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通过阅读以下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民间剪纸艺术论文(专业18篇)篇一
内容摘要(冒号):文章通过对学生现有设计思路、设计风格的评析阐述,提出了将民间美术融入设计教学的重要性,进而说明只有真正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做到设计创新。
在当今这个高科技信息时代,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的设计工具、设计手段层出不穷。计算机、互联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各种数码输入、输出设备的应用,使得学生们在进行艺术设计创作时越来越倚重于信息技术的革新、进步,依赖于工具、手段的提高。设计作品中充斥着1些图案与色彩的简单拼凑、大同小异的电脑特效,这种左抄右搬的现象时有出现。学生关注的是如何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去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忽略了用艺术审美打动人们的内心世界。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作品背后是设计元素的匮乏、传统文化的缺失。
学生设计作品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有激起其自身内在的情感,没有民族文化作为根基。电脑是1个高效的设计语言工具,但不是万能的,把电脑作为设计的全部内容是错误的。电脑只是1个工具,它需要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需要我们的观念,需要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在设计中的体现,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和完备的文化修养相结合。熟练地使用各种软、硬件只是从事设计创作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中去。
设计是1门涉及到社会文化、传统观念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现象之1。这种与传统文化的连带关系,决定了设计活动必然会被烙上社会文化的印记。尽管设计的审美标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诸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呈1种动态的趋势,但它始终不能脱离民族文化的土壤,不能脱离民族心理的共识。设计的受众永远是针对具体的,具有相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的人群。文化与民族是不可分的,“最具民族性的也是最具世界性的”。求新扮酷、构思怪异、造型离奇的作品可以取悦人的感官,满足猎奇的心理,但是没有文化内涵。不能体现人文关怀的作品是不能慰藉观者的心灵的,更不能引起观者的共鸣。
数字时代的优秀作品对于载体有着更多的选择,而其是否能打动人,是否能成为设计亮点,就需要从文化的角度衡量。然而,快餐文化的盛行、就业的压力使学生不能体会设计文化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解读民间美术的样式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在多种艺术语言的交叉中找到设计的灵感。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过为世人瞩目的优秀文化遗产。民间美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投射,是民族文化中无比绚烂的1页,是中国人特有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的反映。民间美术将吉祥的'内容与美的形式融为1体,表现了喜庆、乐观、吉祥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的完美境界。其质朴、自然、充满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卓越的创意和独特的风格,并且涵盖着广博的传统文化精髓。民间美术与人类社会有着天然的亲合性,能够在瞬间扣人心弦,使人产生丰富联想和美的共鸣,使人的心灵获得激荡和铸造。它所产生的愉悦和美感,能使形式的审美因素超越时空,震撼人们的心灵,它沟通了人类共同的心理倾向和共同的感觉经验,必然导致人们具有共同的审美基础,使处于不同目标与不同角度的人,从积淀下来的形式中,感受到不同层次的内容。民间美术就像1条纽带,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在深层意识中连接起来。
教师应在对民间美术溯本求源的解读中,帮助学生求得规律,吸取有价值的成果。在继承传统的优秀审美观念的同时找到突破,要将民间美术中的文化精髓通过对现代设计的认识和理解转化成符合时代要求的视觉语言,并赋予其时代的气息和新意。要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使传统与现实互动,使民族精神与时代特征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创新,才能在竞争中闪烁出与众不同的光芒。
2、教学方法、步骤。
在设计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构成形式美的角度、从设计方法论的观点,把握民间美术及其文化内涵的拓展与应用。从感知、理解、再现的潜层面着手,进而利用所掌握的现代设计观念、方法与民族化的民间本土艺术语汇对比、映衬、沟通,最后实现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从而完成对本土化审美形象的心理体验、升华和对现代设计理念的消化超越。
通过民间采风、实地调研、收集资料,文字、图片,从形态学角度研究民间美术的生存基础、造型特征、图案纹样。了解民间美术样式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其前景、危机和潜力。对构成的特点、形式法则和配色规律进行临摹整理,分析记录民间美术的装饰状态。研究各种纹样的称谓及特殊含义和传统,并分析其文化内涵及工艺制造特色,即附着于何物之上,客观分析记录原因。
2.挖掘文化内涵。
在熟悉民间美术样式的基础上,以文化背景为前提,深入挖掘民间美术的内涵。将民间美术放到民族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大背景中去,在对其本质和美学特征的探求中,求得规律,吸取有价值的成果。文化是1个民族、历史发展长期积淀的结果,是民族存在、发展的根基所在。它是设计的文化积淀和永恒动力,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体现。任何1个民族都是统1的文化共同体。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受“天人合1”“阴阳5行”观念的影响,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世界观和方法论。这1哲学观、美学观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文化链条。只有把握民间文化的本质,挖掘民间文化的内涵,激发民间文化的力量,才能找到最佳的设计定位,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的设计形象。
3.设计与运用。
在经过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之后,将民间美术的素材通过直接、间接、再创造的方法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并以自己已掌握的设计技巧再现出来,从而使设计作品在信息飞速更替的今天更具时代性和永久性。
直接运用(冒号):直接把民间美术的构成形式或色彩以及某些表现方法或工艺制作方法,借用到设计之中。在创作过程中,将民间美术的图案、造型样式作为1种创作的素材,直接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借题发挥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意图,设计出的作品与民间美术之间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使现代的艺术设计更具有民族特性。这1阶段的重点是掌握民间美术样式的各种表现方法和形式语言,掌握好民间美术词汇的运用。
间接运用(冒号):总结民间美术造型的形式法则,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形式语言,如强烈的色彩、特殊的寓意,经过融合、消化,成为自己的艺术语言。使民间美术作为1种民族文化的营养,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修养。创作的作品与原始素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深化与再创造(冒号):再创造是借助民间美术的装饰语言创作出有新意的图形、样式,但又不失民族风格。民间美术与民族文化的基因在精神追求与思维方式上得到全面的体现与继承。在这1阶段主要是通过前期的调查研究,酝酿设计的创作灵感,寻找能够抓住自己视线的并能激发自己设计欲望、创作热情的兴奋点。借助对民间美术样式的感受引发自己的联想,以民间美术的独特语言和视觉图像表达自己的创意,使得作品在融合时代特征的同时,保持浓郁的东方风情和本民族的传统特色。
结语。
好的设计不但美在形式而且美在内涵,它应该既有高科技的形式美,又有理性思辨的艺术美;既有符合时代潮流的崭新样式,又能体现民族文化的内涵。只有用有技术含量的本土艺术语言结合深入浅出的直接情感表达,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给人既带来感官的愉悦,又能唤醒人们心中潜藏的情感体验。教师在设计教学中指导学生对民间美术进行全面的分析、整理、归纳和提炼,寻找民间美术与时代特征的结合点。将民间美术的象征性艺术语言和特定的文化内涵结合,以强化作品的张力为目的,在赋予其新的活力的基础上,延续和拓宽设计的视觉语言。
要以新的观念、新的视觉和新的表现手法容纳西方设计理念和思潮,并与传统文化的神韵、意境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最简练的语言和个性化的表现形式达到最强烈的艺术效果,使民族传统文化在设计中不断地被重新诠释和定位,使设计作品散发出博大而包容的民族文化神韵,最终在对民间美术学以致用的基础上,为设计创新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教程[m].天津(冒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民间剪纸艺术论文(专业18篇)篇二
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璀璨明珠,其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品种丰富、优秀的中国文化、民俗文化,不只是母体的呈现,也作为其中一个分支而存在,更重要的是,民间艺术将进入该领域的市场,民间艺术以工业的形式发展。
随着社会和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人的生活犹如已经进入到了快速移动的公路,民间艺术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商品意识的丰富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方式急剧转变,使民间艺术的原生状态的环境几乎被摧提供毁,民间美术工艺遗产的存活趋于消失,因为任何形式的民间艺术总体来说规模并不大,从中获取的利润也有限,这就导致了从事这方面行业的人员稀少,受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现在此方面的技艺很难推广开来,很多掌握技术的老人不愿意把它传授给外人,都是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徒弟跟着师傅学习,不外传,生产效率低,导致民间艺术经营惨淡,传统的民间技艺已经走到了十分困难的境地。
2、不重质量,胡乱开发。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人面对利润的诱惑,在传统民间艺术的生产过程中,不重视产品的质量,一味的生产,很多生产厂商利用监察的空子,制造假冒伪劣商品,欺骗消费者,类似的作品比比皆是,将产品的艺术性不管不顾,技术和艺术含量不高,艺术市场的管理混乱。
民间艺术产生的作品一般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以节日,旅行用品流通市场的形式,营销方式比较简单,这不是一个成熟的销售策略。往往因不注重包装,产品品牌意识不强,没有知名品牌的产品等限制发展。民间艺术需要开发更大的市场空间,不能仅仅停留在有限的局部扩散销售,大多没有实现产业化,集约化,连锁化,受到规模化发展的影响。
4、民间艺术面对审美观念的挑战。
传统民间艺术能够在民间得以普及,主要是人民的文化生活,给它一个生活的空间,一旦民间艺术只存在于商品的形式而离开了生活的,就会面对存活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观念在人们心中己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间艺术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生活,人们不爱在装饰中运用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手工艺品和民间艺术慢慢地从日常文化生活退去。
5、民间艺术的传承体系日渐萎缩。
民间艺术具有口传身授、家族传播的特点,而在外来文化和传统艺术文化之间,年轻人往往更加青睐于外来文化。很多年轻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缺乏自豪感,反而妄自菲薄,崇洋**。常常出现民间艺术文化后继无人的情况,引起了国人的担忧。没有接班人将会导致民间艺术慢慢地在历史长河中淡去。如何才能传承下去是民间艺术目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根本理由,亟待解决。
1、加强市场监管,优化民间艺术资源。
从目前来看,民间艺术市场的监管上相对薄弱,很多品质的艺术市场上充斥的高、低档产品混在一起,辨别不清,难以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减弱了艺术的影响力。民间艺术工作,不合理利用资源现象十分严重,制约了民间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对于民间文化艺术的管理,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加强管理。有了专业的部门对民间艺术管理之后,民间艺术的生产、营销都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民间艺术的质量和档次也会不断提升,传统民间艺术与旅游结合到一起,使二者相互为彼此服务,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引进全新的营销模式,放弃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的营销手段,由专业机构对艺术产品进行加工制作,树立品牌形象,提升传统艺术产品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2、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形成特色产业群。
现在的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还没有形成具体的生产产业链,民间艺术与旅游还未真正融合到一起,没有形成真正的聚集效应。通过产业规划和发展,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可以使之形成特色的艺术产业块。
3、创新品牌推广手段。
加强品牌在产品推广中的作用。受商品经济的影响,民间艺术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传统的装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文化民俗接近消失,艺术在没有文化的影响下是很难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根据不断变化的消费者的需求,基于文化背景下,要以迎合消费者的心理愉悦为目标,突出品牌的文化个性,实现差异化的营销。所以,在销售艺术品时,为了更好地推广品牌,应采用专卖店的方式进行销售,在方便销售和生产的地方进行专卖店的设立,让消费者充分了解传统艺术和艺术品,通过品牌去认知艺术品,防止假冒伪劣,营造良好氛围。
结论:发展民间艺术对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民间艺术如果想不断地延续下去必须要通过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来实现。要在与时俱进的基调下发展民间文化,通过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来带动民间艺术的产业化,进而推动民间艺术的发展。
民间剪纸艺术论文(专业18篇)篇三
传统民间艺术在本世纪受到极大的冲击,正在走向“消亡”,同时后继乏人,能够演绎古老艺术的人越来越少,优秀的文化正在不断流失。与此同时,新型的学校音乐教学模式日趋西化,音乐课中传统民间艺术模块的缺失导致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失衡,其主体地位受到动摇。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何去何从是我们这代人需要思量的。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生产生活而孕育、形成和发展而来的艺术形式,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和民俗文化的真实写照。它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有着特色鲜明的地域性,风格迥异的艺术性,体现出各族人民在观念、情感、视听审美经验上的差异,也全面反映了各族人民不同的风俗习惯、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民间艺术是各族人民对生命的最真实的感悟、对自然最真切的感知、对生活最朴实的写照。
(一)传统民间艺术走向“消亡”
20世纪以来,各地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从农业大国逐步走向工业大国,民族文化赖以生长的空间受到挤压。所谓的“文明”与“落后”,所谓的“流行”与“传统”,相互交错,中国传统文化在这场变革中受着极大地冲击。现如今,大家更多思考的都是如何改变、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加上流行艺术的普及,挤压了传统艺术存在的空间,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长年致力于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的冯骥才先生曾在不同场合指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每一分钟都在流失。”他呼吁:“我们现在要跟每一分钟赛跑!”但是谁来充当民间艺术的“守护神”?这是一个沉重但又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传统民间艺术存在着现实问题,如我工作的城市———桐乡,其长年流传的说唱艺术“三跳”也不例外。当年老艺人演出唱满茶楼,只可惜弹指间,“至今唯有鹧鸪飞”。曾对“三跳”的发展和兴盛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许多老艺人都已作古,一些经过几代艺人锤炼加工、精辟生动、贴近生活、幽默风趣的好书目也逐渐失传,后继乏人,会演唱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作为桐乡的文化艺术遗产,“三跳”拥有悠久的历史和高贵的艺术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学校音乐教育中对传统民间艺术传承的缺失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旧的传承模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传统民间艺术在中国的主体地位动摇的现状令人堪忧。
(一)学校音乐教育中传统民间艺术的缺失。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大多是师徒口耳相传的形式,或以民间艺术社团组织来进行的,但这种传承方式现在却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要。不可否认,我国社会教育体制是以学校教育为主要渠道的文化传承,因此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我们应该迎合新时代的步伐,思考学校教育传承传统民间艺术的路径。而长久以来学校音乐教育对民族文化、传统民间艺术资源的忽视现象是个不争的事实。有多少学生能说出当地的民间艺术形式?完整演唱当地民歌?这种现象已引起各国教育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挖掘传统文化艺术资源、重视学校教育中的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已成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发展的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未来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传统民间艺术的主体地位动摇。
回顾历史,上世纪前半叶外强入侵,西乐随之传入,对中国传统音乐产生巨大冲击。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为寻求富国之道,开始兴办学校,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音乐教育也效仿西方。曾经传统艺术一度被认为是“四旧”、“封建”、“老土”。由于盲目崇拜西方音乐,传承西方音乐的现象泛滥。使得中国音乐文化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地位。我们的音乐理论的基础是西方的,理论教学系统是西方的,传统民间艺术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承几乎断层。由于西方音乐教育及价值观的影响,我们的传统民间艺术的心理学、音乐美学、音乐价值观被摒弃。拥有几千年发展历程的中国民间艺术成为“昨日”,直接加剧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滞后现象的产生。
[1]樊祖荫.中国现当代音乐研究文集》[g]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4]洛秦.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民间剪纸艺术论文(专业18篇)篇四
摘要:油画艺术是起源于西方国家的绘画创作之一,油画艺术有着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在油画的发展历程中,受各地文化的熏陶和影响,逐渐形成了不同流派和不同艺术风格的油画创作方式。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油画艺术起源地虽不在我国,但油画流入我国时间较早,在我国有着漫长悠久额发展历程。但纵观我国现阶段油画风格和作品,多数为对西方油画作品风格的模仿,没有形成具有我国特有文化特点的油画艺术风格,课题研究由此出发,分析研究油画技术和我国民间文化结合的全兴油画艺术形式。为我国油画艺术的创作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间美术;美术图形;油画;应用。
我国是四大为名古国之一,有着上下五千的历史文化传承。民间美术艺术随着我国的文化传承一起走过了几千年的岁月。我国国土广阔,地大物博,不同地区民生风俗差别较大,经过千百年的传承逐渐形成了格式各样的美术表现方式和美术语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形式的追求发生了变化,民间美术艺术独特的风格和浓厚地方民俗特点的体现深受人们的喜欢,也赋予当代油画作业更多的艺术灵感和启迪。
一、民间美术为中国当代油画创作提供养分。
古人生产之余,农闲之时,会通过特有的方式进行娱乐活动,这些活动的形式内容以及相关产物逐渐形成了地方特色鲜明的民间美术。经过千百年的文化传承,初见形成了成熟的民间美术艺术形式,如剪纸、面塑、皮影等等。等具有悠久文化传承,和极高艺术价值的美术艺术。画家从此类作品中能获得全新的艺术创造视野,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我国民间美术艺术与地方文化的高度结合等特点,是西方艺术无法比拟的`。我国油画艺术家在进行油画作品创作时,可以通过通过了解学习民家美术艺术,去体会民间美术作品中者对于自身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民间美术作品中存在的文化底蕴,让这些艺术养分融入到自身的作品创作中,为作品添加新的色彩以及活力,如我国油画艺术家顾黎明在自己通过民间美术作品门神获得灵感,开创了全新的中国特色油画作品新风格。
二、在油画构图中借鉴民间画图体裁样式。
年画是具备中国特色艺术风格民间美术作品的代表之一,我国人民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通过制作年画的形式表达对新春佳节带来的喜悦,以及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顾黎明选取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木质们年年画作为其油画创作的灵感来源,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创作,重于形成了具有较强中国文化特色的油画作品风格,顾黎明此系列的油画作品,给观赏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在此系列的作品中,顾黎明老师一改传统油画对于油彩较较为厚重和堆叠的使用方式。采用平面化的挥之方式。并结合年画作品中对人物抽象刻画的艺术表达手法。王华祥老师在创作的《路遥知马力》油画作品中,画面布局借鉴了我国传统中堂的布局样式。画面背景中包含大量的国画元素,而人物刻画延续了西方油画的惯用方式。在画面两侧设计了极具中国特色红底对联,赋予了油画画面设计全新的视觉特点,打破了传统油画中难以渗透中国特色文化的艺术创作限制。王华祥在该作品的创作上大胆的进行了中西文化结合,将中国和西方国家的艺术特色进行拼接,赋予了作品全新的艺术风格。
三、民间美术元素的运用,丰富了画家艺术语言的个性化表达。
民间美术有着种类庞大、艺术形态多样化、文化元素较多等特点,将民间美术艺术与油画艺术结合,可以丰富油画的表现形式,让作者在进行油画创作中,对于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有了更多的选择,中国画家从接触艺术到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整个过程都在中国的艺术文化特色中熏陶成长。而油画是一种起源于西方国家的艺术形式,中国画家油画创作中,想要通过西方艺术准确表达出自己情感具有一定难度。正因为如此我国油画作品多数为模仿西方作品风格,而民间美术与油画结合的全新艺术形式则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画家通过在油画中艺术民间美术元素,可以更好的对自身情感进行个性表达,让油画作品更具灵魂。同时也可以让民间美术通过油画的形式得以继续传承,提高民间美术艺术影响力,也我国油画作品在世界上获得更高的地位。
四、民间美术多元的造型特色在当代油画中的运用。
民间美术在对人物的造型和刻画张,手法夸张表现方式多样化,对人物的某些特点进行了放大,注重人物的内涵特点表达,与西方人物刻画重视人物外形还原相比,我国民间美术人物刻画不仅仅是对外形的模仿,更多的是通过心灵反应事物。正因为如此,民间美术作品是我国各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宝贵文化财务,通过民间美术作品可以感觉历史和文化的演变与传承。将民间美术多元化的造型特点和艺术表达形式赋予到油画作品中,可以让西方的艺术形式具备中国的文化特点,如王怀庆老师,对中国的剪纸艺术有着深厚兴趣,剪纸艺术古典的艺术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让王怀庆老师在油画作品中创作中有了新的灵感和启示,结合西方抽象主义的理念,王怀庆老师最终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抽象艺术形式。
五、民间美术装饰性色彩对当代油画的影响。
民间美术色彩的选用都深受我国地方历史文化特点的影响,我国人民长久以来具有积极向上的思维,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民间美术作品中也以红色为主,彰显着我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傣正杰的作品中颜色的选取受民间年画的影响,红色、绿色是他主要使用的颜色,这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他的作品《跨世纪的婚礼》以进行婚纱摄影的人物为主角,背景设置大量的年画图案,色彩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我们可以看出民间美术的色彩大都是充满活力的,很少有灰暗、沉闷的色调。油画艺术同样有着很强的色彩感染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鉴民间美术的色彩表现手法。
参考文献:
[1]王晓菊.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油画中的陕北风景画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2]张炀明.宋代山水画的线性语言在当代山水画中的延承与拓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
[3]何湘云.中国传统戏曲题材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表现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
民间剪纸艺术论文(专业18篇)篇五
“老杨公”能历时几百年而流传至今,是跟它的地域性特色和原生态特色分不开的。早在2008年,老杨公就被评为北海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仅是因为了老杨公的故事反映了人们互敬互爱,教育婆媳和睦相处、夫妻合好,赞颂勤劳勇敢、驱恶行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它既了保留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和乡土文化意识又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老杨公”采用广西合浦地方方言演唱,主要由民族乐器+打击乐锣鼓+独唱、对唱、三人联唱+舞蹈+顺口溜+讲故事等多种艺术形式构成,表演形态富有原生性,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老杨公》的音乐是以廉州方言发音音调为基础的,富于原生性的民间音乐结构。它的歌曲种类是山歌类歌种。音乐曲调是民族调性sol1adoremi的微调式。从音乐结构来看,“老杨公”以“西海歌”的音乐旋律为核心,配以其它音乐曲牌如“东海歌”“西海歌”、“撑船调”、“棹船调”、“西江月”、“犯仙调”等,通过重复、变化、交替发展等方法,构成具有浓郁而鲜明的沿海地方特色、曲牌丰富多彩、风格统一的联曲,“老杨公”的音乐虽然曲牌种类繁多,但一般都是二乐句和四乐句的乐段结构;在四乐句的乐段结构中,第三句往往是第一句的变化扩展,第四句往往是第二句的变化重复。第一句一般结束在调式音阶的第三级或第四级上,形成半终止,两句乐句一起一伏,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其曲调优美,亲切流畅。“老杨公”的表演有别于北部湾地区其它民歌的艺术表演,它是一种典型的民间歌舞表演形式,是该地区为数不多的边唱边跳的民间歌舞艺术。它能深深扎根在民众之中,代代相传,深受广大群众喜欢,是与其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事一物,并具有较大的包容性、较高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影响力分不开的。《老杨公》全场表演只需两个演员,分别表演“老杨公”和“仙姑”,台下锣鼓手4~5人以及一名掌板者(兼送白、送歌)来配合台上的表演。“老杨公”和“仙姑”要唱、跳、演样样具备,因此舞蹈动作编配不能太复杂,但是,人物扮相和表演特征却十分重要。换句话说,老杨公和仙姑的形象能否独具一格,从人物扮相和表演特征来看,它必须更加具有典型性和象征性。“老杨公”的歌词采用廉州地方方言来演唱,有着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不仅具有原生性发音特点,而且思想内涵丰富。它的歌词词牌如同它的曲牌一样,种类繁多,有“大唐歌”、“东海歌”、“西海歌”、“西江月”、“犯仙调”等。这些词牌往往运用“比兴”、“双关”、“歇后语”、“谐音”、“比拟”、“析字”、“叠字”等不同的修辞手法,特点鲜明涵丰富,富于哲理,艺术性高,富有魅力。其中的“大唐歌”是北海民歌当中流传最早的一种词牌,它强调双关,重在抒情,意义深远,属于赋体歌讲究第二第四句压脚韵。
(二)耍花楼。
“耍花楼”也是北海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大类,是合浦县有名的民间歌舞之一,用合浦本地话廉州方言演唱,主要流传于廉州、党江、西场、沙岗、石湾、写家等讲廉州话的乡镇,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不但舞蹈动作多彩,歌调也较多且感人。“耍花楼”主要是一男一女两人身穿传统服装,在舞台上交叉穿插表演,对歌对舞,动作潇洒大方而又优美热烈,舞步多姿多彩。歌舞时男持一把花伞和一把纸折扇,女持一方绢帕和一把纸折扇,边唱边舞,常用的曲牌有:“花楼调”、“游山打猎”、“开经调”、“叹世调”、“插花调”、“采茶调”、“挂金索”、“二环调”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花楼调”和“游山打猎”。这种曲调唱词情调优美,富有浪漫想象的神话色彩。由于这种歌舞极其引人入胜,又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解放后,合浦人民对“耍花楼”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改革后的“耍花楼”它已去除了那些迷信成分,多是表现劳动生活的谐趣性,也逐渐成为庆丰收、迎新春的喜庆歌舞。广西北海的“耍花楼”很像东北的二人转,其舞步轻捷、活泼、轻松、幽默,如“跑马步”、“捣碓脚”、“走车盘”、“耍伞花”、“耍巾花”等,音乐节奏明快,动作舞蹈性强,旋律高亢热烈、语言亦庄亦谐,深受老百姓喜爱,也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三)咸水歌。
北海“咸水歌”几百年来都是靠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至今的,它精简短小,但又富有内涵,以极具地方特色的音乐风格被疍民所喜爱。作为一种民间歌曲,它不仅体现了该群体的生活环境和文化风俗的特殊性,还在本质上反映出疍民独特的水乡情怀。其演唱形式与我国其他民族民间歌曲有着相同之处,但又因风俗、语言、生活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形成疍家独特的演唱特点。咸水歌是疍家人广为传唱的口头文化,在日常生活劳作,特别是在谈婚论嫁、丧葬等过程中,触景生情,随编随唱,以歌谣形式描绘不同的情感,所以说咸水歌的歌唱内容十分丰富。北海“咸水歌”曲调繁多,歌词内容涵盖疍家人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如《叹家姐》、《咸水歌调》、《姑里妹》、《十二月送人歌》、《伴郎》、《伴嫁》、《叹古人》、《叹字眼》等。而《叹家姐》、《咸水歌调》是最具典型性的传统的北海外沙“咸水歌”,它们的曲调亲切自然,热情悠扬,委婉感人,甜美流畅。歌曲常常都是上下两句的一段体,每句字数不尽相同,句末一般要求押韵,但也有少数不押韵的,每句曲调多是因字取腔,但衬字的音调及句末收音都必须是相同的,并且不管唱多少段,其反反复复的基本结构是不变的。“咸水歌”有独唱、男女对唱、三人联唱、小组唱等演唱形式,格调清新,韵律天然,唱、叹流畅,感情浓郁、亲切。工作和休闲时叹唱儿句,焕发精神。北海“咸水歌”,因传唱地域而得名。这种富含海之韵味的歌谣,随着疍民迁徙漂移,在北海的文化土壤落地生根,既保持原生地同名歌种的血缘关系,又吸收了迁入地土著渔民歌种的养分而不断发展成熟,至今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是北部湾沿海一带以船为家的疍民世代传承的一个歌种。
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厚,文化生活日加丰富多彩,加上疍民的上岸、时代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会唱、会演、喜欢听、听得懂的人越来越少,使得这些传统民间艺术面临传人和听众双双流失的危险,甚至面临失传。因此,我们探讨这些民族民间艺术的审美属性,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上,最终还是要让研究成果发挥作用而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此外就是试图籍此引起人们对它的密切关注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当务之急的就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把保护传承落到实处:一是要全面发掘、搜集、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文字、影像等资料。二是要积极改革、创新,创造一个全新生存环境,赋予它在信息时代新的意义。三是要大力普及、提高,努力提升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实现经常性,稳定性,持久性。四是要加大教育力度,努力把这些传统民间艺术引进校园,开展传承教育。
广西北海民间传统艺术是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瑰宝,它在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它的研究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先人留给我们珍贵的遗产,我们有责任在每一个时代中展现它的风采,守望这份财富就是现代的我们应尽的责任。愿我们广大音乐工作者,为继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为繁荣艺术文化市场,奉献绵薄之力。
民间剪纸艺术论文(专业18篇)篇六
古代的皮影实物很难保存,在如今也都很难真正见到,但是通过数字化的艺术创作手段能够有效的将目前现有的文献信息内容完美的保存在珍贵的图像当中,并进行数字化的修复工作。然而从这一点上来看,数字化的剪纸能够对戏曲的剪纸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而且在这方面也承载着绝对的优势,这都是围绕着数字化剪纸艺术后续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随着我国动漫产业的不断兴盛,在动画方面的传播也开始不断的发生,大多数传统的戏曲都为我国动画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思路,而且根据相应的生动活泼的体系,直接走进了现代人的现实生活当中,从而有效的完成了古典艺术方面的现代化转换行为,并因此而获得数量更多的现代化的观众。皮影在古代一经出现就直接成功的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的线描艺术,通过刀具,能够分别在纸张及皮革上面刻画出各种不同的情况,再结合皮影线条方面的自由柔和度,通过各种长短、粗细以及曲直等多种形态来生动的表现出所要塑造对象的具体形态、动态方面的特征。
1.2数字技术和剪纸艺术的关系。
剪纸主要是以纸张作为材料,通过剪和刻的方式来实现,再通过印染和套色的方式来作为辅助,通过一种镂空的效果来促使其产生一种虚实呼应的结果,从而有效的展现出各种生动的形象,促使剪纸的内容情节更加的具有趣味性。剪纸的形式有很多,有染色、套色以及单色等。有些动画mv经常会受到人们的议论,他们认为这只是将剪纸的团放在flash当中重新的绘制一遍,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只是进行简单的临摹,那就只能说明是用一种数字的手段来进行的,这就必须要真正的考虑到剪纸的创作背景、设计思想以及制作的流程等,通过对民间艺术美学的研究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沉淀,再结合flash,以此来有效的扩大剪纸艺术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从而实现创作空间的拓展,真正继承和传播了剪纸艺术的精髓。
2.1皮影人物和flash人物的对比。
真正的皮影道具的制作有着非常严谨的制作工艺流程,而且在制作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真正具有皮影制作经验的制作艺人才能够完成这个任务。而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就完全可以忽略这个过程,只需要注重皮影绘制的效果,同时也无需镂刻和施色等操作,只需要通过ps等工具来绘制相应的皮影人物的身体部件即可,同时将此类的部件直接导入到flash当中转换成各种元件,然后在flash当中进行补间或者是调节骨骼的操作来实现人物的动作目的。
2.2皮影表演方式和flash动画的对比。
皮影戏通常都需要三根竹棍来对人偶进行操纵,其中一根系在胸前或者是背上的主棍,这根能够有效的保证皮影人偶的稳定重心,保障其整体的运动性。另外两根则系于双手之上,促使其形成一种生动和流畅的表演性动作,当需要加入一些其他的道具时,则通常会将木棍增多,具有非常强的艺术工艺性。而flash动画当中的补间操作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能够通过关键帧的设置来调出主要的动作,再通过补间形成连贯的动画动作,非常的方便。
2.3图像绘制创作。
flash当中的图形都是由工具选项当中所包含的所有绘图工作绘制而成的,而且所有图形的形式非常的自由,能够随意的对相应的工作进行局部的修改和选取,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将各自不同的图形放在同一层时,上面的图形通常会覆盖住下面的图形。而绘制对象就不一样,因可以对其进行直接的修改,同时也可以双击进入到内部来进行编辑和操作,其所具有的最大特点还是在绘制对象的本身基础上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存在,因此就可以将两个绘制对象进行相互覆盖,同时对二者的之间的位置大小以及角度等进行编辑修改,还可以通过笔触来使用填充的属性加以修改。
综上所述,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有效了保护了民间艺术的研发,同时也直接延伸出了更广泛的行业,并形成一种产业化的发展。
民间剪纸艺术论文(专业18篇)篇七
21世纪已经到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技术在音乐艺术领域的运用也十分广泛,网络音乐的发展势如破竹。网络音乐的发展如此惊人,网络歌曲唱遍大江南北,网络歌手一夜走红,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从广义上讲,凡是网络上的音乐实践活动都可称为网络音乐,从狄义上讲,只能在网上传播或主要目的是为了在网上传播的井以数字声音信号为媒介的网上音乐实践活动称为网络音乐。与传统音乐相比,网络音乐必须依靠数字技术、电脑音乐技术和网络技术。
欧洲是流行音乐盛行的国家,而世界网络音乐的发源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美国,电脑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发展、音乐形式的多样性都成为美国网络音乐发展的必要条件。当今世界上较大的五家网络公司都集中在美国,欧洲网络音乐的发展也紧随其后,也相继出现了一些较大的网络音乐公司。这些网络音乐公司的竞争与合作,推动着网络音乐的发展。
真正要说起我国的网络音乐发展,应该从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峰》开始,被称为中国第一首真正的网络歌曲,雪村本人也被称为网络音乐第一人。当时网上十分盛行的这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是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特别是最后用东北话唱的“翠花,上酸菜”,在当时成了社会上新的流行语。雪村的这首网络流行歌曲一方面在街巷中传唱,另一方面在网络上流行。这首歌曲的曲调诙谐,歌词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内容质朴,加上那句“翠花,上酸菜”连说带唱,更是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以来,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庞龙的《两只蝴蝶》和唐磊的《******》等歌曲唱响了大江南北,它们以优美的'旋律和真诚、朴实、深情的表达迅速征服听众,成为当之无愧的流行音乐主角。有意思的是,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先从网络上流传起来的。从网络的“边缘”迈向生活的“主流”,网络音乐似乎是来势汹汹,备受市场追捧。挟着这股旋风,迅速被冠名为“网络音乐年”。8月13日晚8:30,中国金唱片奖网络歌手奖颁奖典礼在在都江堰市体育中心举行,这是中国首届网络音乐节。
网络歌曲的特点:第一,网络歌曲绝大多数是自发性的原创歌曲。创作者主要是年轻一代人,他们或是对音乐有着强烈的爱好,希望通过歌曲演唱表现自己的才华,或希望通过歌曲表达某种情感(或态度)。而后者几乎成为网络歌曲受欢迎的一个基本要素。第二,歌手因歌而红。第三,网络歌曲的生产往往是低成本的制作。第四,由于网络歌曲是免费的,受众群接受它或摒弃它都很轻松。
随着网络音乐的诞生与发展,mp3、mp4等数字化音乐格式的出现,磁带、cd作为音乐主要载体的日子似乎快要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网络音乐销售方式,给予盗版将是个致命的打击。
伴随着网络音乐的诞生与发展,在网络经济急需寻求突破的今天,网络音乐模式将音乐和市场结合是一个良好的渠道。网络是一个舞台,网络给了人们更大的自由创作空间。网络也可以是一种商业,为人们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但对音乐本体来说,网络只是形式,音乐本身、音乐的质量才是根本。我们应当重视每一种新的形式的意义,也应当充分利用任何现代科技成果给音乐带来好处。但是什么时候也不应当买椟还珠、舍本求末。我们应该尊重听众的需求、去探讨音乐发展的规律。
网络和音乐的结合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也是两者发展的必然产物。总的看来网络音乐的发展趋势是向上的。但网络音乐目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要让我们的乐坛好的作品不断,我认为,网络歌手和制作人包括出品人、投资人,都应当时刻牢记音乐质量提高才是根本。
民间剪纸艺术论文(专业18篇)篇八
摘要: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很多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环境问题也日益加剧,尤其是城市内涝给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海绵城市构建这一理论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以浙江温州这一沿海城市为例,就其海绵城市构建过程中景观设计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化;海绵城市;景观设计要点;探讨。
海绵城市构建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复杂工程,其在构建过程中所涉及的景观设计要点极其重要。通过对温州海绵城市构建过程中景观设计要点进行探析,以期提高城市景观设计的实用性,同时推动温州海绵城市的构建,进而减少诸如内涝这样的生态环境问题。
1海绵城市的基本内容。
1.1海绵城市的含义。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的概念,主要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因此“海绵城市”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它的主要功能是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1.2海绵城市构建的背景。
温州作为我国浙江省的沿海城市,在夏秋季节常常遇到台风、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并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加上城市地面主要是依靠管渠、泵站等设施进行排水,长期如此,就使得温州这一城市路面容易出现逢雨必涝,旱涝急转。为了避免温州一到下雨天或者遇到台风天气就出现这样的情况,海绵城市在构建过程中景观的设计则更加注重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同时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这样既避免了洪涝,又有效地收集了雨水。
民间剪纸艺术论文(专业18篇)篇九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们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各项生活需求都在提高,就连审美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尤其对城市园林设计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也促使城市园林的设计和建设力度在不断加大,相比较传统园林设计理念来说,人们更青睐现代艺术,将其运用在城市园林设计中能让城市环境得到较好的改变,让人们感受到城市所带来的幸福感。分析了城市园林设计中运用现代艺术的相关问题。
我国城市的发展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快,人们居住环境变化也较大,生活环境也更加多元化,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应用在现代化城市中,显得有些的调档,和城市发展完全不相符,人们也就意识到去创新城市园林设计理念,将现代艺术融入到其中,以期设计出更优美的园林景观,让城市环境也得以改善,这也是现代艺术应用的主要目的,让其结合城市园林设计,打造绿色生态城市。
民间剪纸艺术论文(专业18篇)篇十
1.1城市园林设计内涵。
城市发展建设是不能和园林设计相脱离的,而城市园林设计则有着较强的综合性,它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既融合了城市规划理念,又将建筑学以及现代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内容含融合进来的,让其成为人文艺术和自然科学的结合体,最终成为独立的学科,其中融合了文学、书法、雕塑以及建筑等多么多种知识。城市园林设计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城市空间布局,以及表现出城市的形态,最终的目的就是打造舒适生活环境,提高居民幸福指数,让居民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这样也能让城市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总体来说,城市园林设计和人们生活有较大的联系,园林绿化、园林空间布局等等,这些都能将园林设计重要性给体现出来,让城市得到较好的发展空间。
1.2现代艺术内涵。
人们都将现代的艺术形式和新的艺术形式称为现代艺术,这是新时代的标志性产物,随着新事物的产生,旧的事物也必然被消亡。现代艺术主要是的创新基准就是现代社会以及现代生活,并将建筑学、哲学以及美学等诸多学科知识融合进来,现在这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已经被广泛应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现代艺术已经融入在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城市公园设计,还有园林设计,不管是绘画内容还是建筑工艺上都能体现出现代艺术,这使城市环境得以优化,也让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人们的审美要求得以满足,对社会也是提供了较多的服务。现代艺术如雨后春笋般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中做到了推陈出新,在众多艺术品中能够引人注目、脱颖而出,其代表人物有:勒?科布西耶、沃尔特?格罗佩斯、米斯?凡德洛等,他们奠定了现代艺术思想的基础,并影响到全世界设计的发展。
民间剪纸艺术论文(专业18篇)篇十一
1、大胆尝试颜色搭配。
色彩搭配为艺术设计起到了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而民间美术对于色彩的配搭体现了民间生活不断变迁的过程以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需求的特点,因此现代艺术在色彩搭配方面对于民间美术的借鉴必不可少。例如在过年期间,我国的鞭炮、春联、红包等都以大红色为主,象征了来年生活的红火;而我国的民族服饰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存在相同的特点——色彩斑斓,就像把绿的青山,蓝的天空,白的云朵,黑的土地都融合到了服装里,体现出民族贴近自然,拥抱自然的特点。我国的文化底蕴丰厚,因此也给不同的颜色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例如红色的热情,白色的纯洁,黑色的稳重,紫色的优雅等等,而这些颜色特点在现代艺术设计当中,都能够与设计对象相契合,这种愿景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在凸显事物所想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之外,还将艺术气息体现的淋漓尽致。
2、保留民族特性。
艺术设计方面的民族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且永远不会褪潮流。民族并不局限于狭隘的区域和艺术形式当中,它不分国界,具有世界性、艺术性的特点。现如今,在中国的服饰、饰品上民族风格尤为突出,设计师在服饰上将潮流元素与民族元素完美结合,不但体现了它的独一无二,也将我国特有的民族特点在世界的舞台展示出来,在体现了我国浓厚的民族情结的同时,也向众人展示了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民族性通过民间美术的审美性、民俗性和实用性的共同作用得以体现,并且对现代艺术设计影响长远且深刻,无论是在造型设计、色彩运用还是创作理念上,都向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推动现代艺术设计的不断向前。
3、讲究人与自然相结合。
造型和形象是艺术设计最直观的表达形式,我国民间美术经过了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沉淀,其艺术造型种类颇丰。而现代艺术可以充分借鉴我国民间美术的造型艺术,基于自然的情况下,加以发挥主观想象,将艺术创造向自然、随意的风格靠拢,并且通过独特的外观造型将其表达意义暗喻其中。比如我国的的艺术瑰宝——翠玉白菜,自古达官贵人都喜欢在自家当中摆放或收藏翠玉白菜,它也是拿来馈赠亲友的佳品,而将珍贵的玉雕琢成白菜的形状也是颇有讲究,白菜的谐音意味着纳百财,有着吉祥如意、财源广进的说法,因此是玉器界备受欢迎的题材。不仅如此,我国自古有“算盘一响,黄金万两”的说法,因此现代艺术设计当中,算盘常常以一种装饰物出现在商业用房内使用,这些包含吉祥寓意的造型一直备受中国人的追捧,也广泛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当中。
二、结束语。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而我国古老的民间美术是华夏民族文化艺术中的无价之宝,我们应该从造型、颜色、寓意等方面探究民间美术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扩展与延伸,使得现代艺术设计既保留了我国民间艺术的神韵,又具备了现代设计的新型理念,在多元化的世界文化舞台上独树一帜。
民间剪纸艺术论文(专业18篇)篇十二
摘要:剪纸是我国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文章围绕民间剪纸艺术的吉祥观及其民俗文化价值展开研究,试图进一步剖析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化观念。
关键词:民间;剪纸;象征;谐音;寓意;吉祥。
一、民间剪纸与吉祥观。
剪纸是民间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早在纸出现之前,镂花工艺便孕育了剪纸的雏形,至南北朝时,已有了剪纸实物,到唐宋时期,剪纸的发展精熟而繁盛。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剪纸已从包含信仰、传说、原始巫术等的形式,向民俗、艺术等更为深层的方向演进,工艺技法也从最初的单色剪纸向套色剪纸、分色剪纸转变。在此过程中,剪纸逐步实现了从装饰到情感、审美等功能的过渡,并广泛运用于张贴、点缀、刺绣、印染等生活事项。作为民间智慧的结晶,剪纸不仅仅传递着民间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更承载着一种“美之所依”的精神旨意,表达了剪纸艺人对幸福、祥瑞、美好的向往,体现了民间工艺对社会哲学的思考、对未来生活的预兆、对福禄寿喜的象征。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人日即事》中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可见其对剪纸的赞美和热爱。如今,作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剪纸已经融入百姓人家,成为一种美化生活的艺术瑰宝、陶冶情操的精神食粮,作为民间艺术序列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它犹如一股潺潺清泉滋养着民间文艺的生命。中国古代民间“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民间剪纸亦然。民间剪纸的吉祥观传递着民间艺人的美好构想,是剪纸技艺的必然属性和内在要求。吉祥观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精神祈祷和一种情感化的心理体验。不管是哪种解读,可以肯定的是吉祥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社会历史文化浸染,经过不断融合和发展,逐渐形成涵盖福、禄、寿、喜、运等具有民俗意味的祝吉方式,它与民间剪纸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紧密相连,使剪纸蕴含的人文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二、吉祥观在民间剪纸中的表现。
1、象征表现。
象征,以物喻事,是以感性为基础,显现事物形态的抽象性表达和某种特殊意义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民间剪纸中,象征表现作为剪纸的隐喻和内涵,有利于欣赏者提升审美水平,解读剪纸艺人的丰富思想,并为欣赏者提供了莫大的心理慰藉和满足。以吉彩琴的剪纸作品《石榴》为例,创作者在大红的纸上镌刻出镂空花样,以满枝的石榴花果象征美好、红火的生活,画面中跳跃的红色、速写式的形态和直观的表达,无不给人以强烈的动感。同时,石榴自古就有“榴开百子”的意思,象征多子多福与福禄安康。从另一方面说,吉祥观念与象征表现既有具体的联系又有抽象的互补,在表现过程中,吉祥观念的表达虽然往往并不那么直接,但隐含着某种浪漫主义构想,激发了一种自由精神,深刻地揭示了剪纸艺术对美好生活的承载和期盼。
2、谐音表现。
谐音是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它利用汉语中某些音同义不同的字,假借此字暗指彼字,通过语义双关表达吉祥主题。剪纸艺人常借助谐音的方法把动植物化为吉祥语,把美好的愿望通过图案暗喻出来。如,花生、柿子与“生”“世”谐音,两者拼组,谐音“一生一世”;又如,梅与“眉”谐音,剪纸艺人即以喜鹊站在梅树梢上的图案表示“喜上眉梢”;再如,鸡与“吉”谐音,鸡与鱼在一起,意为“吉庆有余”;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借文字谐音指物表意的吉祥文化观,为民间剪纸的发展增添了魅力。如,《松鹤延年》《福寿双全》等剪纸作品即是这种谐音表现的经典呈现。
3、寓意表现。
寓意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托物寄意的,它主要借物之性、借物之意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反映物的内在特征。在民间剪纸中,寓意表现作为一种常用的表现形式,将吉祥文化观蕴藏于文字、物象的组合之中,借以表现剪纸的吉祥性。民谚俚语中有“鼠鱼多子”之说,所以民间剪纸中常用鼠、鱼喻示多子多孙。民间剪纸亦与民俗文化相关联,从而丰富自身的人文内涵。剪纸艺人常喜欢用富含寓意的寿山、蟠桃、梅、兰等物象进行创作,表达祈愿、福瑞、长寿等吉祥观。可以说,这种蕴含吉祥观的寓意表现方式,为民间剪纸文化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民间剪纸在民俗生活中有着较为深厚的基础。它将祈福求祥的社会心理和精神文化追求融入民俗生活,并深刻地反映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多个哲学层面的内容。论及剪纸在民俗生活中的作用,可具体归纳为岁时节令和人生礼仪两个方面。
1、岁时节令。
岁时节令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俗活动,包括巫俗、图腾崇拜等早期民俗习惯,也包括除夕、中元、白露、夏至等岁时节令活动,但无论是岁时还是节令,可以肯定的是它们都烙印着民间剪纸所蕴含的图腾色彩。在民间,百姓非常重视岁时节令,因中国自古有重农传统,岁时节令的地位非常重要。审读剪纸历史不难发现剪纸与岁时节令的密切关系。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即反映出了剪纸用于岁时节令活动。在民间,岁时节令中自古有“吉纸祥事”之说。在春节,百姓喜欢贴“福”迎春、张“花”纳祥,以此辞旧岁、迎新年。正月十五更是有“莲花灯上贴剪纸,花灯节上闹灯花”的民俗。不仅如此,古时剪纸亦有招魂复魄、驱鬼辟邪的象征意义,唐代诗人杜甫在《彭衙行》中就写道:“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这些从侧面揭示了剪纸文化与民俗生活互补相承的特征,又深刻地反映出了剪纸与岁时节令相伴而生的渊源。
2、人生礼仪。
民俗学中将人生礼仪划分为诞生、婚嫁、庆寿、丧葬四个主要部分,这四部分形象地构成了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在这四块内容中,剪纸均与之紧密相连且传播着某种重要的礼俗文化。以诞生礼仪为例,在以农业文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结构中,“传宗接代”“香火永传”等思想盛行,造就了诞生仪式剪纸的出现。如,新儿降生后,农家要烧香祈祷,家里要贴上门福、送子窗花,准备附有大红剪纸的礼物,等待家中来人贺喜。《麒麟送子》《百子葫芦》等作品就体现出了这种仪式剪纸的朴素认知和深刻含义。又如婚嫁礼仪,新人结婚时,在门里门外都会张灯结彩,贴上清一色的“红双喜”装饰婚房,烘托喜庆气氛。在整场婚嫁仪式中,新娘的头饰、鞋服以及生活所需的被褥、蚊帐、妆台等上面出现的“鸳鸯戏水”绣花或纹样,它们的母本都源于剪纸。再如,庆寿、丧葬等仪式也与剪纸不无关系,如,《八仙祝寿》《鹿鹤同春》等作品就是孝寿文化的产物。
民间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为基础的环节,而剪纸艺术在民间文化发展中承担着引领作用,它引导着大众文化的审美取向和视觉情趣,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给予民间文化这棵参天大树生长所需的养料和精髓。曾有人说“文化价值根源于审美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剪纸的文化价值也基于此。可以说,剪纸作为中国民间文化中具有独特价值与内涵的艺术形式,不仅表达着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淳朴民风,也体现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朴素价值观和伦理批判。作为民间文化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剪纸将哲学、美学等内容加工并融合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精神文化内核的智慧结晶。从一定程度看,剪纸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文人美术和学院美术,它将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回归于民间文化中最为单纯的真、善、美的起点,并引导着社会大众文化从视觉经验向审美体验过渡和演变。综上所述,剪纸艺术为人们理解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俗精神架设了一道审美桥梁,为全面推动民俗文艺的繁荣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万炜、透视民间剪纸中的吉祥观念、大众文艺,(3)、
[2]刘延山、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化价值、大众文艺(理论),(6)、
[4]刘世军、中国民间美术、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5]李西秦、剪纸艺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民间剪纸艺术论文(专业18篇)篇十三
不管是城市园林设计形式,还是园林设计思想,都深受现代艺术理念的影响,而且城市园林设计中有很多元素都渗透了现代艺术内容,比如园林中渗透了色彩艺术,还有绘画艺术等等。早在19世纪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意识到的设计应结构现代艺术,并添加较为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让的建筑或者物品建造的更加美妙,从那以后诸多艺术家就走进各类的设计中,这样也就产生了现代艺术,并在很多设计中得以使用。尤其是现代化社会,城市园林设计更是和现代艺术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现代艺术思潮也影响着城市园林环境的建设。
2.2现代艺术在设计中的具体表现。
(1)城市园林设计中应用雕塑艺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园林设计都有效应用了雕塑艺术的,最常见的就是城市花园中的植物,人们将这些植物给修剪成各种不同样式的造型,还有城市广场中,那么雕塑摆设也都利用了雕刻艺术。现在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美观性也有较高的要求,加上雕塑材料的多样性,让原本单一的雕塑材料有了较大的创新,不再拘泥于普通的石头、木材以及金属材料的,有很多种新型材料在雕塑艺术中都有所应用,且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
(2)城市园林设计中应用空间流动设计艺术,这种设计手法最初还是应用在巴塞罗那的德国馆中,在这个场馆中,整个结构都是由柱子来承担,解放了整个建筑墙体,这种墙体可以自由布置,形成了一种连续的流动的空间,让建筑平面足够自由,也体现出建筑的自由塑像的,还能让流动景观空间得以塑造,堪称完美。这种空间不光有流动性,其存在模式也并非是消极静止的,空间秩序也比较灵活,让整个建筑空间都有较好的流动感,人们在浏览这个空间的时候能感受到得一种积极的视觉感受,让空间美感具有一定的力量性。城市园林设计向来讲究动静结合,空间流动设计艺术手法便极大地迎合了现代空间的需求。
2.3现代艺术中网格设计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网格设计艺术手法是将特定的设计对象纳入网格体系的一种设计手法。各类建筑、山水、树木、石等通过起伏、交错、层叠、凹凸等方式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层次。园林网格空间由于方格边界的节点具有无限扩展的特点,单一的纯空间可自由、多向地发展,形成无尽头的水平透视效果。在这种空间中,借鉴建筑用墙来分隔空间的原则,例如用花卉、绿篱、植被、乔木等作为绿墙来严格的按网格平面形式来分隔空间,植物以直线、平行、方块、三角形的简单规则式种植来达到组合空间的目的,利用网格空间强烈的透视感,使得空间具有某种“空间—时间”同时的“透明性”。
2.4现代艺术中现代绘画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作为一种艺术性的语言,是充分表达艺术思想的工具。由于自身线条和色彩的因素,现代绘画成为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基础元素,深刻影响着城市园林设计。现代绘画艺术是通过对客观事物高度提炼,用具象图形表现出来的一种设计手法,是对现实的高度浓缩,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换个角度看,城市园林设计其实就是一种现代绘画。将抽象的绘画运用到城市园林设计中,以深浅不同的植物颜色为基调,通过醒目的颜色对比,让城市园林设计得到有差异的统一。例如里约热内卢的科帕卡巴纳海滨大道,从空中看,科帕卡巴纳海滨大道的人行道就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棕榈树种植在其间,富于变化的曲线让整个图案颜色更加丰富逼真。
结束语。
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对我国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中加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城市园林设计与自然环境更加和谐的发展,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更加符合现代环境发展的要求。现代艺术和城市园林设计的结合,在提高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改变城市形象,促进地区和国家经济的良好发展,不断推动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4]杨富英.简析城市园林设计中现代艺术的体现[j].现代园艺,,18:85.
民间剪纸艺术论文(专业18篇)篇十四
摘要: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剪纸技术运用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突出剪纸文化、元素,并且设计出具有本土特色同时又独具特点的产品包装,是设计师创意能力的集中体现。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运用我国传统剪纸艺术不仅能够促进传统艺术的传承,同时还能够通过包装设计的载体得到发展,又使得包装设计的表现方式呈现多元化。
关键词:剪纸;现代包装;设计;运用。
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作为文化瑰宝,它不只是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具备悠久的历史,同时,还由于它展现我国匠人卓越的智慧以及独特的审美情趣而受到大家的追捧。传统剪纸艺术传承着民族特色的本土精神与艺术,将最本质的艺术审美以及精神境界展现出来,其具体的艺术表现包含着丰富异常的平面构成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运用传统剪纸艺术,可以使剪纸艺术的基本价值得到深化,而且,通过相关剪纸艺术的具体元素还能促使包装设计的具体表达方式得以扩展开来。
一、现代商品包装设计的具体现状与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使得不同的民族、价值观以及文化遭受忽略打击。为了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力,产品被市场所接纳,产品设计以及包装设计便出现了一些跟风的现象,并慢慢迷失了自我。在此情况下,我国传统剪纸艺术经过长时间的演绎发展逐渐成为了民间艺术中的奇葩。它用其独特的文化符号以及图形视觉让全世界对传统剪纸艺术形成了特有的表现形式。全球许多华人设计师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利用以及借鉴我国传统剪纸艺术当作创作的灵感来源。现代包装设计追求“以人为本”与“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设计理念,不论是设计师还是学者们都必须对本土化的问题加以关注,关注民族的历史以及生存根系,在设计中运用传统剪纸技术不仅可以让现代包装设计的基本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同时,还能提升现代包装的底蕴与内涵,最终促进我国现代包装设计行业的平衡发展。
我国传统剪纸艺术的内容非常丰富,且题材也比较广泛,它为现代设计提供更加丰富的视觉艺术资源。
剪纸的基本技术可以分为刻与剪以及撕纸、染色、浇烫、衬色、勾描、拼色等,这些技法的结合才能展现出镂空的形态。将这些传统的技艺手法运用在包装设计中会使得包装更具有层次感,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也可以透过包装看到产品的色泽以及样式。比如在对茶叶包装进行设计时,通过镂空设计的加入不仅仅能够展现出茶叶的基本成色,同时,还可以把我国传统的茶道精神展示出来。此外,如果在制作灯饰用品时加入剪纸艺术,其镂空灯饰不仅仅有着良好的透光性,同时还能够将其剪影效果展现给人们,从而给人们从视觉上带来不一样的感观。还比如,对鲜花进行包装时,采用盒装代替传统的纸包,由于盒装是全封闭式的,所以它具有较差的透气性,如果在此运用镂空工艺不仅仅可以提升盒装的透气性,同时还能提升其审美效果,使消费者在心理感受以及视觉效果上产生一定的冲击力。
就传统的剪纸纹样来看,它不会受到任何形式的约束,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想象力与智慧,比如果树、神兽、牲口、花卉以及人物等相关纹样都有出现过。除此之外,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件、故事以及日常动作也都被列入剪纸纹样中。传统剪纸纹样被人们当作辟邪祈福的符号,它们展现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祝愿。比如粽子、月饼以及元宵是我国传统食品,这些食品大多与传说有关,为此,如果把相关的剪纸纹样运用在这些食品的包装上可以烘托出节日的气氛,同时还可以更好的展现出对应的文化内涵。在婚礼喜糖的'包装上也可运用相应的剪纸纹样,我们都知道,剪纸自身就有着祈求祝福的意思,如果将它们体现在喜糖的包装上不仅可以让包装变得更具设计感,同时还展现出其中祝福的寓意。除了喜糖之外,蛋糕是我大家平常用来庆祝生日的食物,为此,我们可以在蛋糕的包装盒子上将福字或者寿字等剪纸图案运用进去可以把我国传统的民族特色展现出来。
(三)传统剪纸色彩在现代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就我国传统的色彩来看,全都无法离开“五行五色”这些颜色,所谓五行主要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而五色则是黑、白、青、赤、黄。我国传统的剪纸色彩是比较单一的,通常情况下,“中国红”用得比较多,但是在一些重叠纸雕中也会运用到相对较多的色彩。与过去相比,如今剪纸色彩的运用会更加的丰富。在对产品包装进行设计时常常会针对产品的基本形象与气质来对颜色进行选择。就包装的相关属性来分析,颜色对于消费者的视觉冲击与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在对包装颜色进行选择时不仅要考虑到产品的特性,同时还要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三、结语。
传统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的一类具有传承意义的艺术形式,它存在的基本意义在于服务于我国劳动人民的生活,就其自身特点来看,它有着劳动人民所喜爱的艺术风格,如果把些设计元素运用在包装设计中,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也是独具一格的。从我国传统的文化视角来分析,剪纸艺术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现代设计与民众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此,对剪纸艺术进行分析研究,不仅仅是对我国民族文化加以传承,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现代习俗与传统习俗的互相融合。所以,我们必须从传统的艺术中吸收以及借鉴相应的艺术元素,将其整合进传统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中去,这与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相符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民间剪纸艺术论文(专业18篇)篇十五
摘要学习音乐对儿童各方面影响的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本文笔者只从音乐学习对儿童脑智力的促进及普遍学习过程帮助的基础上,简单论证音乐学习对儿童不可忽视的,甚至可以说必不可少的重要性。
关键词音乐学习脑智力学习过程。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学音乐的孩子聪明,有灵气”,是说学习音乐能够使孩子变得“聪明”,即学习音乐能帮助学生学习。首先,何为“聪明”呢?古语道:“聪明”,“耳聪目明”也。由此可见,作为声音艺术的音乐,是判断“聪明”与否的重要标准。对儿童而言,普遍意义上的“聪明”一般是指脑智商的发达,和学习能力强。本文笔者也正是通过学习音乐对学生智力及对学生学习的普遍性帮助的基础上,粗浅的谈一下学习音乐怎样使学生变得“聪明”。
一、学习音乐能够开发智力,促进脑的发展。
世界上关于音乐与智力发展的研究还是以美国为龙头的。1994年8月13日,在洛杉矶召开的美国心理学学会第102届年会上,弗朗西斯・罗斯彻(er)公布了一项重要的试验研究成果――《音乐与空间课题操作:一种因果关系》――音乐学习能够提高儿童的空间推理能力。“这项研究的价值,诚如罗斯彻所言,在于它证实了音乐(作为特定的变量)与空间推理之间的‘有实质的因果联系’”。1997年2月,后续实验以《音乐训练导致学前儿童空间―时间推理的长期性增强》为题,发表在《神经学研究》上。这些实验结果的核心,强调的是早期音乐训练与神经传导通路发展的因果关系,而神经传导和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智力的状况。1998年在美国音乐教育研究权威刊物《音乐教育研究杂志》n发表了《音乐训练对学前儿童空间―时间课题成绩的效应》的'实验报告。该研究从1996年10月初开始,到1997年底结束,实验结论是“实验的两组被试取自同样的智力环境,在这个特定条件下,音乐实验组在操作智商的平均获得分数上,显著的高于控制组。故而我们相信,音乐训练对学前儿童空间智力发展具有积极的效应。”同年4月,提交了一份实验报告《mcgill钢琴计划:三年钢琴教学对儿童认知能力、学术成就和自尊的效应》及在美国奥尔夫教学法协会在佛罗里达州坦帕举行的1998年全国大会上,lin提交了又一份同类研究报告:《奥尔夫教学法的音乐教学对幼儿空间技能的效应》。两个实验都表明音乐教学对幼儿园儿童的视觉―空间能力测验成绩有显著的增长作用。即证明音乐对儿童智力提高的作用。
二、学习音乐过程的特殊性能够帮助儿童学会学习。
学习音乐本身就是一个学会学习的过程。我们知道,学习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过程,包括生理的、心理的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而由于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具有时间性,抽象性,情感性等特性,音乐的学习就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也正是学习音乐学习过程影响其他学习的优势。学习音乐对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能力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音乐有着自身庞大的知识体系,学习音乐的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覆盖了认知、心理、情感、感官等一系列学习领域的活动,是对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需要学生调动一切学习因素,要求身体各个器官动作协调性的高度发展,并要求通过各种方法参与学习,如感知、体验、模仿、分析、总结、探索等等来学习音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整个学习过程,发展最敏锐的理解力和领悟力,并了解知识、技能、感情和感官是如何交织作用的,总结出个人的学习经验,从而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获得学会学习的能力。这的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音乐是抽象的,是很难用讲解、呈现等一些传统的方法教授,学生无法很直接看到、接触到,这就要求学习者发挥想象力,利用抽象思维,调动感官去聆听、理解,调动身体去参与、体会,调动思维积极思考,这个过程自然的使学习者的想象力得到开发,学习注意力得到提高,使身体各器官、各部位得到协调,并促进在学习过程中的配合。再者,音乐的表演、再现过程,也是音乐的二度创作过程,这时候除了尊重原作,表演者的个性也得到展示,这也就激发了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素质――创造性,对于任何学习来说,创造性恐怕是最难得的。
1998年,美国学者赛瑞芬在《音乐作为认知》一书中论证了音乐是心灵的内部认识和学习的认知主义特点。而美国著名教育家简・谭通过训练(音乐)使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所期望的最终目的。这一目的反映出他对音乐学习的认知主义――音乐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认知和元认知形式的深刻理解。这说明音乐学习对所有学习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即使抛开不容易理解的认知主义,其实音乐学习本身就需要涉及不同的智能。如:需要运动、身体器官、肢体动作协调的演唱、演奏与身体运动智能相关;视谱与空间智能相关;音乐的句、段结构与语言相似,因此音乐结构感应该与语言智能有关;音乐的节奏、节拍、速度、横向的曲式结构及纵向的不同声部之间种种复杂和声,内在比例关系,对称与均衡等使音乐又与数学逻辑智能相关;作为场景描绘,情感、情绪的表现,音乐与美术、舞蹈、文学、戏剧等又有共通之处。可见音乐智能不是“孤立”的,它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表现,可能涉及其他不同的智能,这会产生学习音乐与所有学习的通汇之处。
总之,音乐智能综合了“视觉―空间―知觉―技能”、“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其本身就是多元化的智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音乐就是学习一切。
文档为doc格式。
民间剪纸艺术论文(专业18篇)篇十六
1.1传统特色与天然包装材料的运用。
我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已形成独特的东方文化风格。我国特有的包装材料、造型运用等已深受世界各国爱好东方艺术的人们的喜爱。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取材品种多样,应用在包装造型方面的材料就有草、藤、竹、木、柳条、棉、麻、宣纸等。独特的产品,独特的材料,伴之以古朴的包装造型,在对外贸易中,给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从我国现代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不少花纹精致、造型优美、做工细致的器皿。由此,不难推断,早在古代,人们就已注意到装饰美,将形式艺术美融于生活。“买椟还珠”更是把包装作用生灵活现展现出来。时至今日,更要充分发挥包装的作用,把传统材料中与众不同的形式与现代简洁设计风格相结合,古韵又不失现代特色。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生态因素,开始提倡“绿色包装”,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包装艺术设计的实质是使包装来自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并在本质上更加接近于自然。
1.2民间图案的运用。
我国的传统图案在经历了历史的洗礼中,在人们的头脑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影响着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思维方式,对人们的社会认知,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格观都有深刻的影响。我国的传统图案具有深深的民族烙印,其中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大多都蕴含吉祥如意的意义。将这种传统的图案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可以将图案的寓意进行展现,通过对其原形的分解,转变和重新构造,不仅在外观上具有审美效果,同时还可以将蕴含的深层寓意展现出来。这种传统图案的应用,对于企业形象和企业理念是一个很好的表达方式。既可以将商品的内涵表现出来,同时又可以将图案蕴含的寓意传达给人们。
1.3传统艺术对色彩的追求。
我国传统艺术在色彩方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套艺术形式,在长期的历史文化沉淀中,人们对于“大红大绿”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喜好。这种因素的由来是和我国人们的生活背景,民俗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我们不能认为传统的红绿就是一种比较俗气的颜色,这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根基的。在我国认为红色为吉祥、喜庆和富贵的意义,所以说每逢年节的时候,商品的外包装几乎都会选择用红色,以此来展示节日的气氛。此外红色对于人们的视觉冲击力比较强,可以有效的突出商品的形象。
把中国书法融入包装的文字设计中,通过书法的独特艺术美,结合现代西方设计思潮,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打造出属于本民族的又能融入国际潮流的现代设计。“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北京奥运会标志,以中国传统的书法、印章和运动特征相结合,经过艺术加工幻化成一个人在奔跑,表现出北京张开双臂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和真诚。利用书法字体进行设计,具有特定的视觉冲击力,新颖、活跃,与风格相映成趣。印章在中国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一种社会诚信表现形式,以此寓意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一届奥运会的庄重承诺。“中国印”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结合的典型例子,充满了中国文化特色。
2结语。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我国在现有的比较成功的商品包装中,都应用到了传统文化的概念,将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包装设计有利的结合,将会展现出一种强大的力量。在将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包装设计结合的过程中,我国应该将艺术的民族性,文化韵味真实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充分的发扬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特点。成功的包装设计不仅可以促进商品的销售,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光大。
民间剪纸艺术论文(专业18篇)篇十七
关于设计中如何融入传统元素这一类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以及针对这一点所进行的观念引导性教育和采取的相关辅助性措施,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多次出现,前辈们在此方面所作的努力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我很欣喜学生们认真地提出这个问题,至少说明他们正在思考或者说已经开始尝试。既然是再一次针对现代与传统的问题作讨论,我们不妨从更多的角度去展开,不以表面性的问题解决为目的,而是去找一些规律,也许规律的背后有更多的答案。
首先,不用怀疑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可取性。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总是后浪推前浪地出现一个又一个的科学技术发展高峰,设计活动以科学技术的高峰为契机产生一个又一个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经历了古拙而神秘的彩陶和文字的发生阶段;经历了威武奢华的青铜时代;创造并发展了漆文化和茶文化;奉献了经典的雕塑、建筑和家具;享有丝国、瓷国之美誉。这些成就与其所处的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生产生活条件密不可分。时过境迁,在生活方式和生存的空间环境上的局限性越来越显著,于是对传统的怀疑态度也随之越来越明确。但是传统之河并没有被这种情绪所控制,因为传统的源头是人类本身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它始终按照人类创造活动的轨迹奔流不息。因此我们认为:人的需要、地域条件,以及对条件的利用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们创造设计中的原动力,从古至今依靠这共同的纽带去连接。
传统风格的应用与发展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自然而然地继承与批评,这是由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氛围、消费理念决定的。这些习惯与理念的形成与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渗透的设计意识及经验互为因果。经验的发展,设计条件的创造体现了人类设计进步的客观实在性,这种进步和变化的本身就是对传统最好的融入和继承。
其次,人类在各个领域中的创新活动,是在世界范围内寻求一种服务与合作,在这种服务与合作中间,设计的发展变化最为明显,许多设计产品的民族性越来越模糊成为一种反映趋势,这是现阶段生产和生活节奏的现状以及设计技术共享的趋势造成的。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克服认识的模糊性和取向的偏差性。很多人认为:古代器物上的装饰花纹是传统;古代器物造型是传统;雕梁画柱、工巧精深是传统。这些似乎都不足以概括,今天的成就就是明天的传统,由此可见,传统本身是一种复合体,更是一种文化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涉及到人的心理、思想和审美的变化和发展,表现出清晰的脉络和轨迹,只有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比较才能接近真实,把握规律,才能完成选择和继承。另外关于传统的两种偏执态度,即论古而崇古;学洋而崇洋。五千年的文明史是财富,但不能为了炫耀而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放眼世界知己所短并不是全盘西化;当然折中之法更不是解决方法。由于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宗教信仰、伦理观念、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使东方和西方的文化艺术产品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因此在评定文化现象的过程中,不能以一种简单的、固定的、绝对的标准去度量和比较对象的高低、优劣、是非,而应该认识到不同文化传统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充分发挥中国文化巨大的包容性和消化改造能力。
我们知道:由最初的吃、穿、用的需求顺序到穿、吃、用的需求行为,又到用、穿、吃的需求愿望,表明了人们生活环境中重视角度和价值取向的易位。从吃、穿、用的需求层次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人们对设计活动更多的关注是强调生理上的舒适感和心理上的愉悦感,而且精神上的享受是最高的追求。那么应该既包含了反映时代精神的简捷、明快、多功能效应的设计,又包含了紧张、快节奏、高科技时代下人们心理休闲、放松、回归的设计。因此注重人们心理需求的多样性,例如:求奇异、求创新、求功利、求变化、求认同、求补偿等等,成为设计活动的指导思想。
各国的民族风格在现代设计的发展过程中都受到一定的磨合,但是历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局限性决定了艺术从来都具有互补性,在现代信息社会的众多信息源中,传统只是其中极具互补性的一个分支。与其说现代设计中的如何融入传统文化,不如去看看在世界范围的设计领域中哪些方面需要互补。
我们会发现:高档消费品、信息产品、日常医用药品、旅游产品、对外贸易产品等很多很多的领域中,都需要有民族传统风格的合理体现,在国际性的交流活动中,民族性的认识和挖掘、汲取和运用往往成为设计创新的起点,从而有利于设计成果更好地达到“创造不同”的目的'。
围绕商品的形、色、技、艺几个方面去选择设计与消费市场之间的切合点,形——适应生活节奏的舒适、便捷、流畅、安全;质——生活高品质、高情调的隐喻;色——符合色彩心理、色彩环境的民族传统的全面感知、提炼和应用;技——现代技术与特色生产工艺的结合;艺——对历史渊源的艺术性表达的能力。
我们曾经创造了伟大而光辉的传统,面对发展道路中对传统的认识和传统自身的发展等方面的不同问题,要求艺术工作者能够客观地、全面地分析和处理时空条件、客观环境、政治体制、消费观念、发展契机等各方面相同与不同的因素。有些国家已经在艺术领域完成了自身优势的挖掘和保护、(下转第75页)(上接第64页)他人优势的合理拿来和嫁接阶段,逐步在设计领域中占有领先地位。例如:德国被人们公认为有着严谨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国家,曾经是近现代设计的带领者,但是始终没有停止对于民族传统乃至地域传统的精炼化继承,其实恰恰是因为这种继承态度,使德国的设计面貌呈现出一种经得起推敲的完整。瑞士文化发展的脉络中始终是本土文化的沿袭,同时又是在稳定的、有跨越性的发展,对于世界来说,瑞士的设计成果的传播是一种温和的、感动式的,同时又是一种风尚的潜移默化,带有很强的鼓动性。日本一个擅长渲染本土文化资源的国家,极其理性地分析和汲取着世界各国的优良传统,并能够为己所用,通过合理的整合之后,完全以日本的面貌向世界展示出来,而且很快成为艺术、设计、科技现象优化的标志性传播者。
对于中国现代设计中如何融入传统、体现民族性的讨论始终在继续,至少可以明确:弘扬我国传统的设计现象绝不仅仅是大熊猫雕塑、“唐装”的拼贴流行、龙纹的弥漫、明清式家具的仿造、“鼎或华表”的伫立等现象,而应该是一种规划和发展思路的整理、一种思维形式的张扬、一种文化的净化和延伸、一种生活的状态和愿望。中国需要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的,对传统及现代的设计规律熟练掌握的,对设计的意图与构思有完整的表达和展现能力的,富有创造性思维的设计人才;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对于艺术产品的认识和鼓励以及对于艺术创作的规范化需求和的管理,这是非常现实的对艺术设计发展支持和帮助。
民间剪纸艺术论文(专业18篇)篇十八
摘要:中国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而不拘泥于现实,敢于突破历史的束缚,直抒情怀的创作精神赋予了民间剪纸更加顽强的生命力,也造就了民间剪纸别具一格的现代装饰美。中国民间剪纸在使用材质、创作题材、创作造型、应用方式上都具有现代装饰美。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工业经济即将取代传统民间工艺,而民间剪纸在传递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还要适应现代生活的转变。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独领风骚的姿态,屹立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一直以来,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都根植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有着广泛而深厚的民间基础,它保存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被劳动人民所创造,又为劳动人民所享用,体现了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喜好。
装饰美是指通过某些艺术技巧和手段来装饰加工生活实用品和供欣赏的陈设品所获取的审美属性。现代装饰美是指在设计风格上运用现代的手法和技巧来装饰加工生活实用品和生活品所展现的审美属性,其立足点在于传统,影响在现代,充分展示了装饰设计中的发展和再创造。中国民间剪纸是我国极为普及的一种民间艺术,流传甚广,数量庞大,形式多样,根基雄厚,是我国古老文明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一颗东方明珠。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它都以自己的独特形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默默地为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唤起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传统的民间剪纸一般使用简易的纸张或与纸材料接近的易得的材料,便于裁剪和刻制,然而简易纸张极易破损、褪色的特质,致使传统的剪纸作品不易保存和流传。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和造纸行业的进步,为了能让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民间剪纸技术再次回归时代舞台大放异彩,广大制作者对民间剪纸在使用材质上有革新的需求。这就需要现代艺术设计家在使用材质上大胆创新,不让民间剪纸技术被新时代淘汰出局。随着人们对民间剪纸各种形式的需求的日益俱增,纸质的材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人们开始尝试新的领域,以期代替纸质和弥补民间剪纸在保存寿命、质感等方面的不便给我们带来的困扰。新技术带来的磁性纸给我们带来了福音,随之也为我们打破了民间剪纸在某些领域的界限,为我们启开了民间剪纸的现代装饰美的大门,人们开始尝试使用纺织面料、有机板玻璃、pvc、金属、皮革、陶瓷等材料来达到剪纸预期的效果。在一些特殊领域,人们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装饰效果,甚至打破了纸质材料的限制,开始尝试使用纺织材料、人造皮革、有机玻璃、金属等材料来表现剪纸的魅力。当然,不同的纸质材料带给人们的审美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
传统的民间剪纸的主流题材,一方面是以吉祥寓意,所以多以谐音法来表现,比如“连年有余”,就是在莲花的花纹上再刻条鲤鱼;“抓髻娃娃”就是在娃娃上再刻只公鸡:“岁岁平安”就是在稻穗上再刻只瓶子和鹌鹑。另一方面,是对神话故事和古代人物的怀念。大都是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是对流传的神话传说和先辈们英勇事迹的歌颂,亦或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进入新世纪的民间剪纸,一部分的创作题材仍在歌颂我们的传统剪纸文化,而现代的民间剪纸大都“脱掉”了纸的这张外衣,走起了新型材料之路,木材、金属、塑料、新型复合材料的运用给我们的民间剪纸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展示舞台。随着材料的转变,剪纸的色彩也变得丰富多彩,甚至开始使用一些辅助的效果来让我们的剪纸具有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民间剪纸蜕变之后,其在现代的.装饰美上也越来越能得到更好地诠释,它也不再只是窗户上的点缀之物,建筑设计,环境设计,标志设计及器皿设计中我们都能看到剪纸的倩影用镂空的形式展现,不论是几何化的树叶处理法,还是镂空雕刻技法的形式感走向,或者是从平面造型的倒三维空间的立体型跨越,都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民间剪纸在现在装饰美的道路上又开辟了一条新的康庄大道。
民间剪纸的造型一直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在古代,民间剪纸大都是人们用来美化环境或者烘托喜庆气氛的,所以,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就自然地充当起了装饰的角色。也正是因为民间剪纸的这种民间性和装饰性,决定了他在造型艺术领域的装饰美。换句话说,民间剪纸就是“具有装饰美的造型艺术”。民间剪纸的造型艺术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自己的特殊韵味,主创者大都是心灵手巧的农村女子。她们没有受过专业艺术的培训,也没有专业艺术家门的严谨与考究,更不用绞尽脑汁地为她们的作品想象主题和寓意,只需做到自己情感的真情流露和宣泄。所以她们的作品大都展现出返璞归真的艺术魅力,“一把剪刀,一张纸,为心所剪,为情所动”,是再好不过的注解,也正是这种主观性和非功利性才让我们的民间剪纸剪出了自己独特的意象造型艺术。民间剪纸大都来源于民间生活的真实写照,但又不仅仅是对所表现事物的简单描述和描摹,而是在追求客观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的夸大或缩小以改变对象的性质、样式、颜色等方式去改变事物本来的自然原型的常用标准,从而达到装饰美的目的并在装饰美的效果中展现出它们对生活的憧憬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家们对生活的朴素观察和对事物真相的追求以及对自然审美理念的执着,让他们能够突破艺术思维的主观束缚,驰骋于宇宙的全方位空间中,这也造就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造型上追求完整与美好的艺术契合。为了达到审美上的完美造型,艺术家们独辟蹊径,创造出来极富装饰韵味的神奇作品。如在剪纸作品中只是表现侧面面额的人物形象,作者常常会画出两只胳膊或者眼睛,这种表现法则就是对对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地展现,这种表现手法增强了剪纸的主观性、立体型和全面性,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达到民间剪纸的完美特征。
当传统民间剪纸还停留在对节日的庆祝和对民俗活动的祭奠时,我们就开始尝试用它来点缀我们的日常用品,或是张贴在各式各样模型的装饰上,让这样的镂空或者雕刻给我们的作品带来更加生动的整体美感,同时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装饰领域中运用最广泛的就是就是平面设计,然而随着新技术的产生,它就不仅仅只是局限在标志设计、书籍装帧、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插图设计等传统的平面设计领域,而是开启了新世纪的现代平面设计的装饰美的大门。它开始游走于电脑游戏,动画影视等航道,甚至出现了剪纸相声、剪纸动画片这样的新的剪纸形式,让我们的民间剪纸由静转动,这也是在给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及发展现代艺术锦上添花。民间剪纸作为一种符号语言应用在工业产品设计早已是独树一帜的。现在,许多的灯具设计师们都很喜欢采用镂空的纹样去设计灯罩,这种灯罩在灯光的照射下会显得光彩夺目,熠熠生辉。一些瓷器的设计也开始采用剪纸镂空的装饰手法,制作出来的产品在审美上具有赏心悦目的功效同时也具备渗漏的功能,让我们的产品变得富有魔力。在当代的一些大型时装秀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剪纸艺术的诠释,依靠人体的律动让镂空部分产生各式各样的形状变化,也通过形状的变化更好地展示人体的美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民间剪纸这一源于大众的,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代表性地位的民间艺术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被随之而来的大工业化经济所取代。剪纸艺术也在这一背景下开始向现代剪纸艺术转型。中国民间剪纸在传递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还要适应现代生活的转变。任何一种文化在总结他的发展前途时,首要考虑的是它能否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进步、上升,开辟出一条自己的专属通道。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也为民间剪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2]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
[3]许恩沅.论装饰图案艺术[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4]王伯敏.中国民间剪纸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