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过去经历和经验的回顾和总结,它对我们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
钢琴演奏心得体会论文(精选17篇)篇一
音乐教学论文:培养学生钢琴演奏中的音乐素养。
钢琴演奏是一个复杂的脑体结合的活动过程。在一瞬间,将乐谱上的东西通过视觉反映到脑海,大脑马上会指挥手指在键盘上弹奏,耳朵还同时对演奏的声音进行检查,不断地调整和改进。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具备音乐素养就等于是一个机械地弹奏和歌唱的机器人,他就无法去理解音乐、懂得音乐、表现音乐。所以,培养音乐素养是为了全面提高学员的音乐综合素质,并且以此促进学员对专业科目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
一、基本技能的训练。
1.识谱训练。识谱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完整、高效地视奏程度适合的乐曲。我们要让学生在表演的状态下弹奏钢琴,而不是来回重复地进行简单练习。在教弹一首新曲子时,一些视奏技巧好的学生能以惊人的效率来迅速完成你所教的新课。而一些识谱和视奏能力差的学生,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弹奏时的吃力。实际上,学生在弹奏时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乐谱和键盘。进一步说,读谱和弹奏都是识谱训练中的重要方面,不能有所偏废。片面地强调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2.学生的基本技术训练。钢琴的技巧有很多,我以音阶、琶音的训练为例:第一个音是弹下去;弹后面的音时手指应提前做好触键准备,指端与键面不能过近。大指触键要独立,在移位时依赖手腕转移力量。在弹奏中,大指要寻求独立触键的空间,而手腕要有意的配合手指,自如、灵活地为手指提供最佳触键的位置,通过练习,找到手腕合理的动作状态。两种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时要慢练,渐渐地就可加快速度。
下面特别说一下“慢练”:
著名钢琴家雅科夫・弗莱尔认为:“慢速弹奏法犹如钟表匠手中的放大镜,它可以使练习一部作品的音乐家更仔细地看和听他们所弹的音乐,并能深入浸润作品中的每个细节和组成部分之中,从而完全知道并掌握这部作品。”因此,在初学一首曲子时,必须分手练、慢练。有的学生练琴经常不动脑筋,纯粹是机械般的弹奏,在练习一个难的乐段时表现更为明显。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有时需要演奏者很慢地弹奏一首乐曲,以便巩固对某一部分的记忆。慢奏同样能帮助演奏者检查音符的准确性及句法:慢速弹奏时,如同看到慢放的电影一样,你能看到每一个细节,并同时加强了记忆,更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曲式与和声的组合等。慢练是钢琴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一种科学的练琴方法。
二、乐感的培养。
1.乐感的内涵。钢琴学习中的乐感培养是激发演奏灵感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良好的乐感,演奏出的音乐就会平淡无奇。乐感其实就是在对音乐的体验中表现出来的强弱处理。
2.让学生课内课外多听好的作品。我们要让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听不同的曲子。现在网络很方便,随时可搜索到自己需要的曲目――当然,也可购买碟子。钢琴是敲击发声的乐器,不擅长于歌唱性的发声,但钢琴又必须解决歌唱性的问题。多听歌唱家的演唱和弦乐演奏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乐感。像歌唱家一样地思考和感觉是很重要的。听力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聆听”自己的琴声。所谓“聆听”,就是精神高度集中地用心去听,听时要充满对音乐的追求与想象,努力分辨自己弹奏的声音是否符合音乐内容的要求。可在弹琴时将自己弹奏的声音录下来,然后再放出来自己感受,找出问题。(论文范文)此外,还应重视视唱练耳课。这样能更全面、系统地提高听力水平,对弹琴大有益处。有机会的话,要多看现场演唱、演奏的音乐会,因为钢琴是表演艺术。舞台表演更能加深乐曲的感染力,特别是在指挥家富于变化和激情的手势下带动出的绚丽音乐,更能深深打动人的心灵,提高观看者的音乐感受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中国第一位在国际比赛上获奖的著名钢琴家周广仁教授指出:“学习钢琴只是一种手段,学到音乐知识、理解音乐、热爱音乐、表现音乐才是根本。”其实,在钢琴练习与表演中,呼吸的作用同样重要。合理处理好作品乐句,安排好音乐中的呼吸有利于音乐极富感情的表达,教师教学中应注意强调乐句气息的重要性,解决好演奏时呼吸与乐曲的吻合。我们要让学生懂得:弹琴和说话、唱歌一样,有呼吸、语气,有句子的长短,无论是活泼、欢快,还是婉转、优美、如歌的乐曲,都需要表现一定的内容,即使是简单的几个音也不是没有意思的。有的声音坚定有力,有的轻快、跳跃……乐句也有肯定及疑问等多种语气。当学生懂得这些以后,就会从他所弹奏的乐曲中找到这些感觉并尽力去表现出来。例如:弹《解放军进行曲》时,联想到队伍前进,就要弹得有精神、节奏鲜明,就不会慢吞吞、软弱无力地弹一些音符。弹不同风格的曲子,就要表现不同的意境,因此必须避免机械练习,毫无要求。
总之,钢琴演奏需要乐感与适当的技巧相结合,以情带声,融声以情。音乐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技术是基础,音乐表现是最终方向。钢琴教师的全部工作,实际是培养学生很有激情地演奏作品、表现音乐,要通过演奏把情感表达出来,做到人琴合一。我们只有深入生活、深入学生,把握钢琴教学的变化与规律,才能使钢琴教学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与个性化,也才能使学生不断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广仁、莫蕴慧主编:《钢琴艺术》。
2.周彦:《人声与钢琴的完美艺术》,中国音乐学院学报,01期。
3.代百生:《钢琴教与学的心理训练》[j],钢琴艺术,(3)。
4.曹静:《钢琴弹奏技巧与音乐表现间的关系》,湖南科技学院学报,10期。
5.曹云:《浅议幼师钢琴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学),05期。
6.李远彬:《论钢琴教学中音乐感觉培养的策略》[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08期。
7.林振纲:《论钢琴学习(一)》[j],北京:钢琴艺术,2008(10)。
8.陈海龙:《论钢琴乐感与演奏灵感的培养》,《黄河之声》,3期。
9.陆晨曦:《如何强化学生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新课程研究,期。
钢琴演奏心得体会论文(精选17篇)篇二
就钢琴演奏本身而言,应该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心理结合统一的过程,它要求演奏者各感官间默契地配合,以达到钢琴演奏中所谓“琴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然而,在部分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钢琴演奏本身所需要的各感官之间的联系配合,把艺术化、科学化的钢琴教学引入了单一技术训练的歧途。作为一名钢琴教师,在对上述现象感到悲哀的同时,也试图运用科学的理论对钢琴教学法进行改良,并希望通过对学生钢琴演奏中听觉、触觉、视觉协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弹奏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演奏质量。
协同学主要是研究系统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同步、合作、互补关系。研究协同效应的形成,揭示系统进化的运动,核心思想是“协同导致有序”。协同学由一系列严密而复杂的原理组成。在钢琴教学协同性问题的研究主要运用了“协同效应原理”和“自组织原理”。
协同学认为: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既有独立运动,又有关联运动。当关联运动占主导地位时,各个子系统就会自动地服从于整体,产生协同效应,这时的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根据协同效应原理,笔者认为,要培养全面而高素质的钢琴演奏者,其关键是加强各感官之间的协调合作,使之产生协同效应。为此,我们要分析钢琴演奏中各感官的作用和特点,激发其潜能,加强它们之间的关联运动,优化钢琴弹奏系统的`整体功能。
自组织原理是指在一定的外部能量流或物资流输入的条件下,系统会通过大量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在自身涨落力的推动下,达到新的稳定,形成新的有序结构。根据自组织原理,笔者认为,要提高演奏者的弹奏能力,必须提高各感官之间的自组织能力,即听觉、触觉、视觉之间形成一种弹奏的默契,在自发的状态下进行协调配合,从而形成各感官之间的协同合作,使对音乐作品的演奏与表达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1.演奏听觉。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钢琴演奏教学中听觉主要包括外在听觉和内心听觉两个部分。
外在听觉能力是指运用耳朵听辨外在音乐音响的能力。
内心听觉能力是一种预知听觉,是建立在演奏者对声音的积累和存储基础之上,它类似于绘画中“胸有成竹”,即演奏者在弹奏之前内心已经听到了自己将要弹奏出的声音。
2.演奏触觉。
钢琴演奏触觉的发力部位从指尖开始,包括了腕、肘、臂、腰在内直至全身整体运动的综合。演奏触觉包含以下内容:即,触键种类(高抬指垂直触键、贴键法触键、冲击式触键、手腕摇动式触键等)、触键力度与速度、触键深度等。
3.演奏视觉。
钢琴演奏中的视觉可分为以下三种:(1)读谱视觉: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对谱面上所标示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等符号产生的视觉感受。(2)键面视觉:在钢琴演奏中对键盘位置的视觉感受。(3)记忆视觉:在背谱演奏过程中在脑海回放原谱的视觉感受。
1.通过“三觉”的协同形成理想的音色。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钢琴教学中如何形成理想的音色呢?音乐作品中旋律的风格、和声的色彩、力度的起伏、速度的变化等特征因素都是音色变化的内在依据。而这一系列信息的输入必须通过演奏者的视觉器官准确无误地传入大脑,大脑指挥触觉器官协调运动,完成与谱面信息相对应的触键。在整个过程中,听觉器官必须起到“调色”和监控的作用,即:将视觉获得的谱面信息转化为内心听觉,再与弹奏出来的实际音色效果(外在听觉)逐渐调和统一,从而达到运用听觉、触觉、视觉三者的协同形成理想音色的目的。
例如,学习弹奏《野蜂飞舞》这首乐曲时,我们应该从作品标题和谱面旋律的特点得到内心听觉的信息,并指导手指来表现这样一幅幅图画:一群群野蜂飞舞而来,一会儿集中(渐强的蜂鸣音色),一会儿又分散(渐弱的蜂鸣音色);有时来势凶猛(和声织体加重),有时又有趣地围着野花采蜜(运用手腕转圈运动带领手指做“橄榄形”力度变化)。这样一来,音乐中的音色会更加生动自然、富有表现力。
2.通过“三觉”的协同完成各种演奏技巧。
任何音乐作品的演奏都需要通过不同的弹奏技巧得以体现。从表面看来,弹奏技巧的完成仅仅依赖于演奏者的触觉器官。然而,这种错误的观念也正是一些学生练琴无效率、无效果的主要原因。
在练琴的过程中,学生们最初获得的音乐信息全部来自于乐谱,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音符看成连续不断的声音模式符号,而不是孤立的单元。这样完整的视觉信息将有利于触觉器官对相应弹奏技巧的连贯与把握。与此同时,“自我鉴听”也是准确完成演奏技巧的重要环节。钢琴演奏的技巧可谓是品种繁多,有力度、速度、和声、触键方法等方面的。这也注定了演奏者在练习过程中,耳朵要对弹奏出来的音乐技巧“批判性”地听、有鉴别地听、有对比地听。只有通过这样反复的推敲和调整,使听觉、触觉、视觉产生协同效应,演奏者的技术水平才能不断地得以完善和提高。
3.通过“三觉”的协同表达音乐的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作品中包含了作曲家的情感体验。演奏者通过演奏作品,进行了二度创作,其中也融入了演奏者对该音乐作品的理解及自身的情感表达。好的演奏者能够充分地表现作品的情境及内涵,准确表达出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在钢琴演奏教学中,教师要多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力对音乐作品进行理解。例如,弹奏门德尔松的《威尼斯船歌》,就要引导学生根据作品标题、音乐形象等谱面信息发挥想象,如在脑海中浮现出这种景象:宽阔的河面上,一叶两头微翘的小舟,后面拖着一道长长的波浪,船儿随着波浪轻轻地摇曳着……音乐中的情感自然地从心里流出,演奏者的触觉也会自发地配合情感进行演奏,特别是当看到谱面上一串串波音记号时,更会情不自禁地在听觉和触觉上对“水波荡漾”这一情境进行诠释。
总之,演奏者的听觉、触觉、视觉是完成钢琴弹奏的主体与核心,在钢琴演奏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协同学的科学理论,加强学生听觉、触觉、视觉的联系与配合,使之产生协同效应。这必将优化钢琴弹奏系统的整体功能,提高学习钢琴的效率和演奏的质量。
钢琴演奏心得体会论文(精选17篇)篇三
钢琴演奏从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三百年左右的时间,并且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发展。钢琴艺术以独特的魅力和风采在世界各地引发了许多的欣赏者和追随者。从世界范围来看,钢琴是发展最为普及、认可程度最高的一种乐器。但对于无论是钢琴演奏的初学者,还是经过了长时间训练并拥有多次演出经验的乐师来说,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影响。钢琴演奏时需要演奏者将视觉、听觉、触觉乃至运动觉进行综合运用,并通过演奏者娴熟的技巧不断地将演奏者想表达的情感进行演奏。因此,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拥有强大的心脏和稳定的心理素质,不良的心理素质会影响钢琴演奏表演的质量。所以,在培养钢琴演奏者演奏技巧的同时,也应培养演奏者全面的艺术修养和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技术技能的建立,只有将技术技能提升到一定阶段,感情才会得以控制,若演奏者在演奏时担心自己的演奏技巧会不会出现问题时,心理素质的坍塌更为容易。钢琴演奏是艺术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演奏者在演奏时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奏的过程中,才能让观众体会到演奏者所想表达和传递的钢琴情感,从而使观众产生共鸣,得到观众的青睐和认可。钢琴演奏者应在每一次小型演奏会上充分体验并展现自我,以此练习自己的心理素质,防止日后表演的过程中出现怯场、紧张等情绪心理。
众所周知,钢琴演奏主要主要的两个方面是对钢琴技术的认知技能技术和演奏者对于所进行演奏的乐曲的情感所想表达的希望。钢琴演奏技巧熟练程度在于演奏者对于所演奏的乐曲的理解程度以及练习时的熟练程度;而钢琴演奏过程中的情感表达需要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影响心理因素的方面主要包括对于乐曲内在的想象能力以及直觉能力。钢琴演奏是将乐谱上的内容和自身对于乐曲的理解进行结合,并配合作者原本所想表达的情感相结合,将钢琴演奏者对乐章的熟练程度和技巧性通过演奏表现出来。钢琴演奏是个人情感和原作者情感相互交织碰撞后的情感表达,因此,演奏者在钢琴演奏过程中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演奏过程中。钢琴演奏艺术是时间和技巧性相结合的艺术,钢琴演奏艺术要使音乐创造性地被演奏者演奏出来。音乐作品和演奏者之间的关系不单单是某一种单一的元素而决定的,一个作品的完整程度,对于演奏者来说,是高于音阶、旋律和情绪的相结合的整体效果。
钢琴演奏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演奏者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应达到内心、手和音准做到一致性。在演奏表演舞台上,演奏者应该具有良好的空间感,对空间的认知程度较高,并且对音乐技巧拥有较准确的掌控能力,演奏者较高音准性和较高的听觉能力为钢琴演奏者的演奏提供良好的帮助,从而让钢琴演奏者通过内心的指引带动手指进行钢琴乐谱的正确表达。优秀的心理素质是钢琴演奏情感的流露和流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丰富情感的展示,钢琴演奏的过程是一种听觉的盛宴和情感体现的艺术情操,钢琴演奏者在演奏乐曲的过程中应全身心地将自身投入到所进行的表演中。这样进行的表演才可以更好的引起公众的共鸣。与此同时,拥有良好心理素质更有助于钢琴演奏家创新意识的激发。钢琴演奏不仅仅是演奏者对于乐曲的弹奏,而是对作品含义的解读后的二度创作。因此,钢琴演奏者随时客观地以端正的心态聆听自己的演奏,才能对其进行再构建。
四、培养调节心态的方法。
(一)保持随机的应变能力。
在钢琴练习过程中,演奏者的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并且放松自如,但在舞台上进行钢琴演奏表演时演奏者或多或少会带有一定的紧张和兴奋的心态,许多钢琴演奏者在练习时心理处于放松状态,演奏过程也稳定自如,但站在舞台上,台下坐着无数观众和评委,面对与平时练习相差悬殊环境状况,容易产生失控情绪,造成乐曲音符弹奏出现错误的情况,更有甚者因为紧张过度中止了自己的表演。相反,在钢琴演奏过程中,也有人拥有高涨的情绪,过分的想要在舞台上发挥自己,情绪过于兴奋造成了兴奋和抑制相互制约出现了偏差。因此,这些问题应在平时的心理素质训练中得到改善和解决。应将钢琴的教学过程与演奏过程相结合,培养钢琴演奏者在训练过程中寻找演奏的感觉,尽多可能的面对观众进行演奏,提高钢琴演奏者随机应变的能力。
(二)总结经验教训。
总结曾经的演出经验教训,为了更好地完成某一次重大表演任务,钢琴演奏家应很早就对演奏曲目进行练习和准备。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对作品的乐谱乐章达到了如指掌的状态。对于乐谱和乐章的熟悉可以让钢琴演奏者站在台上时不会对乐谱乐章产生紧张的心态,没有过多的顾虑和负担。钢琴演奏者在表演时可以将演奏时表达的情感充分释放。只有在表演者技术技巧达到一定程度时,表演者的表演无论是动作还是心态都可以充分的放松,做到对于舞台的表演无拘无束。钢琴演奏者不应该过于看重某一次表演的结果,钢琴表演者在学习、演奏钢琴的过程中会参加大大小小几十次甚至上百场的演奏活动,因此钢琴演奏者不应看重每次演奏的结果,应该认真吸取每次一表演时的经验,将优秀的经验进行总结,为以后大型演出做好准备。当然,如果在表演中有失败的经验也不应放弃演奏或者从此对钢琴演奏产生抵触心理。一次的失败不会对一个人有过大的`影响,但应该针对这次失利吸取教训,让经验和过程更好地帮助日后钢琴演奏者的演奏。毕竟钢琴演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钢琴演奏者的职业生涯中,平衡好每一次演出的心态,每次演出的结束又是一次新的开始。如果过重看待演出成绩必定会影响下一阶段的练习乃至下一阶段的演出效果。因此,钢琴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总结好经验教训,这对于钢琴演奏的效果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五、结论。
在完成上场前的心理准备后,还需要培养钢琴演奏者在实际演奏时的心理素质―以完形为目标的演奏心理。拥有以完形为目标的演奏心理使钢琴演奏者拥有最佳的状态和超强的意志力去控制、掌握自己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钢琴演奏者拥有平和的心态可以让演奏者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创作中来,使钢琴乐曲的演奏达到和谐的美感。与此同时,钢琴演奏者不应单一地掌握钢琴演奏的技巧,培养良好的钢琴音乐素养、提高钢琴乐曲的欣赏水平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运用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钢琴演奏者拥有超高的钢琴演奏水平与其自身拥有超强的心理素质是分不开的。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若想取得钢琴音乐演奏的圆满成功,演奏者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钢琴技巧以及自己超强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徐华菲.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j].音乐生活,(09).
[2]李琳.论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02).
[3]王祖越.钢琴演奏心理素质的培养[j].艺术评鉴,(12).
[4]李卓姝.钢琴演奏者如何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j].音乐时空,(19).
[5]杨泽.论钢琴演奏者的修养[j].四川戏剧,2015(01).
[6]王旭东.钢琴演奏者心理因素对演奏的影响[j].戏剧之家,(01).
[7]孙晓杨.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培养小议[j].黄河之声,2016(20).
[8]黄卓.论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与状态调控[j].长沙大学学报,2015(01).
钢琴演奏心得体会论文(精选17篇)篇四
钢琴演奏是一项高级的、复杂的综合性活动,具体的说就是高级思想与情感表现以及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运用,在这一过程中演奏者的心理调节能力很重要,也就是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就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进行了研究。
人的一切有意识的活动都是通过大脑神经系统的运动来实现的,是通过“心理”来控制的,钢琴演奏也不例外,所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是钢琴演奏艺术中非常重要、关键的环节。本文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演奏教学实践出发,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进行了以下研究。
一、培养学生兴趣,克服学习中的畏惧心理。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是学好钢琴弹奏的先决条件,培养他们对钢琴弹奏的浓厚兴趣,对学习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学生对钢琴弹奏能否感兴趣,也不是自然形成的,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加之鼓励和培养。钢琴弹奏中的纯技术、纯技巧练习是必要的,但我们要反对那种枯燥的、机械的、刻板的纯技术训练,应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乐曲的形象、音乐美感的表现这方面来,使这些练习充满乐趣和吸引力。教学过程中,教材要有趣多变,教学要活泼灵活,集听、看、想于一体。
二、创造良好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如给学生多提供一些上舞台锻炼的机会等等,既是学生获得良好学习环境,激发学习热情所必需,又是学生深化对钢琴演奏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另外,小提琴家梅纽因曾说过:“如果长期对学生缺乏理解、同情和关心,会使学生反倒压抑和痛苦,从而缺乏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不是在于能够在学生的演奏中挑剔出千百处毛病,而是在于能准确地把握学生已经掌握和还未掌握交界点,使学生在每次课后都满怀信心地找到自己继续前进的起跑点。我们在学习进程中始终在一种良好的心境下发展,使其无论在知识的获得和技巧的掌握上都取得圆满成功。
三、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帮助获得成功信心。
记不住曲子,不少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动摇学习信心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在帮助学生增强记忆能力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弹奏完整的曲子中获得成功感,进而消除学习中的畏难心理。一首曲子往往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反复练习才能成功。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常常感到诸多的不满意。有时是手指弹奏不灵活:有时力度掌握不好;有时是速度掌握不准,不能弹奏出好的效果生动的乐曲内容。这时千万不要气馁,要认真思索、分析。当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领会了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时,千万不能放松,同样要认真思索、分析,抓住那美妙的瞬间,把这种好的感觉记住,加以巩固、再记忆、再巩固、直至熟练。并且使这种好的感觉能在以后的练习中,尤其是在回课、演出中再现。
四、掌握练琴要领,进一步增强学习信心。
掌握要领,熟能生巧,这是学习钢琴弹奏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两个方面。学生学习钢琴弹奏的最大障碍,一是不得要领,入门难,提高更难,二是练习不够,不能持之以恒。由此造成多数学生不能很好地学习和掌握钢琴弹奏这门艺术。对此,教学中既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弹奏钢琴的技术要领,特别是一些学生易于掌握的要点和方法,又要鼓励和督促学生多练习,并做到持之以恒。钢琴是多声部乐器,练习过程比较复杂和困难。只有在我们真正学会练琴,并能将钢琴中的各种奏法用起来得心应手,才能对演奏充满信心。这些能力的`训练过程,也是学生音乐心理与动作心理协调水平提高的过程。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科学的练琴方法;其次克服马虎心理、分手练习;第三克服急躁心理、快慢结合练习;第四克服畏难心理、攻破重点难点,保持音乐的完整性。
五、钢琴教学注重营造艺术氛围,调节学生心理情绪。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在教授技能技巧的同时,注重营造课堂的艺术氛围。教师在课堂上创造出的艺术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情绪和自身反应的灵敏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情感世界中的愉悦效果,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并且通过学生对作品的独特理解表现出来。这种环境不仅刺激了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进而提高本身的文化素质水平,而且对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都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诱导的方法要求学生对作品做进一步的了解与分析以调动学生音乐情绪。当进行一个新曲目练习时,教师不光要提醒学生技术难点,而且要给学生讲解一些关于曲目的相关内容,如作曲者简介作曲时的背景,作曲者想要通过这首曲目表达的主题思想等等,让学生感受作曲者当时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思想,以便演奏时充分地表达出来。
六、多种形式维护学生学琴的热情和信心。
钢琴学习进入真正地练习阶段,相当多的时间是花费在钢琴技能技巧的练习上,而大量重复的练习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失去自信心和耐心,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维护学生学琴的热情。当学生意志消沉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放松一下进度让学生参加一些有关的活动,例如欣赏一会儿音乐会表演使学生放下紧张的情绪投入到美的享受之中;也可以举行一个小型的室内音乐演奏会,让学生欣赏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和勇气。如果教师能掌握住学生心理,积极引导,那么学生学琴成绩就会上升;如果教的不得法,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丧失学琴热情。然而很多教师往往在教课时不太关注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情绪,总是采用一成不变地教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学琴的热情。因此教师在教课过程中,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变得趣味无穷,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在积极情绪的推动下,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对基本技能技巧的掌握,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琴的热情,开拓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
以上仅是本人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总结,为了更好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有待于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中,群策群力、共同探讨,实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朱宝荣.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任筱敏.论音乐心智技能在钢琴学习中的作用[j].交响,,(1).
钢琴演奏心得体会论文(精选17篇)篇五
钢琴作为一种优雅的乐器,具有丰富的音色和表达力,是许多人心中的梦想。作为一位学习钢琴的学生,在撰写钢琴论文的过程中,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体会。本文将以五段式结构,分享我在论文撰写中的心得体会,希望对钢琴学习者们能有所启发。
第一段: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
选择论文题目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在选择题目时,我们应该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出发,并且选择一个独特又有深度的问题。我在选择题目时,考虑到自己在钢琴学习中的经验和兴趣,最终选择了“巴赫的奏鸣曲与舞曲的对比分析”,并对这一题目进行了深入研究。因此,我建议其他学习者在选择论文题目时应站在自己的舒适区内,选择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并有研究价值的题目。
第二段:深入研究和收集资料。
在开展钢琴论文研究之前,我们应该对所选择的题目进行深入研究,并收集相关的资料。对于我而言,我阅读了大量关于巴赫奏鸣曲与舞曲的音乐理论书籍,也观看了一些相关的演奏视频。除此之外,我还积极参加钢琴研讨会和音乐学术讲座,与其他研究者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些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不仅有助于丰富我的知识和见解,也拓展了我的思维和视野。因此,我建议其他学习者在撰写钢琴论文前,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资料收集,并多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三段:写作过程和修改。
钢琴论文的写作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在写作过程中,我经历了多次修改和反思。我首先进行了大纲的起草,将论文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规划。接着,我按照大纲的要求,逐渐填充内容,并不断修改和调整。在写作过程中,我发现主题陈述和逻辑连贯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读者理解和接受论文的内容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我在修改时特别关注文章的结构和逻辑,确保每一段的内容都能和论文主题紧密相连。此外,我还请教了我的钢琴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从而提升了我论文的质量。因此,我建议其他学习者在写作和修改过程中要不断反思和改进,并寻求他人的意见。
第四段:严谨的引用和注释。
在撰写钢琴论文时,对于引用和注释的要求非常严格。出于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学术规范的遵守,我们应该遵循相应的引用和注释规范。在我的论文中,我引用了大量的音乐学术书籍和论文,因此,我在撰写过程中要时刻留心引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此外,我还对每个引用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确保读者可以清楚了解引用的来源和意义。在注释的过程中,我注意了注释的规范和格式,以确保论文的学术性和准确性。因此,我建议其他学习者在引用和注释时要严谨并细致,注重细节和准确性。
第五段:总结和反思。
钢琴论文的撰写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加深了对巴赫奏鸣曲与舞曲的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研究和写作能力。通过撰写钢琴论文,我学会了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论文写作中的困难和挑战,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努力。因此,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和体会,鼓励其他钢琴学习者在写作钢琴论文时,要保持耐心和坚持,相信自己的努力和才华,相信自己能够写出一篇优秀的钢琴论文。
总的来说,在撰写钢琴论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题目,深入研究和收集资料,进行反思和修改,注意引用和注释的准确性,并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这一过程,我们不仅可以加深对音乐理论的理解,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对其他钢琴学习者在论文撰写中提供一些启示,并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果。
钢琴演奏心得体会论文(精选17篇)篇六
钢琴演奏活动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为钢琴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和交流心得的机会。在这个活动中,参与者可以通过演奏自己喜爱的曲目,展现他们的音乐天赋和技巧。此外,钢琴演奏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参与者的舞台表现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对提升个人音乐水平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段:描述演奏前的紧张和准备工作(字数:250字)。
在钢琴演奏活动即将开始之际,演奏者常常会感到一种紧张和兴奋的复杂情绪。他们会在音乐前台等待自己的演出时间,紧握着双手,心中默念曲目的节奏和技巧。一旦自己的名字被宣布出来,演奏者就会进入舞台,坐在钢琴前,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待音乐降临。这段准备过程固然充满挑战和紧张,但也因此增加了演奏者与音乐之间的情感连接。
第三段:分享在演奏过程中的艰辛与快乐(字数:350字)。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会面临许多艰辛和挑战,但也会感受到巨大的快乐和满足感。首先,演奏者需要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大量的乐曲,同时还要注重技巧和表现力的提升。这需要他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日常的练习和探索。然而,当演奏者能够在舞台上将自己的才华展现给观众时,他们会感到一种无以言表的快乐和满足。此时,所有的辛劳都会得到回报,曾经的紧张和困惑都会消失不见,只有音乐和欢乐留在心中。
第四段:强调演奏活动对个人音乐发展的重要意义(字数:250字)。
参与钢琴演奏活动对于个人音乐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演奏活动,演奏者可以与其他爱好者进行交流和互动,互相学习和借鉴。这种交流不仅丰富了个人的音乐知识和技巧,也为他们提供了与其他音乐爱好者分享音乐的机会。同时,演奏活动还可以促使演奏者更深入地理解所演奏的曲目,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最重要的是,演奏活动为演奏者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和努力成果的舞台,这对于个人的音乐发展和艺术追求来说,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第五段:总结演奏活动的体验并展望未来(字数:250字)。
通过参与钢琴演奏活动,我不仅收获了许多音乐上的成长和进步,也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和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同时,我意识到,尽管演奏活动中存在许多挑战和困难,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理想的演奏效果。因此,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进步,为下一次的演奏活动做更充分的准备,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以上是关于“钢琴演奏活动心得体会”的连贯的五段式文章。通过介绍钢琴演奏活动的背景和重要性,描述演奏前的紧张和准备工作,分享在演奏过程中的艰辛与快乐,强调演奏活动对个人音乐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总结演奏活动的体验并展望未来,文章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钢琴演奏活动的全面体验之中。
钢琴演奏心得体会论文(精选17篇)篇七
钢琴,作为一种古老而又优雅的乐器,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许多人热爱钢琴,梦想能够在琴键上舞动指尖的华尔兹。而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需要掌握音乐理论和演奏技巧,还需要通过文字来理论和分析各种音乐现象。钢琴论文成为了学琴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本文中,将分享一些我在撰写钢琴论文过程中所学到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把握论文主题。
钢琴论文的写作前提是要把握好论文的主题。在进行论文写作之前,需要明确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或者主题。可以选择探讨某位作曲家的创作风格或是某首曲子的演奏技巧等。在明确了主题之后,我会展开相关的文献和乐谱的收集与阅读,以便了解更多背景信息和研究成果。
第三段:审视数据与主张。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对于所收集到的各种数据,在不只是单纯地陈列数据,而是要对其进行审视。从数据中分析出规律和特点,并将其与自己的主张进行联系和对比。例如,当我在讨论某位作曲家的创作风格时,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他的音乐风格中的特点,并与其他作曲家进行对比。这样,不仅能够增加论文的可信度,也能够更好地体现自己的观点。
第四段:结论与展望。
在论文的最后一部分,需要对于所研究的主题进行总结并给出展望。在总结部分,我会简明扼要地回顾整篇论文的内容,并强调这个主题的重要性。同时,我也会提出一些自己对于这个主题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或者可以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这样的结论和展望,能够让读者对于论文的意义和研究价值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激发他们的进一步思考。
第五段:个人心得与感悟。
通过撰写钢琴论文,我不仅仅是增加了对于钢琴音乐的了解,还培养了较强的批判性和分析性思维。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提炼出对于论题重要的内容,并加以理论分析和阐述。同时,我也逐渐熟悉了学术写作的规范和要求,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之,钢琴论文的撰写需要对所研究的主题有深入的了解,善于整理和分析数据,并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和观点。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不仅能够加深对钢琴音乐的理解和认知,还能够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思维能力。希望将来有更多热爱钢琴的同学能够通过论文写作的方式深入研究和传承钢琴文化。
钢琴演奏心得体会论文(精选17篇)篇八
钢琴是一种优雅高贵的乐器,具有丰富的音色和表现力。作为钢琴爱好者,在大学期间,我选择了钢琴专业,并完成了一篇与钢琴相关的论文。通过这个过程,我对钢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学会了沉下心来,用耐心和毅力去解决问题。论文写作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尤其是当我面对琳琅满目的研究资料时。我需要仔细筛选和阅读相关的文献,以确保我可以准确地理解和引用。当我遇到困难和疑惑时,我必须细心思考和分析,不断尝试和探索,直到我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但最终,我通过一步步的努力完成了我的论文。
其次,钢琴论文的撰写让我更加懂得了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我需要与导师和同学们进行合作和讨论。通过交流,我能够开阔自己的思路,获得更多的灵感和启发,并且找到一些对我论文有帮助的资源和参考文献。同时,我也能够更加了解导师的要求和期待,使我能够更好地在论文中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与他人交流和合作,让我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团队的力量,才能真正做到更好的成就。
第三,通过这次钢琴论文的写作,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钢琴这个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我对钢琴音乐的历史和发展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并学会了分析和理解不同乐曲的结构和风格特点。这让我在钢琴的演奏时更加自信和熟练,因为我知道了乐曲的内涵和意义,能够更好地演绎出音乐家原创的意图。通过写钢琴论文,我也有机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一些深入的乐理和技巧问题,使我能更好地掌握钢琴的演奏技巧和艺术表达。
第四,这次钢琴论文的完成也加深了我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和关注。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有关音乐教育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如何帮助学生克服钢琴演奏中的困难等。我认识到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情趣是至关重要的,而作为一名钢琴教师,我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
最后,钢琴论文的撰写使我对自己的研究和创作能力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通过对钢琴的学习和论文的写作,我渐渐地明白了自己在钢琴研究和音乐创作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也明确了未来自己的发展方向。我将不断努力学习和积累,追求卓越和创新,希望在钢琴的道路上能够有所突破和成就。
总之,钢琴论文的写作过程不仅让我对钢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让我学会了沉下心来解决问题,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改进自己的演奏技巧和艺术表达,并对音乐教育和个人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这次论文的完成是我大学生活中的一段宝贵经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钢琴演奏心得体会论文(精选17篇)篇九
双钢琴教学形式能够从多角度让演奏者来认识作曲家,通过合作的两人来一同诠释音乐作品的结构和音乐性。双钢琴演奏技能使钢琴教学形式多样化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四手联弹、独奏等其他形式所无法具备的。
双钢琴属于钢琴二重奏的其中一种演奏形式,是钢琴演奏的重要表演形式之一。较早出现了四手联弹演奏这种形式,主要指由两位演奏家在同一架钢琴上合作演奏作品,期初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之后著名作曲家海顿就借此形式创作出《师与生》,作品着重强调将教师与学生分别演奏不同难易程度的声部,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双钢琴演奏起源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主要体现为双方演奏者齐心努力,共同来诠释一部钢琴作品,巧妙的演奏出作品的整体结构和音乐风格,较独奏形式相比,更加突出声部及和声多层次、乐队效果般的音响,使原本较单一的钢琴艺术富裕更加丰富的表现力。两个人要一同探讨音乐内涵,但由于演奏者双方演奏能力、演奏习惯等不可能完全一致,加之双钢琴的舞台摆放位置为对置型,这样就要求两位演奏者统一节奏、规格及音乐内涵等,培养契合的演奏能力。双钢琴这种演奏形式流传于欧洲并得到发展,双钢琴演奏与钢琴独奏作品一起大大丰富了钢琴艺术的发展。莫扎特则是双钢琴辉煌发展时期的主要代表,随后得到许多作曲家的认可。代表作有舒曼的《行板与变奏》,米约的双钢琴组曲《胆小鬼》,拉赫玛尼诺夫的《c大调组曲第二号》等。
双钢琴的演奏训练对钢琴独奏者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而当前在我国高等专业音乐院校中开设双钢琴课程的只有少数,在国内的钢琴教学中双钢琴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双钢琴演奏是钢琴合作的艺术,在表现色彩丰富的和声与线条交错的复调给创作者带来无限的灵感和表现欲望。
1.中国的双钢琴创作与音乐活动起步较晚,应在在教学形式上多样化使钢琴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对音乐形式和演奏特点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建议把双钢琴演奏课程列入国内钢琴教学中。音乐的表达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重视双钢琴在教学、演奏上的作用,培养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音乐家。双钢琴演奏与教学改善了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的缺点。
2.本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我国最早出现双钢琴创作和专业演奏的时期,开始注重更全面的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双钢琴教材凌乱与乐谱和资料的缺乏,急需寻找可行的教学发展之路。利用众多的文献及丰富钢琴教学的内容。得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双钢琴的概念,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根据双钢琴发展的历史与特点、性质,为双钢琴的演奏改编作品。从双钢琴合作的艺术、技术两方面演奏实践的感受,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扩展。从演奏合作的各个层面来分析双钢琴,丰富教学资料和内容。
3.21世纪初期是中国双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期,基于其音域宽广、音色丰富的特点,在钢琴音乐发展中慢慢扎根并普及。双钢琴的创作、演奏、比赛在这一时期得到倡导,表现委婉如歌的旋律与音乐的多元化发展。作品创作题材同国外一样一般来源于现有的音乐作品改编的双钢琴作品,例如法国作曲家托马斯克里奎隆为两架键盘改编的法国歌曲《不可比拟的美丽》,这是最早的双钢琴作品。双钢琴这一新颖的曲风和演奏形式逐渐受到更多音乐爱好者的青睐,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向多样化发展。
4.双钢琴的两位演奏者各自都有较强的演奏水平和技术能力,为达到艺术观念和审美方向基本一致需要较完备的教学体系。注重培养有合作能力的、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钢琴演奏家,使双钢琴演奏的效果更精彩。但两人的学琴历史和钢琴基础都各不相同,因此需偏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对技术能力方面与音乐作品的理解、表现方式等方面,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培养更加多元化。演奏者双方在艺术观念和审美方向要保持基本一致,对作曲家进入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西方,双钢琴这一艺术表演形式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音乐学院对培养合作能力的认知要比国内的音乐学院超前。几乎所有知名的音乐院校均开设了相关课程,其教学思路就是要不断的提高自我表现力和想象力。但我国双钢琴的演奏与教学虽已有了一些发展,但受场地、师资力量、办学条件以及整个资源的投入等条件的制约,还属于较新的音乐课题。但这种情况正在改变,国内已经在钢琴专业中加入了包含着双钢琴课程的室内乐。双钢琴演奏与教学引起了比较广泛的重视,改善了培养模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的缺点。通过对钢琴教学中的'双钢琴演奏技能探究,丰富教学内容并提高演奏者的水平。
1.钢琴演奏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如手指颗粒性、节奏、音乐风格的把握等。双钢琴与独奏相比,需再次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根据每个人对作品音乐的理解加上两位演奏者相互沟通,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演能力与沟通协作能力具有很大帮助。其轻松表现出从一个层次向复杂的多层次的前进衔接与转化,深入地和富于表达地把乐曲的思想性和艺术内容传达给听者。演出时相互不会干扰并且演奏更加流畅,和声更加丰富,把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作为一个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而介绍给听者。
2.19世纪70年代至今钢琴二重奏已登上了音乐会的大雅之堂,钢琴教育也开始注重专业的理论性研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双钢琴由于是两架钢琴共同演奏,声部必然得到了大大地扩展,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学习、认知音乐。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每个演奏者高度的配合技巧等众多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使得技术和艺术上得到统一,展现双钢琴的魅力。钢琴艺术家必须具备多样的钢琴演奏手法,使双钢琴演奏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对钢琴教学的形式上进行拓展,着力培养学生多声部思维能力、多声部的平衡能力及和声的听辨与分析能力。
3.双钢琴课程在钢琴专业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这种表现形式已与钢琴独奏、协奏并肩出现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对演奏艺术采取一种创造性的态度,在演奏中两架钢琴充分发挥各自的声部及特点。致力于演奏的表情与深刻分析乐曲的结构并领会风格,努力寻求类似乐队气势磅礴的音响效果。培养宽宏的艺术胸怀和鉴别作品内容与风格特征的能力,开拓对双钢琴表演艺术形式的新视野。技术与艺术目的的有机结合,对双钢琴音乐探索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形成重叠的音响效果,避免追求华而不实的技巧、获取辉煌而庸俗的效果。
4.双钢琴音乐文化与西方的交流加强受到了音乐家、教育家的关注,着重为钢琴专业学生增加了双钢琴等课程。双钢琴演奏与钢琴独奏、钢琴协奏、四手联弹的对比中可以发现一些演奏的难点,需注重演奏技术和艺术的全面培养。两架钢琴既可以表现同一层次的纯粹与辉煌,增加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也可以表现复杂而丰富的多层次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双钢琴与四手联弹相比,演奏双方各自控制所有的音区,可以用演奏者富于表达地演奏艺术把乐曲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传递给听者。
双钢琴犹如一个被压缩了的庞大的交响乐队,有着自己较完备的教学体系。演奏者需要对管弦乐队中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和不同音色做以具体的分析、了解,进行音乐理解力的启发和对音乐的音乐形象的探索。与钢琴独奏相比,双钢琴可将键盘音乐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是一种对长期机械训练的否定、对弹琴艺术的熟练与心智的活动。其极大的丰富音乐的层次感,表达乐曲的思想内容。需心互协作,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对作品的演奏,使教学形式得到拓展。
1.双钢琴演奏是通过两位演奏者之间配合的完美来达到演奏的统一性,多数的双钢琴演奏者都是同时进行双钢琴演奏与钢琴独奏的演奏者,钢琴演奏者主要追求自己技术能力的展示和对音乐的表现,着力追求演奏技术上的突破。考查重点不应该放在两人各自的技术技巧上,需达到一专多能的效果。两位演奏者要主动与对方在音色和语气等方面寻求统一,通过音乐理解力的启发和对音乐的音乐形象的探索培养宽宏的艺术胸怀和鉴别作品内容与风格特征的能力。
2.双钢琴演奏应更加强调演奏者对技术能力的控制,使教学内容比较全面丰富与国际上接轨。在双钢琴的演奏中避免双方的理念存在较大差异,从多角度、多方面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演奏人才。避免教学形式上比较单一的局面,使音乐层次和音响效果更加丰富。培养学生与他人良好的合作能力是成功创造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在对双钢琴作品的演绎中除了运用独奏乐曲的技巧外,加大对双钢琴课程有着足够的重视程度。训练学生的合奏能力入手逐渐培养学生音乐思维能力与习惯,强调技术和艺术的相互统一,并驾齐驱达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3.性格、秉性的磨合的过程也是双钢琴演奏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合作能力与有较好的技术控制能力。演奏艺术是以熟练的技巧为基础,使音乐色彩五彩斑斓并展现音乐的魅力。双钢琴的课程设置应早一些介入到钢琴教学中来,才有可能通过两架钢琴的合作恰如其分的表现音乐。对演奏艺术采取一种创造性的态度,取得如交响乐一般的辉煌效果。对钢琴教学的形式上进行拓展,培养学生多声部思维能力、多声部的平衡能力及和声的听辨与分析能力。忠实地、情感地表达乐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内容,强调学生参与及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整体协调性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目的。着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风格、音响、节奏等方面要形成一种共性。
参考文献:
[1]司徒璧春,陈朗秋.关于双钢琴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j].钢琴艺术,2014(5).
[2]王晓坤.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双钢琴音教专业钢琴教学改革[j].中国音乐学,2014(3).
钢琴演奏心得体会论文(精选17篇)篇十
所谓“试奏”,即对音乐作品不经预习就能视谱即奏的技能,它是钢琴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掌握正确的试奏方法,不仅能提高钢琴学习的效率,还能提高习琴者的钢琴演奏水平,培养其良好的音乐素养。
(一)认真读谱,内心唱谱。阅读是学习的最基本能力,乐谱作为传递音乐信息的载体,是钢琴演奏者最直接的认识对象。面对一首新作品,我们首先要弄清乐曲名称,熟悉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其次,在弹奏前要看清谱号、调号、拍号、速度及表情术语。许多初学者在弹奏新作品前,缺少认真读谱这一关键步骤,往往上来就弹,一弹就错,导致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如:高音谱号看成低音谱号、d大调看成c大调、该断奏的弹成连奏、乱用指法使乐句无法连在一起等。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源于缺乏对读谱能力的训练。由于缺少这种训练,造成对调性的感知力不够敏感,即使弹错了自己都无法意识到。再就是不认真计算时间,导致节奏上的混乱。面对这些问题,只要我们在弹奏前认真读谱,大多数错误都是可以规避、减少的`。视奏之前,我们需要做的第二个准备工作就是内心唱谱,通过唱谱可以了解音乐的大体风格,了解音乐的走向,了解乐句的划分,同时,还可以在头脑中对乐句指法的设计有一个基本的构思,在接下来的试奏过程中才能将注意力稍放些在音色、力度、速度、音乐表现上。做好认真读谱、内心唱谱,试奏将会在准确性上更上一个台阶。
(二)熟悉键盘,提前看谱。提高试奏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熟悉钢琴键盘,即手指对键盘空间距离感的把控。这种把控并非三两天就能掌握的,而是一个长期练习积累的过程,需要依靠常年弹奏钢琴所建立的视觉、听觉及运动反应。当然,极其精确的时间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视奏的过程中,眼睛要走在手指的前面,提前看下一小节,留有提前量,才能使视奏时的音乐作品更为连贯。
二、有效的练习方式。
(一)采用正确的练琴方法。练习方法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钢琴学习效率的高低。在练习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找出重难点来单独练习。除此之外,在练琴时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技能和难度采用双手合练、单手练习、分段练习、改变速度和节奏等不同的练习方法。
(二)合理分配练习时间。钢琴学习水平的提高需要足够的练琴时间和练琴次数作保证,但并不是说练琴时间和次数越多就越好。只有练琴时间和次数分配得当,才能收到良好的练习效果。对于儿童,每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但次数可以稍多一些,这样既符合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性,也能够提高儿童的练琴质量。而成年人则相反,每次练习的时间可长一些,次数则少一些。
三、听觉能力的培养。
听觉是与生俱来的,但对于音乐中的听觉(如:听节奏、听音高、听音乐风格等)却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这是一种需要长期训练才具备的听觉能力。对于习琴者而言,训练自身高度鉴别力和欣赏力的听觉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许多学生在钢琴练习中却忽略了听觉的存在,把练习与听觉割裂开来。作为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外部听觉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内心听觉能力。
(一)对外部听觉能力的培养。“音乐外部听觉,也叫普通听觉或实音听觉,是外部音响对人的听觉器官刺激而引起的生理反应。”如视唱练耳、聆听音响资料及现场演奏等。提高自身的外部听觉能力,要在聆听音响资料、现场演奏时,分析比较不同演奏家的演奏风格,体味美的声音,并把美的声音牢记于心。在倾听自己的演奏时,要时刻用耳朵鉴别声音的质量,及时调整弹奏的方法。这种对外部听觉能力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能够为之后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内心听觉的形成正是建立在外部听觉感知基础之上的。
(二)对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内心听觉是一种内心表象,是一种不依赖音响,仅凭记忆表象和思维而准确地构成内心音乐意象的能力。”内心听觉能力是习乐者通过长期学习积累的听觉经验,培养内心听觉能力的方法有两种:慢速演奏乐曲和“点线”法演奏音乐作品。日常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内心听觉能力,也可以在弹奏乐曲之前,对乐曲所发出的音响效果有所预知、有所想象,因为通过精心审视弹奏出来的音色,更为完美,更具有感染力。
四、
通过对以上三点问题的分析,笔者用几个词概括提高钢琴演奏水平的方法:认真、用心、勤思考。认真即读谱认真;用心是要用心聆听感受音乐;勤思考则是要善于总结,对自己的钢琴学习有所规划。习琴者如能深入思考理解这些问题,笔者相信其钢琴演奏水平的提高将会有质的飞跃。
钢琴演奏心得体会论文(精选17篇)篇十一
现代篮球比赛复杂多变,紧张激烈,许多违反规则动作隐蔽性强。如果没有良好的裁判技能和判断能力,常常会出现误判、漏判、错判或偏判,裁判员移动不到位、手势不规范等现象,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甚至形成裁判表演的局面。篮球裁判员要高质量地完成裁判任务,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体能和裁判技能,还应具有敏捷,迅速、准确的心理判断能力。
裁判员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生活、工作环境和教育条件有直接的关系。一名篮球裁判员能否在比赛中自始至终保持稳定、冷静、沉着的心理状态,能否在应激状态下做出机智的反应,这与裁判员平时形成的心理素质分不开,本文以文献资料法就篮球裁判员的培养进行浅析。
1.“球感”的建立。
“球感”是在训练中发展起来的专门化知觉,是篮球裁判员的一项重要的心理技能,使裁判员能对球的形状、重量、弹性、空间变化,做出精细的分析,对球的运行速度、控球队员的运动状态,以及传球的方位等动态有十分精确的感知;以排除凭视觉判断的假象而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篮球裁判训练中,要求裁判员进行抛球、跑动、跟球等练习,以增加“球感”,使裁判员在比赛中对球的运动方位、空间状态、发展方向等判断自如,发挥出最好的裁判水平。
正如比赛中,中圈跳球后的移动配合动作,几乎没有一成不变的具体形式,甚至在比赛中出现的一个新的情况,很有可能在裁判训练中没有出现过,在特殊情况下,能找到自由灵活度,这与篮球裁判员以“球感”的掌握程度密切相关。因此,篮球裁判员的“球感”是裁判员技术水平获得高度发展并出现高水平的`重要心理技能。它不但能使动作变得灵活自如,而且是获得高超裁判技术的重要心理因素。
2“.注意力”的集中练习。
注意力集中是坚持全神贯注于一个确定目标,不为其它内外刺激的干扰而产生分心的能力。面对比赛,裁判员不能像观众一样观赏比赛的精彩的技术和战术配合所干扰,而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摆正自己的位置,积极、公正、准确的执法,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裁判员的心理素质训练中,应注重注意集中的训练。
注意品质是篮球裁判员必须着重培养的一种心理素质,在裁判工作中,准确迅速、有效的判断离不开高度的注意力。裁判注意技巧的培养,主要在技能训练和正式比赛中,有意识地分出注意的层次和目标。例如,在犯规和违例中,应重点选择犯规来注意,在犯规方面,应重点选择篮下的侵人犯规与对投篮队员的犯规。然后转移目标,重点选择有球区域攻守对抗中的犯规和无球队员的犯规。最后将注意力转移到违例判罚上来。
这种分层次,有重点,有目标的注意技巧可以训练裁判员的注意选择性,指向性和注意的有序分配能力。使裁判员注意的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注意分配和转移定时合理,能克服“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抓不住”的不良心理,从而提高裁判员的心理素质。
3注重表象训练。
表象训练是体育运动领域最常用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表象训练有利于建立和巩固正确的动作的动力定型,有助于加快动作熟练和加深动作记忆。在篮球裁判工作中,裁判员的手势动作及相应的速度和准确性是反映裁判员水准的一个重要方面,裁判员手势的好坏对运动员有着明显的影响,及时,规范的手势能树立“法官”的威信,因此裁判动作是裁判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利用裁判训练中,规范手势图片进行手势的逐一练习,从而专门使用运动训练来强化动作表象,由于操作必须依赖于大脑中储存的动作图片,而通过符号学习,可以在大脑内建立或巩固动作图式,将动作编译为符号部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次练习即认知编码,建立有用的图式,消退无用的图式。例如,在判罚停止计时钟动作练习时给裁判员这样的暗示:“立即鸣哨,面对犯规队员,判罚动作姿势,一拳紧握上举,一手平举指向腰部,并记下犯规队员的号码,报告记录台。”
在比赛中,将裁判动作在头脑中先“过电影”,如同事先编写的电脑程序般,将规范的手势呈现在运动员和记录台面前。
4执法时信心的树立。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状态,个性特点能直接影响生理过程的变化,有的裁判员临场时,由于心理紧张,胆小,引起思维混乱,全身虚汗,哨音越吹越小等,直接干扰裁判员水平的正常发挥。
篮球裁判员的良好个性心理特征一方面通过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一方面可以通过有效的心理训练来加强。然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消除情绪的有效方法是信心的培养和训练。平常强化自我角色的意识,相信自己的技能发挥,心理上把自己立刻划为勇敢高大威严的球场“法官”形象,培养出有良好技术风格的裁判员。临场前与技术代表的讨论,对新规则的探讨,对新旧规则的争议问题进行讨论,这种职业习惯以对临场信心的增强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进行裁判心理训练时,克服过度紧张的重要方法是通过认知训练,使学生对比赛有正确的心理定向,使对面临场裁判任务有清楚的理解,有积极的执法动机,对自己势力充满信心。临场执法时要排除心理障碍,排除外界应激的干扰,不断地从主观上,进行自我情感和自我意识的强化,使之适应客观需要。
教学指导思想是教学活动的根本方向和目标问题,在篮球裁判员教学中,应从球感的建立,注意力的集中转移,表象训练的重视,信心的树立等方面着手,使每位篮球裁判员的打手势动作舒展,判罚姿势规范,面部表情柔和。能够在运动员和观众心中产生一种威望。从而确保篮球运动技术,战术水平和发挥和比赛的效果。综上所述篮球裁判员的心理素质则又直接影响着裁判水平,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篮球裁判员顺利完成裁判任务,展现良好裁判技巧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全国体院教材委员会《篮球》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马启伟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中国篮球协会篮球竞赛规则(1998----2002)光明时报出版社。
4马启伟竞技体育创新论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5张彩篮球教练员的问答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钢琴演奏心得体会论文(精选17篇)篇十二
1.做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人在紧张时可以选择一个空气清新、四周安静、光线柔和、不受打扰,可活动自如的地方。做做深呼吸,活动一下身体的四肢,使关节放开,肌肉松弛。或者闭上眼睛,去感受安静、松弛,想象一些恬静美好的事物,使自己全身心地放松下来。
2.渐进式紧张缓解法。韩国的郑灿皓博士介绍的这一解决心理紧张的小技巧,可以从头到脚地放松,这个方法可以在各种场合适用。
a.先从眉毛开始,下巴保持不动,眼睛看着天花板,此时眉毛就会皱起来,使劲点,心里默念1、2、3、4、5,然后放松,眼睛再往下看,以此反复。
b.使劲闭眼睛,心里也默念1、2、3、4、5,然后睁开眼睛放松,睁开眼后感觉眼前有星光闪烁才表明使的劲足够。
c.低头,将下巴尽量向胸口方向靠,这时要感觉脖子周围的肌肉在用力才对。
d.双手交叉握拳,手臂尽量靠拢,向后伸,有挺胸的感觉。
e.手握成拳,手臂弯曲,向自己的方向用力弯曲。
f.吸气,屏住呼吸,感觉腹部很硬,心里默念1、2、3、4、5然后放松。
g.双脚并拢伸直,脚面向前绷直。
h.双脚并拢,脚跟点地,将脚掌尽力向后绷直。
采用这套渐进式的紧张缓解法,是将全身先紧张起来,然后放松,利用身体紧张后的放松,起到更好的缓解心理紧张的作用。
身体各部位的放松。先做耸肩运动,将双肩耸起,尽力伸至耳朵,保持几秒钟,然后放松,这样反复多做几次。然后是手臂的放松。体会手臂的放松其实很简单,人在走路时手臂在身体两侧自然的摆动就是手臂放松最好的例子。
第二,增强自信心,提高演奏欲望。
自信心,使人更加地自信有勇气,给人增加无形的能量。在平日的钢琴学习、练习中就要重视自信心的培养,如常常激励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等等。在增强自信心的同时,也要对自己的演奏水平有着客观的认识,不要使自己的自信心高出自身的演奏水平能力的范围。
提高演奏欲望也是很关键的。平日练琴有时会出现“不想弹”的情绪,这时我们要积极调整,如起来放松一下身体,缓解一下心情,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运动一下等等,使自己能够在日后的钢琴演奏中快速地调整自己的情绪,提高演奏欲望。还要有计划、经常地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体能,确保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有足够的体力来进行钢琴的演奏。
第三,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全面的钢琴技术、正确的弹奏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有良好的手型。掌关节在这里起到关键的作用,它一定要支撑住,手指的第一个关节要很结实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能塌指,大指的虎口处应该是圆形的,在这里说一下手腕,它的状态应该是松弛的。这些都具备了才能为演奏好钢琴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手指的技巧练习,这是每位学琴的人必须天天面对的重要练习。练习手指有很多方法,也有很多相应的教材可以供我们来学习,比如《哈农》,这是用得最多的一本手指练习的教材,里面提供了许多基本的手指练习,有一些比较有针对性,一般人的3、4、5指不好使,这本书里的第21—30课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写的专项练习。当然还有许多种练习的方法,要掌握全面的钢琴技术,我们不能局限于一种练习和同一本教材,这样会显得枯燥无味,从而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再次,手腕,手臂的正确运用。很多人不会用手腕,更不会用手臂,往往会出现手臂酸了,手指跑动不起来了,弹出来的声音变成一片一片的了,等等。这些都是不会用手腕和手臂的结果。有些学生说我用手腕了,可为什么感觉还是不对呢,那就要看手腕和手臂运用的是否正确了。比如弹奏音阶时,手腕运动的方向应该是随着音阶进行的方向和手指运动的方向平稳而动,同时大指在这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就像桥梁一样起到连接的作用。有很多学生不会用大指,手腕更是上下左右一起动,使弹奏出来的音阶听起来声音不均匀,手指触键又不舒服,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用正确的方法来练习。
第四,科学有效的练琴方法。
平日练琴要具有经常性、不间断性、有计划性、分阶段的练习习惯。如:视奏阶段,技术攻克阶段,音乐处理阶段,熟练演奏阶段,背谱背奏阶段等,使练琴更具科学性、合理性。这样练琴会更具有效果、更加完整。
还可以用录音机把自己的弹奏录下来,聆听自己的弹奏录音,可以对自己的演奏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录音机可以使演奏者“头抬起来了,看得更高”。帮助演奏者改善缺点完善优点。录音机还可以辅助背谱,在不练琴时小声播放录音,使乐谱直入演奏者的潜意识。
第五,多在众人面前演奏,熟悉舞台气氛。
经常在众人面前演奏,可以帮助我们从心理上不断适应表演的环境,熟悉舞台的气氛。如经常给别人演奏,定期邀请同学、朋友进行钢琴演奏的交流性活动等等,以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增强舞台演奏能力。
总之,钢琴演奏中的紧张心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要正确认识和面对这一紧张心理,同时,在钢琴演奏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去寻找调节、克服钢琴演奏中紧张心理更有效的方法,使自身能够有效地控制、调节及克服在钢琴演奏中的紧张心理,以求得完美的钢琴演奏,也使自身能够真正地体会和感受到钢琴演奏带来的自信、乐趣与享受。
钢琴演奏心得体会论文(精选17篇)篇十三
内容摘要:把太极理论运用到钢琴演奏中,从“放松”的演奏方法到“势断意相连”,最后到演奏者与钢琴融为一体,即“人琴合一”。音乐从演奏者的心灵出发,在琴键上得到印证,让听者震撼而回味无穷。
关键词:放松;势断意相连;人琴合一。
太极“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唯人也得其秀而灵。”钢琴被人们称作“乐器之王”,它是乐器王冠上的一颗明珠,而太极以其深、长、匀、静而囊括世间万物,笔者试想把太极理论运用到钢琴演奏之中,使钢琴演奏也能做到刚柔、虚实、动静、快慢、开合、曲伸,让人听不出有“涂改”“雕刻”的感觉。这样在钢琴演奏中就要在“放松”中去舒展,激发人们对乐曲的充分想象力;太极的“势断意相连”,是“势断”而非断,断而不断,用意贯穿于演奏的全过程并充分展示钢琴演奏中的优雅变化;人与钢琴随着乐曲的展开融为一体,太极的境界使乐曲能够雄浑、铿锵、远古、悠扬,让人们沉浸在钢琴音乐的王国之中。
太极中的“放松”讲的是自然舒展地放开,松中有动,动中有静。演奏者要把紧张的状态松弛下来,达到放松,演奏出的乐曲才能更加舒展优美。其一,要做到思想和肢体的放松。思想上要去除杂念,忘掉与演奏无关的事情,无论是一场什么样的音乐演奏,演奏者都应在思想上有一个放松意识,这样才能保持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其二,舒展是钢琴演奏的要求,无论是演奏西洋曲目还是中国曲目都应特别强调这一点。舒展能使音乐之美浸润心灵,能使人充分发挥想象力,激发人们对美好未来不懈追求的热情。如演奏中国曲目《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时,最后的主题再现,只有做到舒展才能营造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其三,舒展与放松是紧密相连的,是在放松中的自然舒展。旅美钢琴博士茅为惠女士来讲学时,就非常强调这一点。她在示范快速音群的演奏时,特别强调手臂、手腕的自然放松与舒展,只有这样才能使音符清晰、明快。
二、太极的“势断意相连”在钢琴演奏中的变化。
太极中“势”指的是趋向,“意”指的是想象。在太极中“大势”好像要结束,但更深层次的想象与哲理往往还贯穿于“大势”之中,这如同钢琴演奏中的气质和气韵,它们是音乐演奏中的灵魂。
其一,气质是演奏者个人的性格与品质的自然流露与必然反映,犹如“字如其人”“曲如其人”“乐如其人”。演奏一首乐曲,最终要把气贯通,开始往往句断意亦断,音分神亦分,也就是势断意也断,但如果能把太极中的意识、呼吸、动作三者结合为一,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在意念中逐步使音乐真正连贯,随之做到句断意不断,音分神不分,最后达到一气呵成、一气贯通。
其二,气韵是钢琴演奏诠释的过程,要想很好地把握气韵的全过程,就要深刻领会作曲家的用意。如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f大调共五乐章,第一乐章表现的是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第二乐章表现的是溪畔小景;第三乐章表现的是乡民在一起欢乐的集会;第四乐章表现的是暴风雨的情景;第五乐章表现的是暴风雨过后的愉快和感恩的情绪。如果领会透彻,就能很好把握气韵在钢琴演奏中的表现。
其三,气、韵本为二义,气为内质,韵为表征,韵由气所决定,气贯而后可以韵足。我们要把握好气与韵的关系,有气之韵如同零散的珍珠串起来的项链,演奏者呼吸贯通一体,没有半点衔接拼凑的痕迹,而无气之韵就像散落的珍珠,无法串为一体。如在演奏李斯特的《夜莺》时,我们就要在大的乐句中划分小的乐句,在延绵的呼吸群中,使气息首尾贯穿,演奏出的乐曲才能有起伏变化的效果。演奏贝多芬奏鸣曲时,在大和弦和连接中可换踏板又可不换的时候,在最后几个音符中,采用碎踏板的方法,使呼吸均匀、流畅,达到优美、动听的效果。
三、太极的境界给“人琴合一”的启迪。
《易・系辞上》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的“太极”是派生万物的本原,本原生万物,万物合一,天人合一,乃太极的境界。“人琴合一”是人琴回归自然,人琴寻找其物质本原的过程,而钢琴演奏的完美境界就是“人琴合一”。
首先,“人琴合一”是思想的合一。人是演奏的主体,钢琴是发音的客体,发音客体由人去控制。钢琴演奏家不仅要掌握演奏钢琴的技术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一个优秀的钢琴演奏家,不仅仅要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还应当掌握一些哲学、人文科学,甚至是自然科学知识。
其次,“人琴合一”是艺术的合一。任何艺术都是表现人类情感的,而钢琴作为最具表现情感的乐器之一,它能陶冶人类的情操,激发人们无穷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钢琴对人的情感作用,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它可以直接利用张弛变化的音响形式与生命运动产生同构效应,去表达人的瞬息万变的情感状态。
再次,“人琴合一”是情绪的合一。所谓情绪就是演奏者在演奏中的情感状态,没有情感,也就达不到“人琴合一”的效果。如在演奏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c小调)中段时,要用明朗胜利的旋律,去表现欢乐、喜悦的气氛。在处理最后的乐章时,用的是胜利凯旋的进行曲,要用饱满的钢琴演奏,使这一主题具有英雄的光辉。演奏者要充分了解作曲的时代和乐曲的内涵,才能完美表达作曲者的情感。每一次钢琴演奏都是对人心灵的一次洗礼,音乐从人的心灵深处出发,从琴弦的振动中得到震撼,让人回味无穷。
艺术来源于生活,钢琴演奏也一样。只有深入地体会生活、感受生活,我们才能与作曲家产生共鸣,再度创作作品,创作出的音乐才能在演奏者与听众之间产生共鸣,产生天籁之音,让人们沉浸在钢琴音乐的王国之中。
参考文献:
[1]赵晓生著《钢琴演奏之道》湖南教育出版社,7月,第32―41页,第119―121页。
[2]郑兴三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月,第55―60页。
[3]童道锦、孙明珠著《中国钢琴作品的分析与演奏》,人民音乐出版社,206月,第11―22页。
钢琴演奏心得体会论文(精选17篇)篇十四
音乐教学论文:培养学生钢琴演奏中的音乐素养。
钢琴演奏是一个复杂的脑体结合的活动过程。在一瞬间,将乐谱上的东西通过视觉反映到脑海,大脑马上会指挥手指在键盘上弹奏,耳朵还同时对演奏的声音进行检查,不断地调整和改进。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具备音乐素养就等于是一个机械地弹奏和歌唱的机器人,他就无法去理解音乐、懂得音乐、表现音乐。所以,培养音乐素养是为了全面提高学员的音乐综合素质,并且以此促进学员对专业科目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
一、基本技能的训练。
1.识谱训练。识谱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完整、高效地视奏程度适合的乐曲。我们要让学生在表演的状态下弹奏钢琴,而不是来回重复地进行简单练习。在教弹一首新曲子时,一些视奏技巧好的学生能以惊人的效率来迅速完成你所教的新课。而一些识谱和视奏能力差的学生,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弹奏时的吃力。实际上,学生在弹奏时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乐谱和键盘。进一步说,读谱和弹奏都是识谱训练中的重要方面,不能有所偏废。片面地强调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2.学生的基本技术训练。钢琴的技巧有很多,我以音阶、琶音的训练为例:第一个音是弹下去;弹后面的音时手指应提前做好触键准备,指端与键面不能过近。大指触键要独立,在移位时依赖手腕转移力量。在弹奏中,大指要寻求独立触键的空间,而手腕要有意的配合手指,自如、灵活地为手指提供最佳触键的位置,通过练习,找到手腕合理的动作状态。两种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时要慢练,渐渐地就可加快速度。
下面特别说一下“慢练”:
著名钢琴家雅科夫・弗莱尔认为:“慢速弹奏法犹如钟表匠手中的放大镜,它可以使练习一部作品的音乐家更仔细地看和听他们所弹的音乐,并能深入浸润作品中的每个细节和组成部分之中,从而完全知道并掌握这部作品。”因此,在初学一首曲子时,必须分手练、慢练。有的学生练琴经常不动脑筋,纯粹是机械般的弹奏,在练习一个难的乐段时表现更为明显。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有时需要演奏者很慢地弹奏一首乐曲,以便巩固对某一部分的记忆。慢奏同样能帮助演奏者检查音符的准确性及句法:慢速弹奏时,如同看到慢放的电影一样,你能看到每一个细节,并同时加强了记忆,更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曲式与和声的组合等。慢练是钢琴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一种科学的练琴方法。
二、乐感的培养。
1.乐感的内涵。钢琴学习中的乐感培养是激发演奏灵感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良好的乐感,演奏出的音乐就会平淡无奇。乐感其实就是在对音乐的体验中表现出来的强弱处理。
2.让学生课内课外多听好的作品。我们要让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听不同的曲子。现在网络很方便,随时可搜索到自己需要的曲目――当然,也可购买碟子。钢琴是敲击发声的乐器,不擅长于歌唱性的发声,但钢琴又必须解决歌唱性的问题。多听歌唱家的演唱和弦乐演奏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乐感。像歌唱家一样地思考和感觉是很重要的。听力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聆听”自己的琴声。所谓“聆听”,就是精神高度集中地用心去听,听时要充满对音乐的追求与想象,努力分辨自己弹奏的声音是否符合音乐内容的要求。可在弹琴时将自己弹奏的声音录下来,然后再放出来自己感受,找出问题。(论文范文)此外,还应重视视唱练耳课。这样能更全面、系统地提高听力水平,对弹琴大有益处。有机会的话,要多看现场演唱、演奏的音乐会,因为钢琴是表演艺术。舞台表演更能加深乐曲的感染力,特别是在指挥家富于变化和激情的手势下带动出的绚丽音乐,更能深深打动人的心灵,提高观看者的音乐感受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中国第一位在国际比赛上获奖的著名钢琴家周广仁教授指出:“学习钢琴只是一种手段,学到音乐知识、理解音乐、热爱音乐、表现音乐才是根本。”其实,在钢琴练习与表演中,呼吸的作用同样重要。合理处理好作品乐句,安排好音乐中的呼吸有利于音乐极富感情的表达,教师教学中应注意强调乐句气息的重要性,解决好演奏时呼吸与乐曲的吻合。我们要让学生懂得:弹琴和说话、唱歌一样,有呼吸、语气,有句子的长短,无论是活泼、欢快,还是婉转、优美、如歌的乐曲,都需要表现一定的内容,即使是简单的几个音也不是没有意思的。有的声音坚定有力,有的轻快、跳跃……乐句也有肯定及疑问等多种语气。当学生懂得这些以后,就会从他所弹奏的乐曲中找到这些感觉并尽力去表现出来。例如:弹《解放军进行曲》时,联想到队伍前进,就要弹得有精神、节奏鲜明,就不会慢吞吞、软弱无力地弹一些音符。弹不同风格的曲子,就要表现不同的意境,因此必须避免机械练习,毫无要求。
总之,钢琴演奏需要乐感与适当的技巧相结合,以情带声,融声以情。音乐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技术是基础,音乐表现是最终方向。钢琴教师的全部工作,实际是培养学生很有激情地演奏作品、表现音乐,要通过演奏把情感表达出来,做到人琴合一。我们只有深入生活、深入学生,把握钢琴教学的变化与规律,才能使钢琴教学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与个性化,也才能使学生不断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广仁、莫蕴慧主编:《钢琴艺术》。
2.周彦:《人声与钢琴的完美艺术》,中国音乐学院学报,01期。
3.代百生:《钢琴教与学的心理训练》[j],钢琴艺术,2000(3)。
4.曹静:《钢琴弹奏技巧与音乐表现间的关系》,湖南科技学院学报,10期。
5.曹云:《浅议幼师钢琴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学),05期。
6.李远彬:《论钢琴教学中音乐感觉培养的策略》[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08期。
7.林振纲:《论钢琴学习(一)》[j],北京:钢琴艺术,2008(10)。
8.陈海龙:《论钢琴乐感与演奏灵感的培养》,《黄河之声》,3期。
9.陆晨曦:《如何强化学生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新课程研究,2002期。
钢琴演奏心得体会论文(精选17篇)篇十五
在音乐实践中,钢琴演奏不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还作为美的艺术而宣扬美学的思想。从音乐美学这个角度出发,钢琴演奏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对音乐作品中美的品质进行表达。钢琴演奏的过程也是基于作品本身的二次创作过程,钢琴演奏者应该在每次表演过程中对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造,从而将钢琴演奏艺术美学创新性地演绎出来。音乐美学的应用,有利于演奏者和听众对音乐作品本身的美学特点以及艺术品质进行更好的理解。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会体现出丰富多彩的音乐美学思想,传达给听众以听觉上的美感。钢琴演奏对音乐作品的二次创作,能够将艺术家的思想和音乐作品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演奏者的个性风格表现出来,让听众心情愉悦,以情感人。本文运用美学的思想,指出音乐美学对钢琴演奏的指导作用,并对如何加强美学知识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有利于协调钢琴演奏的创造性和忠实性的统一。
通过二次创作,钢琴演奏给音乐作品赋予了新的艺术价值和艺术生命,从根本上说,钢琴演奏应该同时具有创造性和忠实性。因此,钢琴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和表演的时候,既要根据音乐作曲家原有的创作精神将其整个音乐作品进行完整的再现,也需要通过钢琴艺术家自身对音乐的认识和感知,对音乐作品进行创造性的再现,这就需要表演者能够正确地把握对音乐作品忠实性和创造性的协调统一。钢琴演奏的忠实性主要体现在钢琴演奏要忠实于原谱,艺术思想也要忠实于原谱。钢琴演奏的创造性则是指钢琴家在二次创作的过程中,通过自身对作品的体验和认识,将自己的一些情感加入到原先的音乐作品当中,赋予音乐作品新的生命。这种创造既要忠于原谱,但又将新的音乐艺术个性充分体现出来。钢琴音乐作品一般都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民族文化或者社会背景下才能诞生,它的原创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现在不一样,使得作曲家原创与第二次创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也就使得钢琴演奏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在钢琴家对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一定会使作品体现出其主观推论思维。因此,该钢琴家在演奏的过程中,就会无法避免地将自己的情感以及审美意识,甚至审美趣味都掺入到音乐演奏中。但是,每位钢琴家都有一个音乐追求,就是希望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艺术创造个性充分展现出来。同时,这也意味着钢琴家的演奏艺术逐渐走向成熟。这就表明钢琴家已经深入地认识了音乐作品,也说明了演奏者对音乐作品有了独到见解。这种富有个性的艺术表演并不是对原创的背离,而是对原创的一种深入和升华。钢琴演奏不能与忠实性相脱离,也不可以没有创造性,钢琴演奏理应是由忠实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相结合而形成的。如果在钢琴家进行二度创作时,其基础是忠实性原则,那么钢琴家进行二度创作的升华就是创造性原则。音乐美学原则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钢琴演奏的创造性和忠实性的统一与协调。
(二)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统一。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将历史性和时代性统一起来,也是音乐美学的一种应用。实现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统一,即为音乐作品特定的历史风格和钢琴演奏者所处时代精神相统一。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音乐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就一定会将当时创作者所处历史时代的音乐风格保留下来。一个真正的钢琴演奏者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将音乐作品的风格把握好,而且还应该努力将该音乐作品的风格真实而完美地还原,向观众展示。演奏者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可能,结合自己的生活时代特征,赋予音乐作品新的时代含义,将自己化身为音乐作品的再创造者,与之同命运、共呼吸。这样就可以将音乐作品真实地还原,又能对音乐作品进行再造,使之具有明确的社会意义。如果钢琴演奏者并没有关注音乐作品产生的历史年代,也没有对其特定的历史风格给予足够的重视,就不能将该音乐作品的真实内容体现出来,也不能够将音乐作品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因此,钢琴演奏者必须对音乐作品进行历史背景的相关分析,将音乐作品的来龙去脉都理清,从而能够将音乐作品的历史风格进一步还原。但是钢琴演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哪怕是对历史作品进行演奏,钢琴演奏者也无法与自己所处时代完全脱离。因此,钢琴演奏者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演奏与时代特征相联系,给音乐作品加上时代的影子,用当代的眼光去审视历史,必然需要音乐美学的知识来帮助演奏者审视作品的历史风格与时代精神之间存在的联系。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人们对其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结合所持的观点不一样。有的人认为,在钢琴演奏中,其风格的纯正性以及历史性更加重要。但是有的人却认为应该强调演奏风格的独创性与现代性。而在音乐表演中,按照其美学原则与理想,应该坚持钢琴演奏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统一。如果钢琴演奏者对音乐作品历史风格并不重视,只是片面地强调时代精神,或者是拘泥于作品的历史风格,终不能体现出音乐作品的真实价值。我们应该将钢琴演奏与音乐美学原则相结合,为历史性和时代性寻找一个平衡点,从而使得历史性与时代性之间统一和协调。
(三)艺术性与技术性相统一。
钢琴家要能够被广大听众所接受,就应该拥有比较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一个钢琴家不可能在钢琴演奏技术并不高超的情况下还能将高水平的音乐作品演奏出来。只是演奏技巧并不是高水平音乐作品的唯一条件。任何一个钢琴家想要得到观众的喜爱,就必须将钢琴演奏技术跟完美的艺术表现相结合。钢琴演奏的技术性是指钢琴家将乐谱符号与现实音响之间进行转化的中间环节,也是钢琴家进行音乐作品的演奏不能缺少的技巧。因为钢琴具有比较特殊的构造,其钢琴演奏艺术都是经过大脑认知系统中的心理操作能力与手指运动系统的生理操作能力一起作用来完成的,这两者可以实现音乐符号与音乐表达之间的物化过程。而钢琴演奏的艺术性即为一个钢琴演奏者在完成技术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音乐表现力,一般都会体现在对音乐作品的旋律和节奏、和声与踏板等等因素的控制方面。其中,音乐的旋律是对音乐美的塑造的关键,而和声则是对音乐美的色彩的一种塑造,节奏和踏板分别可以塑造音乐美的形式、音乐美的灵魂。钢琴家只有将上述因素完全掌握,才能正确掌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呈现出多层次、多色彩以及多力度的音乐效果,从而将钢琴家对所演奏的音乐作品中的艺术内涵完美诠释出来。实现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协调与统一是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中的体现,艺术性和技术性之间的完美结合可以赋予钢琴演奏一种完美的体验,从而使得钢琴演奏达到一种尽善尽美的音乐艺术境界。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在拥有高超演奏技术的同时,还应该理解与体验音乐作品中的艺术性,将艺术性和技术性有机结合,演奏出动听的音乐作品。艺术性和技术性统一可以为忠实性和创作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结合而进行钢琴演奏提供条件。所以,钢琴演奏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追求音乐美的艺术,而音乐美的技术则可以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四)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在钢琴演奏中,往往会具有作者的感性因素,听者可以从音乐作者的情感反映以及审美意境中将音乐作品的内涵感受出来。而对于钢琴演奏者自己来说,在演奏时也有自己的情感因素,这种感性能动性对钢琴演奏者的创造性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不同的钢琴演奏者对音乐作品有着不一样的感性反映,有他们各自的审美观。在一些钢琴音乐作品中,还会有理性因素。而理性因素一般都会由钢琴演奏者的演奏基本功和表演技巧所体现出来,且理性因素对演奏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钢琴演奏者必须对其进行理性到位的把握。这一点是由钢琴本身的特殊构造来决定的。每一个钢琴演奏者都会在即将演奏时,在内心中听到那些音符,这有利于他们对自己的演奏动作进行调整。
二、演奏者提升美学素养的途径。
(一)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有利于钢琴演奏者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层次研究。
对于优秀的钢琴演奏者来说,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层的理解是最重要的。因此,钢琴家要提升音乐作品的演奏水平,首先应该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加深音乐美学素养,使得自己能正确地理解与分析音乐作品。对钢琴作品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就是把握钢琴乐曲中的节奏、节拍、力度、织体与和声等。而在这些音乐作品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曲式结构进行掌握。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曲式学还有声学这两门基础学科,有利于钢琴演奏者理清音乐作品的结构。而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加强有利于钢琴演奏者对音乐作品进行更好的理解,也有利于我们更进一步熟悉乐谱。
(二)丰富审美经验,提升感性认识。
审美经验是一名钢琴演奏者理性认识的来源,一名优秀的钢琴演奏者,要时刻注意音乐形象的建立。如果钢琴演奏者的脑海中没有鲜活的音乐形象,在演奏技法和塑造音乐形象方面就缺乏指导。因此,一个钢琴演奏者必须从内心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认知,进而将这种认知转化为音乐演奏形式。
(三)加强演奏者的文化艺术修养,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是一种感性的表达,其中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和艺术内涵。自从钢琴被发明以来,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钢琴演奏艺术吸收了各个国家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世界钢琴文化。因此,钢琴演奏者要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熟悉钢琴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发展过程,才能全面诠释音乐作品的真正内涵。对于钢琴演奏这种音乐表达方式,要求演奏者必须具备很好的音乐感受能力。每一个钢琴家都是从很小就开始练习钢琴演奏,不仅学习钢琴技巧,也要理解钢琴文化。
三、结语。
作为音乐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钢琴演奏是一种美的艺术,在钢琴演奏中往往包含着美学的思想。从音乐美学的角度上来看,钢琴演奏是表达音乐作品中美的品质的一个重要的方式。音乐美学促进了钢琴演奏中创造性与忠实性的统一、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以及个性与共性的统一。钢琴演奏者必须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和理论知识学习,增加审美经验,才能更好地将美学思想应用到钢琴演奏当中,促进钢琴演奏美感的提升。
钢琴演奏心得体会论文(精选17篇)篇十六
音乐教学论文:培养学生钢琴演奏中的音乐素养。
钢琴演奏是一个复杂的脑体结合的活动过程。在一瞬间,将乐谱上的东西通过视觉反映到脑海,大脑马上会指挥手指在键盘上弹奏,耳朵还同时对演奏的声音进行检查,不断地调整和改进。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具备音乐素养就等于是一个机械地弹奏和歌唱的机器人,他就无法去理解音乐、懂得音乐、表现音乐。所以,培养音乐素养是为了全面提高学员的音乐综合素质,并且以此促进学员对专业科目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
一、基本技能的训练。
1.识谱训练。识谱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完整、高效地视奏程度适合的乐曲。我们要让学生在表演的状态下弹奏钢琴,而不是来回重复地进行简单练习。在教弹一首新曲子时,一些视奏技巧好的学生能以惊人的效率来迅速完成你所教的新课。而一些识谱和视奏能力差的学生,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弹奏时的吃力。实际上,学生在弹奏时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乐谱和键盘。进一步说,读谱和弹奏都是识谱训练中的重要方面,不能有所偏废。片面地强调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2.学生的基本技术训练。钢琴的技巧有很多,我以音阶、琶音的训练为例:第一个音是弹下去;弹后面的音时手指应提前做好触键准备,指端与键面不能过近。大指触键要独立,在移位时依赖手腕转移力量。在弹奏中,大指要寻求独立触键的空间,而手腕要有意的配合手指,自如、灵活地为手指提供最佳触键的位置,通过练习,找到手腕合理的动作状态。两种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时要慢练,渐渐地就可加快速度。
下面特别说一下“慢练”:
著名钢琴家雅科夫・弗莱尔认为:“慢速弹奏法犹如钟表匠手中的放大镜,它可以使练习一部作品的音乐家更仔细地看和听他们所弹的音乐,并能深入浸润作品中的每个细节和组成部分之中,从而完全知道并掌握这部作品。”因此,在初学一首曲子时,必须分手练、慢练。有的学生练琴经常不动脑筋,纯粹是机械般的弹奏,在练习一个难的乐段时表现更为明显。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有时需要演奏者很慢地弹奏一首乐曲,以便巩固对某一部分的记忆。慢奏同样能帮助演奏者检查音符的准确性及句法:慢速弹奏时,如同看到慢放的电影一样,你能看到每一个细节,并同时加强了记忆,更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曲式与和声的组合等。慢练是钢琴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一种科学的练琴方法。
二、乐感的培养。
1.乐感的内涵。钢琴学习中的乐感培养是激发演奏灵感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良好的乐感,演奏出的音乐就会平淡无奇。乐感其实就是在对音乐的体验中表现出来的强弱处理。
2.让学生课内课外多听好的作品。我们要让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听不同的曲子。现在网络很方便,随时可搜索到自己需要的曲目――当然,也可购买碟子。钢琴是敲击发声的乐器,不擅长于歌唱性的发声,但钢琴又必须解决歌唱性的问题。多听歌唱家的演唱和弦乐演奏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乐感。像歌唱家一样地思考和感觉是很重要的。听力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聆听”自己的琴声。所谓“聆听”,就是精神高度集中地用心去听,听时要充满对音乐的追求与想象,努力分辨自己弹奏的声音是否符合音乐内容的要求。可在弹琴时将自己弹奏的声音录下来,然后再放出来自己感受,找出问题。(论文范文)此外,还应重视视唱练耳课。这样能更全面、系统地提高听力水平,对弹琴大有益处。有机会的话,要多看现场演唱、演奏的音乐会,因为钢琴是表演艺术。舞台表演更能加深乐曲的感染力,特别是在指挥家富于变化和激情的手势下带动出的绚丽音乐,更能深深打动人的心灵,提高观看者的音乐感受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中国第一位在国际比赛上获奖的著名钢琴家周广仁教授指出:“学习钢琴只是一种手段,学到音乐知识、理解音乐、热爱音乐、表现音乐才是根本。”其实,在钢琴练习与表演中,呼吸的作用同样重要。合理处理好作品乐句,安排好音乐中的呼吸有利于音乐极富感情的表达,教师教学中应注意强调乐句气息的重要性,解决好演奏时呼吸与乐曲的吻合。我们要让学生懂得:弹琴和说话、唱歌一样,有呼吸、语气,有句子的长短,无论是活泼、欢快,还是婉转、优美、如歌的乐曲,都需要表现一定的内容,即使是简单的几个音也不是没有意思的。有的声音坚定有力,有的轻快、跳跃……乐句也有肯定及疑问等多种语气。当学生懂得这些以后,就会从他所弹奏的乐曲中找到这些感觉并尽力去表现出来。例如:弹《解放军进行曲》时,联想到队伍前进,就要弹得有精神、节奏鲜明,就不会慢吞吞、软弱无力地弹一些音符。弹不同风格的曲子,就要表现不同的意境,因此必须避免机械练习,毫无要求。
总之,钢琴演奏需要乐感与适当的技巧相结合,以情带声,融声以情。音乐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技术是基础,音乐表现是最终方向。钢琴教师的全部工作,实际是培养学生很有激情地演奏作品、表现音乐,要通过演奏把情感表达出来,做到人琴合一。我们只有深入生活、深入学生,把握钢琴教学的变化与规律,才能使钢琴教学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与个性化,也才能使学生不断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广仁、莫蕴慧主编:《钢琴艺术》。
2.周彦:《人声与钢琴的完美艺术》,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代百生:《钢琴教与学的心理训练》[j],钢琴艺术,2000(3)。
4.曹静:《钢琴弹奏技巧与音乐表现间的关系》,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5.曹云:《浅议幼师钢琴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学),2009年05期。
7.林振纲:《论钢琴学习(一)》[j],北京:钢琴艺术,2008(10)。
8.陈海龙:《论钢琴乐感与演奏灵感的培养》,《黄河之声》,2011年3期。
9.陆晨曦:《如何强化学生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新课程研究,2012年02期。
钢琴演奏心得体会论文(精选17篇)篇十七
内容摘要:钢琴作为高校音乐专业的一门技能主干课程,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研究其课堂教学的方法、原则与环节,对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至关重要。文章从教学过程的作品讲解、曲目示范、练习指导等几个重要环节入手,通过理论阐述与教学实践的分析来论述在钢琴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特点与教学方法,力求在教学中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钢琴课堂教学环节。
钢琴课是音乐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钢琴课上,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怎样弹好钢琴,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真实、生动地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容,将技术和音乐融为一体,才是真正的艺术。同时,作为一名优秀的钢琴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努力掌握钢琴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达到一种理想完美的境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钢琴课堂教学。
第一,生动形象的讲解。
要上好一堂钢琴课,生动形象的讲解是非常必要的。在学习一首乐曲之前,首先要为学生对乐曲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有关情况、作品风格与结构进行讲解,比如贝多芬是什么年代的,为什么他大部分创作都有英雄史诗般的'战斗精神;为什么肖邦的夜曲旋律如歌,富于诗意,恬静典雅;斯卡拉蒂的创作充满幽默,有时忧郁,热情又不乏戏剧性。因为时代的不同,作者不同,即使在乐谱上记载下的符号是相同的,而它体现的意义、表达方法也是不同的。学生只有确切掌握了乐曲和作曲家的全面情况,才能更好地再现作品作者的意图,确切地塑造出作品的音乐形象。其次,教师要用准确、精练、生动的语言来给学生讲授乐曲演奏中的作品处理以及乐曲的各种弹奏方法和怎样克服技巧上的各种疑难问题等。比如,在讲授连奏和断奏时,可以运用一些简洁明了的比喻,常能使一些繁琐的理论易于理解,连奏如同人走路,手指尖要有重心转移的感觉,手指断奏如同“小鸡啄米”快而轻巧,弹休止符时要强调一种空间的紧张感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趣,在讲授乐曲不同的收尾时,强收是斩钉截铁般的刚毅,弱收要慢慢消失。这样既能帮助学生丰富想象,开阔思路,激发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第二,准确、启发性的示范。
著名钢琴教育家朱工一说过,示范关键在于准确,即使教师不能示范,只要他有敏锐、准确的判断力,照样可以指导得很好。反之,教师不能正确地理解音乐,恐怕示范得越多越糟糕。所以,在钢琴课堂教学中,启发性的、准确的示范尤为重要,笔者认为示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模仿学生某些不正确,不合适的演奏;二是示范比较合适的好的演奏,从而让学生清楚看到、听到自己不合适的演奏及错误的弹奏法,掌握正确弹法,这样学生更易理解,对所存在的问题更易改正,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是我国创作的第一首钢琴作品,具有卡农型、浓郁的乡土风味,教师在示范第一段和第三段合适的弹奏方法时,左、右手音色要富于变化,形成对比,犹如一近一远两人对唱,虚实相生,在示范不合适的弹奏方法时两手音色毫无变化,强弱不分,其弹奏出来的音响混浊,旋律线条模糊,浑然没有两个顽皮牧童欢快对唱、自得其乐的悠然情景。如此对比,使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并引导学生将正确的概念与实际音响感觉、动作结合起来理解、认识,这样便于学生对乐曲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当然,示范固然重要而有效,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弹奏钢琴的基本概念,还应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挖掘创新的精神。
第三,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
学生要学会有效率地练琴,这是钢琴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钢琴学习进步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练琴效率,练琴效率取决于练琴的安排及其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有时弹奏时出现的纰漏无不反映了练琴中存在的问题,所以不会练琴也就不可能弹奏得好。练习安排可以分为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两方面,在课堂上直接指导学生练习弹奏,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具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强调学生练习时要有明确目的,要避免机械的重复和错误的动作,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和错误的动作,及时调整练习的内容和方法,要将正面引导和必要的纠正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后练琴,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练琴精力要高度集中,要用心、用头脑来指挥练琴,纯机械式的生理练习,是解决不了钢琴演奏的技术问题的,学生要对自己弹的每个音、每一个音乐细节,在练习时都应当通过头脑去思考,全神贯注,认真琢磨。2.要根据自己的精力合理地安排练习时间,练琴是大量消耗脑力和体力的运动,没有健全的体格和充沛的精力,也难以支持长期的练习。一般来说,练习一个小时以上就应当休息一下,散散步或适当做一些体育运动。3.在钢琴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慢练的问题,这很关键。练习时,只有慢练才有足够的时间来动脑筋、仔细倾听自己的演奏,一切技术困难只有通过慢练才可能解决。保证质量,也只有通过慢练逐步做到,慢练非但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节省了时间,因为通过慢练,能更加牢固地掌握困难技术,收到更好的效果。当然,不是每句、每个地方都需要慢练,要有针对性地慢练。
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上经常集中学生相互观摩学习或鼓励他们上台表演,让他们互相欣赏,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样创造出一种表演和竞争的学习气氛。学生弹奏完后,指出不足,更重要的是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体会一种成功的喜悦与满足。这种成功的快乐会化为一种巨大的力量,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刻苦认真地练琴。
钢琴教学涉及的问题很多,要抓的环节也很多,教师如果将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能力和兴趣紧密结合起来,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家赞可夫说得好:“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质而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司徒璧春,陈朗秋编著.钢琴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1).
[2]张楚廷著.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
[3]童道锦,孙明珠编著.钢琴艺术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6).
[4](俄)塔季亚娜·扎伊采娃著.钢琴家巴拉基列夫的教学原则[j].卞萌译,钢琴艺术,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