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是通过对某一事件、问题或者社会现象等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期得出准确客观的结论和建议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为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我觉得我们应该写一份调查报告了吧。借鉴以下调查报告范文,相信大家在写作时会更有思路和灵感。
最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汇总17篇)篇一
简报一:
9月6日下午,湖南省新邵县召开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传达贯彻省市公务用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新邵县公务用车改革工作。
据新邵县车改办负责人介绍,纳入此次公车改革的机构范围为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即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等待省市有关政策出台后另行实施。全县涉改的独立核算单位87家,其中行政机构56家,参公群团机关7家,参公事业单位24家。会议要求新邵县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力争在底前完成,适时启动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用2至3年时间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会议还就参改人员范围、车辆保留范围、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取消公务用车处置、司勤人员安置、公务出行保障等做了部署安排。会议强调,各参改单位要认真做好统计上报工作,所有参改人员、参改车辆、相关费用等数据要完整、准确、真实、有效,并于9月12日前以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方式上报至新邵县车改办,9月30日前要把车改方案报邵阳市审批。
简报二:
9月2日,我县召开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动员会,通报并解读我县公车改革方案,部署全县车改工作。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金山、副县长石磊出席会议。
会上,县公车办负责人就我县公车改革相关政策作了说明,对我县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进行了解读。
据了解,我县实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着眼建设节约型政府、节约型机关,合理有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车辆停驶封存时间定于209月5日24时前,集中封存于县委党校停车场,并按涉改车辆处置办法的'有关规定做好公开拍卖等工作;各参改单位交通补贴按照《崇阳县公务用车改革实施办法》的要求和进度发放;综合执法应急公务用车保障中心根据市场需要制定收费标准。
金山、石磊就我县实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要求,全县参与车改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把握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全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切实做到明确分工、部署到位;要明确责任,多措并举,严格执行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和范围,依法做好涉改车辆的处置,管好用好保留车辆;要创新工作方式,妥善兼顾各方利益,严格执行政策,考虑周全,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多途径妥善安置司勤人员;要把握时间节点,积极推进改革,确保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取得实效。
简报三:
8月18日下午,我市召开县市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市委副秘书长、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国荣同志主持会议,各县市区车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和市车改办及相关各成员单位参加了会议。
会上,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易忠甫同志就县市区改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做了详细说明,提出改革方案的制定要求。市车改办相关单位就公务交通补贴保障范围、参改单位和人员范围、公务交通补贴和执法执勤用车改革、司勤人员分流安置、车辆处置、集中平台建立等问题,向县市区与会同志进行了政策解释和答复。
刘国荣同志强调,公车改革工作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各县市区公车改革领导小组务必牢牢把握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把握好改革中的关键点,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尽最大努力,确保车改任务按期完成。
最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汇总17篇)篇二
12月6日上午,明溪县召开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动员会,标志着全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县政府党组成员蔡丽青出席会议。
参加此次车改的单位为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工商联、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参加车改人员的范围为各级各部门在编在岗的处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具体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为:正处级每人每月1040元,副处级每人每月920元,正科级每人每月650元,副科级每人每月580元,科员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车辆范围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
对取消的车辆,将遵循公开透明、杜绝浪费的原则,需要出售的采取公开拍卖等方式进行。明溪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将争取在底前全面完成县、乡两级车改任务。按照属地化原则,省管单位与明溪县同步改革,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县属国有企业的改革方案待国家和省相关政策出台后,按照规定执行。
最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汇总17篇)篇三
同志们:
一、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推进公车改革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实施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目的在于控制公务交通成本,保障公务活动开展,提高行政工作效率,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通过推进公务用车规范化、社会化、市场化改革,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现代行政管理体制相统一、与嘉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势所趋。
1.实施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是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要求的具体体现。中央对车改有明确要求,早在××年,中办、国办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此后,公车改革在全国以各种“模式”和“试点”进行探索和实践。××年3月,中纪委二次全会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积极稳妥地进行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和公务员福利制度改革工作。”同年,党的××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要求,并将公车改革纳入其中。今年3月,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关于××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提出要深入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适时出台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方案。××市范围内,除了××和我县以外,其他县(市)区都已经完成了车改工作。上个月,××市也已经召开了动员会,全面部署公车改革工作,并对各县(市)提出了抓紧启动的明确要求。
2.实施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是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的现实需要。据统计,“××”期间,我县公务用车费用支出年均增长14.8%。当前,新一轮更新公务用车的呼声已经很高,按照平均每年更新30辆,每辆18万元计算,年需支出购车经费540万元;按照年初预算平均安排车辆“四项”定额经费2.7万元/辆的标准,仅更新的车辆一年的费用就达81万元,上述费用还不包括驾驶员费用。在当前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带头增收节支,对全社会也是一个积极引导。
3.实施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是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积极探索。原有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公车数量有限,许多干部特别是一般干部的公务用车难以保障。这次推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通过发放公务交通卡的形式,建立起与工作需求相适应的合理的公务用车消费方式,让领导干部和一般机关干部都享有公务交通消费的权利,有利于调动大多数干部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效率。
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打造廉洁型机关、建设节约型政府”的高度,充分认识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落实政策,牢牢把握公车改革的重点环节。
为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前段时间,县车改领导小组和相关部门作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实施意见》的制定既借鉴了××市本级以及周边兄弟县(市、区)的成功经验,又充分考虑了我县的实际,应当说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都是比较强的。刚才×县长已经通报了《实施意见》,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六个关键环节:
1.合理确定改革的范围。各镇(街道)、开发区、县级机关各部门、县直属单位和承担行政管理、公共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纳入本次车改的范围。县人武部(预备役)、县公安局、县法院、县检察院和县政府驻外机构;县行政执法局、县运管稽征所、县港航管理处、县公路段等以巡逻执法为主、有应急执法任务的单位暂不列入本次车改。垂直管理单位且经费由上级主管部门保障的,在征得上级主管部门书面同意后,可纳入本次车改范围,并报县车改领导小组备案。学校、医院不进行车改。
2.妥善做好改革涉及人员工作。此次车改对象为本次涉改单位在编在职工作人员,其中,副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可自主选择是否参加车改。各单位要根据《实施意见》确定的车改范围,按照在编、在职条件,明确本单位参加改革的人员。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严格执行我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司驾人员分流安置办法,妥善做好分流安置工作。对涉及改革的驾驶员,特别是非在编的劳动合同制驾驶员,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保障车改工作正常开展。
3.科学确定公务交通费标准。交通费补贴标准是广大干部职工关注的焦点,也是这次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次改革中提出的公务交通费标准,是县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既要保证公务交通需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又要节省财政支出”的要求,参考市本级以及周边县(市、区)的标准,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研究制订的。公务交通费包括岗位公务交通费和单位公共交通费两部分组成,车改人员的岗位公务交通费以公务交通卡形式按月发放,使用范围为车改人员在公务活动中发生的交通费用。同时,岗位公务交通费的性质是工作交通补贴,是以现职务、现岗位和实际工作量为主要依据的,不作为个人福利补贴及工资性收入,不能把享受标准与职务、职级简单地划等号。
4.切实加强对保留车辆的管理。因工作需要确需保留公务用车、执法用车和特种用车的,有关单位要上报县车改领导小组审核批准。车改后,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将组建县机关车辆管理服务中心,保留少量的公务用车,实行集中管理,有偿服务,优先保障县级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要接待、重大突发事件等公务用车需要,同时为老干部活动、机要保密活动、无自备车人员公务活动等提供用车服务。此外,还有一些部门和单位暂时没有列入本次车改,部分涉改单位保留了少量公务用车、行政执法车和特种用车,对这些未参加改革的车辆,要一律安装gps系统,加强监管,规范使用。县纪检监察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办法,确保监督制度的实施。
5.公开处置现有公务车辆。对改革范围内的车辆,各单位不得擅自处置,要在规定时间内统一办理移交手续。车辆公开处置组在认真审核所有移交车辆后,除留一部分划归县机关车辆管理服务中心外,其余车辆全部移交县国资局。县国资局要按照公开择优的原则,委托中介机构统一评估后向社会公开拍卖,实行“阳光”操作,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6.建立因公交通事故补助机制。为解决公务用车改革人员因公驾驶自备车进行公务活动的后顾之忧,对工作人员因公驾驶自备车办事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的,在参加规定车辆保险和遵守交通规则前提下,相关费用扣除保险公司理赔后,由单位和个人按比例分别承担。
三、加强领导,全力确保公车改革圆满完成。
本次车改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县车改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本次车改自××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抓紧时间,集中力量,认真做好相关工作,确保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专门建立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办公室、交通经费管理组、司驾人员安置组等“一办六组”,负责对全县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协调、审核和指导。各成员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及时发现和解决好改革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同时,要对改革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进行风险评估,提前制订预案,确保改革平稳实施。各涉改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并明确一名领导具体分管,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建立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动员会后,各涉改单位负责人要亲自牵头、亲自把关,细化本单位方案,严格按照时间节点上报材料,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调查摸底、方案上报、车辆上缴、司驾人员分流安置等工作。
2.严肃纪律,强化管理。广大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守纪律,接受监督,全力支持改革工作。改革涉及的相关人员不得为节省费用而影响公务活动、影响工作。县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和检查,督促抓好各项纪律规定的落实。对在改革过程中违反规定,故意隐瞒甚至弄虚作假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一经查实,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此外,改革涉及的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督促自行驾驶车辆的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并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增强交通安全意识,确保行车安全。
3.正确引导,营造氛围。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改革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向广大干部讲清楚为什么要改革,怎样改革,把公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讲透,引导大家消除个人和小团体的狭隘利益观,在广大干部中形成共识,从而正确对待改革,全力支持改革,积极推动改革,争做改革的拥护者和推动者。同时,要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引导,争取群众的支持。
最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汇总17篇)篇四
12月20日上午,湖南省双牌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推进会在县花鼓剧院召开。县领导苏小康、张跃斌、唐冬华、唐彦、李群辉、秦小国、周新华、唐旭、唐超学、雷秀新、王焕金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坐。会议由县委副书记、县长肖质彬主持。
会议指出,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遏制腐败浪费滋生,节约财政开支、降低行政成本、优化资源配置、转变政府职能具有重要意义。双牌县于今年6月份正式启动公车改革,并下发了《双牌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双牌县党政机关公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12月19日,县长办公会原则通过了《双牌县公务用车平台管理办法(试行)》和《双牌县公务用车服务中心过渡期运行方案》。
县委书记苏小康强调,公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公车管理,减少公务支出,顺应群众的呼声,进一步提升公务员队伍廉洁从政的形象,是党中央、国务院统一安排、部署的重大决策。要吃透精神、准确领会,不争论、不非议,公车改革的专业性很强,需要大家认真学习和掌握好具体的精神,正确引导,统一思想;要加强宣传工作,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坚决落实双牌县公车改革实施方案不走样、不犯错;要正确对待未尽事宜,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合理、合规、合法的处理各类矛盾。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大家回去后要认真传达,确保全县公车改革工作顺利开展。
最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汇总17篇)篇五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
二、公务车及费用基本情况。
轻型普通货车、轻型专项作业车,改革前费用xxxx元。
三、公务车交通出行及交通费用报销标准。
根据《xxxxx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有关规定,按照单位具体性质,结合日常业务需要,在充分利用现有业务用务用车基础上,制定符合单位出行方式和交通费用报销标准。年总费用控制在xxx元,不得超支。个人公务用车交通费用报销额度,在单位公务交通费用报销总额度约束的前提下,据实报销交通补贴标准为xxx元/人/月。已享受交通补贴的岗位,不再执行公务交通费用报销政策,xx区范围以外的公务交通出行,按照差旅费相关规定执行,xx系统各事业单位除局财务集中核算中心参照区直党政机关公务交通补贴标准按月发放交通补贴外,其余单位副科级及以上岗位发放交通补贴(正科级650元/月/人,副科级630元/月/人)其他岗位按规定报销公务交通费用,xxx以外按80元/趟次,xxx境内40元/趟次。
四、司勤人员岗位安置。
司勤人员内部转岗。
五、加强监督。
单位应严肃公务车用车制度改革和公务用车管理使用纪律,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用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辆,不得向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车辆,不得以各种名义占用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等定向化保障的车辆或长期租用车辆变相作为个人固定用车,不得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乘坐公务用车或报销公务交通费用,不得虚假捏造报销公务交通费用。
最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汇总17篇)篇六
9月6日下午,湖南省新邵县召开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传达贯彻省市公务用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新邵县公务用车改革工作。
据新邵县车改办负责人介绍,纳入此次公车改革的机构范围为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即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等待省市有关政策出台后另行实施。全县涉改的独立核算单位87家,其中行政机构56家,参公群团机关7家,参公事业单位24家。会议要求新邵县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力争在底前完成,适时启动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用2至3年时间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会议还就参改人员范围、车辆保留范围、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取消公务用车处置、司勤人员安置、公务出行保障等做了部署安排。会议强调,各参改单位要认真做好统计上报工作,所有参改人员、参改车辆、相关费用等数据要完整、准确、真实、有效,并于9月12日前以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方式上报至新邵县车改办,9月30日前要把车改方案报邵阳市审批。
最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汇总17篇)篇七
3月24日,陵川县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召开,陵川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车改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张国文出席会议并讲话,陵川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车改领导小组副组长赵兴顺主持会议,全县各参改单位主要负责人、车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简要解读了陵车改字〔〕1号《车改过渡期保留车辆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和《县直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补充规定(试行)》及车改过渡期平台车辆费用报账结算方式。
此次车改的基本原则是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用车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并适度补贴交通费用,从严配备定向化保障的公务用车。改革后,行政区域(城区或规定区域)内普通公务出行方式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参改单位包括党政机关(包括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参改人员是各参改单位在编在岗司局级以下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
张国文在讲话中指出,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主要举措,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顺应民意、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迫切要求。全县各参改单位要学习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做到心中有数;要严守纪律,坚守规矩,按制度办事,确保车改后县直党政机关公务活动的正常运转。
最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汇总17篇)篇八
12月19日下午,我县召开全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动员大会,就公车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莫雄强调,要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吃透精神,落实要求,精心组织,严明纪律,确保公车改革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县领导朱锐、刘忠、龚茂才参加会议。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控制公务交通成本,保障公务活动开展,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杜绝公车私用现象,促进党风廉洁建设。
我县车改的范围包括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事业单位)。车改的对象为在编在岗的正处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含机关工勤人员)。参改的车辆范围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公车改革将从12月19日开始,到12月底前基本完成县直党政机关和乡镇(街道)党政机关车改工作。
就如何做好公车改革工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莫雄强调,要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积极拥护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要求,各单位、乡镇要切实增强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确保改成、改好、改出实效;要明确参改单位、人员和车辆范围,坚持应改尽改,合理妥善安置司勤人员、阳光处置参改车辆;要加强宣传,凝聚各方共识,形成正确对待、全力支持车改的良好氛围。
动员大会后,各乡镇(街道)和涉改部门分管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参加了车改工作培训。
最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汇总17篇)篇九
公务用车,一般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组织和个人用于工作、业务、接待等公务活动的各类汽车。作为职务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车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领导挪用公款甚至扶贫款购置车辆、公车私用等现象和案件在媒体上经常遭到曝光,人民称这是“车轮上的腐败”,而且反映强烈, “公车不公”引发的呼声已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且已经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代表提出的议案资料表明:“八五”期间,全国购买公车耗资720亿元,年递增27%,大大超过同期gdp的增长速度。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约有350万辆公车,包括司勤人员在内,耗用约3000亿元人民币,已经成为财政不堪重负的大包袱。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们的大声呼吁,公车改革势在必行。
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的弊端愈来愈明显。全国各级各地方对改革公务用车制度,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加快我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步伐,我们对全市近年来公车购买、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深入分析了现行公务用车制度存在的弊端,在认真借鉴国内城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具体办法和政策建议,供领导完善决策和部门实施公车改革时参考。
我市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基本上沿用了供给制,它以行政配置为手段,靠计划批示来控制,从买车、管车、养车到用车各个环节,一切费用都由国家或集体用公款来支付。据市纪委统计,我市目前公务用车共有870辆:其中,市级机关部门455辆,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265辆,乡镇一级政府150辆;按市编委统计,我市现有在编司机142名,临时司机255名;市财政局2003年总的财政支出为10亿元,公务用车消费为6960万元,占总财政支出的6.9%。
近几年来,我市对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加强了管理:制订了一些政策,对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的编制、标准配备、购置更新等进行规范化管理、阳光操作;同时也加大了对违纪使用公车案件的处置力度;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作了一些探索,在规范公车使用、降低财政支出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现有公务用车制度的弊端仍然十分突出。公车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我市近期发生的几件公车私用的案件,群众反响很大,人民群众对于公车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
由于制度的不规范,所造成目前公务用车问题,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也大同小异,就我们瑞安市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突出问题:
1、公务用车的费用过高,财政负担沉重。公车理应用于执行公务,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不计成本,不管办事的距离远近,能用公车的一律用公车。再加上用公车办私事个人不必付任何费用,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何乐而不用?同时监督管理制度有漏洞,公车消费中存在腐败行为。公车维修的“猫腻”最多,吃回扣已是公开的秘密。有的汽车修理厂为了留住客户,以不正当手段吸引公车司机经常上门修车,按修理费用的一定比例返还司机,有的司机需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则按司机的要求开发票,单位能报多少,发票就开多少,反正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由公家负担,其结果是公车修理费用大大增加。公车加油也有不小的“黑洞”。偶尔会出现,多开、虚开发票现象。这样一来,公车的运行成本远远高于其他车辆也就不足为怪了。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再加上车辆的价钱,一辆公车一年的费用大概在20万元以上,人民群众形象地比喻是“屁股底下一层楼”。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6%~12%之间,有些地方甚至更高。
2、公车私用现象严重,公车成为权力象征。由于制度缺乏约束力,导致公车私用现象屡禁不止。公务车早已成为主人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不少领导干部都是一人包一辆车,到了无车不出门的地步,严重脱离了群众。单位或部门的公车使用虽有相应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形同虚设,因为公车费用不仅全部由财政采承担,而且个人(驾驶员)有时还享受出车费、加班费等。正因为如此,政府虽然三令五申,公车不公、公车私用等不正之风愈演愈烈,公车迎亲、公车旅游、公车扫墓、公车钓鱼、公车接送子女上学等现象早已是司空见惯。市纪委纠风办每年在节假日进行的突击检查中,查证违规使用的公车达30辆。少数人更是凭借手中的权利或职务上的便利,使得公务车几乎成了他们的“私家车”,上下班哪怕几分钟的路要坐车、下班后赴宴要车、节假日走亲访友要车,甚至家属子女、七姑八姨办私事也要车。据调查,在某些地方公务车公用占三分之一、干部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公车不“公”日益严重。有的领导干部上班时间由司机驾车,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开车,更有部分领导干部干脆自己驾车,让在编司机“休息”。
3、公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资料表明,社会其他运营车辆每万公里运行成本为8215元左右,党政机关则的公务用车运行成本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至少为公车的5倍以上,而运营成本仅为公车的13%左右。效率的低下,造成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由于现任领导都有相对固定用车,有的则成了专车。由于是领导的专车,其他需要用车的业务处室却很难用到车,造成了公车的闲置浪费。
4、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轿车问题屡禁不止。我市目前车辆配备的标准是根据市委发[1997]121号《关于市级党政机关小汽车配备数量实行编制管理的规定》,乡镇参照实行。但是在现实中,超标准配备车辆仍然存在。据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调查:2002年,全市61个市级单位238辆(其中轿车204辆。面包车34辆,不含特殊单位的专用车辆)的公务用车中按现有标准衡量,达标的单位19个,未达标的单位1个,超标的单位37个,超标率达61%。
改革公务用车制度不仅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也是各级机关一直在努力解决的现实问题。从1998年起,我国公车改革进入“快车道”,许多城市都在积极探索改革现行公车制度弊端的有效方法。从先行改革的地方情况分析,改革的思路和举措大体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一)公车服务市场化:一是实行“公车租用”,即部门、单位相对集中的区域将车辆集中管理,成立车辆管理服务中心,将党政机关现有公车整建制转为经营性实体,模拟市场经营实行有偿服务。按市场租车计价方式,向部门、单位和个人提供有偿用车服务。公务人员按照级别、岗位发放交通补贴或实行费用包干,需用公车时按里程、车型交纳费用。这种改革方式的最大好处是积极稳妥,既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原有公车制度的弊端,又照顾到目前驾驶、后勤人员无法安置的现状。
山东省泰安市于2001年下半年成立了市直机关管理局车辆管理中心,规定各部门和单位除保留一辆工作用车外,其余车辆和驾驶员全部由车辆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统一调度,计价使用。部门按每车每年8000元的标准领取用车代币券,超支不补,节余归己。当年11月,泰安市53个党政机关搬到新大楼,1700多名公务员从部门领导到一般干部,上下班都持市财政局统一办理的乘车证,搭乘由公交公司开通的专线公共汽车。同时,泰安市把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引入车辆管理,指挥中心根据每一辆车的行驶路线和所处位置,在全国范围内及时就近调度用车,从要车、派车、行程、耗油、计费到问题处理等全过程实现了智能化管理。这种公务用车形式,改变了“家庭式”、“小而全”的公务资源配备方式,实行资源共享。
二是实行“私车公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私有车辆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机关工作人员,私车公用就是指当公务需要时,由单位指派干部驾驶自备车招待公务,补助标准以二人乘坐公交车及三轮车计算。其优点就是能有效解决派车难、节约经费开支、提高工作效率等问题。也能达到减少公车数量、方便工作的要求,针对目前的公务用车制度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乐清市教育局自从2004年3月试行私车公用制度以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据该局的资料显示2003年3月、4月该局平均每次下乡的费用分别是108。57元和133。54元,而试行私车公用后,2004年3月、4月的平均每次下乡费用分别为80。74元和94.65元,同期相比,平均每次下乡费用节约27.83元和38.89元;私车公用和乘坐公交车下乡进行比较,2004年3月、4月私车公用下乡每次费用分别为64.33元和54.37元,乘公交车下乡费用分别为110.28元和123.95元,平均每次节约45.95元和69.58元,从数字上可以看出私车公用后,经费得到了很大的节约,同时,与同期相比,下乡的次数明显增加,干部的下乡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公车分配货币化:取消或保留少量公务用车,发给一定交通补贴。公车分配货币化,即实行“岗位补贴”,就是公务人员(有些地方是主要领导除外)彻底取消公车待遇,按级别、岗位发放交通补贴,从而变过去的“暗补”为“明补”。与“公车租用”相比,“岗位补贴”更符合职务消费货币化的市场经济法则,也与国际惯例相接轨,是一项从根本上杜绝公车弊端的改革举措。从目前情况看,已进行车改以及将要进行车改的城市,大多数采取了此类方法。交通补贴的发放又分为按月发放(以现金的形式随工资发放)、一次性发放、包干使用等形式。
湖北省老河口市是中纪委职务消费综合改革试点市,其公车改革的做法是:车辆向社会公开拍卖。领导干部、司机均可参加竞拍,司机可享受拍卖价20%的优惠。行政、事业编制的司机进行转岗,年纪大的提前退休,拍得汽车的司机,两年内发给每月70%的基本工资。干部发给交通补贴,标准为:最远的乡镇党政正职800元/月,较远的700元/月,较近的600元/月,部门一把手最高的600元/月,中间的500元/月,最低的400元/月。副职减半。
无锡市乡镇机关公车改革的做法是:全市(含江阴市等9个县级市和区县)所有乡镇将公车拍卖,按照职务、岗位发放交通补贴。补贴标准由各区县核定,但总体上镇党委书记、镇长每月补贴额度一般不得超过2500元,其他职务依次递减。
2、一次性发放交通补贴。一次性发放即给车改对象一定数额的购车补贴,并由公家负责车辆保险、养路、年审等固定性费用,其他如汽油、维护、路桥、停车等日常费用均由个人支付,单位不再发给其交通补贴。采取这一改革方法的一般多经济较发达地区。具体做法是:一次性给车改对象每人发购车补贴,明确个人享有使用权期限,产权依然归单位所有,期限满后产权归个人,公家不再负担任何费用。
3、包干使用交通经费。包干使用即对用车费用限额包干,超支自负,节余按比例给予奖励。这种费用补贴方式整个过程不出现货币,避免了一些矛盾,也被称为“准货币化模式”。
江苏省东台市的做法是:在拍卖公车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基础上,对公务交通费实行“总额控制,分档包干”。乡镇领导干部公务用车费用包干到人,其包干标准的确定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乡镇经济总量、经济实力;二是距市区路程远近;三是领导干部的职务、分管工作任务等。市直机关根据车辆数和公务人员数核定交通费,即在每辆车核定年费用1万元的基础上,区分单位类型确定人均交通费定额,公、检、法、纪等执法执纪机关800元/人,其他机关部门509元/人,中小学校89元/人。公务交通费用以包干券形式发放,超支自负,节余按29%奖励给个人,其余转到下年使用。对特殊情况用车,费用买报买销,但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加以控制。
(三)公车管理规范化:完善现有的公务用车制度,控制车辆的购置、使用和维修,堵塞公车管理中的漏洞。在完全取消公车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一些地区通过严格控制公车购买,规范公车使用、维修制度等,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监督和管理,为下一步公车改革做好准备。
1、规范车辆更新程序。
严格执行《关于市级党政机关小汽车配备实行编制管理的规定》和国务院2001年第307号令提出的具体审核意见,制定公务车购置审批规程,负责审批车辆配备、更新计划的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认真执行车辆报废标准;利用职能部门的权限,对车辆进行调剂使用,严格控制公务车的增长。逐步减少公车的数量。
2、建立车辆管理档案。
对全市公务车辆进行扎口统一管理,对所有的公车进行统一着色,或者统一喷涂显目的标志,便于公车的管理和监督。要设定车辆管理的职能单位,明确管理的职能范围,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公务车的车辆档案,准确掌握各单位的车辆的应配数量、实有数量、购置年限、车辆使用状况等,加强对现有车辆的管理。
3、使用和维修规范化。
公车使用的不规范性,是当前公务用车的一个突出问题。各单位部门要建立严格的公车使用制度,规范公车的使用程序;建立全市公务用车的车辆维修服务站,规定全市公务用车统一进站维修,采取严格规范的车辆维修,保证质量、低价位,收费采用签单的方式,由市会计核算中心进行核算;对于车辆用油,也可建立定点加油站,与定点维修一样,统一由核算中心结算。这样既可保证修理的质量,亦可节省经费,便于管理,更可以杜绝车辆维修方面的腐败之风。
4、加大车辆监管力度。
公车改革已是势在必行,具体采取什么样的改革方式,应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我们可以在对上述各种改革方案的综合分析和比较中,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并结合我们的实际,提出一个既切实可行又有所创新的车改方案。但在改革中,要注意:
1、公车货币化改革,标准制定要科学。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以工作岗位所承担的任务、性质和公务活动量为依据确定。补助标准制定一定要合理、科学,要切合当地实际,严禁借改革之名滥发奖金、津贴。如果不顾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不顾财政的承受能力,将补贴标准定得很高,那么改革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公务交通费补贴的发放范围要适当。它属于职务消费范畴,不是职工福利,既不能搞平均主义,又不能过于悬殊。一般来说,分为领导干部、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三大类。一个地区一线领导和一个部门的一线领导,虽然级别不同,也基本属于同一补贴档次。同时,操作程序要规范,需要在阳光下进行。
2、公车改革要防止“一刀切”。公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决不是简单的“取消公车,代之补贴”的“彻底革命”。各地方各单位各部门要区别对待。某些特殊公务的用车要有保障。车改后,可视情况建立机关出租车队或保留少量公车,保障执行机要交通、接待、老干生活等方面的特殊公务的需要。对保留的公车要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防止出现“公车照用,补贴照拿”的现象。在市政府出台的车改制度下,允许各地方各部门有不同的相关政策。
3、谨防特权现象,避免“虚改实捞”。因为“不搞‘一刀切’”,给公务用车改革留下了诸多自我掌控的空间。对于没有费用列支审批权的一般公务员来说,落实起来不仅没什么可难的,而且也肯定“虚”不到哪里去。可是对于大权在握的领导来说,人们最担心的,正是这些人可以利用职权,让自己或小集团既享受诸如“交通费用补贴”这样的实惠,又可以通过虚列开支等手段,不花自己一分钱地继续享受公费用车,而变为“虚改实捞”。
4、公务用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注意均衡推进。如果不从行政体制上进行改革,包括公车改革在内的职务消费改革,就不能彻底成功。首先实行财政法制化。财政预算立法后,必须严格执行,违反预算,就是违法。职务消费的各个要素的改革要同步进行,平衡开展,不能把公车改革单独拿出来。改革必须在全市范围和整个行业内同时进行。改革必须从上级开始,至少也是上下级同步。
公车制度的改革,其基本方向应是尽量减少公车使用的总量,提高公车使用的有效性,用发放交通补贴的方法逐步取代目前公车私人专用的现象,使公共交通工具也成为领导干部、行政管理机关主要的交通工具。其核心思想就是限制领导干部和政府机构利用职权,超越工作需要在公车使用上的特权,是“执政为民”的具体表现,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当各级领导干部抛弃特权思想包袱之时,就是公车制度彻底改革成功之日。
最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汇总17篇)篇十
公务用车,一般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组织和个人用于工作、业务、接待等公务活动的各类汽车。作为职务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车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领导挪用公款甚至扶贫款购置车辆、公车私用等现象和案件在媒体上经常遭到曝光,人民称这是“车轮上的腐败”,而且反映强烈,“公车不公”引发的呼声已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且已经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代表提出的议案资料表明:“八五”期间,全国购买公车耗资720亿元,年递增27%,大大超过同期gdp的增长速度。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约有350万辆公车,包括司勤人员在内,耗用约3000亿元人民币,已经成为财政不堪重负的大包袱。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们的大声呼吁,公车改革势在必行。
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的弊端愈来愈明显。全国各级各地方对改革公务用车制度,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加快我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步伐,我们对全市近年来公车购买、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深入分析了现行公务用车制度存在的弊端,在认真借鉴国内城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具体办法和政策建议,供领导完善决策和部门实施公车改革时参考。
我市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基本上沿用了供给制,它以行政配置为手段,靠计划批示来控制,从买车、管车、养车到用车各个环节,一切费用都由国家或集体用公款来支付。据市纪委统计,我市目前公务用车共有870辆:其中,市级机关部门455辆,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265辆,乡镇一级政府150辆;按市编委统计,我市现有在编司机142名,临时司机255名;市财政局总的财政支出为10亿元,公务用车消费为6960万元,占总财政支出的6.9%。
近几年来,我市对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加强了管理:制订了一些政策,对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的编制、标准配备、购置更新等进行规范化管理、阳光操作;同时也加大了对违纪使用公车案件的处置力度;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作了一些探索,在规范公车使用、降低财政支出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现有公务用车制度的弊端仍然十分突出。公车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我市近期发生的几件公车私用的案件,群众反响很大,人民群众对于公车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
由于制度的不规范,所造成目前公务用车问题,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也大同小异,就我们瑞安市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突出问题:
1、公务用车的费用过高,财政负担沉重。公车理应用于执行公务,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不计成本,不管办事的距离远近,能用公车的一律用公车。再加上用公车办私事个人不必付任何费用,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何乐而不用?同时监督管理制度有漏洞,公车消费中存在腐败行为。公车维修的“猫腻”最多,吃回扣已是公开的秘密。有的汽车修理厂为了留住客户,以不正当手段吸引公车司机经常上门修车,按修理费用的一定比例返还司机,有的司机需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则按司机的要求开发票,单位能报多少,发票就开多少,反正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由公家负担,其结果是公车修理费用大大增加。公车加油也有不小的“黑洞”。偶尔会出现,多开、虚开发票现象。这样一来,公车的运行成本远远高于其他车辆也就不足为怪了。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再加上车辆的价钱,一辆公车一年的费用大概在20万元以上,人民群众形象地比喻是“屁股底下一层楼”。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6%~12%之间,有些地方甚至更高。
2、公车私用现象严重,公车成为权力象征。由于制度缺乏约束力,导致公车私用现象屡禁不止。公务车早已成为主人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不少领导干部都是一人包一辆车,到了无车不出门的地步,严重脱离了群众。单位或部门的公车使用虽有相应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形同虚设,因为公车费用不仅全部由财政采承担,而且个人(驾驶员)有时还享受出车费、加班费等。正因为如此,政府虽然三令五申,公车不公、公车私用等不正之风愈演愈烈,公车迎亲、公车旅游、公车扫墓、公车钓鱼、公车接送子女上学等现象早已是司空见惯。市纪委纠风办每年在节假日进行的突击检查中,查证违规使用的公车达30辆。少数人更是凭借手中的权利或职务上的便利,使得公务车几乎成了他们的“私家车”,上下班哪怕几分钟的路要坐车、下班后赴宴要车、节假日走亲访友要车,甚至家属子女、七姑八姨办私事也要车。据调查,在某些地方公务车公用占三分之一、干部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公车不“公”日益严重。有的领导干部上班时间由司机驾车,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开车,更有部分领导干部干脆自己驾车,让在编司机“休息”。
最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汇总17篇)篇十一
《方案》重点围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补贴发放、车辆留用、司勤人员安置、拟取消车辆处置和改革后公务出行保障等几大关键问题,提出了具体政策和措施。
改革的8项主要任务是:改革公务交通保障方式、建立公务交通补贴制度、一般公务用车改革、执法执勤车辆改革、特种专业技术用车改革、节支情况、妥善安置司勤人员、规范车辆处置。
我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遵循“坚持制度创新,保障公务出行;坚持统筹兼顾,注重政策配套;坚持统一部署,整体协调推进;坚持应改尽改,降低行政成本”的基本原则,改革公务用车实物供给方式。
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并适度补贴交通费用,对能以市场化保障的公务出行全部实行市场化保障,最大限度减少公务车辆,减少车辆相关费用,降低行政成本。
参加本次公车改革的机构为:全省党政机关,包括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检察机关,各级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各级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事业单位。
非参公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另行部署。参改机关(单位)在编在岗的厅局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含使用行政编制的工勤人员)参加改革。
参改的车辆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
最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汇总17篇)篇十二
“成交!”随着拍卖师的手起槌落,编号为1号的丰田霸道越野车被28号竞买人以14.2万元的起拍价成功竞得。
随后出场的斯巴鲁森林人因车况较好而受到多位竞买人追捧,而13.3万元的底价也被众人交口称赞“物美价廉”,经过多轮举牌,最终同样以14.2万元的价格成交。
编号为10号的本田雅阁轿车因其1.3万元的全场最低价而同样成为热点,经过5轮举牌,8号竞买人笑到了最后,以1.8万元的价格将其“收入囊中”。
“虽然行驶里程数多了点,但是政府用车一般都保养得比较好,车况我比较放心。”在签字确认时,8号竞买人告诉记者。
最终11辆公车成功拍卖5辆,总价47.2万元。其余6辆流拍。
28号竞买人无疑为本场公车拍卖会的.最大赢家,这位杨姓市民一人购得3辆车,他表示购车用于公司日常经营,购买新车不但价格贵而且手续繁琐,而拍卖的公车不仅手续齐全,价格也合适。
“拍出的车辆大都被个人买走,前来‘淘车’的二手车市场也屡有斩获。”平泉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金纯双表示,自20xx年6月26日以来,平泉县已陆续举办了4场公车拍卖会,共计拍卖公车16辆,总价137.25万元。本次公车拍卖会是平泉县今年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预计今后再次举办类似公车拍卖会。
xxx。
20xx年xx月xx日。
最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汇总17篇)篇十三
为深入贯彻中央第六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专项任务精神和有关会议要求,为了全面推进机关公务用车制度化改革,积极稳妥地做好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各项工作,现结合我镇工作任务和公务车辆资源配置及保障途径范围,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央第六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专项任务精神,围绕建设节约型、廉政型机关要求,即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降低公车私用情况的发生,降低单位财务支出负担,提升工作效率、推进廉政建设为目的,建立高效廉洁的公务车辆管理体制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要求相一致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
二、基本原则。
1、积极稳妥.按照中央第六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专项任务规定的要求,积极稳妥的实施我镇公务用车改革工作,并逐步在探索中完善和深化公车制度改革.确保完成我镇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2、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公车改革涉及各方工作利益关系,科学制定改革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增强可行性和协调性.提高行政效能,保证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公务运行。
3、厉行节约.坚持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原则,有效解决现行公务用车制度存在的高消耗、低效率、资源配置不均、财务负担过重等问题,确保车改后单位财务经费支出明显降低.
4、公正透明.机关公车改革实施方案将在充分征求领导干部和各科室意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操作和实施.镇纪检监察全程将参与,并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有效监督。
三、主要任务。
1、对单位在编的11辆公务车辆,严格按规定按照规进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2、在辖区范围内的需要处理的日常机要通讯和突发应急事件,严格执行单位车辆管理有关制度规定后,方可予以派遣.
3、对跨区域执行公务活动,本着厉行节约、合理安排、统筹协调的公务车辆管理原则.确因工作需要在留用公务车辆不能完全保障的条件下,将由部门负责人联系公务用车服务平台实行租赁保障.
四、总体目标。
加快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实现公务出行便捷合理、交通费用节约可控、车辆管理规范透明、监管问责科学有效,基本形成符合本镇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且要加强监督检查.镇纪检监察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定期不定期做好公车改革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对公车是否违犯用途使用等现象进行着重监督,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加强执纪问责追究,坚决纠正和查处违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违规违纪行为,确保车改工作的平稳实施。
平安镇人民政府。
2015年7月14日。
最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汇总17篇)篇十四
12月27日,秦安县召开全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有关精神,对全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再安排再部署。县委副书记裴贵军,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彦军,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扇忠瑜,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及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共9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彦军主持。
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扇忠瑜传达了省、市有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的精神;县财政局负责人宣读了《秦安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
裴贵军强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刻领会中央、省、市关于公车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从讲政治和讲大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公务用车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要吃透精神,认真制订本单位的具体改革实施方案,准确把握时间节点,确保取消的所有车辆在12月30日完成封存任务。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牵头抓总、综合协调职能,对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车改情况进行指导、核实和汇总。纪检监察部门要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坚决查处公车改革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确保公务用车改革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12月22日,屏南县召开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黄巧星主持会议,代县长王旭东参加会议并讲话。
王旭东指出: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是加强党风廉洁建设,例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举措,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后勤服务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顺应民意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迫切要求,要充分认识公务用车的重大意义,要深刻领会中央公车制度改革的深远意义,切实增强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确保改成、改好、改出成效。
王旭东强调:各级干部要主动适应公务用车改革后的常态,坚决杜绝因为车改而影响工作效率的现象,防止没公车不用干活的懒散思维。要高度重视车改方案、认真学习方案,准确把握公车改革的主要内容,时间节点,要主力保障车改后必要的公务出行,要研究公务出行的具体措施,确保不能因为公车改革影响正常的工作开展,要高度重视、妥善安置司勤人员,制定周密的方案,严格政策的界限,做到司勤人员安置工作有序,要规范组织实施涉改车辆取消车辆的处置,杜绝国有资产流失,要加强舆论引导,严格紧密约束车改制度确保车改制度取得实效,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县的要求,严格公务用车,六个不得的纪律,要加强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及时督促纠正,情节严重的依法严肃处理。
县处级在家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12月16日下午,在区委五楼会议室,区委、区政府召开平安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启动会议,区委副书记包钧泰,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王海波出席会议,会议由区政府副区长王德民主持。
会上,区委副书记包钧泰宣读了《关于成立海东市平安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海东市平安区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工作方案。
的通知》。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王海波从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把握原则,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力确保公车改革圆满完成三个方面就如何开展公务用车改革工作、抓好工作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议还邀请了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罗浩骥工程师、靳广鑫工程师,为大家进行相关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
最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汇总17篇)篇十五
为有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创新公务交通分类提供方式,保障公务出行,切实降低公务交通支出费用,《云南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及配套文件日前出台,标志着云南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方案》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参改范围、主要任务、强化管理、组织实施7个部分共21条,重点围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补贴发放、车辆留用、司勤人员安置、拟取消车辆处置和改革后公务出行保障等几大关键问题,提出了具体政策和措施。
改革的6项主要任务是:改革公务交通保障方式、合理确定及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从严保留公务用车、创新公务交通保障机制、妥善安置司勤人员、公开处置取消的公务用车。
云南省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遵循“创新制度、保障公务;统筹兼顾、政策配套;因地制宜、倾斜基层;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改革公务用车实物供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并适度补贴交通费用,从严配备定向化保障的公务用车。
但针对云南省边境线长、山高谷深、路网不健全、自然灾害频发以及禁毒防艾、处突维稳任务繁重和交通社会化保障能力差等实际,对基层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乡镇予以政策倾斜,确保改革后的公务用车。
《方案》明确,参加本次公车改革的机构为: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事业单位)。
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待国家出台有关政策后按照规定执行。
参改机关(单位)在编在岗的厅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全部参加改革。参改的车辆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
《方案》要求,要严格定向化保障车辆管理,完善财务管理,切实保障公务出行,加强监察审计。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健全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确保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改成功、改到位。
最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汇总17篇)篇十六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大而现实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在需要。当前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如:思想建设中的理想信念淡漠、思想政治素质不高问题;干部人事制度中的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问题;作风建设中的“政绩工程”、不作为、乱作为等作风不实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在于体制机制。因此,只有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中,才能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党的建设制度体系”,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风险。没有坚强的政治领导、思想引导,改革和发展就不可能顺利推进。
围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执政能力建设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分别从深化党的组织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四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点举措。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治本之策。一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相关制度,在用人体制上分清党委、领导、组织部门的各自权重、考察识别的责任;二要改进和完善干部考评、竞争性选拔干部等系列制度,合理确定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职位、范围、规模,改进选拔程序和方法,引导干部在实干、实绩上竞争;三要对选任制和委任制干部进行区分,不同规则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干部;四要完善干部管理相关制度,打破干部部门化,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破除官本位观念,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健全“问责”干部复出制度等。
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民主集中制是加强党的团结,集中全党智慧,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实施正确领导的可靠基础。一是要完善集中全党智慧的决策机制,保证改革和发展决策的科学性;二是厘清地方党委、政府及其部门的职权边界,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理顺工作关系,保证各级党委、政府权力配置科学合理、运行规范高效,严格党内生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三是着力构建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四是改革和完善地方党委同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和人民团体的关系;完善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理顺和规范党代会、全委会和会之间的关系等。
深化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制度改革。要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制度;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健全改进文风会风制度;完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制度;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反对特权;落实“三严三实”相关制度等。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任职回避等方面法律法规,针对重点对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逐步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纠错整改、内外监督、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重点完善利益冲突回避制度等。
深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怎么样,直接影响到党的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的充分发挥。深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一是必须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考核体系,把基层党组织工作重心转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上来,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二是必须着眼于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善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三是必须完善党员队伍建设制度,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制度机制。
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一要深化党管人才的认识,强化党管人才责任,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督促落实机制、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二要建立健全涵盖国家人才安全保障、人才权益保护和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等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各个环节的法律法规,推进人才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法制环境;三要创新人才工作的理念和思路,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四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注意从人才评价发现、培养锻炼、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一整套体制机制。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重在落实,《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公布,能否取得良好成效,不仅取决于中央的顶层设计,更取决于能否全面贯彻落实。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必须建立落实责任制。一是树立强烈的落实意识。确立落实观念,树立落实责任,坚定落实意志。二是练就过硬的落实本领,提高执行力和落实能力,用过硬的本领来增强落实能力。三是健全科学的落实制度,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制度,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完善工作问责制,完善绩效考核制,建立健全严格的奖惩追究制度。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必须要有问题意识。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纳入改革的整体部署,这本身就表明党的建设制度体系本身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看,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目前还呈现出了制度体系不完备、制度设计不科学、制度运行不规范、制度执行不严格等问题。因此,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必须结合党的建设环境、任务、方式等所发生的新变化,着重从党内生活制度和党的领导制度两个大的方面,对党的建设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作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对不适应的制度进行改进,缺位的制度抓紧建立,不全面的制度尽快完善,不合理的制度坚决革除。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必须统筹协调。党内生活制度涉及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纯洁性和先进性等方方面面的建设制度,对这些制度进行改革,需要注意统筹协调。同时还要注意党的自身建设制度改革与党的领导制度改革的统筹协调。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还要注重制度建设的关联性、互补性和协调性,确保各种制度要素不矛盾、不冲突。
郭献功。
最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汇总17篇)篇十七
国资委今日在此间通报,截至目前,在53家中央企业中,已有12家实行了总法律顾问制度(另有6家在二级骨干企业设立了总法律顾问),占23%;有7家已经制订了相关方案,即将实行,占尚未实行企业的17%。
另外,在190家中央企业中,已有101家企业设置了专门的法律事务机构,占53%,其中39家设置了中层独立的法律职能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