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中班,孩子们开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学习总结范文,供参考。
实用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案例14篇)篇一
1.在学做小厨师炒菜的情境中,感受色的变化,体验玩色的乐趣。
2.积极参加活动,能大胆的进行创作。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颜料、挤压瓶、卡纸做的锅子、毛笔、小纸条。
听音乐入场,通过情景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家到啦,快进来做好,瞧!今天我们家来了许多的客人老师呢,这么多老师来我们家做客人,你想这么招待她们?(引导幼儿说到请吃菜、吃饭)。
师:我们都想请客人老师吃东西,那我们今天就来当一回小厨师煮菜来招呼客人吧。
1.认识不同颜色的菜。
师:我还买了黄色的鸡蛋、土豆、玉米,紫色的茄子,还有橙色的胡萝卜。
2.教师示范。
3.讲解要求。
师:炒的时候要炒的均匀一些,在锅子的中间炒。最后要给盘子装饰,让客人吃的放心、看的开心。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的进行指导。
小朋友们的菜都煮好了吗?把你的铲子放好,炒好的菜放在桌子上,跟着老师一起来看一看,你最喜欢哪个菜,这是谁煮的?你煮的什么菜?拿着你的菜去给后面的客人老师说一说,尝一尝吧。
实用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案例14篇)篇二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和表现自己想快快长高的愿望。
2、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体验自己健康成长的快乐。
3、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5、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散文诗《长高》。
2、几米的“长高”幻灯,叠纸小人一个。
3、记号笔、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dd散文诗《长高》。
(价值分析:以散文形式再现成长历程,感受自己的身体成长变化。)。
1、师生一起回忆朗诵散文《长高》。
2、(边放幻灯边理解)提问:
(1)当我刚生下来的时候,我和谁一样高?
(2)和小兔子一样高是在什么时候?
(3)当我大班的时候,能和谁一样高?结合语言的完整性表达表述。
小结:我们一天天的长大,身体也在发生变化,一天天的长高。
3、交流:你希望以后能和什么一样高呢?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
二、游戏牵引dd长高办法多。
(价值分析:在想象和情景游戏中积累生活中有助于长高的众多办法。)。
1、我们都希望自己快快长高,做小记者采访小组里最高的朋友:“你怎么会这么高?说说自己长高的秘密。
2、出示折叠小妹妹,观察小妹妹长得怎么样?能想些好办法让她快快长高?
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说长高的方法。每说出一个,折叠的妹妹就往上长一格。
小结:多吃饭、不挑食、补充营养、多运动。原来长高有这么多好办法。
三、探索寻找dd长的又高又健康。
(价值分析:观察幻灯图片上的缺失部位,体验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欣赏3组幻灯――说说画面上的小朋友身体缺少了什么?为什么不能少?说出自己的理由。
第一组:五官部位的部分缺失第二组:四肢部位的部分缺失第三组:身体部位的部分缺失小结: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地方都很重要,谁也不能少,我们不仅要长得高而且要长得健康,所以平时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身体,不让它受伤。
四、表达表现dd健康写真照。
(价值分析:采用折叠小人的新颖形式激发孩子想快快长高的愿望,加强人物绘画中技能技巧的指导。)。
1、幼儿自由表现,教师巡回观察。相互欣赏,不断添加身体各部位的特征。
2、提示:打开笔,把笔举高、高、高,长成象山一样高。
活动建议:
1、在小组里继续采用各种形式比高,例如:牙膏盒测量等。
2、将孩子的长高愿望收集起来,配上插图汇编成心愿故事”快乐的成长旅程"。
教学反思:
在开始小组合作动手的时候,经常闹矛盾,所以在让学生小组合作时,要特别关注,正确的去进行引导,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事情,也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这堂课总的来说还是上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实用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案例14篇)篇三
活动目标:
1、根据农作物的特征尝试猜谜。
2、能积极参与,大胆想象,体验猜谜的乐趣。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谜语课件。
2、课前对于农作物的知识经验的准备。
3、男孩女孩分组做;小红旗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想请我们小朋友参加一个很有趣的游戏——猜谜会。我们先一起来学一学猜谜语然后再去参加游戏。今天咱们的谜语都是跟农作物有关的哦!
2、幼儿学习编谜语。
(1)教师念花生的谜语,让幼儿猜。
有个老头子,头上长胡子。脱下绿袍子,满身是珠子。
分析谜面,让幼儿了解什么叫谜面。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尝试用形象的方式说说它的特征(形状、用途等等)再了解什么叫谜底。
教师小结:从外形、特征猜出来的。
(2)猜第二个农作物谜语。像桃不是桃,桃里长白毛。秋天咧嘴笑,白毛向外冒。引导幼儿积极开动小脑筋猜谜语。
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有什么特征)。
3、比一比、赛一赛。
(1)师:我们的猜谜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2)猜谜语比赛。
幼儿分成两组,分别是男孩子队和女孩子队。老师按序出示谜面,请两队分别才谜底,如果一队没有正确猜出来可由另外一队帮助。猜对的那组获得小红旗一面。
(3)谜语1: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
谜语2:青青藤儿长又长,桃形绿叶上边长。藤在土中扎了根,一群娃娃围根上。
谜语3:身体长又长,开花黄又黄,脸蛋向太阳,籽儿香又香。
谜语4:小时青青像棵草,老来黄金是珠宝,珠宝脱下金黄衣,用它做饭吃个饱。
4、颁发奖励,照相留念。
给获得小红旗最多的一组颁发大大的笑脸娃娃,另外一组送上小小的笑脸娃娃给予鼓励。
实用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案例14篇)篇四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去关心、帮助别人。
2、运用情景表演,掌握帮助他人的方法。
3、感知体验关心他人和被人关心的心理体验,有主动关心他人的意识。
1、报纸若干。
2、大象图片。
3、娃娃家玩具,图书。
4、老花眼镜一副。
1、老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说说大象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2、最近,大象不开心,他为什么不开心呢?
3、听老师讲述故事,初步了解动物们是怎样关心大象的。
感受雨天被人帮助和帮助别人的愉悦心情。
1、出示报纸。
老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什么?(雨伞)。
如果你有一把这样的雨伞,别人没有雨伞,你看到了会怎么做?
2、请两位幼儿表演,学说:某某你要淋湿的,快来躲躲雨吧。
3、讲评她们的表演情况,老师寻找她们表演出色的地方加以表扬,如:学会说关心别人的话、声音响亮等。
4、一半幼儿拿报纸当做伞。一半幼儿没有,请她们表演两两关心别人的情景。
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什么困难?谁帮助你的?他是怎么帮助你的?你的心情怎样?
1、小朋友,当你看到一位小朋友跌倒了,该怎么办?(请两位幼儿表演)。
2、一个小朋友不会玩游戏,而你会玩,你该怎么样?(请幼儿进入老师准备好的娃娃家表演)。
3、奶奶走路不方便,她想拿桌上的书,你该怎么做?
4、你帮助了别人,心情怎样?
5、小朋友,以后我们比比谁做的'关心别人的好事最多,好吗?
实用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案例14篇)篇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愉快的参与秋游前的准备活动,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说话,记住游戏规则。
2、鼓励幼儿能用普通话说出自己所拿食品的名称。
3、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4、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塑料小提蓝若干,小兔头饰若干。
2、橘子、小面包、乐百氏奶、果冻等(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扮演角色,引起游戏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老师做兔妈妈(带上头饰),谁愿意做我的兔宝宝?"、"兔宝宝们带上帽子(头饰)"、"待会儿和兔妈妈一起去公园好吗?"(幼儿各自带上头饰)。
二、听说练习。
1、幼儿说出自己喜欢吃的食品:"秋天到了,公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菊花,可美啦,咱们一起去公园秋游,带些什么吃的东西去呢?"(幼儿各自讲想带去的食品名称)。
2、幼儿说老师准备的食品:"兔妈妈也为你们准备了好多食品,看,都有些什么呢?"(出示食物,让幼儿边看边讲,然后请个别幼儿讲食物的名称,注意发音的正确)。
3、幼儿按指令取食物。
(1)"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怎么带去呢?宝宝们,不用着急,兔妈妈已为每人准备了一只篮子,让你们盛放吃的东西"(各自从椅子下取出小篮子)。
(2)"待会儿,请你们每人拿一个橘子,一只面包,一瓶酸奶和两个果冻放在篮子里,看谁记住了!"、"兔妈妈让你们拿什么呀?"(教师及时表扬听的仔细的幼儿)。
(3)"请兔宝宝按妈妈说的话去拿吃的东西,看谁拿对了"(幼儿分散着去取食品,教师观察幼儿取物的情况,发现有错,不急于马上纠正)。
三、幼儿互相检查听话取物的情况。
1、"兔妈妈也准备了一些食品,看,谁和兔妈妈拿的食品是一样的?"(幼儿相互检查自己篮子中的食品,是否按要求拿对了)。
2、"如果你多拿了一样吃的东西,别的小兔就少了一样食品,怎么办呢?"(请拿错的幼儿进行互相调整)。
四、出发去公园。
1、"小兔子们已经带好了食物,现在准备出发!"(幼儿在愉快活泼的音乐伴奏下,开着小汽车去室外)。
2、观察公园的菊花,并在草地上铺上塑料布进行野餐。
实用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案例14篇)篇六
一、活动目标:
1、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秋天景物的变化,了解秋天的基本特征。
2、愿意跟同伴分享自己的美食。
二、材料准备:
1、事先考察过秋游地点“鹰山”的地理情况,选择适合休息的场地。
2、幼儿每人背一个小书包,里面装有小零食。
3、垃圾袋、湿巾纸及水。
三、活动设计:
(一)引题,提出要求: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鹰山”秋游,去的路上,我们会经过一条马路,我们要在绿灯的时候从人行横道上过马路。老师请小朋友看看路边的小花小草有什么变化?排队一定要一个跟着一个,不要掉队。
(二)徒步至“鹰山”。
1、一起唱《秋天多可爱》。
2、请幼儿观察路边的小花小草及山上的植物,提出相应问题,并解答。
(三)幼儿分享美食。
1、教师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美食,并请老师一起分享。
2、将垃圾扔进垃圾袋。
3、能够主动擦嘴、擦手。
(四)排队回园,教师。
实用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案例14篇)篇七
1.感受蝴蝶与花对待朋友的热情,积极帮助故事中的角色想办法解决问题。
2.尝试理解只有合理的帮助才能最终给大家带来快乐。
以往的活动中是体现蝴蝶的相亲相爱,但为什么不能分开躲雨呢?能不能从故事出发让孩子引发思考,理性地对待这样的问题。上课中社会和语言还是有较多的说教。
王:目标中不是热情,故事中传递出的`语气是有些对朋友的不热情。原故事中的体现不是这样的。
冰:我一问孩子就说分开来躲。
王:这个故事的载体合适不合适。目标2中好像活动中没有体现而且
吴:这个活动应该不是帮助,而是合理的解决问题。
王:以前的价值观和现在的价值观的转变,
吴:能否把小朋友生活中的问题再现。
陈:社会领域比较容易说教,
丹:孩子的理解还是蛮浅层次的。
沙:第一个孩子处理办法就比较好,说出在同一朵花下的几片叶子。
王:社会活动应该来源于生活,到底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这个活动还是老师选择的。
陈:今天的思路是………………………………。可是今天上出来不是这样的,孩子一下子就能说出来,是否有必要开始。
王:课件里与问题,花朵很多,蝴蝶一看就觉得有地方躲。还有好多细节,花这么多蝴蝶完全可以躲,画面马上跳到下雨,应该有一幅突出好朋友的情节。在表演时应该投放一些胸饰。
丹:这个活动中还有一个相亲相爱有很多中方法,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的方式也就是
沙:老师讲故事的时候语气较平,故事不生动。
王:老教材和时代有些脱节,而且情节很淡薄。需要借助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王:三只蝴蝶还有什么其他的角度。
丹:相亲相爱的角度能不能挖进去。
吴:用生活的问题。
王:不过相亲相爱的教材有更多优秀的教材。针对这个活动还是不用这个教材。
实用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案例14篇)篇八
1.学习用湿糯米粉搓元宵并能团得较圆。
2.能感受到元宵节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汤圆和动手操作能力。
4.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1.请幼儿收集花灯,布置活动室。
2.用湿糯米粉适量,消毒过的盘子一组一个。
3.幼儿用肥皂洗净双手。
4.ppt。
一、观赏花灯,感知元宵节。
1、幼儿自由观赏花灯,相互欣赏。
2、引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现在要玩花灯?
3、小结: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玩花灯、做元宵、吃元宵。
二、引导幼儿搓元宵。
1.老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湿糯米粉。
2.讨论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将湿糯米粉搓成长条,再分成一段一段的',最后将每一段搓圆。
三、幼儿操作。
老师将湿糯米粉分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提醒幼儿不能把元宵掉到地上,以免弄脏。然后将幼儿做好的元宵送到厨房请师傅帮助煮沸熟。
小百科:汤圆,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状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食用。同时也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历史十分悠久。
实用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案例14篇)篇九
小班幼儿新入园,对陌生环境缺乏安全感,对上幼儿园具有比较强烈的抵触心理,时常会出现被家长抱着来园的现象。儿歌《妈妈快放手》结构清晰、朗朗上口,以幼儿熟悉的小动物的口吻进行描述,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用“妈妈,妈妈,快放手,我要自己走”这个紧贴主题的语句前后呼应,以幼儿的口吻表达出“我已经长大了,我要自己走”的愿望。诗歌同时提醒家长不要剥夺幼儿锻炼的机会,要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要更理智地爱孩子。
1、理解诗歌内容,能发准“自己”的音,学习“跑”、“跳”、“游”、“飞”等动词。
2、能吐字清楚、声音响亮地朗诵诗歌。
3、懂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走,不让父母抱。
《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1,幼儿自己来园的照片若干,“幼儿学习材料”—《我上幼儿园啦》。
1、提问:燕子、小兔、小狗、小鱼在做什么?
2、引导幼儿尝试用诗歌的语句回答:“燕子自己飞,小兔自己跳,小狗自己跑,小鱼自己游。”
3、鼓励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学习动词:飞、跳、跑、游。
小结:自己做事真开心。
提问:这个小朋友要去哪里?他是怎么做的?他对妈妈说了什么?
以诗歌的语句小结:妈妈,妈妈,快放手,我要自己走。
1、教师示范朗诵,请幼儿逐幅欣赏图片。
2、引导幼儿跟诵诗歌,重点练习发准“自己”的音。
3、指导幼儿按节奏朗诵儿歌,鼓励幼儿模仿燕子飞、小兔跳、小狗跑、小鱼游的动作。
提问:照片里有没有你?如果妈妈要抱你,你会对妈妈说什么?你还会自己做哪些事情?
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妈妈快放手。
妈妈,妈妈,快放手,我要自己走,
你看:
燕子自己飞,小兔自己跳,小狗自己跑,小鱼自己游,
妈妈,妈妈,快放手,我要自己走。
实用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案例14篇)篇十
2、教师:我知道了,我们小朋友最喜欢做游戏。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好玩的玩具,请你们去玩一玩。不搬小椅子(理发店、娃娃家、玩具店、加工厂、图书馆)。
3、教师:刚才你们玩的开心吗?你玩的什么?怎么玩的?你为什么会那么开心?
4、教师总结:学习了本领,看书,画画,你学会了捏橡皮泥、搭积木、做娃娃家游戏很快乐,哦,原来是在幼儿园学会了本领很快乐。
(四)拓展延伸。
1、教师:我们的教室里有这么多好玩的东西,其实,在我们的教师外面还有好多好玩的东西呢。
2、出示滑滑梯、户外活动的游戏(拍皮球等)的图片教师:这是什么?你们想玩吗?那我们一起开火车去玩一玩吧。
1.区角活动:布置"心情角",放置玩具电话和脸谱面具,让幼儿玩一玩,自由表达自己的心情。如幼儿可打玩具电话表达对父母的情感,也可戴上"高兴"、"伤心"的脸谱面具自由表达心情。
2.家园共育:家长每天接幼儿回家时,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询问幼儿在家的生活情况,并鼓励幼儿喜欢幼儿园生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案例14篇)篇十一
1、与同伴合作拼图寻找礼物,提升运动与识图,增强分析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愿意用语言与同伴交流、分享合作寻找礼物的经验。
3、体验寻找礼物的乐趣。
1、经验准备:玩过拼图游戏。
2、物质准备:拼图展板区,拼图,奖箱。
提问:这是什么?藏宝图有什么作用?
1、朋友以小组为单位,6人一组,自由组合。
3、找到拼图后到指定位置拼好拼图。
4、完成拼图的小组,集体获得宝藏券,并到指定位置领取宝藏——水果组合。
安全。
1、与同伴交流、分享合作寻找礼物的经验。
2、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完成沙拉,引导小组成员将获得的宝藏,制作成好看美味的水果沙拉。
实用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案例14篇)篇十二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游戏体验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与困难,激发其同情心、爱心,并且学会关爱残疾人朋友。
2.引导幼儿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眼罩、球、ppt课件、爱心卡等。
活动重难点:
重点:体验残疾人朋友的困难,激发孩子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难点:萌发帮助残疾人朋友的意识,学习残疾人朋友的自立自强。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拉个圆圈走走》。
师:小朋友们,大家一起开心地唱歌、玩游戏,开心吗?可是你们知道吗?
二、体验残疾人朋友生活的不易,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并引导幼儿帮助身边的残疾人朋友。
1.观看残疾人生活的视频,了解残疾人,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师:对了,这些是残疾人朋友。
请小朋友想一想,残疾人朋友,他们的生活方便吗?
观看盲人生活视频,这是盲人朋友,他们的生活和我们有什么区别呢?
幼儿:他们看不见东西。
1)体验盲人:全体幼儿蒙上眼睛听铃声找到老师,并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师:这是眼罩,下面请每个小朋友都戴上它,听铃声来找老师,看谁能找到。
师:戴上眼罩走路方便吗?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2)体验肢体残疾人观看肢体残疾人生活视频。
师:这是什么残疾人朋友,失去腿或手的残疾人朋友,他们的生活方便吗?
请小朋友们互相讨论一下,谁来告诉我。
下面请小朋友们想办法只用一只手取篮球。
师:只用一只手取篮球方便吗?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师:看来,只有一只手的残疾人朋友生活真的很困难!
(幼儿讨论讲述)还有聋哑人、没有脚的人等残疾人朋友。
2.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出示残疾人自立自强的图片,请幼儿自由讨论。
师:虽然残疾人朋友的生活很困难,但是他们非常乐观的面对生活,请孩子们和好朋友一起看看、说说残疾人是如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的。
3.讨论怎样帮助残疾人。
师提问:孩子们,残疾人朋友这么可怜,他们生活中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可是有的人却还嘲笑他们,你们觉得这样好吗?那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呢?幼:我帮残疾人朋友过马路。
幼:我推坐轮椅的残疾人朋友乘车。
幼:我不肯别人嘲笑残疾人朋友……。
教师小结:孩子们,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小朋友,想了这么多的办法帮助他们,我替残疾人朋友谢谢你们,是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份爱,这个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温暖。
三。延伸活动:
你们有没有想要对残疾人朋友说的话呢?请小朋友一个一个的说,老师把它录下来带给残疾人朋友听。
出示爱心卡。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准备送给残疾人朋友的爱心卡,不过爱心卡上什么也没有,老师希望你们把爱心卡打扮的漂亮一点,这样残疾人朋友会更喜欢。(在《爱的奉献》背景音乐中幼儿打扮爱心卡。)。
实用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案例14篇)篇十三
设计思路:延续三八节主题活动,为了让幼儿了解妈妈哺育孩子的辛苦,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爱护妈妈设计了次节课。
能了解妈妈哺育孩子的辛苦,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爱护妈妈。
重点:让幼儿充分感受妈妈的爱。
难点:让幼儿懂得爱护妈妈。
1、妈妈怀孕时的照片、各种哺育孩子的生活照以及录像。
2、音乐《小乌鸦爱妈妈》。
3、邀请家长1—2名。
1、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
(1)看妈妈怀孕时的照片与现在进行对比。
(2)听妈妈谈一谈怀孕时的感受,知道妈妈怀孕时的不便与辛苦。
2、幼儿看录象,妈妈讲述孩子的成长过程。
教师小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就很爱我们,我们出生后,他又细心的照顾我们,因为妈妈爱我们。
3、谈论如何关心爱护妈妈。
(2)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爱妈妈的。
(3)自由谈谈妈妈和孩子之间如何相互关心。
小结:妈妈爱我们,我们也要关心她爱她,帮助妈妈,听妈妈的话。
4、幼儿跟妈妈表演唱《小乌鸦爱妈妈》。
活动反思:
本节课邀请家长讲述自己怀孕以及哺育孩子的成长过程,孩子们听的非常认真,同时更增加了孩子对妈妈的感情。不足之处是以后对家长参与的讲话内容要进行商讨、研究,使之与主题更加融合。
实用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案例14篇)篇十四
1.了解去海边游玩的相关准备内容。
2.能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准备材料。
3.体验情境游戏的乐趣。
1.课件-安全的戏水
2.游戏卡
3.图片--帐篷、一盆沙、玩沙用具、去海边的用品。
一、操作-找到去海边需要带的物品,粘到游戏卡上。
1.教师:想一想,去海边应该带些什么东西?
2.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背包,还有很多小粘贴,
请你找到去海边需要带的东西,然后粘到小背包上。
二、讲述
1.展示小背包,请幼儿讲一讲去海边准备带的物品。
教师:小朋友,你都想带什么东西去海边?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2.小结:去海边的时候,要带很多东西,如游泳衣、游泳圈、遮阳伞、太阳镜、遮阳帽、
防晒霜、玩沙用具、水、食物等。
3.了解去海边游玩的安全。
课件:安全的戏水
(1)教师:你们和谁去过海边玩?在海边都做了什么?
在海边游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小结:我们在海边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能一个人乱跑,
游泳时要戴上泳圈,要有大人陪着。
三、体验-教师将活动室创设成海边的情境
1.请幼儿想象自己在海边,模仿穿泳衣、涂防晒霜的动作,一起玩沙、模仿游泳等。
2.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穿上泳衣,再涂点防晒霜,一起去海边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