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等进行计划和安排的重要工作。以下是一些经过验证和实践的教学计划,它们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热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及评课(汇总15篇)篇一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观看实物,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电话:同学们这是什么?
2、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问答)。
3、教师:电话是亚历山大?贝尔在1876年设计成功的。
4、学生出示资料,介绍亚历山大?贝尔。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导读:那么电话是怎么发明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电话的发明》。
2、教师出示有关阅读要求。
(1)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2)找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词语。
(3)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的是电话的发明过程。
3、检查反馈生字学习的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一读。
(2)教师强调部分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的要点。
(3)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用生字组词练习。
(5)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
4、反馈不理解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或是查词典,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偶然、哭笑不得、顿时、喜不自禁)。
5、读课文。
三、弄清文章的条理。
1、指名反馈: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的是电话的发明过程。
2、让学生按起因、发展、结果把发明电话的过程分成三层。
3、指名反馈。
起因:产生发明电话的新奇设想。
发展:具体写贝尔经过艰苦的实验、研究、发明电话的过程。
结果:电话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四、感情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全班读一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提纲导读,合作学习。
1、贝尔决定发明电话是受什么的启发?
2、课文讲了贝尔发明电话的几件事?
3、互相讨论,说一说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4、说说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5、学了这篇课文,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感想?
三、反馈交流,理解课文。
(一)了解起因,感悟发明在于大胆地设想。
1、指名反馈:贝尔决定发明电话是受什么的启发?
2、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其他思考:从中你们想到了什么?
3、指名反馈。(引导学生体会一切的发明创造来自于生活,源于人类大胆的幻想。)。
(二)体会实验的艰苦,贝尔的执着。
1、指名反馈:课文讲了贝尔发明电话的几件事?
(1)一次实验失败,贝尔哭笑不得。
(2)拆船板做音箱。
(3)硫酸溅到人腿。
2、从这几件事情中,你觉得发明的过程是怎样的?你们是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到的?
3、引导学生从关键的语句中体会实验的艰苦,人物的精神。
最热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及评课(汇总15篇)篇二
同学们,有幸成为你们的老师,是我们之间的缘分,也是我一生的荣幸,三百多个日夜悄然走远,但我们间的师生情日渐浓厚,可以计算出我们相处的时间,却计算不出我们师生间的情意。千里搭长棚,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有聚有散。分别在即,纵有千言万语也难诉尽心底的悲与喜,临行时,老师没有珍贵的礼物馈赠,送你们几句诚挚的话语,伴你们一路风雨兼程:(出示)。
“假如生活是一条河流,愿你们是执着向前的小舟;假如生活是一叶小舟,愿你们是风雨无阻的水手。
同学们,今后不可妄自菲薄,自甘平庸,要学会欣赏自己,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和坎坷常常不期而至,不要抱怨生活,要坚强起来,风雨过后的彩虹更加美丽,鲜艳的花朵常常在辛勤的劳动中自由绽放,热烈的掌声常在艰苦努力后频频响起。
愿你们是一棵树:春天,吐一山淡淡的香味;夏天,洒一抹凉荫;秋天,举一树甜甜的青果;冬天,做一个养精蓄锐的好梦。愿云彩、艳阳一直陪伴你们走到海角天涯,鲜花、绿草相随你铺展远大的前程。
同学们,坚韧地飞吧,不要为风雨所折服;诚挚地飞吧,不要为香甜的蜜汗所陶醉。朝着明确的目标,飞向美好的人生。以你们的自信,以你们的开朗,以你们的.毅力,还有我的祝福,你们一定能飞到理想的彼岸!”
二、新授。
(一)谈感受:
此时此刻,看了老师的临别赠言,想说点什么吗?
(生答)。
(二)读一读。
(师导)感谢你的智慧、才能和夸奖,很美,老师听着,真觉得你直率,因为你实话实说,好!
还有吗?
(三)再读一读。
(师导)老师已不再年轻,你们才是花季的蓓蕾,展翅的雄鹰,明天是你们的世界,写得不错。拿来,我们共同评一评,你愿意抛砖引玉吗?不对,应该是抛玉引玉啊!
(四)师生共评。
(师导)看来作文中的真情很重要(板书:真情)表达了友谊的桥、尊重的桅、信任的帆和坚定的心,英雄所见略同!
(师导)他的作文扣题做得好,叙述清楚。层次清(板书)。
不要写错字,做到无错字(板书)。
最热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及评课(汇总15篇)篇三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观察景物和描写景物的能力。
2、让学生掌握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
写景状物的散文(校园的早晨家乡的田野美丽的外滩等)。
教学要求:
1、明确立足点,明确景物的方位和写景的顺序。
2、明确中心,突出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有景有情。
教学步骤:
1、学生自读本单元课文。
2、学生自由发言评论。
1、按时间顺序。例如春夏秋冬季节顺序等。
2、定点观察:仰视、俯视、远眺、近看、环顾等。
3、移步换景:足迹的移动,空间的转换。
4、写景状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5、景物的特征有静态与动态,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有的静中有动,有的动中有静。
6、写景状物要有明确的立意。要有独特的感受,景中有情。
7、景物描写的语言应力求形象生动,多用一些修辞。例如;比喻、拟人、移觉等。
教师导语:
我们已经学完了第四单元的课文。了解了写景状物的方法。
写景状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一位名人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可见,把握了景物的独特之处,才能真正把握它们的形象。景物的特征有静态与动态,观察时要着力发现它们的外在形态和内在蕴含的精神;有的静中有动,有的动中有静。
春天的小塘。
南方的水乡风光,历来以柔美著称。随处可见的小塘,便是这种独特风格的充分体现。春天的小塘,更是分外的明媚。
春天的.小塘,美在一个“静”字。它静得使人觉得那仿佛不是一滩水,而是一片绿茵。蓝天、白云、绿树的影子映在水面上,春姑娘的手也在轻轻地抚摸着它,浅水处的水草也绿得发亮。小塘的水是那么的清澈,连水底的小生物都一一映在眼里。
春天的小塘,美在一个“动”字。它就像一条变幻无定的绿绸,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当微风吹动水时,水面上便泛起了道道水纹,缓缓地推进。小塘边的绿树也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使人听起来心旷神怡。
当春雨来临时,小塘又是另一番景象,细细的春雨在天空中下着,密密麻麻的。小雨点儿落在水面上,一朵朵小水花便在水中绽放开来。“刷刷刷”,那声音听起来很有亲切感。偶尔的一两下电闪雷鸣也会给宁静的小塘增添了神秘色彩。
小塘,确实美极了。夏天的小塘,美在亭亭独立的芙蕖;秋天的小塘,美在清幽的碧波;冬天的小塘,美在成熟的收获。而春天的小塘,美在温馨之中。当你学习劳累之时,可到小塘边去走走,感受春天的到来,而烦闷和疲劳便都消逝得无影无踪。
小塘春色,确实美极了!
最热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及评课(汇总15篇)篇四
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人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会课文生字14个,区别形近字导异,代化;能给生字确定部首,并用部首查字法;理解课文中异口同声自豪不禁等词语的意思。
3会按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写句子;学会用怎么来提问。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5能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确定左右和上下结构生字的部首。
在字典部首目录中较快地找到要查的部首。
课件录音机。
2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课文生字和部首查字法,能正确确定部首;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质疑揭题(5分)。
1、同学们,你知道书上的纸是怎么来的吗?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纸的故事。(出示课题)。
2、读一读,说一说,你想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学习单元提示(3分)。
1、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教师归纳板书:用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1)、定:定部首。
(2)数:部首笔画。
(3)找:检字表中找部首。
(4)再数再找,数除部首外笔画,在字典正文中找字。
3、教师举例说明,学生跟着试练。絮(系),且(|)。
三、练习(10分)。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课件:生字学习)。
2、让学生确定生字的部首。绸(糹)。
3分两组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每组各查7个生字并写出字典页码,比一比哪组快。
4、结合完成作业本第1题。价(单人旁)异(已)故(父)薄(草字头)错(金子旁)问(门)。
5、教师小结:确定字的部首,独体字一般查起笔,合体字一般查偏旁。
6、(看课件)指名读生字,齐读词语。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
1、听课文录音(课件:课文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课件练习3)填空:纸是()发明的,他利用()造纸,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纸称为()。
3、给课后习题1的四幅图排顺序,并讲一讲纸的发明过程。
4、自由读课文,提出你不懂的问题?交流并梳理。
五、学习课文15自然段(10分)。
1、用手势表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哪几节写了纸发明以前?(1-5)。
4、交流。抓住以下句子:
(1)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竹片做的呢!
(2)人们就把字写在丝绸上面。
课件出示:竹片丝绸做的书。
同桌讨论各自的缺点:笨重,贵。
板书:竹片丝绸。
笨重贵。
5、同桌相互说,
6、齐读1-5自然段。
7、师生对读1-5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2分)。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部首查字法等)。
七、作业:(1分)。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3遍。
3、完成作业本2、3题。
教后感:
教学目标:
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起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情感。
2、了解纸的发明过程和蔡侯纸的特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4、围绕纸的话题,结合所学的所感的,尝试写话练习。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第15自然段。(10分)。
1、边读边思考,世界上没有纸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他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脱离课本说一说)。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定向(1分)。
三、学习第6自然段。(10分)。
1、你们想了解的正是课文中我与玲玲想问的。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
2、了解异口同声的意思。
(1)用部首查字法查异,说说字意,理解词义。
(2)设景说话,加深词义理解;什么情况下,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过些什么?
(3)读好问句。
四、学习第7自然段(15分)。
1、自由朗读。
2、汇报:你学懂了什么?
(1)重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看课件理解)。
(3)重点理解:蔡侯纸是什么样的纸?点击课件(蔡侯纸是东汉时。
期的蔡伦发明的,它以树批和破布为原料,又轻又薄,价钱便宜。)。
课件:认识蔡伦、欧洲;理解又轻又薄。
教师提示归纳:用发明时间、发明者、造纸原料、
纸张特点这几点来回答。
3、指导朗读。
(1)自由读,想想:你觉得该怎样读?为什么?
(2)理解自豪,思考:为什么是自豪的?
(3)抓关键句体会。
纸是咱们中国发明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我国就已经有纸了。
过了一千多年,中国的造纸方法传到欧洲,外国人才懂得造纸呢!
小组讨论:听了妈妈的介绍,又经过你自己的学习,你想说写什么?
(4)课件:你能用自豪造句吗?
五、学习第8自然段(6分)。
1自由读。
2、理解不禁,想想:为什么是不禁齐声赞叹?
3、比较句子。我们的祖先了不起。
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
4、讨论:你认为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体现在哪里?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纸,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比外国人早一千多年用上纸,而且外国造纸的方法是从中国传出去的;不断改进造纸技术和方法。)。
5、板书:边板书边理解轻薄棉絮和麻做纸树皮、破布做纸。
(粗厚)(轻薄便宜)。
六、拓展说话(4分)。
1、学生说说四大发明,进一步体会中国人民的伟大。
课外阅读:
火药的发明毕升发明印刷术指南针蔡伦造纸术。
3、写话练习,把自己最感动,最想说的或很感兴趣的话写下来。
七、作业:(1分)。
1、完成作业本上剩余部分。
2、把纸的发明过程回家说给父母听一听。
板书:
竹片做成丝绸当纸棉絮和麻做纸树皮、破布做纸。
(重)(贵)(粗厚)(轻薄便宜)。
最热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及评课(汇总15篇)篇五
第一课时。
一、生活情景导入。
师:孩子们,你有过独自一人在家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如果没有,假如让你独自在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生答。
师:有一个叫秋儿的小姑娘也有过和你们一样的经历,今天我们就以来读一读她的小故事吧!
板书课题:重要电话。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课题,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地进入学习情景。
二、初读课文。
1.生初读课文,明确读书要求: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把字音读准,画出生字,把句子读通顺。
2.生自读课文。
3.同桌互读课文,互纠字音。
4.排火车指名读课文。在学生读书过程中适时指导读音。
5.认读生字生词,指导书写。
6.师: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7.生答。
8.师小结。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采用多种方式读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秋儿是个怎样的小女孩?从哪看出来的,画出文章中有关的内容,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
3.班内交流。
教学预设:
1.秋儿是个胆子很小的.女孩。(2、4、5、6、7自然段)。
相机指导学生对秋儿心理描写的体会,指导朗读。
2.秋儿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3.秋儿是个能克服困难的孩子。
…………。
要找到相应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4.师:秋儿终于战胜了恐惧,那她等的是一个怎样重要的电话呢?
生答。
师:妈妈为什么要打这个重要电话呢?
生答。
发表学生的个性化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说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中有价值的见解。
让学生多读,提倡个性化的朗读,读出秋儿的害怕及心里的矛盾。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体会秋儿心里的变化,发现秋儿身上的优点。
引导学生全面的理解文章。
二、拓展延伸:
师:秋儿是一个勇敢的孩子,那你们觉得的什么是勇敢呢?
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从秋儿这件事上受到启迪,学习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鼓励学生战胜自己的恐惧与不足,不断进步。
指导书写:
1.读单字、词语、句子,认读生字。
2.交流记字的好方法。(可以和原来学过的字对比记忆)。
3.描红书写,之后小组互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通过互评,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并提高识字写字兴趣。
最热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及评课(汇总15篇)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习15个生字。
2、了解贝尔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敢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处理:
本文课文中涉及到很多术语,学生理解有困难。采用略读的形式,只要求学生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并积累文中的一些词汇。
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电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话到底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读一读《电话的发明》这篇文章。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1、自由读课文,想办法认识生字。
2、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认字表生字互相检查并组词。
3、默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4、交流关于贝尔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引导讨论。
1、理请层次。
哪个自然段写的是贝尔发明电话的原因?(第二自然段)。
哪个自然段写的是遭遇失败?(第四自然段)。
哪几个自然段发明成功?(5--8自然段)。
2、读第二自然段。
贝尔是怎么想到要发明电话的?你觉得贝尔是个什么样的人?
3、读第四自然段。
“沃特森苦笑不得,他们的实验又失败了。”这个“又”字说明了什么?
4、读5--8自然段。
理解“欣喜若狂”
5、讨论:电话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二、、指导写字。
文章来源莲。
最热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及评课(汇总15篇)篇七
这篇课文是具有故事性的说明性文章,教学时,我指导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文中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在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教学中,我将惠特尼的标准化做法和铁匠师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装的做法的不同结果进行比较,从而深刻感受到标准化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启发学生理解: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后的资料和自己在刻下查找的资料,自己探索问题,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这节课基本上以学生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自学、交流,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课文的内容不难,学生容易理解,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毛瑟枪制作的艰难,为后面理解课文打好基础,使学习水到渠成。
把课堂归还学生。
因为有感于五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由于过于理性而渐趋沉默。我试着把课堂交给我的学生。
一开始,我在课堂上把课文《他发明了什么》进行拍卖:“谁想来讲一讲这篇课文?”很多学生狐疑地望着我,不知道老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沉默,顷刻张凌晗第一个举起了手,林子涵第二个举起了手,“好!第一个抓住机会的是张凌晗。你来讲《他发明了什么》,林子涵你来讲《寓言两则》。”望着他们两个有些激动又自豪的小脸,我心里也心潮澎湃。
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下午第二节课的铃声打响了,“张老师”站到了讲台上,有几分稚嫩有几分紧张有几分自豪有几分激动,开始了她的课前谈话:“同学们,首先说点题外话,(有点玄)我非常感谢那些帮助我的同学。为了帮助我讲这节课,很多同学都给了我帮助,(激动得有点语无伦次了)有的同学预祝我成功,有的同学主动借给我资料。我非常感谢大家……”可爱的“老师”竟然无语凝噎,摘下眼镜擦了擦眼睛,教室里就响起了掌声。
不知不觉中,一阵清脆悦耳的下课铃声打响了,大家都有点意犹未尽。课间休息中,很多学生都围住我,要求报名讲下一篇课文。最幸福的是张凌晗,她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这美好的世界,“噢——”她微笑着像个天使:“我又一次感觉世界上的一切是那么美好!”
最热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及评课(汇总15篇)篇八
(1)岁月匆匆,十一二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童年走向少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你以“十二岁,我多了一分”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要求: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2)妈妈的早餐,爸爸的叮咛,同学的微笑,老师的眼神;成功时的祝贺,失误时的劝勉??生活中许许多多这样的事,都蕴含着他人的关爱。这关爱如鲜花、如雨露,平平静静地定格在我们的生活中,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感悟,就能发现其中特别的情味。
二、审题立意。
1.拓宽全面拓展话题。
2.挖深深刻挖掘内涵。
3.立准寻找最佳立意。
三、布局谋篇提高作文分值的“六个一”
1.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
2.一个精彩的开头。
3.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
4.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
5.一个完美的结尾。
6.一个清爽的文面。
四、例文赏析。
1.十二岁,我多了一分成熟。
2.十二岁,我多了一分凝重。
3.十二岁,我多了一分感动。
4.平凡的爱。
五、学生修改作文,并自评和同学互评。
教学反思:试卷讲评课是以分析学生考试情况、纠正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错误、弥补教学上的遗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课型。试卷讲评课是师生教学双方的一个“反馈——矫正”的过程。试卷讲评课它既要“讲”,也要“评”。“讲”——既要讲考查的知识点,又要讲答题思路,解题策略。“评”——既要评“不足”、评“误解”;又要评“好”的,要评出信心,以利于学生继续学习。
最热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及评课(汇总15篇)篇九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2、认识分号对掌握要点的作用,初步掌握分号的用法。
3、提升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惠特尼发明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一些重大的发明人和相关的发明资料。
1、师:发明是什么意思?(发明是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方法)。
生:答(略)。
2、师:你知道哪些发明家发明了哪些事物?
生:答(略)。
3、过渡:齐读课文第一段。
生:答(略)。师板书:他指惠特尼,发明了生产方法:“标准化”。
2)、再读课文第一段,说说这个开头有什么特点?(排列和转折)。
3)、仿写一个排列和转折的开头方法。
1、出示生字:械、捍、惠、损、纫。
1)、指名读;齐读。
2)、组词并解释意思。
3)、找形近字、同音字进行比较。
2、默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师筛选有价值的问题。(预计出现的问题: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有什么特点?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原来制作毛瑟枪的方法和标准化制作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等。)。
(带着学生提出的以上问题理解课文。)。
1、毛瑟枪是谁发明的?
2、师:毛瑟枪不是惠特尼发明的,可惠特尼的发明就和它有关。
3、齐读第十自然段。“枪不是他发明的,造枪的技术不是他发明的,他甚至连一个零件也没发明。”
生:齐读“惠特尼发明的是一种“方法”——“标准化”:成批生产同一种零件,然后统一组装成成品……变成批量化生产了。”
4、引导讨论理解:
1)、什么是标准化?(第十自然段)。
2)标准化有什么特点?(第八自然段引导从制造、生产、修理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区别。)(体会分好的用法、作用、和好处,谁能运用分号写一个句子?)。
3)、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4)、原来制作毛瑟枪的方法和标准化做法有什么不同?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在小组内读一读画出的句子,交流这两种做法的不同之处。
5)、经过刚才的比较,你们知道“标准化”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做法吗?(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也可以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回答。)。
6)、这种方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请联系生活谈谈。
惠特尼的发明多奇妙呀!它启发我们,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
1、从课文中选出需要加强练习的词语15个以上,每个抄写5遍。
2、预习《寓言二则》。
最热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及评课(汇总15篇)篇十
教材分析:
概述20世纪的科学发明之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说不尽的舒适和便利。
学情:
学生喜欢科普知识文章。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七个生字。
2、培养学生理解感悟能力。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科学家的智慧和伟大。
重、难点:
学习课文内容,了解这些发明的重要作用,学习文章表达方法。
学法:
自主探究。
教法:
讨论法。
时间:
流程:
一、导入与初读。
学生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其间穿插生字的认读,从整体上了解文内容。
二、领悟内容。
(1)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发明对人们生活的改变,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2)请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发明朗读感悟。
(3)体会用词的准确,语言简洁准确是科技类课文方面的特点。
三、积累迁移。
课文中有些字的字音容易读错,可让学生先自主交流认读,注意提醒“纽”、“杉”“械”等字的读音。
四、实践拓展。
五、作业:自选。
板书设计:
在二十世纪有许多科学发现。
1、拉链2、集成电路3、飞机4、飞艇。
20世纪5、水中呼吸器6、石膏绷带7、尼龙。
10大发明8、火箭9、电视10、电冰箱。
最热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及评课(汇总15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有意识地积累好词佳句和精彩语段。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文中惠特尼发明规范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规范化对于现代化大生产的重要意义。
3.引导学生认识分号的对于理解文章要点的作用。
4.激发学生不时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的惠特尼发明规范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规范化对于现代化大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效果师:课前我们预习了好几遍课文了,让我看看谁预习得最认真,效果最好。
1.指名分段读文,正音纠错。(师生评议)。
2.交流预习时积累的好词佳句、精彩语段,并简述积累的理由。
3.交流学习课后生字时找到的形近字,同音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创设情境,激发读文兴趣。
(板书:发明)师:你知道古往今来,人类有哪些发明?(生自由说)。
师:本文中的他是指谁?(惠特尼)。
他发明了什么东西?(不是一件东西,而是一种方法)。
不是东西,那看不见、摸不着,还算是发明吗?(生自由说)。
2.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划出句中关联词。
(不只……还……)。
师:从这个关联词,你读懂了什么?(发明,可以是物品,也可以发明无形的“方法”。)。
正是这样,作者才感叹惠特尼的发明很——(生:奇妙)。
再读最后一段,强化认识:发明发明不只表示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示在科学的“方法”上。
3.除了这段话,文章哪些局部也都在赞扬这个发明的奇妙?(第10-11段)。
4.师:除了赞扬发明的奇妙之处,文章还写了什么?请你列出本文的提纲。(带着问题,自由默读课文,编写提纲)。
5.汇报提纲,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下节课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篇课文。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长听。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概括)这节课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习课文(一)略读第一局部。
1.齐读第一段。
师:什么东西如此神奇,被发明了出来却又看不见摸不着?话还得从二百年前说起。
2.第二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
(二)细读第二局部。
1.师引读第3段:18世纪以前……装置。
师: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它制造工艺复杂?(指名生汇报)。
勾画出来,读一读,体会它的复杂。(指名读—齐读—赛读)。
2.自读4、5自然段。
师:除了毛瑟枪制造工艺复杂外,接受任务前的惠特尼还面临了哪些困难?(生汇报,师归纳板书:数量大、时间紧、需要许多铁匠、人们不信任)。
3.小组活动,扮演惠特尼向学生介绍自身的.想法和做法。
师:面对这样多的困难,他是怎样做的呢?哪些段落描写了惠特尼的做法?(生汇报:6-8段)。
自读6-8段,读后分小组活动:和同学们分角色扮演当时的情景。
4.指名生汇报读第8自然段,师归纳板书:三简便:制造、组装、维修。
5.再读第8段,观察分号,体会分号的使用对掌握要点的协助。
6.师:惠特尼展示了这种方法以后结果如何?(齐读第9段)。
小结:
当你不被理解和信任时,不要紧,坚持自身的,只要拿出行动来证明——自身能行!
(三)学习第三局部。
1.师引读第10段:“你知道……也没发明。”那他到底发明了什么?(他发明的是一种方法:规范化。师板书:规范化)。
2.师:规范化究竟是什么呢?(指名汇报:10、11自然段)生齐读10自然段后半局部和11自然段,加强对规范化的了解。
3.实物举例,深入浅出,使学生真正理解规范化的含义。
师出示五瓶相同品牌和规格的矿泉水:用同一规格批量化生产瓶子和盖子,(拧开瓶盖,互相交换)它们之间可以任意搭配,不用担心弄丢了盖子就找不到可以相配的了。
小结:这就是惠特尼的规范化带来的深远的影响和无穷的便当。
三.拓展延伸。
师: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运用规范化方法给人们带来便当的?(生自由说)。
如:笔芯、灯泡、碗筷……。
总结:
所以说,惠特尼的发明多奇妙啊!它启发我们——(生:发明发明不只表示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示在科学的“方法”上。)。
板书设计。
最热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及评课(汇总15篇)篇十二
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为达到考试的目的,作为教师在考试后要及时搞好试卷分析,有效地进行试卷讲评。试卷讲评起着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熟练技能,弥补缺漏,纠正错误,拓宽思路,提高能力等重要作用。
因此,上好讲评课对提高整体成绩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我自己上试卷讲评课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考后及时分析学情,做好讲评课的准备。
试卷的统计与分析,不仅是对分数的统计与分析,更是对试卷的正误情况进行统计。对教师而言,要提前“知错”,仔细记录错误:
(1)、每一道题出错的人数。
(2)、出错学生的层次。
(3)、比较容易出错的知识点。
(4)、学生出现错误的主要类型。
(5)、各层次学生出错的'特点规律,对学生在试卷中的表现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但绝不要在试卷讲评课上说分数。
二、讲评课要突出重难点,不能面面俱到。
讲评应把出错率高的题作为重点,挖出出错的根源,帮助学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出错少的可一带而过或小组合作解决。个别的可以单独辅导,以帮助他们彻底弄清没有弄懂的问题。
三、当堂检测,反馈矫正。
以上是我对试卷讲评课的一些反思,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怎样使试卷讲评课更有实效性,仍是我在这节课后继续应该去思考,在实践中继续不断去摸索的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热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及评课(汇总15篇)篇十三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课题。
《经济生活》一轮复习小卷测试讲评课。
课型。
试题讲评。
课
1.知识目标:进一步夯实基础,并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查漏补缺,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认知结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他们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能辩证地分析自己地成绩,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评价,以良好的心态备战高考。
2.学情分析:高三(1)班是我校的文科实验班,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相对较好,但学生间的差异性大。经过一轮复习学生已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还有些欠缺。学生虽已有一定的习--------题训练,但缺乏答题规律、方法的。
总结。
与升华。对主观题学生有为难情绪,缺乏自信心。
教学。
重
难
点
题
方
法
分
析。
教学方法。
点拨引领学教案应。
合作探究用学。
多
媒过。
发散思维。
体
应
用
程
导课时。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与
点
图
拨
提供必要的数据统计,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帮助学生对典型错题的解题规律、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针对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进行同类提提或供供变。
式实热问战。
点题的演。
再练情。
训
练
题
境
--------自主进行试卷评析和答题分析,提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自主纠错,生生互动。阐述自己解题过程中的困惑。陈述典。
型
错
误
思
维
过
程。
探究主观题的解题方法。学生讲解对试题的分析过程及解答过程,互相交流。
真正掌握解题通法,克服贯性思维。有新启发、新思考、新收获。
运用方法,完善思维过程,内化为解题能力。
自主提取信息、链接知识点、思考命题视角、并提供参考答案。
及时自学反主以致。
馈探用。
究,,培。
错反养。
创因思新分提意。
析
升
识
典型错误剖析矫正。
激活错误,改变认知。
变式训练,举一反三。
用方法提高能力。
自主创新,思维拓展,提升凝练。
教学反思。
课前反思:
从此次测试反馈中再次体现出:
1.平时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学生一定要对每一考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部分学生仍然只停留在机械记忆,因而不能灵活自如地调动和运用知识点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本节课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对考点理解的重要性。
2.平时在教学中反复强调要快速读题、认真审题,准确抓关键词,获取最有效的信息。但学生仍然只是停留在看,而不是用笔把关键词画下来,因而遗失有效信息。
3.学生对对主观题仍然有为难情绪,不愿去写,有懒惰思想。本节课要帮助学生解决主观题解题方法,着重于学法指导,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做到用方法提高能力。
课中。
反
思
课后反思: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最热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及评课(汇总15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理解文明对话的作用、必然性,自觉地成功地进行文明对话。
教学重、难点:
本文思辨性较强,推导过程严密,须着重引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可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亦或从近代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入手亦或直接进入(如《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是《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的核心部分,着重的论述了作者涉足中国科学与文明的历史研究的原因,揭示自己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指导思想。
二、作者简介:
李约瑟(1900-1995),英国生物化学家、科技史专家,国际科学史联合会主席(1972-1975)。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7卷34分册)、《用历史的观点看待中国传统的科学》等。
china),请人为中译本题写书名时改为现名。在英语中的“科学”(science)与“技术”(technology)有着明确区别,而且在其论述中也是把“科学”与“技术”、“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等区分开的,作者在本书中所探究的是,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科学与文明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促进其发展的内在原因,并非简单地停留在技术应用层面上。我们应该从作者的原书名去理解他的写作理念。
三、朗读课文,注意字词。
回溯()云翳()伽()利略伽()马刀伽()蓝。
四、研习课文:
1.李约瑟是一位具有人道主义情怀的科学家,他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呢?
提示:科学史地位--西欧中心主义者的错误观点--缘由主题。
(重要)古代地中海各民族中国未被发现。
肯定新月地带、印度民族(偶然性)。
作者抽丝剥茧般的娓娓道出原委,揭示出全书的主题。
2.全书的主要内容--著名的李约瑟难题,着重分析,让学生们明白相互之间的联系。
提示:1、2段,17世纪前后中国对于科学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7段在中国的早期社会,为什么科学技术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
8段中国为什么能产生有机自然观?
“有机自然观”也就是中国道家的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外对比展开分析。
从这八个问题中提炼出作者的评价:(1)中国古代科学停留在经验阶段并只有原始论;(2)尽管中国在理论和几何方法体系方面没有创造出“希腊奇迹”,但中国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许多方面都走在具有较高理论和方法论水平的欧洲人和阿拉伯人的前面;(3)尽管中国在15世纪以前有着许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并能使之有效地加以运用,但中国始终未能创立出“近代科学”
3.我们应怎样评价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贡献?结合3、4两段。
提示:引导学生找出书的宗旨,以及作者的人生信念,我们应以务实公正的态度去看待历史,去评价科学技术史。不仅仅是对中国的如此,对一切民族的都应如此。
五、小结。
本文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书序,缘由主题--内容--宗旨--指导思想(板书加讲解),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应学习作者摆脱一切偏见,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最热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及评课(汇总15篇)篇十五
课文讲述的是二百年前美国独立不久,为了捍卫主权与外国作战,急需定制4万多只毛瑟枪,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在当时有限的制造工艺下,与总统签订了生产合同的发明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的经过。简单介绍了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中的意义。揭示了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的深刻道理。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文中的惠特尼发明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生产的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认识分号对于理解文章要点的作用。比如说惠特尼制造标准间的好处,用两个分号表明有三条好处。
3、激发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惠特尼发明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一些重大的发明人和相关的发明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人类的历史上,有很多发明家为人类的进步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名字被载入史册,你们能举例说一说吗?(学生交流材料),有一个人的发明,却看不见,摸不着,他是谁呢?他到底发明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整体感悟。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介绍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到底发明了什么东西?
三、研读课文。
1、18世纪以前,毛瑟枪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机械装置,文中哪儿写了制作的复杂?
(生:第三自然段)(出示课文段落)。
请把机械制作的复杂读出来。(指名读,如学生不能读出表示复杂的语气教师可范读。)。
(十分复杂、自己一件件、自己安装、并不完全一样、如果只能)。
2、还有那些困难?
(生:数量大、时间紧迫、需要大量铁匠。)。
指导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相应的语气。
(生答:惠特尼发明的是一种方法标准化。)。
4、标准化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让我们再回到二百年前,看看这个事物诞生的过程。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2~9自然段,看看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5、原来制作毛瑟枪的方法和标准化做法有什么不同?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
全班交流这两种做法的不同之处。
(每一枝毛瑟枪都是铁匠师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装的。每一个零件的大小尺寸并不完全一样,如果哪一个零件坏了,只能请铁匠师傅再按原来零件的大小打制一个。)。
(零件制造起来简便;可以批量生产,组装简便,可以从各种零件中随便抽取,不存在两种零件不能配合的情况;修理简便,某个零件坏了,从那种零件中的一堆中随便拿一个换上就行了,不用另外打制。)。
(1)(指名读句子)大家注意到了吗?介绍标准化做法的三个好处的句子之间运用了怎样的标点符号?(分号)。
这三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可以用分号隔开,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自己总结)引导学生初步联系使用分号。
(2)通过刚才的比较,你们知道标准化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做法吗?
(学生可自己总结,也可以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教师出示句子成批生产同一标准的零件,然后统一组装成成品,使原本只能一个个生产的物品,变成批量化生产了。)。
6、标准化的做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呢?学习第十一自然段。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标准化的意义。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