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所得到的经验总结,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优化自己的行动。总结心得体会的过程不仅有助于我巩固所学知识,还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我会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学生参观新农村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20篇)篇一
前衙村位于山东省青州市,近年来以其独特的“新农村”发展模式而闻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我有幸参观了前衙村,并深受其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变革和发展所感动。
第二段:农户的生产模式转变。
在参观前衙村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农户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往的农户生活大多是依靠种地或养殖为生,而如今,许多农户转变了生产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组织和农产品加工等方式,实现了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农产品的增值。这种转变使农户的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第三段: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参观过程中,我注意到前衙村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他们积极推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倡绿色种植和农业生产方式,有效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并通过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因此他们的农产品无污染、绿色健康,深受市场欢迎。此外,前衙村还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活动,提高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使得整个村庄呈现出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
第四段:新农村改善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前衙村的新农村建设不仅仅关注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还注重改善村民的生活品质。村委会投资兴建了村级文化广场,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兴办了现代化的村级卫生院和健身房,提供便利的医疗和健身设施;修建了美丽的村庄道路和人行小路,方便了村民出行;还兴办了农民大学,提供包括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和创业管理等在内的培训课程,帮助农民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这些改善都给村民带来了莫大的福祉,村庄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第五段:个人感受和反思。
通过参观前衙村,我深刻地意识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而前衙村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村民生活品质等都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我深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能力将前衙村的新农村建设经验推广到更多的农村地区,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通过参观前衙村,我亲眼见证了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变革和发展。农户的生产模式转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改善村民生活品质等方面都体现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成果。在反思中,我认识到新农村建设对于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对推动新农村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充满了信心。
学生参观新农村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20篇)篇二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乡村逐渐被遗忘。然而,前衙村,这个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小村庄却展现出了新农村的活力和魅力。我有幸参观了前衙村,让我对未来乡村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第二段:村庄面貌。
前衙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一进村庄,便能感受到一股浓厚的农村气息。美丽而整洁的村道两旁栽满了花草,清澈的小溪潺潺流动。在沿路行走中,我发现每一处角落都被精心布置和打理,街巷整洁有序,屋舍干净明亮。在这个村子里,干净整洁、有序规划是无时不刻呈现的景象。
第三段:村庄的特色。
在参观中,我了解到前衙村不仅在村庄面貌上做到了精致,更要感叹的是它的创新与发展。前衙村注重发展新农村旅游,建设了一系列优秀的农家乐,并打造了独特的农耕体验项目。我参观了他们的籍田农业体验馆,了解了种植和耕作的技巧,还亲手体验了农民的劳作。这一切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魅力,也感受到了创新和发展对乡村产业的带动和改变。
第四段:村民的生活。
在村庄参观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前衙村不仅重视村庄的整治和旅游开发,也注重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他们开设了一系列的技能培训班,帮助村民提高技能,从而增加收入。另外,前衙村还组织了各类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通过这些努力,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提升,大家的生活更加幸福和美满。
第五段:深入思考。
通过前衙村的参观,我深刻认识到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乡村不再只是农田和农民,它拥有了新的内涵和机遇。通过创新和发展,可以打造出一个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乡村旅游的开发也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希望。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乡村发展的投入和关注,使每一个村庄都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总结:
参观前衙村让我对乡村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新农村不仅要重视村庄的整洁和环境的优化,还要关注村民的生活质量和乡村经济的发展。希望通过每个乡村的努力,乡村面貌能够焕然一新,给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
学生参观新农村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20篇)篇三
前衙村位于中国江苏省淮安市,是我国优秀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个美丽宜居的村庄。通过参观,我深刻感受到了前衙村在农村建设中的独特经验和成就。在这次参观中,我收获颇多,体验到了前衙村新农村建设的种种好处。下面我将从村容村貌、村庄环境、村民生活、精神文化和社区合作这五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和感受。
首先谈到村容村貌,前衙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村庄的规划布局非常合理,道路干净整洁,房屋整齐划一,绿化面积很大,给人一种和谐宜居的感觉。在村口还设有一个精美的拱门,上面雕刻着村庄的名字和标志,让人一进来就感受到了前衙村的独特魅力。而且,村中的房屋外墙都进行了统一的装饰,色彩明亮又不失庄重,为整个村庄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其次,村庄环境也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衙村处于山水环境的背景下,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水,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村内设有多个公园和休闲广场,供村民和游客休息娱乐。在参观途中,我还看到了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从村庄一侧流过,给整个村庄带来了一种宜人的氛围。村里还有一片片的果园和农田,这些绿色生态环境让前衙村成为人们向往的理想乡村。
接着谈到村民生活,前衙村的村民们生活得很幸福。在与一位村民进行交流时,我了解到他们村里实施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合作社发展农田经营、果树种植和养殖业,让村民们获得了更多的收入。并且,村里还注重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引进了一些特色农庄和民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这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生活,也为村里带来了经济效益。
再来说说精神文化方面,前衙村非常重视村民的精神文化建设。村里建有乡贤楼、村史馆、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让村民们了解到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并且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村里还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和传统节日活动,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我在参观时还看到了一些村民正在学习书法和绘画,这种文化氛围让我深感前衙村的独特魅力。
最后,我要说说社区合作。前衙村有一个完善的社区组织体系,村民们互相帮助和支持,形成了一个和谐相处的大家庭。在我参观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些村民们正在一起开会商议,讨论村庄发展和问题解决的办法。这种社区合作的精神不仅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还促进了村庄的发展。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前衙村的新农村建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前衙村凭借其独特的村容村貌、村庄环境、村民生活、精神文化和社区合作等方面的特点,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希望更多的农村可以向前衙村学习,推动我国农村建设发展朝着更加宜居、美丽和富裕的方向迈进。
学生参观新农村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20篇)篇四
第一段:导言(引出主题,介绍参观背景)。
近日,本校的中学生们走进当地的新农村进行参观学习,其中蕴含着对于传统乡村的保护与振兴,对于农村新时代的发展与探索的启示,却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思考和收获。接下来,本文将就中学生们参观新农村时所产生的心得和体会进行探讨。
第二段:农村的变化(介绍新农村的发展现状)。
参观新农村,我们发现这里的变化真实而明显。在去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引导农村摆脱贫困,促进农村的发展。我们看到,在农民的努力下,一座座现代化的农家小院拔地而起,卖出去的食品在外地也备受青睐。从农作物生产到深加工,新农村每一环节都进行了升级改造,让其实现了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益。
第三段:农村的环境(传统文化在当地的传承与发展)。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农村的变化,还可以领略到它的风光。在新的发展模式下,耕地面积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得到保护,新建的房屋和道路完美融入了美丽的自然环境。同时,当地政府注重文化传承,推出了一系列的农家民俗游,像传说中的“重阳节”和“冬至节”等,让传统元素从乡下流传至城市,让农村的文化焕发出一股新的活力。
第四段:农村的科技(引领发展的新模式)。
在参观中,我们也了解到新农村对于技术不断引进,向现代化迈进的努力,从垂直种植到深度养殖,新农业技术开始发挥出它的巨大潜力。科技的发展对农村的生产力和农民的生活品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敞开了农村发展的新大门。我们相信,农村将以一种新的状态,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第五段:总结。
参观新农村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感受、新的思考和新的观念。我们应该学会借助现有优势资源,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让农村的经济和文化在全面融入到现代化的大发展中,一同繁荣兴旺,这样才能真真切切地推动农村的振兴和发展。感谢这次旅行,给了我们这样一份宝贵的体验和启示。
学生参观新农村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20篇)篇五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农村逐渐崛起,成为人们避暑度假、休闲娱乐的热门景点。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不同的成长环境,我决定带着孩子们参观新农村。这次的旅行让我收获颇多,不仅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还让他们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带孩子们参观新农村的体验让我领悟到了农村的发展潜力。在我以往的想象中,农村是一个落后、贫穷的地方。然而,当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新农村,我才发现它们已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新农村建设得井井有条,道路宽敞整洁,房屋新颖美观。同时,农村的基础设施也受到了极大的改善,供水供电完善,网络覆盖到了每个角落。这让我深深感叹农村的发展潜力,也让孩子们意识到了农村并不一定落后贫困。
其次,带孩子们参观新农村的体验让我看到了农民的辛勤努力。在参观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农民朋友,他们工作勤奋、乐观向上。他们告诉我们,现在的农村充满了机会,他们通过发展农业、乡村旅游等多种方式增加收入。在参观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些农民创业的成功案例,他们一方面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又发展了相关的农业加工企业,从而获得了可观的利润。这些农民的努力和创新精神让我深受鼓舞,也教育了孩子们要勤奋努力,不放弃任何机会。
此外,带孩子们参观新农村的体验让我看见了美丽的自然景观。相较于城市的高楼大厦和拥堵的交通,农村的自然环境更加宜人。在我们的行程中,我们欣赏到了绿树成荫的田园风光,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一些生态农庄,亲眼目睹了农民们种植、养殖的全过程。孩子们通过亲手参与农事劳动,学到了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重要性。这次参观让孩子们对自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尊重,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最后,通过带孩子们参观新农村,我还发现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在现代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中,家庭成员常常忽视了彼此的情感交流和陪伴。然而,带孩子们来到新农村,我们共同参与农事劳动、共同观赏美丽的自然景观,这种亲密的互动让我们更加亲近。我们的旅行带给了孩子们难忘的回忆,也增强了我们家庭的凝聚力。
综上所述,带孩子们参观新农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让我认识到农村的发展潜力,看到了农民的辛勤努力,也让我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加强了我和孩子们之间的亲子关系。这次的旅行让孩子们收获颇多,也让我受益匪浅。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带孩子们参观新农村,让他们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感受生活的多样性。
学生参观新农村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20篇)篇六
前衙新农村是当代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不仅是改善乡村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现代化的一个具体实践,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前不久,我有幸前往参观前衙新农村,深入了解了这里的村庄建设和农民生活变化,受益匪浅。
前衙新农村的建设可谓是一场综合性的变革和创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村道宽敞,灯光充足,环境整洁;在土地利用方面,农田合理规划,有机物循环利用;在房屋建设方面,农村居民房屋采用了大量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不仅环保、舒适、宽敞,而且还可以干湿分离,自给自足等。这些改变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也让我对现代村庄的建设更有了深度的理解。
参观前衙新农村,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国农村的翻天覆地变化。不久前还是贫困落后、荒芜不堪的村庄,现在却焕然一新,成为了新时代下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代表。国家对于农村的发展投入很大,也得到了一些市场和企业的关注,在这种正面推动下,前衙新农村已经成为了一个有活力、有梦想的地方。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性很高的过程,但总的来说这个进程还是非常令人振奋和鼓舞的。
参观前衙新农村,给我最深刻的体会之一就是这个村庄文化气息悠久而底蕴丰厚。村落中保存着许多传统建筑,有屈冠的人文古迹{文化遗产},还有乡音和民歌一样的文字和音乐风格,这些都成为了前衙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在文化的介绍和传承上,前衙新农村也十分注重。举办广场舞、健身运动、农家乐等活动,让大家可以在乡村生活中同时获得精神生活的满足。
第五段:结尾。
总之,参观前衙新农村,让我对于中国乡村和农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也很高兴看到这样一个村庄在推动乡村振兴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前衙新农村不仅发生了朝气蓬勃的变化,更开拓了农民的眼界,成为了现代农业和人文文化有机融合的典范。希望这样的农村,能够不断地繁荣发展,积极活跃得驱动中国全国经济的增长。
学生参观新农村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20篇)篇七
在一片崭新的农村中,我们中学生开始了一次参观新农村的活动。这次活动旨在让我们近距离感受新农村的成果和变化,了解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并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参观结束后,我们心中有着很多感悟和体会。
第一段:洞察新农村的变化。
我们在参观中看到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新农村的变化。过去,我们对农村有一种模糊的印象,认为农村是一个封闭、落后和缺乏文化的地方。但当我们走进新农村时,我们才发现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数高楼大厦、宽敞干净的道路、商铺鳞次栉比、人民生活水平也在得到显著提升。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使得这里的农民可以从过去的自给自足变为现在的增收致富。
第二段:发现新农村创新技术。
除了生产能力的提高,新农村更是融合了很多现代科技。参观中,我们看到了先进的农业机械、高效的农业种植技术、采用大数据智能化管理和科技创新的农产品深加工等等。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看到这些创新技术的实践和运用,既感到震撼,也深深地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未来的世界,势必还会经历许多变革和进步,唯有不断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抢得先机。
第三段:感受新农村的环保意识。
参观新农村,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当地人民对环保的关注和热爱。新农村的整治,不再只是为了赶上城市的步伐,更是为了提高农村人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看到了有组织的垃圾分类、农村环境美化、节能减排等环保措施。参观时,我们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去爱护我们共同生存的星球,能够做的微小事情也是能够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
第四段:新农村的种族文化遗产。
参观新农村,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些该地区的种族文化遗产。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传统的农家乐、手工艺品、民族风情街道等。可以说新农村的变化并不是仅仅为了迎合现代化的潮流,也应该深深的保护和挖掘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样能够让文化传承不断延续下去。同时,这也需要我们有更为强烈的文化自信,才能让文化多样性更加鲜明的展现。
第五段:总结感想和展望未来。
参观新农村,我们不仅发现了它的新变化,体会到其中的科技与环保感,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还认识到应该怎样去面对未来、怎样塑造未来。未来并不是单一的个人追求,而是集体努力的成果。我们要以新农村的经验为启示,引导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改变、担当责任、推动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发展,也要关注世界未来的发展,为实现“农业到现代化,农村到现代化”的宏伟愿景共同努力。
学生参观新农村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20篇)篇八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农村的大量劳动力转移至城市,导致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业发展困难。国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方案,旨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小学生,我也参加了新农村建设,这次体验让我受益良多。
在这次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我能亲自参与到实地的建设工作中去,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工作,但也让我收获颇丰。我们小组的任务是种植一千多颗各式各样的树苗,我们先是在农村的市集买回树苗,然后在山坡上挖好树洞再一颗颗种下去,期间我还学习到了如何正确浇水护树,以及如何让阳光、雨水、沙土和二氧化碳为树苗提供正常的生长环境。
第二段: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还学习到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和重要性。尤其是在新建的旅游厕所里放置分类桶,既是美化环境又方便了消费者投放垃圾,这样能有效保护新建的厕所环境。我们也在农村的公共区域放置了垃圾分类桶,同时,还对村里的老人和小孩进行宣传,让他们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好处。
第三段: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不仅认识到了自己的环保意识不足,同时也体会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认真地收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将其分别放入相应的垃圾桶中,为今后的环境做出了微薄的贡献。在村里也有专门的环保小组进行相关的工作,他们时刻关注着周围的环境问题,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建设当中。
第四段:体验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幸福感。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和当地群众一起为村庄的发展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参与其中,带给我很大的幸福感。我和父母每次走在村庄小道上,看到我们种下的树苗已经茁壮成长、看到厕所里干净卫生,感受到自己的一份努力正在变成村庄的美好以及村民群众对我们无声的感激,这种幸福感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
第五段:“万人生命一线牵”的新农村建设更需要我们的努力。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事业,它关系到农村经济、农村文化、人民生产和生活等方方面面,更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危生死,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身为新一代,更应该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更加努力地投身其中。只有脚踏实地,扎实有力地去做,小学生也能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千家万户的家园更加美好,人民生活更加舒适。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小学生不仅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更学到了人文关怀、团队协作、环境保护和责任意识等等。希望我们的付出能够让新农村建设事业不断向着更美好、更繁荣的方向发展。
学生参观新农村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20篇)篇九
新农村,作为当下社会的热门话题,其建设也成为了国家农村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让城市的中学生深入了解、参与新农村建设,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乡村文化认知呢?近日,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新农村观摩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中学生参观新农村”的心得体会。
一早,我们就乘坐大巴前往郊区的新农村。一路上,我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景象,天空变得更加清澈蔚蓝,路边的景色也变得更加青山绿水,让我们不禁陶醉在这美丽自然的世界里。到达农村后,我们发现周围的环境干净整洁,最让我们惊奇的是,在田间地头,他们采用生物农药和天然肥料种植的作物,长势喜人。这样的环境和种植方式,让我们产生了消极评价现代农业的念头,也让我们感受到城市和农村的不同。
二、认识新农民,学习新农技。
在新农村里,我们见到了一批忙碌的新农民。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耕耘着土地,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农业方式。他们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给我们种植技术,并为我们展示了他们自己研发的温室模拟控制技术与无人机测绘技术,让我们了解到新农技的实际应用。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为了优化农业生产效率,他们坚持自我学习、课堂学习和研究学习,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新农村发展中的新农法、新农科和新农人。
三、体验新农活,增强责任感。
为了让我们更深入地体验和认识新农村,我们进行了一场种田体验活动。虽然我们在城市生活时游戏众多,但在实际农田掌握锄头时,我们却感到力不从心。新农民舒畅地笑了,“这简单啊!只要记住翻地,拔草,耕耘,施肥就好了。”接着就直接用一句“来,我来教你们”,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进行田间作业。可是我们虽然只做了一小会儿,但衣服的汗渍就很明显了。最后,新农民笑着说:“一年四季,从不休息,你们再来纯玩?”,我们都叹服他们辛苦付出的背景下,需要我们中小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更好地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辛苦和心酸,并时刻保持感恩之心。
四、领悟新农文化,分享乡村生活。
新农村融合了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是城市与乡村交融互通的产物。在农村里,我们领略到了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并深入学习了较为传统的家庭文化。新农民为我们介绍了当地的传统饮食和农家乐活动,让我们体验新农村旅游文化,体味乡村生活的简单。我们也通过一些专家的指导,对传统农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自信地展示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此次新农村参观活动让我们对农村发展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了解到了城乡差距的存在与乡村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感悟到了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时刻坚持感恩、热爱、责任三个关键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在保护自然环境、提升知识技能和发挥作用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历程很长,而我们这些学生能为新农村做出贡献的时间是很有限的。但是参加新农村观摩也会给了我们更多的启迪和思考。我相信,未来的社会,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新农民”,也期待更多的中学生能够加入新农村建设的行列,一起推进中华乡村的振兴和发展。
学生参观新农村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20篇)篇十
近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农村发展状况,我决定带他们参观新农村。近期,我和孩子们一同赴一座风景优美的新农村进行参观,这次参观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我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以下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新农村的环境优美,给人一种宜居舒适的感受。与城市的繁华喧嚣相比,新农村的环境更加清新宜人。孩子们在新农村的山水环境中尽情奔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无限的活力。农田、湖泊、花朵等各种自然景观让他们感到新鲜而神奇。这样的环境不仅有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也让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
其次,参观到的新农村现代化设施让孩子们大开眼界。相比于传统的农村,新农村的建设拥有先进的设施和技术。我们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农居住宅,不仅外观美观,内部也装备有各种高科技设备。其中,太阳能热水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等都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兴致勃勃地与工作人员互动,了解新农村的设施运营情况。这让他们看到了农村发展的现代化面貌,领略到农村人民生活的改善。
第三,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熏陶和启迪。在参观中,我们发现新农村注重文化教育。走进新农村的学校,孩子们看到了宽敞明亮的教室,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和图书馆。学校建有多功能运动场地,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也能有更多的运动和娱乐。在村民的协助下,我们还看到了孩子们在学校开展的多种文化活动,如美术、音乐、舞蹈等。这样的环境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艺术,培养了他们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第四,参观新农村还让孩子们了解到农民劳作的辛苦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新农村,我们看到了村民们辛勤耕耘的身影。他们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采用了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孩子们在田间地头学习、劳动,亲手体验农民的辛勤劳作,了解其中的艰辛和付出。这让他们明白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关系到我们的口粮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产业。
最后,带孩子们参观新农村还让我触动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们看到了许多孩子在农村成长,他们伴随着温暖和睦的家庭氛围、亲情和家教的传承成长。这让我深思为人父母应该更多地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家庭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关怀。只有这样,他们的成长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和引导。
综上所述,带孩子参观新农村让我们得到了很多收获。新农村的宜居环境、现代化设施、文化教育和农民劳作等方面都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农村的发展,关心农民的生活和工作,积极参与到农村的建设和扶贫事业中去。同时,在家庭教育上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学生参观新农村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20篇)篇十一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美丽的青岛新农村,这次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农村的建设不仅令人眼前一亮,更体现了农村发展的新路径。在这次参观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独特魅力和发展前景。以下我将就新农村的环境、村民的生活、农业发展、文化传承以及对青少年的影响五个方面详细展开,分享我对新农村的心得体会。
首先,新农村的环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乌沧区蔚蓝山水的海岸线,新农村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为农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我参观的村庄里,道路平整干净,一片绿树环绕,花草繁茂,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村庄周围的自然景观也是如画般迷人,水清澈见底,空气清新,这里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也为农民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其次,新农村为农民提供的生活条件也是令人羡慕的。首先,村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村里修建了一批美观、实用的新型农民住房,有的甚至还配备了太阳能热水器等绿色环保设施。村民的厨房、卫生间、客厅等硬件设施和室内装修也相当不错,生活条件大大提高了。另外,村里不仅有运动场和公园供村民休闲娱乐,还有文化活动室、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为村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村民们不仅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便利和舒适,也可以在村里举办各种活动,增加他们的社交交流。
第三,新农村的农业发展也是令人瞩目的。在参观中,我看到了现代化的农田、设施农业大棚和科技农业示范点,这些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农民带来了丰收和致富的机会。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得到了改进和改造,现在已经发展成了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新农村的发展使得农民可以自己创业就业,不再完全依赖务农,他们可以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等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第四,新农村注重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在我参观的村庄里,我看到了许多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文化符号和民俗活动。新农村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使得村庄变得更有独特的魅力。每年都会举办一些乡村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增加社区活力。乡村旅游因此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新农村的发展不仅关注经济繁荣,更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这样的新农村发展模式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学习。
最后,新农村对青少年的影响也非常重要。新农村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好的教育环境和乐趣。在新农村的学校里,我见到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良好的学习环境。除了传统的课程,学校还开设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农艺课、手工课、音乐课等,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和创造力。村里也会定期举办一些文化艺术活动和体育竞赛,让青少年们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总结起来,参观青岛新农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农村的建设不仅环境优美、生活条件良好,而且农业发展、乡土文化和对青少年的关怀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新农村的发展成就和前景使我对我们国家农村发展的未来充满期待。希望有更多的地方能够借鉴新农村的经验,为农民提供更美好的未来。
学生参观新农村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20篇)篇十二
当前,各地对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视,特别是上海,更是把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新农村建设总体形势不错,各级政府决心大,动作快,投资多,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高,效果明显。前不久刚刚闭幕的中共上海市委八届九次全会,顺利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决议》。这是上海历史上的第一次,上海市委把全会的主题,聚焦为新郊区新农村建设;这也是上海发展中的第一次,上海市委以决议的形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推进政策和工作措施。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部分地区还存在盲目性和片面性,重视形式,轻视内容,对农村产业建设支持不够;重视政府作用,忽视社会力量参与,对调动和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作用不够;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对农民的素质教育、法制教育及基层组织建设等关注不够。
我认为,在下一步新农村建设中,各地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处理好六大关系。
一要处理好“主”和“次”的关系。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和农民的作用都很重要,但两者在建设中地位有所不同,政府起主导作用,农民则是建设的主体。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政府要根据农民的真实需要,搞好规划,增加公共投资,提供公共服务,制定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建设,要让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贴近农民的需要,着重在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上下功夫。要让农民感受到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是建设的主体,自觉参与规划制定,积极为改变家乡面貌贡献自身力量。从目前新农村建设实践看,各级政府的决心大、动作快,调集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新农村建设。而对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得不够,发挥得也不充分,一些农民还处于观望态度,甚至还有一些等靠要的思想。今后,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农民个人的关系,政府该干什么,农民要做什么,要尽量界定清楚。同时,政府要通过引导作用,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二要处理好“近”和“远”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既有长远任务,也有近期任务。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要根据基本国情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制订出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长远规划,同时选好切入点,解决好当前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贵、养老难、生活环境差等问题。对解决这些问题,要按照规划,有步骤地展开,不能操之过急,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要量力而行。同时,还必须考虑农民长远发展的需要,从现在起就要谋划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如何解决从有到好的问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如何解决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如何建立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问题;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问题;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三要处理好“城”和“乡”的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需要农业、农村的迅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互动、互补关系。新农村建设不但不排斥、不阻碍城市化,而且还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培训及转移、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的提高,去推动城市化。同时,一些农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完全可以发展成为小城镇,这对促进城市化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农村为了解决城市的吃饭问题、饮水问题,发展工业受到限制,而农业的效益远远低于工业,这也可以说是农村为大局所作的贡献和牺牲。对于农村人口,他们所需要的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必须提供,他们赖以生存的产业发展,政府也必须给予必要的支持。否则,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农民享受不到或很少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社会结构必然会失衡,现代化进程也可能会被打断。当然,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可以将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转移这一因素考虑进去,一方面促进城市化发展,另一方面减少农业人口,使农业成为少数专业农民的主业,逐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励志天下)。
四要处理好“表”和“里”的关系。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视形象多,偏重于抓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项目,比如搞道路硬化、墙面白化,这些形象要抓,但更不能忽视那些影响新农村建设质量的关键项目,如抓好农业、农村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要多出实招,突出重点。新农村建设好比是一辆赛车,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制度建设则是“四个轮子”,一个也不能少。特别是从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上来看,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更不应该被忽视,它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应该将其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帮助农民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五要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不搞试点不行,光搞试点不推广也不行,因为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完成,所以等试点全部搞好再推广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展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将试点建设和推广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以点带面。从目前新农村建设进展的情况看,全国各地,包括我们上海,十分重视试点工作,在示范试点镇、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大、进展快,路电水气、通讯、广播电视、学校、卫生所等改造建设效果非常明显。但是,示范试点的经验如何向面上推广,如何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筹集必要的资金,向示范试点以外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让广大农民都能享受到最必要的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政府在这方面考虑的还不够。在农村建设中搞示范试点,让一部分农民优先享受到公共产品服务的“阳光”,是在现阶段根据国情做出的必要选择,但是,当试点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后,应尽快组织力量向农村各地推广,使试点之外的农民也能尽快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六要处理好“上”和“下”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的供给、产业能力建设、体制改革和基层民主建设等都有明显的层次性,作为地方政府,市、区、镇也应根据权力分配和财力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一些大型工程和项目,牵涉面广,需要资金多,市政府应予以承担,而在区域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救灾、扶贫等方面,市政府要协调区、镇,制定政策,明确各级职责,明确资金来源,防止上级喊口号,下级等政策,“眼睛向上”,依赖上级政府的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不仅解决了建设新农村“为了谁”的问题,而且解决了“依靠谁”的问题。之所以这么说,首先,农民是历史进步的推动者。自古以来,所有璀璨夺目的文明成果无不凝聚着万千农民的心血与智慧。翻开中国近现代史,正是有了农民这一反抗侵略、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才铸就了民族抗争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建国以来,国家采取了以农补工、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方针,有力促进了工业和城市的进步,同时,经过几十年农民艰苦卓绝地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因为有了小岗村十几户农民“分田到户”的改革创举,就有了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了农民的这种首创精神,才促成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新的发展局面。其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能力。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没有根本改变,公共财政特别是支农财力仍很薄弱,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需求,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主要依靠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决定了农民必须发挥主体作用。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已成为农村经济活动的自由主体,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将主要是引导和扶持,而不是大包大揽,否则,政府的主导作用将掩盖农民的主体地位,让新农村建设丧失其根本的基础的力量。第三,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为亿万农民谋划福祉的治国方略。在实施和推进中,国家必定会采取一系列的扶持发展政策。由此必将会吸引、带动社会各方力量、各种生产要素投向新农村建设,其结果一定会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明发展,极大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农村社会构成的主体,长期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农民,自然会成为新农村建设最直接、最主要的受益者。从当前看,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认识上的问题。对农民的认识上,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认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技术水平不高,干不了事也干不成事,不相信依靠农民能够建设新农村。同时,从农民自身看,由于受封建思想的束缚较大,很容易形成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淡泊,自强、自主、自由的意识不强。二是行为问题。由于对农民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清,有些基层政府不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代替农民包办一切,违反农民的意愿,结果适得其反,有时还会损害农民的利益,加重农民的负担。三是体制问题。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制度性壁垒使农民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障。这些制度包括了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用工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土地征收制度等等。这些制度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既损害了农民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进而打击了农民的能动性、创造性。
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将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成效。因此,作为新农村建设主导力量的各级政府,必须突出引导和扶持,充分发挥和实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1、要通过宣传切实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在这方面要突出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宣传政策。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特别要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领导作用,对农民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通过宣传新农村建设意义、任务、目标、内容和有关政策,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将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转化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自觉行动。二是注重典型引带。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农民看到新农村建设的美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三是注重树立新风。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树立农村良好民风,营造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2、要通过办实事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要立足本地实际,找准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尽快解决与农民利益最现实、最需要、最直接的问题,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自觉投身于新农村建设。我们**县县委、县政府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在“面”上,我们提出以解决农民“增收难、行路难、饮水难、养老难、上学难、就医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在“点”上,我们建设**村等__个新农村示范村,使其在产业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等各个方面发挥好示范作用。
3、要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动力。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前提,生活宽裕是根本。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工作来抓,积极研究生产发展问题,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积极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推进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特色种养业发展,以特取胜,以优取胜。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拓宽输出渠道,提高培训水平,增加劳务收入。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积极支持乡村干部、农村经营管理能人、产业大户和具备一技之长的农民自主创业,开发农副产品资源,促进农村货畅其流。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改造完善市场体系,为农民自主创业搭建平台。
4、要通过完善机制保护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积极性。重点要建立和完善三个机制:一是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党员民主生活会、民主议事日等制度,加大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的力度,保证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商议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尊重和实现农民的合理意愿。二是农民培训教育机制。加大“阳光工程”工作力度,建好县职业技术学校和乡村农民培训机构,积极培育技能型、文明型农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速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三是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健全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保障机制;采取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办法,构建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完善农村低保制度,适度提高救助标准,健全救助体系。
学生参观新农村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20篇)篇十三
8月15号这一天,作为南岸区现代农业综合工程领导小组的一员,我很荣幸的与现代农业办公室的3名同事一起参观了位于南山龙井村及长生桥镇茶园村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南山龙井村建设示范点,通过组织村民理事会,采取村民互助建房的形式,按照巴渝名族风格完成农户的民居房新建,部分农户民居房的防险加固,并对墙体进行了美观粉刷,还修建了一处公园,为周边小区的群众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娱乐、锻炼为一体的活动场所,不仅丰富了附近群众的业余生活,同时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有条件的农户逐步改善居住条件;新农村建设要以居住相对集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农村集贸市场建设逐步把农民从单一从事农业逐步向其他行业转移多种渠道增加农户收入来源保障新农民安居乐业。
邱丹。
2012-8-27。
学生参观新农村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20篇)篇十四
前段时间,我参观了著名的前衙新农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个小村庄所呈现出来的悠久历史文化、充满活力的新农村建设和当地群众的生活变革。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参观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历史背景。
前衙新农村位于江苏省邳州市,是一个有着五百年历史的古村落。曾经的繁荣和富足已成为记忆,然而后来的新农村建设在这里让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关注,以及村民们的协力合作,前衙新农村不断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
第三段:村庄新貌。
当我们到达前衙新村,我们可以确信这是一个发展中的长足进步的地方。这里的村庄闲置土地得到了合理规划和充分使用,各家的房屋和公共建筑物外墙都改建得整洁、漂亮、大方,楼房相对高大,规格不等,整个村庄呈现出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画卷。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卫生环境非常好,明亮干净的街道,漂亮整洁的庭院走路人们感到非常愉悦。
第四段:创新思路。
我们参观了村里的“创新馆”,这里展示了前衙新农村所推广的创新技术和村里的开发方式。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同的农业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环保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与推广,都已落地生根,成为了新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村里的群众都非常积极地参与了这些创新活动,通过包装水果、制作制作花盆等活动获得了实际收益,从而提高了生活水平。
第五段:启示。
参观结束后,我深深地感悟到前衙新农村所展现出的农村发展的道路,即创新、融合与共享。在这个小村庄中,我们看到了改革创新带来的成果,看到了政府和村民共同努力推动发展的成果,看到了人与土地、环境紧密共生、相互依存的发展理念。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需要融合各方力量,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科技优势,并适应当地资源禀赋,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在今后的农村建设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人才引进、创新理念的引入与推广,十分看重乡村的人文、文化特点,并在建设中加强生态文明的意识,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这次参观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要认真总结前衙新村的成功经验,为全国的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参观新农村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20篇)篇十五
根据市委、市政府调整新驻村工作队的安排布署,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以规划为先导,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突破口,以开展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目标,我们积极做好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现将今年以来驻村帮扶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明纪律,以村为家。
坚持用制度约束队员、管好队员的原则,参照以往驻村工作管理经验,我们制定了《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队员学习、会议制度》、《定期汇报制度》、《调查研究和走访群众制度》、《请销假制度》等,建立了工作大事记簿、民情日记簿、学习记录簿、队员在岗在位签到簿等“五簿”,并要求工作队员吃住在村,集体食宿,与单位工作脱钩,真正把心思用在驻村上,把精力集中到帮扶上,全心全意地搞好所驻村的帮扶工作。
二、深入调查,摸清村情,制定计划。
我工作队自驻卧龙乡浑河村以来,在听取了乡党委、及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汇报后,又先后召开了村两委班子、村组部分党员干部及群众代表等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并通过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走访调查听取群众的呼声,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基本上摸清了村情、社情和民意,为下一步制定工作规划、确立帮扶工作目标等做了一些工作。
浑河村辖4个自然村,12个村民组,2400人,311国道、永毫淮高速穿村而过,西邻药都毫州,可谓交通便利,区位优越。蕴含着极大发展潜力。该村系永城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度确定为一般村庄整合的中心村。在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浑河中心村建设进度快,效果好,深受上级领导好评。(文章阅读网:)。
三、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妥善解决新居闲地。
我村虽然仅有4个自然村,但各村居住分散,相距甚远,又交通不便,且老庄盘闲盘闲大量土地,极大浪费了国土资源。在四议两分开活动中,我们充分发展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作用,发扬民主、集中民智,经村委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最后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一致通过集中整理浑河一、二、三组的旧庄盘,全村统一搬迁,集中建设新居的共识,之后邀请市规划局规划设计。
规划区中3个村民组有居民780人,房屋近800间,且原先自建时没有规划,标准不一。经大胆探索,寻找到一条“车轮式”老庄新建的科学方法,即实行一房一宅,多余的废闲地可用来置换,长期租用给其他人使用。
四、和谐拆除违规建筑。
根据新的规划,原自建房屋有26处不符合规划,严重影响市容和新规划实施,村理事会集中召开涉及户的会议,经协商,这些户从大局出发,一致达成“村委会经一拆除,优生安置住宅,予以适当补贴”的共识,在村委会的积极努力下,影响中心居住区建设的26处房屋,仅用8天就全部拆除干净。
五、自力更生整治规划区内沟沟洼洼。
新规划区内有大小坑塘8个,平整用土需2万立方,村民集思广益,由村委组织,发动群众,自备取土,运土车辆,20多个日夜的辛勤劳动,挖掘清淤小洪河5公里,同时平整了规划区内的洼洼坑坑,做到新农村建设与农业开发两促进。
六、开展环境整治,共享创建成果。
为树立良好形象,我村于今年6月成立社区管理办公室,树委付主任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聘请4名保洁人员,每天清运街上垃圾,保洁员每人月工资200元,村委与居民签定门前五包合同,每天下午5点前把室内外清扫干净,用塑料袋盛装起来,适时洒水,始终保持居住区的干净整洁。
一年来,浑河村新修水泥路二纵一横,共8800平方米,修建下水道1700米,按照“一条街道一个模式”的标准,建设新居6300平方米;街道两侧全部绿化;建设占地30余亩骨灰堂一座,寄宿制学校正在紧锣密鼓施工。
八、工作队重点帮扶的具体工作如下:
1、帮助村两委收取今年的新农合医疗款,并发放新农合政策宣传单200余份。
2、协助本村组织召开了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并与村全体党员一起学习。
3、协助本村搞好平安建设工作,帮助该村发放并安装电子狗。
4、做好党的政策宣传工作,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党的声音进入家家户户。截止目前,驻村工作队联系电影公司为该村放映2场。还多次利用广播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甲流感及禽流感的预防及防治、新农合的收费及报销标准等政策,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5、积极推行“4+2”工作法,让农村的事务由农民自已议、自己定、自已干、自已管,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四议”、“两公开”,真正让村民当家作主,让老百姓说话,较好地解决了该村农村低保办理、新农合款的收取、打更巡逻、土地搬迁选址等村级事项。
6、抓好乡风文明建设,开展了文明家庭、卫生家庭、好媳妇、好妯娌评选工作。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制定评选“文明家庭”、“卫生家”、“好媳妇”、“好妯娌”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开展了评选活动,通过开展评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文明程度。使该村形成了讲文明、讲卫生、互帮互带孝敬老人、崇尚科学地好风气。
今年五月以来,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县委新农村现场推进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制定了社区新农村建设实施,在宣传发动上突出了广泛性,在安排部署上突出了整体性,在结合实际上突出了针对性,在形式载体上突出了创造性,在狠抓落实上突出了实效性,创新领导机制,找准工作切入点,全面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
一、基本情况社区位于--中心城镇西北边,辖区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有-个居民小组,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城镇人口----人。社区党总支下设-个党支部,党员--名。社区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工业基础条件较好的优势,组建了龙头企业,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兴办了集体、个私企业,使社区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万元。
二、主要做法(一)创新领导方式,形成强大的合力为充分发挥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乡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成立了由乡、社区、企业三方组成的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住房新型化、社会和谐化四个工作组和督查组。各组制定完善了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领导小组每周五定期到社区召开专题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合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二)深入广泛地宣传,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我们从两个方面开展宣传工作:一是组织社区和居民小组干部深入农户,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特别是仔细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二是社区党总支利用广播,由总支书记和其他干部反复宣讲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的和意义。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三)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发展为拉动社区经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社区依托企业,利用地处中心城镇边,有丰富的水泥配料资源等优势,组建了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下设“农业产业发展部”、“社区工业发展部”、“矿产资源开发部”、“劳务输出服务部”。“农业产业发展部”负责外联商家、内联农户,组织农户为商家生产订单蔬菜、生猪等农产品,并搞好技术服务,培育主导产业之外的新兴支柱产业。“社区工业发展部”负责租赁企业生产线进行半成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部”负责向企业直接供给原料,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劳务输出服务部”负责对到企业打工的人员进行思想素质、业务技能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培训,进行相应的管理。今年龙头企业预计实现产值----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万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元。(四)科学制定规划,全面组织实施1、农村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依托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发展配套工业,签订了《劳务承包和租赁意向协议书》,进行了生产加工,招聘了---名剩余劳动力,聘请了专家对新聘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技术要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组织生产。截止现在,劳务经济已达--万元,增加集体收入-万元。矿产资源部每月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元。2、农业产业化建设进展顺利。按照“产业拉动、龙头带动”的思路,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加强实用技术推广,以经济作物种植、生猪养殖为重点,增加农民收入。按照“总支+协会”的模式组织生产经营,组建了蔬菜、养殖等协会,积极为农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产值----万元,使农户人均比去年增收230元。3、住房新型化建设稳步推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加大旧村改造力度,稳步推进新区建设。投资-万元,完成了三个居民小组新区规划,制定了新区建设方案,优先安排住房紧张急需建房和有住房但愿到新区建设而且愿意拆旧建新的群众建房,现已办好了新区建设土地使用的有关手续。4、社会和谐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建起了文体活动中心,组建起了宣传、科技、法制、文艺四支队伍,有地开展了活动;成立了社区警务室、综治办、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行“三务”公开,召开“三务”质询听证会,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截止现在,民间纠纷调解率、治安满意率均达95%以上。
三、取得的经验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半年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二是“四化”工作发展不平衡,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相对较快,社会和谐化建设初见成效,住房新型化建设由于受土地政策和资金的制约,发展相对较慢,规划实施的部分建设工程难以按期启动。三是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四是社区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困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五、下步工作1、结合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社区)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中。2、扎实抓好“三个工程”,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载体工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好“保障工程”,引导、支持村(社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加快“四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原创文章,尽在网络络网。3、要切实发挥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社区)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甲良镇甲良村位于荔波县北部,是镇政府所在地,距荔波县城37公里,“独荔”“甲麻”公路穿境而过,交通非常、便利,全村由原来的甲良、洞庭、金对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辖24个村民小组,1556户,总人口4960人,主要居住布依族、水族,以布依族为主,少数民族占99%,全村土地面积29.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3亩,其中:田1979亩、土1224亩,主要农作物以水稻、玉米、辣椒、西红柿为主。几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镇党委的、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通过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共同努力,全村广大群众的密切配合,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现将我村上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1、完成拉干组1.5公里的通车公路,投入10万元。2、县水利局投入资金1万元维修牛行组、蔡家组水渠1.5公里,解决100亩的灌溉面积.3、县水利局在干广投入30多万元,新建干广人饮工程,解决干广、拉料、甲言200户饮水困难。4、完成三孔桥清淤堵漏7.5公里,投工余个、投入资金15000元用于购买水泥、石粉。解决石板村、甲良村和梅桃村部分农田灌溉500亩。5、争取政府抗旱资金3000元,新建板六组水井80立方米,解决65户饮水困难。6、完成甲良村办公楼维修,投入资金2万元。7、镇政府投入资金80万元完成甲良村2个路口和斗牛场及的建设。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一)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县委县政府把甲良村列为县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后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和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村支两委将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位成员,分片负责。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积极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工作。(二)做好村级发展规划。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甲良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甲良村农民增收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甲良村党员发展规划》、。(三)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甲良村工作制度》《甲良村民主决议制度》、《甲良村党员发展教育制度》《甲良村党务村务公开制度》《甲良村村规民约》等,、、达到民主管理的要求。(四)完善组织活动阵地。一是着力抓好远程教育管理。明确“一村一大”为远程教育操作管理人员,完善相关设备制度、学习制度、站点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资源光碟下载刻录。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1、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不及时到位,很多建设没有得到实施。2、有部分小组的道路没有硬化,小组的道路硬化质量差,加上多年失修,损坏严重,凸凹不平。下步工作重点:一是大力开掘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四、下步工作重点:
根据群众的需求及时刻录更多的光碟给他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积极发展集体经济。二是加大创建示范点建设力度,努力打造“一村一品辣椒、西红柿等”特色产业,三是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通过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服务政策,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对有意愿创业党员创造有利条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解决他们在创业中的实际困难,确保其创业有途径、有资金、有技术。四是切实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考察力度,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五是继续争取上级资金解决拉料组、吊井组、甲言组、塘米上下组、拉干组、干广组板六组的路面硬化,为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总结经验,虚心向各弟兄村学习,寻找差距,完善措施,狠抓落实,切实加强村级党建工作,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学生参观新农村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20篇)篇十六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主义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它是一个很理想的境界,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寻,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
今天跟随肖港财政所支部组织的考察团,参观了的孝南区朋兴乡华光、建光、五红等五个村的新农村建设,一路走来,一路慷慨,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看到了咱们的基层干部通过辛勤劳作也干出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找到了工作中与兄弟单位之间的差距。忧的是这些差距太大了,简直是两重天,有村与村之间的差距,有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差距,有与兄弟乡镇的差距,有直观的差差距,也有内在的差距。在下步的工作中,要努力改进。
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概括地说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更简单地说,所谓“新农村”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尽管说只有五句话二十个字或者说十五个字,很精辟,但它包括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各个层面,包括工业、农业、社会稳定、小城镇建设、计划生育各个行业,包括生产、生活、邻里相处等各个环节等。这些所有的工作都是每一个村干部的职责,只有每个干部尽心尽责干好各自的工作,全村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会较顺利。因此我代表共二村承诺:自觉承担起在新农村中各自的工作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跑拼争抢的精神,坚持标准高、要求严、作风硬、效果实的工作原则,做大做强种养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
学生参观新农村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20篇)篇十七
一.参观的简要过程:我镇30多名指导员分乘两辆中巴车,于26日上午8点从_镇出发,首先到了_镇_村_组,_县新农办的吴主任等东道主已经在那里等候我们了,吴主任为我们介绍了_组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接着又到了_镇厚丰村新农村建设点参观正在建设中的新农村示范点,吴主任和村支部书记为我们讲解了这一示范点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接着又到_村_庄新农村建设点,吴主任作了介绍和讲解。顺着_公路,接着我们到了_县_集团搬迁移民安置的新农村建设点,参观完这一示范点接着到了_县城,集体逛了步行街,参观了_县文庙,然后到了_县招待所,吃过早饭稍作休息后,下午接着到_镇董扁村、安石村进行参观学习,吴主任均为我们作了全面的介绍和讲解。
二._县介绍的成果及经验:1、_组建设点,通过组织村民理事会,采取村民互助建房的形式,完成18户农户的民居房新建,部分农户民居房的防险加固,并对墙体进行了美观粉刷,因此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下拨100多万元资金为该组在河上建造了一座大桥,解决了村民出行困难的老大难问题。2、厚丰村建设点,通过山区村民用宅基地置换的方式,通过统一的规划,整合资源,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村民投资建设为主,形成村民居住的相对集中,结合农村集贸市场的建设,让有条件的农户按指定户型建设民居房。3、_庄建设点,经过政府组织完成平整地基后,划给符合条件的农户进行建设民居房,政府按新农村民居房建设补助进行补助,并协调农业银行给予每户5万元以内的贷款,道路等基础设施也将由农户投工投劳进行建设。通过_庄点的建设,将把附近几个自然村连为一体,并对周边新农村建设起示范作用。4、_集团搬迁移民安置示范点,由于_集团的搬迁,对部分农户的土地和房屋进行了拆迁,政府按规定补偿了征地补偿资金,再由政府统一规划,以新农村民居房建设的政策作补助进行建设,得到_集团每户30吨水泥的补助,政府统一提供厨房用瓦和院子的围栏,建成了一个以体验茶文化为目标现代新农村。5、董扁村建设点,该村地处_城郊,由于原居住地滑坡导致必需进行建设,村民通过置换的方式获得宅基地,政府帮助规划建设一条进村弹石路,农户按要求的户型建设,享受相应新农村民居房建设补助政策。经过建设,建成了一个干净整洁漂亮的村子,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并安排资金给予建设了一个村民文化活动室。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靠进城务工经商和在村内一个核桃加工厂打工取得的收入。6、安石村,通过建设高优生态茶园,茶园内间作核桃、李子、桃子等水果,茶叶生产以产业协会的管理方式,依托香竹箐茶厂、稳龙茶叶公司两个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盘活产业发展,为农户带来较高经济收入。民居房建设上,一部分农户按要求的户型建设了新民居,一部分农户住房改换了彩色瓦和粉刷了墙体。该村建设成就得到了国家和省市的充分肯定,建设了一条宽敞的水泥硬板路。优美的茶园、果园、别致漂亮的村落查于其间,实属人间一仙境。
新农村建设要以居住相对集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农村集贸市场建设,逐步把农民从单一从事农业逐步向其他行业转移,多种渠道增加农户收入来源,保障新农民安居乐业。
学生参观新农村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20篇)篇十八
作为一座发展迅速的现代化城市,青岛以其美丽的海滩和丰富的文化历史而闻名。然而,最近我有幸参观了青岛郊区的新农村,感受到了这个城市在农业领域的巨大成就和改革创新。这次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对现代农村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下面我将分享我参观青岛新农村的心得体会。
首先,新农村的建设给农民带来了实质的利益改善。在参观过程中,我参观了一家种植蔬菜的合作社。农民告诉我,通过加入合作社,他们可以共同投资购买农机设备和种子,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此外,他们还能够共享销售和市场渠道,以获得更好的价格和利润。这让我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了更深的了解,即通过合作社和集体经济的方式,帮助农民共同致富,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
其次,新农村的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青岛的新农村着力打造绿色农业,采用生态种植和有机农业的方式,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和健康。在参观农田时,我看到农民们采用了循环利用灌溉水和有机肥料的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种环保的农业方式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特点,也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新农村的建设让农民参与决策和管理。在一次参观中,我见到了一位村委会主任,他向我们介绍了村民自治的理念和具体实践。他说,通过选举产生的村委会代表,可以代表村民的利益,参与到决策和管理中。我感受到农民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有机会参与到自己村庄的发展事务中,从而更好地保障了自身的权益。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改善农民收入,更是给予他们参与决策和管理的平等权利。
第四,新农村的建设倡导文化传承和创新。青岛的新农村注重挖掘和传承农村的文化资源,通过文化活动和农民培训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创业意识。在一次参观中,我参观了一个手工艺品展览,展出了一些传统的农具和手工艺品。这不仅展示了农村的传统文化,也激发了农民发展创业的潜力。这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做法,为新农村的发展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最后,新农村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尽管青岛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缺乏资金和高科技设备,以及农民缺乏相关技术和管理知识。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新农村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顺利转型,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参观青岛新农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现代农村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新农村的建设不仅仅是改善农民的收入,更是关注农村发展的多个方面,如环境保护、民主参与、文化传承等。但同时也需要政府加大力度,为新农村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青岛的新农村将成为一个生态宜居、民主和谐、富有文化魅力的现代农村示范区。
学生参观新农村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20篇)篇十九
十月八日,作为“第二届鄱阳红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的一员,我很荣幸地和其他学员一起,参加了由校团委组织的参观和考察新农村建设的活动。
伴着午后朦胧的细雨,我们踏上了一段新鲜而又难忘的历程。几番急切的期待后,我们到了熊万村。
(熊万村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扬子洲乡,熊万村以优质精细高效藤果菜和以鱼类生产为主的田园合作社“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项目被市委农工部列为全市六个重点“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示范村。熊万村自2006年以来,采取先村庄整治后发展的工作思路,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为抓手,不断探索村民增产增收的新途径新办法。村党支部始终把培训党员和农民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确保培训效果,一大批从事种养的党员、干部、能人逐步富了起来,带动了全村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初步统计,全村建了藤果菜西红柿300亩,热瓜260亩,葫子380亩,将20亩低洼田改造成特种水产养殖基地,现已培植10亩以上的鱼类生产大户30户,10亩以上的蔬菜种植户30户,200羽以上的养鸡养鸭专业户6户,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12户,有力地促进了全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摘自百度百科---熊万村。
一下车,当地的村干部便充当起解说员,带着我们一行人环绕着村子参观了一番。从中,我了解到:熊万村是一个以种植蔬菜、渔业养殖为主的产业发展示范村。其中,最让我惊叹的是村中的绿化面积之大。在我们参观途中,目之所及处,必是绿意盎然、朝气蓬勃之景。真不愧为“青山湖区十万树木进农村的示范村”呀!
然而,在观察的途中,我却发现了一些与之不太协调的东西。比方说我们刚下车时闻到的那一股腐烂尸体的味道,着实是让人心情郁闷的。还有就是说我们参观途中有看到村民在焚烧秸秆,浓烈的白烟似乎在为雨中的我们增添一丝意境,可我们同学走过那的时候,几乎都是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的。
参观的最后,我们在一个精致不错的地方留影作纪念。紧接着,我们收拾好行李,上了校车疾奔下一个目的地。
校车里,充满的是年轻的笑容和爽朗的谈话声,和车窗外阴沉沉的天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校车经过反复的几次左转弯、右转弯、“红灯停绿灯行”之后,我的身体感受到了一个微微向前倾的趋势。是的,进顺村到了。
(进顺村是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所辖的一个行政村。占地面积1.68平方公里、6个村民小组、419户、1441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过“盘活资产打基础、以地换地拓空间、招商引资谋发展”三个阶段,拥有“一个集团”、“三家宾馆”、“三个园区”、“五大市场”。创下了江西省的村级“六个率先”。荣获了“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中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敬老模范村”等荣誉称号。2006年,进顺集体固定资产达5亿元,实现总产值20.5亿元,完成税利7309万元,实现村级收入266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9547元。)摘自百度百科---进顺村。
作为江西省的首富村,进顺村确实给了我们眼前一亮的感觉。同学们纷纷惊呼:这哪是村啊?这简直比我们那一个镇还要强大!的确,进顺,是一个村,一个都市里的村庄。
我看到的,是宣传栏上“文明进顺”、“实力进顺”、“炫彩进顺”、“阳光进顺”四个鲜活的板块,它有力地展示了进顺的魅力;是宣传栏上对进顺村历年来重大事件的记录,它记载着进顺成长的点点滴滴;是宣传栏上幅幅关于领导视察进顺的照片,它折射出了各级领导乃至整个名族人对进顺的夸耀;是宣传栏上关于进顺村党委书记、村主任罗玉英女士的介绍,以及她那句饱含深情的“我爱进顺,我爱这个都市里的村庄。”
解说员是一个漂亮大方的女生。她仿佛读懂了我们眼中不满足的暗示,随即又带着我们离开村委大楼,进村参观赫赫有名的“小康家园”。
“进顺小康家园”是2003年7月,进顺村投资1亿元在邻村购地并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要求建起的。与其说是村民的住房,它给我们的感觉更像是大城市里一个管理得当的富人小区。单单是房屋的风格、规模就够让我们咋舌的了,再加上那些正规公园才有的健身设施,停车位上各式的小汽车,都让我们有种想竖起大拇指的冲动。要知道,全村419户人家,家家都住这样的楼房,是一种多么难得的高度啊!
当然,进顺村会有这么好的发展,是离不开好的政治措施的。他们的股份集资,他们的优厚福利,他们的明主政策,他们的丰富活动,都是奠定他们富裕生活良好村风的基础。
这样的新农村面貌,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不论是熊万村还是进顺村,它们都有值得其他所有村庄学习的地方,当然,不足也是存在的。如何弥补不足,让强大变得更强大,是我们下一个要深思的问题。
材料学院:杨玲。
2011/11/12。
学生参观新农村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20篇)篇二十
根据县委新农办关于驻村建设指导的相关文件精神,在xxx的指派下,我于xx年xx月xx日到xx村负责驻村指导相关工作。半年来,通过不断对新农村建设相关知识的学习,驻村走访调查,使我深刻体会到:
一是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把党的好政策送到田间地头。作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首先是党的政策的宣传员,各项工作的带头人,“三农”建设的言行标杆,而且还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者和推动者。各项政策、工作知识、相关法律以及科技知识的熟悉程度直接关系到调动群众的工作热情和班子建设的影响力。与群众要紧密结合,亲密相处,遇事急于扑下身子,乐于解答,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才能更好地发挥驻村指导员的工作效能。
二是只有树牢服务意识,才能让公仆形象永驻群众心窝。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是新农村驻村指导员具备的基本素质。xxx村是一个地域宽广、人烟稀少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而且居住分散,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交通比较落后。农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贫困高寒山区。当面对这些现实的困难和新的挑战时,我们不能只树官的形象,不立官的榜样,要迎着困难上,具体分析,逐步解决,做到小事急办,大事专办。各项工作只有先让群众信服,新农村建设才能有推动的活力。
三是只有深入调查论证,才能科学迈好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驻村以来,在各级的帮助下,为xx村解决困难家庭救助资金xx元、被子xx床、衣服xx套,xxxxxxx,虽然驻村半年来,工作成绩还不突出,但我觉得深入科学研究才是发展的硬道理。制约村发展建设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村情民意、生产生活环境、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等,如果不深入调查了解,就不能制定出科学地解决对策,更谈不上发展的要求。作为一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没有缜密的思维,科学的眼光,就不能把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坚持到底。
通过开展驻村工作,使我的思想进一步成熟,观念得到了进一步更新,对农村工作的认知特别是山区农村的情况进一步的了解和加深。自身各方面素质明显提高。
建构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建设和谐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极为重要的的方面。如何建设和谐新农村,没有现存的路子可走,必须要进行探索和创新。围绕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理论界进行了不少的探索,有的地方也在进行探索性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必须要深入进行探索,作出明确的回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挂点,创造性地提出、并率先地实行的“固本强基工程”,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进行了新的、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耀人的成绩,有了明确的答案。张德江书记说:“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加强村委会建设,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文明进步,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我暂且把这个“固本强基工程”名为“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阳东模式”,简称为“阳东模式”,这个模式具有极重要理论价值和普遍的实践指导意义。
这个模式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创新模式,它以“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为理论指导。“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高度概括,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基础与指导方向。以民为本,是我国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大众谋利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和谐社会,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是中国共产党一切活动的根本宗旨。我们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是扎根于村民中的基层党支部,这个基层组织带领村民,发展农村经济,奔小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充分反映村民的热切愿望,得到村民真诚拥护,是深得民心的,“得民心得天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法律基础。
一、这个模式的建立,首先抓好、加强领导村民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领导班子问题。
张德江书记明确的指示说:“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关键是要把农村的班子建设好。”平地村领导班子建设的第一步,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和领导群众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不断地教育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培养干部的教育机制,选派村干部进市、县党校的大专班深造,系统学习理论、村务管理和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深造,提高了领导成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思想观念从传统的小农经济的模式中解放出来,逐渐树立起市场经济意识,解放了思想,开拓了眼界,增强了村干部领导群众致富的能力。第二步,改变传统的用人机制,采取组织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录用村的“两委”干部,聘用了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主任助理和村务工作人员等,这就使得有理想、有能力、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为建设和谐新农村出力。第三步,为了着眼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培养村级领导班子的后备力量。平地村党支部在“固本强基”思想的指导下,对支部的建设采用了新的教育培养机制,新的党员活动载体,新的发展党员的渠道,这样就能不断的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的使党支部注入了新鲜血液,加强支部的核心地位和领导力量。为了能够提高村级政权领导成员的管理能力,他们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作制度,使职责明确,有章可循,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也便于村民的监督。
建设和谐新农村必须要有强有力领导,必须要发挥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建设和谐新农村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要把存在了几千年的、保守的、简单循环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充满激烈竞争的、面向世界市场的、为消费者服务的、为他人的需要而生产的,要在多元文化的组合中实现其价值的市场经济,这是一场和平的、渐进的、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将会改变村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当前的“三农”问题,其基本的原因是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矛盾造成的。换言之,必须彻底克服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生产方式、经营理念和交往方式,才能使传统的农村实现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同时,也必须实现了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才能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完成和谐新农村的建设。村党支部是“三个代表”思想在农村的体现者与实践者,因此,农村领导班子的建设必然成了极为重要的,不能不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尤其要提高班子的综合素质,提高带领农民致富奔康的能力”,这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关键问题。
二、这个模式,通过“三化并举”,把“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作为“固本强基工程”的终极目标。
以工业化为中心,促进产品化和城镇化的建设。平地村“两委”明确提出“工业富村”的发展思路,以万象工业园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先锋,以工业化带动种植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发展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使村民富裕起来。这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固本强基工程”以“富民”为根本的任务,体现了“情为民所系,政为民所执,利为民所谋”的宗旨。在我国传统的政治思想文化中,有“富民”的优秀传统。历代儒家都把“富民”作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之一,早期启蒙思想家唐甄明确得出,“立国这道无他,惟在于富,自古未有国贫而可以为国者。”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行的“富民”政策是受其宗旨所决定的、是自觉的,不只是理论上的探讨,而是付诸实践的。不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不改变传统的增长方式、不发展商品生产,就不能增加社会财富,就不能使村民富裕起来。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使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使财富分配的公平,这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