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家庭家风家训家规内容范文一
家风是道德品质的世代积累、嘉言懿行的代际沉淀。领导干部家风具有鲜明政治属性,其家风一旦出现问题,不仅是道德问题,而且是党性问题、纪律问题;不仅影响领导干部个人声誉,而且直接关系到党的作风和形象。马克思、恩格斯十分注重家庭问题研究,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中都有科学的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继承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文化基因,提出构建“家庭、家教、家风”三位一体家风体系,开拓了党风廉政建设新视野,体现了党的核心、人民领袖的个人魅力,家教风范与政治品格的高度统一。推进新时代家风建设,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养成思维习惯,形成政治自觉。
政治方向不迷失。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思想灯塔指引,家风建设离不开核心领航。要持续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深入推进忠诚教育,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忠诚立家、修身律己、廉洁齐家,带动全体家庭成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价值取向不错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正气不彰,歪风邪气就会盛行。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文明建设,锤炼党员干部品德,书写家庭美德,遵守职业道德,弘扬社会公德,带动家庭成员提升思想觉悟、品德修养,坚定信仰追求,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性原则不动摇。对于党的领导干部而言,家风亦是作风、党风,是权力观的集中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要铸牢理想信念,强化党性修养,正确处理公与私、情与法、义与利的关系,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让党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
系统观念、系统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科学工作方法。家风建设是作风涵养之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管住管好党员干部的家风。要把家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联系起来看、统筹起来抓,优化衔接配合,推进成果共享,形成良性聚合效应。
坚持“三家”一体建设。家庭、家教、家风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庭是家风建设的基础,家教是家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要充分发挥家庭的生活功能、教化功能和社会功能,不断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使家庭成为拒腐防变的坚强阵地。坚持清廉文化建设与家风家教结合,广泛开展家庭助廉、家风倡廉、阵地宣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家庭当廉政建设的推动者、践行者、监督者。深挖地方特色资源,丰富家风建设内涵,引导广大家庭把爱家和爱国、小我和大我统一起来,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一心爱党爱国爱家。
坚持“三风”一体治理。家庭行为是家庭个性与社会共性的统一。家风是党风、社风的重要连接点。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只有把千千万万个家庭家风建设好,子女教育好,社会风气好转才会有坚实基础。要把握新时代弘扬家风新要求,把家风建设作为厚植清廉文化、培育清廉风尚的有力抓手,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德守礼。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式,吸收传统积极能量,摒弃过时陈腐因素,强化家风文化传承塑造。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建设家风文化精品和家风教育基地,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家风品牌。立破并举、扶正祛邪,深入治理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等不良社会风气,全方位多层次倡导新风正气,以润物无声方式影响千家万户,推动良好家风、清廉党风、清朗社风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坚持“三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方针方略,对家风建设同样适用。要坚持严的主基调贯穿家风建设始终,把纪律和监督挺在前面,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一以贯之对党员领导干部开展严格监督和约束,让家风不正者付出代价,形成强大高压震慑。要密切关注腐败背后的家风问题,同步谋划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激发家风建设治本功能。对反复出现、普遍发生的问题,从制度机制上找原因、寻根源,及时完善制度规范、堵塞制度漏洞。强化党史学习教育,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红色家风,筑牢拒腐防变的家风家教防火墙。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中华民族历来把修身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无不寄托着对前辈先贤的追慕敬仰,对后辈进行立规立矩、鞭策教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纪国法,自觉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带头廉洁治家,从严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朴素道理,廉以修身、严以治家、清白传家,使好家风好美德世代相传,不断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从自己做起,当好领头羊。俗话说:“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领导干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亲属、子女影响很大。如果自身不正,配偶、子女就会有样学样。一些领导干部家人出问题,表面上是个人行为不当,其根源还是出在领导干部本身。如果领导干部公私不分、义利观扭曲,把“升官发财”“封妻荫子”等当成家训,必然给家人埋下罪恶的种子。“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从小事抓起,管好家务事。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家风不属于私人领域,更不是老人托管、家属自管的小事。不少被查处的干部,往往都是从人情往来细微之处开始忽视,从无伤大雅的小节之处开始滑坡,从不经意的瞬间开始松懈。“酒杯一端,原则放宽”“礼物一收,制度松动”“一次做让步,次次守不住”。腐败往往是从量变转为质变的结果,“温水煮青蛙”,最终会破纪破法、走向不归路。当前,家风问题与腐败问题相互交织,由风及腐、由风变腐、风腐一体,不拘小节,终累大德。领导干部要自觉扛起责任,从家庭小事小节抓起,从日常一点一滴做起,面对小问题不掉以轻心,遇到潜规则不随波逐流,碰上人情礼不欣然笑纳,让洁身自爱成为家庭成员的共同操守。
从家人严起,过好亲情关。家风寄托传统、盛放亲情。关心关爱亲属是人之常情,但不能无原则、无底线,徇情越权。百般算计,不如积德行善。一个好家庭,并不是给孩子留大量钱财,而是留给他们人生智慧。现实中,寄生性腐败和家族式腐败问题屡有发生,一些领导干部“为情所困”“因爱破法”,从而“前门当官,后门开店”,使家庭沦为“权钱交易所”。“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全家腐”必然导致“全家覆”。领导干部必须牢记严是爱、宽是害,对家人常教育、常监督、常提醒,得意忘形时多吹吹冷风,门庭若市时多吹吹清风,意志消沉时多吹吹暖风,防止“枕边风”成为腐败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守好家庭廉洁堤防,建好家庭幸福港湾。
对于家庭家风家训家规内容范文二
家风家训是什么?“温州一家人——家风·记忆征集活动”在引发老百姓关注的同时,也唤起大家对当下家风家训传承的思考。
恋家不守土的温州人,对家风家训有着怎样的理解?小家庭、小时代的家风家训有哪些新变化?日前,记者通过网络和街头采访,对125位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受访者中既有八旬老者,也有初长成的“00后”少年,其中“80后”“90后”占到了六成以上。调查中近半数受访者遗憾地表示,家里缺失家风家训;超过九成市民支持在新时代重倡家风家训传统。
家风家训是什么?
六成家庭家风淡化
春节期间,央视关于“家风”的调查引发市民热议。家风,一种无言的教育;家训,一种有言的记忆,是否仍在潜移默化感染温州人?
当被问及“您知道什么是家风家训吗”,67.2%的受访者选择“知道”,“不太了解”的人群则接近四分之一。追问受访者对哪些家风家训有所了解时,曾国藩家训成为市民认知度最高的名人家训,有27.7%的市民表示知道,其次认知度较高的名人家训为朱子家训和颜氏家训。
普通温州人家风家训传承情况如何?情况并不乐观。在调查中,选择“没有整体性和明确的家风”、“对家风没有印象”、“没有家风”等选项的受访者占到50.9%,接近六成。仅有18.5%的市民认为家里家风传承很好,能代代传承;有30.6%市民评价自家家风传承较好,仍发挥着作用。
家风家训淡化的背后,显示着家风家训教育和传承正在弱化。调查显示,市民对目前家风家训教育现状并不满意,更多市民支持重提家风家训。超过87.2%的市民支持重视家风家训,有85.6%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对社会风气影响比较大。而少数认为重提家风家训意义不大的市民则提出,他们最怕家风家训的简单提倡陷于空洞口号,希望教育能有实际意义。
家风传承怎么样?
年轻一代更陌生
是什么让家风家训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和记忆?在采访中,我们听到市民的感慨:时代变了。
在问及“家风家训是否会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时,有70.4%的受访者表示肯定,16.8%的市民则称不太确定。
时代对家风家训的传承产生怎样的影响?记者通过对调查问卷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家风家训的记忆随着受访者的年龄段而变化,年轻一代新人类对家风家训更显陌生。
上世纪60年代前出生的市民普遍都知道什么是家风家训;知晓率到“70后80后”降低了12.8%;“90后”知道家风家训的人群仅占66%;“00后”的中小学生中,接近60%的孩子选择“不知道”。
对家风家训教育满意度同样随年龄改变而变化。其中“70后”、“80后”是受访者中满意度最低的人群,仅有四分之一的“70后”认为自己家的家风家训传承“很好”或“较好”;这一数字到了“80后”再降低了2个百分点。在其他年龄段,选择传承“很好”或“较好”的市民则超过七成。
为什么“70后”“80后”对家风家训现状最不满?“我们有了家庭、孩子,才发现怎么教育孩子是个难题。”80后孙小姐接受采访时说,把孩子送去读国学、读朱子家训就是为了能更好接受传统教育。“我们小时候家长还忆苦思甜,让我们刻苦努力,现在的小孩养尊处优,一点都不努力。”70后的.陈女士正替青春期的孩子着急,她略感自责没有言传身教把好传统传下去。
家风家训最重视:
勤俭宽厚诚信
传统依靠言传身教的家风家训正受到新时代的挑战。“小时代”“新时代”该如何重倡家风家训呢?
调查中,超过六成市民认为家风家训很重要,不仅影响个体,也将反作用于家庭和社会,让家庭更有凝聚力,弘扬社会正气。85.6%的受访者相信家风对社会风气影响“很大”或“比较大”。当回答家风家训的积极意义时,76%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教育有利于个人品行塑造,68.8%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有助于孩子家庭教育,66.4%的市民相信重视家风家训能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半数受访者认为传承家风家训能增进家庭成员和睦、保留独特家庭文化。
哪些家风家训是咱们“温州一家人”最重视的品格?在“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宽厚待人”、“刻苦勤勉”、“自强独立”等选项中,“勤俭节约”被最多温州家庭奉为准则,有接近57%的市民回忆,自己的家风家训与勤俭节约相关。温州人同样重视宽容待人、吃亏是福,有54%的`市民认为从小家里人教育“宽厚待人”;有47%的受访者认为“诚实守信”是家人最重视的品格。
面对家风家训逐渐淡化的尴尬,现代家庭该如何培养家风、传承家训?接近七成的市民认为,好的家风家训应该建立在家庭成员经常交流的基础上,有47.2%的受访者建议家长不失时机教育孩子,有40.8%受访者认为应注重分享家庭的独特记忆。此外,两成市民赞成可以借鉴名人典故进行教育。
对于家庭家风家训家规内容范文三
家风家训是什么?“温州一家人——家风·记忆征集活动”在引发老百姓关注的同时,也唤起大家对当下家风家训传承的思考。
恋家不守土的温州人,对家风家训有着怎样的理解?小家庭、小时代的家风家训有哪些新变化?日前,记者通过网络和街头采访,对125位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受访者中既有八旬老者,也有初长成的“00后”少年,其中“80后”“90后”占到了六成以上。调查中近半数受访者遗憾地表示,家里缺失家风家训;超过九成市民支持在新时代重倡家风家训传统。
家风家训是什么?
六成家庭家风淡化
春节期间,央视关于“家风”的调查引发市民热议。家风,一种无言的教育;家训,一种有言的记忆,是否仍在潜移默化感染温州人?
当被问及“您知道什么是家风家训吗”,67.2%的受访者选择“知道”,“不太了解”的人群则接近四分之一。追问受访者对哪些家风家训有所了解时,曾国藩家训成为市民认知度最高的名人家训,有27.7%的市民表示知道,其次认知度较高的名人家训为朱子家训和颜氏家训。
普通温州人家风家训传承情况如何?情况并不乐观。在调查中,选择“没有整体性和明确的家风”、“对家风没有印象”、“没有家风”等选项的受访者占到50.9%,接近六成。仅有18.5%的市民认为家里家风传承很好,能代代传承;有30.6%市民评价自家家风传承较好,仍发挥着作用。
家风家训淡化的背后,显示着家风家训教育和传承正在弱化。调查显示,市民对目前家风家训教育现状并不满意,更多市民支持重提家风家训。超过87.2%的市民支持重视家风家训,有85.6%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对社会风气影响比较大。而少数认为重提家风家训意义不大的市民则提出,他们最怕家风家训的简单提倡陷于空洞口号,希望教育能有实际意义。
家风传承怎么样?
年轻一代更陌生
是什么让家风家训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和记忆?在采访中,我们听到市民的感慨:时代变了。
在问及“家风家训是否会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时,有70.4%的受访者表示肯定,16.8%的市民则称不太确定。
时代对家风家训的传承产生怎样的影响?记者通过对调查问卷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家风家训的记忆随着受访者的年龄段而变化,年轻一代新人类对家风家训更显陌生。
上世纪60年代前出生的市民普遍都知道什么是家风家训;知晓率到“70后80后”降低了12.8%;“90后”知道家风家训的人群仅占66%;“00后”的中小学生中,接近60%的孩子选择“不知道”。
对家风家训教育满意度同样随年龄改变而变化。其中“70后”、“80后”是受访者中满意度最低的人群,仅有四分之一的“70后”认为自己家的家风家训传承“很好”或“较好”;这一数字到了“80后”再降低了2个百分点。在其他年龄段,选择传承“很好”或“较好”的市民则超过七成。
为什么“70后”“80后”对家风家训现状最不满?“我们有了家庭、孩子,才发现怎么教育孩子是个难题。”80后孙小姐接受采访时说,把孩子送去读国学、读朱子家训就是为了能更好接受传统教育。“我们小时候家长还忆苦思甜,让我们刻苦努力,现在的小孩养尊处优,一点都不努力。”70后的陈女士正替青春期的孩子着急,她略感自责没有言传身教把好传统传下去。
家风家训最重视:
勤俭宽厚诚信
传统依靠言传身教的家风家训正受到新时代的挑战。“小时代”“新时代”该如何重倡家风家训呢?
调查中,超过六成市民认为家风家训很重要,不仅影响个体,也将反作用于家庭和社会,让家庭更有凝聚力,弘扬社会正气。85.6%的受访者相信家风对社会风气影响“很大”或“比较大”。当回答家风家训的积极意义时,76%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教育有利于个人品行塑造,68.8%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有助于孩子家庭教育,66.4%的市民相信重视家风家训能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半数受访者认为传承家风家训能增进家庭成员和睦、保留独特家庭文化。
哪些家风家训是咱们“温州一家人”最重视的品格?在“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宽厚待人”、“刻苦勤勉”、“自强独立”等选项中,“勤俭节约”被最多温州家庭奉为准则,有接近57%的市民回忆,自己的家风家训与勤俭节约相关。温州人同样重视宽容待人、吃亏是福,有54%的市民认为从小家里人教育“宽厚待人”;有47%的受访者认为“诚实守信”是家人最重视的品格。
面对家风家训逐渐淡化的尴尬,现代家庭该如何培养家风、传承家训?接近七成的市民认为,好的`家风家训应该建立在家庭成员经常交流的基础上,有47.2%的受访者建议家长不失时机教育孩子,有40.8%受访者认为应注重分享家庭的独特记忆。此外,两成市民赞成可以借鉴名人典故进行教育。
对于家庭家风家训家规内容范文四
家风家训是什么?“温州一家人——家风·记忆征集活动”在引发老百姓关注的同时,也唤起大家对当下家风家训传承的思考。
恋家不守土的温州人,对家风家训有着怎样的理解?小家庭、小时代的家风家训有哪些新变化?日前,记者通过网络和街头采访,对125位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受访者中既有八旬老者,也有初长成的“00后”少年,其中“80后”“90后”占到了六成以上。调查中近半数受访者遗憾地表示,家里缺失家风家训;超过九成市民支持在新时代重倡家风家训传统。
家风家训是什么?
六成家庭家风淡化
春节期间,央视关于“家风”的调查引发市民热议。家风,一种无言的教育;家训,一种有言的记忆,是否仍在潜移默化感染温州人?
当被问及“您知道什么是家风家训吗”,67.2%的受访者选择“知道”,“不太了解”的人群则接近四分之一。追问受访者对哪些家风家训有所了解时,曾国藩家训成为市民认知度最高的名人家训,有27.7%的市民表示知道,其次认知度较高的名人家训为朱子家训和颜氏家训。
普通温州人家风家训传承情况如何?情况并不乐观。在调查中,选择“没有整体性和明确的家风”、“对家风没有印象”、“没有家风”等选项的受访者占到50.9%,接近六成。仅有18.5%的市民认为家里家风传承很好,能代代传承;有30.6%市民评价自家家风传承较好,仍发挥着作用。
家风家训淡化的背后,显示着家风家训教育和传承正在弱化。调查显示,市民对目前家风家训教育现状并不满意,更多市民支持重提家风家训。超过87.2%的市民支持重视家风家训,有85.6%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对社会风气影响比较大。而少数认为重提家风家训意义不大的市民则提出,他们最怕家风家训的简单提倡陷于空洞口号,希望教育能有实际意义。
家风传承怎么样?
年轻一代更陌生
是什么让家风家训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和记忆?在采访中,我们听到市民的感慨:时代变了。
在问及“家风家训是否会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时,有70.4%的受访者表示肯定,16.8%的市民则称不太确定。
时代对家风家训的传承产生怎样的影响?记者通过对调查问卷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家风家训的记忆随着受访者的年龄段而变化,年轻一代新人类对家风家训更显陌生。
上世纪60年代前出生的市民普遍都知道什么是家风家训;知晓率到“70后80后”降低了12.8%;“90后”知道家风家训的人群仅占66%;“00后”的中小学生中,接近60%的孩子选择“不知道”。
对家风家训教育满意度同样随年龄改变而变化。其中“70后”、“80后”是受访者中满意度最低的人群,仅有四分之一的“70后”认为自己家的家风家训传承“很好”或“较好”;这一数字到了“80后”再降低了2个百分点。在其他年龄段,选择传承“很好”或“较好”的市民则超过七成。
为什么“70后”“80后”对家风家训现状最不满?“我们有了家庭、孩子,才发现怎么教育孩子是个难题。”80后孙小姐接受采访时说,把孩子送去读国学、读朱子家训就是为了能更好接受传统教育。“我们小时候家长还忆苦思甜,让我们刻苦努力,现在的小孩养尊处优,一点都不努力。”70后的陈女士正替青春期的孩子着急,她略感自责没有言传身教把好传统传下去。
家风家训最重视:
勤俭宽厚诚信
传统依靠言传身教的家风家训正受到新时代的挑战。“小时代”“新时代”该如何重倡家风家训呢?
调查中,超过六成市民认为家风家训很重要,不仅影响个体,也将反作用于家庭和社会,让家庭更有凝聚力,弘扬社会正气。85.6%的受访者相信家风对社会风气影响“很大”或“比较大”。当回答家风家训的积极意义时,76%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教育有利于个人品行塑造,68.8%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有助于孩子家庭教育,66.4%的市民相信重视家风家训能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半数受访者认为传承家风家训能增进家庭成员和睦、保留独特家庭文化。
哪些家风家训是咱们“温州一家人”最重视的品格?在“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宽厚待人”、“刻苦勤勉”、“自强独立”等选项中,“勤俭节约”被最多温州家庭奉为准则,有接近57%的市民回忆,自己的家风家训与勤俭节约相关。温州人同样重视宽容待人、吃亏是福,有54%的市民认为从小家里人教育“宽厚待人”;有47%的受访者认为“诚实守信”是家人最重视的品格。
面对家风家训逐渐淡化的尴尬,现代家庭该如何培养家风、传承家训?接近七成的市民认为,好的`家风家训应该建立在家庭成员经常交流的基础上,有47.2%的受访者建议家长不失时机教育孩子,有40.8%受访者认为应注重分享家庭的独特记忆。此外,两成市民赞成可以借鉴名人典故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