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范文是为了激发作文者的写作潜力、提高写作能力而精心挑选出来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选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范文(13篇)篇一
[摘要]文章探析了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从中发掘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这些问题基础上进行相应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期为有关研究人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教学改革管理学课程高职高专。
随着社会对需求型人才的革新,推动了高职高专的迅猛发展。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对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精神,高职高专必须要树立新的培养方向,将高素质、高技能及应用型作为培养目标。在这种形势下,怎样才能够体现与把握职业教育的特色,如何才能展示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特色,通过课程教学改革途径展示时代的新需求,这是相关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种形势下,研究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实际意义。
一、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特征。
各种课程由于所处位置不同自然具备不同的特征,管理学课程在高职高专中自然也有其自身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性。管理学不是一门单一学科,而是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的产物,不但具备经济管理类基础理论课程,也是高职高专学校其他专业的必修或者选修课,为其他专业研究和学习提供基本技能与管理方法。该课程具备概念抽象及完整特征,建立于计划、领导、组织及控制几大职能上,其内容具有较广适用性和突出的理论特征。和其他学校学生相比较,高职高专学生大都对理论课程不感兴趣,认为理论空洞无物,根本没有意识到实践需要理论来作指导的道理。还有很多学生希望教师所讲知识能立竿见影,马上就能够应用于实际操作上。
2.普遍性。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管理,这种例子在现实之中无处不在。加之如今网络通信发展极大扩展了学生的信息量,学生具备了依据各种新闻及生活实例来评论的条件,经常对各种经济管理提出各自幼稚看法,因此许多学生虽然对管理学课程感兴趣,但是又存在各种偏见。
3.艺术性。管理学虽然是高职高专学校中的一门学科,却也具备明显的艺术性,主要是源自于管理现象自身特征。事实上管理的核心就是管理人,但是人却具备能动性,有他们自己的行为与思想,管理方式不同必然最后结果也不相同。同样,管理环境间的差异也必然影响最终管理结果,许多初学者不能理解这个道理。各种因素必然导致学生感觉该课程原理与方法太枯燥抽象,而操作起来难以琢磨,结果又是那么难以计量,往往感觉学习起来无法下手。
二、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要对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就必须要从教学现状中探析存在的各种问题,这样改革才具有实际意义。总体来看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教学方法较呆板。目前很多高职高专学校在管理学课程上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沿用“一支粉笔一张黑板”的教法,这种方式教师是教学主角,教学方法呆板不灵活。事实上管理不但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如果仅靠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方式,学生是不可能学好管理学理念及思想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知名学者指出,如果仅凭讲座与管理理念,是不可能提升人们的管理技能的。加之高职学生大都厌倦理论知识,对这种教法本身就具有抵触情绪,要想实现教学目标难度极大。
2.采用案例分析法缺乏科学性。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改革传统教法,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这种教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方法,着重于师生间互动与学生自由的发挥,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某些教师在选择案例上缺乏针对性,没有针对本校实际而选择大型经典案例;某些教师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案例教学,将两者关系割裂开来。这两种情况都阻碍了学生对管理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也影响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师生间的互动性差。在许多学校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个典型问题,那就是师生之间缺乏基本互动和交流,整个课堂几乎就是教师作为主体,没有发挥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管理学课程本身综合性就较强,理论上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因实训条件所限,不能为学生提供管理机会,极大影响到教学效果。
三、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高职高专院校必须要针对管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具体操作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构建出新的基本原则。管理学课程的构建要遵循“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原则,为高职高专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及应用型人才。所谓“一个中心”,就是要在满足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两个基本点”,一是仿真出真实教学环境,将案例分析、任务驱动、企业家访谈、角色扮演以及网上冲浪等各种教学模式使用于教学体系中,引入社会上热点任务及新闻话题等大家关注问题作为学生思考与争论的焦点,通过这些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管理技能。二是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职业素质及学习能力,通过管理学课程来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力度,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及团队精神,让学生深刻理解管理学课程,进而养成善于质疑、敢于提问的习惯。还要将各个企业所面临的新问题及解决思路引进教学活动,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增强他们持续学习的能力。
2.依据教材精心组织教学。高职高专院校和其他学校有不同之处,主要是要为实践而打基础,因此,管理学课程必须要树立够用原则,以培养学生管理思维为重点;同时还要依据教材内容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实训、讨论、学生自学以及课外作业有机结合起来,使用启发方式进行教学,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3.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大学生管理思维能力。事实上,合理的案例教学有效推动了管理学课程发展,是管理学课程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现代化创新型人才最有效的途径,因此要对管理学教学进行改进就要重视案例教学。比如为学生讲述企业文化时,可以引用海尔、沃尔玛等各知名企业作为案例;在讲解竞争战略方式教学时,可以重点探析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等企业间竞争。通过各种案例的探析,学生不但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管理所具备的科学性,也能全面认识管理的艺术性与复杂性。通过案例教学来培养大学生的管理思维,增强他们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值得关注的是,案例教学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仅仅属于引导者,教师必须要掌握好教学的进程,指引学生讨论并思考,最后对案例进行总结和归纳。
4.通过强有力的实训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无论是哪种课程都必须要以实训作为基础条件,只有通过职业技能的训练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标。自然,管理学课程也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于管理学课程不但要重视案例分析教学,还要采用情境模拟教学、实地考察教学、角色扮演、实训体验、管理游戏以及影像放映等各种方式。构建出培训公司,让大学生分组建立自己的公司,通过模拟公司来实施定位目标顾客、规划公司发展战略、实战推销、分析领导风格的优缺点等多种实训项目。事实上,学生可以多看看企业家及创业者的讲座,从而真实感受到各个企业家的风采与管理精髓。
5.将自学式教学法和问题式教学法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兴趣。自学式教学法以及问题式教学法主要是以某一具体或者某一个方向作为命题导向,让学生讨论与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鼓励他们在探讨中构建新思路,提出新问题及新观点,还要让学生参与集体讨论及汇报学习体会,这样就能够逐步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讲述管理的思想时,就要让学生先查询各种资料,之后围绕着哪一类管理思想更为优越实施自主讨论,通过群体的讨论、团队间学习及协作学习等方式,就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分析管理思想之间的优点与局限性,提升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为了让大学生进一步掌握管理者的能力要求及素质,还应该讨论典范管理者的优点,这样学生不但能够深刻了解与认识一些有效管理者,还能够学习优秀管理者的经验,积极主动地培养个人素质及能力,进而实现他们自身的人生目标。而且通过彼此之间的激烈讨论,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创造性思维,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参与意识以及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高职高专院校要紧密围绕着人才培养进行定位,这是新形势下人才需求发展的趋势。因此,一定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作为培养原则,理论结合实际,有效提升学生对理论的应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高职高专的管理学课程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促进学生朝着应用型及技能型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邵瑞银.高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
[2]王颖.《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进探析[j].教育教学研究,(3).
[3]姚国荣,陆林.管理学课堂教学改革调查研究[j].统计教育,(3).
[4]张国平.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与突破技巧[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5).
[5]曾方红,兰继斌,莫降涛.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范文(13篇)篇二
引言:通过学习建筑工程管理概论和土木工程概论。对工程管理专业有力初步认识,也不再是第一学期那样的对工程管理专业的那样无知。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控制能力。更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建筑工程结构、建筑材料、工程实施等各方面知识。还应该掌握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工程能够在质量上达到标准。
关键字:技术、管理、经济、法律。
正文:建设工程管理是指通过一定得组织形式,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建设周期内的所有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项目决策、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系统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程周期、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所以作为一个项目的管理者,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还应该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基本常识,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和法律知识,以寻找适合的工期,达到投资、进度、质量的优化组合,工程在各个阶段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最终达到保证工程有序、合理的进行。这可以总结为四个平台:工程技术平台、管理平台、经济平台、法律平台。
采取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以及满足工程要求的技术性能都离不开工程技术的指导和支持,这之中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工程结构(基础结构、整体结构、细部结构),工程材料,工程施工等。为了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满足使用者的要求:适用、经济、安全、美观,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工程结构选型、材料的利用和施工方法的要求。
管理平台:由于工程项目不断向复杂化、巨型化发展,所以必须有强有力的管理才能保证工程顺利实施,最终实现工程的目标。而作为一名工程的管理者,为了实现工程的目标,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工程按照工程的目标:合理、高效、协调的进行下去。这就要求管理者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使工作的各个阶段、各个工种、各方的利益都能够协调统一。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范文(13篇)篇三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企业如何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事关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全面开放,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所以建筑企业应树立成本、进度、质量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进度、质量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进度、质量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实现管理的创新,在安全、质量、工期保证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工程成本,争取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具体的建设项目或施工项目为对象、目标、内容,不断优化目标的全过程的一次性综合管理与控制。其内涵就是:自项目开始到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项目控制,使质量目标、进度目标、费用目标和安全目标得以实现。鉴于建设项目的一次性,为了节约投资,达到节能减排和建设预期目标的实现,建造符合需求的建筑产品,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在具体的工程项目管理中注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挥。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机具因素、地基因素、资金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都对工程项目的进度产生影响。要搞好项目的进度管理,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建立项目管理的模式与组织构架。一个成功的项目,必然有一个成功的管。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范文(13篇)篇四
(1)教学对象是大一新生。大一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通识教育课程,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就是《工程管理概论》。《工程管理概论》一般安排在大一下学期。作为学生入校后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势必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引导完全外行的学生认识工程、工程管理和工程管理专业,清楚地了解工程管理的专业特点、专业内容,培养其专业兴趣,明确专业学习目的,为今后的大学学习做出合理的安排和考虑,甚至对将来的就业和执业也会形成初步的思考。
(2)涉及知识面广,概括性强。由于“工程管理”本身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专业知识,而《工程管理概论》课程主要介绍工程、工程管理和工程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该课程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归纳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各相关知识,课程涵盖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包括工程材料、工程结构、工程施工、工程力学等工程技术知识,包括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管理职能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包括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涉及的经济知识、法律知识、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此外还包括学习方法建议、执业资格认证制度与就业领域等相关知识,综合性很强,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
(3)团队教学模式。正是由于《工程管理概论》课程涉及知识面广、概括性强的特点,同时考虑到计算机技术、工程技术和管理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政策等知识的更新,在《工程管理概论》课程教学中,改变了如其他专业课程中只有一位教师单独授课的教学模式,而是采用由工程管理各主要研究领域的几位专任教师合上该门课程的团队教学模式,即《工程管理概论》课程不同章节按照授课教师的专业特长分别由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授课,让更多专业教师及早介人培养学生。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提前熟悉和了解本专业教师的专业领域和教学风格,而且更重要的是,团队中的各任课教师对自己专业领域有较高的造诣,能够将涉及的专业知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传授给学生,同时通过对讲授知识的'合理安排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与后续专业课程的重复。
(4)课时安排少。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工程管理概论》教学总学时只有16学时,时间很短,而内容较多,如何在教学计划中合理安排课程知识结构,并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是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根据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工程管理概论》课程的总学时由以前的32学时减少到16学时,因此教学计划也应做相应的调整。根据《工程管理概论》课程的特点,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以满足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1)导论,包括工程和管理两大内容。其中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工程的起源与发展、定义、分类、工程系统结构、工程相关学科专业的结构和工程相关企业和建筑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管理的起源与发展、定义及基本职能。重点知识是工程的定义、分类和系统结构,管理的基本职能,同时了解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宜安排2个学时。
(2)工程管理概述,内容包括工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工程管理的历史沿革和主要发展趋势、工程管理的行业特点和参与主体、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和建设程序。将“工程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古代、近代、现代的工程管理发展放在一起,使学生对工程管理的整个发展及特点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并形成对比,加深认识,同时对将来的专业研究有个初步的思考,激发专业学习兴趣。重点知识是工程管理的定义、内涵、特点,工程管理的职能和主要任务,工程管理的建设程序和生命周期,同时了解并熟悉其他内容。宜安排2个学时。
(3)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内容包括工程管理专业发展沿革、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教学体系与教学安排、主要课程课程设置以及学习方法建议。在讲解这一章的内容时,尤其要注意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比如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工程管理”的专业代码、专业方向和学士授予类型做了相应的调整:专业代码改为120103;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造价从工程管理专业中分离出来,这样工程管理专业涉及的专业方向就缩小了;工程管理专业依据各学校的情况可选择授予管理学或者工学学士学位,因此培养目标、教学体系与主要课程应结合新的专业目录以及学校制订的新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讲解。
同时在这一章中还应介绍工程管理“四个平台”体系结构及其构建的必要性,避免下一章各个专业教师分别讲授各平台知识的孤立、零散,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专业课程体系。此外,“学习方法建议”这一部分知识也是必需的,首先学好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注重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各方面知识的融合,同时增强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遵循学习规律,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宜安排2个学时。
(4)工程管理的四大支撑平台,分为技术平台、管理平台、经济平台和法律平台,具体包括技术平台涉及的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结构、工程施工等知识;计划、协调、组织、控制和监督等管理职能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工程项目的经济性和适用性;我国工程相关法律体系,如与工程相关的重要法律、重要法规和规章、规范,工程管理体制和制度等。重点知识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技术平台、管理平台、经济平台和法律平台体系结构及各自发挥的作用,即必要性。对后续会涉及到的专业课程,如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工程材料等,只强调课程设置的目的和作用,尽量避免知识的重复。宜安排8个学时,每个平台2个学时。
(5)工程管理执业资格认证制度与择业导向,内容包括工程管理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工程管理行业人才的需求、工程管理行业择业导向。重点了解和把握工程管理相关执业资格的类别及资格认证的主要程序,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职位的基本情况和主要要求等。通过了解工程管理的人才需求和执业资质制度,有助于加强学校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和人才要求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把握就业的主动性,以提高将来毕业后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宜安排2个学时。
(1)教学内容的讲解中,首先要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工程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工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初步树立专业思想,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建立热爱工程管理专业的感情和对工程管理行业的责任心,为今后积极主动地学好专业课程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打下思想基础。在课程的讲解中,对涉及的专业术语和概念尽量以科普教育的言简意赅的教育方式进行讲解,对概念进行形象化的讲解。其次注重专业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的讲解。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主要课程以及四大平台涉及的后续专业课程,比如技术平台涉及的工程施工、工程力学、工程结构等专业知识进行介绍时,一般仅限于对其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有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性加以介绍,不涉及这些课程的具体内容,注重与这些后续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和衔接,避免内容的不必要的重复。再次就是注重四大平台结构的介绍和融合。
工程管理专业理论及技术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专业知识体系是由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四个平台的理论及实践知识构筑而成。在教学计划安排中分别由四位专业教师讲解,分别孤立地讲解,必然会造成学生知识的零散和孤立,因此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这一部分知识讲解中,应同时介绍这四大平台结构、四大平台体系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四大平台分别介绍完之后,根据课堂安排,进一步介绍四大平台体系的相互融合关系,使学生了解其相互联系和区别,以加强学生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全面了解和把握。最后是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注重对工程管理未来发展趋势的介绍。专业知识更新迅速,作为专业引导课程,需及时将专业的最新发展状况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同时提醒学生通过网络等其他方式进一步了解工程管理的现状发展,探索专业未知领域,以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
(2)加强团队教师的交流。由于团队的专业教师中,最少的教师只负责2学时的教学,而最多的也只讲解4学时。各专业教师分别讲授各自部分内容,有可能造成对学生的过程管理和平时成绩的考核不统一或不连贯,也不利于对学生的了解和熟悉,因此应加强团队教师的相互交流。可利用专业教研活动或其他方式,召开《工程管理概论》任课教师交流会,共同交流确定教学计划的安排,相互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管理情况和考核情况,相互了解具体的教学内容。在引用典型案例或身边案例教学时,应分别从不同知识角度加以分析,尽量避免知识的重复。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注意可操作性及先进性。《工程管理概论》教学中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如案例教学、多媒体及网络辅助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既可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实际工程项目,也可以国内外工程管理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教学为切入点,进行案例教学;既可以采用工程录像、幻灯片、图片等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进行讲授,也可以课后对学生进行总结、辅导和答疑,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网络教学资源,供学生自学,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专业知识。
(4)通过给学生布置以“执业规划”或“职业规划”为主题的“小论文”等方式,引导学生尽早对专业学习进行规划。与其他工程技术类专业不同,工程管理的综合性强、专业面宽、知识结构复杂,毕业后可就业领域比较宽泛,同时涉及到造价师、监理师、咨询师、建造师等至少16类执业资格类型。通过让学生完成个人的“执业规划”或“职业规划”,使学生提前制定专业学习计划,并对将来的就业和执业有所思考,做到有目标,有计划,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少走弯路,并能积极主动地学好专业课程,也未将来的就业、择业和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范文(13篇)篇五
《酒店管理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之一。目的是在学生掌握的管理原理基础上,根据饭店的情况运用管理的手段,有针对的解决相应问题。因此说《酒店管理概论》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科,其真正意义在于运用原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而这种种问题都存在于不同的部门。饭店众多的部门又各有特点,差别较大。因此采取的方法,应用的手段就各有不同,管理时的重点也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传统的方法,或只强调原理,或设定简单的情景,不能让学生深入参与,真正体会期中的差别。所以,引入互动学习的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对真实案例的解决,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同时完成了课上课下的互动,借助互联网等先进的手段,让工具更好的为学习服务,进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此外,互助学习可以更好的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教师的角色真正的从决策者转为引导者,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方法和关键点的提问,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互助学习的范畴。
对于采取互助学习的方法,首先应该确定什么内容应该是学生通过互助学习完成的,什么内容应该是教师主导讲解的,讲解的程度,以及互助学习后的关键知识点验收。这是互助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二)教师的准备工作。
当确定好学生互助学习内容后,教师将学习内容以任务的形式下发,一定要明确学习目的,具体要求,作业呈现形式,评分的关键点。
(三)互助学习中的监督。
目前笔者认为互助学习模式可分为小组学习、教师助手、高低年纪互助学习等几种模式。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小组学习,但是这种方法最难控制的是有学生不努力,搭便车的现象。这就要求老师中间进行号相关的监督工作。
(四)总结评述。
互助式教学方法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可否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关键一点在于最后的总结与评述。通过小组学习后,任务完成,但各个小组完成的情况,各自的优缺点及关键知识点,必须通过教师总结,将关键点进一步提炼、深化,加深同学的印象。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是去粗取精的过程,应突出重点,明确原理并对小组间的成果进行总结点评,让各组的思想得到更好的碰撞,交流出新的火花。
(五)课下交流。
利用课下时间,与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与交流,使教学内容深化。一个任务的结束只是思考的开始。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反思、交流,并提供与教师沟通的平台。
二、互助式教学法在《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互助教学的内容应有代表性。
互助教学的关键是在于互助学习任务的选择。任务应具有代表性,让小组每个成员都能够有相应的工作。如《酒店管理概率》这门课程,互助完成的内容可以是经济性酒店运营方案,期中包括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资金运算,人员招聘及录用,市场营销等相关内容。这样便于小组进行相应的分工及组织后续的合作。在任务选择中还应将任务的要点事先进行好分解,每个工作点的评分标准不同,同时总体任务也有相应的评分标准,这样便于学生进行操作,使学生清楚自己在小组中的地位及作用,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小组的组建。
小组的不同组合方式各自存在着利弊,通常可以按照学号随机组合,也可以让学生自愿组合。但这两种方式都有各自的弊端。随机组合各个小组成员的水平不均,这样好生差生之间差距过大,可能难以进行调和,影响相互的学习成绩及效果。如果按照第二种方式组合,往往好坏明显,小组间差距巨大,不能通过相互学习进行互补,共同进步。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优等生加中等生加差生的组合方式,这样能够共同进步,但是需要教师事前进行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三)工作过程中的监督。
为了避免有学生搭车的情况,需要对小组工作过程进行监督。目前笔者采取的形式是让各个小组提供学习交流中的一手资料。如小组讨论的音频或qq交流截图,或微信交流截图等相关资料。从经验看,提供音频及截图的方式更好。
(四)组长管理制。
各小组选出组长,教师管理各个小组的组长,组长管理自己的小组成员。教师将相关任务下发给各个小组的组长,说明相应要求,明确小组任务,确定关键考核点。小组组长负责上交小组分工情况,任务的时间节点等相关一手资料。这样便于进行管理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
(五)学生初评教师定稿。
我们不难看出,这种方式教师的工作量将大幅度上升。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学生对于作业初评,教师最终定成绩的方法。教师要明确作业标准,评定应该是由小组组成。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完成作业之间的交流,使学习能够延伸。同时增加学生的责任心,让学生们知道权利和责任的关系。教师做好相关的监督工作,通过每次成绩的评定,即使发现学生知识点的欠缺,进行相关的沟通。
(六)交流平台的组建。
在互助学习过程中,交流的平台十分重要。这关系到学习过程及事后的沟通深化。笔者认为应该更多的利用网络既有交流工具,如qq及微信群,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注重提问的技巧,更好的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及沟通。
参考文献:
[1]缪勇,高萍.影响高校大学新生学习动力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青年与社会,(02).
[2]邓勤.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以《现代物流管理》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04).
[3]倪潇潇.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03).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范文(13篇)篇六
1.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与报告、参考文献及部分授课录象等内容在学校网站上开通,并逐步将部分课堂教学及自学的助教、助学课件上网开放,不断更新各类资源,使精品课程资源得以更充分地为社会所共享;而且网络24小时开通。
2.与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公司签约,开展合作,在教学中引入真实的案例和实训环境,共建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
3.学校共出资100万余元配套经费,用于电子商务实训室、国际商务实训室的设计开发。
4.师资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课程负责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并引进两名研究生教师。聘任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子商务公司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5名.
1.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以教材建设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扩充为重点,体现本课程的特色;提倡和推行直观教学,加大课程的网上开放度,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努力实现互动式网上教学和推动学生自我主动学习。
2.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提高课程组教师的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计划每年安排两名教师到公司定岗,获取双师素质。
3.教学录像的上网。计划于xxxx年度完成全部理论与实训课程教学内容的录像,并上网。
5.进一步推进与阿里巴巴等公司的合作。将真实的案例和实训环境引入教学。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范文(13篇)篇七
电气工程(本文所指的电气工程泛指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强电及弱电工程)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建筑比作计算机,结构相当于计算机的硬件,建筑装饰相当于计算机的外观,通风相当于计算机的散热通风,那么电气工程就相当于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同时提供所有硬件运行所需的能源。随着建筑智能化的迅速发展,电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包括工作、生活在其中的人员的舒适性、安全性、高效性。这里所说的.安全性涉及的范围很广,如电气设备、线路是否存在漏电或火灾隐患,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功能是否完善、运行正常,消防设备、应急照明的供电是否可靠,保安监控系统是否完备等等。
二、电气工程师应具有的责任心及工作能力。
电气工程师应有对所负责的电气工程质量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充分应用自己的专业水平,深入、细致地搞好电气工程的技术、质量、签证、进度、安全等管理工作。
一个好的电气工程师首先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强电各系统的内容及施工规范,还要有丰富的弱电各系统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还必须熟悉各种有关的设计规范、有关主管部门的正式及“非正式”的规定等,这些比施工规范要多得多,而且涉及面广,更新快。而且近几年兴起的建筑智能化设计,尚无全面的国家级规范和标准,仅有个别子系统的规范和一些地方规范,目前来看,可以把这些地方规范作为设计的参考。
尽管强电各系统的技术已比较成熟,但电气设备、材料及元件种类繁多,并且还在不断改进、更新换代,要想全面掌握各种电气产品的性能,不经过一定的努力、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是很难做到的。
要及时跟上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掌握各系统的技术状况,哪些是成熟的、可应用于工程中。智能建筑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工程,而且在技术和应用上发展很快,投资比例不断提高,电气工程师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发展动态以充实自己,深入了解和掌握各种建筑智能化系统和产品的技术性能、工程业绩(包括成功和不成功的案例)、投资情况、投入使用后的效果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电气工程师还必须具有综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如工程概预算、招投标、工序衔接及工种配合、各种关系的协调等等。
三、电气工程师在设计审图及图纸会审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要审查设计图纸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或有关技术质量标准,设计是否合理和优化。特别是对建筑智能化的设计,要防止盲目求大、求全,应以适用为主,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和投资取得的回报。设计和选用的产品应是开放型的,便于有条件时系统扩展、互联和信息共享。
要根据工程的具体功能情况,明确业主对其项目的定位和需求。应提供意见和建议与业主,及早协调明确要设置哪些系统,以便所设系统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避免主体完工后再上系统,难于施工,剔凿造成对建筑的破坏和浪费。尤其对建筑智能化各系统的设计,因系统综合性强、产品更新换代快、投资风险大,应慎重考虑实施。
要审查设计是否体现了工程的经济性、施工便利性的原则,许多成熟的技术及材料是否在本工程中有所体现和运用。比如对高层住宅的设计,有些部位配电线缆可以不必采用耐火型,供消防用的采用阻燃型即可,可以节省一半的材料费用;尽量用阻燃pvc线管或镀锌电线管取代钢管,既节约投资又可方便施工。很多设计过于保守,变压器容量偏大,导致初期投资增加,投入使用后基本电费过高,只好报停,既麻烦又浪费。
作为电气工程师,应该认真准备并组织好电气图纸会审工作,不能走过场、应付了事,要认真审图,把影响工程质量,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尽量在会审时解决。现在是市场经济,从事工程设计的单位大都人员流动性大,加之有的单位设计项目多,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各专业之间缺乏沟通,图纸中“打架”、不一致的地方多等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早提出、处理,影响的不仅是工程质量,还会因返工而影响工程进度、造价,甚至引起纠纷。审图时主要应注意几点:1)高压、通讯、有线电视进户预埋套管的位置、标高是否合理;2)户外如果有照明、闭路监控摄像头(防盗报警探测器、公共广播等,也要预埋合适的套管,避免后期剔凿。3)动力配电、控制设计是否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要求一致。4)电缆桥架、插接母线、线槽等的位置、标高是否合理及便于安装,避免与风管、水管等“打架”。5)预留套管、洞口是否有合理的平面布置图,标高、尺寸是否标注清楚。6)浴室等特殊场所的电气安全保护是否符合规范及验收的要求。总之,在审图时要做的细致工作还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四、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
工程的质量是几代人的事,工程建设不同于科学实验,不能有失败,不能拿工程做“实验”。电气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影响该建筑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电气工程师不能只停留在按图施工的水平,要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努力并善于发现图纸中的不足,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对业主而言是维护其利益,对自己也是提高。
好的工程质量是由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人员完成的,这就要求施工前要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并调整好技工和普工的比例。要对技工进行持证上岗,但也不能偏信证件,因为现在假证存在较多,主要还要看实际操作水平。
电气工程师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并严格审查,要求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而且应符合经会审的设计图纸及国家现行的有关电气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对施工班组及人员进行工程的总体技术交底,由于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还要根据工程的进度情况分阶段进行交底。明确现行实用的规范及操作规程和顺序。对工程所需的资料表格及相关技术文件、要求、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对工程中所有的材料、设备进行考查和确认,为下一步工作创造条件。
根据业主及土建工程的总体进度编制电气工程进度计划、人员计划、机具计划并组织落实,工程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及补充。
(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未经同意私自变更设计。要求严格坚持执行和落实“三检”制,关键部位,实施旁站监理。
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可操作的质量控制程序。平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资料,特别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及隐蔽签证。未经有关人员在隐蔽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防止监督流于形式。记录好施工日志。
1.主体施工阶段。
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严把电气管材、线盒的质量关,将不合格材料拒之于工程之外。如镀锌钢管的壁厚,厚管不小于2.5mm,薄管不小于1.5mm,镀锌层应完好,pvc管应采用中型以上,一般采用重型管,必须是阻燃型。每次进材料都应填报审表,经监理审查同意后方能用于工程。为不影响结构、保证保护层厚度,预埋电线管不能敷设在钢筋的外侧,管路在同一处交叉不能超过三条,线管不能并排绑扎在一起。管与管、管与盒连接应牢固、紧密,要防止堵塞,绑扎必须牢固。住宅部分的墙体上一般均有开关和插座,墙体定位必须准确。强弱电的线盒间距符合要求。
现在工程设计大多采用阻燃pvc管暗敷,许多情况下往往只注意线管、线盒的审查而忽视了一个小的细节-连接用的胶水。事实上如果胶水不合格,即使再好的材料、再严格的工艺要求也保证不了连接的质量,连接不牢,导致砼振捣时接头脱落。所以要特别注意胶水的质量,最好选用与线管同一品牌的胶水,一般都能符合要求。浇注砼时,要求每台输送泵都有电工跟班,及时处理被压坏的线管、线盒。
要求先对配电箱、线盒内压线做样板,布线整齐、压接牢固,多股线搪锡,然后再全面展开,防止做了大量工作后才发现存在的问题,返工困难,而且影响进度。
接地线的连接,接地端子的预留应符合规范要求;外墙的金属门窗、栏杆防及屋面的金属大件部分防雷作为关键,搞好工序衔接,防止遗漏;设备外壳接地应完善。
要求工作按程序进行,如所有电缆、插接母线、导线、设备必须经绝缘测试合格后方能送电调试,严禁凭“经验”、凭感觉冒然送电。
设备运行调试要按先空载后带负荷、先单体后联动进行。并应先对可调元件如热继电器调整至设计规定值,调试运行还要持续运行规定的时间,验证电气及机械性能的可靠性。
重点检查吊顶内的线路,导线穿管敷设必须符合要求。
发电机自启动、与市电切换,双电源末端切换的调试,尽管实施时比较简单,但往往因为太简单、不重视或各工种之间协调不好而出现问题。(如:有的工程出现过,柴油发电机带不了负荷,只因开关的整定值未按设计要求设定;双电源末端切换箱在发电机供电时无法自动切换,只因二次回路转换开关未打到自动位置;发电机供电回路未核对相序,因相序反了而导致电机反转。)。
消防泵的控制,因涉及降压起动、现场手动、消防控制室手动、自动起动、备用互投等控制,且往往涉及几家安装调试(供货)单位,很容易发生技术上、协调配合上的问题,加上个别设计存在一些小缺陷,影响调试和验收,电气工程师必须提前熟悉设计图纸及厂家提供的二次线路图、控制原理图,及早发现或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作出处理。这部分调试很关键,有时很小的一点问题就会影响整个消防工程的验收。
总之,在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方面需注意的细节问题很多,要抓住关键点,重点检查和控制。
五、电气工程师在工程造价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电气工程师未必人人都是造价工程师,但都必须熟练地掌握工程概预算及造价控制方面的有关内容,全面熟悉施工方与业主(总包商)签定的合同条款。
要清楚对同一项目采用不同处理方案后对投资产生的不同影响。电气工程师都要从工程的经济性出发,对电气设计中严格影响工程投资的部分仔细斟酌。
由于全国各地的安装定额均不尽相同,所以根据工程的特点必须熟悉当地执行的定额,防止重复取费。如“陕西安装定额版”中压接铜接线端子,定额内材料费已包括了接线端子的费用,不能另计主材费;室外接地母线敷设已包括了挖、填土方的费用,对户外埋地敷设的接地线就不能另计挖、填土方的费用;路灯、投光灯等的安装已考虑了高空作业因素,不能另取超高系数等等。
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中对线管、导线、电缆等主材的损耗量已经计算在主材料费用中,损耗率是定额取费时综合考虑的,一般不应做调整。
对已完成的分项工作及时报验,同时进行工程量计量以便支付工程进度款,未经报验的分项工程不能作为工程进度款申请的内容。
电气工程师应注意,报验的分项工作必须真正完成后才可计量工程量,比如灯具安装分项,内容应包括线路绝缘测试及灯具试亮工作,如果只安装完,未测试绝缘或未试灯,均不能进行计量或支付全部款额。
严格遵守现场签证的原则和程序,避免因签证引起纠纷。这就要求一定要全面熟悉施工方与业主(总包商)签定的合同内容,比如合同价内是否已包括了要办签证的项目,合同中对单价、取费的规定,是否有让利(下浮)的规定等。
六、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工作。
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新进场员工要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岗前安全培训。要编制针对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组织措施。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应设专职持证上岗的安全员。
要求施工班组每天上班前要根据当天的工作安排进行安全交底。安全工具及设施要落实到位。电气设备要符合有关临时用电的管理规定。
临时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临时用电系统一般应采用tn-s供电系统。它是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在总供电电源处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也称三相五线制。它的优点是正常情况下pe专用保护线上无电流,此线专门承接故障电流,确保其保护装置动作。应该特别指出,pe线不许断线。在距离较远的供电干线末端应将pe线做重复接地。
2)设置漏电保护器,应坚持三级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原则。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标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分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设备的机旁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使用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且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3)特殊场所应根据有关要求使用相应安全电压等级供电。安全电压指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接触时对人体各部位不造成损害的电压。我国国家标准gb3805--83《安全电压》中规定,安全电压值的等级有42、36、24、12、6v五种。同时还规定: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4)电气设备的制造、安装及防护、安装位置、配电分级、导线选择及布线、接线等均要符合临时用电规范要求。电气设备应由专人操作及负责维护保养检查。并留有记录。
5)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由经过培训后取得上岗证书的专业电工完成。各类用电人员均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规程。
临时安全用电组织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1)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3)建立安全检测制度。从临时用电工程竣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进行检测,主要内容是:接地电阻值,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以监视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做好检测记录。
4)建立电气维修制度。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
5)建立工程拆除制度。建筑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应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须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等。
6)建立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施工管理部门和企业要按照jq59—8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定期对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7)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
8)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
总之,随着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涉及专业及领域更多,技术更新更快,也将更加复杂,要想把此项工作做好管好,电气工程师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学习,与时俱进。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范文(13篇)篇八
我校属于地方省属重点高校,又是以“财经类”高校而闻名,对于工科的研究生招生相对很是被动,成为制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一志愿报考以本校和市内考生为主,报考人数少,学生素质偏低,造成第一志愿考生上线率偏低,对后续招生产生更大压力。纵观往届招生情况,以调剂生为主,而且大都来自其他地方高校,有一部分生源则是各类专科和自考在职生。因此,相对于其他高校我校研究生生源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在导师指导环节,大多数学生倾向于选择资格老、担任有一定行政职务的导师,他们本身就负有繁重的本科教学和管理职责,难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指导研究生,尤其是身处实验一线指导研究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时间更少。其次,对研究生的要求偏低。按照现在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研究生答辩前,只要能在公开出版物上至少发表(含录用通知)与研究课题相关的1篇研究性论文(硕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就可顺利毕业。要求偏低,学生易懈怠,进而失去创新能力,不但制约了他们自身能力的开发,也影响了学校培养研究生的整体质量。最后“,低投入”是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经济因素。随着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经费、科研经费的投入以及实验室建设并没有相应跟上;同时,这两年物价上涨过快,研究生的生活补助并不见涨,很多学生在外兼职打工赚钱为生计而犯愁,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研究中去。因此,必须在招生规模与经济投入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2.1加强招生宣传,保证研究生的数量及质量。
受客观因素影响,研究生生源成为影响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点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我们应积极扩大影响,增加研究生招生的辐射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积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通讯设施,与外省市兄弟学校互通有无,加强联系与沟通建立对接渠道,扩大我校研究生的来源地,同时扩大我校的影响力及吸引力。二是通过各种渠道促使更多的考生报考我校。为了获得更多的优秀生源,注重发动老校友、同学、教师,以及导师的各种关系,推荐合格的学生报考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三是注重宣传优质毕业生的去向及发展情况,建立联系网群。往届大部分毕业生进入各级环保局、环科院、监测站、环保公司,及考上公务员,这对吸引考生并鼓励在校生意义重大。
2.2加强年轻导师队伍建设,实行“双导师”制。
对硕士研究生的指导,理工科与文科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别,对于后者可能需要资深的,社会阅历和经验丰富的导师去指导研究生,理工科的导师除具备这些素质外,尤其对于环境科学与工程这类实验研究性质的硕士点,还要求导师亲自去指导研究生的实验操作,仪器使用,样品检测等。目前的现状是大多资深导师都是“双肩挑”人员,除了担任学校的行政职务外,还在业内身兼数职。而一些年轻导师(博士)参加工作不久,也不存在过多行政职务,正在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工作奋战在一线;此外,他们也掌握了最新科学仪器的操作方法,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指导研究生的实验技能。当然,年期导师(博士)也存在他们的弊端,即影响力不够、资历尚浅,缺乏项目支撑。这样可以与资深导师们形成优势互补,实行“双导师”制,主导师(资深导师)负责全面管理及指导学生的.研究计划,制定合适的研究计划及检查研究进展;副导师(年轻导师)协助主导师,承担一定的实验指导工作,提供专业意见。这样便于培养更加全面优秀的研究生。
2.3提高研究生毕业要求,加强培养环节管理。
对研究生的毕业要求不能仅仅依据学校类型来制定,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生根据自身特点依然能够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要求偏低,容易达到,使研究生在三年(两年)的学习、研究工作中容易放松自己,产生懈怠心理。提高毕业要求,如必须发表“cscd”级别以上期刊,使研究生在刚入学的时候就产生紧张心理,意识到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一定要做出些“东西”,这样才能时时鞭策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产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及毕业论文,使自身的能力得到提高并被就业单位认可。与其他高校相比较,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管理机制已较健全,甚至与一些一流大学硕士点差距亦不大。但对制度的有效实施方面仍需加强,改变以往研究生培养“严进宽出”的观念,杜绝“走过场”,实行“严进严出”的政策。此外,频繁的学术交流,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待加强,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交流,或者派研究生参加一到两次的国内外相关学术交流,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4增加实验室场地,更新仪器设备,建立资料数据库。
从各方面增加对研究生培养的投入,扩建实验室,购买实验仪器设备,建立符合研究生要求的文献资料数据库,才能为研究生取得高水平成果,为学校培养出创造性人才提供有利的物质保障。同时,在国家对研究生的补助不变的情况下,学校应根据内外环境,多增设针对研究生的奖学金、助学金项目,并适当加大力度;亦可通过设立研究生创新型项目,自主申请,择优批准,赋予一定额度的科研经费,鼓励研究生潜心做研究,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范文(13篇)篇九
摘要:随着“互联网+”创新理念的不断实践,我国更深层次地进入了互联网经济时代,以电子商务位代表的新型商业模式逐步完善,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是一种建立在网络虚拟形态下的经济活动,它的绝大多数沟通和操作都依赖计算机完成,两者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关系。本文中针对这一关系展开具体阐述,并探索计算机技术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关系分析;发展趋势。
当前,电子商务已经融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到日常购物、娱乐、餐饮等消费,大到企业交易、金融项目、投资融资等服务,由于它具有便捷和实惠的优势,符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经济形态,因此深受商家和消费者的欢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电子商务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即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1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关系概述。
1.1计算机技术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支撑显而易见的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早于电子商务,并且它的研发用意也并非专门为了电子商务应用,而是用以解决复杂的运算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的软件技术、硬件技术等均得到了完善,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子商务平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计算机产品的商业化格局是从系统软件的广泛推广展开的,但缺乏网络技术,每一个单机只是孤立的“工作站”,只有将大量计算机用网络连接起来才能够形成商业信息的流转,并进一步实现电子商务的模式开发;简单地说,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操作平台、利用网络实现商业信息交流的一种系统结构。
1.2电子商务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力量。
当电子商务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原有的计算机技术呈现出无法适应的工作状态,而鉴于电子商务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形成倒逼计算机技术进步的力量。例如,在电子商务出现之前,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办公需要,如信息输入、表格打印、网页浏览、邮件发送等,电子商务发展不仅要求网络的安全性,对计算机本身的图像处理能力、反应速度等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3融合与制约并存。
当前,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发展所呈现的融合形态十分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针对电子商务的需要配置相应计算机产品,如搭配作图软件、视频处理软件等。由于电子商务可以极大地减少企业运行成本,计算机技术的落后容易形成电子商务的发展瓶颈,相应的,当电子商务抛弃某一类计算机技术及产品,也必然造成市场淘汰现象,双方的制约关系也十分明显。整体上分析,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商务之间进行融合是一个大趋势,一方面是由于计算机技术自身的缺陷、不足造成的,包括研发团队和生产企业在内,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提升仅局限于硬件层面,而不是将其置于互联网环境去考虑,忽视了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无法有效地展开信息流转。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适应缺陷,一种新技术的适应需要较长的时间,无法快速构建企业、商户所需要的电子商务环境。
2计算机技术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策略。
以下笔者以电子商务发展角度来阐述计算机技术的推动策略。
2.1加强电子商务平台的规范建设。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最大的国家,其业务不仅在国内广泛开展,并且深刻影响着传统的国际贸易形式。但是,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方面并没有一定的标准,过度的依靠计算机技术导致规范性的丧失。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有两类,其一是以淘宝、京东、国美在线等类型的电商平台,通过号召企业、组织和个人入驻的方式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这样一来企业标准也就形成了实际上的行业标准。其二是企业自主开发的电子商务平台,以销售自身主打产品、搭配周边市场产品为主,通常以大宗产品交易为主,如汽车、房地产等,在表现形式上更是五花八门。加快电子商务平台的规范建设要求,可以更好地反映出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并引导计算机技术更好地为电子商务服务。特别是在市场化领域,计算机技术提供的大屏幕轮播、在线监控等系统技术,可以为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成长、正常运营提供支持。
2.2提高电子商务平台的安全保障。
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行为是发生在网络虚拟空间的,但资金流动却是实实在在的,随着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扩大,商家和消费者每天都要面临大量的经济来往,那么资金安全是一个硬性要求。确保电子商务平台安全的.核心条件是计算机技术,包括系统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安全等方面,整个交易过程中要避免账号、密码、交易内容等信息的泄露,否则会造成人民群众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甚至造成社会经济秩序混乱。例如,大量病毒木马可以在电脑产品上攻击支付系统、交易系统等,造成用户信息泄露、资金被窃取,而计算机技术是一道最有力、最重要的安全屏障。
2.3开拓电子商务平台的业务空间。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从有线形式向无线形式的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的业务空间也得到进一步的开拓,如传统电子商务网站的移动终端化改造,通过智能手机浏览、下单、支付,极大地简化了电子商务模式的应用流程。但无线网络与终端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尤其在系统中产品的发布、交易等方面都需要后台管理,传统计算机平台仍是一个无法摆脱的工具。一方面,电子商务的业务开展是基于双向通信展开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目前通信成本最低的一种形式,并且基于自身的综合性办公能力,可以大幅度缩短交易进行周期,结合实时动态来构建牢固的供应链。另一方面,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国内消费市场、渠道日益多元化,开拓电子商务空间是一个必然趋势。
3结束语。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对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创业渠道多、成本低,加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已经不存在过高的操作门槛,这给许多传统企业和商家带来了更多机会,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也形成了全新的体验。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商务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一视同仁,忽视任何一方都会带来滞后性。
参考:
[1]黄娟琴,邓小兵.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关系探讨[j].中外企业家,,(14):97.
[2]闫欣敏.关于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关系探讨[j].技术与市场,,(09):310.
[3]秦靖伟.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关系探讨[j].商场现代化,,(25):63.
[4]马青山.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关系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11):201.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范文(13篇)篇十
测绘学是运用系统的方法,集成各种手段来获取和管理空间数据,并作为科学、管理、法律和技术服务的一部分参与空间信息生产和管理的一门应用学科。下面是测绘学概论课程论文,请参考!
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程的应用。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为外业测量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测量事业的发展,因为地理系统的不断完善,让测量施工工作更加的便利,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科技的不断发展,解决了日常生活的问题,促进了世界的发展。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应用。
一、地理信息系统。
(一)概念。
二、传统测绘和新型测绘地理信息系统。
(一)传统测绘的缺点。
传统的测绘方式,主要是人工操作测绘工具进行测绘,不止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准确性不高,传统的测绘方式容易出现错误。有时在信息采集和分析的过程中,人为的问题很不容易被发现。传统测绘还有些弊端,例如,测绘工具使用复杂,收集测绘数据难度大、专业人员的不足。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优势表现。
地理信息系统在时间和精准上有所提高,主要在新时期开始应用。在测绘工作中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为人提供很大的便利,节省了人力,将系统行动规则设置完毕后,只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对分析过程与结果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将卫星和监控设备应用其中,应用该设备对所规定的区域进行实时监控,结合环境的变化体现在图纸上,提高了数据的精准度,节省了测绘数据的时间,完善了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
三、地学信息的功能特点。
(一)数据编辑和处理功能。
地学信息系统数据编辑能力体现在对图片的编辑能力,对于图片的编辑主要体现在图像的装饰与编辑、图像与图幅见得拼接、误差的修改和投影变换等,为人们工作提供了便捷。
(二)数据采集和输入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在多个环境都可以采集数据,在工作中可以在多种空间多种环境探测到不同物质的.方向位置和大小和体积关系等。采用的输入方式有键盘、商业数据、数字拷贝等。
(三)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都是采用空间分区,分层来管理,为了更加合理化,更加便捷查找数据结构主要有矢量数据结构,矢栅一体化数据结构和光栅结构。
(四)空间查询和分析功能。
在地理空间系统中空间的观察,可以看到地球空间图像,其中有图像的相交、图像的相减、图像的合并同时也能看到地球空间的中任意点、线、面在空间中的连接。从而使人们更好的观察空间状态。地球的空间状态,空间中的丛属位置,空间的位置关系。空间系统的分析能力多种多样,人们生活中有远程分析、网络分析、三维模型分析等。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的方式。
四、工程测绘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
(一)对数据采集的技术分析。
在传统地理信息采集中,数据的收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繁重的工作,耗费人力、物力,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雷雨天气会影响数据的采集,地势环境也会影响到采集,例如,沼泽、树林、高山会影响到数据的采集。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减小工程测绘的失误,地理信息系统对实体连续储存的对象主要采用栅格、矢量这两种方式。其中栅格存储可以根据单个网格宽度来确定其分辨率,单个网格每个都有行和宽,行和宽的组成存储单位的唯一值。矢量存储主要是靠对不同环境的物体通过几何的状态表现出来。我们通过栅格和矢量对数据进行采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广泛,不仅可以自主应用,也可以配合多种机器来完善我们信息系统的采集,例如我们可以配合雷达激光,摄影机,让我们采集到的数据更加精确,便捷了工作。
(二)数据转换与处理。
地理信息系统的处理主要根据自己的系统获取的数据进行软件分析数据处理,最后将处理过的数据进行编辑,将统计好的数据进行建模,最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转换出空间数据模型,最后工作人员将系统分析的数据和空间模型加以分析。在不采用gis的情况数据采集繁琐,所以我们应该建立空间模型系统。
(三)数据精细测量。
数据精细系统即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将数据更加精密的改正。工作人员在使用数据精细测量中,其中各个点将自动连接,形成路线。测绘人员将测量数据收集、整理,并加以分析,及时发现错误,修正。减少施工中的误差。gis系统在精细数据测量过程中可以减少操作测量中的失误和误差,误差逐渐缩小,直到接近于零。由于失误的减少使得gis在城市测绘中广泛的运用,利用率和可信度增高。
(四)空间系统分析。
在gis系统中。其核心功能是物体在空间的分析功能,由于各个环节复杂,覆盖多种学科,多种知识所以技术性较高,需要专业人员来操作。其中多种学科主要包括区域科学、经济学、地理学等。空间的分析功能主要是指将获取的远程数据和图形,进行统计整合,最后建立空间模型。空间模型内的图形位置,具体物体与虚拟物体的关联性。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建立较为复杂,但因为智能化,操作简单,被人们广泛使用,gis在工程中获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为工程测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立体式输出。
gis在城市测绘中应用的重要内容是立体输出。测绘人员统计数据,最后将数据合成,并合理在输出的过程中若发现错异常和错误,必须加人才能及时改正,地理测绘系统中的立体输出正是弥补人手不足这一缺点。减少了工作人员,还能更快地完成工作,获得的数据还很准确所以在数据后期的处理,测绘人员需采取立体输出发。
(六)虚拟现实应急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新型测绘技术,以计算机为基础,模拟的三维空虚立体空间,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上的模拟,可以直接及时的将画面传送给人们观察事物状态。可以将测绘数据进行收集,最后融合在一起,形成三维地图。这种三维空间地图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可以让人们置身其中,我们可以用这种三维地图模拟各种事故现场,大大节约成本号召大家积极参与进来。这种培训降低了投入成本,还可以起到演练作用。也可以模拟水灾,模拟降雨量在城市中的淹没情况,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自动制定疏散系统路线图,模拟人员疏散。这种虚拟的技术合成还可以和多个设备一起共同使用,未达到刚好的效果,例如在模拟室内疏散演练的时候,已将其与室内定位系统集成,模拟室内人员疏散,虚拟场景会自动定位现场信息,便于指定救援方案。
(七)测绘应急数据快速处理技术。
测绘应急数据,获取的原始数据后通过加工处理,制作成易于处理的图鉴,在应急快速制图系统,遥感影像一体化测图系统等专业测绘软件的融合下,与应急数据进行融合,最后形成应急数据快速处理技术。遥感影像一体化测图系统,主要是以摄影测量技术,将画面传输到人们手中,这种系统可以恢复物体的正确位置与大小,配合不同数据,加快信息的处理。遥感影像一体化的测图更加便捷,与快速制图系统的配合测绘应急过程的数据,并且现有的数据结构为基础,从而快速对采集数据进行提取编辑,最后通过快速标记、符号取得应急图鉴。图2测绘应急流程图。
五、结论。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在未来会成为主流发展方向和目标,实现信息的多元化,促进了城市测量的发展。我们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城市测量这条道路上不断发展,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5]李莎.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11:34-35.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范文(13篇)篇十一
摘要:“国际贸易概论”是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程,笔者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在该课程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存在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活动重理论轻实践、考核方式比较单一等问题,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乏善可陈,对此笔者结合去年的访学所得,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贸易已经获得了较快发展,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更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必须要对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进行改革。而“国际贸易概论”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更要促进其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对“国际贸易概论”的课程教学实施合理化改革。
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是按照学科体系组织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倾向于纯理论的介绍,理论学习相对比较枯燥,而当下95后的学生是动漫、手机伴着成长的一代,他们喜欢看图片,越来越不喜欢纯理论的学习,其次他们会对其实用性提出质疑,认为所学的理论与今后的实际工作关联不大,因此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如果再运用单一的讲授法来教学,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很低,同时认识不到该课程的实用性,自然也就容易失去学习该课程的意愿,结果就造成老师讲得滔滔不绝、很多学生却昏昏欲睡的局面,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笔者打算按照理实一体的思路来整合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分成四个单元,基本上是按照一个外贸企业如何从国内走向国际的逻辑关系来重组教学内容。具体来说,即从分析一个外贸企业的经营能力出发,然后讨论其进出口所涉及的贸易政策与措施,接着再讨论该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等所要面临的问题,最后讨论企业所面临的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问题,按照这一逻辑关系来开发与设计四个单元合适的教学项目,并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真正实现项目化教学,最终按照项目化教学的要求来落实课程的考核评价。
2.1按照新思路来整合教学内容。
设想以上海地区的相关外贸产品业务作为研究背景,并以某外向型的'企业经营活动为导向,针对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中的各个章节进行有机整合,一般情况下可以设计出四个单元,具体来说包括基础理论单元、政策与措施单元、国际投资单元和国际经济合作单元。(1)基础理论单元,坚持够用原则,注重行业特点的合理化分析。基础理论改革有利于相关外贸人员对国际贸易大势有个相对准确的了解,然后借助贸易分类与贸易统计的方式明确其外贸能力,主要涉及贸易规模情况、贸易商品情况以及贸易伙伴情况等,以上是外贸业务开展的第一个步骤,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步骤,属于单证员、外贸业务员以及报关员职业考试的重要内容;(2)政策与措施单元,重在分析国际贸易开展的政策以及措施。该单元内容是企业向国外市场进军的首要分析内容。由于,每个国家在贸易政策以及贸易措施方面的变化速度是相对较快的,往往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因此本单元的学习有利于相关业务人员学会怎样进行贸易;(3)国际投资单元,强调对外贸企业进军世界市场过程中的相关途径。综合考虑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贸易发展变化相对较快的特点,外贸工作人员应对国际贸易动态有一个及时且准确的把握,明确国际贸易方向。因此,该单元可以帮助企业在国际经营投资工作过程中做出正确选择,例如海外直接投资方式、引进技术方式等,有利于培养国际贸易的相关业务人员应用国际贸易环境改变的能力;(4)国际经济合作单元,侧重于研究我国外向型相关企业在进入到世界市场之后,想要做大以及做强,就应该与世界上各个大国相互交流沟通、携手合作。该单元有助于业务人员懂得在国际贸易业务过程中必须遵循国际贸易惯例,遵守规范化的wto规则,帮助业务人员增强处理国际贸易业务纠纷等贸易问题所具备的能力。
2.2改进教学模式。
为了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相关研究人员必须要对课程内容根据新思路实施整合,然后在新教学模式前提下实施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运用相应的项目或者是任务来引入新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掌握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在实训项目的设计上突出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每个项目再通过设计多项驱动任务来实现能力训练目标,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希望能够让学生学习课程内容时不再感觉一般理论课经常发生的“纯理论堆砌”现象,而是把理论与实践牢牢结合,能够真正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2.3按照新标准来考核评价。
根据本课程性质和课程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领域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将改变传统单一的闭卷理论考试形式来确定学生成绩的做法,采用课堂知识考试、课程实训、作业、专题分析报告或小论文、平时表现等多种考核形式的评价体系。平时成绩主要以每课程项目完成的情况作为考核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完成项目的态度、项目报告质量、资料查阅情况、问题的解答、团队合作、应变能力、表述能力、辩解能力、外语能力等。最终形成一套学校考核与社会考核相结合、开卷考试与闭卷专试相结合、课程成绩与能力证书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考核体系。
2.4按照新角色来开展教学。
面对95后的高职大学生,我们教师必须对目前的学情有非常清醒的认识:整体上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强,探究能力差,逻辑推理能力不够强,尤其现在学生的注意力由于受手机等网络终端的影响能够集中的时间越来越短,因此我们不能再沿用老的教学模式来开设这一专业基础课程,否则肯定会影响该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相反,我们必须从课程内容、教学实施与课程考核等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研究,采用项目化教学来开设该课程,能够使教师从知识、经验的传授者转变为信息资源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也能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
3结语。
通过对“国际贸易概论”课程的项目化开发与建设,将提高学生学习这一重要专业基础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外贸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4]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j].职教论坛,(21).
[6]包翼.专题教学法在“国际贸易概论”课程中的应用[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7-9.
[7]潘飞霞,潘小琪.高职“国际贸易概论”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向导,2011(35):168.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范文(13篇)篇十二
环境学科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其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随养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对环境的不断认识和重视,研究热点也在不断更新。
高校《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是环境科学的基础课,可作为环境科学类专业的基础课,也可作为其它专业的选修课程。《环境科学概论》内容涉及而广,包含t环境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问题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同时以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及污染综合防治等原理及方法为手段实现环境质量的调控;并对人们所关心的人口急剧增加,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生态破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通过《环境科学概论》的学习,可拓展知识而,t解和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木理论和知识,为学习和掌握其他学科(如大气、水污染控制工程等)知识奠定基础。作者以教材选取为切入点,针对学生在课堂内外遇到的有关环境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对《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进行分析与探讨,对不断提高《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养重要的实际意义。
1教学目标讨论与教材选取。
1.1教学目标的探讨。
《环境科学概论》是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主体,一个以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木原理为基础,养重阐述环境、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生态学基础、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探讨人类活动对各种环境要素的影响,特别是对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的影响;介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体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噪声和其他物理污染与控制技术、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等科学知识。
通过《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有关环境的基木概念和基木知识;认识人类耐以生存的环境系统特征、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基木原理;认识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人类活动影响下主要环境要素(包括水、大气、土壤等方而)的污染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n;掌握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t解环境科学的最新发展,从而提高环境意识、增加环境保护知识储备,培养学生评估环境质量和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科学管理环境、保护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1.2教材选取。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介绍了环境的基木知识,各专业学生都应该学习掌握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但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教学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对于环境类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各类环境问题发生、发展、主要的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如《环境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等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环境知识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方法的掌握。对于非环境专业学生主要要求了解身边的环境问题,身边主要的污染物的来源,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材选取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目前《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材种类比较多,不同版木的教材在内容上也各有千秋,因此不同专业学生教学应教材选取应有一定的针对性。目前贵州师范大学《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常用的教材主要有下述两种教材:沈阳工业大学教授曲向荣主编,北京大出版社出版的《环境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培桐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环境概论》。
曲向荣教授主编的《环境学概论》主要阐述环境学的基木理论体系f21,论述人类而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近代环境科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介绍生态学基木原理及其在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和生态建设中的应用;了解环境污染状%}il、成因、控制与发展趋势,整体上内容较为系统全而,但缺少土壤环境质量这一部分内容。由北京师范大学刘培桐教授主编的'《环境概论》理论体系较为完整,微观方而的环境污染和宏观方而的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论述清楚,但缺少物理污染控制技术部分如噪声、电磁辐射、放射性污染等的介绍[3}。相对于这两木教材,曲向荣教授主编的《环境学概论》的内容系统全而,难易程度一般,适合非环境类专业学生。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木理论、基木知识、基木方法和基木技能,能够从事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污染防治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规划与设计、工程治理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刘培桐教授主编的《环境概论》讲述环境理论原理方而相对较深,因此更适合环境专业类学生学习,虽然缺乏物理污染控制部分,但可以在后续的课程中得到补充。
2教学方法的讨论。
教学过程主要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手段上,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与常规板书相结合的方式r4,。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一方而,多媒体教学可实现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于一体,将课程的讲授内容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而前,内容丰富,教学容量大,学生易于接受,有助于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而,多媒体课件呈现信息的速度快,内容多,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掌控课堂教学进度。如果讲课过快,就会造成学生对大量信息的被动接受,导致不理解、疑问增多,甚至对上课产生抵触心理。反之,如果讲课过程过于冗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注意力不易集中。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注意力和兴趣,止确使用多媒体教学是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难题。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探究性学习者,并从学会知识向学会学习转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外,讲授过程中应结合案例进行实时教学,不断补充新的环境实例包括每年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近年来新的环境治理技术方法等,增加学生对环境知识的认识,做到从书木到生活中的转换;另外,让学生参与课堂内外的讨论,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将教学融入生活,将生活融入到教学中;同时,将实验、实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感官认识。
2.1案例分析法。
教材是教学的蓝木,但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书木内容讲解,适时更新环境科学领域新成果、新技术和新发展,讲授过程中结合案例进行实时教学,不断补充新的环境污染、环境治理和环境规划管理方而的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实习、实验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教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缺乏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课堂上讲得再多,内容再丰富,一旦与生活相结合,学生总是表现出很茫然。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教学实习、实验将实现生活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可以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教学实习的目的是让同学们走出校园,了解环境、认识环境和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学习的主动性。课程教学实习的安排,首先要考虑实习内容的综合性,体现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各自的特征;其次要考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因此,教学实习应该安排在理论课程之后,路线的设计需要结合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il以及所处的实际环境。如在实习安排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学校所在地周边己有环保措施,如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厂、污水废水处理厂、周边工厂废气排放处理设备等。在每个实习点,指导老师进行讲解,学生通过看、听、记、问等了解生活垃圾、废水、废气的产生、污染途径、减少污染的方法以及污染物产生对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由此可以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将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实习报告,对实习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加强理解。
除了野外的教学实习外,增加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授予学生知识和技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实验的操作,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实验原理,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体现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3考核与评估方式的讨论。
课程成绩评定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多数情a5下,对学生的课程考核主要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大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可以由出勤考核、科技小论文、读书笔记等平时作业组成;考试可以分为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然而,总体上考核形式还是不够多样化。学生对于像科技小论文、读书笔记之类的平时作业往往是应付了事,而要求环境科学的初学者完成小论文,更是有一定的难度,收同来的作业经常发现雷同或是千篇一律,既不能得到很好的考核信息同馈,又增加学生对课程的排斥感。
对《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平时作业应该多样化、简单化和促进学生的自主性。课外留给学生较多时间完成平时作业,让学生独立、主动参与的形式既能体现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升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国庆长假期间,让学生在游玩、同家途中随手拍身边的环境污染图片或小视频,对所拍污染情沉的性质、污染源种类、危害等进行简单的描述,最后以小组形式在课堂进行展示。卷而考核应尽量减少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开放性的内容。尤其是现在热议的关注人体健康的话题,说雾霆的环境效应以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及危害途径。如今年热议话题柴静的《雾霆,育顶之下》这个片子介绍了雾霆的环境效应,产生原理,对人体危害等多方而知识,通过观看该影片可以是学生对雾霆有充分的认识,那么在学期考核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当地实际分析大气污染问题,谈谈自己对雾霆的认识,以及对其他大气污染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到生活的能力。
4结论。
《环境科学概论》既是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环境知识普及课程,其学习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评估考核方式的思考,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学习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理论学习与实践、与生活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精选文学概论课程论文范文(13篇)篇十三
环境问题是当前全球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因此现阶段我国已经有超过500所中职、高职及高等院校将化工类环境工程专业纳入学校教学体系之中,实验是化工类环境工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想要切实提高化工类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效率,学校必须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结合中职院校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简单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变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
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应激发起学生的动手实践的兴趣。目前来说大多数学科的实验教学中,教师都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实验教学并不具备挑战性,而中职学生正值少年时期,他们具备很强的冒险精神,实际的学习及生活过程中更喜欢一些挑战性较强的活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对于实验教学的兴趣不高,自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有效的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教师应创新实验教学的方法,比如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不再为学生提供完整详细的实验指导书,正式教学之前提前将实验的题目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搜集学习资料完成实验内容的编写,并自主完成实验目的、意义、实践应用价值等等内容的总结;学生实验中需要的试剂及相关设备不再由教师预先准备好,开放学校的实验室,由学生在实验员的协助之下自己取用需要的试剂及设备。通过类似的方法激发起学生探索的兴趣,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实验设置应于理论教学及生产实践相结合。
实验项目的设置必须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以及生产实践相结合,当前化工类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内容包括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等部分,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设置实验内容时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循序渐进,第一个层次的实验项目主要用于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中学习的理论基础,第二个层次的实验项目则用于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第三个层次主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课程中,教师应明确要求学生在实验准备工作中必须对实验内容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范围、实验中具体的操作方法、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的实验参数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
三、实验教学方法应多元化。
目前来说大多数中职院校在开展实验教学时方法都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课堂实验完成实验教学,大多数都是验证性的实验,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应积极引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仿真实验、非课堂实验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课堂实验主要为探究性实验,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完成,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探究的过程,对于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教师可以予以指导,但不能过多干涉,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目前来说仿真实验的教学方法实际上已经比较广泛的应用于高等院校电子电工等等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但在中职院校化工类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应用相对较少,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计算机机房,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实验的全过程,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
四、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主要承担引导作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实验教学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实验设计及探究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完成实验,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将其进行分组,由成绩优异、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带领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共同完成实验过程,学生探究实验时教师应做好辅导工作,防止学生实验方案偏离本次试验主题,此外,为了更好的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教师应严格检查学生撰写的实验预习报告,确保学生对于实验的基本原理、总体的流程及实验要点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实验的过程中做好全程跟踪工作,保证学生事实求是,不存在造价等不良现象,也可以有效防止因学生操作不当引起不安全事件,威胁学生的人身安全。学生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不符等现象,此时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对实验进行验证,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坚决杜绝敷衍了事等不良现象,帮助养成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十分有利。此外,实验报告是检验学生实验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严格审查,必须保证实验报告内容及结构的完整性、真实性,也有利于学生求真务实学习作风的养成。结束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有效方法,但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化工类管径工程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这些问题简单提出几点建议,仅为当前我国中职院校的部分一线教师提供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