。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悌是中华文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