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范文可以教会我们如何选择论述观点,并且如何展开论证,让我们的写作更加有说服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一些优秀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和学习。
优秀高考命题分析范文(15篇)篇一
浙江卷语文学科命题的突出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基础考查,能力立意为先。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是高考应该体现的基本特点,但考查基础知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与“识记”有关而与能力无关。浙江省坚持以“注重基础考查,而以能力立意为先”的命题方向,持续地在基础中考查能力。
比如对标点符号的考核,曾经设计把字音、字形的识记整合为一个试题,在考查字形、字音的同时,考查学生校勘文章的能力。今年选择“诗词名句引用是否恰当”这样一个新的角度,以此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设计明确地表达了学以致用、强化能力的目的,引导中学语文教学抓纲务本,从应试的题海中走出来,回归教材。
二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现实生活,传达“生活即语文”这一朴素的理念。浙江卷语文学科的命题语料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热点问题,今年的选材更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关乎奥运年的有奥运火炬登顶珠峰的材料,有关于希腊奥林匹亚废墟的美学论述;汶川大地震的选题应时而就,表达了社会对地震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事迹的关注。但是,命制试题不是简单的回放,而是要求学生从抗震救灾的新闻材料中提炼观点,并将新闻材料改写成能证明观点的一个论据。
三是追求富有人文个性的审美视角。翻开浙江省近5年来的语文试卷,可以看到其努力表现的厚重的人文气息和文化意蕴。对联的题目,表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美的历程》中关于汉字造字法的内容,给考生以新的文字学知识。在作品选材上,有表达人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章《白鹤翔集的记忆》;审视人类自身痼疾,呼唤人们追求更高更美精神境界的'文章《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引发对民族文化和精神深层次反思的文章《泰山之思》。
今年选篇部分是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经典散文《乌米》,有助于学生理解并尊重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流派的文化。在作文题目拟定上,“人文素养与发展”、“一枝一叶一世界”、“生有所息/生无所息”、“行走在消逝中”、“触摸都市/感受乡村”,题面优美、典雅又引人深思,无不蕴含深厚的人文性、包容性和开放度。这些内容丰富的题材,体现了浙江卷语文学科命题对社会、对现实、对人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传递出对人性之美的思考,内容积极向上,开放、大气,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四是“以学生为本”,增加试题的包容度。今年的作文题“触摸都市/感受乡村”,将浙江省沿用了4年的话题作文形式更改为命题作文形式,以“都市”和“乡村”为关键词,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容易被忽视的生存空间,引导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去观察、体验和思考都市、乡村的发展变化。该题具有较宽广的写作包容度和较高的文化品位,能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让所有考生有话可说,优秀考生更能写出有深度的好作文,从而有效地检测出考生的作文水平。
优秀高考命题分析范文(15篇)篇二
自2000年以来,上海语文的高考写作已经走过了九个年头。在这九年“春・秋”高考的18份统一试卷中,如果你对它进行认真地审视、研究的话,那就会发现,从2006年到2008年的这三年里,上海语文“春・秋”高考的写作试题,又有了较大的发展新趋势:作文的题目更贴近“生活的原本”,作文的内涵更注重“人性文明”,作文的主旨更强调“人文理性”,作文的形式更提倡“体裁活泼”,作文的结构更要求“新颖变化”,作文的语言更冀希“明快流畅”。
认真研究一下这18道试题,我们还可以清晰地了解以下两点启示:
内容形式的完美协调是高考作文优劣的重要区分。
一篇文章的好坏高低,无非是要看两个方面,即“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俄罗斯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曾在《论人民的诗第一篇》一文中这样说:“没有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都是不能存在的;即使存在的话,那么,前者有如奇形怪状的空洞的器皿,后者则是虽然大家都看得见、但却不认为是实体的空中楼阁。”这句话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撰写文章,切忌“内容”与“形式”的对立分割。这是因为,“没有内容的”形式文章,它只是一个“奇形怪状的空洞的器皿”而已,毫无一点利用价值;但是“没有形式的”内容文章,它也只是仅有“实体的空中楼阁”罢了,也同样是不可取的!由此看来,“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表里结合,它是我们撰写高考作文不可忽视的关键之处。
好作文必须严密关注“立意、结构、选材、语言、情感、思辨”这六大要素,如果我们把“立意、选材、情感、思辨”列为“内容”一方的话,那么“结构、语言”就是“形式”的范畴了。你说,这两方面又是“谁能缺谁”呢?再说,如果其中某一点上出了问题,你看全文的表现还会完美吗?打个不确切的比喻,一块好的丝绸(“内容”),假若没有好的样式(“形式”)的话,那么做出来的衣服,也是不会好看的!这也就是说,布料好、式样好,那才能成为是“经典时尚、优美流行”的精品服饰。这个浅显的道理,把它用之于高考作文里,那也是适合的。若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先生的话来说,那就是“内容和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整的统一,因而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这就是艺术的中心”。让我们牢牢记住他的这句话:借用过来,高考作文的“内容”与“形式”,是既要“达到独立”,又要“完整统一”,而且最后是形成两者真正“自由的整体”,那么,你的这篇文章才能算作是真正的好文章。
独特创新的.话题阐发是高考作文改革的重要趋势。
市教育考试院在“2007年上海秋季高考作文试题评析”发布文稿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题目所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提供给考生的思考空间也非常广,既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培养自信、坚毅、顽强、乐观的精神,又可以帮助他们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发展的规律,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危机意识。”阅读这段文字之后,你如果再紧密结合、仔细研究自2000年以来,上海语文(秋考)的九道作文试题,就会自然得出这样一个清晰的结论:进入21世纪的上海九年来的语文高考写作题,其形式都是采用“有很强开放度”的话题作文,而这种话题作文,又与过去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读感作文”形式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在具体写作时,它又让考生们能“贴近生活,注重思辨,坚持个性,提倡独创”。也就是说,每年的作文试题,都可以让考生们在充分展示个性化的前提之下,做到“有事可叙、有理可说、有情可抒”。比如:2000年的试题,是科技实用性的材料话题作文(对十年后的上海“世博会”,先提出“主题口号”、再论证“主题口号”并设想“主题口号”);2001年与2005年的试题,是文化批判性的(有关“物质”或“精神”方面的“经典文化”和“流行文化”内容)材料话题作文;2002年的试题,是感受发散性的命题话题作文(可用不同文体来说一说自己对“大海”的不同灵感顿悟);2003年与2004年的试题,是辩证唯物性的命题话题作文(谈谈“杂”与“忙”的“丰富与贫乏”的正、反思辨“二元性”);2006年至2008年的试题,是综合表达性的(即“叙、议、抒”的三结合形式)命题话题作文。我们对新世纪以来上海语文高考的话题作文基本认识,可以这样概括:时代性强,是话题作文的特质之一;文体性活,是话题作文的特质之二;材料性新,是话题作文的特质之三;思辨性密,是话题作文的特质之四;人文性好,是话题作文的特质之五。
因此,每位高三同学都要好好地研究和分析高考中已经考过的“话题作文”的不同文字内容及表现形式,从中得到感悟,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很好地了解上海语文高考“话题作文”的变化态势,从而为自己投入写作战场做好事先的充分准备。
高考作文,是语文考卷中十分重要的检测内容,它不仅仅分值大,更重要的是要求高。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言之:作文,考得好不好,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就能看出这位考生的语文水平到底好不好了!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平时多多阅读一写好文章,特别是这几年里,高考战场上出现的、应考生的优秀“一类卷”作文,反复阅读、仔细研究,看看同龄人的作文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不但拿来借鉴,并且加以改变,使自己的写作,在短时间内有所提升,以便增强实战的自信心。(原延安中学高级教师周永蔚)。
优秀高考命题分析范文(15篇)篇三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包括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两大方面。前者包括5个考点:字音、字形、标点符号、词语(包括熟语)、病句。后者包括4个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近三年,这一板块命题的总特点是稳中求变。新课标命题仅仅只剩下三个语言基础题:词语病句语言衔接。语言表述题明显增大仿句,概述仍然沿用。
(1)字音考查题出现频率较高,一般以客观题形式呈现。山西海南卷语言基础题减少,仅仅保留下词语病句衔接题。
(2)其他省份着重考查常用的多音字和易读错的形声字。前者如“泊”、“称”、“角”、“着”等,后者如“漪”、“莘”、“菁”、“侩”等。
(3)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高考对汉字读音的考查都是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来设置的,即考查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
(4)有时也把字音与字形合并为一题来考查。
优秀高考命题分析范文(15篇)篇四
命题文本选择、命题点选取以及试题呈现,是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的三个核心环节,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对现有的研究加以综述。
一般来说,在命题过程中,阅读文本的最终确定需要经历两个阶段:文本的选择和文本的删改。
(一)阅读文本的选择
1.选文内容
关于选文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选文的思想要求和内容要求两个方面。
选文的思想要求。潘新和认为,“命题负有言说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的使命”,“命题者不但要在命题上避免负面诱导,使高考成为文字游戏,或成为巧言令色者的游乐园,而且要负起价值引领的责任。”他进一步指出:“只要是真实的表达,在整体上不违背基本的为人处事的社会规范和普世的价值观,就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刘跃夫也指出:“现代文阅读材料的选择应该摈弃功利主义,回归到对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上来。”
另有学者针对某一类文体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如顾之川在分析高考传记类阅读文本时明确指出:“所选人物及其事迹对学生都具有某种人生启迪或励志作用,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传递正能量。”
可以看出,关于阅读文本的思想性要求,专家们达成了一致认识,即注重正面、积极、健康的思想内容的选择,使阅读文本对学生“三观”及思想道德情操起到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
选文的内容要求。李晶晶认为:“我国语文阅读测试,应拓展阅读材料选择的视野,广泛选择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实际,强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真实的生活情境呈现问题,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体现学生真实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
岳伟等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具体化,指出:“试题的素材紧紧围绕社会生活、时代发展、科技前沿和中学生的客观实际,通过中学生所关心、熟悉的事例,考查考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陈玉根则提出了更为概括性的认识,他认为语料贴近考生的实际即所选材料应符合生活化、地域性和时代感等三个具体的要求。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对选文内容的批判上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如郑友霄以2004年高考语文的科技文阅读为例,认为目前的科技文阅读严重背离了学生的生活:“出题者混淆了普通阅读和专业阅读的界限,这种只有相关专业人员才能阅读和只有他们才可能读到的阅读文本拿来给我们这些可能一辈子都在进行普通的常规的阅读的考生,其阅读的价值何在呢?”
以上正反两个方面,都表现出专家对这个问题的一致性认识:阅读文本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2.选文形式
对选文形式的研究主要聚焦在选文文体类型、语言、长度三个方面。
选文的文体类型。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不同文体的文本需要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缺乏“文体”思维,缺乏“文体感”即“胡读”、“瞎写”,“就是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命题文本的选择“要突出选文材料的文体特征”。然而对于高考到底应选择何种文本类型,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一些研究者从实际需要出发讨论选文类型的问题。有学者从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认为高中语文课本所教的绝大多数都是经典文学作品,将文学类作品作为选考内容与高中教学实际不符,并可能导致学生文学素养下降等不利影响,因此主张应将文学类文本作为必考内容。有学者从高校学习需要出发,认为高校大学生主要的阅读对象为学术类论文,因此应该注重论述类文本阅读能力的考查(单学文,2009)。也有学者从生活工作的实际需要看,认为实用文体要比文学作品有更广泛的运用,因此应该更为重视实用类文本的考查(徐默凡、李明洁,2009;李晶晶,2010)。另一些研究者从命题的可操作性角度讨论选文类型问题。冯为民认为:“小说这几年都未涉及,因为千字以内的小小说极不好找,也不易命制出有效检测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好题来,诗歌和戏剧也可以肯定地说是不会选的,原因也很简单:‘合适’的好诗歌和千字戏剧都不易找,也不易命制出好题来,加之几年来江苏卷从未涉及该类选文,论文和杂文不易选文,调查报告篇幅一般都较长,科普文的涵盖面较广,选择的概率相对较低。”
顾之川也曾说:“按照《考试大纲》的规定,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报告及科普类文章等,按说这几类文本都可以考,也应该考的。但是,由于高中课改是逐年推进的,每年都有新课改实验区的学生首次使用课标卷,如果所选文本的文体变来变去,对后进入课改地区的考生显然不利。为了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实现由大纲卷到课标卷的平稳过渡,从2007年以来,全国课标卷实用类文本考查一直选用人物传记作为阅读材料。”
以上关于高考应选用的文体类型,目前还存在较大的分歧,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所持的结论全然不同。到底高考阅读应该选哪些文本类型?应该以哪种类型为主?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如果就事论事,似乎都有道理。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更高位的视点,综合各种影响因素,综合决策。
选文的语言。文本的语言也是文本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与文体类型问题不同,许多研究者把它作为默会的、最基本的要求,而少见讨论。只有当阅读文本出现语言方面的问题时,才以此作为标准加以评判。如郭宗明、刘长河在评价200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现代文《门》时,认为该文文字不够清通畅达,语意晦涩,是劣质文稿。张悦群对近年阅读文本出现的形式问题进行了罗列,“属于思维单向缺陷的,有四川卷《抗生素滥用》;属于论证逻辑欠严密的,有福建卷《尺度》的随意发挥”。选文的语言不仅仅是文本内容的表现形式,更是文本语言风格的直接体现,同时还决定着文本的易读性。命题文本语言也绝非文字清通即可,至少应和学生所接触的语言风格、语言难易程度相一致。对于选文的语言,应进行深入研究。
选文的长度。关于选文的文本长度,目前没有明确的规定,也少有专门的研究,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选文长度问题。一是文本的信息量,如顾之川认为,“所选材料信息量大而且集中,有所谓‘题眼’,篇幅都不太长,字数在1500字左右”。二是综合考虑答题时间及全卷的阅读量和书写量,从目前高考阅读文本的长度看,一般单篇字数在千字左右。
对于单篇选文的字数,以上都是基于当前试卷字数的判断。虽然提出了判断字数的两条标准,但在命题时也难以准确把握。选文的长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至少和文本的信息量、易读性、内容的熟悉程度以及整卷的长度、试题的难度、答题的书写量以及考试时间等多种因素相关,值得深入研究。
(二)阅读文本的删改
对阅读文本的删改这一问题,近年来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多数研究者认为真实的阅读能力应以真实的阅读材料加以考查,一般不主张对阅读文本进行修改,力求保证阅读材料的原始风貌(杨书松,2008;冯渊,2010;孟佳,2011)。然而,由于难以找到完全符合命题要求的文本,所以文本删改已经成为命题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学者们对阅读文本的删改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文本的对比分析
赵道夫曾对2010年江苏卷《溜索》一文的删改情况进行了统计,一篇2000余字的文本,删改竟达59处之多。冯渊对同被2008年湖南卷和2010年江苏卷选为现代文阅读文本的《谈静》(作者:朱光潜)一文的删改进行了对比分析,原文1800多字,湖南卷命题时删为1514字,江苏卷删为872字。这些研究将阅读文本的删改细节一一呈现,并做了适当的分析。这一方面为后续研究准备了研究资料,另一方面也能唤起更多人对阅读文本删改问题的关注,从而推动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2.删改失误分析
孙富中针对2008年江苏卷《侯银匠》一文的删改,指出:“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是小说丰富情节、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试卷文本中删去了这一段(对侯菊动手改装的花轿的描写),使小说关键的‘花轿’描写显得空泛,侯菊的心灵手巧表现得不够生动具体,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小说的表现力,对考试分析解答试题造成了不必要的困难。”
赵道夫以2010年江苏高考文学类阅读《溜索》为例,指出删改影响了考生对文章意象的理解把握,增加了考生答题的难度;全文的思路连贯性遭到了破坏,伏笔的缺失使情节突兀;改动的语言,不及原作语言生动传神。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更为严重,即改编导致知识性的错误。周维军在对照原作对2010年高考(新课标卷)现代文阅读《笔墨的超越》进行分析时发现,试卷文本中共有4个句子因改编出现了错误。如将第二段第2句话改为“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形”,与启功的原文“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定形”相比,改编中因加了“出现”一词造成了知识性的错误。目前关于阅读文本删改失误的分析,虽然都是针对具体文本中的具体问题,但透过它们却反映出阅读文本的`删改过程中一些值得注意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3.删改的原则和方法
冯渊认为“删”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第一,不要任意改变原文的行文习惯。每个成熟的作家都有其行文风格,相同的意思,每个人的表达不一样。命题者对名家作品的语气和行文风格的随意改动,既无必要,又有失尊重。第二,不要只为了命题而割裂文气,特别是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除了行文的逻辑主干,还有许多文采摇曳的风姿,这些顺应气脉而生的文字,如果随意剪裁,看上去似乎无关宏旨,实际上破坏了文气。周维军也认为:“命题人在整编(或摘编、改变)原作时,尽量不要改变原作的基本意思;不要无中生有;不要任意篡改原文的内容,至少应做到‘可删不可增’;不要编纂自己并不熟悉领域的材料,防止造成对原作的误读。”
目前关于删改原则及方法的研究较少,研究不够全面、深入,对文本删改的指导性不强。
总体而言,在命题文本的研究中,关于选文的内容要求,目前已形成几条相对统一的认识,而关于阅读文本的形式,尤其是命题文本的文体类型、文本的语言、文本的易读性等方面,或没有充分展开研究,或因立场和视角不同而分歧很大。对于阅读文本的删改研究,主要还停留在文本的对比分析以及删改失误分析等方面,而对文本删改的方法等问题还未深入探讨。
在阅读文本确定后,就进入了命题点的选取这一环节。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点,一般由“阅读能力动词”+“阅读文本信息”组合而成。对于命题点选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基于文体特征的命题点研究
章熊在其着作《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中呼吁,“注重测试材料的特点,试题的编制要从材料实际出发,注重体现材料的个性”,“测试材料的特点以及考生能够而且应该理解的内容,决定着命题的重点”。
基于这一认识,研究者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研究者基于高考对阅读文本文体的划分,对不同文体类别文本的命题点选取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郑正认为:“不同文体的选文应该有着各自的测试重点。社会科学类文章的主要特点是有客观的研究对象,严谨的思维,独到的观点以及严密的论证过程,因此对于这类文体,测试要点应该放在对主要观点的把握以及对论据材料和逻辑思维的判断上,即考查学生对言语内容的理解,而不是放在词句意义的辨析与理解。文学类作品的特点是主观性强,有着丰富的情感特征,语言优美,富有哲理,这样的文本着重考查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即考察言语形式。”
张悦群对三种类型的高考现代文阅读文本的命题点进行了探讨,认为:“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侧重语文审美能力的考查,实用类文本阅读题侧重语文实用能力的考查,论说类文本阅读题侧重语文思辨能力的考查。”
此外,还有研究者对于某一类型的阅读文本的命题点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如针对论述类文本,徐殿东认为:“结合高考试题中论述类文章来看这两大方面的六种能力,归纳起来其实是一种根本的能力:理性的逻辑分析能力。如果抓住了这个根本,论述类文章阅读中的许多重点、难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赵康针对文学类文本,指出:“需围绕学生对文章的线索的把握、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语言的赏析方面出题。”
从以上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目前对于不同文体的命题点的选取,学界达成了相对一致的意见,即论述类文本取点于分析论证过程,文学类文本取点于语言形式,实用类文本取点于文章的主要内容。
2.基于整体理解的命题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高考现代文阅读曾一度局限于考核阅读文本的细枝末节,只重视阅读材料中字、词、句、修辞、语法的考查。因其片面性、浅层次理解和肢解阅读文本的整体而遭到批判(朱伟鹏,1993)。在这一背景下,整体理解的命题逐渐受到重视,并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我国着名的语文教育家章熊先生认为:“阅读测试的整体性就是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一个认识的核心,然后判断考生哪些是已经理解的,哪些是难于理解的,确定测试重点,使试题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系统,使各题都趋向这个统一的核心。试题是分散的,但回答这些试题所构成的总的印象却是完整的。”
他还从我国篇章学理论以及国人阅读理解与欣赏习惯的角度,认为阅读测试应该是整体性的。倪文锦先生则对阅读整体性命题的类型做了具体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涉及全文的总体构思的试题;(2)涉及全文或段落的中心意思的试题;(3)涉及全文段落层次划分的试题;(4)涉及全文或段落的表达方式或表现手法的试题;(5)从全文或段落出发来考虑句子的衔接与呼应的试题;(6)涉及到透视全文中心意思或表现手法的关键词、句、段落(亦即所谓“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词句和重点段落)的试题等。章熊、倪文锦等人的研究带动了幸兴、肖中等(幸兴,2006;肖中,2006)一批新的研究人员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推动了整体性命题在高考命题实践中的发展。
3.基于语言形式的命题
近年来,张悦群、彭万侠、沈文涛等几位学者提出“语文学科测试的重心在语言形式”,这代表了现代文阅读命题点选取方面的一种观点。2010年,张悦群在《关于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建设性批判》一文中提出:“人类创造的每一种文体都有其各自的测试要点。对有的文体来说,形式上的特征甚至更具有本质性,更值得考查。”
2011年,沈文涛、张悦群更明确提出,“语文之外的其他学科所测试的重心是言语内容,而语文学科所测试的重心则是言语形式”,“测试言语形式,方可‘种自己的地,肥自家的田’。”与张悦群等观点相同,彭万侠也认为:“语言的学习关注的不在于言语‘内容’是什么,而在于言语‘形式’怎么样,这是语文学科本体性的体现,是语文课有别于其他包括政治课等人文科目的主要特征”。基于语言形式的命题与基于文体特征的命题不同,它强调只要是语文阅读考试,不分文体类型,所有文本都应紧紧围绕语言形式这个中心命题。
综上,学者们对于命题点选取的研究,在“基于文体特征命题”和“基于文本整体理解命题”两个方面已经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并在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实践中积极运用,从而推动了命题的发展。而对于“基于语言形式命题”这一新的观点,目前研究尚少,需要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试题的呈现就是将命题点以合适的题型和精确的语言表现出来,一般包括题型的选择和试题的表述两个方面。
1.关于阅读题型的研究
关于阅读题型的选择,学者曾做过大量的实验性探索,前后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1984年现代文阅读正式登陆高考语文,选择题出现在阅读题中,直至1986年,阅读题主客观题并重。1987年,随着标准化考试的实验和推进,客观题成为现代文阅读的主要题型,一直持续到1992年。自1993年起,主观题比例大幅提升,并以主观题为主。
对于语文测试题型的选择,李志强、祝新华提出了五条基本原则:根据测验目的选择题型;编制一种测验,试题类型不宜过多;选择题型还应考虑实用性原则;处理好试题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关系;语文测验题型的确定,必须服从测验内容的需要。
那么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到底应选用哪种题型?多数专家认为应以主观题为主。倪文锦教授认为:“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考试中主观试题的编制应该是主要的。”潘新和则从阅读能力考查要求的角度指出:
“阅读的检测方式,在检测‘语文素养’和‘高效度’的指标下,势必也是以写作来呈现。这也决定了语文高考以考主观题为主。语文高考只要以能力立意,就必须以主观题进行检测,这是毋庸置疑的。”
孙绍振一直主张阅读应采用主观题,他对客观题进行了激烈的、全面的批判,认为选择题为了提高难度而设置干扰项,“往好里说是考核学生思维的精确度,往坏里说,是逼你钻牛角尖。干扰项造成了一种人为的难度,到了比较复杂的、富于人文精神的文学作品中,人为的难度就变成了人为的荒谬”,“其结果是越复杂的问题,其标准答案就越可能带上主观武断的色彩,甚至文字游戏的味道”。他还进一步指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绝对正确的、唯一的、标准的和客观的答案。这种答案的正确性是不需要任何因果分析来支持的,与命题者确认的答案哪怕是有微小的差异的表述,都是绝对错误的。这种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不仅对人文精神、审美价值的多元价值是一种悖离,而且,对于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想象力无疑是一种扼杀。”
总之,对于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的选择,学者们依据高考语文的考试目的、语文学科的特点、阅读文本的特点、题型的特点等,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观点:即以主观题为主。
2.试题表述研究
倪文锦先生总结出编拟选择题的十条要领,其中和试题表述有关的包括:选项要简短,必要的叙述或相同的修饰语应全部置于题干中;每题只能围绕一个中心,正确答案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不可特别突出,但其正确性必须确凿无疑;题干应当包含解题所必须的共同要素,并尽可能做到精炼、准确、清楚,不要把选项夹在题干中间;错误答案应对考生具有迷惑性,不要错得太明显,此种答案可以是人们经常出现的错误,也可以是一般性的误解和似是而非的内容;各个选项在形式上应该协调一致,或为数字、图形、人名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均应尽量统一,文字长短也应大体相当,以免对正确回答提供线索;选项之间不应相互重叠,相互包含,相互依赖;几个选项最好随机排列或按逻辑顺序排列,正确答案在每个位置上出现的次数要大致相等,且不要形成固定格式;所有选项在逻辑上和语法上都能与题干项衔接;题干要尽量创设新的情景,文字要自己拟定,避免重复书本上的现成的实例和措词。
对于命题语言,更多的研究者主要通过对具体试题的分析加以研究,如徐默凡在《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语言刍议》一文中,总结了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语言四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语言表述不清、关键词含义模糊、内容分析和写作分析无法区分及命题术语不统一,并由此提出:“命题语言必须避免歧义、含混、晦涩,尽量用简洁明白的句式和词语阐明答题要求。”
王雷通过对2006年全国高考题《绵绵土》第三道题的分析,指出试题表述中应该避免出现专业性的术语。
试题的表述是命题语言的组织和运用,目前关于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语言的研究尚不深入,研究成果针对性不强,对试题表述的指导作用不大。
3.阅读命题研究的主要特点
综观整个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研究,有三个十分突出的特点:
(1)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研究严重缺失。笔者曾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平台,以“高考语文+命题”为关键词,按题名的方式进行检索,共获得论文51篇,其中与现代文阅读有关的论文22篇;再以“阅读+命题”为关键词检索,获得论文90篇,与现代文阅读有关的论文仅13篇。两项检索共获得与“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有关的论文35篇。相对于高考语文的重要影响,研究成果的数量与之极不匹配。
(2)“试题分析”成为“命题研究”的主体。这些以“命题”为名的论文,多为“高考试题分析”,它们以高考语文试题为研究材料,主要探索现代文阅读命题的特点、出题的规律和趋势,并提出应试的策略。这种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高考应考服务。而“命题研究”重在研究试题编制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方法,为高考命题人员提供指导,从根本上说是为命题实践服务的。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研究必须从“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分析”中回归正轨,方能促进研究的发展和命题水平的提高。
(3)研究的经验化、散点化特征明显。现有的关于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的观点一般存在于试题分析之中,并多以对试题反思的形式出现。而这种反思多就题论题,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命题、应当如何命题、题目检测的是什么行为目标、测试的效度和信度如何、试题背后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等问题较少思考,经验化和散点化的特点十分明显。
基于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的现状,语文考试专家大声呼吁“解决高考问题重在研究”,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研究势在必行。
[8]潘新和,郑秉成.语文高考“考什么”[j].中学语文教学,2008,(9).
[28]赵康.中学现代文阅读测试的命题研究[j].才智,2012,(22).
[30][38]倪文锦.语文考试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5]倪文锦.语文考试之我见[j].语文教学通讯,2004,(6).
优秀高考命题分析范文(15篇)篇五
初心就是一个人对自己一直以来,或者说与生俱来的期许:我要成为怎样的人,我期待怎样的世界。失望与绝望在世界面前都是常态,因为他人不由你改变。但一个人仍旧可以依照初心,努力做自己。
请以“初心”为话题作文,800字以上,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优秀高考命题分析范文(15篇)篇六
自以来,上海语文的高考写作已经走过了九个年头。在这九年“春・秋”高考的18份统一试卷中,如果你对它进行认真地审视、研究的话,那就会发现,从到的这三年里,上海语文“春・秋”高考的写作试题,又有了较大的发展新趋势:作文的题目更贴近“生活的原本”,作文的内涵更注重“人性文明”,作文的主旨更强调“人文理性”,作文的形式更提倡“体裁活泼”,作文的结构更要求“新颖变化”,作文的语言更冀希“明快流畅”。
认真研究一下这18道试题,我们还可以清晰地了解以下两点启示:
内容形式的完美协调是高考作文优劣的重要区分。
一篇文章的好坏高低,无非是要看两个方面,即“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俄罗斯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曾在《论人民的诗第一篇》一文中这样说:“没有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都是不能存在的;即使存在的话,那么,前者有如奇形怪状的空洞的器皿,后者则是虽然大家都看得见、但却不认为是实体的空中楼阁。”这句话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撰写文章,切忌“内容”与“形式”的对立分割。这是因为,“没有内容的”形式文章,它只是一个“奇形怪状的空洞的器皿”而已,毫无一点利用价值;但是“没有形式的”内容文章,它也只是仅有“实体的空中楼阁”罢了,也同样是不可取的!由此看来,“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表里结合,它是我们撰写高考作文不可忽视的关键之处。
好作文必须严密关注“立意、结构、选材、语言、情感、思辨”这六大要素,如果我们把“立意、选材、情感、思辨”列为“内容”一方的话,那么“结构、语言”就是“形式”的范畴了。你说,这两方面又是“谁能缺谁”呢?再说,如果其中某一点上出了问题,你看全文的表现还会完美吗?打个不确切的比喻,一块好的丝绸(“内容”),假若没有好的样式(“形式”)的话,那么做出来的衣服,也是不会好看的!这也就是说,布料好、式样好,那才能成为是“经典时尚、优美流行”的精品服饰。这个浅显的道理,把它用之于高考作文里,那也是适合的。若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先生的话来说,那就是“内容和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整的统一,因而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这就是艺术的中心”。让我们牢牢记住他的这句话:借用过来,高考作文的“内容”与“形式”,是既要“达到独立”,又要“完整统一”,而且最后是形成两者真正“自由的整体”,那么,你的这篇文章才能算作是真正的好文章。
独特创新的.话题阐发是高考作文改革的重要趋势。
市教育考试院在“上海秋季高考作文试题评析”发布文稿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题目所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提供给考生的思考空间也非常广,既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培养自信、坚毅、顽强、乐观的精神,又可以帮助他们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发展的规律,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危机意识。”阅读这段文字之后,你如果再紧密结合、仔细研究自20以来,上海语文(秋考)的九道作文试题,就会自然得出这样一个清晰的结论:进入21世纪的上海九年来的语文高考写作题,其形式都是采用“有很强开放度”的话题作文,而这种话题作文,又与过去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读感作文”形式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在具体写作时,它又让考生们能“贴近生活,注重思辨,坚持个性,提倡独创”。也就是说,每年的作文试题,都可以让考生们在充分展示个性化的前提之下,做到“有事可叙、有理可说、有情可抒”。比如:2000年的试题,是科技实用性的材料话题作文(对十年后的上海“世博会”,先提出“主题口号”、再论证“主题口号”并设想“主题口号”);与的试题,是文化批判性的(有关“物质”或“精神”方面的“经典文化”和“流行文化”内容)材料话题作文;的试题,是感受发散性的命题话题作文(可用不同文体来说一说自己对“大海”的不同灵感顿悟);与的试题,是辩证唯物性的命题话题作文(谈谈“杂”与“忙”的“丰富与贫乏”的正、反思辨“二元性”);20至20的试题,是综合表达性的(即“叙、议、抒”的三结合形式)命题话题作文。我们对新世纪以来上海语文高考的话题作文基本认识,可以这样概括:时代性强,是话题作文的特质之一;文体性活,是话题作文的特质之二;材料性新,是话题作文的特质之三;思辨性密,是话题作文的特质之四;人文性好,是话题作文的特质之五。
因此,每位高三同学都要好好地研究和分析高考中已经考过的“话题作文”的不同文字内容及表现形式,从中得到感悟,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很好地了解上海语文高考“话题作文”的变化态势,从而为自己投入写作战场做好事先的充分准备。
高考作文,是语文考卷中十分重要的检测内容,它不仅仅分值大,更重要的是要求高。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言之:作文,考得好不好,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就能看出这位考生的语文水平到底好不好了!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平时多多阅读一写好文章,特别是这几年里,高考战场上出现的、应考生的优秀“一类卷”作文,反复阅读、仔细研究,看看同龄人的作文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不但拿来借鉴,并且加以改变,使自己的写作,在短时间内有所提升,以便增强实战的自信心。(原延安中学高级教师周永蔚)。
优秀高考命题分析范文(15篇)篇七
自2000年以来,上海语文的高考写作已经走过了九个年头。在这九年“春・秋”高考的18份统一试卷中,如果你对它进行认真地审视、研究的话,那就会发现,从2006年到2008年的这三年里,上海语文“春・秋”高考的写作试题,又有了较大的发展新趋势:
作文的题目更贴近“生活的原本”,作文的内涵更注重“人性文明”,作文的主旨更强调“人文理性”,作文的形式更提倡“体裁活泼”,作文的结构更要求“新颖变化”,作文的语言更冀希“明快流畅”。
这三年,六份试卷的试题,显然是告诉师生们这样一个鲜明的理念:考生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应该多多注意“观察生活”,从“感性中包孕理性”,从“现实社会思维的共性里,凸现自己独特的个性认识”,要在“精叙真抒中显深理”,并运用自然灵活的语言文字,简洁优美地将心中的话儿表达出来。
如果再仔细、认真地研究一下,进入21世纪以来的、上海语文高考写作的18道试题,我们还应该清晰地了解它给人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写作题材的开拓提升,是高考作文内容的重要突破。
近几年,莘莘学子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仅“以个人为中心、以私利为半径”的去撰写一些“小气、狭隘、单一”的题材内容了,而是应该站在时代的历史高度、运用当今的最新理念,去真正深入认真地“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政治”(即“三关注”),在文中力求抒发出强烈时代色彩的、现代社会文明的“人生观、理想观、价值观”。如果你平时还是像过去那样一味地埋头于死读书,那么你的作文内容就一定跳不出陈旧的窠臼,摆脱不掉固有的模式来,这样在“素质教育”的语文考场上,你当然要败下阵来。
因此,同学们在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中,千万不要忽视发生在你身边的点点滴滴有益事件,不管是“家庭里的、朋友间的、校园里的、社区里的、社会上的、企业里的、各民族的、国家内的、国际上的”等等,凡是你眼中所看到的、耳中所听到的,都要做个有心人,系统有序地储存、必要深入地思考,以备将来在考场上写作之时选取、使用。特别是对平日里的“国家大事、政治新闻、热点话题、民生问题”等等,一定要放在心上,随时把握、时刻注意。因此,在繁忙的、紧张的'高三学习生活中,你也要每天坚持收看半小时的国内外新闻,当然还要天天翻翻报纸、听听新闻,让自己能“不出家门,了解世界”。总之,大气、开阔、深邃的考场文章,是永远会受到高考阅卷老师们及高等学校老师们的欢迎和青睐的!
人文学科的相应积淀,是高考作文素材的重要选择。
这一点,是过去同学们极不重视的。在大量的考生“一类卷”作文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在这一点上他们做得是十分出色的。在考场上,那些平时有意识强化“人文元素”的学子们,显然十分有利,写起作文来是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真是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相反,另类考生却皱眉摇头、苦恼万分,提笔撰写是无从下手、不知所云。导致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其实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你在“人文文化”的积累工作上做得不好。
到底怎样去积累“人文文化”?请你每天读一点千字左右的优秀哲理散文(因为“长篇经典”,在“时间”、“阅历”、“经验”、“知识”等因素方面,作为高中学生来说,都还是不够的。如果现在去读,这是很化费时间,而且也是不合算的)。不仅要读,而且还要“或作札记、或写随感、或常诵读、或予反思”……至于读哪些书,可以说好书是太多太多了,别的不说,就拿余秋雨先生的五本当代散文集来说,就够你在高中三年里好好阅读的。看书不是翻书,而是要一字一词、一句一行、一段一篇的认真地细嚼慢咽,看完一页再去看第二页,而不是像有些人,一目十行、随心所欲的胡乱翻翻。这种翻书式的看书,比不看还要差!而大部分同学都是这样做的,要知道,这是十分错误的读书方法,极不可取!“真阅读”与“假阅读”的“分水岭”,也就在于此。
综合灵活的文体表达,是高考作文取胜的重要举措。
在命题的写作样式上,今日的文体形式已打破了昔日的严格划分,即“议论文就是议论文、记叙文就是记叙文、说明文就是说明文”的界限。比如,2002年的《面向大海》试题,笔者在考场上阅卷时,就亲自批阅过“有用记叙文写的、有用说明文写的、有用议论文写的”,但是在这三者之间,考生们要把“叙、议、描、说、抒”有机结合起来的,不是决然地单一分割。所以,《面向大海》就可以写成,文体多样、丰富精彩的不同形式。当年的不同文体撰写出来的考场高考作文,我认为都很好。特别是“叙、议、抒”综合运用的文体,深受阅卷老师们的欢迎。渐次破除单一文体的陈旧写作,这给同学们更好地施展自己的写作情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天地。每个考生都可以根据个人的特点、写作的优势,去尽情地发挥、美好地表现。因此,这也给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八股模式”――“机械模仿训练”,敲响了无效的警钟,否定了繁琐的套路。(原延安中学高级教师周永蔚制图邬思蓓新闻晚报)。
优秀高考命题分析范文(15篇)篇八
纵观――2007年湖南卷文言文阅读命题,在选材、题型、设题角度、赋分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的变化,现对其命题思路进行回顾和蠡测。
1.关于选文。
2004―2007年湖南卷文言文选文一览表。
年度。
选文。
朝代。
作者。
文体。
题材。
2004。
《放鹤亭记》。
宋
苏轼。
亭记。
亭台明志。
2005。
《旧本韩文序》。
宋
欧阳修。
书序。
编纂序言。
2006。
《湖南文征序》。
清
曾国藩。
书序。
编纂序言。
2007。
《韩非子・外储说》。
战国。
韩非。
杂说。
明主之道。
优秀高考命题分析范文(15篇)篇九
他们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梦中的他们牵手相爱,在一起。那个年代的他们简单纯朴贫穷。一个夜晚,下着淅沥的雨,偶尔还有几道亮光划破夜空,好像划破了母鱼的肚子,“鱼子”随之倾泻而下,伴随着雨滴声,“哇”,一声孩子的啼哭声打碎了寂静的夜。他们没有被惊醒,这是梦的一部分。
贫苦让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没钱上学,他们便卖了家产到城里打工。白手起家是多么艰难。为了孩子,他们拼搏着。为了省钱,他们足足喝了两年的酱油汤。运气好时会捡一些新鲜的菜叶来改善伙食。两年了,他们的伙食费还不足两百元。而这些,都是他们住在公办名校的儿子所不知道的。儿子很争气,成绩名列前茅。每个月的假期他们都穿上一件最干净的好看的衣服去看孩子。“爸,妈,你们怎么每次都穿同一件衣服啊?”“为让你每次第一眼就找到我们啊!”一家三口幸福地笑着。父亲心里难受了——他们只有这一件像样的衣服啊!
“妈,我要买安踏运动鞋,体育课上同学们都穿这种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安踏,“买!”儿子笑了。
付钱的时候,父亲颤抖着,将四百元钱抖抖地递过去,找回两枚崭新的一元硬币。
“城市里一双鞋都这么贵,儿子不穿上名牌是会被城里的孩子看不起的。”他们嘀咕着,他们发誓让儿子过上好日子。无论严冬酷暑,他们的身影风雨无阻。儿子的伙食费越来越多了,零花钱更是直线增长。接下来的几年,他们成功创业,成了老板,手下公司员工好几百,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越来越忙的事务让他们没有时间去看儿子。可是,哪个父母不担心孩子?每个月打给儿子卡上的几千涨到近万。“妈,今天买了一身乔丹的运动服,给我报销!”“好”“爸,我是高中生了,给我买个苹果手机!”“好的”……他们随口应和着,边往卡里打下数不过来的钱。
儿子一直在他们的担忧和溺爱中长大。
“爸、妈,我大学了,给我买辆奥迪。”
“没问题,只要你喜欢。”
直到一天,一家知名的大学里,一声尖叫,一摊血迹,一辆稍有磨损的奥迪。几秒钟后,车上下来一男一女,男的盛气凌人:“打什么110?我爸是×××!”
优秀高考命题分析范文(15篇)篇十
1、大纲结构没有变化。
(1)考试科目不变。仍然是基本的6门科目:心理学导论、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和心理测量。
(2)传统的题型不变。即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综合题,每门科目所占的分值比例仍保持不变。
(3)考察的目标不变。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2、考试的整体难度变化不大。
大纲知识点考察内容变动很小,因此整体难度应该与去年保持一致。
3、心理学考研的实用性更加突出。
从不多的变动之处可以发现,心理学考研越来越趋向实用性了。一些概念和理论性的知识点开始慢慢减少,越来越注重心理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
二、2012年考研心理学学科考试特点。
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涉及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理论研究(心理学导论,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和方法研究(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
考研心理学考察的6门科目中,心理学导论、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主要考查对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等内容的掌握。而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和测量偏重考查对各种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掌握。虽说考察的内容差异很大,但也有相同之处,即都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进行理解和运用。而且各科目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联系起来学习会事半功倍。
心理学导论、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这三门课程理论体系庞杂,各种理论观点和流派繁多,识记的内容偏多,因此在复习的时候,大家要注重理解地记忆,多归纳总结,同时把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能大大提高复习效率。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和测量是大家普遍认为较难的部分,尤其对于文科类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更是比较头疼。要想学好这三门课程,其策略就是先把理论研究透,熟练掌握各种研究方法,再多做题进行训练,注重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考试大纲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纲领,有些考生对大纲的重视度不够,认为它几乎涵盖了书中的所有知识点,没有重点和非重点的区分,其实不然。毕竟心理学考察的科目有6门,知识点无数,如果不按照大纲来进行复习,那么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每年心理学考试的'出题范围一般不会超出大纲,因此大家只要把大纲所列的知识点掌握了,考试就没有问题。因为心理学统考是没有指定参考书目的,因此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仔细研读大纲中的考查目标,对大纲知识点进行扩展性记忆,多读相关的心理学书籍,把每个知识点弄懂弄透。同时一定要带着思考和问题去复习每一个知识点,认真研究历年真题的出题规律,预测可能出题的角度,就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2012年考研心理学大纲特点。
1、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2、考试形式。
答题形式是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3、试卷内容结构。
心理学导论约100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70分。
实验心理学约60分。
心理统计与测量约70分。
4、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5、试卷总题量。
共83道题目。
四、2012年考研心理学考试范围变化。
心理学导论部分第十三章社会心理部分,去掉了“(一)社会化”,包括“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化的理论”。
实验心理学“二、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中的“(三)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改成了“(三)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下面的内容由“1.自变量的种类与控制2.因变量的种类与控制3.额外变量及其控制”改成了“1.自变量及其操纵2.因变量及其观测3.额外变量及其控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优秀高考命题分析范文(15篇)篇十一
20xx年全国课标卷(甲、乙)的写作题目,在“给材料”的原有样式中,做了变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或问题(甲卷提出要求“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乙卷提出问题“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这就是后来被称之为“任务驱动型”的写作题目。“任务驱动”的提法有点儿炫人眼目——因为所有科目的所有题目,都有“要求”,亦即“任务”——这一变革,其实就是为模糊的“给材料”写作题目,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明确的要求,对“给材料”写作题目很必要。十年以来,要求都很模糊。最早是“选择一个角度”,后来收缩为“选准角度”“选好角度”,可怎样才叫“选好”?并没有说明。此外诸如“不要套作”,何谓“套作”,标准何在?“不得抄袭”,考场之上,怎能“抄袭”?“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内容”如何界定?“含义”又在何层面?从来没有明确,也没有样例。
写作题目的形式大致有四种:给问题、给标题、给话题、给材料。其中最清晰的是“给问题”(现在经常有人夸奖法国高考写作题目——那些都是“给问题”),最模糊的是“给材料”。“给材料”的写作题目,在写作教学、写作竞赛、自我写作中都很好,但是它不适合高考——作为大规模考试、大规模阅卷的写作题目,首先要清晰。我不大同意“任务驱动型”这个提法,但是它吹拂开十年“给材料”写作题目的雾霾,使写作的天空变得清朗,又的确令人欣喜。一年来,它广受关注,好评如潮。
清晰,是高考写作题目关键环节,也是我们评价题目的准绳。因为,高考写作的原则是“据题发挥”。作为发挥腾跃踏板的写作题目必须清晰。考场作文的实质,就是要求考生筹谋、经营一条由题目到熟悉生活的纽带——思想、思维和语言的纽带。
任何写作题目,从立意角度来看,应该都有三种:传统的、时尚的、辩证的。这道理很简单,因为任何写作题目都离不开生活,都反映生活的发展变化,反映生活中传统与时尚的碰撞、交融与更迭,都在反映生活的发展变化中具有思辨价值。像对生活中的任何事物一样,我们对写作题目(包括题目给出的材料)的看法也只能是“左、中、右”。
任何写作题目,从选材角度来看,又都是海阔天空,任凭个性翱翔的空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表述:“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我们拥护“课程标准”,不只因为它是国家法规,更因为它符合“神游万仞,心骛八极”的写作规律。
写作题目不是一道常识答题,它是面对广阔生活的窗口;窗外,也绝不是评题专家的方寸臆想之地,它是辽阔海天。“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辽阔海天里,一定容纳有考生熟悉生活的那方园地。写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才是写作成功的必由之路。
模糊的写作题目,势必带来阅卷的纠结。例如某年某市高考阅卷领导小组,讨论一则“给材料”写作题目,用三天时间,还没有讨论明白;领导小组的负责人对题目的解释完全错误,之后还不敢承认。模糊的写作题目,将写作教学的注意力都吸引到猜解题目上来,反而忽略了写作思想、思维、语言的根本。
【全国课标甲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考作文:特级教师王大绩谈20xx年高考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在三份“全国课标卷”中,甲卷的写作题目最模糊。题目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而材料自身的“内容和寓意”都很模糊。
漫画原题是“进步与退步”,内容是:一个孩子考了100分,受到表扬,后来考了98分,结果被打了耳光;另一孩子考了55分,被打了耳光,第二次考了61分,却受到表扬。但是,略去了题目的写作漫画材料,可就有了多种理解。
例如,被尊称为“权威大咖”的温儒敏教授就理解为“奖惩之后”:一个孩子受到奖励,结果考了100分,后来受到惩罚,结果考了98分;另一孩子受到惩罚,结果考了55分;第二次受到奖励,结果考了61分。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孩子受到奖励,结果退步到考了98分,为此受到惩罚,结果又进步考了100分;另一孩子受到惩罚,结果进步考了61分,为此受到奖励,结果又退步考了55分。
当然还有更多理解。例如,慈母的吻使优秀生得满分,使差生也能及格;严父的巴掌(很难想象哪位父亲能在孩子的脸颊上留下唇痕的)使优秀生难得满分,使差生沦为不及格。再例如,成绩进步,尽管还差,也可以赢得女生的吻;成绩退步,尽管优秀,依然只能领受她的巴掌(那纤小的巴掌怎么也不像是父亲掌痕)。又例如,定计划要留有余地,以满分为标准,高处不胜寒,必须焚膏继晷,中夜悚惕,达不到满分就要挨冷掌;以及格为标准,低处纳百川,尽管优哉游哉,高枕无忧,达到了及格就可以享热吻。还例如,纵向比很易于满足,横向比永难于满足;当然,反之亦可……对于“奖惩”也有实虚之别,轻重之分。说到根本,奖惩进退,是因人而异,随情定夺的事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不好当做普世价值来评说的。仅以漫画作者原题,其蕴含的寓意应如右图所示:
面对一个模糊多义的写作材料,阅卷势必要拟定“选好角度”的最佳立意。而涵盖全部材料的最佳立意自然应该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或“心灵的选择”,或“转折”。如果不强求最佳立意,那立意角度势必是丰富多彩的。
漫画是有寓意的,从抽象的高度俯察生活的具象,选材空间自然是无边无际的。
【全国课标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解析]乙卷较好地延续了“任务驱动型”写作题目的明确要求:“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在全国课标卷三个写作题目中,这个题目最清晰。
生活在运动:历史形成传统,经由现实,萌生时尚,通向未来。长江后浪推前浪,生活永不停歇。在“20xx年6月7日9时,高考考场”这一“现实”时空坐标点上,面对“语文素养”这个问题,考生可能有过比较,也可能没有认真做过比较,但是,必然有相当的体会。写作题目清楚地提出提高的三条主要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引发、要求考生由感性体会出发,做理性深入的思考、比较和阐述。题目的思辨价值和意义,正是在反映生活的发展变化中呈现。考生“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应该是,也只能是生活运动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试想,如果没有“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这一“任务驱动”,而只是泛泛地说“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那么从材料中抽象出的含义必然是丰富多彩的——“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0xx年全国卷高考写作题目)没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那所有写作题目的材料都源源不断地提供着“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如是,那么,所有写作题目不脱离材料含义的话题都可以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深入一点儿就都是“心灵的选择”,简洁一点儿就都是“转折”——20xx年北京卷写作题目的提示语极其精辟“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曾经有位同学拿着一个“给材料”的写作题目问我:“这道题目,我作文的立意是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生活,老师说不行。我问老师为什么不行?老师说,如果这个立意可以,那么,所有的给材料写作题目岂不是都可以这样立意了吗?”这位老师以敏锐的思维认识到了“给材料”写作题目的弊端,他要求学生妥协,也很无奈。
【全国课标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经历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20xx年全国课标丙卷写作题目给出的材料,有情节,有曲折,本身就是一篇短文。这样一则生活场景的材料,原本有许多角度。
但题目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正是“综合”二字,要求写作要把握材料的主旨:在“专利致富”问题上,小羽的“共享”意识对“独享”观念的挑战和冲击。这当然反映着生活的发展变化,生活中传统与时尚的碰撞、交融与更迭。
“综合”是使题目明确化的要求,也使得写作方向能够比较明确和集中。可是应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老话,恰恰也是“综合……含义”的说法存有多层面认知的歧义。因为如果将“含义”上升到抽象层面做理解,那就是面对生活的发展变化,人们看问题的立场、角度各不相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或“心灵的选择”,或“转折”都是综合材料的含义——而这又是所有写作题目给出材料的共同含义。因为任何材料都必然反映生活,都在反映生活的发展变化中具有思辨价值。
可是,阅卷将如何处理呢?
我不希望考生卷入这种对写作题目歧义的争辩中来,尽管这种歧义实质上源于对写作认识的根本差异。澄清对高考写作题目的认识,进而提高对写作行为的认识,是语文界的共同使命。高考对于考生大多只有一次,他们无需承担这一责任。
考场上,擅长记叙的,可以做“小羽的故事”的扩写;有文学天赋的,可以写一篇微型小说、一首诗歌、一篇“迷你”剧本;擅长议论的,可以简捷地以“共享”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那能联想到的例子可就海量了;愿意出新的,给小羽姐姐写封信,替报社写一篇短评,为“新式花茶”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写篇文稿,以小羽的亲人、关系人的身份写篇日记……重要的作文首先要就事论事,不能盲目的把“共享”当作普世价值来讴歌赞美。须知,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共享的”。
东边不亮西边亮,在全国课标卷为延续“给材料”写作题目,做着各种修补实验的同时,各省市自主命题的写作题目倒呈现出比较清晰的态势。它们或许是从20xx年全国课标卷(甲、乙)的写作题目中得到的启发吧。
【北京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证据充分,论证合理。
[解析]北京卷延续20xx年,继续给出“标题”——“老腔何以令人震撼”。在《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这篇散文里,“老腔”具有古老神秘、传统悠远、乡土本色、质朴纯情、奔放激越、雄浑深厚、纯正斩劲、酣畅淋漓、原生态等等属性,写作题目在提示语中特别提出“酣畅淋漓”这一点感觉特别“撼人肺腑”。这当然并不排斥“老腔”的其他属性,是这许多属性共同创设出“撼人肺腑”的艺术效果。提示语进一步申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也就是说生活中任何人、事、物,只要“撼人肺腑”——让人怦然心动,都可以是作文思考的对象,使我们更真切地明了“老腔”令人震撼的原因。
作文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对于论说源头“老腔的魅力”,作文可以只谈“酣畅淋漓”一点;也可以在《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这篇散文中,选择自己最有感受、有共鸣的“老腔”的其他属性。“说开去”自然就要联系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只有在熟悉的,“有细节、有感悟”的“人、事、物”中,才能实现题目“观点明确,证据充分,论证合理”的要求。
这个写作题目和20xx年北京卷的一个题目异曲同工。两道题目都与试卷阅读文本有关,这道题目要求“撼人肺腑”,那道题目要求“深入灵魂”。差异在于,这道题目限定“议论文”的体裁,但不限定选材内容(包括“老腔”);那道题目体裁不限,但限定在“植物、动物或器物”中选材(“梅花”除外)。两项对照,很有趣味。
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解析]这个写作题目和提示语,都要求展开想象。在“神奇的书签”的标题下,要求完成以“爱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作文。作文内容的要求是“我喜爱的一本书”,“神奇的书签”只是形式的要求,或者说展开想象的提示。换一种角度思考,即使题目是“我喜爱的一本书”,只要题目没有禁止,考生仍然可以以“神奇的书签”或者任何其他想象的形式完成作文。说到底,这种想象天空的开拓,本是作文教学的任务。很惭愧,我们语文教师没有完成这个任务,使得高考写作命题,只好屈身俯就,拉上一把——这种带有对想象方式提示的写作题目,应该是对写作教学有所评估的结果吧。
想象方式提示是一把双刃剑。穿着漂亮的婚纱,未必就是漂亮的新娘,如果是千人一式的婚纱,那也让人厌倦。作文内容是“言之有物”的问题,作文形式是“言之有术”的问题。在写作中、生活中,内容永远应该高于形式。“神奇的书签”标题下,作文的“细节”和“描写”的主要对象还应该是“书”和“读书”;如果心思只沉溺于“书签”,那就成了巴尔扎克塑像的手,会惹得罗丹愤怒挥斧吧?须知,《西游记》不只有奇妙的神话袈裟,更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至于书签的“神奇”,可以写得很童话,天使般展开翅膀;也可以很科技,高智能的“迷你”机器人——无论怎样,她也不是风景,她只是一位向导。是她,使“我”改变了不读书、读书少的状态,进入了爱读书、读好书的境界。
这个题目,应引起语文教育界的深思,应召唤我们猛醒,应催促我们行动——担起本该由写作教学承担的使命,赋予学生联想想象的翅膀。让高考写作命题轻松一点儿,返璞归真。
两个作文题目都很清晰,值得称道。但是都希望用新鲜的题目促进深思,引发联想,就很有点儿越俎代庖的意味了。思想深刻、联想丰富,这本应是作文教学的任务。因为无论是桑枢瓮牖,还是玲珑珠窗,都面对同一个世界。思想深刻、联想丰富与否,只在于你是凭窗远望,还是牖中窥日;题目绮丽,文章未必风华。原本的洗脚、喝茶,说成沐足、茶道,就有了神奇的“文化”标签,其实,还是洗脚、喝茶。我认为。洗脚、喝茶对于人的价值远远大于沐足、茶道。抹去装饰,这两个写作题目的实质是“我何以感动”和“我喜爱的书”。
【上海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优秀高考命题分析范文(15篇)篇十二
马原理部分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基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刻揭示了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实质,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追求的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特点。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作为独立的学科,自成体系,又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而构成了马克思主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去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通过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和一分为二的方法,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对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作了系统分析和阐发,因而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直接体现了无产阶级利益和共产主义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精髓和主要标志。
从一般意义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地回答了“世界是什么?”(辨证唯物论)、“世界怎么样”(唯物辩证法)、“怎样认识世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等三个主要问题。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上,不仅指出客观世界是物质的,更指出人类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物质体系,有其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克服了旧哲学的缺陷,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从分析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开始,系统地阐述了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1、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例如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积累规律等。这些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如果抛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从理论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才能准确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本质和作用。只有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本质,才能深刻理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科学社会主义部分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创新,特别是重点阐述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合理性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及坚持和完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重要性。同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考察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范畴、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是整个政治理论的基础,它们的特点是理论的内涵小,外延大,考题最灵活。从考研的出题来看,这门课程考查的特点鲜明:基本概念,原理和范畴众多,理论联系现实紧密,突出考查学员的应用分析能力。
1.基础性强dd侧重基础知识点的考查。
“哲学”和“政经”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它们主要考两个问题:一是概念,二是观点,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利益和社会形态的阐述,考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基本观点,二是重要依据。均将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2.综合性强――考查考点与考点的相互联系。
随着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考生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命题规律都已不再孤立的考查考点,而是考查考点与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考查考生对同学科不同章节或不同学科的考点的综合运用能力。考生如果不能理解和掌握某考点与其它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想及时准确地做出回答是非常困难的。
3.灵活性强――系统考查对引文、材料的系统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必将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相关学科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是“运用有关原理、观点或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命题的通常做法是引用一段名言或材料,包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实例,要求考生对引文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体现了一个“活”字。
4.现实性强――利用中央精神及其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做为命题材料。
20以来,考研政治的命题方向发生的最根本的变化,就是从以往的以理论考点为中心逐步转变为现在的以现实问题为中心来命题。现实性与灵活性是紧密相连的,都体现在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上,可以说,现实性包含在灵活性之中,但又有它自己的特点。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言,在考查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基本知识点的命题中必将大量引用相关时政材料进行命题。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方法指导。
一、概念要准确,切忌含混不清。
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首先要准确地掌握它的基本概念,切忌在概念上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界限不明。例如,我们把哲学定义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或“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而不是定义为世界观。因为人人都有世界观,不管他自己是否意识到了,但并非每个人的世界观都形成了理论体系,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只有形成了理论体系的世界观或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并非一切世界观都是哲学。在掌握哲学这个概念时,既要注意哲学与世界观的联系,又要注意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不要把哲学与世界观相混淆。
再如,我们把经济基础定义为“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而不是定义为“生产关系的总和”。因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与“生产关系的总和”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在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中,都不只存在一种生产关系,而是既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又有各种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如旧生产关系的残余和新生产关系的萌芽等。“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了所有这些生产关系,内容十分宽泛,而“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仅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的总和。在掌握经济基础这个概念时,切不可将“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与“生产关系的总和”相混淆。
二、观点要全面,切忌片面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事物的各个方面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方面相依赖、相联系的。马克思主义每一个基本原理,都全面地反映了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个方面的联系。因此,一定要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切忌简单化和片面性。
例如,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既要看到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又要看到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上,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对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对次要方面的支配作用,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主要方面的影响作用;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上,既要肯定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又要看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上,既要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又要充分重视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在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问题上,既要看到二者相互排斥的一面,又要看到二者相统一的一面;在对资本主义制度性质的认识上,既要掌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又要掌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在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客观过程的问题上,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等等。简言之,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要片面地看问题。
三、要理论联系实际,切忌理论脱离实际。
关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本课程自学考试指定教材的“绪论”中作了较为具体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我们想提醒自学考试应考者注意的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或联系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以弄清理论为前提,不要离开理论罗列一大堆实际问题。学习理论,把它束之高阁,不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再好的理论也是无用的;但是离开理论,只罗列实际问题,就事论事,不作理论分析,也不算是理论联系实际。只讲理论,不讲实际,是理论脱离实际的一种表现;只讲实际,不讲理论,则是理论脱离实际的另一种表现。这两种倾向我们都要防止和反对。
大学网考研频道。
优秀高考命题分析范文(15篇)篇十三
命题分析是一门需要深入研究和学习的技巧,对于备考各类考试的学生尤为重要。通过仔细分析命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题目的要求,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以下是我在命题分析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命题分析要注重细节。仔细阅读题目,特别是其中的关键词或短语,这些词汇通常能够给出一定的线索。比如,在数学题中,关键词可能是“最大”、“最小”、“求和”等,而在语文题中,关键词可能是“比喻”、“描写”、“主旨”等。只有了解了题目的要求,我们才能更加准确地定位和解答问题。
其次,命题分析要注意“穿透”题目的表象。有时,一个命题可能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我们要学会看透题目的表象,深入到问题的本质。通过思考题目的背景、条件和目的,我们可以更充分地理解题目,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从而更好地解答问题。
第三,命题分析要注重多角度思考。有时,一个命题可能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做命题分析时,我们要全面考虑问题,不仅要从一个角度出发,还要兼顾其他可能的角度。比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既要考虑数学知识,又要考虑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只有多角度思考,我们才能更全面地把握题目的要求,做出更准确的答案。
接下来,命题分析要善于归纳总结。通过归纳总结题目中的共性和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题目的要求。归纳总结有助于我们建立起概念和框架,形成方法和思路。比如,在做数学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归纳总结题目的解题步骤和技巧,形成解题的思维模式。只有通过归纳总结,我们才能在解答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
最后,命题分析要勇于创新和拓展。有时,我们在做题时可能遇到一些新的、没有见过的问题,我们不能因此而被困住,而是要积极思考、勇于拓展。通过创新和拓展,我们可以开拓思维的空间,找到解题的新线索,创造性地解答问题。比如,在做语文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对词义的推理和联想来拓展自己的思路,从而找到题目的隐含要求。只有勇于创新和拓展,我们才能在解答问题时更加灵活和独到。
综上所述,命题分析是一门需要深入研究和学习的技巧。通过仔细分析题目、注重细节、穿透表象、多角度思考、归纳总结和勇于创新拓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题目的要求,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同时,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也要多加练习和提升命题分析的技能,以应对各种考试和问题。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必定能够掌握更多的命题分析技巧,取得优异的成绩。
优秀高考命题分析范文(15篇)篇十四
我领养过一条狗,它的名字叫露露。平时它看起来十分听话,但却是一条很有个性的狗。当它到我家暂时寄养的时候,我就发现它和别的狗不一样。别的狗来到新环境的时候,总是“疯疯颠颠”的,它却仔细地嗅闻着我家每一个角落。我想摸摸它的时候,它生气地对我叫了两声,好像在吼:“你可别惹我,不然,你后果自负!”
渐渐地我和露露的感情好了许多,但有一天,我忘记了给露露水和狗粮,它就躲在厕所的角落里,低声呻吟着。当我想起来的时候,我大声叫着:“露露吃饭了!”可是等了好久都没反应。我就去找它,我看到了在厕所里的露露,便想把它带出来,但我怎么叫它都不听。我曾听它之前的主人说过,它一生气就喜欢躲厕所里不出来。我仿佛听到小狗在抱怨:“叫你不给我狗粮,叫你不给我狗粮,我就不理你,我就不理你!”我就想了个办法,给它加餐。每天都给它加餐,我们关系又好起来了。
晚上,我和露露一起玩球,我把球扔出去,它把球捡回。当我想把球扔出去的时候,露露差点要咬到我的手指。它就坐下来,低着头,嗷嗷地叫着,好像在说:“对不起,主人,我下次再也不敢了。”我的心顿时就软了。
终于到了走的那天,我把露露抱起来,它却一次次挣扎着跑回我的房间,好像在反抗:“我不想走嘛,我想在这里!”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回到原来的主人家里,虽然有些不舍,但总算摆脱了这个难缠的家伙。
优秀高考命题分析范文(15篇)篇十五
命题分析是指对于一道题目、一项任务或一件事情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和解释,以便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通过命题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思考,并得出有力的结论。在我进行命题分析的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了几个重要的体会。
首先,命题分析需要注意审题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在解析命题时,正确理解题目的要求,抓住核心关键词,并进行逐字逐句仔细推敲,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在准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一次考试中我遇到一道关于植物生长的问题,最初我只看了题目的一部分,没有认真审题。结果,在答题时我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细节,导致答案不准确。从此以后,我认识到审题是命题分析的关键步骤,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
其次,命题分析需要注意整体与局部结合的方法。对于复杂的题目,我们应该把握好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需要对问题进行整体的把握,了解问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然后,我们再对问题进行局部的分析,深入研究细节,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关联。只有综合整体和局部两个层面的信息,才能全面地理解和解答问题。例如,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有一道题目询问一个方程的解,我首先考虑了整体的解法,但忽视了其中的一些特别情况。结果,我得出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符。通过这次失败,我认识到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重要性,提醒自己要抓住问题的全貌。
此外,命题分析需要注意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问题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思维和方法。有时候,我们需要进行逻辑思维,推理和归纳,以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有时候,我们需要进行创造性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和拓展,以找到新的解答路径。灵活运用多样的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分析问题。举个例子,我遇到一道关于文学作品的分析题,我之前一直是采用逻辑思维的方法解答,却总是得不到满意的答案。后来,我转变思维角度,尝试从作者的心理状态入手,对作品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让我震惊,我完全看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内涵。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思维方式对命题分析的巨大影响。
最后,命题分析需要注意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性。在解析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很难独立解决。这时候,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借助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将对问题的解决带来新的启示。借助他人的力量,我们才能产生新的思想火花。曾经,我在一次小组合作项目中遇到了一个难题,当时我感到无从下手。经过与组员的多次讨论和沟通,我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和观点。最终,我们共同制定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次经历让我深刻领悟到了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命题分析在我的学习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准确地审题、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灵活多样的思维方式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问题。希望从这次命题分析中的经验教训,能够成为我未来学习和工作中的宝贵财富。