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形势与政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通用19篇)

时间:2025-01-11 作者:雁落霞

范本的写作过程需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篇章的连贯性,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这些范文范本中,有一些是经典的作品,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写作思路和启示。

优秀形势与政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通用19篇)篇一

摘要:德育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力求塑造完善的人格,引导学生认同并遵守社会规范,为国家的建设服务。我国德育经历了官本到民本到人本的转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虽然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人们也一直在探索更好的进行德育的方法,并且落实到教学中去。不论对人的全面发展还是社会的全面进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德育,完全人格,双主体互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德育是建设社会文明的根本保证,是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手段,是塑造人格的主导力量。

一、德育的功能和发展。

1.德育的本质。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中国古代一直十分重视德育工作,认为德育是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途径,不是一个特定阶段的活动,而是要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德育的根本功能有两个:一是塑造完全人格,二是引导学生认同并遵守社会秩序,为社会发展服务。德育的开展亦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理论指导,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凸显人之为人的类属性,塑造完善人格,释放出无穷的人格魅力。

2.官本到民本到人本的转变。

德育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是一种道德价值观念。中国的道德教育经历了由官本到民本到人本的转变。商周时代是以官为本。“民本”观念首先由春秋末期的孔子提出,后来孟子又对其做了进一步的补充。“民为邦本,本固而邦宁”“仁者,莫大于爱民”是“民本”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但是这一时期的“民本”思想中的民并不是指老百姓,而是指臣民,即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听从统治阶级安排的臣民。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所谓的民在人格建构上,崇尚儒家的“仁”“礼”和“中庸”,这样都压抑了个体的创造品质。以民本为核心的德育造成了人精神上的缺失,违背了其最终意愿。人本的含义是针对全体人而言,无论在任何条件下,人永远是主体,永远是关键,更多的在于去体现整个人类的价值。人本德育的理念下,学生不是工具,他是目的,所有的活动都是以他们更好的提升自身作为目的。

二、重视德育。

1.以“人本”思想引导德育的开展。

“人本”德育即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对象,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更好的发展。“人本”要求德育应以学生的更好发展为目标,以致力于开发学生潜能为己任,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根本任务,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务。马克思主义人格学原理告诉我们健全的人格力量是思想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和反省力量的和谐统一。他认为人格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对人的依附为特征的“依附人格阶段”,第二是以对物的依附为特征的“独立人格阶段”,第三是摆脱一切依附关系的“自由人格”阶段。目前我国人格发展正处在由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的转变过程之中。在这一时期,德育的正确方法是全面发展人的力量,减少对物的依附,向“自由人格”的目标而努力。这一转变的实现,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人性化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全人格的需求,采用符合人性的特点和规律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的特质充分显露,情感得以释放,精神获得充实。

2.“双主题互动式”的德育方式。

教育是双向的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二者的主客体关系是相对的,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在德育过程中,双主体都应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成为积极的行为主体,积极地参与德育活动,做符合德育工作的行为。教育者应当充分意识到为人师的重要性。身为人师,其本身承担着“传道、授业和解惑”的重大责任。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在时时处处为学生起到榜样作用。教育者的一个任务就是把它们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使理论密切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发现、乐于反思,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分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能动性,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有选择、有目的的消化、吸收和运用。德育过程实际是德育过程与学生修身过程的统一。这个复杂的“统一”,除了必须包含“德育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统一外”,还包含以下三个复杂的“统一”,即“德育过程与学生带着原有‘意识框架’参加的特殊接受过程的统一”“德育过程与学生自我意识分化和同一过程的统一”“德育过程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统一”。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主体时,德育完全人格塑造的目标要求此刻的受教育者必须采取积极的行动,吸收符合道德观念、人格发展规律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意识,而摒弃头脑中存在的消极因素。

3.深化德育改革。

学生的道德工作是有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具体实践共同构成的。人们应该正确认识并且重视德育工作,从多方面入手建构适应德育本质的教学体系,把德育做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第一,从小学到大学,建设德育课程与具体知识课程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我国很多学校特别是一些贫穷落后地区的学校没有开展德育的相关课程,导致当地德育工作的滞后,对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来了负面影响。德育工作在任何条件下都应做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其次培养创造性智慧和能力。德育的“双主体互动式”并不是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否认,而是一种肯定。传统德育工作普遍重视学生的接受与掌握能力,而忽视了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造成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造灵感得不到激发,能力得不到训练,其潜能不能够及时有效地通过合理的途径得以开发。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要比单纯的获得知识要重要的多,这是人类社会绵延不断、生生不息、不断进步的根源所在。再次充分重视德育实践,不把德育教育仅仅局限在意识的范畴之内,把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在现实中学习理论、实践理论,让理论活起来。

三、德育的意义。

国际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不断奋斗的进取精神以及处事不慌、遇事不乱、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已迫在眉睫。德育对完全人格的塑造,对人的意志、情感、能力和智慧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德育工作的开展是顺应国际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更好的融入到国际社会的关键步骤。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生主体能力差,对于老师讲授的知识采取囫囵吞枣的态度,很少能够把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加工和运用,我国学生的创造力和别国相差甚远。人本理念要求改变以往德育“人的缺位”的弊端,实现学生的更加自由与全面的发展,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学会问为什么,在问题中掌握知识,在知识中锻炼能力。德育立足于人们的精神生活,让更多的人得以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将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深远的作用。

优秀形势与政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通用19篇)篇二

1825年,清,道光年间,夏。

这是一个黄河边上的无名小村庄。已经,许久未雨,黄土地裂开多时了。河边,有黑压压的一群善男信女,还有一个身披彩衣的法师。他们在献祭。法师在舞,在唱。他用破嗓子大喊:“吉时已到,向河神献礼!”

那群人“咚”的一声,跪下了。随即,几个汉子把台上的“礼品”——许多牛羊,一对童男童女,一个年轻姑娘,还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扔进咆哮的黄河,人们大喊:“求河神赏雨!”

不久,下雨了。

那时,人类敬畏自然。

1925年,民国时期,夏。

初夏,江南徽雨。周庄古镇,烟雨微然。孩子们快乐极了,在青砖板路上又唱又跳。小河中的水鸟也与他们一起。小桥上,一个年轻姑娘打着一把红油纸伞,巧笑倩兮。船家们坐在船里,唱着热酒,欣赏这快乐的场景。雨的清冷声,孩子的银铃浅笑,分外动人。

天空是蓝莹莹的,空气是甜丝丝的。

那时,人与自然是好朋友。

1945年,解放时期,夏。

又下雨了。真烦人!我被淋成了个落汤鸡。这雨有股怪味。害得我身上臭臭的,脏脏的。

我打开窗户。咦?天怎么黑成这个样子?

那时,人类开始破坏自然。

2105年,科技时代,夏。

电视台在放一则消息:

“近日,我市频频大雨,雨是有酸腐性的!观众朋友们切勿出门……。

自然,开始报复人类。

优秀形势与政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通用19篇)篇三

2020年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捕杀动物、吃野味、排污水、乱丢垃圾、乱砍树木等所作所为让地球变得不堪重负,而导致的结果便是地球的一次次“报复”,疫情病毒、臭氧层破坏、海平面升高、沙城暴频发等灾难突如其来。

结合当下疫情大环境和世界地球日主题,龙游县实验小学开展“保护地球”系列活动,实小队员们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大自然,争做一名合格的环保小卫士,共建美好的未来!

在此次我们以保护我们母亲河、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爱护动物、参与垃圾分类等为主题的保护地球行动。孩子们完成一幅幅关于疫情与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手抄报或绘画,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保护水资源,保护我们的家园。接着观看了垃圾分类的宣传片并完成家庭垃圾分类指南。跟家长一起对家庭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计划和制订实施方案,制订了一份家庭垃圾分类指南,便于家庭中开展垃圾分类。

此次活动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当下地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意识到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并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我们相信,依靠我们的双手,一定还地球一片蓝天!

文档为doc格式。

优秀形势与政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通用19篇)篇四

〔摘要〕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关乎人类的前途命运。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严峻现实,使我们不得不去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反省人类自身。启蒙批判给予我们探究人与自然矛盾根源的重要向度。启蒙开启了近代理性文明的进程,人的主体性地位得以确立。然而,主客二元对立架构下人类中心主义态度的滋生,工具理性单向度的扩张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生态文明观念、***上帝决定论、中国哲学的“道法自然”生态理念、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省察引向全面和深入。最终,在马克思那里,我们发现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为丰富、恰切和深邃的智慧,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于感性活动原则之上来诠释和规范人与自然关系,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理论支撑和重要路径。

〔关键词〕启蒙批判,人与自然,生态智慧,历史唯物主义,感性活动,存在论。

古往今来,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经久不息,这是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注使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乎人类的前途命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球肆虐,这表明自然界正在以它的方式警告和惩戒人类,向人类的不当行为进行报复。这使我们不得不去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反省人类自身。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批判给予我们探究人与自然矛盾根源的一个重要向度,而生态文明观念、***上帝决定论、中国哲学中“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供给我们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多个面向,将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省察引向全面而深入。最终,在马克思那里,我们发现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为深邃和丰富的智慧,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于“感性活动”原则之上来诠释和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理论支撑和重要路径。

为什么在人类自诩无所不能的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却愈演愈烈?为什么被启蒙之后觉醒的人类却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对这一主题的探讨,我们首先要回到開启近代理性文明的启蒙自身,反观这一问题的缘起。在这一方面,法兰克福学派早期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批判代表了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向度,他们在对启蒙的反思中追根溯源地探寻了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根源,为我们思考当下问题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应答。

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看来,启蒙是一切使人类得到自由发展、促使人类进步的思想观念,其本意是祛魅。启蒙意图通过知识的力量来反对和**神话,使人们获得洞察力,能够意识到自身是可以不受自然摆布的独特个体,亦毋须匍匐于上帝的脚下,在这种不断地自我觉醒当中可以打破无知和迷信的束缚,从而确立起人的主体性地位。因而,理性至上、信仰知识、祛除神话、唤醒世界,成为启蒙的纲领和信条。

启蒙始终贯穿着祛魅化的努力,然而,走出无知和迷信的被启蒙的人类,为什么最终又重新坠入到一种野蛮状态之中呢?面对这一问题,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围绕启蒙与神话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彻底的省察。

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类认知水平的局限性,人类无法与自然相抗衡,就将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投影到神话当中去,神话的世界复制了人类的现实世界的等级、权力关系,成为支配人的一种外在力量。启蒙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足以**人类对神话的恐惧和崇拜,将原本属于人类自身的世界交还给人类,因而试图借助于知识将人类从神话的束缚之中解放出来,使得人类获得自由发展的积极力量,这本是一件幸事。然而,启蒙的发展却逐渐背离了它的初衷,走向了其反面。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理性的被滥用。在人类拿起理性的武器认识和对待自然的过程中,并没有恰当地运用理性,而是以世界主人的傲慢、一切为我所用的姿态去对待自然。因为启蒙在发展过程中,启蒙理性发生了扭曲,单向度为工具理性而丧失了其中所包括的价值理性的丰富意义。启蒙要求以工具理性控制自然的形式表现出来,科学技术便是基于工具理性的重要知识形式,体现着知识的本质力量。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归结为利用和被利用的工具性关系,自然被视作是纯粹的被征服和宰制的客体,它理应为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服务,自然的价值只是在于它可以为人类提供资源、谋取利益。

人类由于过度地迷信科学技术的力量,信奉它可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就进一步运用技术的方式对待自然,贪婪地无限制地使用自然资源,由此,知识最终演变成剥削自然的工具性存在,人类也沦为工具理性的附属品。所以,启蒙洗礼之后,人类在面对自然时,“从自然中想学到的就是如何利用自然,以便全面地统治自然和他者。这就是其唯一目的”〔1〕2。

启蒙之后,在工具理性几乎驱除了全部传统的神话和外在权威时,人类却没有真正实现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人类支配和统治自然的同时,自身更深深地陷入到自然的束缚当中。因而,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就在于人类对自然的工具主义的态度,即全部症结要归因于启蒙理性单向度为工具理性。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这样说道:“造成社会理性化过程之吊诡的理性,或者说造成启蒙辩证法的理性,不是价值理性,而是工具理性。”〔3〕可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贯穿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批判的一条主线,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根源在其中得到了积极的应答。那么,究竟应当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呢?我们进一步借助更多视域的分析,试图发掘出可供借鉴的有效资源。

除了启蒙批判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古今中外众多的思想家都曾对这个自文明诞生以来就始终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过深刻的探究和阐发,汲取他们的宝贵生态智慧,为我们继续去深入反思这一问题,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启迪。

生态文明观念的提出,是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一大突破性进步。“生态文明”一词,据相关研究表明,在西方可以从伊林·费切尔那里找到源头,1978年他在英文期刊《宇宙》中发表了一篇名为《人类生存的条件:论进步的辩证法》的文章,其间他提出了“生态文明”观念,基本观点有如下四个方面:其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因其生物本性和生活于其间的自然环境两个方面而依附于自然,但自然并不是人类可以肆意利用的存在物,人也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人。人类如若获取自然资源就必须爱护自然,人有着照料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面对自然,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顺从自然,尊重自然。其二,人类取得的进步并不必然推动了人类的文明进程,借助于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攫取、控制所取得的进步会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人们或许会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真正的进步乃是以创造和保护人类生活条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为宗旨的质量进步。其三,要想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根本路径就是人类应摒弃历史线性进步论,树立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哲学思维方式,把文明看成一个地球上的子系统,以此纠正人与自然二分的错误观念,将文明与自然融为一体〔4〕。其四,任由人类征服支配自然的时代终将结束,人类必将开启新的生态文明时代。资本主义社会承袭了启蒙以来的科学技术进步主义,利用科学技术征服、剥削、破坏自然,而科学技术的真正作用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律令,而不是去加强对自然的征服。生态文明或将在民主社会主义制度下最终实现。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西方的***有其独特的阐释。究其实质而言,它是一种上帝决定论,其主要的观点有:其一,在***的教义中,上帝是理解上帝—人—自然三维关系的核心角色。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由上帝定义的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上帝指示人类可以统治自然,因为人与自然都可以通过物质交换延续生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人的“统治”角色却不是任意的,统治是“有限的”统治,更恰当地说,是一种“管理”。人首先应当履行维护、看管自然的责任,方才享有对一切动植物利用与控制的权利。换言之,人类相对于自然的权利和地位,是由于对自然的责任或义务而确立的。其二,人类是地球上的独特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物种,只有人类是既具有创造力又具有破坏性的矛盾统一体。恰恰是人类的这种独特性,使得人类更应该担负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在上帝面前,人类是一种有缺陷的有限性存在,正是由于人类有时无法认清这一点,无知或狂妄地把上帝赋予的守护自然的职责理解为可以肆意妄为地支配和主宰自然的权利。事实上,人类之外的一切不仅不是可以为人类支配的,而且还具有不依赖于人的独立性。人类世代都在掠夺破坏自然、与自然对抗中来获取自身的价值,终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其三,人类对自然应有的态度是,在上帝面前保持谦卑。只有在上帝的恩宠和启示中,人类才能拥有智慧。只有在谦卑中,人类才能领会到上帝赋予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究竟是什么,用谦卑去弥补自身的缺陷,才能最终获得与自然正确相处的智慧〔5〕。

中国哲学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上,老子提出的“道”最接近于我们这里所涉及的“自然”,道并不是指社会历史意义上的人伦、常理之道,而是自然之道。他倡导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应遵循的根本原则是“道法自然”,其中包含着“物无贵贱”“知足知止”“效天法地”三个向度的内容。具体而言:其一,关于明确人在世间地位的“物无贵贱”。老子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同源,平等共生于天地间,无高低贵贱之差别,不仅如此,人与自然万物彼此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而不是相互对立。其二,关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知足知止”。老子批判贪图享乐的消极生活,告诫人们须摒弃不必要的過度消费,理应合理有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讲究适可而止,以知足的心态善为而不去妄为,方可成就大为〔6〕。其三,关于人对待自然方式的“效天法地”。老子提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63,人理应与天地万物一起遵循和守护自然而然的法则,不可背离,不可妄加干涉,应努力将自然之法通过人类的智慧转为生存之法,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思潮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与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为解决生态危机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在此我们列举几位代表人物来深入阐释这一问题。高兹将生态危机的发生归结于资本主义对利润无限追求的经济理性,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从本质上就是生态危机,不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矛盾问题,就会危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在他看来,当下的出路就在于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用遵循生态规则的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8〕249。奥康纳则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就有着反生态的本性,因而,资本主义的生态体系不具备可持续性。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当中,就势必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和自然界的污染,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生态危机日愈严重。福斯特强调科学技术是资本家谋取利润的手段,如若将生态危机的解决寄托于科学技术之上定是徒劳的。当前全球生态的破坏归根结底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诱发的,只有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真正解决生态危机。

上述古今中外思想家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诸多观点,关于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认识和理解大致有三种角度:一是有的将之归结为工具理性的扩张、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不合理的运用;二是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或者说是资本逻辑导致;三是人类过度掠夺和消费自然资源、破坏自然而造成的。就解决路径与方案而言,他们相应地提出了三种观点:一是要合理运用科学技术,遵循万物法则,担负守护自然的职责,达到文明的发展与自然有机的融合;二是要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民主社会主义制度下有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是要认识到人类自身的有限性和自然的独特价值,合理有度地使用自然资源。以上这些观点,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给予我们更好地把握人与自然关系以深刻启示。另外,我们也从中认识到,人与自然的这个主题是贯穿人类文明进程的根本的重要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对峙、失衡,并不是由某一种单一的原因引起的,而是有着复杂的背景和诸多的因素所导致。那么,如何才能全面而恰当地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我们理应回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之中,这里蕴藏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为丰富、恰切和深邃的智慧。马克思在他的感性活动原则中提供了人与自然达成辩证统一的重要规范和标准,为我们科学地解答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那么,何谓“感性活动”呢?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中,它指的是在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关系中建构出人类社会关系的劳动,对象性、社会性、历史性是它的主要特点。正是感性活动的这些特点规约着人与自然关系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二是“人与人”和“人与自然”。马克思认为,正是基于感性活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类史与自然史的相统一。

首先,我们来分析“感性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首次提出联结人与自然之间的这个纽带不是思辨的理性意识的活动,而是感性意识的活动。在马克思这里,感性、感性意识、感性活动是同义词。论及感性意识,它与我们通常的认知并不一致,“不再从人的先验的认识能力或者感官功能以及意识主观活动的意义上来理解,它不再是个体的属性”〔9〕125。换言之,它虽然表现为人们的欲望、激情和需要,但这并不属于个体独特的情感范围,而是一种类的属性,它应被理解为“领悟并造就人类社会性的交往意识,同时也是建构着人类社会的感性活动”〔10〕。这种感性活动即是发生于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对象性活动,这种关系呈现的是“对象性”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之间互为对象的一种平等关系。

其一,这一“对象性”体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自然于人类而言,它是人类劳动和生活的前提,为人类提供了劳动和生活所必需的资源,同时也是人类为了表现和确证自己的对象性本质力量所需要的世界,人类必须依赖自然而生存;而人对于自然来说,一方面,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这样说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与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1〕56-57另一方面,自然是“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11〕89。脱离人的感性活动的自然,在马克思看来,毋宁说是一种“无”。所以,人与自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亦即“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11〕89。这种自然界的属人的性质和人的自然界的属性,指明了人与自然应然的和谐关系,突破和超越了近代形而上学框架下主客二元对立的模式。

其二,人的主体性是在人与自然“互为对象”关系中的主体性。马克思认为,人具有感性意识,这当然彰显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的主体性。但是,它只能是一种独特的“主体性”,他这样说道:“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的现实、对象性的本质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11〕105这段论述中的“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是至关重要的内容,这里的“主体性”指的即是感性,正是由于人具有“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11〕105,这种主体性才会成立。“一方面,展现这种对象性本质力量的活动证明了自然对人的先在制约性;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对象是表征着人的这一本质力量的存在,这两方面共同印证了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对象性的关系。”〔9〕121-122因此,马克思认为,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感性意识是一种主体性,然而它绝不是在近代形而上学框架下的主客二元對立的主体意识。这是马克思在告诫人们,不能脱离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去谈论人的主体性,换言之,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不能凌驾在自然遭受控制、掠夺和破坏的痛苦之上,这就有力地回击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工具理性的态度。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上文提及的工具理性的扩张,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不合理的运用,人类过度掠夺和消费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等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原因以及对应的解决办法在马克思这里也已经全部涉及到了。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的“感性”的另一个特点是社会性。他认为,人的感性活动的产物不只是作为人的对象性本质力量呈现出来的生产力的提高,同时还有建构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感性意识本身就是一种与他人、他物相联结的交往意识,感性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感性交往。这种社会关系在马克思这里,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中的生产关系。他是从全部社会关系的意义上来表达生产关系的涵义,当生产关系被理性所确认和固定下来就是社会制度。这样,“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前者决定了后者,而后者对前者亦有所影响。因此,倘若要恰当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要考量“人与人”对“人与自然”的影响。我们看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方案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在马克思这里亦有所呈现。

因此,我们认为,马克思在感性活动中提供了对待人与自然关系应遵循的所有应然准则。至于实然状况中,例如: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形成、工具理性的扩张、科学技术的被滥用等问题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当然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感性活动的异化。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与自然是基于人的感性活动的历史的统一,人类史与自然史是同一部历史。在这其中,还蕴含了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终极路径〔12〕。马克思将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最终落脚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之上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上。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以达到和谐共生的一种新局面,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新的关系的产生,而对这种新关系的需要,是在生产力的变革中产生的。那么,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里,生产力的变革又到底意味着什么?生产力是人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因而,生产力的变革并不是从工具理性角度理解的工艺学意义上的突破,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包括物质条件的发展,还包含了人与人对社会关系需要的感性的交往意识的变革。因此,其真正的变革意义在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对人的感性存在的生产,由此引发了人的感性需要的增长和感性意识的变革。感性需要的增长不能等同于物质欲求的增长,这种需要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它的不断增长是感性意识变革的原因,意味着人与自然的感性联系中对新的社会性的发现以及实现,人与人之间通过自然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关系的变革,意味着新的社会属性的降临〔9〕126-127。换言之,当生产力的变革带来了人与自然之间新关系的需求和渴望时,新的社会关系变革的发生也就来临了。这也就意味着,在感性活动所带来的生产力的解放中,实现了共产主义这个新的社会关系的诞生,就迎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和谐共生。马克思这样说道:“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1〕81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能够实现真正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只有当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结束了人类史前史的阶段,感性活动的异化得到扬弃,人不再被异己的规律所支配,能够运用自然生存法则进行合乎规律的自由活动,开始了自由人的创造而进入到真正的人类史,人与自然才真正达成和解,实现和谐共生。

总之,马克思的感性活动原则诠释和规范了人与自然的应然关系,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根本重要的理论支撑,也为我们努力达成这一新局面指明了方向。这就是,我们首先应对联接人与自然的感性活动的“对象性”有充分的体认。人与自然是互为对象的平等关系,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人类是有限性的存在,自然亦有其独特价值。人的主体性是在互为对象的关系中的主体性,因而,绝不能继续抱持人类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工具理性进一步蔓延扩张、科学技术被不当地运用。当然,解决问题的根本,不能只是认识态度上的转变,在这种意识的背后是作为根据和基础的社会存在,它就是近代理性文明以来的异化了的感性活动的存在。我们认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坚持马克思的人类史与自然史相统一的理念,落实在个体的实实在在的感性活动上。我们在感性活动中应遵循万物生存法则,担负起守护自然的职责,在逐步带来的存在论意义上的生产力进步中,增进个体的对象性本质力量,从而逐步朝向自由人的创造的理想境界,推进共产主义这个“人与人”之间崭新社会关系的诞生,最终彻底扬弃感性活动的异化,从而真正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人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卢风,曹小竹.论伊林·费切尔的生态文明观念——纪念提出“生态文明”观念40周年〔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02):5-13.

〔7〕陳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韩秋红,史巍,胡绪明.现代性的迷思与真相: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夏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新探〔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8.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优秀形势与政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通用19篇)篇五

〔摘要〕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关乎人类的前途命运。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严峻现实,使我们不得不去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反省人类自身。启蒙批判给予我们探究人与自然矛盾根源的重要向度。启蒙开启了近代理性文明的进程,人的主体性地位得以确立。然而,主客二元对立架构下人类中心主义态度的滋生,工具理性单向度的扩张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生态文明观念、***上帝决定论、中国哲学的“道法自然”生态理念、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省察引向全面和深入。最终,在马克思那里,我们发现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为丰富、恰切和深邃的智慧,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于感性活动原则之上来诠释和规范人与自然关系,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理论支撑和重要路径。

〔关键词〕启蒙批判,人与自然,生态智慧,历史唯物主义,感性活动,存在论。

古往今来,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经久不息,这是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注使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乎人类的前途命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球肆虐,这表明自然界正在以它的方式警告和惩戒人类,向人类的不当行为进行报复。这使我们不得不去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反省人类自身。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批判给予我们探究人与自然矛盾根源的一个重要向度,而生态文明观念、***上帝决定论、中国哲学中“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供给我们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多个面向,将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省察引向全面而深入。最终,在马克思那里,我们发现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为深邃和丰富的智慧,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于“感性活动”原则之上来诠释和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理论支撑和重要路径。

为什么在人类自诩无所不能的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却愈演愈烈?为什么被启蒙之后觉醒的人类却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对这一主题的探讨,我们首先要回到開启近代理性文明的启蒙自身,反观这一问题的缘起。在这一方面,法兰克福学派早期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批判代表了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向度,他们在对启蒙的反思中追根溯源地探寻了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根源,为我们思考当下问题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应答。

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看来,启蒙是一切使人类得到自由发展、促使人类进步的思想观念,其本意是祛魅。启蒙意图通过知识的力量来反对和**神话,使人们获得洞察力,能够意识到自身是可以不受自然摆布的独特个体,亦毋须匍匐于上帝的脚下,在这种不断地自我觉醒当中可以打破无知和迷信的束缚,从而确立起人的主体性地位。因而,理性至上、信仰知识、祛除神话、唤醒世界,成为启蒙的纲领和信条。

启蒙始终贯穿着祛魅化的努力,然而,走出无知和迷信的被启蒙的人类,为什么最终又重新坠入到一种野蛮状态之中呢?面对这一问题,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围绕启蒙与神话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彻底的省察。

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类认知水平的局限性,人类无法与自然相抗衡,就将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投影到神话当中去,神话的世界复制了人类的现实世界的等级、权力关系,成为支配人的一种外在力量。启蒙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足以**人类对神话的恐惧和崇拜,将原本属于人类自身的世界交还给人类,因而试图借助于知识将人类从神话的束缚之中解放出来,使得人类获得自由发展的积极力量,这本是一件幸事。然而,启蒙的发展却逐渐背离了它的初衷,走向了其反面。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理性的被滥用。在人类拿起理性的武器认识和对待自然的过程中,并没有恰当地运用理性,而是以世界主人的傲慢、一切为我所用的姿态去对待自然。因为启蒙在发展过程中,启蒙理性发生了扭曲,单向度为工具理性而丧失了其中所包括的价值理性的丰富意义。启蒙要求以工具理性控制自然的形式表现出来,科学技术便是基于工具理性的重要知识形式,体现着知识的本质力量。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归结为利用和被利用的工具性关系,自然被视作是纯粹的被征服和宰制的客体,它理应为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服务,自然的价值只是在于它可以为人类提供资源、谋取利益。

人类由于过度地迷信科学技术的力量,信奉它可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就进一步运用技术的方式对待自然,贪婪地无限制地使用自然资源,由此,知识最终演变成剥削自然的工具性存在,人类也沦为工具理性的附属品。所以,启蒙洗礼之后,人类在面对自然时,“从自然中想学到的就是如何利用自然,以便全面地统治自然和他者。这就是其唯一目的”〔1〕2。

启蒙之后,在工具理性几乎驱除了全部传统的神话和外在权威时,人类却没有真正实现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人类支配和统治自然的同时,自身更深深地陷入到自然的束缚当中。因而,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就在于人类对自然的工具主义的态度,即全部症结要归因于启蒙理性单向度为工具理性。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这样说道:“造成社会理性化过程之吊诡的理性,或者说造成启蒙辩证法的理性,不是价值理性,而是工具理性。”〔3〕可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贯穿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批判的一条主线,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根源在其中得到了积极的应答。那么,究竟应当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呢?我们进一步借助更多视域的分析,试图发掘出可供借鉴的有效资源。

除了启蒙批判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古今中外众多的思想家都曾对这个自文明诞生以来就始终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过深刻的探究和阐发,汲取他们的宝贵生态智慧,为我们继续去深入反思这一问题,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启迪。

生态文明观念的提出,是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一大突破性进步。“生态文明”一词,据相关研究表明,在西方可以从伊林·费切尔那里找到源头,1978年他在英文期刊《宇宙》中发表了一篇名为《人类生存的条件:论进步的辩证法》的文章,其间他提出了“生态文明”观念,基本观点有如下四个方面:其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因其生物本性和生活于其间的自然环境两个方面而依附于自然,但自然并不是人类可以肆意利用的存在物,人也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人。人类如若获取自然资源就必须爱护自然,人有着照料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面对自然,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顺从自然,尊重自然。其二,人类取得的进步并不必然推动了人类的文明进程,借助于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攫取、控制所取得的进步会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人们或许会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真正的进步乃是以创造和保护人类生活条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为宗旨的质量进步。其三,要想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根本路径就是人类应摒弃历史线性进步论,树立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哲学思维方式,把文明看成一个地球上的子系统,以此纠正人与自然二分的错误观念,将文明与自然融为一体〔4〕。其四,任由人类征服支配自然的时代终将结束,人类必将开启新的生态文明时代。资本主义社会承袭了启蒙以来的科学技术进步主义,利用科学技术征服、剥削、破坏自然,而科学技术的真正作用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律令,而不是去加强对自然的征服。生态文明或将在民主社会主义制度下最终实现。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西方的***有其独特的阐释。究其实质而言,它是一种上帝决定论,其主要的观点有:其一,在***的教义中,上帝是理解上帝—人—自然三维关系的核心角色。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由上帝定义的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上帝指示人类可以统治自然,因为人与自然都可以通过物质交换延续生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人的“统治”角色却不是任意的,统治是“有限的”统治,更恰当地说,是一种“管理”。人首先应当履行维护、看管自然的责任,方才享有对一切动植物利用与控制的权利。换言之,人类相对于自然的权利和地位,是由于对自然的责任或义务而确立的。其二,人类是地球上的独特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物种,只有人类是既具有创造力又具有破坏性的矛盾统一体。恰恰是人类的这种独特性,使得人类更应该担负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在上帝面前,人类是一种有缺陷的有限性存在,正是由于人类有时无法认清这一点,无知或狂妄地把上帝赋予的守护自然的职责理解为可以肆意妄为地支配和主宰自然的权利。事实上,人类之外的一切不仅不是可以为人类支配的,而且还具有不依赖于人的独立性。人类世代都在掠夺破坏自然、与自然对抗中来获取自身的价值,终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其三,人类对自然应有的态度是,在上帝面前保持谦卑。只有在上帝的恩宠和启示中,人类才能拥有智慧。只有在谦卑中,人类才能领会到上帝赋予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究竟是什么,用谦卑去弥补自身的缺陷,才能最终获得与自然正确相处的智慧〔5〕。

中国哲学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上,老子提出的“道”最接近于我们这里所涉及的“自然”,道并不是指社会历史意义上的人伦、常理之道,而是自然之道。他倡导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应遵循的根本原则是“道法自然”,其中包含着“物无贵贱”“知足知止”“效天法地”三个向度的内容。具体而言:其一,关于明确人在世间地位的“物无贵贱”。老子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同源,平等共生于天地间,无高低贵贱之差别,不仅如此,人与自然万物彼此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而不是相互对立。其二,关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知足知止”。老子批判贪图享乐的消极生活,告诫人们须摒弃不必要的過度消费,理应合理有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讲究适可而止,以知足的心态善为而不去妄为,方可成就大为〔6〕。其三,关于人对待自然方式的“效天法地”。老子提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63,人理应与天地万物一起遵循和守护自然而然的法则,不可背离,不可妄加干涉,应努力将自然之法通过人类的智慧转为生存之法,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思潮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与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为解决生态危机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在此我们列举几位代表人物来深入阐释这一问题。高兹将生态危机的发生归结于资本主义对利润无限追求的经济理性,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从本质上就是生态危机,不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矛盾问题,就会危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在他看来,当下的出路就在于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用遵循生态规则的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8〕249。奥康纳则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就有着反生态的本性,因而,资本主义的生态体系不具备可持续性。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当中,就势必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和自然界的污染,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生态危机日愈严重。福斯特强调科学技术是资本家谋取利润的手段,如若将生态危机的解决寄托于科学技术之上定是徒劳的。当前全球生态的破坏归根结底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诱发的,只有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真正解决生态危机。

上述古今中外思想家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诸多观点,关于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认识和理解大致有三种角度:一是有的将之归结为工具理性的扩张、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不合理的运用;二是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或者说是资本逻辑导致;三是人类过度掠夺和消费自然资源、破坏自然而造成的。就解决路径与方案而言,他们相应地提出了三种观点:一是要合理运用科学技术,遵循万物法则,担负守护自然的职责,达到文明的发展与自然有机的融合;二是要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民主社会主义制度下有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是要认识到人类自身的有限性和自然的独特价值,合理有度地使用自然资源。以上这些观点,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给予我们更好地把握人与自然关系以深刻启示。另外,我们也从中认识到,人与自然的这个主题是贯穿人类文明进程的根本的重要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对峙、失衡,并不是由某一种单一的原因引起的,而是有着复杂的背景和诸多的因素所导致。那么,如何才能全面而恰当地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我们理应回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之中,这里蕴藏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为丰富、恰切和深邃的智慧。马克思在他的感性活动原则中提供了人与自然达成辩证统一的重要规范和标准,为我们科学地解答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那么,何谓“感性活动”呢?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中,它指的是在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关系中建构出人类社会关系的劳动,对象性、社会性、历史性是它的主要特点。正是感性活动的这些特点规约着人与自然关系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二是“人与人”和“人与自然”。马克思认为,正是基于感性活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类史与自然史的相统一。

首先,我们来分析“感性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首次提出联结人与自然之间的这个纽带不是思辨的理性意识的活动,而是感性意识的活动。在马克思这里,感性、感性意识、感性活动是同义词。论及感性意识,它与我们通常的认知并不一致,“不再从人的先验的认识能力或者感官功能以及意识主观活动的意义上来理解,它不再是个体的属性”〔9〕125。换言之,它虽然表现为人们的欲望、激情和需要,但这并不属于个体独特的情感范围,而是一种类的属性,它应被理解为“领悟并造就人类社会性的交往意识,同时也是建构着人类社会的感性活动”〔10〕。这种感性活动即是发生于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对象性活动,这种关系呈现的是“对象性”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之间互为对象的一种平等关系。

其一,这一“对象性”体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自然于人类而言,它是人类劳动和生活的前提,为人类提供了劳动和生活所必需的资源,同时也是人类为了表现和确证自己的对象性本质力量所需要的世界,人类必须依赖自然而生存;而人对于自然来说,一方面,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这样说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与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1〕56-57另一方面,自然是“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11〕89。脱离人的感性活动的自然,在马克思看来,毋宁说是一种“无”。所以,人与自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亦即“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11〕89。这种自然界的属人的性质和人的自然界的属性,指明了人与自然应然的和谐关系,突破和超越了近代形而上学框架下主客二元对立的模式。

其二,人的主体性是在人与自然“互为对象”关系中的主体性。马克思认为,人具有感性意识,这当然彰显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的主体性。但是,它只能是一种独特的“主体性”,他这样说道:“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的现实、对象性的本质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11〕105这段论述中的“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是至关重要的内容,这里的“主体性”指的即是感性,正是由于人具有“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11〕105,这种主体性才会成立。“一方面,展现这种对象性本质力量的活动证明了自然对人的先在制约性;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对象是表征着人的这一本质力量的存在,这两方面共同印证了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对象性的关系。”〔9〕121-122因此,马克思认为,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感性意识是一种主体性,然而它绝不是在近代形而上学框架下的主客二元對立的主体意识。这是马克思在告诫人们,不能脱离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去谈论人的主体性,换言之,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不能凌驾在自然遭受控制、掠夺和破坏的痛苦之上,这就有力地回击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工具理性的态度。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上文提及的工具理性的扩张,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不合理的运用,人类过度掠夺和消费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等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原因以及对应的解决办法在马克思这里也已经全部涉及到了。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的“感性”的另一个特点是社会性。他认为,人的感性活动的产物不只是作为人的对象性本质力量呈现出来的生产力的提高,同时还有建构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感性意识本身就是一种与他人、他物相联结的交往意识,感性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感性交往。这种社会关系在马克思这里,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中的生产关系。他是从全部社会关系的意义上来表达生产关系的涵义,当生产关系被理性所确认和固定下来就是社会制度。这样,“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前者决定了后者,而后者对前者亦有所影响。因此,倘若要恰当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要考量“人与人”对“人与自然”的影响。我们看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方案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在马克思这里亦有所呈现。

因此,我们认为,马克思在感性活动中提供了对待人与自然关系应遵循的所有应然准则。至于实然状况中,例如: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形成、工具理性的扩张、科学技术的被滥用等问题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当然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感性活动的异化。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与自然是基于人的感性活动的历史的统一,人类史与自然史是同一部历史。在这其中,还蕴含了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终极路径〔12〕。马克思将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最终落脚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之上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上。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以达到和谐共生的一种新局面,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新的关系的产生,而对这种新关系的需要,是在生产力的变革中产生的。那么,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里,生产力的变革又到底意味着什么?生产力是人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因而,生产力的变革并不是从工具理性角度理解的工艺学意义上的突破,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包括物质条件的发展,还包含了人与人对社会关系需要的感性的交往意识的变革。因此,其真正的变革意义在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对人的感性存在的生产,由此引发了人的感性需要的增长和感性意识的变革。感性需要的增长不能等同于物质欲求的增长,这种需要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它的不断增长是感性意识变革的原因,意味着人与自然的感性联系中对新的社会性的发现以及实现,人与人之间通过自然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关系的变革,意味着新的社会属性的降临〔9〕126-127。换言之,当生产力的变革带来了人与自然之间新关系的需求和渴望时,新的社会关系变革的发生也就来临了。这也就意味着,在感性活动所带来的生产力的解放中,实现了共产主义这个新的社会关系的诞生,就迎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和谐共生。马克思这样说道:“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1〕81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能够实现真正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只有当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结束了人类史前史的阶段,感性活动的异化得到扬弃,人不再被异己的规律所支配,能够运用自然生存法则进行合乎规律的自由活动,开始了自由人的创造而进入到真正的人类史,人与自然才真正达成和解,实现和谐共生。

总之,马克思的感性活动原则诠释和规范了人与自然的应然关系,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根本重要的理论支撑,也为我们努力达成这一新局面指明了方向。这就是,我们首先应对联接人与自然的感性活动的“对象性”有充分的体认。人与自然是互为对象的平等关系,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人类是有限性的存在,自然亦有其独特价值。人的主体性是在互为对象的关系中的主体性,因而,绝不能继续抱持人类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工具理性进一步蔓延扩张、科学技术被不当地运用。当然,解决问题的根本,不能只是认识态度上的转变,在这种意识的背后是作为根据和基础的社会存在,它就是近代理性文明以来的异化了的感性活动的存在。我们认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坚持马克思的人类史与自然史相统一的理念,落实在个体的实实在在的感性活动上。我们在感性活动中应遵循万物生存法则,担负起守护自然的职责,在逐步带来的存在论意义上的生产力进步中,增进个体的对象性本质力量,从而逐步朝向自由人的创造的理想境界,推进共产主义这个“人与人”之间崭新社会关系的诞生,最终彻底扬弃感性活动的异化,从而真正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人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卢风,曹小竹.论伊林·费切尔的生态文明观念——纪念提出“生态文明”观念40周年〔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02):5-13.

〔7〕陳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韩秋红,史巍,胡绪明.现代性的迷思与真相: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夏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新探〔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8.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优秀形势与政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通用19篇)篇六

1000多年前,苏轼在写“山色空蒙雨亦奇”这诗句时是下雨天才有的景色,现在连平常日子都有了——有了雾霾。正如柴静所书的《穹顶之下》,她让我们看见了与我们每个人休戚相关的事:雾霾。她说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她调查说“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杭州每年有200多天的雾霾!

一日,我去西湖边的中国美术学院看敦煌展,过了黑暗的万松岭隧道,我突然闻到久违的竹林的味道,那清香真是无与伦比的美妙,我忽然觉得自己寻到什么,寻到了远方的记忆。儿时抬头可以看见蓝蓝的天,雪白的的云,低头可以看见泥泞的土地,翠绿的野草,河水是碧绿的,清澈见底,可以看见小鱼,小虾在河里自由自在的生活。秋天没准还能看到大雁南飞呢!

远方的记忆,令人神往的记忆,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天天见到。

优秀形势与政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通用19篇)篇七

大自然,一个多么雄伟和神奇的存在。

自然是神奇的,它是万物的家园。河流里鱼翔浅底,天空中苍鹰搏击,大地上鲜花怒放,森林里鸟儿歌唱。阳春三月燕子衔泥,炎夏六月荷花满塘,金秋九月蟋蟀歌唱,严冬腊月红梅飘香,无尽的生命使地球生机勃勃,让大自然绚丽多彩。

而人类呢?是大自然最慷慨以对的伙伴,它给予我们无穷的智慧,给予我们丰富的资源,给予我们无数神奇的朋友。但是,人类的所做所为就如同那青春叛逆少年的不计后果的玩乐,与其不同的是,人类犯下更多滔天大罪。人类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伤害自己的朋友,有些人却依旧乐在其中。人类总是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导致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每年每月甚至每时每刻都有某个物种在灭绝或濒临灭绝。对于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资源,人类更是不知后果的挥霍。世界上80%的原始森林已经荡然无存,森林正在以每天375平方千米的速度消失。

大自然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美,但随着当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天然之美显得越来越珍贵。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善待我们。

带着对大自然的愧疚和与大自然和平相处、善待大自然地誓言,向大自然鞠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优秀形势与政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通用19篇)篇八

摘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探究的话题。近年来,生态美学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将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研究传统自然观念和现代生态美学观念的差异,最终得出只有在生态美学视域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结论,明确指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中生态美学指导性的意义,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念。

关键词:生态美学;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全球变暖、水土流失、稀有动物濒临灭绝等一系列的环境的出现,使人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该如何与自然相处成了人类生存问题的重中之重。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因此,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要回归历史,分析不同时期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出现的不同思维方式,再以生态美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这段关系,从而发现人与自然是能够和谐、可持续的相处的。

1.敬畏观。

原始社會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落后,人们只能依靠自然界中原有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来勉强维持生。在对自然认知水平低下、没有能力应对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这种生活必然受到自然的支配和摆布。在强大而异己的自然力面前,人类只能借助于想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态度,将种种自然力、自然现象和自然物赋予了某种神奇的力量,并在恐惧、敬畏的心理作用下,对这些神奇的自然力、自然现象、自然物顶礼膜拜。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时的人类敬畏自然,并且受自然的制约。

2.顺应观。

随着人类支配自然力的能力的增强,神话也就消失了。农业文明时期,人们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对自然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思想文化上,古希腊哲学家认为自然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从中生长出了世界万物,被认为是“本源”性的存在。在中国古代道家和儒家的传统哲学中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倡导人与自然的顺应,强调二者的和谐共生。这种人与自然为一体的思想与当下的生态学理论有相同之处。

3.征服观。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实践能力逐渐增强使得人类社会也出现了重大的历史转变。工业革命的产生使人类逐步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这时的人与自然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时的人们不再是大自然的“奴隶”,受大自然支配,反而成了自然的主人,这种观念必然会割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不再是一个和谐统一体,自然被当作可以征服和改造的异己对象,人们只重视自然的工具价值而忽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整体性。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自然观念下人类不是敬畏自然就是想要战胜自然,将人与自然分割为了两个独立的个体,即使有观点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也是“顺从自然,凡事随缘”的心态。因此,在传统观念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平等,均不是理想的发展状态。

加拿大学者约瑟夫·米克1972年在《加拿大小说杂志》发表的论文《走向生态美学》是较早以“生态美学”作为标题的论著。1米克认为生态美学应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上注重人类的生物性,根据当代生物学知识、生态学知识来反思并重构审美理论。因此生态美学也可以称为“生态审美学”。在生态美学的视域下,笔者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总结出以下几点。

1.反对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中心主义顾名思义就是重点强调自然,人依托于自然而存在,是自然的一部分,对于自然而言,人并没有改造它的权利,更不能因为满足自己的利益而去破坏其它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人类中心基于理性主义和主客二分思想的发展,将人看作是世界一切的中心,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衡量一切实践活动的尺度变成了人的利益。米克从环境的长期稳性的角度批判了以人为中心的伦理传统与善恶标准,提醒人类重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他认为,对于生态系统最大限度的耐久性而言,最大限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最重要的,也即是说是否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应该成为人类的价值准则。

笔者认为无论是自然中心主义还是人类中心主义,二者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都具有时代局限性,不符合新时期的生态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观。生态美学的整体性原理促使我们将化境理解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人与自然并不是互不相干相互分离的实体,其内在是具有联系性的整体。

2.在生态学知识的基础上欣赏自然。

中国学者程相占曾提出了生态审美的四个要点,其中一条是:生态审美必须借助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生态学知识来引起好奇心和联想,进而激发想象和情感,没有基本的生态知识就无法进行生态审美。2审美欣赏必须借助知识而展开。在艺术欣赏中,艺术题材的背景知识、艺术史知识为艺术欣赏提供了基础,也为艺术批评提供了参照系。自然欣赏与之道理相同,没有自然知识的积累,不了解自然,就无法形成正确的参照体系去认知自然、欣赏自然,更不用说与自然和谐相处了。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基本的生态知识的指引,人类和自然之间就无法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生态美学强调生态知识不是关于某一物种自身的一般知识——这是生物学知识;作为生物学的分支,生态学所关注的主要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所以,生态欣赏所关注的应该是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人类不正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忽视生态知识的重要性,那么错误的思维必会导致错误的行为和实践,进而影响到人自身和后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只能是一种空谈。

生态美学彻底摒弃了那种基于人与世界对立、主客二分的传统审美模式,代之以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审美交融”模式,认为在与人类需要和人类用途相关时,并没有独立存在于我们之外、与我们分离的环境。这说明环境和我们总是密切相关的,我们是环境的一部分。哲学家恩格斯反复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3这里,恩格斯告诫人们,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关系。人无论多么高贵、能干,始终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处在自然整体之中,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此,人必须站在生态美学的角度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协调一致,在发展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运用生态美学的知识来保持生态平衡。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与“报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生态美学在人与自然中的关系中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它能够引导着人类树立正确的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理念,从而使人类能够与自然和谐的相处。与传统的自然观念不同,生态美学提倡用生态学知识来引导人们的生态审美,从而合理的改善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没有生态知识引导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持久的。因此,生态美学是只有在生态美学视域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在当今科技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下,对于生态美学的研究还在继续,在今后也定会更加的完善。

参考文献:

注释。

3.林玉春.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解读生态文明[d].福建师范大学,2008.

优秀形势与政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通用19篇)篇九

1825年,清,道光年间,夏。

这是一个黄河边上的无名小村庄。已经,许久未雨,黄土地裂开多时了。河边,有黑压压的一群善男信女,还有一个身披彩衣的法师。他们在献祭。法师在舞,在唱。他用破嗓子大喊:“吉时已到,向河神献礼!”

那群人“咚”的一声,跪下了。随即,几个汉子把台上的“礼品”-----许多牛羊,一对童男童女,一个年轻姑娘,还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扔进咆哮的黄河,人们大喊:“求河神赏雨!”

不久,下雨了。

那时,人类敬畏自然。

1925年,民国时期,夏。

初夏,江南徽雨。周庄古镇,烟雨微然。孩子们快乐极了,在青砖板路上又唱又跳。小河中的水鸟也与他们一起。小桥上,一个年轻姑娘打着一把红油纸伞,巧笑倩兮。船家们坐在船里,唱着热酒,欣赏这快乐的场景。雨的清冷声,孩子的银铃浅笑,分外动人。

天空是蓝莹莹的,空气是甜丝丝的。

那时,人与自然是好朋友。

1945年,解放时期,夏。

又下雨了。真烦人!我被淋成了个落汤鸡。这雨有股怪味。害得我身上臭臭的,脏脏的。

我打开窗户。咦?天怎么黑成这个样子?

那时,人类开始破坏自然。

2105年,科技时代,夏。

电视台在放一则消息:

“近日,我市频频大雨,雨是有酸腐性的!观众朋友们切勿出门……。

自然,开始报复人类。

优秀形势与政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通用19篇)篇十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生命的摇篮,是宇宙间唯一一颗有生命的星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生物在繁衍,形成了今日生机盎然的大好局面,我们人类成了万物之灵。

在远古时代,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还有各类丰富的资源,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我们更应该自理利用,把地球打扮得更加美丽。可是,却不然,人类在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和科技发展的同时,不顾一切的破坏地球、破坏自然,使他遍体鳞伤: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水被污染,大量的野生动物被捕杀……每天有55000公顷森林从地球上消失、15000万吨工业烟尘滞留在大气中、排放2-3立方公里工业废水、100多种生物灭绝、1400万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大家看看,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头顶的天空不再那么蓝了,脚下也不再是一方净土了。人类究竟是聪明还是愚蠢?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水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环境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够了!够了!我们人类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地球与自然母亲太慷慨啦!一切都奉献给我们,我们却回报了什么?1998年,他们终于恼羞成怒,用特大洪灾给人类敲响了一次警钟。如果我们仍然执迷不悟,长此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对于人类的这些行为,自然和地球母亲给我们留下了一句话:“谁无过,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们仿佛已经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开始在享受环境的同时保护环境,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们开始植树造林、保护动物了,电视上也大量宣传环保的口号。人们在沙漠附近再上了防护林,防止沙尘暴。记得有一则新闻上说:“一位老爷爷在他们附近的荒山坡上值树,树苗小的时候,他每天都来看一回,浇浇水或除除草,现在树苗长大了,他还要去其他地方种树,他说,他老了还有他儿子,他儿子老了还有他儿子的儿子。”老人种树也有大半辈子了,也乐此不疲。一位老人都能如此,我们有什么不能?这则兴文报道后,更多的人开始植树。很多调皮的小朋友不再掏鸟窝了,而是在家长的陪同下筑鸟巢。这些事现在已经屡见不鲜了。

我相信这样下去,地球母亲定能恢复原先的美丽,人与自然会更和谐地相处,是人类更加兴旺,生活更加美好!最后请记住一句话:“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优秀形势与政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通用19篇)篇十一

自然是我们的母亲,创造了人类,养育了人类,她是人类的母亲,关心和爱护人类,她关心爱护宇宙间的一切,她包容人类的错误一次又一次。她希望有一天,人类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已改正。春天小草破芽而出,心中会略过一丝惊喜吧;当感受到夏风中清凉的风,心里所有的烦恼被舍去;当树叶一片一片的落下,便可以感受到一丝凄凉;当雪覆盖大地的时候,便可以感受到白雪皑皑的世界。世界给了我们很多惊喜。

而我们呢,却因为乱砍树木,破坏自然,吃野生动物而引发的荒漠化、缺水以及新冠,无一不在警示我们人类,要珍惜自然,保护自然,保护动植物。让环境造福人类。工厂的污水使得水源被污染,人类的生命面临着危险。各种白色污染,小鸟的家园受到了伤害。人类啊,醒醒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地球只有一个,要植树造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不想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破坏自然,我希望有朝一日,大家能正视自然,自然,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互利共惠,真正将我们的家园建设的美丽。

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就是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相互关系,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就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就是矛盾双方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谁都离不开谁。人和自然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需要多种一棵树,多养一盆花,多增加一些绿色,都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我们伤害自然,终有一天,我们会得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能做的只有把这把枪用好和用少。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呼吁: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吧。

优秀形势与政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通用19篇)篇十二

所谓和谐思维,是指从和谐的视域出发,以和谐为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突出和谐性、平衡性、协调性、有序性、互补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并以追求事物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思维方式或思维模式。和谐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此,汤因比曾给予高度评价:“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技术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进这一重大战略的实现,必须树立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思维方式,并将其切实付诸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去。和谐思维在实践中的运用,需要着重树立以下几方面思维方式。

一、树立以人为本、求是为民的思维方式。

人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的主体。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人际关系和谐的主体又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只有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和衷共济、平等友爱、融洽相处、齐心协力、充满活力,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才会有真正的社会和谐。

在抗击冰雪灾害的互助行动中,在汶川地震的捐款救助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华儿女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大灾面前有大爱”,市场化下的价值观念并没有摧毁民众抗击灾难的勇气和信心,也没有泯灭扶危济困、帮助弱小的社会良知;而党和政府迅速果断的应急处置行动更体现着以人为本、求是为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不仅在突发的灾难面前,而且在当前的社会建设中,我们看到收入分配制度的规范,社会保障体制的健全,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立,种种社会变革的模式设计都渗透着以人为本、和谐共荣的理念,因而逐步赢得了民众的认同和支持。

事实表明,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人本为民、求是为民的思维方式。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保障人的合法权利,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亲民、利民、贵民、富民、安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

二、树立有序民主、平等法治的思维方式。

和谐思维是一种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以对立统一为原则的思维方式,既重视对立面的斗争,又重视对立面的统一。它不等于形而上学的无矛盾思维,相反还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的思想。和谐思维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追求矛盾的解决,从而超越了“非此即彼”的二分法思维模式。这里所讲的和谐不是纯粹的同一,而是包含斗争的同一,包含差别的一致;它源于差别而又融于统一,源于多元而又回归为一元。所以,和谐思维并不意味着抛弃矛盾,放弃斗争,而是通过斗争达到同一,斗争是手段,和谐是目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中首要一点便是民主法治,其核心就是既要正视社会矛盾,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既在观点碰撞中产生社会发展的推进力,又要努力在合理合法的范畴内解决矛盾,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没有民主法治就没有社会和谐。因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和而不同、丰富多彩。专制压抑下的鸦雀无声和无规范秩序的众声喧哗都不是和谐,只有在民主的前提下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既弘扬主旋律又提倡多样化,这样的社会才是充满创造力、生动而有序的和谐社会。

民主既是和谐的形式,也是和谐的内容;既是实现和谐的过程,也是和谐的结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在政治体制层面上体现和谐民主,而信息公开、网络问政、媒体监督等等则是在操作层面上建立发扬民主的渠道,疏通民意表达的路径。在此基础上,公民意识的逐步培养、参政议政能力的不断提升将会真正实现有序民主,促进和维护社会的和谐。

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每个公民培养和树立民主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以开放的胸襟最大限度地吸纳民愿民智,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参与;而另一方面,也需要党和政府在行政乃至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运用有序民主的思维方式,加强民众引导并搞好相应的制度设计,辅之以有效的政策措施。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和谐社会,是在多元主体的自主发展中实现共同发展的社会。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地位和权利平等成为人们相互之间的基本关系。在当今时代,解决人们相互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还必须依赖于平等的社会契约和规则,这需要将法律手段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三、树立系统统筹、动态渐进的思维方式。

和谐思维以事物的共生、共存、共荣为目的,而共生、共存、共荣是系统与系统、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关系等客观事物存在的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系统要素的性质、功能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方式不仅影响各要素本身功能的发挥、价值的实现,而且影响整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性质。和谐思维追求矛盾各方运动过程中结构的最优化,运动结果各方面价值的最大化,防止各要素功能的内耗,避免零和效应,其提出问题、考虑问题的侧重点、逻辑起点都着眼于全局。

和谐社会的构建不可能是区域和谐的简单相加,也不可能是部门和谐的盲目堆叠,在构建的过程中,甚至需要区域、部门、乃至个人利益的妥协和退让。因此,执政者和民众都必须树立系统、统筹和动态渐进的思维方式,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具备整体意识和大局意识。当前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政府面临的重重障碍和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树立系统、统筹思维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树立系统思维方式必须要认识到,社会结构是由各个子系统、各个部分构成的,和谐社会是对整个社会系统即社会结构的总体而言的,只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为此,要树立统筹思维方式。其一,要统筹发展。既要注重总体发展,又要照顾局部发展;既要确保全局,又要突出重点;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着眼长远。要推进各个领域、各个区域和各个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其二,要统筹各方利益。要在保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前提下,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找准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之间的结合点,使各方面群众的利益都能得到一定的、合理的满足。

同时,也要认识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辩证法的根本原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都是在和谐和不和谐、协调和不协调的矛盾运动中变化发展的。因此,“和谐”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变化过程,是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动态地实现的。旧的不和谐解决了,新的不和谐又会出现,事物由此不断地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实现和谐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树立动态渐进的思维方式,才能够使我们对于前进中、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科学的态度,不恐慌、不回避、不冒进,在认真查找症结和探索规律的不断尝试中,研讨和寻找和谐发展所必须的最扎实有效方法和谋划长远的策略。

四、树立理解包容、竞合共赢的思维方式。

和谐与不和谐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如果没有了矛盾和差异,也就没有了和谐与不和谐问题,和谐是将众多具有差别性的事物融合在一起,它是以承认事物的多样性、矛盾性、摩擦和冲突为前提的,它内在地包含多样性、差异性。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出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形成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等社会新阶层;出现了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矛盾等。针对这一复杂的社会现实,必须用一种宽容的胸襟、尊重的态度、和谐的思维来看待和处理。

和谐思维是一种共生式思维范式,注重矛盾的统一性,主张积极引导不和谐因素向和谐因素转化,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在竞争中求和协,促进对立面的结合,不断发掘协调矛盾两极的新的力量源泉,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实现对立面双赢的最大收益。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竞合共赢思维。不论是区域经济、企业的发展还是个人的成长,都要走竞争与合作融合共同发展的路子,努力实现各利益集团的共生、共存、互利和共赢。

五、树立务实创新、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规律。要积极利用和谐思维提供的有效思维工具,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人们的和谐思想转化为和谐的行为方式,使社会达到最佳的和谐状态。要继续解放思想,树立敢想敢干、敢闯新路、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富有创造性地应对改革开放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锐意进取的改革先锋去进行必要的探索和尝试,激发和保持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但迄今为止人类的现代化则是建立在人对自然的依赖、掠夺与占有基础之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不仅使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而且还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近些年一些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盲目上项目,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采,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不但导致民众健康水平下降,还引发了医疗费用上升、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甚至导致斗殴上访等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在区域和产业发展中,不但要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科学规划、选择性开发,最终实现循环经济和生态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之,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动力量,以积极的心态、务实的作风去考量前进中的种种障碍,去探索和应对纷繁的矛盾和复杂的局面,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

优秀形势与政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通用19篇)篇十三

世事如棋局,善弈者谋势。想要下好中国高质量发展这盘“棋”,离不开整体推进、统筹谋划,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走好“生态”这盘“先手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让新时代发展成果在蓝天、碧水、净土中呈现光芒。

在发展中保护。拂面春风好借力,正是扬帆远航时。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停不下的是改革发展的脚步,而坚定不移走的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路。企业作为经济发展主力军,使命在肩。而在原有的经济基础和传统产业特点突出的当下,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任重道远。各地县委县政府坚持改革引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胆破除阻碍经济转型的观念理念和体制机制束缚,聚焦产业转型,以产业延伸、更新和多元化发展为路径,建设安全、绿色、集约、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生态优先,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局面。从“两个文明”建设到“五位一体”布局再到“高质量发展”提出,真正一步一步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在保护中发展。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习近平先后5次赴长汀实地调研,持续推动水土流失治理,实现了“荒山-绿洲-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将福州打造为“生态省”;昔日黄沙肆虐的榆林市,从寸草不生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以“人进沙退”的决心筑起了阻止毛乌素沙地南移和西扩的“绿色长城”,让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脚步迈入山东,第一站来到东营视察黄河入海口,并对推动黄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讲话,为破解发展难题指明方向。从长江、黄河,到沙漠、荒山,治理的脚步不会停下,治理的终点是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不是和老天爷作对,而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绿水青山中走出一条共同富裕之路。

古人云:天不变,道亦不变。新时代下,要继续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牛鼻子”,坚持保护为先,发展为要,随时而行,紧跟时代发展的正确道路,下好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一盘大棋,让人民在青山绿水中获得幸福。

优秀形势与政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通用19篇)篇十四

它叫百花村,是一个山里的小村庄。村里的经济不好,但这里的人们活得很开心,由于他们的家园令村民自豪。

致富之风扫遍全国,这里的人们也开始想方设法地赚钱,幻想着有一天也能过上小康日子。

三年过去了,张家靠砍伐树木住上了小洋楼,李家由于开化工厂搬进了三层别墅……村民们看在眼里,心中羡慕极了,于是每家每户都寻找着自己的“发家之路”。

五年过去了,这里的人家家户户都是楼房别墅,生活得十分富足,村民也不再种田,过着安逸的日子。可是邻村昔日的青山变成了秃山,小溪成了臭水沟,鸟儿都飞走了,剩下的只有苍蝇、蚊子、垃圾和沙子。村民们也发现土地正在沙漠化,河里漂着死鱼,树林里几乎只剩些木桩子……但依旧没人管,人们想着:过一天是一天,等将来环境坏到不能住再说。

没过多久,这里的情况也和邻村一样,村民们流着泪迁走了。

千千万万个“百花村”的教训使人铭记: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百花村”的悲剧将再次重演!

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相信,人们只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昔日的百花村就一定会回来的!

优秀形势与政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通用19篇)篇十五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社会管理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应实行“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四位一体的社会管理体制,协调好所辖区域内的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以及社区群众与党和政府的关系等问题。本文把“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基本理论,针对新形势下的和谐社区建设问题进行探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

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表述,和谐社会就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从横向看,涉及到宏观、中观和微观。在我国,无论农村的微观社会还是城市的微观社会,都是由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组成的,它们是我们党的事业的工作基础和组织基础,它们是我们建设社会说来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正因为如此,胡锦涛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城市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胡锦涛的重要讲话,说明中央领导对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是非常关心和重视的,点出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切入点,指明了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目标和前进方向。

和谐社区的定义是:一个健康的、成熟的和谐社区,应该是社区与政府、社区与企业、社区与社会、社区与生态、社区与群众处于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区。

社区建设往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内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社区建设作为国家社会建设的重点。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任期内把社区发展作为其行政当局的六大政策之一。他把社区作为美国政治运作模式,旨在通过发展社区来消除种族、宗教、性别以及政治上的分歧。2005年初,新加坡政府推出总金额达十亿元的社区关怀基金,主要资助社区援助计划。

我国虽然对社区概念的提出比较晚,可成果显著。武汉市常青街常二社区举办了居民自己的节日“邻居节”,增进了居民间的了解,融洽了感情,加强了团结,形成了有难大家帮,邻里共享大家庭的局面。武汉市万松街办事处调动社区成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深化社区志愿服务,创造了万松平安街工作模式。

一、和谐社区的创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社区的所有工作都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居民的参与为动力,为社区居民的满意程度为准则,为社区居民的社区发展中得到实惠,在参与和谐社区的建设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围绕大局,着眼发展的原则。和谐社区建设要有利于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区管理和城市治理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激发基层社会的创造活力,为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学校、部队、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和共享,努力营造出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四)注重公平,相互兼顾的原则。只有公平,社会才能和谐,这说明差距、特别是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过大,超过了警戒线就可能使社会走向失衡。但是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适当有些差距,这是社会有活力、有创造力、有效率的表现。所以要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差距,正确看待公平,学会互助互爱,学会同舟共济。

二、建立和谐的社区需要有和谐的举措,要建立和谐的社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政治民主,居民自治。居民自治是指居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依法解决自己的事情,特别是处理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居民自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居民自治是城市基层民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政权一直致力的政治目标。构建和谐社区是居民自治发展的内在要求,居民自治的推进又要以和谐社区为基础,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体,不可分割。居民委员会组织健全,能主动接受社区党组织领导,及时受理居民的意见和要求,以《居民公约》和《社区自治章程》为依据,建立社区事务听证会制度和社区事务通报制度,坚持在居民事务公开栏上进行告示。(二)文化交流,促进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居住条件的改善,扎实坚固的水泥楼房也给邻里之间带来了心灵距离的疏远,使“社会人”变成了“个体人”。社会的和谐首先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社区作为人们生活居住的集合体,就起到了促进人与人和谐的关键作用。文化活动就是促进人们交流的最好载体,健康向上,休闲娱乐的活动不光让居民在工作之余得到了放松,也使居民通过参与活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而且通过文化活动,也可以更好地向居民传导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理念,通过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人心,避免了开会总结传达精神的呆板僵化,也有利于社区以后工作的开展。

(三)治安良好,社区稳定。社区里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治安不稳定,严密的防盗门致使许多邻里缺少交流了解。治安状况的好坏直接反映了这个国家的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好坏,要创建和谐的社会,良好的治安状况必不可少。社区是犯罪多发地之一,社区治安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也关系到能否构建一个和谐的社区。只有让居民安心地居住,居民才能去快乐地工作。社区有警务室,治保组织健全,社区内无未成年违法犯罪,有社区矫正人员档案。建立健全了公共安全应急预案,有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机制。

(四)生态和谐,安家乐业。现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现在看重的不再是一味的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寻求一个舒适的生态环境。随着房地产的逐步发展,人们对居住的关注已经从社区的规划、建筑和配套等物质层面转向社区文化塑造等精神层面上来。社区除了要有优美的环境,舒适的配套设施外,它还应该是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充满亲和力的和谐社区。人们渴望的是能亲近自然,放松自我的生态社区,能够有完善的社区公共设施,有公共的活动、健身、休闲、交往的空间,提供一个交朋会友的良好场所,供业主之间交流、沟通。

(五)志愿服务,构建和谐。志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人与社会之间的互相融合,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因此,深化社区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发挥志愿服务的动力作用,可以大大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建立。街道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有社区服务设施,能基本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制定有社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案。

(六)党的领导是创建和谐社区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党的领导;同时这也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一种责任。同时,要实现社区的和谐,也要看社区党组织的作用发挥的如何,因为社区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处在社会变革的第一线。加强社区党建、夯实执政基础,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形成意义重大。社区党的领导班子健全,建立健全了党对社区工作的协调委员会,有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好,能在和谐社区的建设中为居民群众作表率。

和谐社区的建设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为依据,认真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程度较高、社会秩序稳定、社会保障充分、生活环境舒适、公共服务完善、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现代城市社会生活共同体,为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地。

参考文献:

[1]谢颖。论和谐社区指标体系[j].理论月刊。2007年04期。

[2]李友梅。社区治理: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j].社会。2007年02期。

优秀形势与政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通用19篇)篇十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今年环保节的口号,这句口号说是简单,但实行起来却是相当不易。

人与自然之前处于拉锯战状态,人们毁林开荒,捕杀动物,污染水源。自然以泥石流,洪水和沙尘暴来反击,来来往往,结果就是谁也占不到便宜。人类的建筑物被摧毁,农业生产受到了影响,自然则又多了一些难看的沙漠戈壁,少了几分森林以及各种各样的动物。

直到近来,人们认识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于是开始落实各种政策,减缓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我国来举例,在长江流域,我国已经先后设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同时规定保护区内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有效的保护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还有云南的象群迁徙事件。虽然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但这群大象在迁徙途中多次经过村庄。人们并没有对大象进行恶意驱逐,反而叮嘱要保护好象的安全,利用柔和的方法,采用食物引诱,使得大象走上正确的道路。

人们的种种努力也并非没有回报。现在,我国境内的生物多样性已经大大增加,同时在云南等地的生态环境也大面积的改善。特别是沙尘暴最近少了很多曾经沙尘暴肆虐的地方,现在却是绿水青山。

虽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很明显的改善,但距离真正的和谐相处仍有一定的距离。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但我们必须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优秀形势与政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通用19篇)篇十七

摘要:德育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力求塑造完善的人格,引导学生认同并遵守社会规范,为国家的建设服务。我国德育经历了官本到民本到人本的转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虽然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人们也一直在探索更好的进行德育的方法,并且落实到教学中去。不论对人的全面发展还是社会的全面进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德育,完全人格,双主体互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德育是建设社会文明的根本保证,是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手段,是塑造人格的主导力量。

一、德育的功能和发展。

1.德育的本质。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中国古代一直十分重视德育工作,认为德育是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途径,不是一个特定阶段的活动,而是要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德育的根本功能有两个:一是塑造完全人格,二是引导学生认同并遵守社会秩序,为社会发展服务。德育的开展亦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理论指导,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凸显人之为人的类属性,塑造完善人格,释放出无穷的人格魅力。

2.官本到民本到人本的转变。

德育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是一种道德价值观念。中国的道德教育经历了由官本到民本到人本的转变。商周时代是以官为本。“民本”观念首先由春秋末期的孔子提出,后来孟子又对其做了进一步的补充。“民为邦本,本固而邦宁”“仁者,莫大于爱民”是“民本”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但是这一时期的“民本”思想中的民并不是指老百姓,而是指臣民,即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听从统治阶级安排的臣民。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所谓的民在人格建构上,崇尚儒家的“仁”“礼”和“中庸”,这样都压抑了个体的创造品质。以民本为核心的德育造成了人精神上的缺失,违背了其最终意愿。人本的含义是针对全体人而言,无论在任何条件下,人永远是主体,永远是关键,更多的在于去体现整个人类的价值。人本德育的理念下,学生不是工具,他是目的,所有的活动都是以他们更好的提升自身作为目的。

二、重视德育。

1.以“人本”思想引导德育的开展。

“人本”德育即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对象,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更好的发展。“人本”要求德育应以学生的更好发展为目标,以致力于开发学生潜能为己任,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根本任务,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务。马克思主义人格学原理告诉我们健全的人格力量是思想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和反省力量的和谐统一。他认为人格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对人的依附为特征的“依附人格阶段”,第二是以对物的依附为特征的“独立人格阶段”,第三是摆脱一切依附关系的“自由人格”阶段。目前我国人格发展正处在由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的转变过程之中。在这一时期,德育的正确方法是全面发展人的力量,减少对物的依附,向“自由人格”的目标而努力。这一转变的实现,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人性化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全人格的需求,采用符合人性的特点和规律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的特质充分显露,情感得以释放,精神获得充实。

2.“双主题互动式”的德育方式。

教育是双向的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二者的主客体关系是相对的,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在德育过程中,双主体都应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成为积极的行为主体,积极地参与德育活动,做符合德育工作的行为。教育者应当充分意识到为人师的重要性。身为人师,其本身承担着“传道、授业和解惑”的重大责任。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在时时处处为学生起到榜样作用。教育者的一个任务就是把它们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使理论密切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发现、乐于反思,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分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能动性,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有选择、有目的的消化、吸收和运用。德育过程实际是德育过程与学生修身过程的统一。这个复杂的“统一”,除了必须包含“德育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统一外”,还包含以下三个复杂的“统一”,即“德育过程与学生带着原有‘意识框架’参加的特殊接受过程的统一”“德育过程与学生自我意识分化和同一过程的统一”“wen.cn德育过程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统一”。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主体时,德育完全人格塑造的目标要求此刻的受教育者必须采取积极的行动,吸收符合道德观念、人格发展规律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意识,而摒弃头脑中存在的消极因素。

3.深化德育改革。

学生的道德工作是有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具体实践共同构成的。人们应该正确认识并且重视德育工作,从多方面入手建构适应德育本质的教学体系,把德育做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第一,从小学到大学,建设德育课程与具体知识课程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我国很多学校特别是一些贫穷落后地区的学校没有开展德育的相关课程,导致当地德育工作的滞后,对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来了负面影响。德育工作在任何条件下都应做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其次培养创造性智慧和能力。德育的“双主体互动式”并不是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否认,而是一种肯定。传统德育工作普遍重视学生的接受与掌握能力,而忽视了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造成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造灵感得不到激发,能力得不到训练,其潜能不能够及时有效地通过合理的途径得以开发。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要比单纯的获得知识要重要的多,这是人类社会绵延不断、生生不息、不断进步的根源所在。再次充分重视德育实践,不把德育教育仅仅局限在意识的范畴之内,把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在现实中学习理论、实践理论,让理论活起来。

三、德育的意义。

国际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不断奋斗的进取精神以及处事不慌、遇事不乱、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已迫在眉睫。德育对完全人格的塑造,对人的意志、情感、能力和智慧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德育工作的开展是顺应国际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更好的融入到国际社会的关键步骤。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生主体能力差,对于老师讲授的知识采取囫囵吞枣的态度,很少能够把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加工和运用,我国学生的创造力和别国相差甚远。人本理念要求改变以往德育“人的缺位”的弊端,实现学生的更加自由与全面的发展,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学会问为什么,在问题中掌握知识,在知识中锻炼能力。德育立足于人们的精神生活,让更多的人得以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将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深远的作用。

优秀形势与政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通用19篇)篇十八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我党的五大执政能力之一。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本文从各级机关及领导干部、企业、公民三个方面对构建社会的共同责任进行了论述,倡导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大家和睦相处在美好的社会环境中过幸福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是不断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需要进行很长期的艰苦努力。高度的社会和谐不会也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需要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主动地创建。

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人人有责,每个人都应自觉调整自己观念与行动,共同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出努力。

一方面是各级领导机关,各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各级领导应该走在最前列。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公仆意识,有了公仆意识,才能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为了群众。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遵照胡锦涛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倡导的8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办事要出于公心,想事要心系百姓,断事要讲求原则;处事不随风转向,陈事要直言不讳;险事要挺身而出,成事要不贪钱财,败事要敢于承担责任。做到台上讲的与实际做的完全一致,嘴里说的与心里想的一致,表里如一。以良好的工作作风,高尚的人格魅力在群众面前树立起一座丰碑,为构建和谐社会率先垂范。各级领导做好了,大家就会跟着学,也才有号召力。领导干部的模范行为是无声的号角。

二方面是每个企业。企业与公民一样都是社会的细胞,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更要追求“义”。企业成功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企业在为社会提供经济价值的同时,需要向社会显示其承担的责任;企业在获取经济利益的时候,要通过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做为一个企业,要时刻牢记,要给予国家什么,给予环境什么,给员工什么,而最终企业会得到什么。目前推动的“企业公民”建设的目的就是寻求企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契合点,达到互惠双赢。“企业公民”的要素构成,有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两大类。社会责任主要指法律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应具有强制性,如为政府提供税收,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为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执行政府的宏观政策,维护职工的权利,遵守市场竞争秩序等等;道德责任主要是指支持社会公益活动,福利事业,社区建设等,其特点是自觉自愿。每个企业应该为构建和谐社会自觉,积极加入到“企业公民”建设事业中去。要强化个体利益目标与社会利益目标一致性的认识,做为企业,在管理上要突出和谐主题,坚持用和谐文化引领和谐企业建设,使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成为广大干部职工重要价值取向,从而凝聚力量,推动发展。

安微阜阳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矿难事故频频发生,产品质量粗制滥遇、污水废气偷排暗放等等。看似管理的缺失,其实暴露的是企业价值的危机。

三方面是每个公民。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每个人的自我和谐,就不会有社会和谐的肌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每个人来说,不仅要与自然之间的融和、与社会群体的“和合”、与单个行为之间的和睦,而且与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谐。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自我和谐却不在意,甚至做得很糟糕。有的对社会现象不见阳光,只看阴影,对任何事物横挑鼻子竖挑眼,牢骚满腹,自己把自己搞得心不平气不顺。还有工作、事业与生活,单位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很不协调,甚至顾此失彼。如果每个人心理充满了这样那样的冲突与不满,心理或生理会失衡,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普通人身上,不但影响伤害的是本人,还会影响伤害到家庭和周围的人,如果发生在领导干部身上,造成危害会更大。

自我和谐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操,一种态度。实现自我和谐,是一个人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加强道德修养的过程,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就是成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和“有益于人民的人”的过程。只有不为私欲遮望眼,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吾日三省其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透惑,管理得住小节,才能不断提高战胜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在和谐自我的基础上去“齐家、治国、平天下”。

每个人都应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关爱成为一处习惯,让和谐融入到每个细节中。如果全社会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形成平等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果人人参与,不懈努力,社会各方面形成一种和衰共济,构建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能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

优秀形势与政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通用19篇)篇十九

“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教导我们。延绵5000年华夏文明,从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开凿都江堰水利工程,到积极申请遗产保护,巩固长城生态屏障,再到21世纪风靡全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倡议,我国在保护生态方面屡创佳绩。要续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多措并举保护自然生态是其中应有之义,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保护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作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秦岭违章别墅是“父亲山”中的污点,其在总书记的多次问责当中终于得到惩戒;敦煌y牧场的建设是许多人心血,然而,一家光伏企业无视法规,过度砍伐,在中央调查组的深入调研后,重新规范自身行为;年初山东某化工厂商,违规倾倒化工废料,污染液体流至百姓家中,蒸发的危害气体造成一家四口毙命……德润人心,但道德约束并不能约束严重违法乱纪行为,这就亟待用法治的刚性手段,规范生态破坏行为。完善的制度有利于规范行为,用问责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倒逼各级干部主动担当,认真履职尽责,为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好制度支持。

保护生态美景,环境意识应先行。若可唤起每位公众的保护生态的意识,养成正确的节能行为,那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日可待。反观当下,泰山石上可本站见“xxx到此一游”;海边沙滩上随处可见的水瓶、易拉罐;公共厕所水龙头时常见之长流……这些不文明的破坏生态的现象时而有之,反映了当下环境保护意识的不均衡状态。只有树立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随手捡起身边的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的思想观念,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公众参与,共同参加,强绿色意识不断改善和提升生态环境面貌才有希望。让子子孙孙都能分享这美丽的世界,“守一片绿荫,可遇百年希望”。

保护生态环境,产业转型为关键。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模式,重点在于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重塑开发布局,弱化能源输出型产业占比,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生态文明与文化深度融合,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金山银山。山西部分煤矿主产区,因过度采矿引发天坑塌陷,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周边民众叫苦不迭;而陕西茶园利用绿色产业,因势利导,有机生产,走出一条生态资源持续不断转化的经济优势的特色之路,使茶农致富路子越走越宽。因此,产业转型于今日势在必行,且有长远收益。

人与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共同的梦想。因此,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通过写教师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教师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通过阅读这些教师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你会对教育教学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正能量教师是当今社会教育文化
学期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的时间,提高时间管理和效率。在下面,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学期工作计划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
自我评价是一种对自己在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工作或生活表现进行客观评价的方式。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自我评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我评价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经历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种方式。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心得体会范文,对于我们写作时的思路和表达方式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学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大学规划不仅包括学习方面的规划,也包括生活和职业的规划。每当看见电视上的明星跳着整齐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和俱乐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以下是一些班主任工作总结的精选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时间总是匆匆而过,紧张的一
学期计划能够帮助我们分清主次,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生活事务。小编整理了一些学期计划的步骤和要点,希望对大家制定自己的计划有所启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青春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我们应该做好规划和准备,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小编整理了一些青春励志名言,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的分享,可以启迪他人,也可以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更多收获和启发。在下面的范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某个事件或经历的细致观察和思考。
写心得体会可以增强个人的自信心,让自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能力。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所经历和思考的总结,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下面是一些工作心得体会的例子,希望可以对大家在工作中的总结有所启示。在大学生活中,课程导论是
心得体会是我们与他人交流、互动、分享的一种方式,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与他人共同成长。以下是一些创业心得体会的案例,希望可以给创业者们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教案具有指导性、灵活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它能够引导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并提高教学效果。我们整理了一些适用于不同学校和教学环境的四年级教案案例,供大家参考。
当我们需要向别人解释我们的计划、目标和预期结果时,计划书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有些计划书范文通过图表和图像的方式展示,更具有直观性和可读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
个人总结也是我们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经验的一种方式,可以从他人的总结中借鉴和学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个人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班主任”,顾
培训心得是参加培训活动后对所获得知识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撰写自己的培训心
在写辞职报告时,需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观点和表达方式,以确保给公司留下一个积极、专业的印象。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辞职报告示范,希望能够给您撰写辞职报告带来帮助和灵感。
读完一本好书后,写一篇读后感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书中思想和主题的理解,从而提升我们的阅读水平和思考能力。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阅读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过程,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在下面,我将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案例,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写作的你。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培训经历的回顾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小编特意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示
幼儿园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多种不同风格的幼儿园工作计划,选择适合你的那一份。新学期的准备工作也已就绪,为了
一个月的工作总结不仅要对完成的任务和项目进行详细说明,还要注重总结工作中的心得和体会,为自己的成长留下有价值的记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一些优秀月工作总结
自我评价是提高自我认知和进步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潜在问题和优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自我评价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参考。
教师心得体会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目标。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教师心得体会的案例,希望能对大家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所
服务月不仅是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机会,也是改善社区环境和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良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服务月活动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接下来让我们来听听xx届已
通过制定具体可行的策划方案,我们可以提高活动的成功率和效果。这些是一些经验丰富的策划师总结的成功策划方案,有助于我们提升工作水平。为了丰富学生暑期生活,为了迎接
合同协议是根据双方意愿并经双方协商达成的一份正式约定。阅读合同协议范文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合同的条款和约定,提高合同起草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出租方:_______
合同协议可以为合作双方提供法律保障,确保双方的利益得到维护。接下来是一些实用的合同协议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甲方(单位):乙方(工人):根据相
我发现,通过对过去的经历和体验的总结,我对自己的认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参考他人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对特定主题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学校是一个培养学生能力的场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考试和比赛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接下来是一些学校教育改革的成功案例,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尊敬的.___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它展示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的文化特色。我们来看看一些优秀建筑作品的总结,向这些设计师学习他们的创意和技巧。购买方(甲方):供应方(乙方):依据《中
优秀范文是艺术的结晶,它们通过文字的魔力,展现出真实的情感和真实的世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帮助和指导。
总结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为下一步的发展制定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钻井工作是一项
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受众群体的阅读需求和写作风格。范文范本是我们学习和进步的源泉,通过仔细研究范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素养
经营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经营成功秘诀,希望对大家的经营决策提供一些建议。甲方:身份证号:住址:乙方:身份证号: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和思考。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些在工作中积累的心得体会,看看他们对于某项工作的总结和经验分享。初中体育教学是学生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验的总结,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避免同样的错误。现在为大家介绍一些生活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可以对大家的生活方式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教学工作总结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优劣势。以下是一些教师们在教学工作总结中提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四年级科学教学工
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常常需要写报告来汇报工作成果或学术研究的进展情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报告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的一些感悟和领悟的总结。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得出的一些重要经验和感悟,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
学习英语是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总结一下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了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学习常见问题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个人基本简历简历编号:
本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以评估自己的工作表现。下面是一些月工作总结的典型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上周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
工作汇报是一种展示个人工作能力和业绩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提升自我价值和发展空间。小编精心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工作汇报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申请书可以用于各种场景,如就业、入学、参加活动等。申请留学需要一份出色的留学申请书,以下是一篇成功申请留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作计划书的编写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合理调配资源。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将看到一些成功人士编写的工作计划书,了解他们的思路和方法。20xx年时关键的一年,学校
欢迎各位来到这个庄重而庄重的场合,希望我们的时间会过得愉快并且有意义。下面是一些获得极高评价的主持人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艺术魅力。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和改善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第一段:准备阶段(200字)。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的一种回顾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这是一篇关于人生经历和心得体会的文章,里面融入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专业的幼儿园应
总结有助于我们从细微的观察中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能力和技巧。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写心得体会的技巧,小编特意收集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第一段:引言(
单位的文化、价值观和团队精神对员工的凝聚力和工作激情有着重要影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典型单位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尊敬的`单位领导:你好!我是带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所得到的经验总结和感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教育逐渐成为一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在这些心得体会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成长和思考,希望这些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的方向
居间合同在商业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为交易双方提供安全保障。以下是一些有关居间合同的实际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通讯地址: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合同协议是商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有助于提高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如果您对合同协议的具体条款有疑问,可以参考下面的案例进行学习。男方:_________,汉族
范本中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具体地理解总结的写作要求。这些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种语言风格和文体形式。寒假已经结束,新学期即将开始,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已陆续
撰写发言稿可以提高我们的演讲表达能力,让我们在专业场合更具有说服力。以下是一些著名演讲者的发言稿范文,他们的演讲风格和话语技巧在发言稿中得到充分展示,是我们学习
自查报告是一种自省的过程,通过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审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找到提升的方向。自查报告可以通过图表和数据来更直观地展示自己的表现和进展。
实践报告的撰写应该注重实践活动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避免夸大和虚假的描述。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实践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灵感。据我调查,流浪动物的
工作心得是对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方式。下面是一些总结经验的工作心得,希望能给大家在工作中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第一段:介绍出入境的重要
撰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和思辨能力,培养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接受新的教
经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积累的一种宝贵财富,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和总结经验教训。接下来是我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和归纳的一些想法。这里有一些关于成功的激励故
月工作总结不仅是一种工作习惯,也是自我管理和认识的重要方式之一。以下是一些关于月工作总结的实际案例,供大家借鉴和学习。20xx年xx月,我很荣幸地加盟到北京建筑
创新和独特的申请书往往更容易引起审阅者的兴趣,提高我们的申请成功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更多申请书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____县人民法院:申请人_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某些事情,从而使我们的学习和工作能够有所提升。以下是一些名人的心得体会,他们的经历和思考对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启
在撰写培训心得体会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为培训提供反馈和改进的思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培训心得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和
国旗下是我们自豪的标志,让我们为国家的发展感到骄傲。在海外,侨胞们聚集在一起,在国旗下开展着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你们好!金秋十月,丹
教案的整理和保管应该做到有序可查,方便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使用和借鉴。以下是一些经过验证和实践的一年级教案,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启发。教学目标:1、在实际
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需要更多的申请书来展示自己的优势。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查看一些优秀的申请书范文,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撰写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申请书。
精选范文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优秀作品的特点和精髓,让我们的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接下来,我们将呈现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上的启示和帮助。
在工作计划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列出需要完成的任务和时间节点,以及相关的资源和人员安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所学知识进行沉淀和应用的方式,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如果你对心得体会写作感到困惑,不妨参考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帮助你理清思路。
通过阅读和模仿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这是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示。这是一节优秀成功的体育课,是我对这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以往的经验,方便以后的参考和借鉴。阅读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成功的要素和路径。老兵报告是一个让年轻人了解
阅读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扩展我们的写作思路,从而使我们的文章更加多样化。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9月13日至10月20日,参加20x
学期计划是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规划学习路线和制定学习策略。接下来是一些学期计划的规划工具和资源推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计划。为了保质保量的做好学前班的
在工作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因此我们需要写一份安全工作总结来反思和改进。安全工作总结范文【九】:对安全隐患零容忍,加强责任落实河南公司为20xx年投入运营的新公司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自我反省的过程,通过总结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沐浴是一种日常生活
读后感是我们与作者对话的一种方式,通过它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几篇优秀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通过反思自己的经历与感悟,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心得体会。【示例文本八】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知识的持续积累和自我反思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写下心得体会是为了保留那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方便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借鉴和应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
技术和科学的进步对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带来很多优势,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乙方:_________缘甲方系为音乐着作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积累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方面的参考。今天爸爸在新华书店给我买来一本《居
报告范文通常包含简介、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部分,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报告,如市场调研报告、项目汇报报告等。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总结经验、反思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编辑整理的几篇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些天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写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状况和情感变化。接下来是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范文,让我们一起来参考和学习。值班报告是每位值班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所负责区域
一个好的策划方案能够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指导。想了解更多关于策划方案的实例和案例,可以参考以下的策划方案范文。为响应院党委“立德树人,成长成才”主题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同时也能够推动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进步。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和
心得体会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规划和目标的思考。欣赏心得体会范文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人的思考和成长,唤起我们对学习的共鸣和勉励。。新冠疫情自开始至今,已
规章制度是为了管理和调控组织内部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条例。遵守规章制度就是遵守组织的要求和约定,是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和尊重。一、认真作好设备运行、保养、维修等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第一节大学生心理课
编写合伙协议需要考虑各方的需求和利益,确保协议的公平性和有效性。通过阅读下面的范文,你可以获得一些关于合伙协议起草的技巧和要点。乙:______________
在编写教案模板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以及教材的要求。下面是一些经验丰富教师编写的优秀教案模板,值得学习和借鉴。《好玩的报纸》是一节有趣的科学活动
策划书是一个不断迭代和完善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更新,以适应环境和市场的变化。以下是一份经验丰富的策划专家总结的策划书样本,对于初学者可能有很大的帮助。
心得体会是一种反思和思考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一是以人为本。作者介绍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参加培训课程后的学习和收获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表达。以下是一些备受好评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能够提供有益的参考。编辑老师都详细的
优秀范文是在作者的努力和不懈追求下形成的,它代表了作者的用心和态度。精选的这些优秀范文,不仅思想深刻,还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复杂的句式结构。关于2017年安全
生产是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和利用的过程,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产经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甲方:乙方:签章签章。地址:地址:
教学工作总结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的概述,更是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思考和总结。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中的案例和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教育教学的新思路和具体做法。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总结,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这些心得体会都是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而总结出来的,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xxxx年3月
个人简历能够展示出我们的自我价值和职业发展潜力,对于求职者来说非常重要。在撰写个人简历时,可以参考一些成功的个人简历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例,希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