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找到一些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范文,对于提升教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欣赏二泉映月幼儿园教案(精选14篇)篇一
1.幼儿能画出树叶飞落的不同姿态。
2.幼儿能用不同的点、线、面装饰树叶。
3.在创作中体验线描画的乐趣,能较细心地完成作品。
勾线笔、长方形纸、水粉颜料、油画棒、各种树叶及图片。
一、带幼儿到户外捡树叶,让幼儿感受树叶从空中飘落的不同姿态,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树叶的形状、叶脉,用手画一画。
三、欣赏不同形状的树叶图片。
1.欣赏不同形状树叶的图片,介绍自己喜欢的叶子。
2.提出设想:今天我们也用有趣的点、线、面来装饰你最喜欢的叶子,然后把它们变成树叶宝宝,在空中跳舞。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用线条分块面,用点、线、面进行装饰,注意线条的疏密、整齐。
2.选择用冷暖、深浅对比色来画背景,衬托叶子。
五、展示作品。
欣赏二泉映月幼儿园教案(精选14篇)篇二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唱歌曲,能熟练进行演唱歌曲。
《我的好妈妈》。
《春天》。
二、复习歌曲。
1、教师:老师再来弹一首歌曲,请小朋友们听一听,看看你们有没有听过这个歌曲。
2、教师弹奏歌曲《蜜蜂做工》。
3、教师:小朋友,你们会唱这首歌曲吗?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什么?
4、教师边弹奏歌曲,边带领幼儿回忆歌曲旋律及歌词,让幼儿跟着琴声一起唱出来。
5、教师请幼儿完整地唱出歌曲。
三、让幼儿表演歌曲。
1、教师:刚才小朋友唱得真不错,但是如果你们在唱的时候可以一起根据歌词的内容来做出动作就更棒了。
2、教师请幼儿边唱歌曲边自己根据歌词来做一些动作。
3、教师引导幼儿做一些动作,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看哪个小朋友表现得比较好的。
4、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表演一遍,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
5、教师弹奏歌曲,带领幼儿边唱出歌曲边做相应的动作。
四、请幼儿分组来演唱歌曲。
1、教师:小朋友,刚才你们都表演得很好哦,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来唱吧!
2、教师将幼儿分组演唱。
3、教师将幼儿分男女生分唱。
小结:小朋友们唱得真不错,小朋友们回到家里也可以给家里人表演哦。
欣赏二泉映月幼儿园教案(精选14篇)篇三
风筝节起源于中国的唐朝,中国的很多城市也依旧有风筝节,潍坊国际风筝节是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盛会,一般定于每年4月20日至25日在风筝都潍坊举行。风筝节不但是交流风筝技艺的节日,也是了解风筝民俗文化的好机会。了解到潍坊国际风筝节的信息以后,孩子们也想办一个自己的风筝节,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参加我们的风筝节,于是设计与制作邀请函活动就应运而生。本活动通过绘画、拼贴等美术技能制作风筝节邀请函,让幼儿知道邀请函是联系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媒介,可以增强彼此间关系和交流。了解邀请函在现代社会人际关系之间的意义和作用。
1.了解邀请函的作用,学习制作风筝节邀请函。
2.能用各种辅助材料,以剪、贴、画的方法制作风筝节邀请函。
3.感受邀请别人的喜悦之情。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各色彩纸、卡纸,水彩笔、剪刀、胶棒和双面胶等人手一份。邀请函图片若干。
1.出示邀请函,引发幼儿兴趣。
(1)认识邀请函,了解邀请函的用途。
小结:邀请函就是邀请朋友来参加某项活动而设计的卡片。
2.出示各种邀请函,幼儿观察了解其组成。
提问:邀请函上有哪些信息?它想告诉人们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邀请函有活动主题、活动时间、地点等。)你喜欢哪张邀请函?为什么?你最喜欢哪些地方?引导幼儿说说各种邀请函的特点,如上面有好看的图案等。
小结:邀请函分为封面、主页、尾页三部分。在主页上,我们要写清标题、称谓、活动内容、活动时间、落款。
3.引导幼儿设计制作风筝节的邀请函。
小结邀请函的制作步骤:选择自己喜欢的卡纸封面——绘画或剪贴邀请函内容——制作封面(不会写的字可以用图画表征)。
4.幼儿大胆想象设计制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1)教师交代注意事项。
想一想自己想设计什么样的邀请函,选择自己需要的制作材料,要求要体现出风筝节的相关内容。
(2)幼儿制作,教师指导幼儿完成作品。
(3)教师和个别有困难的幼儿讨论制作的主题以及用什么方法进行制作;鼓励幼儿完善自己的作品。
(4)邀请函展览。
将小朋友的邀请函布置展览,邀请小朋友介绍一下自己的邀请函是用什么做的,上面有哪些内容,介绍一下自己的想法。
风筝节到临之际,请小朋友到幼儿园门口给叔叔、阿姨分发风筝节邀请函,邀请叔叔阿姨来参加快乐的风筝节。
欣赏二泉映月幼儿园教案(精选14篇)篇四
1.复习画乌龟,鼓励幼儿合理地布局画面。
2.通过欣赏课件,感受画面布局的重要性。
1.课件制作《可爱的乌龟》。
2.乌龟手偶。
3.画纸、勾线笔人手一份。
1.出示乌龟手偶。
“今天,我请了我们的好朋友来,你们知道是谁吗?”
“乌龟不高兴了,它迷路了,你们知道它住在哪里吗?”
2.展示课件,帮助幼儿感知乌龟“住”不同的地方,画面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出示海水图,听听乌龟说了什么?(“谢谢你们给我找了一个家,可是我应该住在哪里呢?”)。
(2)让乌龟分别住在右上角、左上角、画面中下部,请幼儿说说乌龟住在这里好不好?为什么?听听乌龟是怎么说的。(“不好不好,我的头、脚都在水外面了;不好不好,我住在草堆里不舒服”)。
(3)让乌龟住在画面中间,听听乌龟怎么说?(“太好了,我最喜欢在水中间游来游去的了。)。
(5)增添许多个小乌龟(画面较饱满),听听乌龟怎么说?(“太好了,这样我就不会孤单了。”)。
(6)出示一个小乌龟,一个大乌龟,感受知画面。
3.请幼儿也来给乌龟安一个家。
(2)幼儿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幼儿照顾乌龟的感受(即合理布局画面)。
(3)作品展示。
幼儿互相欣赏、介绍作品,感受画面布局的美。
欣赏二泉映月幼儿园教案(精选14篇)篇五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所讲故事的内容画连环画。
1.实物投影仪、录音机、钢琴曲磁带。
2.每位幼儿一本绘画练习本,上有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等字样。
1.讲述故事,用提问帮助幼儿记忆故事内容。
老师富有表情生动地讲述故事:“离我们很远,有一个奇妙的花果山,那里长着一种奇妙的树,会变的树。这种树种下去第一天,就会长成一棵大树,树上只有一片叶子。第二天的时候,这种树就开始变了,它会一下子长出各种形状的树叶:有的叶子像圆圆的苹果,有的像弯弯的月亮,有的像圆圆的轮子,有的像芭蕉扇,有的像葫芦,有的像小朋友张开的手……颜色也变得丰富多彩,红的像火,黄的像金子,绿的像青草,蓝的像天空……真是美极了。到了第三天,你猜,这种会变的树上会发生什么事呢?”(停顿一下后继续讲述)“每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树叶精灵,有的像在哭,有的像在笑,有的两片叶子靠在一起,两片树叶精灵手拉手好像在做游戏……到了第四天,这种树还会变下去,每天都会变出新模样。”
提问:这种树叫什么树它第一天是怎样的?第二天、第三天是怎样的?
2.师幼一起讨论绘画方法。
组织幼儿讨论:现在请你们把这个故事画下来,你认为该怎么画?
幼儿个别讲述。
师幼一起小结:可以把第一天树的样子画在写有第一天字样的那页纸上,依此类推。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画自己想出来的树,涂色要均匀。
4.利用投影仪展示幼儿作业,并让幼儿相互评价。
孩子的讲述能帮助教师发现、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及创造性表现,也使其他小朋友学到同伴的优点。
在美工区画自己听过的故事或创编的故事。
欣赏二泉映月幼儿园教案(精选14篇)篇六
1、学跳新疆舞,尝试手脚协调跟着音乐舞蹈。
2、初步体验新疆舞蹈的欢快。
1、“娃哈哈”音乐、
2、新疆葡萄图片、
一、介绍新疆。
价值分析:通过介绍新疆,感受新疆人民能歌善舞,激发对新疆舞的喜爱。
1、图片:他们是谁,请你来介绍?
小结:新疆人喜爱跳舞,最喜欢用“铃鼓”来跳舞。
2、我们一起来学学新疆人用“铃鼓”跳舞。
小结:拍一下鼓面,脚踮一下。
二、摘葡萄。
价值分析:通过摘葡萄的舞蹈情节记忆动作顺序,尝试跟着音乐进行舞蹈。
1、图片:这是什么?
过渡语:新疆除了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它还是个“水果之乡”,现在是葡萄丰收的季节,新疆的叔叔阿姨们请你们一起去葡萄园帮忙采葡萄。
2、教师表演(一):怎么采葡萄?
小结:手腕轻轻转一转。
3、教师表演(二):采葡萄的顺序怎么样?
小结:左边转两下,右边转两下,旁边转两下,上面转两下。
4、幼儿练习手部动作。
三、表演:摘葡萄。
价值分析:尝试听音乐合拍动作学跳新疆舞,通过摘葡萄体验新疆舞蹈的欢乐。
1、跟着音乐配上脚部动作摘葡萄:怎么才能摘出最大最甜的葡萄?
小结:掂一下脚,手转一下,再掂一下,手再转一下,美味的葡萄摘下来。
2、再次跟着音乐摘葡萄。
欣赏二泉映月幼儿园教案(精选14篇)篇七
活动目的1.培养幼儿对儿歌的兴趣,感受其节奏、韵律。
2.认读汉字:杂货店洗钟表饭。
3.激发幼儿仿编儿歌的愿望。
活动准备:带有节奏型的儿歌。
活动过程:1.谈话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2.欣赏儿歌--大街上。
(2).如果让你开一家店,你最想开什么店?为什么?
3.再次欣赏后。
提问:这首儿歌与我们平时学的儿歌在念法上有什么不同?
让幼儿跟随录音学习儿歌,感受儿歌的节奏、韵律。
4.出示带有节奏型的儿歌内容让幼儿学习。
流程:由慢——快——用铃鼓伴奏。
5.集体仿编一_长的儿歌《大街上》。
6.延伸活动:
创造、想象画——大街上。
欣赏二泉映月幼儿园教案(精选14篇)篇八
1、熟悉音乐旋律和分辨乐句的基础上,能听音乐做游戏。
2、初步学习创编蝴蝶飞舞的动作以及蝴蝶停飞时的造型。
1、花园背景图,蝴蝶活动教具,四朵形状,颜色各异的花朵教具。
2、花宝宝,蝴蝶头饰若干。
3、磁带、录音机。
一、导入活动。
二、完整欣赏。
1、幼儿欣赏第一遍,教师提问:你们听出是什么小动物在做游戏啊?(幼儿自由回答)。
2、幼儿欣赏第二遍,教师随乐讲述故事,并辅以动作、
(1)春天来了,花儿伸伸懒腰,展开了美丽的花瓣!红花,兰花开了,黄花,紫花开了,美丽的蝴蝶飞来了,一会儿停在红花上采蜜,一会儿飞到黄花上闻一闻,一会儿停在蓝花上比美,一会儿又和紫花说着悄悄话、花儿与蝴蝶把春天打扮的分外美丽。
(2)提问:是什么小动物在游戏啊?它在找什么呢?
3、幼儿欣赏第三遍,教师出示背景图,随音乐演示教具。
(随音乐演示的.宁静的花园,竞相绽放的花朵,飞飞停停的蝴蝶,不仅仅形象美观,色彩鲜艳,并且与音乐十分吻合、这种视听结合的欣赏方式使幼儿仿佛身临其竟,音乐形象也变得更加鲜明。)。
(1)提问:蝴蝶在花园里一会儿飞,一会儿停,它在花上停了几次。
(2)蝴蝶是一开始就立刻找到花的吗?它停在花上会对花儿说什么呢?
教师边演示蝴蝶教具,边哼唱曲调,其间以蝴蝶的口吻,如真甜啊好香啊真美啊你好啊提示每一乐句句尾,引导幼儿创编出蝴蝶停飞时的造型动作。
5、幼儿边听音乐,边表演蝴蝶找花的情景,教师及时肯定幼儿优美的造型。
6、教师做蝴蝶姐姐,幼儿做花宝宝,共同随乐曲表演。
(这是为了让幼儿明白除了以蝴蝶的动作区分乐句外,还能够变换花的动作来表现四个乐句,这为后面花儿与蝴蝶的交流供给了表演经验。)。
欣赏二泉映月幼儿园教案(精选14篇)篇九
1、结合生活经验,学习用动作表达对歌词的理解。
2、乐于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来,欣赏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和温馨的氛围。
3、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相亲相爱的完美情感。
《让爱住我家》这首歌曲很富有感染力,旋律优美、舒缓,气氛柔和,歌曲经过三位家庭成员分主角演唱,把家人之间和睦相爱的完美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能感受到幸福和欢乐,于是我设计了本次唱歌活动,想借助歌曲把孩子带入一个温馨充满爱的想象空间里,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体验完美的情感。
物质准备:cd、手语影像;爸爸妈妈儿子姐姐图片,全家福照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回忆故事情节。
(1)我们听过《狮子爸爸和刺猬妈妈》的故事,故事里的妈妈为什么会变成刺猬妈妈?
(2)提问:"爸爸为什么会变成狮子爸爸呢?"。
(3)提问:"你们喜不喜欢整天吵架的家?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家?"过渡语:"教师今日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让爱住我家》,我们一齐来听听这个家是什么样貌的?好吗?"。
2、欣赏歌曲。
教师指导语:歌曲里面的家是什么样貌的?你们喜欢吗?你有什么感觉?
过渡语:幸福的家庭里每一天发生着一些幸福的事情,在这个充满爱的家庭里,有谁呢?他们认为爱是什么呢?我们再闭上眼睛静静的来听一听。
3、再次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和谐、温馨的氛围。
提问:在这个充满爱的家庭里,有谁呢?他们认为爱是什么呢?
4、分段欣赏。
第一段:(1)"姐姐认为爱是什么呢?
(出示图片)爱是不吵架,陪我一齐玩耍。
第二段:(2)"那妈妈认为爱是什么呢?
(出示图片)爱是忍耐家庭所有繁杂。家里的事情异常多,这就是繁杂,可是妈妈从来不嫌烦,总是耐心的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给我们做可口的饭菜,这就是妈妈的爱,让我们觉得更舒服。"。
第三段:(3)"那爸爸的爱是什么呢?
(出示图片)爸爸的爱就是付出让家里什么都不缺。
第四段:(4)"你看,这就是幸福的一家,大家都在付出自我的爱,享受着别人的.爱;爱就在你的家,爱就在我的家,爱就在我们的家。"5、完整地欣赏歌曲,边欣赏边自由加入动作,享受家庭的温馨。
(师:"让我们一齐我们的动听的声音、漂亮的动作来表达我们对家的爱吧。"教师与幼儿一齐用动作表演)6、欣赏聋哑人手语表演。
孩子们,我们是幸福的宝宝,我们有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的疼爱,我们能够用小嘴巴说出来,也能够用动作做出来。但有一群人她们听不见,不会说话,只会用手来说话,我们一齐来看看。
7、小结:
"我们幼儿园也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小朋友们在这个家庭里欢乐的成长,让我们把这份欢乐、幸福的感觉永远留在我们的身边吧!
欣赏二泉映月幼儿园教案(精选14篇)篇十
2、通过自主观察充分感知羽毛的多种色彩。小精灵儿童网站。
3、在欣赏中能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小精灵儿童网站。
《百鸟图》、音乐《百鸟朝凤》小精灵儿童网站。
1、倾听音乐,引出主题小精灵儿童网站。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曲子,小精灵儿童网站想和你们一起欣赏。(播放鸟的声音)。
师:你听到些什么?(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2、引导幼儿欣赏图片小精灵儿童网站。
(1)师:欣赏完了关于鸟儿的曲子,我们再来欣赏一幅鸟儿的画。
你看到了什么样的鸟呢?
这么多鸟停在这儿干什么呀?
(2)这些小鸟有哪些不同的姿态?(请个别幼儿模仿鸟的不同姿势)。
请幼儿集体跟随音乐学习鸟的动作,提小精灵儿童网站醒幼儿飞行时脑袋嘴巴的方向等等。
(3)利用活动的小鸟教具,演示鸟的不同动态。
3、介绍作者及作画背景小精灵儿童网站。
师:这幅漂亮的画会是谁画的呢?
你会给这幅画取什么名字呢?
画这幅画的画家叫沈铨,他很小精灵儿童网站喜欢画鸟,为了画好小鸟他经常出去观察各种各样的鸟,从小鸟的颜色形状等方面进行认真的观察,最后用了很长时间才画好了这幅百鸟图。(讨论解释为何取名《百鸟图》)。
4、欣赏作品:你喜欢哪几只鸟?为什么喜欢它?
1、学生讨论(看谁知道鸟的名字最多?)。
2、小组叙述鸟的名字和怎样保护鸟类?激发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对环境的保护。让学生和鸟交朋友。
欣赏二泉映月幼儿园教案(精选14篇)篇十一
一、教学要求:
1、认识“惠、沧、浸、殷、诲、坎、坷、倔、昂、朽”10个生字;理解“明月高悬、月光如银、月光如水、委婉连绵、低回婉转、如泣如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自然段。
3、感受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自然段。
2、感悟、体验盲人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走近阿炳。
1、孩子们,你们知道课前播放的曲子叫什么名字吗?学生齐读题目。
2、《二泉映月》是一首的曲子,是谁创作的?(阿炳)你对阿炳有些什么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阿炳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合作学习生词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互相交流。
2、检查自渎情况。
(1)出示生字词,自由读,开火车认读字词。教师随机正音。
(三)感悟内涵,品味艰辛。
1、二泉映月不仅是一首不朽的乐曲,还是有名的风景胜地。找出课文中描写二泉景色的句子,练习朗读。出示相关语句,指导读出二泉的美。
2、阿炳是怎样创作出《二泉映月》的?这首曲子表达了怎样的内涵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自然段。
3、出示四自然段,指名学生读,体会创作过程。
4、这声音让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胡琴,拉弓抚弦。《二泉映月》就这样产生了。(出示5自然段描写琴声内涵的句子)。
(1)自由朗读,体会琴声的丰富内涵。
(2)说说琴声的起初和**部分有什么不同,作者分别采用了什么手法进行描写的?
(3)了解到琴声有如此丰富的内涵,现在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你想怎样听?让我们用整个心灵来聆听这首不朽的乐曲吧!(播放《二泉映月》,师生屏息聆听)。
(4)听完了,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5)乐曲如此扣人心弦,怎样才能通过朗读把它的内涵表现出来呢,说说你的好建议。
(6)指名学生读,师生评价。
(7)让我们听着音乐,用心来读读这段文字。
5、师生在音乐声中激情演绎6、7自然段。
(四)领悟精神,升华情感。
2、学生谈感受,齐读书上句子:他爱音乐,爱惠山的清泉。
(五)课外拓展,总结全文。
2、教师总结:对一个命运的强者,对于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人来说,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孩子们,在以后的人生中,如果有苦难来临,让我们勇敢的面对它!
欣赏二泉映月幼儿园教案(精选14篇)篇十二
1、欣赏民间乐曲“高山流水”,感受乐曲中的乐器音色及欢快、热闹的情绪、情节,尝试着用动作表现。
2、培养幼儿对民乐及民族乐器的兴趣。
2、准备二胡、笛子、琵琶、扬琴、唢呐等乐器若干。
3、录音磁带。
1、“小朋友,你们在什么地方听过民乐?”
2、“前几天,我们听了爷爷、奶奶们演奏的几首民乐,小朋友特别喜欢。今天,许老师也带来了一首民乐,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集体欣赏乐曲。
1、“刚才,到底谁说对了呢?就请小朋友自己一边听音乐,一边去吹吹、拉拉,弹弹,仔细辨辨,乐曲到底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幼儿自由探索[放前景音乐]。
2、“这首民乐,到底用的`是哪些乐器呢?”——幼儿讲述。
[根据幼儿讲述的乐器,老师当场用二胡、扬琴各演奏一遍,让幼儿直接体验乐器的音色]。
3、“原来这首民间乐曲是用唢呐、扬琴、二胡三种乐器演奏的。”
提问:“听上去这首乐曲的感觉是怎样的?”(欢快热闹、活泼等)。
2、老师介绍:“这是一首我们中国非常有名的民间乐曲,名叫《高山流水》”
3、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想象,“听了这首《高山流水》的乐曲,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进行丰富的想象等]。
欣赏二泉映月幼儿园教案(精选14篇)篇十三
整个活动我抓住理解歌词、感受三拍子的旋律及体验歌曲情绪变化这三方面进行欣赏。所以在目标的安排上我也遵循了以上三点进行制定:
(1)欣赏歌曲《娃娃》,体验抒情优美的三拍子旋律。
(2)尝试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大胆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3)激励幼儿不怕困难,保持乐观的心态,做一个快乐的娃娃。
本次活动的重点及难点都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去体验歌曲的情绪变化。
针对此重难点,我采取的策略是在活动室中营造歌曲中的氛围让幼儿加以体验。雾来了,天色暗了,我事先给整个活动室挂上窗帘,关上灯,营造一种天色暗了感觉,让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体验“娃娃”在森林里迷路了的害怕、恐慌心情;雾散了,天色亮了时,请配班老师开灯,让幼儿体验“娃娃”看到天亮了,感受有希望了的快乐心情。
1、知识准备:幼儿多次感受过三拍子旋律的歌曲,会听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歌曲并能自己打节拍。
2、物质准备:整个活动室挂上窗帘;韩版《大长今》主题曲、中文版歌曲《娃娃》及《娃娃》的flash动画;背景音乐《娃娃》的钢琴曲。
欣赏二泉映月幼儿园教案(精选14篇)篇十四
目的:
1、进一步熟悉旋律,用歌声表现强弱。
2、学习创编歌词。
过程:
一、尝试用歌声表现强弱。
1、复习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讨论:怎样用歌声来表现强弱?
3、幼儿再次演唱,引导幼儿控制自己的'声音来表现强弱。
二、表演活动。
1、启发幼儿将第二段歌词的“小动物”替换成具体的动物名,并用动作表示。
2、启发每个幼儿在歌曲的第二段表演一种动物,请同伴猜猜是什么动物,引导大家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