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相信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
2023年建筑能耗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一
能耗分析是一种能源管理的方法,能够评估能源消耗和标识energy-saving的机会。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发现能耗分析将是我在能源管理方面取得成功所需的关键技能。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能耗分析经验并提出一些发现,解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挑战,并提出与能耗分析相关的可能的解决方法。
能耗分析方法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能耗分析方法,另一种则是自上而下的能耗分析方法。自下而上的能耗分析方法是可行性最高的方法,因为它考虑了每个单独的系统部分,提供了具体的数据分析,识别出引起能源浪费的确切原因。而自上而下的能耗分析方法则是由整体层面分析整个结构以得出估计值,需要预设假设和全局统计数据。
为达到减少成本以及降低环境影响的目的,我在公司进行了能耗分析。我首先收集了相关的能源数据,如用电量和气耗。这些数据帮助我获取其时间序列的能源消耗状态,并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比较。
此外,我还对流程和生产线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检验,以了解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从根本上减少能耗,例如通过更新设备,增加维护程序和改善工作流程等。
能耗分析在公司内的实行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一个挑战是,公司员工对能耗分析的工具和方法缺乏了解。还有,公司数据质量问题比较大,因为数据集与实际能源流量之间的差距较大。这需要我们重新审查数据管理流程,并确保正确的数据录入。
一些基本的解决方案包括对员工进行可靠的准备和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管理数据的质量,以及制定合理的能源管理政策和措施。此外,还有其他额外的技术方案,如使用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可以有效地为能源节约提供支持。
结论。
通过实践中的经验和挑战,能耗分析不仅是一项关键技能,而且可以使公司更加环保,可以协助企业做出有力的节能优化措施。能耗分析标识了如何通过所有方面的精细分析来寻找潜在的节能机会,这是初入这个领域的人应该熟练掌握的技能。
2023年建筑能耗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二
期承担建环08级、室内设计09级、工管09级的建筑cad课程,上周已经考试完毕,现对建筑cad课程作一总结。
为了使专周课程能规范地执行,本期开学之前就与教务处、机房联系协商,落实讲课教室和机房上机时间,并打印出课表,交学生班级。并与所上班级的辅导员联系,建环08级、工管09级为韩继超老师所带,室内设计09级为人文艺术学院陈建波老师所带,与辅导员合作,向辅导员了解班上学生情况,作到心中有数,并随时随地与辅导员沟通,共同搞好学生的cad专周的工作。
一开始上课,就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按国家信息化培训要求内容进行建筑软件培训,使学生能够取得国家信息化cad证书,这也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专周一开始就抓紧,第一天除上机外,上午下午都又安排了一大节到多媒体教室上课,这样老师要辛苦些,但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建环08级除在机房上课外,还有十多节课是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工管09级有100多人,原只安排了一位教师,显然不行,临时又让我去。工管09级上专周课之前必须上课,26日是星期天,我下午3点专程从北校区赶到大学城,从6点开始给工管09级同学上课,同学们很配合,精神集中,甚至在讲课中,学生多次鼓掌,上课到近晚上9点。
一般说来,有学生对专周容易放松,而cad专周除上机外,必须上新课,而且是300多页的教材,一开始,就给同学强调cad的重要性、学习的严格性、纪律性,每天考勤,每天上课、上机让每个同学自己签字。如果有的学生未到,以后每次圴重点抽查。据学生反映,原来经常不上课的学生也不敢随意缺课了。
除上课、上机外,同学们也用自己的电脑练习,并通过电邮电话与教师保持联系,教师的电话、邮箱一上课就公开给学生。
每天给学生布置了上机作业,完成后上传到指定的地方,313、314、301、302各机房上传方法不一样。
教师的电子信箱可解答学生问题,也用于收集学生意见,学生有什么意见、看法、问题,也都可通过邮件提出。
有关的学习问题,及时发布到学习网站上,我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上传了不少编写好的教学资料,学生只要上网,都可以马上看到,包括作图的详细的操作方法,对学生很实用。不过有时上不去,上去了也要下载才能看到。我也把有关资料发到每位同学的邮箱中,有的班级是发到班长、科代表邮箱,然后在qq群中转发,另外也请同学们到网上学习,比如,有关cad部份,上面就有很多学习内容。
上述的措施和方法,使同学们对操作也熟悉了,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学生能自己独立完成作业,他们也认为:这样能学到真正的本事,对老师的认真要求,他们也有感概,教师的良苦用心是为了学生,也只有老师才是最无私的人,愿意把自己的知识无私传授给学生。
教师除了将有关资料放到网上外,也及时把有关学习资料直接拷贝给有u盘的学生。在机房上机时,将有关资料放在某一台机器上,设置好共享,下载有关资料。
通过几周学习,大多数学生了解cad的发展及最新动态,最新版本功能,能完成教师要求的房屋建筑图,利用计算机绘制出各类工程图纸,建筑图纸,并能对图形进行编辑工作,体现出cad优点。
学生cad成绩大多良好,大多数学生与教师合作愉快。学生也反映: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大家能专心听讲,我们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
好多学生谈到:通过几周的cad建筑软件学习,让我们增添了许多的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而且cad是很有实用价值的一个学科。通过实训让我们逐渐懂得了cad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我们会坚持不断的学习cad来提高自身的能力。
针对各专业特点,内容及重点作了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
当然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在考试前,一再提醒填写好班级、姓名之后就命名存盘,且十分钟点击一次存盘图标,可有些人就是不听,丢掉了才后悔,考试紧张,好多人的鼠标被手上的汗水打湿了。
现在教材已是300多页,内容大大增加,而时间却缩短了,极不合理,建议仍然恢复,否则只有狠砍内容了,学生做好教师布置的图形,而其它则不能胜任了。其实,对于应用性人才培养,是要进一步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现在反而是削弱了。
建议cad专周的教室安排、机房安排由教务处安排好,每次cad专周的教室安排要跑好多次,家里的计算机又不能预定打印教室,非常麻烦。
2023年建筑能耗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建筑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作为建筑行业从业者,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关注建筑的节能与环保问题。在长期的工作中,我对建筑能耗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以下是我对建筑能耗的一些见解和体会。
第一段:节能是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筑能耗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建筑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是否能够实现节能与环保已经直接关系到建筑在未来发展中的竞争力。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日趋严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球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因此,探索新的节能技术和方法成为了我们建筑从业者的重要使命。
第二段:科技创新推动节能发展。
科技的进步为建筑节能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新材料的应用、智能化技术的推广、能源管理系统的提升等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例如,使用太阳能板和地源热泵等技术,可以将自然能源转化为建筑所需的能量,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也可以实现对建筑的精确管理,比如自动控制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使用,增加系统的效率,降低能耗。
第三段:设计理念为建筑节能奠定基础。
建筑节能的核心在于优化建筑的设计理念。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采光、通风等因素,使建筑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我们还可以加强建筑的保温隔热设计,减少能量的散失。此外,还应注重建筑的可持续性,通过设计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垃圾分类系统等来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第四段:建筑节能需要行业合作。
建筑节能的工作需要建筑行业内外各方的合作。政府应加强立法、制定相关政策来推动建筑节能的发展。建筑从业者需要积极学习新的节能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建筑材料和设备生产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推出更加环保和节能的产品。此外,普通公众也应关注建筑节能的问题,积极参与到节能活动中。
第五段:建筑节能责无旁贷。
作为建筑从业者,我们应肩负起保护环境和推动节能减排的责任。建筑能耗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关系到每个个体的生活和未来。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创新,通过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方法和理念,以实际行动推动建筑节能发展。
建筑能耗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只有通过全社会的积极配合,发挥各方的优势和智慧,才能够实现建筑能耗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作为一名建筑从业者,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份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建筑行业的节能与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年建筑能耗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四
这学期学习了一门新课"建筑项目管理",这门课初看看没什么。但是上了刘学第一节课后,感觉要做好一名合格的管理者,要掌握的不只是技术,还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从中真正的对项目管理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刘老师在课堂上从头讲到尾,多媒体教学基本上是把原先应该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搬上了屏幕,教学手段变了,教学内容和效果有了本质的变化,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在工程实践上有了有效结合。建筑项目管理包含了许多方面:如项目管理组织,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项目成本管理,进度管理,施工质量和安全,信息管理等。
一、其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可概括为:自建筑工程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使建筑工程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的系统管理。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受业主委托承担建设项目的设计及施工,它们有义务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管理。一些大,中型工程项目,业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因缺乏项目管理经验,也可委托项目管理咨询公司代为进行项目管理。
在项目建设中,业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各处不同的地位,对同一个项目各自承担的任务不同,其项目管理的任务也是不相同的。如在费用控制方面,业主要控制整个项目建设的投资总额,而施工单位考虑的是控制该项目的施工成本。又如在进度控制方面,业主应控制整个项目的建设进度,而设计单位主要控制设计进度,施工单位控制所承包部分的工程施工进度。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业主方的项目管理;设计方的项目管理;施工方的项目管理;供货方的项目管理;建设项目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方的管理内容及重点各不同。在设计阶段的工程项目管理分为建设单位的设计管理和设计单位的设计管理两种情况,在施工阶段的工程管理则主要分为业主的工程项目管理,承包商的工程项目管理,监理工程师的工程项目管理。
三、建筑工程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看似很平常,但在整个管理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是人际关系的协调;组织关系的协调;另一方面是配合关系的协调;供求约束关系的协调;这些关系发生在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内部,施工项目管理组织与其外部相关单位之间。
四、还有讲到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建筑工地上的安全。近几年来,建筑领域事故频频发生分析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对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课上刘老师让我们看了一段建筑安全方面的纪录片,里面介绍了一种国外新型的施工安全带,对于工人在施工操作时的安全隐患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拯救了许多人的性命。我觉得,在安全事故主要集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人和触电。造成建筑业事故的原因,除了与建筑业是高空、露天、劳动密集型作业有关,还与近年来市场的扩大,法制不健全,安全意识差,安全教育滞后,人员素质低,安全投入少有关。我国普遍缺少基本培训和教育,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另外,民工在绑脚手架和支外墙模板加固时,不系安全带,加上临边防护不严,时有坠落死亡事故的发生。为抢工程进度,造成民工疲劳过度,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头昏眼花不慎坠楼而亡。
这是我学习这门课半学期以来的体会和心得。学习的路还很漫长,但我深信只要我们加倍努力,知识能够成就梦想!
2023年建筑能耗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五
20__年全年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造成死亡的人员里,超过60岁的占比达到15%,而当时建筑从业工人中,超过60岁的占比仅有1%。在此背景下,考虑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手工及繁重作业多等高危特点,超龄带来的体力和意识问题都与风险要素相关,再加之施工现场居住条件差、重体力要求的高盐高油饮食等对老年人健康均十分不利,因此上海市住建委联合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在20__年研究出台了相关文件。
崔勇同时强调,部分新闻中“超龄农民工不能进入工地”的表述存在夸大,文件中明确规定,超龄员工不能从事建筑施工作业,而工地其他辅助性岗位,比如保洁、保安、仓管等是不受影响的,也希望施工方为超龄农民工提供更为周全的安排。
采访中,有农民工对相关规定表示理解,在青浦工地做“大工”的沈师傅已经58岁了,他明白政策里透露出的关心,“年纪大了,反应也慢了,一旦出事,对家庭就是致命打击。”
但他也有自己的忧虑,“干了一辈子工地,做别的都不习惯了,收入肯定会受影响。”
黄浦江的南延伸段上,一幢计划修建11层的大厦已完成了地下部分的施工,加装顶板后,吊机正将预制的钢结构逐一吊装到位。负责该工程的上海建工集团于20__年出台企业内部文件,规定进场施工的一线人员年龄控制在55岁以下。据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陈志俊介绍,每天入场的员工都需要在门禁处进行刷脸确认身份,并且在左手佩戴臂章,写明单位、姓名、年龄和工种等信息,确保用工规范。
陈志俊说,对于临时的用工需求,分包企业需要提前在微信管理群中报备,提前做好人员信息核对和安全交底之后,工人才能进入施工区域,门禁岗核对之后,还会有安全员通过制作臂章环节再次核实。
在上海的许多工地上,类似这样严加管理的措施正不断被落实到位,但超龄农民工的务工需求依旧存在,转型成为了许多人主动或被动的选择。
沈师傅之前就在建筑工地务工,最近几年,和他年岁接近的老乡们结伴外出打工,越来越难找到工地上的活儿了。目前,他们正在市郊建设农民自住的小别墅,和之前登高爬低比起来,风险小了许多。还有的农民工“试水”装修、家政等新行当,渐渐适应了改变。
上海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许多农民工还想为家庭再出把力,这种情况我们非常理解。”对规定的严格执行是出于安全考虑,同时上海也在努力体现出城市温情的一面,“对于仍有工作意愿的超龄农民工,上海各方面积极协调,提供了保安、保洁和物业等相对较轻松的工作,同时将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及时跟进,确保超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该负责人特别提醒:
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签订合同,保存好各类工作证明,以备日后维权所需。对于权益受到侵害的农民工,可以拨打工会维权热线,也可以通过各级工会的服务站点或微信公众号进行咨询和投诉,上海工会对劳动者实行应援尽援的维权服务。
2023年建筑能耗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六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1999年新的本科专业目录中由原“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重组更名而来的。这个改变并不仅仅意味着专业名称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随着国际上本学科科研与技术应用的发展、人们认识的进步带来我们对本专业定位的一个重新明确,从而导致培养目标的调整和整个课程体系的改革。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对此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与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是本专业改革拓宽的重要环节。在此重点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做一个总结。
这恐怕是很多应用型工程学科都面临的问题。一边是多数大学都要求增加基础课学时,削减专业课学时,另一边是用人单位对近年来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下降的抱怨。本专业教学改革也面临着这样一个重大矛盾,就是:在削减了专业课学时的条件下,如何同时满足宽口径的“通才”培养要求以及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教育评估标准的“专才”要求?会不会让用人单位认为,清华培养出来的学生今后是搞理论的,不适合到设计单位等应用一线工作?通过深入研究,我们认为,这两者其实可以是不矛盾且相辅相成的,即所谓鱼与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所谓“通才”要求的是基础理论知识宽且扎实,所谓“专才”应该是具有灵活解决专业应用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从国际水平的角度看,现代建筑的发展对建筑设备工程师的宽口径能力与在设计中采用先进理论与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尽管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技术是课堂上教不完的,仍然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从基础理论中不断衍生出来的。但是,强化基础理论教育仅靠增加基础课学时并不能够解决问题,应该让学生在某种应用中反复强化运用才能把基础理论知识真正学到手,而不仅仅是考卷上的高分。那么,专业应用的实践训练就应当是强化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的优良载体。如果能够正确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灵活解决各类专业应用问题,这样的人就应当既是“通才”又是“专才”,有能力去解决他从来没有学过或者遇到过的实际专业问题。而用人单位批评毕业生只会读书不会干活的问题恰恰正是因为基础理论知识没有学扎实,只会脱离实际地背书,不会在专业实践中正确地灵活运用造成的。
解决了这样一个认识定位上的关键矛盾,一切问题就都能够迎刃而解了。
我们的教学计划中,前三个学期的课程都是由其他院系开设的,只有从第四个学期开始有本研究所开设的课程。我们对自己承担任务的教学环节中的教学方法、培养思路进行了革新,特别是从已往注重知识灌输型的教学方法向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转化。而实现这种转化,光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技巧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课程的组成进行较大的重组改革。
我们可以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分为教师讲授型课程与学生动手型课程两类。前者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实验教学,如传统的讲课;后者以学生动手为主,辅以教师引导,如课程设计。这种引导包括适当的讲课和个别辅导。我们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分中,适当压缩教师讲授型课程的比例,加大学生动手型课程的比例,在教师讲授型课程中也强化了实践教学的作用。例如在培养方案中专业课有29学分,其中必修课11学分,必修的综合课程设计为12学分,任选课为6学分。因此可以说,在专业课的必修学分中,学生自己动手型的课程设计的学分比讲授型课程学分还大。我们把专业课进行了系统化的重组,课堂教学中强调基本概念、原理与宏观的技术分析,把技术细节与具体技巧剔除。因为技巧不是能够靠讲授灌输的,技术细节与技巧问题留待设计课中解决。这样才可能把课堂讲授的学时压缩下来。
此外,我们还在强化暑期实习的实战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针对教师讲授型课程这种比较传统的教学环节,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前进入专业实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有:
实践型大作业:学生自己动手做研究。
讨论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考核改革:大作业答辩、开卷考试。
专业基础课“建筑环境学”获得了2005年国家级精品课称号。尽管本课程是最能代表学科本质特点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但只有32学时、2学分,而学生却感到在这门课上花费的时间最多,而且通过本课程,对专业的特点和意义有了飞跃的认识,成为本科生进入研究室参与专业实践的起步点。
本课程面向的是大二下学期的本科生。由于本课程课内学时少,内容多,教师的讲授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该讲主线和要点、难点,起到学生学习教材与参考书的“导读”作用,同时在各堂课后必须辅以大量要求分析思考的作业题,帮助学生在读教材的时候深入理解理论内容,搞清那些容易混淆或者容易错误理解的概念和原理。批改好每一本作业以及在网络论坛上答疑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当然给助教也带来很重的压力,正所谓“讲一、练二、考三”。
除了课后的作业题(小作业)以外,我们还要求学生做大作业,内容至少包括一个实验型大作业和一个论文,内容可以是文献综述、观点论证等。考核方式是: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大作业做口头报告,占40%;另一篇书面报告占20%;期末开卷考试占20%,平时小作业占20%。以往我们要求学生做3个大作业,但后来发现跟大作业内容有关的概念学生搞得非常清楚,但大作业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学生掌握得就不够。因此从今年开始减少一个大作业,以一个期末开卷考试来替代,促进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全面掌握。
为了避免学生在选题上没有思路,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性题目,如:墙体对室外气象参数的热响应、挂窗帘的影响、不同朝向房间的自然室温的区别、攀藤植物对墙体热过程的影响、不同下垫面对微气候的影响、不同小区布局对小区风场的影响、交通噪声对不同楼层的影响等等。除了这些题目以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拟题目,教师和助教帮助他们确定具体内容和技术路线,联系熟悉该方面研究内容的研究生,安排实验设备。研究生也可以在网络论坛上发布他们希望本科生帮助做的实验课题,由本科生选择。
学生普遍反映实践型大作业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影响很大,反映在:了解了专业,并大大提高了兴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会不依赖课堂和教材、利用参考书和查阅文献;第一次做研究型的实验,了解什么叫做研究;从二年级开始迈出了进入实验室工作的第一步;第一次学写学术论文和做学术报告;成绩依赖于平时的积累,与临场发挥等偶然因素关系不大。
由于实验类的课题大部分都是在研究生指导下完成的,其成果都是研究生在课题中需要的基础数据,特别是需要历年积累的实验数据,同时也锻炼了研究生的科研组织能力。所以研究生对指导本科生做大作业表现非常积极,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例二、建筑自动化。
专业课“建筑自动化”是江亿院士主讲的课程,48学时3学分,面向大三下学期本科生,采用的是英文教材。该课程由于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教学,积极性非常高,受到学生的欢迎,在教学评估中多次在建筑学院名列前茅。
本课程除48个课内学时以外,还有20个实验和参观的课外学时,共有6个实验和1个现场参观。除此以外,整个课程分不同阶段有4~5个大作业,内容是为某种类型的建筑设备系统设计楼宇自控系统(bas)方案,以学生3~4人的小组为单位来完成作业。不同阶段有多次讨论课,各小组派代表做大作业口头报告,其他小组和教师进行质疑。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同学至少有一次机会进行口头报告。期末成绩主要根据几次大作业与口头报告的成绩来综合给出。
在讨论课中,不仅发言的同学参与感非常强,听报告的同学也有强烈的参与感。因为大家都做过bas方案,所以对他人的方案都很感兴趣,质疑、讨论均很踊跃,大家争相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讨论,同学们把老师课堂上没有讲过的问题或者在自己的方案中没有想过的问题都搞清楚了。在2002年建设部学科评估中,该课程课堂的活跃程度令听课的视察组专家印象深刻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除了上述两个例子以外,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不同程度地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起到了促进学生主动自我学习的作用。
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方式是综合化、实战仿真。目前的专业课程设计是12学分,课内192学时,课外不限,贯穿整个学期。
专业课程设计是在专业课与运行实习完成后的第七学期进行的。改革的方法是不仅把原有的跟在各门专业课后的5个1~3周的小课程设计合并成一个综合课程设计,而且通过压缩专业课学时来获得课程设计总学时的增加。
课程设计综合化的原因是原有的多个小课程设计存在着明显的局限,只训练了学生做子系统(如空调系统、通风系统、采暖系统、冷源、热源)的设计,缺乏对暖通空调系统整体的概念,更缺乏对总体方案的宏观把握、优化能力,因为实际工程中采用什么样的子系统与整个大系统方案有关,例如用热泵做热源就不能用高温采暖,又如辐射板系统是空调与采暖兼用的。原有的方法没有体现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各种专业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而仅仅是把子系统设计的步骤一二三、怎么定某系数、怎么查表、该用哪个公式过一遍,结果只是训练了学生听从指挥做查表机器和计算器的能力,没有学到技术的精髓,更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除了把课程设计内容综合化以外,还引入了跨专业合作的内容,让本专业的学生为建筑学同学所设计的3~4万平方米的星级宾馆配合设计暖通空调系统、冷热源系统以及全年运行与自动控制方案。设计分小组进行,每组3~4人,选出设计组长,各成员分工配合完成整个设计。指导小组有教师5人,助教1人,建筑设计院工程师1人,合作指导。进度包括4周的方案论证阶段,6周的初步设计阶段和6周的施工图阶段。其中方案与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包括与建筑师商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确定、遮阳的设置、被动式节能方法的采用、机房与管井的安排、防火分区的划分等,锻炼了学生的跨专业合作的能力。
为了模拟真实的设计过程,在阶段末安排有方案评审答辩、初步设计评审答辩与最终设计项目验收评审答辩,指导教师组模拟评审专家组。按学生三次答辩的成绩和期末提交的作业(设计说明书、图纸和电子文档)给出总成绩。在评定成绩中对学生设计的创新性和方案的难度有所倾斜,保护和鼓励创新性思维。
通过上述训练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各基础课与专业课知识,学习如何入手处理较复杂的工程问题,学习工程设计方法与过程,了解标准、规范、法律、法规的运用,同时训练三个能力:
(1)组织与合作能力,包括与其它专业合作的能力和与同组人员合作的能力,设计组长的组织能力。
(2)应用基础知识处理非常规问题的能力,包括应用调查和产品调查、对策的可行性论证等。
(3)表达能力,包括文字表达、口头表达和绘图表达能力。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在课程设计中学会使用一些设计与计算分析软件。
通过毕业班座谈,学生反映该环节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所有的实践环节中,运行实习(原称生产实习)是我们重点建设的实践环节。实习时间为5周,5学分。任务内容一般外单位委托的实际工程项目,即到存在问题的公共建筑现场去进行暖通空调系统的初调节、故障检测与诊断、能耗分析、性能评价和改进,或对楼宇自动化系统(bas)进行检测、调试。成果的形式是向委托方提交测试分析、运行改进或系统改造的方案报告。如果能够在现场进行调节改进的,就在现场解决问题。
本实习目的在于在学习专业课后,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际工程的测试、分析与调节,让其逐渐深入接触、学习专业知识并积累工程实践经验。通过这个实习,锻炼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如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应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述能力等。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交的实习报告的质量。
由于是实战型任务,要对委托方负责而非同儿戏,指导教师是至关重要的,是保证学校的声誉和教学质量的需要。因此,实习分小组进行,一般由一位教授,一位讲师,两位研究生,带4~6名本科生,指导者与学生的比例达到1:2~1:1,参加的研究生一般受过类似训练,可以协助教师指导学生。没有经过这种训练的外校考来的研究生必须一起参加实习。因此,每个暑假学期,本研究所全体13名教师除带认识实习的教师以外全部都要参与带运行实习。
学生在实习中意识到委托方是把他们作为解决问题的专家来要求的,因此责任心得到了大大的强化。在实习中往往会遇到很复杂棘手的问题,超出了本科生的知识水平,还是要依靠教师和研究生来解决问题,但本科生必须参与问题与解决方案的研讨,调动他们的基础知识,了解他们自己的工作在整个解决问题的链条中起什么作用,观察教师和研究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在提交成果和考核方面,要求本科生分工执笔向委托方提交的报告,研究生修改,教师最后把关。在向委托方提交书面报告和口头汇报前,尽管向委托方的正式汇报往往是由研究生来做,但事先仍然须在学校做模拟汇报,让每个本科生有发言的锻炼机会,并作为实习报告答辩。包括研究生在内的指导小组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报告的水平给出最终成绩。
近年来,我们的运行实习为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总医院、建国门饭店、长富宫饭店、亮马河大厦、国际饭店、北京西客站、首都机场、双安商场、北京发展大厦、广州世贸大厦、上海金贸大厦、广州地铁、北京地铁等全国各地几十座大型公共建筑与交通枢纽的暖通空调系统进行了全面测试、故障诊断、现场调试和节能改造方案论证。由于每次都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因此每年委托我们的实习任务不断。有的业主还和我们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我们提供稳定的实习基地。在实习经费方面,一般由委托方提供路费、住宿费、餐费等,我们提供各种测试分析仪表和人力,也有部分项目的委托方付一定的咨询费。这样不仅解决了实习经费问题,还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锻炼。
这种对实际系统的分析调研,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能力锻炼,要求对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充分掌握、灵活运用,而且还需要大量书本上学不到的相关知识,例如运行维护的水平、居住者使用习惯、施工安装的问题等等都可能影响系统的性能。在实习中发现的问题,往往成为我们在专业课与随后的课程设计中的反面教材,提醒学生什么是好的设计,什么是不合理的设计。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解决了普遍存在的困扰工科专业的“实习难”问题。尽管我们有本科生少、研究生多的优势,但这个问题的解决仍然要求研究所全体教师投入很大的努力。多年来,为了保证运行实习的教学质量,研究所全体13名教师都投入了实习环节,老中青教师、科研和社会活动繁忙的院士都不能例外,对于青年教师则更是上岗必须的锻炼环节,因此带实习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综上所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是成功的,除课程体系改革以外,实践教学的改革在其中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达到了“通才”培养与“专才”培养兼顾的目的。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内容已有三篇论文发表在正式刊物上。
2023年建筑能耗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七
通过本学期对《建设法规教程》的学习,了解到土木是个很广泛的学科,不仅有建设工程类、管理类,工程经济类,还有各种工程法规等,增强了我对土木的认识,有助于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法律的综合型人才,《建设法规教程》是用来规范各种土木工程建设活动的法制系统,作为铁道工程的一份子,越发让我的认识到它在建设活动中重要的规范作用。建设法规涵盖了工程项建设全过程所有法律环节和内容,包括工程建设程序法规,城乡规划法规,土地管理法规,建筑法法律制度,工程建设执业资格法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律制度,建设工程发包与承包法规,工程建设标准法律制度,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等。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建设法规课程有跨学科性,学科知识抽象性的特点。建设法规课程作为工科类专业开设的一门“文科”课程,与建筑类学生以往所学知识中经常出现公式、数字、图片等较为直观的灵活应用型课程内容不同.建设法规课程中涉及大量的法律法规、工程建设程序等相对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
近年来。迫于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高校教学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型能力而忽视学生备方面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不争的事实,反映在建筑类专业学生培养上,各高校普遍注重对学生学术,专业设计技能训练建设法规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今后从事建筑类行业的法律意识,培养专业法律素质,然而各高校普遍存在建设法规课时较少且开课学期较后等问题,体现出对该课程的不重视。
但是近来对土建类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规定中,第四条和第六条都明确规定:一级、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都必须设置《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科目。建筑法规和建筑活动的关系日益密切,更好的规范了建设行为,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法律的保障。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迅猛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大量规范和管理建设行业的法律法规,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等建筑类专业也都陆续将建设法规门课程纳入学生在校期间的修读课程。
建设法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其授权行政机关制定的、旨在调整国家及有关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之间在建设活动中或建设行政管理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统称。它也在各个方面发挥着作用。它详细规定了哪些是必须所为的建设行为,哪些是禁止所为的建设行为;它保护符合法律规定的一切建设行为;它同时对那些违法建设行为作出适当的处罚。
建筑法规和建筑活动的关系日益密切,更好的规范了建设行为,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法律的保障。建设法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其授权行政机关制定的、旨在调整国家及有关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之间在建设活动中或建设行政管理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统称。它也在各个方面发挥着作用。它详细规定了哪些是必须所为的建设行为,哪些是禁止所为的建设行为;它保护符合法律规定的一切建设行为;它同时对那些违法建设行为作出适当的处罚。近年来,由于市场的不规范和缺乏明确的法律制度,建筑领域里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严重危机:工程款拖欠现象十分严重,施工企业在建成一座座高楼大厦的同时,往往因为建设单位拖欠奇绝工程款而深深困扰,从而给本来已经经济十分紧张的施工企业雪上加霜。最后使得民工受罪:“没有资金争着上,有点资金全面上,有了资金也不给,逼着企业先垫上”,层层经济压力最后转移到了民工身上,这是造成民工工钱被拖欠的一个重要原因。无序的挂靠,转包及承包也存在着好多不合法的现象,还有由于我国的监理制度起步比较晚,工程监理单位更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无疑都需要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毫无疑问,《建筑法规》的出台可以解决以上这些现象,从而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一日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建筑法典,第一次把建筑市场的规范运作纳入法制轨道。纵观整部《建筑法规》,主要是围绕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为这些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全体公民切身利益。《建筑法规》用了民法通则中的连带民事责任概念,对建筑市场中相互推卸责任的混乱状态起到遏制作用。以工程拖欠现象为例,《建筑法规》就能较好的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严把建设工程合同签订关,尽量完善合同条款。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为了配合国家近年来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实施,专门拟定了一套新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用于签订合同,合同条款格式严谨,且符合刚颁布的《合同法》、《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规定,能够最大限度保护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另外,可以要求建设单位提供按期付款的履约担保。为了使建设单位即发包方一开始就能够及时支付工程款,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由发包方对应付的工程价款提供相应财产作为担保,也可以由第三方来提供担保,担保的方式可以是连带责任保证。这样将来万一发包方无力支付拖欠工程款时,承包方即可用发包方用以担保的财产来清偿债务,或者要求第三方承担保证责任,从而使承包人的风险尽可能地降到最低。其次,要正确运用、行使对建设工程的法定抵押权。根据《建筑法规》及《合同法》规定,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的要回拖欠款。再者,可以通过提起代位权诉讼保护承包人的合法利益。过去承包人在承接完建设工程后,发包方往往以其对外债权收不回来为由拒不支付工程款,对此承包人往往无计可施。而新颁布的《合同法》对债务的保全中的代位权诉讼作了明确规定,这就从法律上明确赋予了承包人代位求偿的权利。最后,在执行过程中对被执行人的到期债权可以予以强制执行。我国有关法律通过执行程序中的司法救济手段对承包方的利益进行了保护——只要发包方对第三人有到期债权的,法院就可以追加其为本案的被执行人,要求其直接向承包人履行债务。我觉得诚信缺失是造成工程款拖欠的重要原因。我们不仅仅要用法律来防范和治理失信行为、更要依靠良心和信念来支撑诚信制度,维护良好秩序的屏障。因此我建议在建筑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体系系统,将企业身份、工程质量安全和服务情况等信息记录在案,打造“诚信建筑”,通过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来完成市场主体行为的互相约束和自我约束,这将大大缓解由于供大于求造成的严重不公平交易、拖欠工程款、恶意压价等行为。最后,通过立法来确保工程保险和担保的事实。建筑与法律都在实践与研究中获得了新的生命,不断地更新、超越和创造自身的价值之维。在现代社会里,法律更是在建筑市场中记着不可估量的监督和规范作用,协调整个建筑市场的有效运转,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从事建筑行业的我们更要充分认清《建筑法规》的重要性,不光是我们为了考取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更是为了以后它在我们从事建筑行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一个合格的建筑师不光是要设计好的图纸,更要合理建筑规范,保证工程建筑质量和安全,真正的为公民的切身利益着想,以建筑法规来指导自己的建设行为。我在上课时听到老师讲解一条条建筑法,对我们国家在建筑方面法律制度的健全感到高兴,可是现实生活中的真的在按照法律规范执行那些法规吗?又真正有哪些人了解懂得这些法规呢?我们遇到麻烦时真的用这些法规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了吗?如果不是写这篇作业,也许我都不会了解这些规定,也不会知道如何利用法律要回工程拖欠款,可是原本不了解这些法规的人又何止我一个呢?如何让建筑法规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运用它,更好的发挥它的规范作用,恐怕是我们法制机构要完善的方面了。
建设法规中提到实行建设监理制度是我国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我国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国际交往日益扩大的结果。目前业主、施工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对实行工程监理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缺乏认识,对监理的地位及与各方的关系认识模糊,业主认为监理人员是自己的雇员,必须为自己的利益服务,按自己的要求办,施工单位认为监理人员是业主利益的代表,是为业主服务与说话的,不把监理人员当作独立的第三方看待,质量监督机构又认为监理人员代替了自己的职能,因而忽视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管,由于以上的模糊认识,使工程建设各方在关系的协调上不顺畅,监理人员的决定不能实施,监理人员的意见不能落实,监理效果不够理想,工程质量监督出现漏洞,当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容易出现互相推委扯皮的现象。因此建设项目各方及质量监督机构必须认识到在我国过去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下,由于责、权、利不明确,投资失控、进度失控、质量失控的现象不断出现,造成了许多钓鱼工程、高投入低效益工程和只有开工、没有竣工的长尾巴工程,浪费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使建设项目丧失了许多发挥效益的好时机,造成了很大损失。通过十多年的监理实践,证明实施工程建设监理是降低工程造价、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减少投资浪费的有效措施。
在建设法规中我深深意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建设人,我们不仅要学习建设法规,更要好好的学习,多学习,我觉得作为大学的一门课程,建设法规课程的安排还有很多不足。
第一;内容多、学时少。建设法规课程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很多,而且每一部法律法规的内容也特别得多,课程内容庞杂。法条枯燥涉及建设工程招投标、建设用地、城市规划、建设监理、房地产管理等内容。如《合同法》共428条。建设法规作为一门课程,有的专业是必修课程,有的专业是选修课程,不同的学校所安排的学时也有所不同。不过一般在32学时左右,其学时是有限的,在课堂上不可能将每一部法律法规的条款全部给学生讲解。因此很多知识点也只能做到蜻蜓点水,造成学生理解法规也很肤浅。而且教师授课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法条,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上课也不认真甚至旷课率也会上升。作为授课老师的感触来讲,自己辛勤备课却无学生欣赏,严重地挫伤了教学积极性。。因此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认真听讲也成为授课教师头痛的问题。
第二;作为我们大学生,法律基础差,教学难度大。建筑专业类学生学习建设法规课程,是一种跨专业和学科的学习。无法律基础知识的积累,直接进入建设法律和法规的学习对工科类学生而言势必是一个挑战。加之内容抽象,学生很容易感觉枯燥无味,产生懒惰和厌学心理。
为了培养国家综合性全能人才。我提出建议:。
改进案例教学,重视学生参与,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只是教师在讲台上对学生满堂灌,忽视了学生的回应,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授课教师必须花心思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当然实施案例教学对建设法规课程是必要的。针对教材案例缺乏的实际情况,任课教师需要花时间博览全书,尽量寻找相关参考书籍来充实案例教学。当然也可以利用网络寻找一些相关的案例资料、图片和视频来丰富案例教学内容。案例教学不在乎学生所答结果的对错,而更在乎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参与,反而哪类有争议的案例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反思。
实施全过程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案例教学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建设法规体系包含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而一般教材的编排顺序与此过程并不一致,案例教学过程中对案例的介绍相对独立,缺乏必要的连贯性,并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很难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系统性的把握。基于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创新采用了“全过程案例教学法”,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全过程案例教学法即指选取一个具有一般性的工程项目,将该项目从前期阶段直至验收保修阶段全过程可能发生的事件编成一系列案例,课堂上按照工程项目建设程序介绍相关法规,随时插入该项目作为案例,使整个课程的案例教学具有一致性与连贯性。
考核方式多元化。为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也要对考核方法进行改革。既要考虑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要考虑学有余力的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应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模式。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也是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促动。但通过一次考试,往往不能够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只有考查学生的各个学习环节,才能给他们一个综合的、真实的成绩。因此,考试的形式要尽量多样化。对于要求识记性的内容,仍然可以采用常规的考试形式;而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可采用课程设计、答辩、写论文等多种方式进行考试。对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在分数上可以给予适当的提高,从而鼓励学生多进行创新思维;对主动提出实际问题的学生也可以给予成绩上的鼓励,并应把这些成绩按一定方式计入学生的总成绩。学生结业的总成绩应该是本门课程各种形式考核的综合结果。
对学生要严格管理。因为学生认为建设法规课程是偏文科的,所以部分学生不重视,旷课率比较高,60多人的班级只有寥寥几人来上课。这样低的出勤率是保证不了正常的教学质量的。因此要采取严格措施督促学生来上课,比如要点名,过低的出勤率规定不允许参加考试,期末成绩中出勤率也须占到较大的比重等。这样才能有效督促学生不旷课。
2023年建筑能耗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八
能源是现代社会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由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减少,能源稀缺性和价格的飚升对我们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能源消耗的环评和能耗分析成为了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的必要条件。在此背景下,本文分享了我在学习能耗分析时的心得和体会。
能耗分析是对某个行业、区域、建筑,甚至是某个设备的能耗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能源消耗高峰以及能源浪费等症结,并寻找相应的节能措施,以降低所需的能源消耗。而能源消耗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数据分析和对设备或工序的优化。
第三段:客观数据是基础。
在进行能耗分析前,首要的任务是获取可靠、全面的数据。从电表、气表和水表等能源计量设施中获取的能耗数据是最有用的数据来源,以此评估建筑的整体能效。此外,详细记录生产数据和进料数据,有助于确定特定工序的能耗量,从而提出相应的降低能耗的措施。
第四段: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能耗分析的终极目的是降低能源消耗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能耗数据的分析基础上,专业人员将制定出一系列的节能措施,从基础设施和操作流程、简化生产工艺和改进能源设备等方面进行优化,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效果。
第五段:持续改进。
提高能效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达成某个预定数值,而是持续改进。一旦实施相应的优化方案,应将其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并进行充分的评估。通过反馈和控制,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改善节能措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结语:
通过能耗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系统地了解到不同设备和工艺在能源消耗上的差异,哪些工序和区域消耗的能源最大,以及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优化工作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财务效益。由此,我们可以为未来的可持续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2023年建筑能耗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九
水电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活动的扩大,对水电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资源变得日益紧缺。因此,如何节约和合理利用水电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长期以来,我深感水电的重要性,通过实际行动探索和学习,我积累了一些关于水电能耗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了解水电的重要性和节约意识。
水电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许多人对水电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浪费,导致能源供应不足和环境问题的严重出现。具备节约能源的意识是保护水电的基石之一。因此,我开始主动学习如何节约水电,并将其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如适度减少用电,使用高效节能的电器等措施。
第三段:关注日常生活的细节。
在日常生活中,我开始关注一些细节,以减少对水电的消耗。一是我养成了关闭水龙头的好习惯。洗漱或洗碗时,我会尽量将不必要的用水降至最低,用水节约是保护水资源的关键措施之一。二是购买高效节能的电器。选择一台具备节能功能的电冰箱或洗衣机,不仅能够减少能源消耗,还能够为家庭节省一定的电费支出。三是减少浪费用电。比如,不再使用不必要的照明设备或电器,合理地使用电脑和手机等。
第四段:倡导绿色生活。
为了更好地保护水电资源,我积极倡导绿色生活,在家庭中倡导和实践节能减排的理念。我通过与家人的讨论和改变生活习惯来共同参与到节能减排的过程中。并且,我也主动参加各种关于节约水电的活动,积极传播我所学到的节约能源的知识,鼓励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节约水电的行动之中。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和学习,我深深体会到节约水电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从细微之处改变自己对水电能耗的认知和使用习惯。只有积极地参与到节约水电的行动中,才能够更好地保护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我会继续努力,积极参与节能减排的实践中,努力倡导绿色生活,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水电资源的行列中来。
2023年建筑能耗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十
如今,能源和环境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议题之一。能耗管理是因应全球瞬息万变的气候变化、能源成本不断上涨、政策法规日益趋严等多种因素下,企业、政府机关以及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等自然人活动场所采用的一项热门措施。作为个人消费者,我们也应该掌握更多的能耗管理方案和策略。在实践中,我发现以下几点能够帮助我改善家庭的能耗管理。
第二段:理解您的家庭能源消耗。
在开始管理能源消耗之前,我们应该明确家庭能源消耗的来源和程度。显然,不同的人和家庭会有不同的能源需求和消耗。家庭能源消耗主要包括电力,燃气和水等三种类型。我们应该将家庭电器和设备分类,了解每个设备的功耗和定期维护要求。比如,只需关闭家中设备和电器的热门和冷门模式以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再者,以燃气,水为例,能够为我省下一笔小费用。可以考虑增加节水器和排气量控制设备的使用;同时采用安装高效节能的热水器、水龙头和水箱。了解您的家庭能源消耗,将是改善整个家庭能耗管理的第一步。
第三段:合理的能源使用。
一旦了解您家庭的能源消耗和需求,接下来,便是制订能源管理计划了。对于家庭能源管理,最简单和有效的方式便是制定一份清单。在这份清单中,可以列出各种能源的用途、消耗,以及实施管理策略,如定期更新设备、不使用过多的热水等。另外,还可以使用太阳能灯、电池等精益求精的节能设备,例如在工作中使用LED电灯和印刷机等设备等。从根本上,合理利用能源不仅可以帮助您省钱,而且还能保护我们的地球,这样您将使用可再生能源资源显然地减少。
第四段:实践所学的能耗管理方法。
实践所学的能耗管理方法是第一步,但实现和坚持这些管理策略才是成功的核心。处于日常需求而不仅是减少日常需求的过程中,要记得自我承诺避免限制新的管理策略并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思路。在您有明确的经济和环保目标的情况下,培养节能意识也变得特别容易,比如选择某些品牌,科学机制和管理制度以确保节能管理的顺利推行,或在家得更多的植物是一件非常有用的事情。这些抽象但重要的要素结合起来建立了成果。
第五段:总结。
运用能耗管理策略,我们可以掌握更多的能源使用技巧,例如懂得比较能源供应商和设备选购,以及查询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能源管理网站和社交媒体等新型信息。总之,帮助减少消耗能源,同时为机构和个人带来经济、政治、政策和社会利益,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我们不仅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形成并保护更适合我们的未来。
2023年建筑能耗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十一
随着全球经济迅猛发展,能源的消耗量也不断在增长。而这些大量的能源消耗所导致的环境问题愈来愈严重。在此情形下,减少能耗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减少能耗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是为了持续地维持和发展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因此,为了实现减少能耗的目标,我们必须要采取行动,从自身入手做起。
第二段:认识到减少能耗的重要性。
减少能耗的意义不仅在于节约电费,同事还在于保护自然资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从长远来看,减少能耗也是为了实现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如果不减少能耗,我们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将会被消耗殆尽,人类将失去持续地生存基础。
减少能耗的措施很多,其中有些措施可以带来显著的效果,比如合理使用空调、节水、减少用车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减少能耗:
1.合理使用电器。
使用电器时,一定要注意电器的功率和使用时间,不要长时间使用,必要时可以关闭电器;
2.控制室内温度。
3.使用高能效的电器。
购买高效电器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电器比较省电,而且一般都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购买高效电器既能节约能源,还能降低电费开支。
第四段:实施减少能耗的困难与解决方案。
尽管减少能耗的方向是清晰且行之有效的,但很多人在实施减少能耗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很多人认为减少能耗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而实际上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即可顺利实现减少能源的目标。另外,存在很多人缺乏环保意识和能源的知识,导致在生活和工作中浪费了很多宝贵的能源。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教育公众正确的能源知识,以及鼓励使用创新的绿色能源技术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五段:结论。
减少能耗是一道重要的课题。它不仅关乎我们的个人利益,还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把减少能耗行动落到实处,共同做出贡献,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环保、低碳。让我们从改变自己开始,依靠不断努力,终将能够达到减少能耗的目标。
2023年建筑能耗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十二
2、结构形式。
建筑的结构类型有多种形式。有砖混结构,有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异型柱,框架与砖混结合。框架结构的跨度比较大,适用于公共建筑,在财富名门花园主要是用于商场,酒店等。框架——异型柱主要用于住宅,异形柱与墙体相同的厚度,在保证了承重与抗震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房屋空间利用率,因此,在高层住宅中这种形式被广泛采用。砖混结构一般用于多层住宅,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没有框架结构的好,因此对房屋高度有限制。像一些建筑下面几层是商场上面几层是住宅,如果住宅层数不高,就可采用框架与砖混的复合形式。如果上部住宅层数多,则适合采用框架—剪力墙的结构形式。
3、施工缝、变形缝和后浇带、。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他们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正常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而后浇带是在高层建筑中来代替变形缝的做法。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缝宽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缝隙暂时不浇注混凝土。缝中钢筋可采用搭接接头,等荷载差不多稳定时,一般是结构封顶两个月后再浇注混凝土。后浇带都是用于建筑长度大于50米的建筑。而当建筑长度小于50米时并且是框架结构,这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一定的刚度,就的设置单元墙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刚度。
后浇带的施工工艺具体是a、由于施工原因需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结构形状而定,留设位置应经设计院认可。
b、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少于40天;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应保留60天。
c、后浇带的保护。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毫米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可采用砌砖保护。楼层面板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4、构造柱。
砖混结构设计中,为了加强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使建筑物在地震中避免或减轻破坏,根据抗震规范,我们设置一定数量的圈梁和构造柱,来增强和提高建筑物的抗拉、抗裂性能构造柱的设置位置的规定:规范规定无论房屋的层数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纵墙交界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外墙和内横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最好设置。上人屋面的女儿墙也应设置构造柱。。跨度比较大的梁,如果不设置墙垛或垫块,也应有构造柱。而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为了加强砌块隔墙的'整体性,应在砌块隔墙的适当位置设置构造柱或圈梁,具体设置位置和砖混结构的一样。
建筑工程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认识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实践,学习有关本专业的实践知识,增强感性认识,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一点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能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接触一些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现实的,我们现在只能从实践中对我们专业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总结: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实习指导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我们所有人都做到了:
(1)严格遵守实习纪律和实习工地的有关规章制度;
(2)严格遵守实习期间的时间安排;
(3)记录参观施工情况、
2023年建筑能耗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十三
水电能耗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在我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不仅积累了一些关于水电能耗的心得和体会,更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深刻的认识。本文将通过五段式的形式来分享我对于水电能耗的见解。
第一段: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
我曾经对水电能耗问题没有太多的关注,直到我上大学后才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在环境保护课程中,我学到了水电能耗对于环境的影响和能源危机的严重性。我了解到,由于过度使用水和电,我们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关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能耗。
第二段:改变生活习惯。
改变生活习惯是减少水电能耗的重要途径之一。我曾经养成浪费水电的坏习惯,比如洗澡时长时间放水、忘记关灯和关电器等。为了改变这些坏习惯,我制定了一套可行的计划。我在洗澡时控制用水量,尽量减少浪费。同时,我也养成了随手关灯和电器的好习惯。这些简单的改变不仅帮助我节约了水电费,更重要的是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对环境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第三段:使用高效节能设备。
为了进一步减少水电能耗,我开始购买和使用高效节能的设备。比如,我选择购买节水型洗衣机和节能型照明设备等。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和电的消耗。虽然它们的价格相对较高,但是考虑到长期的使用和节省的能源成本,这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划算的。通过使用这些高效节能设备,我不仅降低了自己的能耗,也对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
第四段:宣传与倡导。
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节约水电的行动中来,我积极参加学校和社区组织的宣传活动。我向同学们介绍了节省水电的重要性,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我还参与了学校组织的节约水电宣传视频的制作,通过这种形式将环保理念传递给更多人。此外,我还鼓励亲朋好友们也加入到节约水电的行动中,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第五段:持之以恒。
减少水电能耗不是一时的行动,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努力。在我坚持节约水电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有时候由于时间紧迫,我会忽略一些节约措施。但是我始终坚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力所能及范围内做出一些改变,积少成多终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会继续努力,坚持节约水电的原则,为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结:
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于水电能耗的实践,我逐渐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改变生活习惯、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宣传与倡导以及持之以恒是减少水电能耗的有效途径。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肩负起节约能源的责任,才能推动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2023年建筑能耗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十四
建筑作为一个三维艺术,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在学习和实践建筑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建筑的视觉魅力和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谈谈我对建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建筑给人的美感体验。
建筑作为一个三维艺术,其视觉效果是一座城市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不同的材料、形式和技艺,建筑可以塑造出各种不同的风格和氛围,给人不同的美感体验。在学习建筑的过程中,我喜欢观察各种不同的建筑类型,尤其是带有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建筑,比如古罗马柱式、哥特式建筑等等。这些传统的建筑风格,不仅是可爱的文化遗产,而且还赋予了建筑深刻的历史意义。无论是古老的庙宇,还是现代的高楼大厦,建筑都以迥异的风格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些多姿多彩的视觉体验,使我更好地理解了建筑师的巨大创造力。
第二段,建筑的实用性。
在美的背后,建筑的实用性更值得探究。建筑是否能带来舒适和便利,是判断其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实践中,我们用各种技巧和设计思路来达到这个目的。对于一个公共建筑,比如图书馆和学校,厕所、洗手间和门的位置的布置是需要谨慎考虑的。一些高新技术的应用,例如新风系统和智能家居的集成,都可以提高建筑的实用性,使人们能够享受到更舒适便捷的生活。作为从业人员,建筑师需要充分考虑建筑功能的实用性,在保证其美观的同时,为用户带来实际的便利。
第三段,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
如今,随着人口和城市的增长,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也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人们需要优化建筑的能源利用、减少碳排放等问题,以期建筑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我们必须注意到建筑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绿色设计,非常重要。例如,太阳能电池板、雨水收集系统和地源暖通系统等技术的应用,都可以有效地降低能耗,以及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设计师需要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始终把可持续性放在首位,保护我们的地球。
第四段,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
一个城市的建筑也是文化的载体,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功能性的空间,更是一个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代表。它承载着城市的文化传承,也承载着社会的发展。比较明显的如中国的古建筑、各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等等。建筑不仅传达着一种文明的观念,还是一个书写历史的方式。在我理解中,建筑文化的传承是必要的,保留建筑是为了让人们维护文化的清晰度,挖掘文化深度,并在以后的时光里将这些情感和知识传递下去。
第五段,建筑革新,未来可期。
建筑是一个千变万化的艺术形式,尤其是在科技的创新和进步中,高科技建材和机械化的施工技术使得建筑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今后的建筑趋势将是多元化发展,物联网、智能化、人性化等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建筑技术不断升级。未来的建筑将更注重情感体验,更具人性化,更加环保,也将更完善地融入现代科技。
在建筑行业,我所学到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远远不能覆盖完全部的建筑学科,因此还有很多地方我需要不断地努力。期待未来我的实践经验能够增加,对建筑和城市的理解和认识也能更加深入。建筑行业是恢宏的,而我将肩负起为城市打造更美好的未来的重任。
2023年建筑能耗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十五
古老的建筑是什么?在我的心中,它是凝固的音乐,是无声的历史思想,代表着曾经的一段时代。那一栋栋的建筑,浓缩了文化和艺术的精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那一栋栋的建筑,见证了时代的变更,是历史文化的缩影。
俄罗斯作家果戈里说过:“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它还在说话。“这足以说明古老建筑需要保护。
在福建福州,有一个著名的古建筑——戚公祠。明朝中期,抗倭名将戚继光率“戚家军“到台州抗击倭寇,九战痛击倭寇,其中在新河三四次,每次都大败倭寇,保得当地一方平安。新河百姓为了纪念他,在其战斗过的地方——披云山脚下建立了戚公祠。所以当我们看到戚公祠,似乎可以感受到它正气宇轩昂地向我们介绍戚继光带领着戚家军杀得敌人丢盔弃甲的战史。这就是活着的建筑,它向人们诉说着历史。
清光绪年间,法国军队闯入马尾港,企图侵占福州。福建水师仓促应战,结果死难人数达千余人,烈士被安放在了马尾昭忠祠,并立碑纪念。当我们来到马尾昭忠祠,我们会感受到,它正语气凝重地向我们叙谈福建水师遭到法国军队突袭奋起反抗的悲壮历史。
而林文忠公祠是林则徐的家祠,也是后人祭祀、传承林则徐精神的地方。当我们来到林文忠祠,我们便感受到,它正眉飞色舞地向我们讲起,林公则徐气壮山河的壮举——指挥军民在虎门销烟的历史。
福建的开元寺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当我们来到开元寺,它正自豪得意地向我们表述,大铁佛是我们的先人掌握高超的冶铸技术的证明——古建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历史悠久,有丰富内涵的古建筑是科技文化知识与艺术的结合体,也是历史的载体。这也说明,古建筑需要我们的保护。
几个月前,上海的老建筑被拆迁,在拆迁的废墟上,出现了十几幅富有深刻含义的涂鸦,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些作品是两位艺术家画的,他们对上海的旧建筑,有着别样的留恋。在创作中,他们意识到了市民对老房子生活的留恋,是在写实的伤口上,撒一点忧伤的盐。
在我看来,古建筑其实是一个民族、一座城市的生动面孔,也是生活在历史之中的一部分人的共同记忆。海德格尔也曾说过,生存即居住,而栖居的基本特征就是保护。保护好古建筑,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因此,在城市不断发展、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古建筑不断消逝,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同样也是我们所有人的重要责任,让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2023年建筑能耗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十六
当今社会,能源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能源资源被耗尽,而使用过多的能源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许多人开始采取措施来减少能耗。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减少能耗方面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了解能源消耗情况。
了解能源消耗情况是减少能耗的第一步。为了更好地了解消耗情况,我们需要观察和分析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能源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电器和照明灯具往往是最大的能源消耗者。因此,通过使用更为高效的电器和照明灯具,可以显著减少电力消耗。此外,如果我们使用空调时,我们可以减少制冷量或者使用节能型冷气,也可以有效降低能量消耗。
第三段:改变生活方式。
改变生活方式也是减少能耗的一个重要策略。例如,我们可以选择开窗通风而不是开启空调,或是选择使用自行车或步行代替机动车,减少汽车的使用带来的碳排放。此外,我们还可以减少食品的浪费,例如限制食用以降低能源消耗,或是选择购买以生产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产品。
第四段:重视家庭固定资产。
家庭固定资产如家具、厨具、电器等等,也是减少能耗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购买能耗较低、使用寿命较长、可重复使用的产品,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为节能。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维护和改进家庭固定资产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降低维护和更换成本,例如定期清洗空调滤网以提高效率,或是在家庭改造过程中选用较为环保的材料。
第五段:呼吁行动。
通过了解能源消耗情况、改变生活方式和重视家庭固定资产,我们可以减少能耗并获得更加环保、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然而,个人行动并不足以解决能源消耗问题,我们需要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法规,以及研发更为高效的能源技术来降低能源消耗。因此,我们应该呼吁更多的人关注、了解、支持和参与环保事业,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未来。
结论:
减少能耗对于全球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了解能源消耗情况、改变生活方式、重视家庭固定资产以及呼吁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和关注,我们可以做出实际行动,为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