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毕业论文是研究生或大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它要求我们能够独立思考和深入分析一个特定的问题。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可以帮助你写出一篇出色的毕业论文。
最优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15篇)篇一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如今的农村幼儿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特别娇惯,只要孩子高兴要什么给什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缺点不给予及时的纠正,以至于带入到幼儿园,在农村工作的幼儿老师特别难,班上孩子人数的超额工作量大,家长对老师的工作也不太理解,他们关心的是孩子每天学了几个字,谢了几个字,算了几道数学题,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根本不怎么重视,他们不明白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要想得到家长的重视必须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不是任意进行的,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任性和无理取闹时一定要说不,同时要注意孩子的第一次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过程中没有抓住一字关,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
去年我所在的小班来了一名小男孩,父母不在身边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着,当时他年龄较小还不到3岁,长得很结实个头也很大,第一天入园有些怕生,爷爷奶奶怕孩子吓着轮流抱着一直到放学,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所有的家长不允许陪伴孩子。
爷爷奶奶就不停的交代老师多抱抱他们的孩子,后来一个月后其他的孩子都已经熟悉并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可他还是每天哭闹着让一位老师抱着,就是因为他我们的工作增加了很多不便,如果第一天爷爷奶奶对他说别的孩子都没有抱,我们炜炜也很能干不需要抱多给他一些鼓励,更不会让老师抱习惯,他肯定会和别的孩子一样早点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生活中家长只有不轻易的放弃第一次的教育,才会杜绝第二次、第三次。
2.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在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家长的责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的培养,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向良好的行为发展,家长良好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的接受,对于3到5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家长要做个有心人,要仔细观察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表扬赞许形成习惯,对不良的行为要表示不满帮助他学会识别的能力,而不要指责他,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而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从家庭开始。
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蒙台梭利说: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家长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
孩子礼貌的行为、早睡早起的习惯、整洁清洁的习惯、喜欢看书的习惯等等,都跟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幼儿时期是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能力有限,因此,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很重要的。
这次在武汉影子教师跟岗学习中,永红幼儿园小四班的孩子习惯培养特别棒,从入园到放学一日的生活中每个孩子每个环节都做的特别好,就连家长们也配合的很不错,在开运动会之前老师要给家长开个会,老师在上面讲活动的安排,没有一位家长和孩子讲话,家长很认真的听孩子们也学着家长很耐心的听。
农村的家长也可以为孩子树立榜样,比如:忙了一天从农田回来收拾好农具,把手脸洗干净,脏衣服不到处放,鞋袜摆放整齐,不要当着孩子面吸烟,不随地丢垃圾,说话不要带脏字等等,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会自觉的跟着学,长期坚持孩子就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见榜样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中要注意方法和方式,切记简单粗暴
在农村幼儿园一线工作的老师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位家长和老师交流:某某老师,我们家孩子特调皮不听话,在家他只怕棍子,在幼儿园做错了事情您尽管打他,我们家长不会介意的。
像这样的家长我们可以理解,他是想通过打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但他不明白对孩子来说,孩子喜欢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和打骂,他的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也可能更加激起他的不良情绪和更多不良行为。如果家长理解孩子了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予鼓励、支持和肯定,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农村的家长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重复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贯彻始终才有成效。
作为农村幼儿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还必须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保证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首先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统化教育,3到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的到系列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情况,制定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活动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循的一些规则,确定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
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午餐要求做到三净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领子;教育孩子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还要对孩子进行各种节日的教育,三八妇女节爱妈妈的教育,六一儿童节的好儿童的教育,七一爱党的教育等等。
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了解幼儿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最优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15篇)篇二
摘要:学前教育对于一个还未长大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在这里他们可以提前得到某些方面的培训,开发他们的智力。然而放眼我国,目前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几率极小,在茫茫众儿童之中,他们可以称得上是弱势群体。教育上比别人落后了好几年,以致很多潜力没有被及时发掘。正因如此,很多千里马式的儿童却并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影响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迁移状况、婚姻状况等,因此,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前教育;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迁移状况。
引言。
学龄前阶段是每一位儿童的黄金时段,是激发他们内在潜能、开拓大脑功能的黄金期。孩子此时心灵纯净、天真无邪,接受事物往往可以高速度高质量。这一时期利用好了将大有裨益。此阶段对孩子进行教育是必须的,比如,可以让他们学习唐诗宋词、读经典书籍、发展一门特殊的技能等等。如不进行学前教育,势必使儿童起步更晚,发展更慢。因此,关注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已是燃眉之急。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世界之大,总有更好的地方吸引着更多的人前去。为了生计,多少父母选择了背井离乡,去另外一个城市打拼。这便涉及到一个现实问题,相比而言,幸运的孩子被父母带走,同去外地,彼此相见不曾是梦,他们成为了流动儿童;不幸运的是那些被留在了老家,孤苦伶仃,盼星星盼月亮,多少年都见不到父母的,这便是留守儿童。国家前几年实行了一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使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一)何为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早在15岁之前就随父母迁至异地,户口仍为出生所在地。如此一来,他们并不能像迁移地儿童一样享受地方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据统计,2013年流动儿童规模比2005年同比增加41.37%,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这是一个极度需要被关注的群体,他们一直被社会排斥着,亟须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学前教育即为学龄前的教育,这个阶段的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灵活且快,是开发儿童脑力的关键时刻。天才的形成,往往与这个时期适时正确的引导大有关系。老师或家长可以对儿童进行多方面诱导,以激发他们大脑的无限潜能,提前激活他们的水平。聪明的有智慧的家长,大多数都会紧把这个时期,督促引导学生,无限地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掘孩子的闪光点。
据统计,迁移人群中迁移方向大多是由农村到城市,且农民工居多。他们为了生计,为了家庭,离开祖籍不远千里去拼搏,且这几年数量每每增多。每五个城市儿童中就大概有一个来自农村的流动儿童,可想而知,上学难的问题困扰着每一位流动儿童。其实,也存在城市向农村、城市向城市迁移的情况,这里面就不乏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有涵养的人物。另外发现,父母文化水平高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学前教育,这部分父母往往阅历丰富,有独到的见解,能为孩子的教育时时刻刻去着想;还有,迁移到省内的往往比迁移到省外的家庭儿童更容易接受学前教育,迁移到省外必定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户籍未变但人却进入另一个省,这样一来迁移地政府便不会让其享受免费教育,所以不难想象,迁移到省外的流动儿童想要得到学前教育实非易事。
(一)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
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很多家庭迫于经济压力或者工作需求,不得不迁移外地,其中家庭经济背景贫困还是占大多数。人人都有上进心,总想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于是就会起身去更大的城市、更繁华的地界。这里会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给予他们以心灵的抚慰。
(二)我国国情。
我国现存国情为东部地区发达,西部地区落后;城市地区发达,农村地区落后,这就引起了很多打工一族的游离迁移。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少有年轻一代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务农,相反,他们纷纷外出,以求更多钱财,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迁移人口的增多及流动儿童数量的上升。
(三)教育体制的缺陷。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政府只对本地儿童履行免费教育的义务,而对户口为外地的流动儿童则受到跨域户籍的限制,导致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
据一项调查显示,迁移人口当中农村儿童比城市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更少,可能因为农村家长思想觉悟较低,文化水平不够,故而没有对孩子的学前教育引起足够重视。另外,可能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比男儿童少得多。从一个省迁移到另一个省的儿童比在同一个省内迁移的儿童更易接受到学前教育,原因可想而知,某些体制的限制导致外省的儿童并不能随心所愿地在迁移地接受学前教育。能够知道为子女教育积极筹划存钱的父母,其教育的流动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几率往往更大。这主要与父母的素质涵养有关,这些父母常常有预见性,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各种教育。最后调查发现,父母文化水平也与流动儿童学前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些父母大都是高学历群体,他们有素质、有涵养,可以以自己接受教育的过去来启发如今对孩子的教育,从而让孩子更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
(一)国家修改完善相应政策。
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严重阻碍了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选择,尤其是跨省流动的儿童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扶持,被教育拒之门外。国家曾搞过“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笔者认为,有关政策还有必要继续修正和完善,譬如针对跨省儿童入学难的问题,针对户籍难以变动的问题等等。只有国家做出引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格局。
(二)政府积极行动。
如果说国家是事件的引领者,那么政府就是事件的实行者,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与政府有着直接的关系。政府可以扩建幼儿园,以期收纳更多的流动儿童,对流动儿童持平等态度,从思想上纠正对流动儿童的排斥。另外,政府可以统计流动儿童的多少,让他们办临时户口,并积极容纳有临时户口的流动儿童。政府也可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以使更多农村儿童在本地接受教育,而不会像在迁移地那样无助。
(三)家长提高自己、积极督促。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家长的一举一动将直接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首先,要尽量少搬迁,非到迫不得已不要迁居异地;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文化水平,从自身去真切地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尽最大努力让孩子得到应有的教育;再有,家长要合理规划、积极存钱,有条不紊地为孩子的教育打算好每一步。
(四)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
目前,社会各行各业普遍对流动儿童关注度不够,导致他们在社会愈加没有地位,愈加难以上学。我们必须要让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流动儿童,了解流动儿童,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关爱流动儿童的良好风气。这样将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他们值得被关注,因为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学龄前阶段是每一位儿童的黄金时段,这一时期学习效率极高,因此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这些儿童是社会所必需的一个群体,是祖国的花朵,其中也不乏天资聪颖的孩童,他们的才华没有理由被埋没,本应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奈何于家庭的迁移,让实现读书梦变得难上加难。笔者认为,流动儿童需要被重视,关爱流动儿童已迫在眉睫。为此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国家修正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政府积极行动引导;家长提高自己的修养积极督促孩子;社会各界给予广泛关注。相信做好以上几方面后,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则不会再难。
参考文献:
[2]王翔君.流动学前儿童成长中的社会工作干预[d].苏州:苏州大学,2015.
[3]郭明超.长春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4]王东平.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转移问题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1.
[5]昶颖.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公平性个案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最优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15篇)篇三
摘要:合理平衡的营养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基础,所以针对幼儿在幼儿各种各样的饮食方式,挑食,厌食,做出以下分析及建议.促进幼儿健康发育成长。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如果幼儿偏食挑食,会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面黄肌瘦、皮肤干臊,甚至出现贫血、低血糖、体温下降、脉搏缓慢、血压下降、营养不良。所以做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关键词:幼儿,不良饮食,解决措施及预防。
目录。
一幼儿不良饮食定义及危害。
(一)何为幼儿不良饮食。
(二)幼儿不良饮食对身体的危害。
(三)幼儿不良饮食对心里的危害。
二、造成幼儿不良饮食的原因。
最优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15篇)篇四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职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愈加关注,从学前教育的内容上看,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以及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均依赖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进一步以理论教学为指导、以实践教学为核心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成效,是现阶段相关教育人士的关注热点[1-2]。
学前教育实践课程主要指通过提供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的感性经验,从而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幼教工作的技能技巧,以及培养学生日后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及研究的工作能力的目的。从本质上看,学前教育的实践课程是属于教育中的综合课程,是教育专业课程中的重中之重;从内容上看,实践课程可主要可包括教育见习、模拟教学和教育实习以及综合实践等课程项目。
二、学前教育实践课程价值分析。
由于学前教育的教育对象具有低龄化、身体素质差、认知思维结构发展不完全、生活自理能力低等特征,因此,从事学前教育的幼教不仅应具备合格的教育技能,同时也应以幼儿的发展为中心积累育儿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而学前教育的实践课程属于教育专业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课程,从教师教育的发展方面来看,实践课程有助于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培养其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从实践课程内容上看,其涵盖了实践性课程、实践技能和实践活动等方面,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由职前向职后教师,由新手向专业化教师的过渡发展,从而为实际教育技能操作奠定基础。
三、优化学前教育实践课程教学的策略探讨。
(一)见习的广度与深度并进。
教育见习是学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基础阶段,是该专业学生在充分掌握了教育理论后,在学校的计划与组织下,以一定的学习目的为导向到托幼机构、幼儿园等进行实地参观的重要教学项目。通过见习的跟班观摩学习获得感官上的幼儿特点信息,从亲身实践中初步感受幼教工作,为其进一步将学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联系奠定基础。为了促进见习的有效发展,常态化是现阶段见习制度的发展方向,对此,笔者认为,学校可通过分散见习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将教育见习安排于每一学期的理论教学末端,见习时间以一星期为参考;对每次见习进行具体内容的计划与安排,根据其层次可首先使学生了解以及学习幼儿园的常规活动,并参与协助幼教的班级管理活动,观察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活动等,使其从具体内容中获得初步实践经验。
(二)丰富实习的规模与内容。
传统的学前教育在实践课程中通常以一次性实习为主,该模式不仅规模小无法达到预期的实践教育目标,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实践经验获取的客观性发展,具有较高的偏差度。为了避免一次性实习的缺陷,应对实习制度的规模以及内容进行丰富,例如,将实习模式分为三个环节,包括教育实习(小实习)、毕业实习以及研究性学习。首先,教育小实习属于毕业实习的初始阶段,应重在发展学生从事幼教工作的基础技能,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加入到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帮助其积累具体的实践经验。其次,毕业实习作为实际岗位实习的一种,可安排在毕业前夕,应主要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工作;一般来说,毕业实习可囊括的教育实践活动应包括保育、教育、班级管理、家长与社区等工作,为学生参与幼教工作后独立从事幼教活动提供经验发展平台。在实习过程中,可实施“双导师制”,即由学院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进行全程指导,以保障学生实践课程能得到及时反馈。
(三)注重专业技能综合实践。
要真正培养起现代化学前教育领域的合格教育人才,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取得落实。一般来说,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技能以教学基本功,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班级的管理,偶发事件的处理等内容为主。对此,教师可采取微格教学、模拟教学以及多媒体等各种途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另外,学校可组织包括高校专家讲座,幼儿园名师做客,典型教育教学案例观摩,网络资源共享等在内的综合活动,使学生参与其中,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实践综合活动。活动教学时,教师应关注课外自主练习和课堂演练相结合,以观摩典例、演练、师生研习、再次演练为参考程序循序渐进达到教学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实践课程作为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桥梁,符合社会人才培养要求,也符合学生技能发展规律;学校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全程渗透式地开展实践教育,将职前幼儿教师的培养落在实处,从而达到提升了幼教人才实践能力的最终目的。
[1]粟华.浅析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现状及改进方向[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04):87~88.
[2]柳文.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新思路[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161~163.
最优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15篇)篇五
摘要:在新时期,开展学前教育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探索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引导孩子融入到“互联网+”知识体系中,提升孩子的综合感知能力。基于此,作为学前教育教师要采取实践路径,激活并释放孩子的思维,实现学前教育创新目标。
关键词:新时期;学前教育;管理;创新。
随着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教育形势呈现出日新月异的状态。在开展学前教育管理中,很多管理者和老师固守传统的模式,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孩子的能动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管理策略,有助于提升孩子综合素养,实现学前教育管理创新目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变得越发迅捷。孩子因为年龄和心理特点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于一些信息缺乏筛选和判断的能力。这就会致使孩子对于一些问题存在错误的认知,带来一种自以为是的成熟思想,这在无形中增大了孩子自我行为与常规做法之间的差距,给教育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倡导孩子个性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育思想将启迪心灵,促进孩子发展当作教育的根本,也让教育管理步入了各式的改革尝试之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偏离了原有的发展方向。孩子对于社会和自我的认知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难以认同的观点和理念,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多数孩子会选择认同自我,对教师的教育产生反感情绪,这给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尊重孩子需求,丰富教育手段。
在新时期,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更是学前教育天平上的重要一员。同时,孩子也是独特的个体,在成长中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教师要在预期这种可能性的同时,为孩子的发展奠定基础,铺就道路。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就要充分尊重孩子的需求,在处理不同问题的时候,教师就要在尊重孩子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教育管理是师生间的沟通,为了强化教师的认识,我们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教育手段的应用,将沟通、奖励、合作、实践项目学习的方式都可以应用到教育管理之中。基于此,在开展学前教育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人需求和意愿,在不违反幼儿园规定的情况下优化管理策略,实现改革创新目标。
(二)丰富教育内涵,提升管理质量。
学前教育作为孩子个体成长、成才的起点,重在帮助幼儿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并在学习中形成基本的性格特点和品质品行。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要注重丰富教育管理的内涵,落实好教育管理工作对于幼儿的成长十分重要。学前教育可以分为几个特定的时期,从模仿到理解,再到内化和创造,这一线性发展就是幼儿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换言之就是提高认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地试误,这对于学前教育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介入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表现设计丰富的教育过程,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经验。据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管理工作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为了更好的梳理教育管理工作的内容,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找问题。
(三)重视教学研究,丰富教育管理内涵。
为了强化学前教育管理工作,我们要在意识上提高对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视。教育管理工作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其关注的是孩子持续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这并不是阶段性的任务,而是一项关乎孩子一生的大业,作为教学工作者,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并进行充分的思考。其次,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用活动的形式进行落实。教学活动在提高孩子专注力、教育管理效果上都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教师不可舍近求远,要充分借助活动的方式为孩子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立足需求,提高教育管理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培养孩子的“互联网”智能是语言教学的需要,而培养孩子的素质和人格则是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为此,在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同时,我们要将其划入与知识教学等同的地位,在思想和行动上皆有举措,才能够促进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利用情境模拟的方式是一种有效的做法。
(四)丰富模拟教学,优化教育管理工作。
在“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模拟教学情境。应用情境模拟首先在于教育管理目標的选定,对于孩子来说教育管理的目标既可以是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也可以是心理健康的培养,还可以是情感的投射与激发,因此,在创设情境之前要明确教育管理工作的目标,让教学落到某几个关键点上,才能够进一步开展工作。在进行情境模拟的时候要符合幼儿的认识,在学习中我们常常提到“三不教”原理,幼儿会的不教,幼儿在现年龄段学不会的不教,幼儿通过自身学习可以获取的知识也不教,这就给我们模拟情境提供了重要的落脚点,我们要为幼儿提供的是可以达到的目标,并非难以达成的超高标准,那么,在进行教育管理情境模拟时就应该将满足幼儿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情境模拟法之所以在幼儿教育管理工作中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也是因为模拟情景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能够在模拟的时候,将自身带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并能够用这样的知识指导未来的生活。在幼儿成长中我们关注能力、智力、心理等不同方面的发展,但其根本落脚点应是人性和品格,这对于孩子来说既是一种成长的需要,更是成为合格社会人的保障。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现代学前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作为教师,要化压力为动力,根据现代教育发展方向,有效调整教育管理结构,丰富自身教学手段,提升教育的创新性水平,满足现代教育发展需求,提升综合教育效果。打造现代专业教师队伍,既需要教师自身的能力,更需要孩子、家长的支持,同时社会也要优化教育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2]马红梅.学前教育管理刍议[j].读与写,2018,15(26):27.
最优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15篇)篇六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工具性学科,不仅是培养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服务对象是幼儿园的孩子。与孩子们进行有效沟通,将教育、生活和情感信息高效传达给孩子们,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然而,中职学前教育偏技能培养、轻文化教育的倾向,使得学生的语文表达及写作能力越来越差。通过语文课程,多途径培养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目的是培养出适应幼儿园教师岗位的职业人才。作为教师,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传道、授业、解惑”始终是其岗位的核心内容。运用语文综合能力,有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幼儿教师能力的直接体现。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基础阶段,要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写作水平。在这种条件下,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职学历,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并不是终点。学前教育“国十条”的颁布,学前教育师资入职门槛的提高,更是对学前教育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进一步提升学历,获得幼儿教师资格是摆在学前教育学生面前绕不过的坎。目前,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普通高考、成人高考、对口入学招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五年一贯制大专招生等形式升入高校,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获得更高的学历。但无论在哪一种形式的考试中,语文几乎都是必考科目,写作考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语文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中职学前教育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困境。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观念,导致中职教学重技术、轻文化。
毋庸讳言,中职教育培养的是社会所需的基础型、即战型人才,需要培养对象具有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和无缝对接的能力,但狭隘地把中职教育理解为就业教育却是十分有害的。在这种“就业第一”的功利性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教育逐渐演变为“技术培养”,教师的角色逐渐演变为教练的角色,学生的角色逐渐演变为学徒的角色,中职教育无可避免地走向重职业技术培养、轻文化熏陶的窘境。
(二)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的偏颇,导致语文学科地位的弱化。
中职学校一个不容忽视的实际情况是学生学习兴趣较弱,基础课业成绩相对较差,很多学生是因为考不上普通高中而被迫选择中职学校就读。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础相对略好,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但在“能力为重”的前提下,学前教育专业在进行学科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时,把音乐、舞蹈、美术、钢琴等学科课程放在了首位,学时比重较大,实现重点考核;把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放到从属位置,压缩其学时设置,有意无意忽略了对基础课,特别是对语文课的重视和考核,直接导致语文学科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地位的弱化。
(三)教师教学思想的倦怠,教学手段的老化,导致写作课堂的寡淡。
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无论持何种语文教学观点,语文都应该是心中有“文”的教学,都应该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在中职学校,语文课被边缘化,学校不重视,学生也不重视。教师由于本身的职业倦怠,学生管理上的压力,思想的懒惰,绩效工资的消极影响等原因,久而久之连语文教师自身也不再重视语文课了。在进行写作教学时,目的在于应付学校检查,完成任务,教学没有针对性,只是介绍传统的写作知识,不将写作与学生所学的学前教育这个专业结合起来,课堂信息跟不上时代节奏,教学手段老化陈旧,语言粗鄙缺少激情,课堂寡淡无味,导致课堂从根本上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
(四)学生写作学习动机的缺失,导致学习收效甚微。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认为学好音乐、钢琴、舞蹈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最重要的。因为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的职业岗位竞争中,就会抢得先机。基于这种认识,很多学生把学习语文等基础课的时间花在专业课程上,加之许多学生在初中学习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写作训练,对写作认识不清晰,害怕写作,因而不重视自己写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写作动机的缺失,导致写作学习收效甚微。
(一)学校全局把控,激活写作元素。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现实的状况却是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学习课程多样,学习任务繁重,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也非常困难。学校要从全局出发,把控学校中的写作教学。首先,学校要实行宏观调控,合理调整课程及学时安排,改变教学部门重技术轻文化的不良倾向;其次,学校领导班子要开展突击听课活动:通过关于语文写作课程的突击听课,了解课堂中师生的互动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评价教师的教学方式、课堂师生配合等情况。与此同时,学校领导班子还要召开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会议,同教师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切实提高,增加教师对写作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学校通过研究和召开教师会议,明确进行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只有让语文教师感受到自己是学前教育专业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激发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写作教学的探讨和实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才有可能稳步提高。
(二)结合语文特点,优化写作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课程教学任务,是依托《阅读与写作》来完成的。写作,是语文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根据教学实际,增加学生写作训练的机会。例如,学习《故都的秋》时,首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将自己认为写得精美的词句摘录下来,学会词句的积累;其次,学习修辞手法时,让学生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造句;再次,学习对比写作手法时,让学生对景物描写的段落进行仿写,学习作者在景物描写中将视觉与听觉形象化的写法;最后,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求学生找到一片“有故事的叶子”,为下一次语文课深化写作做准备。后来,围绕“有故事的叶子”专门组织了一场主题作文课,通过“讲叶子的故事、看叶子的颜色、听叶子的声音、尝叶子的味道、悟叶子的一生”等环节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达到讲出来写出来的目的。平时对作文有着天然抵触心理的学生,经过这样的专题课,都顺利交出了自己的“作品”。通过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引申出写作练习,从故事的讲解中悟出道理等训练方式,减轻学生对写作的抵触心理,顺利实现写作教学的目标。
(三)结合专业特点,渗入写作教学。
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的角度来看,学前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有本质的区别。由于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园师资,它更强调培养对象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学前教育专业特色明显,它不仅要求培养对象具有音乐、绘画、舞蹈、讲故事等技能,同时需要培养对象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以适应未来岗位的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将写作教学渗入其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把写作训练扩展到整个学前教育的教学过程中,非常必要。例如,在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将故事《项链》情景化,用角色表演的形式将故事浓缩为一个小剧本,然后分角色表现出来。接下来进一步提高,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编写主人公马蒂尔德知道了项链是假的之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她在回家的路上偶遇当年的马车夫等情节,形成一个新的故事。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再如,学生到幼儿园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时,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做好实习记录和反思,学习结束时,要求学生提交最有体会最有感触的故事等。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思路贯彻到学前教育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写作训练的机会,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身的写作能力。
(四)举办写作活动,营造写作氛围。
写作是一个带有创造性的艰苦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从抵触变为喜欢,写作过程才能持续下去,学生的写作水平才有可能真实地提高,而不是在“编辑”者的角色上停步不前。在学前教育的整体教学过程中贯彻写作练习,增加学生写作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途径,但仅仅只是增加写作的机会是不够的,学校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创造写作条件,营造写作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展写作活动,提升写作水平。例如,校园文学社、广播站经常设置一些适合且学生喜欢讨论的话题,举办有奖征文、写作交友等活动。学生通过书面形式表达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见解和观点,通过书信形式表达自己交友的意愿。在愉快的交流活动中,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学校微信平台、校园网站推出学生成长故事专栏,让学生自己写自己的故事,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对于出彩的学生故事,可以通过学校和教师层面向报刊推送,以扩大在学生中的影响,多途径多手段激发学生持续写作的热情和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写作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突破的一个环节。培养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仅要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学校层面而言,还要适当矫正“就业第一”“技术第一”的教育思想,创造人文关照的氛围,为写作教学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创造条件。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在培养的过程中仍有许多方面的问题,但是随着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2]李蓉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
最优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15篇)篇七
摘要:
大班幼儿由于身体、动作、智力的发展,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竞争意识强烈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因而生活、学习中的不安全隐患也随之暴露。本文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实践教学活动、日常生活及家园合作方面来研究大班幼儿的安全教育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的方法,提出幼儿应当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和简单的应急措施。
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是幼儿园工作最重要的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根据统计,幼儿意外事故是这几年来幼儿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大班幼儿年龄都在5—7岁之间,这年龄段孩子由于身体、动作、智力的发展,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竞争意识强烈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大班幼儿更容易暴露在危险之中,意外伤害也随之发生。为了保证幼儿能够健康的成长,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出于对幼儿安全的考虑,笔者从如何在教学、日常、家园方面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把安全问题和领域内容结合起来,实现各种教育的整合。
教师应该抓住每次机会让幼儿接受安全教育,懂得自我保护。在笔者的实践教学中,大班上学期音乐活动《三只猴子》这是艺术领域的活动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本次活动含有深刻的安全教育契机,于是我抓住这次机会,引导幼儿认识:不能像三只猴子一样在床铺上跳来跳去,如果在床铺上跳来跳去,摔下去的话,就会受伤流血。通过本次教学活动,笔者发现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乱跑乱跳的现象减少了。实践证明,幼儿对这些常识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后,在生活活动中幼儿也会加以运用。
二、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开展安全教育。
1、大班幼儿由于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发展,喜欢自己动手或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幼儿缺乏对危险的预测能力,同时又喜欢摸摸碰碰,极易发生危险。在笔者的班级中有几位幼儿喜欢帮老师盛水,但在盛水的过程中,幼儿总会盛的很满,一不小心很容易滑倒。这就存在两种的解决方法:
1)让幼儿不去做危险的事情,限制幼儿的行为。
2)鼓励幼儿的行为,教会幼儿一些避免危险的措施。
两者比较,后者不但没有限制幼儿的行为,而且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大部分会选择后者,教给幼儿安全常识:在盛水时,请幼儿把水杯放在水龙头的底下,不要盛太满,走时要慢,要端稳,这样水不会洒出,就会避免幼儿滑倒。
2、随着大班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幼儿在进餐时喜欢开玩笑,边吃边讲。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在日常的进餐前将一些安全事故告知幼儿,比如某某幼儿因为吃饭时边说边笑不小心将食物进入气管导致窒息的事例。这就让幼儿掌握了吃饭的良好习惯:吃饭不说话,要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教师在幼儿每次吃点心时都要不断的重复,让幼儿在教师不断的提醒中掌握。
3、户外运动是幼儿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运动,也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而事故的多发点就是户外场所。大班幼儿身体、动作技能的发展,且竞争意识强烈,喜欢在活动时推挤,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比如在玩滑滑梯时,笔者在幼儿玩之前进行有关滑滑梯的安全规则教育,让幼儿意识到玩滑滑梯时应该是一个一个的滑,不推挤,或者让幼儿自己讨论在玩的时候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高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与幼儿共同建立规则。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在旁提醒,让幼儿时时注意安全的防护。楼梯也是事故发生的频繁段。大班幼儿由于身体动作的发展,上下楼梯时总喜欢跑,或顺着扶手往下滑,一步多个台阶,拥挤推人,容易造成伤害。笔者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不时的重复,教育幼儿上下楼梯的规则:一步一个台阶,不拥挤,不推人,不在楼梯上跑,遇到楼梯有很多人时,要先让别人。或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常见的不安全行为,放影片等让幼儿观察情景。
三、家园合作,共同开展安全教育。
幼儿较多的时间是和家庭成员在一起的,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越来越多的家庭由于父母加班、忙等各种原因而把幼儿一个人留在家中,如果幼儿没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这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故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笔者实践的班级中有些家长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幼儿的好奇心和冒险心理没有防范,极易导致意外的发生。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意识的培养时,还利用各种形式提高家长意识,改变家长观念,如家长会、家园联系栏、接离园的谈话活动等。如果在家中没有同步的开展相关防范措施,幼儿的生命还是遭到威胁。所以说,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对幼儿的安全教育的开展是十分重要的。
四、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及方法。
许多家庭中父母总喜欢担负起幼儿的安全责任,限制幼儿的种种行为。而大班的幼儿由于个性且处于好动、好玩、好探索的年龄,幼儿往往不听从家长的话,对家长的劝说置之不理。同时社会上的不安全隐患也无处不在,拐卖幼儿等现象的存在,所以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一)了解安全知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随着大班幼儿智力的逐步发展,幼儿的记忆力也在发展。懂得保护身体的各个部分的器官,不随便和陌生人走或吃陌生人的东西。懂得拨打急救的电话110、120、119等。
二)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应急措施。
火灾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幼儿园,教师可以告诉幼儿发生火灾时应如何逃生。比如在着火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嘴巴,要关紧门窗以防火蔓延,懂得拨打119。在教学中进行一些演练,让幼儿获得实际经验。
在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看着无数的幼儿丧失生命,我们无不为之痛心。如果学校在平时大力的加强安全教育,进行有关的演练,幼儿及小学生的伤亡也会降低。所以说在幼儿园中进行有关地震的安全知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幼儿传授相关的安全知识,教会幼儿如何自我保护:比如在地震时,不要心慌,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要知道房子的紧急出口,要迅速跑到外面空旷的场地,避开建筑物、危险物。
五、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对幼儿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大班是小学的重要的过渡时期,大多数的幼儿园及教师只注重幼儿知识的教育,往往忽视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对安全教育的实行也没有落实到底,对安全教育的力度还是远远不够。有的教师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使幼儿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幼儿的生命也得不到保障。笔者认为应该结合社会、学校、家庭的资源共同来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学校向家长传播一些有效的方法,让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开展,学校也可以呼吁社会共同的来参与。
1、幼儿园安全教育指导纲要》2007。
2、柳惠英,浅谈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1.
3、高吉胜,浅谈幼儿安全教育,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7.11.21.
4、曾小莉,幼儿园幼儿的安全保护和教育,贵州教育,2007.15.
5、朱良,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学前教育研究,2003.12.
6、郭丽,浅议学前儿童安全意识的培养,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4.08.
7、茅秀君,幼儿园意外事故的成因与对策,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8、曾燕波,儿童安全教育现状与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5.11.
9、温世平,防止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的研究,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1.
最优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15篇)篇八
摘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认识不清晰,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度不高,社会、家庭方面也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此从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完善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设,同时鼓励多渠道参与等方面提出建议,帮助中职更好的进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是以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引导学生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为主线的综合教育活动。[1]从国家到学校及学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认识不清晰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大部分对自己的未来就业有明确的方向,即当一名幼儿园教师,但对于幼儿园教师这一岗位的职业认知却十分模糊。同时,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与学生的性别还存在一定的关系,男生在确定目标的能力和制定计划的能力优于女生,而女生在认识自我方面能力优于男生。[2]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占绝大多数,男生极少。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中,缺乏与异性间的交流探讨,促使以女生居多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社会经验的积累和综合能力发展上有明显的不足。
2.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度不高中职院校在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多数是在学生入学时请专家、幼儿园领导等开设讲座,对毕业班进行就业形势与信息分析的课程。总体来看,缺乏稳定的课程结构体系,缺少学生对就业观念和职业认知的教育,对学生实际帮助较少。学校有没有专门的教师教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多数由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和辅导员担任。这些老师本身就出自不同的专业,并非专门的指导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也不熟悉,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这样一来,学生职业规划的科学理论指导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很难实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专业针对性不高。
3.家庭、社会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这是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模糊的一个重要原因。[3]家长受传统教育影响,认为孩子在入学后只有到毕业时才开始考虑到就业的问题,导致孩子对职业生涯规划概念模糊。同时选择专业时多数学生还是由家长做决定。中职的学生由于还未成年,对父母的依赖也较大,所以,当学生面临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时,难以根据自身情况,全面的分析应对。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支持幼教事业的发展,但由于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还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工资待遇也较低,这些都在一定因素上影响学生选择学前教育这一专业。
1.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需长远考虑,学校从新生入学开始组织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制定,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根据目标调整自己的方向。同时,不能仅仅通过实习来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可在学生入学后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亲身感受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并通过身边人,学校毕业后从事幼儿教育事业教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对学前教育的职业信念。
2.完善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设学校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可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从学生入学开始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培养意识,教师与学生多加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职业发展目标,初步设定职业发展路线。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在完成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客观的评估自己,对最终的职业发展目标定位。而毕业班的学生,应注重对他们的个别辅导,并适当的开展一些就业方面的知识,进行专业实践培训,指导学生更好的就业。同时,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个工作。还可以通过聘请资深的职业指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状况有深入的了解。
3.鼓励多渠道积极参与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家长适当的鼓励孩子多与社会接触,对社会、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都会有一个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仅仅依靠学校是达不到效果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共同努力。鼓励社会创办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中职学校积极与幼儿园合作,为学生提供见习实习的机会,学校与幼儿园共同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课程,邀请校友返校用自己的经验来帮助学生对自己工作的了解,引领学生成长,并利用校友资源为毕业班的学生就业提供帮助。结合国家政策法规对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制定相关的标准,促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教育更加规范科学专业。
参考文献:
最优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15篇)篇九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工具性学科,不仅是培养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服务对象是幼儿园的孩子。与孩子们进行有效沟通,将教育、生活和情感信息高效传达给孩子们,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然而,中职学前教育偏技能培养、轻文化教育的倾向,使得学生的语文表达及写作能力越来越差。通过语文课程,多途径培养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培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目的是培养出适应幼儿园教师岗位的职业人才。作为教师,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传道、授业、解惑”始终是其岗位的核心内容。运用语文综合能力,有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幼儿教师能力的直接体现。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基础阶段,要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写作水平。在这种条件下,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职学历,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并不是终点。学前教育“国十条”的颁布,学前教育师资入职门槛的提高,更是对学前教育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进一步提升学历,获得幼儿教师资格是摆在学前教育学生面前绕不过的坎。目前,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普通高考、成人高考、对口入学招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五年一贯制大专招生等形式升入高校,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获得更高的学历。但无论在哪一种形式的考试中,语文几乎都是必考科目,写作考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语文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中职学前教育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困境。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观念,导致中职教学重技术、轻文化。
毋庸讳言,中职教育培养的是社会所需的基础型、即战型人才,需要培养对象具有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和无缝对接的能力,但狭隘地把中职教育理解为就业教育却是十分有害的。在这种“就业第一”的功利性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教育逐渐演变为“技术培养”,教师的角色逐渐演变为教练的角色,学生的角色逐渐演变为学徒的角色,中职教育无可避免地走向重职业技术培养、轻文化熏陶的窘境。
(二)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的偏颇,导致语文学科地位的弱化。
中职学校一个不容忽视的实际情况是学生学习兴趣较弱,基础课业成绩相对较差,很多学生是因为考不上普通高中而被迫选择中职学校就读。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础相对略好,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但在“能力为重”的前提下,学前教育专业在进行学科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时,把音乐、舞蹈、美术、钢琴等学科课程放在了首位,学时比重较大,实现重点考核;把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放到从属位置,压缩其学时设置,有意无意忽略了对基础课,特别是对语文课的重视和考核,直接导致语文学科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地位的弱化。
(三)教师教学思想的倦怠,教学手段的老化,导致写作课堂的寡淡。
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无论持何种语文教学观点,语文都应该是心中有“文”的教学,都应该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在中职学校,语文课被边缘化,学校不重视,学生也不重视。教师由于本身的职业倦怠,学生管理上的压力,思想的懒惰,绩效工资的消极影响等原因,久而久之连语文教师自身也不再重视语文课了。在进行写作教学时,目的在于应付学校检查,完成任务,教学没有针对性,只是介绍传统的写作知识,不将写作与学生所学的学前教育这个专业结合起来,课堂信息跟不上时代节奏,教学手段老化陈旧,语言粗鄙缺少激情,课堂寡淡无味,导致课堂从根本上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
(四)学生写作学习动机的缺失,导致学习收效甚微。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认为学好音乐、钢琴、舞蹈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最重要的。因为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的职业岗位竞争中,就会抢得先机。基于这种认识,很多学生把学习语文等基础课的时间花在专业课程上,加之许多学生在初中学习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写作训练,对写作认识不清晰,害怕写作,因而不重视自己写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写作动机的缺失,导致写作学习收效甚微。
(一)学校全局把控,激活写作元素。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现实的状况却是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学习课程多样,学习任务繁重,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也非常困难。学校要从全局出发,把控学校中的写作教学。首先,学校要实行宏观调控,合理调整课程及学时安排,改变教学部门重技术轻文化的不良倾向;其次,学校领导班子要开展突击听课活动:通过关于语文写作课程的突击听课,了解课堂中师生的互动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评价教师的教学方式、课堂师生配合等情况。与此同时,学校领导班子还要召开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会议,同教师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切实提高,增加教师对写作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学校通过研究和召开教师会议,明确进行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只有让语文教师感受到自己是学前教育专业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激发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写作教学的探讨和实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才有可能稳步提高。
(二)结合语文特点,优化写作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课程教学任务,是依托《阅读与写作》来完成的。写作,是语文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根据教学实际,增加学生写作训练的机会。例如,学习《故都的秋》时,首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将自己认为写得精美的词句摘录下来,学会词句的积累;其次,学习修辞手法时,让学生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造句;再次,学习对比写作手法时,让学生对景物描写的段落进行仿写,学习作者在景物描写中将视觉与听觉形象化的写法;最后,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求学生找到一片“有故事的叶子”,为下一次语文课深化写作做准备。后来,围绕“有故事的叶子”专门组织了一场主题作文课,通过“讲叶子的故事、看叶子的颜色、听叶子的声音、尝叶子的味道、悟叶子的一生”等环节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达到讲出来写出来的目的。平时对作文有着天然抵触心理的学生,经过这样的专题课,都顺利交出了自己的“作品”。通过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引申出写作练习,从故事的讲解中悟出道理等训练方式,减轻学生对写作的抵触心理,顺利实现写作教学的目标。
(三)结合专业特点,渗入写作教学。
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的角度来看,学前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有本质的区别。由于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园师资,它更强调培养对象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学前教育专业特色明显,它不仅要求培养对象具有音乐、绘画、舞蹈、讲故事等技能,同时需要培养对象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以适应未来岗位的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将写作教学渗入其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把写作训练扩展到整个学前教育的教学过程中,非常必要。例如,在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将故事《项链》情景化,用角色表演的形式将故事浓缩为一个小剧本,然后分角色表现出来。接下来进一步提高,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编写主人公马蒂尔德知道了项链是假的之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她在回家的路上偶遇当年的马车夫等情节,形成一个新的故事。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再如,学生到幼儿园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时,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做好实习记录和反思,学习结束时,要求学生提交最有体会最有感触的故事等。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思路贯彻到学前教育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写作训练的机会,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身的写作能力。
(四)举办写作活动,营造写作氛围。
写作是一个带有创造性的艰苦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从抵触变为喜欢,写作过程才能持续下去,学生的写作水平才有可能真实地提高,而不是在“编辑”者的角色上停步不前。在学前教育的整体教学过程中贯彻写作练习,增加学生写作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途径,但仅仅只是增加写作的机会是不够的,学校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创造写作条件,营造写作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展写作活动,提升写作水平。例如,校园文学社、广播站经常设置一些适合且学生喜欢讨论的话题,举办有奖征文、写作交友等活动。学生通过书面形式表达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见解和观点,通过书信形式表达自己交友的意愿。在愉快的交流活动中,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学校微信平台、校园网站推出学生成长故事专栏,让学生自己写自己的故事,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对于出彩的学生故事,可以通过学校和教师层面向报刊推送,以扩大在学生中的影响,多途径多手段激发学生持续写作的热情和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写作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突破的一个环节。培养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仅要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学校层面而言,还要适当矫正“就业第一”“技术第一”的教育思想,创造人文关照的氛围,为写作教学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创造条件。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在培养的过程中仍有许多方面的问题,但是随着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
作者:吴和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工商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2]李蓉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
最优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15篇)篇十
转眼间我的大学四年生活即将划上句号,面对我的母校,我的老师,我可爱的同学们甚至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我都有太多的不舍与留恋。大学四年里,有迷惘,有失望,有辛酸,有泪水。但一路走来,我收获的却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
感谢我的导师×××老师,是您的鼓励、耐心和悉心指导让我一步步顺利的完成了论文,感谢我的专业老师们,有您们传授的专业知识,为我的论文增色不少。在此,再次向所有帮助和鼓励过我的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
还要感谢陪伴我走过大学四年征程的我的同学们,有了你们,我的大学生才变得如此精彩和有意义。要毕业了,要分别了,我们也都即将面对新的挑战和新的征途,只希望,即将分开的你,我,他(她),不要悲伤,因为,我们始终在一起!
最优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15篇)篇十一
5、父母处理幼儿间冲突的方式研究。
3、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影响。
4、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
5、幼儿教师处理幼儿间冲突的方式研究。
6、中班幼儿周末生活安排的个案研究/现状研究。
7、大班幼儿家庭生活自理能力的个案/现状研究。
8、黄石市3―6岁幼儿每月生活费用的调查研究。
---以xx幼儿园中班的35名幼儿为例。
9、黄石市3―6岁幼儿教养费用的调查研究。
---以xx幼儿园大班的35名幼儿为例。
10、单亲家庭幼儿认知发展的个案研究。
11、单亲家庭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研究。
12、农村3―6岁幼儿玩具的数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
---以黄石市xx乡(镇)的50名幼儿为例。
1、某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2、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4、某地区民办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
5、某地区幼儿园膳食状况的调查研究。
6、某地区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调查研究。
7、某地区民办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8、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研究。
9、民办幼儿园发展的个案研究。
10、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11、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研究。
12、幼儿家庭闲暇教育的个案研究。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幼儿园男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
4、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研究。
5、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研究。
6、中班幼儿助人行为研究。
7、缓解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对策研究。
8、幼儿教师职业形象调查与分析。
9、受忽视幼儿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
10、幼儿攀比行为及教育策略研究。
11、幼儿欺负行为及干预策略研究。
12、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对策研究。
1、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指导下的幼儿律动活动探索。
2、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结合的实践探索。
3、师幼互动共建课程研究。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5、整合性音乐活动在幼儿园中班的探索与应用。
6、动画片音乐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7、多媒体应用于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的利弊。
8、打击乐活动在小班幼儿音乐节奏方面训练的运用。
9、幼儿音乐活动档案袋评价个案研究。
10、幼儿音乐活动档案袋评价实验研究。
11、教师肢体语言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意义研究。
12、家园合作模式下的幼儿音乐才能培养。
1、培养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2、幼儿园预设性课程与生成性课程整合的研究。
3、新入园幼儿适应性实践研究。
4、幼儿科学教育中探究性学习研究。
5、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现状分析及指导对策的研究。
6、小班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的研究。
7、中班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研究。
8、大班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研究。
9、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10、幼儿园幼儿道德学习策略研究。
11、幼儿园预设活动中教师有效回应的策略研究。
最优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15篇)篇十二
摘要:合理平衡的营养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基础,所以针对幼儿在幼儿各种各样的饮食方式,挑食,厌食,做出以下分析及建议.促进幼儿健康发育成长。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如果幼儿偏食挑食,会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面黄肌瘦、皮肤干臊,甚至出现贫血、低血糖、体温下降、脉搏缓慢、血压下降、营养不良。所以做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关键词:幼儿,不良饮食,解决措施及预防。
目录。
一幼儿不良饮食定义及危害。
(一)何为幼儿不良饮食。
(二)幼儿不良饮食对身体的危害。
(三)幼儿不良饮食对心里的危害。
二、造成幼儿不良饮食的原因。
最优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15篇)篇十三
摘要:智力是指以思维为核心的几种能力的组合,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这是一种全新的智力观,让我们曾经单一、平面的智力观多元化、立体化了。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幼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是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进步、专业技能不断成熟、专业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对幼教质量的全面提高、幼教改革的顺利推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学。
实践。
的反思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培养;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幼儿教育质量;提高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零点项目”创立于1967年,创始人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著名哲学家和美学家纳尔逊古德曼教授。1973年纳尔逊古德曼教授退休。“零点项目”开始由研究人工智能的大卫帕金斯教授以及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负责。1983年,加德纳教授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多元智力”这一概念,这标志着多元智力理论的正式诞生。
出乎意料的是该理论并没有在心理科学领域内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甚至招致了一些心理学专家的反对和批评。然而,这一理论却在教育领域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不仅在其发源地美国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欢迎,而且在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得到了认同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革命性”变革,掀起了一股教育改革的浪潮。多元智力理论的科学与实践价值及其内蕴的教育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思考。
在加德纳教授《心智的结构》一书出版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多元智力理论得到了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推崇,成为了许多国家教育改革新的理论支撑。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一场重大改革的今天,随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对教育工作者(包括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多元智力理论不仅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助益。本文旨在探讨多元智力理论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幼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通过个人的努力和集体的培养使其教学品质、教学技能和教育素养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是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进步、专业技能不断成熟、专业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对幼教质量的全面提高、幼教改革的顺利推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最优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15篇)篇十四
5、父母处理幼儿间冲突的方式研究。
3、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影响。
4、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
5、幼儿教师处理幼儿间冲突的方式研究。
6、中班幼儿周末生活安排的个案研究/现状研究。
7、大班幼儿家庭生活自理能力的个案/现状研究。
8、黄石市3―6岁幼儿每月生活费用的调查研究。
---以xx幼儿园中班的35名幼儿为例。
9、黄石市3―6岁幼儿教养费用的调查研究。
---以xx幼儿园大班的35名幼儿为例。
10、单亲家庭幼儿认知发展的个案研究。
11、单亲家庭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研究。
12、农村3―6岁幼儿玩具的数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
---以黄石市xx乡(镇)的50名幼儿为例。
1、某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2、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3、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4、某地区民办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
5、某地区幼儿园膳食状况的调查研究。
6、某地区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调查研究。
7、某地区民办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8、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研究。
9、民办幼儿园发展的个案研究。
10、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11、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研究。
12、幼儿家庭闲暇教育的个案研究。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幼儿园男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
4、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研究。
5、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研究。
6、中班幼儿助人行为研究。
7、缓解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对策研究。
8、幼儿教师职业形象调查与分析。
9、受忽视幼儿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
10、幼儿攀比行为及教育策略研究。
11、幼儿欺负行为及干预策略研究。
12、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对策研究。
1、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指导下的幼儿律动活动探索。
2、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结合的实践探索。
3、师幼互动共建课程研究。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5、整合性音乐活动在幼儿园中班的探索与应用。
6、动画片音乐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7、多媒体应用于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的利弊。
8、打击乐活动在小班幼儿音乐节奏方面训练的运用。
9、幼儿音乐活动档案袋评价个案研究。
10、幼儿音乐活动档案袋评价实验研究。
11、教师肢体语言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意义研究。
12、家园合作模式下的幼儿音乐才能培养。
1、培养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2、幼儿园预设性课程与生成性课程整合的研究。
3、新入园幼儿适应性实践研究。
4、幼儿科学教育中探究性学习研究。
5、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现状分析及指导对策的研究。
6、小班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的研究。
7、中班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研究。
8、大班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研究。
9、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10、幼儿园幼儿道德学习策略研究。
11、幼儿园预设活动中教师有效回应的策略研究。
最优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15篇)篇十五
摘要:
大班幼儿由于身体、动作、智力的发展,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竞争意识强烈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因而生活、学习中的不安全隐患也随之暴露。本文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实践教学活动、日常生活及家园合作方面来研究大班幼儿的安全教育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的方法,提出幼儿应当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和简单的应急措施。
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是幼儿园工作最重要的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根据统计,幼儿意外事故是这几年来幼儿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大班幼儿年龄都在5—7岁之间,这年龄段孩子由于身体、动作、智力的发展,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竞争意识强烈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大班幼儿更容易暴露在危险之中,意外伤害也随之发生。为了保证幼儿能够健康的成长,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出于对幼儿安全的考虑,笔者从如何在教学、日常、家园方面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把安全问题和领域内容结合起来,实现各种教育的整合。
教师应该抓住每次机会让幼儿接受安全教育,懂得自我保护。在笔者的实践教学中,大班上学期音乐活动《三只猴子》这是艺术领域的活动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本次活动含有深刻的安全教育契机,于是我抓住这次机会,引导幼儿认识:不能像三只猴子一样在床铺上跳来跳去,如果在床铺上跳来跳去,摔下去的话,就会受伤流血。通过本次教学活动,笔者发现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乱跑乱跳的现象减少了。实践证明,幼儿对这些常识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后,在生活活动中幼儿也会加以运用。
二、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开展安全教育。
1、大班幼儿由于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发展,喜欢自己动手或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幼儿缺乏对危险的预测能力,同时又喜欢摸摸碰碰,极易发生危险。在笔者的班级中有几位幼儿喜欢帮老师盛水,但在盛水的过程中,幼儿总会盛的很满,一不小心很容易滑倒。这就存在两种的解决方法:
1)让幼儿不去做危险的事情,限制幼儿的行为。
2)鼓励幼儿的行为,教会幼儿一些避免危险的措施。
两者比较,后者不但没有限制幼儿的行为,而且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大部分会选择后者,教给幼儿安全常识:在盛水时,请幼儿把水杯放在水龙头的底下,不要盛太满,走时要慢,要端稳,这样水不会洒出,就会避免幼儿滑倒。
2、随着大班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幼儿在进餐时喜欢开玩笑,边吃边讲。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在日常的进餐前将一些安全事故告知幼儿,比如某某幼儿因为吃饭时边说边笑不小心将食物进入气管导致窒息的事例。这就让幼儿掌握了吃饭的良好习惯:吃饭不说话,要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教师在幼儿每次吃点心时都要不断的重复,让幼儿在教师不断的提醒中掌握。
3、户外运动是幼儿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运动,也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而事故的多发点就是户外场所。大班幼儿身体、动作技能的发展,且竞争意识强烈,喜欢在活动时推挤,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比如在玩滑滑梯时,笔者在幼儿玩之前进行有关滑滑梯的安全规则教育,让幼儿意识到玩滑滑梯时应该是一个一个的滑,不推挤,或者让幼儿自己讨论在玩的时候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高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与幼儿共同建立规则。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在旁提醒,让幼儿时时注意安全的防护。楼梯也是事故发生的频繁段。大班幼儿由于身体动作的发展,上下楼梯时总喜欢跑,或顺着扶手往下滑,一步多个台阶,拥挤推人,容易造成伤害。笔者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不时的重复,教育幼儿上下楼梯的规则:一步一个台阶,不拥挤,不推人,不在楼梯上跑,遇到楼梯有很多人时,要先让别人。或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常见的不安全行为,放影片等让幼儿观察情景。
三、家园合作,共同开展安全教育。
幼儿较多的时间是和家庭成员在一起的,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越来越多的家庭由于父母加班、忙等各种原因而把幼儿一个人留在家中,如果幼儿没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这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故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笔者实践的班级中有些家长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幼儿的好奇心和冒险心理没有防范,极易导致意外的发生。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意识的培养时,还利用各种形式提高家长意识,改变家长观念,如家长会、家园联系栏、接离园的谈话活动等。如果在家中没有同步的开展相关防范措施,幼儿的生命还是遭到威胁。所以说,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对幼儿的安全教育的开展是十分重要的。
四、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及方法。
许多家庭中父母总喜欢担负起幼儿的安全责任,限制幼儿的种种行为。而大班的幼儿由于个性且处于好动、好玩、好探索的年龄,幼儿往往不听从家长的话,对家长的劝说置之不理。同时社会上的不安全隐患也无处不在,拐卖幼儿等现象的存在,所以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一)了解安全知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随着大班幼儿智力的逐步发展,幼儿的记忆力也在发展。懂得保护身体的各个部分的器官,不随便和陌生人走或吃陌生人的东西。懂得拨打急救的电话110、120、119等。
二)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应急措施。
火灾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幼儿园,教师可以告诉幼儿发生火灾时应如何逃生。比如在着火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嘴巴,要关紧门窗以防火蔓延,懂得拨打119。在教学中进行一些演练,让幼儿获得实际经验。
在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看着无数的幼儿丧失生命,我们无不为之痛心。如果学校在平时大力的加强安全教育,进行有关的演练,幼儿及小学生的伤亡也会降低。所以说在幼儿园中进行有关地震的安全知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幼儿传授相关的安全知识,教会幼儿如何自我保护:比如在地震时,不要心慌,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要知道房子的紧急出口,要迅速跑到外面空旷的场地,避开建筑物、危险物。
五、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对幼儿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大班是小学的重要的过渡时期,大多数的幼儿园及教师只注重幼儿知识的教育,往往忽视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对安全教育的实行也没有落实到底,对安全教育的力度还是远远不够。有的教师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使幼儿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幼儿的生命也得不到保障。笔者认为应该结合社会、学校、家庭的资源共同来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学校向家长传播一些有效的方法,让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开展,学校也可以呼吁社会共同的来参与。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2、柳惠英,浅谈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1.
3、高吉胜,浅谈幼儿安全教育,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7.11.21.
4、曾小莉,幼儿园幼儿的安全保护和教育,贵州教育,2007.15.
5、朱良,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学前教育研究,.12.
6、郭丽,浅议学前儿童安全意识的培养,教育导刊(幼儿教育).08.
7、茅秀君,幼儿园意外事故的成因与对策,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8、曾燕波,儿童安全教育现状与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11.
9、温世平,防止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的研究,内蒙古医学院学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