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案例18篇)

时间:2025-01-21 作者:文锋

通过对范文范本的学习和借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写作规范和技巧。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指导。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案例18篇)篇一

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实行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对老师的评级系统却不够完善,从而导致选修课的监督制度不严厉,使得选修课的教学质量难以提升上去。然而,高中语文的考试中也会涉及到选修课的知识,评价系统的不完善,使得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提不上去,学生在选修课方面的成绩难以提升。

我们都知道高中语文选修科目较多,教材的种类也多,与当前汉语的教学不相复合。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应该缩短学习,减少课时。从“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这一点出发,语文选修课的模块、课程设置都应该加以重视。此外,选修课的学习不能像必修课那样全面兼顾到,要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们的喜好和擅长进行课程的设置。选修课教材只是提供一些材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进行相关的设置,充分利用课本材料,使学习达到最有效的学习目的。此外,老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分类目标的不同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例如:选修1中的“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等模块,其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与鉴赏的能力,也包括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但是实际上老师只看重其中的一个,而忽视了另外一个方面。如果两个方面都要兼有,就会使得课时不够;再如:“古典文学文化”模块,可以分成《古典诗歌鉴赏》、《李白诗歌鉴赏》,一个模块怎么教,要看老师怎么的拆分,需要老师花时间去思考。

(二)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和评价形式。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这样对教学方法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内容,确定出教学重点,从而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创设多种多样的学习情境。例如:在“主题辩论”“、影视欣赏”“、汇报演出”“、学生讲坛”等主题时,老师可以设置相关的情境,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前面讲到选修课评价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老师可以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出自由灵活,可以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评价内容及形式。例如:在学习《中国小说欣赏》这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设置以下的评价方案,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做出一个选择:

a、在学习这一节课前,请学生阅读两部相关的文章;

b、选择教材中人物进行评价,可以从人物、主题、艺术方面来进行评价;

c、围绕本节所讲的内容,组织一个辩论会或者演讲会。以上三种评价形式角度不一样,可以给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

(三)将泛读与精读区分开。

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中美教育的差异在于,中国是按部就班的将知识传授给孩子,这样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好,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这样不利于学生自由发挥,抑制了学生的特长发挥,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对于欧洲的一些国家来说,他们要求高中生读一些本国作家的名作,不会给学生太多的选择,而是给学生更多的自由,他们只有一个要求:“必须完整的学习完一部文学作品,让所有的学生都要读完”。相比于这些欧洲国家,中国的高中生面临考试和高考的压力,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精读一些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我国高中生阅读面狭窄,再加上课程设计的不一样,就会使得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例如:选修课的教学,可以多一些“自选动作”,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老师在讲解选修课的时候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有选择性的去讲一些内容,可以读后回答一些问题或者读后对文章写一个点评以及总结。精读与泛读可以由老师来决定,老师可以根据内容适当的选择内容来进行授课。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选修课一直受到老师们的关注,但是,受到种种原因的限制,使得高中选修课的教学不是很理想,这就需要高中语文老师勇于探究,随着改革的深入,更需要老师们不断实践,总结出能够适应高中生的教学方法,达到学生成绩提升。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案例18篇)篇二

本文是继《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施的若干问题》之后,对语文课改选修课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谈谈我的初步认识。

一、关注不同选修系列的能力培养重点。

选修课程的五个系列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两个系列属于文学作品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两个系列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前者属于实用类文本的学习,后者应用性更强;“文化论著研读”通过中外文化名著的研读,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

各个系列涉及的文体不同,阅读目标也有差异,所以选修课教学首先应树立起文体意识。文学类文本学习应多关注阅读的开放性、个体体验的独特性,实用类文本学习应多关注对信息、事实、观点等方面的准确理解和掌握。应注意课标规定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目标中“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能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能把握基本事实”等提法,以及关于不同文体阅读鉴赏方法和文体基本特性的提示。

但需注意,所谓重点培养哪一方面的语文能力,只是相对而言,课标提出的审美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不与各个系列形成完全两相对应的关系,例如文学类文本的分析、欣赏、评价中,显然有探究的成分,而将探究的成果形诸文字或进行群体性交流,就在锻炼语文应用能力;“文化论著研读”中也可能涉及文学审美因素,各个系列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含有应用的取向。教师在教学中对此应该有融通的理解,采取灵活而合适的教学策略。

二、兼顾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两个方面。

不同系列的选修课之间,存在着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课标“教学建议”据此提示我们:“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有的重在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选修课不同于高等学校中文专业课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不以传授系统完整的学科专门知识和理论为重点,主要立足于语文活动,致力于实际的应用;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仍是必须的,但要对学科知识和理论下一番精选的功夫,以服从于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需要。各种新课标语文选修课实验教科书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很大努力,体现了课标的这一导向。在教学中,我们还应注意课标规定的“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口头应用的能力”、“联系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现象和问题”、“观察语言文字应用中的新现象,思考语言文字发展中的新问题”、“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交流”、“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等目标表述,以及“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尝试创作小说、剧本”、“尝试新闻、通讯的写作”、“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等关于不同文体写作方面的提法。

“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研读”两个系列,不能仅从课程名称理解其所包含的课程内容。仔细研究课标的相关目标,我们会发现,“语言文字应用”系列是指对语言文字方面论著和法规的研读、对语言文字问题的研讨,以及语言文字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系列既是指对中外文化名著文本的研读,但也包括对有关文化专题的研讨、对文化交流活动的实际参与等方面。简言之,这两个系列的选修课分别包容了理论研讨和实践能力两方面,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学生创造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的各种条件。至于“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三个系列的课程,除了重点进行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外,也包括着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和相关文体写作的目标要求,在教学中对这两方面应予兼顾,促进“读”和“写”的互动和转换。对此,课标关于选修课系列的“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一些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选择地借鉴,也可以因地制宜,利用本校本地的教学资源,自己创造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三、拓展思维“活”而“度”

选修课学习是对必修课的延伸和提高,教学内容更具有选择性,教学方法更应体现个性化学习的理念,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应比必修课有明显的拓展。

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可以认为,课标的总目标部分的不少表述,更突出地体现于选修课的教学,例如“思考领悟”的目标要求“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应用拓展”的目标要求“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发现创新”的目标要求“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等等。这其实都是在要求学生的思维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有所拓展。

在具体的选修课系列中,这些拓展性的目标会各有侧重。如“诗歌与散文”系列:“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小说与戏剧”系列:“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适当的评价”;“新闻与传记”系列:“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语言文字应用”系列:“思考语言文字发展中的新问题,努力在语言文字应用过程中有所创新”;“文化论著研读”系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等。

就其精神实质而言,相对于过去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学习探究的方法,应该是新课程选修课教学的重要导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有疑敢问,有疑善问;有宽广的多元文化视野,学习阅读、鉴赏、探究、表达、交流的多种方法和角度,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正如课标总目标所指出的:“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思考领悟”)“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发现创新”)。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要把握好选修课拓展的“度”,也就是要做到“适度”拓展。那么,拓展的“度”在哪里呢?我以为至少应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要按照课标“教学建议”的提示:“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也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片面追求新奇深奥,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也就是说,不要过于追求学科专业知识和理论的系统化,选修课的内容和方法都应符合高中阶段的培养目标。其次,始终不要忘记高中选修课也具有基础一面,要适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特别要注意选修课与必修模块相关内容的联系,“拓展”应是在必修课内容基础上的适当加深和拓宽。此外,要考虑如何使课堂的探究性学习“活”而有“度”。要讲究探究的价值、探究的质量,在选修课教学中必须把握:一是探究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在理解文本中起怎样的作用,从而分清问题的大小、主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对探究过程中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要善于辨别、筛选,有所选择,对课堂教学不能失控;三是须紧扣探究的目的要求,不能漫无目的地“放羊”,听之任之。还有,新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成了常用的拓展方法,要注意有助于教学中的语文活动,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将其削弱,更不能用多媒体来喧宾夺主,将手段当成目的。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案例18篇)篇三

关注语文教育中的逻辑,《语言文字报》7月10日头版“开展真语文大讨论”栏目中,崔峦老师的经验固然可取,但是“渗透”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且“渗透”的“度”若把握不当,语文课容易丧失自我,异化为“大杂烩”。笔者以为:逻辑,仅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力度不够,效果不佳,必须单独开设课程。加强学生的理性精神培育、逻辑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全面发展,应在中学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改革,在高中语文科目中开设逻辑学选修课,确定教材、保证课时。

传统的阅读教学过多地强调教材文本的经典性,囿于“注”“疏”“解”,仅作理解、记忆、消化,不能质疑、否定、超越。这种“伪阅读”应当受到批判。处于21世纪的信息化社会里,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他们的怀疑精神、问题意识和思辨能力,敢于挑战书本、权威,走出“文本崇拜”误区。因为批判是读者的权利与责任,阅读倘若丧失了批判精神,读者则不可能真正平等地与作者对话,亦不可能产生自己的真知灼见,阅读始终停留于肤浅的层次。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教学一直缺乏宝贵的理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课堂里没有问题,没有追问,没有争辩,没有批判,静默的氛围里一个个年轻的大脑在休息。不作思考、不会提问、不善质疑成了中国学生(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通病。《上海教育》(6b)发表社评《呼唤批判精神教育》,深刻地反思:“‘缺少批判精神’已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瓶颈。”

逻辑是批判性思维的武器,它能有效促进学生形成理性精神,是人们学习知识、研究科学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学科分类目录,逻辑学在七大基础科学中,位居第二(仅排在数学之后),说明它与数学具有相同的重要性质――基础工具性。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逻辑学列为五大学科之首,新加坡也认识到高中生必须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逻辑学对于高中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具有基础性意义,西方文明发展史已经充分证明了它的'价值;我国的传统文化、现实生活中则恰恰缺乏理性精神、逻辑思维。因此,反思我们教育教学的得失,针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欠缺,根据一个人思维健全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让每一个公民在高中阶段学习逻辑学课程,接受基本的逻辑知识,进行理性的思维训练。把逻辑学作为一门课程来单独设立,这实质上是对中学逻辑学教育的定位问题,是对现代公民、创新人才素质结构的认识问题。

可能有人会说:当前高中生的学业负担已经非常繁重,为什么还要在高中增设逻辑学课程呢?众所周知,高中生学业负担重的根本原因是高考分数的竞争,与高中课程多少,与高考科目多少,没有必然的关系。即使仅仅开设、考查一门学科,学生的负担能减轻吗?而且,重要的是,对于接受十二年基础教育的学生来说,从“立人”的角度,从国家振兴的角度,中学阶段哪些课程是最基本、最基础的?哪些素质是最根本的、必须在中学阶段培养的?我们应当站在培养具有批判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促进民族创新能力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与思考这个问题。

逻辑学知识虽然比较抽象,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难道眼下高中生的数理化作业、试题不难吗?其抽象程度不高吗?再者,千百年来欧美各国的学生都能够接受逻辑学知识,我国的学生怎么就不行呢?“难”不是绝对的,教学可以适当放低要求,从长计议,由浅入深,先普及再提高。

语文与逻辑有着先天的紧密联系,且不说传统的语文基础知识就包括“语修逻”,在现行的“文选式”语文教材里,一篇篇课文从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到思想表达,离得开逻辑的支撑吗?即便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文学艺术,也无不包含着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人类的理性思考。纵观百年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无不蕴含着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索、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自由精神的追问。口语交际的辩论,贯穿着逻辑,凭借逻辑立论、辩驳,运用逻辑征服对方。议论文写作教学更是离不开逻辑,逻辑被喻为的“基石”,缺了逻辑议论文还能真正站立起来吗?论点还能服人吗?当下我国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状况不尽如人意,自然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不能回避他们没有接受逻辑学教育的缺陷,不能无视他们作文中诸如概念混乱、转换论题、以偏概全、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片面立论、论点与论据不相契合、混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等错误。这亦从反面证明了开设逻辑学课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目前,我们可以先尝试在高中语文开设逻辑学选修课程(或列为必选的选修课),传授“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三段论”,辨析概念的内涵外延、概念之间关系,讲解科学的判断、推理,即训练理性的、逻辑的思维方式;运用逻辑知识辨析、修改病句;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质疑意识、能力,不止步于理解性阅读,积极开展批判性阅读;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结合逻辑思维训练。教学方法上,理论与事例、知识与趣味、学习与运用相结合,广泛、持久地开展演讲、辩论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认识逻辑、运用逻辑,初步掌握逻辑学科学、严密的思维方法,为他们将来成为一名具有质疑意识、理性精神、逻辑思维的现代公民做准备。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议论文写作训练,适当讲授逻辑基本知识,效果甚好,学生作文中减少了逻辑方面的错误。上海华东师大第二附属中学的肖家芸、葛伦芬老师,近年来已在高中开设《理性思辨》校本选修课程,开展积极、有益的探索。

近些年来,逻辑教育问题的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当务之急是“落实”,把“课程标准”中早已提出的逻辑专题,从文件中转化、落实为具体的课程(而不是可有可无)。相关出版社,抓紧编辑逻辑学选修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彭漪涟、余式厚)是一本适合中学生阅读的逻辑学通俗读物,其体例、写法可资借鉴。师范院校的中文系、文学院要开设逻辑学课程。教育培训部门须提早对高中语文教师进行培训,丰富完善他们的逻辑学知识。

可以预见,逻辑学选修课的开设,将有助于促进学生培养质疑能力、批判精神,有助于促进学生从根本上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有助于促进学生成长为能够理性思考、理性表达的现代公民,也必将有助于促进真语文教育教学的实施。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案例18篇)篇四

阅读,不是单纯的文字阅读。阅读是为了从中体验生命、体验生活、认知世界,因而阅读自身也就有了―个对话交流的过程。文字本身是具有传播力的,是一种文化和信息传播的载体,在文章中所承载的信息和内涵,都是化在字里行间的。读者要读文章,不是为了读文字,而是为了其中的人文精神、思想内涵、生命感悟、生活体验,是为了和文本进行对话,在对话中实现自我知识的飞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充分表明了阅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是将课内阅读引向广阔社会的扩展与延伸,是学生主动求知和发展的广阔天地,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条有效途径。所以说,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指导学生有目标地搜集、整合阅读材料。

新课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着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阅读思想健康、内涵丰富的优秀作品会促进学生形成“读好书、好读书”的良性循环的习惯。但有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受年龄和环境的制约,对读物的选择缺乏正确的选择,这就需要教师注意规范学生对阅读对象的选择标准。

我认为教师在推荐大纲所建议的阅读书目基础上,还应多了解学生近期接触阅读的书籍,要有计划地推荐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的发展的优秀的课外读物,具有时代感又充满人文性的期刊杂志,培养学生对社会文化信息的敏锐捕捉能力;教师还应多关注新出版的书籍,适当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选择性的阅读。

新课标要求“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趋向”,因此,教师要注重在阅读课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对诗歌、散文、新闻、传记等各种文学体裁和文学作品的学习,以书籍对学生的成长进行无声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方面,对于偏好某类作品的学生,教师可适当可鼓励其通过针对性的阅读作深入地专题研究,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在阅读上,应指导学生学会精度。就是说在每句阅读时,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就已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谈感受。对于课外阅读,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课上所学得方法加以运用,养成认真有效阅读的好习惯。

二、指导学生多形式地开展阅读课,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由于课内阅读课具有群体性的特点,处在课堂内集体学习的气氛中,而读的又是课本之外的书籍,有助于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一般表现出求知欲明显增强,思维活跃,呈现出短期的兴奋状态。教师可以抓住这种兴奋状态,有计划地把研究性阅读纳入课堂,以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引导学生就某些话题进行探讨,甚至可以营造师生共同阅读探讨的环境,从而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建立新型的集体阅读模式。我提出以下几种方式供探讨:

(1)阅读与介绍相结合:学生自由选择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先自主阅读和思考,然后就各自不同的阅读内容向同学们进行推荐,学生通过其他同学的介绍可以了解各种风格的书籍作品,优势互补,群体优化,充分发挥“合力效应”。(2)阅读与讨论相结合:教师选择统一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鉴赏,共同研究。阅读可以与讨论的方式结合,就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争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思想的碰撞中获益。

(3)阅读与直观欣赏相结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影视、戏剧等各种不同的文学作品样式,把欣赏画面同延展性阅读剧本优化组合,通过文字和视觉的双重冲击,启发学生作多种形式的探讨。如话剧《雷雨》、歌剧《白毛女》以及许多当代中外经典影视作品的欣赏作为阅读课的一部分,以新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4)朗读和默读想结合。朗读把“目视”与“口读”结合起来,听读并举,声情并茂,有利于理解、体验和记忆,便于培养语感,一般诗词文赋的阅读多用此法。默读是不出声地目视。文字符号通过视觉直映大脑,为大脑提供思维材料。默读的视觉广度大,阅读速度快。默读可以重复看,反复看,有助于理解。由于阅读时默默无声,更利于思考。除诗歌以外一般阅读多用此法;在查阅资料,阅读报刊,以及在理解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中也广泛使用默读法。学生在默读时,如果经常伴有标划、批注、摘录、做笔记、列提纲、画图表等笔头活动,会更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

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经验”、“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因此,在阅读课上的讨论,教师一定要注意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个体的长远发展着眼,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鼓励阅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自学能力、表达能力。

三、充分发挥阅读课的“辐射”作用,让学生真正获益。

开展阅读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希望学生“厚积而薄发”,把阅读课上积累的阅读经验应用于语文学习中,因此,除了在课堂内进行阅读、心得交流等活动外,教师还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反思,强化所收获的阅读经验,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语文能力的培养等联系起来。

高中语文阅读课是语文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磨刀不误砍柴功”,把阅读课上好,不但有助于教师更加得心应手地开展教学活动,更有助于培养出“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新时代的学生。我热切地希望借此次课改的东风,把高中语文阅读课的开展落到实处,让课改之风吹遍华夏大地,让中华教育遍地开花结硕果。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案例18篇)篇五

从教学目标来看,选修课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言审美能力”同时,开设选修课的另一重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实现不同学生间个性化、差异化发展。因此,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使用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要求是选修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从教学目标上看,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扩展和提高。有的选修课侧重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有的选修课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因此,在必修课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应的拓展和提高是对选修课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从教学方法上看,选修课和必修课在教学方法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之间存在着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所以,选修课需要特别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这是对选修课方法上的基本要求。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为实施专题式教学提供了保障。主要原因在于此教材的“专题”性特别突出。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是以某个领域的“上位”文化知识作为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专题”。首先,选修教材内每个单元的文章都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解释。他们不仅在文章选择上相互补充,而且在专题内容也相互补充。例如,选修教材《天工开物》两则《稻》和《冶》中介绍的是古代的科学技术,而“相关读物”是《徐霞客游记》中的一个片段《麻叶洞天》讲述的是科学探险,从古代的科学技术到现代的科学实践,形成了内容的互补。其次,教材在每个单元内提供了相关的知识和学习材料。使得专题能够纵向深处发展。例如,在选修课“佛理禅趣”中,在阅读指南中提供了佛教与中国文化有着怎盐的关系等相关辅助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选修课中讲述的内容,而且还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使得同学们的文学知识得到纵向的深度发展。

三、专题式教学中“专题”的选择和确立。

所谓专题式教学,指的就是围绕一个专题进行专门研究和讨论。所谓的“专题”既不是简单的知识点,也不是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它是在教材中提炼出来的、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可以统领全部教学的“专题”。这种“专题”不仅是教学的切入点而且是各种语文能力的整合点。例如,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之部”中的教学目标,就是“了解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向”。根据这个专题,可以设计的教学专题是“具有特定意象词语在古典诗歌中的使用”,学生通过这个专题,不但可以了解到有关“意象”的各种知识,而且还能够提高自己语言表达和鉴赏诗歌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实施专题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课程内实施选修。所谓选修,其实就是学生对专题的选择。因此,实施专题式教学既有教师为学生选择的专题,也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专题。教师可以布置教学任务,提出相关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材料,学生根据这些教学任务、问题和相关材料确定自己喜欢的、符合语文发展需要的一些专题。

四、“专题式”教学的实施途径。

1.从教材中选取合适的专题。如果把选修教材比喻成“大餐”那么,选择专题就是挑选适合自己的“味道”,作为语文老师,可以考虑从教材中选取可供学习的专题。例如,“儒道互补”这个专题,这个专题是一个比较广泛的专题,它不仅涉及思想、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而且没有“儒道”知识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去分析两者的互补也是勉为其难。因此,教师在选取这方面专题的时候,就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个恰当的“专题”。2.细化专题内容。如果一个专题所设计的知识面非常广,那么就非常不利于学生理解。这时就要采用细化专题的教学方式将所要学习的专题进行细化。教师在细化专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专题化整为零,将一个大块的专题分解成一个个的小专题进行学习和研究。3.依托文本,融汇专题内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是依托于文本的,这是专题式教学的基本途径。通常是以一个文本作为基础,然后选取其他的相关材料作为辅助,通过采用穿越式的方式步步深入,由一点而引发整体,引导学生根据文本与材料之间的关联性,层层深入地了解专题的概念和内涵。

五、专题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1.防止学术化。选修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但是现在的大部分选修课的教学内容都编写的过于学术化和专业化,如果我们把选修课当成学术课来学习,那么就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混乱、学习压力增大,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专题化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切合可行的专题,便面出现学术化的教学模式。2.密切联系必修课。必修课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因此,在进行专题式教学的过程中,选修课一定要联系必修课,把必修课作为选修课的基础。这样就能使得学生利用原有的必修课的基础知识来理解和掌握选修课中的知识和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学生能够重温必修课的学习内容,而且还不会让学生因为选修课难以理解而丧失学习的兴趣。3.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进行专题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容小视的。教师不仅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专题的选定,而且在专题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专题内容进行吸收和理解,最后,教师还要根据学生专题课上得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归纳。

六、结束语。

专题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教学号召,积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普及专题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加以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专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才会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3]原喜娟.高中语文选修课模块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案例18篇)篇六

1.区分开“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含义。

高中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各个学校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也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选修课程。通常,在我们的思维定义里,选修课仿佛就是必修课的对立面,必修课是必修,那么选修课就是无关紧要的了。这种概念是错误的,因此在开设选修课的前期就要明确选修课的必要性。倪文锦先生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中论述得十分精辟:“选修课不再是必修课的补充和附庸,而是语文课程双翼中的一翼,共同构筑了语文新课程。”由此可见,选修课和必修课有着同等级的地位,广大师生应当正确认识选修课程的重要性,转变之前的错误观念。

2.避免盲目教学,选取正确的教学模式。

不少的高中教师盲目地模仿大学的选修课教学模式,脱离了高中教材的规范性和内容难易性,随意扩展,脱离实际,导致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高中教师需要注意并改正这一点,大学和高中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大学生和高中生在学识认知水平上也有着一定的差异,并且大学教学模式的优异性有时并不能适应高中的教学模式,高中教师在借鉴大学教学模式的同时,应分析高中生的学习状况适当地修整一下借鉴来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为学生思考,为学生服务。

3.不可过于注重目的性,扭曲选修课的实际意义。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的是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应试高考的压力下,把选修课强行转变成语文复习课,严重扭曲了选修课的实际意义和教学目的。高中语文教师通常都是根据历年高考的题型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而这种应试性的教学模式却大大折煞了语文选修课的培养目标,结果也是没有办法让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出理想的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

1.避免盲目追求全面,防止舍近求远。

每次在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要钻研一两个问题,选择性地进行讲解。切记在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不可过于追求面面俱到,如果追求得太多,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所以说,在每次的讲解中,教师要有选择性的确立所要讲解的重点和方向,全程主要围绕这些进行教学。另外,语文中是有很多“点”可以展开学习的,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当多加注重“点”的训练,不要过分追求“面”的学习。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避免被动接受。

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延伸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深度。因此,最重要的一点是,选修课需要学生乐于并且主动去学习,真正地做到自主学习。所以,在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防止学生被动接受。

3.丰富选题内容,避免单一重复。

选修课的教学内容虽然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但是也不可单一重复。选修课更注重的是扩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所以,在选择选修课的讲课内容时,每个课时都应该在选题上有所改变,这里所说的改变并不是细节上的一些变动。每次的选题可以有很大的转变,以此来保持学生学习的新鲜性和热情。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难点问题并不是就代表着重点问题,这一点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所以在日常的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地选择课题的难易度,不要专攻难点问题,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也是需要重点掌握和延伸的。另外,难易课题交叉教学可以照顾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精力,让学生们学娱结合,让学生们在难易程度适中的语文教学内容中,实现语文选修课程教学。

2.精选课堂内容,浓缩语文教学。

高中生都要面对的就是高考这一大难题,所以,普遍的高中教学课程量都很大,并且教学时间很紧迫。面对时间少但课程量大的教学难题,教师应当理性正确的处理。首先,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肆意地加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应当给予学生的休息时间需要正常休息。这样,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中适当地放松学生的紧绷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面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不够用的问题,教师就需要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上全面观测,找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重点内容,放弃重复或者无意义的教学内容。

3.师生共同努力,分担语文学习压力。

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有着同样大的压力,教师在担负自己责任的同时更需要提高教师的修养和素质。准确的说,高考是教师和学生都要面对的难题,应该共同努力。所以说,在高中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也是重大的,教师的备课量大,同时又要讲究教学方法。因此,高中教师应该跟学生站在同样的位置,和学生一起努力。

总之,在高中语文选修课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很多,广大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并改进选修课的教学模式,相信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会在时间的积累下不断提高。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案例18篇)篇七

阿南。

(重庆)戴盛江。

秋季开始使用新编高中语文(人教版试用必修本)第一册,存在几个知识性的问题,在此提出商榷。

1.《勾践灭吴》中“而摩厉之于义”一句注释“摩厉”为“同‘磨砺’,切蹉,磨练”,其中“蹉”为“磋”之别字,应改为“切磋”。

2.《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注释“能水”为“指游水。能,动词”。这注释不准确,“能”应为“擅长”之义,“水”应为“游水”之义。“能水”应译为“擅长游水”。这样讲,也符合上下文的行文特点。

3.《逍遥游》中“汤之问棘也是已”一句,注释“是已”为“即此”。注释错误,应注释为:“是已,这样罢了。是,代词,这样;已,罢了。”

4.《逍遥游》中“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一句,注释为“(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其中,“此”就是指代“列子乘风”这件事,所以,“列子乘风”的括号应去掉。

5.《鸿门宴》中“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一句,注释“王之”为“做关中王。之,指代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带”。编者把这里的“王”讲为名动用法,即“做君王”;这里的“之”代“关中地带”。可同一套教材的第二册第104页讲使动用法时是这样讲的:“名词偶尔也有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成为某种人或事物。例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为王)(《鸿门宴》)”。显然,这里把“王”讲为使动用法,意即“使……为王”,这里的“之”指代“先破秦入咸阳者”。像这样,同一套教材前后讲法不一致,实在不应该。虽然两种讲法都有道理,但只能留其一。

6.《鸿门宴》附录之《司马迁与〈史记〉》一文中引文的语序有误:“他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被后人誉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应改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人”显然是指鲁迅。鲁迅在他的`文学史专著《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司马迁“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而且,既然引文用了引号,就应该准确无误地引用原文。更何况,以《史记》本身的价值来看,它首先是作为一部历史巨著--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闻名于世的。至于它的文学价值,那只是其次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也该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兰亭集序》中“一觞一咏”的注释不准确。教材注为“喝点酒,作点诗。”这样注释,既没准确讲出其文本意义,也没讲出其情境意义,因此它没有讲出“一……一……”所描绘的诗化场面:“一边……一边……”。整句的意思是:“一边饮酒,一边作诗,”这就正是作者所描绘的作者一行人“亦足以畅叙幽情”之诗境、情态,即描绘的是过程。而“喝点酒,作点诗”是生硬地叙其结果,怎能表达出作者一行文人墨客的闲情逸志呢?所以,“一觞一咏”应讲为“一边饮酒,一边作诗。”

本文载《语文教学通讯b刊》第22期。

作者邮箱:jds825@。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案例18篇)篇八

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口说话就需要给他们创造一定的空间,让他们感觉到在一种宽松活跃的气氛中学习,这样他们才会积极发言,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到轻松活跃就需要老师有效地结合学情,改变教学方法,做到寓教于乐,也只有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之后,学生才能以极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其中。高中生喜欢直观形象化的知识呈现,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小品表演、课堂游戏、朗读比赛、情景表演等方式,给学生足够的评价机会和评价空间,激发学生评价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中国人一般比较含蓄,高中生在人际交往中还缺乏一定的交际技巧,再开口评价的起始阶段,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学生说出自身的想法,对学生进行适当、正确、积极的引导评价,由此建立起学生课堂评价的信心。在学生基本开始参与评价之后,还要适当采取小组竞赛、大组交流等形式扩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在交流中提高评价能力,掌握评价技巧,提高评价信心。

二、强化评价引导,给足评价时机。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开展语文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做到评价的有效、真实。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往往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评价的手段比较单一,很少给学生评价的机会,造成学生开口困难,敷衍心理较为严重。另外,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很少进行课堂评价,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评价,说得不好还会遭来同学的鄙视,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明显不足。为了让课堂评价发挥应有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有效的了解学情,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对于处在中下层的学生来说,鼓励他们,并且让他们多评价,在课堂上保证他们有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为他们提供积极参与课堂评价的机会。对于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做到引导为主、激发潜能。如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评价的难度,在评价形式和评价内容上提出相关的要求,而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则可以进行开放性评价,不约束评价的内容和形式,言之有理即可,这样慢慢地培养他们的评价习惯和评价能力。

三、重视自评与互评,提高学生评价能力。

在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实施课堂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文教师的评价、学生的互评和自评,形成三者的有效结合。高中生有了自我意识,他们的评价往往比教师更直接,更有代表性,因为学生之间的视野是相同的,评价更具有说服力。自评就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开展自评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正确的认识自我,可以反思自己,找出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在朗读、背诵、生字默写、考试测试等方面进行学生自评,学生会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对策给予改正,这是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起不到的效果。学生互评就是学生之间的彼此评价,也是目前课堂评价使用较为频繁的评价形式,有效的学生互评不但可以让同学之间在学习上有所提高,还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鉴定能力和同学友谊。学生互评可以是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等。对于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优点的东西学生要借鉴学习,缺点的东西要反思总结,假如是自己,你会怎么做,这样不但进行了课堂评价,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这样的评价必然会给课堂带来巨大的向心力和助推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案例18篇)篇九

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校本课程”这个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尝试,也是我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校本课程是在基础教育的背景下进行国际、地方、学校的三方管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发展,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促进老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专业素养的不断发展。校本课程的实施为学校和老师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进行创新,这对于学校的教学深化改革极具意义。

语文是人文类学科,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语文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生活处处都需要用到语文,高中语文的校本课程就是来源于生活,从生活出发,通过校本课程教材来教会学生处处留心身边的事物,这样教学更加开放,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材,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的方式也在与时俱进,校本课程的实施使语文发挥了它该有的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带领学生走进语文,更深入地了解语文。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这对老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进行课程的设置。语文是人类交流的非常重要的工具,所以仅仅靠基本的教材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必须放大教学环境,延伸到生活中,营造一个充满语文氛围的生活教学环境。要达到这些教学目标,老师的教学必须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需求来设计自己的教学课程,规划教学课程的进度。例如语文老师可以根据自己身边的资源或者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这些条件进行课程设计,像我们学校所在的城市的旅游景点:黑山谷、龙鳞石海、奥陶纪,这些都可以开发成为校本课程的教学素材。在学习历史或者地理特色文化时,我们身边的红苗文化、矿山文化、煤炭资源丰富,这些都可以成为老师教学的素材,把语文教学与身边环境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使用好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特别是校园环境,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在的环境进行语文教学。语文与社会生活是不可分离的,所以,校本课程的使用,有利于老师利用校园环境、生活环境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教育使用校本课程,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和家长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人格是否健全,以及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资源,带领学生体验生活,探索语文文化,使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都有所提高。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辨别真、善、美,感受祖国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

(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在进行校本课程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一个充满语文氛围的学习环境,例如语文学习角的设计、经典书籍的阅读会、在教室的墙壁挂一些名人名言的墙画,形成一个充满浓郁的语文文化氛围的校园。老师也可以常常推荐一些好书让学生阅读,或经常为学生朗读一些美文,这样使学生受到熏陶,渐渐地就对读书产生兴趣,爱上读书。

(三)进行课程评价。

学校可以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价,例如对学生学习态度和近期表现的评价。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情况的评价,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老师评价的形式,也可以是学校进行评价,对于被评价的人表现好的可以进行适当鼓励。老师也可以通过评价反思自己教学的不足,在反思中得以提高,以这种评价的形式激励老师和学生共同进步。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使用还需要不断改进,注重课程资源的不断开发,重视实践和创新,把生活和语文课堂教学密切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语文的神奇之处。校本课程跟随时代的步伐,与学生紧密联系,课程的教学资源在不断地开发,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使用校本课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正是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特点,使民族文化更加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娄镒瀑.学校文化的动力、基础及建设路径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

[2]徐曙炜.以学生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网络科技时代,(9).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案例18篇)篇十

教学重点:利用传记材料,写好议论文。

教学步骤:

一、教师导入。

二、学习探究。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能引起自己思考的材料。

2.四人小组交流,谈各自的思考。

3.全班交流,每小组一人发言(可小组推荐,可自荐)。

发言者首先找出自己最有体会的传记材料,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并适当地分析和论述。有的学生从“相籍少时,……竟学”材料中。

总结。

到相羽少时的不肯学与其有勇无谋的关系,分析他失败的原因;有学生从“楼烦欲射之,……不敢复出”谈到对项羽气势的理解,并联想到现代人的“气势”;有的学生从“相王至阴陵,迷失道……乃陷大泽中”这段材料中,谈到项羽的丧失民心与其失败的关系,分析普通人物在某些时候的关键作用等;更多的同学从项羽乌江自刎这一部分来谈失败与挫折、气节、面子等问题;也有同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谈楚败汉兴的必然性。

(学生的发言异彩纷呈,争奇斗艳,一吐为快。课堂气氛热烈。)。

三、

整理表达。

1.教师引导。

刚才大家的讨论很热烈,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发觉同学们的表达是沿一条基本的脉络展开的,这就是“材料--观点--阐述--用例--类比--作结”(强调,举例,板书)。经常,我们的脑海里会闪现出各种思想的火花,有很多的思考和想法,但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有的人却不会把这许许多多的想法整理出来,清晰表达。刚才发言的同学为什么能给大家收获、能给大家启发?因为他们有思考、有思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表达!下面我们采用这些同学的表达脉络模式,把自己的想法再整理一遍。闭上眼睛,自言自语。开始!

2.学生整理思维、整理表达。

3.教师布置议论文写作。

好一场历史评论会!刚才我发现同学们都突然“深刻”起来了(学生笑),我更希望能触摸到大家的思想(学生笑)!能不能把你的思想,通过文字告诉我,告诉大家呢?请大家按“材料--观点--阐述--用例--类比--作结”的基本思路,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限!下课。(学生在浓郁的学习气氛中,依依不舍地与老师道别。)。

课例分析:

本课是《传记选读》中的其中一个课例,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关注传记的历史材料,感受传主的思想、品格。本来,学习传记,是“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但教师根据阅读文本素材的特点,引导学生写评论(议论文),促使学生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这种教学上的调整和创新每天都发生在一线教师的课堂上,随着语文选修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必然会引发教学的各种变革。

本课教学环节清晰,教学步骤简单,三个基本操作统领了课堂,教师和学生都在享受着一顿丰盛的精神套餐。课堂教学充满生气和乐趣,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充分体验了挑战智慧的快乐。教师在课堂的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为学生的发现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宽阔的空间,无论是阅读还是讨论,教师都十分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能积极主动进行活动的保证。因此,课堂中多向的、多种类型的信息交流产生了,对教师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了挑战,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在学生的学习交往中得到发挥。课堂上学生的表达和争论不断擦出思想的火花,学生沉浸在发现的喜悦、和谐的欢愉中----这是本堂课创造的最大价值。

附:学生习作。

项羽----个人英雄主义的失败者。

项羽,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慷慨悲歌震撼山川大野,他“死亦为鬼雄,不肯过江东”的英雄气概令古今之士扼腕叹息。然而,历史最终展现给人们的却是他的失败,个人英雄主义的失败。

从《史记.项羽本纪》中我们看到,战场上项羽从来都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大喝一声,能使敌将人马俱惊,避易数里。项羽为将,英勇无敌,所向披靡。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的无畏气魄更是令他名震华夏,声威远扬。但我们在折服于项羽的英勇及赢得的显赫之时,不由自主地质疑项羽的身影为何总是如此孤单,仿佛楚方的半边天全仗他一人撑起来。

奉行个人英雄主义于己方孤立了自己,自能者素自负。个人英雄主义者往往在某些方面出类拔萃,数一数二,但也或多或少地犯有骄傲自大的毛病。项羽同样骄傲自大,自豪地评价自己“力拔山兮气盖世”。自身一两项异乎突出的能力使个人英雄主义者更多地把目光停留在自己身上,而看不见别人的才能,以致不识人才。怀有杰出军事才能的韩信于项羽军中仅屈身为一郎中。人才不识,更不用说用人,许多有才之士在项羽手下无法施展拳脚。谋士范增的良言苦谏,妙计大略,项羽听不进;能征善战的英布被压抑在项羽的光辉下,无用武之地。这样,项羽孤立了自己,鲜有肱股之臣。后来范增抑郁而亡,韩信背楚投汉,英布倒戈无疑削弱了项羽自身,增强了敌人的力量。

奉行个人英雄主义于敌则是以寡敌众。项羽凭个人能耐与汉军的群英荟萃相周旋,事事亲临战场,破彭城、战睢水、围荥阳、拔成皋,辗转千里,疲于奔命。尽管项羽亲自参与的战斗几乎都是“攻必取、战必胜“,但一人之力如何能守得住大楚的万里长疆。终于,在刘邦、韩信、彭越等诸路大军的全面出击下,项羽退却了。

匹夫之勇终几何?在韩信布置的十面埋伏中,项羽不得不军壁垓下,四面楚歌。尽管处于如此劣境,项羽还是凭自己的英勇,溃围,斩将,刈旗,快战一场。在“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的一片迷茫中自刎乌江畔。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案例18篇)篇十一

内容摘要:近年,我国普教系统对于新课改的实施倍加关注,而选修课的开设无疑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在世界上选修课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在中国,尤其是在中学教学中,选修课的开设还是第一次,并且在新课改中被列为重中之重。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选修课事实成为必修课的附属品,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学语文选修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有效的实施,成功的范例也是寥寥可数,以至于处于一个尴尬被动的地位。本文针对高中语文选修课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操作建议,以期能够发挥选修课应有的作用,将新课改的要求落到实处,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与实践相脱节,很难有效实施。

1、选修教材的编订并没有考虑到每个地区的不同情况,只是一味地要求在教学中开设选修课,很多学校受传统固定的教学模式影响太深,一时难以转换思维方式和教学习惯。而且选修课以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精神为主,如果学校的教学硬件设备跟不上,选修课根本无法开展。

二、三个系列,其余的则根本不去过问。

3、教师消极应对选修课。

语文老师作为语文课改的主要参与者、实践者,一方面,按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积极开设选修课,应参与选修课教材的编写,这就在教学工作外又增加了很多额外的任务。另一方面,习惯了老教材、老教参的教师,面对这么多新增加的内容,不得不重新备课。新的内容的增加也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他们不断地|看书、进修,以充实自己。任务实施高中语文选修课困难何其多的增加以及要求的提高使得很多教师感觉疲惫不堪,积极性不高,因而易对选修课持一种敷衍态度,缺乏把选修课上好的进取精神。

4、学生没有选择权,选修课不选。

新课标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做好对学生选课的指导,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开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哪些选修课最适合自己,学会正确行使选课的自主权。但实际情况是学生在正式上课前对于所开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完全不了解,绝大部分学生认为选修和必修并无区别,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选过课,开的选修课都是由学校事先规定好的。因为高考要统一考,所以上面说怎么上,下面的学校就只好照办。更有很多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学校教材不全,只能领到什么教材就上什么课。选修课的初衷是“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现在学生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力,那么说什么“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只能是一纸空文。

5、选修课的评价难于脱离传统模式。

选修课教学没有真正有效实施,当然也就不会有恰当的与之相应的评价机制。虽然新课标要求“选修课的评价应着眼于‘差异性’和‘多样性’„„注意各类选修课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因课制宜地制定评价方案。”但在现行的以高考作为选拔人才重要模式的前提下,考试得高分才是硬道理,学生任何能力的提高也必须通过分数反映出来,因而选修课的评价必然还是落实于传统的考试,说什么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只是纸上谈兵。

在选修课的实施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还是老师和学生,只有这两个主角扮演好在新课改中的角色,语文选修课教学一定会得到行之有效的实施。

(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师生互动作用。

1、教师主导。

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教学材料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实施等方面。

(1)深度阅读,早作准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有丰富的阅读储备,这是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开好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前提条件。所以教师自己心中要装着几本能影响自己的人生也能影响学生人生的书,非如此就不能出现高质量的语文选修课。

(2)分组研讨,合作教学。这是教师主导作用在选修课开设的备课环节上的体现。教研组据本组教师的阅读兴趣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五个选修系列分配到教师个人或教师合作小组,要求教师对所分配到的任务进行深度阅读,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生的情况选准教学的切入点,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备课这一环节中,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研讨,明确教学目的,确定教学重点,使教学过程科学有序地进行。

(3)成竹在胸,有效施教。进入选修课的课堂教学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教师引导学生思维,二是教师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生思维的碰撞。前者主要是针对有一定难度的阅读文本而采取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体验,引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然后师生共同对文本进行解读。后者主要是教师先就选定的文本设计出恰当而有一定讨论空间的问题,让学生针对问题发表各自的观点,进而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这样就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从中解放出来,担当起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2、学生主体。

学生是选修课的活动主体。选修课的有效开设,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阅读时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措施:

(1)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必修课的教学虽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自我完满人格的养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必修课所提供的阅读材料毕竟是有限的,对学生的人生发展还远远不够。这时教师可向学生开出阅读参考书目,为他们提供阅读指南,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定书籍进行阅读,同时写出读书笔记,由教师负责指导督促。

(2)教会学生利用闲暇阅读。闲暇阅读是一种极具效果的阅读,因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身心处于相对放松状态,心无杂念,情绪、性格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要学会合理利用闲暇时间阅读,培养自己滴水穿石的精神。问题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中去发现闲暇。

(3)引导学生进行原点阅读。原点,即“一”、“始基”之意,原点具有化生万物的功能。原点性作品具有厚重、生生不息的文化魅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这种原点阅读对于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信学生有原点阅读的能力,帮助他们克服阅读过程中的文字障碍,鼓励他们积极地阅读。当然教师还必须有身体力行的阅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常以自己的阅读体验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这些原点作品,通过原点作品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师生构建。

通过师生的积极建构,死的文本就转化为富有生机的课程资源。这一原则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教师眼中的文本建构:教材。教学过程中将文本转化为教材,首先要求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积极构建。教师要能让文本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将文本转化为教材。这一过程是教师对文本的“我思”而展开的。“我思”是教师教学主体性最好的表现。

(2)学生眼中的文本建构:学材。学生通过课前阅读对文本的内容已有初步感知。他们或从文学的角度、或从文化的角度、或从生命体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了解读。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之间有了初步的沟通。学生是把文本作为学习材料去阅读分析的,将文本转化为学材主要通过“情绪感染、审美体验、鉴赏分析”三个环节来实现。

(3)课堂活动中的文本建构:课程。

课程是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文本由外在教学过程的状态而进入师生间交互建构的教学过程之中,就转变成为正式的课程,这是语文选修课课堂教学活动的真正开始。课堂活动中,教师、学生要围绕着转化为课程的文本而展开教学对话,达成对文本的理解,生成生动的有生活意义的教学内容,最终实现语文选修课的教学目的。

(二)在教学中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1、教学的“实”

“实”是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科学而有效的关键。选修课教学的“实”必须做到如下两点:

(1)选修课的教学要抓牢“语言”这个思想的外壳。紧扣文本,以语言解读为基础,顾及文本的文学性、文化性。陶本一教授认为语文应由三个部分组成:“作为天赋的语文是指人天生具备、获得的语言本能。作为素养的语文是指人在言语实践中逐渐习得、学得和内化的一种综合语言素质。作为学科的语文是一个系统培养素质的逻辑体系。”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主要是以天赋的语文为基础,在素养的语文和学科的语文的基础上而开展语文教学活动。通过选修课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进行深度解读,读透一句话,牵动一篇文章,带出一种流派。对语文学科而言,语言表达形式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意义:其他学科都是通过语言形式去学习和掌握其内容,而语文学科则重在学习其语言表达形式。按张志公先生的说法是“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即“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用的”。教学要既有深度,又能以点带面;既对学生进行语言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培养,又通过写作练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教学的“活”

(1)教学形式的活。选修课的教学形式不拘一格,教师可以把讲台还给学生,在明确目标、确定内容、有效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在语文的天地里自由驰骋,施展才华。“专题讲座”、“定篇研究讨论”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选修课教学形式。

(2)自主探究学习。语文选修课的自主探究学习可以安排在课内,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也可以安排在课外活动中,教师明确学习目标,分配好探究任务,学生独自查阅资料,完成学习的任务。这两种形式的区别在于,第一种探究形式,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严密的监控;第二种探究形式,学生的学习摆脱了教师的监控,学生的探究行为是在自然状态下完成的。

(3)小组合作学习。高中语文选修课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确定一个选修课题,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组长分配给自己的探究任务。学习结果以研究报告、文艺小论文、课件等多种形式展示。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研究成果和学习体会,也可就对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互发难辩论。

新课改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虽然问题多多,但是我们相信,只要上级能在制定政策的时。

候将各个地区的实际教育水平充分考虑进去,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政策,从学校到老师,从老师到学生,协调一致地新课改进行到底,我们的语文选修教学一定会有光明的前途的。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案例18篇)篇十二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里,古典诗词犹如繁星点点,熠熠生辉。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我国向来重视经典诵读,从秦汉至清末,熟读精思,口诵心惟一直是语文教育最基本的教与学的方式,经典也是最基本的甚至是唯一的课程。新课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不仅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建议,而且对于阅读做出了量化要求,其中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可见,近年来,国内外基础教育领域,也都对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予以了焦点式的关注。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缺失。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一个重要的形式,它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实情况是:高职校的学生总体文化基础薄弱,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不能很好地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在经典诵读大行其道的情况下,许多高职校的校园里只能看见朗读外语的景象(英语有pets考试),诵读经典的景象可以说是凤毛麟角。长此以往,高职教育将无法承担培养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园里为什么会缺少传统文化的熏陶,笔者认为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1.快餐文化的强烈冲击,使学生不愿意阅读经典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快餐文化进入了疯狂的时代,这慢慢演变成为一种时尚。大量的肥皂剧、流行音乐、、网络游戏以及恶搞艺术等娱乐文化充斥文化市场,高职生的阅读取向呈现出游戏性、娱乐性的走势。在不少高职校学生的观念中,那些经典的作品过于深刻严肃,读起来太累,不如快餐读物轻松、刺激,也不如时尚读物那样新潮、前卫,经典著作成为了“过时”的代名词。

2.专业素养的缺乏,语文教师无法肩负推行经典诵读的重任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本人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教育教学任务。经典诵读的推行决非易事,它对语文老师的要求甚高。它要求语文教师,善于把语言学家的用词准确、教育家的逻辑严谨、演说家的论证雄辩、艺术家的情感丰富集于一身,教学语言做到对象明确,深度适宜,富有针对性;清晰准确,通俗易懂,富有逻辑性;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富有启发性;真情实感,潜移默化,富有感染性;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性。然而现实的情况是,高职校语文教师大都担任班主任,平日里忙于应付各种教育教学工作检查,每年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写作更是无暇顾及。一般情况下,语文教师都配有教学参考书供选用。这样做,固然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所帮助,如果一味地依赖教学教参书,语文教师原有的专业素养包括文学素养自然会衰退。大部分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偏低已经成为经典诵读实施的瓶颈。

3.技能大赛的强势推行,使学校没有精力顾忌其他工作“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创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技能大赛的成绩,被视为该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具体体现,是学校教学水平、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其排名代表着学校在全国、全省、全行业同类院校中的地位和社会声誉,是学校在社会上的“脸面”和学校领导的重要政绩。因此,受到参赛职业院校领导的极大关注和高度重视。目前各职业院校为准备技能大赛均采取了“举校体制”,抽调全校最优秀的教师、重金聘请企业的行家里手组成指导教师团队,选拔全校最优秀的学生作为参赛选手,校内所有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实验仪器均对参赛选手全天候免费开放,并根据参赛需要购置最新的实验设备和实验仪器,全体指导教师团队、全体参赛选手停课,针对竞赛题目或项目进行少则20余天、多则长达几个月的集中封闭式强化训练,举全校的人力、财力、物力,不惜一切代价培养参赛选手来实现技能大赛中一举夺魁。长此以往,学校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工作,更别说无法短期奏效的经典诵读。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加强经典诵读的可行性路径。

怎样去读经典作品?在高职教育中,如何实现经典教育,让读经适应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是当下高职语文学科需要探索的目标。

1.优化课程体系,建立传统文化教育模块即在原来高职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加重诵读的比重,改良高职语文教学,增强人文素养的培养。如增加先秦思想文化中经典部分及其后来文学史中的经典内容等,教学中力求思想和文化知识并重。将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模块确定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块。学校可以先开设公共选修课,供有兴趣的同学选修,从而慢慢提高经典著作的影响,渐渐形成学生学习经典的良好风气。譬如可以开设“论语导读”“老子导读”“唐诗宋词欣赏”“明清四大名著欣赏”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及诗词鉴赏等选修课程。让经典诵读活动融入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质量评价、教育教学督导中,给予读经活动制度层面的有力保障,体制机制的长期支撑,确保经典诵读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

2.依托科研强势,加强诗词教学研究把诗词教学列入教育教学计划,进而开发校本课程,编写诗词校本教材;根据高职学校学生的特点,推进诗教进课堂活动,提出相应的目标要求,采取相应的施教方法;注重诗教的融合和渗透,善于把诗教与语文教学中的诗词授课相结合,与政治、历史和公民素养教育相结合;开设诗词教学公开课;开展诗词教学课题研究,申报专项课题。在师生中间形成浓厚的诗词教学与研究氛围。

3.抓好社团建设,活化经典诵读形式以社团建设为抓手,常态性开展经典诗文的学习和诵读活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诗歌创作、诗歌赏析、诗词默写、诗词诵读比赛等系列活动。开设专题讲座,如先秦思想专题、通俗文学、武打小说专题;组织学生观看《百家讲坛》或经典名著影片等经典节目;组织学生排练如《北京人》、《雷雨》等经典剧目的片断和扮演经典人物角色等。在开展这些活动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课诵读任务,结合活动开展的情况举办经典诵读感想交流会、经典诗歌朗诵会等活动,活动结束后召开“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大会等,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4.拓展社会实践,丰富学生人生体验让经典诵读以开放的视角,参与到社会活动中,营造整个社会重视经典的氛围。高职校可以成立经典诵读志愿服务队,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走进企业、进入社区,通过“摆摊设点”的方式,向市民们诵读经典,宣讲经典文献的精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经典诵读知识;另一方面,又让学生所学的经典知识有了用武之地,同时,还加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一举数得。高职校的学生会与社团组织可以利用有利于弘扬经典诵读知识的节日与事件,以之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学习经典的意识,坚定符合社会道德与准则的人生追求。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国传统的节日里,可以在校园开展“经典诵读文化节”,将与之相关的经典诵读知识传播渗透在节日活动中。

三.高职语文教学开展经典诵读的意义。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人阅读经典,不仅获取了知识,也使悠久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是寻求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好途径。我们从经典著作中可以明白古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精髓,理解教人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自觉地将古圣先贤的教诲融入自己人生成长的历程,自觉地消解外部世界的喧哗与浮躁,自觉地加强内在修养,强大自己的内心。诵读经典,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品位,加强了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素质与能力,使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成为名符其实的“技师”。

2.推动学校品牌建设要使我们的学校具有有魅力,品牌特色不可或缺。教育部选拔建设的百所示范高职院校,大都显示了品牌和特色的力量。因此,学校可以尝试结合当地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和实际,组织力量选编能体现地域特色的经典读本及诵读、书写、讲解材料、教辅,提供教学资源;建立经典诵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依托区域经典文化来打造学校品牌。学生从经典中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加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3.推进学校学风建设在高职院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组织班级进行演讲朗诵、学生早读背诵经典、进行诗词创作、做读书笔记、评选经典诵读先进个人和优秀班级、建立经典诵读资源库等活动,可以使学生受到校园浓烈的学习氛围熏陶,自觉地改变懒散的学习习惯,使学校的学风日趋向上,打造书香校园指日可待。四.结语总之,我们要借助语文课堂,用经典名著熏陶学生文化情操,用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力求把经典诵读教学渗透在高职校语文教学及各种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既是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要求。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案例18篇)篇十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由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机构颁布了,而且将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作为一个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怎样迎接这场语文教学的伟大变革呢?作者将自己对“选修课”的一些不成熟意见诉诸笔端,期方家斧正。

关键字:与时俱进的观念加强学养积淀弄清选修课的性质。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提出“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方面获得发展。”和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的是,《课程标准》提出了选修课的问题。在本部分的第二个专题“选修课程”中,又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这说明,高中语文选修课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了,而且选修课本身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顾之川博士指出:必修课程10学分,选修课程可达14学分……选修课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一部分。设计选修课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为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每个系列可设计若干模块。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开设选修课。对于模块的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顺序编排,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实施。具体课程的名称可由学校自定。――这表明,过去由国家统编一套教材,全国学生共学一套教材的时代将一去一复返了。而且选修课本身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对于希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中任意选修四个模块,获得8学分,加上必修课的10学会,共计可获得18学分;对于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建议在此基础上,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3个系列,这样一共获得24个学分。”而语文学科的学分,则成为高等学校召生的依据。――根据先进地区的先进学校在选修课的尝试设置方面所获得的一些经验来看,语文教师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是不能置身于事外的。那么语文教师该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以迎接选修课时代的到来呢?笔者有如下的一些浅见,供商榷。

一、语文教师应该有与时俱进的`观念,密切的关注身边所发生的事件(包括文学、影视、音乐、网络及一切可能的信息来源),进一步的注意生活与语文的联系,让所开选修课富于时代的气息。这既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要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也是语文教学本身的要求。很难想像,一个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如果不接触或不熟悉韩寒的《三重门》和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不了解网络文学《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及《沙僧日记》;不接触《大话西游》,他能走进学生的世界,给学生开设一门让学生感兴趣和喜欢的文学选修课。而且,我认为语文教师仅仅限于了解,还是很不够的,因为,此类作品本身是精华与糟粕互见的东西,如果教师不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是不可能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评价的。

如韩寒《三重门》,这是一部既引得中学生如痴如醉的作品,也引得社会各界为之侧目的作品。其精华部分自不待言,但是,就从在小说揭露的深刻性(钱钟书先生所揭示的人的婚姻与职业、人的生存状态、人性的盲目与混乱的深度,在中国现今的文人小说中,可能还处在无人能及的地步吧)和语言的凝炼上讲,《三重门》和它所刻意模仿的《围城》相较,确实是显得稚嫩了些。如果教师对《三重门》没有了解,那你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

再如网络文学,尽管它和传统文学有差别,但由于它具有文学的特质,所以也将之归类于文学,而且由于互联网的越来越普及,它的普及面也越来越大,尤其为中学生所喜欢。因此直面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不能忽视的问题。

当然,和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有其局限性,这是由于它写作的特点决定了的――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作者坐在电脑前边打边创作的,因此在结构和思想方面,肯定是不能和“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红楼梦》等作品媲美的(至今的中国文学,也找不出作品能和《红楼梦》媲美)。严格的讲,网络文学只能算是一种快餐文化。

但是作为快餐文化的网络文学,它能对现实生活作出快速的反映,其脉膊和时代一起跳动,时代性强;它在网络上创作、在网络上流传,能和读者作亲密接触,拥有的大量的青少年读者,而且不排除其它年龄段的读者;它利用了较新的语言形式,让聊天语言在作品里出现(比如《第一次亲密接触》),促进了文学语言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它直面了读者,让读者与作者有了直接的沟通,甚至可以让读者的意愿参与作品的创作,让读者在读书的同时能直接参与作品的创作等等优点,都足以让它具有强大的不容人所忽视生命力。

所以,尽管看惯了严肃文学作品的语文教师们面对乱七八糟的语言形式、稀奇古怪的故事情节可能会嗤之以鼻,但却没有理由不去关心它。因为,你的学生喜欢它,而且,作为文学的一种新的形式,你也没有可能绕过它。

二、语文老师本身应该加强学养积淀,让自己成为所开设课程方面的行家里手。这一方面是《课程标准》对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要求,另外一方面也是选修课本身对高素质教师的一种要求。

仅以“小说与戏剧”的课程构建与开发来说,《课程标准》提出了这样的要求“1.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的兴趣……5.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对古今中外小说、戏剧有较广博的阅读面,另外还需要具有关于小说、戏剧的一定的专业知识,否则,一个素质不高的教师是不能完成“小说与戏剧”课程的建设与开发的。

以我国优秀小说《红楼梦》为例――如果高中要开小说选修课的话,《红楼梦》应该是一个不可以回避的话题――我想。而一个语文老师如果不具备“红学”的基础知识,他是不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研究的,那么,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红学”的哪些基础知识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应该是必备的:

1.关于《红楼梦》的历史地位的知识,应该有以下几个要点需要教师了解:a、其钞本高昂的价值――当时在江浙一带大概卖到三十两银子一本(本人实未曾考证过三十两银子在乾隆年代价值几何,但想来应是中国小说的最高价格是比较贵的);b、有关“奈何烧杀我宝玉”的传闻;c.毛泽东将《红楼梦》与我国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相提并论及“中国有三部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谁就不算是中国人”的言论;和他认为这《红楼梦》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有观点;d.在毛泽东的倡导下,以批俞平伯为中心的54年的红学大讨论……当然可以作知识储备的决不止这些。

2.关于《红楼梦》的版本问题。《红楼梦》的成书本身就迷团密布,前80回和后40回出现的衔接问题迄今仍在探讨。所以,任何一个人如果仅凭一本120回本的程高本,或仅就此本的知识,是不能完成“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的选修课任务的。所以,在版本学方面,教师就有必要对脂本系统、程高本系统的各个版本有一点常识。这样,参照各种版本的观点,是可以指导学生对《红楼梦》有一点研究的。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案例18篇)篇十四

为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在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下,对课程结构作出了重大的调整。

本次高中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提高了新课程的选择性和多样化,最为明显的是改变了过去必修课一统天下的旧局面。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

毋庸质疑,无论是上选修课还是上必修课,都应该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基本理念。应体现“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的编写理念,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断发现和创新,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提高语文素养。

但既然选修课已经走进了高中课程,并付之于实践。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体现出必修与选修课堂实施的差别来。直白的说就是:必修课要有必修课的上法,选修课要有选修课的上法。如果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没有体现二者的差别,没有表现出二者的特色,那么这所谓的新课程结构只不过是形同虚设,多此一举。必修和选修绝对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必须学和可学可不学。这一年多来的大大小小新课改学习和培训,使我在接受新课改理念这方面的确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但就选修课的授课方式、方法上却没有得到多大的指导和引领。专家门在指导选修课的上法时,强调“高中选修课不能上成必修课,也不能上成大学选修课”,但却没有给教师提供选修课具体的上法,也没有提供选修课的范本和典型。2005年9月16日桓台宾馆高二语文集体背课会上,几位指导教师们为我们提供了选修课课堂教学的样式,但他们从教案设计到教学方法上一律按必修课课堂教学的模式来进行的。心中的疑惑愈凝愈重。

或许任何一次课改都要经历一个不断摸索和探索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新的课程结构对教师的授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作为第一批乘上新课改列车的一线教师,我现在正处于刚结束必修课,已开始选修课的教学的阶段。不可避免地、甚至不由自主地思考到这个问题上来。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略谈一下对选修课课堂实施的具体认识。

《唐诗宋词》(选修)第一单元单元话题为“气势恢弘的初盛唐诗歌”,包括阅读文本、学习活动、课外自读三个部分。阅读文本包括李白诗二首(《将进酒》《蜀道难》)、杜甫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课外自读包括从杨炯到高适等诗人的十二首初盛唐诗歌。

既然单元话题定为“气势恢弘的初盛唐诗歌”,那么我认为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好初盛唐诗歌的特点。而对初盛唐诗歌的特点的把握单靠学习阅读文本中李白、杜甫和张若虚的几首诗歌是远远不够的。我在进行这个单元的教学时,完全打乱了本单元所呈现的学习顺序。我是这样来安排课时的:

第1课时,以优美的语言导入对唐诗的学习,按年代的先后,引领学生浏览初盛唐成就显著的诗人。

第2课时,接触与学习“初唐四杰”的部分诗歌极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第3课时,认识初盛唐诗人群体,特别是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和孟浩然。

第4课时,对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学习。

第5、6课时,才是对李白诗歌《将进酒》《蜀道难》的学习。

第7课时,对杜甫诗歌《登高》的学习。

第8课时,整合前面对初盛唐诗歌的学习,把握诗歌特点。

如果这是必修教材中的一个单元,我不会做这么大的调整,我会按照教材的要求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任务。以上是从大面上对本选修课中本单元的安排,其实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上,必修和选修也应该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拿对李白诗歌的学习做为例子:刚刚结束的必修课本中有李白的诗歌《行路难》,我的目标很明确,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这首诗歌含义,把握诗歌感情,让同学们吃透这首诗歌;而现在来教选修课本中的《将进酒》《蜀道难》,我感觉绝对不能仅限于这个层面,更重要的是要以点带面,让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李白不同时期的诗歌极其风格,比较深入地走进李白,引领学生向纵深发展。

我再拿宋词《定**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教学来继续阐述一下。

同样,我认为作为选修课中的阅读文本,绝对不能就学习本词而学习。如果这样,那只是停留在了必修课的阶段上。而应该在分析本词的基础上拓展开来,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作者和词风才是关键。必须结合具体的词篇让学生了解苏轼在豪放、雄健的一面还有婉约、冷清的另一面。由于受课本篇幅的限制,编者在后面的课外自读中列出了一首与其豪放风格迥异的词《江城子》。可见编者的意图。

总之,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上,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是不能够同出一辙,同样对待的。

必修课程是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保证,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共性的一面;而选修课程则旨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获得个性的发展。因而,必修课具体,针对性强;选修课重拓展,探究性强。可以说,高中语文选修课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创新,发展多向思维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不同课型的特点和目标,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真正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2、充分利用课后练习阵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课后思考练习题是教材编委会针对篇章节特点设置的知识要点、能力训练点和教学的重难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落实基础、提升能力的前沿阵地,也是教师备课时的指南针。精巧的练习设置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笔者就语文学科课后思考练习题的设置来探讨怎样利用这块阵地发挥教材的优势,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纵观新旧教材两种版本的课后思考练习的设置特点,笔者发现:老教材十分注重“双基”训练,而新教材在练习的设置上已由基础性向能力性转化。尽管文言文单元课后练习没有多大差别,但新版教材中现代文教学单元、写作教学单元后设置的练习题体现了知识性、趣味性、能力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一些思考练习题更注重学生鉴赏能力、思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一些练习题把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感。另外,新教材还增加了一些课外资料补白,既能激趣,又有助于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深层理解。

目前由于各种教参、教辅资料对教材内容的多元解剖,学生也配有多种同步练习,教师在备教时较少关注课后练习题,加上高考命题又不取材于教材,教师对课后练习处理就显得无足轻重了,甚至置之不理。在教学中忽视编排者的意图,忽视这一板块的教学作用,学生学习就会陷入不求甚解的泥淖中。其实,课后思考练习是一座蕴含量十分丰富的矿山,只要你去开发,就会挖到意想不到的矿物。

究竟课后练习题暗藏什么玄机呢?

第一、课后练习题的设置包含了本章节的教学重难点和知识要点,是教学环节中巩固落实的前沿阵地。

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篇章在思考练习设置的侧重点上是不尽相同的。古诗文练习设置十分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巩固落实,因此涉及语言语法方面的练习居多;现代文课后练习设置因文而异,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如小说单元课后练习设置多为文章语言、精彩细节、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和评价;杂文随笔、散文又注重主旨和思路的分析理解等等。总之,学生可以借助这一板块来巩固落实基础,提升理解能力,培养思维品质。它是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更是教学反馈的前沿阵地,因此一定量的课后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课后练习题有的十分注重初高中知识的纵横比较,总结归纳,体现了系统性、规律性、综合性的特点。这类对这类练习加强对比阅读,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归纳,也可把学生从课本学习引向课外拓展,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效果。

“本文和《陋室铭》在立意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本文和《荷塘月色》在比喻的运用上有什么不同?”(《我的空中楼阁》)。

“关于秦朝灭亡的议论,本文与《过秦论》有哪些相似之处?两文立论的角度有什么不同?”(《阿房宫赋》)。

“《滕王阁序》和《兰亭集序》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滕王阁序》)。

“试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在写法上的异同?(《赤壁赋》)。

在课后练习中,这样的思考题比比皆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比阅读理解,并授之以渔,长期以往学生自然会养成一种比较阅读的习惯,从中总结出阅读规律和技巧,为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奠定一个强有力的基础。

第三、课后练习中富有创意的题目既扣住教学重点,又向适度向课外辐射,备课中巧妙利用,这类题目就可成为课堂教学的兴奋点,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课后练习中有些思考题是开放性的,它立足于课内要求联系学过的知识或生活实际来见仁见智发表意见。教师在教学中有机把它引入课堂,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譬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课后有道思考题是这样设计的:“有人认为陶渊明不仅是一个田园诗人,而且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以本文和初中学过的《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为依据,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设置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全方位地去认识了解陶渊明的思想。课堂教学中,我以这个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多元思考,探讨陶氏的思想境界。学生能根据初中学过的文章及历史知识对陶渊明作出自己的评价:或认为陶的诗歌成就很高,在政治上是失败的;或认为他的归隐思想是消极的,是对自己、家庭和国家不负责任的表现;或认为他是一个空想主义者,当自己理想不能实现志不得伸时,愤世嫉俗地出走官场这是不明智的;……围绕陶渊明的思想,课堂上学生掀起了一股学术争论的高潮,课外学生还把讨论的结果用周记和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了。

又如在教完《师说》一文后,我把课后的一个思考练习题(课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念,是否适合现代社会?你认为最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作为一个专题用一节课让学生去讨论。仅一个问题,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还能利用课本观点联系社会现实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尤其是在第二问的讨论中,学生用一种求知的心态、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坦露真言,描摹出自己理想中的师生观:“课堂上是严师,课外是知己的平等友爱和谐的师生观。”“教师要用自己的才学、爱心和人格去感化学生。”“教师要深入学生生活学习中,与他们打成一片。”……争论是激烈而真诚的。从中我不仅了解到了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对教育的关注,而且还认识到了自己距学生心目中的教师还差很远。与其说是一节讨论课,不如说这是一次师生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沟通。把这个练习题引入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完成了智育、德育和美育的完美结合。

《祝福》课后对祥林嫂悲剧根源的多元化讨论,学生能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失街亭》课后“失街亭,谁之过”的讨论,学生能结合原著和电视剧来广泛讨论……课后练习题只要你巧妙构思、合理利用,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你就可以寻求到教学的突破口和兴奋点。引导学生广泛地讨论问题,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获得新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第四、认真研究课后练习题,你就会发现,有些思考题为学生课外练笔或课堂写作提供了写作素材、角度和契机。教师充分挖掘练习题中的能力元素,让学生进行仿写和再创造,从而打开写作难的被动局面。

先看看下列思考题:

“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分析祥林嫂、翠翠、水生嫂这三个不同时代的妇女形象,写一篇心得。“(《荷花淀》)。

“在你周围的生活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套子’?如果有,你是怎样看待这些‘套子’的?”(《装在套子里的人》)。

“结合初中学过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谈谈你对中国文化“居安思危”思想的认识。(《k太宗十思书》)。

“话说‘凤辣子’”。(《林黛玉进贾府》)。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社会,试以‘大茶馆,小社会‘为题,……写一则短评。”(《茶馆》)。

仔细分析上述思考题,不难发现,课后练习题旨在引导学生由课内学习走向课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信息来拓展写作空间,如读书笔记、心得感受、甚至大作文。教学中把这些练习题引入写作教学计划,学生可趁热打铁,加深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同时提高写作水平。如学完《装在套子里的人》后,我针对练习进行了一次以“套子”为话题的作文,结果写作很成功。学生或仿写或虚拟、或叙事或议论、或故事新编等,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诠释了现实生活中“套子”的内涵。尽管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但从此出发,可以让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从课内走向课外,一步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最后,除了阅读教学能够利用课后练习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外,在“写作、口语与交际”板块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利用单元教学后设计的练习来训练学生大胆说话、朗诵、演讲、辩论、讨论等读写听说的能力,还可利用一些富有创意、富有时代感的话题开展一些语文课内、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达到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心理综合素质。

对面的老师同学看过来,这里的风景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案例18篇)篇十五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纱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像的双翼,“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案例18篇)篇十六

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已实行七年,从当初一片叫好、热烈追捧、勇于探索到如今的冷静思考、理性分析、权衡利弊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亲自经历,切实感受到它的魅力与精彩,也直接接触到它在当前实际上运行的应试教育体制制约下,高考竞争的激烈背景下,在其他强势学科挤兑下所呈现的种种冲击与不足。在选修课的教学中我们感觉到有些瑕疵。

一、教师相关的学科素养有所不足。

二、教材编排欠合理。

3.内容偏颇。选修教材所选取的内容,以《外国小说欣赏》为例与中国传统小说有很大区别,当然可以变更一下学生的阅读习惯,开阔学生鉴赏多元文化的视角,但是由于这些小说在技巧和理念上相对超前,学生在实际层面上的理解与编辑者的主观意图有出入。《墙上的斑点》玩的是意识流勒:碎跳跃;《安东诺夫卡苹果》则芜杂沉闷大多数同学的实际阅读效果低。

4.内容重复。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有简单重复之处以《文章写作与修改》的内容与必修教材中的作文重复为例《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一章“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第一节“写出自己的个性”与《必修1》“表达交流”第三单元“写人要凸显个性”重复《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与《必修3》“表达交流”第四单元“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重复《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三章“认识的深化与成篇”第二节“理性思维的深化”与《必修5》“表达交流”第一单元“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重复。如此频繁地重复不利于整合处置教材。

5.内容艰深:,(1)术语偏多相^新立异关涉内容多,尤其是有的文中术语多而深《外国小说欣赏》使用了新颖的、有学术腔调的“摇摆”、“圆形人物”、“扁平人物”、“意识流”、“母题”、“小说与当下”、“上帝俯瞰”、“凡人目光”等等不是讲这些术语完全不可以使用,问题是有的术语可以在用中国式的通常术语替代的情况下,为什么要隔膜学生以前相关的知识储存,似乎人为地来堆砌术语辞藻呢?如“摇摆”与学生以前学过的“一波三折”就是一回事(2)读通不易文本阅读有一定难度在有限的语文学习时间单元内,有捉襟见肘之感。《文化经典研读》重点侧重于对思想的理解,但由于古代典籍精深博大其思想精髓难以体会,兼之文言字词内蕴丰厚、艰涩聱牙有时令人无所适从、无从下手。拘泥文字来串讲还是绕开文本径直梳理思想呢?鱼与熊掌实难兼得(3)诠释不清《外国小说欣赏》像“场景类的术语让人难以认识把握。场景的解读,有的资料是:请节、环境、人物有的资料解读为合与风景。参考资料各呈己是教师和学生就更难以明晰把握。(4)思想过深《文化经典研读》有些思想过深,让全球化、现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学生难以认同。当然促发学生的辩证思考是对的,但在学生人生经验还不充盈的情况下,一下子接触这些相对艰深的思想也有可能降低学生对古代经典的全面认识。如老子的思想“无为而治”一行不特意之事、顺应自然。而我们现代教育更多强调主观努力。

三、教辅资料不全。

各位教师能用的、比较权威的应当是《教学参考书》但是它只有内容的补充没有难度、重点的把握更没有课堂程序的设计。必修教材的教辅书就很全面参考价值大无教案没有详细的教案书给教师作参考。《外国小说教学参考书》的第一单元“叙述”内容对《桥边的老人》、《墙上的斑点》进行了示范性的简单教案书写不全面。

四、课堂设计遇挑战。

高考成绩事实上还是当前最重要的评价甚至是唯一评价:高考中有选做题3寸选修课进行了评价既然说是选修课菌i应该有“选”或“不选”的自由。但高考的指挥棒却让教师、学生根本没有选或不选的权力。选修课又变成了必修,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选修要当成必修来教不教又不成高考要考高考要分数如果高考取消选做题,我估计教师一本也不会去教的,学生一本也不会去学。高考只考选修的一门或两门课程其中《外国小说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闻阅读与实践》三门课程成为热门,导致了教学的侥幸心理教师只教好一门或两门,从而放弃两门或一门不教;学生被动地学好一门或两门课程。

对以上不足f者尝试用以下方法应对。

1.开展读书活动。开展读书活动,有助于积极应对《外国小说》的教学难题。就《外国小说》所选取篇目来看,学生的兴趣还要提高,很多同学老早已读完了全本书,但就是没有上升到欣赏层面上夕卜行看热闹开展i卖书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鉴赏,变成内行看门道。

2.形成品读模式对于“文化经典”重视课前预习课前发给学生课文对译,让学生事先疏通文字,熟读文本课堂讨论围绕以下三点进行,交流重点字词句式累文言知识;探讨文章思想内涵;理解名家思想探究文章现实意义,讲究古为今用。

3.自由选择课本选修课可以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自由选择。也就是教师理解的重点就教不是重点就让学生自学。

4.选取思想精髓。教师采取讲座的方式,只精讲一篇重点文章其他的让学生自我学习、模仿学习,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诵读去涵咏去领会。

5.教师加强学习,教师要加强学习,特别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案例18篇)篇十七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犹如吹来了一股温暖的春风。课程标准中将塑造良好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视为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和自身优势,在能力要求上又把审美教育当作语文课程的主要功能,特别提出“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设一些选修课对其目标的实现会有很大的帮助。以下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据对高中语文现状的调查中了解到,比较普遍的反应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大。固然有多媒体的冲击,学生缺乏读书的兴趣,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以及“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原来的课程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简单的评判标准,抑制了多角度的思考和个性化的体验。今天的社会需要多样化、有个性的人才。从学生自身来看,这些上世纪80年代末出生的一代人,受多媒体的冲击和社会影响更大,自己的思想也比较复杂,个性也更加明显。我们原有的思想和原来的课程已无法给他们造成更大的吸引力,所以开设选修课就成为了必然,这也是语文文化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的必然逻辑。

二、选修课的设置更能发挥教师的特长,促进教师的快速发展。

选修课不但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也为老师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创造了条件。可能许多老师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有的长于诵读,有的善于鉴赏,有的工于语言修辞,有的痴迷写作。所以设置选修课,可以让老师的这一部分才能更加充分的施展出来。当教师开设了自己的选修课,他就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课,在上课的过程中,积累资料,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形成一位有个性、能独立思考与钻研的教师打下了基础。

三、选修课的设置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有效途径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设置选修课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中国古代的优秀诗文,能产生无形而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启迪人的智慧、积极向上的动力和创造潜能,能使人在诗文的`熏陶感染中激发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进而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也能鼓舞起对人类进步事业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所以,语文教育关涉到学生当前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关涉到他们的长远发展。

选修课的开设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各个学校由于师资力量、教材等的限制,还没有大范围的开设。笔者在上好课的同时,本学期尝试开设了选修课,名字定为《中国古代文化与诗歌赏析》。具体做法为:

1、精选古代的诗歌名篇。

选文有一个特点,尽量贴近中学生的实际,和学生一块讨论、探究。如《诗经》中的《关雎》同学们初中时接触过,但并没有深入去理解,上课的时候,我让同学们有感情地去读,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问题,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学生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不仅仅说它是写爱情的诗,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劳动情况,里面所反映的纯洁而真挚的思想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我们还选编了其中的《蒹葭》、《硕鼠》。从不同的方面对《诗经》进行了学习。我们主要对魏晋诗歌进行了学习,感悟到了魏晋诗歌特有的魅力。

2、介绍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诗歌所依附的文化背景对同学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也值得我们的学生去继承,在介绍文化的时候,我会结合社会的现实加以解释,找出最最根本的东西。端午节同学们都知道要吃粽子,但吃粽子只是形式,真正的含义是要求我们理解屈原的伟大精神与品格。把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节日给学生讲清楚,不至于使他们在一个个“洋节日”的冲击下,迷失了自己。

3、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查找与整理。

选修课还没有正式的教材,讲课的随意性比较大,我就指导学生去图书馆、网上进行查找,浏览更多的材料,并加以整理,同学之间定期交流学习心得。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也感觉到自己一人力量的单薄,也感觉到学生之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选修课确实为学生和老师开拓了更大的创造空间,为了高中语文教育的明天,我会“上下而求索”!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案例18篇)篇十八

1、语文教育目标: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三个能力和两方面素质)。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注重语文的应用性特征,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口语、书面语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的社会更需要美,需要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2、语文教育内容:

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也给语文课程自身增添生长活力。

高中语文课程,无论必修还是选修,其内容和目标要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注意和现代生活相联系,体现现代的思想意识、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对于传统的经典作品,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现代的观念,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感受和思考。学习方式和教学、评价手段也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必修课必须突出课程的基础性,使学生具有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文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较为成熟的文化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选修课的特点是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同时也还承担基础性的教育任务。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合同协议是指当事人在达成一致意见并自愿签署的文件,约定了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用于规范双方行为的法律文件。由于合同协议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仔细考虑和准备。合同协议
合同协议的签订是确保双方权益的重要步骤,也是法律保护的基础。以下是从法律角度出发为大家提供的合同协议模板,希望对大家起到一定的帮助。甲方:乙方:为促进唐山唐人餐
优秀的作文往往出自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它能够让读者在其中感受到作者的独特思想和情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优秀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和灵感。
入党积极分子应当遵守党的纪律,坚守党的原则和规矩,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廉洁奉公、勤政务实。让我们一起阅读一些入党积极分子的感言,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心得体会。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与同行分享经验和智慧的途径,通过交流和合作,我们能够相互借鉴和成长。以下是一些教师写的精彩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在现代社会,要成功地申请到理想的大学或职位,我们需要投递一份精心准备的更多申请书。以下是一些更多申请书的实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以便更好地撰写自己的申请书。
教师总结是教师在一段时间内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方式。请大家仔细阅读下面的教师总结范文,相信会给你们带来很多启示和思考。就小学音乐教学而言,小学生的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思考和成长过程。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或许人生就是奇妙的,缘分就是天定的。支教这段经
讲话稿的语言表达应尽量简练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或晦涩难懂的词语,以便让听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讲话稿,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精辟的观点,赢得
心得体会是对于所学知识的一种思考和总结,有助于加深自己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不同人的心得体会有不同的见解和收获,我们可以在中找到共鸣。第一段:引言(诱人开篇,概括
我们常常会犯错误,但是只有通过写下检讨书来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才能真正成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精选检讨书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xxxx年2月22日星期三,
租赁合同是保障租赁双方权益的法律文书,在租赁交易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果你需要签订一份完善的租赁合同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别担心!以下是一些租赁合同范本供您参考。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记录下来,方便以后参考和借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心得体会范文合集,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灵感和启发。我的父母常年不在家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解析自己在某个事物或过程中的思考和感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通过阅读这些范文,你可以了解到写心得体会的一
实习报告的撰写可以促使学生对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所学所悟进行思考和总结,提高自身的反思和分析能力。再接下来是一些实习报告的参考文献,供大家在写作时参考和引用。
在生活和工作中,积累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我和改进行为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总结已经有的经验和知识。参考以下心得体会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写作的要点和技巧。暑假期间,我看了一本书。叫做《傅雷家书》
写心得体会是对自己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种主动行为,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这些心得体会范文中的一些观点和思考或许与我们的经历和观念不同,但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自己的问
对于实现理想,需要付出坚定的决心和努力,而非仅仅停留在空想的阶段。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些成功者的理想实现心得,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我理想中的教室是充满快乐蕴藏
思想汇报是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思想和感悟进行总结和记录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下面的思想汇报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的思考方式和对问题的理解。敬爱的党组织:转眼四月
身边的人都在为申请书操心,我也想写一篇出众的申请信。掌握优秀申请书的写作技巧,可以通过积累学长学姐的范文进行学习和借鉴。尊敬的领导:您好!贵校09级中文系语文教
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绪,提升自己的思维逻辑和文字表达能力。参考他人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进。大学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演讲稿需要考虑听众的需求和兴趣,以达到有效传播信息的目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优秀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法律权力观念的目的,并不
写心得体会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还可以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这些范文中所包含的心得体会或许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在幼儿园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对幼儿园的特点、任务和目标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和反思,为今后的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经典的幼儿园工作总结范
授权委托是一种信任关系的表现,被授权人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和责任心,以保障授权人的权益。授权委托书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授权委托书的结构和要素。被委托人在行使委托
最后,一份出色的申请书不仅要内容完整、表达清晰,还需要展现出我们的诚意和热情,让人们能够被打动和相信我们的能力。下面是一些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希望能够帮
实习报告是向指导老师和公司管理层展示自己实习表现的重要文档,应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撰写和提交。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实习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首先是一份关于市
范文范本是写作的重要参考资料,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写作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范文范本,供大家借鉴和学习。治疗尚无特效疗法。处理原则是隔离患
发言稿的开头应该引起听众的注意,可以采用引用、问问题或者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等方式。这是一些经典的发言稿范文,通过它们可以提高我们的演讲水平和表达能力。
心得体会是对个人思想和行为的反思,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改进自己。这是一些作者撰写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近日,我在大学医学课堂上学习了一门名为“肿瘤课
范文可以展示出一个完整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大的启发作用。范文范本是写作的良师益友,让我们在写作中不再孤单。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范本成为写作者们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人,起到互相学习的作用。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彩文章,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将为大家主持今天的演讲比赛,希望能够看到你们的精彩表现。这些总结范文是我们精心搜集的,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价值。
通过总结,我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这段时间的成长和不足,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制定更好的计划。感谢以下作者分享的心得体会,让我们从中获得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成果进行记录和分享。下面是一些案例性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借鉴和参考,相信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在学术研究中,概论
辞职申请书的格式应该规范,包括信头、称呼、正文、落款等要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用的辞职申请书模板,在您撰写辞职信时可以进行参考。尊敬的总经理:我自xx年加入
社会实践不仅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储备,还能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导师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了我们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指导,让我们受益匪浅。寒假结束了,在
学习心得是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感的一种总结和反思,通过写下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学习心得,希望对大家在写
演讲稿需要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能够清晰地传达出我们的想法和观点。请大家阅读以下优秀的演讲稿范文,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演讲技巧和语言表达的方法。亲爱的各位家长:大家
护理不只是提供基本的医疗照顾,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请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总结经验,为护理工作的提升做出贡献。。实习,是一种期待,是对自己成长
心得体会是我们记录自己成长轨迹的一种方式,也是对自己所走过的路的回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第一部分:介绍前沿讲座的背景和目的(
一个成功的活动方案能够对参与者和组织产生积极的影响,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你需要制定活动方案,可以参考以下范文,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班会目标:1.经过本
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下面是一些关于人生感悟和价值观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思考的启示
写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形成对所学知识的系统化思考和理解。10.通过这次实践,我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应用和理解,也发现了自己在实践中的不足和改进的空间。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对他人的影响和帮助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思考的结果。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团队协作和人际关系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
范文范本是写作指导的有效工具,通过指导学生模仿和改写范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写作习惯和思维能力。范文范本7:下面是一篇探讨人生意义的范文范本,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报告范文是对某个特定主题或事件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供客观的事实和数据支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它们涵盖了各个领域和主题,希望能
自我介绍可以让别人更好地了解你的背景、能力和兴趣爱好。欢迎大家来听我的自我介绍,希望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xx,今年xx岁,我来自于xx
活动策划的重点是为参与者创造有价值的体验,同时使活动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学习活动策划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策划能力。为了庆祝xxxxx有限公司顺利
合同协议是双方共同达成的一种约定,它的内容应当合法、合理、公平,符合法律的规定。这些合同协议范文涵盖了合同常用的词汇和术语,有助于您更好地理解合同文件。
自我介绍不仅仅是口头表达的技巧,更需通过语言、声音、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多种方式来展示个人的魅力和自信。在自我介绍中,要注意语言简练、生动有趣,引起听众的兴趣和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进行回顾和总结,以便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总结范文是各个领域中优秀学习者、工作者的总结经验和心得的结晶。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内心感受和体验的反思,可以深化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下面是一份总结心得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短视
心得体会可以成为自己的宝贵财富,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以下是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学智育意味着在学业上追求卓越,同
优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以保持身心健康。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优秀学生总结经验的集合,希望能够对你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通过撰写述职报告,能够提升个人对自身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接下来是一些成功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的灵感。紧张、忙碌的一学年即将结束。在一学年里,本人在
月工作总结能帮助我们反思并找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而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这是一篇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自己工作的全面梳理和深入思考。
在签署合同协议之前,双方需要充分理解合同内容和约定。请注意,这些合同协议范文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法律和实际来确定。男方代表:,身份证号:,住址:区街道(身
报告范文是一种书面材料,用于对某一事件、情况或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陈述。以下是一些写报告时常用的句子和表达方式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excel表格软件可以方便
读后感的撰写要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展开,可以结合书中细节、人物形象等进行论述,用文字来记录和传达自己的阅读体验。下面是一些有深度和触动人心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欣
开学典礼是学校师生相聚的盛会,也是展示学校文化魅力和校园风采的重要时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优秀的开学典礼总结范文吧。亲爱的父母,亲爱的老师,可爱的孩子:
在年度总结中,我们可以总结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将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提供指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年度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可以回顾自己的所思所行,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8.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中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触发。阅读是人类文明进步
通过写培训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回顾和巩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心得体会指的是你参加
"会计是财务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收集、分类、记录和报告,帮助企业实现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下是一些成功企业会计总结的经验分享,欢迎大家阅读
奋斗可以培养个人的毅力和坚韧性格,使人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奋斗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和鼓励。新学期,老师给我们制定了许多触手可及的目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如果你对如何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感到困惑,那么不妨看看下面这些优秀范文。体育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的
幼儿园工作总结是教师成长和进步的重要记录,通过总结可以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策略。以下是一些幼儿园工作总结的实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路和灵感。
更多申请书是对企业或个人在申请过程中所需提交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供详细的个人或团队信息,以展示申请者的能力和素质。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更多申请书成为了一个重
铸起了一道阻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铜墙铁壁。他们是这个春节的“风景线”。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源泉。还有企业捐的医疗防护物资、群众自发捐款捐物...都蕴含着14亿中华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经历一段时间后,对所获得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记录的一种方式。它是对自己的思考和反思,同时也是对他人分享的一种交流形式。心得体会
一个成功的经营者需要具备市场洞察力、经验和创新能力。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经营者分享的经营技巧,供大家参考。资产移交人:(以下称“甲方”)资产接收人:(以下
范文范本是写作过程中的参考材料,通过阅读优秀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让我们跟随下面这些范文范本一起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吧。暑假已经来临,为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心得体会的范文,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迪。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反思和自我反馈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这些范文也许能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某个问题或经历。团队合作是现代社会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一段时间内的成长和发展变成文字,为自己的进步留下记录。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出色的心得体会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
心得体会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优秀书籍和文章,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游泳是一项受欢迎的运动,对
国旗下讲话稿的撰写要注意措辞恰当、语言简练、思维清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国旗下讲话稿,供大家参考学习。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爱护学
家长会是一个重要的机会,让家长和老师一起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家长会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够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培训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总结和思考的重要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培训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第一段:介绍云睿系统培训的背景和目
心得体会是对自身在某个经历或事件中的思考和总结,有利于我们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法。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心得体会模板,您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和调整。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一段时间内的成长和发展变成文字,为自己的进步留下记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方面的参考和启示。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历的回顾和总结,也是未来改进的基础。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能够从作者的角度看到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心得体会,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情的不同层面。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经验或事件的深入思考和总结,是我们心灵成长的见证和记录。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呈现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方
承包合同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文件,确保工程项目按照双方约定的方式和标准进行执行。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承包合同范文,可以帮助您合理编写合同。甲方:乙方:丙方:依照《合
主持词的语言应该简短、亲切,注意控制时间,不要浪费与会人员的宝贵时间。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些精彩的主持词,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主持技巧。。名师的课堂,习作
心得体会不仅有助于我们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使我们更加成熟和成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夫妇选择要孩
心得体会的反思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避免重复犯错。通过这次经历,我认识到自我反思和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审视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
通过读后感的写作,我更加全面地认识了这部作品的精髓。接下来,请欣赏这些读者们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情感表达,或许能够给你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观点。很喜欢巴金这位作家,读
聘用是企业为了满足组织发展需要,提高竞争力而进行的人员补充与调整。聘用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成功企业的聘用策略和做法,供大家参考。甲方地址:乙方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和提升自己的工作表现。以下是一位优秀学生的心得体会,通过他的经验和总结,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参加农民夜校是我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决定之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找到自己在学习或者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方面
青春是探索世界的阶段,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寻找自己的兴趣和才华。青春是我们努力奋进的时光,以下是一些青春励志电影推荐,一起来感受青春的力量。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历的事情进行总结和归纳的重要方式。通过阅读以下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和认识。5月11日下午,公司工会劳模事迹报告会隆重
合同协议可以帮助解决各种纠纷,保障交易的公平和正常进行。学习其他行业或企业的合同协议样本,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和视野。乙方:xxxxxx。此合同本着公平、公正的原
心得体会可以记录下我们的成长轨迹,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升。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开展司法警察执法规
合同协议是经过双方协商后达成的一种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小编搜集了一些常见的合同协议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乙方(精准扶贫户):为了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更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的感受、领悟和得失进行总结的一种方式,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成长。心得体会范文5:通过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我发现自己的思维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个人成长和专业进步的记录,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证明。下面是一些教师们对于教育教学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精彩展望。"作风建设年,狠抓落实年"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