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端午节诗句小学篇一
2.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3.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4.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5.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6. 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钱琦《竹枝词》
7. 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来自于刘辰翁《齐天乐》
8. 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姜夔《诉衷情》
9. 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来自于许及之《贺新郎》
10.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11.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宋·文天祥《端午感兴》
12. 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王充《满江红》
13. 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王充《满江红》
14.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来自于殷尧潘《端午日》
15. 画船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宋·胡仲弓《端午》
端午节诗句小学篇二
1.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宋·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2. 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3. 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4. 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宋·万俟咏《南歌子·端午》
5.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来自于苏轼《六幺令》
6.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色彩沮。——刘禹锡《竞渡曲》
7.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京都元夕》
8.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9.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10. 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菖蒲九叶,金英满把,同泛瑶觞。——来自于朱翌《朝中措》
11. 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天与玻璃三万顷,尽叫看得几吴舫。——来自于黄公绍《潇湘神》
12. 谁言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宋·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3.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4.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5.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端午节诗句小学篇三
1.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2. 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来自于周紫芝《永遇乐》
3. 好是佳旦称觞,班衣拜舞,有鹓雏相对。后院婵娟争劝酒,端午彩丝双紧。——王迈《念奴娇》
4. 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5. 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来自于李之仪《南乡子》
6.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7.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来自于许文通《端阳采撷》
8. 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宋·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9.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0.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11.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2.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张榘《念奴娇》
13. 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忄欠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范成大《如梦令》
14.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15.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张耒失调名《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